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謎語幼兒園語言教案大全(21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4 10:08:09
猜謎語幼兒園語言教案大全(21篇)
時間:2023-12-04 10:08:09     小編:念青松

編寫教案是教師進行教學準備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保證教學有效性至關(guān)重要。教案的編寫還應(yīng)提供充足的練習和鞏固學習的機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供大家參考。

猜謎語幼兒園語言教案篇一

1.能積極參與猜謎活動,初步感受猜謎的快樂。

2.鞏固對某些水果特征的感知。

1.菠蘿、哈密瓜、蘋果、橘子、草莓等各種水果,水果粘紙若干。

2.錄音機,熱烈歡快的樂曲。

一.產(chǎn)生興趣。

1.今天,有一群水果寶寶來我們這兒做客。他們是誰呢?

2.逐一出示水果,擺放在桌子上,引導幼兒向水果問好。

3.水果寶寶準備了許多小禮物,他們想請小朋友猜個謎語,猜對了,就把這些禮物送給大家。

二.學習猜謎。

1.教師說謎面:兄弟幾個真和氣,天天并肩坐一起,少時喜歡穿綠衣,老來都穿黃衣裳。

2.逐步分解謎語,引導幼兒學習猜謎的方法。“兄弟幾個真和氣,天天并肩坐在一起“是什么意思?(這種水果不是單個的,是幾個連在一起的)”少時喜歡穿綠衣“是什么意思?(這種水果沒有成熟的時候是綠色的)。

“老來都穿黃衣裳“是什么意思?(這種水果成熟時就成黃顏色的了)。

猜謎語幼兒園語言教案篇二

兩只盒子,里面分別裝有小青蛙玩具和肥皂。

活動過程。

只講出它的樣子,用處或者是它的顏色,聲音和其他特點,這樣的兒歌叫謎語。

3、提醒幼兒仔細地聽,聽完后把幾句話連起來想一想,猜猜是什么東西。

1、先猜第一只盒子里的東西。

(1)教師朗讀謎語:小小游泳家,說話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蟲保莊稼。

(2)先請幼兒想一想,猜一猜,猜出的幼兒到老師耳邊來講。

(3)再次朗讀謎語,并解釋謎語。(幫助能力較差的幼兒理解)。

(4)再請幼兒猜。(有意請能力中等及稍差的幼兒)。

(6)提問:你們怎么會猜出是肥皂的?(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想法)。

(7)小結(jié):這四句話中雖然沒有肥皂這兩個字,但把肥皂的樣子和特點講出來,所以小朋友一下就能猜出是“肥皂”。

3、老師再請幼兒猜一則謎語,要求幼兒猜出來后不要用嘴講出來,而是到教室里去找出來。

(1)教師念謎語:一個寶寶,圓頭圓腦;拍一拍,跳一跳;拍得輕,跳得低,拍得重,跳得高。

(2)猜到的幼兒就去找。(教室內(nèi)放若干只皮球)。

(3)找到的幼兒可以拍一拍,講一講,這個謎語說出皮球的什么特點?

(4)提問:你們?yōu)槭裁凑移で颍砍で蜻€能猜別的嗎?

三、分組活動:猜謎語。

1、幼兒自由組合,四人一組圍坐成一個小圓圈。要求幼兒在老師講的時候認真聽,聽完后動腦猜。猜出來后,小組內(nèi)幼兒相互講講為什這樣猜。

2、教師巡回指導,重點幫助理解力差的幼兒理解謎語。

3、教師每次朗讀一則謎語,幼兒猜出后,就出示掛圖,指導幼兒看看,講講。

教師共提供三則謎語:

1、在這次猜謎活動中,活動氣氛熱烈,幼兒猜謎的興趣濃厚,情緒高漲。

2、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能根據(jù)謎面的特征,通過聯(lián)想,推測,判斷,很快找出謎底,師幼配合默契,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3、通過這次猜謎語的教學活動,使我對猜謎語這一語言教學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運用各種手段將幼兒原有的經(jīng)驗進行提升,讓幼兒愉快地學,大膽地表達,達到語言交流的最佳效果。同時在技巧方面還需不斷學習和提高。

猜謎語幼兒園語言教案篇三

猜謎語是一種有趣的語言交流活動,并能促進發(fā)展幼兒的思維力,想象力及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本節(jié)課將根據(jù)這一特點設(shè)計的教學活動。

2、在老師的啟發(fā)下,學習按物體的主要特征來猜謎語。

3、發(fā)展幼兒的思維能力,想象力及大膽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

難點:讓幼兒知道猜謎語要仔細聽清楚每個字和每句話,并把幾句話連起來想,因為謎面的每句話都是與謎底有關(guān)聯(lián)的。

兩只盒子,里面分別裝有小青蛙玩具和肥皂。

一、集中幼兒注意力,引起對猜謎的興趣。

1、出示兩只盒子,提問:每只盒子里都裝著一樣東西,不能看,怎么猜出里面的東西呢?

只講出它的樣子,用處或者是它的顏色,聲音和其他特點,這樣的兒歌叫謎語。

3、提醒幼兒仔細地聽,聽完后把幾句話連起來想一想,猜猜是什么東西。

1、先猜第一只盒子里的東西。

(1)教師朗讀謎語:小小游泳家,說話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蟲保莊稼。

(2)先請幼兒想一想,猜一猜,猜出的幼兒到老師耳邊來講。

(3)再次朗讀謎語,并解釋謎語。(幫助能力較差的幼兒理解)。

(4)再請幼兒猜。(有意請能力中等及稍差的幼兒)。

第二句是講小青蛙的叫聲,第三句是講小青蛙的住處,第四句是講小青蛙的本領(lǐng)。

(6)小結(jié)(鞏固掌握謎語的特點):兒歌中的四句話都和小青蛙有關(guān)系,說出小青蛙的愛好,聲音特點和本領(lǐng)。但兒歌中并沒有“青蛙”兩個字,而是讓小朋友猜,這就是謎語。

2、猜一猜第二只盒子里的東西。

(1)教師朗讀謎語:看看像塊糕,不能用嘴咬,沾水搓一搓,都是白泡泡。

(2)教師解釋“沾水”的含義。

(3)請幼兒自己猜,猜出后到老師耳邊說出來。

(4)教師在桌上準備一盆水,再準備一塊肥皂,一塊方積木,一只小紙盒,請一名幼兒到前面來取出自己所猜的物品,請大家評評他猜得對不對。

(5)通過操作活動幫助幼兒理解謎語,并請幼兒一起告訴老師謎語講的是什么東西。

(6)提問:你們怎么會猜出是肥皂的?(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想法)。

(7)小結(jié):這四句話中雖然沒有肥皂這兩個字,但把肥皂的樣子和特點講出來,所以小朋友一下就能猜出是“肥皂”。

3、老師再請幼兒猜一則謎語,要求幼兒猜出來后不要用嘴講出來,而是到教室里去找出來。

(1)教師念謎語:一個寶寶,圓頭圓腦;拍一拍,跳一跳;拍得輕,跳得低,拍得重,跳得高。

(2)猜到的幼兒就去找。(教室內(nèi)放若干只皮球)。

(3)找到的幼兒可以拍一拍,講一講,這個謎語說出皮球的什么特點?

