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電工技術基礎題庫和答案篇一
《機電基礎》課程復習考試大綱 第一部分:《機械設計基礎》復習考試大綱
一、考試內(nèi)容與要求
1、平面機構的自由度及速度分析
(1)掌握:機構、構件、零件的概念,平面機構自由度計算,并應注意有復合鉸鏈、局部自由度、虛約束存在時的自由度計算,機構具有確定運動的條件、繪制簡單的平面機構的運動簡圖。
(2)理解:平面運動副及其分類、平面機構運動簡圖、機構示意圖的繪制方法和技能(3)了解:機構引入運動副之后運動所受到的約束、平面機構的組成
2、平面連桿機構
(1)掌握:掌握平面四桿機構的基本型式和特性(存在曲柄的條件、急回特性、壓力角和傳動角以及死點位置)、鉸鏈四桿機構存在曲柄的條件。
(2)理解:平面四桿機構的設計,根據(jù)連桿給定的三個位置設計平面四桿機構(3)了解:平面連桿機構組成和應用,基本型式和演化。
3、凸輪機構
(1)掌握:設計直動從動件盤形凸輪輪廓的圖解法,注意設計凸輪機構應注意的問題(基圓半徑、壓力角和滾動半徑)(2)理解:從動件常用運動規(guī)律(3)了解:凸輪機構的類型和應用
4、間歇運動機構
了解:本章介紹的幾種常用機構的組成、工作原理、結構特點及選用
5、螺紋聯(lián)接與螺旋傳動
(1)掌握:螺紋聯(lián)接的基本類型和強度設計計算、螺紋聯(lián)接的防松原理及主要方法。(2)理解:螺紋的形成、主要參數(shù)、種類和應用。(3)了解:螺紋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鎖
6、帶傳動
(1)掌握:掌握普通v帶的結構和標準、標記識別及標記方法,掌握帶傳動的張緊、安裝和維護知識
(2)理解: 帶傳動的彈性滑動和打滑產(chǎn)生的原因、后果以及可采取的措施(3)了解:帶傳動的組成、特點和應用。
7、齒輪傳動
(1)掌握:直齒圓柱齒輪的主要參數(shù)及主要尺寸的計算,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正確嚙合條件和連續(xù)傳動條件,漸開線齒輪的根切方法、根切現(xiàn)象及最少不發(fā)生根切齒數(shù),輪齒的失效形式和直齒圓柱齒輪的強度計算,斜齒圓柱齒輪的優(yōu)缺點、法面參數(shù)與端面參數(shù)的關系、幾何尺寸計算及當量齒數(shù)
(2)理解: 齒廓嚙合的基本定律、漸開線齒輪傳動的嚙合性質(zhì)
(3)了解:齒輪傳動的特點和分類、直齒圓錐齒輪的齒廓曲面、背錐、當量齒數(shù)及幾何尺寸計算。蝸輪蝸桿傳動的特點和類型、主要參數(shù)及幾何尺寸計算
7、輪系
(1)掌握:定軸輪系及傳動比的計算、周轉輪系及傳動比的計算(2)理解:輪系的功用和分類
(3)了解:普通減速器(類型、結構和潤滑)
8、軸和軸轂聯(lián)接
(1)掌握:軸的結構設計(不但能夠正確地設計軸的結構形狀,而且還能夠指出軸結構設計的錯誤和不合理地方)及軸的強度計算。(2)理解:根據(jù)工作要求正確地選擇軸的材料
(3)了解:軸的功用和分類、軸轂聯(lián)接(鍵聯(lián)接、過盈配合聯(lián)接)
9、滾動軸承
了解:常用滾動軸承的類型、特點和應用,滾動軸承類型選擇
10、聯(lián)軸器和離合器
了解:常用聯(lián)軸器和離合器的主要類型、結構特點、應用范圍和選擇原則。
二、推薦教材
1、機械設計基礎 孫寶鈞主編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機械設計基礎 劉顯貴主編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三、試卷結構
1、試卷總分: 100分
2、考試時間: 100分鐘
3、試卷內(nèi)容比例
(1)平面機構的自由度及速度分析、平面連桿機構、凸輪機構、間歇運動機構 約25%(2)螺紋聯(lián)接與螺旋傳動、帶傳動、齒輪傳動、輪系 約40%(3)軸和軸轂聯(lián)接、滾動軸承、聯(lián)軸器和離合器 約35%
4、試卷題型比例
(1)選擇題 約20%
(2)填空題 約20%(3)分析計算題 約40%(4)簡答題
約20%
5、試題難易比例
(1)較容易題 約30%(2)中等難度題 約50%(3)較難題 約20%
第二部分:《電工技術基礎》復習考試大綱
一、考試內(nèi)容與要求
1、電路的基本概念和電阻電路分析
(1)掌握:電路模型的概念;電流、電壓及其參考方向;電功率的概念與計算;電阻、電容、電感、電壓源的特性與電壓電流關系;基爾霍夫定律及其應用;網(wǎng)絡等效的概念;實際電源的兩種模型及其等效變換;受控源的概念和簡單含受控源電阻電路分析;支路電流法及其應用;節(jié)點電壓法及其應用;疊加定理及其應用;戴維南定理及其應用。
(2)理解:電位的概念;會計算電路的電位;電能量的概念;電容、電感的儲能;電阻串、并聯(lián)的計算;會用支路電流法列寫電路方程。
(3)了解:電動勢的概念,電流源的特性;電阻的星型和三角型聯(lián)接及其等效變換;諾頓定理及其應用;最大功率傳輸定理及其應用。
2、周期電流電路分析
