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課題研究方案(專業(yè)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5 11:42:04
學校課題研究方案(專業(yè)18篇)
時間:2023-11-25 11:42:04     小編:GZ才子

方案的執(zhí)行過程中,我們需要不斷評估和調整,以確保目標的順利實現(xiàn)。方案的制定要具備可操作性和可持續(xù)性。下面是我們總結的一些建議,希望對大家制定方案時有所幫助。

學校課題研究方案篇一

口語交際的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老師們往往輕視這一環(huán)節(jié)。

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學生由于受民族方言影響,不能在交際情景中用普通話準確的表達。民族地區(qū)學生由于視野的局限,在交際情景中無話可說,缺乏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和興趣。

因此,我希望利用課標要求和“教學排序”等理論,研究出適用性,操作性強的教學策略。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的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

“民族地區(qū)”,主要指少數(shù)民族聚居區(qū)?!翱谡Z交際教學策略”是指在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中的序列計劃。師生間連續(xù)的有實在內容的交流技巧及對數(shù)學活動的調節(jié),控制過程。

本課題以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部分學校三四年級口語交際教學活動的調查為基礎,針對其現(xiàn)狀展開研究。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p>

2,孟軻指出:“盈科而后進?!?/p>

3,美國查爾斯m拉格魯斯的“教學排序”論。

1,調查民族地區(qū)小學中段口語交際教學的現(xiàn)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展開分析,指導研究。

2,在教學活動中探究科學的序列計劃與交流技巧。研究對教學活動的調節(jié),控制。

1,調查階段(20xx年6--8月)。調查恩施州部分學校三四年級口語交際教學活動的現(xiàn)狀,完成課題方案的設計,向恩施州教育科學規(guī)劃領導小組辦公室申報課題,請求立項。

2,思辨階段(20xx年9月)。深入學習孟軻及拉格魯斯的教育理論,與實際聯(lián)系,展開分析,指導研究。

3,實施階段(20xx年xx月--20xx年5月),在理論指導下展開學習實踐,實施研究。并請專家指導,以手記等形式展開中期研究成果。

4,總結階段(20xx年6月至8月),總結,反思,撰寫結題報告,上交研究成果。

1,調查報告一份。

2,研究隨筆,案例,教學反思,小論文若干篇。

3,結題報告一份。

4,反思隨筆若干篇。

20xx年xx月。

學校課題研究方案篇二

1、貫徹“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充分、客觀地認識現(xiàn)階段我市學前教育工作面臨的新形勢了解各級各類幼兒園的基本情況摸清底數(shù)掌握第一手資料實現(xiàn)教育工作的科學決策加快學前教育改革、發(fā)展的進程。

2、通過調研了解各級幼兒園面臨的生存和發(fā)展的困難了解目前我市學前教育在經(jīng)費投入、教育改革、教師隊伍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特別是人民群眾關心的孩子“入園難”等熱點問題找準制約我市學前教育發(fā)展的癥結所在分析這些問題產(chǎn)生的根源以及解決問題的對策與措施提高工作效能努力辦好讓人民滿意的學前教育。

3、在深入基層的過程中總結“十五”期間我市學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所取得的成績發(fā)現(xiàn)各地在實踐中的先進經(jīng)驗和典型同時了解國內外有關學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信息和動態(tài)思考我市“十一五”期間學前教育的發(fā)展方向研究新世紀學前教育發(fā)展宏觀戰(zhàn)略目標以應對時代發(fā)展的需要為《學前教育法》的頒布和實施奠定基礎。同時根據(jù)我市的實際情況研究如何建立起面向農(nóng)村的學前教育體制探索普及與提高農(nóng)村學前教育的具體方法與措施努力實現(xiàn)城鄉(xiāng)教育的均衡發(fā)展。

1、學前教育普及程度、事業(yè)發(fā)展狀況調查。

2、學前教育質量調查與分析。

3、普及農(nóng)村學前教育的有效措施調查與研究。

4、各類幼兒園教師隊伍情況調查。

5、“十一五”期間學前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

6、民辦幼兒園現(xiàn)狀與情況分析。

調研形式:。

1、深入基層、實地考察課題組的同志要深入到市幼兒園和鄉(xiāng)鎮(zhèn)中心幼兒園、村小的學前班通過聽課、看環(huán)境、聽取幼兒園領導匯報等環(huán)節(jié)實地考察、了解情況。

2、召開座談會組織國辦幼兒園、鄉(xiāng)(鎮(zhèn))中心幼兒園及民辦幼兒園的園長、教師代表圍繞調研內容進行座談。

3、抽查檔案材料查看部分幼兒園近三年的檔案資料抽查教師教案、教師業(yè)務學習及培訓筆記了解其在管理、教育教學、師資隊伍、教研科研等方面工作的情況。

4、發(fā)放調查問卷課題組要對部分幼兒園的園長和教師、家長發(fā)放調查問卷請基層的幼教工作者結合自己的實際提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

5、查閱相關文件、資料查閱國家、省市近年來頒發(fā)的有關學前教育的法規(guī)、文件以此作為調研工作的依據(jù);查閱國內外有關學前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文獻和資料明確學前教育的發(fā)展趨勢和方向;了解國內外有關幼兒教育方面的先進經(jīng)驗作為今后我市學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借鑒和參考。調研對象:調研的范圍為國辦幼兒園、鄉(xiāng)(鎮(zhèn))中心幼兒園以及部分民辦幼兒園和農(nóng)村村小的校帶學前班。調研方法:運用教育學、管理學、統(tǒng)計學等相關理論采用文獻資料法、理論研究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行動研究法、統(tǒng)計法等研究方法。

第一階段:20xx年6月下旬。

1、成立由教育局牽頭教研部門和科研部門人員、學前教育專家組成的調研課題工作組制定調研方案。

2、查閱國家省市近年來頒發(fā)的有關學前教育的法規(guī)、文件查閱國內外有關學前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文獻和資料。

3、根據(jù)調研內容編制調查問卷表設計調查提綱為深入基層實地調研做準備。

4、調研工作組要根據(jù)調研內容結合當?shù)貙嶋H編制本地的調查問卷表設計調查提綱。

5、通過點、面結合的方式深入到轄區(qū)內各類幼兒園和部分村小的校帶學前班進行實地考察。

第二階段:20xx年7月上旬。

1、收集整理資料,對調查的素材和收集的資料進行分析、整理,形成初步的調查意見。

2、調研組完成本地區(qū)的調研報告,上交長春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

組長:。

張廣垠德惠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科長。

組員:。

李珍德惠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科員。

盧冶市綜合教研室副主任。

宋晶波市綜合教研室幼兒教研員。

宮小波市教科所所長助理。

劉暢市幼兒園副園長。

德惠市教育局。

20xx年6月18日。

學校課題研究方案篇三

睢寧縣沙集中心小學楊柳。

一、課題的提出。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科技迅速發(fā)展、物質條件相對豐富的時代,小學生在享受著無比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但是當前社會這種急劇變化與發(fā)展對學生的生命觀也帶來了種種消極影響,加之可怕的自然災害和人為事故的發(fā)生,都強烈說明在校園中開展“生命與安全教育”迫在眉睫。教師應引導學生懂得如何善待生命與護衛(wèi)生命,幫助學生在目前并不相對安全的成長環(huán)境中完善人格、健康成長,同時,強化學校安全建設與安全教育管理,營造出安全的校園教育環(huán)境。以“生命為本”的教學,才可能讓學生的認知、情感、意志、態(tài)度等都參與到學習中來,使學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識的同時,獲得精神的豐富升華和完整健康生命的成長。綜上所述,此課題的提出具有一定的意義與研究價值。

1.以生命教育觀理論為指導。生命教育觀認為教育乃是生命與生命交流之過程。生命教育應遵循生命發(fā)展的原則,依據(jù)生命發(fā)展的動力,引導生命走向完整、和諧和無限的境界,保證生命發(fā)展的無限可能性,促進生命不斷超越。而教育,則是生命意義逐漸顯現(xiàn)的過程。

2.加強課程與學生生活和現(xiàn)實社會的聯(lián)系,實現(xiàn)課程生活化、社會化。

1、通過課題研究,建立健全學校生命教育的工作機制,形成學校、家庭與社會互補的生命教育實施體系。

2、通過課題研究帶動全校師生及家長對生命與安全教育的關注和重視。形成自覺的生命與安全意識。幫助學生認識生命、欣賞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的質量。

3、通過課題研究,使教師認識自己生命的意義與教育生涯的價值,能通過教育教學研究,主動討論生命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并在研究中成長,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研能力。

1、從我校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探討如何有效利用課堂教學讓學生認識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如何讓學生熱愛生命、尊重生命。

2、如何利用各種活動及形式,使學生學習并掌握自我保護、應對災難的基本常識和技能。

3、怎樣發(fā)揮家庭、學校、社會三方的合力作用,形成學校、社會、家庭融會貫通的教育渠道。

本課題研究主要采用文獻研究法、調查研究法、行動研究法、實驗研究法。

1、學科教學。

課堂是學生學習與生活的主要場所,課堂應成為實施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徑。將小學生命教育與語文、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體育、心理健康等學科有機結合滲透生命教育的內容,增強生命教育意識,挖掘顯性和隱含的生命教育內容,適時、適量、適度地對學生進行生動活潑的生命教育,提高小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人性的贊美。

2、專題教育。

學校將根據(jù)學生實際需要和學校有利因素,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環(huán)境教育和法制教育等專題教育形式,開展靈活、有效、多樣的生命教育活動。

(1)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在學科教學、學校教育活動和班主任工作、少先隊工作等多項工作中,隨時、隨地、隨機地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指導。進行心理健康專題講座和開展有關的心理健康文體活動,團體輔導采用專題講座、專題活動等方式,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幫助。開展個別心理咨詢和輔導,幫助學生提高調控自我、發(fā)展自我的能力。

(2)安全教育。

容開展主題教育。

(3)法制教育。

(4)環(huán)境教育。

第一階段:(2013年9月至10月)準備籌劃階段。

2、組織教師收集相關信息及資料。

第二階段:(2013年11月至2014年6月)實施研究階段。

組織實驗教師以研究問題為導向,深入開展行動研究,通過多種教育途徑與形式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收集與積累實驗資料,寫出階段性實驗總結。

第三階段:(2014年7月至8月)完善總結階段。

對實驗成果進行全面的總結,把在行動研究中獲得的記錄材料,進行分類統(tǒng)計分析,形成理性的思考,提升實驗研究成果,撰寫課題論文,形成項目研究報告,準備評審鑒定。

預期研究成果:總結、交流、體驗。

八、課題的成果呈現(xiàn)形式。

研究報告、論文、活動紀實。

主持人:楊柳。

成員:孫寧程剛宋偉顧建國余群彥沙根生。

王莉夏輝李曉娟。

睢寧縣沙集中心小學。

二0一三年九月。

學校課題研究方案篇四

一、問題的提出:

(一)學校發(fā)展的需要。

荷花池小學是一所積淀豐厚文化底蘊的百年老校,學校因校園荷池而命名,春季小荷尖尖、夏季荷葉田田、秋季荷香飄飄、冬季荷韻連連。近年來,校園以“荷”為精髓,挖掘荷之韻、蓮之品,延伸到“和雅”文化,修建了荷花長廊、花壇;成立了小荷文學社、設計了荷花?;铡?chuàng)作了《荷花池里唱荷花池》校歌,學校先后開展了十一五國家規(guī)劃課題《小學語文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研究》、省級《信息技術教育在教學中的運用》、縣級《荷花文化與小學生素養(yǎng)形成的研究》等課題的研究,提升了學校的辦學品位。同時,學校還派出教學骨干去校園特色建設比較好的南京跟班學習,經(jīng)過長期的努力,學校已逐步構筑起獨有的“荷花”文化,但在規(guī)模、力度上還不夠,為此,學校遵循“文化是行為的精神支柱”的科學理論,運用“和雅教育”理念、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荷花”校園文化,試圖通過此課題研究促使學校形成校園文化特色。

(二)教育發(fā)展的需要。

優(yōu)秀的校園文化所形成的學校精神和校風,不僅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而且還催化有潛在能力人才的迅速成長。建設富有創(chuàng)造性、具有鮮明特色的校園文化能夠催人奮進,甚至對人的思想和精神產(chǎn)生深遠影響,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學校必須進一步加大力度,強化校園文化特色建設,全面提高小學生的文化素質和道德水準,以適應新世紀對人才的要求和需要?!?/p>

(三)課程改革的需要。

新課程改革關注人文精神、倡導學校應該在長期的校園文化建設中構筑起自己獨有的“靈魂”。

二、課題概念界定:

