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制定的具體指導方案,它是教師組織教學活動的基礎(chǔ)和依據(jù)。在教案編寫中,教師應注重情感教育和價值觀培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多媒體教學教案范文,助力教師掌握信息技術(shù)教學方式。
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運算定律教案篇一
1、知識與技能: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2、過程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教學環(huán)節(jié)。
問題情境與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媒體應用設(shè)計意圖。
目標達成。
導入新課。
一、目標導學。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加法的兩個運算定律,你能說出是哪兩個嗎?你能舉出例子說說嗎?
2、導入新課(師板書課題)。
3、出示學習目標。
二、自主學習(根據(jù)自學提綱自學課本20頁例3。)。
(一)自學提綱。
1、例3中都給出了哪些已知條件?求的問題是什么?
2、你能列出算式嗎?
3、你能很快算出此題的答案嗎?你是怎樣計算的?與同桌交流。
4、在此題中,你運用了加法的哪些運算定律?
(二)學生自學(教師巡回指導,并告訴學生在看不懂的地方要做上標記)。
(三)自學檢測。
計算下面各題,怎樣簡便就怎樣計算。
425+14+18675+168+25。
環(huán)節(jié)。
三、合作探究。
1、小組互探(把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不會問題在小組內(nèi)交流探究)。
2、師生互探(師生共同探究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不會問題及經(jīng)小組討論后還未能解決的問題)。
3、在運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計算時應注意什么?
四、達標訓練。
1、根據(jù)運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
46+()=75+()()+38=()+5924+19=()+()。
a+57=()+()要求學生說出根據(jù)什么運算定律填數(shù)。
2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換律。
3、p20做一做1、2。
五、全課總結(jié)。
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運算定律教案篇二
1.引導學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換律、結(jié)合律,乘法交換律、結(jié)合律和分配律,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2.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
3.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三、編排特點。
1.有關(guān)運算定律的知識相對集中,有利于學生形成比較完整的認知結(jié)構(gòu)。
將有關(guān)運算定律的知識集中于一個單元,加以系統(tǒng)編排,便于學生感悟知識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與區(qū)別,有利于學生通過系統(tǒng)學習,構(gòu)建比較完整的知識結(jié)構(gòu)。
2.從現(xiàn)實的問題情境中抽象概括出運算定律,便于學生理解和應用。
