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白說讀后感字 白巖松《白說》經(jīng)典語錄(四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16 08:34:32
白巖松白說讀后感字 白巖松《白說》經(jīng)典語錄(四篇)
時間:2023-03-16 08:34:32     小編:zdfb

很多人在看完電影或者活動之后都喜歡寫一些讀后感,這樣能夠讓我們對這些電影和活動有著更加深刻的內(nèi)容感悟。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的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白巖松白說讀后感字 白巖松《白說》經(jīng)典語錄篇一

中秋、國慶“雙節(jié)”期間,在各大電商推出的圖書促銷活動中,白巖松的新書《白說》始終占據(jù)著十分顯眼的位置。從《痛并快樂著》開始,這差不多已經(jīng)是人過中年的“白大哥”出版的第十本書了。說是新書,其實內(nèi)容并不新鮮:書里所收的大多是最近五年以來作者在各種場合的講演文字記錄,從大學到政府部門,從媒體沙龍、文化論壇到公益講座,甚至連看似頗為專業(yè)的醫(yī)療改革研討會也將其列為主講嘉賓,讓這位央視名嘴過夠了一把嘴癮,最后還不忘攢起來做成書,圖的就是再賺取一回眼球。

如今名人出書易如反掌,而想當年開此風氣之先的,正是包括作者在內(nèi)的一眾央視名主播,如今自然更有理由當仁不讓,至于質(zhì)量參差不齊,大概也是早已在人們意料之中的。不過說實在的,剛開始讀這書時,還真被它吸引過一陣。雖然明知作者在大學演講,聽者主要是沖著其“成功人士”的光環(huán)而去,不過讀了這部分演講內(nèi)容,我琢磨著,換作是我,在上大學的年紀,估計也會覺得花時間去聽一場這樣的講座還算值得。比如他說到,年輕人要敢于“做點無用的事兒”,“不僅要懂得如何成功,還要懂得如何有尊嚴地失敗”,“每一次失敗都開啟了一種更好人生的可能”,還反復(fù)提及閱讀與音樂的“治愈力”。諸如此類的話題,雖說和更有意思的學術(shù)講座不可同日而語,但至少證明此書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堪,也證明白巖松此人在投聽者所好上的確下過一些工夫,歸結(jié)起來這還是要拜其本職工作所賜。

眾所周知,央視著名主持人出走非自今日始。前幾年黃健翔、崔永元、李詠、柴靜等人的離職,就震動程度而言,絕不亞于如今張泉靈、郎永淳的告別。只不過,之前的數(shù)人雖已離職,但其新東家不是別的媒體,就是中國傳媒大學,仍然身處廣義的傳媒圈中,并未跨界。而此番張、郎二人的離去,則是徹底告別這個行業(yè),轉(zhuǎn)戰(zhàn)投資領(lǐng)域和互聯(lián)網(wǎng)醫(yī)療行業(yè),對比之前央視播音員、主持人的身份,似乎令人感覺過于“穿越”。而在此二者之中,郎永淳的出走更為出人意料,因為他創(chuàng)造了一個歷史:《新聞聯(lián)播》欄目有史以來第一位主動選擇離職的主播。在此之前,這檔“第一傳聲筒”欄目的`主播,要么是退休或病亡的,要么是退居二線的或被下崗的,哪里會有人捧著這個據(jù)說工資高達二十六萬的金飯碗不要,而去投身一家如時間黑洞一般的初創(chuàng)公司呢?但據(jù)說,郎永淳的出走,主因是妻子生病,孩子在美上學,僅靠郎一人的工資入不敷出。也許這僅僅是傳聞,不過此前他們夫婦合著的家庭抗癌日記出版,似乎為這一說法提供了某種背書,畢竟公開私人記錄,無論對于家庭還是個人都不是一件隨便的事情,何況是郎永淳這樣的公眾人物——如今看來,除了經(jīng)濟原因,為跳槽做準備可能也是郎永淳夫婦決定出版此書時的另一層考慮。

如此之多的央視主播選擇離開,以至于白巖松說他在出席一些場合時總在被周圍的人暗示“你怎么還不走?”這聽起來似乎令被問者哭笑不得的疑問,也許正凸顯出了白巖松所在的這家頭牌媒體的逐漸式微。的確,二十六萬的高薪難得,但也并非舍此無處得;央視的工作穩(wěn)定、聲名在外,可也并非人人都留戀。

