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在讀完一本書后對所讀內容進行概括和歸納的一種寫作形式。讀后感寫作需要思考和總結,如何在篇章中把握好總結的重點?接下來是一些讀書愛好者的讀后感,他們對書籍的理解或許能夠給大家?guī)硪恍┬碌囊暯恰?/p>
捉蟋蟀讀后感篇一
“唧唧吱!”,這是誰的叫聲,如此高亢,如此悠長。這是昆蟲中的小歌手——蟋蟀,正聚在一起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會呢!任大霖叔叔為了這種奇妙的小動物,還專門寫過一本書——《蟋蟀》,來講述它的故事呢!
從前,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住著一群可愛的孩子,他們剛剛小學畢業(yè),卻沒能考上中學。他們酷愛斗蟋蟀,于是每個人都千方百計、掘地三尺到處抓蟋蟀,他們對蟋蟀知識的了解甚至到了超過某些動物學家的地步,他們明白什么是蜈蚣蟋蟀,什么是蝸牛蟋蟀,什么是蛇頭蟋蟀,以及它們的習性都了如指掌。
他們中有一個叫福興的男孩,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抓到了一只紅頭蟋蟀,那是一個異常兇猛的蟋蟀,整張臉通紅通紅,好似關羽,一看見同性的蟋蟀,就會兩眼發(fā)直,一下子把對方摔得好遠,幾個星期內接連有二十幾只蟋蟀敗在了它的手下,大家都稱它為“紅頭大王”。
這更激發(fā)了另外那些孩子捉蟋蟀的勁頭,他們不分晝夜、不辭勞苦地拼命抓蟋蟀,更有甚者,竟然趁著夜色跑到墳地去抓蟋蟀。一次,一個呆頭呆腦的男孩(名叫趙大云)在割稻時無,意中抓到了一只威猛的蟋蟀,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它的頭是黑色的,個子很大很大,看來又有一場大戰(zhàn)啦!
福興與趙大云各自把蟋蟀放進一個玻璃容器里,戰(zhàn)斗開始了!趙大云的蟋蟀有點象他本人,呆頭呆腦,過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慢慢地向前走去,“紅頭大王”一沖過來,趙大云的那只馬上猛撲過去,咬住了“紅頭大王”的脖子,兩中蟋蟀扭打了起來,這仗打得真是難分難解??!漸漸地,“紅頭大王”占了優(yōu)勢,把敵人逼到了盆沿上,正當它發(fā)出勝利的叫聲時,卻不想形勢發(fā)生了變化,呆蟋蟀猛咬住“紅頭大王”,并把它咬了個四腳朝天,然后再咬住它的身子,“砰”的一聲,把“紅頭大王”摔出了戰(zhàn)場,四周爆發(fā)出了一陣熱烈的掌聲,呆蟋蟀贏了!從此,它不再叫呆蟋蟀了,它的名號正式改為“黑頭元帥”!
接著,大家的興趣轉到了趙大云和它的“黑頭元帥”身上,大家紛紛帶著他們的蟋蟀去斗“黑頭元帥”。趙大云更是來者不拒,一天接連斗上好幾只他都愿意。有一天,大家去找他時,趙大云卻平靜地告訴大家,他已經(jīng)把“黑頭元帥”放回大自然了!他說:我們也都是年輕人了,應該去合作社、生產(chǎn)隊為政府效力了,而不是在這成天斗蟋蟀,希望大家各自把蟋蟀放掉,一起隨我去合作社工作。大家驚呆了。
自從趙大云把“黑頭元帥”放掉后,不知為什么大家斗蟋蟀的勁頭一下子都沒有了。
朋友們,請不要再踩死一只只無辜的螞蟻,請不要再把一只只可憐的小狗小貓變成玩具狗、玩具貓,那它們喪失靈性,讓我們保護大自然,從小事做起,保護動物和昆蟲,其實這也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捉蟋蟀讀后感篇二
我看了這本書之后,覺得特別的驚訝。一只來自康涅狄格州的蟋蟀,竟然會彈奏一首首歌曲,這實在是讓我欽佩呀!
