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送別教案(專業(yè)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5 12:16:03
黃鶴樓送別教案(專業(yè)18篇)
時間:2023-11-25 12:16:03     小編:翰墨

教案是教師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是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的具體化。教案的編寫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相信這些優(yōu)秀的教案范文能幫助你更好地制定自己的教學計劃。

黃鶴樓送別教案篇一

閱讀的過程是將學生置身于課文情境的體驗過程,語文教學理應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想像、體驗、感悟的學習情境,以促進學生與文中人物對話,并催生出學生自己的獨特感悟。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文、詩對照閱讀,借助課文語言理解詩句意思。

3、品讀文、詩,深入體會意境和詩人與朋友間依依惜別的深情。

1、詩文對照,借助課文語言理解詩句意思。

2、在品讀中深入體會意境和詩人與朋友間依依惜別的深情。

課件、搜集送別詩。

1、教師: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25課,了解了課文大意。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這一課,齊讀課題。

2、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交流:美景圖話別圖目送圖。

1、教師:你是從課文的哪些語句看到了美景圖?

2、學生交流語句:多媒體畫面展現(xiàn)美景圖。

3、引導學生感受到:暮春三月,黃鶴樓的景色十分迷人。

暮春三月,長江邊煙霧迷蒙,繁花似錦。

黃鶴樓俯臨長江,飛檐凌空。

藍天、白云,江上美景。

4、教師:如此美景,在我們看來是多么令人心曠神怡??!兩位即將要分別的友人此時的心情如何呢?自己讀讀第二小節(jié)中描寫兩位友人的句子,仔細地去體會體會。

5、學生交流,你體會到什么?

“藏”一個“藏”字你品出點什么深意了嗎?為什么要藏起來?(不想讓離別來得太早)你從中體會到什么?(感情深,依依不舍)。

他們一會兒仰望藍天白云,一會兒遠眺江上景色,他們真的是像游人一樣在欣賞美景嗎?

引導學生體會感受到:他們不會像其他游人一樣盡心地欣賞美景,只是借賞景掩蓋自己心中的惜別之情,想讓這離別的時刻來得晚一點。

6、教師小結板書:這真是滿目美景無心賞。

過渡:剛才同學們一邊讀課文的語言文字,一邊想象那情境,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那你從課文的哪里看到了飲酒話別圖?(課文的第3小節(jié))。

1、出示圖片:自讀第3自然段,你能從他們的話別中感受到什么?

2、出示句子李白的話。

(1)指名讀你感受到什么?

(2)交流感受。

李白對孟浩然的敬仰之情。

(1)你從哪里感受到的?(令人敬仰、當作兄長和老師)。

(2)“人品”(人的品格、品德)補充資料介紹有關孟浩然的一些材料。

(3)“譽滿天下”?(名譽滿天下,得到天下人的贊美)。

李白對孟浩然的依依惜別(難舍)之情。

(1)你從哪里感受到的?

不知何日才能再想見(還沒有分別就已經(jīng)想再見面,可見難舍,可見情深)。

(2)指導朗讀,讀好語句(敬仰之情、依依惜別之情)。

3、出示句子孟浩然的話。

(1)指名讀你感受到什么?

(2)交流感受。

勸慰之情。

(1)從哪里感受到的?(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2)知道這詩句出自哪一首詩?了解詩句出處意思。

(3)孟浩然想借王勃的詩句告訴李白什么呢?

深厚的友情。

(1)你從哪里感受到的?

(2)交流(友誼……永世不絕)。

(3)指導朗讀句子。

4、教師總結板書:這真是依依話別見真情。

5、同桌分角色朗讀。

6、分角色齊讀。

1、你是從課文中的哪里看到了目送圖?(第4小節(jié))。

3、學生交流,引導學生體會:

深情,難舍(依然、佇立、凝視)。

李白此時的心情怎樣?(心情失落,憂傷,難過)。

4、指名讀——齊讀第四小節(jié)。

6、出示圖片:他想到了——孟浩然對自己師長般教導的情景;

他想到了——與孟浩然飲酒對詩的情景;

1、出示圖片:聽錄音誦讀古詩。

2、自己讀一讀這首古詩。

3、教師:學到這兒,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首古詩與課文的關系。

(課文就是以一個小故事的形式展現(xiàn)了這首詩的情境,課文中的有些語句可以解釋詩句的意思)。

4、詩、文對照起來讀讀,課文中的哪些語句可以解釋這首詩?

5、指名說說再指名說說。

6、教師:詩句中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7、質(zhì)疑:“孤帆”江面那么大,不可能只有孟浩然乘坐的一艘船,為什么說“孤帆”?

8、教師小結板書:心里所想的只有孟浩然,所以眼中所見的也就只有孟浩然。

真是千帆過盡皆不見,心中唯有孟夫子。

9、感情朗讀古詩教師:詩人把自己的深情和當時的心境都融進了這首古詩,讓我們一起來朗讀這首古詩,讀出詩人的深情,讀出詩人的心境。

1、在古詩中像這樣反映朋友離別的詩還有很多,你知道哪些?

2、學生介紹自己搜集的送別詩。

3、推薦閱讀《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

黃鶴樓送別教案篇二

播放歌曲《干杯,朋友》。

1、聽著聽著,你感受到了什么?

3齊讀古詩。

自學要求:多么深情的詩啊,這是李白心靈的產(chǎn)兒,飽含著他對孟浩然的濃濃的情誼,文也如此,字里行間的豐滿盈潤,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用你的心去讀一讀每一個字,感受一下朋友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畫出讓你感受最深的的句子,多讀一讀,想一想,在旁邊寫一寫你的體會,也可以相互說一說。

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a:1終于,李白舉起了酒杯說:“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詩篇譽滿天下。2自從我結識了您,就一直把您當作我的兄長和老師。3今天您就要順江東下,前往揚州,不知我們何日才能再見面,就請您滿飲此杯吧!”

從李白的這段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尤其從哪些詞句中你體會到了這種真情?

人品:補充介紹給學生:李白敬重孟浩然的人品有詩為證,《贈孟浩然》:(生讀)師簡單介紹詩意。

令人敬仰的除了他的人品還有他的什么?

“詩篇譽滿天下”什么叫譽滿天下?你讀過他的詩嗎?(指名說)。

多不多?好不好?指名讀好“譽滿天下”

指導朗讀:當時李白還是初出茅廬,而孟浩然已經(jīng)是頗有名氣的詩界名士了,就像現(xiàn)在的文學作家秦文君,梅子函一樣有名,只要提到他的人、他的詩,沒人不知道的。和這樣的的人做朋友你會感到怎么樣?讀出你的——(指名讀句1)。

過渡:真令人敬仰,這種敬仰之情還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

言由心生,再讀讀李白的話,除了著深深的敬意還有什么?

3(滿飲此杯;杯子里裝的是什么?平時的酒是什么味的'?李白的這杯滿滿的酒里有什味?為什么?)。

(引導評:聽了你的讀我可以喝下?口酒,誰能讓孟浩然滿飲此杯?再讀)。

引讀:勸君更進一杯酒,千言萬語涌心頭,終于,李白端起酒,對孟浩然說————(齊讀李白的話)。

出示:孟浩然接過酒杯,一飲而盡,然后說道:“王勃說的好‘: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覀冸m然暫時分別了,我們的友誼卻像這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p>

1、自由讀讀孟浩然的這段話,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聽了他的話你的心里怎么樣了(寬慰、不難過……)。

b出示:暮春三月,長江邊煙霧迷蒙,繁花似錦,年輕的李白正在黃鶴樓為大詩人孟浩然餞行。

黃鶴樓俯臨長江,飛檐凌空。李白和孟浩然一會兒仰望藍天白云,一會兒遠眺江上的景色,都有意不去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

1、“依依惜別”這種情是藏在那里的?表面上他們是怎樣做的?

(引導學生體會:做做這個動作,一會兒——一會兒——,讀讀這兩小節(jié),他們一會兒還會怎樣?這里的景色不美嗎?從哪些詞語體會出來的?自由讀讀它們,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出示畫面)如果讓你來到這里你會怎么樣?他們呢?(這么美的景色卻沒心欣賞,他們心里又想些什么呢?)。

過渡:課文還從什么地方感受到了朋友之間的這種深情厚誼?

哪些詞讓你感受最深?

1、“佇立”(體會古時候的船是怎樣行進的來體會時間的長)?

“凝視”是什么意思?李白深情地凝視著什么?(可以引說:開始是一只——慢慢的變成了一片——,隨后隨著江風漸漸遠去的是——最后——)。

4、思考:順著江水流去的還有李白的什么呢?

小結:說的多好,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那是李白無盡的思念和祝福啊!指名讀(配樂)。

(評:飽滿的情感,橫溢的才情,造就了這首千古流傳的名詩還有誰來讀真不錯,所有的情感都凝聚在了這首詩中李白就在我的身邊)。

同學們,有相聚就有別離,此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讓我們一起來吟誦吧(齊讀詩)。

四、拓展延伸。

唐詩三百首,吟盡萬般情,你還能吟誦出其它的送別詩嗎?

五、練習。

選擇你最喜歡的一首送別詩,學習、借鑒課文的寫法,把它改寫成一篇文章!

