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讀后感(實用2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5 22:15:13
傳習錄讀后感(實用22篇)
時間:2023-11-25 22:15:13     小編:文軒

在寫讀后感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提煉并分享自己對書中觀點的理解。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讀后感需要注意幾個關鍵點。首先,要抓住書的核心主題或思想,結(jié)合自己的理解和體驗進行闡述。其次,要注意個人情感和感受的真實性和深度,用真實的情感來打動讀者。同時,還要注重結(jié)構(gòu)的完整性和邏輯性,通過合理安排段落和句子,使讀后感的內(nèi)容更加有條理,易于閱讀和理解。以下是一些展現(xiàn)讀者獨特觀點和深入思考的讀后感范文,值得一讀。

傳習錄讀后感篇一

看了王陽明老師的《傳習錄》,覺得老師的話很有意義。我絕不敢說我看完《傳習錄》后完全理解了王陽明老師的思想,但看完《傳習錄》后,我確實有了自己的感悟。王陽明老師的智慧跨越了時間的長河,真的值得細細品味。

第一,修身養(yǎng)性。王陽明老師認為,修心就是奉獻良心。一切都在心里,只要心在省里,就是良心。不欺騙良心,相信良心,自覺良心。良心在于人,永遠不會消失。拒絕給予良心的人是被物欲蒙蔽了雙眼,并不是說他沒有良心?;筛隇橛癫峭庠诠Ψ?,化干戈為玉帛是積極的`,就是糾正那些不正確的,讓它們回到正道上來。在你自私的欲望萌芽的時候就將其扼殺,為了培養(yǎng)你的真誠而阻止其發(fā)生。

第二點是學東西。知道就是認識事物,再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本質(zhì),掌握知識的本源。如果需要破案,就要從中吸取教訓。這才是真事。比如在判案的時候,你不能因為對方的無禮而懊惱,不能因為話語的圓滑而高興,不能因為對方的懇求而屈從于包容。因為怕自己心里有一丁點偏差,就知道對錯。把事情放在一邊去學習是不相干的。

第三,知行合一。知有行,知有行。知為行,知定行。讀書的目的在于知,知的目的在于行。所以一定要用讀書來指導做,這樣知行合一才叫做“經(jīng)世致用”。只有讀書沒有思考,只會越來越迷茫,只有思考沒有讀書才會成為自我。每個人都可以從身邊的事情中體驗良心。在這個時代,當人們漫無目的地四處奔波時,不妨讀讀0103010,去探索一些人生的真正意義。

傳習錄讀后感篇二

《大學》開篇的止于至善,就是我們修行的最高追求。至善就是無善無惡的狀態(tài),就是王陽明四句教里第一句“無善無惡心之體”。善惡之別是因為我們受到了后天的習染,因為個人的喜好才有了善惡。

老天賦予我們那種光明善良的本性是沒有一點惡的,我們修行的目的就是要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把后天的習染逐漸的去掉,讓自己光明的本性煥發(fā)出來。這種努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儒家提倡漸修。一點一點的修行,強其所不能,讓自己在向好的路上一步一步踏實的往前走,終點就是至善?!爸埂庇械竭_的意思,到達并停留在至善的狀態(tài)才是我們最終目的,也就是王陽明說的致良知。

這一段旅程說起來簡單,終其一生也沒有幾個人能做到??扇丝偸且蛑饷鞯姆较蚯斑M,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有意義。如果我們的目標和我們的能力是對稱的,那人生也就沒有了追求。就是要向著我們這種先天的本性前進,可能一生完不成這個目標,但閉眼的時候你也會無怨無悔。所以找回自己先天的本性是最難的。

傳習錄讀后感篇三

先生曰:“中只是天理,只是易。隨時變易,如何執(zhí)得?須是因時制宜,難預先定一個規(guī)矩在。如后世儒者要將道理一一說得無罅漏,立定個格式,此正是執(zhí)一?!?/p>

我記得有一段時間,自己不管做什么的時候,都需要找一個模板。這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那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都想向成功人士學習,復制粘貼。大到企業(yè)管理,小到與人對話,都想讓自己找一個最好的模板套進去,就可以萬無一失。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不是。如果什么都可以設定好,什么都可以套用、引用,那這個世界就是一個方程式的世界,我的人生就是一個定向的人生。

