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不僅能夠幫助我們增長知識和技能,還能提高我們的思維和表達能力。在總結中,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敢于創(chuàng)新和突破。可供借鑒的寫作樣本。
公共管理利益論文篇一
[2]呂紅偉.淺談水利施工中水閘施工的管理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
[3]肖軍.水閘施工管理方法在水利施工中的應用探析[j].江西建材,2015.
[4]高志淼.解析水利施工中水閘施工的管理措施[j].江西建材,2013,6.
[5]李連江.解析水利施工中水閘施工的管理措施[j].經營管理者,2015.
公共管理利益論文篇二
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是指公共部門引導工作人員的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以實現共同的目標,按預定的標準和程序將公共資源分配給公共部門工作人員的過程。
如今,在經濟全球化與信息技術的推動下,公眾對公共部門的期望日益增高,為適應外部環(huán)境劇烈的變化,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出現了一些新的發(fā)展趨勢:
1.激勵人性化。
“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得到充分體現,要求實行人本管理。
2.激勵制度化。
公共部門為了克服制度化過度的弊端,走向了有選擇性的靈活化。
3.激勵方式與私營機構接近化。
一方面政府部門形成了類似私營機構的具有競爭性的人力資源管理新體制;另一方面以公正、效益為本的政府管理新文化進一步影響著私營機構的經營理念與管理哲學。
二、我國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激勵問題。
我在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網公布的“中國企業(yè)員工敬業(yè)指數2005年度調查報告”中看到這樣的結論:不同行業(yè)的員工敬業(yè)指數中,在政府部門工作或從事公共事業(yè)的員工敬業(yè)度最低。
這說明公共部門的激勵存在著急需改進的問題。
(一)公共部門目標導向的迷失。
激勵的價值導向模糊不清,缺乏激勵動機。
組織本身目標的錯位和混亂。
我國的公共部門的使命定位與市場經濟條件下對于公共部門的使命要求嚴重脫節(jié)且員工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嚴重脫節(jié),對于公共組織的使命感和認同感不足,這就使組織目標的激勵作用非常有限。
(二)薪酬制度缺乏合理性和公平性。
制定一個有效的、合適的薪酬制度,是人力資源管理過程的一個重要內容。
相對而言,公共部門的薪酬制度則較為固化,缺乏合理性和公平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薪酬缺乏彈性,激勵機制名存實亡。
我國公共部門的分配問題受制于既定的法律、政策,通常同一系統(tǒng)、同一部門要遵循相同的規(guī)范,由此導致了公職人員薪酬結構的不合理。
第二,職工薪酬調整缺乏公平性。
公平理論告訴我們,人們關注薪酬差別的程度往往高于關心薪酬水平。
然而,在我國公共部門薪酬管理中不同職位的薪酬上調的幅度差異過大,易造成職工心理的失衡。
(三)績效評估和晉升機制的不科學。
公共部門屬于一個龐大的社會服務系統(tǒng),是一個以謀取社會的公共利益為目的的.組織體系,其創(chuàng)造的社會效益通常需要一個比較長的周期才能得以體現,并且許多情況下無法以貨幣性的指標去衡量。
因此,這在一定種程度上導致了公共部門的產出難以量化。
基于這原因,我國公共部門往往采取一些間接性的指標來進行考核,而這勢必造成了公共部門職員的業(yè)績難以得到準確和客觀的評價,進而影響了考核對員工激勵應有的作用。
(四)人才流動機制缺乏靈活性和競爭性。
我國公共部門在觀念上往往對人力資源的流動持保守態(tài)度,表現為人才流動機制的僵化,缺乏靈活性和競爭性。
首先,體現在部門橫向之間職員流動的僵化。
由于官僚行政組織所強調的權威等級和部門界限,各部門之間人才的交流很難得到有效實現;其次,職員進退機制的僵化也比較明顯。
我國公共部門雖然采用職位常任制,但絕大多數公共部門并沒有實行真正意義上的解聘制度,結果演變成了事實上的雇傭終身制。
第三,職員升遷缺乏競爭性。
目前我國公共部門職務晉升制度尚不穩(wěn)定、不健全,職員的晉升沒有明確嚴格的條件、方法和程序。
公共管理利益論文篇三
[論文關鍵詞]問題對策[論文摘要]從西方傳入我國至今,已有20多年,但其應用與發(fā)展還存在諸多問題。從管理會計在我國存在的問題入手,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一、管理會計在我國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會計的基礎缺乏統(tǒng)一性、規(guī)范性。管理會計教材從結構體系到內容、詞語、方法都極不統(tǒng)一,很難找到適應不同行業(yè)、不同層次需要的實用教材,直接影響到人們對它的學習、掌握及應用。
(二)管理體系不健全。我國管理會計的理論和方法基本上是從西方國家引進的,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個聯系我國實際的系統(tǒng)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首先,有關管理會計理論研究的專著較少,而且研究領域狹隘、信息滯后;管理會計理論研究隊伍薄弱,缺乏高層次的理論研究人員。其次,現有管理會計的技術、方法操作性差,沒有創(chuàng)新能力;對我國已有的管理會計應用的經驗也未能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上進行案例。這是我國管理會計難以推廣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理論脫離實際,可操作性差。現在管理會計的理論研究還僅局限于對國外著述的介紹,沒有很好地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F行教科書中列示的方法與技術,很多屬于純理論的探討,許多研究片面追求復雜的模型,如預測分析中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等。由于獲得數學模型所需數據資料太高,數學模型難以理解,決策者往往望而止步。
(四)缺乏對實踐的及時總結與推廣。我國對管理會計的運用是在70年代末隨著管理會計的傳入開始的,有些企業(yè)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未及時將一些成功經驗加以總結,并采取措施進行廣泛、深入地推廣,致使直到今日,在實踐中應用管理會計方法的企業(yè)仍屈指可數。
(五)管理會計的應用缺乏良好的。由于我國目前還沒有建立健全完整的管理會計體系,沒有從客觀上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比如人才缺乏,是企業(yè)難以應用管理會計的關鍵所在。如果社會上能為企業(yè)提供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經驗的管理會計專業(yè)人員,必能促進管理會計很快在企業(yè)中得到普遍運用。
(六)企業(yè)經營管理人員和財會人員的素質水平不高。管理會計在企業(yè)應用的關鍵是人的問題,即企業(yè)領導與財會隊伍的素質問題。我國企業(yè)領導者中有許多沒有系統(tǒng)掌握現代科學管理知識,有的根本不懂管理會計。同樣,我國財會人員的素質普遍不高,受到大學專業(yè)教育的不及10%,在素質相對高一些的國有企業(yè)及縣以上集體企業(yè)600萬會計人員中,大專水平以上的也只有18.2%,而且我國企業(yè)現有的中高級職稱的會計人員,由于年齡偏大,知識結構趨于老化,因而很難將現代管理科學應用于實踐。
二、針對問題解決的對策。
(一)加強管理會計的理論研究。研究必須理論聯系實際,要緊密結合我國國情,建立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體系。從組織方面,應建立中國管理會計師協會,作為專門研究管理會計的權威性機構,要創(chuàng)辦管理會計刊物,進行有組織、有計劃的各項研究活動,并根據發(fā)展需要調整研究方向,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二)及時總結經驗,廣泛開展“案例研究”,不斷完善和發(fā)展管理會計理論與實踐。管理會計是否能在實踐中得到有效的推廣和應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如何及時地將實踐中的成功經驗進行科學系統(tǒng)的歸納、總結、整理、提煉,然后在有關部門的指導推動下,在企業(yè)中開展廣泛的“案例研究”,使一些實用、有效的方法很快得到推廣和應用,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要抓好基礎。一門學科成熟的最主要的標志是具有一套完整的、系統(tǒng)的、規(guī)范化的教材,這是我們應用的前提條件。因此,有關部門應組織編寫隊伍,編寫出適合各個不同層次需要的、規(guī)范實用、便于操作的教材,并展開理論與實踐方面的廣泛研究和探討。
(四)建立管理會計師考評制度,為企業(yè)應用管理會計創(chuàng)造良好的??蓞⒄諘嬄毞Q考試制度,建立管理會計師考評制度,讓一些符合條件的,既有較高理論水平、又有一定實踐經驗的人員參加全國統(tǒng)一考試,取得資格后,可以被企業(yè)聘請作為企業(yè)的高級管理人員,參與企業(yè)管理。這一方面使人才能夠發(fā)揮其聰明才智,另一方面又解決了企業(yè)人才短缺的問題,為企業(yè)盡快應用管理會計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五)努力提高企業(yè)決策者和會計人員的素質。企業(yè)經營決策者對管理會計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管理會計在企業(yè)中的普遍應用,因此有必要提高企業(yè)領導者的科學素質,并把懂管理會計作為企業(yè)領導者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有了懂管理的領導隊伍還不夠,企業(yè)還要有精明強干的管理會計專業(yè)人員,進而提高他們的科學文化水平和業(yè)務素質,這才能使管理會計在企業(yè)中得到有效的應用和推廣。
(六)大力開發(fā)管理會計軟件,使管理會計逐步向電算化方向發(fā)展。管理會計要運用一些比較復雜的計算分析方法,采用可保證運算的準確性,可減少大量的工作量,使管理會計人員能夠準確、及時地為企業(yè)領導者提供預測、決策等方面的信息,滿足企業(yè)領導者決策的需要。同時可以擴大管理會計的應用范圍。
1.鼓勵推動中小企業(yè)利用收集管理會計所需的信息,開展管理會計工作。目前我國有中小型企業(yè)800萬家左右,占全國企業(yè)總數的'99%。[1]多數中小企業(yè)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難以開展管理會計工作。現在已進入信息時代,的信息化與全球化推動了世界經濟的一體化,促進了新經濟的形成。[2]在新經濟下,網絡系統(tǒng)以低廉提供了的、經濟的、科技的、管理的各類信息,這對中小型企業(yè)尤其是相對偏遠、后進地區(qū)的企業(yè)的管理者與財會人員來說是絕對需要的。因此,筆者建議有關部門應積極鼓勵和推動中小企業(yè)利用計算機網絡收集信息,督促企業(y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逐步把管理會計工作開展起來。
2.大型企業(yè)及有條件的中型企業(yè)可通過網絡聯通,實行管理國際化。管理國際化使企業(yè)結構處于分布化與網絡狀態(tài)的扁平化組織結構,能調動各類人員的主觀能動性,成為自主創(chuàng)新主體。企業(yè)的內部網、數據庫可使所有企業(yè)單元獲得所需的信息,這些信息在企業(yè)管理決策中發(fā)揮作用。由于企業(yè)決策是由各部門如管理會計、設計、制造等部門的人員參與制定,因而可以充分調動企業(yè)各層次、各類人員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企業(yè)決策的科學水平。管理國際化是以經濟信息化與全球化為基礎相應而生的新的管理系統(tǒng)。它比管理會計作用更大,應用范圍更廣。盡管管理國際化為管理會計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諸多方便條件與更多的信息量的功能,使管理會計工作更有效深入地開展,但絕不能替代管理會計工作。如企業(yè)在開發(fā)設計一個新產品時,需要工程技術人員與管理會計師根據產品的功能質量需要,對每一結構與部件進行功能、成本、質量與價值分析,以求該產品的功能、成本、質量的整體效果及其價值近于1。每項分析工作都是非常具體化的,采用的分析、計算方法也是不同的。
參考文獻:
[1]王水平:對我國管理會計發(fā)展的思考[j].沿海企業(yè)與科技,2005(4).