本單元教材的一個鮮明特點是,不再僅僅給出一些數(shù)值計算的實例,讓學生通過計算,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而是結(jié)合學生熟悉的問題情境,幫助學生體會運算定律的現(xiàn)實背景。這樣便于學生依托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分析比較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出運算定律。同時,教材在練習中還安排了一些實際問題,讓學生借助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和認識運算定律。
3.重視簡便計算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靈活應用,有利于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單元的第三小節(jié),改變了以往簡便計算以介紹算法技巧為主的傾向,著力引導學生將簡便計算應用于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同時注意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這對發(fā)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運算定律教案篇三
重新站在小學的水泥道上,望著蒙蒙細雨,怔了許久,才發(fā)現(xiàn)自己又在淋雨了。這個習慣似乎還是改不掉,笑了笑,一股悲傷在心中彌漫開來。
至今,我還記得小學時那段快樂的時光,還有帶給我快樂的天使一般的女孩。
那時我讀小學四年級,爸爸媽媽給我轉(zhuǎn)學了。那個時候我很內(nèi)向,不敢和不熟悉的人說話,總是一個人坐在教室后面的座位上,望著那些新同學在說笑?,F(xiàn)在想來,那個時候,那些說笑的同學可能在笑我像個啞巴吧,可我不敢去和她們一起說話。那時候,我感覺世上好像只有我一個人。
有一天,天空莫名地下起了蒙蒙細雨,我望著天空,卻有一種想要到雨里淋一下的沖動。
蒙蒙細雨吸引著我到秋千邊坐下來,閉著眼睛,感受著雨水飄落在我的頭發(fā)上的感覺,頸間是冰涼的濕意。一會兒,由手間傳出的溫暖使得我慢慢睜開了閉著的雙眼,我看見了一張秀氣的臉。她有著一頭長發(fā),有靈氣的眸子,還有微微上揚的嘴角。她開口問我:“能和稱一起玩嗎?”我沒有說話,只是點了點頭。她就坐在我的旁邊,然后開始和我說話。聽著她說話,我的心里忽然感覺很溫暖,我覺得她就像個姐姐。一會兒,在她的帶動下,我們玩了起來。我在秋千上,她推著我蕩到伸手就能抓住云的地方,又跌落下來,每次看著天似乎伸手就能觸摸,卻又是那么遙不可及。我和她一起玩了很久,坐在同一個秋千上,蕩到同一個能觸摸天空的地方,看著她蕩漾的笑容,聽著她銀鈴般的笑聲,恍惚是夢境。
許久,上課鈴聲響起,我們一起向教室走去。走到教室門口的時候,我叫住了她,紅著臉說出了我猶豫了很久的話:“我可以和你做永遠的好朋友嗎?”她望著我微微一笑,點了點頭。我突然覺得,其實和別人交談并沒有什么難的,并沒有人會刻意地在乎我的每一句話,然后,嘲笑我,只不過是我自己多余的擔心而已。此后,我們就每天在一起吃飯,在一起做作業(yè)……但這樣的日子卻在不知不覺中,離我們遠去,而且越來越遠。我們慢慢長大了,時間改變了我和她,我們彼此之間竟變得陌生起來。
從回憶中醒來,才發(fā)現(xiàn)操場的秋千上,不知什么時候又坐了兩個小女孩,如同當初的我和她。一個女孩指了指我,說:“那個姐姐哭了!”另一個卻說:“不是,你沒看見在下雨嗎?是雨水,不是淚水?!甭犞齻兊脑?,我下意識地摸了一下面頰,真的分不清是淚水還是雨水。
我轉(zhuǎn)身離開,留下一片腳印和一串回憶,讓那個遠方的她留在記憶的最深處,綻放出最美麗的花朵!
結(jié)束了昨天的比賽,1班和2班輸了,我們班和3班贏了,今天開始爭奪冠亞軍了,我十分緊張,但信心十足。
第三節(jié)課我整節(jié)課都沒心思上課,幸好第三節(jié)課是綜合實踐,我的心思都放在大課間的拔河比賽中了,好不容易等到下課,我們興奮的走到科技樓廣場等待比賽,但太緊張了,我必須上一趟廁所。回來的時候剛要開始。
