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前后教案(模板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3 08:11:21
一年級前后教案(模板15篇)
時間:2023-12-03 08:11:21     小編:紫薇兒

教案是教師在備課階段為了有效實施教學而制定的一種教學計劃和指導工具。教案的內(nèi)容布局要合理,注重知識的層次性和遞進性。在編寫教案時,教師可以結(jié)合具體的教學情境和學生的學習風格,設(shè)計個性化的教學方案。

一年級前后教案篇一

2、通過創(chuàng)設(shè)運動會的情境過程,用語言表達實際情境中物體間的前后關(guān)系。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及應用意識。

重點。

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前后位置關(guān)系。

難點。

體驗前后位置關(guān)系的相對性。

關(guān)鍵。

體驗前后位置關(guān)系的相對性。

教學內(nèi)容。

1、今天,我們的好朋友小淘氣想請大家?guī)蛡€忙,你們愿意嗎?

(記住自己前面是誰,后面是誰就可以了)。

(小鹿、小松鼠、小兔、小烏龜和小蝸牛)。

(如有人說大象的話就提醒:大象相當于我們的體育老師,他是裁判)。

2、那你們猜一猜誰會跑在最前面呢?為什么?

3、一起來看一看猜的對不對。(播放flash)。

4、誰跑在最前面?(小鹿)。

5、睡在它的后面?(小兔)。

(引導學生說完整:小兔在小鹿的后面)。

6、小兔在小鹿的后面也就是說小鹿在小兔的?(前面)。

7、誰來完整的說一遍?

(小鹿在小兔的前面,小兔在小鹿的后面)。

(讓多個學生練習說)。

8、誰在小兔的后面?

(小松鼠在小兔的后面)。

那小兔在小松鼠的?(前面)。

完整說(小兔在小松鼠的前面,小松鼠在小兔的后面)。

9、老師都糊涂了,怎么一會小兔在前面,一會小兔又在后面呢?

(因為和小鹿比,小兔在后面,和小松鼠比,小兔在前面)。

11、說一說小松鼠在誰的前面?小松鼠在誰的后面?小烏龜在誰的前面?在誰的后面?

12、選擇一個你喜歡的動物,同桌兩人練習說一說。

2、說一說1號車排第幾?5號車在幾號車的后面,在幾號車的前面?(4、2、3)。

完整的把題再讀一遍。

3、書上56頁有一道題和它非常相似,你們試著來做一下。

4、照樣子,你還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3號車排第幾?2號車排第幾?3號車在幾號車的前面?在幾號車的后面……)。

(1)回過頭來看一看你的后面同學,說一說你的前面是誰?后面是誰?

(指名練習回答)。

(2)說一說你的前面有哪些同學?后面有哪些同學?

(3)第3豎排起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xx同學前面有幾個人?后面有幾個人?

(多練習幾個同學)。

這輛車是從哪開來的?(火車站),

下一站是?(大連灣)。

我們要去振興路小學,還有幾站?(3站)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下。

如果不去學校了,我們?nèi)ゴ筮B灣,還有幾站?(2站)。

去公園?(1站)。

1、剛才同學們學得非常好,老師出一個難題來考考你,你們敢接受挑戰(zhàn)嗎?

2、小鹿前面有4個人,后面有3個人,這一排一共有多少個小動物?(8個)。

怎么算的?(4+3+1=8)。

4表示什么?(小鹿前面有4個小動物)。

3表示什么?(小鹿后面有3個小動物)。

1表示什么?(小鹿)。

3、現(xiàn)在老師前面有2個人,后面有3個人,這一排一共有幾個人?

(2+3+1=6)。

2、3、4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板書。

設(shè)計。

前后。

鹿兔鼠龜蝸牛。

12345。

一年級前后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學會在具體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紙上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

2、通過形式多樣的確定位置的方式,讓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并增強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福娃情境一體化的創(chuàng)設(shè),學生在體驗中產(chǎn)生對數(shù)學的親切感及愛國之情。

教學重點:能按照從左往右、從前王后的順序,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老師很高興能認識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我想和我們班所有的同學都成為好朋友。

二、探究新知。

2、請一名同學起立,請同學們把他的位置記錄在紙上。(比較或者直接說)。

師:把這樣兩個數(shù)的中間用逗號隔開,再加上括號,就變成了一組數(shù),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數(shù)對”。

3、小結(jié):用數(shù)對確定某一位置時,要先從左往右橫著看,是第幾組就先寫幾,再從前往后豎著看,是第幾個就寫幾,用逗號隔開,再擴上括號!剛才這位同學的位置用數(shù)對表示就是(4,2)讀作:四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用數(shù)對來確定生活中物體的位置。

三、趣味練習。

2、你能用數(shù)對表示好朋友的位置嗎?大家猜一猜,這位同學的好朋友是誰,并大聲說出他的名字!

4、小游戲:教師說名字,學生說數(shù)對。

教師說數(shù)對,學生說名字。、

5、如果把這些小朋友簡化成一些小圓點,你還會用數(shù)對表示他們的位置嗎?(課件演示)。

6、把這些點用線連起來,就形成了這樣的網(wǎng)格圖。(課件動畫演示)。

如小青的位置,從左往右橫著看是第3組,從前往后豎著看是第2個,所以用數(shù)對(3,2)來表示。

7、課件出示,加上網(wǎng)格圖,你能用我們新學的知識--數(shù)對,來確定他們的位置嗎?說一說,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同學們,請大家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

11、小游戲,用手中紙條上的數(shù)對確定自己新的位置。

四、聯(lián)系生活,應用“數(shù)對”

1、課件出示學校附近的地圖。

師:你們看到了什么?

生:這是我們學校附近的地圖。

師:是的,你能用數(shù)對來表示他們的位置嗎?

學生說,課件演示,集體評議。

2、課件出示游樂場的平面圖。

1)用數(shù)對表示各景點的位置。

2)小敏的位置是(4,2)她要到溜冰場去,請畫出路線圖。

學生做題,評議。課件配合演示。

五、找位置游戲。

老師將贈送6個同學一張電影票,先聽要求再行動。

(1)票裝在信封里,每人抽到一張后,先在座位上想一想,你的新位子在哪里?

