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對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后的內心體驗和感受的總結,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讀內容,同時也是一種對作者思想和文化的回應,我覺得我們應該寫一篇讀后感了吧。在寫讀后感之前,要先將自己的感受和思考進行整理和反思。小編整理了一些短小精悍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參考和啟發(fā)。
影的告別讀后感篇一
關于人生的思考,早已是耗盡心神,尤其在某些時刻,我會反復深究活著的意義。從很多個角度去思考,在不同心境下去思考,最后得出的結論竟都是悲觀的。于是最終也沒能想得明白,所以開始試著翻閱一些相關的書籍,或許還是想要試圖找尋一下人生的意義。若是不幸,是否還值得活著。
這本書寫了關于對待死亡的看法,更多是關于養(yǎng)老善終的問題。其中的一些數(shù)據(jù)和觀點,在當前社會環(huán)境下是很精準的,探討出社會環(huán)境背后孤獨老人的贍養(yǎng)問題。并且在醫(yī)療方面給出了一些見解,他認為死亡是一種自然規(guī)律的過程,不需要刻意避忌。醫(yī)療中救治失敗也不該是醫(yī)生的無能,而是對生命的尊重。這些觀點在我讀來很是贊同,但是卻與我相去甚遠,似乎我的人生并不在他所描述的環(huán)境里。
我時常胡思亂想,想到年老后獨自一人,當身體機能開始退化,慢慢的心臟衰竭,走路,吃飯都變得困難,再有可能換上老年癡呆,這是我最害怕遇到的事情。我一生自負,努力維持高尚的品格,等到老了,吃喝拉撒都不能控制,這于我而言是一種莫大的恥辱。
書中還提到一個觀點,大致意思是人活著本身是沒有意義的,我們都追求一個超出我們自身的理由。對人類來說,這是一種內在的需求。這個理由可大可小,可以是為了家庭、國家,也可以是為了投身一個愛好、照顧一個寵物。重要的是,在給這個理由賦予價值、將其視為值得為之犧牲的同時,我們賦予自己的生命意義。細細想來,我也很是贊同。但有些時候是找不到那個理由的,或許還在尋找的途中,便已經(jīng)被拖垮,然后突然放棄了。一個人有生活的意志,必定是后面有責任將他向前推進,前面有欲望吸引,兩者若是都沒有了,生或者死都無所謂的。
很多人在聽到死亡的時候,都會表現(xiàn)出一種緘默,以一種安靜、壓抑、低沉的悲傷表情來面對?;蛟S是出于禮貌。即使真心感到難過,也只是難過于“我”這個活著的人,而我覺得應該難過那個離世的人。我一直覺得在情緒中的感情是很難共通的,若是沒有同樣的經(jīng)歷,沒有同樣的共情能力,無論表現(xiàn)的多么痛苦,都是和親歷者的痛苦不可并論的。他們難過的是話題引申至此的那一刻,而我的難過是持續(xù)的、真實的感受。年長者或是結婚生子后的人,與青年時失去親人的感受也是不盡相同的。他們那個時候的脆弱是有其他親人相伴,是有家庭這個精神寄托的。痛苦是真實的痛苦,但不至于會完全崩潰,因為還有所愛和被愛的人需要陪伴。而青年人是在需要依靠他人的時候,這個精神上的寄托突然消失,整個人也就跟著空了。人在虛弱無助的時候,特別想要別人的關心呵護??墒沁@個時候很多人是得不到那份關愛的,所以會漸漸失去希望,把自己封閉起來??傊詈蠖紩X得活著也是孤獨,不如放棄更輕松一些。
這個社會從來只要我們好好活著,卻沒教過我們如何安心的死。所以活著的時候努力追求欲望,以至于活得非常辛苦,死的時候又留下許多遺憾。
作為第一本直面死亡話題的書籍,它是一本有見解有深度的著作,很多觀點與當下環(huán)境也很是契合。但是不太適用于我。不過前面提到的為活著找一個理由,我欣然接受。想來想去,實在沒有什么理由,無論是大的原則還是小的愛好,我都毫不在乎。不在乎的事情,做來是沒有意義的,也沒有堅持下去的欲望。好在唯獨算是有些喜歡文字,不如著手為一些人寫本回憶錄。我記得有一個說法,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他斷氣時,從生物學上他死了。第二次是他下葬時,人們來參加他的葬禮,懷念他的一生,在社會上他死了。第三次是最后一個記得他的人把他忘記了,那時候他才真正地死了。我自己是很不想再被人記起的,但是我卻不想我愛的人被遺忘。
回顧漫長歲月,記憶里幾乎全是可悲之事,已使而立之年的我形如枯槁。如今身體狀態(tài)更是每況愈下,記憶也變得不好起來,時?;貞洸磺迥承┢巍N遗略龠^幾年就真的什么都忘記了,所以趁著現(xiàn)在還能思考,抓緊把它們記述下來。用自己淺薄的`筆法為我愛的人寫上一本回憶錄,寫的好與不好無關緊要。本身也不是為了流芳百世,只是希望能在我記憶退化后,給我一些提醒的幫助。
人生一程一程,迎來送去無數(shù)人。無論是怎樣的過往,最終都化作虛無。意義本身也只是針對活著時候的想法。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我要我們的終點在同一時刻結束。
影的告別讀后感篇二
死亡到底是什么?從生物學的角度,身體里大多數(shù)細胞的凋亡意味著生命的死亡;還有人說,人會經(jīng)歷三次死亡,當最后一個知道他的人死了,他才真真死去,這里強調的是人的影響力;相似的說法還有文學家臧克家先生筆下的“有的人或者,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這里更突出一個人的貢獻。
這本書的邏輯其實很簡單。他先告訴,無論是從生命的長度還是生命的質量上,我們對病人無微不至的,為了讓病人活得更久的照顧未必對患者真正有用。在這一部分作者期望說服讀者,并不是活得越長的人生越有意義,以及現(xiàn)代醫(yī)療設施,比如手術,化療,很多時候并不能延長生命,甚至會讓情況變得更糟。而生命的價值是什么,本來就難以一概而論。作者引用塔基的基本需求,并提出“人們的優(yōu)先需求顯著改變,他們把注意力放在存在上,而不是放在做事上;關注當下,而不是未來”的觀點,試圖說明幸福感讓一個人的人生有意義,而在醫(yī)院治療的方式顯然無法讓人幸福。
接著作者從美國現(xiàn)有的制度,或者說存在的機制,提出讓病人活得更好的兩種可能。在有活力的療養(yǎng)院里,病人們能盡可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接受臨終服務,讓一個人在臨死的最后時間里盡可能舒適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比較兩種方式,我認為他們只不過是運作的方式不一樣而已,他們的核心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讓病人盡可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說到想要的生活,其實真的不那么容易獲得。第一,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這種生活不是簡單的可以復制的。這也是療養(yǎng)院的困難所在。第二,很多人可以說出自己不想要什么,卻很難講出自己到底想要什么。這樣容易導致的結果是,病人總覺得不滿意(畢竟身體每況愈下是一個事實),更難得到自己想要的。這也是很多人不得善終的重要原因。
所以我覺得這本書治之于我最大的意義,在于他讓我開始思考我生命中難以割舍的東西是什么?我在腦子里搜索了一圈,答案還是不知道。我覺得,這樣子其實是有一點可悲的。
所以,為了讓人生更加豐富,為了找到自己最喜歡的東西,好好學習,出好作品吧。這樣已有所得的人生,大概才能更清楚地說出,自己這一生里,最重要的是什么。
影的告別讀后感篇三
翻開《告別天堂》,看到的第一句話:“公元前我們太小,公元后我們又太老。沒有人看到真正美麗的來到?!弊屛液苡懈杏|,因為悲傷。書里面講述了五個為愛癡狂的、孤獨的孩子在青春歲月中演繹著一段純粹卻迷亂透頂?shù)膼矍楣适拢簻嘏髲姷奶鞊P,絢爛而脆弱的方可寒,有點壞其實不太壞的肖強,傻的可愛的周雷,還有明明比誰都敏感卻羞于承認的江東,五個人之間“因為彼此深愛,所以互相傷害”的慘愛讓你動容,讓你捫心慘烈地去痛去哭。當然這是作者笛安對他們的定義,我在看書前并沒有先看這段話,所以感覺有點偏差,第一次看多人物的第一人稱小說,看得有點暈乎乎的,因為要隨時轉換角色。
5個人,5個被人認為看得到未來的中學生,來自一個沙塵肆虐的內陸城市,這所中學是離開這個城市的便捷通道,在一個狹小得只有5個人的世界里,在高考的時代背景下,形成了故事的全部。宋天揚以一種“偏執(zhí)的愛”貫穿全文,江東半自卑、半被動的在“偏執(zhí)的愛”的陰影下衍生出一種叫“自尊”的東西,這種“自尊”是在一個世俗眼中更加“卑微”的“校妓”身上體現(xiàn)出來的。文中提到的“校妓”是方可寒,一個窮人家的孩子,一個在學??扛腥松洗瞾頀赍X的女孩,一個門門功課優(yōu)秀的學生,一個最后得了血液病死去的人,是故事矛盾區(qū)最復雜的部分,也是最值得反思的內容。
行文方面比較甩得開,每個小節(jié)的標題就是陳述人的名字,內功有點不夠用的說,5個人的內心獨白方式、語言特點沒有區(qū)分開,怎么看怎么像一個人說的。
方可寒的死可以說是這篇小說的一個分水嶺,是量變到質變的一個指標。
周雷的篇幅不多,就是一個救駕的,難為作者想出個這么一個人來撿剩兒了。原本以為主人公會死,結果沒有,就想不通告別天堂的“天堂”到底是誰告別的?當然,我得檢討書名沒想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沒看懂的表現(xiàn)。
文中提到《霸王別姬》、《局外人》、《海子》的詩非常頻繁,精選的一些句子和自己的有感而發(fā)顯得特別到位,特別是“渡口邊,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野花”,太絕了,要意境有意境、要情懷有情懷,贊一個。從這幾個節(jié)選的書目中就能感覺到迪安還是很文藝地,而且文藝的生動,具體,真實,一點都不做作。
影的告別讀后感篇四
“死生有度,生命無?!?/p>
生命中存在的絕對公平大概是每個人都會走向衰老和死亡,不會有人會跳出這個圈。人生最后一道考題就是如何面對死神的召喚,也許對于現(xiàn)在的我來說,衰老和死亡是一個遙遠、不需要細細考量的問題,也可以自信揚言“我選擇孤獨終老,我為我的決定負責”,但我三十歲、四十歲,乃至五十歲時,怎么還會有同當下一樣的心態(tài)和決定呢?生命邁向終點,如何安頓這顆不安的靈魂,是每個凡人需要借助靈魂修煉才能坦然面對的生命節(jié)目。生的愉悅和死的坦然都是生命圓滿的標志。
我們的身體機能,在步入青壯年后就在緩慢滑向一條下坡路,老年身體機能與年輕時當然無法相提并論,這就出現(xiàn)了,我們該如何適應逐漸喪失的生活質量和個人生活空間?就如書中說的“老年是一系列連續(xù)不斷的喪失”。書中提及的失去一定生活能力的老年人會被送去療養(yǎng)院,一個房間住幾個人,遵從規(guī)章制度的生活安排,什么時候入廁,什么時候吃藥,什么時候集體活動,完全喪失家庭歸屬感和生活掌控感。這些事情的發(fā)生讓一個赤裸裸的問題浮現(xiàn)在大眾視野中“在我們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保護自己的時候,如何使生活存在價值?”