一開始是2班和3班比賽,比賽十分激烈,我們班站在右邊,哪個班站在我們那邊,我們就為那個班鼓掌加油。第一回合2班贏了。中場休息的時候,我也在為他們加油。第二回合1班使出了吃奶的勁,使勁把繩扳回來,不出我所料,1班果然贏了第二回合。到了決勝負的時刻了,我們每個人心情都十分緊張,老師一吹哨子,兩個班都使勁地拉,臉蛋像兩個紅蘋果,關(guān)公的臉,繃得緊緊的。“加油,加油”。大家都在為1班和2班加油。連老師都十分興奮,一個勁的喊加油。最終還是2班贏了。1班的人也愿賭服輸,沒什么爭議。
終于輪到我們班和3班比賽。去年我們和3班比賽,我們班輸了。今年的比賽我們一定要爭回一口氣。比賽臨開始的時候,我們都信心十足,我從沒看到過我們班這么團結(jié),這在我意料之外。不管男男女女都在互相加油鼓勁,一片團結(jié)的景象。我們班好幾個女孩都在喊:“班長加油,為了我們班一定要加油啊?!蔽沂箘诺攸c了點頭,又把注意力集中在繩子上,心里默默地在喊加油加油。比賽開始了,我們使勁拉,3班的力氣和1班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啊。比起和1班比賽,哎。我?guī)缀踹B吃奶的勁都使出來了,臉紅得要命,這也許是我最狼狽的樣子了,但為了4班,沒所謂了。我們使勁拉繩子,繩子似乎很聽話,慢慢地往我們這邊走。到我們班快贏的時候,又被3班扯了過去,我的腳用力頂住地面,身體往后傾,使勁拉著繩子。
我們班的人都在為我們加油,我們的信心一下子又回來了。我們又使出全身力氣,把繩子又扯過來。裁判一吹哨子,我們班贏啦。我們都歡呼起來。中場休息的時候,我們班的男孩都信心滿滿的。第二回合比賽還沒開始,3班好像發(fā)威了,使勁拉著繩子,我差點被他們拉了過去,比賽開始了,我站到了后面(繩子尾端的第二位),這次3班似乎比上次要用力,開始的時候繩子好想控制不住,老往3班那邊走。隨著加油聲的擴大,我們的士氣也在提高,使勁地往后拉,繩子終于過來了,但我們毫不放松警惕,要知道3班可不是一般的對手哦。我們使勁拉拉拉,隨著裁判的哨子聲,我們贏啦。我們興奮極了。在歡呼,在大笑。抑制不住自己的興奮,高聲喊叫。
可是3班輸了不服氣,她們那些女的簡直在指著我們罵,那是什么意思。以為我們好欺負啊,上次我們輸了也愿賭服輸,沒有罵過他們一句,可是他們敬酒不喝喝罰酒,偏要來惹我們。玩不起就別玩,輸了又賴賬,卑鄙小人。我第一次這么生氣的罵人:“玩不起就別玩,輸了又賴賬,算什么英雄,有什么不服氣的就光明正大的說,干嘛要在人別后指指點點,小人?!蔽覀儼嗫刹恢刮乙粋€人生氣,連平時不怎么出聲的彭洋也生氣了,幾乎每個人都不開心,本來贏了拔河比賽應該很開心才對,可現(xiàn)在,就因為3班的不服氣,造成了這個局面。我心里很不爽,回到教室以后破口大罵,發(fā)泄內(nèi)心的憤怒。
放學的時候,同學們一直在議論這件事。我們出來的時候還沒放學,就在芒果樹下等老師。議論聲越來越大,心中的許多不憤都要發(fā)泄出來。突然,在候車的劉想飛奔過來,說:“班長,3班的楊前東輸了比賽不服氣用籃球砸鄧雪彤?!甭犃艘院?,我越來越恨3班的人。如果不是要帶隊,我一定會去和他理論的,氣死我了。
學校里的桃花綻開了笑容,迎接著春姑娘的到來,給校園添上了一抹紅。
走進桃樹,那一朵朵頂著晶瑩透明小水珠的桃花,在陽光照射下,全都變成了小精靈,一起眨著含笑的眼睛,向我致意!
桃花猩紅的熱烈,粉紅的嫵媚,如點染了的胭脂,紅得耀眼,美得醉人。那含苞欲放的花蕾,有的傲然挺立在枝頭,有的藏在葉子底下,它們都耐心地等待著根的喂養(yǎng),葉的撫育,時刻盼望出人頭地的一天,它們又仿佛是一群膽怯羞澀的小姑娘,羞羞答答地互相簇擁著,誰也不肯第一個綻開笑臉。半開著的,像一位純潔的少女,用白嫩的手捧托著臉龐。那完全盛開的,更加動人,她開朗地向人們露出美麗的笑容。
走進桃花叢中,恍若置身于鋪滿流霞的桃花源仙境之中,微風掠過,桃花呢喃細語,讓我心曠神怡,忘記了所有的煩惱,心情一下子愉快了起來。
桃花足有一人多高。雖然不是五彩繽紛,但是卻顯得那么端莊,淡雅。桃花的花瓣嫩嫩的,像剛出生嬰兒的皮膚。小的花跟指甲一般大,大的花卻和粉板擦的一半差不多大。在同一條枝干上,開滿了層層疊疊,密密麻麻的桃花,仿佛要把梅花鹿一樣的枝頭壓垮了才肯罷休,真是“千朵萬朵壓枝低”。一球球,一簇簇,一片片,把殘留的一絲春寒都驅(qū)盡了。但奇怪的是,這桃花只開桃樹的一半,難道今年桃樹都流行這種頭發(fā),真搞不明白這樣有什么好看的。
湊上去聞一聞,一開始有點臭,慢慢地就變香了,真是能夠和臭豆腐媲美了!桃花的葉子火紅火紅的,總是躲在桃花后面,好似一個靦腆的小姑娘?;▋汉妹?,使人摘不得,葉子好紅,使人碰不得。她的美,永遠都說不完,道不盡。
這就是校園里的一抹紅!