(2)等音樂聲響起,就帶上你的學習用具,對號入座,如果有人坐錯了你的位置,請你幫助他。(拿票、思考、找座位。)。

六聯(lián)系生活,反思提問(6分鐘)。

1.同學們不僅能夠在實際情境中確定位置,而且在模擬情境中也能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同時還能根據(jù)所學知識進行合理的推測,很會學習,那請大家想一想,在生活中哪里需要確定位置。(2分鐘)。

在電影院找位置、乘坐火車……下圍棋,象棋。

7、全課總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shè)計:

確定位置。

從左邊往右邊數(shù)從前面往后面數(shù)。

第幾列第幾個。

數(shù)對:(,)。

(設(shè)計意圖:在生活中經(jīng)常運用有關(guān)確定物體位置的知識,所以課前學生已經(jīng)積累了相關(guān)的感性經(jīng)驗。這里就是要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復習已有的表示物體位置的有關(guān)知識,為本課的學習做鋪墊,同時通過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設(shè)計意圖:呈現(xiàn)學生多種多樣的確定位置的方式。引導學生對頭腦中原始的、粗淺的、局部的、零碎的經(jīng)驗進行調(diào)整、提升、通過學生的交流、討論、感悟等自主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觀察、思考、討論、操作的教學活動中,自主發(fā)現(xiàn)、探究、獲取有關(guān)確定位置的知識,掌握表示位置的方法。同時借助多媒體技術(shù),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把主題圖上的學生位置實物圖逐步抽象出坐標圖,讓學生初步感知坐標圖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建構(gòu)新知系統(tǒng)。)。

設(shè)計理念:

為了更好的體現(xiàn)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在教學設(shè)計中,我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年齡特點,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實踐中發(fā)展。

首先,充分體現(xiàn)“學生活中的數(shù)學”的教學理念。確定位置的方法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教學中,我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設(shè)計了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更加緊密聯(lián)系,讓學生在具體的現(xiàn)實情境中學習數(shù)學。

其次,在關(guān)注學生知識技能獲得的同時,更加關(guān)注學生的情感和態(tài)度。同學的認可,老師的贊揚,都能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當學生獲得成功、自信的良好體驗時,內(nèi)心的體驗是積極愉悅的。這種體驗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使他們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樂觀情感。從而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自信心,獲得持久的學習動力。

最后,在活動中倡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是“以人為本”的具體體現(xiàn)。在過去的學習中,教師講的多,學生聽的多。而現(xiàn)在,要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在課開始,我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找位置的活動,讓學生自主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從而引起矛盾沖突,讓學生在活動中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體會,在交流討論中明白道理,在質(zhì)疑中發(fā)展自我,充分體現(xiàn)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

一年級前后教案篇三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設(shè)計是根據(jù)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和興趣特點,依照兒童空間方位的認知順序進行編排的。也就是從學生最熟悉的生活場景,如比賽、排隊的次序、汽車站牌、動物在樹上的位置、左右手的作用等引入教學,在各種操作、探索的活動中,觀察、感知猜測,感受“上、下,前、后,左、右”的含義及其相對性。在親身經(jīng)歷物體位置關(guān)系和變換的過程之后引導學生把空間方位的知識應用于生活,激發(fā)學生探索數(shù)學的興趣,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方位觀念。重點是幫助學生學會采用適當?shù)恼Z言和方式描述物體間的位置關(guān)系,難點是體會位置的相對關(guān)系。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認識“前、后”、“上、下”、“左、右”的基本含義,初步感受方位的相對性。

2、使學生會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3、使學生能夠在具體情境中,根據(jù)不同情境確定物體的位置。

過程與方法:本單元通過操作、實踐讓學生親身體驗位置活動,從中感悟位置關(guān)系。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生活,從而體會到空間方位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認識前后、上下、左右以及位置的相對性。

教學難點:初步培養(yǎng)學生按照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良好習慣,及學生對左右位置與順序的確定。

教法與學法:

1、根據(jù)學生認識空間方位的特點安排教學。對于“前、后”、“上、下”可以盡量放手讓學生獨立辨別,而“左、右”則要引導學生從自身為中心過渡到以自然標志為中心進行辨別。

2、要適當把握教學要求。“左、右”的相對性比較難理解,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資源或自己創(chuàng)設(shè)活動情境,組織學生充分體驗學習過程,應避免抽象地讓學生判斷?!白?、右”的相對性僅供學生了解,不作教學要求。對“位置”的教學,讓學生從兩個維度描述一個物體的位置,不要求用數(shù)來描述。

教材編寫的基本思路:

1、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認識前后、上下、左右。

2、結(jié)合觀察、操作和游戲等活動,逐步體會位置關(guān)系的相對性,發(fā)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知識技能評價要點:

1、確定物體的位置與順序。(樣題1)。

2、體驗位置關(guān)系的相對性。(樣題2)。

一年級前后教案篇四

1.認識平面圖及平面上的前后左右的相對位置。

2.認識平面的路徑,并能通過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描繪出所走的路徑。

3.嘗試設(shè)計路徑,知道從同一出發(fā)點到同一目的地有不同的路徑,并能通過比較,從各種不同路徑中選擇較合理的路徑。

4.在學習活動中,體驗并獲得平面圖和客觀空間的聯(lián)系,發(fā)展空間觀念,培養(yǎng)觀察、表達等能力。

5.初步體會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會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一年級前后教案篇五

1使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體驗上下的位置關(guān)系,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2能確定物體的上下位置與順序。

3培養(yǎng)學生運用“上下”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上下的位置順序。

教學難點。

學生上下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二教學新課。

出示松樹動物圖。

1圖中有哪些動物?誰能說一說它們的位置和順序。引導學生說誰在誰的上面或誰在誰的下面。

2換一換其中一個動物的位置,讓學生再說臆說。

找一找,說一說、

1找教室里的物體說說它們的上下關(guān)系。

2找自己房間里的物體說它們的上下關(guān)系。

擺一擺,說一說。

聽老師的口令,擺擺課桌上的書、本子、鉛筆盒的上下位置關(guān)系。并請同學說臆說。

三練習。

鞏固練習。

1書上58頁第1題填一填,說一說。

2書上59頁第2題。

展開練習。

1書上59頁第3題說說。

2書上59頁第4題請你分房子。

深化練習。

書上59頁第5題。小紅住在小英樓上,小英住在小蘭樓上。

誰在最上面?誰在最下面?

