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體和絕緣體教案(熱門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30 06:27:25
導體和絕緣體教案(熱門13篇)
時間:2023-11-30 06:27:25     小編:FS文字使者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合理分配教學時間,確保教學進度。教案的編寫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根據(jù)教案范文進行修改和創(chuàng)新,使自己的教學更加生動和有效。

導體和絕緣體教案篇一

介紹幾種絕緣體應用實例,結合實驗以及課本圖4-10加以說明。

提問:為什么導體能導電、絕緣體不導電?

讓學生閱讀課本有關內容后回答,教師糾正不妥之處。訓練學生的口頭概括、表達能力。

小結并板書:

導體能導電是由于有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絕緣體不導電是由于幾乎沒有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

(二)導體與絕緣體沒有絕對的界線。

介紹各種物體的導電和絕緣能力的排列順序(課本圖4-11)。

演示課本圖4-12實驗。

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引導得出結論:

1.玻璃燒成紅熾狀態(tài)后能導電是由于產生了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

2.在一定條件下絕緣體可以轉化成導體。(結合進行辯證唯物論思想教育)。

導體和絕緣體沿有絕對的界線,當條件改變時,原來不導電的物體也可能會導電。

四、布置作業(yè)。

1.第四節(jié)練習。

2.“想想議議”內容,寫觀察記錄。

備注:本教案依據(jù)的教材為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第二冊第四章第四節(jié)。

導體和絕緣體教案篇二

在課改熱潮的推動下,科學教師都希望通過“思中做,做中思”的科學探究方式,為學生設計一個良好的科學探究平臺,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的科學思維能力。但是,真正做起來難度比較高。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真正做到認真“把握學生的發(fā)現(xiàn),激勵學生進行科學研究”故此:

第一,教師要善于捕捉有價值的問題:對于課堂中學生突然出現(xiàn)的不同聲音不能以一句簡單的話語輕描談寫地放過。教師要設法機敏地抓住那些產生于動態(tài)中的問題,將一個學生的問題化為全班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探究,這樣才能使課堂具有探究性,富有創(chuàng)意和動感,使學生感受到自己思維的價值,產生不斷創(chuàng)意新的求知欲望。

第二,是教師要善于引導,使課堂上產生思維的碰撞,必要時將其引向解決,正如“學生在課堂上無法用實驗證明人體和濕木是導體”時,教師不是一下子把電流放大器搬出來,而是逐步將其引導,使其自己去探究,找出解決方法,這樣學生感到的不只是自己積極的思維得到尊重,更重要的是他們的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使教學活動步步深入,富有活力。而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又有效地運用可利用的資源及科學方法去進行學習和研究,在行為參與的過程中,逐步習得科學思維方法的形成,這正是“思中做,做中思”的理念的所在。

把人體和濕木直接連在電路中,小燈泡當然不亮。這是因為功率=電壓×電流,而干電池的電流是有限的,人體和濕木的電阻又大,電使電路中的電流變小,不足以使小電燈泡發(fā)亮。而孩子們不知道這些。來自學生的問題,學生是最感興趣的,所以我將這一問題的研究由課內引向課外,再由課外引入課內,讓學生真真正正地去做科學研究,從而發(fā)展了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yǎng)了科學的思維能力。

導體和絕緣體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有的物質易導電,這樣的物質叫做導體;有的物質不易導電,這樣的物質叫做絕緣體。

2、導電性是材料的基本屬性之一。

過程與方法:

1、根據(jù)任務要求制定一個小組的研究計劃,并完成設想的計劃。

2、實施有關檢測的必要步驟,并整理實驗記錄。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學會與人合作。

2、培養(yǎng)尊重事實的實證精神。

3、認識到井然有序的實驗操作習慣和形成安全用電的意識是很重要的。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準備】。

為每組學生準備:木片、塑料片、陶瓷、紙板、橡皮、布、絲綢、皮毛、鋼管、玻璃、鉛筆、銅絲、鉛絲、鋁絲(易拉罐)、鐵絲、卷筆刀、硬幣、導線、插座、20種待檢測的物體,一個電路檢測器。一份科學檢測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觀察導入:

1、觀察簡單的電路連接,說說電流在電路中是怎么流的。

2、討論將電路中的導線剪斷,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為什么?

3、想辦法重新接亮小燈泡,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電路檢測器的兩個金屬頭接在一起,小燈泡會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觸在一起或把金屬頭和塑料皮接觸在一起,小燈泡就不會亮。

4、討論:為什么電路檢測器的兩個金屬頭接在一起,小燈泡會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觸在一起或把金屬頭和塑料皮接觸在一起,小燈泡就不會亮。

5、講授:像銅絲那樣容易讓電流通過的物質叫做導體;像塑料那樣不容易讓電流通過的物質,叫做絕緣體。(板書:導體、絕緣體)。

二、檢測橡皮是導體還是絕緣體。

1、提問:怎樣檢測一塊橡皮是導體還是絕緣體呢?

