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xù)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苦兒流浪記》讀后感800字 苦兒流浪記讀后感300字篇一
在閱讀這部小說的同時我也對作者的生平以及書籍本身以及延伸都做了個大概的了解,我覺得這才算是我們真正理解一部作品的必要條件。這本兒童小說寫于十九世紀,如今已過去了一百多年,那時的法國正面臨著資產(chǎn)階級工業(yè)化的進程,這時的社會農(nóng)村破產(chǎn),工人階段勞動條件惡劣,童工數(shù)量劇增,簡言之,就是社會在動蕩中進步,而一切法律法規(guī)卻并未完善,這是社會必然面臨的陣痛,而承受這一切的便是人。故此,在故事中看到的一幕幕,其實都是社會大背景下的產(chǎn)物。故事講述的是一個棄兒路美的奇特的成長。這個故事其實是有兩條線索的,從故事本身的角度看,路美是被養(yǎng)父賣給了街頭流浪藝人李士老人。從踏上流浪的那一天開始,路美就開始經(jīng)歷了各種奇特的經(jīng)歷。但當我們看到故事后面部分時,或者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從電影里去看,路美其實是一個富人家族爭奪財產(chǎn)的犧牲品。路美的這段流浪經(jīng)歷可以說是很悲慘的,尤其是疼他愛他的李士老人被凍死后,他要孤身一人面對這個世界。不過,憑借著老人對他的培養(yǎng),他堅強地成長起來,最終也得到了圓滿的結(jié)局。這個故事充滿了傳奇色彩,故事本身傳遞出來的勇氣、愛、善良、堅強、友情等等觀念,都是這本書所想帶給孩子們的,在當今社會,這個孩子的經(jīng)歷可能已經(jīng)非常令人難以想像,我們溫室中的花朵們,也只有在故事中可以看到這樣傳奇的孩子。
但正是這樣一部百年前的偉大作品,一直以它所蘊含的美好意義而成為永遠感動人心的優(yōu)秀作品,令我們在今天讀來仍然為之動容。此次長江文藝出版社重新出版的版本是民國時期著名作家章衣萍的譯本,里面所翻譯的人名都和我們慣常所見的英譯名有所不同,有點兒稍稍不習慣,不過譯者對此做出了解釋,那就是考慮到兒童的閱讀能力,用這樣簡化的名字更方便閱讀。我想,如果我們小時候讀到的是這樣的譯本,那么閱讀外國作品的愿望有可能會更強烈一些。而且章依萍的版本在語言風格上很民國化,用到人物的語言方面就顯得人物本身很有自己的個性,尤其是像李士老人這樣其實很有來頭的人物。
說到作品本身,里面不時閃爍的思想光輝,令人吃驚,就仿佛百年前的作者還栩栩如生地站在你面前,一百多年過去了,那些思想一點兒也不過時,這是不是又證明了經(jīng)典其實就是最好的閱讀呢?
《苦兒流浪記》讀后感800字 苦兒流浪記讀后感300字篇二
法國作家??硕囫R洛的《苦兒流浪記》描寫了主人公路美如何運用頭腦智慧和雙手開創(chuàng)了屬于自已的幸福生活。
人生的成功從來不是輕易可得,沒有誰不經(jīng)過奮斗便會擁有屬于自己的踏實生活。雖然生活成長于人世間的最底層,可正是這最底層的如李土老人一樣的勞苦大眾教會路美許多樸素的人生道理,比如李土老人說,“對于自己所應(yīng)當做的一中,應(yīng)該用全力去做。這就是處世的秘訣?!?/p>
雖然是誕生于將近一個世紀前的文學作品,可這些樸實的語言卻仍煥發(fā)著生命力,永不過時。只有社會進步,文明發(fā)展,生活于其中的普通人,才能如苦兒路美一般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幸福生活。
人之為人,沒有誰能一帆風順平安順利,苦難坎坷降臨時,想想路美的遭遇,本出生富貴衣食無憂,卻因所謂親人的利讓還是嬰兒的路美差點死于非命。多虧了撫養(yǎng)路美長大的善良貧窮的婦人,路美才沒變成一個害他的親人般卑鄙無恥的人。
心懷善念與希望的人才能稱為真正的人。而只有社會中的人人均心懷善念,這個社會才是幸福美好的。
《苦兒流浪記》讀后感800字 苦兒流浪記讀后感300字篇三
常聽老一輩兒人說老電影,有幾部很悲情,讓人每看必哭。印象中有兩部,一部是《苦菜花》,一部就是《苦兒流浪記》。但這個《苦兒流浪記》并不是??硕唷ゑR洛的原版,而是1960年上映的港版,它的主演是蕭芳芳。如果這還不能勾起你的回憶,我就再提示你一下,有一首唱紅大江南北的“世上只有媽媽好”,你還記得嗎?這首歌就是這部《苦兒流浪記》的主題曲,而且最初演唱的便是蕭芳芳本人。(當你看到方世玉的媽媽苗翠花的時候,恐怕再也不能不肅然了吧?)其實,《苦兒流浪記》在中國受重視程度還要早,1933年有個叫邵醉翁的也導(dǎo)演過這部內(nèi)地版的改編電影,??硕唷ゑR洛1878年寫成的這部小說,能夠在剛剛興起的白話小說和拍攝電影的中國來說,受到如此重視,可見它的影響力。
