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書法教育論文(熱門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3 10:11:08
小學書法教育論文(熱門14篇)
時間:2023-12-03 10:11:08     小編:筆塵

經濟全球化是當前世界經濟發(fā)展的趨勢,我們需要適應并抓住機遇。寫作技巧有哪些?來和我一起學習吧。在下面的總結范文中,您可以找到一些有用的寫作技巧和思路。

小學書法教育論文篇一

我國傳統(tǒng)的音樂教育模式可以概括為:單一、封閉、枯燥。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旨在課堂上要求學生單純地唱會一首歌或者欣賞一首樂曲。長期以此進行課堂教學,只會打擊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當今的素質教育提出,學生應作為課堂的主體,他們應該主動積極地參與音樂活動,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而奧爾夫教學法,提倡的就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一切從兒童自身出發(fā)”開放式的教育理念。他的教育理念正好與現(xiàn)在所提倡的素質教育相符合。

1.追求音樂的“原本性”。奧爾夫認為,人類生來就會用自己的肢體語言來表達情感,如唱歌、跳舞就是表達情感的一種有效方式。所以他的教育理念旨在培養(yǎng)人的感性認知,表達人類最初的愿望,他還強調在音樂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內心感受,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音樂學習成為非常愉快的一件事,而不能成為一種學習負擔。如果學生在音樂的學習過程中,能夠自發(fā)的接受音樂,渴望音樂,那么關于音樂課堂中的所有知識都很容易被他們所接受。

2.強調音樂的綜合性。奧爾夫還有一個重要的教育理念就是“動”。他認為:原始的音樂絕不是單獨的音樂,它是和動作、舞蹈、語言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這就要求學生在音樂課堂中,除了要唱以外,還要結合自己的肢體,如手、腳、身體來表達對歌曲的理解或者內心的情感感受。奧爾夫不僅教學生識譜唱歌,也讓他們演奏一些簡單的樂器,再結合詩歌、舞蹈等來進行音樂活動。3.關注音樂的`創(chuàng)造性。奧爾夫認為:讓孩子自己去尋找,自己去創(chuàng)造音樂是最重要的。我們總能看到牙牙學語的孩童聽到音樂后的反應:手舞足蹈,邊唱邊跳。即興創(chuàng)造,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也是人的本能反應。奧爾夫的教育理念,就是讓孩子回歸人本。在音樂活動中,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即興創(chuàng)編。如根據樂曲的節(jié)奏或情緒,選擇適當的樂器進行即興伴奏,沒有樂器時,引導他們主動地去創(chuàng)造、發(fā)揮想象,用手、腳等肢體進行即興表演。

1.即興表演,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力。奧爾夫教學法中的一大特點就是即興表演。然而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小朋友具有天生的創(chuàng)造音樂的能力。當孩子們聽到一段音樂時,可以憑著自己的感受將音樂用不同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例如,一年級小朋友在欣賞小提琴獨奏《野蜂飛舞》時,我先讓他們猜想這段音樂模仿的是哪種小動物,再用自己的動作來表現(xiàn)野蜂,可以用身體或者是身體的某個部位,模仿它們是如何飛舞的;在演唱歌曲《小猴子》時,單憑歌唱是不能很好地表現(xiàn)小猴子活潑、可愛、淘氣這一形象的,于是我讓孩子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在歌曲的間奏處模仿猴子,可以是神情,也可以是某一動作。由此讓他們在音樂的表達中去充分挖掘、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

2.節(jié)奏訓練,強化節(jié)奏的積極作用。奧爾夫認為,構成音樂的第一要素就是節(jié)奏,節(jié)奏可以脫離旋律而存在,而旋律卻脫離不了節(jié)奏。對于小學音樂教學來說,節(jié)奏訓練是非?;A也是非常重要的。節(jié)奏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單純,具有很強的直感,但是節(jié)奏訓練又比較枯燥,學生一般不感興趣。如果此時不注意教學方法,吸引學生去聽和練,那么效果肯定不佳。奧爾夫是如何訓練孩童的節(jié)奏的呢?他從孩子們熟知的童謠詩歌入手,讓孩子們從一些簡單的詩歌中提取節(jié)奏,最初由簡單的二拍子或三拍子構成節(jié)奏型,作為節(jié)奏學習的起點。如一年級的小朋友在學習入學以來的第一首歌曲《快樂的音樂娃》時,我就將歌曲的歌詞編成了一首童謠,并用小方格將字與字之間隔開,讓學生跟著老師看圖譜讀歌詞,孩子們都表示很好奇、很有趣。就這樣用這種方式讓學生很直觀地感受到歌曲的節(jié)奏,在無形中掌握了歌曲的節(jié)奏。

3.活動體驗,享受音樂的審美過程。奧爾夫的教學方法提倡一個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并不像傳統(tǒng)的音樂課強調在一節(jié)課上要明確唱會一首歌。很多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活動時,往往只注重學生在課后是否能完整地唱會歌曲及掌握知識,而忽略了音樂教學過程本身,然而這種教學方法是需要一個長期的積累,在逐步的教學過程中體驗和學習音樂。教師還應當盡可能地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進行教學活動,讓學生樂意與自己配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4.情境游戲,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奧爾夫教學法能夠被廣泛運用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源于它的樂趣。奧爾夫提出要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他嘗試將音樂的一些小知識點貫穿在游戲活動中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就能得到學習和訓練,寓教于樂。如一年級小朋友在學習歌曲《太陽》時,我就以猜謎的形式導入:“一位老公公,有朝一日不見它,不是刮風就下雨”。這樣的形式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也增添了學習的興趣。又如在教授一年級小朋友“音的高低”這一知識點時,我從小動物的叫聲如手,讓學生分別模仿小貓和小牛的叫聲,再播放小貓和牛的聲音片段,讓學生能夠結合生活感受音的高低。同時,奧爾夫強調音樂游戲的設計是建立在音樂目的的基礎上的,而不是純粹的玩樂。教師一定要清楚設計該游戲訓練的是學生哪一方面的技能,培養(yǎng)的是學生哪一方面的情感。追求趣味性的同時,更要考慮孩子的情緒,注重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的科學性。奧爾夫教學法不僅僅是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更是一種教學思想,一種教育理念。他打破了傳統(tǒng)音樂教學中以學習結果為主的教學模式,強調音樂學習的過程性、靈活性、即興性和原創(chuàng)性。奧爾夫教學的本質,即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關注學生的審美體驗,引導學生在音樂活動中體驗音樂,表現(xiàn)音樂,創(chuàng)造音樂!

小學書法教育論文篇二

1、1中小學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行為態(tài)度。

通過對中小學學生體育活動參與情況的調查分析發(fā)現(xiàn):鄂西南農村中小學的大多數學生能夠認識到體育的本質功能,但對目前體育課的滿意度較低,不愿意上有教師指導的體育課;在體育參與的態(tài)度方面,主動參與型人數較少,被動、消極參與型的人數居多,同時對教材、教法的認同度和滿意度也不高。原因是從小學到中學,體育課的內容及組織形式單一,一直沿用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

1、2體育活動項目、時間、頻度。

鄂西南農村中小學的大多數學生喜歡球類項目,但不經常參加,對健美操、體育舞蹈等塑造形體、陶冶情操的體育項目,也沒有興趣去學習;學生們的課外活動的時間與國家陽光體育所倡導的時間差之甚遠,沒有形成固定的課外體育鍛煉時間;學生每周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頻度也不足三次。這些都是由于受場地器材缺乏、課時多、學習壓力大等因素造成的。

1、3學生的課外鍛煉缺乏理論性指導,參與性差。

學生充分認識到了體育信息的重要性,渴求獲得科學的訓練知識與方法來指導自己的課外鍛煉,但由于獲取體育知識的途徑少,不能滿足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和維護自身健康的需要,致使其參與性較差。

2、1學校體育資源匱乏,體育經費少。

由于鄂西南農村地區(qū)經濟欠發(fā)達,國家或地方對學校體育的投入經費少,造成學校的體育設施陳舊,器材缺乏。學校體育設施陳舊、落后會直接影響學生體育參與行為的積極性。體育的趣味性多半是來自對體育器材的操控,單調乏味的走、跑、跳、投等動作的重復難以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2、2學校不重視體育活動,只注重最終的成績考核。

在“分數第一”、“升學第一”等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下,鄂西南地區(qū)的農村學校忽視了體育活動的健身及其他的功能。對學生的體育考核多采取技術評定的方法,這種體育教學評價的一致性,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教學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檢驗教學效果,更重要的是讓學生了解自我,從中獲得激勵,不斷鼓舞自己向新的目標努力。體育成績的評定方式不僅影響著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也間接影響著學生體育行為的形成。

2、3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師整體化狀況堪憂。

在經濟不發(fā)達及市場經濟的影響下,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師由于經費緊缺、人員緊張等原因,無法進行正常的進修及培訓,教師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等不能滿足當今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需要,必然會阻礙學生體育行為參與的積極性。

3、1加強思想、理論教育,使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意識。

體育工作者應強化“教書育人”的理念,加強“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力度,因材施教,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終身體育意識,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的主動性和鍛煉的興趣。只有不斷加強思想、理論教育,才可能樹立正確、遠大的.目標,促進學生體育參與意識和行為的形成。

3、2加強溝通,充分發(fā)揮現(xiàn)有器材的作用。

體育教研室應加強與學校領導的溝通,爭取獲得更多支持,以加大學校體育設施的建設。學校各級領導也應重視并努力改善學校體育的設施條件,促進學校體育改革與調整的實現(xiàn)。在現(xiàn)有體育場地設施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其作用,為學生體育參與行為的有效開展提供有利條件。

3、3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開設地方特色體育項目。

依據學校實際情況,有計劃地對現(xiàn)有體育教師進行培訓,加強體育教研組間的交流、學習,提高綜合素質。體育教師可根據各地的經濟及地理條件,開設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tǒng)體育項目,并利用現(xiàn)有的體育資源,進行有效地改革,緩解學校場地器材不足的現(xiàn)狀,為學生體育行為的多樣性發(fā)展奠定基礎。

小學書法教育論文篇三

杜威把教師比喻為上帝的代言人、天國的引路人。當代哲學家周國平也說,教師不只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影響是在精神上,因此,他自己必須有崇高的精神境界。

——題記。

教師這個行業(yè),曾有許多詩人、哲人給以無限的贊美,比如“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春蠶到死絲方盡”等,但那仿佛已離現(xiàn)在非常久遠,只成為現(xiàn)代人口中的順口溜了。在這里,我不想把教師這個行業(yè)贊美得多么神圣而遙不可及,我想說的是,在當今這個與國際接軌、經濟轉型期的開放的社會形式下,我們做教師的即使知道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在減弱,但仍要保持內在的精神高貴,仍要抱著一滴水滋潤一朵花的踏實態(tài)度,仍要堅定地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唯有如此,才能在我們有限的生命歷程中尋出意義,才能在我們更有限的教學生涯中得到慰藉。

那么,何謂內在的精神高貴,又如何引領孩子積極健康的思想呢?根據我的理解,它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把實事求是比喻為心理健康肥沃的土壤,一點也不過分。如果沒有這四個字的培植,那么所謂的自信、友善、理解、寬容、奉獻等心理之花將無法綻放。正如尹建莉老師所說:沒有實事求是精神的人,即使他很精明,也往往目光短淺;即使他很努力,也總是后繼乏力;即使他很自大,也暗中沒有底氣;即使他想要去愛,也不會好好把握。他既缺少平和與寧靜,做不成一個平凡而幸福的人;也缺少個性和創(chuàng)造力,很難成為一個出類拔萃的人。