(4)提問:你們?yōu)槭裁凑移で??除皮球還能猜別的嗎?

1、幼兒自由組合,四人一組圍坐成一個小圓圈。要求幼兒在老師講的時候認真聽,聽完后動腦猜。猜出來后,小組內(nèi)幼兒相互講講為什這樣猜。

2、教師巡回指導,重點幫助理解力差的幼兒理解謎語。

3、教師每次朗讀一則謎語,幼兒猜出后,就出示掛圖,指導幼兒看看,講講。

教師共提供三則謎語:

丁零零,一頭說話一頭聽,兩人不見面,說話聽得清。

紅眼睛,白皮襖,長耳朵,真靈巧,愛吃蘿卜愛吃草,走起路來蹦蹦跳。

身上穿著花花衣,兩只翅膀真美麗,不會唱歌愛跳舞,花叢里面采花蜜。

請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編一則謎語,并請爸爸媽媽寫在紙上交給老師,讓大家一起來猜。

1、在這次猜謎活動中,活動氣氛熱烈,幼兒猜謎的興趣濃厚,情緒高漲。

2、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能根據(jù)謎面的特征,通過聯(lián)想,推測,判斷,很快找出謎底,師幼配合默契,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3、通過這次猜謎語的教學活動,使我對猜謎語這一語言教學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運用各種手段將幼兒原有的經(jīng)驗進行提升,讓幼兒愉快地學,大膽地表達,達到語言交流的最佳效果。同時在技巧方面還需不斷學習和提高。

猜謎語幼兒園語言教案篇四

2、同心改革為祖國(打一字)―――中。

3、清風拂面中秋夜(四字常用語一)―――發(fā)揚光大。

4、心已決斷不宜遲(打一字)―――快。

5、中秋月餅(電腦名詞一)―――節(jié)點。

6、節(jié)日晚會露一手(打一字)―――挽。

7、新婚度蜜月,中秋游異邦(成語一)―――喜出望外。

8、休把旁人抬太高(打一字)―――樂。

9、八月望洞庭,千帆過眼簾(宋詩目三)―――中秋湖上泛舟。

10、中秋菊開(打一成語)―――花好月圓。

11、月是故鄉(xiāng)明(打一農(nóng)業(yè)名詞)―――光照。

12、長安一片月(打《水滸》人物名)―――秦明。

13、清風拂面中秋夜(打一四字常用語)―――明月清風。

14、月落日出雁陣業(yè)(打一字)―――胭。

15、十五的月亮(打成語)―――正大光明。

16、中秋歸來(打一詞牌名)―――八歸。

17、掬水月在手(打一成語)―――掌上明珠。

18、月與星相依,日和月共存(打一字)―――腥。

19、月有陰晴圓缺(打經(jīng)濟學名詞)―――自負盈虧。

20、外圓正割垂直線,積分開方斜角邊(節(jié)日一)―――中秋。

21、僧敲月下門(打外國地名)―――關(guān)島。

22、舉頭望明月(打一中藥名)―――當歸。

23、中秋度蜜月(打一成語)―――花好月圓。

24、中秋朗月,賓主共賞(成語二)―――正大光明。

25、舉頭望明月(打電影演員)―――高圓圓。

26、中秋月夜座談會(打一氣象用語)―――明晚多云。

27、敢上九天攬月(打汽車名牌)―――凌志。

28、一輪明月掛中天(打一四字股市術(shù)語)―――日漲盈虧。

29、云破眉月倚西樓(打一字)―――私。

30、明月松間照(打攝影名詞)―――黑白顯影。

31、中秋過后又重陽(打一鄭板橋詩句)―――一節(jié)復一節(jié)。

32、華夏共賞中秋月(打一旅游用語)―――觀光。

33、十里空山外,千行雁陣南(節(jié)日一)―――中秋。

34、九月初三月似弓(打飲料)―――珍珠露。

35、八月十五共清輝(五代詩目一)―――中秋月。

36、二月平(打一字)―――朋。

37、中秋別后重團圓(打一影片名)―――第二次握手。

38、又是一年中秋月(打一歷史名詞)―――八一五光復。

39、明月照我還(打一明代人名)()―――歸有光。

40、舉杯邀明月(打一禮貌用語)―――賞光。

41、明天日全食(打一字)―――月。

42、中秋別后重團圓(影目一)―――火種。

43、嫦娥下凡(打一花名)―――月季。

44、一對明月毫不殘,落在山下左右站(打一字)―――崩。

45、時逢中秋產(chǎn)于滬(五言唐詩句一)―――海上生明月。

46、中秋月餅(打一電腦名詞)―――軟盤。

47、一彎月照枝頭亮,兩顆星懸天下明(打一字)―――秋。

48、得月樓前先得月(打一字)―――棚。

猜謎語幼兒園語言教案篇五

2)豬毛(打一個字)——謎底:筆(豬同音字竹)。

3)要把大象裝冰箱,需要幾步?——謎底:三步:第一把冰箱門打開;第二把大象裝進去;第三關(guān)上冰箱門。

4)離開汕頭到廣州(打一動物)——謎底:山羊。

5)神來帽脫下,革命力量大打兩個字——謎底:米勒。

6)空有獸王之脈,卻行逮鼠之差。(打一動物)——謎底:貓。

8)彩虹鳥飛三周(打一七夕動物)——謎底:七彩鵲。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猜謎語幼兒園語言教案篇六

1.能認識本課8個生字并會寫4個生字。

2.能掌握猜謎的方法,并能靈活運用。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謎語并猜出謎語。

目標2、3。

教學難點。

目標2。

與課文有關(guān)的課件,多則謎語。

1課時。

1、激趣。

孩子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猜猜這是什么。(課件出示謎語,師讀)。

2、初讀課文。

(1)請大家在大聲朗讀謎語的過程中圈出生字,并對不認識的字多讀一讀。

(課件出示生字樹)師點擊,這個字誰認識呀?你在什么地方認識的?(小老師帶音節(jié)教讀)我們?nèi)サ粢艄?jié)拐棍后,你還能認識嗎?(齊讀)這些字中,你最想給誰找個朋友?(擴詞)。

(3)孩子們,讓我們捧著豐收的蘋果,讀讀課文吧?。ㄕn件出示兩則謎語)。

a.齊讀,正音。

b.有感情地讀。

c.分角色朗讀,分別猜出謎底。(課件分別出示圖樣)。

d.說說你是怎樣猜出來的。

e.小結(jié)猜謎要領(lǐng):.讀懂每句話;抓特點;聯(lián)系生活,猜出謎語。

猜謎語是一件非常有趣的活動,前邊我們猜了三條謎語,想必大家還沒過足癮吧!那課前老師請大家收集謎語,現(xiàn)在就讓我們帶著方法,過足猜謎的癮吧!

指名說謎語,由說謎語的同學請人猜。

3.、指導書寫。

a.孩子們,我們還有四個生字娃娃要求我們會寫,說說這四個生字中,你認為誰最難寫,要老師在黑板上范寫。

(1)師范寫,生說筆畫名稱。

(2)生書空。

(3)生在書上描紅。

b.選擇你最想寫的字在師發(fā)的“田字格”中書寫。

c.展示,評議。

總結(jié)。

孩子們,你們今天活躍的思維,大膽的發(fā)言,不得不讓老師佩服,希望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遇事多動腦,做個聰明的孩子!

