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的自述的教學設(shè)計(匯總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5 12:56:11
月球的自述的教學設(shè)計(匯總13篇)
時間:2023-12-05 12:56:11     小編:影墨

教育是一項偉大的事業(yè),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應該盡心盡力。"完美的總結(jié)應該包含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學習收獲以及遇到的困難和解決方法等方面。"以下總結(jié)范文來自各個領(lǐng)域,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參考。

月球的自述的教學設(shè)計篇一

單元分析:

本組精心描繪祖國的山山水水,作者筆下的千山萬水是多姿多彩的,江河是奔流不息的,江山如詩如畫!學習本組課文要讀懂三首古詩,感悟每首詩中描繪的獨特景色,體會表現(xiàn)手法。通過自讀自悟,領(lǐng)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練習給課文編提綱。教學重難點是通過自讀自悟,領(lǐng)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時:3+2+2+1+2=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讀懂三首古詩,感悟每首詩中描繪的獨特景色,體會表現(xiàn)手法。

2.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畫面。

3.會認讀本課中“螺”“諳”等生字,會寫“亭”“庭”“潭”“螺”“諳”5個生字,理解“閑”“厭”“和”“諳”等詞在詩句中的意思。

過程與方法:搜集、背誦別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三首詩,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教學重難點:

1.感悟詩中描寫的景色,想象美好畫面。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三首詩,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教學課時:3。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獨坐敬亭山》,掌握生字詞,理解大意。

2.背誦此詩。

教學重難點:

1.感悟詩中描寫的景色,想象美好畫面。

2.有感情地朗讀,默寫《獨坐敬亭山》。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今天,我們還要從古詩三首中的《獨坐敬亭山》感受一下古代大詩人筆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樣的。

二、學習詩歌。

1.教師范讀。

2.劃出節(jié)奏。

3.小組合作學習,了解詩句的意思。

4.匯報解決疑難。

5.欣賞詩歌。

(1)自由朗讀,找出最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并說說自己的理解及喜歡的原因。

(2)師生互動,共同欣賞詩歌。

議:詩中除了敬亭山還提到哪些事物,分別是什么樣的?鳥:多、高飛無影。

云:少(孤)慢慢飄走(閑)。

——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畫面。

在詩人筆下,萬物似乎都與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請你從詩中找出這樣的詞句。

閑、相看兩不厭——體會詩中擬人的表現(xiàn)手法。

教師簡介寫作背景,讓學生粗略了解詩中寄寓的情感。

6.背誦全詩。

三、想象練習。

四、拓展學習李白的其它寫景詩歌。

五、課堂小結(jié)。

六、作業(yè):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望洞庭》。

2.了解詩句的意思,能對詩句展開想象。

3.背誦詩歌,默寫詩歌。

教學重難點:

1.感悟詩中描寫的景色,

想象美好畫面。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此首詩,默寫《望洞庭》。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吟誦、理解《獨坐敬亭山》。

二、學習生字詞。

1.自由讀詩,讀通,讀順詩句。

2.自由學習生字。

3.檢測朗讀。

三、了解白詩人生平。

四、自主學習詩歌,進行質(zhì)疑。

1.教師范讀,劃出節(jié)奏。

2.了解詞語的意思。

3.理解詩句的意思。

五、欣賞朗讀詩歌。

1.試用自己的話描述詩中所寫的洞庭湖景色,看誰描述得最美。

(1)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諧;湖面的光亮平靜。

(2)白銀盤和青螺分別所指。

——從詩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還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

2.從詩中哪些地方看出詩人是站在湖邊往遠處看的?

3.詩人通過恰當?shù)谋扔靼讯赐バ闵珜懙梦┟钗┬?,請找出詩中的比喻?/p>

二句,把光亮平靜的湖面比作未經(jīng)打磨的鏡子。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銀盤,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4.指導背誦《望洞庭》。

六、課堂小結(jié)。

七、作業(yè):默寫詩歌。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憶江南》。

2.了解詩句的意思,能對詩句展開想象。

3.背誦詩歌,默寫詩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背誦詩歌《獨坐敬亭山》和《望洞庭》。

二、學習生字詞。

1.自由讀詩,讀通、讀順詩句。

2.自由學習生字。

三、了解詩人的生平。

四、了解詞的特點。

五、吟讀、理解《憶江南》。

1.釋題:憶,在此當回憶講。“憶江南”為詞牌。

2.根據(jù)學生可能產(chǎn)生的疑問補充注釋。(舊:過去勝:超過)。

紅的朝霞,江邊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燒著的火焰還要紅;那一江春水像藍草一樣青綠,像晶瑩的翡翠?!容^、比喻)。

4.請聯(lián)系前面幾句詩的意思,把最后的反問句寫完整。江南的景色,讓我怎能?

