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母復習教學方案(實用1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4 09:35:06
韻母復習教學方案(實用12篇)
時間:2023-12-04 09:35:06     小編:琴心月

方案的設計需要考慮諸多因素,包括時間、資源、可行性等,要綜合考慮各個方面的因素。在制定方案時,我們應該注意到各種可能的影響和后果。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些方案范例,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韻母復習教學方案篇一

結構分析:本課是形聲字歸類識字。第一部分由形聲字及其組成的詞語;第二部分一首兒歌;第三部分是生字。

圖文聯系:第一幅圖:包與偏旁部首組成的字;第二部分是兒歌描繪的圖。

詞句理解:花苞、飽滿、水泡、書包、火炮。

學習重點:1學會生字、詞語,按筆順書寫;

2了解形聲字的構字特點。

教學過程:

一、引入出示轉盤,有“包”字,它和其它的偏旁部首會組成什么字呢?

二、學習形聲字。

包(書包)。

1包+草字頭=苞(花苞)。

2包+食字旁=飽(飽滿)。

3包+火字旁=炮(火炮)。

4包+三點水=泡(水泡)。

三、讀兒歌,解析兒歌。

四、鞏固,記憶。

1自由讀。

2玩轉盤,拼字。

3包加上草字頭、食字旁、火字旁、三點水后各表示什么意思嗎?

4包為什么加上草字頭、食字旁、火字旁、三點水?(一邊表字義、一邊表讀音的.字叫形聲字)。

五、書寫指導。

書寫應注意什么?筆順、結構。

六、小結。

就會發(fā)現的。它們都是一邊表字義、一邊表讀音。

教學反思:1本節(jié)學生學會了形聲字的概念。

2學生書寫較好,在田字格里書寫規(guī)范。

1兒歌分析沒有很好的配好形聲字教學。

2朗讀比較少。

韻母復習教學方案篇二

使學生理解化學鍵、離子鍵和共價鍵的概念,通過離子鍵和共價鍵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對微觀粒子運動的想象力。

通過對化學鍵、離子鍵和共價鍵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通過對共價鍵形成過程的分析,培養(yǎng)學生求實、創(chuàng)新的精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從宏觀到微觀、從現象到本質的認識事物的科學方法。

【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活動】。

一、引入新課。

上章我們認識了周期表,表中包含了目前所發(fā)現的所有元素,而這僅有的一百多種元素是如何構成世界萬物的呢?通過本節(jié)課的探討我們將解開這個謎。

1.課件展示:水在通電條件下分解。

2.設問:水發(fā)生分解為什么要通電呢?

3.提示:請同學們閱讀教材32頁第一自然段。

4.板書:化學鍵:相鄰原子間的相互作用。

6.討論:水分子間的作用與氫氧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誰強?

7.提示:請同學們閱讀教材32頁,交流研討。

8.展示教具:用水分子模型突出“相鄰原子”含義;展示水分解為氫氣和氧氣的過程中化學鍵的變化情況。

9.討論:你對化學反應中的物質變化有了什么新的認識?

10.提示:試從化學鍵變化角度分析化學反應的實質。

11.板書:化學反應的實質:舊化學鍵的斷裂和新化學鍵的形成。

三、共價鍵的探討。

3.知識支持:給出學生氯原子的電子式,并引導學生畫出氯分子的電子式。

4.動畫演示:氯氣分子形成的過程。

5.板書:共價鍵:原子間通過共用電子形成的化學鍵。

6.設問:氯氣分子中的共用電子是如何將兩氯原子結合在一起構成分子的?

8.設問:請同學們思考兩個氫原子之間是如何形成化學鍵的?

9.啟發(fā):畫出原子結構示意圖,從原子結構上分析,氫原子最外層有幾個電子?最外層是哪一層?達到穩(wěn)定結構時應滿足幾電子?如何能達到穩(wěn)定結構?試畫出氫分子的電子式。

10.設問:請同學們繼續(xù)思考氫原子與氯原子之間是如何形成化學鍵的?