設計理念。

一、導入:由歌曲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從歌曲中把學生的思緒帶入文本中,從而讓學生走進課本。

二、整體感知:先讓學生認真聽課文范讀,以次理解古詩的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對課文有了初步的整體印象,接著再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段去理解課文內(nèi)容。如讀李白的話,引導學生抓住“令人敬仰”“譽滿天下”“一直”等詞語,體會他對孟浩然的敬仰之情,抓住“不知我們何時才能再見面”感悟他對孟浩然的難舍之情。讀孟浩然的話,通過“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永世不絕”等詞語的理解,體味人物內(nèi)心世界,感受他們的惜別之情。

三、探究:在理解過程中的基礎中,讓同學們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知道了哪些字詞或詞句的意思。通過學生找句子,讀一讀,說一說,學生較自由地理解了詩的意思,此時我又引導學生對古詩進行整合,讓學生說說整首詩的意思,使學生對古詩的意思有整體認識。

四、角色表演:在學生對詩人的感情有了深層次的理解后,我還安排了一個“原始重現(xiàn)”的過程。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想像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的進步?!耙虼宋易寣W生自由合作,分別扮演李白與孟浩然。通過言語與動作、神情來充分表達自己對詩情的理解,這一設計,學生訓練面廣,先讓學生同位練說,在此基礎上,在讓學生上臺表演,學生自信心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也能充分體會友人離別時的心情了。個個受益匪淺。有效地合作,讓學生獲得了更多的思考和表達的機會,養(yǎng)成了良好的與他人合作的習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使想像不僅是形象思維,更是藝術思維。

五、小結質(zhì)疑:這個環(huán)節(jié)充分留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對課文的理解。談談自己對這篇課文的收獲,并提出還沒有弄明白的地方。

六、作業(yè)設計:1、收集分別的詩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2、寫分別的一段話。(根據(jù)自己的生活體驗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在教學中,我始終以落實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策略的研究為突破口,以問題帶動,引發(fā)思索,來體現(xiàn)課程改革。

黃鶴樓送別教案篇三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內(nèi)容。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2、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內(nèi)容。

投影片錄音

1、唐代大詩人李白,大家都很熟悉,誰還記得我們學過他的哪幾首詩?

指名交流

2、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他的一首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幻燈出示該古詩

3、師范讀

4、自由讀,讀準字音。

5、齊讀,指名讀。

6、揭題25黃鶴樓送別

7、學生針對課題質(zhì)疑

1、提出要求:

(1)讀準字音借助拼音讀好生字。

(2)讀順課文

(3)理解課文大概內(nèi)容,思考上述提出的問題。

2、檢查

(1)出示生字,指名認讀。

(2)出示詞語

煙霧迷蒙繁花似錦餞行飛檐凌空遠眺

敬仰譽滿天下佇立膾炙人口凝視

a、指名讀,師糾正字音

b、齊讀

(3)指名分節(jié)朗讀課文。

(4)評價指出優(yōu)缺點后齊讀。

(5)讀后初步回答上述提出的問題。

1、投影生字

2、指導識記方法和書寫注意點

“孟”字,上下結構,彎鉤起筆和出鉤處直線對齊。

“餞”字與吃食物有關是“食”字旁。

“酒”字已在生活中認識,書寫時區(qū)別于“灑”

3、根據(jù)學生提到的字進行范寫。

4、學生描紅、臨寫字(師巡視糾正寫姿)

1、完成習字冊

2、朗讀全文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誦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3、能通過文詩對照閱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能通過文詩對照閱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收錄機配樂錄音投影片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齊讀課題)25黃鶴樓送別

2、首先我想請同學把時間、人物、和事情放到題目中去,把題目更具體化。

(指名說)

3、在李白為孟浩然送別的過程中誕生了一首千古傳誦的古詩。(出示詩句)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1)請同學們讀一讀這首詩,看看針對這首古詩你有哪些問題要問?交流

過渡: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去聽課文錄音,聽的時候注意力集中,老師相信大家能在課文中尋找到答案。

1、聽課文錄音,思考剛才提出的疑問?

2、同學們剛才我們聽了一遍課文,現(xiàn)在拿起手中的筆,把與這些問題有關的課文內(nèi)容圈畫出來。(學生動手圈畫)

3、以小組為單位,把你找到的答案在小組里交流一下。

(小組討論,師巡回指導)

4、針對第一句詩句,你解決了哪幾個問題?

(1)故人“指的是誰?為什么稱為“故人”?

(2)“煙花三月”是一番怎樣的情景?板書:景

你從哪里知道的?

(幻燈出示畫面及第2段內(nèi)容)

景色美不美?你能把這種美的感覺讀出來嗎?

(3)“下”是什么意思?

(4)自己把詩意說一下。

6、指名回答板書:依依惜別

隨機出示第2節(jié)

7、自己試著讀一讀,看看誰能把他們當時這種依依惜別的感情讀出來。

指名讀,學生評價,齊讀

8、下面一段是他們的話別。板書:話

老師想請同學起來表演,表演前,請你們先把兩個人說的話讀通順,然后,同桌分角色讀。開始。

9、學生自由練讀,表演。

10、下面我們要招聘小演員了,誰想演李白?

a、你想演李白,那請你讀一下李白的話,大家認真聽,待會兒我們大家來評評看,是不是合格?(學生讀)

b、評價

c、好,你為什么用這種語氣讀?哪里看出?

d、不好,為什么?你能讀得比他好嗎?(確定小演員)

f、“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什么意思?

g、誰來把孟浩然的話讀好?指名讀

現(xiàn)在我們請兩位同學上臺,這樣,你們先練一遍,我們其他同學站起來,自由結對,你們也來練一練。

表演前,下面的同學有什么寶貴的經(jīng)驗要告訴這兩位同學?給他們指點一下。

開始表演。

11、剛才我們主要解決了第一句詩句,下面我們看第二句詩。

12、指名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p>

13、這句話,誰能用書上的話來解釋?、

14、指名說出示第4小節(jié)

15、從這句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16、看圖片,練讀,指名讀,齊讀。

17、這時候李白會在心中對孟浩然說些什么呢?板書:行

1、大家看黑板,這篇文章從景、情、話、行四個方面體現(xiàn)出李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別之情。

2、同學們今天我們學了這首送別詩,你們課后還找到其它送別詩呢?(交流)

1、抄寫詞語。

2、背誦課文中的古詩。

3、用“暫時”、凝視“造句。

黃鶴樓送別教案篇四

《黃鶴樓送別》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的課文。本課屬于“文包詩”的形式,即以一個生動的故事再現(xiàn)《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情境。故事是詩歌的拓展和闡釋,詩歌是故事的濃縮和提煉,詩文互照,情景同現(xiàn),的確是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語言環(huán)境理解課文和體會詩人情感的好教材。

課文共五個自然段。第一至三自然段寫李白在黃鶴樓為孟浩然餞行的情景,后面的部分寫李白在江邊目送孟浩然登船遠去,觸景生情,吟詩抒情。

二、教學目標。

根據(jù)版《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和蘇教版“文包詩”這一類文章的特點,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我擬訂如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能說出《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的意思,并會背誦這首詩。

2、技能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逐步學會基本的自學古詩的方法。

3、情意目標:

學生在品味朗讀的基礎上,體會詩人與朋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三、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形象再現(xiàn)詩歌意境,感受詩歌深遠意境。

難點是:理解詩意,用現(xiàn)代語言來講說古詩的意思。

四、教法與學法:

“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本課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根據(jù)本課教材特點和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遵循“積極指導自學、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教學理念,運用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創(chuàng)造學習、前后聯(lián)系、讀中感悟、角色體驗,從而真正掌握學習此類文章的基本學法。

五、教學思路:

在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運行之下,本課教學目標需三教時達成,但由于本課憑借電腦課件輔助教學,加之,本課件制作采用網(wǎng)頁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所以在網(wǎng)頁式多媒體課件支持下,本課可采用兩課時達成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學會生字新詞,反復讀熟課文。

第二課時:在細讀課文,品味朗讀的基礎上,學會《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逐步學會自學古詩的方法。

這里,我著重說一說第二課時的教學思路:

(一)直接揭題,自主定位。

課始,說說你對李白和孟浩然的了解,背一背他們的詩。

(二)詩文對應,初步感知。

1、快讀詩文,找出表明李白送別孟浩然時情景的詞語。板書(依依惜別)。

2、課件出示詩句,配樂范讀,并讓學生說說“你認為學習這首詩可以通過什么方法?”

3、初步理解詩句,分4小步進行:

第一步:找:默讀課文,找出文中對理解詩句有幫助的句子。

第二步:讀:讀出所找的句子,課件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出示對應的詩句和語句。

第三步:說:說說詩句意思,會說哪一句就說哪一句,課件根據(jù)學生回答突出相關詩句。

第四步:議:互相討論,試著把全詩意思完整地說出來。

4、師生共同小結:讀通順并能說出意思是學習古詩的第一步。

(三)體驗感悟,感情朗讀。

1、快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他們依依惜別的句子。

2、感悟課文一、二兩句。

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就請您滿飲此杯吧!”

這一句教學在自由讀的基礎上個別讀,點拔“你已經(jīng)知道這里體現(xiàn)‘依依惜別’,怎樣才能讀得更好呢?”并引導評讀,激勵再讀,體會“依依惜別”。

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王勃說得好……,像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

這一句教學讓學生讀中談體會,相機板書友誼永不絕,再次體會“依依惜別”。

在學生細讀兩人對話的基礎上讓學生分角色練讀,找好朋友對讀,并分角色表演,課件出示“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楊州”,品讀談體會。

3、感悟三、四兩句,請同學們繼續(xù)找出文中體現(xiàn)“依依惜別”的詩句,并分讀、看、悟、品四步來體驗感悟,感情朗讀。

一讀,讀文中句子。

二看,看課件演示。

三悟:領悟兩個問題:從“哪些詞可以看出‘依依惜別’?”“能談談你認為讀得好的經(jīng)驗嗎?”并配樂朗讀。

四品:出示“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點撥學生品讀。

4、師生共同小結:有感情地朗讀是學好古詩的第二步。

(四)升華理解,嘗試背誦。

這一部分教學先以課件出示全詩及送別動畫場景,引導學生相互挑戰(zhàn)朗讀,并根據(jù)自愿配上音樂激勵,在稍作準備后讓學生嘗試背誦,在此基礎上總結出會背誦是學好古詩的第三步。

(五)自我總結,拓展延伸。

1.搜集送別的詩。

2.搜集和朋友有關的名言。

黃鶴樓送別教案篇五

1、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25黃鶴樓送別。

2、這節(jié)課的學習中你想學到什么呢?