一方面,這里的“實事求是”有別于馬列主義的唯物論觀點,我們取它字面的意思理解: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于心里的惡念(善意的謊言除外);另一方面,思想、言行要統(tǒng)一,不搞投機倒把、坑蒙拐騙的行為,尤其不從虛榮、浮躁的行為。如此說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是一種實事求是。我們做教師的不過分關注孩子的分數,不剝奪孩子的`玩耍時間,尤其不過分虛榮地關注自己的職稱榮譽,則是更現(xiàn)實意義上的實事求是。

我們非常容易做到的,是從理論上告知學生要“實事求是”,比如考試要獨立完成試題呀,學期末評優(yōu)要公平呀,做錯事情要勇于認錯呀等。但我們同樣非常容易犯下的錯誤是,在不經意間的言行不統(tǒng)一。比如,我們一方面提倡孩子要全面發(fā)展,德育為先,多才多藝,另一方面卻布置給孩子一大堆試題和作業(yè),還“苦口婆心”地說:孩子們,小學階段一定要打好基礎知識的底子,不然上了中學咋辦呀?我們可謂是天底下最不能忍受浪費時間的人了(前提是,我們把孩子們在外玩??醋魇抢速M時間),我們就這樣錯誤地認為“一切為了孩子”??墒聦嵤恰罢`用光陰比虛擲光陰的損失更大,教育錯了的兒童比未受教育的兒童離智慧更遠。”這種現(xiàn)實,值得我們所有教育工作者深思。

因此,教師的確要踐行實事求是的精神內涵,就是要引導孩子實事求是地接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實事求是地發(fā)展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實事求是地通過努力獲取成績,實事求是地關愛理解他人;就是要關注自己所有的教育行為,使之不偏離這個中心,更不摻雜急功近利的偽善。我想,這是我們在寫好課堂教學反思之前的心靈反思。唯有如此,才能把我們連同孩子引領到健康、智慧的思想領地。

一個評價,說小它很小,說大它大得無邊。作家三毛曾因老師不當甚至帶有侮辱性的評價而產生了抑郁、厭學,終至輟學的后果。雖然后來她在寫作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但當時的那件事卻在她一生的心路旅程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陰影是不可否定的。再看我們當今社會,亦有某些人(更多的是未成年人)因為別人對他的簡單、粗魯甚至不當的評價而尋求了某種極端的方式,或結束寶貴的生命或對他人實施攻擊的現(xiàn)象存在。

我們做教師的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就是小學階段的兒童在心理上會把我們老師作為他們崇拜、模仿的對象,我們在他們心中擁有至高無上的掌權者的地位。他們甚至不聽從爸爸媽媽的勸導,而來聽取我們老師的教訓。這一特點讓我更加唏噓,如何才能有效合理地引領我們的孩子,不讓他們蒙受心靈創(chuàng)傷,能夠積極健康地成長和發(fā)展,是我們所有教育工作者應該深入思考的。

新的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痹u價不是為了區(qū)分優(yōu)劣,也不是為了篩選。我們教師不僅能客觀地看到兒童不同的發(fā)展水平和學習狀態(tài),更重要的是,能看到各個兒童的個性特點、學習特點、發(fā)展優(yōu)勢或進步,并以此為基礎,教師在后續(xù)的學習過程中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指導,從而幫助兒童不斷地積累成功的經驗,健康自信地成長。

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曾說:“從整體上看,寧靜的生活是偉大的特征。忍受單調生活的能力,應當從小培養(yǎng)。過多的旅行,過于繁雜的印象,對孩子是不利的,因為這會使他們長大以后不能忍受那種易出成果的單調生活?!敝車浇淌谝舱J為:“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和安靜。只有安靜下來,人的心靈和感觀才是真正開放的,從而變得敏銳。”如此看來,能否回歸心靈的安寧,不僅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活乃至生命的品質,更決定了他的事業(yè)乃至人生所能達到的高度。

回歸心靈的安寧,尤其在我們當今價值觀多元化的時代顯得尤為重要。它不僅可以有效地抵制虛榮、浮躁的心理狀態(tài),更能使我們每一個普普通通的凡人過上一種在地如在天的神仙日子。

仰望星空,在浩渺的宇宙面前,我們是何等的渺小;在地動山搖的大災難面前,我們又是何等的不堪一擊。即使不跟這令人生畏的大自然相比,我們人與人之間,也呈現(xiàn)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情景,因此,我們每個人沒有理由不謙卑。如此看來,那些多少取得了一點成績就驕傲,多少獲取了一點知識就自以為是,多少賺得了一點小錢就目空一切的人,是何等的可笑復可憐。

因此,我特別地看重心靈的寧靜,這并不是說拒絕一切社交活動,更不是讓大家悶在家里當“宅男宅女”,而是主張大家在工作、生活之余盡量給自己的心靈留出獨處的空間,通過閱讀或反思或寫作等方式來過一種心智生活,其實,這樣更有助于我們生活的高品質,因為幸福歸根結底是一個精神層面的概念。需要說明的是,說了這么多,大家不要誤以為我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了,可以超凡脫俗了,其實我也只是嘗到了心靈安寧的甜頭,而且在努力的踐行當中。我想,這是需要持續(xù)進行并形成習慣的。

我也正竭盡全力地在教育教學當中,引導孩子們能夠真正靜下來學習和做事。這方面的書籍給學生推薦了不少。另外,我還見縫插針地給孩子閱讀觸動我心靈的那些個句段,并與他們分享我的感受,也請他們談談自己的認識。每當此時,孩子們的眼睛瞪得大大的,脖子伸得長長的,好似唯恐漏掉智慧的每一個果子,真是令人欣慰。除此以外,我也會采取召開主題班會或是找個別學生談心的方式,滲透這方面的教育和引導。現(xiàn)在基本上看不到那些一會兒拿這本書看看,放下,一會兒又拿起另一本書翻翻,又扔下的忙亂現(xiàn)象;也看不到在自習課上,看到別人干什么他就干什么的無主見現(xiàn)象;更看不到那些攀比吃穿、自私嫉妒的無聊現(xiàn)象。

不管怎樣,如果能讓我的學生在小學這個人生的最初階段就內化了一些有意義的人生真理,那么,我這個做教師的也就能問心無愧了,也就能每夜安然入睡了,進而也就脫離了教書匠的層次了。我因此而感到無比自豪。

讓我們重溫當代學者周國平的話:“人類歷史上一切偉大的成功者都出自精神上優(yōu)秀的人之中,不管在哪一個領域,包括創(chuàng)造財富的領域,做成偉大事業(yè)的絕非鉆營之徒,而必是擁有偉大人格和智慧的人?!眰ゴ蟮某晒Σ桓艺f,但精神優(yōu)秀和高貴,我們每一個普通人都能夠做到——只要你愿意,愿意提高自我的生命品質。

小學書法教育論文篇四

本人有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關心集體,樂于助人.學習勤奮,成績一直得到肯定,曾獲得三等獎獎學金.在美術和體育運動方面也取得好成績.在多次書畫展上有我的作品,在校運會為獲得了良好的成績.

對工作熱情,任勞任怨,責任心強,具有良好的組織交際能力.在校擔任書畫協(xié)會宣傳部干事,本人能認真地完成各項宣傳工作,而且獲得“優(yōu)秀干事”的榮譽.在班上也曾擔任過文娛委員和生活委員,能一絲不茍地做好班內工作.組織同學參加各項課外活動.

在生活上,誠實守信,熱情待人,敢于挑戰(zhàn)自我,時間觀念強,有良好的生活習慣.

小學書法教育論文篇五

摘要:

中國畫具有技巧復雜、思想深邃、造型抽象等特點,這給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好中國畫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和阻力。該文作者結合小學生的美術基礎與認知能力,探討開展中國畫教學的思路,并分析在中國畫教學中教師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同時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中國畫教學的實施策略,希望能通過研究,為教育工作者更好地開展小學美術中國畫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

小學美術;中國畫教學。

中國畫是我國獨特的美術形式,是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逐漸積累形成的具有我國民族文化鮮明特色的繪畫種類,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性元素之一,同時承載了獨特的藝術審美思想和民族文化內涵。中國畫博大精深,在創(chuàng)作上往往不追求對現(xiàn)實事物的精確描摹,而追求意境和神似,這給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中國畫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和阻力。怎樣讓學生正確認識中國畫的繪畫原則與審美追求,怎樣讓學生理解中國畫的技法要求和風格特征,怎樣通過合理的講解與訓練讓學生正確理解并掌握中國畫的繪畫方法,值得廣大小學美術教師思考。筆者結合小學美術教學的一些實務工作,對這一課題展開詳細論述。

一、小學美術中國畫教學的思路。

小學美術教學是從基礎開始的教學。小學美術基礎知識中的造型、色彩、比例等是從西方現(xiàn)代美術理論中引入的概念,這些概念的學習對學生理解并掌握寫實性的美術繪畫方法十分重要。因此,從小學美術教學的主要追求看,教師是以寫實為基礎開展美術基礎理論與知識教學的。中國畫從唐代開始逐漸向寫意方向發(fā)展,對造型準確、色彩真實的追求主要存在于工筆畫、水陸畫、戒畫技法中,而蓬勃發(fā)展的文人畫主張寫意,追求神似,講究意境,而不主張對自然事物的精確描摹。因此,中國畫重寫意的繪畫原則與基礎美術教育中寫實性美術知識學習的教學方向是存在一定偏差的。這就為教育工作者開展中國畫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筆者認為,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要想開展好中國畫教學,教師應秉持如下思路。首先,教師應從讓學生掌握中國畫的`繪畫工具和材料入手開展教學。教師應從中國畫創(chuàng)作常用的毛筆、宣紙等工具材料入手講解,讓學生先熟悉中國畫創(chuàng)作方面的實物知識,通過向學生講解毛筆的特性及其使用方法、宣紙與一般辦公用紙的區(qū)別,使學生了解中國畫材料方面的基礎知識。其次,教師向學生講解中國畫的由來和歷史文化知識,引導學生認知、理解與中國畫相關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使其能夠掌握中國畫在繪畫特征、風格和技法上與西方繪畫的區(qū)別,使學生形成對中國畫基本特點的認知,讓學生理解中國畫的風格與審美追求。再次,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模仿中國畫中的一些代表性圖案、技法等,以特定中國畫作品的局部為例,向學生講解中國畫中植物、山石的畫法,花鳥畫、人物畫中一些代表性造型圖案的畫法,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模仿,理解并掌握中國畫中一些典型畫法的繪畫技巧。最后,教師指定一些簡單的中國畫小景作品或局部讓學生臨摹,訓練其使用中國畫繪畫工具和運用中國畫繪畫技巧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中國畫創(chuàng)作水平。

二、小學美術中國畫教學的目標。

義務教育美術新課標對美術教學提出了具體要求,把課程總目標設定為“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美術活動,激發(fā)創(chuàng)意,了解美術語言及其表達方式和方法;運用各種工具、媒材進行創(chuàng)作,表達情感與思想,美化環(huán)境與生活;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提高審美能力,了解美術對文化生活和社會發(fā)展的獨特作用。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這一目標的設定為小學美術中國畫教學指明了方向。中國畫教學應與新課標提出的課程總目標保持高度協(xié)調,教師要注意突出中國畫教學的特殊價值。因此,小學美術中國畫教學的知識與技能目標可以設定如下:讓學生理解并掌握中國畫的美術表現(xiàn)形式和繪畫方法,懂得使用中國畫的常用工具和材料,利用毛筆、墨、宣紙等進行繪畫,理解中國畫的造型色彩與構圖特征,感受筆墨樂趣。過程與方法目標可以設定如下:組織學生組成小組開展美術學習,通過臨摹、寫生等繪畫活動,培養(yǎng)學生理解并掌握中國畫的基本繪畫技巧,使學生認知并理解中國畫中的常用造型與圖案色彩表現(xiàn)形式。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可以設定如下:培養(yǎng)學生認知、理解中國畫的內在動力,指導學生通過觀察、欣賞理解中國畫的審美思想,掌握中國畫的藝術鑒賞原則與方法,通過讓學生欣賞、學習中國畫作品,使其認知并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其傳統(tǒng)文化素養(yǎng),提高其藝術審美能力與創(chuàng)造力,促進其實現(xiàn)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