猜謎語幼兒園語言教案篇七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本課生字。

2.自讀自悟課文內(nèi)容,能猜出謎底。

學習生字詞,培養(yǎng)學生抓住特征進行思考的能力。教具學具:

生字卡片、課件。

搜集謎語。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引導學生質(zhì)疑。

1、激趣引入。

師:孩子們喜歡猜謎語嗎?生:喜歡。

生:老師,我有一首謎語你能猜猜嗎?

兩個好朋友過年站門旁愛說喜慶話都穿紅衣裳。

師:恩!老師要先表揚這個孩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老師已經(jīng)知道謎底是“春聯(lián)”了,對嗎?生:對。

師:孩子們肯定也想猜謎語,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猜猜謎語。(師板書《猜謎語》并領(lǐng)讀2遍)。

2、課件出示本課學習目標。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本課生字。

(2)自讀自悟課文內(nèi)容,能猜出謎底。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師范讀課文。

2、出示自學提示一。

3、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4、檢查自學情況:

(1)抽生領(lǐng)讀生字。

(2)開火車領(lǐng)讀生字。

(3)做摘星星游戲(說說你的記字方法并給生字組詞。)。

(4)點名讀生字。

(5)語海拾貝(齊讀生詞)。

(6)齊讀課文。

三、精讀課文,猜出謎底。

(一)學習第一則謎語。

1、出示自學提示一讀一讀:

(1)反復地讀,讀通句子。

(2)勾畫出動詞和2對反義詞,并讀一讀。

學生自學。

檢查自學情況,指導朗讀。

2、想一想:

(1)理解“蹬、抓”的意思,做動作幫助體會。

(2)抓住事物的特征進行思考。體會:蹬和抓是運動的主要動作,前進、后退是決定輸贏的規(guī)則。

3、合作探究:猜一猜:

(1)小組討論:這條謎語的意思是什么?

4、總結(jié)學習方法:讀一讀、想一想、猜一猜。(師板書)。

(三)學習第二則謎語。

過渡:請同學們用學習第一條謎語的方法學第二條謎語。

1、讀一讀:自由讀謎面。

2、想一想:

(1)“銀燕”是指什么?

(2)什么東西是從飛機里出來,在空中像花兒,又像亭子,然后再落下來?

(3)提醒學生仔細觀察插圖。

3、猜一猜:謎底是什么?(降落傘)說說猜的理由。

4、同學們動手畫一畫降落傘。

(四)學習第三則謎語。

1、復習猜謎語的'方法。

2、分成學習小組,運用學會的猜謎語的方法討論學習第三條謎語。

3、匯報學習情況,師相機點撥。

4、說說謎底是什么?(喇叭花)。

5、你是怎么猜出來的?說說猜的理由。

6、齊讀謎語。男女生分段讀謎語。點名讀謎語。

四、拓展活動。

在班上開展猜謎大賽,同學們拿出課前收集的謎語,讀給同學們聽,其余學生猜謎底,按猜出的謎語的多少來評獎。

五、談收獲。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完成學習目標了嗎?

六、布置作業(yè):

猜謎語幼兒園語言教案篇八

1、圓筒模樣似冬瓜,綢帶套環(huán)身上掛(打一樂器)。

答案及解析:腰鼓(屬打擊樂器。形似圓筒,兩端略細,中間稍粗鼓框上有環(huán),用綢帶懸掛在腰間,演奏時雙手各執(zhí)鼓槌擊奏,并伴有舞蹈動作。腰鼓在民間十分盛行,人們跳著腰鼓舞,變換隊形,或行走或在一個場地內(nèi)邊舞邊敲)。

2、排排蜂窩方中坐,高低音律多又多(打一樂器)。

答案及解析:口琴(多半為長方形,一側(cè)有著排列整齊的小孔,像蜂窩一般,常見的為24孔雙簧口琴,用自然音階演奏。此外還有低音口琴、八度口琴、和弦口琴、變調(diào)口琴等。它其實是調(diào)律用的工具)。

3、彈撥六弦似提琴,女性腰身似葫蘆(打一樂器)。

答案及解析:吉他(在流行音樂、搖滾音樂、藍調(diào)、民歌、佛朗明哥中,常被視為主要樂器。屬于彈撥樂器,通常有六條弦,形狀與提琴相似。并且外觀像女性朋友的腰身)。

4、長著小蠻腰,生來肩上扛,一碰會唱歌(打一樂器)。

答案及解析:小提琴(是一種超擦奏管弦得鳴提樂器。它廣泛流傳于世界各國,是現(xiàn)代管弦樂隊弦樂組中最主要的樂器。它在器樂中占有極重要的位置,是現(xiàn)代交響樂隊的支柱,也是具有高難度演奏技巧的獨奏樂器)。

5、弦粗外型似吉他,爵士樂隊擔低音(打一樂器)。

答案及解析:貝斯(很多不懂樂器的人經(jīng)常把它和吉它混為一談,其實它的弦粗一些。是樂隊中一般必不可少的樂器之一,它在爵士樂隊中主要擔任低音聲部,有時也作即興獨奏)。

6、肚子空又空,身上長著洞(打一樂器)。

答案及解析:笛子(中國傳統(tǒng)音樂中常用的橫吹木管樂器之一,即中國竹笛,一般分為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笛子常在中國民間音樂、戲曲、中華民族樂團、西洋交響樂團和現(xiàn)代音樂中運用,是中國音樂的代表樂器之一)。

7、古老樂器民族舞,苗族文化入人心(打一樂器)。

答案及解析:蘆笙(在貴州各地少數(shù)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蘆笙之鄉(xiāng)”、“歌舞之鄉(xiāng)”的`稱譽。它是文山苗族的主要樂器之一,是苗族文化的符號和象征,是表達苗族人民思想感情的紐帶,是苗族人民奮進向上的精神支柱)。

8、六孔八孔竹子制,橫著豎著一根棒(打一樂器)。

答案及解析:簫(這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漢民族吹奏樂器。它一般由竹子制成,吹孔在上端。有六孔簫和八孔簫之分,以“按音孔”數(shù)量區(qū)分為六孔簫和八孔簫兩種類別)。

9、肚子生的大,一敲把歌唱(打一樂器)。

答案及解析:鼓(是一種打擊樂器,在堅固的且一般為圓桶形的鼓身的一面或雙面蒙上一塊拉緊的膜。鼓可以用手或鼓杵敲擊出聲)。

10、8字娃娃棍上坐,輕柔音樂瞬間出(打一樂器)。

答案及解析:葫蘆絲(8字長得像個葫蘆,而葫蘆絲是云南少數(shù)民族樂器,主要流傳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其音樂輕柔細膩,圓潤質(zhì)樸,極富表現(xiàn)力,深受云南人民的喜愛)。