二、詩文對應,初步感知。

1、快讀課文,找出表明李白送別孟浩然時情景的詞語。(板:依依惜別)。

2、李白把這一情景寫成了一首詩:

(1)課件出示詩句(靜止狀態(tài)的送別情景作背景。)。

(2)配樂范讀。

(3)你喜歡這首詩嗎?自己讀讀看。你認為學習這首詩可以通過什么方法?

3、初步理解詩句:

(1)找:默讀課文,找出文中對理解詩句有幫助的句子并劃出來。

(2)讀:匯報學習體會,你找到了哪些語句。

課件: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出示對應的詩句與語句,靜止狀態(tài)的送別情景作背景。

(3)說:誰愿意說說詩句意思,會說哪一句就說哪一句。

課件:根據(jù)學生回答突出相關詩句。

(4)議:互相討論一下,試著把整首詩意思完整地說出來。

4、師生小結:讀通順并能說出意思是學習古詩的第一步。

三、體驗感悟,感情朗讀。

1、快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他們依依惜別的句子。

2、感悟一、二句:

(1)出示“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就請您滿飲此杯吧!”

a.自由讀的基礎上一生讀。

b.你已經(jīng)知道這是體現(xiàn)“依依惜別”,怎樣才能讀得更好?

c.評讀激勵,再讀。

d.小結:體會“依依惜別”。

(2)出示“王勃說得好……像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p>

a.生讀中說體會(結合板書:友誼永不絕)。

b.體會“依依惜別”。

[(1)、(2)兩部分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引導,順序不固定]。

(3)誰愿意分角色讀,請一對好朋友讀。分角色表演。

(4)課件出示“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逼纷x談體會。

3、感悟三、四句:請同學們繼續(xù)找出文中體現(xiàn)“依依惜別”的語句。

(1)讀:個別讀。

(2)看:課件:李白送別情景的動畫場面。

出示:“岸邊楊柳依依,……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

(3)悟:

a.從哪些詞可以看出“依依惜別”,(指導“凝視”說話)并在說說感受的基礎上再讀這一句。

b.提問:能談談你讀得好的經(jīng)驗嗎?

c.配樂朗讀,再次體會“依依惜別”。

(4)品:出示“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點拔學生品讀。

[(2)、(3)兩部分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引導,學習順序不固定]。

4、師生小結:有感情地朗讀是學好古詩的第二步。

四、升華理解,嘗試背誦。

1、讓我們將“依依惜別”之情帶入全詩的朗讀之中。

課件出示全詩及送別動畫場景,學生挑戰(zhàn)朗讀,讀得好的老師給配上音樂。

2、盡快背下來,需要準備一下嗎?

3、生小結:會背誦是學好古詩的第三步。

五、自我總結,拓展延伸。

1、讀:動畫配合分角色朗讀全文:敘述部分、李白、孟浩然、詩句。

你們愿意讀哪兒就挑哪兒的.讀,剩下的我讀。(配樂)。

(1)描寫送別情景的古詩,閱讀專題。

(2)大詩人李白寫的詩,你準備怎么做呢?

黃鶴樓送別教案篇六

教學目標:

1.精讀課文,感受詩人話別的情景。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教學重點:通過課文與詩的對照閱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依依惜別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初讀古詩。

1、唐代大詩人李白,大家都很熟悉,誰還記得我們學過他的哪幾首詩?指名交流。

2、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他的一首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出示該古詩。

3、師范讀。

4、自由讀,讀準字音。

5、齊讀,指名讀。

7、學生針對課題質(zhì)疑。

二、初讀課文。

1、提出要求:

(1)讀準字音借助拼音讀好生字。

(2)讀順課文。

(3)理解課文大概內(nèi)容,思考上述提出的問題。

2、檢查。

(1)出示生字,指名認讀。

(2)出示詞語a、指名讀,師糾正字音b、齊讀。

(3)指名分節(jié)朗讀課文。

(4)評價指出優(yōu)缺點后齊讀。

(5)讀后初步回答上述提出的問題。

三、識記、書寫生字。

1、投影生字。

2、指導識記方法和書寫注意點。

3、根據(jù)學生提到的字進行范寫。

4、學生描紅、臨寫字(師巡視糾正寫姿)。

四、作業(yè)。

1、完成習字冊。

2、朗讀全文。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

大家都喜歡聽歌,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歌:《送別》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會唱的可以跟著唱。

1、播放歌曲《長亭送別》。

聽了這首歌,你體會到了什么?

是啊,從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為離別而憂傷,為離別而落淚,他們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有的用歌抒情,有的則用詩來釋懷。老師這還有一首送別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2、出示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article/。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a你們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

b請同學們自讀詩,說說你對這首詩的理解。

二、講讀課文。

你們說的都很好,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隨著李白,在這繁花似錦的春天,登上那飛檐凌空的黃鶴樓,去送一送孟浩然吧!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詩文對照,自學課文。

(一)學生自學課文。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請用筆劃出來,學習小組討論解決。

(二)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句子:

1、暮春三月,長江邊煙霧迷蒙,繁花似錦,年輕的李白正在黃鶴樓上為大詩人孟浩然餞行。

a、指名讀。

2、李白和孟浩然一會兒仰望,一會兒遠眺,都有意不去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

a、提問:從這段話中你體會到什么?是啊,這依依惜別之情深深地藏在了他們的心底,讓我們一起朗讀一、二兩節(jié),體會一下這藏在心底的離別之情吧!

b、配樂朗讀:兩人都把這依依惜別之情深深地藏在了心底,時間慢慢地過去,終于,這藏在心底的深情再也抑制不住了,千言萬語涌上了心頭,李白舉起了酒杯說(生接讀)。

3、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詩篇譽滿天下。自從我結識了您,就一直把您當做我的兄長和老師。今天您就要順江東下,前往揚州,不知我們何日才能再見面,就請您滿飲此杯吧!孟浩然接過酒杯,一飲而盡,說(生接讀)。

a、思考:從這段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b、提問: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李白對孟浩然的敬仰之情、難舍之情?

c、讓我們用朗讀把這噴涌而出的師生情、手足情、離別情表達出來吧。

d、道不完的離別情,敘不完的朋友誼,讓我們舉起酒杯,再現(xiàn)這感人的話別場面,讓它深深地印在心底吧!在班級中找你的好朋友,一個演李白,一個演孟浩然,可以用上文中的語言,也可以發(fā)揮想象用上自己的語言,可以站起來。

e、學生上臺表演。

4、知己離別是惆悵的、是憂傷的,但不忍別、終要別。

岸邊楊柳依依,江上沙鷗點點。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隨著江風漸漸遠去,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著遠方,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教師配圖朗誦)。

5、如果李白生活在現(xiàn)代,他一定會用現(xiàn)代的語言來表達此時激動的心情,假如你是李白,佇立在江邊,目送著友人漸漸遠去,你能把這首千古傳誦的名詩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嗎?學生反復誦讀、同桌討論。

五、布置作業(yè):老師還收集了一首送別詞,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后請同學們收集離別類的詩詞。

黃鶴樓送別教案篇七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能說出《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的意思,并會背誦這首詩。

2、技能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用"暫時"、"凝視"說話。

(2)逐步學會基本的自學古詩的方法。

3、情意目標:

學生在品味朗讀的基礎上,體會詩人與朋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在細讀課文、品味朗讀的基本上,學會《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逐步學會自學古詩的方法。

1、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25黃鶴樓送別

2、這節(jié)課的學習中你想學到什么呢?

這一設計既符合"媒體組合教學設計的基本原理"中的第一條原理:目標控制原理,又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構建,使學生在最強的學習欲望、最佳的學習條件下進行學習。

1、快讀課文,找出表明李白送別孟浩然時情景的詞語。(板:依依惜別)

2、李白把這一情景寫成了一首詩:

(1)課件出示詩句(靜止狀態(tài)的送別情景作背景。)

(2)配樂范讀。

(3)你喜歡這首詩嗎?自己讀讀看。你認為學習這首詩可以通過什么方法?