三、小學美術中國畫教學的實踐策略。

1.引入故事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大多好奇心強,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師如果在中國畫教學中過于注重理論講授,使講課內容枯燥抽象,就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如果把中國畫教學與生動有趣的小故事聯(lián)系起來,以講故事的方式向學生講解中國畫的起源、發(fā)展歷史、繪畫工具和技法,則可以使中國畫教學充滿趣味,使學生把注意集中到中國畫學習上。如,在講解毛筆的知識時,教師可通過秦朝將領蒙恬改進毛筆的故事向學生講解毛筆的由來和發(fā)展,以生動有趣的小故事激發(fā)學生學習毛筆知識的興趣。又如,在講解宣紙知識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漢代蔡倫造紙的小故事,這樣一方面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畫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能夠豐富學生的歷史文化知識,培養(yǎng)并提高其國學素養(yǎng)。

2.注重臨摹教學,培養(yǎng)學生由淺入深地學習中國畫中國畫創(chuàng)作并不主張造型、色彩與自然事物完全一致,而主張神似,追求意境,因此,通過理論講解讓學生掌握中國畫的繪畫技巧,對于小學生而言是較為困難的。筆者認為,教師應避免過度的理論教學,避免在中國畫繪畫方法的教學中一味講解技法特征、畫法原則等,而應當讓學生從中國畫中簡單的典型圖案、造型入手,通過臨摹學習,以模仿已有的中國畫作品為切入點,逐步通過訓練掌握中國畫的繪畫技巧。教師可以選取中國畫中一些較為典型的山石、花鳥、人物等圖案讓學生臨摹。在這方面,教師可以使用《芥子園畫譜》中的一些典型圖案,讓學生通過臨摹基礎的中國畫造型,由淺入深地學習中國畫。這樣可以避開中國畫在技法原則和審美追求上與小學美術教育由寫實性入手的理論不相符的問題,從而讓學生通過實踐訓練掌握中國畫技法,逐步通過繪畫學習領悟中國畫的審美原則和藝術特征。

3.開展好中國畫鑒賞教學,讓學生理解中國畫的審美價值要開展好小學美術中國畫教學,怎樣讓學生理解中國畫的美感和審美價值是一個特別需要注意的問題。因為小學生處在思維水平和價值判斷力尚未完善的發(fā)展階段,所以教師難以通過直接的口頭講解讓學生理解中國畫的意境、氣韻等較為抽象的審美標準;同時,因為中國畫并不追求完全寫實,所以教師不能以色彩是否準確為標準向學生講解哪些中國畫作品畫得好。這就要求教師應另辟蹊徑,從優(yōu)劣對比的角度向學生講解中國畫的鑒賞知識。如,教師可以同時向學生展示多幅以“蝦”為主題的中國畫作品,其中有大師作品,如齊白石的《蝦》,也有一般繪畫愛好者的習作。教師將這些作品統(tǒng)一隱去作者姓名,讓學生通過觀察、對比,說說哪幅作品畫得好,哪幅作品畫得一般,進而向學生講解優(yōu)秀的作品為什么形象表現(xiàn)十分生動,筆法流暢,而一般的作品在構圖、造型、筆法上存在哪些問題。這樣,學生通過觀察、對比同一主題不同水平的中國畫作品,能夠理解優(yōu)秀作品在技法上有哪些優(yōu)點,一般的作品存在哪些不足,才能由淺入深,逐漸掌握中國畫的鑒賞方法,進而以作品賞析為切入點,理解并掌握中國畫的審美思想與藝術特征,從而奠定扎實的中國畫創(chuàng)作基礎。

4.舉辦繪畫比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為了更好地增強學生學習中國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其學習中國畫的熱情,教師可以在布置繪畫作業(yè)時,以繪畫比賽的方式,讓學生就同一主題開展中國畫作品臨摹,并讓學生組成繪畫小組,每六人為一組,要求每組選出一幅最優(yōu)秀的臨摹作品參加繪畫比賽。隨后,教師通過多媒體設備掃描每組上交的臨摹作品,并用幻燈機在課堂上播放,讓全班學生評選出其中最出色的臨摹作品。最后,教師給予作品被選為最優(yōu)的學生一定的獎勵。這樣,教師通過組織學生開展中國畫繪畫比賽,使學生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通過對比認識到哪些作品畫得好,哪些作品畫得不好,加深學生對中國畫繪畫技法、原則的理解;同時,通過引入競爭機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使繪畫能力較強的學生脫穎而出,為學校發(fā)掘、培養(yǎng)優(yōu)秀的中國畫人才提供支持。結語中國畫的藝術特征、審美追求與西方繪畫具有一定的差異,因此,在小學美術中國畫教學中,教師應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避免直接套用常規(guī)的美術課程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教師應注意根據小學生的審美認知能力、認知習慣、理解力水平等,科學設計中國畫教學的方法、模式,讓學生由淺入深,由基礎到入門,逐步熟悉并理解中國畫的技法和審美思想;要注重開展中國畫的文化價值、藝術價值、意境和美感的體驗性教學,讓學生多觀察,多臨摹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與鑒賞能力;通過多向學生講解中國畫發(fā)展史中的一些著名作品和小故事,提升學生的歷史文化素養(yǎng),使其形成扎實的國學基礎。這樣才能為學生打下堅實的中國畫基礎,為其成長為優(yōu)秀的中國畫人才做好鋪墊。

小學書法教育論文篇六

某某小學現(xiàn)今在校人數共有263人,教師21人,從學前教育到基礎教育分為7個級別。該校全面實行多元化、辦學形式多樣化,從小學3年級開始對學生開展外語教育,以優(yōu)質的教學質量為學生的以后英語知識水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該校并積極培養(yǎng)在校教師進行繼續(xù)進修和深造,提高教師的領導教育水平,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接受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使學生從德、智、體三方面得到全面發(fā)展。

該校的教育方針,多數實行教師聘任制,分為公辦教師和代課教師,把工作成績與實際相結合,大大調動了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正因為該校的教育方針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該校的畢業(yè)生都能以優(yōu)異的成績進入初中,為初中的初級教育培養(yǎng)了較高素質的合格畢業(yè)生。

該校教育的發(fā)展有一個辦學投入不斷加大,辦學條件逐步改善的過程多為無固定師資,無固定校舍,無穩(wěn)定經費的“三無學?!苯暝谛姓块T的引導下,學校在基本完成原始積累之后,開始注重辦學投入增添教學設備,美化校園環(huán)境。

從以上情況看來,該校的教學水平已具有相當的素質,辦學加強教育素質,該校在進一步完善素質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是:

1、采取堅決措施、營造教育環(huán)境。

該校改善了辦學條件比例的下限,并建立小學的評估制度和評價原則。在全校公布評價結果,還鼓勵教師對學生給予更好的教育素質,而且要不斷培養(yǎng)自己、深造自己,保證自己的職稱評定、標準、等于或高于重點學校。

2、理順關系、拓展空間。

該校對義務教育進行了進一步的改善,使學校盡快完成體制改革,明晰產權,并按規(guī)范對學校進行了改善。

3、進一步完善規(guī)章制度、切實加強管理工作。

在此基礎上,還進一步完善了規(guī)章制度,特別是建立了健全教育評估制度,通過檢查評估促進了社會辦學的規(guī)范化,法制化和管理科學化。

二、某某小學實施素質教育存在問題。

某某小學基本上都已經推進了素質教育,辦學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但在個別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主要存在以下幾點:

(一)教師不夠嚴謹。

該校部分教師放松了教學管理工作,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督促得不夠嚴謹。使得學生放松了學習,對學習沒有緊迫感,缺乏競爭意識,這也造成教學質量下降。

(二)教師隊伍不穩(wěn)定。

由于該校教師的調動性大,導致教學工作缺乏穩(wěn)定性。教師之間缺乏凝聚力、向心力,對學生的教育缺乏長遠規(guī)劃,使學生對教師沒有習慣性,特別是小學階段學生不是一時就能適應。

(三)教學方法單一。

該校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導致學生上課時精力不夠集中,不能更好地掌握堂上知識。第二課堂活動和文娛活動開展得不夠多,未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沒有充分利用好學生的課余時間。

三、今后的設想和建議。

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提高義務教育水平是一項重要工作,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扎實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為了提高教育質量,培養(yǎng)適應新世紀要求的教學素質,根據市提出的:“重點加強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提高教學素質,建立并不斷完善教學選題監(jiān)測制度”的要求。筆者針對以上某某小學所存在的幾點問題,結合今年全市教育系統(tǒng)“校風、教風、學風建設等”活動精神,認為要加強某某小學的管理,切實提高教學質量,應重點抓好以下幾點:

(一)提高認識、不斷強化質量意識。

某某小學的教學質量不高,一方面容易導致學生留級,浪費義務資源,妨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另一方面不合格的小學生畢業(yè)進入中學以后因學習有困難極易中途輟學,影響初中的教學質量,普通九年義務教育的鞏固和提高。

(二)多種形式并舉,提高某某小學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該校要把提高教師素質作為提高小學教學質量的戰(zhàn)略重點,緊密結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轉變教育觀念、提高職業(yè)道德和教育界水平為標準,認真落實教師隊伍,積極探索和建立新形勢下的激勵機制,健全和完善考核制度,堅持“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則,依法辭退教學水平低,不能履行職責的教師。

(三)注重實效、健全教學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學校管理制度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工作,某某小學必須以黨的方針、政策以及有關法律法規(guī),條件為依據,按照《小學常規(guī)管理基本要求》,認真規(guī)定和完善學校的各種規(guī)章制度,確保學校的教育工作規(guī)范有效地進行,當前要著重抓好以下幾方面制度建設:1、要嚴格執(zhí)行請示報告制度;2、要嚴格執(zhí)行作息時間和師生考勤制度;3、要建立教師學習,培訓制度;4、要健全聽課制度;5、要建立教研、教改成果檢查、評比、交流制度。

(四)綜合評價、開展教學質量監(jiān)測。

小學教育質量監(jiān)測的科目主要是語文、數學,內容為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主要考勤查學生的合格率,一律采用等級制度評分方法,取消百分制結果報縣級教育主管部門。

(五)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強化職能作用。

加強學校管理,提高某某小學的教學質量,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教研部門和鄉(xiāng)鎮(zhèn)中心學校的共同任務。要明確責任,實行領導負責制,加強鄉(xiāng)鎮(zhèn)中心要親自抓好小學教學質量管理,是提高某某小學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堅持把解決“三農”問題放在突出位置,這體現(xiàn)了黨和政府對農村、農業(yè)和農民的關心和重視。要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就必須加快發(fā)展農村教育事業(yè),大力提高農村勞動力的素質。卓尼縣木耳鎮(zhèn)中心小學實行農村集中辦學、建立和完善中小學生寄宿制度,走出了新路子。本人就該在校寄宿學生學習生活的情況進行調查,采寫了這篇調查報告。

木耳鎮(zhèn)位于卓尼縣東南部,全鎮(zhèn)轄11個行政村,總人口8941人,其中農業(yè)人口占97%以上。目前,全鎮(zhèn)有中心小學1所,六年制完全小學3所,村級教學點2所,中心小學現(xiàn)有在校學生586人。

