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的寫作可以增強我們的文字表達能力和語言思維能力。1.如何寫一篇完美的心得體會是我們需要思考和探索的問題。通過閱讀這些心得體會范文,可以拓寬自己的思維,獲得新的觀點與靈感。
穆斯林的葬禮心得體會篇一
第一次聽說《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是聽至交好友介紹的。說這本書的內(nèi)容很豐富,也很感人,曾感動了一輩人,當然也感動了我的這位好友。書拿到了,粗粗一看封面,很平常,簡單的文字和幾筆圖畫,一彎月牙一行回文,看不出有何奇特,感覺是很普通的一本書,洋洋數(shù)十萬字,也沒有感到什么奇特地方。
匆匆粗略看完這本書,才在腦海形成一個大概格局,但我再次欣賞此書時,卻得到了更多的感觸,驚嘆于回族女作家霍達的筆觸,可以讓人陶醉在那樣的意境里,讓我真實地感覺到和主人公進行一次零距離接觸,為他們歡樂,為他們痛哭,當一個個的送他們離開人間的時候,也為他們生死離別折磨的痛徹心肺。默默地,我流著淚,以特有的方式向已逝去的人表示我最沉痛的哀悼!
回族,我知道的也很少,只知道回族人都很愛干凈,不吃豬肉,男人們頭上都戴一頂小白帽,而女人則是頭戴黑紗,僅此而已。《穆斯林的葬禮》的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在這部長達五十余萬字的長篇小說里,作者以自己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豐厚的容量,深刻的,回顧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揭示了他們在華夏文化的撞擊和融合中獨特的心理結構。
以及在政治、宗教的氛圍中對人生真諦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韓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韓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豐滿的人物,展示奇異而古老的民族風情及充滿矛盾的現(xiàn)實生活。作品清新流暢,質(zhì)樸無華;以細膩的筆觸探測人的心靈,讀后蕩氣回腸,留下深沉的思索,讓我們看到了更多有關穆斯林的精神生活。
和新月的坎坷命運相比較,想想其實我們還是應該感到十分幸運和滿足的。生活在現(xiàn)在這個和平社會,有父母的疼愛,更有追求幸福的權力。當看到當新月在病榻上還念念不忘學習她所鐘愛的英文時,這種精神不正是我們現(xiàn)代人所要學習的地方嗎?人啊,是應該學會滿足,正所謂知足長常樂,當經(jīng)歷了生離死別,當看透了悲歡離合,我們最應該學會的是放棄看似重要東西。因為放棄更是一種美,而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進取、知足常樂的過程。
穆斯林是一個擁有神圣信仰的名族,此文更是塑造了一批形象飽滿、栩栩如生的人物,也許這是他們信仰的一種代表吧。
韓子奇作為一個在行路中留下的弟子,面對殘敗不堪的梁家,自己帶著梁家人的誤解來到了對頭家學商,學成歸日獨自撐起了梁家的重擔,其重情重義之情,可見一斑。這許就是一種信仰吧。
同時,韓子奇不舍其玉,未保其愛好,遠走倫敦,這大概是他們對自己另一種信仰的堅持吧。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信仰的偉大動力。
梁君璧是作為一個舊思想的女性出現(xiàn)的,她如母,給了妹妹一份溫情的保護,讓他可以去毫無顧忌的接受新的教育,讓她可以保持一份純粹去看世界;她堅定,給了師哥(丈夫)一份堅實的后盾,讓他可以放手去追夢;她固執(zhí),她執(zhí)拗也分開了妹妹和丈夫,卻也是無奈,在這一場愛恨糾纏中,早已分不清誰對誰錯。不知道在古蘭經(jīng)中,如何來解釋這樣的事情。
梁冰玉似乎要幸運的多,她早早躲在了姐姐姐夫的庇佑之下,家庭的重擔在她生涯里似乎并沒有留下多少陰影,所以她才會在面對姐姐時后,大喊出,她要自由的愛這樣的話,同時也為保持這份純粹而決然離去。
韓新月有著父親溫情的庇護,但是敏感如她早早感受到了大姨對她的冷情,于是她努力成為姣姣者,考上了自己心儀的大學想要掙脫束縛,有自己的一番天地。但是不幸一如她,在人生還沒起航時就被病魔折斷了雙翼,又回到了自己的小家,一段短暫卻又刻骨銘心的愛情給了她生命晚年的光彩。莫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方話片時。曾經(jīng)的擁有早已讓心不再孤單。
韓楚潮面對命運的不公,努力如舊。面對愛情的短暫,他一生相守。
劉媽作為一個苦命人,面對韓家的收留,為韓家操勞一生。
哥哥韓天星面對小姨的女兒,盡心維護,給了新月為哥哥全部的愛。
文章閃爍著的是質(zhì)樸的情感,愛情、親情、友情。錯綜糾纏,卻讓我的心是濃濃的暖意,事不由人,卻在適當?shù)臅r間里,互相都曾傾其所有的相與。
剛剛接觸這本書的時候,沒有細細的品味,只是粗略的瀏覽了一遍,卻絲毫沒有領悟到其中的真締!于是年少的好奇心讓我再一次仔仔細細的看完了這部書。我把自己置身于故事情節(jié)中,與書結為一體。閉上眼睛那些情節(jié)就象一部電影,清晰的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悲、喜、憂、愁相互交織,強烈的震撼著我的靈魂!
這是一個悲劇。《玉殤》梁亦清的死震撼了每一個讀者,他死的悲壯淋漓,使人來不及有任何感嘆;《月晦》一章,因韓太太的無知,韓子奇感情上的脆弱無能,把自己毀在了自己的手里,而更可悲的是,韓子奇最心疼的女兒新月也在此時顛覆了她的命運。這是一個多么活潑,對生命充滿了熱情與向往的女孩子啊!她該如何承受這命運的刁難呢?假如這是真主的安排,又是多么的不公!《月情》一章是整本書也是整個家族的轉折點。原本一個和睦、欣欣向榮的大家庭因為韓太太的貪婪和無知一步步地走向了滅亡…但在那么個年代,能怪誰呢?只有哀嘆!《月戀》里,新月的死令人悲痛欲絕,時間仿佛在那一刻靜止,就象當初她的降臨給整部書增添了色彩。她帶著一個純潔的靈魂、一個美好的靈魂、一個安靜的靈魂活在這個坎坷的世界上,她就象一條活潑的小溪突然跌入了劫難的深淵,但她頑強不屈的精神和對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又深深地打動了每一個人的心。我們悲痛,一個純潔、善良的少女就這樣被無情的命運帶走;我們感嘆,新月的離去凈化了多少人的心靈!
但愿每個看過《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的人,都能從中凈化自己的靈魂,不再渾渾噩噩的虛度光陰,敞開胸懷,去擁抱生活吧!努力讓自己活的更完美,更充實!也許這才是生的真諦!美的象征!
《穆斯林的葬禮》的序中寫道:這是玉的長河,不,人生的長河,命運的長河,悲劇的長河。很多時候,命運就是這樣,人生多歧路,命途無常。
韓子奇一生追求自己的夢想,奇珍齋歷經(jīng)興衰,苦苦經(jīng)營一生,最后,珍寶卻被擄掠一空,實在令人唏噓不已!
新月之死,令人悲痛欲絕,她的死,是纏綿的,又是壯烈的,她盼望著天明,在天明時死去,這是人世間多么大的悲痛!
“這是一部穆斯林的圣潔的詩篇,充滿悲劇的美感”
世界上沒有一個青年不曾向往愛情,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顆愛的種子。它可能萌發(fā)的很早,也可能貯存很久;它可能成熟于短短的一瞬間,也可能歷經(jīng)漫長的磨難而最終凋謝。
楚雁潮與新月的愛情,勇敢而熱烈,樸實而不平淡,又似乎是經(jīng)歷了一次哄哄烈烈的熱戀,真摯而淳樸??墒牵\對他們的追弄,讓人看得傷心悲痛,惋惜。
人生有如一場苦行僧的修行,冰玉寫給女兒的信“在陌生人中孤獨的旅行,不是為了尋找謀生的出路,也不是尋找愛,而是在尋找自己。人可以失落一切,唯獨不可以失落自己。”讓我在凄涼的尾聲中找到偉大的力量!
