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應該包括教學過程的詳細描述,以及教學時的提問和引導方式。教案的編寫需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隨后小編為大家推薦了一些經(jīng)典的教學案例,供大家參考借鑒。
祖孫樂小班教案篇一
1、了解家庭中祖輩的稱謂和關系。
2、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要像小兔一樣尊重、關心長輩。
1、請家長配合帶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和孩子在一起的照片。
2、《愉快的一天》幼兒用書。
3、投影儀、電視。
導入語:
寶寶,看老師手里有什么?(小球)哦!對,老師手里有小球。看!老師要發(fā)出神奇的力量,把小球變成兩個。我們的魔法咒語是什么來?(烏拉烏拉k呦)看!變成兩個了。老師厲不厲害?(厲害)。
老師還帶來了一個魔術。
1、讓幼兒觀察圖片,并自由討論都有誰。
寶寶,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小明一家的全家福)打開電視機。請寶寶用你雪亮的小眼睛看一下小明家中都有誰?小朋友們討論一下,一會我讓小朋友舉手回答。
2、分別請幼兒向自己的伙伴介紹講述板上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
好!請小朋友坐好,請寶寶看一下照片上有誰?(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我)他們是誰的爸爸媽媽呀?(小明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和小明哪些地方不一樣?(他們都比小明年齡大)。
你喜歡和他們交朋友嗎?(喜歡)和小明爸爸打聲招呼吧?(叔叔好!)小明媽媽?(阿姨好!)爺爺?(爺爺好)奶奶?(奶奶好)小明?(小明好?。?。
那小朋友看一下誰的年齡最大?(爺爺)誰的`個子最高?(爸爸)。小朋友可真厲害??!回答的這么準確!鼓勵一下自己。
4、故事:
《愉快的一天》,圖,讓幼兒邊看圖教師講故事,講完故事提問:
1)故事中有誰?
2)兔爺爺兔奶奶為什么很高興?
3)小兔見到爺爺奶奶是怎么說的?
4)他們是怎樣去采蘑菇的?
5)兔弟弟對奶奶說了些什么?
6)回家時兔妹妹是怎樣說的?
5、教師完整的給幼兒講一遍故事,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小結:
教育幼兒尊敬老人,替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動結束:
爺爺、奶奶現(xiàn)在年齡很大了,還要干活、還要照顧小朋友們,他們很累,所以小朋友們要關心、照顧、尊敬爺爺、奶奶,平時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錘錘背、拿碗筷、掃掃地…)。
祖孫樂小班教案篇二
二、活動目標:
1、了解家庭中祖輩的稱謂和關系。知道該如何正確稱呼他們。(難點)2、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要像小兔一樣尊重、關心長輩。(重點)
三、活動準備:
1、請家長配合,讓孩子帶來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照片。
2、《愉快的一天》的故事圖片,幼兒圖書第1冊第6——9頁。
四、活動過程:
(一)通過觀察、引導的方法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幼兒觀看自己帶來的照片。
姥爺)是什么樣的?
(2)重點引導
——師:他們誰的年齡大?誰的個子高?他們喜歡吃什么?
小結:通過觀察、引導讓幼兒了解家庭中的祖輩的,知道該如何正確稱呼他們。
(二)講述、圖片引出故事《快樂的一天》。
(1)講述引出故事《快樂的一天》
——師:小朋友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在一起是不是特別快樂?(是)
——師:那么你想知道兔寶寶跟爺爺奶奶在一起是不是也很快樂呢?(想)
(2)出示圖片《愉快的一天》,給幼兒講故事。
小結:根據(jù)小班年齡教師通過提問、圖片的形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
(三)看圖書,引導幼兒看圖講故事。
——師:請幼兒分享交流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一起相處的經(jīng)驗。說一說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是怎么疼你的?(和你一起玩,買好吃的等)你能幫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做什么? (捶背、端茶等)
小結: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很愛我們關心我們,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像小兔子一樣尊重、關心長輩,做一個聽話懂事的乖寶寶。
活動延伸:
請家長周末帶孩子看望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引導孩子為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重點分析:(二)(三)中完成,通過提問法、講述法、討論讓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要尊重、關心長輩。
難點分析:(一)中完成,通過觀察、提問、引導的方法讓幼兒了解家庭中祖輩的稱謂和關系,知道如何稱呼他們。
祖孫樂小班教案篇三
活動目標:
1能分清鞋的左右,學會自己穿鞋,提高觀察辨別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2體驗自己做事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布娃娃一個,每人一雙拖鞋、《大鞋小鞋》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布娃娃做客。
師:小朋友,今天布娃娃來我們班做客了,你們歡迎嗎?