一、發(fā)揮師資作用,走集中辦學之路。

在上世紀80年代普及初等教育時期,我縣按照分級辦學原則,各鄉(xiāng)鎮(zhèn)和村組普遍興辦了鄉(xiāng)、村學校以及教學點,形成了村村辦學的格局。進入90年代后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小學在校生以每年40%左右的數量銳減,一些學校不得不實行隔年招生。加上居住分散,有的學生需走十幾里山路,致使許多孩子到八九歲甚至十歲才上學。這也造成一些學生到初中階段就因年齡偏大而輟學,前些年該鎮(zhèn)初中輟學率高達14%,小學也達到8%以上,“普九”目標難以實現(xiàn)。由于生源減少,有些教師不安于在偏遠農村教學,積極性難以發(fā)揮,辦學效益低下,如該鎮(zhèn)寺古多村村級小學共有學生28人,配有教師4名,師生比為1:7,大大高于1:23的國家標準。同時,由于有的村還存在一校一師,一師多用現(xiàn)象,教師既要負責各年級各科目的教學,還要管理行政、財務等全部事務,難以集中精力教學,師資資源浪費,難以正常發(fā)揮作用。學校無法按課程計劃開課,教學質量難以保證,當地群眾反響十分強烈。

為改變不利局面,木耳鎮(zhèn)經過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嚴密論證和精心準備,于20xx年下學期施行了集中辦學,將部分村級小學撤并,全鄉(xiāng)只辦一所六年制中心小學,在校生達389人,服務半徑20公里。開始走上創(chuàng)辦鄉(xiāng)鎮(zhèn)中心學校的集中辦學路子。

二、加大資金投入,實行農村學童寄宿制。

農村尤其是小學年級集中辦學,面臨著學生居住地與學校距離過遠的難題,家長和校方均為學生的學習生活方便及人身安全問題存在較大顧慮。如離中心校較近的拉路村學生上學需走6華里村道。最遠的冰古村則為20公里,創(chuàng)辦中小學生寄宿,學校,家長、學生和老師都認為是較好的辦法。為此,中心校在當地鎮(zhèn)黨委、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于集中辦學的當年即開始籌辦并實施了農村學生寄宿制度。積極爭取到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寄宿生生活補助,鄉(xiāng)政府出資2萬元,縣教育局出資3萬無,學校自籌2、5萬元突擊整修和改建了學生住宿房20間,面積1260平方米,訂制上下學生床鋪320位,可收住學生320人,當時入住學生184人。設學生和教工食堂一處,面積250平方米。購置了彩電、vcd和適合兒童觀看的碟片,添置了洗衣機、蒸汽柜、微型鍋爐、餐桌等等。新建了學生食堂、餐廳,配備了衛(wèi)生、健康、負責的炊事員,學生每月伙食費大概只有50―70元。因此,實施寄宿制后,全校師生的學習和生活即走上正常軌道,得到廣大師生和家長的認同。從當年在全鄉(xiāng)進行民意調查中,召開2次座談會,發(fā)出征求意見表300份,對集中辦學,學生寄宿制的實施效果感到滿意的達262人。

三、健全制度,加強完善規(guī)范化管理。

近年來,木耳鎮(zhèn)中心學校的集中辦學和實施學生寄宿制走過的是不斷探索和完善的路子。在集中財力解決好基礎設施的同時,校領導十分重視有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努力使全新的辦學方式和物質資源收到最好的成效和發(fā)揮最大的作用。通過幾年來的探索和實踐,他們的辦學和學生寄宿管理模式漸漸走向成熟和完善。

1、以管理約束人,建立完善制度。

寄宿制學校師生幾百人在一起學習生活,猶如一個小社區(qū)。學校及時擬訂并實施了《日常行為規(guī)范》、《文明住校生標準》、《文明寢室評比制度》等,使學生個人、班級集體、寢室集體都有道可循、有據可依、有效地促進學生生活秩序的正常化。一是加強宣講教育。利用集會、紅領巾廣播站等陣地,結合發(fā)生在學生當中的好習慣或不良習慣展開剖析,使學生明辨是非,從而樹立正確的觀念;二是建立校監(jiān)督崗和班級監(jiān)督崗。成立值周班監(jiān)督崗,負責全校教室的衛(wèi)生包干區(qū)的監(jiān)督。對住校生早、中、晚三餐就餐情況進行監(jiān)督。通過記錄和文明班級評比掛鉤,督促了學生良好衛(wèi)生、生活習慣的形成;三是大力開展文明寢室,文明班級評比活動。放手讓學生自由地去美化自己的寢室、教室。讓學生大膽、自由地發(fā)揮他們自己的創(chuàng)造能力、動手能力。通過活動來增強學生熱愛集體的觀念,感受分享勞動成果的喜悅。

2、配齊配全生活指導老師,充分發(fā)揮班主任作用。

一是配齊了生活指導老師。特別是對低年級寄宿生,學生年齡相對較小。因此,生活指導老師注重加強了對學生夜間就寢的管理。如在晚上,每隔兩個小時生活指導老師起床一次,給學生蓋被,叫學生上廁所,監(jiān)督寢室紀律等。每周二、四開設勞動興趣課,由生活指導老師負責幫助寄宿生學會洗臉、洗腳。疊被曬被、洗飯盒、蒸飯、系鞋帶、換洗衣服、洗浴、傷風的防治等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和自我保護的能力;二是充分發(fā)揮了班主任的指導作用。班主任一方面承擔教學任務,另一方面又是班集體的組織和管理者,這種工作的雙重角色有利于班主任自覺地履行“教書育人”重任。寄宿生在校時間長,班主任更成了聯(lián)系學校工作與學生的橋梁與紐帶。班主任每學期都制定出學生生活能力培養(yǎng)計劃,并付諸實施。如定期開展生活能力實踐活動,舉行生活能力分項、綜合競賽等。

3、寓教于樂,開展豐富多采學習教育活動。

抓好學科滲透。《生活與勞動》課的老師將每一堂課的教學目標都落到實處。在生活與勞動課堂上,教師還結合本校實際,教給學生如何蒸飯、洗衣、刷牙、洗浴、管理財務、與人交往等一些常識。同時對學生行為習慣可以提出一定的要求,采用直觀的、形象的方法向學生闡述,使他們有感性的認識。如有的學生身上的零用錢較多,不知道如何正確使用這些錢,教師就適當加以引導。()如有的同學花錢大手大腳,每天吃許多零食。教師就幫助他統(tǒng)計一下一天或一個星期吃零食所花的錢,并建議他用同等的錢買一些自己喜歡的課外書或學習用品。通過認知、對比,學生漸漸主動地能節(jié)約用錢,多買書,多看書,形成了良好的習慣。

4、家校配合,建立與學生家長溝通聯(lián)系。

學校和家庭的聯(lián)系至關重要,該校充分利用開辦家長學校這種有效形式,加強了校內外教育的衍接溝通。學校每學期至少兩次定期開辦家長學校。及時通報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虛心聽取學生家長的意見和建議,既使家長能放心孩子的學生和生活,又更加密切了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關系。同時抓好定時家訪,填寫家訪聯(lián)系單,記錄每個學生的家庭檔案。做到學校尤其是班主任對每個學生的家庭狀況、經濟水平、智力水平、思想情操等有全面的了解。努力做到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收到對孩子的最大教育效果。

四、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木耳鎮(zhèn)中心小學在辦學管理模式改革取得較大成效的同時,不可避免還存在一些問題,值得引起重視。如:一些學生很少做過打掃衛(wèi)生、整理房間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存在著生活能力過低現(xiàn)象;一些學生自制力較差,常常將家中帶來的錢用于吃零食上,直接影響到學習和生活的正常維持;不合格的小食品既無營養(yǎng),也不衛(wèi)生,直接影響到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等等。

本人認為,針對一些學生生活能力過低的現(xiàn)象,學校和家長要認真挖掘成因,積極采取策略,要將培養(yǎng)寄宿生的基本生活能力作為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抓好抓實,通過和課堂教育相結合,尋求相應的教育對策及其途徑,使寄宿生能在生活中獲取豐富的、有益的營養(yǎng),為以后的生產勞動、社會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針對有些學生自制力差等問題,教師與家長更應加強聯(lián)系,共同對學生進行樹立積極健康人生觀、生活觀教育,促使他們從小養(yǎng)成健康樸素的良好的生活習慣。有關部門要加大對文化娛樂市場的整治力度,堅決杜絕未成年人進入“三廳兩室”,給中小學生營造一個清新、健康成長環(huán)境;針對貧困中小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況,各級政府、有關部門以及學校都要對他們予以關注和扶持。目前,在大學階段已有了相對完善的貧困學生扶持救濟機制。尤其在對待中小學生生活上存在困難方面,社會普遍存在較為漠視的現(xiàn)象。家庭貧困不是孩子的過錯,他們同樣需要關愛、歡樂和營養(yǎng)。我認為,在中小學校經費普遍緊張的情況下,一級政府要承當起應有的責任。

總之,辦學管理方式的改革和完善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們不斷深入的探索和實踐,也需要學校、家庭、社會三者共同協(xié)作和配合。木耳鎮(zhèn)中心小學的集中辦學,實施學生寄宿制的做法為我們提供了有利的借鑒。

一、調查的目的、意義以及調查方法。

全面推行新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于是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本次調查采用采訪法。通過采訪,了解了農村教師、學生和家長對教育的看法及其總體教育狀況。

二、調查的基本情況。

1、教學問題。

在我們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已無法滿足絕大多數家長和學生對教育的要求,他們要求上高中、上大學。有71%的家長希望孩子拿到大學以上學歷。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時,68%的學生選擇是因為他們自己喜歡讀書,而選擇是家長要求的僅為6、4%。由此看來,教育已經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普遍重視。孩子們是渴望擁有知識的,知識可以讓他們開拓視野,知識可以讓他們進一步的高升,知識可以讓他們增長見識。當然,農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術的。沒有技術,人才也是普通大眾中的一員;沒有人才,技術只能等待有人來駕駑。從調查情況來看,農村小學教育存在著很多問題:教育經費短缺,以至于辦學條件和辦學效益差,教學設施簡陋,教師隊伍教法相對陳舊,嚴重影響著素質教育的實施;思想觀念落后,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調查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愿意留在家鄉(xiāng)建設家鄉(xiāng),為家鄉(xiāng)人們過上幸福生活而盡自己的一份力量;教學內容有些脫離農村實際,人才培養(yǎng)與農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不相適應。

2、教師問題。

農村現(xiàn)有教師隊伍中存在許多無心從教的現(xiàn)象,其表現(xiàn)形式主要有:

1)跳槽:包括徹底調離教育系統(tǒng)或由村級學校向縣、鄉(xiāng)級學校轉移。跳槽教師多為農村中的佼佼者,這部分人員的離去無疑會降低師資隊伍的總體水平。

2)厭教:部分學校常規(guī)工作管理落實不利,教師敬業(yè)精神缺乏、工作倦怠、責任心淡化,不愿鉆研教材,對任何形式的教研活動絲毫不感興趣。近年來各級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為了引進和穩(wěn)定人才普遍重視了提高教師待遇,卻往往放松了對教師的思想教育工作,對于不良傾向不大膽批評,造成教師為人師表意識淡薄、見異思遷,。

另外,農村教師水平遠遠低于城區(qū)教師水平。雖說教師整體學歷在提高,但正規(guī)的全日制本科大學生回來的還是比較少,很多骨干教師不愿意呆在農村,調至鄉(xiāng)鎮(zhèn)或縣一級教育機構,這是因為農村的教學條件比較差;隨著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不斷深入,農村教師隊伍的結構已由原來的公辦、民辦、代課教師變成了全部是公辦教師,但是音樂、美術,微機等教師嚴重不足。

近年來各級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為了引進和穩(wěn)定人才普遍重視了提高教師待遇,卻往往放松了對教師的思想教育工作,對于不良傾向不大膽批評,造成教師為人師表意識淡薄、見異思遷。