“走有走的理由,留有留的理由,”這是白巖松面對“你為何不走?”的疑問給出的回答。如果說這樣的回答不夠坦誠,那么可以說,事實上任何處于作者這樣位置的人,在面對這樣的問題時,應(yīng)該都很難做到真正的真誠與坦率,因為說到底,在任何時代,決定一個人的言說姿態(tài)和內(nèi)容的,正是他身處的那個位置。在《白說》這本書的后半段,出現(xiàn)了《打造一副讓世界喜歡的面孔》這類意識形態(tài)色彩濃厚,甚至情不自禁將自己想象成政府幕僚的敗筆——對于一位本應(yīng)將社會公眾作為第一受眾人群的新聞評論者而言,這類“瞎操心”的表述應(yīng)該越少越好。一個人為了新聞評論的需要對社會或政府說長道短是一回事,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全知全能的“謀士”則完全是另一回事。事實上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當一個傳媒人企圖“越位”,事情卻完全可能早已不在他的掌控中。很可能,他此時所說的一切,都將淪為不折不扣的“白說”。

白巖松白說讀后感字 白巖松《白說》經(jīng)典語錄篇二

今天抽空讀了下前些日子買的老白的白說這本書,書的開頭就談了我這幾年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人活著的意義究竟在哪里?書上說大多身處中年危機的中年男子會思考這個問題,但是我今年才26就時常在思考這個問題,這說明我提前遭遇中年危機么。

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么?我讀研究生的時候有時也會問導師,導師說談?wù)撨@個問題沒有意義,哲學研究的方向早已遠離本體論(就是不在討論世界的本源,人生的意義其實就與世界的本源有關(guān)系),我們應(yīng)該關(guān)注更具體的問題。對于導師這個回答我是不滿意的,但是導師粗暴的回絕我問題的態(tài)度令我也沒有進行再次深問。

我很喜歡但丁神曲里西西弗里斯推石頭的故事,人的意義就好比上帝懲罰西西弗里斯推石頭一樣,欲望就是石頭,滿足了一個欲望就會產(chǎn)生下一個欲望,于是西西弗里斯就不斷的把石頭推向山頂然后石頭又滑落到山底,如此反復(fù),想想人生何嘗不是。

史鐵生說人生本是沒有意義的,但是沒有意義是一件可怕的事,所以我們自己要賦予人生一個意義,這個意義就是自己給自己的人生設(shè)置一個個目標,然后全力以赴完成這個目標,重要的不是達成目標,而是達成目標的過程,過程就是意義,如果達成了這個目標就設(shè)下下一個目標,直至生命結(jié)束。雖然這短話乍一聽很有道理,但是剝開一些言詞的包裝,其實和西西弗利斯的故事一樣,所謂的目標與欲望也相差無幾。

叔本華說人的一生是悲劇的,雖然人生是有喜悅的,但是總體來說悲劇的時間會長于喜悅的時間,而且喜悅總是短暫的,悲傷卻是很長久的。

加繆說人的一生是虛無的,人類對于這個世界這個宇宙來說就是毫無意義的存在。

前些日子,我又看到一種比較新穎的論述,人活著為什么一定要有意義,無意義的活著也挺好的,我覺得也好像挺有道理。

寫到這里,我想起放羊娃的故事,放羊娃的爹從小就放羊,問他為什么放羊,他說我爹跟我說放羊可以買更多的羊,賣了羊可以娶媳婦再生娃,生娃再放羊。當我們聽到這個故事,大多數(shù)和我一樣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會覺得放羊娃的一生是悲劇的,是毫無情趣的,是不快樂不幸福的,但是放養(yǎng)娃的內(nèi)心我們是真的能體會到嗎?我想不盡然,因為仔細想想我們和放羊娃又何嘗不是一樣的呢,從小就被爹媽教育要好好讀書考大學,讀完大學找工作,找到工作娶媳婦,娶完媳婦生個娃,然后再讀書,工作,媳婦,生娃。我覺得其實與放羊娃沒什么區(qū)別,一樣的可悲。

關(guān)于人生的意義到底在哪里,這是一個難解的問題。最后我的體悟是當你被“人活著的意義究竟在哪里”這個問題困擾時,原因僅僅只是你意識到人生需要一個意義,而人生到底有沒有意義卻是另外一個問題。如果你不去想人生有沒有意義,你的困擾肯本就不會存在。畢竟人生原本就是一場虛無。