從儒家的十六字真言開始,中庸之道一直都是儒家修行的準則。《中庸》里講“君子而時中”,孟子用“易”來形容中庸之道?!耙住本褪亲兓粩嗟淖兓褪恰爸小?。我覺得孟子用權(quán)衡來形容“中”更有畫面感。權(quán)衡就是秤和秤砣,我在秤的一邊,另外一邊的事物可能是我們接觸的人,也可能是我們需要辦的事。王陽明說事變只在人情當中,那歸根結(jié)底還是人。我和父母的相處的時候,我會根據(jù)父母的重量,把秤砣調(diào)到一個平衡的位置。我和愛人相處的時候,愛人和父母是不一樣的,所以我的秤砣還要繼續(xù)的調(diào)整,以達到我們倆之間的平衡。我和朋友之間的相處又不一樣,每一個朋友都是不同的,所以要不停的去調(diào)整我秤砣的位置。同一個人因為環(huán)境、時間的不同,秤砣也需要做出適當?shù)恼{(diào)整。比方說我和愛人的相處,沒有事情的時候、愛人高興的時候、愛人生氣的時候、愛人有工作忙的時候……更簡單的說,就是愛人每一種情緒變化的時候,我的秤砣都要調(diào)整位置。

千萬不能執(zhí)著于去追求中,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妥當,與每個人相處得當,就是做到了中。怎么能做到妥當?就是讓天理去替我們做決定。天理從哪來?天理就是老天賦予給我們先天美好的本性,所以也可以說天理就是中。只要我們能尋找到先天的明德,使之煥發(fā)光明,我們就能做到中。

傳習錄讀后感篇四

十年前就有機會讀《傳習錄》翻了幾頁,實在讀不下去。本周(20xx年3月底)終于看(聽)完了。感謝當當引入的訊飛語音,沒這個估計不可能完成本書閱讀——可讀性好差。

說下我對王陰明的認識,此公提倡“心學”意思是修心哈;對儒學和佛教都有研究,好像還練過瑜伽之類閉氣的功夫,有次叫門人把自己埋起來幾天,后來挖出來還是活的。他格物致知整竹子這事兒,您抽空可以百度自己查下。

說下本書給我的'幾個印象:

所謂心學四要就是出于本書的——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是王陽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王所說的”性“,所謂性本周全,人人都有啥的。怎么看怎么像佛教第八識,就是阿賴耶識——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后來先做主翁,這個人空可以自己百度一下。

讓我最沒想明白的是——王認為佛教不究竟,呃……到于書里提到他對朱熹觀點的不同意見,簡直就不算什么了。

《傳習錄》里幾個因才施教的案例,我看著還是很有收獲的。

傳習錄讀后感篇五

我以前問自己一個問題,什么是大道,什么是小道?如果有大道和小道,我要追求的是大道還是小道?現(xiàn)在來看這個問題比較低能。

就像小的時候視力檢查一樣。視力表就在那里,同樣的距離,有的人能看到倒數(shù)第三行,有的人能看到倒數(shù)第四行,眼睛好的可以看到倒數(shù)第二行。只能看到倒數(shù)第四行的人,就說這個視力表就這么多,我看到極限了。因為每個人的能力不同,所以看到視力表的大小也就不同。這就好比我們修行追求的真理一樣。真理就在那里,一動也沒動,它也沒有云山霧罩。是我們自己的問題,導致了我們找不到看不清。同樣的道也就不分精粗了。

我對精的理解就是我們用了多少的心,放了多少的心思在那個上面,很多人馬虎就是因為不用心。就像入師門修身一樣。同一時間拜入師門的,為什么到現(xiàn)在會有精進與不精進的區(qū)別?區(qū)別就在于我們花了多少時間在這上面。我沒見過喜歡美食、自己號稱是個吃貨的人,卻自己不做飯,又不愿意下飯店的。他的心是在這里,他自然會用心。

傳習錄讀后感篇六

問:“知止者,知至善只在吾心,元不在外也,而后志定?”

曰:“然?!?/p>

止于至善是《大學》三綱中的最后一個,就是要一直停留在至善的狀態(tài)當中。那什么是至善?至善去哪里尋找?有沒有什么標準?這段說的是知道“止”的人是因為他知道至善只能從自己的心里找。

我們同時可以反向思考另外的一面,就是不知道至善的人是因為他們都在外面去尋找。有人通過書籍,有人通過影像,有人通過上課,以為學的多就可以找到至善。我以前也這么認為,總覺得自己知道的東西少,限制了自己的思維,就到處去學習充實自己。學的越多這種后天的習染蒙蔽就越多,貪欲和傲慢心接連而至。那時候自己立的志向總換,過生日的時候媽媽送了我一句話“無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志長”。

其實媽媽那時候已經(jīng)看到了我朝三暮四的性格。至善這個東西需要自己往自己的心里找,這是老天給我們的,每個人都具有的。向外求的越多,習染蒙蔽的越多。想要“止”是因為他知道至善在哪,顏回才能做到“其心三月不違仁”,能一直停留在至善的狀態(tài),就已經(jīng)是圣人了。因為知道了至善是什么,在哪尋找,就像我們知道了目標終點一樣,你只需要努力的向前跑就可以了。所以你的心才確定、堅定、篤定。

傳習錄讀后感篇七

九川臥病虔州。

先生云:“病物亦難格,覺得如何?”