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他的論文《人類動機論》提出的人類需求層次。這個理論經(jīng)常被描述為一個金字塔。塔基是基本需求——生存的必需品(如食物、水、空氣)和安全的必需品(如法律、秩序及穩(wěn)定)。其上一個層次是愛的需求和歸屬感需求。再其上是成長的愿望——實現(xiàn)個人目標、掌握知識和技能、成就得到承認并獲得獎勵的機會。最上面一個層次的需求是馬斯洛所謂的“自我實現(xiàn)”——通過追求道德理想和創(chuàng)造性本身而獲得的自我完善。如果真是這樣,那么,關于老年的公共政策和關注點著眼于健康和安全就是對這些目標的承認和體現(xiàn)。但是,事實比這提到的更復雜。為了某些超越他們自身的事情,如家庭、國家或者正義,人們愿意欣然犧牲自身安全和生命,我們都需要獻身于超越我們自身的東西,否則我們就只受欲望的引導,而欲望是轉瞬即逝,變幻莫測又無法滿足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從在意實現(xiàn)、擁有和得到轉而懂得欣賞日常生活的愉快和親密關系。但是我們?yōu)槭裁匆鹊嚼狭艘院蟛湃プ??到老了以后才發(fā)現(xiàn)這樣會帶來更多的滿足感?生活是一項技能。老年的平靜和智慧是在時間歷程中實現(xiàn)的。我們如何使用時間可能取決于我們覺得自己還有多少時間,當你年輕,身體健康的時候,你相信自己會“長生不老”,從不擔心失去自己的任何能力,周圍的一切都在提示你,一切皆有可能,你愿意延遲享受,比方說花幾年的時間,為更明媚的未來獲取技能和資源,你努力吸取更多的知識和更大的信息流,擴大自己的朋友圈和關系網(wǎng),而不是和父母粘在一起,當未來以幾十年計算的時候,你最想要的是馬斯洛金字塔頂端的那些東西,成就、創(chuàng)造力以及自我實現(xiàn)的那些特質。但隨著你的視野收縮,當你開始覺得未來是有限的,不確定的時候,你的關注點開始轉向此時此地,放在了日常生活的愉悅和最親近的人身上。當“生命的脆弱性凸顯出來“時,人們的日常生活目標和動機會徹底改變。
現(xiàn)代醫(yī)學技術可以延緩人的死亡,但不能終止死亡的進程。試想一下,你躺在那里帶著呼吸機,每一個器官都已停止運轉,渾身上下布滿維持生命的管子,你的心智搖擺于譫妄之間,永遠意識不到自己可能生前都無法離開這個暫借的、燈火通明的地方,大限到來之時,你沒有機會說“再見“,”別難過“,”我很抱歉“,或者”我愛你“。考慮清楚什么時候從為時間而戰(zhàn)轉向爭取人們珍視的其他事物,同家人在一起,旅行或者享受巧克力冰淇淋。接受個人的必死性,了解醫(yī)學的局限性和可能性,這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種頓悟。也許在生命的末期,所追求的不再是它的延長,而在于生命應享受的質量。
理解個人生命的有限性是怎樣一份禮物?接受時間給予的一切,不論長短。
影的告別讀后感篇五
我計劃并且付諸實踐地用了一個充滿禪意并且無限精妙的詞語“舍得”來開篇造勢。
從七歲上小學以來,關于數(shù)學的輔助工具套,我不知舍棄多少,才又得到了多少,大概只能用“舉不枚舉”以形容之。15cm直尺,30°三角板,45°三角板,180°量角器有機構成的智高數(shù)學工具套,在故事的起始總是被鐵釘釘?shù)匚皆谝粋€窄平的塑料或者塑膠盒子里,卻總是在未知的中途毫無征兆地走失,從此散落天涯,形同陌路?;叵攵嗄甑臄?shù)學生涯里,最鐘意的是智高后期推出的磨砂藍綠色的四件套。磨砂質地的觸感冥冥之中存在著一種深刻的完美的與指紋的契合度。三角板中央空心的縮小版直角三角形,似乎是特意為我這類畫圖不成規(guī)矩的數(shù)學少年提供棱角分明,毫無弧度的標準三角形的模板。從邊沿延伸到內部的一條條直線們是可以制造和測量平行線的。而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習慣了沒有數(shù)學的日子,卻發(fā)覺自己無法習慣沒有直尺的日子。當我看見《告別天堂》這本狹仄的青春讀物時,我產(chǎn)生的第一沖動不是故事的情節(jié),而是立馬拿一把直尺精準測出封面的長與寬的厘米數(shù),然后用所剩無幾的數(shù)學思維大致估算出它們的比例。
以上是我在進入《告別天堂》正式內容前的瑣碎之言。因為我發(fā)覺,一個人之于一項事物的感情,往往有時候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細節(jié)的厚積薄發(fā)。
其實小說的情節(jié)很單調,大致就是圍繞宋天楊和江東的感情糾葛寫的265頁長篇。中間會偶爾穿插肖-強,周雷,方可寒等的二類主角,以及一個無恥的小配角張宇良。似乎這樣的故事對我缺乏吸引力,兩個人之間歇斯底里的懷疑和確認,宣言和枝節(jié),總讓我想起“無病呻吟”這個爛俗頻繁的字眼。另外,方可寒這個在開始被描寫為公共汽車的重點中學女孩,總覺得缺乏生活基礎,憑空捏造地毫無根據(jù)。雖然她在故事的1/3處就死亡消隱,不過卻在之后的2/3里在別人的記憶和描述里獲得純凈的重生。這點大概是小說留給我最大的觸發(fā)。其他的肖-強和周雷也不是很有說服力,總體來說身上缺乏吸引人的特質和個性。張宇良大概諷刺的是道貌岸然的教育怪胎,一肚子的男盜女娼,卻有顯赫的聲明地位,但他真的存在嗎?其實,在小說的內核上,我覺得《告別天堂》是不成功的。
乍一看,你就會發(fā)覺這本書絕對出自文藝青年之手。我不知道文藝青年們的品味是否大致類似,書中羅列的電影圖書我也都是大致看過或了解,感情也是與她大致雷同的。我沒有感到一種慶幸,卻深感到一種悲哀——因為我可能喪失了自己對于作品獨特的理解與想法。下面,我將一一羅列書中提及的文藝作品(無價值的我將予以忽略):《亂世佳人》,《騰王閣序》,《加繆全集》,《海子的詩》,《霸王別姬》,《活著》,西科賽斯的《紐約黑幫》(沒看過),《老人與?!?,《傲慢與偏見》,《少年維特之煩惱》,《局外人》,元好問,《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深作欣二的《大逃殺1》(沒看過),王小波,《金閣寺》,《安娜卡列尼娜》,《殺手萊昂》,《城南舊事》,《東邪西毒》,《藍色生死戀》,《罪與罰》,《西西里島的'美麗傳說》,《星光伴我心》(沒看過),《流星花園》,蔡琴,《情書》,張愛玲,魯迅,《紅樓夢》,《金瓶梅》,《情人》,《小王子》,《無間道》,《阿飛正傳》,《變形記》,《梁祝》,《雙城記》,《重慶森林》,《破浪》,《巴黎最后的探戈》,《三十七度二》……只是,我突然覺得如此的堆積,不是為了顯擺,就是因為矯情。當然,它也說明了你的知識的豐富。另外,笛安的排比和駢文功力的確了得,也算是令我不得不刮目相看的重磅功夫。我不喜歡《告別天堂》的多角度描述,雖然足夠新穎,但也足夠混亂。而且,多角度描述的弊端就是以同一種口吻代表多人,結局是多人誰都顯得不立體。整本書我最欣賞的恰恰是作者最為真摯的后記。
沒有人的青春擁有翻版。無論我們以什么方式揮霍或者珍藏我們的青春,那都是我們的。只是,在看完最后一頁的時候,我突然在想,關于青春期的愛情,我們是否需要秉持著一些或者哪怕是一絲的古典主義呢?我們是否有那樣的精力和定力去等待某個真正在角落等候我們的人呢?像《天使愛美麗》一樣,像《向左走,向右走》一樣。也許誠然如張姓女子所言,青春是一條不得不走的彎路。
來的太快,走的太快,它是龍卷風,不是所謂的愛情。
ps:在豆瓣搜索《告別天堂》的時候,看過的人大致300位,絕大部分都是四星或者五星。我選擇了三星,一般。告別天堂,此名終結。
影的告別讀后感篇六
昨晚可能花了將近3小時看完,宿舍其他人都睡了,我躺在床上點著小臺燈。其實能讓人深夜堅持做并樂此不疲的事實在太少,讀笛安的書算是其中一件。