2、預測橡皮能否通過電流使小燈泡發(fā)光,并做好記錄。

3、使“電路檢測器”的兩個檢測頭相互接觸,檢驗小燈泡是否發(fā)光。

4、用兩個檢測頭接觸橡皮的兩端,觀察小燈泡是否發(fā)光。

5、重復檢測一次,并將檢測時小燈泡“亮”或“不亮”的情況記錄下來。

6、得出結論:橡皮是絕緣體。

三、檢測20種物體的導電性:

1、在材料盤中為學生提供20種供檢測的材料,一張“我們的檢測記錄”表。

2、在檢測前,要求學生對每一種物體是否可以使小燈泡發(fā)亮做出預測,然后進行嘗試實驗,并做好檢測記錄。(活動中,要關注每組學生活動的參與性、興趣的持久性,鼓勵他們學會合作。)。

3、待所有的`檢測都完成后,各組整理分析檢測的結果。

4、表達與交流:哪些物體能使小燈泡發(fā)亮,哪些物體不能使小燈泡發(fā)亮。

5、在觀察的基礎上對20種物體進行分類,并從分類中發(fā)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由學生對導體和絕緣體做出自己的描述。(說明:對插頭、卷筆刀等復雜物體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識別,知道許多物體構成復雜,有的部分能使小燈泡發(fā)光,有的部分不能使小燈泡發(fā)光。我們常利用絕緣體阻止電流到人們不需要的地方。)。

四、討論教室電器設備的絕緣措施和進行安全用電教育。

1、引導學生觀察教室里哪些設施是絕緣體做的,哪些是導體做的。

2、描述絕緣材料的用處,理解各種材料的作用。提醒學生要好好保護電器設備上的絕緣體部分,注意安全用電。

3、概括:我們利用導體把電送到人們需要的地方。我們利用絕緣體阻止電流到人們不需要的地方。

板書設計:

導體導電性。

絕緣體。

安全用電。

教學后記:

導體和絕緣體教案篇四

教學要求:

實驗器材:6v電池組,小燈泡(6.3v),硬幣、鉛筆芯、橡皮、塑料尺(各1件),開關1個,廢電燈泡芯1個,酒精燈1盞,導線6根(其中兩根帶金屬夾、兩根焊于廢電燈泡燈頭上)。

教學過程:

引人新課:

提問:連接電路的導線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用其他材料可以代替金屬線嗎?

演示課本圖4-9實驗,(電路先固定在示教板上)通過實驗讓學生回答:

1.哪些可以代替金屬線?

2.哪些不可以代替金屬線?

金屬、石墨可以導電,叫導體;橡膠、塑料不能導電,叫絕緣體。

介紹幾種絕緣體應用實例,結合實驗以及課本圖4-10加以說明。

提問:為什么導體能導電、絕緣體不導電?

讓學生閱讀課本有關內容后回答,教師糾正不妥之處。訓練學生的口頭概括、表達能力。

小結并板書:

導體能導電是由于有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絕緣體不導電是由于幾乎沒有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

(二)導體與絕緣體沒有絕對的界線。

介紹各種物體的導電和絕緣能力的排列順序(課本圖4-11)。

演示課本圖4-12實驗。

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引導得出結論:

1.玻璃燒成紅熾狀態(tài)后能導電是由于產生了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

2.在一定條件下絕緣體可以轉化成導體。(結合進行辯證唯物論思想教育)。

導體和絕緣體沿有絕對的界線,當條件改變時,原來不導電的物體也可能會導電。

四、布置作業(yè)。

1.第四節(jié)練習。

2.“想想議議”內容,寫觀察記錄。

備注:本教案依據(jù)的教材為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第二冊第四章第四節(jié)。

導體和絕緣體教案篇五

《導體與絕緣體》一課是湘教版《科學》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電與我們的生活》單元的第4課。本課是在學習了前面的《電池》、《怎樣控制電路》、《設計電路》三課的基礎上,應用學過的簡單電路制作的檢驗器,通過對周圍物體的導電性能進行檢測,歸納出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從而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索電路秘密的欲望,為后面學習安全用電做好準備。

二、學生分析。

本課的學習主體是五年級學生,針對本堂課教學內容,我對學生作了如下的分析:

1、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較系統(tǒng)的科學探究的初步能力,也初步形成了較好的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

2、學生已經學習了簡單電路的知識,具備了制作檢測電路的能力。生活中學生對導電和不導電的物體也有一些了解,但還有待于形成清晰的認識。

3、針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存在差異,教學中要采取小組合作、一幫一(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幫助動手能力弱的學生)的對策,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實驗中來,體驗成功的樂趣。

三、教學目標預設。

從本堂課的教學內容及以上的學生的特點出發(f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能用實驗的方法檢測各種材料是否容易導電。

2、多次經歷猜想、實驗檢測是否容易導電的探究活動。

3、能夠認識一些常見的電工工具的各部分由哪種材料組成。

科學知識目標:

1、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導電,有的材料不容易導電。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能夠有序地展開檢測活動,愿意與同學合作完成。

2、愿意與同學交流導體與絕緣體在生活中的應用。

本課重點是:認識常見的導體和絕緣體及安全常識,養(yǎng)成認真細致尊重事實的探究習慣。

本課難點:認識人體、大地和不純凈的水也是導體。

本課的關鍵點在于:學生對材料進行猜想是否導電,然后運用實驗進行驗證,通過學生充分的自主探究,對實驗結果進行認真細致的交流活動,促成認知的提升。

四、教法學法。

科學探究既是小學科學教學的主要方式,也是學生科學學習的主要目標,更是有效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

