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我們在學習和工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記錄和總結。寫心得體會時,要注重結合實際情況,切忌空泛和模糊。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心得體會,從中獲取到一些有價值的啟示和思考。
黃文秀同志事跡學習心得體會篇一
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是我國著名的植物病理學專家,過去三十多年間,他帶領團隊研發(fā)的兩項控制農(nóng)作物病害技術,可減少60%的農(nóng)藥使用,并增產(chǎn)20%,這兩項技術造福了上億農(nóng)民。20__年,60歲的朱有勇來到家鄉(xiāng)云南最貧困的地區(qū),帶領瀾滄“直過民族”拉祜族農(nóng)民走上生態(tài)脫貧致富和綠色發(fā)展之路。他給自己定下了一個新目標:用科技改變貧窮。
院士做扶貧,得先把自己變成農(nóng)民。朱有勇院士帶領團隊在田間地頭手把手教農(nóng)戶種冬季馬鈴薯和冬早蔬菜、發(fā)展林下經(jīng)濟。用科技的力量帶動和改變當?shù)厣贁?shù)民族群眾的貧困面貌,讓科研成果在田間地頭開花結果。
今年10月,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團隊指導瀾滄村民種下的“林下三七”,在大塘子村競賣會上賣出了鮮品每斤1050元的價格,換算成干成品約8400元/公斤。而這個月,“農(nóng)民院士”朱有勇主導的瀾滄科技扶貧班迎來了首批電商學員,來自瀾滄縣20個鄉(xiāng)鎮(zhèn)的60名學員,將在半年內(nèi)參加3次集中授課。這是中國工程院瀾滄科技扶貧繼技能班之后,首次引入電商課程,以實現(xiàn)從農(nóng)產(chǎn)品種植、養(yǎng)護、收獲到加工、銷售的全產(chǎn)業(yè)鏈扶貧新嘗試。朱有勇說:“現(xiàn)在越來越喜歡在下面扶貧。都不愿意到昆明了,總想在村子里面?!?/p>
瀾滄縣是全國唯一的拉祜族自治縣,少數(shù)民族占全縣總?cè)丝诘?9%,貧困程度深,貧困面大。為了讓這個國家扶貧開發(fā)工作重點縣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役,中國工程院從20__年開始結對幫扶瀾滄縣,經(jīng)過對瀾滄縣氣候、土壤、降雨等自然條件的分析后,朱有勇和他的團隊認為,這里具備發(fā)展冬季馬鈴薯和冬早蔬菜產(chǎn)業(yè)的條件,當?shù)剞r(nóng)民可以因此脫貧致富。朱有勇告訴記者:“種蔬菜、種土豆、養(yǎng)豬、養(yǎng)雞,一百天左右可以見成效,讓拉祜族同志馬上見到效果,一個冬季一戶農(nóng)戶種上三畝五畝冬季馬鈴薯就直接脫貧了?!?/p>
“直過民族”貧困的根源之一是當?shù)芈浜蟮挠^念,朱院士團隊的到來,無異于對癥下藥。瀾滄縣扶貧辦副主任楊凱說:“素質(zhì)性貧困是制約我們最大的問題,貧困主體的能動性和主動性一直都發(fā)揮不出來。中國工程院來了以后,讓我們解決素質(zhì)性貧困有了突破口,老百姓生產(chǎn)生活技能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能力有了根本改變?!?/p>
院士、專家的親身示范和實實在在的收成讓當?shù)厝罕姛òl(fā)出好學向上的精神面貌。村民朱永情說:“以前七八點鐘都沒有人起床,現(xiàn)在一個看一個的,你一個人睡懶覺,別人在干活是不可能的,很早就起來了?!?/p>
除了“林下三七”、冬季馬鈴薯外,朱有勇和他的團隊還開設了冬早蔬菜、茶葉種植、林業(yè)班、豬牛養(yǎng)殖班等24個技能班,培訓了約1500多名鄉(xiāng)土人才。隨著扶貧的深入,目前,瀾滄整體貧困率正在降低。云山村此前共有未脫貧農(nóng)戶375戶,貧困發(fā)生率42.93%。20__年,預計可實現(xiàn)脫貧357戶,貧困發(fā)生率可降至1.09%,現(xiàn)已申請貧困村脫貧退出。
在瀾滄縣竹塘鄉(xiāng)蒿枝壩村民小組,朱有勇院士團隊因地制宜制定了短、中、長期相結合的產(chǎn)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他有信心帶領他們幾年間脫貧致富。他認為,如果整個云南、甚至西南地區(qū),都能把林下經(jīng)濟盤活、做起來,這就是山區(qū)的增量。朱有勇說:“你能把他的資源變成商品、變成他的產(chǎn)業(yè)。做成一個產(chǎn)業(yè),把一個成果推廣開來,讓農(nóng)民有實實在在的收入,這種比發(fā)一篇論文的成就感要強得多。帶著學生一起去,學生的博士論文也好、碩士論文也好,和生產(chǎn)結合起來,真正把論文寫在了大地上?!?/p>
黃文秀同志事跡學習心得體會篇二
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qū)防范和處理邪教問題辦公室干部屈申,從1999年國家取締“法淪功”邪教組織后到現(xiàn)在,一直堅守在教育轉(zhuǎn)化工作第一線,用一腔熱血感化特殊的群體,用一片忠誠鑄造平凡的事業(yè)。
默默堅守,十年如一日幫助邪教癡迷者只為一份信念。
4月的武漢天朗氣清,春風和暢。江漢區(qū)中山公園里老人們正悠閑地散步交談,孩子們跑來跑去嬉鬧。很多人已經(jīng)忘記,這里曾是武漢市傳播“法淪功”的練功點和聚集地。
1999年,國家取締“法淪功”邪教組織后,屈申從江漢區(qū)檢察院借調(diào)到區(qū)委政法委工作,成為教育轉(zhuǎn)化“法淪功”癡迷者的第一批干部。
一米八八的個頭,說話做事風風火火。年輕時的硬漢,從那時起在這個崗位上,極盡耐心、春風化雨般地一干就是20xx年。