當我們正經(jīng)歷著人生最艱難的時期,一定不要失落自己??v使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最后,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
月盈月虧,人生無常,唯有不失落自己,方得始終。
這本書,是我在師范初讀的,這幾天又在書城里看到了推薦,這次我讀了很多名家的點評,真是溫故而知新。這本書有著大量的宗教禮儀的描寫,透漏著濃厚的宗教氣息,為故事的背景蒙上了莫可名狀的詭異,也許宗教本身就是一種悲劇,是一群孤苦無依的靈魂的彼此慰藉與溫暖,以提供活下去的勇氣與動力,這是一種自欺欺人的信仰,而命運的殘酷,人性的脆弱,使人們甘于自欺,那是一種對未來天真的自信,而面對悲慘的現(xiàn)實,卻只能通過信仰療傷。宗教籠罩下的人物命運都有一種宿命的憂傷,在生命的路上,漸行漸遠,愈發(fā)凄迷。這人間,每天都要上演太多的悲歡離合,那些忠貞不渝的愛情,有時也難逃毀滅,但愿愛能在燦爛中死去,在灰燼中重生,但這只是慣于喜劇思維的我們對悲劇的美好幻想。
而悲劇的力量,究竟再哪里?穆斯林的葬禮,向世人展現(xiàn)了難以愈合的疼痛,當面對宏大的社會悲劇時,當事人再悲痛的眼淚,再虔誠的懺悔,都無濟于事。悲劇,作為一種力量,讓我們對人性有著更深的了解,啟示后來的人,后來的事,少一點遺憾,少一點悲傷。
那些往事,讓我學會回憶,那些悲劇,讓我學會流淚。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更加敢于去憎恨,去熱愛,去嘗試,去體驗!
穆斯林的葬禮心得體會篇二
《穆斯林的葬禮》還是朋友推薦我看的,故事的開始是從一個虔誠的穆斯林老人帶著年幼的孤兒韓子奇引出,結束在新月的墓地前楚雁潮緩緩的琴聲與天上的新月相交輝映的美景之中,至此,所有喜歡的不喜歡的故事角色,都結束了,如同天星所說,您想看見的不想看見的都看不見了;所有的人物,都在此終結了。
書中‘玉王’韓子奇承受著巨大壓力艱辛創(chuàng)業(yè),迫于現(xiàn)實而對感情的妥協(xié),從一個氣度非凡的王子,到一個佝僂的老人,一生對玉的執(zhí)著,都化為灰燼,他一無所有的到來,最后一無所有孤獨離世,也許作者正是在借這么一個人物告訴我們,沒有什么東西是我們生可帶來死又能帶去的。設想,如果子奇享受生活,不視玉如命,拋棄身外物跟冰玉在一起,將會是一個大圓滿結局。
子奇跟冰玉的愛情,徹底的扭曲了君璧,使她從一個堅強獨立的女人,變成了一個固執(zhí),執(zhí)著,心中充滿了恨與報復的女人,更因為他的固執(zhí),最終決定了他最愛的女兒新月無法幸福,君璧為了虔誠的信仰,為了門當戶對,親手毀掉了兒女的婚姻和愛情,直到丈夫離去,她才幡然醒悟,過去的一切都過去了,沒有任何東西比與她一生廝守的那個人更重要?!八裏o法遏制心中的哀痛,把臉貼在丈夫的手上,眼淚沖刷著這雙為了奇珍齋,為妻兒老小操勞一世的手,不舍得放開?!?/p>
受了高等教育的梁冰玉,大膽的追求自由和愛情,脫離信仰與現(xiàn)實的枷鎖,但最后的結局不過痛苦的漂泊他鄉(xiāng),就連自己日思夜想的女兒也未曾再見最后一面,冰玉雖是一代新青年的象征,但直到現(xiàn)在,能夠接受她的作風的人,又有幾個。文中最可憐的莫過于辛勤勞苦,等待奇跡到來,會有美好幸福生活的老姑媽,她一直默默的守候著韓家直至最后的暴病而亡。而天星和淑彥這一對被媽媽強拼硬湊的可憐夫妻,不正是我們大多舊時夫妻的象征,不相愛,但又不能分開,只能彼此都帶著痛苦悲傷活著。
那個永遠定格在十九歲的花季少女新月,因為先天性心臟病而早早的凋謝了生命之花。“當她的愛情來臨的時候,她的生命,已經(jīng)開始一點點的走向終點了。然而它來了,來的那么純凈美好,沒有一絲一毫的雜質(zhì)。然而和自己的老師產(chǎn)生感情,這又是不被允許的。不過他們不怕,什么也不怕,連死也不怕了,更何況愛情的阻撓呢?”“走的人,注定是要走的,誰也留不下,這是她的宿命。她離去的時候,他那瘋狂的吻,是初戀的吻,也是訣別的吻。死亡可以奪走生命,卻帶不走愛情?!钡脑鹿庀?,幽幽的樹影旁,一位臉色沉郁,神情凄楚頭發(fā)花白的中年男子,一動不動的拉出輕柔徐緩的小提琴聲,如泣如訴,如夢如煙。文中曾描述新月跟楚老師的小別,他走了,一步三回首,把自己的心留下了,把新月的心帶走了。但最后,新月走了,不僅帶走了楚老師的心,把他的靈魂也帶走了。不能完美一生,何不壯烈來去,人生難得一知己,但得一知己卻足以。
這本書,跟百年孤獨有所相似之處,但自認為比百年孤獨更符合國人的口味,珠玉世家出身作者通過對一個從繁華到落敗的穆斯林家族,講述了幾十年間,幾代人的愛恨情愁,人物形象刻畫地很生動,故事發(fā)展也扣人心弦、前后呼應,作者對人性的描述,葬禮的描述,都是極好的??戳诉@本書,更加明白身邊人,身外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不必堅持。但那些與我緣分已盡的人,是切切實實的該放手了,我不能也不會做第二個楚雁潮?!叭ニ?,去睡就結束了,如果睡眠能結束我們心靈的創(chuàng)傷和肉體所承受的千百種痛苦,那真是生存求之不得的天大的好事。去死,去睡也許會做夢!”的確,去睡會做夢,而且,會一次又一次的哭著醒來,那又如何,時間是最好的良藥,而且,一點都不苦!
穆斯林的葬禮心得體會篇三
這本書是回族的霍達寫的,記敘了最純美的夢想,最凄美的愛情和最痛楚的命運,寫了一個可愛的小女孩——新月刻苦學習,發(fā)憤圖強,考上了她夢寐以求的大學——北大,因為父親受了傷,心臟受不了,最后才發(fā)現(xiàn)她早就患有二尖瓣心臟病,不久就要永別于世。并且她的媽媽很久以前就離開了她,她的身世是多么悲慘,她和她的老師彼此愛著對方,這是多么凄美的愛情呀!她擁有著世上最痛楚的命運。
十八歲?。∵@個才剛滿十八歲的小女孩就要走了!就要離開這個美麗的學校了!就要離開她的親人,愛人,朋友們了!她無法完成自己的事業(yè),無法完成自己的愛情,更無法見到自己的親生母親了!因為死神正一步一步的走近她,十八歲的青春完了!一朵生命之花即將凋謝!
我有時真的不明白,我們的身體那么健康,有沒有新月那么痛楚的命運,人家為什么那么堅強,那么刻苦呢?難道非得等到自己也面臨死亡時,才醒悟,才后悔呢!21世紀的孩子那么幸福,可自已卻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為什么就是這樣貪婪呢!
最后,我希望大家向新月學習,她是多么悲慘呀!