為了能更好地達成以上的教學目標,突破本堂課的重難點,本堂課我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引導探究法,即教師以情境設計、探究活動、交流提升、演示說明引導學生探究。學生的主要學習方法是猜想驗證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學習法。學生在進行猜測的條件下,然后再到實驗中去自主探究和驗證,在親身經歷中感受,在合作交流中提升,把體驗式學習和接受式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達到促進學生學習方式多樣化,提高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目的。

五、教學準備。

材料的選擇與準備是科學探究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有結構、有意義的材料不僅可以揭示現(xiàn)象,更暗含著科學探究的方向與程序。精心挑選有結構的材料,會引領學生進行深入的探究,使探究活動有效進行。

為了順利完成導體與絕緣體的探究,我精心準備如下材料:

1、電路檢測器——電源、導線、小燈泡[說明:用于檢驗電路中是否通電]。

匙、硬幣、橡皮筋、木夾子等。

六、教學過程預設。

教學過程是師生間與生生間的互動過程,是教師主導下的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教學活動的展開應緊扣學生的思維與活動,根據(jù)教材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本課我預設了如下教學環(huán)節(jié),將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具體實施。

(一)置疑激趣引發(fā)探究。

出示小燈泡,提出問題:點亮它需什么材料?請學生動手點亮。

用棉線代替導線,燈泡會亮嗎?為什么?這是什么原因呢,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導休與絕緣體》(設計意圖:復習簡單電路的知識,激發(fā)興趣,從而切入了課題,為新課探究做好鋪墊。)。

(二)小組合作自主探究活動1:易拉罐的秘密:

1、先讓學生觀察易拉罐材料的特點,再預測一下,將易拉罐接入電路,可以怎么接,并且。

燈泡會亮嗎?

2、學生在小組內運用實驗進行驗證剛才的猜想,并把檢測的過程向全班匯報,并對電路通。

與不通的原因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了猜測、驗證的過程,掌握了檢測的方法,為后面的獨立猜測、實驗打下了基礎。)。

活動2:選擇材料,進行預測。

第()組。

我們的發(fā)現(xiàn):

(設計意圖:猜測調動學生的知識經驗與前概念,估計學生會對鉛芯、鋁箔片等物品是否容易導電產生認識的矛盾,也就有了探究、驗證的需求,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活動3:組內自主探究,檢驗預測。

小組同學合作自主進行探究,運用前面的方法進行檢測;哪些物體容易導電,哪些物體不容易導電,要求學生填好報告單。

活動1:各小組選代表投影匯報,展示評價。后面小組匯報時只說明不同的結果,形成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教師板書:容易讓電通過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等),不容易讓電通過的物體叫絕緣體(如木頭、塑料、橡膠等)。

(設計意圖:此處是本課的重點環(huán)節(jié),就各小組間的不同與問題進行交流點拔,完成釋疑,達成共識。根據(jù)學生匯報,師生共同總結科學概念,提升了認識,突破了教學重點。這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活動2:認識不純凈的水、人體、大地都是導體。

教師向學生做演示實驗:將導線接入一杯的水中,燈泡仍然會亮,從而使學生感受到,不純凈的水是導體,從而意識到人體、大地也是導體。

教師出示插頭、帶絕緣皮的電線、螺絲刀、鉗子等,讓學生分辨各部分材料的導電性,并在小組內交流:為什么這些材料要這樣設計。通過交流,得出這樣的結論:電器中與手接觸的部分、裸露的部分用絕緣材料制作,電流需要通過的部分用導體材料制作。

1、拓展:除了導體和絕緣體,還有在科學上具有廣泛應用的是半導體,如二極管、三極管等,它們廣泛運于各種家電、通訊領域中。課后大家可以去查閱相關的資料進行了解。

引入課外,培養(yǎng)學生自我總結的學習能力,為今后獨立研究打下基礎。)。

七、教學評價。

我在本堂課的評價中著重關注學生參與的態(tài)度,關注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和方法,關注交流與合作,關注動手實踐,同時強調評價的發(fā)展性與激勵性。本節(jié)課的評價主體為師生,評價方式靈活而有機地結合。在“激趣導入”,“拓展延伸”等環(huán)節(jié)主要采用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在自主探究環(huán)節(jié)主要采取書面材料的評價與對學生的口頭匯報、活動、展示的評價相結合;讓學生在評價中學會傾聽,學會實踐和反思,學會發(fā)現(xiàn)自我、欣賞別人,使學生在評價中成長、發(fā)展。

八、板書。

(設計意圖:板書的設計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動態(tài)生成的,本課這樣的板書不僅突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體現(xiàn)了教學難點,而且條理清楚、層次分明,便于學生理解、記憶。)。

導體和絕緣體教案篇六

教學目標:

1、通過引導學生自行探究,初步學會判斷生活中哪些物體是導體,哪些物體是絕緣體,并構建適合兒童理解的導體和絕緣體的基本概念。

2、利用電流檢測器檢測常見物體的導電性能,能夠區(qū)分金屬、石墨、食鹽水、人體是導體,塑料、橡膠、陶瓷是絕緣體。

3、學會與人合作,形成尊重事實的實證精神、認真細致的探究習慣和安全用電的生活意識。

教學重點:

檢測區(qū)分生活中常見物品是導體還是絕緣體。

教學難點:

科學分工,合作制定探究計劃。

教具準備:

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

2、設疑:如果我把一節(jié)導線斷開,用其它物品代替這一部分導線,小燈泡還會亮嗎?