“眼睛鼓鼓的,看上去蠻兇的,其實他特別有人情味?!辈苣硯е浾咭贿吙此蓛裘髁恋募?一邊講述屈申對他的幫助。每天,他都從家里按時出發(fā),到崗工作去送外賣餐盒,“快遞老哥”的生活讓他充實又有保障。
“現(xiàn)在的一切都要感謝屈申,他對我的幫助,我忘不了?!辈苣车脑挊銓嵍錆M感情。
10多年前,曹某癡迷“法淪功”,因受到邪教思想的控制,對家庭不管不問,對社會充滿偏見,還用手機發(fā)送非法短信。妻子為此和他離了婚,他的生活居無定所。
10多年里,為了讓曹某回歸正常安穩(wěn)的生活,屈申不斷地勸說他,幫助他。幫他辦理低保、申請廉租房,不斷地看望他問候他……“他不跟我講太多大道理,就是問我身體怎么樣,生活怎么樣,讓我過好每一天?!?0多年的關心幫助和思想教育,曹某最終醒悟過上了正常的生活。
在屈申的工作里,這樣十年如一日傾注心血幫教的邪教癡迷者還有很多。這里的辛酸苦辣,只有從事過這項工作的人才能體會到。
原“法淪功”骨干人員吳某曾經(jīng)非常頑固。為了轉(zhuǎn)化她,屈申連續(xù)1個多月沒有回家,耐心勸說,又先后4次遠赴吳某的老家黃石進行調(diào)查走訪,終于找到吳某的女兒。女兒哭著喊著,“我想媽媽,媽媽快點回來?!鼻臧雅畠旱乃寄钤颈靖嬖V了吳某,吳某哭了3天。在屈申的努力下,吳某幡然醒悟。
“你只有多去了解他們的身世,了解他們的父母妻兒,觀察他們的言行,才能體會到邪教對人性的腐蝕對家庭的危害有多嚴重。”杜忠曉是屈申以前的同事,4年前退休后返聘到江漢區(qū)防范和處理邪教問題辦公室工作,在這里他深深體會到了邪教的危害,體會到了屈申工作的不易。
黃文秀同志事跡學習心得體會篇三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diào),黃文秀同志研究生畢業(yè)后,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xiāng),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廣大黨員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面對信仰,是為黨,還是為自己?
對于個人信仰,年輕干部有個人不同的選擇。黃文秀選擇了為黨,在上大學期間入了黨,如她在入黨申請書所寫:“只有把個人的追求融入黨的理想之中,理想才會更遠大。一個人要活得有意義,生存得有價值,就不能光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作出貢獻。”一個人的信仰,決定著人生選向?!艾F(xiàn)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未來,青春用來回憶的?!盄年輕干部,你們當拋棄為個人為私的“小九九”,立志許黨報國,奮斗新時代,展現(xiàn)新作為,讓青春綻放光彩。
面對選擇,是城市,還是基層?
城市,是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中心,條件優(yōu)越,環(huán)境宜人,是年輕人夢寐以求,孜孜追求的地方;農(nóng)村基層,與城市相比,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相對滯后,地理位置偏遠,條件艱苦,農(nóng)村出來的年輕干部走出去,一般就不想在回來。黃文秀從農(nóng)村出來的,卻選擇了“我就是要回來的人”,她北師大碩士畢業(yè),選擇到革命老區(qū)百色,當了新化鎮(zhèn)百坭村第一書記,把自己永遠地留在了基層。農(nóng)村基層是個大學校,追夢圓夢的大舞臺。@年輕干部,你們當面向未來,面向明天,把“到基層去”作為人生第一選項,到基層學習,鍛煉自己,增長才干,提升干事創(chuàng)業(yè)本領。
面對攻堅,是出擊,還是待斃?
脫貧攻堅,啃的都是硬骨頭。對于基層干部來說,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比绾螌Υ撠毠?,是對基層干部的考驗。黃文秀經(jīng)受了考驗,面對攻堅,她主動融入基層,進農(nóng)戶入田間,和群眾做“一家人”,發(fā)揮地方優(yōu)勢,用足用活黨的扶貧政策,開辟了一條帶領群眾脫貧的新路子。脫貧一線考驗人,也鍛煉人提升人。@年輕干部,你們當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勇氣,自覺投身到脫貧攻堅工作一線,發(fā)揮聰明才智,敢拼敢闖,踏出脫貧攻堅新路來。
面對危險,是避難,還是前沖?
人的一生中會遇到無數(shù)的危險。黨員干部如何面對危險,既是考驗責任擔當,也是考驗對黨忠誠。面對危險,有私心的人,多是考慮自己第一,躲避可能帶來的災難;有公心的人,常把人民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盡可能地減少危險帶來的災難。黃文秀就是有公心的人,面對百色大石山區(qū)進入雨季,可能給群眾帶來的危險,她沒有選擇躲避,毅然告別家人,前沖在危險一線,用生命詮釋了一名基層干部的忠誠。危險是錘煉人的“熔爐”,也是檢驗人的“試金石”。@年輕干部,你們當堅持人民利益至上,有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精神,用年輕的熱血應對人生遇到的危險,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化險為夷,走向更好明天。
黃文秀走了,但黃文秀“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的精神永遠留在黨員干部心中。@年輕干部,我們還等待什么?動起來吧,向脫貧攻堅戰(zhàn)線上的黃文秀們學習,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踐行者,做群眾最貼心的人!