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運算定律教案篇四
冬爺爺吹走了大地的嚴寒,春姑娘邁著輕盈的腳步向我們走來。春天的景色秀麗宜人,令人心曠神怡,它多么像一幅精妙絕倫,栩栩如生的圖畫。
春天,陽光明媚、風和日麗、鳥語花香。經(jīng)過陽光的普照大地萬物復蘇,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每一種植物都使出渾身解數(shù)把自己最美麗的一面綻放于天地間。
我跟隨著春天的腳步,來到了熟悉的校園,開始了一個奇妙的旅程。
校園里的桃樹光禿禿的桃樹樹上,開滿了一朵朵粉紅色桃花,它們鼓鼓囊囊的,含苞欲放像一個白里透紅的水蜜桃。池塘邊的柳樹也不甘示弱,拖著那嫩綠的枝條在春風中飄動就像一位公主使出那纖纖細手在翩翩起舞呢!操場上一棵棵小草破土而出,給大地披上了綠色的春裝。在花壇哪兒各種各樣的花兒爭奇斗艷,不信你瞧!那白白的玉蘭花,晶瑩皎潔、亭亭玉立,看著它,人們就會情不自禁地產(chǎn)生出一種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懷。在玉蘭花旁邊的米蘭花四季常青,開花時各飄十里;它油綠清新,誰能不喜歡他呀?還有一朵花就是人們耳熟能詳?shù)幕ㄖ兄酲D―牡丹花,它有這絢麗的色彩和迷人的花香,而且姿態(tài)優(yōu)美有一種富貴吉祥的韻致。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這。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他領(lǐng)著我們上前去。
?。∥胰f紫千紅的春天。
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運算定律教案篇五
1?進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運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2?運用乘法運算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靈活運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上節(jié)課學習了乘法分配律,誰能分別用自己的話和字母表述乘法分配律?
2.填空。
25×6+75×6=。
我們這節(jié)課一起來學習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
二、學習新知。
1.出示例5。
用簡便方法計算102×45,32×27+32×73。
教師:觀察每個算式中的因數(shù)有什么特點?可以運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嗎?(學生觀察思考,獨立嘗試計算)。
學生計算后匯報,教師板書如下:
(1)①102×4。
②102×45。
③……=(100+2)×45=102×(40+5)。
=100×45+2×45=102×40+102×5。
=4500+90=4080+510。
=4590=4590。
(2)①32×27+32×73。
②32×27+32×73。
③……=32×(27+73)=864+2336。
=32×100=3200=3200。
小組討論(小組討論后,在全班交流)。
(1)你認為每個題的哪種算法最簡便?為什么?這種簡便算法的依據(jù)是什么?
(2)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教師在學生討論交流的基礎(chǔ)上,小結(jié)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的方法。
三、課堂練習。
1.基本練習。
(1)練習五第5題:學生獨立完成口算題。
(2)填空。
鞏固練習。
(1)練習五第7題: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
(3)練習五第8題:學生根據(jù)情景圖中所呈現(xiàn)的信息先獨立思考解決,對有困難的可在小組中討論解決。
全班交流,板演在黑板上,并說出自己解題的思路。
3.發(fā)展練習。
練習五思考題,獨立思考,有困難的先在小組中商量解決,最后全班反饋,要求說出思考過程。
4.課堂作業(yè)。
練習五第2,3,6題。
四、課堂小結(jié)。
今天的學習你都有些什么收獲?你還有什么問題?
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運算定律教案篇六
一、判斷題。
1、27+33+67=27+100。
2、125×16=125×8×2()。
4、先乘前兩個數(shù),或者先乘后兩個數(shù),積不變,這是乘法結(jié)合律。()。
5、1250÷(25×5)=1250÷25×5()。
二、選擇(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入括號內(nèi))(8分)。
1、56+72+28=56+(72+28)運用了()。
a、加法交換律b、加法結(jié)合律c、乘法結(jié)合律d、加法交換律和結(jié)合律。
2、25×(8+4)=()。
a、25×8×25×4b、25×8+25×4c、25×4×8d、25×8+4。
3、3×8×4×5=(3×4)×(8×5)運用了()。
a、乘法交換律b、乘法結(jié)合律c、乘法分配律d、乘法交換律和結(jié)合律。
4、101×125=()。
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運算定律教案篇七