穆斯林的葬禮心得體會篇四
讀過回族著名女作家霍達的長篇小說《穆斯林的葬禮》之后,小說中的女主人公――梁君璧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梁君璧個性鮮明,性格剛強,書中說:璧兒還比母親更勝一籌,天資聰穎,長于心計,家里的內(nèi)外開支,都比母親還有數(shù)。雖不識字,卻全憑心算,安排得井井有條。剛剛十二三歲,就頂替了母親大半,幾乎梁亦清小小的“賬房”。梁冰玉卻叫她“管家婆”。我個人認為她是一個能干、做事果斷、剛強,但眼里不揉沙子的人。
在小說中,她與妹妹梁君玉的矛盾最突出。首先梁君璧是韓子奇的妻子,由于戰(zhàn)爭爆發(fā),韓子奇不得不帶著他用半生心血收藏的珍貴玉器,隨著沙蒙。亨特遠渡重洋去了英國,受到愛情挫折的梁君玉執(zhí)意隨韓子奇前往。沒想到,因為戰(zhàn)爭他們在英國一住就是十年,十年兩茫茫,他們與中國的親人完全失去了聯(lián)系。一再受愛情折磨的梁冰玉卻與相依為命的韓子奇產(chǎn)生了愛情,并生下了女兒韓新月??谷諔?zhàn)爭勝利后,韓子奇在與梁君璧取得聯(lián)系后,他們又不顧一切的回到了魂牽夢繞的北平,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博雅宅”。他們沒有想到梁君璧無法忍受這母女倆,韓子奇又不肯為了愛情拋下愛子韓天星,絕望的梁冰玉留下韓新月后,獨自返回英國。從此,這姐妹倆反目為仇,失去一切聯(lián)系。表面看起來,梁君璧勝利了,但是從這一天起,韓子奇和梁君璧之間的夫妻感情也已名存實亡。從情感方面來說,梁君璧是失敗的。
梁君璧是個獨斷專行且不懂愛情的的女人。從兒子天星的婚姻來能看出這一點。天星與同廠的女工小容子感情很深,但梁君璧看不起小容子的出身,設計讓小容子離開了天星,并暗中撮合天星與新月的同學陳淑彥結婚,而天星一切都被蒙在鼓里,使得天星在廠里抬不起頭來。梁君璧親手毀了兒子的愛情,毀了他的名聲,但她是最愛天星的,她想兒子設計人生,兒子不理解她,甚至恨她,因為她不懂愛情。
其實梁君璧又是最大的受害者,她留住了韓子奇,但他失去了韓子奇的心。她把對韓子奇和梁冰玉的恨轉嫁給了可憐的新月,其實當新月年紀輕輕撒手人寰時,她何嘗不痛苦。
梁君璧雖然得到了想要的東西,卻沒有去珍惜她,也許內(nèi)心的痛苦太多太多……。
穆斯林的葬禮心得體會篇五
第一次聽說《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是聽至交好友介紹的。說這本書的內(nèi)容很豐富,也很感人,曾感動了一輩人,當然也感動了我的這位好友。鑒于他的強烈推薦,我不禁有種馬上要看的沖動,但更有幾許懷疑,這書真有他們傳的那么好么?說她好,她到底好在哪呢?書拿到了,粗粗一看封面,很平常,簡單的文字和幾筆圖畫,一彎月牙一行回文,看不出有何奇特,感覺是很普通的一本書,洋洋數(shù)十萬字,也沒有感到什么奇特地方。匆匆粗略看完這本書,才在腦海形成一個大概格局,但我再次欣賞此書時,卻得到了更多的感觸,驚嘆于回族女作家霍達的筆觸,可以讓人陶醉在那樣的意境里,讓我真實地感覺到和主人公進行一次零距離接觸,為他們歡樂,為他們痛哭,當一個個的送他們離開人間的時候,也為他們生死離別折磨的痛徹心肺,甚至于擔心自己葬禮先于書中葬禮而舉行。默默地,我流著淚,以特有的方式向已逝去的人表示我最沉痛的哀悼!
這本書巧妙地將玉與月作為線索貫穿整部小說,講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fā)生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內(nèi)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讀來著實讓人心動!韓子奇是梁君璧、梁冰玉的父親梁亦清收留的孤兒。為了師傅臨終的遺憾,也為了他自己愛玉如命的嗜好,他和梁家的大女兒梁君璧結成了連理,并成了梁家的主人。隨后,他通過自己的努力,選擇了和他師傅截然不同的發(fā)展道路。也成就了他在這一行業(yè)的頂尖地位。然而,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了。為了他心愛的玉,他背井離鄉(xiāng),攜帶了他的全部玉器來到了英國。而戰(zhàn)爭的硝煙同樣彌漫到了英國。在痛苦與絕望中,韓子奇與相依為命的梁冰玉相愛了,他們在絕望中努力找到了希望。并有了愛情的結晶――新月。在國外飄泊了數(shù)年后,還是為了玉,韓子奇回到了妻子的身邊,帶著女兒,守住了他的玉,繼續(xù)做著玉的奴隸。
穆斯林的葬禮心得體會篇六
今天,我看完了《穆斯林的`葬禮》,我了解了穆斯林的文化,也長了知識。
這本書講述了三代人命運的沉浮。
書里的文字,就像一件件華美的羽衣,不僅語言優(yōu)美,韻味悠長,還經(jīng)得起細細的推敲。它給我一種遠離人間,像是在另一個世界的感覺。清新脫俗,華麗精致,既不庸俗,也不拖拉。這才是我一直想要閱讀的作品啊!
師傅梁亦清死后,徒弟韓子奇獨自挑起大梁,完成師傅未雕完的玉,并娶了師傅的女兒梁君碧。之后他們有了韓天星??墒?,因為當時戰(zhàn)亂,韓子奇只好帶著玉和妹妹梁冰玉去了英國,可回來時卻多了一個小孩子,韓新月。姐姐看到后逼得妹妹遠走他鄉(xiāng),新月也成為她的女兒。而冰玉卻成為新月的“小姨”。
時光荏苒,天星和新月都漸漸長大了。天星去掙錢了,并娶了新月的同學陳淑彥。而新月卻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了燕大,認識并喜歡上了自己的老師楚雁潮。這一切,應該是最好的結局??擅\總是不盡人意。韓子奇突然住院了,家人都聞聲趕來,可是新月因為承受不住,也病倒了,而且醫(yī)生說她沒多少時間了,這對全家人來說是一個晴天霹靂,可最后又有什么辦法?她得的可是風濕性心臟病,心臟二尖瓣閉鎖??!命運為何如此殘忍,奪取了一個十八歲少女的命,這是人生中美好的年齡啊!而新月死后不久,韓子奇也走了。“玉王”從此也消失了。
幾年之后,冰玉回來了。可惜的是她再也見不到她的“侄女”了………。
這個結尾引人深思,為什么主人公會落到這般田地?平常我們總在怨天尤人。但其實,命運掌握在我們自己手掌中。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規(guī)劃我們自己的人生!
穆斯林的葬禮心得體會篇七
曾幾何時,懵懂的我以為只有聲情并茂的電視劇才能夠讓我哭泣,只是用文字鋪陳的情節(jié)并不是催淚彈,讀完《穆斯林的葬禮》后我才發(fā)現(xiàn)我的觀點是那樣的浮淺。每一個跳動的旋律,每一個曲折的情節(jié),每一個引起共鳴的描寫,都深深地讓我的心溶化了。
霍達用她那細膩的手法,豐富的情感世界勾畫出了兩代人對于親情、友情、愛情的詮釋。天星對新月的手足之情是那么地令人羨慕,他想時時刻刻地保護著新月,不想讓她再受苦了……韓子奇的愛女情結更是別提,新月就好像是他的精神寄托,為了她,不惜拿出了他一生的至愛——玉,去交換女兒的未來。淑彥和新月的友情也是那么的讓人感動,雖然她們的人生道路不同,但她們的友誼之果卻沒有變質(zhì),這正是我最最欣慰的,也引起了我的無限遐想。
也許愛情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不老的話題吧!新月和雁潮的愛是那么的悲壯,那么的震撼人心,也許新月是苦命的,十九歲就結束了她的美妙人生。但她卻又是幸福的。因為她得到了真愛,雁潮的愛,像火,給了她生的動力;像風,給了她無限的憧憬;像海,給了她依靠和寄托。她們兩個人“付出了愛,也得到了愛,愛得深沉,愛的強烈,愛的長久?!闭媸翘篮昧恕,F(xiàn)在想來,也不能完全地責怪韓太太,雖然她很可惡,盡力地想要拆散他們,正如她拆散天星和小容子一樣,可是也就是由于她這樣,我才更加地能夠感受到新月和雁潮的愛的真切,愛的偉大??墒?,“天上,新月朦朧;地上,琴聲縹緲”“雁歸有時,潮來有訊,唯有明月不再升起”太令人傷感了,太令人心碎了,唉,新月,雁潮。
另一個詮釋著愛的意義的就是韓子奇和梁冰玉的愛情。他們的愛沖破了世俗的枷鎖,打破了世俗的眼光,讓我更加地領悟到愛的力量的偉大。但是稍有瑕疵的就是韓子奇最后的退縮,也許這樣的形容他不夠準確,因為他肩上的負擔太重了,超過了他的負荷吧!唉,渺小的人呀!
我的字真是太齷齪了,我表達不出內(nèi)心的感受,我表達不出內(nèi)心的沖動,我表達不出內(nèi)心的激動。唉,我的《穆斯林的葬禮》,讓我再細細地品讀你吧!歌頌你吧!
穆斯林的葬禮心得體會篇八
這是一部關于穆斯林的圣潔詩篇,充滿悲劇的美感。從不知道,在我國五十六個民族中,有這樣一個回回,他們信仰伊斯蘭,尊崇穆罕默德,戀著他們共同的主;安拉,他們簡樸古素,青燈孤影,不管走到天涯或是海角,他們都會有共同的語言作為紐帶,他們都說著“朵斯提”。
沉重的筆觸描寫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的興衰,三代人的命運沉浮,兩個發(fā)生在不同時代,不同內(nèi)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這位穆斯林的女作家霍達,以其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深刻的內(nèi)涵,冷峻的文筆,宏觀的展現(xiàn)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揭示了他們在華夏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撞擊和糅合中的心路歷程,以及在政治,宗教的氛圍中對人生真諦的困惑和追求。
穆斯林的葬禮心得體會篇九
讀后感簡單來說就是看完書后的感觸,不知道大家平常有沒有寫讀后感的習慣呢?下面為大家準備了一篇《穆斯林的葬禮》3000字范文,希望大家喜歡!