黃文秀同志事跡學習心得體會篇四
第一次聽說黃文秀師姐是在一年以前,院系組織了去廣西百坭村的實踐隊,我知道了在這個偏僻的小村莊里有一位我們的師姐,在做著脫貧攻堅的第一書記。當時我感到既驚訝又敬佩,一直以為這樣的人離我們很遠,卻沒想到就在身邊。再次聽說師姐的消息,卻是如此讓人心痛遺憾,聽著曾參加實踐活動的同學講起她在百坭村的見聞,我再一次深深的感受到,黃文秀師姐是這個時代真正需要的人,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先鋒楷模。她每個月都駐村20余天,遠超出要求的時間;她挨家挨戶的訪問,細致的幫助每一個家庭脫貧致富;她雖然只有30歲,但卻像媽媽一樣耐心的關愛每一個孩子。師姐曾在自己的日記本上寫到:“我還不夠勇敢”,讓我深深的被觸動,她真真切切的以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要求來規(guī)范自己,她愛黨愛人民,小小的肩膀承擔著巨大的擔子,年輕的心勇敢的面對一切困難,只為了這里的人們能夠走上小康之路。
作為一名新晉的預備黨員,黃文秀同志讓我知道,真正的共產(chǎn)黨員就是要這樣,沒有私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她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踐行了這句話。在深深懷念黃文秀師姐的同時,我將努力奮斗,繼承這光榮的事業(y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希望師姐一路走好,你永遠是我們心中的英雄楷模。
黃文秀同志事跡學習心得體會篇五
“一位老人,戍邊半個多世紀,義務巡邊近20萬公里,這是怎樣的一種情懷啊!”7月29日,在微信朋友圈里了解到魏德友的故事后,喀什市第28中學教師迪力木拉提·阿不都艾尼感慨地說,“我要把老魏叔的故事講給更多孩子聽,同時,也要像老魏叔那樣永遠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
魏德友是一名老黨員。1964年,他從北京軍區(qū)轉(zhuǎn)業(yè)到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九師161團。52年來,他和妻子劉京好一直堅守在毗鄰中哈邊境線的一片無人區(qū),守護著祖國的邊境線?!凹易÷繁M頭,種地是站崗,放牧是巡邏”,半個多世紀,這樣的生活從未改變。他們的家被駐地邊防派出所官兵稱為“一座不換防的夫妻哨所”。
這幾天,魏德友的故事,經(jīng)過《現(xiàn)代快報》制作的h5??稛o人區(qū)·52載守邊人》推出后,迅速引爆網(wǎng)絡。h5??喿x量超過600萬次,點贊量超過90萬次,76歲的魏德友一夜之間成了名人。很多網(wǎng)友轉(zhuǎn)發(fā)相關報道,并積極參與到現(xiàn)代快報社發(fā)起的“我陪老魏叔一起巡邊”網(wǎng)絡活動中,以自己的方式為老魏叔點贊,向老魏叔學習。
“魏德友像一棵樹,把自己深深‘種’在邊境一線,他的生命堅守與熱血擔當令我們崇敬?!奔舅_爾縣老臺鄉(xiāng)黨委書記樊衛(wèi)強說,一諾無悔,不改初心,魏德友以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理想信念堅定、甘于吃苦奉獻的時代精神,為大家做出了榜樣。
在烏什縣依麻木鎮(zhèn)庫爾干村,自治區(qū)黨委組織部、老干部局住庫爾干村工作組成員在工作之余,用手機閱讀了h5??稛o人區(qū)·52載守邊人》,大家都為被魏德友深厚的愛國情懷和甘于奉獻的精神所打動?!霸谛聲r期新形勢新任務下,共產(chǎn)黨員特別需要發(fā)揚這種精神?!贝蠹冶硎?,要向魏德友學習,沉下身心、扎實工作,把不斷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深入推進“去極端化”、持續(xù)保障改善民生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魏德友52年戍邊的故事,也在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六師北塔山牧場廣大牧民中迅速傳播開來。大家深受鼓舞,表示要以魏德友為標尺,立足自己的家鄉(xiāng),把祖國的邊境線、綿延的北塔山守衛(wèi)好。
在位于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三塘湖境內(nèi)的老爺廟口岸上,常年工作在這里的哈密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各族干部職工也紛紛點贊轉(zhuǎn)發(fā)了h5頁面《無人區(qū)·52載守邊人》?!懊靠匆槐樗氖论E報道,就為之感動一次。魏德友淡泊名利、吃苦耐勞、不計得失、甘于吃虧的奉獻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哈密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副局長惠俊紅說,“我們要學習魏德友老人的這種精神,立足本職,加快推進老爺廟口岸向多渠道、多領域、多元化綜合型口岸邁進?!?/p>
“魏德友老人對黨忠誠、遵守紀律、服從安排的政治品格以及熱愛家鄉(xiāng)、保衛(wèi)祖國、寸土不讓的國防國土意識,讓我們肅然起敬!”得知魏德友的事跡后,新疆公安邊防總隊昌吉邊防支隊庫甫邊防派出所副所長努拉哈曼·阿合江深有感觸地說,作為一名邊防官兵,更應該像魏德友一樣,扎根艱苦地區(qū),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守好祖國的每一寸土地。
雖然成了名人,但是每天清晨,魏德友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仍然是升起家門口的五星紅旗,然后,趕著羊群去巡邊,他說自己只要還有一口氣,就會在這里一直干下去。