11、一個冬瓜腰上掛,一邊跳,一邊敲(打一樂器)。

答案及解析:腰鼓(是我國古老的民族藝術(shù),它來源于生活,又很好地表現(xiàn)了生活。腰鼓是滿、彝、漢等民族棰擊膜鳴樂器)。

12、金色樂管似煙斗,音色豐富顯浪漫(打一樂器)。

答案及解析:薩克斯(它主要是金屬制拋物線性圓錐管體,與單簧管類似的哨頭,形狀彎成煙斗型,音色豐富,經(jīng)常能在一些富有情調(diào)的咖啡廳內(nèi)聽見此樂器演奏出來的歌曲,頗為浪漫)。

13、一黑一白譜樂章(打一樂器)。

答案及解析:鋼琴(由黑鍵和白鍵組合而成。黑鍵36個,白鍵52個,就是由這88個鍵譜出美妙的樂曲)。

14、一個風箱真奇怪,一拉它就唱起來(打一樂器)。

答案及解析:手風琴(它是一種既能夠獨奏,又能伴奏的簧片樂器,不僅能夠演奏單聲部的優(yōu)美旋律,還可以演奏多聲部的樂曲,更可以如鋼琴一樣雙手演奏豐富的和聲)。

猜謎語幼兒園語言教案篇九

1.喜歡參與猜謎活動,并愿意與教師對答。

2.嘗試仿編兒歌。

水果卡片、水果實物、摸袋、隱藏好的卡片每人一個,音樂,展示板,水果貼畫。

﹙一﹚1、音樂游戲:采果子。

幼兒聽音樂玩開汽車的游戲,尋找水果卡片。

2.請幼兒說一說找到了什么水果卡片,分類擺放。

﹙二﹚猜謎游戲。

1.教師:我們玩一個猜謎游戲,請小朋友猜猜我說的是哪個水果?

1)“什么彎彎像小船?”

2)“什么個大圓又圓?”

3)“什么臉龐紅彤彤?”

4)“什么粒粒酸又甜?”

引導幼兒分別在卡片中找到答案。

2.完整的對答說兒歌。

(1)教師說,幼兒答;

(2)幼兒問,教師答;

(3)幼兒間相互問答。

﹙三﹚嘗試創(chuàng)編猜謎兒歌。

1.分別出示楊桃實物,柿子實物,引導幼兒說出其特點,教師幫助語句。

2.出示摸袋,引導個別幼兒摸水果,創(chuàng)編兒歌。

﹙四﹚將兒歌并完整朗誦。

猜謎語幼兒園語言教案篇十

謎語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測的隱語,也可引申為蘊含奧秘的事物。 謎語源自中國古代民間,歷經(jīng)數(shù)千年的演變和發(fā)展。它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集體智慧創(chuàng)造的文化產(chǎn)物。

【活動設(shè)計背景】

猜謎語是一種有趣的語言交流活動,并能促進發(fā)展幼兒的思維力,想象力及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本節(jié)課將根據(jù)這一特點設(shè)計的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掌握謎語的特點,引起對猜謎語的興趣。

2、在老師的啟發(fā)下,學習按物體的主要特征來猜謎語。

3、發(fā)展幼兒的思維能力,想象力及大膽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懂得謎語的特點,并喜歡猜謎語。

是與謎底有關(guān)聯(lián)的。

【活動準備】

兩只盒子,里面分別裝有小青蛙玩具和肥皂。

【活動過程】

一、集中幼兒注意力,引起對猜謎的興趣。

只講出它的樣子,用處或者是它的顏色,聲音和其他特點,這樣的兒歌叫謎語。

3、提醒幼兒仔細地聽,聽完后把幾句話連起來想一想,猜猜是什么東西。

二.幼兒學習猜謎語。

1、先猜第一只盒子里的東西。

(1)教師朗讀謎語:小小游泳家,說話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蟲保莊稼。

(2)先請幼兒想一想,猜一猜,猜出的幼兒到老師耳邊來講。

(3)再次朗讀謎語,并解釋謎語。(幫助能力較差的`幼兒理解)

(4)再請幼兒猜。(有意請能力中等及稍差的幼兒)

第二句是講小青蛙的叫聲,第三句是講小青蛙的住處,第四句是講小青蛙的本領(lǐng)。

(6)小結(jié)(鞏固掌握謎語的特點):兒歌中的四句話都和小青蛙有關(guān)系,說出了小青蛙的愛好,聲音特點和本領(lǐng)。但兒歌中并沒有“青蛙”兩個字,而是讓小朋友猜,這就是謎語。

2、猜一猜第二只盒子里的東西。

(1)教師朗讀謎語:看看像塊糕,不能用嘴咬,沾水搓一搓,都是白泡泡。

(2)教師解釋“沾水”的含義。

(3)請幼兒自己猜,猜出后到老師耳邊說出來。

(4)教師在桌上準備一盆水,再準備一塊肥皂,一塊方積木,一只小紙盒,請一名幼兒到前面來取出自己所猜的物品,請大家評評他猜得對不對。

(5)通過操作活動幫助幼兒理解謎語,并請幼兒一起告訴老師謎語講的是什么東西

(6)提問:你們怎么會猜出是肥皂的?(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想法)

(7)小結(jié):這四句話中雖然沒有肥皂這兩個字,但把肥皂的樣子和特點講出來了,所以小朋友一下就能猜出是“肥皂”了。

3、老師再請幼兒猜一則謎語,要求幼兒猜出來后不要用嘴講出來,而是到教室里去找出來。

(1)教師念謎語:一個寶寶,圓頭圓腦;拍一拍,跳一跳;拍得輕,跳得低,拍得重,跳得高。

(2)猜到的幼兒就去找。(教室內(nèi)放若干只皮球)

(3)找到的幼兒可以拍一拍,講一講,這個謎語說出了皮球的什么特點?

(4)提問:你們?yōu)槭裁凑移で?除了皮球還能猜別的嗎?

三、分組活動:猜謎語

1、幼兒自由組合,四人一組圍坐成一個小圓圈。要求幼兒在老師講的時候認真聽,聽完后動腦猜。猜出來后,小組內(nèi)幼兒相互講講為什這樣猜。

2、教師巡回指導,重點幫助理解力差的幼兒理解謎語。

3、教師每次朗讀一則謎語,幼兒猜出后,就出示掛圖,指導幼兒看看,講講。

教師共提供三則謎語:

丁零零,一頭說話一頭聽,兩人不見面,說話聽得清。

紅眼睛,白皮襖,長耳朵,真靈巧,愛吃蘿卜愛吃草,走起路來蹦蹦跳。

身上穿著花花衣,兩只翅膀真美麗,不會唱歌愛跳舞,花叢里面采花蜜。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編一則謎語,并請爸爸媽媽寫在紙上交給老師,讓大家一起來猜。

【教學反思】

1.在這次猜謎活動中,活動氣氛熱烈,幼兒猜謎的興趣濃厚,情緒高漲。

2、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能根據(jù)謎面的特征,通過聯(lián)想,推測,判斷,很快找出謎底,師幼配合默契,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3、通過這次猜謎語的教學活動,使我對猜謎語這一語言教學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運用各種手段將幼兒原有的經(jīng)驗進行提升,讓幼兒愉快地學,大膽地表達,達到語言交流的最佳效果。同時在技巧方面還需不斷學習和提高。

幼兒園小班猜謎語

三年級小學生猜謎語

小學生四年級猜謎語

四年級小學生猜謎語大全

四年級小學生猜謎語

猜謎語中國地名70個

猜謎語幼兒園語言教案篇十一

1. 喜歡參與猜謎活動,并愿意與教師對答.