一年級前后教案篇六

1、通過多種實踐活動,體會前后的概念和前后位置的相對性。

2、能比較準確地確定物體前后的位置與順序,按一定的順序觀察、描述和表達事物。

讓學生學會確定物體的前后位置。

體會物體所在位置的相對性。

主題掛圖、動物卡片。

(一)談話引入

師:哪個熱心、聰明的孩子來給淘氣出個主意?

生:記住自己前面是誰,后面是誰,就不會錯了。

師:你想的辦法真不錯!原來利用前后可以幫助我們記住自己的位置。這節(jié)課,我們就跟小鹿導游一起進一步認識前后。

(教師出示課題)

(二)探索新知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入新知。

師:同學們,今天動物們正在舉行一場熱鬧的森林運動會。(教師邊說邊出示掛圖,教師在掛圖中沒有呈現(xiàn)出動物。)

師:咦,運動場上怎么沒有運動員?到底有哪些小動物參加比賽?別著急,請翻開書56頁有一張小動物比賽的照片。

(指導學生看第一幅圖) 師:誰愿意按順序介紹一下正在參加跑步比賽的運動員?

生:長頸鹿、小白兔、小烏龜、還有小松鼠和小蝸牛。(教師根據(jù)學生的介紹,出示各個小動物,但是沒有按順序出示,隨意粘在圖上。)

生:(學生發(fā)現(xiàn)順序不對,紛紛舉手發(fā)言)不對,老師把它們的順序弄錯了。

師:同學們觀察得非常認真,說說正確的順序應該怎樣呢?

生:小鹿跑第一,是排在最前面的。

師:你來擺放吧。

生1:小松鼠在小鹿的后面。(學生邊說邊擺)

生2:小白兔在小鹿的后面,但松鼠是排第二,小白兔排第三。

生3:蝸牛在最后。

2、小組競賽。

師:老師真佩服大家,能用這么多不同的方法來表示小動物們的位置與順序。每個小組選一種你們最喜歡的動物,然后討論一下這個動物的位置有哪幾種不同的說法,比一比哪一組的說法最多。

一年級前后教案篇七

前后(第2頁)。

1、學生能在具體的生活實踐或游戲情境中,體驗前與后的位置與順序。

2、能準確地確定物體前后的位置與順序。

3、培養(yǎng)學生關(guān)于前后的空間觀念。

4、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前與后的位置與順序。

學生前后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

嘗試教學、情境教學、游戲。

紙制的方向盤4個、車站牌5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興趣。

1、老師請5名學生上講臺排成隊列(5名學生排成隊列,其余學生描述其中一位學生的位置)。

2、在老師的口令下,學生按要求調(diào)換位置(把原來排在第二位的同學,依次往后進行調(diào)換,換三次,最后一次換到了隊伍的末尾。使學生初步體驗到:前后的位置與順序,具有一定的相對性。

引導學生()同學在()同學前面,在()同學后面,()在最前面等較規(guī)范的語言來描述。

二、觀察討論、學習新知。

1、(有了前面的情境設(shè)計做鋪墊,學生已初步體驗到了前后的位置與順序,因此新課知識,應由學生自己通過觀察、討論來掌握。)。

2、老師出示電腦:小動物賽跑電腦演示:小鹿、小狐貍、小白兔,小蝸牛參加賽跑,起跑后不久,他們的位置發(fā)生了改變。

(學生看電腦觀察小動物的位置變化)(暫停演示)。

問:如果比賽繼續(xù)進行,可能會有什么情況發(fā)生?

(目的:啟發(fā)學生的法語異思維,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再次體驗到前后順序具有相對性)。

3、看書:第2頁上面的圖。

讓學生看圖答三、練習鞏固、啟發(fā)思維。

1、說一說。

(1)你的座位前面是誰?后面是誰?(目的:讓學生在真實的場景中體會前后意義和相對性)。

(2)你前面有幾個同學?后面有幾個同學?你是排在第幾位?(使學生學會從前面數(shù)或者從后面數(shù),得到不同的答案)。

2、第2頁的做一做的第二題,然后全班集體訂正。

3、游戲。

(1)請一名學生扮演司機,老師扮演售票員,5名學生扮演站牌(手持站牌站在教室5個不同的地方),其余學生扮演等車的乘客(可任意選擇站起來牌),在教室里進行坐車游戲。師出示其中一個站牌,請學生說說站起來牌的意義。

師:各位乘客,歡迎您坐我們的公共汽車,本車的起點站起來是火車站,終點站是動物園,有上車的乘客請上車。

師:你想到什么地方去?到你要去的地方,有多少站?每到一站,老師都報出站不同,學生自由地上下車,但要求說出自己坐多少站?(答案不唯一)。

(2)請同學們看,現(xiàn)在老師是前面朝你們站著,那么黑板在老師的哪一面?老師在黑板的哪一面?你們在老師的哪一面?(與一名學生合作),他在我的哪一面?(前面)。

換位置后再問:現(xiàn)在呢?(后面)師生同時向左轉(zhuǎn)后再問:現(xiàn)在呢?(后面)。

師:對,請同學們記住:面朝的方向就是。

生:前。

師:背對的方向則是。

生:后。

師:前與后只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

四、家庭游戲、知識鞏固。

(2)向家長說說,做課間操時,排在前面和后而的分別是誰?

一年級前后教案篇八

教學內(nèi)容:上下、前后。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辨認上、下、前、后這些方位,并用這些方位來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能力目標:能將自己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實際,初步能在同一場所辨認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積極主動地參與位置與方向的認知過程,體會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價值,發(fā)展學生積極學習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辨別上、下、前、后的位置關(guān)系,體驗其相對性。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年級前后教案篇九

通過音樂課的學習,讓一年級的學生能有初步的音高、節(jié)奏概念;唱歌時,不大聲吼叫,能用美好的聲音歌唱;通過訓練,能做到從教室安靜排隊到音樂專用教室上課;能愛護音樂循環(huán)教材;能從演唱與欣賞活動中感受與體驗音樂的魅力。讓學生感受音樂特點,理解音樂情緒。提高自身音樂藝術(shù)修養(yǎng),熱愛音樂、熱愛學習、熱愛生命!