黃文秀同志事跡學習心得體會篇六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黃文秀同志不幸遇難,令人痛惜,向她的家人表示親切慰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黃文秀同志研究生畢業(yè)后,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xiāng),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廣大黨員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黃文秀同志生前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委宣傳部干部,**年從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畢業(yè)后,回到家鄉(xiāng)百色工作。**年3月,黃文秀同志積極響應組織號召,到樂業(yè)縣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埋頭苦干,帶領88戶418名貧困群眾脫貧,貧困發(fā)生率下降20%以上。6月17日凌晨,她在從百色返回樂業(yè)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難,獻出了年僅30歲的寶貴生命。黃文秀同志被追授“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脫貧攻堅模范”“時代楷?!狈Q號。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英年罹難,扼腕痛惜。追思黃文秀就是追思她對脫貧攻堅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的初心使命,就是追思她對這份土地深沉的愛和對這份愛的執(zhí)著和升華。
回到家鄉(xiāng)——是對這片土地深沉的愛。壯族妹子,老區(qū)本色。廣西百色是黃文秀的家鄉(xiāng),北師大研究生畢業(yè)以后她放棄了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xiāng),定向選調(diào)到百色市委宣傳部工作?!暗竭呥h地區(qū)去,到基層一線去”?;氐郊亦l(xiāng),建設家鄉(xiāng),讓家鄉(xiāng)改變面貌,是黃文秀對家鄉(xiāng)這片土地深沉的愛,是對這份愛的初心表達。結合當前黨中央“關于鼓勵引導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qū)和基層一線流動”戰(zhàn)略部署,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生動實踐、正向示范和典型引領,必將激勵著身后千千萬萬個有志青年到基層去、到邊遠地區(qū)去,奉獻自我、磨礪自我,其影響正當其時,意義深遠。
脫貧攻堅——是對這份愛的反哺。當年,黃文秀得到教育扶貧資助就讀于百色祈福高中,研究生畢業(yè)后毅然選擇回到家鄉(xiāng),決定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家鄉(xiāng)貧窮的面貌,黃文秀同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用自己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使命。工作中,黃文秀待人熱情、樂于助人,時刻惦記著村里的困難群眾,經(jīng)常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資慰問資助村里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她積極爭取各項補助,讓村里的寒門學子獲得讀書機會。她在自己的《駐村日記》里寫道,“樂業(yè)近日進入雨季,通往樂業(yè)縣的路段發(fā)生了塌方,情況非常危急,凌云有一戶6口人家不幸被埋入土中,田林縣有地方樓房倒塌,我知道消息后,馬上聯(lián)系村支書,讓其時刻關注百坭村情況,這個周末過得十分緊張?!秉S文秀的心中時刻裝著家鄉(xiāng)人民,裝著家鄉(xiāng)的脫貧工作。
堅守責任——是對這份愛的執(zhí)著。黃文秀是一個孝女,父親肝癌晚期未向老人告知病情,盡力照顧著病重的父親,想方設法哄老人開心。雖然家庭、生活壓力重重,在工作上卻一點兒沒有耽誤,父親手術住院期間,她甚至沒能在身邊照顧,一直忙碌著村里的大小事務。6月16日下午兩點多,黃文秀沒吃飯,就急匆匆地要出門。父親看了天氣預報,知道晚上會有暴雨,勸她,“要不明早再回吧?”她說:“就是因為要下暴雨,村里可能會受災,更應該馬上回去”,黃文秀堅持要走?;卮宓穆飞希S文秀一邊開車,一邊給村支書周昌戰(zhàn)發(fā)消息,詢問村里的情況。她很擔心,當?shù)氐牡刭|(zhì)比較疏松,一到雨季,容易發(fā)生塌方和滑坡。黃文秀為了家鄉(xiāng)人民脫貧致富,一心撲在工作上,舍小家為大家,這是一種共產(chǎn)黨人的責任和擔當,是對家鄉(xiāng)這份愛的執(zhí)著。
砥礪前行——是對這份愛的升華。黃文秀同志從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委宣傳部干部主動請纓到貧困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是因為她時刻牢記黨的囑托,賡續(xù)傳承紅色傳統(tǒng),是對家鄉(xiāng)愛的升華。她立下脫貧攻堅任務“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鏗鏘誓言,自覺踐行黨的宗旨,始終把群眾的安危冷暖裝在心間,推動實施百坭村村屯亮化、道路硬化和儲水池修建等工程項目,帶領群眾發(fā)展多種產(chǎn)業(yè),為村民脫貧致富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
剛到村時,村民們對這個第一書記質(zhì)疑聲不斷,為了消除這種質(zhì)疑,拉近與村民的距離,黃文秀白天上門走訪,掃院子、摘砂糖橘、收玉米、種油茶,從不喝酒的她甚至主動帶上酒,和老鄉(xiāng)們坐在起敘敘家常。慢慢地,不少貧困戶接受了她,開玩笑說“女娃娃還真是難纏得很哩”。在她的努力下,百坭村砂糖橘種植面積從500多畝擴展到了2000多畝,其中的一個屯,有5戶村民年收入超過了10萬。到**年底,黃文秀帶領全村88戶、417人實現(xiàn)脫貧,完成了屯內(nèi)1.5公里的道路硬化,4個蓄水池的新建,一個屯17盞路燈的亮化工作,村集體經(jīng)濟收入實現(xiàn)6.38萬元。擔任第一書記一周年時,她在手記里寫下了一句話,“讓扶過貧的人像戰(zhàn)爭年代打過仗的人那樣自豪”。
這就是黃文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建設家鄉(xiāng),改變家鄉(xiāng),砥礪前行,譜寫了新時代青年壯麗的青春之歌!她不愧是時代的楷模,是所有共產(chǎn)黨員學習的榜樣!