3、學生問題。

4、家庭問題。

在西部農村,父母為了維持家庭這種開支,相當一部分父母外出打工,將孩子留給爺爺奶奶照看。由于隔代的關系,爺爺奶奶們大都很寵孫子孫女,對他們溺愛有加,這對孩子的成長,性格的形成都極為不利。在采訪過程中發(fā)現(xiàn),較為普遍的現(xiàn)象是現(xiàn)在的孩子大都很調皮,爺爺奶奶根本管不住他們,任他們由著性子來,一位有一個6歲小孫子的老人說:“沒辦法,爸爸媽媽沒在家,我們根本管不住他?!?/p>

還有大多數家長沒有家教意識,他們認為教育就是在學校讀書,學生有問題就是學校教育的問題,把自身置之于外;家長沒有教育能力,絕大部分家長最多只是初中水平,而且又不是從事教育職業(yè),就是他們重視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當有限的;家庭影響大于學校,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出去,不要像他們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一人三曲的在地里刨食吃。

三、解決農村小學教育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據調查的情況,當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資金來辦鄉(xiāng)村教育,是不能滿足廣大農村青少年對教育的需求的,而且有的貧困地區(qū)由于財政吃緊還會挪用教育經費。為改變農村教育現(xiàn)狀,我們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加大農村教育資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變農村教育資源不足的狀況。首先要把教育經費的挪用作為重點抓,把有限的教育資源用到實處。迅速成立一個調查小組,查清鄉(xiāng)村小學、中學的負債狀況以及教師的工資問題,對因負債建校舍的,要通過財政撥款支付,使學校能較好地運轉;其次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資。放寬私人投資辦學,來補充政府投資教育的不足,建立一個機制對農村教育投資監(jiān)督。

第二,教育管理權限下放學校,增加學校的決策權,并向學校提供良好的辦學環(huán)境;對農村教師問題要切實做好改變教師的素質,加大師資力量并進行良好的培訓,提高師資水平,建立良好的師資隊伍,對不合格的民辦教師給予辭退,招收有大專學歷的畢業(yè)生回鄉(xiāng)任教,同時對教師的福利等問題要根據實際給予改善。

第三,是加大農村教育資源分配,當地政府應該把農村教育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在分配資源時著重加大農村教育的經費,為農村教育提供土地資源和其它的設備。

靖遠農村小學教育的發(fā)展前景:充實義務教育,鞏固“兩基”成果,提高質量,在保持兩基現(xiàn)有成果的基礎上,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全面提高辦學水平,形成完善的義務教育體系和制度,普及義務教育的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達到9年;發(fā)展學前教育。重視兒童早期教育,重點發(fā)展學前教育,使絕大部分鄉(xiāng)村兒童都能接受多種形式的學前教育,為小學階段的學習做好準備。

小學書法教育論文篇七

(二)文化素質掌握方面。

小學生要學習知識內容不是很難,但是標準卻很高。所以對他們文化素質方面的要求也非常嚴格。這其中就要求小學教師要有廣博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如數學、語文、外語、歷史、地理、體育等多方面的知識,以滿足小學教學中,對教師綜合知識儲備充分的要求,力求學生全面發(fā)展。由于現(xiàn)在的學生和老師都處在信息大爆炸的時期,學生的知識面有的時候可能比教師還要廣,因此高校在小學教育專業(yè)課程設置時候就要盡量做到“廣”和“精”!這樣才能讓小學教育專業(yè)的學生日后走上工作崗位以后坦然應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奇怪的問題。

(三)業(yè)務素質方面。

一名合格的小學教師如果僅僅具備了以上兩個素質,并不能稱之為合格的小學教育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因為最為小學教育專業(yè)的教師更應具備較強的業(yè)務能力。這些能力包括:教學工作技能、教育科研技能、教育管理技能。高校小學教育專業(yè)培養(yǎng)出來的教師要同事具備現(xiàn)代教育理論、掌握現(xiàn)代教學手段、方法、從事教師職業(yè)的基本技能(如三字一話)的素質,從而具備從事小學教育工作的綜合能力。20xx年國家提出了“教師資格證書”需要學生自行考取的政策,20xx年開始試點實施師范類學生考取“教師資格證”的工作。從考試內容我們可以看出小學教師業(yè)務方面應該具備的能力:普通話測試、粉筆字、鋼筆字、毛筆字、教育學綜合……這些都表明了一名合格的中小學教師應當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

(四)身體心理素質方面。

由于小學教師教學任務的特殊性,所以要求小學教師具備一定的體育素質和良好健康的體魄。另外,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對小學生身心的發(fā)展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現(xiàn)在很多中小學要求教師必須具備心理咨詢師證書或者至少精修過心理咨詢課程內容。由此可以看出最為一名中小學教師,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這樣家長才會敢把孩子交到她們手中。

新課標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要成為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和一個基本原則。高校在小學教育專業(yè)課程的設置問題,實際上就是逐漸達到教學目標的過程。目的在于使學生“文理兼?zhèn)?,學有所長”,以培養(yǎng)出具有符合型知識結構的高素質教師。當今我國高校小學教育專業(yè)課程大致包括如下模塊:。

(一)公共基礎課程。

主要目的在于使小學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具備大學生基本的文化素質和培養(yǎng)水平,如思想政治、法律、體育、外語、計算機、三字一話等課程。意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二)專業(yè)基礎知識。

(三)專業(yè)必修課。

不同學科方向的小學教育專業(yè)的學生,應當完成一定量的必修課程,目的在于讓學生在日后的工作中有所專長,能多擔負起一門或兩門主干課程的講解。很多高校的教科院(教育系)設有三個方向:小學教育語文方向、小學教育數學方向、小學教育外語方向。每個方向都開設了幾門專業(yè)必修課,如現(xiàn)代漢語、兒童文學、高等數學等同時專業(yè)必修課中還包括兒童心理學、教育科研方法等,以使學生掌握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通過專必修課的學習,使學生做到綜合培養(yǎng),具有了較強的教學、科研能力。

(四)選修課。

選修課的開設目的'是“有所專長”發(fā)展學生的特性,豐富學生的知識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專長選上學院或全校開設的選修課,從而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學科研能力。小學教育專業(yè)的課程的設置時基于“培養(yǎng)多元化、全方位”中小學教師的指導方針基礎上。在素質教育呼聲的教育背景下,很多人開始對小學教師有更多的要求了,如希望小學教師能夠為小學生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機會。因為國家在中小學新教材中都增加了“研究性課題”或“研究性課題”延伸的“課題作業(yè)”。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設計者、組織者、引導者,為適應新數學課程,理應構建全新的課程和教學理念,促進自己的專業(yè)化成長。因此小學教育專業(yè)的課程設置和課程的講授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此項能力。

高校小學教育專業(yè)學生的培養(yǎng)方式基本分為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就是教師講授為主的理論教學,這種教學方式是現(xiàn)在小學教育專業(yè)乃至很多高校大部分專業(yè)學生的主要授課方式,目的在于完善學生知識體系培養(yǎng)學生能力。第二種方式是實踐教學,即在教師的領導下,學生到學校中去,參與到實踐當中去,從而能把學校學習到的知識、理論、方法應用到實踐中。實踐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可以及時向老師、同學咨詢。避免了學生畢業(yè)后遇到問題無人指導的狀況的出現(xiàn)。四、對高校小學教育專業(yè)的展望我國由于小學教育專業(yè)創(chuàng)設時間短,沒有形成一套統(tǒng)一的辦學模式和指導理論,我國小學教育專的課程建設還是存在一系列問題。隨著國家政策的變動,很多院校小學教育專業(yè)的課程設置也會面臨重大的調整。如是否會取消小學教育(英語)方向學生的招生;是否會增加小學教育文科、理科方向學生的招生;是否會增加學生的語文、數學專業(yè)課學習的課時等。這些都會很多學者和課程制定者們需要思考的問題。盡管存在這么多問題。我們不可以否認,我國高校小學教育專業(yè)的發(fā)展前景還是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態(tài)。筆者相信隨著教學經驗和辦學理論的不斷積累,我國高校小學教育專業(yè)培養(yǎng)的教師一定會滿足社會對小學教師的業(yè)務素質、文化素質、身心素質各方面的高要求的。

小學書法教育論文篇八

小學教育開展的一切活動及教學管理,都要堅持“以學定教”作為核心理念。首先分析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基本要求,然后分析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策略。

摘要: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也面臨著轉型的壓力。

新課程改革關注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強調教師轉變思維,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關鍵詞:小學;教育;新課改;要求;策略。

教育教學管理在小學教育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學校管理工作當中的重要內容。

同時,也是小學教育開展教學活動的基本保障。

采取有效的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管理策略,能夠更好地行使學校對教育的管理職能。

能夠貫徹落實學校的教育方針,為學生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好的條件。

從整體上來看,我國的小學教育教學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是相比較新課改的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

一、當前我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要求分析。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小學教育教學正在一步步迎合國家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當中,最重要的就是對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

這要求代表社會、家長,以及學生自身對于教育的要求。

新課程改革以后,小學教學尊重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主體地位,堅持教師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一切活動都圍繞學生發(fā)展的需求展開。

不再單一追求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更多追求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現(xiàn)在的小學為了實現(xiàn)這些轉變,對于學校和教師的管理工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用一句話概括這些要求的精髓,就是“以學定教”。

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是小學教育教學管理中各項活動的基本出發(fā)點。

我們可以這樣說,新課改的內容既是小學教育教學的基本要求,也是它的基本保障,是培養(yǎng)滿足新時期標準人才的重要依據。

因此,在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當中,教師要轉變以往的觀念,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

并不斷提升個人的專業(yè)素養(yǎng)以及教學能力,提升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活動的針對性以及服務性,以便整合教育資源,不斷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二、新課程改革要求下的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策略分析。

觀念是行動的心理基礎。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要想加強小學教育教學管理,首先就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

在管理過程當中,要時刻追蹤教學管理效果,保障教學管理的連續(xù)性、綜合性。

運用創(chuàng)新的管理手段,增加教師在教學管理中的分量。

保障教師對于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以及監(jiān)督權,讓教師幫助形成教學管理的綜合性體系。

除此之外,還要堅持將“以學生為本”作為一個重要的教學管理原則,將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作為教育教學管理的重要內容。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必須要從創(chuàng)新的角度推動小學教育教學管理,進一步明確管理目標。

這就需要學校必須明確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基本目標以及安排給學校的基本任務,并不斷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將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作為小學教育管理的重要方向。

例如,學校要進一步完善對于教育管理工作的評價策略。

對每個階段的管理工作進行量化處理,再進行質化評定,將“自評”與“考評”相結合,通過多樣化的創(chuàng)新辦法,實現(xiàn)評價的科學性和真實性。

將小學教育教學管理上升到制度的高度,具有很大的規(guī)范作用。

要想增強師生對于教學管理的重視,落實各項教育管理措施,就要將其關進制度的“籠子”當中。

在完善的教育制度之上,提升學校和教師的執(zhí)行力。

這就需要學校對自身具有的教育管理制度進行重新審視,剔除不適合新課程改革的部分,轉變落后的陳舊觀念。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新的教育管理目標指引下,制定新的管理制度,縮短與新課程改革目標的距離。

除了建立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以外,還要提升教育制度的執(zhí)行力。

在執(zhí)行力上,學校要設計一套可行的獎懲措施,樹立良好的管理榜樣,杜絕不良的管理行為。

學校要加強管理人員的素質水平,定期對管理人員進行技能培訓,只有一個專業(yè)的管理團隊,才能形成良好的管理效果,提升小學教育管理的整體水平,發(fā)揮其最大價值。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凸顯了十分重要的價值。

以此為出發(fā)點,為小學素質教育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

因此,我們要端正對于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態(tài)度,認清當前我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當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在的基礎上形成創(chuàng)新的管理策略。

當代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要以此為重點研究對象,尋求有效的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策略。

參考文獻:

[1]楊春云.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性教學的研究[j].才智,(15).

[2]郭開全.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師范生教學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缺位”與“補位”:以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為例[j].語言與文化研究,(1).