這本書里講的是:一只老鼠的名字叫塔克,它住在美國紐約市時代廣場地鐵車站的一個廢棄的排水管出口上,這根排水管就是他的家。
每個星期六的晚上,瑪利歐都替他爸爸照顧這個報攤?,斃麣W喲喝著:“最新的報紙,最好看的雜志!”沒有人停下腳步,根本沒有人注意到他。整整一個晚上,他只賣掉了十五份報紙和四本雜志。他一邊嘆著氣,一邊猛搔著自己的耳朵。
這時,瑪利歐聽到了一種奇怪的聲音,這么久了,紐約市里各種各樣的聲音都聽遍了,聽過火車隆隆的奔馳聲,當它們轉彎時鐵輪子在軌道上磨擦所發(fā)出的尖銳叫聲。還有汽車的爆胎聲,披摁得震天響的喇叭聲,還有猛踩剎車時發(fā)出的刺耳怪聲。不但如此,他還聽過車站里擠滿人潮時,那種人聲沸騰的吵鬧聲,狗吠聲、鴿子展翅......他都領教過了。就是從來也沒聽過這種聲音。
瑪利歐覺得自己知道那是什么東西,就從書報攤后面鉆了出來,站在那里等著。當他又聽到了這聲音時,他走了過去,空氣里只有那種似有似無的呢喃聲。于是瑪利歐他走到了那一堆吹得貼在水泥墻邊的廢報紙旁,然后一張一張地檢視著,再放到一邊去?,斃麣W終于碰到了地面,就在這堆垃圾下面,他看見了一只小小的昆蟲,他把這只小昆蟲放在了手心里,看了一會兒,“是蟋蟀,他驚嘆著。
于是瑪利歐把這只蟋蟀放在了火柴盒里,還給它取了個名字,叫柴斯特。
有一次,柴斯特和塔克正說話,來了一只貓,柴斯特嚇的躲到了火柴盒里,塔克轉過頭一看,對柴斯特說:“別怕,它不會吃了我們的,我們是好朋友,它叫亨利?!辈袼固芈犃诉@才放了心。
過了幾天,瑪利歐去了中國,找到了馮賽,馮賽還給了瑪利歐一個蟋蟀籠子,柴斯特很高興。馮賽還給瑪利歐講了一個故事......最后馮賽馬還加了一句:“這個籠子還是有個國王的呢!”這個蟋蟀籠子的上面一層比一層小,最上面的就是尖頂了。
有一個晚上,塔克睡在了柴斯籠子里,還拿了兩張兩元的鈔票,一張當枕頭,一張當被子蓋在身上。柴斯特靠在錢箱上睡著了。
它做了一個夢,夢見了自己躺在一個大樹樁上,吃著桑葉,桑葉的味道又苦又酸,當柴斯特醒來一看,它居然吃了兩塊錢,它嚇得魂飛破撒。就因為這件事,瑪利歐的媽媽把柴斯特罰了,罰的是禁足。塔克知道了這件事,把它在排水管的時候,自己冒著生命危險的積畜給了柴斯特當賠償。
第二天,瑪利歐的媽媽看見了兩塊硬幣,柴斯特還正躺在兩堆硬幣的旁邊。
下面就是我說柴斯特的歷害了。
有一次,柴斯特和塔克還有亨利舉辦什么宴會,它們還弄了一些吃的喝的,柴斯特還用自己的翅膀演奏了一曲歌。塔克覺得太好聽了,就轉了一個圈,不知道打翻了一個東西,把報攤燒了起來,周圍的人看見了就來到了報攤旁了。
第二天早上,瑪利歐的媽媽看到了非常的生氣,這時,柴斯特不僅用它的翅膀彈奏出了瑪利歐的爸爸媽媽最喜歡的歌曲《重歸蘇蓮托》,瑪利歐的媽媽聽了很開心,本來她想柴斯特扔了,現(xiàn)在她不想了。
從此以后,瑪利歐的媽媽還給柴斯特送好吃的東西。有一次,史麥德利先生來了,他聽瑪利歐說:“史麥德利先生,您好,我的蟋蟀會唱歌!”剛開始,史麥德利先生還不相信,最后還讓柴斯特登上了報紙。
過了幾天,大家都來聽柴斯特演奏會,一圈圍著一圈,連馬路上的警察都攔不住人們。這回,柴斯特可是大出風頭了,它不僅給大家?guī)砹嗣烂畹母杪?,還讓白利尼一家賺了一大筆錢。
柴斯特給大家演奏了幾天,它覺得太累了,就和塔克還有亨利吃了一頓大餐,就乘著火車回康涅狄格州了。
捉蟋蟀讀后感篇三
這個星期,我看了一本名叫《《時代廣場的蟋蟀》》的書,這本書是由美國的作家喬治。塞爾登寫的。它講述了一只住在康涅狄格州的.小蟋蟀,它叫柴斯特。然而,它通過一次奇遇,幸運地來到了繁忙的紐約時代廣場。柴斯特認識了住在排水管里的亨利貓和塔克老鼠。
它們三個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柴斯特天生就有著一副好嗓子,漸漸地,人們被它的歌聲所吸引,為它的音樂天才而瘋狂,柴斯特出了名,感到無比自豪。不過,每當夜晚來臨時,它還是會和它的好朋友一起快樂地玩耍。
終于,有一天,柴斯特厭倦了這種生活,它感到一直待在籠子里很不自由,而且每天為人們唱歌感到非常地累。于是,它把這種想法告訴了它的好朋友,并且在亨利和塔克的幫助下,小蟋蟀柴斯特重新踏上了回家之路......