黃文秀同志事跡學習心得體會篇七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八個字的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但備感慚愧的是,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我似乎從來沒有安靜下來認真思考過這八個字的,直到我學習了黃文秀同志的事跡。
作為與我同年畢業(yè)的校友,黃文秀同志**年畢業(yè)后報名考取了選調(diào)生,成為家鄉(xiāng)百色市委宣傳部一名干部。去年3月,黃文秀響應號召來到樂業(yè)縣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為精準脫貧事業(y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短短一年多的時間,村里共有88戶418人脫貧。
今年6月14日周五晚上,黃文秀利用周末,回到老家百色市田陽縣農(nóng)村看望身患癌癥、接連做了兩次手術的父親。6月16日周日深夜,一心想早點回村部署抗洪的黃文秀,途中遭遇山洪,不幸犧牲。年僅30歲的生命就此終結。
她不顧自身安危堅決在惡劣的氣象條件下回村部署抗洪的大公無私的責任感,當然讓我感動;但更讓我感動之余又著實慚愧的是她在日常工作中的認真和用心。最初在老百姓那里總是碰釘子,為了讓老百姓愿意接近她,她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再到貧困戶家里時,就不再拿著個本子問東問西,而是脫下外套幫忙掃院子;貧困戶一次不讓她進家門,她就去兩次、三次;貧困戶不在家,她就去田里,邊幫他們干農(nóng)活邊聊天;她還在日記里寫下“我發(fā)現(xiàn)我的方言進步了,可以和貧困戶完整地用桂柳話交流了”。
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倍S文秀則正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完美詮釋了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反觀自身,雖然一線的媒體工作不能與精準扶貧攻堅戰(zhàn)相比,但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工作中花費更多的心思和精力,拿出像黃文秀那樣遇到困難克服困難的毅力和勇氣去解決工作、生活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
在黃文秀事跡的相關報道中,最讓我動容的一段是:年過六旬媽媽的手腕上一直戴著一個手鐲,朝里的一側(cè)刻著四個字:女兒愛你。那是今年婦女節(jié),文秀從網(wǎng)上給媽媽和嫂子每人買了一只的禮物。看到手鐲,媽媽充滿了無限的自責。感動之余,我想,黃文秀這種放棄“小我”選擇“大我”的事跡,真正地展現(xiàn)了當代青年榜樣的風采,也彰顯了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初心。
我們基層共產(chǎn)黨員雖然職業(yè)選擇不同,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才能更好實現(xiàn)人生價值、升華人生境界。
黃文秀同志事跡學習心得體會篇八
__年6月17日凌晨噩耗傳來,年僅30歲的x壯族自治區(qū)x市樂業(yè)縣白坭村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同志在工作途中不幸遇難。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為新時代年輕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擔當奉獻做出了榜樣,我們一定要向她學習,立足崗位,不負韶華,用青春為國服務,為民造福。
青春就是甘于奉獻。黃文秀同志畢業(yè)于x高校,本可選擇更為安逸和舒服的工作環(huán)境和行業(yè),__年研究生畢業(yè),毅然選擇回到家鄉(xiāng)x,用所學服務建設家鄉(xiāng)。__年作為駐村第一書記投身到脫貧攻堅偉大事業(yè)中,敬業(yè)愛崗,心系群眾,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在她身上,青春代表著奉獻,青春意味著付出,青春彰顯著使命,青春書寫著擔當。
生命寬度更有價值。一個人的一生也許很漫長,但就人類歷史長河的發(fā)展而言,卻是極為短暫的。有的人渾渾噩噩過了一輩子,有的人勤勤懇懇干了一輩子,有的人雖生命短暫,人生卻無比絢爛。黃文秀同志在短暫的人生路上,用奉獻延展了生命的寬度,讓生命的價值光芒四射,精彩紛呈。
奮斗才是精彩人生?!盁o青春不奮斗”這句話用在黃文秀同志身上最為貼切不過了,她的人生定格在奮斗的30歲,脫貧攻堅忘我工作的30歲,人生最美好的30歲。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年輕一代的人生追求和奮斗征程,為我們這些正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廣大年輕干部樹立了楷模,我們也將繼續(xù)她的事業(yè),用奮斗譜寫精彩人生華章。
黃文秀同志事跡學習心得體會篇九
暴雨如注、電閃雷鳴,洶涌的洪水漫過道路,眼前是黑壓壓的模糊世界……這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樂業(yè)縣新化鎮(zhèn)百坭村第一書記、30歲的壯族女干部黃文秀生前傳回的最后視頻畫面。“不忘初心”,說到底就是不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祖國事業(yè)謀發(fā)展的崇高目標,時時刻刻牢記人民的利益,是一句說起來簡單,卻需要一生為之奮斗的話語??v觀我國和我黨發(fā)展的歷史,在每個年代總會涌現(xiàn)著那么一些人,為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中國人民的美好未來不斷奮斗著,付出了自己的一切,哪怕是最寶貴的生命。不忘初心,源于對人民群眾負責的態(tài)度。人民群眾是我黨執(zhí)政最大的底氣,也是祖國蓬勃發(fā)展最根本的力量和保障,重視人民群眾的利益,為人民群眾謀幸福,是一個黨員應該時刻銘記于心的。正是因為對人民群眾負責的態(tài)度,時刻牽掛著人民群眾的利益,黃文秀同志在看到天氣預報之后,想到的是駐村地點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chǎn)安危,毅然返回駐地去幫助當?shù)厝罕姷钟匀粸暮Α2煌跣?,給人以無所畏懼的力量。正是因為堅定不移信仰社會主義,許多黨員同志才會一直在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上無私付出。當面對狂風暴雨的時候,黃文秀同志并沒有退縮,而是毅然決然地踏上馳援貧困村民的道路,在趕赴駐村地點的途中,還不忘聯(lián)系同事,詢問村民的受災情況?!翱v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黃文秀同志生前的事跡,再一次讓全黨上下的同志受到了“不忘初心”的力量,作為一名黨員,我們應該主動向該同志學習,保持一名黨員的先進性、純潔性,時刻把群眾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守初心、擔使命,與人民群眾緊緊相依在一起。如果多一些像黃文秀同志一樣的好黨員,何愁人民不幸福、祖國不復興呢。
