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粗細教案大班(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10 14:44:02
認識粗細教案大班(4篇)
時間:2023-03-10 14:44:02     小編:zdfb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教案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認識粗細教案大班篇一

活動要求:認識、比較物體的粗細,懂得“粗細”的比較是相對的。

活動準備:教師演示用的4種不同粗細的物體(小棒、牙簽、蠟筆和水彩筆)

幼兒標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強的為7種不同粗細的物體,能力中等的為5種不向粗細的物體,能力差的為3中不同粗細的物體)(牙簽、小棒、蠟筆、記號筆、水彩筆)

活動過程:

1.請幼兒用自己盒內的東西穿木珠

提問:你在玩木珠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什么了?(牙簽、小棒穿進,蠟筆等沒穿進)

2.尋找原即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小棒、牙簽細,蠟筆粗)

3.小結:原來東西有粗和細之分。

1、出示小棒

師:剛才我們玩了穿木珠的游戲,有的東西穿進去了,而有的東西沒有穿進,那么小棒剛剛穿進了,它是粗的還是細的?

(1)若回答細的,則出示牙簽,讓幼兒比較

(2)若回答粗的,則出示蠟筆,讓幼兒比較

那么這支筆到底是粗還是細。

2.得出結論:一樣東西是無法比較粗細的,要兩樣東西才能比較出租和細。

師:你們盒子里的東西有粗有細,那么我們來幫他們排上隊

1.幼兒操作任意排

2.提問

(1)你是怎么排的?(從粗一細,從細一粗)

(2)你是怎么排出來的?

3、師生共同小結

(1)先找出最細的,然后找出最粗的,剩下的兩個進行比較、依次排隊。

(2)從盒中先找出最細的,放在第一,然后再在盒中找出最細的,放在第二,反復運用這個方法依次排隊

4、請幼兒采用互換方法比較一種方法排列。

會再多一些。

認識粗細教案大班篇二

認識、比較物體的粗細,懂得"粗細"的比較是相對的。

教師演示用的4種不同粗細的物體(小棒、牙簽、蠟筆和水彩筆)幼兒標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強的為7種不同粗細的物體,能力中等的為5種不向粗細的物體,能力差的為3中不同粗細的物體)(牙簽、小棒、蠟筆、記號筆、水彩筆)

一、認識粗細

1、請幼兒用自己盒內的東西穿木珠提問:你在玩木珠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什么了?(牙簽、小棒穿進,蠟筆等沒穿進)2.尋找原即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小棒、牙簽細,蠟筆粗)3.小結:原來東西有粗和細之分。

二、比較粗細出示小棒師:剛才我們玩了穿木珠的游戲,有的東西穿進去了,而有的東西沒有穿進,那么小棒剛剛穿進了,它是粗的還是細的?

(1)若回答細的,則出示牙簽,讓幼兒比較(2)若回答粗的,則出示蠟筆,讓幼兒比較那么這支筆到底是粗還是細。

一樣東西是無法比較粗細的,要兩樣東西才能比較出租和細。

三、利用粗細不同的物體排序師:你們盒子里的東西有粗有細,那么我們來幫他們排上隊1.幼兒操作任意排2.提問(1)你是怎么排的?(從粗一細,從細一粗)(2)你是怎么排出來的?

3、師生共同小結(1)先找出最細的,然后找出最粗的,剩下的兩個進行比較、依次排隊。

(2)從盒中先找出最細的,放在第一,然后再在盒中找出最細的,放在第二,反復運用這個方法依次排隊4、請幼兒采用互換方法比較一種方法排列。

認識粗細教案大班篇三

1、學會比較物體的粗細,并能正確表述比較結果。

2、能從細到粗給物體排序,知道粗細是相對的。

3、鍛煉幼兒的貫徹能力,讓幼兒對數(shù)學類的課程感興趣。

1、粗細不同的旺仔牛仔罐、吸管、積木、香腸、記號筆、蠟燭等數(shù)量若干;

2、教學課件ppt;

3、幼兒操作材料。

(1)玩一玩,發(fā)現(xiàn)粗細。

師:今天,林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東西,看看都有些什么?等會兒請你們去看一看、摸一摸,并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幼兒自由選擇材料探索,教師巡回指導。

(2)討論,引導幼兒交流分享。

師:現(xiàn)在,誰愿意來告訴我,你在玩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它們有什么不一樣?你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

(3)小結。

師小結:哦,你們都發(fā)現(xiàn)了,這些東西有的粗,有的細。要知道是粗還是細除了可以用眼睛看,還可以動手插一插、疊一疊、比一比。你們都很棒!那到底什么東西粗什么東西細呢?我們一起來比比看。

(1)比較物體粗細,知道粗細是相對的。

①教師先出示不同粗細的紅色和綠色積木進行比較。

師:我們先來看看這塊紅色的積木,你認為它是粗的還是細的呢?我們請綠色的積木來幫幫忙,和它比一比。

②繼續(xù)出示藍色的積木和綠色的積木進行比較,知道粗細的相對性。

師:咦,為什么剛才和綠色的積木比,是紅色的積木粗,現(xiàn)在和藍色的積木比,紅色的積木就變細了呢?誰知道為什么?可以和你旁邊的小朋友討論討論。

(2)比較三個物體的粗細,找出最粗和最細。

師:現(xiàn)在,我們把這三塊積木放在一起比一比,你認為哪塊最粗,哪塊最細呢?