告別天堂,不出意外的話,大概我已經(jīng)活到文中所提的公元后了吧。天楊始終追求的、事到臨頭醒悟到并不如自己想象中那么絕對的、最后自己也都做不到的,年少的我也曾有過同樣的執(zhí)著。
說穿了,卻又是些顯得矯情的詞匯,甚而是些鄙陋到也許能刺痛說話人的東西。但我想要誠實些面對。年少時,也許因為占有欲作怪,也許因為不成熟的對“感情好”的看法,也許因為將自己看得太過重要或者反之,需要有“唯一”這種字眼的認可。最好的朋友不可以有比自己更好的朋友,最喜歡的人不可以有比自己更重要的人,如果情況發(fā)生了,抱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粉飾,寧愿丟掉,也不想維持這種自己和別人被重視的人同等對待的局面。公元后當我老了,才知道,沒有什么是用“唯一”來形容的,限量版已經(jīng)算是珍貴得不了的東西。也沒有人會一生只愛哪一個人。
這些道理我不知在誰身上明白過來的,總之是讓我在看到這樣的故事時,安慰自己也安慰書中人:是這個樣子的啦。想想若是以前,可能會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始終不信邪,抱著就算故事變成這樣我的人生也一定不會。不見棺材不掉淚――且堅信自己一定會看到美好的一面。
適可而止,這樣的話說多了也并無意義,畢竟一旦接受了公元后的思想,也就沒有偏要把從前現(xiàn)在剖析個清清楚楚的必要,不執(zhí)著于什么的時候,最容易被勸服。
文中始終最打動我的,還是那一段對故鄉(xiāng)的“責備”――直到讀完全書才知道出自于此。
影的告別讀后感篇七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告別天堂》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我已近被打敗了,我用曾今的飛蛾撲火,換來手心里握著的一把余溫尚有的灰燼,值得慶幸的是,我依然沒有忘記,這把灰燼的名字叫做理想?!边@是篇感人肺腑的小說的開篇,他講述了五個為愛瘋狂,為愛癡狂的帶有濃烈青春氣息,個性鮮明的形象,面對殘酷的現(xiàn)實,他們都只有默然接受,也只能默然接受。
宋天楊:全篇的主要人物,一個從小就看透人情世故的女孩兒,從小就接受一些成人都沒有看過的書籍,也因看書認識了加繆——《局外人》中的人物,從此便期待著自己充滿星光和默示的夜。十五歲認識了江東,從此便一發(fā)不可收拾地喜歡上了他,漸漸地從喜歡變成了愛,變成了無法割舍,也因此變得自私,變得脆弱。漸漸地在經(jīng)歷無數(shù)的是是非非后,從一個當初稚嫩的女孩子蛻變成了一個成熟的女人。
江東:宋天楊深愛著的男人,同時也是最愛天楊的人,可是他也是背叛天楊的人,其實他也不想這樣,他只是欲望驅使迫使他就犯,他是愛天楊的,愛,非常愛,無法割舍她,他已經(jīng)把天楊當成了生命的一部分,當做了就像每天喝水吃飯一樣無法舍去。分開七年后的同學會上,他對天楊那聲吶喊:“天楊,跟我走吧,現(xiàn)在,我和你。”使人感動至深,多么有力的吶喊嗎,這是發(fā)自內心的叫喊,是分開后依舊念念不忘的傷感。
我想天楊聽到這句話后應該是感動的吧,文中沒有寫到,只是給了人一個充滿想象的結局:當聽完這句話時,“她終于轉過臉,含著淚,嫣然一笑”多么開放性的結局,使人充滿無限的遐想,也許天楊會說:“好,我跟你走?!币矔f:“對不起,我們也許回不到過去了”抑或是無言以對等等,這些都是我的想象,多么感人的'結局,“含著淚,嫣然一笑”,含著淚也許是被感動了,想起了曾經(jīng)愛的轟轟烈烈,想起了自己為江東獨自忍受的那么多痛苦,想起了面對殘酷現(xiàn)實的彷徨與混亂。嫣然一笑,這笑里也許存在著更多的內容,可以看得出來,她還是愛著他的,我想這是永遠無法改變的。他們彼此心中還是依舊愛著對方,即使再過一千年、一萬年,即使海枯石爛,日轉星移,這份彼此的愛是永遠無法抹去,因為這份愛是殘酷的,熾熱的,劇烈的。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這句話:“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細細品味,這句話很有道理,就是因為經(jīng)歷過,曾經(jīng)滄海、巫山云雨,才會不把別的放在眼里、心里,只有彼此。我想世間的真愛往往如此,一次過留卻刻骨銘心。
文章中多次提到了“雁丘”這個地方,相傳這個地方曾經(jīng)上演了感人肺腑的一幕:一個獵人殺死了一只公雁,另一只母雁雖然逃出了獵人的羅網(wǎng),但是看到死去的公雁,悲鳴久久不肯離去,最后撞地而死,于是,便出現(xiàn)了這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的千古名句。小說中的江東和天楊雖然沒到生死相許的地步,但是卻彼此相依為命,無法割舍。
愛情就是這樣,時而使感覺幸福,時而使你倍感悲傷,時而讓你彷徨無措,時而讓你深陷瘋狂?!陡鎰e天堂》中那一個個殘酷劇烈的情節(jié),那一個個為愛瘋狂的人物,那一份份最最真摯的情感,無不打動著我們每一個人。我們應該相信:只要我們期待愛,敢于愛,真愛必定會降臨。
影的告別讀后感篇八
緣滅時,道一聲“再見”,悲傷、孤獨而決絕。。
年少時,甚是不喜離別的場面和愁緒,尤其害怕物是人非的感覺;
而今,珍惜每一次告別的機會。
三毛說,那些因緣分而來的東西,終有緣盡而別的時候。
認認真真的告別,
告別曾經(jīng)的自己,曾經(jīng)的朋友,曾經(jīng)的情感……。
昨日難以重現(xiàn),再見已是不同。告別之后,即使再聚,場景不同,心情不同,所思所感亦是不同。或許更好,或許更差。
其實,無論是從前,還是現(xiàn)在,面對的始終是同一個問題。
只是從前,選擇逃避;如今,勇敢面對,并視之為成長。
年少時,“理想”往往是某某高大尚的職業(yè),或者閃著光環(huán)的身份;
而今,“理想”可以只是一個習慣、一種狀態(tài),或一份情懷。
愛因斯坦說,我從不想未來,它來得太快。
不念過往,不畏將來。放下執(zhí)念,感恩擁有。享受相聚,品味孤獨。笑對生活,不負當下。
盡管,“人生只是一場盛大的馬戲表演”,
我仍然愿意認真演出。
影的告別讀后感篇九
讀書最大的好處,就是為你打開了一扇心靈之窗,讓你的心胸和視野變得開闊。哪怕足不出戶,也能靜坐于世界的一隅,從別人的筆端去了解一個你未知的世界;當人生困頓之時,它有時會像一盞明燈,為你照亮前行的路。
“中國人的思維習慣,對于衰老和死亡非常忌諱談論,雖然知道那是每個人必然的結局,也因此,我們從來沒有做好過充足的準備。
如何面對自己的老去,如何面對父母的疾病和終有一天要離去的事實,我們覺得不說、不想、或是刻意回避,也許就不會有到來的那一天。
很感謝遇到這本書,內容淺顯并不難理解,我在閱讀的過程中卻投入了太多的情感,很多次忍不住淚流滿面。我們不愿提及和面對的背后,恰恰就是我們不知如何處理自己對所愛的人的情感,不愿面對終有一天要到來的離別。
有質量有意義地活著,體面地離去,才是我們此生終極的目標。”
——上述這段話,是我讀完《最好的告別》后寫在微信閱讀上的一段讀后感,無意中翻閱,心中五味雜陳。
一向身體康健的父親,突然被腦梗擊倒,即使救治及時,親人日夜陪伴守護,也只是僅僅挽回了他生活基本能夠自理,認知卻全面倒退的中風后遺癥的結局,再也無法恢復清晰的思維和偉岸挺拔的身姿。
醫(yī)生給出的結論是:“病人的情況只會越來越差,無非是靠家屬用心陪護和看病情延緩的速度,這病,不可改善與逆轉”。醫(yī)療診斷報告,就仿佛是一紙法院死緩判決書,對我來說無異于當頭棒喝。
我渴望奇跡出現(xiàn),渴望回到過去,父親還是那個永遠溫和睿智,永遠健康挺拔的父親。可是現(xiàn)實是,父親再也無法準確地叫出我的小名,只是含糊地說我是他的最親最愛的親人。
面對中風后日漸羸弱的父親,每次見面都讓人無比心疼,在老邁與疾病面前,我居然束手無策,甚至幾乎失去理智。正是在無比彷徨的時候,我邂逅了這本書阿圖·葛文德的《最好的告別》,它讓我內心漸漸回歸理性,通過閱讀拓展了認知面,從而能以正確的心態(tài)正視生命與死亡。