引導幼兒從上往下觀察,發(fā)現(xiàn)布娃娃的鞋子穿反了。
(請一位小朋友來幫助布娃娃糾正)。
二幼兒討論:怎樣分清鞋子的正反?
師:誰來教教布娃娃,怎么樣才能把鞋穿對了。
(請幼兒討論,說出穿鞋的方法)。
小結:兩只鞋子碰碰頭,搭扣都朝外面笑,左右兩邊各一只,鞋寶寶穿好了。
三幼兒操作,嘗試辨別鞋子的正反。
1請小朋友每人從籃子里找出一雙鞋,幫它們配對。
2大家一起來檢查,看看自己的鞋子是不是放對了。
3邊念兒歌邊示范如何將兩只鞋放正。(兒歌:兩個好朋友,頭兒碰著頭,中間有個小嘴巴,對我笑哈哈!)。
四游戲:碰一碰。
師:你們想和笑哈哈的鞋寶寶做游戲嗎?請幼兒一起穿上大鞋來玩?zhèn)€游戲吧。
五送鞋寶寶回家。
1我們的鞋寶寶累了,我們把它們送回家(將鞋送回鞋柜并放整齊)。
2請幼兒脫下自己的鞋,玩“碰一碰”的游戲。
3游戲結束時要求幼兒迅速穿好鞋子,教師注意檢查幼兒是否分清鞋子的左右。
六拓展:鼓勵幼兒盡量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
2小結:你們真棒!我們要從小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個能干的好孩子!
祖孫樂小班教案篇四
活動目標:
1.能聽從指揮進行游戲,體驗當小小飛行員的光榮感。
2.在游戲中提高自己的平衡能力。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5.鍛煉幼兒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
活動準備:
歡快的音樂一段。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隨著音樂模仿小鳥飛、小兔跳、小貓走等,開汽車、火車、飛機等動作,活動身體的各個部位。
二、游戲:小小飛行員。
2、玩游戲。
教師講解游戲玩法:教師當司令發(fā)命令,幼兒當小小飛行員雙手展開做開飛機,聽到司令說:“上飛機”飛行員單腳站立,“飛機起飛”飛行員四散開飛機,“飛機鉆在云層迷失方向”小飛行員原地轉圈,“飛機飛出云層,繼續(xù)向前飛”飛行員又四散飛開,“下飛機”飛行員站停,游戲結束。
3、幼兒游戲幾次,提醒幼兒飛的時候不要碰撞了。
三、放松運動。
聽音樂做上、下肢放松運動、開飛機出場。
活動反思:
首先,活動的開始部分,我利用在線上開飛機做準備運動展開。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氛圍下,做針對平衡的熱身活動,為下面的環(huán)節(jié)做好鋪墊。中間我還穿插了走、跑、蹲、墊腳等多種趣味的走線方法,孩子有比較強的學習興趣。
第二環(huán)節(jié)直接利用情境“停飛機”非常自然的引出。在利用三種方法停飛機的時候,有些挑戰(zhàn)性,但是孩子們都完成的比較好。
祖孫樂小班教案篇五
《小貓釣魚》是深受幼兒喜歡的一個故事,作品的語言優(yōu)美,故事生動有趣,角色特點鮮明,非常適合讓幼兒聽賞。我們用《小貓釣魚》這一內(nèi)容,針對各年齡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特點,在不同年齡班實施。
教學。
并著力研究適合各年齡班幼兒學習的途徑和方法。如小班的重點是聽賞、感受、理解故事內(nèi)容與角色形象;中班的重點是學習故事與表演;大班的重點是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與線索創(chuàng)編故事能將故事寓意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通過對同一內(nèi)容的研究主要引領教師注重運用學習策略通過對幼兒學習機制的探索創(chuàng)新幼兒的學習方式。
本次聽賞活動,我按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創(chuàng)設了一個音樂情境,巧妙地為故事中的角色設計了音樂形象,讓幼兒在游戲中感受故事、理解故事,樂于模仿與表現(xiàn)。
活動目標:在音樂情境中感受角色形象,樂意模仿并表現(xiàn)。
活動準備:小水桶12個,小魚竿12個,故事視頻、ppt,玩具蜻蜒、蝴蝶各一只。
活動過程。
一、猜猜畫畫——小魚。
1.提問:看,這是什么呀?像什么呢?