1、學習歌唱知識,訓練學生的音準、節(jié)奏。

小學音樂教案一年級

2、學會聆聽音樂,感受音樂形象等。

3、學習樂理知識,能初步理解樂曲。

1、統(tǒng)一學生的音色,美化學生的聲音,能有感情地歌唱

2、學習相關(guān)的音樂知識。

1、 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

2、 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 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樂審美能力。

3、 音樂課是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活動。在音樂教學活動中 重視學生的參與和實踐, 重視學生感受、體驗、表現(xiàn)音樂的情感,重視學生感受、體驗、表現(xiàn)、鑒賞音樂的美。

一年級前后教案篇十

一、能注意聆聽描寫小動物的歌(樂)曲,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與動物應和睦相處。

二、能夠用親切、柔和的聲音演唱《動物說話》《我有一只小羊羔》,在歌聲與表演中表達出對小動物的愛護之情。

三、在聆聽音樂中嘗試用動作表達自己想像中的動物神態(tài)。

四、認識木魚、碰鐘,學習并探索演奏方法,練習為歌曲演唱伴奏。

五、能準確地朗讀歌謠,并讀出二拍子的強弱。

一、學唱歌曲《動物說話》和《我有一只小羊羔》

二、認識木魚

三、學習二拍子的強弱

四、聆聽《三只小豬》和《快樂的小熊貓》

一、《三只小豬》是由一支輕音樂隊演奏的樂曲,輕松、幽默,勾畫了三只小豬愉快的生活場景。

二、管弦樂《愉快的小熊貓》是美術(shù)影片《熊貓百貨商店商店》中的一個音樂片斷。音樂開始,首先由中提琴奏出的長音和小提琴奏出碎弓音,渲染了大森林早晨美麗的景色,在弦樂柔美的音響襯托下,笛子吹出一段節(jié)奏自由的旋律,其音調(diào)清新,色彩明亮。

一、指導學生親切、柔和的聲音演唱《動物說話》,讓他們在歌聲與表演中表達出對小動物的愛護之情。

二、識木魚,學習并探索演奏方法,并練習為歌曲演唱伴奏。

三、編創(chuàng)與活動,按節(jié)奏和節(jié)拍的強弱讀歌謠。

一、學唱歌曲《動物說話》

二、認識木魚

三、編創(chuàng)與活動

一、組織教學,聽音樂律動。

二、編創(chuàng)與活動。

1、按節(jié)奏和節(jié)拍的強弱讀歌謠。指導學生讀歌謠時,有意識地讀出節(jié)拍的強弱,做到有感情地讀。

2、可啟發(fā)學生用不同的音色,表現(xiàn)老鴨和小鴨的叫聲。

三、表演《動物說話》

1、聽樂曲律動

2、完整地聆聽《動物說話》,聽錄音再自己范唱,讓學生來感受。

采用不同形式讓學生感受,拍手聽、默唱、小聲跟唱。

3、按節(jié)奏和節(jié)拍的強弱來讀歌詞。

4、聽琴輕聲學唱

5、師提示:怎么樣演唱能表現(xiàn)出你很愛小動物的心情,用你的聲音告訴我。啟發(fā)學生演唱時投入情感,做到有感情地演唱。

1、啟發(fā)學生編創(chuàng)歌詞,表現(xiàn)自己喜愛的小動物。

2、用木魚為歌曲伴奏,注意看課本上木魚的圖有深有淺,示意學生敲擊的動作有重有輕,要按著歌曲的強弱規(guī)律敲擊,并要明確打擊樂的伴奏地位,學會與歌曲的聲音協(xié)調(diào)起來,不要喧賓奪主。

二、復習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和《同唱一首歌》。

三、課堂小結(jié):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告訴小朋友要熱愛小動物。

本課從喜愛小動物是兒童們的天性入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和表現(xiàn)力,使學生養(yǎng)成細心觀察的好習慣。在歌曲中體驗不同的演唱形式和藝術(shù)風格。

一、能注意聆聽描寫小動物的歌曲,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與動物應和諧相處。

二、能夠用親切、柔和的聲音演唱《我有一只小羊羔》,在歌聲與表演中表達出對小動物的愛護之情。

三、能根據(jù)自己最喜愛的動物形象即興創(chuàng)編歌詞,并會演唱和表演。

一、認識碰鐘、鋁片琴,學習并探索演奏方法,練習為歌曲演唱伴奏。

教學重點:即興創(chuàng)編歌詞,并會演唱和表演。器樂的演奏運用。

教學難點:鋁片琴在歌曲伴奏中的運用。

教學用具:各種動物頭飾、鋁片琴、碰鐘、多媒體課件。

課前準備:請小朋友們課前自己制作一個最喜歡的動物頭飾。

老師準備一件小羊羔的衣服和頭飾。

教學過程

一、體現(xiàn)引入部分:

1、老師與學生一起隨著歌曲《動物說話》自由律動,拉近老師與學生的關(guān)系,使學生在平等、輕松、自由的氣氛下進入音樂課堂。

提問引入:剛才我們表演了一首與動物有關(guān)的歌曲,小朋友們還會唱其它與動物有關(guān)的歌曲嗎?(自由表演唱,培養(yǎng)學生自信演唱的能力)

2、感受新課部分:

變魔術(shù)引入新課:請一位小朋友協(xié)助老師,其余小朋友閉上眼睛,老師事先讓這位小朋友穿上小羊羔衣服和頭飾,不讓孩子們看見,其他孩子閉上眼睛,老師說:“一、二、三變”,小羊羔從教室外咩咩叫繞場一周。