[2]潘曉曼:淺析我國管理會計運用不利的原因及其解決的途徑[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05(1).
[3]吳大軍:管理會計[m].北京:中央廣播大學出版社,2003.
[4]徐煥章李福玲:淺談管理的研究與應用[j].財會月刊,2003(3).
[5]h.t.約翰遜、r.s.卡普蘭:管理會計的興衰[m].上海:立信會計圖書用品社,2002.
公共管理利益論文篇四
新公共管理體制不同于傳統(tǒng)的的管理體制,它在新的信息時代提出了運用創(chuàng)新的思維和方式改革,為人民群眾謀福利。在解決人民內部矛盾時的群眾利益最大化。政府的管理職能是掌舵而不是劃槳,政府的主要職責就是給予人民群眾大的利益,引導人民群眾走正確的路線。政府應該把管理和實施分開來做,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既節(jié)省了政府的開支,又可以很親民化的完成任務,提高了工作效率。政府本著人民群眾最大利益化的職責,要盡可能的多提倡健康向上的生活觀念,為老百姓做實事。
4.1城市郊區(qū)土地開發(fā)和交通的延伸。
在社會經濟的管理體制中應當積極開發(fā)偏遠地區(qū)或城市周邊地區(qū)。通過新的公共管理體制促進國家的共同發(fā)展,城市的統(tǒng)一建設。一個國家的偏遠地區(qū)可以實行補助的政策。一個城市在建設的時候同等對待。新開發(fā)的地區(qū)實行盡快落實公共設施,以確保出行以及生活上的方便。我國現在許多發(fā)達的城市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設施看似已經很完善,但是由于人口的日益增長,土地的利用率在不斷擴大,目前已經開始向郊區(qū)擴展。雖在價格上相比城區(qū)要低一些,但是交通還是很閉塞。使得剛剛開發(fā)起來的新城慢慢地恢復成死城,無人問津。商品房建完無人購買,在經濟上遭受到了巨大的損失。對這一問題,政府部門應當積極主動地策劃一個方案交由上級部門處理,待上級領導審批決定后應盡快落實實施,以確保百姓的利益得以不受損失,城市的交通是一個城市發(fā)展的前提。
4.2公務員上崗政策及優(yōu)勢。
我國對于公務員上崗實行筆試、面試的考試,優(yōu)勝劣汰的政策,大大地提高了政府公務員的素質和專業(yè)技術水平。目前我國實行公務員考試人員的資格有學歷、專業(yè)、年齡等的限制,剛剛晉升的人員多數都是剛畢業(yè)不久的大學生,剛剛畢業(yè)初到社會,對一些事物很新鮮,對工作很熱情,積極性很高,對生活也有很獨特的見解。不妨將一些創(chuàng)新的工作交由他們去處理,老員工從旁協助,或許也會有一些不同與以往的結果。
4.3西部偏遠地區(qū)的開發(fā)與建設。
“西部大開發(f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的一項重要的政策,其目的是把東部沿海發(fā)達城市剩余的經濟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區(qū)的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水平。努力實現西部地區(qū)經濟又好又快地發(fā)展,使西部偏遠地區(qū)人民的生活水平持續(xù)穩(wěn)定的提高,基礎設施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上有新的突破。其重點是要在發(fā)展交通、醫(yī)療設施和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取得新的成就,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邁出扎實的步伐。
4.4城市綠化改革的重要性。
城市的衛(wèi)生環(huán)境和綠化可以很直觀地體現一個城市的精神面貌。社會經濟日漸發(fā)展的今天,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一部分人下海經商已有了很大的回報。人們多數都過上了小康的生活。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都買了私家車。私家車的增多導致了城市交通的擁堵,汽車尾氣的過量排放,使得環(huán)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針對這一問題,政府和有關部門可以做出一些相應的計劃。采取擴大城市綠化面積和汽車尾號限行的政策,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量和植物對汽車尾氣中的有害物質的吸收。目前我國大部門城市的綠化面積都能達到占城市總面積四分之一的標準。
4.5“九年義務教育”政策的實施。
我國現實行“九年義務教育”的政策,其一個重要的特征就是免費性——這里專指免收學費。我國現在有很多農村開始實行“兩免一補”政策,即免收學費、雜費,對寄宿生有一定的生活補助,各地區(qū)標準不同。而現在社會上還有一種普遍的現象就是學區(qū)房的興起,即買學校規(guī)劃了學區(qū)的房子,學生可以去當地的學校上學。對于不是學區(qū)內的學生學校不予接受。很多孩子面臨著上學難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我國教育部門秉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保證人民群眾的知情權,以人民群眾為基礎進行全面的監(jiān)督,落實相應的政策并實施。
5結論。
綜上所述,新公共管理理論是以服務人民群眾為主要目標,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領域的需要,進而維護社會的和諧和促進經濟的穩(wěn)步發(fā)展。新公共管理理論在落實和實施的同時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響應和認可。這也為了更好地實施這一體制奠定了基礎。新公共管理理論不僅在我國實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在一些西方國家也獲得了一定的效益,更加促進了各國之間經濟的發(fā)展與長期戰(zhàn)略合作。
參考文獻:
[1]魏志榮.多維視角下的公共政策議程建構過程分析——基于《校車安全管理條例》的案例研究[j].行政與法,,09(10):1-4.
公共管理利益論文篇五
【內容摘要】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各行各業(yè)表現出了迅猛的發(fā)展趨勢,對公共管理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
我國公共管理在實踐中不斷遇到新的挑戰(zhàn),學術界研究可謂百家爭鳴,因此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
以實現公共利益為目標的公共管理,越發(fā)注重專業(yè)化、規(guī)范化、制度化建設,以期實現社會主義建設目標。
本文在對我國公共管理面臨問題作出分析和論述的基礎上,就我國公共管理發(fā)展路徑進行了探索。
學科意義上講,公共管理即是指對公共事務的管理,一般包括政府管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以及發(fā)展管理等。
近年來,在總書記的領導下,我國公共管理邁上了新的臺階,學術界對有關方面的探討也越發(fā)深入,并取得了可喜成績。
但公共管理作為一個新課題,其發(fā)展尚處于發(fā)展階段,仍有許多亟需解決的問題。
總體來講,我國歷經長期的創(chuàng)新改革,在公共管理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為推動社會主義建設夯實了基礎。
但同時,客觀角度分析,我國公共管理依然面臨不少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治理能力不足。
有效的公共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治理能力,其現階段的目標是要實現法制化、透明化、民主化以及制度化。
以當前我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fā)展形勢來看,整體表現良好,表明我國現行治理體系及能力符合行政生態(tài)環(huán)境,其大體方向并無問題。
但是,從微觀的角度分析發(fā)現,我國治理能力距離現代化目標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
在已有的治理體系框架中,政府、公眾及市場主體等均被納入到主體范疇當中,其整體建設落后,組織成員能力及素質亟需提升。
公共管理利益論文篇六
為幫助大家書寫植物保護相關論文,為大家?guī)砹耸袌鰻I銷論文,希望您能提出更多好的想法!