11.提示:按上述程序進行思考,最后畫出氯化氫分子的電子式。

12.動畫演示:氯化氫分子的形成過程。

13.設問:什么原子間易形成共價鍵?

14.提示:請閱讀教材33頁中部。

15.板書:非金屬元素的原子間易形成共價鍵。

四、離子鍵的探討。

1.播放錄像:鈉在氯氣中燃燒的實驗。

2.設問:在這個反應中鈉元素與氯元素又是以怎樣的成鍵方式構成氯化鈉的呢?

3.啟發(fā):分析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的原子的結構特點、化學變化中原子核外電子的變化情況。

5.動畫演示:氯化鈉的形成過程。

6.板書:離子鍵:陰、陽離子之間通過靜電作用形成的化學鍵。

7.設問:什么元素的原子之間易形成離子鍵?

8.提示:請閱讀教材35頁中部回答。

9.板書:活潑金屬元素原子與活潑非金屬元素原子間易形成離子鍵。

五、拓展深化。

2.提示:有興趣的同學如果想進一步了解有關離子鍵和共價鍵的知識,課下可以閱讀教材35頁的資料在線,或者上網搜索相關的資料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六、本節(jié)整合。

2.提示:本節(jié)課我們只探討了化學鍵中的兩種類型,化學鍵不僅僅只有離子鍵和共價鍵兩種,其他種類的化學鍵你們將在以后的學習中進行探討。

3.完成下列表格:比較共價鍵和離子鍵的成鍵原因、成鍵微粒、成鍵方式、成鍵元素。

【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活動】。

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活動就是在教師所提出問題的引導下,積極地進行思考并與同學交流、討論,得出相關的結論,并回答問題。

韻母復習教學方案篇三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識字游戲,激發(fā)幼兒主動探索漢字知識的愿望,產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2、鍛煉幼兒積極思索,大膽發(fā)言,勇于在人前表現自我的'能力。

二、教學準備:

1、“小泡泡找媽媽”游戲教育一套。

2、英語磁帶一盤、呼啦圈四個。

三、教學過程:

(一)識字游戲:《小泡泡找媽媽》;

1、教師出示“迷宮圖”,講游戲情景:“小泡泡找不到媽媽了,他很著急,小朋友你們能幫幫他嗎?”

2、教師講解玩法:支色子,挑戰(zhàn)回答問題。答對了,小泡泡就往前走色子上顯示的步數。

3、帶領幼兒做游戲。

(二)識字游戲:《識字律動》;

1、教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老師放音樂,小朋友在呼啦圈周圍跑,音樂一停,就走進附近的圈中,老師說圈前的字卡內容,這個圈內的小朋友回到座位中。

2、帶領幼兒做游戲。

(三)活動總結:

表揚積極參與游戲的幼兒,鼓勵全班小朋友向他們學習,布置課下作業(yè)。

韻母復習教學方案篇四

識字1。

【課型】。

識字課。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積累有關秋天的詞語。

【重點和難點】。

1、重點:

學會12個生字,會寫生字6個。

2、難點:

積累有關秋天的詞語。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金秋時節(jié)的圖畫。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宜實色華。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說金秋。

1、同學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圖畫:

你知道這里是什么季節(jié)?這什么?你最喜歡秋天的什么。

3、出示句子:

過了炎熱的夏天,我們走進了涼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圖畫。

二、自由讀課文。

1、復習春天的詞語: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

2、那么,秋天里你有什么好的詞語來說說秋天的景色?

3、自由學習秋天的.詞語。

4、指名讀,糾正不正確的讀音。

5、同桌對讀,四人小組輪流讀。

6、比賽讀、齊讀。

三、朗讀感悟。

1、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想畫面,交流:

說說你眼前出現了什么畫面?你是聽了哪個詞語才有這樣的畫面?

估計學生會先聽懂大雁南飛、五谷豐登、瓜果飄香等比較感性的詞,這時可以讓學生對照圖片找一找。

2、自己讀課文,看看還有哪些詞語不太理解,需要向別人請教?