當親人獨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維持時,我們該怎么辦?在生命臨近終點的時刻,我們該和醫(yī)生談些什么?應該如何優(yōu)雅地跨越生命的終點?對于這些問題,大多數(shù)人缺少清晰的理性觀念,而只是把命運交由醫(yī)學、技術和陌生人來掌控,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會面對這艱難的時刻。
《最好的告別》不只講述了死亡和醫(yī)藥的局限,也揭示了一個人可以如何自主、快樂、擁有尊嚴地活到生命的終點,讓我第一次對“善終服務”“輔助生活”“生前預囑”等一系列作者推崇的理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得以對生命有了深入的思考。
它讓我承認那些我們曾刻意回避的場景,其實每天都在我們身邊真實地發(fā)生。它讓我正確對待疾病可能帶來的風險和傷痛,以及如何理性地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善待生命,從而讓生命活出不一樣的意義。
結婚的那一年,我為自己買下了人生的第一份壽險保單。
三十歲的那一年,我開始為自己和家人購買了重疾保險。
四十歲的時候,我開始在心里為自己開出遺愿清單,然后一項項勾除。
我希望自己生命中每一天,既要充實快樂,又要理性從容。
腦海里只有一個畫面,人生終點,我要讓自己不留遺憾。
我想,這是出于對自己人生的主動思考和規(guī)劃,看似悲壯實則理性。
能馬上實現(xiàn)的事情,不要等到明天;能善待的人,不要去辜負。
疾病和不可預測的風險,你永遠不知道哪個先來,但是你可以做好防范措施,在自己能力允許范圍內,不為親人添憂。
當你足夠尊重自己的生命時,其實也是在尊重他人。
我愛父親,也深深了解他。
遺憾的是,在他身體健康和思維清晰時,我們從來沒有談及過他對生命最后時刻的預期和安排,或許是我們內心的忌諱,或許是我們在刻意回避,以為永遠不需要面對那樣的時刻。
等我意識到它是我對父親的一種愛與尊重時,父親已不能清晰地與我溝通與交談了,它將成為我一生中永遠的遺憾。
我一直以為,一個人無法選擇自己生命的起源,若是能夠選擇或交代離世的方式,也是對自己生命的一種尊重與善待。
我特別欣賞在生命面臨疾病威脅時從容不迫的人,其實直面疾病與生死時,如何客觀理性地克服恐懼,采取正確的舉措,是一個人長期的必修課程,我們不應回避。
我們在時時對生命禮贊時,不要忘了那生命的終點終將來臨,假如從生命的最后一刻往前倒推,相信每一個生命都會有不一樣的感悟與思考,反而能活得更加精彩從容。
西方文化有時確實比我們的固有傳統(tǒng)更加理性和先進。當社會發(fā)展進步到一定的階段,醫(yī)療技術突飛猛進,我們對生命的質量與意義也有了更高的預期和更深層次的思考,這也恰恰代表了時代的進步。
僅僅是一本書,生命的成長或許就是在不斷地學習與反思中得以推進吧,它是我人生中的一個章節(jié),教會我如何愛,如何善待生命,如何與世界做最好的告別。
我在讀書,也在閱讀生命的意義,更是在心里一遍遍溫習對父親的愛,那些可能成為遺憾的遺憾,希望通過愛的傳遞降到最低限度。父親也許無法再清晰表達內心的感受了,可是在他有生之年,他一定還能感知我對他深切的愛,讓我以愛之名,讓愛延續(xù)。
終有一天,我們要與這世界握手言和,終有一天,我要與你道別,無論愛與不愛!
所以,有生之年,請好好珍惜你身邊的朋友與親人,因為,一別之后,也許永不再見!
影的告別讀后感篇十
這幾天北京的氣溫特別冷,加班到很晚出來,一種透徹人心的涼。風也涼,心也涼,十月氣溫突降的北京特別適合討論死亡。
死亡,是每個人都不想面對的話題。無論是告別自己的軀殼,還是告別身邊最親的人?!蹲詈玫母鎰e》這本書的作者用一個個溫情但是真實、殘忍的故事,捫心自問也問我們一個深刻的問題:什么是最好的告別?老人需要的是晚年的溫暖還是用技術手段延長生命?醫(yī)療手段是真的萬能的么?作者用他溫暖的筆,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示。
正如李開復說的.,未來十年,ai也許會消滅很多職業(yè),但也會催生很多職業(yè)。一些低端重復的職業(yè)會被淘汰,一些更加需要人性、需要關懷、需要個性化服務的職業(yè)會出現(xiàn)。就如書中所說,美國每年有不到300名的醫(yī)生完成老年病學的培訓,遠遠不足以代替退休的老年病學醫(yī)生,更不用說滿足未來十年的需要了,老年精神病醫(yī)生護士和社工也是同樣稀缺,供應情況也不樂觀,除美國以外其他國家的情況也沒什么兩樣。老年病因為情況復雜,困難重重,反而成為很多醫(yī)院被取消的病種。但這不是正確的,整個社會需要在老年病醫(yī)療和看護上投入更多的金錢和人力。讓人成為人,而不是機器,可能是未來十年,二十年的職業(yè)發(fā)展變化。
正如書中寫到:就這樣,在一個新月照耀的夜晚,在街頭,一位老人開著車,紅燈亮起的時候,他把車穩(wěn)穩(wěn)地停下來,在應該打燈的時候打燈,轉彎的時候不會急剎車。但實際上,85歲以上的老人司機發(fā)生致命車禍的危險,比十幾歲的司機高三倍以上,高齡老人是路上風險系數(shù)最高的一類司機。幾個月前退休銷售員喬治在洛杉磯被控過失殺人罪,她誤把油門當剎車,把她的別克車開向了農貿市場的一群購物者,導致十人死亡,60多人受傷,他86歲。
書中的老人,雖然已經(jīng)87歲的高齡,但是會開車,這極大增強了他獨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氣,盡管這樣做的風險非常高。
在老年時代,能夠有健康的身體,自我照顧,有足夠的金錢養(yǎng)活自己,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我們看到很多新聞報道,有很多農村的老人,因為沒有足夠的照料,怕給孩子增加負擔,最后只能選擇自殺,其實,如果沒有很好的社會支撐,沒有很多的職業(yè)供應的話,老年的境況是非常凄苦和悲慘的。讀后感·尤其在中國文化背景下為了子女犧牲一生的老人,在老年時候的心里狀態(tài)和情緒狀態(tài)非常差,很多人覺得自己不該活著,不該成為子女的負擔。給這樣的老人一種精神支撐,讓她們找到生活的意義,哪怕是為了他養(yǎng)的狗,也要好好或活著,這也是一種剛需。老年人的生活可以比今天更好,而這種更好需要所有子女的努力,也需要公共服務的努力。
讀到這段,我突然間很感動,我希望所有的兄弟姐妹,和我最喜歡的兩只,都有這樣美好的晚年生活,都有這樣的一個人,朝夕與你相伴。正如書中寫道,他和菲利克斯之間還有他們私密的,幾十年來從沒停止過的對話,他從照顧她之中得到了極大的目標感,而他同樣在為她而存在中感到了極大的意義,彼此的實際存在,給他們以慰藉,他為她穿衣服,協(xié)助她吃飯,散步的時候,他們手牽著手。菲利克斯說那是他們最珍惜的時刻,他感覺他們比過去70年共同生活的任何時候都要更加相知相愛。
老伴,老伴,老來相伴。我看完了這段和隊友說,你放心,我會好好照顧你的,做你的眼睛,拐棍和你的耳朵。隊友說,就你照顧人的水平,估計我不是病死的,是被你氣死的......
鍛煉身體不是可選項,是必須要選擇的項目。因為到了晚年,你要去照顧你已經(jīng)到晚年的父母,還要照顧你自己,你的伴侶。衰老是一系列的喪失,而我們只能努力去對抗他。
如此看來,人生不過短短80余載,現(xiàn)在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身體還聽話,心智還健全,就去活到淋漓,盡情揮灑吧,寫下文字,留下影像,看遍世界,這些都是你們垂垂老矣時可以回憶的幸福點滴,儲蓄金錢和美好記憶,永遠不晚!