對曰:“功夫甚難?!?/p>

先生曰:“常快活便是功夫。”

我以前經(jīng)常會問一個問題,王陽明既然是這么厲害的人,他儒釋道三家皆通,為什么只活到57歲?以前我給自己的回答是他選擇了儒家。今天看完這段話之后,我突然有了另外的感悟。

王陽明知不知道自己的身體不好?一定是知道的。從他問九川的這個問題我們就發(fā)現(xiàn),實際上即使身體不好,他也要有一種常快活的心態(tài)。換句話來講,??旎畹男膽B(tài)與物質(zhì)和身體都沒有關系。這是高于物質(zhì)形態(tài)的精神主義的升華,就是師父常對我們說的喜樂平和之心。

因為他根本沒有這個心思。但我們和圣人之間的差距其實就在這里,格物不應該是心情好的時候,或者是身體好的時候,或者是有時間的時候,或者是……總之對自己有利的時候,去格物實際上沒有太大的效果。

事上磨煉的終極目的就是在我們面對困難的時候,如何通過格物去尋找到合適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幾天師父在講經(jīng)濟史的時候,反復在強調(diào)就是一種思維模式。就像我們常說的,高興是一天,不高興也是一天,為什么不高興的活一天?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但是有多少人能做到?不超過百分之五。

而且我們要理解后邊說的功夫是什么東西。不管功夫代表啥,我們從這兩個字的內(nèi)涵上來講,它必須是有一種長時間的積累才可以形成功夫。

一個人剛學打了幾套拳,就說自己有功夫,這是不現(xiàn)實的,這是假把式。所以偶爾在??旎羁隙ㄊ遣恍械?,要把??旎钚纬梢环N常態(tài)。這種狀態(tài)在自己的身上日積月累,慢慢呈現(xiàn)給別人的才叫功夫。就像??旎钸@個詞,快活很多人都能做到,但是??旎钣侄嗌偃四茏龅??偶爾一次人人都能做到,最重要的是把偶爾變成常態(tài),這才是修行。

傳習錄讀后感篇八

攻擊的時候就應該像秋風掃落葉一樣,不能有一絲的留情,對自己下手必須狠,不能找任何的理由為自己開脫。防御就應該嚴防死守,不能有一絲的松懈。沒掃清的時候,我們需要用善念去壓制惡念。讓善念的比例在心中越來越大,一有念頭出現(xiàn)的時候,就讓善念先出現(xiàn)。

就像師父上課時講的那個笑話一樣,你有九十九個善念,一個惡念,這一個惡念在九十九個善念上面,每當念頭出現(xiàn)的時候總是惡念冒出頭來。這樣我們就是沒有做到克制。我們總說“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不能是“惡念一動,眾惡俱來?!彼悦慨斕烊酥畱?zhàn)出現(xiàn)的時候,你的選擇才是最終的結(jié)果。不能做被欲望驅(qū)使的人,這也就是我們修行的目的所在。

傳習錄讀后感篇九

侃問:“專涵養(yǎng)而不務講求,將認欲作理,則如之何?”

先生曰:“人須是知學,講求亦只是涵養(yǎng)。不講求,只是涵養(yǎng)之志不切。”

曰:“何謂知學?”

曰:“且道為何而學?學個甚?”

曰:“嘗聞先生教,學是學存天理。心之本體即是天理。體認天理,只要自心地無私意?!?/p>

曰:“如此,則只須克去私意便是,又愁甚理欲不明?”

曰:“正恐這些私意認不真?!?/p>

曰:“總是志未切。志切,目視耳聽皆在此,安有認不真的道理!‘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假外求。講求亦只是體當自心所見,不成去心外別有個見。”

薛侃的這個問題,只要是修行一段時間之后都會有。儒家的修行既要尊德性,也要道問學。不能只關注于修心養(yǎng)性,我們要清楚為什么要修身養(yǎng)性,儒家是入世的學問,修身養(yǎng)性是為了讓我們在生活當中把事情處理得更明白,把關系處理的更妥當。有一句話特別適合儒家,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能光想不做,不能光說。儒家的“學”,不是簡簡單單的學習知識,更多的部分是指修行。為什么都很多人修著修著就忘了?是因為我們修行的心不真切。很多人都跟我說“你學的儒家挺好,說的特別有道理,可是我現(xiàn)在太忙,沒有時間學,等我閑下來的時候好好跟你學學”。這種人把學就單純的理解為學習知識。

薛侃把“學”上升到了一個高度,就是要體認天理。我認為王陽明說的“知學”和他的“知行合一”是一個意思。這里的“知”講的是良知,這里的“學”講的是修行。想要分辨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我認為只要天理出現(xiàn)的時候自然就知道了,現(xiàn)在不清楚是因為我們受到后天習染的蒙蔽。