二、引入課題。

1、提問:我們來試試吧,請聽實驗要求:打開開關、接入物品、閉合開關、觀察燈泡、打開開關、取出物品。

2、學生分組實驗。

3、設疑:奇怪,有些組的燈泡亮了,有些組的燈泡卻沒有亮。這是怎么回事?(實物投影分組的材料,并進行分類)。

4、燈泡沒有亮了,說明了什么?(生回答電流沒有通過,或者這個物品不導電,或者這個物品是絕緣體)燈泡亮了,又說明了什么?(生回答電流通過了,或者這個物品導電,或者這個物品是導體)。

5、定義:通常情況下,容易導電的物品,叫做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絕緣體。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學習導體與絕緣體。(板書:導體與絕緣體)。

三、制定實驗步驟。

1、提問:導體和絕緣體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那么哪些物品是導體,哪些物品是絕緣體?我們需要做實驗檢測。請看這里,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些實驗材料。

2、談話:既然是實驗,就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實驗步驟。以小組為單位,先說一說你們組的實驗步驟。(學生2分鐘自主探討實驗步驟,教師巡視參與)。

3、學生提出自己的實驗步驟,教師幫其理出順序。(評價學生:你說的真棒!你觀察得很仔細!教師態(tài)度要和善,要發(fā)自內心的去鼓勵學生。)。

4、評價:明德門小學的同學真棒,自己可以獨立制定一套基本的實驗步驟,老師把大家的實驗步驟再進行完善。

教師歸納:

(1)小組進行分工;

(2)預測物品能否使小燈泡發(fā)亮;

(3)檢驗電流檢測器是否正常工作;

(4)實際檢測物品能否使小燈泡發(fā)亮;

(5)重復檢驗一次;

(6)記錄;

(7)整理實驗臺;

5、小組分工:組長、管理員、檢測員、記錄員。

6、引導小組分工合作。

四、學生展開實驗并匯報。

1、教師分發(fā)材料袋,小組展開檢測活動,教師巡視參與。

2、教師引導學生匯報:

(1)組內一名同學匯報,另一名同學做助手,將小組的檢測結果貼在相應的區(qū)域;

(2)在匯報時,告訴大家你們小組檢測的物品有幾種,分別是什么?

(3)哪些是導體?哪些是絕緣體?

(3)再分類,看看導體的材料有什么特征?絕緣體的材料又有什么特征?

3、小組展開匯報,分別得出導體的材料有:金屬、石墨;絕緣體的材料有:塑料、橡膠、陶瓷。

4、提問:你喜歡導體?還是喜歡絕緣體?(學生各抒己見)。

5、追問:假如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物品都是導體,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都是絕緣體呢?

6、小結:這兩種材料,都是生活中的必備材料,兩者缺一不可。而且,導體和絕緣體一般情況下會同時出現(xiàn)在電工材料或電器中,就像這些材料。(播放視頻)。

四、探究水和人體的導電性。

1、過渡:剛才我們研究的都是固定材料的導電性能,那么水導電嗎?教師出示一杯水。生出現(xiàn)兩種答案:會或不會。

2、探究水的導電性。

(1)師:好!實驗見分曉。師在實物投影儀下進行實驗。

經過實驗,燈泡沒有亮,說明這杯水是絕緣體。

(3)設疑:如何改變水的導電性能,使它成為導體?

師:大家看這里。這是一些鹽。倒入鹽,我們試試小燈泡會不會變亮。

(4)小燈泡亮了,說一說你的想法。

(5)學生猜測,可能是鹽導電。教師擦干檢測頭,在鹽中做實驗,發(fā)現(xiàn)小燈泡沒有發(fā)亮。再把檢測頭放入鹽水中,小燈泡又亮了。(通過這個行為,幫助學生辨析)。

(6)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食鹽水能使小燈泡發(fā)亮)板書:食鹽水。

(7)用電安全的教育。

在我們生活中,只有兩種水是絕緣體,一是絕對純凈的水,二是蒸餾水。而只要水中含有可溶解雜質,就能改變水的導電性能。我們的生活用水就是導體。在這里,李老師給大家強調:水和電的實驗,是一種比較危險的實驗,大家千萬不能去嘗試。

3、探究人體的導電性。

(1)提問:了解了這么多的導體和絕緣體,我相信大家一定很關心,我們人體是導體還是絕緣體。

(2)這里有一個人體驗電球,它能檢測我們人體的導電性能。但是,實驗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就由老師來完成這個實驗。老師一手捏住其中一端,另一只手捏住另外一端。如果驗電球亮了,說明人體是導體;如果驗電球沒有亮,說明人體是絕緣體。

(3)實驗:教師實驗,驗電球亮了。檢測出人體也是導體。

(4)安全教育:通過實驗,檢測出人體也是導體,所以在生活中我們一定不能直接或者間接接觸電源,以免發(fā)生意外。下面一些做法,請你做出判斷。

a)檢查電器時,必須斷開電源。

b)發(fā)現(xiàn)電線掉在地上用手去撿,或用濕木棍去挑。

c)用東西去捅交流電插孔。

d)發(fā)現(xiàn)有人觸電趕快用手去拉。

五、學生談收獲,教師總結。

1、通過這節(jié)課,談一談自己的收獲。

2、今天的課堂上我們認識了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導體和絕緣體,那么下節(jié)課我們將對安全用電做更多的探索,請同學們回家查找關于安全用電的相關知識,我們下節(jié)課一起交流探討。