讀一本書,改變一個人。
今天終于把《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看完了,我懷著極其復雜難以捉摸的情緒,開始寫這篇讀后感。
從學校里接到濤哥閱讀任務的時候,我并未在意,單純這個題目也未深究,等到讀到一半的時候,哦!才感覺到了葬禮-死亡的氣息。主人公新月那甜美的笑容和脫俗的氣質(zhì)深深地攫住了我的心。我就想如果我會畫畫該有多好,把她那種超凡的微笑畫出來,可是我又不忍,無奈,任何畫筆都難以描摹新月那種美,還有那淡淡地憂郁。
一代人,一家人,一個時代,兩個民族。
梁亦清,韓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韓天星,韓新月,這個穆斯林家庭;奇珍齋,“博雅”宅,燕大校園,這幾個地方是主人公魂牽夢繞割舍不斷的根基。哦,對了,還有楚雁潮,這個談吐儒雅,細心熱烈的年輕助教。
一個人的生命難道如此脆弱嗎?為什么災難要一次又一次降臨在這個純潔美麗的十八歲女孩身上?為什么要讓親人離散,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韓子奇悲傷,韓太太悲傷,楚老師悲傷,悲傷的不應該僅僅是他們,還有那個時代!
白手起家的小奇子,為了報恩,與師傅之女梁君璧結合,共同撐起了搖搖欲墜的家。但是,什么是愛情一直在韓子奇的心中打了一個問號。他只知道報恩報怨,從未體會過什么是真正的愛情,直到梁冰玉病重時的那一刻,當兩雙手相握,兩顆心緊貼時,已到中年的已經(jīng)有了妻室子嗣的韓子奇和正在青春熱血的梁冰玉相愛了,這是一次不畏世俗的相愛,并且新月誕生,成為他們愛情的結晶,也是他們愛情的犧牲品!可憐的新月兩歲便離開了生母,可愛的新月無憂無慮地成長,成長為老師眼中的得意門生,爸爸眼中的掌上明珠,得到了好姐妹陳淑彥所認為的“幸福”。要強的她沒有填寫第二志愿,直接考入了燕大,當然,也是她的“小姨”曾經(jīng)就讀的學校。她在二十七齋有了好姐妹,她在備齋有了親愛的老師,爸爸是國家干部,哥哥是工廠工人,雖然不是非常富裕,但是在別人眼中也是相當perfect了。(起碼我讀到那里的時候是這么想的)
還記得楚老師說過的話:“愛就是愛,它是人類自發(fā)的美好情感,我因為愛你才愛你,此外沒有任何目的!不要用‘自我犧牲’這樣的詞藻來貶低我,我們雙方都不是祭壇上的羔羊,我們付出了愛,也得到了愛,愛得深沉,愛得強烈,愛得長久,這就是一切!”
我今年才18歲,我不懂什么叫愛情,當然更沒有體會過。當我看到這段話的時候,我震驚了,不是因為它有華麗的辭藻,是它熾熱的感情和真摯使我感動,愛不是自我犧牲,愛不是憐憫你,因為愛所以愛,不含任何的動機或者其他。
——當愛情叩動她的心扉的時候,卻感到迷茫,“老師,這就是……愛情嗎?我們之間是愛情嗎?”
這是楚老師向新月表白時說的話,也許會有人認為這是一個老師給他病重的學生的安慰,是同情。前面我已經(jīng)說了,他們的愛不存在同情或者憐憫,不允許梁君璧這種人來玷污。“一日為師徒,終生為父子?!崩显捳f的.沒錯,但是在這對熾熱地向往事業(yè)與愛情的年輕人面前,不是所謂人們口中扯不清道不明的師生戀,而是對愛情的執(zhí)著與追求!這份感情是梁君璧一輩子無法體會到的,這是梁君璧的悲哀,也是封建傳統(tǒng)婦女受生活逼迫的那個時代的悲哀!試想一下,多么青澀的面龐,當愛情撞擊她的心扉的時候,她是何等的激動和忐忑,“老師,這就是……愛情嗎?我們之間是愛情嗎?”
她熱愛的翻譯事業(yè),她陶醉的小提琴《梁?!?,她的愛,也都隨著臨走前不安的喘息和羸弱的身軀一并進入了泥土。接受真主的審判,相信她一定能進天園的吧!摁,一定的!
在這里,我不想大談特談見解,更不敢對愛情下個定論,只能淺薄的說一下我的理解。親情愛情友情,人是感情動物,不能像老子莊子所倡導的那樣“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而是生活在集體環(huán)境里,需要情感來澆灌,接下來就看處理這些感情的方式了。
韓子奇性格難以捉摸,他可以讓在牛津大學就讀過的妹妹深愛,他可以讓奇珍齋重現(xiàn)往日輝煌,他是玉王,是同行中的佼佼者,但同時他的懦弱和反復令梁冰玉憤而離去,令新月屢次受“媽媽”的傷害,對梁冰玉和梁君璧來說,他不是個稱職的愛人,對新月天星,他也不是個稱職的父親。
梁君璧是個封建家長制度的代表,她親手籌劃斷送了兒子天星的幸福,而且親手把新月送上了絕路,這一切的一切足以使真主憤怒,但是她卻執(zhí)迷不悟,一心以為自己這是為孩子好。難道她的命令比兒子的幸福更重要?她的面子比女兒哪怕是說外甥女的性命更重要?糊涂!
韓天星那種性格外弱內(nèi)強,是個有責任心的老實人,他顧家顧父親顧母親顧妹妹,但是為什么不果斷制止母親對新月的偏見?(當然,我說這些可能膚淺了,我暫時未能真正理解更深層的原因,我相信作者霍達前輩一定有她自己的寫作目的的。)
而最perfect的新月卻是一個最最最弱勢的人,把光輝集中在一個最柔弱最容易摧毀的人身上,可能也是一種手段吧!她清純可愛,我看來是那種不施粉黛便能使周圍的人神清氣爽的女孩兒,楚老師談吐文雅,而又積極上進,他表面的文靜襯托的是內(nèi)心的剛強與熾熱,他熱愛詩人拜倫,尊敬導師重視執(zhí)教,又不放棄自己額外的翻譯夢想。魯迅的《鑄劍》開始翻譯的時候,新月剛跨入燕大,是何等的活潑可愛健康,而當故事新編中最后一篇《起死》結束的時候,新月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早早的告別了這個世界,這個令她留戀又使她心生畏懼的世界,走時帶著生母不曾見面的遺憾和對愛情的希望。
《起死》中:“莊子為什么要給五百年前的骷髏‘起死’?”
“也許,是要他重新生活一次。人生雖然艱難,生命畢竟可貴。莊子認為人生應該像鵑鵬展翅,扶搖而上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
那么,請你再給新月起死吧!!!!!