傳習錄讀后感篇十

先生嘗謂:“人但得好善如好好色,惡惡如惡惡臭,便是圣人。”

直初聞之,覺甚易,后體驗得來,此個功夫著實是難。如一念雖知好善惡惡,然不知不覺,又夾雜去了。才有夾雜,便不是好善如好好色、惡惡如惡惡臭的心。善能實實的好,是無念不善矣;惡能實實的惡,是無念及惡矣。如何不是圣人?故圣人之學,只是一誠而已。

我們在生活中總是在說誠,好多同門的日課也把每日修誠列入到了自己的修行當中。

更有意思的是好多同門都說每日做到了。那豈不是我們師門當中有好多的圣人?我認為這其中并不完全是自欺,而是好多的同門看不到自己的妄念和雜念。

很多時候我們把不正常過成了正常。如果我們真的可以讓自己的善念就像如好好色那樣,跟著自己的內(nèi)心,那就真的沒有惡念了。這里說的惡念,并不是說要做什么壞事。就像上一篇王陽明講的那樣,只要不是善念就是惡念。

現(xiàn)在有很多時候我們的惡念都不是源自于別人,反反復復就是跟自己在捉迷藏。

現(xiàn)實生活當中又有多少人,因為自己的貪欲而摒棄了自己的初心?對惡沒有像如惡惡臭,就變成了所謂的聞香的不香,聞臭的不臭。就是混沌之人,說不上頑固不化,也是朽木不可雕。

圣人哪是這么簡單,如果這么簡單,那真的就是滿大街都是圣人了。作者:天礪。

傳習錄讀后感篇十一

問孟子言執(zhí)中無權(quán)猶執(zhí)一。

先生曰:中只是天理,只是易。隨時變易,如何執(zhí)得?須是因時制宜,難預先定一個規(guī)矩在。如后世儒者要將道理一一說得無罅漏,立定個格式,此正是執(zhí)一。

我記得有一段時間,自己不管做什么的時候,都需要找一個模板。這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那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都想向成功人士學習,復制粘貼。大到企業(yè)管理,小到與人對話,都想讓自己找一個最好的模板套進去,就可以萬無一失。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不是。如果什么都可以設定好,什么都可以套用、引用,那這個世界就是一個方程式的世界,我的人生就是一個定向的人生。

從儒家的十六字真言開始,中庸之道一直都是儒家修行的準則?!吨杏埂防镏v君子而時中,孟子用易來形容中庸之道。易就是變化,不斷的變化就是中。我覺得孟子用權(quán)衡來形容中更有畫面感。權(quán)衡就是秤和秤砣,我在秤的一邊,另外一邊的事物可能是我們接觸的人,也可能是我們需要辦的事。王陽明說事變只在人情當中,那歸根結(jié)底還是人。我和父母的相處的時候,我會根據(jù)父母的重量,把秤砣調(diào)到一個平衡的位置。我和愛人相處的時候,愛人和父母是不一樣的,所以我的'秤砣還要繼續(xù)的調(diào)整,以達到我們倆之間的平衡。我和朋友之間的相處又不一樣,每一個朋友都是不同的,所以要不停的去調(diào)整我秤砣的位置。同一個人因為環(huán)境、時間的不同,秤砣也需要做出適當?shù)恼{(diào)整。比方說我和愛人的相處,沒有事情的時候、愛人高興的時候、愛人生氣的時候、愛人有工作忙的時候更簡單的說,就是愛人每一種情緒變化的時候,我的秤砣都要調(diào)整位置。

千萬不能執(zhí)著于去追求中,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妥當,與每個人相處得當,就是做到了中。怎么能做到妥當?就是讓天理去替我們做決定。天理從哪來?天理就是老天賦予給我們先天美好的本性,所以也可以說天理就是中。只要我們能尋找到先天的明德,使之煥發(fā)光明,我們就能做到中。

傳習錄讀后感篇十二

我們常說,心靈,如同一間房;而眼睛,如同一扇窗。

試問自己,多久沒有“充電”了,即使“充電”,也是偶爾的一瞬間。夜晚,說好的,靜下心來,好好的看一本書;可電視劇一響,忍不住在客廳里看電視。說好的不玩手機,又一次拿上自己的手機刷上了朋友圈。

這個社會,誘惑太多。常常在想,科技導致了我們精神文明的墮落,還是是一種屬于文明進步的標識?;叵肫鹂鬃幽莻€年代,一無所有的顏回,活的是那樣的灑脫。五柳先生,一碗酒,就可以呼朋喚友。做事論道。有些上班的前輩們常常在說五十年代的事情,那個時候物質(zhì)生活還不如現(xiàn)在富裕,然而他們卻說,那時候的人,真好。

是社會改變了我們,還是我們改變了社會?,F(xiàn)在的'我,坐在書桌前。關閉于外界的一切渠道,安安靜靜的看著書。想起古人常說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讓心靈,進行一趟遠游。