公共管理是傳統(tǒng)公共行政的規(guī)范取向與一般管理工具取向的結合體(perryandkraemer,1983),注重管理方法與手段的運用。經過一系列發(fā)展,形成了新公共管理理論、治理理論、國家與社會的關系理論等,主張引入企業(yè)管理精神,構建服務型政府,在市場化、社會化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針對官僚制,有的學者提出了“企業(yè)家政府理論”,主張在公共服務提供上引入選擇、競爭、激勵機制,提高公共組織行政效率。營銷是研究如何讓目標受眾接受自己的學問。大到國家、小到個人,都需要別人的認同與肯定。本文試圖通過對營銷理念的梳理,找到可以改善或創(chuàng)新公共管理的方法與途徑。將這一思路與大家分享,希望大家批評、指正。
1市場營銷理論概要。
市場營銷過程是一個復雜但是有邏輯的整體。它從市場需求及預測開始,發(fā)現機遇;通過顧客與行業(yè)競爭分析,明確企業(yè)自身所處的微觀環(huán)境;利用市場細分,評估企業(yè)在細分市場的競爭力,找到進入市場的突破口;根據細分市場進行價值定位與品牌決策;產品組合策略設計;根據價值定位與目標市場的特征,進行產品定價;選擇銷售渠道;選擇促銷策略;直到售后關系的維護,又是一個新的營銷活動的開始。
2營銷理論用于公共管理中的創(chuàng)新。
2.1顧客分析——民眾分析。
市場營銷中消費者市場購買行為分析主要研究哪些人構成市場,他們購買什么,為什么購買,誰參與購買,何時、何地、如何購買,什么因素刺激消費者作出了什么反應,互聯網下消費者行為特點等。以此可以有針對的開展營銷活動,達到銷售的目的'。
企業(yè)對顧客進行分析是為了更好地促成交易的達成。但我認為很有必要有一門專門的學科,像研究消費者心理學與行為學一樣,研究民眾心理與行為。研究在不同刺激或特定場合下,民眾如何決策、采取什么行動、受什么影響。比如,聚眾哄搶、人肉搜索、冷漠圍觀等,以及公共部門應該如何有針對的采取教育宣傳、政策引導等。這樣,將更有利于社會管理與和諧社會的構建。政治學對人的假設是政治人,以公共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公共選擇理論以經濟人為假設,認為人都是自利的,從自我利益最大化出發(fā)。其實民眾不是政治人也不是經濟人,而是兩者的結合,應該是社會人。
2.2價值定位與品牌化決策。
價值定位、品牌決策是對企業(yè)所提供的標的和企業(yè)形象進行策劃,通過制定和實施有效的營銷組合策略,使其在顧客頭腦中建立起獨特而有價值的理解與認識。政府作為特殊的組織,需要在國際、國內樹立良好的形象,維護國內秩序的穩(wěn)定、國際輿論的認同。,西蒙?安霍爾特(simonanholt)率先提出了國家品牌的概念。我國國家形象的宣傳與推廣也漸漸提上日程。奧運會以來逐步放寬了外國記者境內采訪的限制,借國際媒體的影響力來客觀報道中國;年底,cnn亞洲頻道滾動播出時長30秒的“中國制造”形象廣告,被看成是中國向世界展示“軟實力”的開始;1月,國家形象宣傳片亮相紐約時報廣場,海外專家評論,制作播出“代表中國心、展現中國夢”的系列宣傳片對樹立良好的中國國際形象具有積極意義。
公共管理利益論文篇七
摘要:水利工程的建設中最重要的施工環(huán)節(jié)就是水閘的施工管理,它也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工程。水利施工中的管理水平的高低與施工進度、質量以及安全措施是緊密相關的,一旦在施工管理中出現問題,就會對整個工程造成很嚴重的后果,因此,文章就從水利施工中水閘施工管理的角度出發(fā),闡述水閘在施工管理過程中的實踐。
關鍵詞:水閘施工管理方法;水利施工;實踐。
水利施工的過程是由各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所組成的,水閘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也在水利工程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水閘施工中質量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整個水利工程施工的好壞,同時,也對水電站的安全有著直接的影響,如果施工單位沒有重視水利工程中水閘質量的好壞,那么水利工程中各個環(huán)節(jié)施工都是有一定程度影響的,因此,就需要對水利工程中的水閘施工環(huán)節(jié)加強有效的管理,以保證水閘施工質量,同時,也是對水利工程的整個施工環(huán)節(jié)的保障。
1水閘施工管理對水利工程的重要性。
水閘施工是保證水利工程有效順利進行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這樣就需要工作人員更好的掌握水閘的施工技術,然而,在水閘施工中管理和技術都是水利工程中必不可缺少的部分,兩者緊密相連,在水閘施工中工作人員不僅要對施工現場進行科學、合理的有效規(guī)劃,同時,還要在施工前做好各項環(huán)節(jié)的準備工作,這樣有利于水利工程整個施工環(huán)節(jié)有效的進行,并對水利工程的質量有所保證,專業(yè)的工作人員應需把每項施工環(huán)節(jié)的細節(jié)都要記錄和分析,例如:施工的進度、施工的位置等等,在施工中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掌握并了解施工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工序是尤為注重的,這是對工程質量的保障,同時,工作人員施工進度的管理也要特別注意,這也就意味著是否能按照預期的進度完工。另外,水閘施工中所用到的材料,在施工管理中也是要引起高度重視的,在材料的采購中要合理、科學的進行采購,在水利水閘施工中,運用合理科學的管理手段是十分有必要的,這樣不僅僅能保證施工的質量,還保證了施工的進度有效進行,同時,相關的施工單位經濟效益也得到了保證。
2水閘在施工過程中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
2.1工期準備不夠充足。
水閘工程中前期施工前的準備沒有得到企業(yè)和相關施工單位的重視,也沒有對它產生的經濟效益引起足夠的重視,同時,在設計方案的審查工作和物資的準備方面也沒有準備的足夠充分,只是停在了表面的形式,沒有將這些問題落到實處,并且在設計審查方面和施工細節(jié)方面沒有得到完善的規(guī)劃,這樣既無法使施工質量得到保證,另外,由于施工給工作人員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導致相關施工單位無法按時交上工程,出現忽視工程質量的問題,使整個工程質量嚴重下降,無法達到我國相關的標準。
2.2工作人員沒有明確的工作職責。
由于水閘施工的項目較大,受到自然環(huán)境的因素影響較多,經常會遇到各種不可抗拒的外界因素帶來的影響,在加上施工中采用的施工建材在質量上大打折扣,這就導致在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和質量無法得到保證,很容易有突發(fā)狀況的發(fā)生。水閘建設是一種危險性較高的工程,那么對工作人員工明確工作職責是十分有必要的,因為,一旦施工過程中有突發(fā)狀況的發(fā)生,可以直接和相關環(huán)節(jié)的負責人進行溝通,這樣工程的質量和工作人員的安全問題有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在我國的水利水閘工程建設當中,這方面的管理是不夠完善的,對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責也沒有足夠的明確,這就會導致很嚴重的后果。
2.3缺乏相關的管理制度。
在水利水閘施工方面的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他不僅決定工程的質量,而且決定了工程是否按時完成,施工技術在施工中是非常重要的。我國施工技術管理方面并不是很完善的,嚴重缺乏了監(jiān)督體制,使工作人員的專業(yè)性停滯不前,導致施工團隊整體技術素養(yǎng)不足,缺乏了實踐性,要知道實踐對工作人員的重要性,只有通過不斷對實踐進行總結和分析,這樣才能最大保證工程質量及工作人員的安全。但是,由于施工的建材質量無法保證,導致設備管理上有了一定的缺陷,這就給水閘施工建設造成了極大安全隱患。
3施工中的管理措施實踐分析。
3.1做好施工前的準備。
首先,工作人員要在施工前比較容易出現問題的環(huán)節(jié)進行檢查并加以明確,這樣才能對每個施工環(huán)節(jié)具有針對性的管理,一般情況下,工作人員需要考慮水閘的穩(wěn)定性和滲透性,因此,在水閘施工管理中的重點閘門、地基等環(huán)節(jié)重點把握。其次,施工中的設計方案也是管理的內容之一,設計、施工圖紙是水閘施工工程的基礎,也是每個工程施工必須要有的,所以,在施工前對施工設計的確認也是很重要的,并且也要結合實際情況,利用工程設計人員的專業(yè)性對設計方案進行嚴格的審核,確保設計方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最后,設計方案在由專業(yè)的`施工人員進行分析并組建,這樣才能保證水閘施工的管理制度有效的實施,同時,也與實際情況相符合,從而保證了整個工程施工質量和效率。
3.2水閘施工中的管理過程。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中間階段即是水閘施工的管理過程,對水閘在工程內的管理質量進行一定的保證,在施工過程中不會有質量、安全、進度等問題的出現,有效的確保了施工單位在前期做的預算設計,具體來講,施工單位應根據相關管理制度,有針對性做好水閘工程施工管理方面的工作,對施工中常會出現的質量、安全和技術上的管理,應該根據這些環(huán)節(jié)制定相關的管理條例,監(jiān)督和控制的管理手段進行一定程度的加強,這不僅僅是對工作人員有著嚴格要求,也是對施工中的設備和技術有著嚴格的要求,另外,也要對施工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工程質量制定相應的審核和監(jiān)督,避免在施工中出現不合格的質量和延長工期等問題,例如:施工單位在施工中,混凝土適應的地方是非常多的,那么就要相關單位根據不同材料的混凝土做好不同方式的攪拌工作,確保混凝土使用的材料達到我國相關標準才能在施工中使用。
3.3水閘施工的后期管理。
水利工程中的水閘工程即將結束的時候,后期的管理工作也是非要必要的,它是針對水閘工程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維護工作和整體質量的一個復核工作,有利于確保工程后期的使用,水閘的工程質量在使用中不會出現任何的問題,同時,做好水閘工程的收尾工作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整個施工的過程中,相關單位應把水閘工程施工的質量復核工作作為重點,也可以和監(jiān)督單位建立合作的關系,利用監(jiān)督單位的相關體系,對水閘施工的質量進行保障,例如:在施工過程中有許多的隱蔽工程,然而隱蔽工程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也是最容易在質量上弄虛作假的,那么相關施工單位可以利用監(jiān)督單位的體制和專業(yè)人員對這些隱蔽工程進行質量上的檢測,但是,在檢測過程中一定要按照細致、科學及合理的原則進行。在后期的管理中,施工單位還有要有相應的維護措施,要確保水閘在后期的管理中不出現質量和安全問題,這樣既保證了施工單位的積極發(fā)展,也保證了整個水利工程的質量。
4結束語。
總之,水利工程的建設是我國一項利國利民的建設項目,在許多領域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其工程的難度也是非常之巨大的,既要有關施工單位在施工總考慮更是各樣的因素,水閘施工是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對加強水閘施工的建設管理,提高工作的人員的實踐經驗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能夠有效的提高整個水利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公共管理利益論文篇八
自1967年美國國會頒布《行政公開法》和《情報自由法》以來,美國聯邦和地方各級政府將行政公開作為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和行政管理現代化的重要目標。
城市更新項目等重要事項,則從可行性論證、公開競爭和結果實施等全程都向社會公布,讓公眾知情和監(jiān)督。
二是運用網絡、電視、手機、博客、電話、報刊等現代傳播工具進行公開,方便公民及時跟蹤、咨詢和參與。
如紐約州議會提前一個月將次月的會議日程在網上公布,會議過程全部進行現場錄像和現場轉播,轉播之后仍在網上保留一個月備查,公眾不僅可以現場旁聽會議,還可以通過網絡和電視注視會議。
三是全面推進電子政務建設,設立專門網站和網上服務窗口,實施網上申請和網上辦事,大量的公共服務主要在網上運行和快遞送達,方便公民辦事,從受理到辦結全部進行電子留痕,以備核查。
四是聯邦和地方政府將增強行政透明度作為行政績效的重要內容,每年檢查結果。
如紐約州政府由市長辦公室(廳)和監(jiān)察機構專門監(jiān)督各機構增強政務公開透明度的情況。
公共管理利益論文篇九
在國外的公共管理學是怎么樣的呢?他們公共管理事業(yè)發(fā)展得怎么樣?下面一起看看研究這些的學者發(fā)的論文吧!