《苦兒流浪記》并不是那種描述批判諷刺的大家之作,也正因為如此,它才更接“地氣”,拋棄了漪麗的文字和長篇大論的這部小說,更靠近平民的生活。
棄兒雷米和“耍猴人”維泰利斯橫穿法國南北,他們經(jīng)歷了法國在資本主義成型時的苦難歷程,當時資本主義的興起,讓農(nóng)村衰落,工人受到壓迫,法律甚至暗許對童工的使用和剝削,這些讓貧富分化顯得涇渭分明。而他二人的流浪路程一直在泥濘難行的底層行走,在那些富人中套取生存。就像被看押的馬西亞最開始說的,有錢人給你錢或吃的,就是憑心情和他們偶爾的擺闊。所以在雷米的遭遇中,遇到的種種困難,更貼合了當時法國底層的生活狀態(tài)。
“苦兒”雷米,一個八歲,善良純真的小男孩,從被賣給“耍猴人”開始的人生之旅,就成為一個懸念,仿佛他處于悲苦之中無法自拔。事實也確實如此,跋山涉水,當街表演,餐風露宿,躑躅風雪,他們的生活的確很苦。但是在每一段辛苦當中,并不是讓人感到沮喪,而是從中感受到某一種精神上的感動和充實。這種充實,讓雷米在不幸中,健康樂觀的成長——這就像《美麗人生》中,在納粹集中營里,父親為了不讓孩子單純心理,在戰(zhàn)爭的殘酷中留下陰影,就不斷的假裝在演戲,好讓孩子不去記憶世界的丑陋?!犊鄡毫骼擞洝芬彩且粯?,雷米應(yīng)該很幸運,他遇到的是落魄成“雜耍人”的演唱家維泰利斯,維泰利斯經(jīng)歷了人生從高處跌落低谷的大起大落,這讓他的人生變得成熟豁達,有這樣一位老人教導(dǎo)的啟蒙教育,更多的是完善了聰明善良的雷米心靈世界。
很多人認為維泰利斯從一開始“買”雷米就是一場骯臟的交易。我覺得不是,從書中介紹的情況看,雷米的困境是不可解的,這對人生經(jīng)驗豐富,飽經(jīng)滄桑的老人來說,不難看出這些來。也許是因為孤獨失落,也許是出于雷米的天真可愛,或者說出于一時憐惜,不忍雷米落入一心要擺脫雷米的巴伯蘭之手,如果不這樣做,無論是去孤兒院,或者被賣到其他人手中,雷米的人生定會像后來被迫當小偷或者進入“黑煤窯”那樣,以一種最直接的方式墜落地獄般悲慘。所以,一時之善,把雷米帶在身邊才是最可靠、最現(xiàn)實的,也是最不得已的辦法。而維泰利斯存在的大半部小說里的作用,恰到好處地引導(dǎo)了雷米在惡劣社會環(huán)境下的成長,這是必須要思考的地方。其實,我在讀這一段時,原本也有一點點疑惑,為什么維泰利斯在得知巴伯蘭大嬸十分鐘愛雷米時,還是帶走了雷米?甚至都不給他們告別的時間?看到后來就釋然了,綜合現(xiàn)實情況,巴伯蘭大嬸的善良是不會允許他帶走雷米的,但是留下雷米,卻依然擋不住貧窮帶給巴伯蘭的惡意,她是阻止不了丈夫何時再動惡念的。所以,有必要斬斷這種不牢靠的聯(lián)系。
維泰利斯和雷米,以及小猴“心里美”,領(lǐng)頭狗”卡比””澤比諾””道勒斯”,在流浪的旅途中,相互扶持,感受世間百態(tài),感受社會變動,在路途中不斷學習生字和數(shù)學,聽老人無數(shù)的人生經(jīng)歷,這對雷米來說是最好的成長。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場橫穿法國的流浪之旅,雷米經(jīng)受了生活的困苦,經(jīng)受了離別的心痛,經(jīng)受世事無常的體驗,經(jīng)受善意和惡意,讓雷米迅速地成長起來。所以在維泰利斯受凍挨餓而死后,雷米還能夠獨自經(jīng)歷更加惡劣環(huán)境,有了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能始終保持其豁達樂觀,善良努力的性格和心胸。用真誠打動每一個他接觸的家庭和朋友,甚至是他并不認識的親生母親米利根夫人。這都是雷米的天性加上維泰利斯的教導(dǎo)和影響。當雷米有了主導(dǎo)生活的能力,交到最好的朋友,渡過最危險的災(zāi)難,他靠自己的努力掙來第一筆法郎,也靠自己努力千里迢迢將奶牛送給巴伯蘭大嬸。他一邊接受著周圍善良貧民的幫助,一邊用自己的快樂回報著幫助他的人,最終戰(zhàn)勝邪惡的,造成這一切的,謀奪家產(chǎn)的小叔詹姆斯·米利根。
當然,童話一般發(fā)展的故事情節(jié),以一個美好的大團圓結(jié)局,讓人感受到一種不真實。但這正是當時法國經(jīng)歷的一個縮影。無數(shù)個和雷米、馬西亞一樣流離失所的兒童,無數(shù)處于貧窮被剝削的工人階級,街頭藝人,在生活的底層掙扎。他們用一種美好的愿望,來看待這個世界。記得秀蘭.鄧波主演的《海蒂》,其實也是宣揚一種純真的善意。這樣的故事和電影,在當時底層的社會群體中,成為一種最美好的希冀,讓人們在受資產(chǎn)階級的剝削壓迫里,在失業(yè)、貧窮和苦難中找到一絲安慰而已。《苦兒流浪記》迎合了大部分的民眾,但他的結(jié)局卻是奔向了另一個天堂,雷米終究是富人的后代,他的人生之旅很可能會融合兩個階層的粘合劑。不過,這與當時社會只是一種理想和道德的夢幻。