荷花文化:荷花積極入世卻不為世俗所染;嬌艷美麗卻不向他人獻媚;行為正直而不趨炎附勢;獨立自尊而不可褻瀆,是美好高潔的象征,人們賦予了它高尚、正直、廉潔、和雅的君子之風。荷花文化包括“荷品、荷風、荷香、荷韻、荷雅”,統(tǒng)一理解為“和雅”文化。校園文化:校園文化是學校本身形成和發(fā)展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

校園文化特色:學校創(chuàng)設獨特的校園文化基因特征,形成獨創(chuàng)校園文化風格,打造學校文化品牌,鑄造學校辦學特色。

校園文化特色建設:在建設學校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中,能有自己的文化基因主張,并彰顯自己的文化特性?!昂苫ǔ乩锍苫ā薄獓@此別具一格主題,來建設校園建筑、校園景觀、綠化美化這種物化形態(tài)的內容,也包括學校的傳統(tǒng)、校風、學風、人際關系以及學校的各種規(guī)章制度和學校成員在共同活動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規(guī)范的行為準則,以及班級文化、課程文化等。

三、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述評:

通過網(wǎng)絡和大量報刊復印資料數(shù)據(jù)庫網(wǎng)站的查尋,以及閱讀相關的研究著作和論文,查到與“校園文化”有關的論文345篇,與“學校特色”有關的論文近百篇,通過學校文化建設形成學校特色的論文有近十篇,這些論文對“學校文化”與“學校特色”的內涵、功能、建設學校文化與形成學校特色的方法從不同角度進行了探討。查到以“荷花”作為“校園文化建設”有關的學校目前還沒有。

四、選題意義與研究價值。

針對了我校的實際,本課題能促進我??茖W而跨越式的發(fā)展。

1、學校通過100多年的發(fā)展,已在社會上產(chǎn)生重要影響,亟需實現(xiàn)由外延式發(fā)展向內涵式發(fā)展轉變以提升品牌形象。辦成特色學校是我們達成目標必須要走之路。

2、國家制定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我省將于2012年9月實施2011版新課標,這都需要我們實現(xiàn)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突破。

3、能增強學校的綜合實力,實現(xiàn)學校的個性發(fā)展,把學校發(fā)展推向更深層次,更新階段,更高水平,最終形成學校品牌,使之更具競爭力,更能充分發(fā)揮作為省示范學校和市直屬學校的輻射、示范作用。

4、能為“精品校園“的發(fā)展提供借鑒。我校雖是一所百年老校,但位于城市中心,校園面積發(fā)展空間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我校能通過文化建設的方式建成“面積小而文化精”的特色學校,其經(jīng)驗可作為其他類似學校發(fā)展的借鑒。

五、研究理論依據(jù):

1.教育學理論依據(jù):

德國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教育的“文化適應性”原則,他認為人的自然本性的發(fā)展必然受到民族的、歷史的、社會的、文化的影響,因而教育要適應社會文化的要求,要善于選用生活中的真、善、美,引導人的各種天賦能力的發(fā)展?,F(xiàn)代教育學認為人的整體素質是由生理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文化素質組成的有機整體,是先天遺傳和后天環(huán)境因素的“合金”,人不僅受他所處的環(huán)境的影響,也在不斷地改變環(huán)境,這個環(huán)境又進一步影響他人和自己。長期處在某一校園文化中的師生,在這獨特的校園文化的熏陶感染下,會形成特定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行為模式,能夠陶冶師生的情操,激發(fā)人們開拓進取、積極上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諧地發(fā)展。

2.心理學理論依據(jù):

心理學家班圖拉認為人的行為和環(huán)境之間存在著一個相互作用,相互決定的過程,環(huán)境影響決定了那些潛在行為傾向可成為實際的行為。良好的心理素質為培養(yǎng)高尚的思想品德提供了更為有效的途徑。因此,建設一個優(yōu)美和諧的校園素質,營造高尚廉潔向上的濃厚思想文化氛圍,是發(fā)展學生心理素質,提高德育實效的有效手段。

3、以人為本理論依據(jù)。

以人為本的基本思想就是人是校園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人是能動的,與環(huán)境是一種交互作用,創(chuàng)造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和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可以促進人的發(fā)展和學校的發(fā)展。

六、研究目標及研究內容。

目標:

1.在制訂“荷花校園文化建設實踐研究”實施方案的基礎上提出四年的特色辦學規(guī)劃,形成明確的特色辦學理念、特色辦學目標和特色辦學方略。

2.結合“荷品”“荷色”“荷香”“荷韻”文化精神完成學校文化建設,讓環(huán)境對師生進行“荷花”文化的熏陶。

3.通過創(chuàng)建特色活動項目、特色教學模式、特色課程、特色管理、特色師資建設等方式,將特色學校文化內化為全校教職員工和學生的自覺行為。

4、從荷花“高尚、正直、廉潔、和雅”品格中挖掘出“和雅”的教育思想,編寫“荷池里唱荷花”系列校本教材。

內容:

1、通過實施“荷花校園文化建設實踐”,辦成以“荷花”為核理念的特色學校,形成系統(tǒng)的特色管理經(jīng)驗。

2.充分利用荷花教育資源,完成特色校本課程建設。

3.根據(jù)學生特點、學校條件等開展“荷花節(jié)”、“荷花杯系列師生競賽活動”等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形成以““荷花”為核心理念的特色文化。

4.根據(jù)學生低中高學段年齡、學習特點,塑造“”藕娃、金哪吒、荷花大使”三個荷花形象,制定《荷花學生評價手冊》,培養(yǎng)學生形成高尚、純潔、正直、儒雅秀美而堅強的荷花少年。

七、可能的創(chuàng)新之處。

1.內容方面,目前尚未查到以“荷花”為核心理念的學校戰(zhàn)略文化工程,本課題研究本身具有一定創(chuàng)新之處。

2.研究方式上,本課題研究以“藕娃、金哪吒、荷花大使”特色人物形象和特色校本課程建設為突破口,且與學校的文化建設結合,有一定創(chuàng)新之處。

八、實施思路。

荷花校園特色文化建設計劃分三步走,1首先初步形成特色項目;其次整合所有特色項目,形成學校特色校園文化系列;再次融合制度特色、環(huán)境特色、活動特色,最終形成“荷花池里唱荷花”的校園文化整體特色。

九、研究方法:

擬采取文獻調查、總結歸納、文化研究等方法進行綜合研究。

1、文獻調查法。充分發(fā)揮網(wǎng)絡資源優(yōu)勢,獲取與本課題有關的文獻信息,為課題研究服務。

踐邊修改。

之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導新的研究活動。找出實際經(jīng)驗中的規(guī)律,從而更理性地改進實踐研究,并在一定區(qū)域內加以推廣。

十、技術路線。

2、開發(fā)系列校本課程,編輯學生文集,開設特色課程,為學生發(fā)展提供平臺。

十一、課題實施過程。

課題實施過程:

前期準備階段(2012年)。

撰寫課題研究方案和開題研究報告。成立課題研究小組,召開開題會議,邀請專家來校指導等。

2012年,著重研究荷花文化在校園文化特色建設中的可行性、價值性。開展“荷花校園文化活動”,撰寫研究論文。

2013年,著重研究校園文化特色建設的理論依據(jù)、整體設計思路、實施建設方案等,著重研究物質文化、精神文化、行為文化、班級文化、課程文化等的規(guī)劃設計,建設過程,成效影響等。編寫校本課程,撰寫中期研究成果和研究論文。

2014年,研究辦學理念、管理制度等隱性文化和建筑主體、裝飾景觀、生態(tài)樣體的顯性文化的特色主題有機統(tǒng)一的策略。研究文化力對生命力生成的作用。著重研究師生行為文化的特性,校園文化特色對生命社會屬性的開發(fā)力度。進行調查問卷。

后期總結階段(2015年)。

整理研究資料,進行梳理提煉,發(fā)表研究論文和課題研究成果報告,填寫課題成果鑒定申請表。

十二、課題研究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基礎及已取得的相關研究成果。

1、已為創(chuàng)辦“荷花”校園文化研究做了較扎實的前期準備。

(1)、學校組織老師進行了20多次學校文化建設的研討,同時還向學生和家長發(fā)放了學校文化建設調查問卷,提出了進行以荷花為主題的學校文化建設的想法。荷花池小學研究“荷花“文化,這既是歷史的巧合,也是歷史的饋贈,我們荷小人就應該如校名具有“荷品”“荷色”“荷香”“荷韻”體現(xiàn)秀美而堅強的文化精神。

(2)、學校規(guī)劃創(chuàng)建“荷花”特色校園后,派課題組主要成員張曉英、全愛梅等骨干教師去校園文化建設頗具特色的南京秦淮河區(qū)區(qū)跟班學習,返校后整理出《秦淮河區(qū)學校因特色而美麗》,對創(chuàng)建“荷花”特色校園文化有寶貴的借鑒意義。

2、實施學校文化戰(zhàn)略工程取得一定成績。

(1)、基本形成了學校的文化體系提煉出了辦學的理念系統(tǒng)。即以“荷花”為辦學的核心理念,以“和雅”為校訓,以“荷花池里唱荷花”為教育理念。提出了學校的辦學愿景:做精品校園,創(chuàng)荷花品牌。提出了學校的辦學方略:全面激活教師智慧,全程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全力打造學校品牌。

(2.)、視覺文化體系基本建成。整個校園有濃厚的文化氛圍,學校校建有“荷花長廊”、“藝術墻”、“高尚、正直、廉潔、和雅”為主題的雕塑;教學樓的電子屏幕上有“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做人準則;在樓道、走廊、教室、閱覽室、實驗室均懸掛了激勵人們努力學習和工作的名人名言;學校成立了小荷文學社、《小荷尖尖》校刊、《荷花池里唱荷花》校歌、荷花?;占靶7??學校每個角落都散發(fā)著濃濃的荷花文化氣息,學生在校園里時時處處都能感受到荷花文化的熏陶。

(二)、主要參加者的學術背景和研究經(jīng)驗、組成結構。

課題負責人葉艷,小教中高,荷花池小學校長、黨支部書記,長期從事教科研工作。曾參與多項課題研究,國家教師基金“十一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情境的研究》,本課題成果獲得省級一等獎?,F(xiàn)在參與研究課題:“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信息技術在小學教學中的運用》,多篇論文發(fā)表獲獎?!稖\談多媒體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減負增效》分別在《中國信息技術教育》發(fā)表。《創(chuàng)設校園交際情景的研究》在《湖南科技報》發(fā)表?!缎@建設特色建設之我見》獲得市論文評選一等獎,《傳承精粹思想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獲得市論文評選二等獎,張福秀、宋宗軍、張培海、劉衛(wèi)紅是我校中層領導,都有很強的科研能力。張曉英老師是縣十佳魅力教師、教學能手,舒娟、全愛梅老師是市級教學能手,舒蓉老師是校教學能手,楊銀霞老師是縣教學新秀,他們都是我校骨干教師,有較強教科研水平。

(三).研究保障條件。

1、實行項目負責制,責任到人,各負其責。

2、創(chuàng)建完善的激勵機制,激勵全體師生員工積極主動參與創(chuàng)建特色校園。

3、制訂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讓學校特色文化成為全體師生員工的自覺行動。

(1)、通過視覺文化,讓師生員工受到“荷花”文化的熏陶。

(2)、通過組織特色活動,讓荷花文化體現(xiàn)在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思想行為中。

(3)、通過特色師資建設、創(chuàng)建特色教學模式、開設特色課程等,將“荷花”文化體現(xiàn)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

4、通過聘請專家指導和進行校本培訓,使課題研究科學、規(guī)范、高效。

5、充分發(fā)揮我??蒲泄歉傻膸ь^示范作用。

6、提供必要的配套經(jīng)費和研究時間。

7、總結成果與推廣結合,不斷深化課題研究。

(四)、主要參考文獻。

1、高韋芳。論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基于蘇州市金閶區(qū)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d]。蘇州大學,2010.2、謝燕玫。中學校園文化建設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3、文軍慶,王燕。全國校園文化建設專家研討會綜述[j]。中國教育學刊,2007,(4)。

4、徐書業(yè):《學校文化建設研究——基于生態(tài)的視角》〔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26頁。

5、張文娟:《價值觀——學校文化建設的關鍵》〔j〕,教育科學論壇,2007(2)。

6、王吉鵬:《價值觀的起飛與落地——企業(yè)文化建設實證分享》〔m〕,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4(6)。