論文1:國外公共管理中的部門協同機制研究。
摘要:
基于對公共管理領域中大量的實踐考察和總結分析,國外學者對部門協同進行了可謂海量的研究。
這些研究主要包括部門協同的概念、動因、類型、運行機制、開展流程、影響因素等諸多內容。
其中,有關運行機制的研究為重中之重。
對于該內容,學者們提出了非常多的、有見地的觀點。
這些成果對于人們認識和研究部門協同將起到重要作用。
從總體上看,有關部門協同機制的研究仍處于一個不斷嘗試、探索的階段。
關鍵詞:
在國外,作為一種公共管理的新模式或類型,部門協同興起于新公共管理運動(newpublicmanagementmovement)的中后期。
在新公共管理運動中,公共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得到了大幅的提升,政府運行的成本也大大降低,但也帶來了公共管理的空心化和碎片化、部門之間協調和合作的忽視等問題。
部門協同不但能較好地解決這些問題,而且能進一步提升公共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因而成為了許多國家新一輪公共管理改革的主要內容和方向。
在實踐中,開展部門協同的公共管理領域非常多,例如環(huán)境保護、自然資源管理、教育服務、公共衛(wèi)生服務、交通安全治理、社區(qū)安全治理、犯罪預防和治理乃至城市發(fā)展建設、經濟發(fā)展等。
國外學者在深入考察這些領域中的實踐的基礎上對部門協同進行了可謂海量的研究。
從總體上看,這些研究主要包括部門協同的概念、動因、類型、運行機制、開展流程、影響因素等諸多內容。
在這些內容中,部門協同的運行機制為重中之重。
一、部門協同機制研究的基本情況。
一般認為,部門協同是指多個不同的公共管理部門為實現共同確定的目標而通過信息、資源和權力的共享、共同決策、聯合行動等開展的較為正式的深度合作[1]。
從實踐情況來看,部門協同的成功開展絕非易事,不成功的案例也并不鮮見。
為實現成功的部門協同,就必須建立順暢的、完善的部門協同機制。
相對于單個部門的運行機制而言,部門協同的運行機制要復雜得多。
它所要解決的問題是不同的部門具體采取什么樣的形式、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以及應用什么樣的方法來共同解決復雜的社會問題或處理跨部門邊界的公共事務。
對此,國外學者們基于不同的研究思路提出了許多有益的觀點。
一些學者主要研究不同的部門共同開展部門協同工作需要遵循的原則,并以這些原則作為部門協同的運行機制。
例如,部門協同的開展需要遵循六個原則:(1)真正認識到開展部門協同的必要性;(2)深刻理解開展部門協同的意圖及實現該意圖的現實可行性;(3)積極主動地參與部門協同的工作;(4)建立并保持相互信任的關系;(5)進行內容明確且要求嚴格的工作安排;(6)推行過程管理和開展組織學習(organizationallearning)[2]。
一些學者對部門協同運行涉及的要素進行了分類,分析了部門協同的開展對這些要素提出的要求,把這些要求作為部門協同的運行機制。
例如,部門協同涉及的要素分為權力、資金、工作習慣、技術或技能、思想或價值觀五類,對于權力要素,要求參與部門及其人員對于部門協同要開展的具體工作都要有明確的職責,部門協同不是臨時組織一批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去完成一件事情等等[3]。
一些學者以部門協同運行的過程分析為主線,把此過程分為若干階段或部分,然后分別設計了各階段或部分中的基本工作框架,以此作為部門協同的運行機制。
例如,部門協同的運行被分為信息交流、行動策劃、項目和方案實施、實施中的協調和合作與協同關系的建立和維系五個階段,在信息交流階段,基本工作包括部門間的相互學習、對各部門的現有工作和能開展的工作的了解、決策過程的公開、信息共享方法的確定等等[4]。
一些學者主要參照單個部門的運行機制的構成情況,從組織結構、保障條件和行動開展三個方面建立了部門協同的運行機制。
采取措施鼓勵本部門人員積極參與部門協同等,行動開展方面包括理解共同使命、明確工作目標、推行績效管理、根據需要及時調整行動方案、實現團隊成員的全過程參與等[5]。
一些學者把部門協同視為一個與外部環(huán)境有著密切關系的開放系統(tǒng),基于“輸入—處理—輸出”的模式建立了其運行機制。
溝通交流方式的選擇、人員和資源的調配等,后者又包括行動方案的實施和內部管理活動的開展,輸出部分為協同的績效及其評價等[6]。
還有一些學者基于先前學者們對部門協同的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建立了一個包括初始條件、過程要素、組織管理、偶然因素和限制因素、績效和問責五個部分的運行機制。
部門協同績效的定期評價、基于績效評價的調整、績效管理系統(tǒng)的建立等[7]。
二、對部門協同機制研究的簡評。
部門協同的運行機制具有明顯的特殊性。
對于跨部門的公共事務,在傳統(tǒng)模式下其涉及的多個部門分別根據自己的職權范圍按照自己的程序處理屬于自己負責的部分,而在部門協同的模式下這些部門被聯合起來按照“特事特辦”的方式和方法對其共同處理。
如何把這些部門聯合起來,并確定這種“特事特辦”的方式和方法是建立部門協同的運行機制的關鍵。
上述介紹的研究成果,多是對這些關鍵問題的處理的觀點。
但是,無論在實踐中,還是在理論上,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對這些關鍵問題的處理都尚無定例,仍處于一個不斷嘗試、探索的階段。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公共管理利益論文篇十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短短兩年半的研究生學習生涯即將結束。兩年多來,我收獲了很多,成長了很多。此刻,我想借此機會,表達所有在我研究生生涯中幫助我、鼓勵我、支持我的人,謝謝你們陪我一起走過這美好的歲月。
首先,我要感謝我的研究生導師蔣義偉副教授。在我剛上大學的時候,蔣老師就做了我的班主任,那時就很羨慕他深厚的.學術能力,后來,很榮幸在研究生階段他成為我的導師,指導我論文的寫作。很榮幸能和蔣老師一起探討學術問題,老師敏捷的思維、清晰的思路,很好地解決了我在寫論文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使我順利地完成論文的寫作。老師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也時刻影響著我,提醒我做事不能心急毛躁。在此,我也要感謝胡覺亮老師,胡老師平易近人的性格以及虛懷若谷的精神,使得他深受學生的愛戴。感謝韓曙光老師在蔣老師出國的那段期間給予我的幫助和提醒。
其次,我要感謝我的室友大琳子同學。感謝你對我的關愛以及無私的幫助。你給我?guī)砹撕芏嗟臍g樂和感動,因為有你的陪伴,我的研究生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也充滿了歡聲笑語。你樂觀豁達的性格也使得我變得開朗起來。我也要感謝陳喜樂同學默默地付出和對我的鼓勵支持。感謝我的同門喻鳳以及各位師妹師弟,你們的幫助,讓我的學習更加地順暢。
此外,我也要感謝在這里遇到的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在人生之路上,有你們的鼓勵、支持和安慰,讓我的生活充滿感動和幸福,也使我可以常常反思自己,不至于迷失。
最后,我要感謝我的爸爸、媽媽和弟弟們,謝謝你們?yōu)槲覄?chuàng)造了美好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謝謝你們一直以來無私地付出和對我的關愛,你們就是我堅強的后盾,鼓勵我不停努力向前。
雖然我的研究生生涯即將結束,但我不會辜負你們對我的期望,繼續(xù)努力奮斗!