這樣設計以優(yōu)美的畫面、抒情的音樂、動情的范讀構成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磁場,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迸發(fā),同時讓學生自己談談"學習這首古詩可以通過什么方法"更是貫徹、落實《語文課程標準》中所提出的"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的具體體現(xiàn)。

3、初步理解詩句:

(1)找:默讀課文,找出文中對理解詩句有幫助的句子并劃出來。

(2)讀:匯報學習體會,你找到了哪些語句。

課件: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出示對應的詩句與語句,靜止狀態(tài)的送別情景作背景。

(4)說:誰愿意說說詩句意思,會說哪一句就說哪一句。

課件:根據(jù)學生回答突出相關詩句。

課件這樣設計主要是因為學生的回答具有不可預測性,而我們設計成網(wǎng)頁形式,可選性強,加強了師生互動,提高了教學效率。

(5)議:互相討論一下,試著把整首詩意思完整地說出來。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學習方式,又有利于教學難點的突破。有了第一課時的反復熟讀課文,又有了上述三步的詩文對應,再加上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者的適當點拔,突破難點可謂是水到渠成。

4、師生小結:讀通順并能說出意思是學習古詩的第一步。

1、快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他們依依惜別的句子。

2、感悟一、二句:

(1)出示"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就請您滿飲此杯吧!"

a.自由讀的基礎上一生讀。

b.你已經(jīng)知道這是體現(xiàn)"依依惜別",怎樣才能讀得更好?

c.評讀激勵,再讀。

d.小結:體會"依依惜別"。

(2)出示"王勃說得好……像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

a.生讀中說體會(結合板書:友誼永不絕)

b.體會"依依惜別"。

(1)、(2)兩部分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引導,順序不固定

這兩句的出示并沒有固定的先后順序,而是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出示,使得教學過程更具靈活性,從而使教師從黑板、粉筆的束縛中解脫出來,開拓更廣闊的教學領域。同時我認為這一設計通過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閱讀批判等環(huán)節(jié),拓展了思維空間,提高了閱讀質(zhì)量。

(3)誰愿意分角色讀,請一對好朋友讀。分角色表演。

(4)課件出示"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品讀談體會。

這樣設計既使學生在閱讀中加深感悟,體會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又以"角色表演"這一特定形式體現(xiàn)了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自主實踐性活動。

3、感悟三、四句:請同學們繼續(xù)找出文中體現(xiàn)"依依惜別"的語句。

(1)讀:個別讀。

(2)看:課件:李白送別情景的動畫場面。

出示:"岸邊楊柳依依,……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

這一課件的設計符合媒體組合教學多感官配合原則,充分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做到視聽結合,動靜結合,進一步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這一課件的設計同時也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教育媒體的延伸功能,向?qū)W生提供了當時當?shù)責o法看到的現(xiàn)象與過程,加深了學生對"依依惜別"之情的感悟。

(3)悟:

a.從哪些詞可以看出"依依惜別",(指導"凝視"說話)并在說說感受的基礎上再讀這一句。

b.提問:能談談你讀得好的經(jīng)驗嗎?

c.配樂朗讀,再次體會"依依惜別"。

(4)品:出示"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點拔學生品讀。

2、3兩部分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引導,學習順序不固定

綜觀這四步的教學,既展示了媒體組合教學的優(yōu)化功能,提高了教學效率;又提高了學生參與意識,調(diào)節(jié)了課堂氣氛;還加深了學生感悟,突出了教學重點??芍^是一箭三雕。

4、師生小結:有感情地朗讀是學好古詩的第二步。

1、讓我們將"依依惜別"之情帶入全詩的朗讀之中。

課件出示全詩及送別動畫場景,學生挑戰(zhàn)朗讀,讀得好的老師給配上音樂。

2、誰能盡快背下來,需要準備一下嗎?

3、師生小結:會背誦是學好古詩的第三步。

這樣設計的意圖是為了貫徹落實新《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擴大知識面,根據(jù)需要搜集信息"的要求,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升華理解,通過背誦把"依依惜別"之情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并在這一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掌握了學習古詩的方法。

1、讀:動畫配合分角色朗讀全文:敘述部分、李白、孟浩然、詩句。

你們愿意讀哪兒就挑哪兒的讀,剩下的我讀。(配樂)

3、練:(小博士挑戰(zhàn)):同學們,我這兒有一項以小組開展的語文課外閱讀實踐活動:

閱讀專題(1):閱讀描寫送別情景的古詩,

閱讀專題(2):閱讀大詩人李白寫的詩,我準備……,你準備怎么做呢?

這樣設計既體現(xiàn)了師生民主合作的理念,又激發(fā)了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還貫徹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有利于語文教學資源的開發(fā)。課件配合下的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為全課又掀起了一個高潮,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動畫形象更是調(diào)動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為學生課后語文實踐活動的高質(zhì)量完成奠定了堅實基礎。

黃鶴樓送別教案篇八

本課的文體是一篇“文包詩”,描繪了李白在黃鶴樓送別好友孟浩然的情景,表達了朋友間依依惜別的真情,展現(xiàn)了李白創(chuàng)作《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名詩的情境和過程。根據(jù)送別的過程和內(nèi)在的情感變化,可把文章理解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寫兩人借賞景藏別情,這里流淌的是纏綿的含蓄之美;第二部分是舉杯話別,這里勃發(fā)的是奔放的熾熱之美;第三部分是寫李白觸景吟詩,這里展現(xiàn)的是不盡的思念之美。

2、說教學目標的設定。

(1)首先說“三維目標”

認知目標:理解課文內(nèi)容,借助課文語言理解詩句意思。

技能目標: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誦讀古詩。情感目標:品讀文、詩,體會詩文意境和朋友間依依惜別的深情。

(2)其次說教學重、難點:

鑒于本課文包詩的特殊文體,教學重、難點主要確定為兩個:

借助課文語言理解詩句意思,做到詩文交融。

在品讀中體會詩文意境和朋友間依依惜別的深情。

(3)最后說教學準備:準備簡單課件,主要用于突破教學重點、難點處以及拓展延伸處。

二、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引出中心情感“依依惜別”

3、課文是怎么通過描寫兩個好朋友的送別經(jīng)過來表現(xiàn)兩人之間依依惜別之情的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隨著課文來細細體味。設計意圖:教學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抓住了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主線——“送別”以及中心情感“依依惜別”,體現(xiàn)了教學設計從整體入手的理念。

(二)學習1、2小節(jié),品味“賞景藏情”

*說得真美,誰來讀讀看?

(4)可惜呀,“煙花三月”的景象雖美,兩位好朋友卻無心欣賞。我們再回到“藏”字上面來?,F(xiàn)在思考:兩位好朋友為什么先要把這“依依惜別”之情藏起來呢?3、齊讀這句話,感受一下兩人別樣的深情。設計意圖:抓住關鍵詞“藏”,引導(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學生先讀到文字的里面,再讀到文字的背后,同時還輻射出對“煙花三月”的理解,為后面理解古詩埋下了伏筆。(三)學習第3小節(jié),品讀“對話敘情”

1、不忍別,終須別呀!引讀。2、如果說兩人剛才還在“賞景藏情”的話,他們現(xiàn)在是在“對話敘情”。

(1)還沒分別就想見面,可見難舍難分。指導讀。

(2)引用王勃詩句說明人雖分但心相連,說明珍惜友誼,同時含有寬慰之意。

(3)把友誼比作長江的波特,說明友誼深厚,彼此珍惜。指導讀。

*人品:補充李白另一首寫孟浩然的詩《贈孟浩然》,讀,說大意。

*怎樣敬仰:稱呼“孟夫子”、“您”,當作兄長和老師。

*指導朗讀:李白前面這兩句話充分表達了對孟浩然的敬仰之情,誰來讀?為什么李白開始要表達自己的敬仰之情呢?(道出了“依依惜別”的原因)。

4、讀了兩個人臨別前的這番對話,讓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兩人之間的“依依惜別”。人物對話對人物情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正是對話描寫的魅力所在!

5、讓我們來分角色讀一讀這段對話,體會一下兩人是如何通過語言來表達內(nèi)心情意的。男女分讀。

設計意圖:人物對話是本文的一個教學重點,李白與孟浩然話中的情和意,都是通過學生抓住“依依惜別”的中心情感自讀自悟得出的。在此同時,還滲透了對話描寫的表達方法指導。

(四)學習4、5小節(jié),體味“吟詩抒情”

1、兩位好朋友說不完的離別情,道不完的朋友誼??墒?俗話說得好,“送君千里,終有一別”!最后孟浩然就要上船遠行了,李白是怎樣做的呢?自由讀第4小節(jié)。

相機結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佇立”、“凝視”等詞語的內(nèi)涵。

3、你能通過朗讀把這依依惜別之情表現(xiàn)出來嗎?(配樂)。

景也通人情,人更是思緒萬千!你能展開想象的翅膀,把下面這段話說完整嗎?先自己試試看。

再指名說。(第2、第3位同學配樂)。

這種寫法叫“借景抒情”,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一種寫作方法。

6、讓我們一起再來讀讀第4小節(jié),再來感受一下這種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

設計意圖:運用配樂朗讀渲染情感;運用電腦動畫再現(xiàn)情境;運用想象說話體味深情。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層次清晰,目的鮮明。同時又滲透了借景抒情的表達方法指導。

7、引讀第5小節(jié):此時此刻,李白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隨即吟出了膾炙人口的名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板書:吟詩抒情]8、你能吟一吟這首詩嗎?(出示古詩)[媒體7]指名讀,齊讀。

9、文中說,這首送別詩是一首名詩,而且是一首怎樣的名詩?什么叫“膾炙人口”呢?一首膾炙人口的名詩,它應該也像一位兄長和老師,飽含深情地為你描繪一幅幅動人的美麗畫面,使你感受一段段誠摯的人間真情。你能聯(lián)系前面的所學所悟,說說這首詩膾炙人口的原因嗎?先說給你的同桌聽聽,再指名說。

(1)“煙花三月”寫出了春天的長江邊“煙霧迷蒙、繁花似錦”的美好景象;

(3)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

(4)文中第4小節(jié)說隨著江風漸漸遠去的是“白帆”,詩里卻說是“孤帆”,這是為什么呢?當時的長江是一條交通要道,船肯定不止一只,為什么說是“孤帆”呢?(在作者的眼里,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我”的眼里只有“你”!“孤”字用得特別好,表面寫“船孤”,實質(zhì)寫“人孤”,“孤”字就像整首詩的眼睛,使我們看到了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這種孤獨并不是狹隘消沉的,君不見“滾滾長江天際流”,這是何等的奔放大氣??!)。

10、品出了這首詩膾炙人口的原因,再來讀它,肯定會更有味道。配樂,指名讀,齊讀。

11、讓我們把這首膾炙人口的名詩背下來記住吧!自己背,齊背。

設計意圖:借助“膾炙人口”一詞,引導(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學生回味鑒賞,從而使詩、文不再割裂,達到了“詩文交融”的境界。并抓住“孤”字這個詩眼,把整首詩品出了味道,品出了內(nèi)涵,品出了檔次!