有時候,書是最好的遠游方式。翻看一本書,像似云游九州,上可摘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所以,我選擇在晚上,安安靜靜地泡上一杯茶,開啟一盞昏暗的燈,我要去泛黃的歷史中去遨游。在這里,我的心,得到了歸宿,找到了寧靜的港灣。

若您看到我在看書,麻煩您,別打擾我,因為那是我心靈停留的地方。

傳習錄讀后感篇十三

與佛教的超越輪回、道家的長生久視相比,早期的儒家在超世精神上缺少足夠的吸引力。儒家在早期更多關注現(xiàn)世的人際關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推己及人,克己修身以至于齊家、治國、平天下。

相信不少人都有一個錯覺,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以來,儒家便如日中天,從此走上人生巔峰。然而事實是自東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土開始,直到北宋理學興起前,實際上是佛老盛行、儒家衰微的一個時期。佛教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形成很大的沖擊,以至于這期間發(fā)生三武一宗滅佛。

面對這種情況,首先扛起捍衛(wèi)道統(tǒng)大旗的是韓愈,作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一篇《原道》寫得著實精彩,但應對手段低劣了些,直接將佛教歸為異端,說不過就打,正謂是快刀斬亂麻。

繼任者是北宋五子,源于對《易經(jīng)》的重新詮釋,并將原來閑散的富有超世精神的言論重新整合,通過重塑儒家,讓其重新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應對手段的確高明很多,通過借鑒學習佛老的優(yōu)點,同時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在超世精神上不落下風,兼具入世精神,所以更具吸引力。

只是走到南宋這里,新儒家在路線上發(fā)生分野,朱熹和陸九淵分別是理學和心學的代表人物,陽明先生走的是陸九淵路線,但自身理論要完備得多。心學和理學的異同,則在《大學》的詮釋上體現(xiàn)地比較明顯。

近期也重讀了下朱熹、呂祖謙的《近思錄》,相信大家對“存天理、滅人欲”和“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都耳熟能詳,以至于有些心里排斥理學。但仔細看心學根子上還是理學,《傳習錄》中很多議題都來自這本書,因此推薦大家也讀讀。

心學和理學,更像是看世界的不同角度,換一個角度看世界,發(fā)現(xiàn)居然還能這么玩。而且我相信,陽明先生是一個真正獲得精神自由的人。

傳習錄讀后感篇十四

我覺得這句話主要的理解就是應該在這個“先”字。我們怎么理解這個“先”。我的理解是王陽明先生說這句話的前提應該是在愿景上。

也就是說,我們在樹立愿景的時候,不能以物質(zhì)利益為目標。但是在實際生活當中,我們需要先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畢竟我們不是孤身一人,我們需要贍養(yǎng)父母,我們需要娶妻生子,我們需要進行應有的社交活動,這些都是需要物質(zhì)作為基礎的。儒家本來就是入世的學說,如果直接把門檻提到高階段,接受的人就寥寥無幾。溫飽都解決不了,又如何談陽春白雪。

畢竟我們沒有顏回那樣的心性,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還能不改其樂。實際上也是在解決我們的后顧之憂。修身直接的顯現(xiàn)就是齊家,家都齊不明白,又何談治國、平天下,又何談止于至善。王陽明的愿景是讀書學做圣賢,我的愿景就是學王陽明讀書學做圣賢。不急于求成,它需要我去累積生命中的每一刻。千里之行始于跬步,一步一個腳印走吧。

傳習錄讀后感篇十五

“陸澄問:‘主一之功,如讀書則一心在讀書上,接客則一心在接客上,可以為主一乎’”

先生曰:‘好色則一心在好色上,好貨則一心在好貨上,可以為主一乎?是所謂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專主一個天理?!?/p>

從這一段來看,路程對于陽明心學理解的并不是很透徹。如果沒學國學,我也認為一心一意就是專一,一心一意干一件事情,不被外界左右影響,這就是專一。王陽明從一個反向的例子告訴我們并不是一心一意干一件事情就是專一。

幾天前的修身訓練,師父反復強調(diào)的就是專一專注。想專注必須持敬,對人有恭敬心,對事有敬畏心。做壞事的時候你會有敬畏心嗎?不會。只要你把心放在外在的事物上,就都叫逐物。

現(xiàn)在的社會發(fā)展的太快,新鮮的事物、我們沒有接觸過的事物數(shù)不勝數(shù),如果我們被每一件事物牽著鼻子走,我們就沒有了自我。每一天都需要接觸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如果你的心跟著每個人走,跟著每個事走,你就會心為物役。這些都是王陽明說的“枝枝葉葉外頭尋”。向外界去找一個答案,想獲得外在的肯定。外在的事物對心的影響都屬于后天的習染,這都是人欲。我們的修行就是要存天理,去人欲。讓天理浮現(xiàn),我們才能致良知。尋找天理的這個過程,堅持不懈的修行,不斷的自我完善,才叫“主一”。