六、板書設計:

人體食鹽水金屬石墨塑料橡膠陶瓷。

不銹鋼勺子筆芯塑料尺子橡皮筋陶瓷勺子。

不銹鋼尺子塑料梳子橡皮。

回形針塑料勺子透明膠帶。

鐵夾子。

鑰匙。

七、教學反思。

今天我授課的內容是《導體與絕緣體》,本節(jié)課是蘇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電與磁》的第二節(jié)課,是在學習了第一課內容“簡單電路”的基礎上,讓學生將各種物體放到電路中去檢驗其導電性能,從而完善學生對導體和絕緣體的認知。針對這節(jié)課的特點,我嘗試讓學生分小組自主探究,在小組探究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

本節(jié)課,我有的放矢的根據(jù)學生特點,調整課程容量,使師生共融于課堂當中。就這節(jié)課來說,我認為亮點有以下幾個:

第一,以舊引新,層層深入,教學思路清晰。

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較多,如何將這么多的教學內容流暢的開展下來,是一個難題。我按照學生認知的一般順序和科學研究的一般順序來設計課堂教學。首先,從學生認知順序來講,從固體的導電性入手,再到液體和人體的導電性,從簡單到復雜,從熟悉到陌生,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逐步認識新事物,這樣,有助于學生科學研究方法的建立。

第二,因材施教,針對性強,科學探究有效。

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對導體與絕緣體有一定初步的認識,他們知道金屬是導體,塑料等物體是絕緣體,甚至有學生知道干燥木頭遇到水后會變成導體。可是,越熟悉的東西孩子們越缺乏深入了解的動力,所以,我將這堂課的知識概念目標確定為:讓學生親歷導體和絕緣體的探究過程,在常見的生活物品中尋找規(guī)律。

但是,并不是所有環(huán)節(jié)都是讓學生一一動手探究??紤]到電的危險性,固體材料我制定為分組實驗,學生參與動手探究;水和人體的導電性我采取了演示實驗,讓學生觀察探究。

第三、規(guī)范示范,科學激發(fā),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

本課以檢測一件生活常見物品作為研究的開始,教師演示用電路檢測器檢測這件物品,這組演示實驗的目的在于通過老師規(guī)范的演示,引導學生了解良好的實驗操作習慣,對實驗成功的影響是重大的.,尤其是在電與磁單元,這種規(guī)范、嚴謹?shù)难菔緦W生后續(xù)的學習幫助很大,是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切實之舉。

第四,以生為本,以人為本,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在科學實驗中,操作的規(guī)范化程度往往決定著科學實驗成功的系數(shù),關系著能否在有限的時間內準備無誤地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小學科學課中的科學實驗是最基本、最簡單的科學實驗,所以更需要培養(yǎng)學生尊重事實、嚴謹治學的科學態(tài)度。在學生實驗之前,讓學生參與到實驗步驟的制定當中,充分尊重學生意愿,調動了學生學習探究的積極性。而教師,只是起到了引導、補充和完善的作用。

第五,立足教材,精心選材,讓科學和生活密切相連。

導體和絕緣體教案篇七

科學概念:

2、導電性是材料的基本屬性之一。

過程與方法:

1、根據(jù)任務要求制定一個小組的研究計劃,并完成設想的計劃。

2、實施有關檢測的必要步驟,并整理實驗記錄。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學會與人合作。

2、培養(yǎng)尊重事實的實證精神。

3、認識到井然有序的實驗操作習慣和形成安全用電的意識是很重要的。

學習重點:檢測20種物體的導電性。

學習難點:檢測20種物體的導電性,對照記錄表進行匯報。

學前準備。

為每組學生準備:木片、塑料片、陶瓷、紙板、橡皮、布、絲綢、皮毛、鋼管、玻璃、鉛筆、銅絲、鉛絲、鋁絲(易拉罐)、鐵絲、卷筆刀、硬幣、導線、插座、20種待檢測的物體,一個電路檢測器。一份科學檢測記錄表。

學習過程。

一、溫故導新:

1、我們已經學過了簡單電路,你能用一節(jié)電池、兩根導線點亮小燈泡嗎?觀察簡單的電路連接,說說電流在電路中是怎么流動的。

2、如果老師將電路中的一根導線剪斷,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為什么?

3、討論:為什么電路檢測器的兩個金屬頭接在一起,小燈泡會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觸在一起或把金屬頭和塑料皮接觸在一起,小燈泡就不會亮。

二、設問導學。

1、我們先從最常見的橡皮開始檢測,如何檢測呢?

(1)、先預測橡皮能否通過電流使小燈泡發(fā)光,并做好記錄。

(2)、使“電路檢測器”的兩個檢測頭相互接觸,檢驗小燈泡是否發(fā)光。

(3)、用兩個檢測頭接觸橡皮的兩端,觀察小燈泡是否發(fā)光。

(4)、重復檢測一次,并將檢測時小燈泡“亮”或“不亮”的情況記錄下來。

2、那組愿意到前邊來檢測一塊橡皮是否容易導電?