感謝她寫了這部奇書,有人曾說:“讀一本書改變一個人?!苯裉欤覍幵附邮苓@改變,受一次人格與智慧的“大凈”。
穆斯林的葬禮心得體會篇十
霍達說:“我并不認為自我的作品具有如此神奇的魅力,而更愿意相信,是因為讀者在閱讀中融入了自身的感悟和經(jīng)歷,和作者共同創(chuàng)造了文學?!钡拇_,能令人內(nèi)心產(chǎn)生巨大波瀾、仿佛理解了一場心靈洗禮般的作品,總是讓人愛不釋手。
讀罷《穆斯林的葬禮》,我宛若置身那莊嚴肅穆的氣氛中,與書中血肉鮮明的人物共同經(jīng)歷了人生世事。天星在頓悟自我的感情葬送在母親手中時,滿腔怒火,他想為他尚未來得及結果就已被厲風刮殘的花朵般的感情討個說法,只是,他不能。他明白母親愛他,妻子把身心都交付給了他。
所以,他只能行尸走肉般游蕩在街上,任憑雨點在他身上肆虐,任由無奈在啃噬他的心,放手讓一切把他狠狠打擊。他是家中長子,他的不滿與委屈只能在這傾盆大雨中洗凈,大雨過后,他還是要應對一切,可是,在風吹雨打中,他的腰桿更加挺拔傲然,證明他已是真正的男子漢了。生活之不如意十有xx,哪能一受挫就摞挑子不干呢?一場撕心裂肺過后,即使拖著殘軀,也要直面挫折。惟其如此,才顯得尊重生命,熱愛生活,對待坎坷堅韌。
我們赤條條來到這世上,也只能赤條條歸于黃土。韓子奇在云游傳教的途中,在前往麥加朝覲的途中,被虛幻的凡塵蒙蔽了雙眼,在珠寶鉆翠、奇石美玉中度過了自我癡迷的一生。直至彌留之際,他才醒悟過來,可是,人生的路已經(jīng)不能回到去了,他只剩下一具疲憊的軀殼,一個空虛無物的靈魂,一顆傷痕累累的心。
我們總會迷戀一些東西,甚至為此而干出駭人驚俗的事情來,可是我們終究會明白,刻骨銘心或如癡如醉,終會被時間洗刷得不留痕跡。正如《哈姆雷特》中所說:“誰造出東西來比泥水匠、船匠或是木匠更堅固?掘墓的人!因為他造的房子能夠一向住到世界末日?!蔽也幌嘈湃怂篮髸刑焯?、輪回,我只明白人死了,便是死了。無論生前富貴輝煌與否,都只能化為一g黃土。
如此一想,我似乎有點明白佛家偈語“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意味了。當你的心靈不被繁華世俗所約束時,也就無需凈化心神了。
穆斯林的葬禮心得體會篇十一
玉損、玉殘、玉碎,一條玉的歷史長河,承載著三代人的恩怨情仇。初讀此書,只記得被楚雁潮對韓新月的那份真情感動得不能自已,再讀此書,又多了幾份思考與感悟。
梁亦清,沉著穩(wěn)重,對玉的熱愛超越了所有,讓他甘愿將自己的一生獻給玉,沿著玉的長河去追尋內(nèi)心向往的生活,正是因為這份熱愛,才讓他在名與利的誘惑中不至于迷失自我。他本可以借一技之長去追逐名與利,卻身處鬧市心自寧,有“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的意境。他因鄭和與他同是回族人而答應制作鄭和下西洋的雕塑卻不計回報,體現(xiàn)了他不追名逐利的高尚品德,更體現(xiàn)了他對信仰的那份執(zhí)念與尊敬。他為玉而生,為玉而亡,將畢生心血寄托于那件鄭和下西洋的工藝品上,卻未曾料到落得玉亡人亡,但在我看來他是光榮的,他將一生獻給自己所喜愛之事,是幸福的,他的一生是值得贊揚的,是值得被尊敬的。
此書中經(jīng)常提及韓新月和她“母親”梁君璧的關系不和,她百般阻撓楚雁潮和韓新月的愛情。有讀者可能會因此而討厭梁君璧,會責備她對韓新月的冷若冰霜,冷言冷語。但在我看來,她能將韓新月?lián)狃B(yǎng)成人已經(jīng)仁至義盡,畢竟新月是她丈夫和她妹妹的女兒,每每看到新月,都會想起丈夫和妹妹的背叛,都會讓她內(nèi)心備受折磨,叫她怎能對新月微笑以對呢?她之所以反對楚雁潮和韓新月之間的事,也是因為她是一個從小深受宗教信仰影響的人,她無法接受回漢通婚,所以拒絕了楚雁潮對韓新月的追求,這也讓楚雁潮和韓新月的愛情之路更波折。
本書的男主人公,梁亦清的接班人,是一個性格較為豐滿的人物,讀完此書后,對他既有愛又有恨。愛是因為他對韓新月那份無私的愛能讓韓新月彌補一部分缺乏母愛的痛,也是因為他的保護與寵愛,才讓韓新月生活得無憂無慮。也感謝他對韓新月教育的支持,才讓新月在大學收獲了老師對她無私的照料與關愛。恨是因為他追名逐利、勾心斗角,更恨的是他從小就欺騙了收養(yǎng)他、教育他的那個去麥加朝覲的圣人,這不僅是對身邊人的欺騙,更是對自己內(nèi)心的欺騙,是對信仰的欺騙。背負一生的謊言也讓他的一生充滿坎坷。在臨死前的坦白,雖讓他放下了一生的重擔,但他的內(nèi)心是充滿了恐懼和擔憂的,他希望妻子能原諒他、理解他,怕妻子會因此怨恨他,他也怕他去世后沒人能像他那樣細心照料身患重病的女兒新月了。他死前精神上的痛苦要遠遠大于生理痛苦。他與他師父梁亦清相反,梁亦清雖生前過得清貧平凡,死后卻無怨無憾,受人尊敬,而韓子奇生前勾心斗角,享盡繁華,但卻背負著恐懼與遺憾而亡。對比兩人的一生,我們更需要的是梁亦清那般平靜淡雅之心,尤其是在物欲橫流的今天。
讓我久久都無法釋懷,也是本書最悲情的是楚雁潮與韓新月凄楚唯美的愛情。韓新月,名如其人,她純潔善良,乖巧樂觀,她本該幸福地過完一生,卻背負著常人無法接受的悲痛。她在最美的年紀離去本就令人心痛,卻還要在生前接受病痛的折磨,新月之死使我悲痛入骨。在新月短暫的一生中,她極其渴望母愛,卻無法如愿以償,在死前都未能見她親生母親一面。新月一生都無法理解她“母親”為何一直對她那么冷漠,她一直努力討她母親歡心,乖巧上進,她一直從自己的身上找問題,卻在死后都不知道她喊了十幾年的媽媽是她親生母親的姐姐,一直苛求自身卻遺憾終身。
月明、月暗、月落是新月一生的寫照,她無法得到的母愛由她父親和老師來彌補。在去世的前一晚,新月躺在病床上盼天明,盼她心心念念的楚老師,在沒看到楚老師前,她一遍遍地告訴自己不能睡,一遍遍地問天亮了嗎,可以想象到當時新月內(nèi)心的煎熬與無助,天漸漸亮了,她也漸漸變得虛弱,我描述不出新月去世時的那種悲痛,只記得自己的心像被人揪著,喘不過氣。在黎明破曉前,在她心心念念之人到來前一刻,她永遠地閉上了眼,黑夜終將新月掩埋。楚雁潮看著再也無法睜開眼看自己一眼的新月,他怨恨他自己為什么要離開新月,為什么不在新月最痛苦的時候陪著她,在那一刻,他的世界崩塌了。他用心守護著新月,新月離去,他的心也不再完整。
新月走了,楚雁潮就什么也沒有了,有的只是他與新月的甜蜜回憶。未名湖畔的心靈交流,不言而和的兩顆年輕的心,深情表白以及無私的愛與照顧,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更讓人感動至深的是在韓新月離去后,楚雁潮在她墳前深情演繹“梁?!?敢問世間還有哪種痛能超越陰陽相隔之痛。我覺得他們的愛情打破了宗教信仰的束縛,跨越了種種阻礙,雖最后陰陽兩相隔,但他們的心、他們的靈魂卻緊緊地綁在一起。梁山伯與祝英臺,生前無法在一起,死后變成蝴蝶雙飛雙落不也是一種幸福嗎。年齡、宗教、種族等都無法分離兩顆融為一體的心。
楚雁潮以曲寄情,日日月月年年陪伴著新月。我想我現(xiàn)在很幸福,我所愛之人和愛我的人都在我身邊,我不再奢求其他,我要用我一生去陪伴去珍惜身邊每一個人,不讓自己悔憾。
最純潔的夢想,最動人的愛情,最悲戚的命運。一本書,道盡三代人六十年的心路歷程,教會我的不只是像梁亦清那般寧靜處事,更讓我體驗到了人間至善至美的愛情、親情與友情,教會我珍惜身邊愛我之人和我愛之人。我們無法預測明天,但請珍惜今天。
讀書心得。
《穆斯林的葬禮》講述了一個回族家庭三代人的生活瑣碎,而且是錯綜復雜的交織在一起。梁亦清,一個人,一輩子的在北平做一個琢玉的手藝人,只想過平凡的生活,最終也因玉碎氣急身亡。本書的主角韓子奇,是梁亦清的徒弟兼女婿,為人熱心,能干,忠誠,有膽量,不像梁亦清一樣甘于平凡,他不想制作一個手藝人,敢于追求,敢拼敢闖。他努力的撐起了師傅留下來的家庭,先后與梁君璧,梁冰玉兩姐妹結婚生子。梁新月,本書中的另一位主角,和母親一樣,有著自己的理想,卻比想天公不作美,卻意外發(fā)現(xiàn)自己有嚴重的心臟病。她與老師楚雁潮之間的愛情讓人心疼。
最純潔的夢想,最凄美的愛情,最痛楚的命運。這就是霍達用心血打造出來的《穆斯林的葬禮》。起初,我一直不敢讀這本書,由于不信教,也不愿涉及這方面的知識??墒且坏┐蜷_書就沒能停下來。帶著一個個謎團,帶著一個個猜想,隨著情節(jié)的不斷深入,隨著謎團的依次解開,隨著猜想的驗證。我不愿結局是那樣,可是卻無法改變,光從書名便可得知故事的悲凄。但是卻依然不愿相信,直到讀完也不愿相信這一切,總是不希望擁有這種真摯的情感的人們陰陽兩隔。我想我也許并不是殘存的讀書看故事,而是在經(jīng)歷一段段人生歷程,在咀嚼一些些痛苦,在品茗一段段感情,總是將自己代入當時的情境之中,因而不愿這種不圓滿的結局出現(xiàn)。
當韓子奇重振奇珍齋,名冠京都時,我為之高興;當韓新月如愿考取北大,成績優(yōu)異時,我為之嘆服;當韓太太對新月不理不睬時,我對其厭惡至極;當新月為得不到母親的關心而悶悶不樂卻只能壓在心底時,我為之心酸;當新月發(fā)病,面臨死亡時,我為之扼腕痛惜;當韓太太為讓天星娶自己的心儀的媳婦,反對楚雁潮與新月的戀情而不擇手段時,我為之憤懣不已;當新月死后,我同她的家人一樣,痛苦不已;當韓子奇徹底破產(chǎn)時,我為之扼腕嘆息……全篇以“玉”為題,從玉美到玉碎的過程,讓人的心情越來越沉重。
首先,我想說說最純真的夢想。
韓子奇有一個純真的夢想——對玉的癡迷。對于的癡迷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離開巴巴,離開北平,甚至拋棄妻子,都不愿舍棄他心愛的寶玉。玉改變了他的一生,讓他結束浪跡天涯的孤兒命運,后來名滿京華,成為一代“玉王“。但是玉帶給他的不僅僅是輝煌,還有不幸。對玉的癡迷使他背井離鄉(xiāng),從而間接導致了后來一系列悲劇。
難道都是玉惹得禍嗎?在韓太太看來是的,她從未想過自己的妹妹竟會奪走自己的丈夫,她感覺正是冰玉與韓子奇種下了禍根。人人都想擁有玉,但是玉卻不屬于任何一個人。大家只不過是玉的看守者,是玉的奴隸。玉最終不會屬于他們,而是從他們手中流失,匯入滔滔不絕的歷史長河。
可是對于像韓子奇這樣愛玉,把玉視為生命的人,他的人生因玉而有意義,如果不是玉,恐怕他早已命喪黃泉。他的執(zhí)著與那最純真的夢想將他的人生演繹的有聲有色,可歌可泣,凄美深刻,感人肺腑!