3、交流有關詞語,說說各自的理解,比如:

秋高氣爽春華秋實秋收冬藏。

4、學生邊讀邊想象,聯系大自然,整體感悟詞語的意思。

四、認一認生字。

1、出示生字,自主認讀。

2、開火車讀生字。

五、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生字12個,會寫生字6個。

2、閱讀帶有本課生字的短文,或同步閱讀上的短文。

3、積累有關秋天的詞語。

〖教學過程。

一、鞏固生字。

1、生自由試讀詞語,讀不出的問同座。

2、分組互助讀詞語。

3、出示生字,學生自主認讀。

4、開火車讀生字。

二、在讀中鞏固生字。

1、選詞語,讀詞語。出示圖片,選出與圖上景色相對應的本課詞語讀一讀。

2、分小組讀“我會讀”中的詞語,讀一讀。

三、在應用中鞏固識字。

1、給生字找朋友。

2、讀帶有生字的短文,鞏固生字。

四、寫中鞏固生字。

己看看這些學過的字,說說這些字有什么特點。教師示范寫,說說還有哪里不夠好。

韻母復習教學方案篇五

1、學習單韻母e,i能認清形,讀準音。

2、能在老師的幫助下直接讀出帶調的e、i音。

3、通過讀本閱讀,鞏固e、i和四聲的認識。

小書,四線格,四聲,筆。

1、老師可以利用古詩“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币鲆獙W習的內容,并引導幼兒學習e的發(fā)音。(利用兒歌“紅衣服,綠衣服,媽媽做了新衣服。寶寶、寶寶真能干,學會自己穿衣服?!睂虢虒W,直接指出,衣服的衣就是單韻母i的發(fā)音。)。

2、e音的學習:發(fā)音時,在發(fā)o的基礎上,雙唇自然展開,舌位的前后,高低不變。(i音的學習:發(fā)音時,舌位最高,口腔開口度很小,唇行呈扁平狀,舌頭前伸使舌尖抵住下齒背,雙唇展開。)。

3、e行的學習:引導幼兒注意圖中鵝在水中的倒影與e的字形相似。(i行的學習:老師可以拿一根火柴棒,請幼兒觀察并聯系記憶i。)。

4、e四聲的學習:老師說一些含e和不含e的四聲的詞匯,請幼兒聽聽說說哪些詞匯含e,分別是幾聲。例如,額頭,天鵝,惡心,兇惡等等。

(i四聲的學習:老師說一些含i和不含i的四聲的詞匯,請幼兒聽聽說說哪些詞匯含i,分別是幾聲。例如,一個,衣服,已經,阿姨,懷疑,螞蟻等等。)。

韻母復習教學方案篇六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學會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懂得兒歌中的良好品質。

3、培養(yǎng)良好的家庭美德,爭當人人夸的好孩子。

教學重點:認識14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教學難點:借助生活經驗,理解短文的意思。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教學課件。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揭題。

我們都有溫暖的家。我們愛自己的家,愛爸爸媽媽,愛家里的每一個人。在家中怎樣的孩子,才是人人夸的好孩子呢?有一位叔叔就為這樣的好孩子編了一首兒歌。

二、初讀課文。

1、讀準字音;讀課文時你發(fā)現了什么?如(三字經)。

2、在課文中找出生字,多讀幾遍。對有困難的音進行指導。

3、再讀課文,讀通句子,選擇你最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4、師生正音。

三、讀文識字。

1、出示“生字列車”,指導學生認字。

2、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1)自由認讀。

(2)小組長檢查。

3、讀課文,把字、詞放到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去認識。

(1)出示三字經,鞏固生字。

(2)小組內交流:在溫暖的家中你體味到了什么?你又是怎么做的?

四、小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抽讀字詞卡片,鞏固生字。

(2)指名讀兒歌。

二、課文教學。

(一)學習第一句話。

1、課件出示一幅畫,想一想:圖上講了一件什么事情?這是一位怎么樣的好孩子?