順便說一句:今天距離20xx年還有83天。
影的告別讀后感篇十一
昨晚可能花了將近3小時看完《告別天堂》,宿舍其他人都睡了,我躺在床上點著小臺燈。其實能讓人深夜堅持做并樂此不疲的事實在太少,讀笛安的書算是其中一件。
告別天堂,不出意外的話,大概我已經(jīng)活到文中所提的公元后了吧。天楊始終追求的、事到臨頭醒悟到并不如自己想象中那么絕對的、最后自己也都做不到的,年少的我也曾有過同樣的執(zhí)著。
說穿了,卻又是些顯得矯情的詞匯,甚而是些鄙陋到也許能刺痛說話人的東西。但我想要誠實些面對。年少時,也許因為占有欲作怪,也許因為不成熟的對“感情好”的看法,也許因為將自己看得太過重要或者反之,需要有“唯一”這種字眼的.認可。最好的朋友不可以有比自己更好的朋友,最喜歡的人不可以有比自己更重要的人,如果情況發(fā)生了,抱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粉飾,寧愿丟掉,也不想維持這種自己和別人被重視的人同等對待的局面。公元后當我老了,才知道,沒有什么是用“唯一”來形容的,限量版已經(jīng)算是珍貴得不了的東西。也沒有人會一生只愛哪一個人。
這些道理我不知在誰身上明白過來的,總之是讓我在看到這樣的故事時,安慰自己也安慰書中人:是這個樣子的啦。想想若是以前,可能會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始終不信邪,抱著就算故事變成這樣我的人生也一定不會。不見棺材不掉淚——且堅信自己一定會看到美好的一面。
適可而止,這樣的話說多了也并無意義,畢竟一旦接受了公元后的思想,也就沒有偏要把從前現(xiàn)在剖析個清清楚楚的必要,不執(zhí)著于什么的時候,最容易被勸服。
影的告別讀后感篇十二
醫(yī)學發(fā)展至今,能夠醫(yī)治的疾病不足30%。就一個簡單的感冒,最終是靠自身的免疫力扛過去的,所謂的各種感冒藥不過減輕癥狀而已。
醫(yī)學有很多的局限,衰老與死亡是醫(yī)學不能承受之重。我認為現(xiàn)在是,將來也是。即便科技的發(fā)展使得人類可以長生不老,估計醫(yī)學的倫理也不允許。人類如果踏破倫理的底線,必將很快自取滅亡。
而我們對醫(yī)學抱有的種種幻想,使得我們在某一天因為衰老而喪失身體的某項功能,或功能減退后,無法接受事實,而尋求醫(yī)學干預;當有一天我們知道自己或親人的生命即將走到終點的時候,或因為疾病,或因為意外,或僅僅是生命正常的進程,我們又去尋求醫(yī)學干預。
盡管我們內心也知道,衰老與死亡是人生的必修課,但真正面對的時候,所能想到的只有尋求醫(yī)學幫助。
于是醫(yī)學被賦予了生命最后的意義,我們中的大多數(shù),在生命的最后,孤零零的躺在icu,身上插著各種管子,血液里流淌著一種又一種的化學藥物,見不到自己想見的人,完成不了自己未盡的愿望,跟一群陌生人在一起,在各種儀器“滴滴嗒嗒”的嘈雜聲中,花著畢生的積蓄,茍延殘喘幾天,最后以一個不起面的方式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醫(yī)學連一個普通的感冒都無法治愈,怎么可能逆自然規(guī)律而讓人起死回生?尤其是現(xiàn)如今患病率增高的癌癥。其實,大家都明白,但似乎都不想點破這個事實,醫(yī)生知道,患者及家屬也知道。
在我們生命旺盛的時候,我們沒有思考過死亡,在我們突然面對死亡的時候,我們又不知所措。
阿圖·葛文德醫(yī)生的《最好的告別》一書,以一個外科醫(yī)生的視角,帶我們思考了衰老與死亡,通過幾個真實的故事讓我們體會了生命的最后我們需要做什么,醫(yī)學需要做什么。
在書中阿圖醫(yī)生認為,“現(xiàn)代科學深刻的影響了人類生命的進程。跟歷史上任何時代的人比起來,我們活得更長、生命質量更好。但是,科學進步已經(jīng)把生命進程中的老化和垂死變成了醫(yī)學的干預科目,融入醫(yī)療專業(yè)人士‘永不言棄’的技術追求。而我們事實上并沒有做好準備去阻止老弱病死,這種情況令人擔憂?!?/p>
“在過去幾十年里,醫(yī)學科學使得數(shù)百年來關于死亡的經(jīng)驗、傳統(tǒng)和語言過時了,并給人類制造了一個新的困難:如何死?!?/p>
《最好的告別》一書中,好多個案例的主角,最后選擇的善終服務,放棄了醫(yī)學的干預。他們最后在安詳和圓滿中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也有的人放棄醫(yī)學干預后,活著的時間遠遠超過了醫(yī)生的預期。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在生命的最后選擇和家人在一起,完成了他們最想做的事,美滿的過完了一生。
“無論我們面臨怎樣的局限和陣痛,我們都希望保留我們作為自己生活篇章的作者的自主或者自由。這是人之為人的精髓?!?/p>
是的,生命的最后,盡管我們知道時日不多,但生而為人,我們還需要有尊嚴的活著。盡管需要幫助,但我們仍需要是自己生活的主導者,而不是躺在病床上任由醫(yī)護人員擺弄的一堆肉體。精神失去自由、自尊的痛苦不亞于肉體的痛苦,而這也足可以摧毀一個人。
“無論是由于年齡還是健康不佳所致,隨著能力的衰退,要使老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好,往往需要警惕認為醫(yī)學干預必不可少的想法,抵制干預、修復和控制的沖動。”
生命最后,醫(yī)學過度的干預,就是在縮短、惡化余下的時間,可是這個事實好像并沒引起什么注意。
生命的最后,醫(yī)學該做什么?生命的最后,自己及家人該做什么?這是一個值得去思考的問題。
“生有時,死有時”---當我活到頭的時候,我希望能平靜地面對生命的終點,并且是以我自己選擇的方式。
影的告別讀后感篇十三
閑暇讀魯迅先生的這首構思奇特而巧妙的散文詩,感覺是那樣地深入我的內心。我竟然也擔心被“黑暗”所吞沒,或者被“光明”所消滅。我終于明白我為什么既不愿沉溺于黑暗之中,卻又沒有勇氣去尋找光明了,因為我是那樣地不想和自己的影子告別。我似乎也看到了影“彷徨于無地”的凄涼,內心似有一種東西在涌動,內心一次次地被打動,深深地發(fā)顫。我為魯迅先生的那種無邊的孤獨感而哀傷;更為我自己那深無邊際的孤獨感而哀傷。
一直以來,感覺自己一直在黑暗里獨行,無論怎樣都感受不到有別的影的存在,或許,沒有更多的人會想象那是一種怎樣的孤獨,仿佛是一潭深深的黑水,無數(shù)次地把你淹沒,僅管無數(shù)次地掙扎著爬上來,但那黑潭仿佛有種不可抗拒的魔力,無論你怎樣地小心躲避和逃離,然而總在不間又被深陷進去,沉溺……身處在“黑暗”與“光明”的交接點,無疑就陷入了生存的困境之中,然而,現(xiàn)實卻真是那樣的無奈,于是我想,或許真的只有沉沒,世界才會真正的屬于自己。
影的告別讀后感篇十四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還在為實驗掙扎。抱怨實驗的辛苦,一個疏忽就導致實驗失敗影響進程,被師兄指出無數(shù)個大大小小的問題。甚至拿起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完成一次作業(yè).......可讀的過程中,為作者一次次地思考所吸引,不斷陷入沉思,也好幾次因為深受震撼而分享給朋友。充滿焦慮而活著的我們,把“活在當下”這句箴言嚼來嚼去,也沒有壓榨出多少真實的力量給自己。反而和此書一起探索死亡時,才一步步明晰了“活著”的珍貴。
人類因為懼怕死亡而不斷向醫(yī)學科學尋求方法,為阻止或延緩死亡進程付出了十足的努力。如今我們終于可以做到協(xié)助各個器官的運行從而維持生物體的運作了。安全和生存,這個一直以來醫(yī)療工作的目標,鮮少受到質疑。但作者提出,醫(yī)學還很年輕,年輕到它剛剛意識到,人作為一個整體生存在這個世界上,靠的不僅僅是生物體的機械運作。愿景,有尊嚴,與他人的聯(lián)結,真實的感知體驗,它們一并支持著我們的存活。我們一直以來忽略的重大問題終于被科學地論證:僅為延續(xù)物理學上機體的運作,舍棄人對活著的真實體驗,反而會從總體上促進整個過程的惡化:沒有幸福感地存在,沒有尊嚴地死去,以及親屬更沉重而痛苦地懷念。