老師引導小朋友看著小羊羔有節(jié)奏地朗讀歌詞。

3、用聽唱、模唱法學會《我有一只小羊羔》。

a、要以完整有感情的范唱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歌曲的愿望。

b、采用適合學生演唱的調(diào)高進行聽唱教學。聽唱教學中可提示學生在同音反復處唱得輕松、親切。

c、表演《我有一只小羊羔》:跟著音樂做自由律動,編創(chuàng)動作,表達喜愛小動物的情感。

1、認識碰鐘、鋁片琴,學習敲擊的正確姿勢。

2、為了使學生很容易用鋁片琴敲出旋律,減少技術(shù)負擔,老師先在鋁片琴上分別貼上“1、2、3、5”四個音,用“數(shù)字譜唱法”學習。

3、2 12 ∣ 33 3 ∣ 22 2 ∣ 35 5 ∣

3、2 12 ∣ 33 33 ∣ 22 32 ∣ 1 — ||

二、用鋁片琴為歌曲《我有一只小羊羔》伴奏

1、老師示范用鋁片琴敲出歌曲《我有一只小羊羔》,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分成四個小組,分別用“數(shù)字譜唱法”把歌譜分成四組接龍,用鋁板琴演奏自己的音樂部分,小朋友輪換著玩一玩打擊樂器。

2、分小組進行編創(chuàng)歌詞:請小朋友們戴上自己制作的動物頭飾。每個小朋友在組內(nèi)編唱自己最喜歡的動物歌《我有一只_x》。分小組展示成果(唱、奏、演結(jié)合,培養(yǎng)學生自信地唱歌,與同學相互合作能力以及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

3、表演《我有一只小羊羔》,方法:每組推薦幾名小朋友分別敲鋁片琴和碰鐘,為歌曲伴奏,其余小朋友圍著本組自由表演自己創(chuàng)編的歌,大家可唱的不一樣,讓小朋友盡情地表現(xiàn)自我,角色可以輪換。欣賞《我的小綿羊》并小結(jié)。

4、用多媒體展示現(xiàn)實生活中各類不同品種的羊的圖片,邊欣賞邊聽歌曲《我的小綿羊》,讓學生感受除今天學習的《我有一只小羊羔》外,還有許多關(guān)于羊的歌曲。

5、讓學生了解羊全身都是寶,如:羊皮鞋、羊毛衣等,讓學生自由發(fā)言和討論,從而教育學生:小動物對人類有很多貢獻,我們要愛護小動物,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與動物應和諧相處。

三、課堂小結(jié):讓學生感受音樂是怎樣表現(xiàn)各種動物的動作、叫聲、形態(tài)等特點,從而感受音樂的情緒變化對表現(xiàn)樂曲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動物的熱情。

1、聆聽歌曲《三只小豬》和《快樂的小熊貓》,感受樂曲描述的愉快勞動的情景,感受勞動的快樂。

2、認識碰鐘,學習敲擊碰鐘的正確姿勢。

教學過程:

一、律動。

二、認識碰鐘

1、觀察示意圖,知道怎么敲擊。

2、想一想,聽一聽,碰鐘的聲音是長的,還是短的?怎么才能敲出短音。啟發(fā)學生動腦思考。讓學生想一想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敲擊碰鐘。

一、復習表演《動物說話》,《我愛我的小羊羔》

二、聆聽《三只小豬》

1、完整地聆聽《三只小豬》,說一說樂曲描繪了怎樣的小豬。三只小豬好象在做什么?

2、復聽,讓學生自編動作表演三只可愛的小豬??凑l能記住小豬叫的地方,隨著樂曲學小豬的叫聲。

3、三幅動作提示圖分別是:

扭著身體學小豬走路。

用手指抵住鼻尖,模仿小豬的翹鼻子。

兩只手在耳朵上方伸開五指做“扇風”的動作,模仿小豬的大耳朵。

三、聆聽《快樂的小熊貓》

1、初聽樂曲,感受樂曲描述的清晨的意境和小熊貓愉快勞動的情景。

2、復聽,將音樂分成兩部分?!按笊值脑绯?,你聽到了什么聲音?”“在小熊貓打水的時候,你好象又聽到了什么聲音?!崩靡魳分械奶厥庖繇?,激發(fā)學生的想像力。

3、復聽時,讓學生跟著音樂表演,樂曲結(jié)束了。教師可啟發(fā)學生編創(chuàng)結(jié)尾。編創(chuàng)結(jié)尾分組進行,讓學生充分地活動起來,利用樂器、人聲、拍打動作為樂曲做結(jié)尾。

四、課堂小結(jié):

課后反思:通過歌詞創(chuàng)編,自制樂器為歌曲伴奏,體驗成功的快樂,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了開發(fā)。以情感、能力培養(yǎng)為主線,讓學生在“想”“動”的音樂實踐中拓展音樂,了解音樂要素、力度以及不同畫面所表現(xiàn)的不同的音樂形象。

一年級前后教案篇十一

一、激趣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有好朋友嗎?想不想認識新朋友呀?請看:

這是誰?(示圖:一只可愛的小青蛙)。

生:小青蛙。

師:它可是只快樂的小青蛙喲!

(出示課題——《快樂的小青蛙》)今天,老師不僅帶來了快樂的小青蛙,還帶來了快樂球,哪一組的同學最聰明,最勇敢,最能夠回答問題,就獎給那個小組一個快樂球,到最后,我們要比一比,哪一組的表現(xiàn)最出色。

師:好了,大家想不想和這只快樂的小青蛙交朋友呀?