(五)總結全文,布置作業(yè)。

三、說設計理念。

本堂課的教學設計,主要體現(xiàn)以下三個理念:

1、試圖對“文包詩”這一特殊文體的教法作出大膽嘗試。

“文包詩”是蘇教版教材特有的文體,對于這一文體的教材該怎么教,曾經(jīng)引起過爭議:有人認為“詩重于文”,有人認為“文重于詩”,也有人認為“詩文并重”。本課教學避開如天平秤一般精確稱量詩文孰重孰輕的問題,而是力求做到“詩文交融”,即通過對文的感悟,達到對詩的理解水到渠成的境界。

2、試圖體現(xiàn)“簡簡單單教語文”的“簡約語文”教學理念。

主要追求3點:目標簡明,過程簡潔,方法簡便。

(1)目標簡明。

本課教學抓住了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主線“送別”以及中心情感“依依惜別”展開教學過程,目標簡明,體現(xiàn)了教學目標和教學設計的整體性。

(2)過程簡潔。

這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課文,文中有很多詞、句可以細細欣賞、品味,假如樣樣都抓,容易犯語文教學的“浮腫病”。本課教學力爭內(nèi)容集中、精要,依據(jù)教學目標作大膽取舍,做到“過程簡潔”。

(3)方法簡便。

本課教學使用的大多是家常傳統(tǒng)手段,一些媒體的使用主要用于突破教學重點、難點處以及拓展延伸處,方法簡單,但追求高效。

3、試圖體現(xiàn)“使語文教學以‘語文’的方式走在‘語文’的路上”這一理念。

(1)首先,注重關鍵詞語的解讀。

如巧妙引導學生咀嚼、玩味“藏、煙花三月、佇立、凝視、膾炙人口、孤帆”等詞語,賦予這些詞語以具體、豐富的內(nèi)涵,使這些詞語不再靜止地“躺”在書上,而是“立”了起來;甚至,立起來的不僅僅是文字,更有鮮活的人物和真摯的情感,正所謂“字立而情立”。

(2)其次,滲透表達方法的指導。

本課教學不僅引導學生探究寫了什么,還注重引導學生領悟是怎么寫的,即進行了對話描寫和借景抒情寫法的滲透,引導學生學寫文包詩,進行讀寫遷移的語文實踐活動。這樣一種語言表達方式的習得,是真正促進語文能力成長的根系,也是把語文的工具性落實到位的紐帶與橋梁,使語文教學以“語文”的方式走在“語文”的路上。

綜觀整堂課的教學,做到了教學設計的“簡約而不簡單”;教學過程的“字立而情立”;教學方法的靈活而細膩。

黃鶴樓送別教案篇九

《黃鶴樓送別》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的課文。本課屬于“文包詩”的形式,即以一個生動的故事再現(xiàn)《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情境。故事是詩歌的拓展和闡釋,詩歌是故事的濃縮和提煉,詩文互照,情景同現(xiàn),的確是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語言環(huán)境理解課文和體會詩人情感的好教材。

課文共五個自然段。第一至三自然段寫李白在黃鶴樓為孟浩然餞行的情景,后面的部分寫李白在江邊目送孟浩然登船遠去,觸景生情,吟詩抒情。

1、認知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能說出《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的意思,并會背誦這首詩。

2、技能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逐步學會基本的自學古詩的方法。

3、情意目標:

學生在品味朗讀的基礎上,體會詩人與朋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形象再現(xiàn)詩歌意境,感受詩歌深遠意境。

難點是:理解詩意,用現(xiàn)代語言來講說古詩的意思。

在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運行之下,本課教學目標需三教時達成,但由于本課憑借電腦課件輔助教學,加之,本課件制作采用網(wǎng)頁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所以在網(wǎng)頁式多媒體課件支持下,本課可采用兩課時達成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學會生字新詞,反復讀熟課文。

第二課時:在細讀課文,品味朗讀的基礎上,學會《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逐步學會自學古詩的方法。

這里,我著重說一說第二課時的教學思路:

(一)直接揭題,自主定位。

課始,說說你對李白和孟浩然的了解,背一背他們的詩。

(二)詩文對應,初步感知。

1、快讀詩文,找出表明李白送別孟浩然時情景的詞語。板書(依依惜別)。

2、課件出示詩句,配樂范讀,并讓學生說說“你認為學習這首詩可以通過什么方法?”

3、初步理解詩句,分4小步進行。

黃鶴樓送別教案篇十

《黃鶴樓送別》是國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第25課,這篇課文屬于“文包詩”的形式,即以一個生動的故事再現(xiàn)《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情境,文詩兼美,詩文互照,充滿詩情畫意,是一篇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語言環(huán)境理解詩意和體會詩人情感的好教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五年級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能通過自己的個性化閱讀來理解、欣賞文本,獲得正確的審美體驗。

根據(jù)新課程理念和對教材的理解,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從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三個維度出發(fā),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學會本課七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積累表示“看”的意思的詞語。

3、通過課文與詩的對照閱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依依惜別的思想感情。

本文的教學訓練重點是聯(lián)系語言環(huán)境體會詩人的情感,進而理解詩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是如何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想象,體會詩人與朋友依依惜別的思想感情。

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結合文本自身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方法:一、詩文對照,理解詩詞大意:二、品詞析句,體會詩詞情感:三、以朗讀為主線,發(fā)展學生的能力。學生在課堂中,通過讀一讀,背一背,想一想,說一說,演一演的方法來學習課文。

本課采用兩課時完成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學會生字新詞,反復熟讀課文。

下面我著重說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

課始,我直接揭示課題,并讓學生說說課文的大意。

1、指導學生觀察課文與以往課文的不同點,提示學生課文中的有些語句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古詩,請學生讀課文,并動手找一找,劃一劃。

2、在理解古詩的過程中,請學生說說通過讀課文,你知道了哪些字詞或詩句的意思。

3、學生較自由地理解了字詞的意思后,此時,我引導學生對古詩進行整合,讓學生說說整首詩的意思,使學生對古詩的意思有個整體的認識。

1、光了解詩意不夠,更要能夠體會詩人的情感。讓學生自由讀2~~4小節(jié),看看課文有一種怎樣的情感。

2、學生通過讀課文,找出“依依惜別”這個詞語,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看看課文有哪些句子能夠體現(xiàn)詩人的這種“依依惜別”之情。

3、結合學生所找句子細細品味這種“依依惜別”之情。

(1)“李白和孟浩然一會兒仰望藍天白云,一會兒遠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p>

他們都在欣賞美景嗎?讓學生走進人物內(nèi)心,感悟到此時兩人都無心欣賞美景,都有一種老朋友離去時的難舍難分之情,但他們都有意不去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

(2)李白的話:“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詩篇譽滿天下。自從我結識了您,就一直把您當做我的兄長和老師。今天您就要順江東下,前往揚州,不知我們何日才能再見面,就請您滿飲此杯吧!”

從李白的這段話中,你體會到什么?借助學生搜集的資料,明確能夠得到李白這樣的大詩人的敬重,可見孟浩然的人品和作品一定非常好的。這個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

(3)孟浩然的話:“王勃說得好:‘海內(nèi)存知已,天涯若比鄰。’我們雖然暫時分別了,我們的友誼卻像這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p>

讓學生談談對“海內(nèi)存知已,天涯若比鄰。”的理解,體會孟浩然把無限的眷戀之情深深地埋在心底,反而去寬慰自己的好朋友李白。

以上三句話,在學生感悟之后再通過練讀、個別讀、齊讀等形式充分詩人的這種“依依惜別”之情。

(學生能把課文讀好,只有建立在充分感悟的基礎上,這樣的讀才能做到聲情并茂,入情入境。)

4、學生對詩人的情感有了有層次的理解后,我安排了“表演再現(xiàn)”的過程,讓學生分別扮演李白和孟浩然,通過言語與動作、神情來充分表達自己對詩情的理解。

(學生表演體現(xiàn)了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自主性實踐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加深理解課文內(nèi)容,使學生的情感得到了升華。)

在充分學習的基礎上,讓學生再背一背古詩,使之成為自己的學習成果,達到內(nèi)化積累,因此,我讓學生感情背誦,盡情抒發(fā)詩人的情感,并及時予以肯定與表揚,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從以下四題作業(yè)中任選一題完成。

1、默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并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2、收集幾首送別詩,并背誦。

3、以《朋友》為題,寫一位你的好朋友,表達你和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

4、從你背誦的送別詩中選擇一首,模仿課文的寫作特點,進行改寫。(以敘事為主)

黃鶴樓送別教案篇十一

案例: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自己用“讀”這把金鑰匙理解了每行詩的意思,誰能說說整首詩的意思。(有一學生馬上舉手)哦,學生a,你先來。

學生a:(略)。

師:說得多好,可以當古詩小翻譯官了。學生b,你也想來當古詩小翻譯家。

學生b:(略)。

師:真不愧為小天才,不惟書本,用自己的話理解了古詩。

(還有許多學生爭先恐后想發(fā)言)。

家。

(教室里一陣雀躍)。

……。

師:孟浩然為什么那么值得李白尊敬呢?

學生c:首先是因為孟浩然人品好,其次是他的詩篇譽滿天下,很有才華。

師:被你一語道破,你的才智也令老師敬佩。

……。

師:詩句“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大家理解嗎?