這一點我沒有完全做到,雖然道理明白,可放在自己身上有很多時候在自我安慰,這都是自欺。還是我們對于內(nèi)心真正的認知缺乏動力,空有一個向好的決心,實際行動跟不上。換個角度來說明這個問題,入師門就是讓我們?nèi)ふ颐鞯拢瑢ふ姨炖恚瑤煾赴堰@條路已經(jīng)明明確確的指給我們,但依然有很多人入師門之后,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甚至有很多人中途退出。是他們沒想明白,還是他們做不到?其實做不到就是沒想明白,沒想明白也就做不到,人生也就不會如意。

傳習錄讀后感篇十六

卷上主要闡釋知行合一、心外無物的觀點。卷中收集了八篇王陽明親筆寫的書信,除回答有關知行合一、格物說等問題之外,還講了王學的內(nèi)容、意義和宗旨。卷下主要是致良知,體現(xiàn)了王陽明晚年的思想。作為中國歷史上僅有的兩個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圣人之一,其著作《傳習錄》是一本較全面包含其思想的一本書。其中包含儒學、理學、佛學、心學等多種學問方向的理解和分析。

作為明代的大儒,王守仁有其獨特的哲學觀點,即“致良知”學說。他倡導的“知行合一”在日本很受推崇,日本人認為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我認為王守仁“知行合一”不止如此,以王守仁觀點,圣賢們教育人們知行,并不是簡單地教人們?nèi)绾握J識、如何實踐、其目的是要恢復知行的本體。知行如何分得開?知是行的宗旨,行是知的實踐;知識行的開始,行是知的成果。如果領會了這一點,就應該明白,只說一個知,已經(jīng)自然有行存在;只說一個行,知也自然存在。只有領會到知行合一的宗旨,才會真的體會到知行的意義。這是需要不斷地磨練和自我反省才能夠了解的。王守仁這樣說的,別人教你終究不能領悟,只有自己琢磨思索找到符合自己的鍛煉方式才能不斷進步和提高。在王守仁的心中,圣賢的大體宗旨是相同的,只是用不同的方式敘述罷了?;蛟S我們達不到圣人的境界,但只要像王守仁這樣的不斷學習,不斷探索,我們也會不斷安定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能力和判斷力都有所提高。在如今時代里,人對本源的的探索不斷減少,人的心里也不斷浮躁而趨向于物質(zhì)。所以在如今的社會王守仁的精神看起來更加珍貴。

王守仁雖貴為圣賢,博覽群書,博學多才,屢立奇功。但為人謙虛而不焦躁,為人好學,其為人正如其言,乃一正人君子。有道是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人,在他看來,在于態(tài)度而不在于才能也。引用其中一段話:“同朋友相交,一定要互相謙讓,就會得到好處;而互相攀比,互爭高低則只會受損”。

又如:“悔悟是去病之藥,然以改之為貴。若留滯于中,則又因藥發(fā)病”等等。諸如此類的話很多,但能做到的人卻很少。王守仁的許多言語都是人的生活中的道理,樸實而又精深,王守仁正是因為這些近乎完美的素質(zhì)成就了他的功勞,而他也無私的將這些想法觀念傳播給他人,而現(xiàn)今社會的“雞湯”和他比較實在不知所云。他的精神正是他一生理念的體現(xiàn),其:“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他的一生都對得起“為善去惡”這四個字。他的人性的觀點難道不可以被我們借鑒嗎?王守仁,一個了不起的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一個高尚的人,圣人之名,當之無愧。所以,王守仁的精深,更需要我們現(xiàn)代人的傳承與堅守,對這個幾百年前的人物,我們應該向他致敬!

傳習錄讀后感篇十七

問:“知識不長進,如何?”

先生曰:“為學須有本原,須從本原上用力,漸漸‘盈科而進’。仙家說嬰兒亦善。譬嬰兒在母腹時,只是純氣,有何知識?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識認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負,卒乃天下之事無不可能。皆是精氣日足,則筋力日強,聰明日開,不是出胎日便講求推尋得來。故須有個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萬物’,也只從‘喜怒哀樂未發(fā)之中’上養(yǎng)來。后儒不明格物之說,見圣人無不知、無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時講求得盡。豈有此理!”