2、出示:小朋友,正少年,尊長輩,懂禮貌。(生字用紅字體標出,用自豪的'語氣朗讀。)。

(二)學習二、三、四句:同上教學。

(三)學習最后一句。

1、長輩們?yōu)槭裁磳δ阕鲥e的事進行提醒,讓你改正呢?出示最后一句。

2、你怎么做才是愛家呢?

3、讀一讀、聽一聽誰是最愛家的。

(四)讀全文。

1、生字都認識了,課文應該讀的更好,自讀全文。

2、指名讀句子。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洗、掃、認、真、父、母”,學生認讀生字。

2、指導觀察占格位置,學生觀察每一筆的占格位置。

3、范寫、講解筆順,抓住關鍵筆畫指導寫字。學生一筆一筆地跟寫。

4、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5、總結學生寫字情況,表揚寫得好的同學。

四、小結。

有了你們這些可愛懂事的孩子,我們的家就更幸福、溫暖了,班級也是你們的家,我相信你們會在這個新家里快樂地生活長大。

五、實踐活動。

把兒歌背給小伙伴聽,背給爸爸媽媽聽,做一件你最想為他們做的事。

韻母復習教學方案篇七

初三教學時間短,各門功課都將進入總復習階段,學生用于理科學習的時間明顯會超過文科,語文學科往往會被學生輕視。但是語文學習又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而是需要一個逐漸積累的過程,那么怎樣在較短時間內讓每一位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取得較大突破呢?為了減少語文復習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提高語文復習的效率,我們準備按以下計劃進行復習:

一、指導思想。

以《語文課程標準》為指針,立足教材,結合學生實際,研究復習方法,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系統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技能和綜合素養(yǎng)。

二、復習目標。

通過復習,使學生對初中階段的語文基本知識有一個明確的、系統的了解,強化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復習進度。

整個復習過程分為四個階段:

(一)全面復習(3月上旬--5月上旬):按照中考的各個題型進行全面系統復習(分四個步驟進行--一語文基礎知識復習,二課內外古詩文的復習,三現代文閱讀復習,四寫作訓練,寫作訓練與指導貫穿整個復習過程。)。

(二)查漏補缺(5月上旬--5月中旬):針對第一階段的復習進行小結,鞏固訓練;。

(三)重點突破(5月中旬--5月下旬):對學生在復習中有困難的知識點進行重點突破,加強課外閱讀的指導。

中考的內容雖然基本在課外,但是解決問題的鑰匙在課內,所以復習時應讓學生明確考試的范圍和知識點,以便復習有針對性。我們想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1、明確目標,立足教材。教師應認真研究《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考試的范圍與目標,對出題動向和題目類型作出科學的分析和預測,以便在復習的過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語文復習應以課本為主,按課標要求進行知識點的歸納、總結,掌握每課的重點、難點,輔之以適當的練習;并不斷地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復習中,要精選有代表性的訓練題和模擬題進行訓練,培養(yǎng)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全體參與,分層達標。復習課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應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教師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數“尖子生”身上,而應該更多地關注那些基礎不扎實、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提出不同的要求,優(yōu)等生可適當“放”,中等生宜“引”,后進生需“扶”。