7、王斌:塑造形象,推進學??缭桨l(fā)展,《教育理論與實踐》,2000年版。

8、閻德明:構建讓學生心動的校園文化,《教育理論與實踐》,2000年第八期。

彭鋼:《在學校文化建設中形成學校特色》,《教育發(fā)展研究》,2008,2。

9、黃兆龍:現(xiàn)代學校形象初探,《武漢教育學院學報》,1995年第一期。

10、于琳:《讓每所學校都美麗》,南京教科所。

11、朱永新:《新教育》,文藝出版社出版。

學校課題研究方案篇五

《初中語文“高效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是由海陽市留格莊鎮(zhèn)初級中學姜風志、吳洪同志承擔,于2016年11月該課題由煙臺市教育科學規(guī)劃領導小組辦公室批準立項(編號:yjgh135169),被確定為煙臺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為保證該課題的研究工作能夠有序,有效地開展,現(xiàn)根據(jù)市教育科學規(guī)劃辦公室的要求,提出本課題的研究方案和實施計劃,以保證該課題研究工作扎實有效地開展。

二、問題的提出(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全方位的改革,教育部頒發(fā)的課程改革綱要及各學科課程標準中,提出了許多全新的理念。如何將這些先進的教育理念真正轉化為教師日常的教學行為,是取得本次課程改革成功的關鍵。而且《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初中生要“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建議老師“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自2016——2017學始,海陽市教學研究室大力倡導初中語文教學要開展閱讀教學,“高效閱讀”教學也因此成為初中語文教學的一部分。但在實際操作中,就目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來看,卻存在著各種問題,一方面,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語文教師依然是囿于教材,只管一味基于考試點將教材中的講讀課文咀嚼的粉碎,對學生實施“填鴨式”教學,而學生呢,因為疲于應付課本知識,無心也無力進行閱讀。另一方面,有些學校,或者老師,即使偶爾組織閱讀,也是采取“放羊式”閱讀的方式,至于“讀什么”“怎么讀”,教師在組織閱讀教學的時候,往往是放任自流。閱讀教學無內容、無選擇、無方法、無效率等問題普遍存在。所謂的“高效閱讀”教學只是表現(xiàn)在口頭上或紙面上,而無實際行動;或者有一定的行動,卻不能做到規(guī)范科學,持久發(fā)展,不能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閱讀教學呈現(xiàn)出“散”“亂”“差”的局面。教師所做的往往是避重就輕,注重做足表面文章,用來應付一些部門的檢查。學生所謂的閱讀,也只是從一些凌亂的資料上零零星星摘抄了一些文字而已,無所謂學習,無所謂理解,是一種名副其實的任務閱讀。一言以蔽之,由于對閱讀教學的意義缺乏深度的理解,實踐中,閱讀教學作秀,閱讀力低下,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鑒于此,這就要求學校的語文教學必須及時積極推進“高效閱讀”的改革步伐,加強教學研討,改變過去閱讀教學無方法、無策略、無習慣、無效率等閱讀局面,改變過去“教師累,學生苦;讀書慢,收獲少”的閱讀狀況,從而提升語文教學的核心能力——閱讀教學能力,讓“閱讀力就是學習力”的觀念成為一種行為準則。

(二)研究意義。

讀書素養(yǎng)是一個人最起碼的素養(yǎng),閱讀的狹窄和閱讀的趣味淺薄,會造成人文素養(yǎng)的缺失和精神世界的匱乏,并且好的讀書習慣是令人終生受益的。目前,“全民閱讀”的呼聲日益高漲,閱讀已成為生活工作的必需。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學校重視“高效閱讀”教學已是大勢所趨。而加強閱讀教學的研究,不僅符合“構建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的精神要求,也是提高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要求,對于提高教學成績更是大有裨益的。同時開展“高效閱讀”,對于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也都有著極其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而這一切的實現(xiàn)則源于“高效閱讀”能夠有序有益、有效、有序的開展。本課題正是本著這個原則,立足實際,有效的整合資源,通過探索系列策略,使閱讀教學更趨于規(guī)范化、高效化、常態(tài)化。所以說,本課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實踐價值。

近些年來,語文教學領域出現(xiàn)了“大語文”教學改革倡議,各種關于“高效閱讀”的理論模式也應勢而出,屢見于報端,一些“高效閱讀”教育項目工程研究也已初見成果。就“高效閱讀”而言,很多專家學者都提出了相對獨特、有益的理論。如于春吉《大閱讀與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程漢杰《語文高效閱讀教學法》,施良方、趙春林等專家也就“高效閱讀”的組織實施提出了具體的觀點,這對我們的語文“高效閱讀”教學提供了很好的理論和技術指導,對于本課題的研究不無裨益。但理論層面的東西,往往高屋建瓴,用于具體的實踐需要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而大部分教師又疏于學習,一些形成的科研成果往往無人問津,因此很難在短時間內將專家形成的一些研究成果用于實踐中,產(chǎn)生實踐效應。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課題組提出了初中語文“高效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意在“高效閱讀”的理念指導下,整合各種有效的資源,通過在閱讀教學實踐中定位“核心素養(yǎng)”,因勢造型,因地制宜,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逐漸形成初中語文“高效閱讀”教學系列化的、可操作的有內容、有形式的組織策略,用于規(guī)范教師組織學生開展閱讀教學活動。在研究中,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予以突破:一是形成“高效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二是構建實用性閱讀教學校本課程。

(四)課題研究的依據(jù)1.理論依據(jù)。

(1)建構主義的教學理論和認知理論以及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教育學、心理學是本課題研究的主要理論依據(jù)。

(2)葉圣陶先生談閱讀:閱讀程度不夠的原因,閱讀太少是一個,閱讀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個??唯有特別注重方法,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讀多作固屬重要,但是尤其重要的是怎樣讀、怎樣寫。對于這個“怎樣”如果不能切實解答,就算不得注重了方法。

(3)程漢杰高效閱讀法。著名語文特級教師程漢杰先生,綜合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生理學、語言學、思維學、腦科學、系統(tǒng)論和控制論等學科的有關原理,借鑒國內外傳統(tǒng)的優(yōu)秀讀書方法和國外盛行的快速閱讀法,結合我國中小學生的閱讀實際和現(xiàn)代漢語的特點,設計而成的一套現(xiàn)代文教學訓練體系。

(4)趙春林通用固定程序閱讀法。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yè)委員會高效閱讀課題組趙春林,倡導高效閱讀,他提出的目標是“一目十行,過目成誦,讀書萬卷;高效閱讀,高效學習,高效人生?!?/p>

2、政策依據(jù)。

(1)關于開展2016年全民閱讀工作的通知(新廣出發(fā){2016}1號):廣泛開展各種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全民閱讀活動。組織開展主題演講、經(jīng)典誦讀、讀書征文、知識競賽等豐富多彩的主題閱讀活動,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大力倡導家庭閱讀、親子閱讀、階梯閱讀??建立規(guī)劃科學、服務高效i、覆蓋城鄉(xiāng)的基礎閱讀設施體系,探索長效管理機制。充分發(fā)揮各級各類圖書館在閱讀推廣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提升數(shù)字化閱讀的質量和水平,進一步拓展全民閱讀活動的載體和形式,豐富全民閱讀活動的內容。深入探索讀者閱讀行為和閱讀習慣的數(shù)字化轉型,因勢利導,提供更便捷、人性化的數(shù)字化閱讀技術服務,全面推進全民閱讀的多媒體、多平臺融合??建立健全全民閱讀組織領導機構,不斷完善全民閱讀工作體制機制。

(2)《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初中生要“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廣泛閱讀各中國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建議老師“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自2016-2017學始,海陽市教學研究室大力倡導初中語文教學要開展閱讀教學,“高效閱讀”也因此成為初中語文教學的一部分。

(一)課題界定。

本課題的研究是以海陽市留格莊鎮(zhèn)初級中學語文“高效閱讀”課堂教學為研究對象,對“高效閱讀”課堂教學存在問題及成因,以及“高效閱讀”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研究,用以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閱讀效率和閱讀能力,從而促進初中語文“高效閱讀”教學有序有益的開展。這是一項應用性課題研究。

“高效閱讀”指的是圍繞著語文閱讀核心素養(yǎng),綜合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等學科原理,借鑒國內傳統(tǒng)的優(yōu)秀讀書方法和國外盛行的快速閱讀法,結合學生的閱讀實際設計而成的一套具有快節(jié)奏、高效率為主要特征的閱讀課堂教學策略。

(二)研究假設。

假如我們以“高效閱讀”科學理論為指導,以“高效閱讀”教學課堂為研究點,采用文獻研究、經(jīng)驗總結、行動研究等方法,針對當前初中語文“高效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學行為、課堂管理、課堂評價以及課堂監(jiān)管的問題進行觀察研究,就能夠探索出科學、規(guī)范的“初中語文“高效閱讀”的課堂教學策略,從而實現(xiàn)閱讀課教學的“高效率”。

(三)研究目標。

在認真分析“高效閱讀”教學存在問題及成因的基礎上,研究探索出一套符合實際的“高效閱讀”教學策略,并建構實用性閱讀教學校本課程。

1、通過問卷調查,分析“高效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成因。2.通過行動研究,形成“高效閱讀”教學策略。3.通過經(jīng)驗總結,建構實用性閱讀教學校本課程。

(四)研究內容。

1、“高效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成因研究。2.“高效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

(1)“高效閱讀”教學行為策略研究。重點是在在閱讀教學實踐中通過高效閱讀課堂教學目標、課堂組織、課堂環(huán)節(jié)設計、閱讀材料整合開發(fā)等行為研究,探究實現(xiàn)高效閱讀的規(guī)范化課堂教學策略。

(2)“高效閱讀”課堂管理策略研究。重點是在閱讀教學實踐中通過師生教育行為管理、心理管理、環(huán)境管理等的研究,探究建立一個和諧有序、張弛有度的課堂氛圍的管理策略。

(3)“高效閱讀”教學評價策略研究。在閱讀教學實踐中借助于課堂觀察、案例研討、課堂反思等手段,重點加強過程性評價策略和結果性評價策略的研究。

3、實用性的閱讀教學校本課程研究。

(一)課題研究的組織及分工1.成立課題組。

主持人:姜風志。

吳洪。

成員:隋紅娜。

崔海燕。

付永華。

李麗艷。

劉祥民2.課題組成員分工。

姜風志。

吳洪負責進行課題管理,工作協(xié)調,撰寫課題研究方案和課題研究報告。

崔海艷、付永華、李麗艷負責課題實驗,是課題實驗人。

隋紅娜、劉祥民負責階段性工作總結及過程性材料的手機和整理。

(二)研究思路。

思路:學習、研究、實踐、提升。

路線:調查診斷(準備)——實施方案(假設)——研究深化(實施)——歸納總結(結題)。

(三)研究方法。

本課題主要運用文獻研究法、調查研究、行動研究和經(jīng)驗總結等研究方法。文獻研究法:對國內外已有的同類或相關研究成果進行系統(tǒng)檢索,在文獻分析和綜述的基礎上,探尋本課題的研究起點,形成初步研究框架,確立課題研究的理論前提和基本理念。

調查研究法:采用問卷、訪談、觀察等方式,配合課題組開展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調查,獲取教師對組織初中語文“高效閱讀”的觀點以及合理化建議。

行動研究法:按照設計的研究方案,采用邊研究、邊實踐、邊改進、邊總結完善的研究方法,逐步實現(xiàn)項目研究目標。

經(jīng)驗總結法:總結組織“高效閱讀”的個案材料,歸納、提煉初中語文“高效閱讀”的成功經(jīng)驗和有效策略,形成典型案例,在全校范圍內加以推廣、應用。

(四)研究步驟。

1、課題準備階段(2016年10月—2016年12月)成立課題領導小組,課題組由姜風志、吳洪牽頭,付永華、李麗艷、崔海燕、劉祥民、隋紅娜等年輕骨干教師擔任本課題主要研究力量。制定課題研究計劃和實施方案,明確人員任務分工;開展校本資源建設相關文獻研究;參加課題組項目啟動開題論證會;組織課題組教師培訓等。

2、課題實施階段(2017年1月—2018年6月)。

由主持人協(xié)調,各成員按照分工開展課題研究。開展本校語文教學閱讀現(xiàn)狀調查,形成調查報告;選定研究方向,開展“高效閱讀”的有效策略的專題研究,及時收集案例資料,總結、提煉、總結有效的“高效閱讀”策略。組織課題組成員在教學中實踐中觀課反思,撰寫案例,收集、整理、交流“高效閱讀”案例資料。

3、課題總結階段(2018年7月—2018年9月)。

收集、整理、分析項目研究資料,匯編研究成果,撰寫研究報告。

(五)可行性分析。

課題主持人姜風志、吳洪,負責學校的教學、教科研工作,曾實質參與過學校煙臺市級課題研究,本人多次主持海陽市級課題研究,具體指導過學校60多名教師進行小課題研究,對課題研究并不陌生,且基本入門,基本熟知課題研究的基本技術路線。另外,課題組成員都是一線教師,從事語文教學,有著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能夠有效的遵循課題研究“邊研究,邊實踐,邊研究”的研究思路,確保課題研究有效有序的開展。再者,“高效閱讀”已成為海陽市語文教學工作的“重頭戲”,也是學校語文教學工作研究的重點,也為本課題研究提供了環(huán)境支持。同時,學校領導重視,能夠通過建章立制,資金投入,確保課題研究有序有益的開展。