5.指導背誦《憶江南》。

六、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1.白居易所作《憶江南》另兩首。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2.其它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七、作業(yè):選畫一首古詩所表現(xiàn)的畫面。

板書:鳥飛云去。

不厭敬亭山。

湖光秋水潭面無風。

山水翠一青螺。

能不憶江。

南?

春來江水綠如藍。

教后反思:

月球的自述的教學設(shè)計篇二

1、朗讀課文,通過利用網(wǎng)上資源和同學之間的討論認識月球及其未解之謎。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了解月球是個什么樣的世界,文中寫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謎。

利用資源交流,討論和想象等手段,引導學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時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

1、充分利用網(wǎng)絡條件,查找有關(guān)月球的資料。

2、收集古詩詞中描寫月亮的名句。

一、出示月色圖,以情境導入新課

浩瀚夜空,一輪明月高掛天空,那朦朧的月光,仿佛給大地穿上了一件銀白色的晚禮服。

同學們,這樣的情景你們一定沒少見。古往今來,那皎潔的月光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

二、自讀課文,讀通每一句話,讀準每一個字。

三、默讀課文

1、月球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

2、課文寫了月球哪些沒有解開的謎?

四、組內(nèi)交流共同感興趣的月球之謎。

五、全班交流

1、在閱讀中,你發(fā)現(xiàn)了課文中哪些直接描述的月球之謎。

2、你能依據(jù)課文內(nèi)容提出自己的疑問。

六、在朗讀和網(wǎng)上資源的交流中共同探究

1、美國登月知識和中國“探月”計劃

2、相關(guān)月球知識

3、人類未來的月球計劃

七、師生共同交流描寫月亮的古詩句

1、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2、月來滿地水,云起一天山。

3、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4、夏深明月夜,江靜碧云天。

月球的自述的教學設(shè)計篇三

人類探訪月球,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課文《月球之旅》,看看作者是怎樣記敘這一真實歷程的。(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輪讀課文,相機正音,互相評價。

3、讀完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自由讀課文,理清記敘順序,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

思考:登月球分幾個階段,用自己的話概括每階段的要點。

指名復述登月球過程中的幾個階段。教師根據(jù)學生復述,板書其要點。

登月的全過程有三個階段:飛船升空、登月成功、勝利返航。

明確:按事情發(fā)展的時間順序,將有關(guān)表示時間的短語在書上圈點。

四、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五、指導書寫。

板書設(shè)計:

第2課時。

月球的自述的教學設(shè)計篇四

《月球之謎》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紹月球知識的文章,從皓月當空的美好景象落筆,說到人類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著列舉了一些與月球有關(guān)的不解之謎,最后以“對神秘的月球,人類還將繼續(xù)探索下去”結(jié)束。了解月球是個什么樣的世界,了解課文中所寫的月球之謎,是本文的重點。

1、認識“懸、遐、奧”等8個生字,會寫“幕、臨、懸”等14個字,正確讀寫。

2、朗讀課文,創(chuàng)設(shè)情境,通過合作學習,討論交流初步認識月球及其未解之謎。

3、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了解月球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文中寫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謎?

利用資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導學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與奧秘,同時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1、樂曲《春江花月夜》

2《月球之謎》的課件。

3、學生收集月亮的有關(guān)資料

4、收集古詩詞中描寫月亮的名句。

一、導入新課,初步感知月球的魅力。

1、課前欣賞音樂:《春江花月夜》、同時讓學生背背和月亮有關(guān)的詩句。

2、課件出示月亮的圖片:是啊,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借明月寄相思,借明月抒情感……每當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潔的月光會引起你什么樣的遐想呢?(讀遐想,理解意思。)

3、課件出示句子:

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月球是從哪兒來的?上面有些什么東西?它跟地球一樣嗎?古往今來,為了探索月球的奧秘,人類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4、今天就讓我們走近月球,去美麗的月球探險,對她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好嗎?讀課題:月球之謎。