韓新月,一個苦命的人,但是她卻又自己的夢想,她想從事翻譯工作,也因為這個夢想認識了楚雁潮,這個深愛她的人。對于翻譯工作的執(zhí)著,使得她發(fā)奮讀書,考入北大西語系;使得稚嫩的新月頑強地病魔作斗爭;使得新月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使得新月與楚雁潮這個與她有著共同理想的人走到了一起,雖說是跨教的愛戀,但兩顆心卻是緊緊地聯(lián)結在一起。愛情是大多書中共有的主題,《梁?!?,《羅密歐與朱麗葉》,甚至《哈姆萊特》都有著愛情的渴望。可是《穆斯林的葬禮》卻讓我最真切的感受到愛情的甜美與失去心愛之人的痛苦。讓我這個局外人總是忍不住哭泣,不悲自己,只因心疼。
其次,還要說說那凄美的愛情。
韓子奇與梁冰玉的愛情恨長。韓子奇在還沒來得及接觸愛情這種神秘的東西時,就因為必須撐起梁家的重擔而草草的與梁君璧結婚了,他不懂得愛情是什么。當發(fā)現(xiàn)愛情的時候已經(jīng)晚了,他已為人父??墒撬麉s無法控制自己對愛情的渴望,與梁冰玉大膽的結婚生子。我想,小說的悲劇性就在于愛上韓子奇且韓子奇所愛的竟是妻子的同胞姐妹,還在于他沖破世俗與梁冰玉在一起與但不忍拋棄妻子,丟下身家的軟弱。
楚雁潮與韓新月的纏綿悱惻。從相遇到相識再到相知相愛,一切的一切來得那么的自然而然,有誰想象得到郎才女貌,彼此傾心且又志同道合的兩個人的結合會被一道道難以想象的難關卡住呢?韓太太的極力阻礙,無情病魔的剝奪,讓他們無法繼續(xù)在一起,甚至是陰陽兩隔。可是,一切的破壞仍然無法拉遠兩顆心的距離,無法阻隔相愛的兩顆心。當新月的墓前回蕩著《梁?!?,當頭發(fā)花白的楚雁潮幾十年如一日的陪伴著新月那一幕浮現(xiàn)在我眼前時,我已無法抑制自己的傷感之情。
最后,不得不說最痛楚的命運。
韓新月的命運同樣是痛楚的。從小缺乏母愛卻極度渴望擁有母愛的環(huán)境中長大。當錦繡的前程隨著大學的開始而開始時,卻因病休學;當美好的愛情降臨時,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卻被病魔帶離了人世。她的人生多么短暫,卻留給大家無限的痛苦與留戀。
誰又能不為此扼腕痛惜呢?就算大奸大惡之人,也必有真情存在。
或許以后不敢看月,每當看到月時,必會想起這凄美的愛情故事與這痛楚的命運人生吧。故事教會我們珍惜。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生活的點點滴滴。同時,也教會我們不要總被世俗所牽絆而做出錯誤的決定。懂得舍棄,不要太過執(zhí)著的追尋不屬于自己的東西。與人為善,不能像韓太太那樣蠻橫,從起初的善良到最終的蠻橫無理,也會導致悲劇的加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很早就聽說過這本書,但一直很遺憾沒有真正認真拜讀過,這次偶然的機會,終于使我幸得一睹風采,終于斷斷續(xù)續(xù)讀完你了。此刻我的胸膛內(nèi)莫名的激蕩著怎樣的情懷呢?好像是久違了的感動,好像是沒克制了許久的共鳴。我被主人公的命運所深深牽引,為他們擔憂,為他們不平,為他們痛惜,為他們哀傷。最后我竟也成為他們中的一分子了。原來人類的感情都是如此類似,傷痛也是如此類似。現(xiàn)在我所留下的零星片語均不過是暫時的混亂的。我只把它粗粗速讀了一遍,留下的不過是些粗陋的見解。
穆斯林的葬禮心得體會篇十二
《穆斯林的葬禮》是我花了很大力氣讀完的。這并不是因為它晦澀難懂,而是它所包含的思想太深刻、太感動人心了。一部好的小說,不是用眼睛和文字作為媒介的,而是用心靈和思想撞出火花的,這部作品既是如此。
這是一個故事,但卻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故事,它更像是一部歷史——一部人的歷史,更具體地說,它應是一部人性、情感的史詩。它不僅是一個民族的故事,更是人類普遍情感的濃縮。作品的情節(jié),不僅是一個個動人心弦、懾人心魄的故事,更是人性精神、情感歷程的集中反映。它是一個藝術品,但更是一面鏡子——人生的鏡子。
一、關于兩個愛情悲劇。
這得從韓子奇說起。他是這個悲劇的第一位主角,也是這個悲劇的第一位不幸者。他與梁君璧的結合,應該說是當時時代、當時的生活境遇、當時當事人的精神境遇的必然結果。梁玉清的撒手人寰,“奇珍齋”的敗落,使這個雖然清苦,卻相對安穩(wěn)的家庭瀕臨崩潰。為了挽救這個家庭,為了重振“奇珍齋”的家業(yè),韓子奇背負著血海深仇與屈辱,背負著師母、師妹的誤解,投入了“匯遠齋”門下。
在那里,他受盡了蒲老板給予他的屈辱和磨難,暗中學到了經(jīng)營策略,也找到了機遇,所以他毅然決然地回到了曾經(jīng)誤會他的“家”。這個時候,他的雄心支配著他要重振家聲。子奇與璧兒從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在當時的那種精神境遇中,他們想到了結合。也許,只有他們結合了,才會給這個瀕臨滅亡的家庭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堡壘,才會給他們的“事業(yè)”打下堅實而穩(wěn)定的基石。當然,他們的結合,并非僅僅是基于現(xiàn)實的需要,更加深刻的是情感的需要。
基于共同的仇恨,基于共同目標而結合起來的婚姻,似乎從一開始便注定了會淡化內(nèi)心深處純真浪漫的愛情思想,因而子奇與璧兒雖然是兩情相悅而終成眷屬,但卻在為重振家業(yè)的艱辛中,逐漸淡化了愛情。在重振家業(yè)的理想中,在拼命賺錢的辛勞中,他們無暇談情說愛,無暇為自己的婚姻生活打開更深刻更激蕩人心的精神世界。由此,他們的愛情便開始逐漸疏遠,因而也為日后子奇與冰玉的愛情埋下了伏筆。
很難說子奇是不愛璧兒的,但可以肯定的是,玉兒對他的真情打動了他的時候,他對璧兒的感情其實已經(jīng)是名存實亡了。也許,這樣的感受早在玉兒之前便以萌生了,只不過是玉兒喚起了他真正的愛情,尤其是有了新月之后??梢哉f,他與玉兒的愛情才是他這一生中最珍貴、最真摯的愛情經(jīng)歷。
雖然,逃亡英倫客觀上給子奇與冰兒提供了愛情萌芽滋生的土壤和氣候,似乎沒有這一段經(jīng)歷,他們便會相安無事,也許故事中便會少一段扣人心弦的愛情。這雖然有作者有意安排之嫌,但更深層次的探究,便可發(fā)現(xiàn),從悲劇的角度講,這是偶然中的必然,逃亡英倫的經(jīng)歷,只不過是這個悲劇的一個導火索罷了。在子奇心中,雖然璧兒為他生下了兒子天星,與婦道人倫無可挑剔,但是潛藏在他心中的是,他已不愛璧兒了,太多的忙碌,使他們的愛情已趨于平淡,甚至開始出現(xiàn)了裂痕。