3、強化基礎,突出重點。針對中考試題基礎性強的特點,對于《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掌握的語文知識和基本篇目,教師應進行適當的梳理,只有理清了頭緒,學生才能思路清晰,復習才有更佳的效果。閱讀理解與作文是語文復習的“重頭戲”,教師應加強指導。在進行閱讀訓練時,應根據不同文體的特點,教給學生一些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漁”,并結合有針對性的訓練,點面結合,講練同步,舉一反三,從而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4、關注文體,訓練寫作。寫作是表達能力的綜合運用,在復習階段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文體感,強調在可用多種文體寫作的大環(huán)境下,寫出符合要求的記敘文和簡單的議論文、說明文。寫作能力的考查主要是對觀察力、想象力的考查,因此寫作訓練的基礎是觀察力和想象力的訓練。在復習階段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環(huán)境、周圍事物敏銳的感知能力和廣泛的興趣愛好,要求學生做好素材筆記,就學校、家庭、社會以及自身新近發(fā)生的事件,新近產生的感悟,及時記載下來,以便到考場上有比較充分的選材余地,同時也使自己的作文洋溢著真情實感。再則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因為考場作文是以理解為前提的。要善于理解分析作文試題中的提示、要求等內容,并篩選出有用的信息為寫作服務??勺寣W生把近期的作文收集整理,深入分析自己在審題方面得與失的,明確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之處。首先要保證做到以上幾點,但僅這幾點還不夠,有深厚積累之余還要講究寫作的表達技巧,可以挑選一些好的習作和考場作文,研究它們的作者是怎樣把握題意,怎樣開拓思路,怎樣精選材料,怎樣構思謀篇的,在語言運用上又有哪些特色,了解優(yōu)秀作文都怎樣做到題目新穎、想象奇特、構思巧妙、材料新鮮、細節(jié)鮮活、情感獨特的。最后還要求學生經常瀏覽報刊雜志,搜集新鮮的寫作素材,使考場作文有鮮活的時代氣息。

5、團結協作,共同提高。本著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原則,加強同科教師之間的經驗交流與資料共享,每一輪復習都分工合作,安排好材料整理,發(fā)揚團隊精神,爭取共同進步。

韻母復習教學方案篇八

以《初中語文教學大綱》和《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79年級“語文課程目標”以及我市制訂的《語文考試標準》為指針,立足教材,結合學生實際,研究復習方法,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系統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技能和綜合素養(yǎng)。

二、復習目標。

通過復習,使學生對初中階段的語文基本知識有一個明確的、系統的了解,強化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力爭在今年的畢業(yè)會考中,語文科的綜合評價指標進入全縣前五名。

三、方法與措施。

1、明確目標,立足教材。教師應認真研究《語文考試標準》,明確考試的范圍與目標,對出題動向和題目類型作出科學的分析和預測,以便在復習的過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語文復習應以課本為主,按大綱要求進行知識點的歸納、總結,掌握每課的重點、難點,輔之以少量的練習;并不斷地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復習中,要精選有代表性的訓練題和模擬題進行訓練,培養(yǎng)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全體參與,分層達標。復習課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應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特別是在當前高中擴招的形勢下,教師更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數“尖子生”身上,而應該更多地關注那些基礎不扎實、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提出不同的要求,優(yōu)等生可適當“放”,中等生宜“引”,后進生需“扶”。

3、強化基礎,突出重點。針對中考試題基礎性強的特點,對于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中要求掌握的語文知識和基本篇目,教師應進行適當的梳理,只有理清了頭緒,學生才能思路清晰,復習才有更佳的效果。閱讀理解與作文是語文復習的“重頭戲”,教師應加強指導。在進行閱讀訓練時,應根據不同文體的特點,教給學生一些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漁”,并結合有針對性的訓練,舉一反三,從而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復習應重點放在“快速作文”的指導上,從立意、選材、構思、語言等方面進行訓練,淡化文體要求,提倡創(chuàng)新意識。

4、點面結合,講練同步。整個復習過程分為四個階段:一、全面復習(4月上旬5月上旬):全面復習基本篇目和語文知識;二、查漏補缺(5月上旬5月中旬):針對第一階段的復習進行小結,鞏固訓練;三、重點突破(5月中旬5月下旬):對學生在復習中有困難的知識點進行重點突破,加強課外閱讀的指導;四、總結檢測(6月上旬):全面總結復習情況,檢查復習效果,模擬測試。

5、團結協作,共同提高。本著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原則,加強同科教師之間的經驗交流與資料共享,發(fā)揚團隊精神,爭取共同進步。

1.高考復習計劃。

2.高考理綜復習計劃。

4.初三中考復習計劃。

7.讀書作文三篇。

8.秋游作文精選三篇。

9.關于春天的作文三篇。

10.讀書征文三篇。

韻母復習教學方案篇九

(一)單元整體學習(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在回憶中尋找自己生命中四季的色彩,描述自己對四季的情感。