本書討論了死亡的現(xiàn)代經(jīng)驗?!白鳛闀?、會死的高級動物是怎么為自己的生命畫上句號的?醫(yī)學如何改變了死亡體驗卻又無法改變死亡的牌局?我們關于生命有限性的觀念產(chǎn)生了怎樣的迷茫?”誠然,討論死亡是需要勇氣的。作者系統(tǒng)地為我們闡述了當今社會對衰老或疾病的處置方式是有待改良又缺乏思考的。老齡化現(xiàn)狀、養(yǎng)老院和救濟所的發(fā)展、醫(yī)患關系的固化、善終服務的覺醒,同時也探討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氣,生命的體驗和價值感究竟意味著什么,我們怎樣從多做轉向少做。談論死就要把生講清楚。在其中我深有感觸的是:我們都追求一個超出自身的理由,這給了我們生的意義。當面臨死的時候,我們真正在意的是能否達成這個目標。所以在生命的最后階段,醫(yī)生的任務是帶領病人思考什么是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為了這個目標可以放棄什么,從而做出適當?shù)母深A。病人得以在最后的階段有尊嚴地生存,也更加能接受病痛和失去的遺憾?!吧平K不是為了好死而是好好的活到終點”。
我們在意的不是怎樣在這個世界存活更久,而是從最初到最后,我們是否能自由地把自己的故事寫地圓滿。圓滿取決于我們是否變成了塑造的自己——這是靈魂的訴求。把視角從生物學生存的本能轉到對心靈的尊重和保護,在我看來是絕對的壯舉。自主是什么,自由的目的是什么?“我們的生命天生互相依賴,受制于遠遠超出我們自身控制力的力量和情形?!碑斎魏斡袡C體都無法真正戰(zhàn)勝死亡惡魔的時候,我們在探求如何優(yōu)雅地跨過生命的終點。
這本身就是一件智慧而優(yōu)雅地探索。也是人性超出生物性的光輝所在。我們不僅要有質量地活著,我們也有勇氣面對死去,因為生命從未因短暫而虛無,而是因自由而強大。
回觀自己身邊的例子。從前勸說父母定期做全身檢查,他們總是推辭,借口是:“萬一查出什么不治之癥,心態(tài)會比身體先承受不住了?!蔽乙仓辉诤苄〉臅r候,因無意識的睡眠和死亡如此相像,在睡前會體驗到死亡的恐懼。但之后就忘記了思考。我們每個人都在逃避。等死亡真正來臨的時候卻來不及做出最明智的選擇。無數(shù)人沒有在最后把握自主性,這是個人的缺失也是社會的悲哀。
讀完此書,我深有啟發(fā)。不僅把它分享給了父母(媽媽已經(jīng)讀完了)和朋友,也改變了自己的很多觀念。首先我意識到此時我雖是“時間富商”,認為生命具有無限希望和可能性,卻從未真正珍惜身邊的親情和美好的瞬間,總是充滿焦慮和苦惱。
“活在當下”中最重要的不是當下,而是“活著”,因為活著我們才可以有各種各樣的感受,冰激凌和酸奶有無限次品嘗的機會,而讀到作者父親在生命的倒數(shù)第二天最后品嘗了它們時,我仿佛真實感受到了那種遺憾。實驗中有很多問題要解決,但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沒有盡最大能力去思考和準備。但這時有很多人連舒服過一天都沒法實現(xiàn),我也會走到那一天的。人無論如何都要離開,寫什么樣的故事做什么事情,都是被允許的。世界不會給我們評判個高下。但我們應該沒有任何理由地珍惜存在,因為它有終點,它給我們每個人的時間不多。思考死亡而沒有進入虛無主義,是作者講述的成功之處。
當然,這個覺醒過程依舊漫長,把善終服務發(fā)展成一項成熟的工作,改變養(yǎng)老機構單一的運行機制,讓醫(yī)生關注到病人的生存質量而不單單是生命指標上,包括人們面對至親至友離去時主動探討死亡的勇氣,所有的努力都處在一個剛剛開始的階段。疾病、衰老和希望當然不僅僅是一個醫(yī)學問題。它的啟發(fā)力量足以推動醫(yī)療、社會的發(fā)展,給我們源源不竭的啟發(fā)。
影的告別讀后感篇十五
魯迅的文字很深邃,讓人看不透,卻總會讓人有新的收獲。我讀《影的告別》也能夠強烈感受到魯迅文字的魅力,以為自己讀懂了,好像又沒有讀懂,處在一種似懂非懂的狀態(tài)中。
讀《影的告別》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一首訣別詩,字里行間都透露出被拋棄的凄恨。影子在控告拋棄它的“人”。天堂,地獄,甚至黃金世界,影子都不肯去,卻一直跟隨著“人”,為什么,因為是人把影子帶到這個世界上,賦予影子的靈魂,所以在影子的世界里,人就是它的全部??墒窃谌说氖澜缋铮白訁s可有可無。最后,影子決定離開,離開便是滅亡?!拔要氉赃h行,不但沒有你,并且沒有別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很黑暗沉沒,那世界全屬于我自己”,終究是生命之重無法承受生命之輕。
這首詩讓我想到了魯迅筆下子君的命運,是涓生喚起子君解脫禁錮的勇氣和激情,一旦被“生命全部”拋棄的子君最后的結局便是滅亡。自古以來中國就有千千萬萬的子君――把生命附屬在男性身上的薄命女子。這究竟是男權社會下造成的悲劇,還是女子性格的悲劇,誰又能說得清楚呢?聯(lián)想到現(xiàn)在,女權解放運動提倡了那么久的當代社會,可是如今又有多少的子君能夠擺脫男權,得到真正的解放。
開始讀《影的告別》我毫不猶豫地將其看成是絕戀詩,可是讀多幾遍,我又不以為然了。再次讀的時候,覺得魯迅大概說的是人的悲劇吧。人沒有辦法脫離社會尋找絕對的自由,不得不在“黑暗”和“光明”中尋找自己的生存之地。
人本來就是一個雙重體,在光明的白天,總是以一種“自我”的形態(tài)出現(xiàn)在社會,可是到了黑暗的夜里,“本我”的欲望就是顯現(xiàn)出來,總“彷徨于明暗”之間,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影子想找到“那全屬于我自己的世界”,人又何嘗不是呢?最求個體的自由,從社會的各種條條框框中解脫出來,可是誰又能做到呢?《影子的告別》大概說的就是人對自由最求卻無法實現(xiàn)的彷徨吧。像顧城,海子,海明威,追求自由不得便是滅亡。
影的告別讀后感篇十六
一個理智的人在死亡降臨的時候還是無法舍棄求生的欲望。
他冒險經(jīng)歷漫長而可怕的死亡的風險,追求的不過是一種幻想。--論過度醫(yī)療。
科學的進步已經(jīng)把生命進程中的老化和垂死變成了醫(yī)學的干預項目,融入醫(yī)療專業(yè)人士“永不言棄”的技術追求。而我們事實上并沒有做好準備去阻止老弱病死。
醫(yī)療已經(jīng)變味了??茖W改變了死亡的體驗,卻無法改變死亡的結局。試想一個,一個已經(jīng)在實施上無法挽回的衰老或疾病,醫(yī)療的結果無非如此。如果醫(yī)療能起死回生,就目前的技術和倫理而言,聽起來也挺荒謬和反人類。
我們把生命的余日交給治療,結果為了一點點微不足道的好處,讓這些治療擾亂了我們的頭腦、削弱了我們的身體;我們在各種機構,比如療養(yǎng)院和監(jiān)護室,度過最后的時光,刻板的、無形的慣例使我們同生活中真正要緊的東西相隔絕。
生的愉悅與死的坦然都將成為生命圓滿的標志。
我們經(jīng)常炫耀某個97歲的老人跑馬拉松的故事,仿佛類似事例不是生物學上的奇跡,而是對所有人的合理期待。當我們的身體不能滿足這種幻覺時,我們就覺得好像某種意義上需要因為某種原因感到抱愧。
病人是否撿回一條命全靠疾病本身的自然進程。醫(yī)療的作用很小,或者根本沒有作用。
這是一句出于專業(yè)醫(yī)生的話,回想我爺爺,當時走在醫(yī)院。我媽媽本來想以“醫(yī)療事故”進行起訴,律師說勝訴幾率很小,很難去證明“醫(yī)療事故”?;蛟S,醫(yī)療真的作用很小。
退休金使得老年人在退休以后能盡可能長期地獨立生活。但是,退休金并沒有為有限生命最后的衰弱階段最初安排。
這句話說得太透徹了。所以我很希望自己有更多的興趣愛好,也希望孩子能培養(yǎng)更多興趣愛好,這樣可以陪伴他們一生。人的初期不能獨立是因為經(jīng)濟,可越到后面,人越需要感情和精神的寄托。慢慢能理解長輩為什么要想抱孫子,想兒孫膝下,老人如果不帶孫子,那真的需要精神世界非常豐富。
我們如何使用時間可能取決于我們覺得自己還有多少時間。
讀到這句話,真不敢進一步設想,也不敢想《給我三天光明》那樣,去試問自己如何把今日當做最后一日去生活。
當“生命的脆弱性凸顯出來”時,人們的日常生活目標和動機會徹底改變。緊要的是觀念,而不是年齡。
醫(yī)學專業(yè)人士專注于修復健康,而不是心靈的滋養(yǎng)。然而,我們認定主要應該由他們決定我們應該如何度過生命的衰退期。
無需因為生活需要幫助就犧牲自己的自主性。我們所要求的就是可以做自己人生故事的作者。無論發(fā)生什么,我們都想要保持按照與自己個性和忠誠一致的方式,塑造自己生活的自由。
贊同。
要使老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好,往往需要警惕認為醫(yī)學干預必不可少的想法,抵制干預、修復和控制的沖動。
因為不治之癥而在監(jiān)護室度過生命最后的日子,完全是一種錯誤。
太贊同這句話了。
這是一個現(xiàn)代社會才有的悲劇。當我們無法準確知道還有多少時日,當我們想象自己擁有的時間比當下?lián)碛械臅r間多得多的時候,我們的每一個沖動都是戰(zhàn)斗的想法,于是,死的時候,血管里留著化療藥物,喉頭插著管子,肉里還有新的鋒線。