四、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及其形式。

(一)階段性成果:主要是相關的調查研究報告、典型案例、學術論文。

(二)最終研究成果:于2018年9月底前完成課題研究報告《初中語文“高效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

(三)成果轉化:1.課題組成員通過自己的體驗和反思,對其他教師形成示范帶動作用,推動本校語文教學“高效閱讀”大環(huán)境的形成;2.通過這一研究以期對初中語文“高效閱讀”教學起到指導、輻射作用。

學校課題研究方案篇六

隨著社會節(jié)奏的加快,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介方式深受大家的喜愛。因此啟發(fā)我開始關注能否引用到學生的教育工作中,班會是一直是教育學生的主要形式,是養(yǎng)成良好習慣解決班級問題,發(fā)揚民主精神的平臺,同時,我校一直以20分鐘晚點活動為學校常規(guī)教育平臺。因此,將20分鐘晚點活動轉變成學生自我教育的微型主題班會有重要的教育意義,首先他時間較短,符合初中階段學生持續(xù)注意力時間,在短時間可以更高效解決問題,達到思想上的共識;其次微型主題班會主題明確,圍繞一個主題開展活動,目的明確、快速安排班級任務;再次活動選材簡單、短小精悍。學生可以用隨機生成的教育素材,如一句話、一個故事、一個情景劇,學生通過簡捷快速的語言表達,就可以生成一種觀點或者解決一個小的班級問題;正所謂小活動、大德育。

而在現(xiàn)實中班會課存在很多問題:

1、老師不知道如何開展班會課;。

2、班會課流于形式,達不到教育效果;。

3、如何結合學情、班情開展有效的班會課。

4、開成功的班會課如何去總結記錄并讓效果延生。

學生在初中階段。

助于學生的成長。

研究此課題,對如何開展高效的微型主題班會活動有重要的意義,還直接影響班級建設。讓微型主題班會真正成為學生的舞臺,成為自我反思和教育的平臺。最后讓班級用微型主題班會促進學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我成長的班級,并走向卓越。

1、塞林格曼積極心理學。美國積極心理學之父塞林格曼將人的樂觀、幸福感、好奇心、韌性、利他、智慧和創(chuàng)造的勇氣等積極品質作為實證研究的課題,他提出要關注學生積極向上的自我力量,自身性格優(yōu)勢,并借助這種力量解決心理困擾、消除問題行為、建立防御挫折的機制。這對于正在成長的初中生來說,陽性激勵、正面引導更有利于學生成長。

2、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學理論:我十分堅信,能激發(fā)出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是學校教育中極重要的一個因素,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3、吉姆.克萊默的組織心理學:老師是學生可以問路的旅伴,路在學生與老師的前方,班級是一個團隊,團隊有助于普通人實現(xiàn)不平凡的業(yè)績,老師作為團隊的指導者,就應該激勵這個團隊中的每一個成員。

微型主題班會達到三個層次的教育效果:第一層達到發(fā)現(xiàn)班級問題、明確個人職責、統(tǒng)一思想認識的自我認知教育;第二層達到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自主管理水平,鑄造班魂的自覺行為教育;第三層達到培養(yǎng)學生健康、快樂、幸福的人生觀,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建立起一個相互親近家庭式的幸福班級體的自我成長教育。

所成型的研究成果可以為其他老師或者學校有借鑒價值。

探索微型主題班會怎樣達到有效的教育效果,主題班會的效果從3個方面界定:1、是否解決了班級問題;2、是否起到凝聚班級力量的作用;2:是否提高了學生某項能力。為了指導日常教育,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將從以下方面去研究:

(三)、研究有效的微型班會的教育方法:歸納總結學生能夠接受的方法,及巧妙處理問題的方法,不讓主題班會流于形式,使主題班會在20分鐘達到較好的教育效果。

(四)、研究微型主題班會的形式:針對不同的內容或者主題,采取何種形式的活動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哪一些活動形式可以取得更多的教育成果。

(五)研究微班會的效果延生:如何讓班會產(chǎn)生持續(xù)性的效果。

1、文獻研究法。

通過參閱教育家關于班級活動的書籍和文章,以及教育一線班主任在主題班會的研究成果,給微課題效果研究提供方法和理論的指導。

主要通過晚點時間堅持實施小主題為核心的自主教育活動,并把活動從準備到實施、再到效果進行文字性記錄,并配上照片或者拍班會實錄。

3、經(jīng)驗總結法。

通過總結以往的班會經(jīng)驗或者借鑒他人有效的班會活動方案,來解決自己班級的問題,從而研究同一個主題和方案在不同班級實施的教育效果有何不同。

4、問卷調查法。

主要通過調查問卷,了解實施自主小班會后,學生內心和行為發(fā)生的變化,調查和搜集學生更具創(chuàng)意和有效的教育題材和形式。

準備階段。

1.用文獻研究法進行理論搜集和學習研究,了解教育理論和其他人研究的前沿動向。

2.通過調查確定研究方法、內容及措施。

3、召開班干部會議和學生會議,明確微型主題班會研究的意義和班級要做的準備工作。

實施階段。

1.根據(jù)制定的“初中微型主題班會效果研究”課題研究的實施方案,進行實證性研究。主要是通過主題班會時間去實踐,總結、反思,提升來驗證班會教育效果的實效性。

2.由參與者學生對微型主題班會進行體驗式感受班會效果并完成效果調查問卷。

3.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及時記錄實施過程和效果,根據(jù)實施的情況和反饋的結果,及時調整改進微型主題班會操作流程和主題設計,積累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形式。

整理各個階段研究的材料:

1.收集整理課題研究的過程性資料,進行分析、歸納、總結.

2.撰寫研究報告,書寫結題報告。

學校課題研究方案篇七

技術發(fā)展、全球化和商品化的發(fā)展過程意味著可獲取的信息的急速增長、“可知”世界在空間上的縮小、新型消費型社群的細分以及我們所共享的文化世界的飛速發(fā)展。這個系統(tǒng)可能預示著一個商品化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公共服務的傳統(tǒng)價值觀正在被漸漸破壞。我們真實地生活在自身創(chuàng)造的世界里,不懈追求經(jīng)濟與技術突飛猛進的同時,卻越來越迷失于自己精神家園的取向。對社會造成最大損害的并不是那些沒有學識的人,而是那些充滿學識但欠缺道德的人.這就是“有學識的無知”。如今設計作為一種與生活本身息息相關的人類活動,已不是一門科學也不應該是,它包含了科技、經(jīng)濟、文化、社會規(guī)范、及各類情感的融合.已經(jīng)影響到現(xiàn)代文明的方方面面。在這個的過程中我們需要閱讀、觀察、學習這些各類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界別的專業(yè)中尋求合作和溝通,對設計倫理道德方面更提出了要求。在日益缺乏控制和反省的今天,面對物質欲望的誘惑與干擾,如何挽救設計思辨的危機?建立一種誠實守信、關愛生命的共同精神的價值體現(xiàn),并予以維持,我們責無旁貸。

設計倫理是一種基于設計工作、專業(yè)意識、職業(yè)技能等之上的職業(yè)道德要求,它通過理性來調節(jié)設計中人與人、人與物、人與自然相互關系的思考和總結,塑造整個社會共同遵從的設計道德觀念,指導和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方式,建立優(yōu)良的思想品格即人的自然行為與精神生命凝合成一個整體,它主要體現(xiàn)于以下幾個層次:

首先是人與人,人的心理現(xiàn)象不能被編碼、量化.良心到底值多少錢?設計者的道德價值何在?關鍵在于修身立品.建立信任品性。論語日:“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言忠信,行篤敬。”信任品性自心中出發(fā),是命令不來。就等于寧靜:我們不該以為逃避吵鬧就能得到寧靜,真正的寧靜是來自內心深處.由心中創(chuàng)造。由此發(fā)展起來的設計經(jīng)濟活動必須滿足:為人們服務、滿足人們需求、改善生活要求、提高人們文化水平。這是一種倫理職能,亦是一種社會責任。

其次是人與物,人要設計一個物件的時候,其最初出發(fā)點不是為了享樂,而是為了刻服“痛苦”,“痛苦”是我們設計的前言,解決“痛苦”的方式就是將自身(包括身體構造、身體屬性、人類感情)以各種方式投射于物件之中,即所講的“設計”,由此建造出一個“合成”的世界,并期望它服從于人們.對人們負起責任。然而,被設計出來的人與物的關系卻是雙向的.我們每天與不同物件接觸的經(jīng)驗中,物件將你心目中的東西轉化出來.反映了你的內心和感覺,正如丘吉爾曾說:“當你與物件發(fā)生感情的時候,物件同時正在改變著你”。從所謂的“不朽的芯片”的發(fā)展報告中我們可以體會:科學家們致力于設計的一種電腦芯片.將它植入人的眼睛之后就能記錄下人一生的活動。據(jù)這些科學家介紹,這種芯片可以提供一部人從出生到死亡整個過程的視頻13記。這一未來色彩濃厚的幻想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問題,那就是它絲毫沒有考慮到倫理道德的問題。這一技術的發(fā)展除了“娛樂”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社會”作用?科學家們所持的樂觀態(tài)度完全沒有考慮到這樣的問題。我們只有集合知識、勇氣、熱誠、真誠、學習和超越的態(tài)度.才能創(chuàng)造出愉快、成功的經(jīng)驗。

再者是人與自然,人類歷經(jīng)數(shù)千年發(fā)展創(chuàng)立了現(xiàn)代文明,依然在不斷尋求突破尋找大自然運行的法則,試圖建立一個理想、完美的世界,在這個認知的過程里,我們該怎么去生活?設計師該建造怎樣的世界?設計師的態(tài)度又是怎樣?設計師通過融和各層次的關系.最終實現(xiàn)設計“以人為本”,創(chuàng)造令人愉快、滿意的生活經(jīng)驗,提升生活素質。我們回顧歷史,反省現(xiàn)今,放眼將來,眺望過去也是對未來的預測,人們在現(xiàn)在與過去的循環(huán)中看到了未來發(fā)展的方向。只有用學習的態(tài)度思考并運用生活中看似不能融合的矛盾,化危機為轉機,發(fā)展出屬于未來新創(chuàng)造的生機,這正是設計倫理所要建立的價值和態(tài)度。

設計倫理進一步完善了設計專業(yè)課程體系的架構及其知識的完整性,使設計師們正確認識到設計倫理對生活的重要意義,從不同角度、不同立場、不同時空對設計、生活進行自我的反省和討論,普遍能夠運用基本知識去分析、判斷社會中存在異議的現(xiàn)象.學會敢于表達個人鮮明的觀點和見解,并從倫理德性的角度,提出較為完整的解決問題的方案,設圖發(fā)掘新的理想生活的可能性.清晰明白到長成一名優(yōu)秀的設計師,不僅需要努力尋求“直覺思維”倉i意的啟發(fā),亦需要謹守職業(yè)操守和德性的價值態(tài)度。更重要的是,他們由直覺感性到理性判斷的遞進.最終能夠超越直覺思維到達理性思維的判斷和選擇,將該學的知識理論努力內化為個人修養(yǎng),其倫理觀、價值觀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對自身、對專業(yè)、對業(yè)界、對社會、對自然、對世界產(chǎn)生了新的認識和思辨.這種態(tài)度的轉變將影響彼此的行為成為負責任的行動!