3、一組到前面演示。邊實驗邊強調實驗步驟,及每一步的目的性。

三、自學解疑。

1、我們用檢測橡皮的方法來檢測我們周圍的幾種材料。

2、各組整理分析檢測的結果。

3、哪些物體能使小燈泡發(fā)亮,哪些物體不能使小燈泡發(fā)亮。

四、拓展延伸。

1、觀察教室里哪些設施是絕緣體做的,哪些是導體做的。

2、描述絕緣材料的用處,理解各種材料的作用。要好好保護電器設備上的絕緣體部分,注意安全用電。

3、概括:我們利用導體把電送到人們需要的地方。我們利用絕緣體阻止電流到人們不需要的地方。

板書設計:

導體???????????導電性?????????????。

絕緣體。

安全用電。

導體和絕緣體教案篇八

教學要求:

實驗器材:6v電池組,小燈泡(6.3v),硬幣、鉛筆芯、橡皮、塑料尺(各1件),開關1個,廢電燈泡芯1個,酒精燈1盞,導線6根(其中兩根帶金屬夾、兩根焊于廢電燈泡燈頭上)。

教學過程?:

引人新課:

提問:連接電路的導線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用其他材料可以代替金屬線嗎?

演示課本圖4-9實驗,(電路先固定在示教板上)通過實驗讓學生回答:

1.哪些可以代替金屬線?

2.哪些不可以代替金屬線?

金屬、石墨可以導電,叫導體;橡膠、塑料不能導電,叫絕緣體。

介紹幾種絕緣體應用實例,結合實驗以及課本圖4-10加以說明。

讓學生閱讀課本有關內容后回答,教師糾正不妥之處。訓練學生的口頭概括、表達能力。

小結并板書:

導體能導電是由于有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絕緣體不導電是由于幾乎沒有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

介紹各種物體的導電和絕緣能力的排列順序(課本圖4-11)。

演示課本圖4-12實驗。

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引導得出結論:

1.玻璃燒成紅熾狀態(tài)后能導電是由于產生了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

2.在一定條件下絕緣體可以轉化成導體。(結合進行辯證唯物論思想教育)。

導體和絕緣體沿有絕對的界線,當條件改變時,原來不導電的物體也可能會導電。

四、布置作業(yè)?。

1.第四節(jié)練習。

2.“想想議議”內容,寫觀察記錄。

備注:本教案依據(jù)的教材為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第二冊第四章第四節(jié)。

導體和絕緣體教案篇九

1.理解導體和絕緣體的區(qū)別。

2.知道常見的導體和絕緣體。

6v電池組,小燈泡(6.3v),硬幣、鉛筆芯、橡皮、塑料尺(各1件),開關1個,廢電燈泡芯1個,酒精燈1盞,導線6根(其中兩根帶金屬夾、兩根焊于廢電燈泡燈頭上)。

提問:連接電路的導線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用其他材料可以代替金屬線嗎?

演示課本圖4-9實驗,(電路先固定在示教板上)通過實驗讓學生回答:

1.哪些可以代替金屬線?

2.哪些不可以代替金屬線?

金屬、石墨可以導電,叫導體;橡膠、塑料不能導電,叫絕緣體。

板書:四、導體和絕緣體

(一)導體和絕緣體的區(qū)別與應用

導體和絕緣體是根據(jù)導電作用來區(qū)分的。

介紹幾種絕緣體應用實例,結合實驗以及課本圖4-10加以說明。

提問:為什么導體能導電、絕緣體不導電?

讓學生閱讀課本有關內容后回答,教師糾正不妥之處。訓練學生的口頭概括、表達能力。

小結并板書:

導體能導電是由于有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絕緣體不導電是由于幾乎沒有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

(二)導體與絕緣體沒有絕對的界線

介紹各種物體的導電和絕緣能力的排列順序(課本圖4-11)。

演示課本圖4-12實驗。

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引導得出結論:

1.玻璃燒成紅熾狀態(tài)后能導電是由于產生了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

2.在一定條件下絕緣體可以轉化成導體。(結合進行辯證唯物論思想教育)

導體和絕緣體沿有絕對的界線,當條件改變時,原來不導電的物體也可能會導電。

四、布置作業(yè)

1.第四節(jié)練習。

2.“想想議議”內容,寫觀察記錄。

備注:本教案依據(jù)的教材為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第二冊第四章第四節(jié)。

導體和絕緣體教案篇十

學校:共和小學。

時間:20xx年3月23日。

3、知道安全用電的重要性。

1、本課時的重點為能會用電路檢測器檢測導體和絕緣體,并總結出什么是導體,什么是絕緣體。

2、難點為判斷由兩種以上材料組成的材料是否是導體還是絕緣體。

課件、電路檢測器、20種以上的材料、檢測記錄單。

(一)復習引入。

1、教師出示未連接好的電路檢測器,問學生這是什么?

2、學生匯報。

3、讓一名學生連接好電路檢測器,使小燈泡發(fā)光。

4、教師介紹電路檢測器,并把電線的兩端包著塑料的地方連接起來,問學生小燈泡為什么不亮?學生回答。

5、教師出示一根鐵棒,把它接到電路檢測器中,看小燈泡是否會亮,這個實驗讓一名學生來做。但這個實驗在另一個有問題的電路檢測器中來做,小燈泡肯定不會亮,這時讓學生推測小燈泡不亮的原因,再連接到完好的電路檢測器中。學生推測。

6、教師小結:研究中預先測試檢測工具是否有問題,是實驗前非常重要的一個工作。

(二)新課呈現(xiàn)。

1、教師出示本課時的學習目標。

2、今天老師給大家準備了20種材料來檢測它們是否導電,但檢測之前我們首先來制定一個“我們的研究計劃”,(教師提醒同學們今天的.研究計劃不用手寫,小組討論后口述一下,研究計劃就是我們怎樣來檢測,以及具體的人員分工。)。