(1)掌握:正弦量的振幅、周期、頻率、角頻率、相位差的概念;正弦量的瞬時值和有效值的概念及分析計算;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波形圖和相量圖;基爾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電阻、電感、電容元件電壓電流的相量形式及電路相量模型;正弦電流電路的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和功率因數(shù)的概念與計算;用相量法分析正弦電流電路;三相對稱正弦量概念,三相電路的聯(lián)接方式,對稱三相電路線電壓、線電流與相電壓(相電流)關系;簡單對稱三相電路的電壓、電流、功率計算。
(2)理解:理解正弦量的表示方法;理解復阻抗的概念;理解電阻、電感和電容元件在正弦交流電中電壓電流的關系。
(3)了解:簡單了解三相不對稱電路的概念;了解并聯(lián)電容提高功率因素的方法及計算并聯(lián)電容的容量大小過程。
3、動態(tài)電路分析
(1)掌握:穩(wěn)態(tài)和暫態(tài)的概念;換路定律和初始值的確定;時間常數(shù)的物理意義和計算;直流激勵的一階電路三要素法。
(2)理解:理解零輸入響應、零狀態(tài)響應和全響應的概念。(3)了解:簡單了解一階電路微分方程的建立過程。
二、推薦教材
1、《電工技術》
付植桐
主編
清華大學出版社
2、《電路基礎》
劉德輝
劉喜榮 主編
三、試卷結構
1、試卷總分: 502、考試時間: 503、試卷內(nèi)容比例
(1)電路的基本概念和電阻電路分析 30%(2)周期電流電路分析 50%(3)動態(tài)電路分析 20%
4、試卷題型比例
(1)選擇題
(2)填空題(3)分析計算題
5、試題難易比例
(1)較容易題(2)中等難度題(3)較難題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分 分鐘 約20% 約20% 約60% 約30% 約50% 約20%
電工技術基礎題庫和答案篇二
金屬材料力學性能部分
一、填空題
1.材料力學性能指標有:()、()、()、()、()、()。
2.拉伸試驗可以用來測試()、()、()。3.塑性可由()和()兩種方式是表示。4.硬度表示方法有三種,分別是:()、()、()。5.布什硬度的壓頭有兩種,()和()。6.一個洛氏硬度單位是()mm。
二、判斷題
1.面收縮率表示塑性比伸長率表示塑性跟接近真實變形。()2.疲勞強度的單位是kpa/m2。()
3.布氏硬度計適合測量灰鑄鐵、非鐵合金及較軟的鋼材。()4.洛氏硬度是根據(jù)壓痕直徑測試材料硬度值。()
三、單項選擇題
1.布氏硬度的符號是:
a、ha b、hb c、hc d、hd 2.布氏硬度符號中,hbs表示:
a、壓頭是淬火鋼球 b、壓頭是硬質(zhì)合金 c、壓頭是高鉻鑄鐵 3.洛氏硬度的符號是:
a、hl b、hn c、hr d、hq
四、簡答題
1.什么是材料的剛度?
2.什么是材料的強度?什么是屈服強度?什么是抗拉強度?
3.什么是材料的塑性?
4.什么是材料的沖擊韌性?
5.什么是材料的疲勞強度?
6.“520hbw10/1000/30”的含義是?
7.三種硬度的測量標準有何不同?
d、壓頭是金剛石
鐵碳相圖部分
一、填空題
1.純鐵的同素異構體有()、()、()。2.共晶反應的方程式是()。3.共析反應的方程式是()。4.包晶反應的方程式是()。5.亞共析鋼和過共析鋼的碳含量分界點是()。
6.亞共晶白口鐵和過共晶白口鐵的碳含量分界點是()。7.奧氏體最大含碳量為()。8.鐵素體最大含碳量為()。
二、判斷題
1.實際討論的鐵碳相圖的含碳量范圍是0.0008~6.69%。()2.萊氏體的物相包括α-fe和fe3c。()3.珠光體的物相包括α-fe和fe3c。()4.初生奧氏體存在于過共析鋼中。()
5.珠光體的組織特征是平行線狀黑白交替的鐵素體和滲碳體。()6.板條狀滲碳體出現(xiàn)在過共晶白口鐵中。()
三、簡答題
1.什么是鐵素體?它的特征是什么?
2.什么是奧氏體?它的特征是什么?
3.什么是滲碳體?它的特征是什么?
四、計算題
根據(jù)鐵碳相圖計算含碳量為0.5%,0.77%,1.2%,2.11%,3%,4.3%,5%的常溫下各組織的含量?各物相的含量?
熱處理部分
一、填空題
1.普通熱處理有四種,分別是:()、()、()、()。
2.冷卻的方式分兩大類,即()和()。3.連續(xù)冷卻的方式有多種,比如:()、()、()和()。
4.共析碳鋼ttt曲線中,高溫轉變區(qū)轉變終止產(chǎn)物為(),中溫轉變區(qū)轉變終止產(chǎn)物為(),低溫轉變區(qū)轉變終止產(chǎn)物為()。5.珠光體型組織根據(jù)片層厚薄不同,可以分為()、()、()。
6.上貝氏體的形態(tài)為()。7.下貝氏體的形態(tài)為()。
8.馬氏體分為()和(),又稱為()和()。
9.熱處理分為預備熱處理和最終熱處理兩種,預備熱處理有()、(),最終熱處理有()、()。
二、判斷題
1.根據(jù)片層厚度由厚到薄排列順序為:珠光體>索氏體>托氏體。()
2.上貝氏體除了強度、硬度較高外,塑性、韌性也較好,即具有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是生產(chǎn)上常用的強化組織之一。()
3.馬氏體中碳含量小于0.2%時,組織為板條馬氏體。()
三、簡答題
1.什么是熱處理?