黃文秀同志事跡學習心得體會篇十
近日,對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diào)廣大黨員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黃文秀同志生前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委宣傳部干部,在研究生畢業(yè)后,放棄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機會,毅然回到家鄉(xiāng),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作為一名在基層奮斗5年的大學生村官,更要向黃文秀同志學習,以她為榜樣。
學習她初心永懷不忘恩的赤誠丹心。十年寒窗,她走出大山;名校畢業(yè),她又回到大山,本能留在大城市享受城市的霓虹繁華,但確選擇用青春扎根基層、把深情奉獻鄉(xiāng)土、以行動詮釋了永懷初心不忘本的`赤誠,用行動踐行著一名共產(chǎn)黨員初心和使命。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時刻要以黃文秀為榜樣,扎根在基層,奮斗在基層,成長在基層,始終堅守那顆初心、那份使命,踐行為民奉獻的的錚錚誓言。
學習她甘于奉獻不忘質(zhì)的實干精神。作為脫貧攻堅戰(zhàn)線的駐村第一書記,她舍小家為大家,甘于奉獻勇于實干,用360天就帶領80余戶群眾脫離貧困的“困擾”,在平凡崗位上書寫下非凡的“業(yè)績單”,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向奮斗青春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更用她短暫而璀璨的青春年華詮釋了青年共產(chǎn)黨員的初心與生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要“善于向先進典型學習”。對于新時代的青年來說,榜樣是最能鼓舞斗志,堅定理想,提升自身能力的“加油站”。學習黃文秀同志甘于奉獻不忘質(zhì)的精神,關鍵在學,重點在做,要把汲取到榜樣的力量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將青春的汗水灑在田野上,村落里。讓村里的水更清、山更綠,農(nóng)民更富裕。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添磚加瓦。
黃文秀同志事跡學習心得體會篇十一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diào),黃文秀同志研究生畢業(yè)后,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xiāng),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廣大黨員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以黃文秀為榜樣,要學習她堅守初心的赤子之情。在有限的生命里,黃文秀始終懷著一顆無盡的為民之心,沖在前線帶領全村人民脫貧致富。黨員干部要牢記和堅守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時刻將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為人民群眾解憂排難,做人民群眾的貼心人。只有時刻永懷赤子之心,才能保持清醒,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實現(xiàn)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黃文秀為榜樣,要學習她甘于奉獻的赤誠之情。作為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全身心撲在扶貧事業(yè)上,扎根基層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奉獻自我。黨員干部要從黃文秀身上汲取甘于奉獻的精神實質(zhì),始終對黨對人民群眾懷有一種甘于奉獻勇于實干的赤誠品質(zhì),講奉獻講實干。要以“老黃?!本駬敱M責,樹立舍小家顧大家保國家為人民的家國情懷,不計個人得失,為黨為人民為國家貢獻畢生力量,弘揚共產(chǎn)黨人無私奉獻的優(yōu)秀品格。
以黃文秀為榜樣,要學習她勇于擔當?shù)膱詮娖犯瘛|S文秀時刻牢記黨的囑托,用使命擔當兌現(xiàn)在脫貧攻堅戰(zhàn)役中立下的“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誓言。黨員干部要始終做到“任其職,盡其責”,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保持一往無前的奮斗狀態(tài),敢于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走在時代的最前列。面對困難,要迎難而上、挺身而出、永不言棄,敢于擔當、不怕吃苦,用實際行動詮釋使命擔當,戰(zhàn)勝一切艱難險阻。
黃文秀把自己的扶貧路比喻為“新的長征”,用生命踐行了自己“心中的長征”。黨員干部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用榜樣的無窮力量踐行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努力向前,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跑出不負時代的最好成績。