本單元運算定律是運算的基本性質(zhì),被譽為數(shù)學大廈的基石,學生在學習的過程會比較抽象化,概括化,在學習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去理解每一個定律的內(nèi)涵及運算意義。我在教學過程中,重視符合學生已有的認知特點和橫向知識結(jié)構(gòu),以研究思想,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模型思想,培養(yǎng)學生合理選擇算法的能力,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
對于本單元的復習課,我首先充分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學情分析,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體系,形成邏輯思維能力,有條理清晰的掌握運算定律及每個定律的用法。如何選擇合適的方法,在課堂上,我們師生共同歸納總結(jié)回憶,梳理知識點。對重難點,我重點強調(diào),查漏補缺,接著讓孩子們畫思維導圖,培養(yǎng)他們建立知識體系,用自己的方式來總結(jié)知識點。學習真正學會了什么,其實是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學會方法和思想。
思考:這一單元的學習我不斷思考,運算定律對于孩子來說比較抽象,為了尋找答案,孩子們?yōu)樽约涸O(shè)計了一條豐富生動的探索之路。課上,我們師生成為學習伙伴,在探究的過程中相互扶持,相互促進,不僅尋找問題的答案,更重要的是摸索出的一條研究的路徑。其實,我們常常在教學中很有很多擔心,擔心學生找不到學習的方向,于是我們在教學中不停的敲黑板:看這是重點,快快看過來;擔心學生夠不到目標,所以我們在學習過程中設(shè)一個又一個問題,鋪成一級又一級的臺階,扶著他們前行。擔心學生走彎路,我們?yōu)樗O(shè)計了一條康莊大道,連路上的小石子也要細細的掃開。而把握好課堂生成的資源,碰撞出思維的火花,促進新的教學內(nèi)容生成,實現(xiàn)教學動態(tài)靈活發(fā)展并沒有達到。這是我需要不斷反思以及努力改進的方向。
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運算定律教案篇八
教學目的:使學生初步理解整數(shù)加法運算定律對小數(shù)同樣適用,并會運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小數(shù)的簡便運算。
教學重點:會運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小數(shù)的簡便運算。
教學難點:培養(yǎng)能力。
學具準備:教科書第186頁的口算練習(6)的前14道小題。
1、讓學生把書翻到第186頁,做口算練習的前14道小題,把得數(shù)直接寫在書上;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2、教師:“誰能說一說加法的交換律和結(jié)合律?用字母怎樣表示?”
1、通過新舊知識的對比,使學生理解加法的運算定律同樣適用于小數(shù)。
下面每組算式兩邊的結(jié)果相等嗎?
學生算完后,還可以讓他們再任意舉兩個這樣的例子,看看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改變?nèi)齻€加數(shù)的運算順序后得數(shù)有沒有變化。
接著再提問:“現(xiàn)在我們知道加法的運算定律對小數(shù)也適用,那么相加的兩個數(shù),三個數(shù)的范圍,都可以是什么樣的數(shù)?”使學生明確,加法的運算定律的適用范圍可以包括整數(shù)和小數(shù)。
2、自學例5。
教師出示例5,讓學生觀察例題有什么特點。并提問:“請同學們想一想,這道題怎樣計算簡便?你計算的根據(jù)是什么?”
可以讓學生多說一說,使大多數(shù)學生都明白;小青的算法簡便告訴學生以后在計算時,能用簡便算法的要用簡便方法計算。
做第81頁”做一做“中的題目。
做第1題,可以提示學生,先觀察題中的三個加數(shù),再根據(jù)運算定律填數(shù)。訂正時,指名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填的,根據(jù)的是什么運算定律。
做第2題,指定兩名學生到前面板演,其他學生自己做,教師巡視,輔導差生。訂正時,讓板演的兩名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計算的,根據(jù)什么運算定律。再了解有多少學生做錯了,讓他們說一說自己錯在什么地方,怎樣改正。
做練習十九的第1-3題。
1、做第1題,教師提示學生按題目的要求用簡便方法計算,再讓學生做。可指定兩名學生到前面板演第二行的兩道題,教師檢查學生第4小題是怎樣計算的。訂正時,讓板演的兩名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算的,尤其是第4小題,讓學生會用這種簡便方法即可,不必說出根據(jù)什么。
2、做第2題,做題前先提醒學生,要認真審題,先看能不能用簡便算法,再進行計算。教師巡視,輔導差生。
3、做第3題,讓學生獨立做,集體訂正。
教師:“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內(nèi)容?我們可以用哪些運算定律進行小數(shù)加減法的簡便計算?”
例5:計算0.6+7.91+3.4+0.09。
方法一:0.6+7.91+3.4+0.09。
???方法二:0.6+7.91+3.4+0.09。
=8.51+3.4+0.09=(0.6+3.4)+(7.91+0.09)。
=11.9+0.09=4+8。
=12=12。
課后附記:
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運算定律教案篇九
3、做:嘗試做第11頁做一做。
1、檢查預習作業(yè)。
2、提出不懂的問題。
3、交流討論。
1、學習例4。
出示例4,學生讀題。
問:60位游人要派幾位保潔員?90人呢?