2. 嘗試仿編兒歌.

﹙一﹚

1、音樂游戲:采果子

幼兒聽音樂玩開汽車的游戲,尋找水果卡片。

2. 請幼兒說一說找到了什么水果卡片,分類擺放.

﹙二﹚.猜謎游戲

1. 教師: 咱們玩一個猜謎游戲,請小朋友猜猜我說的是哪個水果?

1) “什么彎彎像小船?”

2) “什么個大圓又圓?”

3) “什么臉龐紅彤彤?”

4) “什么粒粒酸又甜?”

引導幼兒分別在卡片中找到答案.

2. 完整的對答說兒歌

(1) 教師說,幼兒答;

(2) 幼兒問,教師答;

(3) 幼兒間相互問答.

﹙三﹚.嘗試創(chuàng)編猜謎兒歌

1. 分別出示楊桃實物,柿子實物,引導幼兒說出其特點,教師幫助語句。

2. 出示摸袋,引導個別幼兒摸水果,創(chuàng)編兒歌。

﹙四﹚將兒歌并完整朗誦

猜謎語幼兒園語言教案篇十二

活動目標:學習根據(jù)事物的主要特征仿編謎語。

活動準備:青蛙、鴨子、貓、斑馬、熊貓、螞蟻等動物的圖片。實現(xiàn)、豐富幼兒對上述動物的認識。

活動過程:

一、出謎面,幼兒猜謎導入活動。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很多謎語,讓我們來表現(xiàn)一下自己的猜謎本領(lǐng)吧!出謎面幼兒來猜:

師:你們猜得又對又快,真是猜謎高手!你們到底是怎樣猜的,說說自己的猜謎方法。(請幼兒單獨解說,幼兒有較強的表現(xiàn)力和言語表達能力,相信定會有好的表現(xiàn),以青蛙為例,說說猜謎思路)。

師:猜謎語真好玩,不僅可以做游戲,還可以讓我們變得更聰明,不如我們自己學會編謎語,就可以編出各種各樣的謎語,還可以考一考爸爸媽媽呢!好不好?(利用幼兒的特殊心理——與大人比賽,激發(fā)幼兒的編謎興趣。)。

教幼兒編謎方面:。

猜謎時:別人說出來的是謎面,自己猜的是謎底。

編謎時:用打比方的方法說出一種事物的特點,但是千萬不能說出事物的名稱。

特點:句子搖整齊、短小、押韻,像說順口溜一樣,想唱歌一樣。以青蛙為例分析謎面特征。

二、出示圖片,引導幼兒嘗試編謎。

師出示鴨子圖片:請小朋友們說說這是什么動物?(鴨子)誰來說說鴨子長的怎樣,有哪些特征,有什么本領(lǐng)呢?(允許幼兒考慮一分鐘后回答,集所有答案的意見于一體,集體創(chuàng)編。)師:現(xiàn)在我們把鴨子的特征用最簡練的話來說,就會是鴨子的謎面:嘴像小鏟子;腳像小扇子;走路搖擺子;喜歡劃船子。(師可將幼兒編的謎語在黑板上作記錄,以鼓勵的語氣肯定幼兒的才干)師:其實編謎語一點也不難,你們仿編的謎語就很棒,只要你們用簡練的話說出事物的特征,說的順口一些,就是謎語)。

三、分組活動,幼兒仿編謎語。

(1)每組分別發(fā)放一只動物的圖片,請幼兒仿編動物謎語,鞏固練習。(此環(huán)節(jié)可長可短,視時間而定,評出結(jié)果,表揚幼兒。(要求:從動物的外形特征、食性、方面入手,用最簡練的語言概括仿編謎語。)。

(2)編好謎語后,每組請一幼兒講述,師作記錄。

四、結(jié)束活動:

猜謎語幼兒園語言教案篇十三

教學提示:

1、小班的幼兒對謎語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因為他們還不具備一定的知識經(jīng)驗,所以謎底應(yīng)為幼兒熟悉的,謎面描寫事物特征應(yīng)該明顯而生動的,用的比喻應(yīng)和謎底實物相似的。每次,教給幼兒解謎技巧,即讓幼兒仔細聽謎面所描述事物的主要特征,然后要求他們對每一句面熟應(yīng)引起聯(lián)想與分析,從事物特點上去猜。當然猜謎不是一天二天就能學會的,是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教師應(yīng)在延伸活動中,飯后散步時以及教學活動開展前和小朋友們一起玩猜謎的游戲,相信,猜謎會讓我們的孩子們愈來愈聰明!

2、本篇教案為水果謎語,教師可借鑒其活動形式進行靈活轉(zhuǎn)換開展活動。教師:段彬。

活動目標:

能運用已有經(jīng)驗猜出謎底,并說出理由。

活動準備:

1.菠蘿、哈密瓜、蘋果、橘子、草莓等各種水果,水果粘紙若干。

2.錄音機,熱烈歡快的樂曲。

活動過程:

一.認識水果名稱,引發(fā)興趣。

師:今天,有一群水果寶寶來我們這兒做客。他們是誰呢?

(逐一出示水果,擺放在桌子上,引導幼兒向水果問好。)。

二.了解猜謎方法,學習掌握。

1、了解謎面內(nèi)容。

師:水果寶寶準備了許多小禮物,他們想請小朋友猜個謎語,猜對了,就把這些禮物送給大家。

(教師說謎面:兄弟幾個真和氣,天天并肩坐一起,少時喜歡穿綠衣,老來都穿黃衣裳。)。

2.學習猜謎方法。

師:“兄弟幾個真和氣,天天并肩坐在一起“是什么意思?(提示:這種水果不是單個的,是幾個連在一起的)。

”少時喜歡穿綠衣“是什么意思?(提示:這種水果沒有成熟的時候是綠色的)“老來都穿黃衣裳“是什么意思?(提示:這種水果成熟時就成黃顏色的了)小結(jié):每句話都告訴我們與這個水果有關(guān)的一個特征,把所有的特征合起來,我們就知道是什么水果了。

三、嘗試分析謎面,提升經(jīng)驗。

1、請幼兒猜謎,并把這種水果從桌子上的水果中挑選出來。

師:我來說謎語,你來猜猜是哪個水果?為什么?