看了這本書我深深地被三個小伙伴那真摯的友誼吸引了,小蟋蟀出名后,也沒有瞧不起它貧窮的朋友們,還是和它們一起快樂地玩耍。
它讓我明白了:在生活中,要真誠地對待朋友,不要因為朋友的缺點,而看不起它、疏遠它。這樣,你才能得到朋友的信任,建立其深厚的友誼!
捉蟋蟀讀后感篇四
寒假期間,我讀了一本由美國作家喬治·塞爾登編寫的《時代廣場的蟋蟀》,這本書把我?guī)нM了童話王國,使我感受到了悅耳的音樂,受益匪淺。
《時代廣場的蟋蟀》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大草原上,蟋蟀柴斯特因貪吃跳進了一個野餐籃子里,被帶到人情冷漠的紐約。它幸運的是遇到了愛它的小主人瑪利歐和聰明的塔克,還有忠誠的亨利貓?,斃麣W的家庭是一個不太富有的家庭,有的時候連兩美元都很難掙到。有一次,蟋蟀柴斯特不小心把兩美元的紙幣吃掉了,紐約有名的老鼠地主——塔克老鼠把難以割舍的.兩美元送給拉了蟋蟀柴斯特,讓瑪利歐家不損失兩美元。柴斯特是一只非常有音樂天賦的蟋蟀,它不僅能學會經(jīng)典的音樂作品,而且能演奏流行的曲目。它還能自己作歌作曲,成為震驚整個紐約的音樂家。
讀了這個故事以后,合上書本,我揉了揉疲勞的雙眼。讀完以后,我浮想聯(lián)翩。我一定要學習蟋蟀柴斯特堅持不懈的精神!因為我的愛好和它的愛好一模一樣,不過學習其他課程也要有特堅持不懈的精神。為一個助人為樂的好市民!讀完以后,我浮想聯(lián)翩。我一定要學習蟋蟀柴斯特堅持不懈的精神!我要吧這種精神發(fā)揚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成為一個助人為樂的好親愛的同學們,讀了《時代廣場的蟋蟀》這本書后,這本書我一個小道理:懂得了我們每個人,每個同學都應該愛惜友誼,都有一個寬容的心,學會互相關愛,互相幫助。那么人間將會充滿愛,充滿歡聲笑語的樂園。
一只伶俐的蟋蟀可是大自然創(chuàng)造出的富有詩意的精靈,因為有了蟋蟀,生活中添了一份生趣。一只戀愛的蟋蟀是多愁善感,為愛陶醉。剛開始戀愛他們就會給未來的新娘準備一棟整潔而舒適的新房,對于一只蟋蟀來說房子太大,足以一棟大廈,天花板很高,通風良好,溫暖如春。他喜歡這個家,因為這里很溫馨,很大很舒服,設施也很好,十全十美,沒有哪里不足,簡直就是天衣無縫!好像也在夸自己,樂呵呵的。
當他婚期將至時,他一沒事就會想結婚以后遇到的重重的問題,發(fā)出陣陣擔心,他告訴未婚妻他的憂慮,然后他們說出自己的觀點,完全不聽對方的意見,結果吵得喋喋不休,他們之間就產(chǎn)生了分歧,他們吵得不分上下,誰都不讓誰??蛇€是沒有結果,他的未婚妻一跺腳,一氣之下, 回了她自己的家,他而另一只蟋蟀呢!一個人留在自己準備的新房,他的心情很沉重,很悲傷,可是他沒有勇氣去說服他的未婚妻回來,越想他越難過,越糾結。
捉蟋蟀讀后感篇五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蟋蟀的住宅》,它是法國作家法布爾寫的《昆蟲記》中的一篇文章。
蟋蟀是一種不肯隨遇而安的動物,它不利用現(xiàn)成的洞穴,它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點一點挖掘的。而且它的住宅一定要排水優(yōu)良,有溫和的陽光,這個洞只有九寸深一指寬,對于它來說,這個洞穴十分寬敞。它的'洞穴十分隱蔽,內部很清潔,墻壁很光滑。這個洞穴可以隨著天氣的變化和它身體的增長進行修正和加深加闊,即使在冬天,只要氣候溫和,太陽曬到它住宅的門口,還可以看見蟋蟀從里面不斷地拋出泥土來。
從中我明白了,蟋蟀是一位勤勞的工程師。我也應該勤勞一點,平時我做不出來的題目就很想別人直接幫我做掉,這樣是一種懶惰的行為,而且這樣也會產(chǎn)生一種依賴的后果,這樣很不好。我想對自己說:“不能這樣做,難道我連一只小小的蟋蟀都不如了嗎?”我一定要改掉自己的壞習慣,向小蟋蟀學習,做一個勤勞上進的人!