(引導幼兒觀看ppt畫面上先后出現(xiàn)的線條、正方形圖案、三角形圖案等,并猜猜講講。最后在畫面上出現(xiàn)一條單線、尾巴會動的小魚。)。
2.幼兒跟畫小魚。
(引導幼兒伸出自己的食指,看著ppt畫面上的線條,隨著教師的提示語跟畫小魚。)。
二、看看聽聽——小貓釣魚。
1.聽第一段故事(播放視頻,并打開錄音機配上舒緩的音樂)。
2.(播放音樂)聽,誰來了?
(定格畫面,音樂暫停,教師拿出一只會“飛”的玩具蜻蜒,蜻蜒隨著鋼琴旋律在教室里飛舞。)。
3.蜻蜒飛來了,幼兒和蜻蜒一起玩。
(幼兒自由地與蜻蜒一起快樂地飛舞和玩耍。)。
教師小結:你們都喜歡和蜻蜒玩,小貓也和你們一樣喜歡和蜻蜒玩。
4.(播放視頻,鋼琴配樂)繼續(xù)聽故事、看視頻。
5.(播放音樂)聽,誰又來了?
(定格畫面,音樂暫停,教師拿出一只會“飛”的玩具蝴蝶,蝴蝶隨著鋼琴旋律一會兒高飛、一會兒低飛。)。
6.蝴蝶飛來了,幼兒和蝴蝶一起玩。幼兒聽辨高、低音,模仿蝴蝶的動作。
(鋼琴奏出高、低音旋律的變化,教師引導幼兒聽辨高、低音,并用動作表現(xiàn)蝴蝶飛舞的姿態(tài)。)。
7.(播放視頻,鋼琴配樂)繼續(xù)聽故事、看視頻。
一只蝴蝶飛來了,蝴蝶真美麗,小貓看了真喜歡,放下魚竿,又去捉蝴蝶。蝴蝶飛走了,小貓又沒捉到,他空著手回到河邊。一看,貓媽媽又釣到了一條大魚。小貓說:“真氣人,我怎么一條小魚也釣不著?”
8.提問:小貓為什么就沒有釣到魚呢?
(幼兒自由回答。)。
9.(播放視頻)聽一聽貓媽媽的話。
貓媽媽看了看小貓,說:“你一會兒捉蜻蜓,一會兒捉蝴蝶,怎么能釣到魚呢?釣魚就要一心一意。要把魚竿拿得穩(wěn)穩(wěn)的,不能動,眼睛看著水面,看看魚是不是上鉤了?!?/p>
10.貓媽媽是怎么說的呢?
(引導幼兒模仿貓媽媽的話。)。
11.小貓應該怎么做才能釣到魚呢?我們來試試,然后告訴小貓。
(教師拿著魚竿,學小貓釣魚,引導幼兒運用貓媽媽的話提醒小貓。)。
教師小結:蜻蜒來了,不理它,蝴蝶來了也不能和它玩,要把魚竿拿得穩(wěn)穩(wěn)的,不能動,眼睛看著水面,看看魚是不是上鉤了。你們會了嗎?我們來教教小貓吧。
三、
玩玩唱唱——我們來釣魚。
1.幼兒和小貓一起釣魚。
教師給每位幼兒一根魚竿,一只小水桶(每只小水桶里事先貼好2~5條“小魚”),學小貓釣魚。教師引導幼兒一邊釣魚,一邊學說貓媽媽的話。
2.蜻蜒、蝴蝶飛來,引導幼兒模仿故事中的語言,提醒小貓。
教師用故事內(nèi)容小結:蜻蜒又飛來了,蝴蝶也飛來了,小貓就像沒看見它們一樣,一步也不走開。不一會兒,魚竿往下沉,還動起來了,小貓使勁把魚竿往上一甩,“啊”一條大魚釣上來啦。小貓高興地喊了起來:“我釣到大魚啦,我釣到大魚啦!”