當一段時間學習不長進的時候,我也經(jīng)常問自己這個問題,以前我給自己的回答是“還是不想”。我覺得自己的回答貌似有一些道理,王陽明的回答則更究竟,就是你找不到學習的本源是什么。

我們看到大樹的樣子,絕對不是它是小樹時,我們想到長大后的樣子。就像我們看現(xiàn)在的自己,你不會在幾歲時能想到今天的樣子。我理解就是生長的力量在一點點的改變著我們?!盀閷W”也是有一種力量的,王陽明講這個力量就是修心。我反思自己,為學的目的是不是修心?目前來看本源是這個,只不過有時忘記了。雖然也在時刻提醒自己,但還是經(jīng)常逐物。就是為學之心不真切。

如果對為學著急,就沒心思想別的,只能一門心思放在為學上。王陽明曾說過“主一”,方法是持敬。如果對為學不持有一個敬畏心,做事不專注,就會出現(xiàn)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的情況,然后自己還后悔,悔過又精進兩天,又重回懶散狀態(tài)。就這樣來來回回反復。我以前總是這樣,意識到自己偷懶的時候就立志,沒幾天就忘了,想起來又立志,就是古人說的“無知者常立志”,還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根本上用功,控制情緒,向未發(fā)之中前進。

傳習錄讀后感篇十八

陽明四句教,引導圣人之路。

世界觀:無善無惡心之體。世界觀解決的是人與天地自然、人與宇宙的關系。宇宙萬物,本無善惡,有善惡之分的是我們自己的內(nèi)心。你心里有善惡美丑,你就會看到善惡美丑。比如,下雨天有人會感到煩心惱火,有人會感到浪漫愉快。但是下雨就只是下雨,下雨這個現(xiàn)象本沒有善惡美丑。心外無物者,可海納百川、包容一切。

人生觀:有善有惡意之動。人生觀解決的是我與我的關系,我與我的矛盾。我們之所以會主觀感受到善惡美丑,那是因為我們自己的欲念做祟,我們有自己的個人主觀的好惡、愛憎。比如,有人買了某只股票不漲,就罵市場、罵公司。賠錢就喜歡找外部原因,比如什么監(jiān)管不嚴,造假多,莊家操縱,巴拉巴拉的,就是不怪自個兒沒風控能力。這就是因為受到了自我的執(zhí)念干擾。因此,正確看待事物,實事求是者,不能太主觀、太情緒化。戰(zhàn)勝自己,指的就是解決我與我的矛盾、我與我的周旋,與自己和解。

價值觀:知善知惡是良知。解決的是我與他人的關系,我與社會的關系,我與族群的相處智慧。我們存活于世,都有社會屬性,良知告訴我們,親情、友情、愛情,是最基本的人性。良知是內(nèi)心的最高指引。我們遵循什么樣的是非判斷,作出什么樣的貢獻,就是價值觀指導下的人生智慧。比如,我們愿意為家人、愛人、朋友去拼搏,這就是基本的人性本善。

方法論:為善去惡是格物。最后說的是方法論,即,行動指南。致良知,要在事上煉、心中磨。工作即修行。生活中、工作中,一心為公,處處為善去惡,良知清澈、此心光明。

尊重自我、尊重生命、尊重人性的價值。常快活是真功夫,隨心所欲不逾矩。

傳習錄讀后感篇十九

問:“程子云:‘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文霞鎼郏床坏弥^之仁?”

這是非常難以理解的一段,我曾經(jīng)也有過類似的問題。儒家提倡“民胞物與”和“天地萬物一體之仁”是一個意思,那和墨子的兼愛又有何區(qū)別?我以前把一體和無差別等同了,但一體不一定是無差別。一個整體當中也是有重要和不重要的區(qū)別的。樹最重要的部分是樹根,然后是樹干,然后是樹枝,最后是樹葉。愛是所有的愛的統(tǒng)稱,它包括對父母的愛,對他人的愛,對事物的愛。儒家為什么凡事都喜歡拿“孝”做比喻?因為我們選擇不了我們的父母,這是天注定的。既然是天注定的,那么這個關系就要靠著天理來維持。也就是我們最重要的關系,這個關系人人都有,我們不是孫悟空從石頭里蹦出來的?!洞髮W》里講“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奔词故菒垡彩且幸粋€出發(fā)點的,這個出發(fā)點就是我們的父母。我們只有做到對父母的'愛才可以向外擴展。墨子提倡的愛是無差別的愛,人人都一樣,這本身就違反人性。我對馬路邊老人家的愛,和對我父親的愛,不可能一樣。所以我們的愛是一體的,但因為關系的不同,重要度不同,愛也是有等差的。就像身體里面頭的重要性要遠遠大于四肢,所以修行就要從對父母的孝開始。

傳習錄讀后感篇二十

愛問:“昨聞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覺功夫有用力處,但與朱子‘格物’之訓,思之終不能合?!边@一段說的是徐愛聽完王陽明的教導,覺得好像是那么回事,但回家再仔細琢磨,發(fā)現(xiàn)與他以前學的這些朱熹的言論總是不能契合,所以他來問王陽明。