2.影響奧氏體晶粒長大的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過冷奧氏體?
4.什么是孕育期?
5.珠光體、貝氏體和馬氏體的組織形態(tài)特征分別是什么?
6.馬氏體轉變的特點有哪些?
7.什么是退火?退火的目的是什么?
8.什么是正火?
9.什么是淬火?淬火的目的是什么?
10.什么是回火,回火的目的是什么?
11.為什么過共析鋼的淬火溫度為 ac1+30-50℃?
12.淬透性的定義是什么?
13.淬硬性的定義是什么?
鑄造部分
一、填空題
1.合金流動性差,澆注時鑄件容易產(chǎn)生()和()的缺陷。2.在鑄件的凝固過程中,鑄件的凝固方式有()和中間凝固以及()三種方式。
3.液態(tài)合金在冷凝過程中,若其液態(tài)收縮和凝固收縮所減的容積得不到補足,則在鑄件最后凝固的部位形成一些空洞。按照空洞的大小和分布,可將其分為()和()兩類。
4.要使縮孔進入冒口,就要實現(xiàn)()凝固的原則,使冒口()凝固。
5.鑄件熱裂的特征是裂紋短,縫隙寬,形狀(),縫內(nèi)呈()色。6.鑄件由于壁厚不同,冷卻速度不同,收縮不同,所以容易產(chǎn)生內(nèi)應力,通常室溫下厚壁受()應力,而薄壁受()應力。
7.由于合金的液態(tài)收縮和凝固收縮,易使鑄件產(chǎn)生()缺陷,防止此缺陷的工藝方法是實現(xiàn)()凝固。8.影響鑄鐵石墨化的因素是:()和()。
9.灰口鑄鐵和可鍛鑄鐵以及球墨鑄鐵三種鑄鐵在強度相同的前提下,塑性和韌性最好的是()鑄鐵,次之是可鍛鑄鐵,最差的是()鑄鐵。
10.可鍛鑄鐵的制取方法是,先澆注成()鑄鐵件,然后進行長時間的()。
11.kth300—06是()鑄鐵,其石墨形態(tài)為()。
12.qt400—17是()鑄鐵,其石墨形態(tài)為球狀,“400”表示最低抗拉強度為400mpa,“17”表示()。
13.手工整模造型的特點是分形面選在零件的(),模樣做成整體,不但造型過程簡單,而且鑄件不產(chǎn)生()等缺陷。
14.普通車床床身毛坯鑄造澆注時,導軌面應該朝(),鉗工用工作臺澆注時其大平面應該朝()。
15.型心頭可分為()和()兩大類。
16.下列鑄件在批量生產(chǎn)時,最合適的鑄造方法是:大口徑鑄鐵污水管用()鑄造;汽車用鋁合金活塞用()鑄造。
17.離心鑄造必須在離心鑄造機上進行,根據(jù)鑄型旋轉軸空間位置的不同,離心鑄造機可分為()和()兩大類。
二、判斷題
1.澆注溫度越高,合金的流動性越好,因此,為了防止?jié)膊蛔闳毕荩瑵沧囟仍礁咴胶谩?.合金的鑄造性能是一種機械性能。
3.ht200,zg45,zcusn5zn5pb5,qt600—03等幾種材料中,鑄造性能最好的是ht200。
4.鑄件在凝固收縮階段受阻時,會在鑄件內(nèi)部產(chǎn)生內(nèi)應力。
5.鑄造合金的液態(tài)收縮使鑄件產(chǎn)生應力和變形。
6.收縮是合金的物理本性,對正常澆注溫度下已定成分的合金,其收縮是不可避免的,收縮的體積也是不能改變的,因此,鑄件的縮孔是不可避免的。
7.與灰口鑄鐵相比,鑄鋼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和鑄造性能。8.化學成分是影響鑄鐵組織與性能的唯一因素。
9.合金的結晶溫度范圍愈大,合金的鑄造性能愈好。
10.合金的固態(tài)收縮使鑄件產(chǎn)生縮孔和縮松。
11.鑄件由于壁厚不同,冷卻速度不同,收縮不同,所以容易產(chǎn)生內(nèi)應力,通常室溫下厚壁受拉應力;而薄壁受壓應力。
12.在保證鑄型充滿的前提下,生產(chǎn)中廣泛采用高溫出爐,低溫澆注的生產(chǎn)工藝。13.灰口鑄鐵的強度隨著截面積的增加而增加。14.孕育鑄鐵件上厚大截面的性能比較均勻。
15.鑄鐵中的石墨呈片狀時,在石墨片的尖角處容易造成應力集中,從而使鑄鐵的抗拉強度低、韌性幾乎為零。
16.由于鑄造生產(chǎn)的發(fā)展,砂型鑄造將逐步被特種鑄造方法所取代。17.可鍛鑄鐵是適合生產(chǎn)形狀復雜經(jīng)受振動的厚壁鑄件。
18.特種鑄造在特種條件下具有先進性,但不能完全代替砂型鑄造。19.對鑄件需要切削加工的重要表面鑄造時應朝上放置。
三、單項選擇題
1.合金的流動性差會使鑄件產(chǎn)生下列何種鑄造缺陷()
a.偏析 b.冷隔
c.應力