公共管理利益論文篇十一
醫(yī)學院校開設的公共管理類專業(yè),大多是醫(yī)學和管理學交叉結合的綜合性學科,如公共事業(yè)管理(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是醫(yī)學、管理學和衛(wèi)生法學等學科的交叉融合,勞動與社會保障(醫(yī)療保險)是醫(yī)學、管理學、保險學等學科的交叉融合,這種交叉學科的特點對醫(yī)學院校公共管理類人才的培養(yǎng)提供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戰(zhàn)。
第一篇。
1目前課程設置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課程設置不當、內容滯后課程設置不當。
有些院校課程設置缺乏科學性、系統(tǒng)性。
課程設置不以培養(yǎng)目標為出發(fā)點,“因人設課”和“因課設人”的現象時有存在[7]。
主要表現在:一方面,學校課程設置偏向導師的研究方向,專業(yè)課開設片面狹窄,甚至存在為了照顧某些人而開設一些非必要課程,造成了碩士生知識的偏移和時間的浪費。
另一方面,由于教師資源的短缺,有些課程的開設找不到有能力的老師,“因課設人”的“拉郎配現象”也在高校頻頻出現,教學質量出現問題,碩士生的課程學習質量得不到保障。
課程內容滯后。
由于學科課程要求知識要成熟、嚴謹,因此一些學科領域的最新知識和科研成果,特別是一些熱點、重點、邊緣學科和高新技術的研究以及還在進一步探索中的內容,很少能及時地反映到研究生教育的課程內容中。
1.2選課存在隨意性、目標性不強碩士生入學后,面臨的首要任務是“選課”,如何選擇自己的課程體系對以后課題進展產生很大的影響。
特別是應屆碩士生,他們從來沒有接觸過科研課題,在選課時非常迷茫,存在選擇隨意性和目標性不強等問題。
所選課程部分由導師按照專業(yè)進行指定;部分由學生根據課程題目、教學大綱及本人興趣進行選定。
另外,碩士生課程學習過程中也存在盲目性,不能根據科研課題研究工作的要求進行有針對性的、系統(tǒng)性的課程學習,導致了研究生課程學習與科研的脫節(jié),課程學習的知識不能順利的應用在科研工作中。
1.3對隱性課程的關注不夠完整的教育課程,應當包括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
顯性課程是以課程計劃、教學大綱、教材形式明確陳述的課程;隱性則是以教育的物質環(huán)境、精神氛圍等方式存在的,未明確陳述的課程;前者是通過學生有意識的特定的心理反應起作用,后者則是通過學生無意識、非特定的心理反應影響學生[8]。
隱性課程可具體到一門完整的課程中,隱性課程和顯性課程并存,如,潛藏在教材、教學活動方式、師生關系、課堂氣氛中的文化價值、態(tài)度、習慣等,同時,隱性課程也存在于校內外的教育活動中。
科爾伯格認為、家庭、學校和廣大社會道德氣氛也是隱性課程。
隱性課程具有陶冶功能、育美功能、益智功能、健體功能[8]。
但國內大部分高等院校忽略隱性課程的重要性,對隱性課程關注度不夠。
2課程學習和一級學科課程體系建設的必要性。
2.1課程學習的重要性從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概念及本質特性來看,研究生教育學理論體系中最常見、最普遍、最根本的概念就是“學習和創(chuàng)新知識”[9]。
課程學習是研究生培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研究生的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科學的思維習慣和認知品質,完成碩士生階段培養(yǎng)目標,為科學研究服務[10]。
在科學研究中,只有掌握牢固的基礎知識和系統(tǒng)的專業(yè)技能才能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去探索研究,完成碩士生培養(yǎng)目標。
學習研究過程是一個認知過程,必須遵守認知的普遍規(guī)律,首先獲取信息,然后使用信息,最后進行開拓創(chuàng)新階段。
碩士生課程學習屬于知識的獲取階段,合理的知識結構和系統(tǒng)的專業(yè)知識體系是科學研究的基礎。
雖然本科階段是基礎知識學習的主要階段,但籠統(tǒng)且過于寬泛的課程學習,無法使學生集中知識進行某一領域的科學研究。
碩士生課程學習主要是根據科學研究的需要進行選課,補充本科階段專業(yè)知識學習的不足,更深層次的對某一專門領域進行科學研究;另一方面,在本科階段學習很少會涉及到科學研究的方法,缺乏科研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碩士課程的開設和教學方法的改進,可以幫助培養(yǎng)碩士生的科研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2.2一級學科課程設置的科學性目前國內大部分院校碩士生課程體系都是基于二級學科建立的,這導致研究生獲取知識面狹窄且過于專業(yè)化、交叉性學科開設困難、學生適應能力差等一些問題的出現。
一些畢業(yè)留校教學的碩士生甚至沒有能力開設其一級學科下其他二級學科的專業(yè)基礎課程。
而畢業(yè)后在社會崗位工作的碩士生由于知識面狹窄且適應能力差,工作中處處遇到阻礙。
基于一級學科的碩士生課程體系,一級學科基礎課程是基礎性、通用性和寬廣性的,為二級學科的專門化發(fā)展提供堅實的平臺,解決了碩士生知識面過于狹窄,適應能力差等問題[11]。
另一方面,醫(yī)學院?;谝患墝W科課程體系是碩士生教育發(fā)展過程中的必然產物。
醫(yī)學院校的環(huán)境特殊性,資源偏移性和教師資源分布不均等問題,促使基于一級學科碩士生課程體系的出現。
第一,它打破了不同學科間的壁壘,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
第二,充分利用優(yōu)秀教師的資源,有效地緩解教師資源不足和師資力量分布不均等問題。
總之,目前社會是一個多元化、信息化的社會,迫切需要素高質復合型人才,基于一級學科課程體系的建設有利于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有效地緩解了醫(yī)學院校教育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
3第四軍醫(yī)大學基于一級學科公共管理碩士課程模本的建立。
在基于一級學科的碩士生課程體系建設中第四軍醫(yī)大學(以下簡稱“我校”)重視課程設置的相對完整性,突出前沿性,明確課程設置體系的層次性,強調研究生教育課程設置體系的個性化。
在對公共管理專業(yè)相關單位調查訪問的基礎上,了解學生、教師和社會需求及目前培養(yǎng)方案存在的問題,完善公共管理碩士的培養(yǎng)目標,根據培養(yǎng)目標的具體要求設置碩士生課程。
同時,借鑒國內外一些已經建立一級學科課程體系的高校課程設置情況,和一些知名院校的培養(yǎng)方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進一步完善一級學科課程體系,保持課程的多樣性和個性化,注重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
3.1構建課程體系基本原則要考慮學科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以及研究生的層次和個性化發(fā)展,有利于研究生打好廣博、堅實的理論基礎,培養(yǎng)研究生重組與整合知識的綜合能力,構建研究生知識邏輯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進行科技創(chuàng)新的探索能力[12]。
3.2進一步明確并細化培養(yǎng)目標課程體系的開發(fā)是循序漸進的:從學校闡明的教育目標開始,以對每個學生畢業(yè)前后的評價結束。
設計階段從明確總體目標開始,然后又向著制訂課程目標、單元目標進展,所闡述的目標越來越具體化。
每一門具體課程的設計,教學方法的選擇,對學生的評價都將以這些目標為依據[13]。
公共管理碩士培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適合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公共管理專業(yè)人才。
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思想,系統(tǒng)地學習和掌握公共管理理論基礎和專業(yè)知識,熟悉我國和國際公共管理理論與實踐的現狀及其發(fā)展趨勢,具有獨立分析與解決本學科理論與實踐問題的科學研究能力,不僅要重視人才培養(yǎng)的高層次性,更要重視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業(yè)精神的培養(yǎng)。
能熟練地運用英語,畢業(yè)后適合到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從事本專業(yè)的教學與科研工作,適合到政府部門和事業(yè)單位從事管理工作。
碩士生的培養(yǎng)目標相當一部分以課程為中介而實現的,課程是實現教育培養(yǎng)目標的基本途徑和手段。
研究生教育培養(yǎng)目標與研究生教育課程內容的選擇、課程設置及體系構建有著直接的關系。
課程在實質上就是培養(yǎng)目標的細化,研究生的課程設置應以培養(yǎng)目標作為根本依據。
具體而言,總體性培養(yǎng)目標實際上是規(guī)定了研究生教育應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它是課程設置的總綱;具體性培養(yǎng)目標規(guī)定了某專業(yè)應培養(yǎng)什么樣的“專門人才”,是課程設置的直接依據[14]。
培養(yǎng)目標的確立與實現決定著人才的培養(yǎng)質量,引導著課程目標的制訂和課程學習的進行。
課程目標是培養(yǎng)目標的細化和分支,詳細地說明了課程學習的基本任務與要求。
進一步明確并細化了公共管理碩士生的培養(yǎng)目標,為課程體系建設指明了正確的方向。
3.3明確課程體系的基本架構基于二級學科的碩士生課程體系架構分為公共基礎課,專業(yè)基礎和專業(yè)選修課及選修課三部分,實踐環(huán)節(jié)包括“學術研討會與學術報告”和“教學或臨床管理實踐”,課程設置簡單,條理性差,忽略碩士生培養(yǎng)目標的可實現性。
與基于二級學科的課程體系設置相比,基于一級學科的課程體系架構整合了方法類及工具技術類課程,增開了一級學科的專業(yè)基礎課程,選修課程中增加了跨學科選修課和跨專業(yè)補修課程,在充分利用教師資源的同時,使碩士生課程體系更加完整和多樣化,盡量彌補目前國內碩士生課程設置中存在的問題。