設計倫理教育一定會在設計學科建設中將占據(jù)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與設計思維教育、設計方法教育、設計技能教育一樣,成為設計藝術學科中的一個穩(wěn)定組成部分。它將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知識講授,更將成為人們一種全新的、有意義的生活態(tài)度。更健康地看待自己、心懷祖國、關愛地球和人類。

論文關鍵詞:設計設計倫理設計教育道德價值。

論文摘要:設計倫理是一種基于設計工作、專業(yè)意識、職業(yè)技能等之上的職業(yè)道德要求,它通過理性來調節(jié)設計中人與人、人與物、人與自然相互關系的思考和總結,塑造整個社會共同遵從的設計道德觀念,指導和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方式,建立優(yōu)良的思想品格.即人的自然行為與精神生命凝合成一個整體。

參考文獻:

學校課題研究方案篇八

1、進一步學習有關有效練習與設計的教育教學理論,與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結合,不斷豐富和拓展研究方式方法。

2、推進作業(yè)分層布置與落實工作。

3、學生作業(yè)情況追蹤調查以及現(xiàn)狀分析。

4、課堂練習有效設計策略研究。

5、課題組成員每人完成一篇有效練習教學案例和一篇課題研究論文。

1、課題實施細化分層研究。課題組每月進行一次課題活動,根據(jù)自己的特長,選擇研究的小主題,根據(jù)課題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制定、調整研究措施。

2、制定學期研究方案。研究教師根據(jù)本學期的研究重點,結合自己的教育問題,制定相應的研究計劃。計劃要目標明確,措施詳細,操作性強。課題組每位成員在一單元教學完成后,應作出單元小結,整理整個單元中的教學情況,并針對研究過程中的實際隨時做好調整工作。

3、加強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認真寫好教育教學日記,不斷總結得失,進行反思,及時上傳相關研究資料。

4、參加課題研究的人員,每月需認真撰寫與研究內容相關的案例、教學反思,定期做好總結。

5、與其他學科、其他老師密切協(xié)作,定期做好學生現(xiàn)狀的調查與分析,為后斷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

6、課題組成員每人開一次公開課。

活動安排:

1、制定本學期課題研究工作計劃。(負責:xx)。

2、布置落實各課題組成員的研究目標和任務。(負責:xx)。

3、教研組討論制定子課題研究工作計劃。(負責:各教研組長)。

1、各課題組上交子課題組工作計劃,新課題組上交開題報告及計劃。(負責:xx)。

2、課題組活動,進行理論學習與研究,落實開設研究課人選,討論擬定課堂教學反饋內容。(負責:課題組長)。

1、開展課題組研究課活動。(負責:教研室和課題組)。

2、上交一篇教學設計。(負責:xx)。

3、學生作業(yè)情況調查。(負責:xx)。

1、課題組活動,組織理論學習與研究,布置下階段主要研究任務。(負責:xx)。

2、開設研究課活動。(負責:教研室和課題組)。

3、組織課堂教學反饋。(負責:教研室和課題組)。

1、課題組活動,組織理論學習。(負責:課題組長)。

2、課題組成員上交課題研究論文和總結。(負責:xx)。

3、課題組進行階段工作總結,獎勵教科研積極分子。(負責:xx)。

學校課題研究方案篇九

1、我們原有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在新一輪課程改革大潮的沖擊下,逐漸顯露出它對促進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無耐和乏力。在這種形勢下,我們教育工作者渴求有力的支撐。無論從何種角度講,我們都呼喚并迫切的想找到一把能解開這種困惑的鑰匙。

2、計算是中學數(shù)學中一基重要的基礎知識,學生的計算能力強弱與否,直接關系到他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在多年的中學數(shù)學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計算的正確率一直是影響學生成績的主要問題。可以說,提高中學生的計算能力,已經(jīng)成了當前中學數(shù)學教學的一個突出問題。

1、培養(yǎng)中學生數(shù)學計算的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需要。

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發(fā)展學生智力是中學數(shù)學教學的目的和任務之一,也是人全面發(fā)展的需要。因此,在中學階段給學生打好數(shù)學初步基礎,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能力,對于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提高全民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培養(yǎng)中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能力是數(shù)學課堂教學現(xiàn)狀的需要。

數(shù)與計算是人們生活、學習、科學研究和生產(chǎn)實踐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數(shù)學方法。在當今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的時代,科學中各個領域都有非常巨大的變化,但是,基本的計算方法卻沒有多大的變化。這充分說明中學數(shù)學中計算的基礎性和工具性。對于每個人來說,僅在中學階段學習實數(shù),進行加、減、乘、除、乘方、開方六則計算及其混合運算。因此,在中學階段學好以上計算,并形成一定的計算能力,這是終身有益的事情。

1、學生計算錯誤的原因分析。

在計算練習中,學生的計算錯誤經(jīng)常發(fā)生:不是看錯數(shù)字,就是寫錯數(shù)字;不是抄錯數(shù)字,就是漏寫符號;加法當減法做,乘法當成了除法,有時甚至會出現(xiàn)一些無法理解的錯誤等。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可以歸納為知識性錯誤和非知識性錯誤。知識性錯誤是指學生對于計算法則概念或運算順序的不理解。非知識性錯誤是指學生不是不懂得運算導致錯誤,如抄錯數(shù)字、不認真審題、注意力不集中、易受負遷移干擾等。

2、概念、法則理解不清。

概念和法則是學生思維的基本形式,又是學生進行計算的重要依據(jù)。只有正確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計算法則才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有些錯誤是由于學生對數(shù)學概念理解不清而引起的。

3、運算不認真。

計算題數(shù)據(jù)較大,運算步驟過多時,學生就會產(chǎn)生排斥心理,表現(xiàn)為極不耐煩,不認真審題,沒按運算順序進行計算,沒有耐心去選擇合理算法,從而導致錯誤出現(xiàn)。

4、思維遷移的影響。

5、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也是造成學生錯誤重要原因。首先學生對學習重要性和正確性的必要性認識不足,不感興趣,解題只是為了應付老師的檢查,沒有力求準確的情緒傾向,心不在焉,敷衍了事,結果出現(xiàn)錯誤。其次是耐心不足,在計算時學生都希望很快能算出結果。因此,每當遇到較為陌生的算式或較復雜的算式時,就不能耐心地去審題,選擇合理的算法。在怕難怕繁、耐心不足的情況下進行計算,常會出現(xiàn)錯誤。

1、通過開展“數(shù)學小課題研究”,我們要使學生親身經(jīng)歷和自我體驗,讓學生體驗研究的過程,掌握研究的方法,感受研究的艱辛,分享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2、在研究的過程中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從而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的發(fā)展,使他們不僅僅實現(xiàn)在知識與技能、情感與態(tài)度的發(fā)展,更重要的是實現(xiàn)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實現(xiàn)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3、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為學生提供獨立創(chuàng)新的舞臺。

1、實踐法。

通過數(shù)學教學活動親自參與學生“小課題”的研究,對其起引導點撥作用,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調查我校數(shù)學教師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及想法,了解學生“小課題”研究的經(jīng)驗及存在的問題,共同討論解決。

3、上網(wǎng)查詢法。

通過計算機網(wǎng)絡查找國際上對這一課題先進的經(jīng)驗及研究成果,對自己的研究起借鑒作用。

4、經(jīng)驗總結法。

(一)研究步驟。

1、準備階段:(1)制定計劃要求。(2)制定研究方案。

2、試驗階段:(1)實施具體方案。(2)反思經(jīng)驗與不足。

3、總結階段:(1)根據(jù)課題研究,觀察學生在合作交流和,口語表達方面的變化。

(2)對課題進行總結,形成課題研究報告。

(二)實施措施:

1、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算理。

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因此,教學時要特別注意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感知來理解算理,只有理解了算理,學生的計算的準確性才有保障。

3、開展競爭,形成技能。

開展競賽符合學生好勝、不甘落后,喜歡表揚的年齡特點,競賽中,通過競爭可以促使學生計算技能的形成。

4、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計算得以正確、迅速的保證。許多中學生計算法則都能理解和掌握,計算教學中應培養(yǎng)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習慣。所以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做到;一看,看清楚數(shù)字和運算符號,明確運算順序;二想,想算特點,可否利用運算定律,運算性質進行簡便運算;三算,應用法則計算時要邊算邊檢查,形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提高計算的正確性。

5、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計算法則。

知識和能力是密切聯(lián)系相互促進的,培養(yǎng)學生計算能力必須以理解掌握數(shù)的概念、四則運算的意義、運算定律和法則為基礎,“理解”要求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應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充分感知、理解算理。學生基本掌握法則后,可簡化中間的環(huán)節(jié)進行計算。學生學習計算法則都是從單個法則開始的,在教學中應進一步將這些法則聯(lián)系起來,形成法則系統(tǒng)。

6、精心設計與安排好練習。

要使中學生計算達到正確、迅速、合理、靈活,就需要進行必要的練習。要精心設計練習題,精心安排好練習。首先練習要有明確的目的。要重視練習過程中的思維因素,把計算練習和思維訓練結合起來。一堂課的練習要分層次進行,逐步加深。

盡量在短期內使學生掌握計算方法和技巧,平時養(yǎng)成認真檢查的習慣,并且靈活運用計算方法快速計算。

2、案例分析及論文。

3、論文個案: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途徑與方法研究。

4、調研報告:初中學生不良學習習慣的成因的調查與分析研究。

學校課題研究方案篇十

為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切實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持續(xù)發(fā)展和教師專業(yè)成長,將學校教育科研向更深層次推進,引導教師積極參與教育研究,把科研與教研、培訓有機結合起來,努力實現(xiàn)學校教學工作由“經(jīng)驗型”向“科研型”的戰(zhàn)略轉變。經(jīng)學校研究,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樹立“問題就是課題,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從教育教學中的小事情、小現(xiàn)象、小問題入手,對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通過討論立為“小課題”,開展實實在在的研究,并通過小課題研究工作,探索總結教研、科研、培訓互相促進的校本研究新模式。

1.通過小課題研究,切實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高教學有效性。

2.從機制上保證教研活動課題化,營造教研組科研氛圍,提高教研成效,促進教研組建設。

3.通過小課題研究,提高教師將教育科研與日常教學工作進行有機整合的能力,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以備課組為單位,組織構建研究團隊,開展研究。備課組長要做好引領工作,教師個人要單獨申報一項小課題進行研究,形成以課題研究引領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的研訓一體的校本研訓機制,引導教師立足自己的教學和管理實際,觀察并發(fā)現(xiàn)教育教學現(xiàn)象中存在的問題,在常規(guī)教研活動中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研討解決問題,提煉形成教學策略,指導自己和同事的教學行為,實現(xiàn)教學質量的提升,從而實現(xiàn)學校教育的發(fā)展。

1.選題。填寫《小課題研究方案》(附件一)。學科組(教師)根據(jù)自己在教學工作中遇到的突出問題,查閱、收集和整理相關資料,認真分析篩選,確定研究課題。選擇的研究課題,應具備“針對性強、切口小、研究周期短”的特點,一般應是所任學科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一個問題,可以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一個問題、一種現(xiàn)象、一個案例等。小課題研究周期不要太長,原則上是一個學期或一個學年。

2.申報立項。參加“小課題研究”的學科組(教師),在規(guī)定時間內向教科室提交《中學小課題研究方案》,確定研究的主要內容,闡明所解決的問題和預期達成的目標,提出研究的方法、步驟等。教科室對提交的課題進行審核,在一周內公布立項的小課題。不合格的,須重新選題、申報,直至完成立項。

3.實施研究。課題負責人組織成員按照課題方案,有計劃地開展研究工作,積累研究過程資料(同時完成附件二、三),建立小課題研究檔案袋。將常規(guī)教研與小課題研究相結合,在教學、聽課、評課過程中開展實踐研究,從而解決問題。教科室將對研究進行督查指導。

4.結題(中期小結)。程序是:

(1)課題組及時整理研究過程資料及成果資料,撰寫研究報告;

(2)將研究報告、過程資料及成果資料交教科室;

(3)教科室組織有關人員聽取研究者的報告,對課題進行評審,向研究者宣布評審意見。

5.成果鑒定與推介。學校將對開展的小課題研究成果進行鑒定、評獎并納入學期量化考核,對優(yōu)秀的研究成果進行全校推介,推動成果在學科內及學科間的應用與共享。

1.營造良好的小課題研究氛圍。學校積極倡導和要求全體教師參與到課題研究中來,并提供理論上和實踐操作層面上的具體指導。不斷強化“問題就是課題,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新理念,以“短、小、實、快”為教育科研工作指導方針,促使廣大教師破除教育科研“高不可攀”的神秘感,引導課題組選擇一些內容具體、切口小、周期短的問題進行科學研究,從而克服傳統(tǒng)課題研究“假、大、空”的不良現(xiàn)象。

2.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小課題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小課題研究的指導和評審等工作。制定具體可操作的《小課題研究實施方案》,加強研究的過程管理,對立項的小課題研究建立電子檔案。制定小課題研究的組織、實施、評定、表彰獎勵等制度,確保小課題研究扎實有序地開展。

3.培訓小課題研究人員。進行專題培訓,介紹與小課題研究有關的教育理論等,指導教師通過多種渠道查閱相關資料,激發(fā)教師研究小課題的興趣和研究欲望,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從而培養(yǎng)出一些思想前瞻、能力突出、成果豐碩的研究型教師。

4.深化小課題研究。要把課堂教學作為實施小課題研究的主渠道,積極開展以上課、說課、評課為基本形式的課堂教學活動,深入探究各學科教學的基本策略;研究組成員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分析課題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共同研討對策和措施;課題組內部也可以開展教學論文、教學反思、教育案例、教學設計和課堂實錄等不同系列的小課題研究成果評比活動,引導教師研教結合,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組長:李居濤。