[3]呂月青.小學教育管理中侵權問題的分析與思考[j].領導科學論壇,(15).

作者:李桂榮單位:吉林省柳河縣孤山子鎮(zhèn)政府。

【2】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活動中后進生的轉化。

本文就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活動中出現(xiàn)后進生的主要原因進行分析,提出做好其轉化工作的措施,以促進后進生未來有更好地發(fā)展。

根據相關調查和研究發(fā)現(xiàn),后進生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活動非常普遍,需要教師、家長和學校領導加強管理,真正與后進生進行深入的交流與溝通,才能真正做好其轉化工作,對于促進后進生各方面能力進一步提高有著重要意義。

一、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活動中出現(xiàn)后進生的主要原因。

在我國教育教學改革力度不斷加大的新形勢下,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受到了高度重視,而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活動中出現(xiàn)后進生的主要原因有:

(一)家庭方面。

在小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需要他們發(fā)揮良好模范作用,才能更好的引導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

但是,部分家長的教育觀念還保持以前傳統(tǒng)的方式,經常對著孩子大吼、嚴厲批評,甚至打罵小學生,致使小學生出現(xiàn)反叛心理。

與此同時,部分家長非常寵溺自己的孩子,不讓小學生接觸各種新鮮的事物,也不讓他們自己解決任何問題,從而降低小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甚至影響小學生各方面能力提升。

(二)自身方面。

小學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成長階段,一般小學生的心理素質都不夠強,自控能力也比強,如果遇到難度較大一點的問題,則可能出現(xiàn)畏懼、逃避、不自信和美元耐心等情況,從而產生自我懷疑的心理。

(三)學校方面。

在學校開展各種教育教學活動時,教師、領導都會成績較好的學生關注較多,而成績不好或比較差的學生則得不到關心,甚至被成績好的`學生嘲弄。

在這種情況下,成績不好的學生一直處于被隔離的環(huán)境,不但語文成績得不到提高,還嫉妒缺乏安全感、自我存在感和自信心等,最終厭惡學習、成為后進生。

二、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活動中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的措施。

(一)家庭方面的措施。

家長作為孩子的導向標,需要充分認識自身在小學生成長過程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并對學生加強關心、溝通和交流等,才能降低孩子對父母的懼怕感。

同時,在設定期望值時,應全面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的分析孩子的成績,才能為小學生營造一個溫馨、健康、積極的家庭環(huán)境。

同時,家長要與教師、學校保持良好互動,經常詢問小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校情況等,才能更好的掌握孩子的學習動態(tài),對于增強小學生的學習動力有著極大作用。

另外,家長要及時的鼓勵孩子,通過不同的方法與孩子進行交流,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陪伴孩子學習、識字和玩游戲等,可以更好的促進小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對于提高孩子的語文綜合能力有著重要影響。

(二)后進生自身方面的措施。

根據相關調查和分析發(fā)現(xiàn),后進生之所以語文成績不好,是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比較明確的學習目標、自信息也不夠強等,從而不敢向教師、同學詢問,甚至不敢告訴父母。

因此,教師在正確引導、幫助小學生的情況下,小學生應該對自己的語文成績進行反省,思考自己的不足、缺點等,并及時找到成績不好的主要原因,從而在主動尋求幫助、詢問教師的基礎上,提高自己的語文成績。

同時,在上課之前,小學生應對即將學習的語文知識、課文等進行預習,回到家后,應及時的復習、鞏固,才能真正提高自身學習效率。

另外,家長、教師應引導小學生掌握自我激勵的各種方法,如復習一遍今天學的語文知識,才能看一集動畫片;期末成績拿到90分以上,就可以買一個自己喜歡的玩具,等等,對于提高小學生的學習動力、語文成績等有極大作用。

(三)小學語文教師方面的措施。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開展的各種教育教學活動,應與語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自愛一起,真正落實到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才能更好的完成后進生轉化工作。

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方面的措施有:第一,采用情感教育方式,與學生進行心靈交流,不但能拉近師生距離,還能讓小學生深刻感受到教師對他的關心、愛護,從而激發(fā)后進生的潛能,提高小學生克服語文學習中各種困難的信心。

第二,注重教學方法的多樣性。

由于每個學生都存在差異,因此,他們理解語文知識的能力也不一樣,需要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最合適的教學方法,才能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因此,針對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應布置一些比較簡單的人文;針對自信心不強的學生,教師應安排一些比較基礎的知識,以在層次性教學方式下,逐步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成績,從而達到轉化后進生的目的。

第三,合理運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資源。

通過利用多媒體演示語文教學中比較抽象的內容,如一段春天描寫景色的話,可以運用圖片、視頻的方式展示出來,不但能節(jié)省課堂教學時間,還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成績。

結束語。

總之,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需要對后進生轉化工作給予高度重視,加強教師、學校、家長等的聯(lián)系,并充分了解后進生的學習情況、學習需求、心理情況等,才能真正促進后進生語文成績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張文雅.耐心等待“花”開——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調動后進生的學習興趣[j].課程教育研究,,08:58.

[2]蘇秀端.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j].新課程(小學),2014,05:176.

[4]朱玥華.探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后進生的轉化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6,07:24.

作者:楊凱。

小學書法教育論文篇九

優(yōu)美動聽的合唱,不僅可以引導學生步入豐富多彩的音樂世界,而且還能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音樂感和高尚的藝術情操。新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和加強合唱教學,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的豐富的表現(xiàn)力,盡早建立于他人合作演出的經驗,培養(yǎng)群體意識及協(xié)調、合作能力,使學生在歌唱表現(xiàn)中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美的熏陶。

面向全體學生普及合唱藝術,其最好的方式就是課堂合唱教學。從現(xiàn)行使用的義務教育階段的音樂教材中我們不難看出,合唱的欣賞與學習占了相當高的比例。以蘇少版為例,二年級上學期開始出現(xiàn)聆聽合唱的欣賞內容,四年級開始少量簡易合唱歌曲的學習,五六年級合唱歌曲的欣賞與演唱比例逐步加大。五年級上學期演唱合唱歌曲3首,欣賞合唱歌曲6首,下學期演唱4首,欣賞4首。六年級演唱合唱歌曲6首,欣賞2首。占了整個教學內容的一半以上。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合唱教學在整個音樂教學特別是高年級的課堂音樂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現(xiàn)狀分析。

在日常的音樂課堂教學中,老師們可能都體會到,合唱教學很難正常開展。我曾參加過兩次教育局組織的農村學校班級音樂課開展情況的檢查。當時感覺到,檢查到的班級歌曲演唱數量、質量都很不錯。可只要檢查合唱歌曲都只唱一個聲部。于是我仔細分析了原因。

學生方面:

1.學生水平的參差不齊。

合唱歌曲的學習對學生的音樂基本技能提出較高的要求。而日常教學中,每個班級、每個學生的音樂基礎、歌唱水平、合唱能力和習慣都是參差不齊的。這些都直接影響到合唱教學的有效開展。就說音準,我曾經在兩個六年級班級做了個測試,1/4的人音準較好,有一半的學生音準不穩(wěn)定,還有1/4的學生唱歌直接跑調。

2.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原因。

五、六年級學生正是生理、心理發(fā)展比較快的階段。心理變化在音樂課堂主要表現(xiàn)為,個性較強,對音樂有自己的理解。因此每次欣賞音樂的時候都能有很好的表現(xiàn)。(但音樂學科光說不練是不行的,需要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而且也只有通過實踐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音樂欣賞水平。)但同時他們自尊心強,易害羞,不太喜歡表現(xiàn)自己。喜歡唱歌但不是在課堂上??偸桥鲁牟缓帽煌瑢W笑話。單聲部歌曲都很難學好,更不要說多聲部的合唱歌曲了。

3.對合唱歌曲的認識不夠深刻。

學生的整體合唱觀念淡薄,缺乏對聲部和諧的感性體驗和合唱成功經驗,興致不高。老師們經常會發(fā)現(xiàn),好不容易教會的兩聲部旋律,一合起來,音響效果很糟糕,聲部間相互攀比,不知道協(xié)作,不注意聆聽。老師們也經常發(fā)現(xiàn),二部合唱分工,一聲部學生往往很開心,二聲部則相反,唉聲嘆氣。

老師方面:

事實上,更多的責任來自我們老師。通過了解,很多音樂老師在日常的合唱歌曲教學中,自身就怕麻煩,缺乏自信心。教學中沒有更好的辦法,把合唱歌曲簡單的理解成兩個或多個聲部的拼湊。教得機械,學生學的無味。所以就會出現(xiàn)只教一個聲部的現(xiàn)象。作為老師,要深入了解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通過整合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學生學習合唱歌曲的興趣和能力。在提高自身專業(yè)水平的同時,讓學生不斷體會到合唱的獨特魅力與美感。

以下結合自身實踐,談談我的一些思考和具體做法。

二、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策略。

1.通過對優(yōu)秀合唱作品的欣賞與分析,充分感受合唱歌曲的魅力。

要組織好合唱教學,首先就是要提高學生對合唱的興趣。如何提高興趣?就是多聽。通過對優(yōu)秀合唱作品的欣賞,訓練學生音樂的耳朵,提高合唱的聽覺能力。所以老師們千萬不能忽略教材中合唱作品的欣賞。喜歡聽了,覺得美了。等到真正學唱的時候,就不會被困難嚇到了。我的經驗是多對比著聽。、有些合唱歌曲欣賞可以讓學生聽聽獨唱版本的,例:五年級上冊《東方之珠》、《楊柳葉子青》等。有一些本來是要求齊唱的可以安排欣賞合唱版本的,例:六年級上冊《送別》、《櫻花》等,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對比,充分感受合唱這一演唱形式對于表現(xiàn)歌曲形象、表達歌曲情感的巨大優(yōu)勢和獨特魅力。對于一些優(yōu)秀的無伴奏合唱歌曲,例:五年級下冊《牧歌》等更加要多聽、多分析,感受其魅力。

2.根據歌曲的內容,巧妙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合唱歌曲的具體內容,巧妙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教學歌曲《doremi》一課時,把教學重點放在了對完整版《doremi》歌曲的認識與表現(xiàn)以及對歌中各樂段二部合唱的訓練和處理上。我首先是通過與學生談話交流導入新課,了解歌曲的相關背景,讓學生對1234567有一種好奇心,激發(fā)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然后通過創(chuàng)編旋律,給旋律填詞,給歌曲配二聲部伴唱學習了歌曲的c、d兩段。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柯爾文手勢指揮學生演唱,使學生更好的把握音準。不斷讓學生感受7個音符帶來的神奇魔力。緊接著完整欣賞歌曲讓學生對作品有整體的把握和認識。最后通過歌唱和表演,重溫影片中的經典片段。讓學生在表演中充分體驗音樂帶給他們的快樂!