捉蟋蟀讀后感篇六
蟋蟀多數(shù)為小型,體色多為黑褐色,體型多呈圓桶狀、它的產(chǎn)卵器呈針狀或矛狀,由兩對管瓣組成。它一般在10月產(chǎn)下越冬卵,第二年4~5月孵化為若蟲,6月上旬羽化為成蟲。
蟋蟀像黑螽斯一樣,只把卵產(chǎn)在土里,深約四分之三寸,它把它們排列成群,總數(shù)有500~600個。這卵真是一種驚人的機器。卵產(chǎn)下兩個星期以后,前端出現(xiàn)兩個大的蠐螬,是一個待在襁褓中的蠐螬,穿著緊緊地衣服,還不能完全辨別出來。當它脫去襁褓時,蟋蟀的身體差不多完全是灰白色的,它開始和眼前的泥土戰(zhàn)斗了。它用它的大腮將一些毫無抵抗力的泥土咬出來,扔到一旁或干脆踢到后面去,它很快就可以在土面上享受陽光,開始生活了,此時它還沒有跳蚤大呢!螞蟻這種討厭的流寇,它一口就能咬住這可憐的小動物,然后狼吞虎咽的'吞咽下去。蟋蟀會用一些東西掩蓋住它的住宅,這些掩蓋的東西是不可缺少的。如果它感覺到累了,就在還沒完成的家門口休息一會兒,頭朝著外面,觸須無力地擺動著,一副倦怠的樣子。
4月底,蟋蟀開始唱歌。最初,它們是一種生疏而又羞澀的獨唱,不久,它們就合在一起形成美妙的奏樂,每塊泥土都夸贊它們動聽的音樂。
捉蟋蟀讀后感篇七
一只1961年間的蟋蟀,偶然搭錯了車從康涅狄格洲鄉(xiāng)下來到了紐約時代廣場。在這時候他遇上了他的兩個新朋友——塔克和亨利。這兩個新朋友幫了他很大的忙比如說,有一次,他在睡夢中不小心吃掉了一張兩塊錢的鈔票,要知道白利尼家可是一個兩天也賺不到兩塊錢的窮人家。讓白利尼媽媽知道了,會把柴斯特趕出他們家的。這件事還是讓他們家知道了,白利尼媽媽指著蟋蟀把柴斯特痛罵了一頓,而且瑪利歐還得賺到這兩塊錢柴斯特才能出籠子。因為這樣,塔克老鼠用盡了一切的積蓄,這才讓柴斯特出獄。從這里看出了,蟋蟀、老鼠和貓之間的深厚友情,這也是我們同學之間應該有的.。
當然,到了紐約之后,柴斯特還有了一個好主人,那就就是瑪利歐。這只小蟋蟀的到來,讓他十分高興,他還特意為柴斯特買了一個籠子。我們也要愛護小動物。
當許多人類歌星、舞星、畫家、藝術家都在為生活所迫、在廣場街頭賣藝賣唱,不知怎么,這只蟋蟀竟一夜之間成了地鐵車站里的演奏明星!原來,柴斯特為了報答主人,辛苦練習著一首首曲子,這也是塔克和亨利的主意。這樣子,加快了白利尼家賣報紙的數(shù)量,也讓白利尼一家收獲很大。
但是,柴斯特終歸還是鄉(xiāng)下的,回到了鄉(xiāng)下。
捉蟋蟀讀后感篇八
最早迎接年的,不是燈籠、春聯(lián)和爆竹,而是年畫。
我家貼年畫總是在臘月二十七或二十八的晚上,這是全家人都要參與的一項最美麗最快樂的勞動。我們把炕擦得又光又亮,將從城里書店買來的卷在一起的年畫在炕上展開。隨著一股芳香的油墨味飄揚而出,年畫那鮮艷的油彩也就撲入眼簾了,讓人仿佛在瞬間看見了春天。
這時候年畫成了太陽,而我們是葵花。我們的腦袋都探向它,沐浴著它散發(fā)的暖人的光澤。我們一張張地欣賞著年畫,議論著該把它們貼到哪個屋子的哪面墻上。通常來說,大屋中的北墻是貼年畫最重要的位置,因為這面墻最為寬大,而且由南門進得屋子,最先看到的就是這面墻。還有,大屋的炕上住的是父母大人,他們躺在炕上,抬眼就可看到對面的北墻,如果那上面張貼的畫不夠精彩和悅目的話,想必他們也會覺得壓抑的。不過在選擇北墻的年畫時,爸爸和媽媽常常意見不一。爸爸喜歡那些故事性強、筆法細膩靈動、色彩雅致的,如《武松打虎》或《三打祝家莊》。媽媽喜歡那些富有民間傳奇故事色彩并且畫面印有吉祥圖案的年畫,比如楊柳青年畫。那里面要金麒麟有金麒麟,要荷花有荷花,要鯉魚有鯉魚,要壽桃有壽桃,這就很符合媽媽的審美觀。我們姊妹三人在他們意見相左時是做評判的。弟弟由于跟爸爸媽媽睡一鋪炕,就很有發(fā)言權。他要是相中了哪一張,就拿著圖釘往北墻摁了,而那畫面上基本是些舞槍弄棒的古裝畫。這遂了爸爸的心意,媽媽卻不很高興。但大人過年原本就是為了哄小孩子,媽媽也就不說什么,趕緊折中揀上一張《豬八戒背媳婦》擠上去,使那原本金戈鐵馬的畫面有了點喜慶的氣氛。