(幼兒在情境中多次游戲和體驗。最后,播放ppt,讓幼兒充分感受小貓釣到魚后的快樂。)。
3.小朋友釣到魚了。
“小朋友,看,我們的魚竿也動起來了,趕快使勁把釣竿往上一甩,我們也釣到大魚啦!”
4.集體數(shù)數(shù),小貓釣到了幾條魚。
(播放ppt,上面有4條小魚,引導幼兒一起數(shù)數(shù)。)。
5.幼兒數(shù)數(shù)自己釣到的魚。
(幼兒從小椅子下拿出小水桶,打開蓋子,數(shù)一數(shù)教師事先貼在小水桶里的小魚有幾條。)。
6.唱唱“釣魚歌”。
(幼兒拎起小水桶,背上魚竿,愉快地與教師一起唱起歌來。)。
附歌詞:
釣,釣,釣小魚,小魚釣到了。
念白:數(shù)一數(shù),有幾條,(告訴我,有幾條)一條、兩條、三條、四條,小魚好多呀!
小百科:貓,分多種,是鼠的天敵。各地都有畜養(yǎng)。有黃、黑、白、灰等各種顏色;身形像貍,外貌像老虎,毛柔而齒利(有幾乎無毛的品種)。以尾長腰短,目光如金銀,上腭棱多的最好。身體小巧,樣子招人喜愛。好奇心重。
祖孫樂小班教案篇六
活動名稱:我的小手(小班)。
活動目標:讓幼兒了解自己的小手,樂意用語言表達。
活動環(huán)節(jié):
一、引出主題。
1、師:快來,快來我們一起來做游戲啦!
2、(放音樂)做游戲。教師邊講邊做動作。
3、師:剛才我們一起做游戲了,是用我們身體的哪個部位呀?
二、游戲:認識小手。
1、師:看看我們手上都什么?
2、師:有幾個手指啊,來數(shù)一數(shù)?
3、師:你認識他們嗎?
指導:
(1)我們一起來拉拉勾,拉勾的手指叫什么?
(2)看看我們的黑板在哪里???你們用的是那根手指啦,它叫什么?用食指指給我看看,風琴在哪里、電燈在哪里。
(3)寶寶們真聰明,看看我用了哪根手指?
(4)我們把小手拿出來看看誰最高啊?它旁邊各有幾根手指啊?所以它叫中指,在中間的。
(5)還有一跟手指真可憐沒人踩它,它沒有名字,所以叫無名指。
4、出示手圖片,圖字相結合小結:邊說邊出示字。
三、
游戲“變魔術”
1、師:我們的小手會變魔術:小手小手變魔術,變出小雞嘰嘰嘰。
2、幼兒變魔術。
3、教師用兒歌。
總結。
出來。
四、能干的小手。
1、師:我們的小手除了變魔術外,還可以干嗎?
3、師:看看小橘子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小橘子,圓又圓,剝開橘皮露橘瓤,爸爸媽媽吃了甜到心里面。
祖孫樂小班教案篇七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感知土豆在清水和鹽水中的不同。
2.樂于探索,喜歡玩科學小游戲。
活動準備:
土豆拼盤、鹽、調(diào)羹、泡沫板、木頭玩具等。
活動過程:
1.欣賞土豆拼盤,視頻了解土豆的一般特征。
(1)欣賞土豆拼盤,說說像什么?
(2)猜猜這些美麗的圖畫是用什么做成的`?