接受個人的必死性、清楚了解醫(yī)學的局限性和可能性,這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種頓悟。
醫(yī)生不是去決定他們選擇a還是b治療方案,而是努力了解在這種情況下,對他們來說,什么是最重要的--這樣醫(yī)生就可以給他們提供信息和方法,使他們有最好的機會去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
“斷點討論”,考慮清楚什么時候從為時間而戰(zhàn)轉向爭取人們珍視的其他事物。
要在人的必死性方面謀求共識,并以生命尊嚴和保持有意義生活作為生存追求,醫(yī)患雙方都面臨著學習的任務。
理解個人生命的有限性是一份怎樣的禮物。臨床醫(yī)生唯一害怕犯的錯誤就是做得太少。大多數(shù)醫(yī)生不理解在另一個方向上也可以犯同樣可怕的錯誤--做得太多對一個生命具有統(tǒng)一的毀滅性。
把今天過得最好,而不是為了未來犧牲現(xiàn)在。
我們的干預,以及由此帶來的風險和犧牲,只有在滿足病人個人生活的更大目標時,才具有合理性。你怎么理解當前情況及其潛在后果?你有哪些恐懼,哪些希望?你愿意做哪些交易,不愿意做哪些妥協(xié)?最有助于shixian這一想法的行動方案是什么?--不帶幻想地看待醫(yī)療。
整本書是以一個醫(yī)生的角度,面對身患絕癥的病人,基于自身多年的臨床經(jīng)驗,引發(fā)的反思,也給出了一個方法論,思維路徑:
對于治療,可能帶來的副作用是a60%,b50%,或c100%,病人本身是否愿意承擔這樣的風險,如果病人非常明確c的后果是確定的或者是大概率的,并且不愿意承擔這樣的風險,那么,就應該放棄醫(yī)療。
比如病人對生活的最低要求就是能自主地上廁所,如果醫(yī)療后大概率會影響到這一點,那么病人就是接受治療后,也會不如愿。與其讓病人這樣,不如結束會導致這種風險(病人不愿意接受的這類風險)治療,把有限的生命留給對于生活來說更重要的事情:自由、自立、尊嚴、親人、朋友、興趣愛好等等。
其實生命的時候,沒有什么尊嚴可言,醫(yī)生讓干嘛就干嘛,讓脫光站著也得配合。而且現(xiàn)實中也很少有醫(yī)生會遵循上述的邏輯去給病人意見。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個人能做的,就是增強自己對于醫(yī)療、疾病這類知識,堅守自己的底線,在該拒絕的時候明確拒絕,并且珍惜所剩不多的時光。
死亡和疾病是每個人都要面臨的問題和考驗,正如書中所說“接受個人的必死性、清楚了解醫(yī)學的局限性和可能性,這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種頓悟”。
影的告別讀后感篇十七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對“死亡”避諱,代替的`詞語有“羽化”、“升天”、“入土”、“歸西”、“長眠”等等。古代帝王,秦始皇、宋徽宗、雍正據(jù)說都死于含有重金屬的丹藥。我們死亡是確定的,但是死亡的時間不確定而已。那舍不得告別、不愿告別也不能改變生命故事的結局。有人說中國人活著的時候浪費時間,好像生命不會有盡頭;在看到死亡的時候嚎啕大哭,似乎從未活過。據(jù)統(tǒng)計,中國人對健康投資的80%都放在了死之前的幾個月。中國作為人口大國,有超過一億的老人,衰老和死亡應是不可逃避的話題。思考死亡是為了活得更好。
影的告別讀后感篇十八
開始讀《影的告別》我毫不猶豫地將其看成是絕戀詩,可是讀多幾遍,我又不以為然了。再次讀的時候,覺得魯迅大概說的是人的悲劇吧。人沒有辦法脫離社會尋找絕對的自由,不得不在“黑暗”和“光明”中尋找自己的生存之地。()。
人本來就是一個雙重體,在光明的白天,總是以一種“自我”的形態(tài)出現(xiàn)在社會,可是到了黑暗的夜里,“本我”的欲望就是顯現(xiàn)出來,總“彷徨于明暗”之間,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影子想找到“那全屬于我自己的世界”,人又何嘗不是呢?最求個體的自由,從社會的各種條條框框中解脫出來,可是誰又能做到呢?《影子的告別》大概說的就是人對自由最求卻無法實現(xiàn)的彷徨吧。像顧城,海子,海明威,追求自由不得便是滅亡。
影的告別讀后感篇十九
“人在睡著的時候就會有影來該別?!边@句話讓我感受到其實人從來不是孤獨的,因為至少還會有影的相伴。我不愿去地獄,天堂,黃金世界,然而黑暗又會吞并我,然而光明又會使我消失,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間,我不知道是黃昏還是黎明。一種無奈,一種彷徨,一種淡然,一種釋然。其實,我們不用時時刻刻地拼命去追求那是人認為無所不能的財富,權利。
我們只要能活得感受到生命每個階段不同美感就好。我們不必隨波逐流,死心塌地的追求著我們被世俗化了的夢想。像影一樣,即使愿望只剩下彷徨于無地,我覺得才是最真切的。影只有在人們睡著的時候,才能夠表達自己的夢想,自己內心的想法,而那時候已是黑夜。其實影一直都在不自由的環(huán)境下生活,它被時間控制,被人所在的位置所控制。它已經(jīng)沒有自我選擇的留下或者離去的權利。
因此,即使我們心中一直相隨的形影的概念也要被打破了,影要告別體,它不要再象曾經(jīng)那樣追隨體了。但告別了體后卻沒有找到要去的地方,無論是地獄,天堂,還是黃金世界,都不想。因此,它只能彷徨于無地,要問無地是什么?我想這是作者能夠意會的吧!不管無地是怎樣一個地方或者不是地方,我想我都極其佩服影的勇敢。
影的告別讀后感篇二十
開始讀《影的告別》我毫不猶豫地將其看成是絕戀詩,可是讀多幾遍,我又不以為然了。再次讀的時候,覺得魯迅大概說的是人的悲劇吧。人沒有辦法脫離社會尋找絕對的自由,不得不在“黑暗”和“光明”中尋找自己的生存之地。(.)。
會的各種條條框框中解脫出來,可是誰又能做到呢?《影子的告別》大概說的就是人對自由最求卻無法實現(xiàn)的彷徨吧。像顧城,海子,海明威,追求自由不得便是滅亡。
影的告別讀后感篇二十一
近日得知一大學女同學因病離我們而去,心痛不已,那么年輕那么開朗的人,就這樣倉促地走向生命的終點,沒想到大學畢業(yè)的離別便是永別,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斷斷續(xù)續(xù)用三天時間看完了這本《最好的告別》。
生命是一條單行線,一步一步走向衰弱和死亡,在逐漸喪失的過程中,什么才是我們最重要的?我們如何優(yōu)雅地跨越生命的終點?我們如何追逐純美的境界?完美永遠無法抵達,生命必然走向涅槃。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好好活著,正如作者的父親阿塔瑪拉姆·葛文德醫(yī)生,當他發(fā)現(xiàn)自己患有脊髓惡性腫瘤后,沒有像其他病人那樣進行常規(guī)治療,卻選擇了和家人在一起的善終服務,并在家人的陪伴下成功當競選了扶輪社區(qū)總監(jiān),參加59個俱樂的會議及演講活動,還跑遍了面積近26000平方千米的地區(qū),更是會見了多達3700個地區(qū)扶輪社會員,甚至是在死亡臨門時還參加了兒子的畢業(yè)典禮。
雖然最后他也經(jīng)歷了一段時間不可避免的痛苦,但是,他選擇了坦然面對,選擇自己做生命的主,放棄了在生命最后由現(xiàn)代醫(yī)學器械帶來的無謂的掙扎和傷害。既然無法撼動時間和宿命,就讓生命積聚力量,把今天過到最好,而不是為了未來犧牲現(xiàn)在,這才是面對生命應有的態(tài)度。
影的告別讀后感篇二十二
老去和死亡是很多人不愿意面對的話題,對年輕人更是如此。但到了現(xiàn)在這個年紀,大家應該都親身經(jīng)歷過或者至少目睹過垂垂老去的親人,他們的面容逐漸枯槁,活力也日益喪失。
這是作者的第四本書,起因是他觀察到了妻子祖母和自己祖父在晚年生活的不同。阿圖的祖父生活在印度的一個落后的村莊,享有傳統(tǒng)社會中長者豐富見識所帶來的地位和家庭事務決定權,加上東亞社會的集體主義秩序,所以有一大家人陪伴度過晚年。而妻子祖母生活在高度發(fā)達的美國,信息不對稱也被互聯(lián)網(wǎng)消弭,加上美國人崇尚個人主義,所以在家庭養(yǎng)老,社會化養(yǎng)老事業(yè)比較發(fā)達。
如今的中國已經(jīng)是工業(yè)化完備的國家而且老齡化問題突出,有這個必要去完善自己社會化養(yǎng)老事業(yè),這一點可以參考美國,不過根據(jù)samuel本人的生活經(jīng)歷,很多父輩人依然認為將父母送往養(yǎng)老院居住,是家庭子女不孝順不盡責的體現(xiàn),這當然與養(yǎng)老院生活質量差的刻板印象有密切關系此處點到養(yǎng)老機構只是為了引出本文主題之一——老年人應該自主地選擇自己的晚年生活場所,并保障一定的生活質量。