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解答,并用綜合算式解答。
問: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交流思路時啟發(fā)學生用第二種方法解答,并使學生明白為什么要先算括號例的,體會小括號的作用。
強調(diào):加減法和乘除法在一起,要想先算加減法,必須打括號。
學生上臺板演。
總結(jié)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2、檢查“做一做”
本題貼近生活,學生會用兩種方法解決,訂正時學生說思路和方法,為什么要使用小括號。
四、鞏固練習。
1、練習二第1題:先口算,再豎著對比上下三題的異同點,從中體會運算順序的。重要性。
2、練習二第2題:同桌相互說運算順序后獨立練習,教師指出算式中有兩個小括號的可以同時脫式。
3、練習二第3題:要求學生用綜合算式解答,說出小括號里算式表示的實際意義,體會小括號的作用。
四則運算(二)。
=9-6=90÷3。
=3(名)=3(名)。
運算順序:算式里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反思與感悟:
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運算定律教案篇十
2.讓學生經(jīng)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養(yǎng)成認真審題、獨立思考等學習習慣。
教學用具:主題圖.例1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主題圖引入,觀察主題圖,根據(jù)條件提出問題。)。
2.根據(jù)圖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怎樣解決?(可補充條件再提問。)。
滑冰場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離去,又有85人到來?,F(xiàn)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這樣計算,6天預計接待多少人?
(先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提示學生可以自己進行條件的補充。)。
二、新授。
=27+85????????加上到來的85人,就是現(xiàn)在滑冰場有多少人。
=113(人)。
(2)987÷3×6????6÷3×987。
=329×6??????=2×987。
=1974(人)??=1974(人)。
強調(diào):可用線段圖幫助理解。
教師要注意這種方法的敘述,方法不要求全體學生都掌握,主要掌握運算順序。
4.鞏固練習。
(2)p5/做一做1、2。
三、小結(jié)。
學生就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進行匯報。
這節(jié)課我們解決了很多問題,你們都有什么收獲?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報選擇性地板書。(尤其是關(guān)于運算順序的)。
運算順序為已有知識基礎(chǔ),讓學生進行回憶概括。
四、作業(yè)。
p8/1—4。
板書設(shè)計:?????????????????四?則?運?算。
運算順序: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
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運算定律教案篇十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聯(lián)系具體的問題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
2、使學生能運用分數(shù)加減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fā)展數(shù)學應用意識。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挑戰(zhàn)性,體驗成功學習的樂趣,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能正確計算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
教學過程。
一、口算。
1/4+1/35/9—2/31/2+1/63/4—5/81/6+3/10。
9/14—1/23/8+1/85/9—2/97/10+5/103/10+3/4。
二、探究。
1、出示題目,理解題意。
“月季花的面積占1/4,杜鵑花的面積占1/3”,都是把哪個量看作單位“1”的?
2、根據(jù)題意,列出算式,并說算式意義。
1-1/4-1/31-(1/4+1/3)。
3、在書上獨立完成兩個算式的計算,再交流計算方法與結(jié)果,明確: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和整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一樣的。
三、鞏固。
1、練一練。
(1)計算下面各題。5/9+2/3—2/51—(1/2+1/6)。
獨立完成,校對交流,明確算式的意義。
2、練習十五第1題。
3/4—5/8+5/64/5—(1/6+3/10)3/7—(9/14—1/2)。
(1)學生獨立計算,三人板演。
(2)校對交流,特別要注意比較各種方法的優(yōu)劣。
(3)教師小結(jié):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shù)相同,參加運算的幾個分數(shù),可以分步通分,分步計算;也可以一次通分,再計算。中間過程中的分數(shù),如果先約分再參加運算比較簡便,就及時約分。怎樣算簡便就怎樣算。
3、練習十五第3題。
理解題意后,解答前面兩個問題。鼓勵學生根據(jù)題中已知條件提出用分數(shù)加減法計算的不同問題,可以是一步也可以是兩步計算的,并讓學生嘗試解決提出的一些問題。
4、練習十五第2、4題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校對。
四、總結(jié)。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運算定律教案篇十二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p27——32。
教材通過李叔叔騎自行車外出旅游所行的路程引出問題,先教學交換律,再教學結(jié)合律;先教學運算律的含義,再教學運算律的應用。這樣安排有三個好處:首先是由易到難,便于教學。交換律的內(nèi)容比結(jié)合律簡單,學生對交換律的感性認識比結(jié)合律豐富,先教學比較容易的交換律,有利于引起學生探索的興趣。其次是能提高教學效率。交換律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活動可以遷移到結(jié)合律,遷移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再次是符合認識規(guī)律。先理解運算律的含義,再應用運算律使一些計算簡便,體現(xiàn)了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是為了掌握和利用規(guī)律。