生:想。

師:大點聲,(想),看,小青蛙聽到我們小朋友快樂的聲音,它就從家里趕來了。

(表演)小青蛙:我要去和一三班的小朋友玩啰!朗哩咯朗哩咯朗咯哩咯朗,……——哎喲!(小青蛙跑著跳著,一下子栽到了井里)。

一年級前后教案篇十二

課題《誰的歌兒多》課時第二課時。

小青蛙找家。

第十課快快跑。

教學目標1、用活潑歡快的情緒和清晰的咬字、演唱歌曲《快快跑》。2、能選用打擊樂為鋼琴獨奏曲《騎竹馬》即興伴奏,并從中享受到騎竹馬的樂趣。

教學重點: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孩子們樂觀的態(tài)度和友愛精神。

教學難點:用歡快的情緒背唱歌曲,保持吐字、咬字的敏捷清晰。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安定情緒。

二、復習舊歌《快快跑》要求學生在伴奏的提示下,整齊的起唱。

三、學跳集體舞1、先從學習舞步入手熟悉音樂。方法:引導學生聽歌曲按詞義配上相應的身體動作,模仿騎馬的神態(tài)與動作?!犊炜炫堋非{(diào)中運用的休止符,不是意味著馬兒停下來,而是騎馬者揚鞭催馬的動作與叫喊聲的體現(xiàn)。教學時,引導學生嘗試休止符處用“駕——”的聲音來代替。跑馬步:左手勒馬狀,右手持馬鞭,左腳起步,右腳緊跟,像馬兒一樣朝前跑。騎馬步:雙手握拳勒馬于胸前,雙腳“蹓馬”似的自轉(zhuǎn)一圈。2、集體舞《快快跑》設(shè)計:教室內(nèi)選四至六個小朋友為“邀請者”,手持馬鞭站在座位行道之間,邊喊“得兒駕”邊揚鞭作準備。(1)——(4)小節(jié),邀請者用“跑馬步”歡快的奔跑。(5)——(8)小節(jié),邀請者用“騎馬步”圍繞要邀請的舞伴跑一圈。(9)——(10)小節(jié),面向舞伴站立,遞交馬鞭。(11)——(12)小節(jié),舞伴接過馬鞭,站在邀請者的位置,接著喊引子,作揚鞭動作,音樂重新開始4、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鼓勵學生自由設(shè)計隊形或分組編排舞蹈動作。5、評價評價不在于隊形、動作的規(guī)范、整齊,首要的是孩子們心情的愉悅及樂于參與活動的興趣。

三、聽賞鋼琴獨奏曲《騎竹馬》1、看圖導入(多媒體)你能說出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嗎?誰愿意來學一學。2、聽曲律動,引導模仿你能隨著樂曲用嘴模仿馬蹄聲嗎?依據(jù)馬蹄聲與馬鈴聲的特點,引導孩子們選配雙響筒、串鈴等打擊樂器為樂曲伴奏,并聯(lián)想騎竹馬由遠而近、再由近而遠的情境,處理樂曲的強弱變化。

一年級前后教案篇十三

1、觀察圖畫內(nèi)容,使學生初步感受教師的溫暖、同學的友愛和校園生活的豐富多彩。

2、依據(jù)畫面提示,對學生進行尊敬老師、遵守紀律、團結(jié)友愛等方面的入學教育。

3、觀察與演示結(jié)合,培養(yǎng)學生愿意與老師和同學友好交談的習慣。

1、讓學生初步感受教師的溫暖、同學的友愛和校園生活的豐富多彩。

2、對學生進行尊敬老師、遵守紀律、團結(jié)友愛等方面的入學常規(guī)教育。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從今天起,你們就正式成為小學生了,你們高興嗎?

2、讓我們一起唱首歌嗎?(上學歌)。

(二)討論學習。

1、你們喜歡學校嗎?為什么?

2、討論。

(1)看圖說一說,圖上都有誰?在干什么?

(2)小學生在學校里都可以做些什么?你還聽說學校里可以做些哪些事?(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畫,展開合理想象,采用討論的形式鼓勵學生暢所欲言。)。

(四)情景練習。

1、圖上的老師和小朋友分別說了什么?

2、模擬練習。

(1)情境一:師生交流。(上學路上。)。

老師:清早,我在上學路上遇見一個同學……。

這個同學:老師早!

(2)情境二:生生交流。

自我介紹,說明自己的姓名及其他情況。

游戲:"找朋友"。

學生在班內(nèi)自由結(jié)交朋友,其他同學齊唱《找朋友》。

(3)情境三:自由交流。

以小組為單位,自己創(chuàng)設(shè)一個情境。想好時間、地點、人物(可以有老師、家長、同學),自由練習對話。

小組表演。

3、請學生結(jié)合自己成為小學生以來的經(jīng)歷,談談上學的感受。

4、口語交際:根據(jù)畫面內(nèi)容說一個完整的句子。

一年級前后教案篇十四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聊聊有關(guān)橋的話題。板書:橋。下面先請小朋友欣賞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大橋。(播放課件)這些橋不僅美化了我們的城市,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方便。

2、可是,今天老師想帶大家認識一座很特別的橋,看,這是……(象鼻橋)。

關(guān)于這座象鼻橋,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呢!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去讀讀這個故事?趕緊打開課本,翻到第161頁,自由讀課文,注意了一邊讀一邊別忘了拿起筆來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把它給記住了。

二、新授。

哎,森林里的小動物們看到這座象鼻橋,是怎么想的呢?

(1)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圖上:你觀察的真仔細)(課文中的話:出示課件動物們從“橋”上高興地走過,腳步放得輕輕的,一邊走一邊唱起了歡快的歌。)。

(2)誰能高興的來讀一讀!

(3)我們當完了朗誦家,我們再來做一做小演員!誰能把這種高興的樣子來表演一下?。ㄕ媸侨罕M職的小演員,看你們表演的樣子讓我也覺得高興了)。

(出示:動物們非常感動,也很慚愧。)。

1、讀了這句話,我特別想知道小動物們?yōu)槭裁从X得很感動?快速讀課文找一找。

2、(出示)兩只大象靜靜的站了好幾天。

(1)齊讀。

(2)為什么是靜靜地站著?一動不動,讀;

(4)小結(jié):大象為了小動物們能過橋,不怕苦,不怕累,一刻不停地站在那里,怎能不叫大家感動呢?來,帶著感動再讀讀。

4、課文中有嗎?找找在第幾段,(小朋友真是火眼金睛)趕快把這段話自己在下面讀一讀吧!

5、誰能站起來亮亮你的金嗓子,把這段話讀一讀!(出示)。

6、就這樣子,小橋一直沒有修好,小動物們方便嗎?

7、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課文第三段)。

8、能讀讀嗎?

11、誰愿意站起來讀一讀?。▽W生評,再讀、齊讀)。

12、沒有小橋不僅給小雞和小羊帶來了不方便,也給我這個刺猬阿姨帶來了不方便,沒有小橋,我都不能去對岸背蘋果了,都要餓死了。真不方便!如果你是森林里的小動物,你會覺得有哪些不方便嗎?覺得不方便大小動物們,一起來把這段話讀一讀吧!