隨著三次工業(yè)革命醫(yī)學技術也得到了長足的進展,中世紀人均壽命大概是三十多,也就是從人類歷史上來看,近百年來的普遍高壽并不是自然現(xiàn)象。一個征兆是越來越多人是在醫(yī)院去世。
你可能會問,美國人不是崇尚個人主義嗎,那為什么照料別人能夠有這么神奇的效果呢?這里印證阿圖一段非常打動我的引述,因為講述十分精彩我直接引用原文:
他認為,答案是:我們都追求一個超出我們自身的.理由。對他來說,這是人類的一種內在需求。這個理由可大(家庭、國家、原則)可?。ㄒ豁椊ㄖこ獭⒄疹櫼粋€寵物)。重要的是,在給這個理由賦予價值、將其視為值得為之犧牲之物的同時,我們賦予自己的生命以意義。
羅伊斯把這種為超越我們自身的理由獻身的行為稱為忠誠。他認為這是個人主義的對立面。個人主義以個人利益為首,把個人的痛苦、愉快和存在作為最大的關切。對于一個個人主義者,忠誠于與個人利益無關的事情是奇怪之舉。當這種忠誠涉及自我犧牲的時候,它甚至會令人驚恐——這種錯誤的、不理性的傾向會使個人受到暴君的剝削。沒什么比個人利益更要緊,因為你死了你就不存在了,自我犧牲毫無意義。
羅伊斯對個人主義觀念完全不予贊同?!拔覀円恢倍加兴叫?,”他寫到,“但是自私的神圣權利從來沒有得到過更有力的辯護?!笔聦嵣?,他辯白道,人類需要忠誠。忠誠不一定帶來幸福,甚至可能是痛苦的,但是,為了使生活能夠忍受,我們都需要獻身于超越我們自身的東西,否則,我們就只受欲望的引導,而欲望是轉瞬即逝、變幻莫測、無法滿足的。最終,它們帶來的只是折磨?!熬捅举|而言,我是無數(shù)祖先的傾向之流的某種匯集地。從一刻到一刻……我是一個沖動的集合體?!绷_伊斯評述道,“如果我們看不見內在的光明,那可以試一試外在的光明?!?/p>
我們試了。想一想這樣一個事實吧:我們都深切地關心我們死后世界會發(fā)生什么。如果自我利益是生命意義的主要來源,那么,如果死后一個小時,我們認識的每個人都將被從地球上抹去,我們應該覺得無所謂。然而,這對很多人來說都很要緊,因為我們會覺得若真發(fā)生這樣的事,我們的生命將毫無意義。
唯一讓死亡并非毫無意義的途徑,就是把自己視為某種更大的事物的一部分:家庭、社區(qū)、社會。如果不這么想,那么,死亡只能是一種恐懼;但是如果這么想,就不是。羅伊斯認為,忠誠“通過顯示為之服務的外在事務,以及樂于提供服務的內在意愿,解決了我們庸常的存在的悖論。在這種服務中,我們的存在不是受到挫折,而是得到豐富和表達”。近期,心理學家使用“超越”(transcendence)一詞表達這樣一種思想。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的自我實現(xiàn)之上,他們提出人們有一種看見和幫助別人實現(xiàn)潛力的超越性愿望。
如果作為人類就注定是受限的,那么,醫(yī)護專業(yè)和機構,從外科醫(yī)生到療養(yǎng)院,理應協(xié)助人們搏擊這些局限。有時候,我們可以提供療愈,有時候只能提供慰藉,有時候甚至連這一點都做不到。但是,無論我們能夠提供什么,我們的干預,以及由此帶來的風險和犧牲,只有在滿足病人個人生活的更大目標時,才具有合理性。一旦忘記這一點,我們就會造成極其殘忍的痛苦;而如果我們記著這一點,那么,我們就能帶來令人贊嘆的好處。
讀這本書能帶給正青春的我們帶來什么呢?我個人看法是對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只此一生的珍惜,相信閱讀《最好的告別》這本書,能讓你對這個無人可避的結局有更清晰的看法,而這也是本書作結所點出的——思考死亡是為了更好活著。話說,健康生活今晚早點睡覺開始。
影的告別讀后感篇二十三
第n遍看《告別薇安》,我靜靜地坐著,體會那樣一種瞬間璀璨的心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告別薇安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在圖書館老師的推薦下,我借了這本書,盛情難卻,而且安妮寶貝的大名很早以前就聽過,但是書卻是一直沒有看過,很長時間沒看小說了,趁著假期也看看這種據(jù)說很小資的文字。
這本書查了一下,是安妮寶貝的處女作,里面都是一些短篇。主人公的名字也大同小異,文字讀來感覺很晦澀難懂,也許對于我——這種白天活動的,稱不上小資的人來說難懂,黑夜的生活也過過一段時間,但是終究不太適應。黑夜盡管對于人的頭腦來說是適合思考的好時間,但我還是喜歡白天,有些事我認為還是糊涂點好,不要思考得太細致,“難得糊涂”么。
有一些書評說是這本書適合30歲以上的人讀,雖然依據(jù)市場細分的類型來說年齡是一個很好的細分要素,但是我卻不太喜歡僅僅依托年齡來界定讀者群的類型??戳吮緯杏X有些抑郁,她的文字始終游走在生命和愛情中,但是生活中除了這些還有很多,是現(xiàn)代人所無法擺脫的,也許小資文字是凌駕于生活中的一種超脫想象吧,畢竟沒聽過有誰始終過著這種小資生活的。
小資這個詞,從現(xiàn)在起我越來越不喜歡了,因為感覺標榜小資的周遭人越來越矯情了,也許人到最后還是應該回歸現(xiàn)實吧。
給自已放滿一屋子的音樂,打開我的文檔。
第n遍看《告別薇安》,我靜靜地坐著,體會那樣一種瞬間璀璨的心情。安妮的文字始終潔白如此,總是壓抑地陰晦地滲透著某種缺憾,安妮總是喜歡用殘忍而直接的方式結束生命。女孩蒼白的手指纏繞著幸福模糊的曲線,天真而脆弱的笑容,溫柔的嘴唇是黑夜里奮力燃燒的花瓣。
男人干凈溫和的棉布襯衫,英俊健康的臉上永遠帶著一抹孤獨而華麗的微笑,他用kenzo青草味的古龍水,用藍格子手絹,穿深褐色帆布鞋,安妮說過,不相信愛情的人不容易快樂。
是的,有些東西一旦承諾了就會變得面目全非,這個世界上沒有永恒的東西,天氣會變,心情會變,人會變,愛情也一樣會變。沒有永恒的感情也沒有不變的心。我一直不懂,為什么安妮總要用如此辛厲的文字讓她筆下的女子一個個支離破碎地消失?也許,也許連她自已也痛恨如此殘害的方式吧!
看她的文字,看她筆下一個個灰暗的,陰郁的,孤獨帶著些自閉傾向的女子。我的靈魂里流轉著另一種個性的液體,它灰色或深藍色的,就像陽光下窺視自已在黑暗中蜷縮顫抖的影子!南生,未央,喬,vivian,blue......我常常想,也許她們中有一個就是我!
安妮只是以她習慣的方式詮釋她眼中的誓言,宿命,人生與愛情。
碰巧那些是我所愛的文字。
其實看著小說源自每天都會看一篇美日一文,那天看到了安妮寶貝的《告別薇安》,當中的幾句話吸引這我了!
人年少時是不得要領的,對人性與時間未曾深入理解,于是就沒有寬憫,原諒,珍惜。需要更長遠的路途,迂回轉折,來回求索,才能獲得對自己與他人的釋然。
有些人和事的出現(xiàn),是為了在我們的世界里打開一扇門,照亮一條通道。讓你知道,曾經(jīng)在一個幽閉的房間里沒有燭火而固執(zhí)地尋覓,是多么辛勞。有一些潔白的真相和黑暗的陰影,一起出現(xiàn),互相襯映。門被打開,通道被呈現(xiàn)。生命因此獲得新的提示,得以前行。為之付出的代價,是必須要背負在身上的行囊。它警示你不能停留,但可以在路途中棲息,獲取這幸福的光芒。
可能這些話說出了現(xiàn)在的心境,因此帶著我去了解她,想去從她的作品中再找到如此的契合點!
不過,《告別薇安》人物性格的刻畫有點低沉,情感的描述有點灰色,這可能是城市邊緣一角吧!
影的告別讀后感篇二十四
這是一首構思非常奇特而巧妙的散文詩。流連于影的世界里,我擔心被“黑暗”所吞并,或者被“光明”所消滅。因為影“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間”,所以它“不想跟隨你了”。然而現(xiàn)實又是那樣的無奈,處于一種生存困境中,它“終于彷徨于明暗之間”這樣,不管是人,或者是影,出路只有一個,那就是反抗。于是,它反抗黑暗,因為反抗黑暗,故為黑暗所不容“黑暗又會吞并我”,可它的生命價值正在于反抗黑暗中。
當黑暗被消滅時,光明真正來臨之日,卻又是影消亡之時,“然而光明又會使我消失?!濒斞赶壬鷮懙馈拔以敢庵皇呛诎担蛘邥в谀愕陌滋?;我愿意只是虛空,決不占你的心地?!濒斞赶壬敃r處于歷史的生存困境中,而筆下的影之價值在于反抗黑暗,當自己辛苦奮斗得到的光明來臨之時,卻又甘愿于消亡。這是何等的生命境界,怎能不讓我感動呢?最后,我想說,即便“我將向黑暗里彷徨于無地”,我還是愿意如魯迅先生那樣“只有我被黑暗沉沒,那世界全屬于我自己”。這就是《影的告別》帶給我的最大的生命啟示。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6279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