(3)觀看ppt,說說土豆的一般特征。
2.觀察土豆在清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
(1)提出問題:土豆娃娃想游泳,猜猜它在水里會怎樣?(用站和蹲的動作表示沉和?。?/p>
(2)幼兒第一次操作,感受土豆的沉浮。
3.第二次操作,借助輔助材料讓土豆娃娃浮起來。
t:你能讓土豆娃娃浮在水面上嗎?請你們?nèi)ピ囋嚢桑?/p>
4.教師“變魔術”
t:老師要變個魔術讓土豆娃娃自己浮起來呢!加上“魔粉”攪一攪,土豆娃娃浮起來?。ㄑ埿∨笥岩黄鹉睢爸湔Z”)。
5.再次操作。
t:是不是加了鹽土豆娃娃就會浮起來呢?請你去試試吧!
t:為什么有的土豆娃娃浮了起來,有的土豆娃娃還是沉在水底呢?
6.操作驗證。
延伸延伸:
t:你們真棒,都獲得了成功。那在水中加入糖、奶粉等其他東西土豆娃娃會浮起來嗎?我們下次再來試試吧!
祖孫樂小班教案篇八
2、 在游戲和親自操作中發(fā)展辨別力。
娃娃1個,1袋糖(其中1粒糖紙為黃色,其余為紅色),1盒珠珠(糖和珠珠的數(shù)量各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
(一)送糖
1、 摸糖。請2—3位幼兒上來摸一摸。
2、 看糖。請大家看看有多少糖?一樣嗎?
3、 分糖。請每位幼兒拿一粒糖。
(二)送珠珠
1、 摸珠珠。摸摸有什么?聽聽有多少?
2、 猜珠珠。幼兒相互玩猜珠珠的游戲。
3、 找珠珠。一粒粒的珠珠合起來又變得怎樣?
(三)在自己身上尋找
哪些東西有許多,哪些東西只有1個?
(四)在教室內(nèi)尋找
教室里哪些東西有“許多”?哪些東西只有“1”?
設計思路:根據(jù)小班幼兒學習數(shù)的特點來看。孩子學數(shù)比較形象、直觀。因此,我設計了這一教學活動。讓幼兒通過老師所提供的特定的材料來感知“1”和“許多”這兩個不同的量,使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感知數(shù)概念。
祖孫樂小班教案篇九
1、學會拋球和接球的技能。
2、在游戲中嘗試快速地拋接球,體驗活動的樂趣。
1、皮球人手一個。
2、教師課前為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3、準備寬廣的活動場所。
1、為幼兒墊好毛巾在背上,對幼兒進行戶外活動的安全教育和上下樓梯的安全教育。
2、組織幼兒有序來到戶外場地上。
教師帶領幼兒玩球:雙手抓球,兩臂上舉,繞球走,夾球跳。
1、教師出示皮球:大家想一想球還可以怎么玩?
2、幼兒將自己的方法介紹給大家?
3、教師演示拋接球:老師的這種玩法叫什么?
4、教師講解示范:雙手捧球往上跑拋,看準球,雙手抱住。這種方法叫拋接球。
小班拋球教案2
5、幼兒分散練習拋接球。
6、找一個伙伴,把一個球放回框里,兩個人一起玩互相拋接球。
1、玩法:幼兒聚攏在場地上,老師手持求,把球拋起的同時喊一個幼兒的名字,被喊到的幼兒迅速跑過來接球,其余幼兒四散跑開。老師喊“定“。所有幼兒都停下,此時,接球人將球滾向其中一名幼兒,如果被擊中,則要暫停游戲。
2、如果老師喊了“定“,所以幼兒都不能再跑。
3、組織幼兒游戲。
祖孫樂小班教案篇十
1、傾聽故事,知道幫助別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2、能說出繩子是如何幫助小老鼠和小羊的。
1、一根細繩子和一根粗繩子。
2、掛圖、故事磁帶。
1、教師先出示一根細繩子,引發(fā)幼兒興趣,讓他們說說這是什么;然后出示一根粗繩子并進行比較,讓幼兒說說哪根繩子粗,哪根繩子細?!澳銈冎浪鼈冇惺裁从脝??這是兩根能干的繩子,它們經(jīng)常幫助別人。”
2、教師出示圖片,告訴幼兒故事名稱,并按照掛圖順序有表情地講述故事。