d.變形
2.下列零件中最適合用灰口鑄鐵制造的是
()
a.汽車活塞
b.軋輥
c.壓力機曲軸
d.車床床身
3.被廣泛用來制造機床床身.機器底座的灰口鑄鐵因為有良好的()
a.低的缺口敏感性 b.切削加工性 c.減振性
d.耐磨性
4.設計薄壁鑄件有“最小壁厚”的規(guī)定,主要根據(jù)是()
a.合金的流動性b.合金的收縮性c.合金的抗裂性d.合金的吸氣性 5.常用的鑄造合金中流動性最好的是()
a.可鍛鑄鐵
b.灰口鑄鐵
c.球墨鑄鐵
d.白口鑄鐵
6.常用鑄造合金中收縮性最小的是
()
a.灰口鑄鐵 b.可鍛鑄鐵
c.球墨鑄鐵
d.鑄鋼
7.在相同的工藝條件下,流動性最好的合金是()
a.共晶合金成分
b.亞共晶合金成分
c.過共晶合金成分
d.結晶間隔寬的合金
8.不同的鑄造合金,其最小壁厚的規(guī)定不同,主要是根據(jù)合金的()a.流動性b.收縮性c.吸氣性
d.氧化性
9.以下牌號的鑄造合金中,σb最高的是
()
150 500—07
300—06 450—06
10.用ht150生產(chǎn)一壁厚不均勻的鑄件,該鑄件在()的強度與牌號中的強度值近似。
a.壁厚10mm左右b.壁厚30mm左右c.壁厚50mm左右d.任意地方
11.可代替鑄鋼的鑄鐵有
()
a.孕育鑄鐵 b.球墨鑄鐵 c.白口鑄鐵
d.灰口鑄鐵
12.兵馬俑銅車馬的馱手銅像,按真人1/10的尺寸進行縮小復制,最合適的鑄造方法是()
a.砂型鑄造
b.金屬型鑄造 c.熔摸鑄造
d.壓力鑄造
13.生產(chǎn)普通車床床身應采用
()
a.熔模鑄造
b.砂型鑄造c.壓力鑄造
d.低壓鑄造 14.設計鑄件結構時其分型面盡量選擇
()
a.對稱平面
b.曲面
c.最大截面
d.最小平面 15.目前砂型鑄造方法應用廣泛的主要原因是
()
a.生產(chǎn)過程簡單b.適應性廣 c.鑄件機械性能好d.生產(chǎn)率低
16.大量生產(chǎn)鋁合金照相機殼,應采用的制造方法是()
a.金屬型鑄造成形
b.壓力鑄造成形
c.沖壓拉深成形
d.沖壓焊接成形
17.生產(chǎn)內(nèi)腔形狀復雜的鋼件,毛坯的加工方法用
()
a.焊接
b.鑄造
c.鍛造
d.沖壓
18.為了提高鑄鐵件的強度,在不改變壁厚的情況下,常采用的措施是
()
a.增設拔模斜度
b.增設鑄造圓角
c.增設加強筋或改變截面形狀
d.改變壁薄厚過渡
19.灰口鑄鐵壁越厚,其強度越低,這主要是由于壁越厚鑄件易產(chǎn)生縮孔、縮松,同時由于()
a.晶粒粗大
b.氣孔越大c.冷隔越嚴重d.澆不足越厲害
20.大量生產(chǎn)氣輪機葉片應采用的鑄造方法是()
a.熔模鑄造
b.金屬型鑄造 c.壓力鑄造
d.砂型鑄造
四、簡答題
1.下列鑄件的結構工藝性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請說明理由,并在原圖上進行修改
或另畫出合理圖形。
2.如圖所示軋鋼機導輪鑄鋼零件,鑄造中出現(xiàn)縮孔,試分析原因;并說明采取的防止措施。
3.大批量生產(chǎn)下圖所示灰鑄鐵零件,鑄造毛坯要求不使用型芯和活塊,采用兩箱造型,請修改此零件結構設計中的不合理之處,并重新畫出修改后的零件圖,標出分型面和澆注位置。
焊接部分
一、名詞解釋
1、焊接
2、熔化焊
3、壓力焊
4、釬焊
5、焊接接頭
6、焊接熱影響區(qū)(haz)
7、焊接坡口
8、焊接性
二、簡答或論述
1、焊接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與其他連接工藝(例如鉚接或螺紋連接)有何優(yōu)勢和缺點?
2、主要的焊接方法有哪些?具體要求有何不同?
3、常規(guī)的熔焊接頭可以分為幾個區(qū)?為什么說焊接接頭是一個組織及力學性能不均勻體?
4、繪圖示意說明常見的焊接接頭及焊接坡口的型式
5、焊條電弧焊的原理、優(yōu)缺點及適用場合
6、埋弧焊的原理、優(yōu)缺點及適用場合
7、鎢極氬弧焊的原理、特點及適用場合
8、co2氣體保護焊的原理、特點、適用場合
9、簡述焊接中所用的焊條、焊絲、焊劑及氬氣、co2的主要作用
10、電子束焊和激光焊的特點和適用范圍
11、什么是焊接電弧,焊接電弧可以分為那幾個區(qū)域,溫度分布有何特點?
12、什么是熔滴過渡,一般分為哪幾種形式?
13、電阻焊方法可以分為哪幾類,其基本原理和適用場合是什么?