學生d:四海之內(nèi)只要有知己,即使遠在天邊,也像鄰居一樣近在咫尺,因為他們的心是相通的。

師:真是一個再世小王勃,把王勃的詩理解得那么透徹。

……。

智多星:李白可能會想:孟夫子,你可要早點回來呀,咱們又可以在一起飲酒作詩了。

師:說得真好,假如時光能夠倒流,相信你也一定是李白的知己。

學生e:李白可能會想:孟夫子,你可要好好保重?。∫惨=o我寫信呀!

師:又一個重情誼的小知己。

……。

[評析]。

吝嗇,大張旗鼓而又恰如其分的表揚帶來的效應。

時時刻刻都能聽到教師發(fā)自內(nèi)心的聲聲贊美。這些表揚句句有力度,而非那種過多過爛的毫無意義的“蜻蜓點水”式的表揚,如“你真棒?!?/p>

放大的眼光去表揚、贊賞學生,讓學生有新鮮感,歡樂感,激動感,以此產(chǎn)生更高的不竭動力。

生,克服膽怯心理,增強表現(xiàn)的欲望。

將“信任”帶進課堂,將賞識帶進課堂,將希望“帶進”課堂,為學生營造寬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激勵學生向前沖刺,幫助學生走向成功。

黃鶴樓送別教案篇十二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6個生字;3.了解課文內(nèi)容、初步體會詩人與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

教學重難點: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初步體會詩人與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

教學準備:課件、李白與孟浩然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今天老師要考考同學們的記憶力,誰能背一背這兩首古詩《靜夜思》、《春曉》。

那位同學能為我們簡單介紹一下李白和孟浩然。

2.年輕的李白喜歡云游四海,當他來到湖北襄陽時,結識了當時名滿京城的大詩人孟浩然。雖然孟浩然比李白大了整整12歲,但這絲毫沒有影響他們的交往,他們一起游山玩水,吟詩作對,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可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這一天,孟浩然要到揚州去做事,這對于多愁善感的詩人來說,對于朝夕相處的好朋友來說,那真是難舍難分。分別后,李白寫下了《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p>

3.今天,我們就與李白一同送一送孟浩然。倘若你是李白,現(xiàn)在就要與好友分別了,你會是怎樣的心情?請帶上這樣的心情一起讀一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1.文章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

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度的地方多讀幾遍。

2.檢查自讀情況。

(2)讀課文。師范讀第一自然段,女生齊讀第二自然段,男生齊讀第三自然段,全班齊讀四、五自然段。

(3)寫生字。觀察哪個字最難寫,怎樣才能寫正確。完成描紅。展示學生的描紅。

3.概括課文內(nèi)容。

這篇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請同學們帶著問題默讀課文。

(1)完成填空:李白?????孟浩然,并??????。

4.讀詩,初悟情感。

假設你是李白,看著好友坐著白帆遠去,你會是怎樣的心情呢?請大家?guī)线@種感覺讀一讀這首膾炙人口的詩: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5.設懸。

這首詩是什么意思?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學習。

6.視頻欣賞《煙花三月》。

三、作業(yè)。

1.抄寫生字,每字一行;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給你的家人聽,請他們?yōu)槟愦蚍郑?/p>

3.思考課后習題5.

板書:

李白送孟浩然。

黃鶴樓送別教案篇十三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賞析。

李白是一位熱愛自然、喜歡交游的詩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跡幾乎遍及整個中國,留下了許多歌詠自然美、歌頌友情的作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歷來傳頌的名篇,這首詩是李白出蜀壯游期間的作品,寫詩人送別友人時無限依戀的感情,也寫出祖國河山的壯麗美好。

詩的起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緊扣題旨,點明送行的地點及自己與被送者的關系?!肮嗜恕币辉~說明了兩位詩人的深厚情誼?!包S鶴樓”是天下名勝,是詩人墨客流連聚會之所,又是傳說中仙人乘鶴升天之處。而今兩位瀟灑飄逸的詩人在此道別,更帶有詩意和浪漫色彩。第二句“煙花三月下?lián)P州”,緊承首句,寫送行的時令與被送者要去的地方。“揚州”是東南都會,自古繁華,而“三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爭艷的季節(jié)。詩人用“煙花”修飾“三月”,不僅傳神地寫出煙霧迷蒙、繁花似錦的陽春特色,也使人聯(lián)想到處在開元盛世的揚州,那花團錦簇、繡戶珠簾,繁榮而又太平的景象。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時間也選擇得恰當。李白對友人的這次旅游自然十分欣羨?!盁熁ㄈ孪?lián)P州”這清麗明快的詩句,正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愉快與向往。但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詩人,當友人揚帆遠去的時候,惜別之情油然而生。從《李太白集》里,我們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間有著不少贈答詩。在《贈孟浩然》中,李白寫道:“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可見李白對孟浩然是多么敬佩,兩人的情誼是多么深厚。

詩的第三、四句正是寫李白送別詩友時的惜別深情?!肮路h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表面看來這兩句詩全是寫景,其實卻有著詩人鮮明的形象?!肮路苯^不是說浩瀚的長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寫詩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詩人在黃鶴樓邊送行,看著友人乘坐的船掛起風帆,漸去漸遠,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點影子了,最后終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處,而詩人仍然久久佇立,目送流向天際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隨行舟,將友人送到目的地。這兩句詩表達了多么深摯的友情,然而在詩句中卻找不到“友情”這個字眼。詩人巧妙地將依依惜別的深情寄托在對自然景物的動態(tài)描寫之中,將情與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無窮。

黃鶴樓送別教案篇十四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借助課文語言,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友人間的依依依惜別之情。

導學提綱。

a、自主學習。

一、讀一讀:初讀課文,劃出生字詞,利用工具書,理解詞意。

二、寫一寫:把生字寫在練習本上。

三、想一想。

1好友如果分別時是什么樣?

2第一節(jié)寫黃鶴話別,怎么理解?

3長江邊的景色是什么?

4哪些詞描寫黃鶴樓的壯觀?

5第二段寫吟詩作別,怎樣理解?

四、熟讀課文。

五、把疑難問題記下來,準備小組交流。

b、合作學習。

一、質(zhì)疑問難。

二、合作探究。

1、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說說《〈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的意思。

2、好朋友話別時是什么情況?

三、合作背誦。

作業(yè)菜單。

1背誦課文中的詩。

2根據(jù)長江邊的景色,寫一段話,描寫自己家鄉(xiāng)的景色。

板書設計。

為朋友餞行。

碧藍的天空。

留戀往返。

依依話別。

黃鶴樓送別教案篇十五

《黃鶴樓送別》是一篇文詩兼美的“文包詩”形式的課文,以一個生動的故事再現(xiàn)了《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情境。從李白、孟浩然兩人關系來看,雖帶有一絲依戀,幾許惆悵,但更多的是李白表達自己的敬仰與向往,是一種富有詩意的送別,這是一篇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語言環(huán)境理解詩意和體會詩人情感的好文本。

1、讀中感悟,發(fā)展語言。“讀”是語文學習的主要手段,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和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本文以讀為本,讀中感悟主要體現(xiàn)在:讓學生與書中的人物、景物交流,把人物的思想感情通過讀來體現(xiàn)出來。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在讀中思考。如:讓學生自讀自悟每一段,說說寫了什么?學生在說的基礎上,理解感悟課文,與文本對話,分角色朗讀李白和孟浩然的對話,引發(fā)學生想象春天的美景和送別的場景。培養(yǎng)了學生的歸納概括表達能力。尊重了學生的獨特感受,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讀出了不同的內(nèi)心情感變化,推動了學生的情感發(fā)展,有效地落實了語文教學中“讀”的目標。

2、抓住“空白”,引導想象:文章主要是引導學生體會兩位大詩人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但文本描寫的情景離學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離,而且人物的情感非常細膩,五年級的孩子還是很難體會到的。我就讓學生從自己談起,自己是如何送別親人的?再利用課文中的幾個空白點:話別時他們還會說些什么?目送友人的船漸行漸遠,望著浩浩蕩蕩的江水,此時李白心情激動,他會想些什么呢?還有什么也隨著這浩浩蕩蕩的江水流向天邊?給了學生無限的想象空間,讓學生想象說話,在想象中與人物進行心靈的溝通,產(chǎn)生共鳴,可以更好地體會詩歌意境。

3、拓展資料,升華情感:文本中的人物和描寫的情景時空跨度太大,如何讓學生在情感上與李白產(chǎn)生共鳴,也對孟浩然充滿敬仰之情是個不太容易處理的問題。于是我適度地把課外資料引入課堂,通過補充部分送別詩,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增加閱讀的積累,感受古詩的悠遠流長,努力使課堂教學有趣、有序、有效。

二、當然,本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在于:

1、對“文包詩”這類課文的教學把握還不夠,它既不同于單純的古詩教學,又不同于普通的課文教學,它要求在教學中做到詩和文不割裂,從文理解詩??晌以诮虒W中比較重文,對文詩結合處理得還不夠細膩。盡管我認為,只要理解了“文”,對詩的理解會水到渠成,但必要的“文”“詩”結合環(huán)節(jié)還是需進一步落實的。

3、時間分布不均勻,前松后緊,后面的積累和練習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消化。

《黃鶴樓送別》是一首文包詩形式的課文,課文巧妙地將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包含在一個生動感人的故事中。文章是詩歌的擴展和闡釋,詩篇是文章的濃縮和提煉。詩與文渾然一體,旨在使學生通過課文更易于理解詩歌的意思,體會詩歌的意境,領悟詩歌的情感。而且文包詩是蘇教版小語教材的一個創(chuàng)設,一個特色,文因詩而生,詩為文之魂,文為詩設境?!肮路h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一句融景抒情,借景抒情,言有盡而意無窮。