4、幼兒完整地聽一遍故事,教師引導幼兒學故事中的對話。
小朋友一起聽音樂。
祖孫樂小班教案篇十一
1、理解故事,了解各種熱乎乎的事物。
2、結合生活經(jīng)驗,探索日常生活中各種熱乎乎的事物。
3、參與猜測和講述自己了解的各種熱乎乎的事物。
1、小熊、小狗、小麻雀、老狼、小公雞玩具或圖片。
2、大樹、小屋、石頭桌面道具或圖片背景。
1、出示教具講故事,引出主題。
(1)教師:夏天到了,天氣真熱!剛才從教室走到這里都讓我熱得受不了。瞧,森林里的動物們都聚在大樹下面乘涼、聊天,一起聊什么東西是最熱的。
(2)出示道具或背景圖片,然后邊講述故事邊操作玩具或圖片。(從開始至會燒掉許多東西)
(3)教師:誰還記得剛才小松鼠說什么東西最熱?為什么?(因為它毛絨絨的尾巴影響了它散熱。就像夏天蓋著大被子一樣)
那熊認為什么是最熱的?為什么?(像夏天穿棉襖)
狗認為什么是最熱的?為什么?(我這有塊大石頭,……原來,石頭被太陽曬熱了,小狗踩在上面就會覺得熱了)
小麻雀又說什么是最熱的呢?為什么?(是煙囪里冒的熱氣太燙了,讓小麻雀的羽毛差點被燙焦)
狼又認為什么東西是最熱的?為什么?
(4)教師:你們認為什么東西是世界上最熱的?(幼兒猜測,哦,你跟**小動物的觀點是一樣的,認為 是最熱的。)
正在大伙聊得正起勁的時候。一只不起眼的小青蛙跳了出來說:“嘿,你們說得都對,可是,你們又說錯了,世界上最熱的東西就在你們頭頂上?!闭f完,“撲通” 一聲跳進了河里?!瓉硇∏嗤苷f的是?那現(xiàn)在你們知道世界上什么東西是最熱的了嗎?(原來是我們頭頂上的太陽?。。?/p>
下面,讓我們再來聽一遍這個故事好嗎?(老師完整講述故事)
2、啟發(fā)幼兒探索各種熱乎乎的東西。
教師:除了剛才小動物說的熱乎乎的東西外,你在家里、在幼兒園、或者其它地方,你還知道哪些東西是熱乎乎的?(熱乎乎的滑梯、熱乎乎的水泥地、熱乎乎的旗桿、墻壁、玻璃等。)
原來,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那么多熱乎乎的東西,那你們想不想看一看最熱的太陽,摸一摸在太陽下熱乎乎的東西?但是在看之前要用上這遮陽紙保護好眼睛喲!
祖孫樂小班教案篇十二
1.能根據(jù)‘笑和哭’的表情圖進行大膽的想象。
2.認識漢字‘笑和哭’。
3.能用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心情體驗。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笑和哭’的表情圖各一副,苦笑的錄音,沒人兩張字卡。
步驟:一:游戲.誰來了?
師:今天老師帶來兩位貴客,你們想不想知道他是誰呀?
二:觀察‘笑和哭’兩張不同的表情圖,讓幼兒說出他們各自的表情,并學著他們的樣子作出相應的表情。
三:學習漢字‘笑和哭’
1.出示漢字‘笑’
2.出示漢字‘哭’
3.比較兩個字找不同
4.幼兒拿漢字卡認讀
四:播放輕音樂玩游戲
教師拿出什么字寶寶。請幼兒作出相應的表情。
教師拿出什么表情圖,幼兒拿出相應的卡字寶寶
五:活動結束:
使這節(jié)課不會枯燥無味,我利用小班小朋友的年齡特點,準備了聽表情情緒的錄音來引題,小朋友們學的很愉快.很開心 的。
祖孫樂小班教案篇十三
1、在游戲中,使幼兒探索讓蛋站立的多種方法。
2、發(fā)展幼兒思維能力與動手能力。
3、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培養(yǎng)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興趣。
1、以音樂活動,激發(fā)幼兒參加實驗的興趣。
(1)教師彈奏樂曲,幼兒做律動《這是小兵》。
師:小朋友們聽這是什么音樂呀?讓我們一起來學做解放軍好嗎?立正!