2、教師把粘紙禮物送給幼兒,鼓勵學說謎語。

四.跳水果邀請舞,結(jié)束活動。

1.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水果粘紙貼在額頭上,扮演水果娃娃。

2.在節(jié)奏感強、熱烈歡快的音樂聲中,教師當邀請者做邀請動作,請幼兒到場地中央歡快地舞蹈,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自己扮演的角色。

猜謎語幼兒園語言教案篇十四

1.能認識本課8個生字并會寫4個生字。

2.能掌握猜謎的方法,并能靈活運用。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謎語并猜出謎語。

二、教學重點。

目標2、3。

教學難點。

目標2。

三、教學準備。

與課文有關(guān)的課件,多則謎語。

四、教學時間。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1、激趣。

孩子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猜猜這是什么。(課件出示謎語,師讀)。

2、初讀課文。

(1)請大家在大聲朗讀謎語的過程中圈出生字,并對不認識的字多讀一讀。

(課件出示生字樹)師點擊,這個字誰認識呀?你在什么地方認識的?(小老師帶音節(jié)教讀)我們?nèi)サ粢艄?jié)拐棍后,你還能認識嗎?(齊讀)這些字中,你最想給誰找個朋友?(擴詞)。

(3)孩子們,讓我們捧著豐收的蘋果,讀讀課文吧!(課件出示兩則謎語)。

a.齊讀,正音。

b.有感情地讀。

c.分角色朗讀,分別猜出謎底。(課件分別出示圖樣)。

d.說說你是怎樣猜出來的。

e.小結(jié)猜謎要領(lǐng):.讀懂每句話;抓特點;聯(lián)系生活,猜出謎語。

猜謎語是一件非常有趣的活動,前邊我們猜了三條謎語,想必大家還沒過足癮吧!那課前老師請大家收集謎語,現(xiàn)在就讓我們帶著方法,過足猜謎的癮吧!

指名說謎語,由說謎語的同學請人猜。

3.、指導書寫。

a.孩子們,我們還有四個生字娃娃要求我們會寫,說說這四個生字中,你認為誰最難寫,要老師在黑板上范寫。

(1)師范寫,生說筆畫名稱。

(2)生書空。

(3)生在書上描紅。

b.選擇你最想寫的字在師發(fā)的“田字格”中書寫。

c.展示,評議。

四、總結(jié)。

孩子們,你們今天活躍的思維,大膽的發(fā)言,不得不讓老師佩服,希望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遇事多動腦,做個聰明的孩子!

猜謎語幼兒園語言教案篇十五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參與猜謎活動,初步感受猜謎的快樂。

2.鞏固對某些水果特征的感知。

活動準備:

1.菠蘿、哈密瓜、蘋果、橘子、草莓等各種水果,水果粘紙若干。

2.錄音機,熱烈歡快的樂曲。

活動過程:

一.產(chǎn)生興趣。

1.今天,有一群水果寶寶來我們這兒做客。他們是誰呢?

2.逐一出示水果,擺放在桌子上,引導幼兒向水果問好。

3.水果寶寶準備了許多小禮物,他們想請小朋友猜個謎語,猜對了,就把這些禮物送給大家。

二.學習猜謎。

1.教師說謎面:兄弟幾個真和氣,天天并肩坐一起,少時喜歡穿綠衣,老來都穿黃衣裳。

2.逐步分解謎語,引導幼兒學習猜謎的方法?!靶值軒讉€真和氣,天天并肩坐在一起“是什么意思?(這種水果不是單個的,是幾個連在一起的)”少時喜歡穿綠衣“是什么意思?(這種水果沒有成熟的時候是綠色的)。

“老來都穿黃衣裳“是什么意思?(這種水果成熟時就成黃顏色的了)。

猜謎語幼兒園語言教案篇十六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和7個會認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課文中講的自然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初步抓住特點認識事物的能力。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了解課文中的自然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初步抓住特點認識事物的能力。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中的自然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初步抓住特點認識事物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fā)興趣。

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這有一個謎語,想不想猜一猜?

一種花真奇怪,到了冬天開起來。

每年不留花種子,年年花開飄世界。

學生猜出的謎底是(雪花)。

過渡:老師看你們對猜謎語挺感興趣,誰能告訴老師猜謎語有什么好處?等學生說完后,老師接著說:“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9課,猜一猜?!?/p>

板書課題:9猜一猜。

同學們比一比誰最會動腦筋,最聰明,最先能猜到謎語的謎底,而且能摸到猜謎語的規(guī)律,今后能猜出更多的謎語。請同學們打開書89頁這是一個謎語,想不想讀一讀。

二、借助拼音,讀好課文。

1.借助拼音讀謎語,邊讀邊畫出生字和會認的字。畫出的生字和會認字多讀幾遍。

2.自己借助拼音讀謎語,注意讀準字音。

3.同桌小伙伴互讀,聽聽是不是把字音讀準確了。

4.抽讀生字和會認字的卡片。

三、理解句子,猜出謎語。

1.教師范讀,學生聽聽老師是怎么讀的`?

2.自己練習朗讀,指名讀。

1)再讀課文,找出誰見它怎么樣?把“誰”用“—”線畫出來。

教師板書:云兒。

小樹。

禾苗。

花兒。

2)云兒見它怎樣?小樹見它怎樣?禾苗見它怎樣?花兒見它怎樣?

教師板書:讓路。

招手。

彎腰。

點頭。

3)看圖,讀課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想它是誰?猜出謎底。謎底是風。

4)讓學生把“它”換成“風”讀一讀。

5)看圖說一說:風來了,云兒,小樹,禾苗,花兒會有什么變化?啟發(fā)學生想象:云兒、小樹、禾苗、花兒被風吹時的樣子。

4.指導學生看板書練習背誦。

1)自己試背2)同桌互背3)齊背4)指名背誦。

四.擴展竟猜謎語活動,比比誰猜的謎底多。

板書:

9猜一猜。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6個生字,認識1種筆畫和3個偏旁。

2.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本課生字。

教學重點:

學會6個生字,并能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本課的生字。

教學難點。

正確書寫“頭和點”字。

教學過程。

一、背誦課文。

二、學習生字的音形義。

(一)學習生字的音。

1.自己讀讀本課的生字,讀不準的借助拼音讀一讀。

2.同桌同學互相讀一讀,相互正音。

3.抽讀生字卡片。

4.做送信游戲鞏固生字的音。

(二)分析生字的字形結(jié)構(gòu),了解字義。

1.認識新筆畫“橫鉤”和3種偏旁“二字頭”、“四點”底、“寶蓋兒”。

2.自學本課生字,分析字形,通過組詞了解意思。

3.以小組為單位講座交流。

4.請小老師講一講。

云:上下結(jié)構(gòu),上面是二字頭,下面是撇折點,也可以用熟字換一部分的方法記,用“去”字去掉“土”字,換成“二字頭”就是“云”字。組詞:白云烏云。

它:上下結(jié)構(gòu),上面是寶蓋,下面是撇、豎彎鉤。組詞:它的,它們。

手:獨體字,可以用數(shù)筆畫的方法記憶字形,筆順是(),還可以用熟字換一筆的方法記憶,“毛”字的“豎彎鉤”換成豎鉤,就是“手”字,組詞:左手,右手,手中。

點:上中下結(jié)構(gòu),上邊一豎一小橫,中間一個“口”,下面四點底()。組詞:點頭,指點、標點。

三、正確地書寫生字。

1.學生先認真觀察田字格生字整體及每一筆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描紅,教師巡視學生書寫的生字筆順是否正確。

2.學生仔細觀察生字重點筆畫的位置,自己試著每個字獨立寫一遍。(寫在書上),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書寫的困難。

3.學生提出書寫有困難的字。

4.教師重點指導以下兩個字。

頭:第一筆點寫在上半格中間豎中線左邊一點;第二筆點寫在第一筆下面偏左邊一些,第三筆橫寫在橫中線上;第四筆撇起筆在上半格豎中線右邊,撇尖與橫起筆對齊;第五筆是點,點的收筆處與撇尖高低差不多。

點:第一筆豎寫在豎中線上。第二筆橫在豎的中間起筆寫,不要太長。田字格的中心點要在“口”字中央。下面四點底的四點都是點,要擺開,第一筆點向左方向點出去,中間兩筆相同,分別寫在豎中線兩邊,第四筆點稍用力,點得稍大一點,稍向右一點。

5.學生照教師范字進行書寫,教師行間巡視個別輔導,同時糾正學生的寫姿和執(zhí)筆方法。

6.同桌同學相互評改!