另外,研究生課程學習階段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課程。
考查課程成績采取平時考核成績和期末考查成績雙重結合的形式進行記錄。
平時考核包括課堂表現、測驗、作業(yè)、考勤等方面的內容;期末考查由任課教師根據課程實際情況,可采取專項設計、技能測試、實驗實訓、專題論文等方法進行考查。
我?;谝患墝W科的課程體系中公共管理類碩士生課程體系模本見表1,公共課程是基于國家規(guī)定和學校需求,針對科學學位碩士生統(tǒng)一開設的課程,重視政治理論課和英語。
基礎課程是碩士生階段進行科學研究所用到最基本的方法類課程。
特別是對研究方法和實驗工具技術的學習,是碩士生科學研究的基礎。
如下列課程的開設:文獻檢索,主要學習科學研究所用到的文獻檢索方法,特別注重對一次文獻和英文文獻的檢索與查閱方法;高級流行病學與循證醫(yī)學,學習流行病臨床研究方法、評價與循證醫(yī)學實踐案例等,培養(yǎng)學生有意識地、明確地、審慎地收集證據進行研究,為科學實驗和調研提供正確的思維方式、科學的研究方法和理性的判斷;實驗方法與數據處理:培養(yǎng)學生數據處理能力,提高數據利用率和有效率。
一級學科專業(yè)基礎課程是基礎性、通用性和寬廣性的課程,注重學科間的交叉融合。
在美國,研究生教育在很長一段時期里功利和實用的.色彩比較濃,從碩士到博士,各類專業(yè)應用性的課程開設得比較多,對系統(tǒng)的基礎理論課程的設置和教學有所忽視[15],研究生教育重視基礎知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
根據一級學科培養(yǎng)方案要求整合跨二級學科的碩士生課程,設置一級學科專業(yè)基礎課。
下列課程比較適合被設置為公共管理一級學科的基礎課程。
公共管理學:是運用管理學、政治學、經濟學等多學科理論與方法專門研究公共組織的學科。
管理心理學:是由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和人類學4門學科構成的綜合性課程。
主要任務是探索改進管理工作的心理依據,尋求激勵人心理和行為的各種途徑和方法,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提高勞動工作效率。
在我校,心理學特別是實驗心理學的教學及科研,擁有強大的師資力量及先進的科學儀器和技術水平,是我校特色相關學科。
跨學科任選課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研究生階段開設的所有課程。
二級學科補修課是跨專業(yè)研究生要求必須選修的,本專業(yè)本科階段必修課程(教學方法和內容可以根據碩士生的學習和理解能力加以調整)。
學術研討會與學術報告是學?;蚩剖遗e辦的前沿性講座或研討會。
教學或臨床管理實踐是研究生階段必須參加教學或臨床管理工作。
研究生教育是一種研究型學習,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16]。
我校在教學管理及改革過程中充分認識到課程學習的重要性,發(fā)動全校不同專業(yè)學院共同進行“基于一級學科的研究生課程體系建設”課題研究,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公共管理利益論文篇十二
許多經濟學家和衛(wèi)生經濟學家的理論研究中健康被看作是人力資本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經濟發(fā)展的一個推動因素。
而實證研究也發(fā)現健康狀況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
如果一個國家衛(wèi)生部門的績效非常差,那么該國的經濟增長也將逐漸消失。
因此,對公共衛(wèi)生投入是一種投資,而不僅是消費。
公共管理利益論文篇十三
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是指公共部門引導工作人員的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以實現共同的目標,按預定的標準和程序將公共資源分配給公共部門工作人員的過程。
如今,在經濟全球化與信息技術的推動下,公眾對公共部門的期望日益增高,為適應外部環(huán)境劇烈的變化,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出現了一些新的發(fā)展趨勢:
1.激勵人性化。
“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得到充分體現,要求實行人本管理。
2.激勵制度化。
公共部門為了克服制度化過度的弊端,走向了有選擇性的靈活化。
3.激勵方式與私營機構接近化。
一方面政府部門形成了類似私營機構的具有競爭性的人力資源管理新體制;另一方面以公正、效益為本的政府管理新文化進一步影響著私營機構的經營理念與管理哲學。
二、我國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激勵問題。
我在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網公布的“中國企業(yè)員工敬業(yè)指數調查報告”中看到這樣的結論:不同行業(yè)的員工敬業(yè)指數中,在政府部門工作或從事公共事業(yè)的員工敬業(yè)度最低。
這說明公共部門的激勵存在著急需改進的問題。
(一)公共部門目標導向的迷失。
激勵的價值導向模糊不清,缺乏激勵動機。
組織本身目標的錯位和混亂。
我國的公共部門的使命定位與市場經濟條件下對于公共部門的使命要求嚴重脫節(jié)且員工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嚴重脫節(jié),對于公共組織的使命感和認同感不足,這就使組織目標的激勵作用非常有限。
(二)薪酬制度缺乏合理性和公平性。
制定一個有效的、合適的薪酬制度,是人力資源管理過程的一個重要內容。
相對而言,公共部門的薪酬制度則較為固化,缺乏合理性和公平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薪酬缺乏彈性,激勵機制名存實亡。
我國公共部門的分配問題受制于既定的法律、政策,通常同一系統(tǒng)、同一部門要遵循相同的規(guī)范,由此導致了公職人員薪酬結構的不合理。
第二,職工薪酬調整缺乏公平性。
公平理論告訴我們,人們關注薪酬差別的程度往往高于關心薪酬水平。
然而,在我國公共部門薪酬管理中不同職位的薪酬上調的幅度差異過大,易造成職工心理的失衡。
(三)績效評估和晉升機制的不科學。
公共部門屬于一個龐大的社會服務系統(tǒng),是一個以謀取社會的公共利益為目的的.組織體系,其創(chuàng)造的社會效益通常需要一個比較長的周期才能得以體現,并且許多情況下無法以貨幣性的指標去衡量。
因此,這在一定種程度上導致了公共部門的產出難以量化。
基于這原因,我國公共部門往往采取一些間接性的指標來進行考核,而這勢必造成了公共部門職員的業(yè)績難以得到準確和客觀的評價,進而影響了考核對員工激勵應有的作用。
(四)人才流動機制缺乏靈活性和競爭性。
我國公共部門在觀念上往往對人力資源的流動持保守態(tài)度,表現為人才流動機制的僵化,缺乏靈活性和競爭性。
首先,體現在部門橫向之間職員流動的僵化。
由于官僚行政組織所強調的權威等級和部門界限,各部門之間人才的交流很難得到有效實現;其次,職員進退機制的僵化也比較明顯。
我國公共部門雖然采用職位常任制,但絕大多數公共部門并沒有實行真正意義上的解聘制度,結果演變成了事實上的雇傭終身制。
第三,職員升遷缺乏競爭性。
目前我國公共部門職務晉升制度尚不穩(wěn)定、不健全,職員的晉升沒有明確嚴格的條件、方法和程序。
公共管理利益論文篇十四
通過對碩士學位論文研究內容的統(tǒng)計和分析,我們發(fā)現,在以體育公共管理為內容的研究領域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競技體育管理、大學生體育管理和社區(qū)體育管理,分別占論文總數的15.9%、14.5%和13.1%。
由此可見,體育公共管理類碩士學位論文的研究內容涉及的都是學生能看到、接觸到的體育事務。
研究國外體育公共管理方面的論文,只有寥寥數篇,而且這些論文的結論都是通過分析世錦賽、奧運會和其他大型比賽的數據得出的,其原因主要是我國碩士研究生的科研經費較少,研究條件有限,很少接觸到國外體育組織,獲取最新的信息資料,也很少能借鑒國外優(yōu)秀科研成果。
在體育公共管理領域中,中小學體育管理、體育教學管理也是碩士學位論文常常關注的內容,分別占論文總數的8.1%和6.6%,這說明一部分研究生更愿意研究熟悉的學校教學環(huán)境。
目前,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但關于老年體育管理方面的研究論文僅占總數的2.7%,這與目前社會發(fā)展形勢不相符,應給予更多的關注。
體育行政管理基礎理論方面的研究所占比例更少,這方面論文只占論文總數的3.9%。
文獻綜述類論文也很少涉及基礎理論方面的內容。
由此可以看出,碩士學位論文應在基礎理論方面有所加強。
體育科研方法是研究體育規(guī)律的重要組成部分,并通過研究體育現象,揭示其內在規(guī)律[1]。
因此,體育科研方法對促進體育事業(yè)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分析論文中所包含的研究方法時,我們發(fā)現用到的方法主要有4種,即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tǒng)計法和邏輯分析法,分別占論文總數的89.2%、63.8%、56.6%和49.4%。
搜集資料過程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觀察法、實驗法、測量法和德爾菲法,而整理和分析資料主要采用數理統(tǒng)計法、邏輯分析法、比較分析法、個案分析法、模糊數學分析法和層次分析法。
這507篇學位論文的統(tǒng)計結果表明,在絕大多數論文中,學生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數理統(tǒng)計的定量研究方法,說明這些學生重視研究各變量間的邏輯關系,并對研究成果進行更為科學和準確的描述,同時也說明我國體育管理研究在方法上所取得的進步。
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研究體育公共管理提供了更好的技術條件,綜合研究已成為主要的研究方法。