白巖松白說讀后感字 白巖松《白說》經(jīng)典語錄篇三

白巖松,同齡人,卻很尊敬,把他當做新聞業(yè)界的良心的標尺,有他在,有他的節(jié)目在,新聞的希望就在。他的《你幸福了嗎?》《痛并快樂著》,我都細細讀過,每次都有深深的共鳴?!栋渍f》是他的演講集,仿佛是隨他一起見證歷史,那些感悟,沒有華麗,沒有尖銳,沒有取悅,只是一如既往的感性和理性。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身在這里,還沒走,守土有責;到點兒就撞鐘,守時,可謂敬業(yè);更重要的是,還得把日常工作撞成自己與別人的信仰?!?/p>

一直以來,人們對”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有一種誤解,好像是敷衍了事,得過且過,其實正是干好本職工作的體現(xiàn)。按時按點按要求把每天的鐘撞好,就是圓滿完成了你的本職工作,不怕鐘聲擾了誰的好夢,不嫌重復(fù)動作的單調(diào)乏味,不慕前臺講經(jīng)的風光。莊嚴響亮的鐘聲自有其神圣的昭示,就是你的工作成果。把撞鐘看做是平凡,總想著成名成家接受萬人膜拜,才是沒有根基的急于求成的功利思想,社會需要的是在各個崗位上安心、負責、不打折扣撞鐘的“和尚“。

”誤解傳遍天下,理解寂靜無聲。謠言傳遍天下,辟謠寂靜無聲。相當一大部分人在圍觀解悶。當你認真解釋時,沒人細聽,所以,解決總是遙遙無期。人到中年,已有權(quán)保持沉默,然而沉默,是件更有風險的事吧?自己的聲音為別的人生和我們的社會,起一點小小的作用?!?/p>

一直贊同白巖松的觀點,媒體人的責任就是把事實完整呈現(xiàn),不是只給大眾看某一面,要讓事實去說話,不是以一個普通人的視角做好惡、對錯的選擇。媒體人的責任還有及時地發(fā)聲,不必清高地不與之爭論,把輿論陣地自覺地讓位,而普通民眾沒有條件去獲知真相,只能去猜測,或者干脆誰的都不信,視所謂的新聞為一縷輕煙掠過?!碑斠惶旌蜕凶惨惶扃姟埃靥岽嗽?,撞好你的鐘,哪一天你不想撞了,就離開,讓位于別人,無可指責,別守著鐘,編著鐘不響的理由,又不讓別人來撞。

"幸福需要三個層面的因素,物質(zhì)、情感、精神。物質(zhì)是基礎(chǔ),可以依靠自己去創(chuàng)造,情感卻不僅僅是自己的事,和父母家人有關(guān),和身邊每個人有關(guān)。幸福和國家也有關(guān)系,比如一個廉潔、高效的行政系統(tǒng),民主和自由的社會環(huán)境。"

每一個正常的人都追求物質(zhì)、情感、精神,只是在追求的過程中,因著這樣那樣的因素,弱化了某一項。衣食無憂的時候,情感、精神和物質(zhì)三足鼎立,但大多時候,以為這些都是私人的事情,”我生活條件好,我有人疼有人愛,我玩茶藝玩插畫“,只是這樣的幸福不要離開你的小天地,外出辦事被搶白你會委屈,遇到”碰瓷“你會恐懼,遭受不公你會失望,強迫接受價值觀你會厭煩......社會環(huán)境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guān),無法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沒有改變的權(quán)利,至少可以不同流合污,至少可以發(fā)發(fā)聲音。

”隨著年歲的增長,你不再會被標語口號牽引著走,不再容易被文字激起波瀾。你的人生閱歷更加深厚,內(nèi)心感受也更加復(fù)雜,反而是無詞的音樂,更能擊中你百轉(zhuǎn)千回的沖動和欲望、思索和感慨?!?/p>

每次看到大寫的標語,聽到空洞的口號,我都會皺眉,如果跟進的是具體的行動還好,就怕是民眾莫名其妙的東西,就像寫標語的人在自娛自樂。漢語的凝練被稀釋,寡而無味,言之無物,就像行動與語言,越是沒有實際效果的行動,越是洋洋灑灑的總結(jié)宣傳??吹揭黄梦恼?,聽到一次好講座,激動半天,同樣的漢字,被不同人編排就有不同的感覺,因為好的文字揉進了思想、感情,走了心,走了腦。最近喜歡聽一些舊的世界名曲,以為自己老了,跟不上時代了,答案原來在白巖松的這一席話里。

”信仰是什么?信仰的核心是“敬畏”?!熬础?,知道什么是最好的,要去追求它;“畏”,知道什么是最差的,是底線,不能突破它?!?/p>

常說信仰缺失,其實是基本的人性,基本的良心缺失,信仰沒有那么高大上,就是日常言行的標尺。小時候大人告誡我們:”不能沖著人潑水,不能隔墻潑水,潑水要低點,否則神靈要怪罪?!斑@些規(guī)矩形成了習慣,長大了,知道不是神靈怪罪,是尊重別人,為別人著想,不是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這樣的小習慣會折射到大的行為上,就是”底線“。凡人可能做不到如何”敬“而追隨,但起碼可以做到”畏“而拒之。