(2)出示蛋寶寶。
2、讓幼兒探索,尋找在平面上讓雞蛋站立的方法。
(1)給每人提供一個蛋,讓幼兒操作,尋找使蛋站立的方法。
師:有小朋友說可以,也有小朋友說不可以,那究竟可不可以呢?李老師請小朋友輕輕的去試一試。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并及時鼓勵。
(3)小結。
師:蛋寶寶可以像解放軍一樣做立正的動作嗎?你是怎樣讓它站起來的呀?
3、提供不同材料,讓幼兒再次探索使蛋站立起來的多種方法。
(2)幼兒動手操作,借助各種材料自由探索使蛋站立的方法。
(3)師生共同總結“蛋寶寶站立的各種方法”。
4、裝飾蛋寶寶。
師:蛋寶寶是站起來了,可是我覺得他還不像解放軍,為什么呢?
師:解放軍應該有什么呀?可是蛋寶寶有嗎?那怎么辦呢?
師:李老師為蛋寶寶準備了,但是要請小朋友幫他們涂上顏色然后剪下來貼到蛋寶寶身上。
5、展示蛋寶寶,與蛋寶寶一起學做解放軍。
師:好,立正!
請幼兒講述用幾種方法使蛋寶寶站立,并操作演示。
祖孫樂小班教案篇十四
1.區(qū)別并練習發(fā)出n、l兩個音。
2.理解簡單的游戲規(guī)則,學會用禮貌用語稱呼“您”與“您好”。
3.大膽參與游戲活動、感受游戲中的樂趣。
1.拐杖、圍裙、頭巾。
2.南瓜教具若干,籃子3-5個。
1.設置游戲情境。
教師扮作老奶奶,頭上扎著頭巾,腰間系著圍裙,手中拿著拐杖,面向全體幼兒,采用集體和個別練習的方式與幼兒相互問好。如:老奶奶說:“小朋友們好!”幼兒答“奶奶好!”“××小朋友好!”個別幼兒答:“奶奶好!”幫助幼兒練習發(fā)準“奶奶”的字音,并會跟年長的人打招呼“您好”。
接著繼續(xù)以老奶奶的口吻說:“我年紀大了,做事不靈活了,我想請小朋友把種在地里的南瓜送到我家,好嗎?”激發(fā)幼兒產(chǎn)生幫助老奶奶的愿望。
2.交代游戲的玩法及簡單的規(guī)則。
教師用語言交待或配以動作示范向幼兒介紹游戲的過程,要求幼兒手拿籃子,邊念兒歌邊走。兒歌念完后必須站在某一個幼兒的面前,然后將籃子交給他。交換位置后,游戲繼續(xù)進行。聽到“老奶奶來了”的聲音后,幼兒應將籃子里的南瓜送給老奶奶,井大聲地說:“老奶奶您好!這是您的南瓜。”
3.教師參與并引導幼兒游戲。
(1)教師帶領幼兒學習游戲兒歌,重點幫助幼兒發(fā)準“奶奶、南瓜和籃子”等字音。
(2)教師裝扮小朋友。邊念兒歌邊送南瓜,將籃子送給一位能力較強的幼兒。開展游戲2-3輪后,教師發(fā)出指令,幼兒聽到指令后將南瓜送給老師。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幼兒熟悉游戲的整個過程。
4.幼兒自主游戲。
教師請3-5位幼兒給奶奶送南瓜,請一位幼兒扮作老奶奶。小朋友手提籃子,邊念兒歌邊送籃子。交換位置后坐下,游戲繼續(xù)進行。輪換幾個幼兒后,教師說:“奶奶來了!”扮奶奶的幼兒走上臺來。小朋友們說:“老奶奶,您好! 這是您的南瓜?!辈⒒@子中的南瓜拿到奶奶的桌前。老奶奶說“謝謝你”。然后,在籃子里再裝進南瓜,另請3-5名幼兒上來,游戲重新開始。
祖孫樂小班教案篇十五
1.掌握雙腳向前行進跳、手腳著膝爬的動作。
2.遵守游戲規(guī)則,初步感受競賽的樂趣。