我和姐姐住的屋子,張貼的基本是那些胖娃娃與花朵的年畫。當然,有的時候也有人物畫,比如《紅樓夢》中的《晴雯撕扇》《探春結社》《寶釵撲蝶》《黛玉葬花》,還有《草原英雄小姐妹》等。我媽媽不喜歡我們貼《黛玉葬花》,嫌那畫面太凄涼。就是表現(xiàn)龍梅和玉榮保護集體羊群事跡的《草原英雄小姐妹》,媽媽也不喜歡,大約是怕我和姐姐也遭遇那樣的暴風雪吧。最后上了我們屋子墻壁的,都是些光著屁股的童男童女。他們往往腳踏金麒麟或滿載金元寶的船,懷抱紅鯉魚或者大壽桃,腳腕和手腕上套著瑩光閃爍的珍珠,脖子戴著金項圈。畫的四周又往往環(huán)繞著紅牡丹和“福”字,看上去熱鬧而俗氣。我最不喜歡年畫上印有“?!弊?。如果它出現(xiàn)在畫的邊緣倒也可以忍受,倘若畫面的中心是一個胖娃娃舉著個巨大的“?!弊郑揖筒荒苋萑塘?,一定堅持不讓它上我們小屋的墻。
年畫被分派好位置以后,各就各位就很容易了。通常是父母一手拈著畫的一角,一手拿著圖釘張貼,而我們坐在炕上幫他們看畫與畫之間對得齊不齊。我們的眼力有時也出問題,待畫貼好了,從炕上跳到地上再仔細一望,原來貼歪了。于是,大家就在笑聲中重來,這更讓人感覺到年味的濃郁。
正月里,家家都掛著花燈,城里的秧歌隊也會走上十幾里的山路來我們小鎮(zhèn)表演。我家掛的燈籠,總是紅色的宮燈。糊燈籠是我的活計。也許因為我是正月十五燈節(jié)出生的,而且乳名又喚做“迎燈”,所以他們總是把與燈有關的活派給我。很奇怪,我在繡花和縫紉上笨手笨腳的,但糊燈籠卻是無師自通,十分嫻熟。我知道將紅紙裁剪成什么形狀,就能恰倒好處地糊在燈籠的骨架上。糊燈籠的時候,要掌握好松緊度。太緊了,容易使燈籠像熟透的果子而綻裂了皮;太松了,紙張又容易起褶皺,使它看上去就像生了皺紋,老氣橫秋的。我糊燈籠的時候,媽媽往往會擺上一盤炸的江米條來犒勞我。我像狗一樣用舌頭舔著它吃,不敢伸手去抓,怕手沾上油污,弄臟了燈籠。由于愛燈籠,所以年畫中出現(xiàn)它的影子,我是不厭煩的.。我只喜歡紅色的宮燈,它看上去飽滿而又美觀。
那時我們一家人最喜歡的娛樂,就是晚間聚集在大屋的炕上打撲克。我們只穿著背心和短褲,圍成一圈。誰輸了,誰的嘴唇上就會被粘上一張紙條做的白胡子。我爸爸暗中總是給我們讓牌,所以每次都是他掛的白胡子多。我愛倚著北墻,因為這樣坐著,肩頭上扛的就是年畫了。出了正月,年畫就不那么鮮亮了。到了夏季,我們拍蒼蠅和蚊蟲時,又往往給這畫增添了污跡。但它畢竟是年畫呀!想著這舊的年畫總有一天會被新的替代,就覺得日子是有盼頭的。我們在年畫下打撲克時,還喜歡從菜窖中取出一個青蘿卜,把它洗凈后切成片,當水果吃,所以我們家的牌局可稱為“蘿卜牌局”。
口中嚼著脆生生的蘿卜,手里握著一把撲克牌,這日子已經(jīng)足夠滋潤的了,偏偏還要有錦上添花的事情發(fā)生,那就是蟋蟀的叫聲。我們管蟋蟀叫“蛐蛐兒”。蛐蛐兒常常在我們打牌的時候,在灶房發(fā)出清麗婉轉的叫聲,好像在為我們伴奏。它們喜歡待在陰濕的水缸旁邊。平素你看不到它們的身影,但到了夜晚,它們卻像夜鶯一樣亮開歌喉了。因為蛐蛐兒的學名叫“蟋蟀”,我們那一帶的人依據(jù)其中的那個“蟋”字,把它和“喜”字聯(lián)系到一起,所以蟋蟀的叫聲就是吉祥的象征了。我打撲克的時候一聽到蟋蟀叫,就忍不住要看一眼年畫,好像蟋蟀蹦到了年畫上,并且要從年畫上跳到我的肩頭似的。所以,我回憶起年畫,最先出現(xiàn)在腦海中的并不是色彩,而是聲音。那籠罩著蟋蟀叫聲的年畫,雖然早已飄零了,但今天的蟋蟀仍然會在寂靜的夜晚,用它那令我們無比熟悉的歌喉,把三十年前的夜晚給我“嚯嚯”地叫回來。
