最新甘肅炳靈寺石窟導(dǎo)游詞(三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2-28 18:36:23
最新甘肅炳靈寺石窟導(dǎo)游詞(三篇)
時間:2023-02-28 18:36:23     小編:zdfb

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甘肅炳靈寺石窟導(dǎo)游詞篇一

炳靈寺最早叫"唐述窟",是羌語"鬼窟"之意。后歷有龍興寺、靈巖寺之稱。明永樂年后,取藏語"十萬

佛"之譯音,取"炳靈寺"或"冰靈寺"之名。

炳靈寺石窟約開鑿于西晉初年(約公元3世紀前期),正式興建于西秦,歷經(jīng)北魏、北周、隋、唐、元、明等朝。由于自然條件相對良好,人為破壞又少,所以至今炳靈寺石窟保存得仍比較完整。現(xiàn)在,共留存下窟龕183個,造像776軀,壁畫900多平方米,墨書和石刻造像題記6則。

十六國的西秦時期,由于當(dāng)?shù)氐孽r卑族統(tǒng)治者篤信佛教,致使開窟造像活動十分活躍。這即是炳靈寺石窟開鑿的第一個高潮,并一直延至北朝的北魏時期。期間最有代表性的是第169窟,其余第172窟和第1龕,第126、128、132窟,第2、124、125龕和第16窟等幾組也比較有名。盡管此時期造像雕鑿的是作為“胡神”的佛和菩薩,但除去姿態(tài)、手印、衣著等固有式樣外,大多摒棄了作為藝術(shù)原形的犍陀羅佛像的特征,融入了工匠自己本土的生活感受和審美要求,注入了自身和中國信眾的情感和理想內(nèi)容。尤其明顯的是,在塑像及壁畫人物的近旁都有粉底墨書的名榜。這顯然是對漢代以來傳統(tǒng)形式的繼承。石窟中的造像,神情生動,姿態(tài)優(yōu)美,衣著線條流暢,整體技巧顯得純熟精妙,手法洗練細膩。

唐代,由于佛教的興盛,造像風(fēng)潮再次興起,即炳靈寺石窟開鑿的第二個主要時期。期間比較著名的有第46號龕、第50號龕和第51號龕等。唐代窟龕中的造像組合,多為一佛、二菩薩(或四菩薩)、二天王,也有的是一佛、二羅漢、二菩薩和二天王。這時期炳靈寺石窟造像的特點與唐代石窟造像的整體風(fēng)格相仿佛,都是強調(diào)健康豐腴的美,但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如面型較長,動態(tài)夸張,起伏處棱角分明,刀法也更顯粗獷有力。

此后,在元、明兩代,炳靈寺石窟也還有修妝,但石窟開鑿已趨于沒落了。 炳靈寺石窟是我國石窟開鑿史上比較早期的作品,盡管歷經(jīng)千年,至今仍富有藝術(shù)生命力,是我國藝術(shù)史上的一件珍品。

甘肅炳靈寺石窟導(dǎo)游詞篇二

炳靈寺石窟位于甘肅永靖縣之西偏北約35公里的小積石山大寺溝西側(cè)的崖壁上,處在“絲綢之路”隴西段的一條支線上。在藏語中,“炳靈”是“十萬佛”的意思,所以,炳靈寺(唐代名靈巖寺),也就相當(dāng)于漢語中的“千佛山”“萬佛洞”了。

炳靈寺最早叫"唐述窟",是羌語"鬼窟"之意。后歷有龍興寺、靈巖寺之稱。明永樂年后,取藏語"十萬

佛"之譯音,取"炳靈寺"或"冰靈寺"之名。

炳靈寺石窟約開鑿于西晉初年(約公元3世紀前期),正式興建于西秦,歷經(jīng)北魏、北周、隋、唐、元、明等朝。由于自然條件相對良好,人為破壞又少,所以至今炳靈寺石窟保存得仍比較完整。現(xiàn)在,共留存下窟龕183個,造像776軀,壁畫900多平方米,墨書和石刻造像題記6則。

十六國的西秦時期,由于當(dāng)?shù)氐孽r卑族統(tǒng)治者篤信佛教,致使開窟造像活動十分活躍。這即是炳靈寺石窟開鑿的第一個高潮,并一直延至北朝的北魏時期。期間最有代表性的是第169窟,其余第172窟和第1龕,第126、128、132窟,第2、124、125龕和第16窟等幾組也比較有名。盡管此時期造像雕鑿的是作為“胡神”的佛和菩薩,但除去姿態(tài)、手印、衣著等固有式樣外,大多摒棄了作為藝術(shù)原形的犍陀羅佛像的特征,融入了工匠自己本土的生活感受和審美要求,注入了自身和中國信眾的情感和理想內(nèi)容。尤其明顯的是,在塑像及壁畫人物的近旁都有粉底墨書的名榜。這顯然是對漢代以來傳統(tǒng)形式的繼承。石窟中的造像,神情生動,姿態(tài)優(yōu)美,衣著線條流暢,整體技巧顯得純熟精妙,手法洗練細膩。