3、學生小組討論研究計劃,并匯報。

4、教師提醒檢測的方法:預測——檢測——再檢測——判斷,并提問學生為什么要再次檢測,指名學生回答。

5、小組開始檢測20種材料否導電,并做好檢測記錄單。

6、如果學生做的比較快,鼓勵他們檢測身邊的材料是否導電。

7、檢測完后,學生匯報檢測結果,其他小組有質疑的隨時提。

問。其他小組匯報時說他們和匯報了的小組不一樣的地方。

8、教師提問:有的小組檢測了手指,小燈泡不亮,有問題嗎?

學生討論回答。

9、教師講解人體和大地以及濕抹布都是導體,知道安全用電的重要性。

10、學生用自己的話總結什么是導體,什么是絕緣體。

11、讓學生說一說我們教室或身邊哪些材料是導體,哪些材料是絕緣體。

(三)課堂練習。

選擇題。

1、下列物體是導體的是()。

a、橡皮b、鐵片c、紙片d、木棒。

a、銅絲b、鐵片c、鑰匙d、塑料。

3、鉗子的外面包了一層厚塑料是為了()。

a、看起來漂亮b、可以經久耐用。

c、絕緣和防止觸電。

判斷題。

1、電路中開關制作的材料都是導電材料。()。

2、使用電路檢測器檢測物體的導電性,只要檢測一次()。

3、鐵是一種常見的導體。()。

4、電器都是用電的器具,不需要用絕緣的材料。()。

5、人體和大地都是導體。()。

導體和絕緣體教案篇十一

1.了解什么是導體,什么是絕緣體,知道像鐵釘、鋁箔等物品,容易導電,被稱為導體;像塑料、干燥的竹簽等,不容易導電,被稱為絕緣體。

2.認識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導體,哪些物品是絕緣體。.

3.使用驗電器做人體導電實驗,懂得人體也是一個導體。

4.通過實驗,檢驗和比較不同液體(自來水、純凈水、鹽水)的導電性能。

【教學重點】。

1.認識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及其特點,知道日常生活中哪些是導體,哪些是絕緣體。

2.通過實驗檢驗自來水、純凈水和鹽水的導電性能。

【教學難點】。

了解探究導體和絕緣體的特點,學會區(qū)分導體和絕緣體。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各種物品、驗電球、自來水、純凈水、鹽水、簡單電路的材料等。

【教學過程】。

出示導線,引導學生看一看,想一想導線的各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它們各起什么作用?

導線的接口是由金屬做成,導線的外皮由塑料制成,導線的內芯是銅絲制作而成。

接口和內芯用金屬和銅絲制作是為了導電,而外皮由塑料制成是為了防止觸電。

活動一:這些物品容易導電嗎。

出示課本39頁下面的圖片,引導學生看一看,了解這些物品分別是什么,并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說這些物品容易導電嗎?請大家預測一下。

活動二:安裝檢測裝置,檢測這些物品是否容易導電。

1.教師引導:同學們的猜測對不對呢?下面我們來檢測一下這些物品是否容易導電。

2.出示課本40頁上面的檢測裝置圖,引導學生看一看,了解檢測裝置的結構組成。

4.學生分小組交流,分別使用檢測裝置檢測以上物品是否容易導電,并且完成活動手冊上的記錄表。

預設:。

容易導電的——鐵釘、鉛筆芯、鋁箔、硬幣。

不容易導電的——塑料尺、竹簽、橡皮、木塊、瓷勺、玻璃。

5.出示課本40頁中間的一段文字,引導學生認識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

像鐵釘、鋁箔等物品容易導電,被稱為導體,像塑料尺、干燥的竹簽等物品,不容易導電,被稱為絕緣體。

6.學生認真讀一讀,初步了解什么是導體,什么是絕緣體,了解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和特點。

1.教師引導:在日常生活中,有的物品因為使用的需要,物體上有些部分容易導電,有些部分不容易導電,下面我們來看一看。

圖1:螺絲刀。后部分是用塑料等絕緣材料做成的,不容易導電,防止觸電,前部分是用金屬做成的,容易導電。

圖2:開關。外面的部分是塑料制成的,防止漏電,保證安全,里面跟電線接觸的部分是金屬制成的,是為了導電。

圖3:電工膠布。由絕緣材料組成,防止觸電,保證安全。

圖4:插座插頭。面板是由塑料制成,防止觸電。里面由金屬制成,便于導電。

充電器、電線、電腦、電視機、洗衣機等家用電器。

活動四:用驗電球做人體導電實驗。

1.生活中有很多物品,有的是導體,有的是絕緣體,那么我們人究竟是導體還是絕緣體呢?下面我們通過驗電球來驗證一下。

2.出示驗電球,引導學生看一看,了解驗電球的樣子及特點,了解它的工作原理。

3.出示課本41頁上面一幅插圖,引導學生看一看,并讀一讀下面的文字,了解用驗電球做人體導電實驗的方法及要求。

第1步:幾名同學手拉手。

第2步:拿驗電球的同學要用手接觸驗電球上面的觸點。

4.學生分小組實驗,利用驗電球做人體導電實驗。全班交流,說一說實驗現(xiàn)象以及得出的結論。

5.教師小結: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驗電球上的燈亮起來了,這說明人體是可以導電的。因此我們人也是一個導體。