黃文秀同志事跡學習心得體會篇十二
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靠我們一步一腳印砥礪前行。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瘪v村一年,黃文秀同志的汽車儀表盤里程正好增加了兩萬五千公里,無悔地走完了這個時代屬于她的長征路;新時代的長征路,前方依然是無盡的萬水千山,還等待著我們接續(xù)翻越,最終抵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會師點?!笆爻跣?、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十二字總要求,是我們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的根本遵循。
守初心、擔使命,從思想上樹立責任意識。在基層工作,就要求我們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作為自己的初心,把為群眾辦好事、服好務作為自己的使命。不管是貧困戶想改造危房、申請低保,還是復印一下身份證戶口本這樣的小事,與群眾做朋友,建立緊密的聯(lián)系,就是作為基層干部的本分所在。
找差距、抓落實,從行動上挑起責任擔當。黃文秀同志的成績既是帶領我們前進的力量,更是讓我們認識到當前工作還存在差距的鏡子。幫扶的貧困戶收入增加了多少,人居環(huán)境整治的效果有沒有顯現(xiàn),都是直接反應我們工作成效的硬指標;只有真實深入基層,切實完成每一項任務,才能為走好后面的每一步、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鋪就堅實的基礎。
黃文秀同志事跡學習心得體會篇十三
廣大黨員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黃文秀的一生,定格在芳華綻放的30歲,定格在趕回百坭村防范洪澇災害的路上,定格在人們心中。
厚植家國情懷。家國情懷如同強大涌流永不衰竭,從楚辭中“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執(zhí)著忠貞,到艾青“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的真摯眷戀,再到黃文秀同志“堅持要做那個‘要回來的人’”的感人事跡和愛國情懷,無不引起14億中華兒女情感和價值的共鳴?!凹沂亲钚瑖乔f家,國是大家的家”的家國情懷早已成為中華兒女的心靈底色。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更是要把實現(xiàn)個人夢、家庭夢融入民族夢之中,將家國情懷作為堅定信念和精神支柱。
傳承擔當情懷。擔當?shù)那閼言从谥泵鎲栴}的果斷,敢于遇到棘手問題不繞道走,遇到急難險重任務迎難而上,沖的上去,站的出來,能亮出黨徽,敢于傳承和發(fā)揚紅色基因,宣傳黨的主張,執(zhí)行黨的決議,讓廣大群眾永遠跟黨走,永遠信任黨。對黨忠誠,才會迸發(fā)無限的擔當,黃文秀曾說:“長征中,戰(zhàn)士死都不怕,在扶貧路上,這點困難怎么能限制我前行?”如今,歷史的接力棒已經(jīng)傳遞到我們這一輩青年人手中,黃文秀如此年輕,已然承擔重任,作為新時代知識分子的廣大青年,更應該以她為榜樣,夯實知識根基,立足崗位、集中智慧,敢于人先、爭創(chuàng)一流,建功立業(yè)新時代。
展現(xiàn)奮斗情懷。奮斗,是歷史永不枯竭的力量來源,是社會前進發(fā)展的助推閥門,是個人獲得幸福的向上階梯。幸福是奮斗出來的,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要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fā)展的偉大事業(yè)之中、融入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的偉大奮斗之中。黃文秀“芳華雖短,但燦爛地綻放過,馨香永存!”當代青年人既有“小確幸”,更裝著大時代,小我已深深融入大我。新時代的青年,可以放心,可以依靠。國家因青年而更有前途,民族因青年而更有希望。
黃文秀同志事跡學習心得體會篇十四
眼前是一條被山洪淹沒的路,沖過去,可能會有危險;不沖,可能天亮也回不到村里。
那一刻,在黃文秀的心中,也許根本沒有“不沖”的選項。她選擇了前進,向自己牽掛的土地前進,向自己關心的群眾前進。但她卻從此消失在了洶涌的洪流中。
黃文秀,一名優(yōu)秀的x師范大學碩士畢業(yè)生,xx市樂業(yè)縣新化鎮(zhèn)百坭村的第一書記,16日(周日)晚在開車返回樂業(yè)的途中不幸遇難,30歲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路上。
扶貧之路只有前進沒有后退。
進入雨季的x,暴雨說來就來,洪澇、塌方等自然災害也是常有的事。經(jīng)常出沒山區(qū)的人,多少對山洪有些了解,只是這一次,洪水來得太猛,就連一年駕車行駛二萬五千公里的黃文秀都有些害怕。
“有一輛車已經(jīng)被水沖走了”“我不懂怎么辦了”,這是黃文秀出事前在微信上跟朋友的聊天記錄。這是一個30歲的女性面對險情的正常反應。只是有人選擇了到安全的地方避難,有的人選擇冒險一試。
那是一個周日的夜晚,也是父親節(jié),黃文秀正從老家田陽縣城趕回樂業(yè)。她的父親患癌癥剛剛做完手術,能在周末趕回家看一眼老父親,她已然感到欣慰。面對工作和生活的種種壓力,她總是面帶微笑,樂觀開朗,積極向上。即使身處險境,還不忘關心百坭村的群眾。
“那天晚上百坭村也遭遇了暴雨,黃書記在趕回樂業(yè)的路上還不斷過問災情?!卑氽璐逦瘯魅伟嘀侨A回憶說。17日上午,村干部想向她匯報災情,但電話不通,微信不回。班智華立刻向鎮(zhèn)里詢問黃文秀情況,鎮(zhèn)干部核實后說,黃文秀既不在鎮(zhèn)里,也沒有參加縣里面的扶貧會。
班智華與另一名村干部立刻駕車前往100公里以外的凌云縣伶站瑤族鄉(xiāng)九民村災害點了解情況。因是暴雨過后,路不好走,平時兩個小時的路程,兩位村干部開了三個多小時。
他們多么希望熱心的黃文秀只是因為臨時加入救災隊伍耽誤了回村的時間,誰知最后等來的卻是不幸的消息:經(jīng)過搜救隊員的努力以及指紋比對,確認黃文秀的遺體已經(jīng)找到?!拔业浆F(xiàn)在都不敢相信她不在了,她的離開讓村民們悲痛,她給村里做了太多事情了?!卑嘀侨A說。
記者在事發(fā)地點看到,山洪將道路沖成了兩截,路面柏油層被沖得支離破碎,道路一旁的河道散落著大量滾石,一些受損車輛側(cè)翻在石塊上,有的已面目全非。