本課分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的任務是初讀課文,了解大意,理解詞語,理清層次,能用文中的語句理解詩句的意思。第二課時的任務是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感悟李白和孟浩然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針對這一教學內(nèi)容,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感受送別的情景,體會依依惜別之情。

2、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體會詩的意境,初步領會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及言有盡有意無窮的含蓄表達的特色。

3、感受中華古詩文的博大精深,培養(yǎng)學生熱愛古詩的情感。

針對以上教學目標,我主要通過以下三方面來完成:

一、注重朗讀。

課程標準中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學習語文。獲得運用語文的能力,這一能力的獲得主要是靠語文實踐,而朗讀是一項最基本、最經(jīng)常的訓練。張?zhí)锶粝壬f:“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讀懂的過程就是閱讀能力形成的過程,就是語感形成的過程,就是語言積累的過程。”本節(jié)課的朗讀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點:

1、讀的目的性很明確。比如話別的場景,讓學生一邊分角色朗讀,一邊思考從他們的話中你體會到什么?在第四小節(jié)目送場景的教學中,要求學生一邊輕聲讀一邊思考:在李白的眼中為何只有孟浩然乘坐的那條船?讀出你的體會。在教學1、2自然段時,讓學生一邊默讀一邊思考:這對好朋友他們有良辰美景下做什么?如此良辰美景為何無心欣賞?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在每部分的教學中,做到讓學生讀有針對性,有目的性。

2、讀的層次由淺入深。在讓學生感受“煙花三月”的美景時,對“煙花三月”一詞進行了三次不同層次的讀。第一次讀就是讓學生讀好這個詞,第二次讀通過理解文中具體描寫“煙花三月”的句子,并讓學生想象了畫面的讀,這次讀比第一次感情有所提高,第三次是通過觀察,積累有關描寫“煙花三月”的詞語的基礎上,再讀,這次讀學生的情景全部融進了這“煙花三月”。這樣每一次讀學生的感受都不一樣,學生對“煙花三月”一詞的理解也就由淺入深。

再如對目送孟浩然的關鍵句的朗讀——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著遠方,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我也創(chuàng)設了由淺入深的情境來指導朗讀,師:白帆隨著江風漸漸遠去,李白……(后接讀)師:小船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李白……(生接讀)師:友人早已不見了蹤影,好久好久,李白……(生接讀)。

再如對“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边@句詩的朗讀,也是創(chuàng)設了三個由淺入深的情境來指導朗讀。師:這樣的深情厚意,李白只用了兩句詩將它描寫得淋漓盡致,生:(讀詩句)師:友人早已遠去,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這一江春水流不盡李白對孟浩然的無限牽掛。生:(讀詩句)師:這依依惜別之情,這牽掛之情,就在這凝視的目光中,生:(讀詩句)。

包括最后對整首詩的朗讀也是由淺入深,這樣也讓課堂有起有伏,真正體現(xiàn)了語文味。

3、讀的形式多樣化在本節(jié)課上,我采用了個別讀、小組讀、分角色讀、默讀、齊讀、自由讀、配樂朗讀、師范讀、師生配合讀等多種讀的形式,學生就這樣在不斷的朗讀中形成語感,積累語言。

二、注重感悟。

在教學中對一些關鍵詞的點撥、推敲是為了更深入地感受詩的意境。如讀李白的話,引導學生抓住“令人敬仰”、“譽滿天下”和一系列的尊稱,體會他對孟浩然的敬仰之情,抓住“不知我們何時才能再見面”“就請你滿飲此杯吧”感悟他對孟浩然的難舍之情。讀孟浩然的話,通過“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永世不絕”等詞語的理解,體味人物內(nèi)心世界,感受他們的依依惜別之情。在目送的場景中,通過“佇立”、“凝視”、“孤帆”等關鍵詞語的體會,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個字,卻能夠很好地表現(xiàn)人物離別時的濃濃情深深意。我在課上引導學生細細品味。在教師的不斷引導中,不斷地對文本的催化中,學生的情感融合到了詩人的情感中,讓學生不僅看到了文字表面的意思,更深入到了文本內(nèi)部,發(fā)現(xiàn)了文字背后的色彩,感悟到了文學背后豐富的情意緣,文字背后蘊含的人物的豐富情感。

三、注重積累。

《語文課程標準》提到了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要獲得的最基本的東西應該是語文積累。在理解“譽滿天下”一詞時,我到學生對孟浩然詩的積累,補充了《贈孟浩然》一詩,讓大家更好地體會孟浩然人格的高尚。教學了“煙花三月”一詞,除了積累了書中有關描寫“煙花三月”的詞外,又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讓學生再說一些,這樣在課堂上就擴大了學生知識的信息量。另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一首膾炙人口的送別詩,通過此課的學習,告訴學生多情自古傷離別,古往今來送別的詩有很多很多,老師在課堂上出示了一些,又讓學生課后再收集本些,吟一吟,背一背,從而又讓學生積累了更多的差別古詩,感受到中華古詩文的博大精深,對調(diào)動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也起到了很好的推波助瀾的作用。

《黃鶴樓送別》是一篇文包詩。這篇課文的知識與技能是讓學生學會7個生字,認識兩個不寫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并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或達到背誦的效果,然后再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借助課文語言,理解詩句的意思,從而體會詩人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這節(jié)課的設計理念是這樣的:

一、導入:由歌曲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從歌曲中把學生的思緒帶入文本中,從而讓學生走進課本。

二、整體感知:先讓學生認真聽課文范讀,以次理解古詩的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對課文有了初步的整體印象,接著再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段去理解課文內(nèi)容。如讀李白的話,引導學生抓住“令人敬仰”“譽滿天下”“一直”等詞語,體會他對孟浩然的敬仰之情,抓住“不知我們何時才能再見面”感悟他對孟浩然的難舍之情。讀孟浩然的話,通過“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永世不絕”等詞語的理解,體味人物內(nèi)心世界,感受他們的惜別之情。

三、探究:在理解過程中的基礎中,讓同學們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知道了哪些字詞或詞句的意思。通過學生找句子,讀一讀,說一說,學生較自由地理解了詩的意思,此時我又引導學生對古詩進行整合,讓學生說說整首詩的意思,使學生對古詩的意思有整體認識。

黃鶴樓送別教案篇十六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理解課文內(nèi)容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和朋友依依惜別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抓住重點句段進行引導、探究,通過課文的學習,領悟古詩的意思和意境,感受話別的的情景。

難點:品讀文詩,深入體會意境和詩人與朋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教學準備:

1、古箏曲《高山流水》

2、插圖投影片

3、第三自然段文字投影片

教學過程: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齊讀課題)25黃鶴樓送別

2、首先我想請同學把時間、人物放到題目中去,把題目更具體化。(指名說)(板書李白孟浩然)

3、在李白為孟浩然送別的過程中誕生了一首千古傳誦的古詩。(出示詩句)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2)自由朗讀詩歌,讀出古詩的節(jié)奏。

(3)交流匯報朗讀的效果。

4、合作探究:瀏覽課文,畫出課文與詩句對應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并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詩句的意思。一邊默讀一邊作批注,留下你思考的痕跡。

根據(jù)詩歌的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對應的句子(劃線并在小組內(nèi)交流)。

(1)交流前兩句詩: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哪個同學愿意把你們小組交流的結果向大家匯報以下,誰來說前兩句的意思:

暮春三月,長江邊煙霧迷蒙,繁花似錦,年輕的李白正在黃鶴樓上為大詩人孟浩然餞行。

交流后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哪個同學愿意把你們小組交流的結果向大家匯報以下,誰來說后兩句的意思:

5.你從這首詩中體會到了什么?誰來說說。(板書依依惜別)

出示合作探究:

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李白和孟浩然之間依依惜別的深情體現(xiàn)在哪些地方,找出有關的語句,寫出自己的體會。

6、交流匯報:

出示句子:李白和孟浩然一會兒仰望藍天白云,一會兒遠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

誰來用朗讀表達這份難舍的情意?

離別是他們心底最柔弱的弦,面對遙遙無期的再次會面,他們誰都不忍心去觸動。我們一起把這依依惜別之情讀出來。

出示句子:“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詩篇譽滿天下。自從我結識了您,就一直把您當作我的兄長和老師。今天您就要順江東下,前往揚州,不知我們何日才能再見面,就請您滿飲此杯吧!”

你來敬仰地讀一讀,還有誰聽出了什么?誰來

真是蘭舟未發(fā)已盼君回呀,面對友人的道白,面對故人的深情,孟夫子感動極了,人生能得這樣的知己,我還有什么遺憾的呢?他“接過酒杯,一飲而盡。”但畢竟他比李白年長,他得一面將自己的眷戀之情隱藏,一面安慰好自己的好兄弟。誰來帶著你的理解,用如兄長,似老師一般的口吻,安慰安慰李白。誰來,誰再來!

“王勃說得好:‘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我們雖然暫時分別了,我們的友誼卻像這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

孟浩然引用王勃的這句詩,你能理解它的意思嗎?是呀,正如他后面講的,我們的分別只是(生:暫時的)雖然分別了,但友誼卻(生:永世不絕)

你能用表演來傳達這份依依惜別之情?先把兩個人說的話讀通順,然后配上動作,自己在下面練習表演,開始。

下面我們要穿越時空隧道來到江邊,再現(xiàn)當時的情景。誰想演李白?孟浩然誰來?老師給配上音樂。

說話時眼睛能看著對方,做著動作就更好了。誰再來!