(3)小結。

小結:通過比較我們知道了比較粗細的三個秘密。第一,最少要有兩樣東西才能比較粗和細,單獨一樣東西是無法比較的;第二,和不同粗細的物體比,結果是不一樣,粗和細是相對的;第三,三種以上的物體比較粗細,能比出最粗的和最細的。

教師出示ppt課件。

(1)引導幼兒認識從細到粗排序標記圖。

師:小朋友們,小眼睛看到這里來,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張圖片,請你想一想它代表什么意思?

(2)幼兒自由選擇物體按從細到粗的順序排隊。

幼兒自由操作,教師指導。

師:請你們每個人拿四種材料按照從細到粗的順序給他們排排隊,也可以兩個人一起合作哦?,F(xiàn)在請你們輕輕地走到材料邊上去排一排。

個別提問。

師:你能說一說,你是怎么排的嗎?你先怎么做?

(3)師幼共同小結從細到粗排隊的方法。

教師邊說邊操作ppt課件。

小結:第一種方法是先找出4個圓柱體當中最細的放在最左邊,然后找出最粗的放在最右邊,再把剩下的兩個進行比較,按順序排好隊。第二種方法是先找出最細的排第一;再找出最細的排第二;依次只用這種方法。

師:“我為你們準備了四種材料,一起來看看?!?/p>

(1)教師介紹操作材料。

材料1:找出每組圖中細的物品,并在底下的方格里打“√”

材料2:找出每組圖中最粗和最細的物體,分別在它們下面的圓圈里涂上紅色和綠色。

材料3:提供三種粗細不同的吸管,從細到粗排排隊。

材料4:提供橡皮泥讓幼兒搓出三條不同粗細的“面條”并能從細到粗排序。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師:現(xiàn)在請你們搬起小椅子,輕輕地坐到你喜歡的材料邊上,去比一比,排一排。

教師巡視指導,重點指導幼兒進行粗細排序。

重點指導幼兒進行粗細排序。

師:比較完粗細的小朋友可以去喝喝水,上上廁所。小朋友們再見!

認識粗細教案大班篇四

認識、比較物體的粗細,懂得"粗細"的比較是相對的。

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教師演示用的4種不同粗細的物體(小棒、牙簽、蠟筆和水彩筆)幼兒標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強的為7種不同粗細的物體,能力中等的為5種不向粗細的物體,能力差的為3中不同粗細的物體)(牙簽、小棒、蠟筆、記號筆、水彩筆)

一、認識粗細

1.請幼兒用自己盒內的東西穿木珠提問:你在玩木珠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什么了?(牙簽、小棒穿進,蠟筆等沒穿進)

2.尋找原因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小棒、牙簽細,蠟筆粗)

3.小結:原來東西有粗和細之分。

二、比較粗細

1、出示小棒:師剛才我們玩了穿木珠的游戲,有的東西穿進去了,而有的東西沒有穿進,那么小棒剛剛穿進了,它是粗的還是細的?請幼兒自由回答。

(1)若回答細的,則出示牙簽,讓幼兒比較(2)若回答粗的,則出示蠟筆,讓幼兒比較這支筆到底是粗還是細?

2.得出結論:一樣東西是無法比較粗細的,要兩樣東西才能比較出租和細。

三、利用粗細不同的物體排序師:你們盒子里的東西有粗有細,那么我們來幫他們排上隊。

1.幼兒操作任意排。

2.提問(1)你是怎么排的?(從粗一細,從細一粗)(2)你是怎么排出來的?

3、師生共同小結

(1)先找出最細的,然后找出最粗的,剩下的兩個進行比較、依次排隊。

(2)從盒中先找出最細的,放在第一,然后再在盒中找出最細的,放在第二,反復運用這個方法依次排隊。

4、請幼兒采用互換方法比較一種方法排列。

四、活動結束:教師簡單小結。

比較的物體比較少,還沒能更好激發(fā)孩子對物體比較的粗細的興趣,老師說的多,孩子說的少,做游戲的時間比較短,整體還不錯。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551169.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