《苦兒流浪記》讀后感800字 苦兒流浪記讀后感300字篇四
“一次我買了一套三冊《苦兒流浪記》。圓圓才看了開頭,就傷心痛哭。我說這是故事,到結(jié)尾苦兒便不流浪了。我怎么說也沒用。她看到那三本書就痛哭,一大滴熱淚掉在凳上足有五分錢的鎳幣那么大。”
“多年后,她已是大學教授,卻來告訴我這個故事的原作者是誰,譯者是誰,苦兒的浪浪如何結(jié)束等等,她大概一直關(guān)懷著這個苦兒?!?/p>
--摘自楊絳《我們仨》
一年前重讀《我們仨》,無意中發(fā)現(xiàn)楊絳先生提到錢媛看此書流淚,想來自己已經(jīng)二十多,卻還沒看過,實在羞赧。
作者??硕?馬洛的文筆樸實無華,一個悲劇式的人物,卻在他身上生長出愛,這是一個諷刺又充滿希望的故事。
故事的背景發(fā)生在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時期,提到那個時代的歐羅巴,你會想起什么?
是紙醉金迷的舞會?身著晚禮服的貴婦人?還是白馬上的princecharming?
是冒著濃煙的工廠?骯臟混亂的貧民窟?還是貧民饑餓又無助的眼神?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每個制度都有它的原罪,當時的法國正處于社會轉(zhuǎn)型階段,由于發(fā)展工業(yè)需要大量廉價的勞動力,許多農(nóng)民離開土地涌向城市,法律甚至默許對童工的使用和剝削。
而我們的小主人公,路美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長大。似乎從他被遺棄的那一刻開始,悲慘的命運似乎已經(jīng)是由上帝決定的不可改變。果然,在他九歲那年,養(yǎng)父因一次意外落下殘疾,窮急無奈,準備將路美送去孤兒院。那雙本該天真無邪的眼眸里,第一次有了無奈和悲傷。
一切的轉(zhuǎn)折,開始于一場骯臟的交易。養(yǎng)父以二十法郎的價格,將路美賣給了一個潦倒的波西米亞街頭藝人:李士老人。但作者終究待路美不薄,將他拋棄在那樣一個黑暗,罪惡的社會,給他一個可憐的身世。卻也讓他遇到了自己的人生導(dǎo)師。就像電影《美麗人生》中的那位猶太父親,為了不讓孩子心里留下戰(zhàn)爭的陰影,他用父愛構(gòu)筑了一場溫馨的戰(zhàn)爭。在李士老人身上,你看不到那些痛苦,掙扎,隱忍和艱難。在旅途中,聽老人講人生經(jīng)歷,學習寫字和算數(shù),對路美來說,無疑是最好的成長。
路美最可貴的便是有一副永不絕望的好心腸,有的人,上天給了他一切,唯獨沒有給他夢想;有的人,上天什么都沒有給他,唯獨給了他信心,命運可以奪去你的父母,金錢,朋友......唯獨不能奪去你的信心,信心是真正屬于你的財富。也正因為這樣,這個在濁世間的荒波里漂流,受了薄情的命運翻弄的苦兒,最終才有了真心相愛的母親和弟弟,雖然有些美好得不真實。但又有什么所謂呢?愛本應(yīng)當是這個世界的主題,多一些童話沒什么不好。
倏忽間,想起《夏目友人帳》中的一幕:夏目的朋友西村問他:“你童年經(jīng)歷了那么多不幸,為什么沒有變壞?”夏目聽罷,平靜地回答:“這個啊,那個時候,我擔心,如果連性格都扭曲了,就更沒人愿意收養(yǎng)我了?!?/p>
他們都是最勇敢也是最善良的人,沒有因被世界殘忍對待,而被一時的困難蒙上了雙眼,依然懷著一顆赤子之心,帶著愛與希望去承受世間的苦難。
正如普希金曾經(jīng)在詩歌里熱忱地寫到: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郁的日子里需要鎮(zhèn)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氣餒,在愁苦的日子里要心平氣和!相信吧,快樂的日子會來臨!”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憂郁,也不要憤慨!不順心的時候暫且容忍: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就會到來。”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567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