”為說對的話認錯、寫檢討或停播節(jié)目,就是我辭職的時候?!?/p>

如今,主持人紛紛跳槽,其中一些給人正能量的新聞人的辭職挺讓人惋惜,郎永淳、趙普......有思想有見識有水準有職業(yè)操守的新聞人真是不算多,尤其是央視,需要這些熒屏和生活形象都正能量滿滿的人,不知道他們離去后會不會再出現(xiàn)又一個趙普?真擔心下一個聽到的消息是白巖松離開央視。白巖松針對別人的詢問,說了上面這句話,相信他,正如趙普的微博:”事業(yè)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都不錯,但核心是價值觀留人?!跋M灰牭桨讕r松離職的消息,希望一直聽到他的”聲音“,他的《白說》并不白說,和我有同樣想法的人很多很多,在民眾中。

”捍衛(wèi)常識,建設(shè)理性,尋找信仰?!?/p>

這也是一種價值觀吧,很正常,很簡單,卻又很復(fù)雜,未來還需要白巖松這樣的一群新聞人堅守,為了希望,為了努力向好。

白巖松白說讀后感字 白巖松《白說》經(jīng)典語錄篇四

讀了白巖松的白說,讓我對幸福有了更深的理解。

幸福像鞋,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小時候吃不飽肚子,誰能給兩個包子就是幸福的,就像有句古話說的“滴水之恩,涌泉相報”,就是在最需要水的時候,一滴水就能讓人記住一輩子,有水就是幸福的。終于有一天絕大多數(shù)人飽了,但是才發(fā)現(xiàn)欲望更強了,想擁有的東西更多了,所以不餓了,卻有了更多的麻煩。

現(xiàn)階段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不幸福,不滿足現(xiàn)狀,看了這本書,才發(fā)現(xiàn)幸福需要三個層面的因素,物質(zhì)、情感和精神,物質(zhì)是基礎(chǔ),情感是依靠,精神是支柱。

如果沒有物質(zhì)基礎(chǔ),情感和精神也是脆弱。因為基礎(chǔ)不牢靠,地動山搖。所以吃飽、穿暖了,對一個人的幸福太重要。過去吃不飽、穿不暖的時候,忽略了情感和精神的作用,所以物質(zhì)是基礎(chǔ),情感和精神生活的缺少,依然不會幸福。正如花錢可以買來房子,卻買不來家的溫馨,花錢可以買的開書籍,卻買不來文化。當有一天你再次回到母校或者童年玩耍過地方時,會不會心潮澎湃,感慨萬千,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很多開心的不開心的事,會不由得涌上心頭,那一刻你肯定是幸福的?;叵肫鹦r候玩過的游戲,會不由得喜上心頭,因為在那個玩具匱乏的年代,我們那些簡單而玩過千遍的游戲是有感情,有精神的。

每次回去神木,我總是不由得想去吃一碗老街上的雜醬面,那是我七歲的時候,第一次吃過那么香的飯,直到今日,無法忘懷,雖然在怎么吃也找不回那個時候的那種感覺了,但還是會大口大口的吃完,最后在倒一碗面湯才會滿足。讓我有時會感慨,所謂想老家了,也許就是想吃老街上的雜醬面而已。

人生中得意和失意都占5%,剩下的90%都是平淡的,能不能把這90%過得不那么平淡,是我們一生去琢磨的。有時候我們會去問別人,你過的幸福嗎?一百個有一百個回答,但總之離不開物質(zhì)和精神這兩個方面。我認為沒有標準答案,誰說的都對。

百米比賽會有一條固定的終點線,即使你跑的再慢,十幾秒、二十幾秒總能撞線,但是幸福沒有終點線,有的人剛跑不久接近幸福,有的人跑了很久還是沒到。我們喜歡的不是成熟,而是走向成熟的過程,也許我們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追求幸福的過程。

黃金沒有百分之百的黃金,最多有99%、99.9%,幸福也許就像百分之百的黃金一樣,沒有絕對的到達,但可以無限靠近。

人生路上總會有坎坷和挫折,希望我身邊的人都可以走出低谷,將自己的人生過得有滋有味,向著幸福無限靠攏,人生如茶須慢品,歲月似歌要靜聽。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630814.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