知識與能力。
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jié)合律,并能夠用字母來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jié)合律。
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經(jīng)歷探索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jié)合律的過程,進行比較和分析,發(fā)現(xiàn)并概括出運算律。
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數(shù)學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意識、習慣。
重點: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jié)合律,并能夠用字母來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jié)合律。
難點:使學生經(jīng)歷探索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jié)合律的過程,進行比較和分析,發(fā)現(xiàn)并概括出運算律。
多媒體課件。
課前小游戲:比眼力。
1.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師:孩子們,誰能說一說今天我們要學習什么內(nèi)容?(加法運算定律)。
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大屏幕上寫的)。
非常好,你是個會觀察的孩子。
師:在四則運算中包含了一些規(guī)律性的東西,我們把這些規(guī)律叫做運算定律。加法的運算定律是什么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研究加法運算定律。(板書課題——加法運算定律)。
2.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提出問題。
(1)師:漫長的暑假好多人都外出旅游放松心情去了,當然李叔叔也不例外,看他是怎么去的?(出示幻燈片)。
生:騎自行車。
師:你們看的真準,再仔細看看,你從圖中還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學生匯報自己了解的信息。
(3)根據(jù)你了解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學生提問)。
(4)學出問題:李叔叔今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
(一)探究加法交換律。
1.列式計算。
師: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怎么算?請自己列式計算然后匯報。(40+56和56+40,如果沒有學生說出56+40這種算法,教師要引導他們這樣列出)。
2.兩種算法不同,為什么結(jié)果是一樣的?(因為都表示的是上午和下午的路程和,所以結(jié)果是一樣的。)。
3.既然這兩個算式的結(jié)果是一樣的`,我們可以在里填上什么符號?(“=”號)。
4.像這樣的算式,你們還能舉出例子來嗎?
(學生舉例)。
5.仔細觀察,這些算式有什么特點?
(兩個加數(shù)沒有變,只是它倆的位置交換了,和不變。)。
6.這樣的算式我們能寫完嗎?你認為你舉得例子左右兩邊一定相等嗎?為什么?(因為無論它倆的位置怎樣,都是算它們的和是多少,所以左右兩邊相等。)。
7.揭示規(guī)律。
(學生總結(jié))。
(2)小結(jié):兩個加數(shù)交換位置,和不變,這叫做加法的交換律。(板書)。
8.既然像這樣的算式寫不完,你們能想個辦法用一個算式概括加法的交換律嗎?試一試。
(學生嘗試)。
9.展示學生的方法。
10.確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并板書。
師:由于字母表示比較簡便,所以通常我們用a、b表示任意兩個加數(shù),所以加法交換律用字母表示為:a+b=b+a。(板書)。
11.對口令。
師:83+17=生:等于17+83。
57+44a+b100+6018+7535+6585+768。
12.介紹加法交換律在加法驗算中的應用。
(二)探究加法結(jié)合律。
1.剛才提到李叔叔要旅行七天,下面是李叔叔前三天經(jīng)過的路程,我們來了解一下。(出示情境圖二)。
2.學生觀察,說說了解到的信息。
3.出示問題:你知道李叔叔三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嗎?請自己先算一算。
4.展示學生的算法。
(88+104)+9688+(104+96)。
哪種算法簡單,為什么?
5.我們來理一理這兩種算法。
師:算法一,先算前兩天騎的路程,再加第三天的路程。
算法二,先算后兩天騎的路程,再加第一天的路程。這種方法簡單。
師:算法不一樣為什么結(jié)果一樣?(因為它們都算的是三天的路程和)。
6.既然結(jié)果一樣,我們可以用什么符號把這兩的算式連接起來?(等號)。
7.比較下面兩組算式。
68+152+4868+(152+48)。
(225+175)+67225+(175+67)。
8.讓學生照樣子寫出幾組算式,并展示。
9.觀察這些算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三個數(shù)相加,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或者想把后兩個數(shù)相加,和不變。
(2)小結(jié):三個數(shù)相加,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加,這叫做加法結(jié)合律。(板書)。
11.試著用符號表示加法結(jié)合律。
師:加法結(jié)合律用字母表示為:(a+b)+c=a+(b+c),a、b、c分別表示任意三個加數(shù)。
1.填一填:
(1)兩個加數(shù)交換(),和不變,這叫做加法()。
(2)三個數(shù)相加,先把(),或者先把(),和不變,這叫做加法()。
(3)加法交換律用字母表示:
a+b=________。
(4)加法結(jié)合律用字母表示:
(a+b)+c=________。
2.應用學過的定律在下面()中填上適當?shù)臄?shù)。
(1)29+17=()+29。
(2)120+()=35+()。
(3)138+(62+365)=(+)+365。
(4)(+358)+()=198+(+42)。
3.連一連,再說一說每組連線的依據(jù)是什么?