14、什么是摩擦焊?可以分為哪些種類?
15、釬焊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可以分為哪些種類?
16、焊接熱過程有何特點?
17、低碳鋼焊接熱影響區(qū)的形成及其對焊接接頭的影響
18、焊接殘余應力和變形產(chǎn)生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危害?有哪些消除或防止措施?
19、防止焊接結構脆性斷裂,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
20、影響材料的焊接性的因素有哪些?評價材料的焊接性有哪些方法?
21、試比較一下低碳鋼與低合金高強鋼的焊接性的不同
22、焊接結構生產(chǎn)的一般工藝流程包括哪些?
三、分析題
1、如圖所示低壓容器,材料為20鋼,板厚為15mm,小批量生產(chǎn),試為焊縫a、b、c選擇合適的焊接方法,并簡要說明選擇理由。
2、分析下圖中所示焊接結構哪組合理,并說明理由。
鍛造部分
一、填空題
1.金屬的加工硬化是指塑性變形后其機械性能中強度和硬度(),而塑性和韌性()的現(xiàn)象。
2.金屬經(jīng)塑性變形后,強度升高塑性下降的現(xiàn)象稱為(),它可以通過()方法消除。
3.金屬產(chǎn)生加工硬化后的回復溫度t回=()t熔(金屬熔化的絕對溫度);再結晶溫度t再=()t熔。
4.鍛造時對金屬加熱的目的是()和()。
5.45鋼合理的鍛造溫度范圍是(),在此溫度區(qū)間,該鋼的組織主要是()。
6.碳鋼隨含碳量增加,其鍛壓性能變(),高碳鋼的始鍛溫度比低碳鋼的始鍛溫度()。
7.衡量金屬可鍛性的兩個指標是()和()。
8.影響金屬可鍛性的因素歸納起來有()和()兩大方面。
9.金屬在塑性變形過程中三個方向承受的()數(shù)目越多,則金屬的塑性越好,()的數(shù)目越多,則金屬的塑性越差。
10.錘上模鍛的終鍛模膛設飛邊槽的作用是()和()以及保護模膛等。
11.模鍛件的分模面即上下模在鍛件上的(),為了便于模鍛件從模膛中取出,鍛件沿錘擊方向的表面要有一定的()。
12.板料沖壓的基本工序可分為()和()兩大類。
13.板料落料時,凹模的尺寸()落料件的尺寸,而凸模的尺寸小于落料件的尺寸;板料沖孔時,凸模的尺寸()孔的尺寸,而凹模的尺寸大于孔的尺寸。14.板料拉深時拉深系數(shù)m愈小,板料的變形量愈(),故多次拉深時,m 應愈取愈()。
15.為使彎曲后角度準確,設計板料彎曲模時考慮到()現(xiàn)象,應使模具的角度比需要的角度()。
16.板料彎曲時,彎曲線應()纖維組織,彎曲方向應()纖維組織。
17.板料沖壓基本工序沖孔和落料是屬于()工序;而拉深和彎曲則屬于()工序。
18.按照擠壓時金屬流動方向和凸模運動方向之間的關系,擠壓可分為()、()、()和()。
19、鍛造前金屬加熱的目的是為了提高(),降低(),并使()均勻。
二、判斷題
1.滑移是金屬塑性變形的主要方式。
2.變形金屬經(jīng)再結晶后不僅可以改變晶粒形狀,而且可以改變晶體結構。3.鎢的熔點為3380℃,當鎢在1200℃變形時,屬于冷變形。
4.金屬存在纖維組織時,沿纖維方向較垂直纎維方向具有較高的強度,較低的塑性。5.鍛造纖維組織的穩(wěn)定性很高,故只能用熱處理的方法加以消除。
6.金屬材料凡在加熱條件下的加工變形稱為熱變形,而在室溫下的加工變形稱為冷變形。7.鋼料經(jīng)冷變形后產(chǎn)生加工硬化而提高強度,鋼錠經(jīng)鍛造熱變形后因無加工硬化,故機械性能沒有改善。
8.自由鍛不但適用于單件,小批生產(chǎn)中鍛造形狀簡單的鍛件,而且是鍛造中型鍛件唯一的方法。
9.模型鍛造比自由鍛造有許多優(yōu)點,所以模鍛生產(chǎn)適合于小型鍛件的大批大量生產(chǎn)。
10.胎膜鍛造比自由鍛造提高了質(zhì)量和生產(chǎn)率,故適用于大件,大批量的生產(chǎn)。
11.帶孔的鍛件在空氣錘上自由鍛造時,孔中都要預留有沖孔連皮,而于鍛后沖去。
12.自由鍛造可以鍛造內(nèi)腔形狀復雜的鍛件。
13.錘上模鍛可以直接鍛出有通孔的鍛件。
14.自由鍛件上不應設計出錐體或斜面的結構,也不應設計出加強筋,凸臺,工字型截面或空間曲線型截面,這些結構難以用自由鍛方法獲得。
15.錘上模鍛時,終鍛模膛必須要有飛邊槽。
16.鍛造時,對坯料加熱的目的是提高塑性和降低變形抗力,所以,加熱溫度越高越好。
17.制定鍛件圖時,添加敷料是為了便于切削加工。
18.曲柄壓力機上的模鍛不能進行拔長.滾壓等制坯工序
19.在空氣錘上自由鍛造有孔的鍛件時,都不能鍛出通孔,而必須留有沖孔連皮,待鍛后沖去。
20.板料沖壓的彎曲變形,其彎曲的半徑越大,則變形程度越大。選擇題