14、你為什么在讀的時候“把熱鬧”讀的那么有味道啊!這句話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很熱鬧。(像孫悟空一樣,有一對火眼金睛)所以我們再度的時候,要把這幾個字讀得重一點來突出“熱鬧”

15、誰能把這句話熱鬧的讀一讀。一起讀。

16、小結(jié):這座小橋是多么重要啊,可是,當它被大水沖壞之后,小動物們誰都不愿意去修建,所以看到這座象鼻橋的時候,他們都覺得很慚愧。(讀)。

17最后,既感動又慚愧的小動物都做了什么事???(板書:齊心合力)。

18、這個詞語是什么意思懂嗎?

19、現(xiàn)在小朋友有沒有想對小動物或者大象說些什么?

三、課堂總結(jié)。

帶著你的理解再讀讀課文。

一年級前后教案篇十五

教學目的:

1、教育學生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

2、使學生平安上學和放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已經(jīng)上一年級了,有的同學能夠獨自一個人或者和小伙伴上學、回家了,但是從家到學校的路上會有很多的危險,同學們一定要注意安全,做一個讓爸爸媽媽放心的好孩子。

二、教授新課

1、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

(1)同學們,你們都知道哪些交通規(guī)則?

(2)看來同學們知道的還不少,老師總結(jié)一些交通規(guī)則。

(3)齊背“紅燈停、綠燈行”的安全兒歌。同學們一定要記住,千萬不要搶紅燈。

2、坐車時不要搶座位

(2)師生共同總結(jié)坐車時應該注意的安全。

(3)分組表演“坐車上學的路上”

3、不要在街上打鬧或者游玩

(1)我們中午或者晚上排隊回家,在路上除了遵守交通規(guī)則,還要注意些什么呢?

(3)為了減少發(fā)生危險的可能,放學后一定要早早回家,不要在街上游玩。

(4)如果家里沒有人,也要在家的附近等爸爸媽媽回來,不要離家太遠。

4、要遠離高空危險物行走

(2)為了防止砸傷,我們一定要遠離這些高空危險物,尤其是在刮風下雨的天氣,最好能繞行。

三、師生共同總結(jié)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一些交通標志。

2、了解這些交通標志的作用,遵守交通規(guī)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平平是一名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了。一天,他在爸爸的陪同下來到學校,爸爸教了一首兒歌給平平。

2、一起背兒歌“紅燈停,綠燈行,黃燈警示要看清;過馬路,左右看,交通規(guī)則記心中?!?/p>

二、教授新課

1、交通信號燈

(1)同學們,過馬路的時候你們注意過交通信號燈嗎?

(2)誰說說交通信號燈是什么樣子的?

(3)你們知道這三種不同顏色的信號燈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嗎?

(4)老師給大家講解三種顏色信號燈表示的不同意思:紅燈表示禁止通行,綠燈表示通行,黃燈表示警告。

(5)我們在上學的時候,應該怎么根據(jù)各種顏色的信號燈安全的過馬路呢?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這個問題,互相補充,然后各組選出代表匯報。

2、認識交通安全標志

(1)出示幾種交通安全標志讓學生辨認。(直行、向左轉(zhuǎn)彎、向右轉(zhuǎn)彎、人行橫道、步行)

(2)人行橫道是專門為行人設(shè)置的安全通道,行人走路要走人行橫道。沒有人行橫道的地方,要靠路邊行走,一定要注意前后左右的車輛,否則容易發(fā)生意外。

(3)機動車車道是道路中間的車道,供汽車等機動車行駛。(出示圖,邊講邊讓學生辨認)

(4)非機動車車道是兩邊的車道,供自行車等非機動車行駛。(出示圖,邊講邊讓學生辨認)

三、擴展練習

1、除了剛才我們說過的這幾種交通安全標志,你還知道哪些交通安全標志?

2、畫一畫你知道的交通安全標志,讓大家猜。

第三課認識簡單的危險標志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一些簡單的危險標志。

2、了解這些危險標志所表示的意義,避免危險的發(fā)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2、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像它那樣的標志,它們都屬于危險標志一類,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它們吧!

二、教授新課

1、禁止標志

這類標志用紅色來表示,形狀呈圓形,里面有圖案或者表示“禁止”“強制”意思的文字。用圓形來表示,是因為圓形給人的感覺比較直接,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

(1)圓形里面有一根燃著的火柴,再打一斜杠,你們知道這表示什么嗎?

(2)圓形里面有一支點燃的煙,再打一斜杠,你們知道這表示什么嗎?

(3)圓形里面有一個人,外面畫了一個斜杠,你們知道這表示什么嗎?

(4)圓形里面有一個手掌,外面畫了一個斜杠,你們知道這表示什么嗎?

(5)你還看到過類似的標志嗎?你們知道是什么意思嗎?

2、認識警告標志

(1)這類標志用黃色三角形來表示,意思是有危險,要注意安全。

(2)出示同學們都比較熟悉的交通警告標志:三角形里面有一個感嘆號,表示要注意安全。

(3)再向?qū)W生介紹幾種常見的警告標志:當心火災、當心爆炸、當心有毒、當心觸電等。

3、生活中的危險標志

你們見過生活中有哪些危險標志嗎?

三、做游戲認標志

選出十人,分為五組,每組兩人。第一組的一個同學站在講臺上,手里拿一張畫有危險標志的圖片,第一組的另一個同學來表演。第一組表演完,第二組表演,比一比哪個組表演的好。

第四課社區(qū)和室內(nèi)活動安全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社區(qū)和室內(nèi)存在的安全隱患。

2、在社區(qū)和室內(nèi)做正當?shù)挠螒颍⒁獍踩?/p>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有一個和你們一樣大的小男孩,名叫歡歡。他聰明活潑,總是活蹦亂跳的,即使回到家里還是跳個不停,他從凳子上跳到沙發(fā)上,又從沙發(fā)上跳到床上,爸爸媽媽怎么哄他都不聽。結(jié)果當他正準備從床上跳下來時,不小心碰到柜子腳上,頭上撞了一個大包,疼的他哇哇大哭。

2、你們喜歡他嗎?為什么?