7.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優(yōu)秀作業(yè)進步作業(yè)。

四.集體背誦全文。

五.教師小結(jié)。

板書:

猜謎語幼兒園語言教案篇十七

1.體驗創(chuàng)編、猜謎的樂趣。

2.發(fā)展思維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3.會根據(jù)要求創(chuàng)編謎語。

1.趣味練習-春天動物的謎語

2.課件:圖片-熊貓

一、導入

教師:有華麗的翅膀,尾巴長得像棍棒,休息時翅膀和背是垂直的。

誰能猜出來老師說的是什么昆蟲?

(激發(fā)幼兒參與討論的興趣,引出謎語。)

二、展開

1.討論:什么是謎語?它由幾部分組成?

謎語由三部分組成,題目叫謎面,猜測的范圍叫謎目,答案叫謎底。

如:“一個綠娃娃,跳水頂呱呱,冬天它睡覺,夏天把蟲抓”(謎面)。

(謎底:青蛙)

2.學習創(chuàng)編謎語。

(1)講解要求:創(chuàng)編時,編的謎面要與謎底吻合。

(2)舉例講解:出示熊貓圖片

啟發(fā)幼兒思考:

熊貓是貓嗎?它的眼睛是什么樣的?吃什么呢?

(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編。)

教師小結(jié):叫貓不是貓,眼被黑圈包。竹葉是糧食,珍貴又稀少。

(打一動物。)

3.組織游戲。

(1)猜謎游戲不僅有趣,而且能使我們變得越來越機靈和聰明。

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玩“我編你猜”的游戲好嗎?

(2)趣味練習:春天動物的謎語

小朋友看著圖片,兩人一組,一人說,另一人猜。

由卵變成蝌蚪,后腿長出來的時候,尾巴會斷,擅長跳?!?青蛙)

用鋒利的針保護自己,會發(fā)出嗡嗡的聲音,家里有很多蜂蜜?!?蜜蜂)

大多在地下,和巖石下生活,有階級,群居,特別小,黑色?!?螞蟻)

要求:對方在說謎面的時候,另一人要注意仔細聽,一邊聽一邊想,這樣才能猜出謎底.

三、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把今天新知道的謎語說給家里人猜,并問問是怎么猜出來的?

猜謎語幼兒園語言教案篇十八

教學目標: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本課生字。2.自讀自悟課文內(nèi)容,能猜出謎底。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詞,培養(yǎng)學生抓住特征進行思考的能力。教具學具:

教師:生字卡片、課件。學生:搜集謎語。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引導學生質(zhì)疑。

1、激趣引入。

師:孩子們喜歡猜謎語嗎?生:喜歡。

生:老師,我有一首謎語你能猜猜嗎?

兩個好朋友過年站門旁愛說喜慶話都穿紅衣裳。

師:恩!老師要先表揚這個孩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老師已經(jīng)知道謎底是“春聯(lián)”了,對嗎?生:對。

師:孩子們肯定也想猜謎語,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猜猜謎語。(師板書《猜謎語》并領(lǐng)讀2遍)。

2、課件出示本課學習目標。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本課生字。

(2)自讀自悟課文內(nèi)容,能猜出謎底。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師范讀課文。

2、出示自學提示一。

3、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4、檢查自學情況:(1)抽生領(lǐng)讀生字。(2)開火車領(lǐng)讀生字。

(3)做摘星星游戲(說說你的記字方法并給生字組詞。)(4)點名讀生字。

(5)語海拾貝(齊讀生詞)(6)齊讀課文。

三、精讀課文,猜出謎底。

(一)學習第一則謎語。

1、出示自學提示一讀一讀:

(1)反復地讀,讀通句子。

(2)勾畫出動詞和2對反義詞,并讀一讀。

學生自學。

檢查自學情況,指導朗讀。

2、想一想:

(1)理解“蹬、抓”的意思,做動作幫助體會。

(2)抓住事物的特征進行思考。體會:蹬和抓是運動的主要動作,前進、后退是決定輸贏的規(guī)則。

3、合作探究:猜一猜:

(1)小組討論:這條謎語的意思是什么?

4、總結(jié)學習方法:讀一讀、想一想、猜一猜。(師板書)。

(三)學習第二則謎語。

過渡:請同學們用學習第一條謎語的方法學第二條謎語。

1、讀一讀:自由讀謎面。

2、想一想:

(1)“銀燕”是指什么?

(2)什么東西是從飛機里出來,在空中像花兒,又像亭子,然后再落下來?

(3)提醒學生仔細觀察插圖。

3、猜一猜:謎底是什么?(降落傘)說說猜的理由。

4、同學們動手畫一畫降落傘。

(四)學習第三則謎語。

1、復習猜謎語的方法。

2、分成學習小組,運用學會的猜謎語的方法討論學習第三條謎語。

3、匯報學習情況,師相機點撥。

4、說說謎底是什么?(喇叭花)。

5、你是怎么猜出來的?說說猜的理由。

6、齊讀謎語。男女生分段讀謎語。點名讀謎語。

四、拓展活動。

在班上開展猜謎大賽,同學們拿出課前收集的謎語,讀給同學們聽,其余學生猜謎底,按猜出的謎語的多少來評獎。

五、談收獲。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完成學習目標了嗎?

六、布置作業(yè):

七、板書設(shè)計:

猜謎語拔河降落傘牽?;?。

讀一讀(句子讀通順)。

想一想(抓住事物的特征進行思考)。

猜一猜(發(fā)揮想象猜謎底)。

猜謎語幼兒園語言教案篇十九

猜謎語是一種有趣的語言交流活動,并能促進發(fā)展幼兒的思維力,想象力及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本節(jié)課將根據(jù)這一特點設(shè)計的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掌握謎語的特點,引起對猜謎語的興趣。

2、在老師的啟發(fā)下,學習按物體的主要特征來猜謎語。

3、發(fā)展幼兒的思維能力,想象力及大膽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懂得謎語的特點,并喜歡猜謎語。

難點:讓幼兒知道猜謎語要仔細聽清楚每個字和每句話,并把幾句話連起來想,因為謎面的'每句話都是與謎底有關(guān)聯(lián)的。

活動準備。

兩只盒子,里面分別裝有小青蛙玩具和肥皂。

活動過程。

一、集中幼兒注意力,引起對猜謎的興趣。

1、出示兩只盒子,提問:每只盒子里都裝著一樣東西,不能看,怎么猜出里面的東西呢?