閱讀提示:
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 它的濃墨重彩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也曾給無數(shù)的少年兒童帶來了歡樂。
捉蟋蟀讀后感篇九
是友誼,把人生變得絢麗多彩;是友誼,把世界變得生機勃勃;是友誼…沒有友誼的地方,綠洲將會變成荒地,森林也會變成沙漠?!逗冒察o的蟋蟀讀后感》講得就是關于友誼的故事,我們一齊去感受文字深處那一份溫暖的友誼吧!
有一只名叫柴斯特的蟋蟀,它因為貪吃被帶到了紐約,在紐約,柴斯特認識了兩位一生中最好的朋友——塔克和亨利,它們之間發(fā)生的友誼猶如團團烈火燃燒著彼此,等到分別時,它們才發(fā)現(xiàn)還有千言萬語沒說完呢!
故事讀完,我的`心震撼了,幾顆碩大的淚珠在我的眼里打轉,我頗為羞愧;連動物之間都有這么真摯的友誼,難道我們人類都不及它們嗎?突然,我有一絲感悟,友誼就好像時間,買也買不到;友誼就好像鮮花,芬芳著我們的心靈;頓時,我又想起了蒙田的一句話,友誼的臂膀長得足以從世界的這一頭伸到另一頭。
想到這,我浮想聯(lián)翩,我企盼著我和我的朋友們都能敞開心扉,都能互相扶持,都能真誠以待,在一齊歡聲笑語,在一齊無話不談……于是,我的世界便沒有了孤獨、寂寞和悲傷。
捉蟋蟀讀后感篇十
有一天,它在時代廣場的`一個灰塵堆里,發(fā)出一陣苦苦的鳴叫,卻被一個名叫瑪利歐的小男孩給收留當寵物了?,斃麣W媽媽認為,柴斯特不干凈,身上有病菌,一心想把它扔掉,瑪利歐堅決不同意。柴斯特還有兩個朋友:塔克老鼠和亨利貓。它們之間發(fā)生了許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報亭里吃飯而引起火災。在時代廣場的報亭里,柴斯特的美妙歌聲打動了許許多多的人們。后來,在塔克和亨利兩位朋友幫助下,柴斯特逃出籠子,坐火車回到老家康涅狄格州。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活在世上要有朋友,朋友之間要建立深厚的友誼。由此想到,同學之間的友誼,我們每個人應時刻珍惜,因為它是彌足珍貴的。
捉蟋蟀讀后感篇十一
《昆蟲記》這部書是由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所著,這部書耗盡了法布爾一生的心血,在這部書中,法布爾向人們用文字展現(xiàn)了一個生動的昆蟲世界,在這部書里,每一種昆蟲的習性、勞作、繁衍和爭斗,都寫得活靈活現(xiàn),充滿了靈性和智慧!
在這部書中,讓我最難忘的的就是蟋蟀這篇;這里蟋蟀以一個出色的建筑師,高超的“右手琴師”及一個樂觀的哲學家,蟋蟀似乎清楚也懂得世間萬物的虛無縹緲,并且還能夠感覺到躲避開那些盲目地、瘋狂地追求快樂的人類的擾亂是多么幸運。
在這里,蟋蟀是一個頑固的家伙,它說什么也不肯讓自己成為一個“左手琴師”,哪怕是唯一一個。
這部書的插圖精美、細膩,仿佛從中可以看到那些昆蟲或飛、或走、或游的模樣。
這部“由昆蟲譜寫的生命樂章”以人性關照蟲性,字里行間洋溢著對生命的尊重與對生命的無限熱愛,而這些特點,使得這部書成為了創(chuàng)作史上的一個奇跡。
作者法布爾在描繪昆蟲的生活時將專業(yè)知識與人生感悟溶為了一爐,詮釋了“生命”這一主題,讓人感到了生命之美與文學的魅力。
這部書告訴了人們許多哲理,讓人知道許多知識,希望你,也可以從這部書中得到你想要的!