二、教授新課

1、在社區(qū)做安全的游戲

(1)小朋友們休息的時候,在社區(qū)玩耍,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2)同學們各抒己見,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其余的同學可以根據(jù)發(fā)言同學所說的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3)師生總結(jié)社區(qū)做游戲的安全(不要打彈弓、投擲小刀;不要爬屋頂、爬樹、跨橫溝、從高處往下跳;捉迷藏不要躲在汽車底下,不要故意躲在隱蔽的地方去嚇唬別人等)

2、在家里玩也要注意安全

(1)家是小朋友們的樂園,那家里有沒有安全隱患呢?

(2)為什么不能和小朋友們在房間里追跑打鬧?

(3)如果在床上蹦蹦跳跳是不是就沒有什么危險了?為什么呢?

三、擴展訓練

2、我們在家里,還可以做哪些有益又安全的游戲?

第五課用電安全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一些用電的安全常識。

2、使學生學會正確、安全的用電。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教授新課

1、安全用電標志

(1)你們了解安全用電標志嗎?

(2)安全用電標志分為顏色標志和圖形標志。顏色標志常用來區(qū)分各種不同性質(zhì)、不同用途的導線,或用來表示某處安全程度。圖形標志一般用來告誡人們不要去接近有危險的場所。

(3)紅色、黃色、藍色、綠色、黑色,你們知道都是用來標志什么的嗎?

(4)老師結(jié)合圖片向?qū)W生講解不同顏色標志代表的不同含義。

2、預防觸電

(1)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幾乎都存在電。你們知道怎樣預防觸電嗎?

(2)師生共同總結(jié)用電嘗試:家電停止使用時,要拔掉電源插頭;手、腳和身體濕的時候不要觸摸電器;不要把手伸進運轉(zhuǎn)的電風扇、攪拌機和水果榨汁機里等等。

3、觸電后怎么辦

(1)觸電后應立即拉下電源開關(guān)或拔掉電源插頭。

(2)迅速撥打電話,你們知道應該撥打什么電話號碼嗎?

(3)如果無法及時找到或者斷開電源,應該怎么辦?

三、總結(jié)

1、我們經(jīng)常看到電池,你們說摸電池會觸電嗎?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2、今天這節(jié)課,你們學到了哪些用電安全知識

教學內(nèi)容:學習一些食品安全等知識6

教學要求:通過學習有關(guān)安全知識,使學生在購買食品時要進行選擇和鑒別,使學生安全、健康成長。

教學重點:認識合理營養(yǎng)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生活在幸福、溫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關(guān)心、愛護,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險。但是,生活中仍然有許多事情需要備加注意和小心對待,否則很容易發(fā)生危險,釀成事故。下面就談談食品安全要注意什么:

1、正確洗手,是飲食安全第一步。

“濕、擦、搓、捧、干”,人人飯前便后不忘做,病菌不入口。

2、路邊飲食、零食拒入口,疾病遠離我。

3、不買包裝不完整、標示不明的食品,不吃隔餐食品、牛奶。

4、購買眼睛、鱗片明亮有光澤、肉質(zhì)有彈性、無腥臭味的魚;呈粉紅色具彈性的肉;絕不買頭、腳部以及尾扇部變黑、頭部快脫落的蝦。

5、防交叉污染:買回家中的食物,應分類分區(qū)貯放;烹調(diào)時,生、熟食分開處理,保持餐具與食器清潔。

6、禽畜類食物先除去內(nèi)臟、清洗,并依每餐份量個別包裝存放冰箱;蔬菜去污、除爛葉,不以一般報紙(可用白報紙)包裹置冰箱內(nèi),防油墨食入體內(nèi)有礙健康。

二、教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食品衛(wèi)生習慣。

1、夠買食品時要進行選擇和鑒別,不購買“三無食品”。就是沒有商標的食品不能買;沒有生產(chǎn)日期的食品不能買;沒有廠址的食品不能買。天氣炎熱,微生物繁殖迅速,食品容易腐敗變質(zhì),一旦不注意易發(fā)生食品中毒,故烹調(diào)及保存食物時應特別注意衛(wèi)生,尤其是廚房環(huán)境設(shè)施衛(wèi)生、個人衛(wèi)生及食品原材料調(diào)理都要注意。

2、除了服藥預防外,食療也是方便可行的選擇。一根白蘿卜、半個橘子皮、三片生姜、兩段蔥白、一綹香菜,煲湯全家喝,就能夠達到增強呼吸道防護能力的作用。

三、發(fā)生身體不適怎么辦?

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

2、飲水。立即喝下大量潔凈水,稀釋毒素。

3、催吐。用手指壓迫咽喉,盡可能將胃里的食物吐出。

4、用塑料袋留好嘔吐物或糞便,送醫(yī)院檢查,以便于診斷。

5、出現(xiàn)脫水癥狀(如皮膚起皺、心率加快等),應盡快將國毒病人送往附近醫(yī)院救治。

四、 小結(jié):

喜歡零食是孩子的天性,但往往在吃得高興的同時卻忘記要看看食品是否過期,是否變質(zhì),因此就存在一個很大的安全隱患。請同學們在享受零食時記住要吃安全放心的食品。預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講究個人衛(wèi)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發(fā),勤換床單和被蓋(一月一次)。保持教室、宿舍及環(huán)境的清潔衛(wèi)生,養(yǎng)成飯前便后洗手、不暴飲暴食的良好習慣。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潔瓜果、不吃腐敗變質(zhì)食物、不吃未經(jīng)高溫處理的飯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再就是要從食品標簽上注意識別食品質(zhì)量,選擇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從口入;的第一關(guān)。

食品安全知識7

1、認識食物中毒特征。

潛伏期短:一般食后幾分鐘到幾個小時發(fā)病

胃腸道癥狀:腹瀉、腹痛,有的伴隨嘔吐、發(fā)熱

2、提高自我救護意識

出現(xiàn)上述癥狀,應懷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時到醫(yī)院就診,同時報告老師。

3、預防發(fā)生食物中毒

不吃變質(zhì)剩飯菜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7066191.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