唐代,由于佛教的興盛,造像風(fēng)潮再次興起,即炳靈寺石窟開鑿的第二個主要時期。期間比較著名的有第46號龕、第50號龕和第51號龕等。唐代窟龕中的造像組合,多為一佛、二菩薩(或四菩薩)、二天王,也有的是一佛、二羅漢、二菩薩和二天王。這時期炳靈寺石窟造像的特點與唐代石窟造像的整體風(fēng)格相仿佛,都是強調(diào)健康豐腴的美,但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如面型較長,動態(tài)夸張,起伏處棱角分明,刀法也更顯粗獷有力。

此后,在元、明兩代,炳靈寺石窟也還有修妝,但石窟開鑿已趨于沒落了。 炳靈寺石窟是我國石窟開鑿史上比較早期的作品,盡管歷經(jīng)千年,至今仍富有藝術(shù)生命力,是我國藝術(shù)史上的一件珍品。

甘肅炳靈寺石窟導(dǎo)游詞篇三

炳靈寺石窟位于劉家峽水庫上游,永靖縣西南寺溝峽黃河北岸。在南北長2公里的陡峭峻險的紅砂巖懸崖上,石窟神龕鱗次櫛比,棧道凌空,雄偉壯觀。是甘肅三大石窟、我國五大石窟之一。

炳靈寺最早稱“唐述窟”,是羌語“鬼窟”之意,唐代稱“龍興寺”,北宋稱“靈巖寺”,明永樂年后,稱“炳靈寺”,又名“冰靈寺”。炳靈藏語為“笨郎”,即“十萬佛”之意。遠在十六國時期,鮮卑族乞伏氏曾在枹罕建立西秦政權(quán)(公元385-431年),統(tǒng)治達47年之久。

炳靈寺石窟在承襲前代民間藝術(shù)的基礎(chǔ)上,吸收和融合外來佛教藝術(shù),以嶄新的姿態(tài)、簡潔的手法,創(chuàng)造了生動的雕塑形象和繪畫藝術(shù),其浮雕佛塔和密宗壁畫可與莫高窟和麥積山石窟齊名。

石窟分上寺、洞溝、下寺三處,以下寺最為壯觀。它們分布在長200米,高60米的懸崖上。炳靈寺石窟現(xiàn)存窟龕196個,石雕像694身,泥塑82身,壁畫900多平方米。最大的唐代彌勒坐佛高達27米,最小的雕像高10厘米。其中,西秦開鑿的有2窟1龕,北魏開鑿的有8窟25龕,北周的有2窟,隋代的2窟,唐代的有20窟113龕。

唐代作品藝術(shù)成就最高,當(dāng)時僧人達到3000多人。該窟中的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xx年)名僧法顯的墨書題記,是國內(nèi)石窟中保留最早的紀年題紀,對全國其他古老石窟的斷代提供了標(biāo)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

窟龕造像和壁畫以169號自然窟大坐佛以及崖面中所有的眾多中小型窟龕構(gòu)成主體。169號窟古稱唐述窟,現(xiàn)稱“天橋洞”,高15米、深8米、寬20米,為已知我國開鑿最早、保存最好的洞窟。窟內(nèi)有佛龕、石雕、石胎泥塑三類造型。171龕,位于石窟懸崖上,有唐代石胎泥塑的彌勒佛大坐像一尊,依山雕鑿,高達27米,雄渾莊嚴??咧形髑亍段氖馄兴_問疾圖》,是我國目前所見時代最早的一幅維詰經(jīng)變圖。原16號窟,現(xiàn)歸位在石窟群對面睡佛殿內(nèi),長8.6米的泥塑炳靈寺臥佛,是我國現(xiàn)存北魏時期的唯一一尊臥佛,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高25厘米的唐代侍女造像,是我國現(xiàn)存石窟像中最為珍貴的一尊,充分體現(xiàn)了盛唐風(fēng)貌。

炳靈寺入口處懸崖旁邊佇立著峻峭的姊妹峰,周圍有鴛鴦洞、藥水泉等勝境,山青水秀,峰險石奇。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450549.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