一、引題師:《烏龜賽跑》的故事小朋友都很熟悉了,故事里的烏龜和小兔子決定今天再來比比誰跑的比較快。小兔子上次輸?shù)舯荣惡茈y過,決定好好練習一下再跟烏龜去比賽,烏龜呢!它也要好好練習,希望能爬的快一點。
二、熱身操隨音樂跟著老師一起做各種兔子、烏龜?shù)臒嵘韯幼鳌?/p>
三、在游戲中自由探索行進跳、手腳著膝爬的動作
1.幼兒自由選擇角色練習動作。
2.請動作正確的"兔子"和"烏龜"示范,老師講解。
3.自由結伴練習動作。
4.交換角色練習動作。
四、游戲"烏龜賽跑"
1.教師講解:兔子和烏龜要開始比賽了,這里有扮演兔子和烏龜?shù)牡谰?,你想變成誰就選擇它的道具打扮自己。要求第一只兔子從起點跳到終點后,第二只兔子才可以出發(fā),這樣一個接一個地往前跳;烏龜也一樣,第一只烏龜爬到終點后,第二只烏龜才可以出發(fā),一個接一個往前爬。
2.競賽游戲:將兔子和烏龜分成兩組站在起點處,游戲開始,每組幼兒依次做相應動作前往終點,先到達的一組獲勝。
3.比賽開始,播放輕快的音樂,所有兔子和烏龜一個接一個往前跳或爬,先到達終點的一組就贏了。
4.點評幼兒游戲,指出不規(guī)范的動作,提醒幼兒要遵守的規(guī)則。
5.鼓勵幼兒交換角色進行游戲,體驗不同角色帶來的樂趣。
6.物品,結束活動。 4:00-4:15 離園準備
祖孫樂小班教案篇十六
1、幼兒認識大蒜和辣椒,會用它們擺設漂亮的造型。
2、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和動腦能力。
1、大蒜和辣椒若干,簍子若干,
2、打蒜寶寶和辣椒娃娃各一 個且背面寫有謎語兩則, 照像機一個。
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
一、導入課題,引起幼兒興趣。
1、師:小朋友,今天我給你們請來了兩位小客人,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第一位。(幼兒鼓掌)
師:這是什么客人呀?怎么有很多字在身上,我們來看看這上面寫了什么?師讀謎語:“一些好兄弟,緊緊再一起,剝?nèi)グ滓路蠹揖头蛛x” 。幼兒動腦猜謎語。大蒜寶寶轉身表揚幼兒。
2、師請出第二位小客人(幼兒鼓掌)。師:哦,原來第二位客人也要出難題給小朋友,師讀謎語:“紅口袋,綠口袋;口袋里面子兒白;餐桌上面擺出來;有人歡喜有人愛。幼兒動腦猜謎語。辣椒娃娃轉身表揚幼兒。
二、認識大蒜和辣椒
1、 師:今天有這么多的大蒜寶寶和辣椒娃娃到這里做客,你們高興嗎?師幼一起唱《小豬嚕嚕》再次歡迎。
2、 師分別出示大蒜和辣椒剝開請幼兒認識它們,并告訴幼兒大蒜和辣椒可以做菜的佐料,那樣可以使其它的菜更加好吃。
三、擺設漂亮造型
今天我們請來了這么多的大蒜和辣椒,就是要利用它們擺設出漂亮的造型。師示范擺設,幼兒猜老師擺設的是什么東西。
四、幼兒操作,師巡指導,并提出要求
你們旁邊的大蒜和辣椒都著急了,我們輕輕的拿出它們來,動腦想想還可以擺出什么不同造型,擺的好的小朋友老師把它照下來。
五、總結
師: 蒜寶寶和辣椒娃娃要回家了,它們想請小朋友到它們的家去玩。幼兒排好隊走出教室。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7037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