捉蟋蟀讀后感篇十二
假期里我讀的第一本課外書是《時代廣場的蟋蟀》。它講的是老鼠、貓、蟋蟀三個動物小伙伴們之間的友情和故事。
在大草原上,蟋蟀柴斯特因貪吃跳進了一個野餐籃子里,被帶到了美國的大城市紐約。它遇到了三個很好的朋友:瑪利歐、塔克、還有亨利貓。瑪利歐的家并不富有,掙錢很艱難??墒怯幸淮?,蟋蟀柴斯特竟然不小心把兩美元的紙幣給吃掉了,塔克老鼠剛好有他珍藏的兩美元,雖然他也很難以割舍,他還是送給拉了蟋蟀柴斯特,讓瑪利歐家不損失兩美元。柴斯特在音樂方面很有天賦,它不僅能學會經(jīng)典的音樂作品,而且能演奏流行的曲目。它還能自己作歌作曲,一次偶然的街頭表演,讓他成為震驚整個紐約的音樂家。這樣也幫助瑪利歐家走出了困境。正當蟋蟀柴斯特的“事業(yè)”處在巔峰期的時候,它滿心失落,思念以前在大草原上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塔克老鼠和亨利貓的幫助,蟋蟀柴斯特回到了自己深愛的故鄉(xiāng)草原。
讀完這本書,我被他們的'友誼感動了。馬利歐家明明并不富裕,卻還愿意照顧可憐的柴斯特。塔克老鼠也很舍不得那兩美元,卻還是把它給了柴斯特,是馬利歐家不受損失。柴斯特也用他自己的力量幫助了馬利歐一家。最后,柴斯特想回家鄉(xiāng)的想法,有得到了朋友們的理解和支持,并實現(xiàn)了愿望。我覺得,有幾個能互幫互助的好朋友真好。
捉蟋蟀讀后感篇十三
今日,我看了一本書名叫《時代廣場的蟋蟀》的書。
這本書講述了一只鄉(xiāng)村的蟋蟀,在康涅狄格州自由的生活著,卻被人帶去了紐約的時代廣場。蟋蟀柴斯特在鄉(xiāng)村呆久了,不熟悉城市的繁華和熱鬧,他被男孩瑪利歐帶回了家,之后,一連串稀奇古怪的事情接二連三地發(fā)生在白利尼一家的身上。他還認識了老鼠塔克、老貓亨利,塔克和亨利熱情地招待他。之后,柴斯特那美妙的聲音讓他在一夜之間成了名,但他卻留戀故鄉(xiāng),坐著火車回到了康涅狄格州。
城市里雖然繁華,但沒有鄉(xiāng)村完美;城市里雖然富饒,但沒有鄉(xiāng)村自然。
在鄉(xiāng)村里的自由,永遠比得上城市的約束。
有人會說:“柴斯特真傻!如果我是他,肯定會繼續(xù)留在紐約,必須能夠享盡榮華富貴!”但如果我是柴斯特,我會和他一樣。
城市和鄉(xiāng)村的差距,是沒有人能夠說得清的。而唯獨自由才是心靈最最渴求的。
捉蟋蟀讀后感篇十四
暑假里,我讀了《時代廣場的蟋蟀》這本書。書中寫了一只住在鄉(xiāng)下的蟋蟀柴斯特,因為貪吃被帶到了紐約時代廣場的地鐵站,遇到了小孩瑪利歐,還與塔克老鼠和亨利貓結成了朋友。柴斯特用它絕妙的音樂天賦幫助瑪利歐一家擺脫了困境,自己也成為了紐約著名的音樂家。但是柴斯特卻想念起鄉(xiāng)下那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朋友們的幫助下,它終于回到了自己那個美麗的故鄉(xiāng)。
我最喜歡柴斯特,因為柴斯特剛從鄉(xiāng)下來的.時候,半夜夢游,把一張兩塊錢的鈔票當作樹葉,吃了一半。塔克給它出了很多主意,叫它逃跑,把剩下一半也吃了,陷害掃車站的清道夫,把報攤的東西打破,嫁禍給小偷,柴斯特不同意。剛好瑪利歐媽媽來到報攤,柴斯特“被捕了”!結果被關進了籠子。還有一次,柴斯特邀請朋友開生日聚會,不小心把報攤點燃了。朋友們叫它快點逃,可是柴斯特不走,回到籠子里,準備好接受懲罰。
以后,我要像柴斯特那樣,做了錯事不逃避,敢于去承擔。
捉蟋蟀讀后感篇十五
學了《蟋蟀的住宅》,我知道了蟋蟀造房子的時間都在秋天,它每長大一點就要將房子擴大,而且它造房子從不怕苦、不怕累,不辭辛苦地干著,讓我很佩服。我要學習它那種能吃苦耐勞的精神。蟋蟀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我們做事不能半途而廢,要像蟋蟀那樣,堅持不懈。
蟋蟀的住宅是蟋蟀自己一點一點的挖出來的,它用自己后腿的兩排鋸挖掘,說是鋸,其實是一些跟我的頭發(fā)差不多那樣細、那樣軟的毛,如果我們用自己的幾根頭發(fā)挖掘泥士的話,那會多么的困難??!