哪兩組坐得最好,聽得最認真,哪兩組就來!一邊捧起酒杯,一邊讀。

8、剛才我們主要解決了第一句詩句,下面我們看第二句詩。

9、指名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10、這句話,誰能用書上的話來解釋?

11、指名說出示第4小節(jié)。

白帆隨著江風漸漸遠去,李白——

白帆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李白——

學生交流

多么真誠的朋友,多么真摯的友情呀,一齊滿含眷戀之情地讀:(生齊讀第四自然段)

學生反復誦讀、同桌討論。

李白把孟浩然送走了,但是他們之間的友誼,就像那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多么深厚的情誼呀!(板書:情誼深厚)

出示:作業(yè)自助餐

1、讀一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向?qū)κ痔魬?zhàn)。

2、演一演,與朋友合作,改編課本劇演一演。

3、找一找,找更多的送別詩,摘抄在采蜜本上。

黃鶴樓送別教案篇十七

這是一篇“文包詩”的課文,以一個生動的故事再現(xiàn)《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情境。故事是古詩的擴展和闡釋,古詩是故事的濃縮和提煉,詩話對照,情景同現(xiàn),是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語言環(huán)境理解詩意和體會詩人情感的好文本。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是潛心會文的過程,應給足時間,讓學生沉下心來,走進文本,走進人物內(nèi)心世界,閱讀品味,領悟內(nèi)容,體驗情感。通過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動情地讀。補充部分送別詩,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增加閱讀的積累,感受古詩的悠遠流長,努力使課堂教學真實、樸實、扎實,讓孩子真正學有所得。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通過文詩對照閱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

多媒體課件

一、揭題導入

1、板書:送別

師:同學們在課前已經(jīng)回憶了不少關于送別的詩。請你與大家一起分享。

學生交流《相送》《別董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黃鶴樓送孟浩然治廣陵》……

2、板書:黃鶴樓

齊讀課題。

今天我們通過這篇課文來細細品讀李白的這首千古傳誦的名詩。

二、學文悟情

1、學習課文1-2自然段

(1)介紹黃鶴樓

黃鶴樓是李白與孟浩然友情的見證地,號稱江南三大名樓之一,樓高50多米,巍峨聳立,踞山臨江,凌空而起。

出示圖片

課文中有兩個詞語寫出了黃鶴樓的雄偉壯觀。

出示:俯臨長江飛檐凌空

指導朗讀詞語

(2)暮春三月,長江邊煙霧迷蒙,繁花似錦,年輕的李白正在黃鶴樓上為孟浩然設酒送行,(板書:餞行)

a理解“煙花三月”

晚春三月,春意正濃,這是一幅怎樣的情景呢?可以用一個詞,也可以用一句話來說說。

柳絮飄飛,繁花似錦,春意盎然,這就是詩中所描述的——

“煙花三月”

c結合地圖理解“下?lián)P州”

出示地圖,煙花三月,好友孟浩然從黃鶴樓出發(fā),自西向東,前往繁華的揚州城,揚州那時候也叫廣陵。

學生交流,抓住“一會兒……一會兒……”“藏”“依依惜別”

李白與孟浩然相視無語,誰也不忍開口道別。配音朗讀1,2自然段。

2、學習課文3—4自然段

(1)不忍別,終需別,終于,李白舉起酒杯說——引讀

江東下,前往揚州,不只到我們何日才能再見面,就請您滿飲此杯吧!”

學生交流

a敬仰之情

生:李白對孟浩然尊稱為“夫子”,我知道,在古代,“夫子”是對那些有才學有人品的人的尊稱。

生:從多個“您”字可以看出李白對孟浩然不是一般的敬仰。

生:“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詩篇譽滿天下……”看出李白對孟的敬仰之情。

師:通過課外閱讀,你對孟浩然的人品或詩篇有哪些了解?

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贈孟浩然》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輯清芬!

指名讀,

師:這首詩的意思是說:

生:孟浩然的詩篇也譽滿天下。他一共寫了二百六十多篇呢。

生:不僅多,還有很多名篇呢?有《春曉》《過故人莊》……

師:的確,這些詩篇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指名背誦。

師:孟浩然超然不凡的文學才華讓李白深深折服。

指導朗讀,

生:我從“兄長”和“老師”看出李白對孟浩然的敬仰之情。

師:孟浩然比年輕的李白大12歲,把他當成自己的朋友,兄長,老師。

齊讀

b、依依惜別之情。

學生交流

引讀

為什么遙滿飲此杯?(這酒中裝著濃濃的朋友情,手足情,深深的師徒之情。)

這依依惜別之情酒在這滿滿的一杯酒中。齊讀李白的話

板書:依依惜別之情

品品孟浩然的話,談談你的體會。

學生交流,從孟浩然的話中也體會到依依惜別之情。

a“一飲而盡”飲下去的僅僅是杯中的酒嗎?(是與拉到朋友情,手足情,師徒情)

b“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究竟是怎樣的朋友才稱得上是”“知己”呢?

是朋友,是兄弟,是師徒,正因為如此,兩人的友誼才象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此時的分別又算得了什么呢,只是——(暫時分別)

板書:話別

小組分角色練讀。

(3)引讀第四自然段

白帆隨著江風漸漸遠去,李白——

白帆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李白——

學生交流

板書:目送

c齊讀第四小節(jié)

出示: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3、學習課文第五自然段

(1)此時的李白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隨即吟出了這首膾炙人口的名詩。板書:吟誦

配音齊讀

(2)喜歡這一首詩嗎?它是一首千古傳誦,用課文中的話說就是膾炙人口的名詩。配音背誦。

餞行

黃鶴樓送別 話別 依依惜別

目送

吟誦

《黃鶴樓送別》是一首文詩兼美的文包詩?!饵S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李白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送別詩,但它卻不同于“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樣一種深情體貼的送別。從李白、孟浩然兩人關系來看,雖帶有一絲依戀,幾許惆悵,更多的是李白表達自己的敬仰與向往,是一種富有詩意的送別。也正是基于這一點,文章充滿了詩情畫意。

“暮春三月,長江邊煙霧迷蒙,繁花似錦,年輕的李白正在黃鶴樓上為大詩人孟浩然餞行?!崩首x這句,既可以品詩,在詩中對應“故人”、“黃鶴樓”、“煙花三月”,人、地、時盡在,又可以感受到一幅生機盎然的春景圖:柳絮翻飛,是煙是霧;繁花亂眼,似云似錦,正是陽春三月春意最濃時。在此情此景下,年輕而又浪漫的李白送別同是風流瀟灑的孟浩然,別情也如詩如畫。

黃鶴樓送別教案篇十八

今天,我們有幸聆聽了我校王老師的《黃鶴樓送別》一課,確實是受益匪淺,可以說給我們送來的是一頓豐盛的精神大餐。

《黃鶴樓送別》是一篇“文包詩”形式的課文。課文把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巧妙地包含在一篇淺近的現(xiàn)代白話文中,通過一個趣味盎然的故事幫助學生理解古詩。文章是詩歌的擴展和闡釋,詩歌是文章的濃縮和提煉。詩與文渾然一體,旨在使學生通過課文更易于理解詩歌的意思,體會詩歌的意境,領悟詩歌的情感。王老師的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整體入手,潛心會文。教者從整體入手,抓住“依依惜別”這個關鍵詞語,讓學生在課文中讀一讀、找一找相關的詞句,談談自己的體會。這又讓我想起了這八個字,“提領而頓,百毛皆順”,教者很好的抓住了這篇課文的領子就是送別,就是體悟這“依依惜別的深情。”

其次,抓住細節(jié),體味真情。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王老師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詞句品味。比如:依依惜別、楊柳依依、佇立等,指導學生不僅看到文字表面的意思,更深入到了文本的內(nèi)部,發(fā)現(xiàn)了文字背后的色彩,感悟文字背后蘊含的人物的豐富情感。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思考。交流討論,相機學習課文,抓住重點詞句,通過讀、議等形式,從人物所處的.特定環(huán)境、表情語言去體會情感;鼓勵學生發(fā)揮豐富的想象、深入人物內(nèi)心,以課文的情為基調(diào),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課堂上體現(xiàn)了以讀為本,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與文本對話的廣闊空間。通過有聲有色地讀課文,使學生更多、更直接地與文本對話,使課堂回歸了語文教學的本色。

再次,抓住“空白”,引導想象?!饵S鶴樓送別》這篇文章主要是引導學生體會人物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但文本描寫的情景離學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離,而且人物的情感非常細膩。例如,目送友人的船漸行漸遠,望著浩浩蕩蕩的江水,此時李白心情激動,他會想些什么呢?給了學生無限的想象空間,讓學生想象說話,在想象中與人物進行心靈的溝通,產(chǎn)生共鳴,從而更好地體會那意境。

最后,拓展資料,升華情感。文本中的人物和描寫的情景時空跨度太大,如何讓學生在情感上與李白產(chǎn)生共鳴,也對孟浩然充滿敬仰之情是個不太容易處理的問題。于是教者適度地把課外資料引入課堂,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增加閱讀的積累,感受古詩的悠遠流長,努力使課堂教學真實、樸實、扎實,讓孩子真正學有所得。也使學生對兩位詩人之間的深情厚誼的了解變得“充實”、“厚實”,對激發(fā)學生情感起到很好的推波助瀾的作用。在“潤物細無聲”般的熏陶中,提升審美趣味,閃現(xiàn)智慧火花,提高語文素養(yǎng)?!饵S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一首膾炙人口的送別詩,通過此課的學習,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更多送別詩的興趣,將學生帶入絢麗多彩的古詩百花園中,最后作業(yè)的設計很好地體現(xiàn)了這一點。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493317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