63+32564+(19+81)。
87+32+68325+63。
(64+19)+8187+(32+68)。
36+78+6478+(36+64)。
4.比一比,那組算得快。
(1)(195+32)+68(2)195+(32+68)。
(205+59)+241205+(59+241)。
486+78+1478+(486+14)。
1.本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
2.請用是什么、為什么和干什么把本節(jié)課學到的知識對你的同桌說一說。
師:同學們今天的表現(xiàn)非常出色,用自己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和聰明的頭腦找到了加法算式中的規(guī)律,認識并理解了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jié)合律,并能初步應用。你看,數(shù)學家能總結(jié)出來的運算定律我們也能總結(jié)出來,我相信只要我們在以后的學習中勤動腦、多動手,一定可以把數(shù)學學得更棒!
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jié)合律(a+b)+c=a+(b+c)。
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運算定律教案篇十三
對于小學生來說,計算教學是數(shù)學教學的基礎(chǔ),是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問題,也是一個難點。在計算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能正確合理的計算,還要掌握靈活的計算方法,何老師這節(jié)課正是在學生掌握了運算定律的基礎(chǔ)上,要求學生靈活運用這些定律使計算簡便。我覺得這節(jié)課有一大特點:就是實。
1、課前復習扎實有效。因為數(shù)學課的課前復習很重要,它可以為新課做充分的鋪墊與銜接,把前面零散的認知集中一點,便于學生在新課中類比活應用。
2、課中首先將所有運算法則一一復習,再在復習過后通過練習鞏固,加深印象。
3、課堂中的學生自主學習具有時效性,讓學生在獨立完成作業(yè)后進行匯報,通過自己與別人的進行對比,達到互相補足,達到了人人參與的目的。
1、教師對于“班班通”的運用不是很熟悉;
2、我感覺教師出示的計算題的計算量相對有點大;
3、教師對于后面習題的講解不夠細致。
在此,我提出一些自己不成熟的建議:
1、我覺得教師在計算題講解過程中,可以出示計算過程;
2、可以適當?shù)臏p少計算題的題目,讓所有學生能完成練習。
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運算定律教案篇十四
運算定律是很重要的一個知識點,必須讓學生理解并能在解題中運用。首先是理解,交換律和結(jié)合律,根據(jù)字面的意思學生還是很容易理解的,但乘法分配率對學生來說就有點難度了。部分學生把“兩個數(shù)的和與一個數(shù)相乘”,與“兩個數(shù)的積與一個數(shù)相乘”混淆。這個現(xiàn)象在學生練習時經(jīng)常遇到。
如(15×8)×5=15×5×8×5,這在糾錯中一定要強調(diào),而且乘法分配率要多練習。
其二,在練習中要把握幾種類型的題。如:6×(8—5);26—7—3;60—(35—15);60—(35﹢15);90÷3÷3;等幾種類型。
其三:要讓學生知道,學習了運算定律,可以使計算簡便化。在計算時要學會靈活運用。
其四:要把握運算定律在應用題中的運用。應用題一直以來都是學生學習的一大難點,針對這一情況,要讓學生多練、多想、多問,從量到質(zhì),逐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其五:數(shù)學的學習離不開現(xiàn)實生活,所以要讓學生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運用數(shù)學,學習數(shù)學。
總之,通過不斷的練習,通過在練習中不斷運用運算定律,既可以鍛煉學生的口算能力和計算能力。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課的魅力所在。
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運算定律教案篇十五
3、個位滿10向十位進1。
(二)筆算兩位數(shù)減法,要記三條。
2、從個位減起;
3、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在個位加10再減。
(三)混合運算計算法則。
1、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運算;
2、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減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減;
3、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7232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