蟋蟀的住宅,不是其它的昆蟲那樣,隨便找一個地方住就行了,而是歷經(jīng)千辛萬苦自己構造的。它不會象其它的昆蟲那樣隨便、懶惰,而是很勤勞的昆蟲,就像那些小蜜蜂一樣。
蟋蟀的住宅,要能排水、舒適、光滑,還要能射入溫和的陽光,從這里又可以看出蟋蟀很辛苦,勤勞,還很聰明。
蟋蟀真是太值得我們學習了!
捉蟋蟀讀后感篇十六
暑假里,我讀了美國大作家喬治·塞爾登的作品《時代廣場的蟋蟀》一書。書中的小蟋蟀柴斯特來到新城市面對困難不退縮,微笑面對生活的精神讓我感動,讓我佩服。
柴斯特是一只小蟋蟀,因為貪吃跳進了一只野餐籃里,被人從康涅狄格州的鄉(xiāng)下草場帶到了繁華喧鬧的紐約時代廣場地鐵站。柴斯來到了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原先,在淳樸而幽靜的鄉(xiāng)下,看的是自然清新的田園風光,聽得是潺潺的溪水聲、鳥兒的歌唱聲,而現(xiàn)在,滿眼都是閃亮耀眼的色彩,喧囂的聲音就像波浪,一波又一波地無休止。陌生的.環(huán)境,讓柴斯特感到了孤獨、憂傷和無助,但它卻沒有退縮,而是微笑著面對生活。柴斯特用自己的真誠結識了許多朋友,用自己的努力和音樂天賦獲得了成功—成了震驚整個紐約的演奏家!功成名就的柴斯特并不留戀繁華的都市生活,卻思念鄉(xiāng)下自由自在的安靜生活,在朋友們的理解和幫助下,它終于回到了自己深愛的故鄉(xiāng)。
每個人的經(jīng)歷和人生道路都各不相同,會遇到困境和挫折,我們應該笑對生活,勇敢面對,保持平衡的心態(tài),迎接每一次挑戰(zhàn)。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生活就會對我們微笑。
捉蟋蟀讀后感篇十七
我很喜歡時代廣場的《蟋蟀》這本書,里面流露出非常真摯的友情。書中主要人物有哪些?他們是塔克、馬里奧、切斯特和亨利,其中塔克和亨利分別是老鼠和貓。貓不吃老鼠嗎?他們之間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如果你想知道,就和我一起走進這本書吧!
一只名叫切斯特的小蟋蟀遇到了一系列意外,被從康涅狄格州的鄉(xiāng)村牧場帶到了紐約熙熙攘攘、喧鬧的時代廣場。
原來蟋蟀生活在一個淳樸寧靜的鄉(xiāng)村,看到了自然清新的田園風光?,F(xiàn)在,他們的眼睛充滿了耀眼的色彩;過去清澈的小溪和鳥鳴是最美的音樂,而現(xiàn)在,嘈雜的聲音像波浪一樣,一個接一個涌進時代廣場的大殼里。
切斯特白天和貝里尼一家在一起。他移動翅膀,演奏音樂。每天都有很多人來聽他的。馬里奧經(jīng)常照顧它,打掃蟋蟀籠子;塔克和亨利經(jīng)常晚上陪他。
蟋蟀咬了一張兩美元的鈔票,被關了起來。塔克和亨利幫他籌集資金。錢籌到了,貝里尼家族放出來了,切斯特又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這是一本感人的書,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馬里奧、塔克和亨利對蟋蟀切斯特的友誼。這本書告訴我,每個人都應該珍惜友誼,有一顆寬容的心,學會互相關心和幫助,那么這個世界將成為一個充滿愛和笑聲的天堂。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5237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