1.鋼料鍛前加熱必須避免
()
a.氧化皮
b.熱應力
c.過燒
d.脫碳
2.鍛件坯料加熱時產(chǎn)生的過熱現(xiàn)象主要指()
a.晶界形成氧化層
b.晶界雜質(zhì)熔化
c.晶粒急劇變粗
d.晶粒細化
3.滑移總是沿著()晶面和晶向進行。
a.與外力成45度的b.密排
c.非密排
d.任意的
4.設計零件時的最大工作切應力方向最好與鋼料纖維組織方向成()
a.0度
b.30度
c.45度
d.90度
5.金屬經(jīng)過冷變形后,有()現(xiàn)象。
a.加工硬化
b.回復
c.再結晶
d.晶粒長大
6.經(jīng)冷軋后的15鋼鋼板,要求降低硬度,采用的熱處理方法是
()
a.再結晶退火 b.去應力退火 c.完全退火 d.球化退火 7.為了提高鍛件的承載能力,應該
()
a.用熱處理方法消除纖維組織
b.使工作時的正應力與纖維方向垂直
c.使工作時的切應力與纖維方向一致
d.使工作時的正應力與纖維方向一致
8.冷變形強化現(xiàn)象是指金屬冷變形后
()
a.強度硬度提高,塑性韌性提高
b.強度硬度提高,塑性韌性下降 c.強度硬度下降,塑性韌性提高
d.強度硬度下降,塑性韌性下降
9.起重用10噸的吊鉤,最合適的材料和生產(chǎn)方法是()
420-10鑄造而成d.35鋼鋼板切割而成
10.鍛件拔長時的鍛造比y 總是()
a.=1
b.>1
c.< 1
d.無所謂
11.胎膜鍛造是在()設備上使用胎膜生產(chǎn)模鍛件的工藝方法。
a.自由鍛錘 b.模鍛錘
c.曲柄壓力機
d.平鍛機
12.生產(chǎn)500kg 以上的鍛件毛坯,應采用
()
a.模型鍛造 b.胎膜鍛造 c.機器自由鍛造 d.手工自由鍛造
13.自由鍛鍛件上不應設計出
()
a.平面
b.消除空間曲線結構 c.圓柱面 d.加強筋
14.繪制模型鍛件圖時與繪制自由鍛件圖時考慮的不同因素有()a.敷料 b.分型面c.鍛件公差d.鍛件加工余量
15.板料沖壓拉深時,拉深系數(shù)m總是
()
a.>1
b.=1
c.=0
d.<1
16.拉深系數(shù)(m)是衡量拉深變形程度的指標,當變形程度愈大,則
a.m愈大
b.m=0.5
c.m>0.5
d.m愈小
17.大批量生產(chǎn)小鍛件應采用
()
a.胎膜鍛造
b.模型鍛造
c.手工自由鍛造 d.機器自由鍛造
18.拉深時凸模和凹模之間的單面間隙z與板厚度s應是
a z
b.z>s
c.z=s
d無所謂
19.利用模具使平板坯料變成開口空心杯狀零件的工序叫做()
a.拉深
b.彎曲
c.翻邊
d.成型
問答題
1.題圖所示鋼制拖鉤,可采用下列方法制造:
(1)鑄造
(2)鍛造
3)板料切割 試問何種方法制得拖鉤其拖重能力最大?為什么?
()
()
2.沖壓下圖所示桶形件,所用條料為寬105mm,厚1mm的低碳鋼板,按先后順序指出需要哪些沖壓基本工序?如果拉深1次完成,請計算拉深系數(shù)。
3.如圖所示零件為2mm厚的低碳鋼板沖壓件,試寫出該件的沖壓工序,并繪出相應的工序簡圖。
電工技術基礎題庫和答案篇三
通用技術(簡稱gt)在高中課程當中是指信息技術之外的,較為寬泛的、體現(xiàn)基礎性和通用性并與專業(yè)技術相區(qū)別的技術。通用技術習題及答案,歡迎閱讀參考。
河北省學業(yè)水平考試通用技術+答案
【單選題-1】
“汽車內(nèi)部配備的安全氣囊和成人安全帶對兒童可能就是安全隱患”,汽車安全專家提醒“兒童乘客使用標準安全帶
最好配以兒童增高坐墊,坐在副駕駛位置時必須關閉安全氣囊”。這說明技術具有(b)
①專利性;②兩面性;③目的性;④創(chuàng)新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單選題-2】
具有mp4 功能的手機要求能夠長時間播放視頻節(jié)目,這種設計要求電池的容量要大、體積要小,這促使電池生產(chǎn)廠家
加快研發(fā)高能微型電池。這個案例說明(a)
a.設計創(chuàng)新促進了技術的發(fā)展b.設計與技術的發(fā)展無關c.技術總是無法滿足設計的要求
d.技術的發(fā)展不需要設計
【單選題-3】
人類經(jīng)歷了使用簡單工具進行零件手工加工、使用傳統(tǒng)車床進行零件機械加工、使用數(shù)控車床進行工程設備的機械加
工等階段。這樣的發(fā)展過程屬于(b)
a.技術產(chǎn)生b.技術革新c.科學發(fā)現(xiàn)d.技術跳躍
【單選題-4】
近年來我國各地積極大力種植碳匯林,推廣碳匯經(jīng)濟,森林碳匯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在植