目前,體育公共管理碩士學位論文采取的研究方法已呈現出多元化和綜合化的趨勢,多種研究方法的運用能更加全面、客觀、深入地揭示所研究的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體育研究結論的準確性和客觀性。
碩士學位論文的研究性質分為基礎性研究、應用性研究和開發(fā)性研究。
基礎性研究強調對客觀現象和事實進行理論性探索或實證性分析,檢驗理論依據與客觀事實的符合程度。
雖然基礎性研究沒有強烈的應用目的,但基礎性研究是應用性研究的基礎,沒有良好的基礎性研究,新知識和新領域的發(fā)展會受到阻礙。
以獲取新思維和新知識的創(chuàng)造性研究,帶有很強的目的性和實用性,并把應用性的研究成果以新產品和新技術的形式展現出來[2]。
基礎性研究是應用性和開發(fā)性研究的基石,應用性研究是基礎性和開發(fā)性研究之間的橋梁,開發(fā)性研究是基礎性和應用性研究的目的和歸宿。
這三種研究相輔相成,互為一體、缺一不可。
我們對這507篇體育公共管理類碩士學位論文進行統(tǒng)計,結果顯示,應用性研究占的比例為73.7%,基礎性研究占的比例為19.2%,開發(fā)性研究占的比例為7.1%。
原因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碩士研究生擁有的資料和科研條件有限,進行基礎性研究的難度比較大;二是主觀上忽視基礎性研究,而直接進行研究性研究;三是應用性研究比基礎性研究更容易。
這說明碩士學位論文在選題上對基礎性研究的關注不夠,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4.1群眾體育、學校體育和競技體育通過對這507篇碩士學位論文研究領域的分析,我們把這些論文的研究領域分為三類:群眾體育類研究、學校體育類研究和競技體育類研究。
其中,絕大多數論文關注的是群眾體育、學校體育和競技體育中的管理現象及管理問題。
從這一現象可以看出碩士研究生對我國體育公共管理的重視和關注。
在2002-2010年的9年中,這三類論文的數量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在發(fā)生變化,2002年到2004年間,競技體育類研究所占比重最大,達到50.3%;2005年到2006年間,三類研究所占的比重較為接近;從2005年開始,競技體育類研究開始下降,并略有起伏,但仍在20%左右;從2005年起,群眾體育類研究開始異軍突起,并開始占據首位。
2002年到2004年間,競技體育類研究是體育公共管理碩士學位論文研究的熱點;而2006年以后,群眾體育類研究開始占據主導地位,并成為體育公共管理碩士學位論文研究的熱點。
學校體育類研究所占比例從2008年開始變得較為穩(wěn)定。
在學校體育類的研究中,中小學體育研究和高校體育研究為兩大研究熱點,也是碩士學位論文重點關注的內容。
在國家大力發(fā)展群眾體育的背景下,群眾體育類研究和競技體育類研究正在發(fā)生悄然轉變,碩士學位論文關注的重點也從競技體育轉向了群眾體育。
目前,對群眾體育類的研究已呈上升趨勢,這說明碩士學位論文已開始關注群眾體育。
4.2城市體育和農村體育農村體育是以健身、娛樂為導向的在農村開展的強身健體的體育鍛煉活動。
城市體育是以健身、娛樂為導向的在城市開展的強身健體的體育鍛煉活動。
兩者的區(qū)別就是開展健身鍛煉的地域不同。
不同區(qū)域由于經濟、社會、文化的差異性,體育觀念、運動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體育公共管理的目標是一致的。
2002年到2012年的9年間,農村體育研究所占的比例不足25%;而城市體育研究一直占據主要地位,所占比例達到87.5%。
二是由于城鄉(xiāng)經濟發(fā)展不均衡,并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的體育資源、大型體育賽事和體育消費市場都集中在城市,因此,城市的體育熱點“話題”要多于農村,也吸引了更多研究者的關注;三是由于體育管理類碩士學位論文的作者多為在校學生,他們學習、生活在城市中,因而城市體育研究順理成章地成為他們研究的話題。
3結束語。
由于碩士學位課程結構、知識領域和研究條件的限制,碩士學位論文還無法超越客觀條件的制約。
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體育公共管理類碩士學位論文的水平將會進一步提高。
公共管理利益論文篇十五
實驗室的數據分析培訓、人力資源管理與行為觀察、電話訪談、社會調查以及政府效率研究等項目,均可以面向社會服務,服務收入可以補充實驗室的發(fā)展經費,部分解決經費不足的問題。
五、結束語。
公共管理實驗室分為多個層級,多個專業(yè)方向。
由于各學校自身的情況不同,學校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專長,選擇適合自己情況的公共管理實驗室建設方向。
公共管理實驗室建設和實驗教學體系的建立是公共管理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于公共管理學科方向的多樣性,公共管理實驗室建設也具有相當的復雜性,許多問題仍有待進行深入探討并予以解決。
作者:印德中單位: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學院。
公共管理利益論文篇十六
(一)新公共管理強調管理的高效率,有利于行政機關的辦事效率的提升西方國家形成的新公共管理體制往往將政府的行政能力進行企業(yè)化的管理,強調管理過程的效率意識,由于我國的政府機關受到多方面原因的影響,所表現出來的就是政府機關以及政府機關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的低下,同時受到我國的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給政府的權力代啦的就是這種權力過分的集中起來,政府該管的事情也管、不該管的事情也管,所以說導致政策的制定和推進過程都出現了人浮于事的情況。
對于我國的行政管體制來講,由于機構的設置不合理,往往出現的就是機構的重復設置,這種行政管理機構當中人員龐大、工作人員較多,辦事的人卻相對較少。
新公共管理強調政府在日常的公共管理過程中應該像企業(yè)進行管理那樣樹立起效率意識,不斷地增強市場的活力,用相對較少的資源來建立起一套能夠更加適合政府管理的有效體制,同時還能夠為市場經濟的發(fā)展提供更好的服務,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行政管理過程中兩者相互協調起來。
為了提高效率,政府管理人員首先應樹立效率意識,增強活力,用有限的資源創(chuàng)造更多的公共產品,提供更好的服務。
(二)引入競爭機制,不斷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競爭意識的表現競爭意識和目標管理這樣的內容都是新公共管理理念中重點表現出來的內容,在我國的行政管理的改革當中應該不斷地提升政府機關的管理過程的競爭意識,在政府機構當中形成一種積極有效地競爭機制,讓所有在政府機關部門進行工組的人員都有一種競爭意識和目標意識,將政府機關的工作人員的分工更加合理、更加有序的體現到他們的日常工作當中去,促進這種競爭意識的形成,使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夠在一個高效的政府管理體制的作用下面形成起來,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更加合理、有序的進行。
新公共管理在不斷地實踐過程中往往將競爭的機制引入到了政府公共服務的領域,打破了政府這種獨家經營公共服務的壟斷地位,積極有效地鼓勵其他的社會組織和企業(yè)組織來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務的產品。
這樣的話就能夠提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的政府的競爭意識,如果在提供公共服務的過程中,沒有能夠建立起一種有效的方式的話,就難以促進我國行政管理改革的優(yōu)勢所在,難以形成一種服務的意識,就不能夠達到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的有效作用。
(三)不斷地提升法律在行政管理改革中的作用,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形成在西方建立起來的新公共管理是在嚴格的法律和規(guī)章制度的作用下建立起來的,這種管理體制更加注重公平正義的形成,同時還需要看到的就是所有的社會行為,包含著政府的各種行政手段,都必須在遵守憲法和法律的基礎上進行,這樣的話就需要建立起一套相對完善的法律制度。
在我國由于法律制度還沒有完全的建立起來,鑒于這樣的一種現狀就需要不斷地進行各項法律的立法工作,做到各種社會行為都有法律的約束,才能夠提升社會管理的有效性和社會管理的針對性。
同時我們更應該清楚的看到,只有將社會行為規(guī)范到一個限定的圈子里面才能夠有效地提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行為的科學化水平,才能夠將社會的公平和社會的正義更加完整的體現出來。
通過對于新公共管理內容的分析可以看出,對于我國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最大的一個借鑒的作用,就是要政府在完成公共管理的目標和任務服務的時候,制定一系列成熟的法律制度來規(guī)范和約束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容,將所有的不合理的內容都能夠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面。
促進我國各項事業(yè)的開展都能夠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的一種社會風氣,這樣才能夠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完善。
(四)新公共管理突出了對于政府和公務員的約束,使其更好地為社會服務由于我國的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往往側重的是對于制度的改革,對于政府和公務員的約束相對較少,這樣的話就難以保證國家行政權力在實施過程中難免被扭曲,新公共管理將這種管理體制出現的弱點清晰地揭示出來,不斷地改進我國行政管理改革中與社會發(fā)展不相適應的地方。
所以說,在我國行政管理改革中應該建立起一種能夠有效的監(jiān)督和管理,政府本身和公務員行駛權力的有效手段,不斷地提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的政府行為和公務員的行為。