副組長:劉甲田。

成員:孫晉斌、張會侯、成峰、趙炎、馬強、趙雪梅。

學困生課題開題報告范文。

優(yōu)秀課題開題報告范文。

中學課題開題報告范文。

學校課題研究方案篇十一

心理學理論表明:良好人際關系能促進學生認知、情感和行為三種不同層次學習心理狀態(tài),進步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能在課堂上積極交往機會,對于學生形成良好人際關系及在交往中促進學生三種不同層次學習心理狀態(tài)是有極大幫助的。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通過自主研究、探索、同等合作、解決題目相互啟發(fā)、共同進步,提高學習質量和個體素質,形成生動活潑、潛力無窮、人人參與、主動積極學習活動形式。

(二)研究目的。

1、分析目前在教學課堂中開展廣泛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誤區(qū),尋找對策,構建科學、公道小組合作學習理論體系,探索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方法和途徑。

2、探索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師生角色轉變,合作學習要協(xié)調師生、學生同伴之間關系,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學會學習,從而為未來發(fā)展提供良好基點。

3、小組合作學習增強學生合作意識,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為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

三、研究內容。

(一)目前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誤區(qū)原因分析。

1、過于強調合作的形式。

2、沒有明確的合作任務或合作的任務缺乏挑戰(zhàn)性。

3、忽略了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4、忽視了對學生合作習慣的培養(yǎng)。

5、合作學習中忽視了學生良好個性的培養(yǎng)。

6、合作學習忽視了學生學習的差異性。

(二)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構建。

1、增強合作意識。

平時,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興趣特點,設計適合于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并通過激勵性的評價,使學生體會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每個人的長處都能在集體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2、訓練合作技能。

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主要是通過討論、爭辯、表達、傾聽及參與實踐等形式來展開的。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須重視合作技能的培養(yǎng)。

(三)選擇合作的時機。

適時恰當?shù)匕盐諘r機,選擇有討論價值的內容,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既發(fā)揚教學民主,又為學生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機會。合作中,人人參與、個個發(fā)言、相互啟發(fā)、取長補短,增加了課堂信息交流量,促進了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的發(fā)展。

1、理性思辨:不斷思考合作學習的誤區(qū),從中摸索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方法、途徑。

2、調查法:了解當前我校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與能力情況。

3、問卷法:了解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態(tài)度、需求,研究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真實所想、所需。

4、研討法:針對實驗過程中的實際問題進行研討、分析,不斷完善操作方法,提高實驗操作水平。

五、研究過程。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9月)。

1、分析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2、廣泛收集資料。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10月至11月)。

1、按照操作方案初步實施研究。采取邊實踐邊思考,邊學習邊總結的方法,不斷完善課題研究的方案。

2、定期開展研究活動,研究倫理教育的內容、途徑、方法。

3、按照研究方案具體實施研究。

4、定期開展專題性的研究。

5、積累資料。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12月)。

1、分析自變量和因變量之間的關系。

2、撰寫課題研究報告和研究工作報告以及有關論文。

學困生課題開題報告范文。

優(yōu)秀課題開題報告范文。

中學課題開題報告范文。

語文小課題開題報告范文。

學校課題研究方案篇十二

從“課程材料”、“學習時間”、“學習小組”、“課堂環(huán)節(jié)”、“練習題訓練”等五個方面進行研究。

(1)優(yōu)組課程材料。結合教材,隨機索取信息材料,訓練數(shù)學知識的駕馭能力。

(2)優(yōu)組學習時間。激活課堂流程,多角度討論,從思維的不同擴散方向,獲得多種可能的結果。

(3)優(yōu)組課堂環(huán)節(jié)。課堂形式多樣,環(huán)節(jié)經(jīng)濟實效,討論點撥恰倒好處。盡可能讓學生的思維流暢、變通、獨特。

(4)優(yōu)組訓練練習題。題少而精,能真正起到知識遷移、提高思維能力的作用。

(1)轉變教師教學觀念,淡化課堂教學傳統(tǒng)的角色地位,變“主宰”為“主導”,把課堂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充分發(fā)揮大腦潛力,提高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

(2)發(fā)揚創(chuàng)新學習精神,于探究中發(fā)展學生的發(fā)散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愉悅氛圍中,對學生實施情感滲透、人品塑造。使學生養(yǎng)成勤于思考、善于探究、大膽質疑、勇于創(chuàng)新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1)類比法:通過類比訓練,學生對解題思路做出概括,形成解題模式,并通過經(jīng)常變換題目情節(jié),提高學生模式辨認的能力。

(2)歸納法:學生要善于歸納知識、規(guī)律,教師只起強化作用。

(3)假設法:假設思維方法的訓練,開始由老師作假設,讓學生思考回答,在各種假設的情況下,如何解決問題,使學生領會要點,直至學生能獨立假設解題為止。

(4)樂學法:根據(jù)保加利亞心理學家喬治的“樂學法”原則,充分利用多種媒體,結合多種形式,營造愉悅氛圍,產(chǎn)生樂學效果。

根據(jù)實際,我設計了“計劃——行動——檢測——反思”四步循環(huán)的思路,分為四個時間段來實施。

第一階段(用時1個月):

主要是確立研究的具體內容、進行文獻研究和學習、調查現(xiàn)狀、擬定研究計劃。

1.確定內容:通過數(shù)學教學,滲透發(fā)散性思維培養(yǎng);運用多種訓練手段,提高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能力。

2.理論學習:理論是行動的指南。我暢游與學校的圖書室,查閱相關文獻資料;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學習先行者的寶貴經(jīng)驗。我閱讀了《發(fā)散性思維訓練叢書》、《思維影響認識》、《思維導圖(思維導圖系列)》[東尼·博贊]等圖書,學習了吳正憲等專家關于中小學數(shù)學教育的論著、教學方法,學習了國家教育部出臺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實驗稿)》。

3.調查現(xiàn)狀:通過問卷和座談,了解學生對數(shù)學教學的需求,掌握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心理動態(tài)。雖然調查的結果讓我有些失望,但這卻更堅定了我進行研究的決心。

4.擬定計劃:在學校領導的支持和有經(jīng)驗的同事的幫助下,我完成了研究計劃。

第二階段(用時5個月):

主要是進行實驗、觀察、比較,完善教學模式,反思、修正計劃。

1.進行課堂教學方法的研究,合理安排時間,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發(fā)散性思維的訓練,注意訓練過程中學生表現(xiàn)的情況記錄,以便修整訓練方法和方案。

2.邀請學校教師參與聽課并提出建議,通過教師的評課,找到自己教學中的不足。

3.加強課題研究材料、分析材料的收集、整理、歸檔、管理;4.定期與學生交流,促進研究深入。

5.針對研究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反思,修正研究計劃。

第三階段(用時5個月):

1、進一步發(fā)掘教材中的“發(fā)散”素材,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的積極性。

2、充分運用“一題多解”的訓練方式,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的求異性。

3、注重變式引申,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的探索性。

4、重視開發(fā)創(chuàng)造潛能,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

5.針對研究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反思,進一步修正研究計劃。

第四階段(用時1個月):

主要是進行研究行動驗證,總結研究成果,撰寫課題研究報告和研究工作總結,迎接結題驗收。

1.進一步研究、探索、總結、運用發(fā)散性思維培養(yǎng)教學模式;在校內上研究課,進一步獲取同行們的評價和建議。

2.通過多種方式,測試學生的訓練成果。

3.收集、整理課題的研究材料,總結研究的過程,撰寫課題研究報告。

關于開題報告課題。

關于作文課題的開題報告范文。

關于關于課題開題的報告。

學校課題研究方案篇十三

教學目標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是教師在充分進行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的基礎上確定的。教學目標的確定和敘寫是整個教學設計的基礎。但一直以來,教學目標的確定存在著嚴重的問題,我們書寫教學目標的角度是站在“教師本位”的立場上,選用描述內部心理狀態(tài)的詞語來陳述,只說清了“教師做什么”,至于學生學習后是否切實發(fā)生變化,這種變化能否被觀察到,則沒有設定。

本學期在教研中心的統(tǒng)一安排下,通過教師個人上網(wǎng)查看資料、教研組內討論交流學習以及市教研會議,我們發(fā)現(xiàn):教學目標屬于課程目標的第三個陳述層次。第一層,制定九年義務教育課程的目標;第二層是制定學科課程標準,最后一層,是制定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并在教學設計中予以落實。鑒于教學目標在課程目標中的地位,教學目標不能偏離課程標準,我們認為很有必要將義務教育課程的總目標和學科課程標準、學段課程目標、學習領域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因此我們組教師對上述文件進行了學習,讓老師在制定教學目標前有一定的理論依據(jù),從而更好地指導我們對教學目標的敘寫。

在不斷的`學習中,我們逐漸發(fā)現(xiàn):看似簡單的教學目標的敘寫包含著大學問,教學目標陳述應遵循四個原則:

1,目標的陳述必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不能用“讓學生……”、“引導學生……”“培養(yǎng)學生……”等陳述方式,行為主體必須是學生,而不是教師。

2,行為動詞應使用可觀察、可測量的具體行為詞語,如說出、闡述、表達、展示等等,而不是掌握、領會、理解這樣的描述內部心理變化的詞語。

3,應陳述影響學生產(chǎn)生學習結果的限制或范圍。

4,應說明學生對目標所達到的最低表現(xiàn)水準。

雖然我們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但我們深知“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的研究”我們的認識還很膚淺,我們做的還遠遠不夠,在以后的教研中,我們將繼續(xù)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繼續(xù)開展好教學目標敘寫的研究工作,具體想這樣操作:開展目標敘寫比武活動,通過比賽的形式,進一步促進教師對于教學目標的掌控能力,下學期,將開展聽評課活動,在課堂上進一步檢測教學目標確定的合理性,進一步的完善教學目標。希望通過開展這樣的活動,促進體育課堂的效率,將課堂真正的圍繞著學生轉動,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科學素養(yǎng)。

以上是我們體育組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有不當之處,敬請各位批評指正。

學校課題研究方案篇十四

二、問題的提出:本園位置處于孟家溝村,前身為孟家溝小學,地理位置較為優(yōu)越。幼兒園的性質為公立幼兒園,無論在幼兒教師師資隊伍和教學物資等方面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但幼兒園的生源現(xiàn)狀卻不甚如人意,許多家長把孩子送去了相對較遠的孟家溝仁和小區(qū)里面的私立幼兒園。目前國家正在大力發(fā)展幼兒教育,這對我們幼兒園的發(fā)展是個很好的機遇,但生源是幼兒園生存發(fā)展的根本,在有利的環(huán)境下,如何擴大幼兒園的生源,更好的發(fā)展我們的幼兒園,提高幼兒園的知名度成了我們當務之急所面臨的問題,所以我們選擇了這一課題。

幼兒園全體幼兒及其家長。

20xx年10月-20xx年6月。

以實驗研究法為主,觀察法、操作法、調查法、談話法、文獻法等方法為輔。

(一)讓幼兒認識各種常見的色彩,學習正確的涂色方法,對多種色彩感興趣。

(二)通過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和美術作品的感知,誘發(fā)幼兒興趣,陶冶幼兒情操,開啟智力,在獲得美感和喜悅的同時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新精神。

(三)通過“觀察—體驗—發(fā)現(xiàn)—想象—表現(xiàn)—創(chuàng)造”來開展活動,讓幼兒觀察、游戲、創(chuàng)作等具體實踐活動來進行,學習色彩的運用。

學校課題研究方案篇十五

課題研究是項復雜的探索性工作,又是一項有序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很強的計劃性,要做到有序、有控,以確保課題研究的質量。因此,課題研究必須重視研究方案的設計。當研究者確定了研究課題后,就應為完成研究課題的任務制訂必需的研究方案。課題研究的方案(亦稱課題研究計劃)有多種形式。

它是合理組織課題研究活動的必要條件,是為完成課題研究任務而詳細編制成的施工藍圖。在制訂課題研究的方案時,不僅需要認真考慮課題研究的理論基礎、具體題目、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條件、程序步驟,還應充分預計到可能遇到的問題與困難,留有備用的時間,增加調整、回旋的余地。在課題研究方案的制訂過程中,還應廣泛征詢導師的意見,聽取同學的建議,多交流研究構思,多討論切磋課題研究的具體方祛,從而使整個課題研究方案趨向完善。

題目名稱是課題研究內容的高度概括,要能畫龍點睛般反映整個課題研究的最主要的特征。在確定題目名稱時,要著重考慮題目名稱與課題內容,尤其是與課題的研究論點之間的關系。一個好的題目名稱既可以揭示課題,又可以揭示課題的論點。題目名稱一般不宜過長。