玉兒的成長,韓子奇似乎并沒有發(fā)現(xiàn),在她的身上,子奇傾注了哥哥兼姐夫的全部“愛”,并沒有產(chǎn)生任何其他想法。但是,成熟了的冰玉在經(jīng)歷了情感的首次傷害之后,卻在精神深處對“奇哥哥”產(chǎn)生了一種莫名的情感,盡管她的情感是脆弱的,盡管此時她還不明白這種精神趨向到底是什么性質(zhì)。但是,命運一旦讓這兩個都面臨情感危機的年輕人在戰(zhàn)爭與動亂中奔波,在異國他鄉(xiāng)相依為命的時候,這種潛在的感情便一觸即發(fā)。與年紀較長而又有妻室的韓子奇不同,年輕而又單純、脆弱而又有激情的梁冰玉,便成為這種情感暴發(fā)的突破口,因為她有“生活的權利,有愛的權利”(原文)。盡管是冰玉首先表露了自己的心跡,但卻代表了此刻二人共同的心聲。雖然子奇在此之前并沒有任何超越界限的情感,但是冰玉卻喚起了他塵封已久的激情。
這一段感情是美好的,但卻是他們悲劇的真正開始。十年之后,當他們攜女新月一道回國的時候,他們面臨的卻是更加難以抉擇的困境。對于子奇來說,一面“博雅”宅中有已無愛情可言卻相濡以沫的妻子,有天真爛漫的兒子天星,有安穩(wěn)的家;一面,卻又有真心相愛并愛得刻骨銘心的冰玉和單純、天真、可愛的女兒新月;一方面是倫理道德,一方面是至親至愛,使他難以抉擇。對于冰玉來說,一面是同胞姐姐,一面又是親愛的丈夫,她的痛苦遠遠大于韓子奇。終究痛苦不堪的子奇敗在了倫理之下,這更增添了冰玉的痛苦,但是為了愛執(zhí)著的冰玉,卻并沒有妥協(xié)于倫理之下,而是成全了她深愛的“姐夫”,并答應子奇把最心愛的女兒——他倆愛情的結晶留給了他,孑然一身,背負著刻苦銘心的愛戀,背負著撕心裂肺的悲痛離開了這個家,離開了這段美好的愛情而孤獨的遠去??上攵?,她的痛苦事多么的刻苦銘心??蓱z的人啊,追求愛情,到頭來卻釀成終身的痛苦。
而韓子奇再妥協(xié)于倫理之后,也才開始了他痛苦的折磨。從此以后,他在“韓太太”的面前威嚴盡失,任由她擺布,沒有了尊嚴,更沒有了愛情,他整個人都變了,變得軟弱無能。這在他的后半生中,一次又一次地折磨著他,他一次又一次地承受著愛情悲劇的煎熬。
假使,當初沒有英倫之旅,沒有和冰玉產(chǎn)生火花,韓子奇的情感歷程,到頭來仍是一種悲劇。他與“韓太太”已毫無愛情可言,他的一生還有漫長的道路,但是他卻必須壓抑著真摯熱烈的愛和愛的追求,守著一個已不愛的人聊此終身。一個有摯烈愛的欲望的人卻沒有愛的權利,這不是另一種更加痛徹人心的悲劇嗎?一對有情人,卻是兩個不幸人!
對于韓子奇與梁冰玉愛情的悲劇,可以說是在理性的認識。雖然他們的悲劇動人心弦,但是對于新月與楚雁潮的戀情,讀來卻是讓人更加悲慟,甚至潸然淚下。
作品中的主人公新月,是美的化身,是純潔的化身,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但是命運卻和她開了一個致命的玩笑,正是這個玩笑,給新月的命運帶來極盡的艱難和苦痛,給每一個讀者帶來刻骨銘心的傷痛和悲哀,甚至遠遠不止如此。
新月的愛情悲劇與她的悲慘命運是緊密相連的,正是由于她的坎坷命運才使她的愛情更讓人慟徹心扉。命運的不公就在于此。完美清純的新月,上帝卻給她安排了如此艱難短暫的一生,她的朋友為之不忿,善良的人為之不忿。
新月的愛情悲劇也恰在于此。并非是他們愛得艱辛,而恰恰相反,他們的愛情來的自然,愛得摯烈,來得讓讀者都為之欣慰,為之感動。他們愛得單純而摯烈,愛得深刻而崇高,讓善良的讀者都在為他們在祈禱:善良的男女,幸福的男女,愿你們的愛受真主保佑!
穆斯林的葬禮心得體會篇十三
多少肺腑之言,都代替不了那悠揚的琴聲。一段真情的回憶,一句鄭重的承諾,永遠不是紅塵能隔斷的。多少珍貴的東西,如曇花般迅速凋零,但也如曇花般絢麗綻放。新月和楚雁潮的愛情雖然短暫,但那是一段永恒的隔世之情。
楚雁潮深知新月的病情,想用自己的力量去拯救新月。這段凄美的愛情,從一開始就是個錯,卻也是個對。錯在情太癡,對在情摯深。若是愛得早了,便破壞了師生的真情;若是晚了,便永遠沒有了這段刻骨銘心的回憶。新月,像荷花般圣潔,像桃花般可愛,一個近乎完美的女孩。楚雁潮,像山一樣雄峻,像海一樣包容,他的才華令人欣賞。小說的情節(jié)從新月把楚雁潮誤認為是同學,與他用英語攀談,楚雁潮幫助她提行李的小插曲開始,那時誰也不會想到后來居然在這小小世界中發(fā)生了那么多驚天動地的事。多少困難,他們都一起走過,即便楚雁潮的家庭不同意,但是楚雁潮依舊把這件事爛在心底。新月知道自己的身世,突然想起了自己和楚雁潮隔著教門,隔著民族,自己的“母親”又不同意她和楚雁潮在一起,多少冷嘲熱諷,多少如山崩地裂的打擊,新月還是在死前念念不忘那個名字楚雁潮。
誰拿紛事亂了流年,又拿流年亂了紅塵。即使知道結局,知道自己身處悲劇之中,但他們依然無悔。一段純潔的愛情,一句心底的承諾,比多少甜言蜜語都要長久。那是一份心靈的默契,一份天地為之動容的感情。一聲來自九天之上,來自九泉之下,來自天地之間,長住在他心底的嘆息,挽著如泣如訴的琴聲,如孤雁盤旋,久久未散。隔世之情,也是永世之情。
穆斯林的葬禮心得體會篇十四
由于我有一次性買多本書的習慣,這本書被擱在床頭那摞高高的書里蓋灰塵,直到那天睡覺時做夢,手一伸碰倒了那摞書,那高高的書堆一下子砸了下來,把我砸了個七暈八素,而那本書也跌到了我跟前,清醒過來后我隨手翻了起來。
這是描寫回族一個穆斯林家庭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的命運浮沉,兩個發(fā)生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內(nèi)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故事的開頭是一個花甲婦人,手提一盒蛋糕,腳步匆匆的往一座北京四合院走去,路上的風景是她所熟悉的,引起了她對往事的感慨,到了四合院門前,她又猶豫了,手抬起了又放下,始終不敢去碰那門錢上被歲月所腐蝕成黑色的銅環(huán),一扇門,隔著兩個世界。
這是第一本讓我感覺把“愛情”這個抽象詞表達得那么真實的書,當新月臥病在床,知道自己的病已經(jīng)不是現(xiàn)代醫(yī)學可以力所能及的時候,她請求楚雁潮放棄自己,任自己自生自滅,楚雁潮憤怒了,他向新月解釋:“愛是什么?愛就是火,火總是光明的,不管那熊熊燃燒的是煤炭還是木材,是大樹還是小草,只要是火,就閃耀著同樣的光輝!愛就是愛,它是人類自發(fā)的美好情感,我因為你才愛你,此外沒有任何目的,不要用‘自我犧牲’這樣的詞來貶低我,我們雙方都不是祭壇上的羔羊,我們付出了愛,也得到了愛,愛得越深,愛得強烈,愛得長久,這就是一切!”