盡管政府機構改革的直接目標可以是改善行政績效,但也要與政治體制改革結合起來。
要讓行政人員認識到行政工作所負有的政治責任,增強對政治的敏感性,保持對政策的自覺響應性,從而達到忠實地履行行政職責的目的。
另外在這個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啟示就是必須堅持全方位的改革模式,以往的政府改革把重點放在機構和人員的裁減上,忽視了公共管理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政府改革的進程。
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化和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應高度重視政府改革的配套工程,將組織變革、職能轉變和管理方式的更新有機結合起來,系統(tǒng)的、全方位的推進新一輪的改革,使政府通過改革真正做到“強身”,以實現改革的最終目標。
努力改善市場與政府的關系。
在我國,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不僅體現在政府對市場的作用,而且要充分利用市場對政府的反作用,遵循市場經濟規(guī)律,發(fā)揮市場機制的功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公共管理利益論文篇十七
改進教秘工作,提高工作效能,除了要營造一個“以人為本”的外部環(huán)境之外,還要從內部提升教秘自身的專業(yè)素質,這也是新公共管理強調專業(yè)化管理的必然要求。
提高教學秘書的專業(yè)素質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從源頭抓起,即在選聘教學秘書的過程中,要注重對高素質人才的選拔,引進高水平的師資力量來充實教學秘書隊伍。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不斷深入,教秘工作的專業(yè)性、復雜性和難度不斷提高,對教秘的高素質高水平要求日益凸顯。
因此,選拔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學秘書,將是教學工作順利、高效開展的重要保障,這也是當前高校招聘工作中出現的一個重要趨勢。
另一方面,在選聘教學秘書人才后,要重視對教秘隊伍的培訓和教育。
通過有計劃的組織培訓、學習,加強教秘隊伍的思想認識,提升其服務意識、奉獻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和科研意識,從而提高其工作能力,保障教學工作的高效運行。
公共管理利益論文篇十八
基于中外當前國情,國家公務員制度是現代人事行政制度的主要存在形式也是我國干部人事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中西公務員制度的比較,揭示中西公務員制度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借鑒西方公務員制度的優(yōu)點,同時,根據我國的基本國情,不斷完善我國的公務員制度,建立富有中國特色的公務員制度,推進中國公務員制度的發(fā)展。
公務員制度中國西方比較。
公務員制度作為各國公共管理體制的一部分,與一國的基本國情有著密切的關系。各國公務員制度不僅程度不同地反映著政治文明建設的普適價值,也扎根于自身所處的具體社會和歷史條件之中,是人類政治文明成果和本國經濟、政治、意識形態(tài)、文化歷史傳統(tǒng)等因素的綜合體現。由于中西經濟政治文化上的差異,中國與西方的公務員制度當然也就有了很大的不同。
(1)實行以考任制為核心的錄用制度公務員任用的形式主要有選任制、委任制、聘任制和考任制幾種。
考任制是公務員制度的基礎,是指通過考試的辦法,以應選人員的成績優(yōu)劣作為客觀標準來選用所需的公務員,這是大多數人進入國家公務員隊伍的必由之路。
各國都強調公務員考試錄用要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yōu)原則。這是公務員制度的基本標志。根據我國公務員法規(guī)定,從非公務員到公務員以考任制為主,選任制、委任制、聘任制為輔。英美兩國的官吏制度改革,是以建立考試錄用制度為開端的,法國、日本、德國等國建立現代國家公務員制度也是從實行考試錄用開始的。美國聯邦官員中有90%是通過公開競爭考試的辦法錄用的。公務員參加錄用考試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出身、黨派、宗教信仰、家庭背景、婚姻狀況等因素而遭受歧視或享受特權。主要按報考人的考試成績,參考其資歷、學歷、品德和健康狀況,擇優(yōu)錄用。
(2)實行以工作實績?yōu)榛A的考核制度。
世界各國對公務員的考核,稱呼不盡相同,如埃及稱“考核”,法國稱“鑒定”,日本稱“勤務評定”,奧地利稱“工作成績評定”等,內容卻無實質性差別,其主要內容是考績,即通過對公務員工作能力、努力程度,尤其是工作成效等的考核,決定其職務的升降和獎懲。
英國對公務員實行“功績考核制”??己说膬热葜饕ㄈ粘?记诤投ㄆ诳己?,以考績?yōu)橹???己嗽诿绹耸鹿芾碇姓加兄匾奈恢?,被認為是合理懲戒的尺度提升解雇得依據,調整薪金的參考,提高效率的途徑。它主要通過考勤和考績?yōu)橹鳌?/p>
對于考績的具體內容,許多國家都根據本國情況作了比較詳細的規(guī)定。例如法國公務員的考核項目共有14項,即身體適應性、專業(yè)知識、守時值勤、整潔及條理情形、工作能力、合作精神、服務精神、積極性、工作速度、工作方法、洞察力、組織能力、指揮監(jiān)督能力、判斷能力。法國地方公務員的管理比國家公務員的管理簡單得多,但同樣要遵守《法國公務員總章程》。巴黎市大約有5萬名地方公務員,有的地方僅有數千名地方公務員甚至更少。
我國和西方公務員既有相同,也有區(qū)別。我國和西方國家公務員權利和義務的共同點體現于都規(guī)定公務員要依法行事,忠于職守,為大眾服務,遵守紀律,不得經商,不得參加與本部門有關的贏利活動,不得兼職等。而其差別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西方各國強調地方公務員的權利和義務一般僅限于服務的地區(qū)范圍,而在我國,所有的公務員所享受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都是相同的,根本不受服務地區(qū)的范圍限制;其次,西方各國強調公務員“政治中立”,不介于政黨活動,即為文官工作不受黨派斗爭的影響。規(guī)定“政治中立”的目的'是為了在多黨競爭的政治環(huán)境中,避免“政黨分贓制”造成的工作混亂和官員隊伍的動蕩不穩(wěn),從而使業(yè)務類公務員不卷入政治斗爭,以保證政府各項工作的有條不紊地進行,穩(wěn)定公務員隊伍,保持政策的連續(xù)性和政治的穩(wěn)定。但是實際上完全做到“政治中立”是不可能的。在我國,則是要求全體公務員都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基本路線,并接受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教育,我國公務員制度的建立是為貫徹黨的基本路線服務并提供組織保證的,這與西方文官制度所標榜的“政治中立”有本質的區(qū)別。
我國公務員的職位分類:綜合管理類、專業(yè)技術類、行政執(zhí)法類三類職位。我國公務員的級別,按照所任職務及所在職位的責任大小、工作難易程度以及國家公務員的德才表現、工作實績和工作經歷確定。
各國對職位分類的具體劃分各有差別,美國國會早在1923年通過《職位分類法》,對各部職員分為5類,44等,1949年,美國國會通過新的《職位分類法》,把公務職位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叫“一般類”,第二類叫“技藝保管類”。英國1971年改革,以職位基礎劃為10類:綜合類、科學類、法律類、研究類、警察類、訓練類、秘書類、專業(yè)技術類、社會安全類、資料處理類。德國的公職人員分為兩大類。第一位是特別職位;第二類是一般職位,分為政治官員和業(yè)務官員。
西方各國公務員的獎懲制度大同小異,一般分為物質和精神兩種。在對文官的獎勵上,方法比較單一,較重視物質獎勵,如頒發(fā)實物獎、獎金或加薪晉級,往往忽視精神方面的獎勵。對文官的懲處,一般由人事監(jiān)督機構與行政法院系統(tǒng)負責,對懲處的時限規(guī)定不甚明確,但對違紀處分的撤銷規(guī)定十分清楚,違法處分記錄一般作永久性保存。目前我國對政府公務員的獎勵有嘉獎、記三等功、記二等功、記一等功、授予榮譽稱號五種。處分種類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和開除六種。西方國家公務員的晉升一般是在年度考核的基礎上,采取考試的辦法進行,正常情況下平均三至五年晉升一次,經過考試合格者可以晉升上一級職務。公務員的交流則大多數國家依靠人事異動制度,即每年年初根據上年考核情況和當年工作的實際需要,進行有計劃的人員崗位輪換。我國政府公務員的晉升,是依據人事管理權限確定,即按中央、省、市、縣各級不同人事管理權限,晉升任免不同層次的公務員職務。近年來我國部分地區(qū)開始在政府機關中實行處級干部聘任制。綜上,我們可以得到的啟示:
1、加快立法,強化執(zhí)法,提高公務員管理的法治化水平。研究制定出臺尚缺的單項法規(guī)。如公務員紀律、行為規(guī)范、調任、競爭上崗等;對現有的單項法規(guī)要在實踐檢驗的基礎上,進行修改、補充和完善。
2、強化競爭激勵機制為重點,推動公務員制度的完善,完善考試錄用制度,加強對應試者行政能力、潛力的測評。改進考核制度,激勵公務員奮發(fā)向上。
3、要注重公務員的培訓工作,建立健全公務員的培訓體制。西方公務員制度的一個長處就是極其重視對公務員的培訓,培訓方式多樣、時間固定、程序規(guī)范,其制度已經法律化。這是值得我們認真借鑒和研究的。
4、要實行公務員隊伍統(tǒng)一管理。這是促進公務員制度健康發(fā)展的重要保障。
西方國家公務員都是由人事部門統(tǒng)一管理的,這有三點益處:
三是使公務員各項制度的內容在執(zhí)行時有統(tǒng)一的標準,從而避免公務員由于各部門的要求及賦予的權力不同而出現待遇不公的現象。
1、張駿生.中外公務員制度比較.中國勞動出版社,2013。
2、蘇海南.楊燕綏等著.中國公務員福利制度改革.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2。
3、姜海如.中外公務員制度比較.商務出版社.2010。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5165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