只講出它的樣子,用處或者是它的顏色,聲音和其他特點,這樣的兒歌叫謎語。

3、提醒幼兒仔細地聽,聽完后把幾句話連起來想一想,猜猜是什么東西。

1、先猜第一只盒子里的東西。

(1)教師朗讀謎語:小小游泳家,說話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蟲保莊稼。

(2)先請幼兒想一想,猜一猜,猜出的幼兒到老師耳邊來講。

(3)再次朗讀謎語,并解釋謎語。(幫助能力較差的幼兒理解)。

(4)再請幼兒猜。(有意請能力中等及稍差的幼兒)。

第二句是講小青蛙的叫聲,第三句是講小青蛙的住處,第四句是講小青蛙的本領(lǐng)。

(6)小結(jié)(鞏固掌握謎語的特點):兒歌中的四句話都和小青蛙有關(guān)系,說出小青蛙的愛好,聲音特點和本領(lǐng)。但兒歌中并沒有“青蛙”兩個字,而是讓小朋友猜,這就是謎語。

2、猜一猜第二只盒子里的東西。

(1)教師朗讀謎語:看看像塊糕,不能用嘴咬,沾水搓一搓,都是白泡泡。

(2)教師解釋“沾水”的含義。

(3)請幼兒自己猜,猜出后到老師耳邊說出來。

(4)教師在桌上準備一盆水,再準備一塊肥皂,一塊方積木,一只小紙盒,請一名幼兒到前面來取出自己所猜的物品,請大家評評他猜得對不對。

(5)通過操作活動幫助幼兒理解謎語,并請幼兒一起告訴老師謎語講的是什么東西。

(6)提問:你們怎么會猜出是肥皂的?(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想法)。

(7)小結(jié):這四句話中雖然沒有肥皂這兩個字,但把肥皂的樣子和特點講出來,所以小朋友一下就能猜出是“肥皂”。

3、老師再請幼兒猜一則謎語,要求幼兒猜出來后不要用嘴講出來,而是到教室里去找出來。

(1)教師念謎語:一個寶寶,圓頭圓腦;拍一拍,跳一跳;拍得輕,跳得低,拍得重,跳得高。

(2)猜到的幼兒就去找。(教室內(nèi)放若干只皮球)。

(3)找到的幼兒可以拍一拍,講一講,這個謎語說出皮球的什么特點?

(4)提問:你們?yōu)槭裁凑移で颍砍で蜻€能猜別的嗎?

三、分組活動:猜謎語。

1、幼兒自由組合,四人一組圍坐成一個小圓圈。要求幼兒在老師講的時候認真聽,聽完后動腦猜。猜出來后,小組內(nèi)幼兒相互講講為什這樣猜。

2、教師巡回指導,重點幫助理解力差的幼兒理解謎語。

3、教師每次朗讀一則謎語,幼兒猜出后,就出示掛圖,指導幼兒看看,講講。

教師共提供三則謎語:

丁零零,一頭說話一頭聽,兩人不見面,說話聽得清。

紅眼睛,白皮襖,長耳朵,真靈巧,愛吃蘿卜愛吃草,走起路來蹦蹦跳。

身上穿著花花衣,兩只翅膀真美麗,不會唱歌愛跳舞,花叢里面采花蜜。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編一則謎語,并請爸爸媽媽寫在紙上交給老師,讓大家一起來猜。

教學反思。

1、在這次猜謎活動中,活動氣氛熱烈,幼兒猜謎的興趣濃厚,情緒高漲。

2、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能根據(jù)謎面的特征,通過聯(lián)想,推測,判斷,很快找出謎底,師幼配合默契,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3、通過這次猜謎語的教學活動,使我對猜謎語這一語言教學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運用各種手段將幼兒原有的經(jīng)驗進行提升,讓幼兒愉快地學,大膽地表達,達到語言交流的最佳效果。同時在技巧方面還需不斷學習和提高。

猜謎語幼兒園語言教案篇二十

活動目標:

1、能按圖片內(nèi)容的發(fā)展順序進行觀察,并大膽想象故事的發(fā)展過程。

2、合理有序地組織語言,并講出故事的發(fā)展過程。

3、學習掌握猴子的基本動作,喜歡模仿猴子表演,感受表演的樂趣。

4、認真傾聽音樂,能隨音樂變化進行表演,與同伴友好合作,在舞蹈中能用表情,眼神與同伴交流。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老爺爺,猴子頭飾若干,音樂磁帶,貼絨掛圖。

活動過程:

1、出示圖1、圖2、圖3,引導幼兒有順序地觀察圖片,提問:

(1)老爺爺去哪里,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2)老爺爺怎么說,怎么做的,小猴又是怎么說,怎么做的。

2、引導幼兒思考,“老爺爺真著急,帽子被猴子拿走了,你能不能幫老爺爺想個辦法。

3、選擇幼兒辦法中一種進行完整地講述。

(2)請部份講述故事,提醒其他小朋友認真傾聽。

5、活動結(jié)束,教師講評,表揚大膽講述大膽想象的幼兒。

活動延伸:

舞蹈:“猴子學樣舞”

指導要點:

1、教師結(jié)合前一節(jié)活動的故事,與一位一起表演,猴子學樣舞。

2、(1)引導幼兒傾聽音樂,提問:這首音樂聽起來有什么有趣的地方。

(2)幼兒跟著音樂拍手練習“猴子學樣提醒幼兒認真傾聽音樂。

3、(1)幼兒學習猴子的動作,鼓勵幼兒大膽模仿。

(2)老師作老爺爺,小朋友作小猴子,幼兒集體表演,猴子學樣舞。

(3)幼兒分組表演,提醒幼兒表演前商討好誰當老爺爺,誰當小猴子。

(4)幼兒戴上頭飾進行表演,鼓勵幼兒大膽模仿猴子的動作。

4、(1)活動結(jié)束,教師評價,表揚認真表演合作的幼兒。

(2)討論:這個舞蹈還可以怎樣表演,更有趣。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效果很好,從幼兒完成目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ppt的教學效果很好,它直觀形象地表現(xiàn)出猴子模仿老爺爺?shù)膭討B(tài),幼兒很感興趣。不足之處就是幼兒表現(xiàn)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不夠準確,老師指揮的較多。我決定把教具投放到表演區(qū),為幼兒播放故事的磁帶,讓幼兒重復表演,完全掌握故事。

猜謎語幼兒園語言教案篇二十一

1、謎面:

一物像人又像狗,

爬竿上樹是能手,

擅長模仿人動作,

家里沒有山中有。

迷目:打一動物。

謎底:猴子。

2、謎面:

上肢下肢都是手,有時爬來有時走,

走時很象一個人,爬時又象一條狗。

迷目:打一動物。

謎底:猴子。

3、謎面:

一身毛,尾巴翹,

不會走,只會跳。

迷目:打一動物。

謎底:猴子。

4謎面:

坐著像小孩,爬著像小狗;

愛上樹,愛爬竿;

一天到晚玩不夠。

迷目:打一動物。

謎底:猴子。

5、謎面:

家住深山里,

性情最調(diào)皮,

慣會模仿人,

樣子很滑稽。

迷目:打一動物。

謎底:猴子。

6、謎面:

高級動物走出大海二等動物飄洋過海。

誰看得上三等動物留在山上從不下海。

迷目:打一動物。

謎底:猴子。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7242776.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