這里又順帶了另一段悲劇愛情,主角是她的哥哥韓天星和她高中時的摯友陳淑彥,韓天星愛上了和他同在一家工廠工作的樸實女孩容桂芳,可是他的母親梁君壁看不起容桂芳的家世,用離間計離間了他和容桂芳,兩個相愛的人因為誤會咫尺天涯,在新月病重的情況下,韓天星娶了陳淑彥,沒有愛情的婚姻,卻也為韓家延續(xù)了香火。
最后一章“玉別”,以一首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落幕,韓家遭遇了巨變,傾覆了韓子奇“政府公務人員”的地位,抄家,趕人,韓子奇在打擊中死去,懷著對女兒的思念,懷著沒能見上梁冰玉最后一面的遺憾,死不瞑目。!
穆斯林的葬禮心得體會篇十五
穆斯林的葬禮,還是之前朋友推薦我看的,當時并沒有很看好這本書,因為書名太過悲傷了,況且,在我傷心難過的寢食難安的時候,不想自己更難過就沒有看。后來大帝看完了,就又想起來這本書開始看了。
故事的開始是從一個虔誠的穆斯林老人帶著年幼的孤兒韓子奇引出,結束在新月的墓地前楚雁潮緩緩的琴聲與天上的新月相交輝映的美景之中,至此,所有喜歡的不喜歡的故事角色,都結束了,如同天星所說,您想看見的不想看見的都看不見了;所有的人物,都在此終結了。
書中‘玉王’韓子奇承受著巨大壓力艱辛創(chuàng)業(yè),迫于現(xiàn)實而對感情的妥協(xié),從一個氣度非凡的王子,到一個佝僂的老人,一生對玉的執(zhí)著,都化為灰燼,他一無所有的到來,最后一無所有孤獨離世,也許作者正是在借這么一個人物告訴我們,沒有什么東西是我們生可帶來死又能帶去的。設想,如果子奇享受生活,不視玉如命,拋棄身外物跟冰玉在一起,將會是一個大圓滿結局。
子奇跟冰玉的愛情,徹底的扭曲了君璧,使她從一個堅強獨立的女人,變成了一個固執(zhí),執(zhí)著,心中充滿了恨與報復的女人,更因為他的固執(zhí),最終決定了他最愛的女兒新月無法幸福,君璧為了虔誠的信仰,為了門當戶對,親手毀掉了兒女的婚姻和愛情,直到丈夫離去,她才幡然醒悟,過去的一切都過去了,沒有任何東西比與她一生廝守的那個人更重要。“她無法遏制心中的哀痛,把臉貼在丈夫的手上,眼淚沖刷著這雙為了奇珍齋,為妻兒老小操勞一世的手,不舍得放開?!?/p>
受了高等教育的梁冰玉,大膽的追求自由和愛情,脫離信仰與現(xiàn)實的枷鎖,但最后的結局不過痛苦的漂泊他鄉(xiāng),就連自己日思夜想的女兒也未曾再見最后一面,冰玉雖是一代新青年的象征,但直到現(xiàn)在,能夠接受她的作風的人,又有幾個。文中最可憐的莫過于辛勤勞苦,等待奇跡到來,會有美好幸福生活的老姑媽,她一直默默的守候著韓家直至最后的暴病而亡。而天星和淑彥這一對被媽媽強拼硬湊的可憐夫妻,不正是我們大多舊時夫妻的象征,不相愛,但又不能分開,只能彼此都帶著痛苦悲傷活著。
那個永遠定格在十九歲的花季少女新月,因為先天性心臟病而早早的凋謝了生命之花?!爱斔膼矍閬砼R的時候,她的生命,已經(jīng)開始一點點的走向終點了。然而它來了,來的那么純凈美好,沒有一絲一毫的雜質(zhì)。然而和自己的老師產(chǎn)生感情,這又是不被允許的。不過他們不怕,什么也不怕,連死也不怕了,更何況愛情的阻撓呢?”“走的人,注定是要走的,誰也留不下,這是她的宿命。她離去的時候,他那瘋狂的吻,是初戀的吻,也是訣別的吻。死亡可以奪走生命,卻帶不走愛情?!钡脑鹿庀拢挠牡臉溆芭?,一位臉色沉郁,神情凄楚頭發(fā)花白的中年男子,一動不動的拉出輕柔徐緩的小提琴聲,如泣如訴,如夢如煙。文中曾描述新月跟楚老師的小別,他走了,一步三回首,把自己的心留下了,把新月的心帶走了。但最后,新月走了,不僅帶走了楚老師的心,把他的'靈魂也帶走了。不能完美一生,何不壯烈來去,人生難得一知己,但得一知己卻足以。
這本書,跟百年孤獨有所相似之處,但自認為比百年孤獨更符合國人的口味,珠玉世家出身作者通過對一個從繁華到落敗的穆斯林家族,講述了幾十年間,幾代人的愛恨情愁,人物形象刻畫地很生動,故事發(fā)展也扣人心弦、前后呼應,作者對人性的描述,葬禮的描述,都是極好的??戳诉@本書,更加明白身邊人,身外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不必堅持。但那些與我緣分已盡的人,是切切實實的該放手了,我不能也不會做第二個楚雁潮。“去死,去睡就結束了,如果睡眠能結束我們心靈的創(chuàng)傷和肉體所承受的千百種痛苦,那真是生存求之不得的天大的好事。去死,去睡也許會做夢!”的確,去睡會做夢,而且,會一次又一次的哭著醒來,那又如何,時間是最好的良藥,而且,一點都不苦!
戀愛是什么,我不懂,也無法形容,更不知道為什么有的人戀愛久了會為了無法脫離那個兩個人的小圈子而放棄跟別的朋友的大圈子,也不知道為什么昨天還開心的依偎在一起打算結婚發(fā)誓永遠在一起的那個人第二天就像魔鬼附身想要馬上跟你分離,不知道為什么人會變的那么快,你認為比親人還要親一百倍的人突然就變的一點都不想跟你有任何關系,不知道為什么人要有七情六欲,不知道為什么要有喜怒哀樂,為什么要有做這么復雜的事情,難道單純的感情不好嗎~噗~我想當個機器人!當然不是大白那么萌的,也不是像t-800那樣的大帥叔,還是我這么美的的就好,只是沒有了感情那便是極好的!呵呵,你們只需要記住我是機器人!我最喜歡對那些自認為能力出眾的人出手!你若是感覺有實力跟我玩,我,不介意奉陪到底!
穆斯林的葬禮心得體會篇十六
總評: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而且實在是對不起它昂貴的價格…真情實感地心疼我辛苦攢下來的書幣qvq)。
但是??!這劇情咋越往后越狗血了呢…禁戀出軌治不好…這跟宗教和玉器有啥關系?放到別的角色和背景也成立吧…減分!至于好評如潮的文筆…實在是不敢恭維…作者的文學素養(yǎng)也還能看吧(雖然個人感覺作者有點強行秀還秀得很尷尬:梁祝魯迅拜倫莎士比亞等挨個給楚韓愛情打了一遍醬油,本質(zhì)上相當雞肋)…但人物刻畫真的是過于單薄了…對白和描寫甚至有些瓊瑤上身,本來應該很感人的生離死別愛恨糾葛看得實在是尷尬,減分!最后還有一些常識性錯誤不可原諒,給我一種碰瓷名校借個布景的感覺(新月秀竹從湖心島回宿舍是怎么無視近在咫尺的德才均備等樓一路到博雅塔還迷路了的…整天在湖邊溜達的表示很迷…而楚老師天天在北大和同仁醫(yī)院之間走來走去可不可行也不好說…但作者請你解釋一下牛津大學是怎么搬到倫敦去的好嘛==)減分!
綜上,這本書整體來說是一本還不錯的書,消閑看看也還行,但是作者從文筆到架構都有些撐不起長篇,書寫得虎頭蛇尾,實在是擔不起經(jīng)典之名。給它兩星不覺得委屈它。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5265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