走,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年,黃文秀作為優(yōu)秀定向選調(diào)生到x市委宣傳部工作。**年3月26日,被派駐百坭村任第一書記?!八鴨栁以摬辉撊プ龅谝粫?,我說:去吧,到祖國最需要我們的地方去。更要讓大家看到,我們女孩子一樣行!”同為名校選調(diào)生、同樣做過第一書記的路艷一直是黃文秀扶貧路上的領路人。
黃文秀牽掛的許多事情還沒有做完。村民班氏會先天性腦萎縮的大兒子的低保還沒申請下來,黃文秀曾到醫(yī)院看望過孩子,說是要幫助申請低保,過節(jié)的時候也給孩子帶些禮物,春節(jié)時還自掏腰包給了孩子500元壓歲錢……班氏會做完農(nóng)活回來,聽聞黃文秀的噩耗,怎么也不敢相信,“昨晚睡都睡不著,老是想到她笑起來的臉?!?/p>
26歲的村民黃祖佑要入黨了,可是黃文秀已經(jīng)不在。黃祖佑回憶說,黃文秀是一個開朗的人,特別喜歡和大家交朋友,做事態(tài)度很積極,“有時候我們在縣城做工,她來縣城辦事也主動給我們打電話,告訴我們年輕人要積極入黨,說村里發(fā)展離不開年輕人,成為一名黨員可以更好地給村里做貢獻。”
在百坭村一名村干部的相機里,記者看到了6月14日黃文秀在者樂屯查看受災情況的照片,穿著印有“第一書記黃文秀”的紅色馬褂的她,雙手支撐泥土,艱難地爬到河溝里視察災情。誰也沒想到,2天后,滾滾的洪水竟將她淹沒。
人民的好書記,人民不會忘記你。
革命老區(qū)x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之一,截至**年底,仍有280個貧困村未摘帽,19.35萬貧困人口未脫貧。一批一批第一書記肩負脫貧攻堅的重要使命奔赴這里,揮灑熱血,甚至奉獻生命。
“x作為脫貧攻堅的主戰(zhàn)場,如何將x革命先烈們奮勇前進,不斷拼搏的精神傳承下去,作為青年一代我們責無旁貸,同時作為駐村第一書記我有信心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之下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秉S文秀生前在地方電視臺錄制的一檔節(jié)目里說。
在x師范大學校友總會微信公眾號刊登的一篇黃文秀的扶貧心得體會中,她寫道:“讓扶過貧的人像戰(zhàn)爭年代打過仗的人那樣自豪”,長征的戰(zhàn)士死都不怕,這點困難怎么能限制我繼續(xù)前行。她就是以這樣的精神激勵自己在扶貧路上勇往直前。
在如花似玉的年紀,還沒回報父母含辛茹苦養(yǎng)育之恩,甚至還沒談過一場像樣的戀愛,就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病床上的父親還不知道這個消息吧,黃文秀一定不想讓父親知道,因為兄妹幾人連父親患癌的真實病情都不愿告訴他。
黃文秀遇難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體引起強烈反響,許多干部群眾、選調(diào)生、大學生紛紛轉(zhuǎn)發(fā)這一消息和她生前的照片。
黃文秀同志事跡學習心得體會篇十五
有夢才有遠方,夢想是生命中最耀眼的陽光,是人生奮斗前行的方向與動力。執(zhí)著的前提是有夢想。沒有夢想的執(zhí)著,就像沒有目標的風帆,任何方向的風都是逆風,永遠到達不了成功的彼岸。執(zhí)著于夢想而走過的人生,必將星輝閃耀、流光溢彩。
執(zhí)著就是要不忘初心。百色,一個集革命老區(qū)、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邊境地區(qū)、大石山區(qū)、貧困地區(qū)、水庫移民區(qū)于一體的特殊地區(qū),黃文秀在這里長大,從這里走出,最后仍然選擇回到這片生她養(yǎng)她的土地,她說:我來自廣西貧困山區(qū),我要回去,把希望帶給更多父老鄉(xiāng)親,為改變家鄉(xiāng)貧窮落后面貌盡綿薄之力。她說:百色是脫貧攻堅的一個主戰(zhàn)場,作為青年一代,我們責無旁貸,同時作為駐村第一書記,我有信心。
_
下,不獲全勝,決不收兵。她說,她說的很多很多,工作融入了她的生活,生活也就是工作,不斷奮斗,始終不忘“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誓作前鋒,執(zhí)著于夢想,執(zhí)著于初心,她告別了繁華,扎根于基層,反哺為家鄉(xiāng),譜寫了共產(chǎn)黨員堅守初心的頌歌,成就了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風采人生。
執(zhí)著就是要不懼挑戰(zhàn)。人生正是一種敢于與現(xiàn)實“較真”、不斷迎難而上,攻堅克難,敢于與自己“較真”,不斷突破自我的過程。黃文秀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只有把個人的追求融入黨的理想之中,理想才會更遠大。一個人要活得有意義,生存得有價值,就不能光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作出貢獻?!备矣谧非蟮娜耸切疫\的,不管路上有多少艱難險阻,總會一笑而過,因為人生就是在不斷奮斗中不斷的旅行,才能看到沿途最美的風景。不懼挑戰(zhàn),才能在泥濘路上留下最清晰的腳印。黃文秀曾對朋友說:“長征中,戰(zhàn)士死都不怕,在扶貧路上,這點困難怎么能限制我前行?”,經(jīng)過努力,她所駐村的貧困發(fā)生率從22.88%降至2.71%。執(zhí)著于追求,不懼挑戰(zhàn),才能為脫貧攻堅事業(yè)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執(zhí)著就是要不懼失敗。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之后便不再堅守,輸?shù)闷鸬娜耍话阒粫斠魂囎?;輸不起的人,注定將會輸一輩子。?zhàn)勝失敗,有時真就需要我們再執(zhí)拗一些,再鉆一鉆“牛角尖”,再啃啃難啃的“硬骨頭”。越是難熬的時候,越要輸?shù)闷穑矣趶念^再來;越是想放棄的時候,越要咬緊牙關,敢于屢敗屢戰(zhàn)。脫貧攻堅路上,黃文秀碰了“釘子”,吃了“閉門羹”,但放棄嗎?不,她轉(zhuǎn)變工作方法,耐心做群眾思想工作,打起了“親情牌”,取得了群眾的信任,遍訪了全村所有的貧困戶,繪好了她心中的“長征路”,干出了鄉(xiāng)村新天地。
執(zhí)著的人生,始于有夢想的追求,基于有定力的積淀,成于有膽識的堅守。真正懂得執(zhí)著,勇敢選擇執(zhí)著,才能堅守住初心,牢記住使命,在平凡的崗位上發(fā)光發(fā)熱,在全面小康的路上建功立業(yè)!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6256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