選題依據(jù)亦即課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在課題研究方案中要明確扼要地闡明選擇本課題研究的目的、研究的出發(fā)點以及本選題研究的理論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預期本選題研究可在哪些方面能有所突破、有自己新的見解或能在實際中解決哪些問題,借以說明本課題研究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只有明確了本選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才能確保課題研究工作的價值,不至于偏離研究方向。

課題研究范圍主要指課題研究內容、研究對象以及所需采用的資料、設備等方面的范圍。只有確定了課題研究的范圍,才可能使研究工作能集中優(yōu)勢兵力,有的放矢地進行。明確選題研究任務,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以避免徒勞無益的勞動。

課題研究不能采用小農(nóng)生產(chǎn)方式,干到哪兒是哪兒。必須預先有個大致的安排,使所有課題的研究人員都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研究的步驟、方法和時間進程都是確保課題研究方案實施的具體保證。沒有這些研究工作的具體措施安排、時間保障,方案就會落空。因此,在確定課題研究步驟時要注意符合該課題的性質,在選擇研究方法時更要兼顧課題要求和研究者的特長以及可能提供的研究條件。在規(guī)劃時間進程時,要注意留出定備用時間,以應付那些原先預料不及的特殊情況的產(chǎn)生,做到有備無患。

學校課題研究方案篇十六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覺得只注重一本教科書的學習已經(jīng)不能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也不適應學生成長發(fā)展的需求,于是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但審視當前學生的課外閱讀現(xiàn)狀卻不令人樂觀:其一是教師對課外閱讀的重視程度不夠,很多教師本身不愛讀書,又如何指導學生讀書呢?其二是家長支持力度不大,多數(shù)家長只要求孩子學好課本知識,并且周末的時間全安排孩子上各類語數(shù)興趣班,至于課外書有時間就讀,沒時間就不讀,即使讓孩子讀課外書,也讀一些與作文有關的書,比如:日記起步,作文起步等,對孩子的閱讀水平的提高并沒有太大的幫助;其三是孩子沒有一個好的書香氛圍,僅有的一點熱情很快消失,便成了負擔。其四是對課外閱讀課指導薄弱,很多教師都專注在書本上,而且花大力氣研究考試,受到考試的束縛,把課外閱讀作為附屬品。

國內外都很重視兒童閱讀教育的研究。一些發(fā)達國家,課外閱讀已成為閱讀教學目標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甚至政府直接介入。如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在1998年10月簽署了閱讀卓越法案;1995年4月,意大利教育部長就宣布了一個“促進學生閱讀計劃”;英國提出要利用班級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中為兒童提供豐富的讀物;法國在假日中心建立課外閱讀計劃。從大陸的情況看,目前很多學校和老師在加大學生的閱讀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豐富學生的閱讀實踐等方面進行有益的嘗試,總結出了不少寶貴的經(jīng)驗。浙江特級教師樂蓮珠老師出版了《快速閱讀教學》一書,在指導閱讀方法,提高閱讀速度上有其獨到的見解。但總的來說,因為應試教育的影響和相關理論研究的滯后,一直沒有能夠在小學階段建立起一個科學的課外閱讀實踐活動課程體系。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閱讀實踐活動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并規(guī)定了具體的課外閱讀量,第一學段,閱讀量不少于5萬字,第二學段不少于40萬字,第三學段不少于100萬字。

2、蘇霍姆林斯基有關閱讀的論述。

學生到了中年級和高年級能不能順利地學習,首先就取決于他會不會有效地閱讀,在閱讀的同時能否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能否閱讀。因此,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彼€提出了閱讀跟學習緊密聯(lián)系的主張,認為閱讀給學習創(chuàng)造“智力背景”,認為課外閱讀“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進的風?!?/p>

3、心理學觀點。

心理學家認為小學生的心靈發(fā)展是一個由量變向質變的發(fā)展過程。而大量閱讀、語言的積累則是促進質變的有效渠道。因為大量閱讀擴大了信息的輸入和積累,這些信息的廣泛性、層次性和新穎性,促進學生人格與才華向高層次發(fā)展。再者,根據(jù)人的發(fā)展關鍵期論點,十三歲以前,也就是小學階段是人的機械記憶的黃金時期。因此,我們在教學工作中,應遵循兒童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讓學生多讀多記,擴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豐富詞匯量,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做準備。

4、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理論強調“情境”、“協(xié)作”、“會話”、“意義建構”是學習的四大要素。在學習過程中,建構主義強調學習者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認知的主體,教師由舞臺上的主角變成幕后導演,成為學生建構意義的幫助者、指導者。教師應組織協(xié)作學習,并對學習過程加以引導,使之朝著有利于意義建構的方向發(fā)展。

“課外閱讀有效性”:所謂課外閱讀,是指學生在課外的各種獨立的閱讀活動。它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經(jīng)常的形式,是課堂閱讀的繼續(xù)與拓展,是閱讀能力訓練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坝行А币馕吨藗冊趯崿F(xiàn)目的的過程中的一切付出都能產(chǎn)生好的效果,達到預期目的。教學有效性的前提是符合規(guī)律性,本課題是指課外閱讀教學的實效性和符合規(guī)律性,由于它是符合規(guī)律性的,因此就能事半功倍,又因它是講究實效性的,因此就能用最短的時間、最少的精力達到最佳的效果。

“實踐研究”:即行動研究,就是在實踐中進行研究,在實踐中進行反思,在反思中矯正行為,增強實踐的有效性,即在課外閱讀的活動中研究課外閱讀。

1、本課題從加強課外閱讀指導入手,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氛圍,探索小學六年課外閱讀的內容、閱讀的形式以及課外閱讀指導的方法,形成學校課外閱讀指導特色。

2、本課題研究旨在通過讓教師介入學生的課外閱讀,讓學生的課外閱讀與教師的'指導同步,探索有效的指導形式,提高推薦閱讀的質量,使學生真正走進課外閱讀,品嘗課外閱讀的樂趣,養(yǎng)成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為孩子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通過課外閱讀的有效指導使學生喜歡閱讀,在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同時,學會做人。

(一)研究對象:小學段全體學生。

1、調查研究法。通過一定范圍的調查,歸納出目前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積極與消極現(xiàn)象,以及這些現(xiàn)象背后的內在原因,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此方法一般用在研究初期。

2、行動研究法?!爸軙粤崦麕煿ぷ魇摇钡牧鶄€學員所在學校開展課外閱讀的實踐,邊行動邊研究。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強調研究的探究性和可操作性,堅持邊實踐、邊探索、邊研究、邊總結,做到總結成果和推廣運用相結合。這一方法伴隨著整個研究過程。

3、個案分析與經(jīng)驗總結法。不斷收集教師的典型課例及相關教學細節(jié),從中發(fā)掘和提煉有效的實施舉措,及時予以推廣。注意收集積累和總結課題研究中的成功經(jīng)驗和做法,通過撰寫論文、教學反思等形式,及時總結,定期交流。在研究后期采用此法較多。

(一)、研究內容。

1、探索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有效性實踐研究的途徑,通過兩年的研究與實踐,使學生養(yǎng)成“好讀書、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具有很強的自主學習能力,成為“知書達理”的文明人。

2、有效地進行課外閱讀的指導,將指導閱讀和自能閱讀進行銜接和整合。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為小學階段要完成145萬字的課外閱讀量制定體切實可行的措施。

3、分年級段研究內容(此次研究主要以低、中年級段學生為主)。

1)、小學低年級段(1——2年級)。

(1)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

(2)誦讀兒歌、童謠和淺顯的古詩詞。

2)、中年級(3——4年級)。

(1)閱讀著名童話、寓言、故事。

(2)閱讀淺顯歷史故事,科普科幻讀物,古今中外寓言。

3)、高年級(5——6年級)。

(1)閱讀面擴大,開始閱讀文學名著,及科技文章。

(4)二年內閱讀量不少于100萬字。至少讀學校推薦書目不少于5本書。

(二)、研究方法與途徑。

(一)保證課外閱讀時間。

(1)每周一節(jié)課外閱讀指導課,各班按課程表上好每周課外閱讀指導課。

(2)每天保證20——30分鐘家庭自由閱讀時間。

(二)保證閱讀量。

我校的課外閱讀實行“上不封頂,下要保底?!卑凑招抡n標的要求,低年級的閱讀量為5萬字,分解到各個學期,每學期應達到12500字;中年級不少于40萬字,分解到每個學期應達到10萬字;高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即每學期應達到25萬字。為了保底,每天閱讀量500字左右。

(三)推薦課外讀物,做到“兩統(tǒng)一”

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引導學生閱讀經(jīng)典篇章,推薦讀物,做到在統(tǒng)一的時間閱讀統(tǒng)一的書籍,既便于檢查,又便于學生及時交流,提高閱讀質量。

(四)指導學生閱讀。

1、上好閱讀課。

(1)確定經(jīng)典著作書目。

(2)制定閱讀指導課計劃、撰寫教學設計。

(3)每月一節(jié)課外閱讀指導課。

(4)每學期一次閱讀指導課展示活動。

2、做好讀書筆記。

3、開展多項活動,加強閱讀交流。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激勵學生堅持課外閱讀的動力環(huán)節(jié)。在學生讀書有了一定收獲或讀完一部書后,教師要想方設法讓學生自己交流讀書“成果”,給學生提供展示交流平臺,讓學生暢談讀書收獲,享受成功的喜悅,實現(xiàn)自我創(chuàng)新。操作方式有:

(1)每周以班級為單位開展課外閱讀活動。

(2)每學期舉行一次全校課外閱讀展示活動。

具體形式可以是:故事會、書評會、演講、朗誦會、作文比賽、閱讀知識競賽、優(yōu)秀讀書筆記展、誰讀的課外書多評比賽……這些“交流展示”活動的開展,不但可以讓學生在對話及成果的展示中交流讀書方法,提高生命創(chuàng)新的價值,而且會激勵學生堅持課外閱讀的興趣,把課外閱讀進行到底。

(五)加強考查與評價。

通過考查與評價,監(jiān)測本方案的有效性以及對方案的實施情況。既要考察各班級對方案落實與否,又要考查學生每天讀與未讀,讀得多少,閱讀習慣形成的好與差,以便確定對課外閱讀的有效指導。

對學生的考查主要依據(jù)是以筆墨為憑。

1、教師定期檢查。如檢查讀書卡、讀書筆記等。

2、家長督促、檢查。

3、小組同學互查。

對教師的考查重在考查其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及活動開展情況,具體考查內容有:

1、檢查班級課外閱讀活動課是否有活動方案計劃、教學設計。

2、檢查班級是否有對學生課外閱讀情況的跟蹤檢查記錄。

3、進入班級隨堂聽課外閱讀指導課。

4、每月有課外閱讀活動小結,每學期有總結。

(六)科研手段。

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邊實踐,邊探索,邊檢驗,邊完善,理論研究與實際教學相結合,邊歸納,邊總結,形成一套系統(tǒng)的課外閱讀指導課方法與策略。

2、個案研究法。

要求研究者從本專題入手,針對某一課例、某次活動等進行個案研究,提煉出共性的結論。

3、調查法。

專題研究之前及研究過程中,采用調查方式,進行跟蹤調查,為研究的順利進行提供事實性依據(jù)。

相信通過制定方案,具體實施,考查評價,進行持續(xù)改進,層層深入,循環(huán)上升,一定能將“課外閱讀”扎實有效地進行到底,讓我們的學生“嗜書如命,每天閱讀,務成習慣,終生堅持”!