3.提高對合唱歌曲的伴奏能力。

其實,以我們音樂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完全能夠勝任小學各階段教材歌曲的伴奏,但關鍵的問題是不夠重視。好的伴奏,本身對學生就是一種審美體驗。它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演唱歌曲、學習音樂的興趣,還增強了音樂的藝術表現(xiàn)力,是審美教育的有效手段。我覺得,鋼琴(電子琴)伴奏應該成為音樂教師備課的重要內容之一。日常教學中,我們的即興伴奏往往過于“即興”。再加上現(xiàn)在多媒體進課堂,我們甚至已經忽略了鋼琴(電子琴)伴奏的功能與作用。如果說給單聲部歌曲伴奏,我們已經習慣了一、四、五級正和弦,那還能湊合。合唱歌曲就不行了,合唱歌曲本身就有和聲行進,如果伴奏過于即興,對于學生把握音準,對于歌曲表現(xiàn)力都會有很大影響。我倒覺得,給合唱歌曲伴奏本身就是個很好的學習過程,它的和聲進行會豐富你的和弦編配,你順著它的和聲走,和弦記錄下來后別忘了研究一下,可以在單聲部歌曲中靈活加以運用,逐漸的,你的伴奏水平就會提高了。我習慣在備課時就將和弦標記寫在歌曲上。在備課的時候,首先對歌曲進行分析,根據歌曲調式及本身的旋律走向確定和聲進行、根據歌曲情緒確定織體音型,在把握住作品風格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技能水平進行編配。歌曲示范演唱時,努力把音樂伴奏與歌唱融合到最佳狀態(tài),讓學生感受到歌曲的美。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聲音,音樂的情緒以及歌曲的表現(xiàn)力等方面加以提高和處理的時候,音樂伴奏可采用無旋律伴奏,并且可以在過渡句、高潮部分進行加花、華彩等處理。為了對學生的歌唱起到融合、烘托,更好的表現(xiàn)音樂,教師要把音樂伴奏的和聲、力度、音色、呼吸等要素根據歌曲處理的要求進行調節(jié)和控制。讓學生充分感受和聲的美妙,節(jié)奏的律動以及歌唱與伴奏融合在一起的音樂美。從而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審美能力。

4.班級合唱比賽。

充分展示一個學校學生音樂綜合素質和老師教學水平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搞班級合唱比賽了。無論是對老師和學生都是很好的鍛煉、促進和提高的機會。其作用和影響遠遠大于校一級的合唱比賽。通過比賽,老師會下足了功夫,花足了心思,更多的了解班級學生演唱的整體情況,合理分工。豐富歌曲的表演、演唱形式、伴奏等等。顯示老師對合唱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扎實的教學基本功。而學生當然是最大的受益者。不是一少部分,而是真正意義上的每一個學生。

小學書法教育論文篇十

本學期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工作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與指導下,堅持為教師與學生發(fā)展服務的思想,著眼于不斷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的目標,在原有技術成果的基礎上,繼續(xù)探索學校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新技術、新問題,不斷向智慧校園的目標邁進。

一、配合教育局開展“智慧教育”專網建設。

硬件建設方面:學校教育技術管理員積極接待移動公司技術人員到校施工,詳細介紹線路走向及設備安裝注意事項,圓滿完成硬件安裝;軟件建設方面,積極配合移動公司測試專網軟件資源平臺運行情況。認真學習“葫蘆島市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使用管理方法,及時下發(fā)教師、學生及家長平臺登錄使用方法,提高教育資源使用效率。

二、校園網絡建設與維護。

1、本學期校園網絡幾次出現(xiàn)arp病毒攻擊,首先請來移動公司技術人員鎖定問題區(qū)域,然后在教師休息時段拔掉網線,再逐一連接網線鎖定問題電腦,予以系統(tǒng)重裝。與此同時,附屬樓出現(xiàn)集體斷網現(xiàn)象,誤判為arp攻擊,給網絡維護帶來一定的困難。后來經排查,發(fā)現(xiàn)附屬樓防水施工造成網線斷掉。

2、及時重裝電腦系統(tǒng),保證辦公電腦網絡暢通。

3、解決校園直播服務器與辦公電腦ip沖突,實現(xiàn)直播暢通。主動聯(lián)系設備安裝方,學習軟件使用,聯(lián)系移動公司進行ip劃分,進行設備調試,確認直播功能有效使用。

三、信息化教學設備的使用。

1、本學期,我校淘汰了投影機加白板的多媒體系統(tǒng),新進了18臺鴻合交互一體機,實現(xiàn)了所有教學點位全部為交互一體機,極大地改善了學校的教育信息化環(huán)境。為了提高設備使用率,學校教育技術管理員認真學習機器的軟硬件使用技術,及時下發(fā)培訓講義,使我們的教師盡快共享鴻合教育提供的多媒體資源。對于上一批的sct一體機,個別系統(tǒng)不能還原的,重裝系統(tǒng)后,及時安裝其它款的白板軟件,包括鴻合白板軟件都可以。

2、本學期,繼續(xù)使用已經使用的虛擬光驅軟件支持數學及英語等學科教學光盤資源的使用。新解決了科學學科光盤鏡像文件中視頻鏈接播放受阻問題。

3、本學期,認真鉆研兩個錄播教室錄播設備的應用,確保了學校開放日活動的順路進行。

4、本學期,研究了開放日錄制的大視頻導不進軟件的問題,利用暴風影音進行截取。積極編輯學校各類活動視頻、音頻,遇到技術問題,采取多種渠道加以解決。及時刻錄保存教育教學資源。

四、信息化設備的維護。

本學期,將以前的一體機進行了維護,解決了硬件缺陷。南機房的計算機新安裝了廣播教學軟件,主樓機房進行還原設置,提高計算機教學的效率。成功解決win7系統(tǒng)提示盜版桌面黑屏問題,解決教師機登錄電子備課服務器不能登錄的各類問題,從而徹底解決win7系統(tǒng)下局域網資源共享問題。

定期進行教育技術軟件使用培訓,總結教師在計算機使用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進行溝通。加強校園網站管理,及時續(xù)費,利用校園網站宣傳學校教育成果及校園文化宣傳。加強信息技術教學研究,探索提高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成效的策略,提高學生信息技術實踐能力。

總之,現(xiàn)代教育技術是貫穿整個教育教學過程的,不斷研究新的技術可以促進學科教學效率的提高。今后,我們要進一步研究新的技術,使其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發(fā)展。

小學書法教育論文篇十一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版)中明確指出:“器樂演奏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對音樂的理解、表達和創(chuàng)造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薄皹菲鬟M課堂”是深化音樂改革的一大舉措。然而有些教師認為:樂器進課堂占用了本來就為數不多的音樂課時,學生在一節(jié)音樂課上要歌唱、要欣賞、要創(chuàng)造,還要學習音樂知識,如果再學習樂器的演奏方法,一節(jié)課下來一定什么都不能掌握。

在音樂課程標準的課程內容里,演奏屬于表現(xiàn)的范疇,并起著重要的作用。它不但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yǎng)審美情趣,而且還能全面提高學生協(xié)調能力,識譜能力和合作精神,開拓音樂視野,不斷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引導學生沿著樂器的階梯走向神奇多彩的音樂殿堂。

一、樂器教學能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

樂譜是記載音樂的符號,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工具。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識譜能力,有利于參與音樂欣賞、音樂表演和音樂創(chuàng)作等實踐活動。小學低年級要求認識簡單的節(jié)奏符號,能夠用聲音、語言、身體動作表現(xiàn)簡單的節(jié)奏。中高年級則要求結合所學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的音樂記號。但由于每周只有兩節(jié)音樂課,再加上使用循環(huán)課本,學生平時接觸的樂譜的機會很少,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識譜能力的提高。于是通過樂器演奏提高學生識譜能力的作用就凸現(xiàn)出來。

學生學習五線譜的時間不長,每個音的位置還不是很熟悉,如果讓學生一味的重復認唱,一定很枯燥而且音也很難唱不準。這時我們就可以用口風琴、豎笛等樂器進行輔助教學。讓學生一小節(jié)一小節(jié)的進行練習。先認出唱名,然后用樂器幫助找音高,再唱一唱,直至把音唱準,這樣“一認一吹一唱”,不僅鞏固學生對五線譜的識別能力,而且能把音唱準、唱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樂器教學能輔助學生學習歌曲。

演唱歌曲是中小學音樂教學的基本內容,也是學生最易于接受和樂于參與的表現(xiàn)形式。中低年級歌曲旋律簡單,起伏變化小,樂句相對較少,因此樂器可輔助新歌教學。

例如《我的祖家是歌鄉(xiāng)》這首歌,一共四個樂句,旋律起伏不大,且節(jié)奏相似,便于學生演奏。首先我們借助柯達伊手勢認識樂譜,找出相同旋律和節(jié)奏規(guī)律,并請學生拍一拍節(jié)奏,第二步聽教師范唱歌譜(只出示歌譜),并用口風琴范奏。教師范奏是最直觀的教學,可以提高學習的興趣,有利于學生進行模仿。然后學生分句唱歌普,同時進行“無聲練習”,即嘴唱歌譜,手按唱指法。練習時不可以連貫完整地練習,而應當分樂句進行。猶太人格言說:“學習就是重復”。所以教學時要分樂句,反復練習,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演奏第一句最難,而后會越來越容易。其實不是旋律變簡單了,而是學生的演奏能力在不斷地增強。分樂句練習完成之后再輕聲完整吹奏旋律。教學中我還采用師生對奏接龍的方法進行練習。即老師吹奏1、3句,學生吹奏2、4句,并交換,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由于旋律簡單,節(jié)奏變化有規(guī)律,大部分同學在很短的時間便可以完整地演奏樂曲。通過口風琴的吹奏,學生完全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和節(jié)奏,為歌曲教學做好了鋪墊,這時再來學唱這首歌便十分簡單了。教師在范唱時,同學們一下子便會發(fā)現(xiàn)這首歌曲,就是我們剛才演奏的旋律,孩子們看著歌詞可以直接演唱歌曲,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教師可以通過鋼琴、口風琴、豎笛、長笛、小提琴等不同樂器演奏復雜的旋律,學生利用口風琴演奏簡單重復的旋律,同樣也能達到熟悉旋律輔助新歌教學的目的。

三、樂器教學有利于學生共同發(fā)展。

一個班級40名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有很大的差異,他們對音樂的興趣以及感受力各不相同。有的樂感很強聽幾遍歌曲就能跟著音樂歌唱,有的在老師的指導下也能很快學會歌曲,但也有的樂感較差,老師一句一句的教唱都很難接受。要實現(xiàn)音樂課程標準“義務教育階段的音樂課,應當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fā)并從中受益?!钡哪繕?,不讓一個學生掉隊,我們可以實施個別化教學。這時小樂器在音樂教學中的優(yōu)勢就顯現(xiàn)出來了。對全體學生來說,我們無法降低難度讓學生演唱歌曲,如果編配簡單二聲部學生更難掌握,因為合唱比齊唱音準更難把握。但是樂器合奏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興趣特長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分別給以任務。感受力強的同學演奏主旋律或復雜的旋律,同時教師為那些音樂感受和表現(xiàn)力較弱的同學重新編排簡單的旋律,他們只要指法和節(jié)奏正確,就可以與主旋律配合的很好。在器樂合奏中他們可以感受音樂的魅力和自身的價值,不斷提升他們的音樂素養(yǎng)。

小學書法教育論文篇十二

在新課改的過程中,小學教育由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要在教學中對他們滲透德育教育。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道德觀,引導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教師用自身良好的言行來引導學生,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養(yǎng)成樂于助人的良好道德品質。小學生正處于教育的初級階段,他們的道德意識和行為習慣正處于形成和發(fā)展時期,教師的正確引導能夠使學生避免不良行為習慣和道德觀念的影響,使他們向健康、積極的方向發(fā)展。德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質,才能促進其他方面的發(fā)展。所以,德育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在教學中,教師要從以下方面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和引導:

一、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實施以人為本的德育教育。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時往往是對學生進行說教,針對某個學生出現(xiàn)的行為錯誤進行長篇大論的批評和指責。在德育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德育理論的灌輸,沒有從實踐活動中對學生的行為和思想進行指導。德育教學脫離了學生的實際,不關注學生的體驗,使德育教育很難取得實效。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注重學生的科學文化知識的培養(yǎng),又要從學生的情感出發(fā),對他們的道德觀念和行為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讓學生對道德理論認識的更清晰,并能夠把學到的道德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使他們知識和行為相統(tǒng)一,使德育教育取得較好的效果。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校氛圍,注重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

小學生正處于人生的起步階段,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環(huán)境對他們的發(fā)展有重要的影響。一個好的環(huán)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的道德素質。在學校教育中,學校領導和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好的德育氛圍,使他們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在升國旗、唱國歌之后,向學生介紹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在進行校園建設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都參與到其中,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作力,把校園建設的更美。在學生動手參與過程中,他們更加熱愛自己的校園。