2了解單元學習內容及學習目標。

3確立自己感興趣的單元活動專題。

課堂學習。

第一塊學生暢談“我最喜愛的季節(jié)”

2學。

[4]。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韻母復習教學方案篇十

新的學期又來了,我打算通過本期教學,九年級(1)班的語文成績應大幅提高,爭取在聯招考試中考出優(yōu)異成績,多向高級學校輸送人才。

一、基本情況分析。

我班有學生31人,在上期末的考試(參考人數32人)中,平均分103.75分;優(yōu)生3人,優(yōu)生率9.4%;及格30人,及格率93.8%。學生最高分125分,最低分83分。綜上分析,我班學生語文成績整體較差。

在學生總成績的前15名中,xxx、xxx、xxx、xxx、xxx等人的語文成績差,離升學標準有較大差距,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等同學的語文成績還要有較大的上升空間,通過努力爭取超過升學的標準。

上期試卷分析:第一題,語言積累與運用(48分),人平34.5分,主要失分點為課文及其有關文學常識、古詩文默寫、病句的辨析與修改、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與思考題等;第二題,文言文閱讀(15分),人平10.25分,主要失分點是文言句子的翻譯、課文內容的理解、知識的遷移比較;第三題,現代文閱讀(32分),人平14.5分,主要失分在文章內容的理解、句意的理解、文意或中心的把握、寫作特色的歸納等;第四題,表達交流(55分),人平44.5分,主要失分在書寫、字數和語言的表達。

根據學生考試試卷、平時的作業(yè)情況和上課的情況分析,學生在語文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書寫不規(guī)范、工整;基礎薄弱,積累少,掌握不牢;分析理解能力弱,分析不全面,理解誤差大,甚至偏離方向;表達不流暢、不簡明、不全面,遣詞造句的能力弱(用詞用句不準確),中心不明確。

學生在解題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欠缺解題方法,表現在解題的思路不清晰(不知道從哪些知識角度入手分析、理解、回答;在什么地方尋找到答案),視野不開闊,答題不全面;對題意的理解不深入、不透徹,匆匆做題;答題格式欠規(guī)范,要點(重點)不清晰;時間的分配不合理;閱讀的速度慢等。

二、本期擬采取的措施。

1、認真學習考試說明(包括近幾年),分析歷年中考試題,找到規(guī)律,有針對性的進行復習。積極收集中考的'信息,認真參加教研室組織的復習工作會,為復習找到方向。

3、重點解決學生存在的主要知識問題,精講多練,及時查漏補缺。

4、復習講解重在知識的鞏固和解題方法的指導。使學生的語文知識系統性,解題做到有思路、有方法。

5、做好“兩診、兩摸”的測評、分析工作,根據學生的情況,適時調整復習的重點和復習的方法。

6、繼續(xù)堅持每節(jié)課前學生背誦1-2首詩詞的做法。

7、抽出部分課堂時間讀一些優(yōu)美的文章,開闊學生的視野。加強對學生寫作的指導、練習、點評,提高學生寫作的能力。

8、加強與同組教師的合作,多向他們學習、交流復習的方法、體會。

9、利用課外的休息時間給學生補課。特別關注有升學潛力的學生的語文學習狀況,對他們多進行單獨的輔導。

10、積極配合班主任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讓學生的思想、精力集中到學習中。

三、奮斗目標。

通過努力,爭取在升學考試中,我班語文成績平均分再提高幾分,不拖其他學科的后退,多培養(yǎng)幾個優(yōu)生,向高級學校多輸送幾個人才。與同年級同科的其他老師一道共同努力,再次爭取學科先進獎。

韻母復習教學方案篇十一

活動目標:

1、認識工具,懂得選擇和使用工具。

2、讓幼兒掌握鋸和量的方法,通過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

3、在集體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長木條、鋸子、小椅子、小筐、剪刀。

2、毛線、尺子、粉筆、畫筆,紙條。

活動過程:

一、和幼兒一起討論怎樣鋸,怎樣量。

幼:太矮。

師:怎么辦?