這一段對我有幫助的是“子夏篤信圣人,曾子反求諸己。篤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子非常有名的弟子。王陽明對這兩個人首先做出了肯定。子夏是堅信孔子的觀點,并篤定地去奉行實踐。曾子是聽完之后先反思,然后再去實踐。我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偏向于子夏的做法居多。師父說什么我都堅信不疑,然后努力在生活當中去踐行師父說的這些修行方法。也反思,但不是件件都反思。

然后王陽明對徐愛引的“《書》之精一,《論語》之博約,《孟子》之盡心知性”進行了講解,并對《中庸》說的“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學而知之,利而行之;困而知之,勉強而行之”三種人分別說明?!氨M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養(yǎng)性、事天是學知、利行事,夭壽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蔽易约簩φ樟艘幌?,我勉強算第三種人。勉強是因為我覺得“夭壽不二”這點上我沒做到。

王陽明又通過徐愛的繼續(xù)提問,帶出了陽明心學的一套核心概念。“天、性、心、身、意、知、物”要想把陽明心學整明白,那王陽明對這些概念的`理解就很重要。我們可以把宇宙本源理解為天,天是性的源泉,性是心的本體,明德是性的體現(xiàn),肉身是由心主宰的,從心發(fā)出去的叫做意,真知才是意的本體,意放在哪,那就是物。這些概念到現(xiàn)在我都不是十分熟練,需要慢慢想才能捋清楚。

最后一段王陽明說出他對物的理解。物不是客觀事物,意從心發(fā)出去之后放在哪就是物。物可以是東西,可以是人,可以是事情,也可以是思想,也可以是概念。從這個角度來講,物是和你的心有關系的,所以才說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

傳習錄讀后感篇二十一

唐詡問:“立志是常存?zhèn)€善念,要為善去惡否?”

曰:“善念存時,即是天理。此念即善,更思何善?此念非惡,更去何惡?此念如樹之根芽,立志者長立此善念而已。‘從心所欲不逾矩’,只是志到熟處?!?/p>

以前沒想過立志是要存善念,這個還用立志嗎?如果不立善念的志,就不會時時想著善念這個事。想起來去行個善,想不起就不去管它,這就是平常人。修行就像種樹,善念就是種子,有了根基才能長得更高。沒有善念的人生就像荒草,雜亂無章。

只要種子有了,就是長的快慢的問題了。肥料就是我們?nèi)粘I町斨械囊谎砸恍?,一舉一動。我們的修行就是,時刻提醒自己有這個善念,并且讓這個善念指導自己的言行舉止。因為沒有善念,惡念才會出現(xiàn)。有了善念,惡念就進不來了。善念就是天理,天理直指人心。惡念是在沒有善念的時候才出現(xiàn)的。只要你心中這個善念一直都在,就像種子早晚會長大一樣。

這里的善念是種子里的部分,并不是說在人生當中只要有善念就沒有惡念了。立志的時候,只要想著善念,惡念就進不來,又何談去掉一說。也可以換個角度理解,自己立的志向,不能是違背社會普世價值觀的。長到成熟階段才是孔子的“從心所欲不逾矩”,后面應該還有,是什么就不知道了,希望自己可以看得到。

傳習錄讀后感篇二十二

心學不容易學!

我看很多給它評論員的文章:這一切的發(fā)生會不會是這種—理解不了你,我也不知道碰到同樣的事也不知道要怎么處理,所以反過來試圖用你給出的答案來解釋它,作為另一種形式的控制。就像我打不過你,反過來找理由找借口來說服自己,得出結(jié)論你很強。這不是學習心學。

有時候,我們會碰到政策,就是上面想讓你這么干,但是和你實際不結(jié)合。想哪樣干肯定死,不那么干,你會死,這分鐘你用用致良知的理論來,就是不干,你來試試,不一定完完全全致良知,不一定都不聽從自己的內(nèi)心。那個對我有益,我可能就會采取它。這個過程看到內(nèi)心是這么覺得,現(xiàn)實你又必須那樣,學問功夫就在這里,致良知不容易。

結(jié)合上面兩個:做還是不做,干還是不干。做有做的理,不做有不做的,干有干的理,不干有不干的理,這些理它都不在心外,是你決定要做還是要干。你心想干你腦子就會找出要干的理,你心想做就會找出要做的理。心外無理心外無物。

那,什么對呢?我是做對還是不干對?這里所說的`對是達到心理的預期,你去做了,也達到心理的預期,這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外無物;你去做了,沒有達到預期,這是知行合一,致良知(錯也是一個反饋),卻不符合天理。您看,又撤出天理來啰,心學不好學!

生有涯,知無涯。

用畢生的精力去追逐王陽明的心學,也追逐不到,是因為這個學問是他的。但我追逐我的內(nèi)心,總會有那么一兩個能指導我,救我,那我就聽從它吧。這才是學心學。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5087459.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