三、尊重和欣賞學生,發(fā)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具有鮮明特點的人,他們都具有很多優(yōu)點。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閃關點,并對他們進行表揚,讓學生在教師的激勵下激發(fā)他們學習的內動力,樹立好好學習的信念。在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和愛護每一個學生,在他們遇到困難時要耐心的進行指導,幫助學生不斷取得學習上的進步。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美好的一面,更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和學習。在面對后進生時,教師不要對他們進行一味的批評,而是要幫助他們分析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在教師的關心下對學習產生興趣,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師的引導下,后進生不斷取得學習上的進步,使他們擺脫了以往的自卑心理,用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學習中的困難。

四、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影響和感染學生。

在傳統(tǒng)教學中,針對學生存在的一些不良行為和習慣,教師采用強制性要求讓學生改正,取得的效果微乎其微。隨著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在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教師要擺脫傳統(tǒng)教學中的管束、限制的教學方法,采用引導、影響和熏陶的方法,用教師良好的行為習慣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學生被教師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從思想和行為上都獲得提高。在教學中,教師要從自身做起,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用愛心來引導學生,使教學順利開展。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行為,需要教師首先做到。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下,嚴格實施《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五、開展德育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

在進行德育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開展豐富的德育實踐活動,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在活動中進行探究和學習。通過參與活動,讓學生的道德認識更清晰,并在實際生活中踐行道德認識。例如,教師可以開展以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為主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學習革命烈士堅強不屈的精神;開展以考察國情社情為主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讓學生調查和采訪,提高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增強他們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感;開展幫助孤寡老人、殘疾人的活動,讓學生養(yǎng)成樂于助人的好習慣,并在活動中讓他們的道德觀念行動化。德育實踐活動的種類多種多樣,除了讓學生親自參與體會,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對活動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有違背道德的現(xiàn)象展開討論。在討論時,教師重點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允許他們在相互的爭論中剖析現(xiàn)象的背景、原因,了解正面作用、負面影響,從中吸取正確的道德思想,剔除其中糟粕,使他們對道德規(guī)范的認識和操作不僅知其然而且還知其所以然,培養(yǎng)其自律的品質。

總之,在小學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德育教育。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滲透德育教育,利用一切教育契機來對學生進行引導,使他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和他人交往過程中,能夠積極主動的幫助有困難的人。除了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教師還可以開展德育實踐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通過具體活動來增強學生的道德意識,使他們在豐富的活動體驗和感受中提升自我,促進他們道德素質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朱小蔓主編.中小學德育專題[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

[2]馬櫻.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d].蘇州大學.20xx。

[3]曾平.親近生活德育教育顯實效[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xx。

小學書法教育論文篇十三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素質教育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去,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1.藝術性提問。

注重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結合,精心設計和提煉一些富有啟發(fā)性、情感性、變通性、挑戰(zhàn)性,富有價值的問題,引導思考方向,擴大思考范圍,提高思考層次,既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規(guī)律,又能促進學生積極思維,對已有認知結構進行重新組合、編碼,從而更好地表述要表述的觀點。當然,所提的問題要有難有易,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借助提問的翅膀,飛翔在知識的天空。

2.在激趣中提問。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當教學內容引起學生興趣時,學生學習起來就能集中注意力,就能對語言材料更好地感知、記憶、思維和想象,從而獲得較多、較牢固的知識與技能。因此,教師要通過提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用提問引發(fā)“頭腦風暴”,同時讓學生在回答過程中有成就感。

3.在互動中提問。

課堂提問是師生之間的互動活動。一方面教師通過重復、追問、更正、啟發(fā)、評價等手段,逐步引導學生向更新的領域、更深的層次去思考探究,另一方面師生可以采用角色轉換的方式,讓學生當老師,以此營造嶄新的教學氛圍。

學與思是鳥之雙翼、車之兩輪,缺一不可。教會學生善于思考,就要教會引導、體驗、領會的技巧。

1.引導。

語文課堂教學要從語言文字入手,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準確地把握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體驗。

語文課堂教學要以課堂為學生的“訓練場”,讓學生“體驗”課文內容,從而真實地體會出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像進行朗讀訓練,可以使學生在課文中的激昂處來個激昂,悲傷處來個悲傷,從而促使學生不僅僅感知外在的美,還能進入內心,進行激蕩情感的品味。

3.領會。

要指導學生領會課文的表達內容,使學生從中學到作者是怎樣立意選材、布局謀篇、遣詞造句,運用何種表現(xiàn)手法表達中心和體現(xiàn)寫作意圖的。

有了學與思,接下來就要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通過聽說讀寫練習,同時對學生進行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發(fā)展學生智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1.聽說練習。

聽說是傳遞信息的重要渠道。可用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加強“聽”“說”練習。

(1)制卡片。生字和詞語教學,要改變課堂上教師念、學生寫的慣例,可把生字、詞語制成卡片,由同桌或同組一個同學念,其余同學寫。生字、詞語卡片,便于學生在輕松學習中進行聽說訓練,掌握知識。

(2)聽故事。以一個小組為單位進行練習。先讓一個同學講一個簡短故事,其余同學聽,然后讓其余同學來復述故事,看誰復述得最完整。每組推舉一名優(yōu)勝者,周末進行一次“優(yōu)勝者比賽”,增強聽說訓練的吸引力。

(3)做游戲。以縱向座次為小組單位,做“聽說傳話”的接力賽游戲。第一個同學擬好一個詞語或一句話,依次傳到最后一個同學,看哪一組聽、說最正確,即要求說的人發(fā)音準確、聽的人聽正確。學生聽說能力在濃厚興趣中得到提高。

(4)用插圖?,F(xiàn)行小學語文教材配有很多插圖,可讓學生仔細觀察畫面內容,或從上到下觀察,或從左到右觀察,可作適當聯(lián)想,一個同學說畫面內容,其余同學聽后補充發(fā)言。這樣既訓練了學生說的能力和觀察能力,又訓練了學生的聽力和思維能力。

2.讀寫練習。

課堂教學離不開讀寫練習,尤其是小學語文教學,既要提高課堂上的朗讀質量,又要加強課外閱讀能力的訓練。

(1)課堂朗讀。課前聽教師有感情地范讀,或聽課文錄音磁帶,喚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體會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有助于理解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然后選學生試讀,其余學生討論試讀學生是否正確流利、是否表達出了課文的思想感情。教師再范讀,學生再試讀,再討論交流,學完課文再讓學生朗讀。

(2)課外朗讀。鼓勵學生多讀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每周舉行一次講故事比賽,比誰的故事最有趣、最有教育意義。這樣既訓練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又陶冶了學生的道德情操,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觀念。

3.作文練習。

實施素質教育,必須加強小學生作文習慣和能力的訓練。習慣的養(yǎng)成、能力的形成都離不開科學的訓練。要使學生自覺訓練、樂意訓練,必須巧妙地調動學生對作文的興趣。

(1)口頭作文。寫作前,安排學生講述自己見到的、聽到的有趣、有意義的人和事,口頭“說”,把思想組織成連貫而有條理的語言,教師加以點拔,然后由說過渡到寫。

(2)仿寫作文。對于教材中比較短小精悍的寫景、寫人、寫事的課文,在學生學習之后可指導學生進行仿寫、續(xù)寫,模仿作者的寫作思路和寫作方法以及語言表達的方式。對故事性較強的課文指導學生續(xù)寫,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又能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3)日記作文。對于學生學習、生活中所見、所聞、所想,有意義的人或事,都可以作為作文內容,用日記記下來。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熱愛生活、觀察生活的能力,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小學書法教育論文篇十四

閱讀是文化積累和文化建構的重要途徑,對人的發(fā)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要在小學階段就養(yǎng)成邊讀邊想、圈點勾畫、寫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注重知識的積累。要樂于讀書,愿意和書交朋友,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杜絕閱讀不健康書籍、看不健康光盤、瀏覽不健康網站。

1.2認真書寫的習慣。

認真書寫不僅能提高作業(yè)的準確率,而且對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養(yǎng)成認真負責的習慣有積極的意義。小學生讀寫姿勢要端正,會正確執(zhí)筆,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子一拳頭,執(zhí)筆處離筆尖一寸。書寫時要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潔凈,不亂用涂改液和修正紙。

1.3按時完成作業(yè)的習慣。

認真、獨立、按時完成作業(yè),是進一步理解、鞏固深化所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認真、獨立、按時地完成作業(yè),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學習態(tài)度乃至成人以后的勞動態(tài)度都具有一定的潛在影響。要堅持復習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認真完成并細心檢查作業(yè):注意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自己的各種能力。

2.1舉止文明的習慣。

舉止是指一個人在活動中的姿態(tài)。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座、手勢和表情等。文明的舉止是一種修養(yǎng)。是一種財富。對小學生來講,要養(yǎng)成熱愛祖國,升國旗奏國歌時自覺肅立的習慣:見到老師、客人主動問好;自覺使用“請”、“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等禮貌用語。

2.2誠實守信的習慣。

對一個人來說,“誠實守信”既是一種道德品質和道德信念,也是每個公民的道德責任,更是一種崇高的“人格力量”。對小學生來講,誠實守信,就是要他們明白說了就要努力去做:答應的事確實難完成的,應向對方說明緣由,用誠摯的態(tài)度向對方表示歉意:借了別人的東西要按期歸還,說話要算話。

2.3尊重他人的習慣。

要想贏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與受人尊重一樣,尊重他人是我們的需要。從小學階段起,應該培養(yǎng)學生耐心聽他人說話,不隨便打斷他人說話:聽到別人的批評時,不要激動,平靜地聽他把話說完: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自己的家庭情況不能隨便告訴別人等方面的意識和素養(yǎng)。

2.4守時惜時的習慣。

要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從小懂得“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效率”,從而養(yǎng)成守時惜時的良好習慣。這就要小學生明白晚上按時睡覺,早上按時起床:放學后按時回家,不在馬路上溜達玩耍。

2.5勤儉節(jié)約的習慣。

在桌子上凳子上亂寫、亂畫、亂貼等好習慣。

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感恩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國家。“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歷史上流傳的許多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都是感恩文化的體現(xiàn)。孝敬長輩是一個人應有的良好品質。然而,如今的孩子徜徉在幸福里,不懂得體恤長輩的辛苦。《我從哪里來》、《家庭的親情》等課,激活了學生心底曾經被忽視或漠視的美好情感,懂得父母對自己的悉心撫育體現(xiàn)了真摯的感情。作為晚輩要以純真的感情和實際行動尊敬和熱愛長輩,如進出家門主動招呼,結合“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重陽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日給他們寫一封信、為他們過個節(jié)等,以此報答家人對自己的辛勤付出。每一個學生的成長都離不開老師的教誨,在教學《我們敬愛的老師》一課時,我們可以通過一組組鏡頭,讓學生了解教師工作的繁忙,從心里感激老師為他們付出的勞動。引導學生用不同的形式,學習表達自己對教師的感激之情。

應經常在班里講解遵守校規(guī)校紀的重要性,不能放縱學生,要下一定力量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對生病的學生要從生活上給予關心,讓他感到溫暖。實踐證明:這樣做效果往往較好。此外,要知人,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教師了解學生、熟悉學生,學生也了解、熟悉教師,二者之間就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如此,也就能為班級各項工作的開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德育是整個教育的靈魂,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為一線教師,我明白:教育的真諦是愛,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最優(yōu)化發(fā)展。我們必須遵循教育規(guī)律,認真教育好每一個學生,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yǎng)更多的合格人材。

小學生正處在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開始逐步形成的階段,因此,學會做人是小學德育的首要任務。德育課堂應當通過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教給學生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方法,培養(yǎng)他們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和實際生存能力,為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打下基礎。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709425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