被或土壤中,從而減少該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這(c)
a.說明人們找到了一種新的經(jīng)濟增長模式
b.說明人們可以不要再種經(jīng)濟作物了
c.體現(xiàn)了人們依靠技術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友好關系
d.說明碳匯林會給地球帶來很大的污染
【單選題-5】
1769 年,瓦特在大量試驗的基礎上研制了第一臺單動式蒸汽機,引發(fā)了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同時由于技術具有(a),讓他成為一個富有的名人資本家
a.創(chuàng)新性b.目的性c.綜合性d.專利性
【單選題-6】
某產(chǎn)品由拖把、洗滌桶,甩干裝置組成(如圖所示)。該拖把形態(tài)新穎,操作方便,握把舒適,但拖地效果一般。腳
踩踏 板經(jīng)傳動裝置轉動甩干筐可甩干拖把,但踏板與傳動裝置容易膠離,導致無法工作,而且損壞之后不易維修。因
踏板與傳動裝置容易脫離,若要改進該部分結構,一般不需要考慮的因素是(d)
a.濕拖把的最大質(zhì)量b.腳踩力的大小c.傳動裝置的結構d.洗滌桶的質(zhì)量大小
【單選題-7】
汽車貼防爆膜,其具有很強的吸附力,當意外發(fā)生,玻璃破裂時可以粘合散裂的玻璃片,保護駕乘人員免受玻璃碎片的割傷。這是考慮了人機關系中的(d)
a.高效目標b.健康目標c.舒適目標d.安全目標
【單選題-8】
電工技術基礎題庫和答案篇四
汽車電工電子技術基礎習題2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單項選擇(每題1分共15分
1-8 b a c b b a a b 9-15 b a c c c a c 二.填空題(每題1分共16分
1.極板2。高3。整流4。一半5。斷開6。三7。爆燃傳感器8。一致 9.減小10。爆燃11。變?nèi)?2。閃光器13。聚光鏡14。頻率15。穩(wěn)壓器16。高
三.名詞解釋(每題3分共15分
1.制動防滑控制系統(tǒng):主要是防止車輛在泥濘或冰雪路面上行駛時驅動輪發(fā)生滑轉現(xiàn)象。
2.發(fā)電機外特性:發(fā)電機轉速一定時,發(fā)電機端電壓與輸出電流的關系,輸出電流增加時發(fā)電機端電壓有較大的下降。
3.主動安全:主動安全是避免事故發(fā)生裝置。目前主要有車輪制動器、防抱死系統(tǒng)、防滑系統(tǒng)、防撞系統(tǒng)、雨刮器與洗滌器等控制系統(tǒng)、轉向燈光與音響信號報警系統(tǒng)、雷達車距控制與報警系統(tǒng)等。
4.失速轉速:在前進擋或倒擋中踩住制動踏板并完全踩下油門踏板時,發(fā)動機處于最大扭矩工況,此時自動變速器的輸出軸及輸入軸均靜止不動,液力變矩器的渦輪也因此靜止不動,只有液力變矩器殼及泵輪隨發(fā)動機一同轉動,這種工況稱為失速工況,此時的發(fā)動機轉速稱為失速轉速。
:電子控制動力轉向系統(tǒng)在低速行駛時可使轉向輕便、靈活;當汽車在中高速區(qū)域轉向時,又能保證提供最優(yōu)的動力放大倍率和穩(wěn)定的轉向手感,從而提高了高速行駛的操縱穩(wěn)定性。
四.簡答題(每題6分共30分
三位三通電磁閥工作狀態(tài):答:3個位置,3個通道
①當電磁閥線圈無電流通過時:增壓狀態(tài),進液口與出液口直通,回液口關閉;②當電磁閥線圈小電流通過時:保壓狀態(tài),進液口、出液口,回液口關閉;③當電磁閥線圈大電流通過時:卸壓狀態(tài),出液口與回液口直通,進液口關閉。2.調(diào)節(jié)器為什么可以控制交流發(fā)電機的輸出電壓? 答:交流發(fā)電機的輸出電壓除了結構因素外,還區(qū)別于發(fā)電機的轉速和磁場的強弱,而發(fā)電機的磁場是由勵磁電流產(chǎn)生的,勵磁電流的大小對磁場的強弱有決定性的影響,調(diào)節(jié)器通過調(diào)節(jié)勵磁電流的大小進而調(diào)節(jié)發(fā)電機的輸出電壓。
3.簡述自動變速器的優(yōu)點。
答:①操縱簡單省力,提高行車安全性,行駛平穩(wěn)舒適性好。②有效地衰減傳動系扭轉震動,并防止傳動系過載。③延長發(fā)動機及傳動部件壽命,改善和提高汽車的動力性。④減少燃油消耗,降低排放污染。
采用的傳感器有哪些?其輸出信號怎樣? 答:①磁電傳感器:正弦波,模擬信號;②霍爾傳感器:方波,數(shù)字信號;③光電傳感器:方波,數(shù)字信號。
5.請將制冷循環(huán)劃分為高壓區(qū)域和低壓區(qū)域,制冷劑在什么地方是液態(tài)?什么地方是氣態(tài)?