(一)、課題前期工作:20xx年4月—20xx年5月。

針對現(xiàn)有的小學生課外閱讀現(xiàn)象,學習、研討提出課題:如何改革現(xiàn)行的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使之適應新課程標準及素質教育的要求,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準研究方向,確立研究課題,學習有關方面的資料,對研究內容有清楚的認識。

(二)、課題啟動階段:20xx年6月—20xx年7月。

1、整理課題申報相關資料,完成課題申報、立項。

2、收集國內外有關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實踐活動的探索與研究文獻及實踐資料。

3、制定研究方案及研究計劃,做好實驗準備。

(三)、課題實施階段:20xx年8月—20xx年4月。

1、進一步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并深入實踐研究。

2、按方案開展課外閱讀指導的實踐研究,定期組織案例分析與交流。

3、做好研究過程中的資料積累,并對研究過程中獲得的資料、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匯總。

4、開展“閱讀匯報課”和教學設計、經(jīng)驗論文撰寫等活動展示活動成果。

5、完成階段研究報告,進行階段成果評估。

(四)、課題的總結階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

2、對于在研究中形成的所有材料進行整理、匯總,并認真撰寫結題報告,進行總結提煉和實驗成果的綜合評估。

3、全面總結提煉研究經(jīng)驗,推廣研究成果。

通過一年的努力,使學生養(yǎng)成濃厚的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真正能做到“好讀書、多讀書、讀好書”

在閱讀中吸收和儲備大量的優(yōu)美語匯拓寬知識面提高閱讀分析理解能力從而具備較好的語文素養(yǎng)增強語言文化積淀提高閱讀能力。

2、推出顯現(xiàn)研究成果的觀摩課;

3、編寫各年級學生課外閱讀書目;

4、編制學生讀書筆記集;

5、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報告;

6、反映研究活動的影像資料。

學校課題研究方案篇十七

課題:培養(yǎng)學生計算準確率的研究。

1、我們原有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在新一輪課程改革大潮的沖擊下,逐漸顯露出它對促進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無耐和乏力。在這種形勢下,我們教育工作者渴求有力的支撐。無論從何種角度講,我們都呼喚并迫切的想找到一把能解開這種困惑的鑰匙。

2、計算是中學數(shù)學中一基重要的基礎知識,學生的計算能力強弱與否,直接關系到他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在多年的中學數(shù)學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計算的正確率一直是影響學生成績的主要問題??梢哉f,提高中學生的計算能力,已經(jīng)成了當前中學數(shù)學教學的一個突出問題。

1、培養(yǎng)中學生數(shù)學計算的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需要。

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發(fā)展學生智力是中學數(shù)學教學的目的和任務之一,也是人全面發(fā)展的需要。因此,在中學階段給學生打好數(shù)學初步基礎,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能力,對于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提高全民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培養(yǎng)中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能力是數(shù)學課堂教學現(xiàn)狀的需要。

數(shù)與計算是人們生活、學習、科學研究和生產(chǎn)實踐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數(shù)學方法。在當今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的時代,科學中各個領域都有非常巨大的變化,但是,基本的計算方法卻沒有多大的變化。這充分說明中學數(shù)學中計算的基礎性和工具性。對于每個人來說,僅在中學階段學習實數(shù),進行加、減、乘、除、乘方、開方六則計算及其混合運算。因此,在中學階段學好以上計算,并形成一定的計算能力,這是終身有益的事情。

1、學生計算錯誤的原因分析。

在計算練習中,學生的計算錯誤經(jīng)常發(fā)生:不是看錯數(shù)字,就是寫錯數(shù)字;不是抄錯數(shù)字,就是漏寫符號;加法當減法做,乘法當成了除法,有時甚至會出現(xiàn)一些無法理解的錯誤等。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可以歸納為知識性錯誤和非知識性錯誤。知識性錯誤是指學生對于計算法則概念或運算順序的不理解。非知識性錯誤是指學生不是不懂得運算導致錯誤,如抄錯數(shù)字、不認真審題、注意力不集中、易受負遷移干擾等。

2、概念、法則理解不清。

概念和法則是學生思維的基本形式,又是學生進行計算的重要依據(jù)。只有正確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計算法則才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有些錯誤是由于學生對數(shù)學概念理解不清而引起的。

3、運算不認真。

計算題數(shù)據(jù)較大,運算步驟過多時,學生就會產(chǎn)生排斥心理,表現(xiàn)為極不耐煩,不認真審題,沒按運算順序進行計算,沒有耐心去選擇合理算法,從而導致錯誤出現(xiàn)。

4、思維遷移的影響。

5、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也是造成學生錯誤重要原因。首先學生對學習重要性和正確性的必要性認識不足,不感興趣,解題只是為了應付老師的檢查,沒有力求準確的情緒傾向,心不在焉,敷衍了事,結果出現(xiàn)錯誤。其次是耐心不足,在計算時學生都希望很快能算出結果。因此,每當遇到較為陌生的算式或較復雜的算式時,就不能耐心地去審題,選擇合理的算法。在怕難怕繁、耐心不足的情況下進行計算,常會出現(xiàn)錯誤。

1、通過開展“數(shù)學小課題研究”,我們要使學生親身經(jīng)歷和自我體驗,讓學生體驗研究的過程,掌握研究的方法,感受研究的艱辛,分享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2、在研究的過程中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從而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的發(fā)展,使他們不僅僅實現(xiàn)在知識與技能、情感與態(tài)度的發(fā)展,更重要的是實現(xiàn)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實現(xiàn)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3、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為學生提供獨立創(chuàng)新的舞臺。

1、實踐法。

通過數(shù)學教學活動親自參與學生“小課題”的研究,對其起引導點撥作用,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調查我校數(shù)學教師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及想法,了解學生“小課題”研究的經(jīng)驗及存在的問題,共同討論解決。

3、上網(wǎng)查詢法。

通過計算機網(wǎng)絡查找國際上對這一課題先進的經(jīng)驗及研究成果,對自己的研究起借鑒作用。

4、經(jīng)驗總結法。

(一)研究步驟。

1、準備階段:(1)制定計劃要求。(2)制定研究方案。

2、試驗階段:(1)實施具體方案。(2)反思經(jīng)驗與不足。

3、總結階段:(1)根據(jù)課題研究,觀察學生在合作交流和,口語表達方面的變化。

(2)對課題進行總結,形成課題研究報告。

(二)實施措施:

1、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算理。

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因此,教學時要特別注意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感知來理解算理,只有理解了算理,學生的計算的準確性才有保障。

3、開展競爭,形成技能。

開展競賽符合學生好勝、不甘落后,喜歡表揚的年齡特點,競賽中,通過競爭可以促使學生計算技能的形成。

4、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計算得以正確、迅速的保證。許多中學生計算法則都能理解和掌握,計算教學中應培養(yǎng)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習慣。所以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做到;一看,看清楚數(shù)字和運算符號,明確運算順序;二想,想算特點,可否利用運算定律,運算性質進行簡便運算;三算,應用法則計算時要邊算邊檢查,形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提高計算的正確性。

5、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計算法則。

知識和能力是密切聯(lián)系相互促進的,培養(yǎng)學生計算能力必須以理解掌握數(shù)的概念、四則運算的意義、運算定律和法則為基礎,“理解”要求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應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充分感知、理解算理。學生基本掌握法則后,可簡化中間的環(huán)節(jié)進行計算。學生學習計算法則都是從單個法則開始的,在教學中應進一步將這些法則聯(lián)系起來,形成法則系統(tǒng)。

6、精心設計與安排好練習。

要使中學生計算達到正確、迅速、合理、靈活,就需要進行必要的練習。要精心設計練習題,精心安排好練習。首先練習要有明確的目的。要重視練習過程中的思維因素,把計算練習和思維訓練結合起來。一堂課的練習要分層次進行,逐步加深。

盡量在短期內使學生掌握計算方法和技巧,平時養(yǎng)成認真檢查的習慣,并且靈活運用計算方法快速計算。

2、案例分析及論文。

3、論文個案: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途徑與方法研究。

4、調研報告:初中學生不良學習習慣的成因的調查與分析研究。

關于開題報告課題。

學校課題研究方案篇十八

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切實促進我校教育教學工作持續(xù)發(fā)展和教師專業(yè)成長,將我校教育科研向更深層次推進,引導學校教研組和教師積極參與教育研究,把科研與教學、教研有機結合起來,努力實現(xiàn)我校教學工作由“經(jīng)驗型”向“科研型”的戰(zhàn)略轉變。經(jīng)學校研究,特制定如下“小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樹立“問題就是課題,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從教育教學中的小事情,以小見大,實實在在,對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通過討論立為“小課題”,開展實實在在的研究,并通過小課題研究工作,探索總結教研、科研、培訓互相促進的校本研究新模式。

(一)通過小課題研究,切實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高教學有效性。

(二)從機制上保證教研活動課題化,形成教研組科研氛圍,提高教研成效,促進教研組建設。

(三)通過小課題研究,提高教師將教育科研與日常教學工作進行有機整合的能力,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以教師個人為主申報進行小課題研究。形成以課題研究引領教學和教育實踐的校本科研機制,引導教師立足自己的教學和管理實際,觀察發(fā)現(xiàn)教育教學現(xiàn)象中存在的問題,在常規(guī)教研活動中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研討解決問題,提煉形成教學策略,指導自己和同伴的教學行為,實現(xiàn)教學質量的提升,從而實現(xiàn)學校教育的發(fā)展。原則上,從上一學年的“智慧項目”中擇優(yōu)轉化,即把有一定實踐積累的“智慧項目”改為課題,進行深化研究。

小課題研究常常以課堂為現(xiàn)場、以教學為中心、以教師個人為主體、從實際出發(fā)開展教學研究。在小課題研究過程中,教師們可根據(jù)各自的不同興趣、不同特長、不同需要和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的不同問題進行個性化的研究,甚至得出個性化的結論。

(一)選題。教師根據(jù)自己在教學工作中遇到的突出問題,查閱、收集和整理相關資料,認真分析篩選,確定研究課題。選擇的研究課題,應該具備“針對性強、切口小、研究周期短”的特點,一般應是所任學科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一個問題,可以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一個問題、一種現(xiàn)象、一個案例等。小課題研究周期不要太長,原則上是一個學期或一個學年。

(二)申報立項。參加“小課題研究”的學科組(教師),確定研究的主要內容,闡明所解決的問題和預期達成的目標,提出研究的方法、步驟等。學校教科室組織力量對提交的課題進行審核,在一周內公布立項的小課題。

(三)實施研究。課題負責人組織成員按照課題方案,有計劃地開展研究工作,積累研究過程資料(同時完成附件二、三),建立小課題研究檔案袋。將常規(guī)教研與小課題研究相結合,在教學、聽課、評課過程中開展實踐研究,從而解決問題。教導處教研處將對研究進行督查指導。

(四)結題(包括中期小結)。每個學期結束,都要開展小課題研究成果總結鑒定匯報會(周期屬于一學年的,要開展中期成果鑒定匯報會),學校對研究狀況進行評估。

課題成果一般應是一份總結報告。結題程序為:(1)課題組及時整理研究過程資料及成果資料,撰寫研究報告;(2)將研究報告、過程資料及成果資料交學校教科室;(3)學校教科室組織有關人員聽取研究者的報告,對課題進行評審,向研究者宣布評審意見。

(五)成果鑒定與推介。結題后,學校將對開展的小課題研究成果進行鑒定、評獎。對優(yōu)秀的研究成果進行全校推介,推動成果在學科內及學科間的應用與共享。

(一)營造良好的小課題研究氛圍。學校積極倡導和要求全體教師參與到課題研究中來,并提供理論上和實踐操作層面上的具體指導。要進一步強化“問題就是課題,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新理念,以“短、小、實、快”為教育科研工作指導方針,促使廣大教師破除教育科研“高不可攀”的神秘感,引導課題組選擇一些內容具體、切口小、周期短的問題進行科學研究,從而克服傳統(tǒng)課題研究“假、大、空”的不良現(xiàn)象。

(二)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小課題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小課題研究的指導和評審等工作。加強研究的過程管理,對立項的小課題研究建立電子檔案。制定小課題研究的組織、實施、評定、表彰獎勵等制度,確保小課題研究扎實有序地開展。

(三)培訓小課題研究人員。進行專題培訓,介紹與小課題研究有關的教育理論等,指導教師通過多種渠道查閱相關資料,激發(fā)教師研究小課題的興趣和研究欲望,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從而培養(yǎng)出一些思想前瞻、能力突出、成果豐碩的研究型教師。

(四)深化小課題研究。要把課堂教學作為實施小課題研究的主渠道,積極開展以上課、說課、評課為基本形式的課堂教學活動,深入探究各學科教學的基本策略;研究組成員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分析課題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共同研討對策和措施;課題組內部也可以開展教學論文、教學反思、教育案例、教學設計和課堂實錄等不同系列的小課題研究成果評比活動,引導教師研教結合,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一)領導組。

組長:邵健勝。

副組長:朱曉仙。

組員:丁少劍朱敏燕葛俊佳王玉婷鮑佳樂徐子華。

教師小課題研究領導小組職責:

負責規(guī)劃、計劃、督導教師開展小課題行動研究。中期進行檢查指導;最后進行小課題鑒定評審工作。

(二)指導組。

組長:丁少劍。

副組長:朱敏燕。

成員:胡旭亮莫燕君謝云鶴。

負責組織教師學習小課題實施方案,幫助教師選題,實驗過程督導檢查評價指導等具體指導工作。

(一)小課題成果按照具體等級在教師個人年度中加分。

(二)教科室將優(yōu)先考慮將優(yōu)秀的校級小課題培育成市級及以上課題。

(三)教科室定期對校級小課題的材料進行整理歸檔。

精選小課題開題報告模板范文。

學困生課題開題報告范文。

優(yōu)秀課題開題報告范文。

中學課題開題報告范文。

關于教育課題開題報告的精選范文。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492393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