活動五:檢驗不同液體(自來水、純凈水、鹽水)的導電性能。

1.教師引導:我們平時會接觸到很多種水,自來水、純凈水、鹽水等。不同的水導電性能是不是一樣呢?下面我們通過實驗來驗證。

2.實驗目的:探究自來水、純凈水、鹽水的導電性能。

3.實驗材料:自來水、純凈水、鹽水、導線、小燈泡、電池開關等。

4.實驗方法:出示課本41頁下面的圖片,學生認真觀察圖片,了解實驗方法。

5.實驗提示:在實驗中,為了增強實驗的效果,我們可以多放點鹽或者多加幾節(jié)電池試一試。

實驗中的不變量是電池、小燈泡、電池開關。實驗中的變量是水。

6.學生分小組進行實驗,探究自來水、純凈水、鹽水的導電性能,做好實驗記錄。

7.全班交流,說一說本小組的實驗結果。

8.教師小結: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自來水、純凈水、鹽水的導電性能是不一樣的,鹽水的導電性能最強,其次是自來水,導電性能最弱的是純凈水。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什么是導體,什么是絕緣體,了解了生活中哪些物體是導體,哪些物體是絕緣體,同時我們還知道我們人體也是一個導體。在這堂課的最后,我們還做了自來水、純凈水、鹽水的導電性能實驗,明白了鹽水的導電性能最強,其次是自來水,而純凈水的導電性能是最弱的。

【板書設計】。

人也是導體。

導線性能實驗:

鹽水最強,其次自來水,純凈水最弱。

導體和絕緣體教案篇十二

說說電流在電路中是怎樣流的。

2,討論將電路中的導線剪。

斷,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為什么?

3,想辦法重新接亮小燈泡,

為構建適合兒童理解的導體和結緣體的操作性概念做墊。

一、情境導入。

二、計劃制訂。

提供足夠多的材料,讓學生建。

創(chuàng)設平等、自由、認真、有序上的科學報告會氛圍。參與交流和質疑,體會學習的共同頭。

四、表達交流。

在此過程中發(fā)現(xiàn)電線外部包著的塑料不能讓電流通過,電流里面的銅絲可以讓電流通過。

經歷檢測一塊橡皮的過程,學會并理解一種。

科學規(guī)范的檢測方法。

1、自行思考一塊橡皮的檢。

測過程。

2、通過幻燈片,了解“一。

塊橡皮的檢測過程”。

3、通過個別體會、相互評。

1、用“一塊橡皮的檢測方。

法”檢測區(qū)25種物體。2、組內整體分析研究情。

況。

3、提出新問題。自行構建適合兒童理解的導體和絕緣體的操作性概念,初步形成尊重事實的實證精神、認真細致的探究習慣。

科學報告會;

1、匯報交流哪些物體使小。

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作出自己的描述。3、對插頭、卷筆刀等進行。

判斷,知道“我們利用導體把送到人們需要的地方,我們利用絕緣阻止電流到人們不希望有電的地方”。

導體和絕緣體教案篇十三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知道什么是導體和絕緣體,認識常見的導體和絕緣體。

(二)能力目標:

能夠設計檢驗裝置,并檢驗常見的各種物體的導電性。

(三)情感目標:

一個物體是導體還是絕緣體,要通過檢驗后才知道,任何結論都是要通過檢驗后才能得出的。

二、教學重點:

三、教學難點:

(一)認識人體、水也是導體。

四、課前準備:

(一)教師準備:

1、自制教具電路板、2、電流實驗盒、3、各種金屬和非金屬、4、新型試電筆、5、電工常用工具、6、玻璃杯、7、水、8、鹽。

(二)學生準備:

大號電池每人一節(jié)。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新課課題:

(三)問題:

一個物體它是導體還是絕緣體,我們可以用什么辦法來證明呢?

學生回答:用簡單電路來檢驗。把要檢驗的物品串聯(lián)在電路中,如果小燈泡發(fā)亮,說明電流可以通過,它是導體。如果小燈泡不亮,說明電流不能通過,它是絕緣體。

(四)檢驗一:p33。

把我們常見的這些物品進行分類:

導體有:

(五)小結:

容易導電的物體(電流容易通過)叫做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電流不容易通過)叫做絕緣體。

(六)檢驗二:p34。

水是導體嗎?

注意;要在水中多放鹽和多加電池。

(七)檢驗三:p34。

人體是導體嗎?

注意:要用新型試電筆檢驗。

(八)判斷:p35。

常見的電器、電工材料、電工工具中它們哪一部分是導體?哪一部分是絕緣體?

(九)安全用電:p35。

注意事項:晾衣服、放風箏、搞衛(wèi)生。

安全用電:在我們家或其它地方一定要注意,一個插座上不能同時插入多個用電器。在任何時候都要注意安全第一不能忘。

六、本課小結:

我們通過檢驗的方法,知道了電容易通過的物體叫導體,電不容易通過的物體叫絕緣體。認識了常見的導體和絕緣體。有了這些基本知識,我們就為安全用電做好了第一步。我們要注意在任何時候都是安全第一。

七、作業(yè)指導:p74。

八、板書設計:

一、檢驗一:四、檢驗二:七、安全用電。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659624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