答:從膨脹閥出口到蒸發(fā)器再到壓縮機入口為低壓區(qū)域,壓縮機出口到冷凝器,再到儲液干燥器、膨脹閥入口為高壓區(qū)域。制冷劑在蒸發(fā)器出口、壓縮機、冷凝器入口之間為氣態(tài),在冷凝器出口、儲液干燥器、膨脹閥入口處為液態(tài)。
五.分析題(每題12分,共24分 1.分析外搭鐵發(fā)電機工作過程
答:①點火開關sw剛接通時,發(fā)動機不轉,發(fā)電機不發(fā)電,蓄電池電壓加在分壓器r1、r2上,此時因ur1 較低不能使穩(wěn)壓管vs的反向擊穿,vt1截止,vt1截止使得vt2導通,發(fā)電機磁場電路接通,此時由蓄電池供給磁場電流。隨著發(fā)動機的啟動,發(fā)電機轉速升高,發(fā)電機他勵發(fā)電,電壓上升。(3分
②當發(fā)電機電壓升高到大于蓄電池電壓時,發(fā)電機自勵發(fā)電并開始對外蓄電池充電,如果此時發(fā)電機輸出電壓ub<調(diào)節(jié)器調(diào)節(jié)上限ub2,vt1繼續(xù)截止,vt2繼續(xù)導通,但此時的磁場電流由發(fā)電機供給,發(fā)電機電壓隨轉速升高迅速升高。(3分
③當發(fā)電機電壓升高到等于調(diào)節(jié)上限ub2時,調(diào)節(jié)器對電壓的調(diào)節(jié)開始。此時vs導通,vt1導通,vt2截止,發(fā)電機磁場電路被切斷,由于磁場被斷路,磁通下降,發(fā)電機輸出電壓下降。(3分
④當發(fā)電機電壓下降到等于調(diào)節(jié)下限ub1時,vs截止,vt1截止,vt2重新導通,磁場電路重新被接通,發(fā)電機電壓上升。(3分
周而復始,發(fā)電機輸出電壓ub被控制在一定范圍內(nèi),這就是外搭鐵型電子調(diào)節(jié)器的工作原理。
2.各部分元件名稱及工作原理
答:1蓄電池2點火開關3點火線圈4點火模塊5分電器6火花塞
①點火開關sw剛接通時,蓄電池正極---點火開關---點火線圈正極----點火模塊---搭鐵;
(3分
②當發(fā)電機旋轉后,分電器內(nèi)霍爾傳感器產(chǎn)生點火信號,驅動點火模塊內(nèi)晶體管開關作用, 使點火線圈初級線圈有電流通過,在次級產(chǎn)生感應電動勢;(3分
③點火模塊內(nèi)晶體管開關斷開瞬間,次級會產(chǎn)生高壓,經(jīng)過分電器后傳給火花塞點燃混合
氣。(3分
④當點火模塊內(nèi)晶體管開關再次接通時,在次級有產(chǎn)生感應電動勢,周而復始,點火系統(tǒng)
工作。(3分
電工技術基礎題庫和答案篇五
習題冊是根據(jù)國家教育部在新一輪國家規(guī)劃教材建設中開發(fā)立體化教學資源的部署,編寫出的與國家規(guī)劃新教材配套的立體教學材料。編寫本習題冊的目的是:①擴大學生課后練習范圍,進一步鞏固課堂教學知識和技能。②由于主教材篇幅有限,習題量相對較少,以此作為重要補充。③增加教材使用的彈性,便于不同地區(qū)、不同學校、不同基礎的學生選用。④方便教師改進教學,在一定范圍內(nèi)減輕他們的勞動。
該習題冊題型有填空題、判斷題、單項選擇題、作圖題、簡答題、計算題和實踐題七類,所有習題附有答案,可供教師選用時參考。其深度和難度的掌握及權重分配按下列原則執(zhí)行:1基礎題:與大綱規(guī)定的必學內(nèi)容配套。 2選做題:與大綱規(guī)定的選學內(nèi)容配套。
3雙證考試題:與國家職業(yè)技能鑒定的中級電工與本教材相關內(nèi)容配套的習題,供參加雙證考試的學生練習,在題號前用“*”標明。
4拔尖題:適當選擇全國職業(yè)技能大賽內(nèi)容中與本教材相關的內(nèi)容及近3年內(nèi)的高職考試有關本課程的題目提供尖子生練習。
為了適應絕大多數(shù)學生,各類題型權重分配原則為:大綱必學內(nèi)容習題70%;大綱選學內(nèi)容習題20%;拔尖題10%。
本習題冊的特點如下:
1嚴格按照大綱的要求把握其深難度。
2強調(diào)習題的基礎性。本習題冊面向大多數(shù)學生,非常注重結合學生的知識基礎與技能基礎。
3本習題冊涉及的內(nèi)容廣泛,是主教材習題量的擴大和補充。
4突出實用。本習題冊選用的題目力求避免公式推導和繁難計算,注重結合生產(chǎn)實際、生活實際。
本習題冊由曾祥富編寫1、2、4單元的練習題、檢測題并提供答案;劉曉書編寫單元3的練習題、檢測題;劉曉書、李虹燃共同編寫全書檢測題6并提供答案;劉曉書、王毅共同編寫全書檢測題七、八并提供答案;曾楠編寫5、6單元并提供答案;黃昌偉編寫全書檢測題一~五并提供答案;辜小兵負責審查、修改全書檢測題一~五及答案。王英復核了2、4單元練習題、檢測題及答案;李蓉負責復核部分計算題答案;全書由曾祥富統(tǒng)稿。在本習題冊的編寫過程中,得到重慶市渝北職教中心張揚群校長的關懷和大力支持,使編寫工作得以順利完成,在此一并致以誠摯的謝意!
本習題冊的編寫過程中,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加之時間倉促,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廣大讀者提出寶貴意見。
編 者
2010年7月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672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