幼:再釘木塊。

幼兒操作發(fā)現沒有木塊。

根據提供的材料幼兒發(fā)現可以把長木條改成短木塊。

師:怎么改?

引導幼兒想不同的方法:如用鋸子鋸,用刀砍等。

二、幼兒自己動手操作,鋸一鋸、量一量,并從中總結出最好的確方法。

1、師:你們說得很好,現在請你們自己找一個合作伙伴,兩人一組,用你喜歡的方法量一量。

幼兒操作。

師:你們剛才用什么量的?請幾個幼兒把幾種典型的方法表演一下,并讓其他幼兒看一看哪種方法量得最快。

2、師:現在我們量好了,那長木條又怎樣變成短木條的'?(幼兒:用鋸子和刀),那你們去試一試吧,要求你們操作的時候,不要大聲講話,并且一定要注意安全,小心手中的工具傷到其他小朋友了。

請幼兒示范并比較哪種方法好,又安全。

四、結的方法再一次進行嘗試,要求用最快的量的方法和。

安全的鋸的方法進行操作。老師進行引導。

五、活動延伸:我們一起幫小豬把圍墻做起來吧。

韻母復習教學方案篇十二

相信學生,放手讓他們去思索、探求,使他們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在陶老師執(zhí)教的《平行線》一課中,有幾個環(huán)節(jié)的處理充分突出了這個理念。

片段1:分類得出不完全概念。

觀察黑板上5組直線,可以將它們怎樣分類?標準是什么?

生1:(1)、(5)為一組,(2)、(3)、(4)為一組。教師沒有急著評價,有不同意見的同學則爭先恐后舉手,(1)、(3)、(5)為一組,(2)、(4)為一組。同學針對(3)到底應歸入哪一組展開激烈的爭論,老師將爭論放大化,最終大家得到認同。教師再組織同學將口語敘述的“交叉”改成“相交”,“不交叉”改成新名詞“平行”。緊接著老師讓同學自己談談對平行的認識,歸納成不完全概念: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平行。

概念的得出完全建立在學生自主認識的基礎上,有同學自己的已有經驗、也有借鑒經驗。這一環(huán)節(jié)充分體現了課標關于“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理念,清晰自然,步步推進,整個教學設計層層深入,非常精致。

片段2:反例完善概念。

師: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一定平行嗎?出示長方體紙盒,在不同的兩個面上畫直線,學生頓悟:必須在同一個面上不相交的兩條直線才互相平行,由此完善概念。

當學生的思維還達不到一定層次時候,老師的善誘就是一種技巧,在老師的引導下得出也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必定經歷方式。

片段3:層次創(chuàng)造平行線。

1、折出一組平行線;2、創(chuàng)造畫一組平行線;3、畫一組標準的`平行線。

在探索平行線畫法的過程中,學生對平行線的本質特征的認識經歷了一個從模糊到明晰的過程,教者通過探索畫法與體驗特征的雙向處理、相互作用,實現了學生認知的進一步深化,對幫助學生建構知識、形成“平行”表象、發(fā)展空間觀念有著不同凡響的意義,為后續(xù)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本課尚需改善的地方:

1、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關系的出示最好設計得童趣一點,這是學生在學抽象概念時經常要注入的元素。如:挑彩棒游戲,有兩根彩棒被挑到了桌面,想想這兩根彩棒可能回事怎樣的位置關系?把彩棒所在的直線位置畫在本子上,再進行分組交流。

2、在敘述概念時候教師要用嚴謹的數學語言,突出“平行”是兩條直線間相互依存的一種位置關系,在陳述“平行”時,要強化“關系”。為突出“關系”教師可讓學生實舉身邊的例子加深印象。

3、畫平行線的練習還可有所遞進,如果一點分別畫兩條直線的平行線;用畫平行線的方法畫一個長方形等,使學生的運用能力得到提升。學有所用,體驗學習主人的價值。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7237769.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