二、移情體驗,揭開月球神秘的面紗。

1、各位宇航員,請大家作好準備,我們的月球之旅就要出發(fā)了?。◣熂で閷дZ)

2、課件出示飛船圖片,跨上神秘的月球之旅。

3、因為路途遙遠,月球離我們有38.4千萬公里,所以我們得用四天的時間到達月球,為了能讓大家順利完成這次探險,請大家利用路上的時間,仔細閱讀一下手里的資料,翻到課后資料袋,讀一讀,了解月球的特點。

4、課件出示:

(1)月球?qū)ξ矬w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地球上6公斤重的東西,到月球上只有1公斤了。在月球上,人只要稍微用力一蹬,就能躥起很高,如果在那兒跳遠或跳高,可以取得比在地球上好得多的成績。

(2)月球表面布滿了無數(shù)大大小小的環(huán)形山,一些杰出的科學家的名字被用來命名大的環(huán)形山,其中有四位中國古代天文學家,他們是石申、張衡、祖沖之、郭守敬。

(3)因為沒有空氣,月球上溫度變化非常大。長夜里,溫度下降到-180℃;白晝時,溫度又上升到120℃。

(4)因為沒有空氣,宇航員來到月球后,感到自己好像成了“聾子”。兩個人即使面對面大聲喊叫,也聽不到一言半語。這是因為聲音要在空氣中才能傳播,沒有空氣的傳播作用,怎么能聽到聲音呢?所以,月球上是一個萬籟俱寂的世界。

5、我們的目的地到了,請大家用心觀察,告訴地球上的朋友,你們看到了怎樣的景象?(學生自學課文,劃出有關(guān)句子)

6、課件出示句子:

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卻灑滿燦爛的陽光。月球上滿是塵土、巖石和環(huán)形山,沒有水,沒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朗讀體會月球表面奇異的景色。)(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散射太陽光,因此也就出現(xiàn)了地球上看不到的奇妙景象:太陽比在地球上看到的要明亮一百倍,白天盡管太陽高懸于天空,可天空仍然一片漆黑,星星就像一顆顆夜明珠和太陽一起鑲嵌在黑絲絨般的天幕上……)

7、你們真了不起,這就是1969年7月20日,兩名美國宇航員首次登上月球看到的景色。(欣賞一下他們拍的照片。)

9、交流匯報:

(1)月球上的塵土有殺菌的本領(lǐng)嗎?

(2)為什么不同植物種進月球塵土里生長得不一樣?

(3)月球的年齡比地球大嗎?

……

10、出示句子:這一連串實驗結(jié)果是多么令人費解?。。ㄗx讀句子,理解“費解”的意思。)

11、這些謎底等著我們來揭開,帶上你的資料,約上你的好朋友,一起去猜測、探索一下,看看你們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新的不解之謎,比比哪一組收獲最大。(學生學宇航員在月球上行走的樣子,找好朋友合作學習、交流。)

12、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不適合我們久留,所以我們只能依依不舍與它告別。(再見了,美麗的月球!再見了,奇妙的月球?。?/p>

13、歡迎你們的歸來,我是“天文報”的記者,今天很榮幸有機會進行獨家采訪。誰愿意第一個接受我的采訪,說說這次月球之旅的收獲。

老師扮演記者采訪學生,匯報剛才合作學習的成果。

三、總結(jié)升華,激發(fā)探索宇宙的興趣。

2、著名的宇宙航行科學家齊奧爾可夫斯基說過:“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不能永遠生活在搖籃里?!鄙衩氐奶祗w宇宙正在向我們招手。

3、出示未來月球的圖片,遐想30年后的月球探險,你會做些什么?

月球的自述的教學設(shè)計篇五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有關(guān)月球的知識,增強探索宇宙奧妙的興趣。

2、學會本課的7個生字,理解“自述”等10個詞語的意思。

3、能改變?nèi)朔Q,用第三人稱介紹月球的情況。

二、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看了課題,你想課文會向我們介紹月球的.什么呢?

(先理解題目的意思:自述是月球自己講述)猜猜月球自述的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學生自讀課文,說說月球介紹了自己的哪些內(nèi)容?

點名回答(介紹了月球的本質(zhì)屬性,自己的名字,月球的特點,月球的光亮,月球上的氣象特點,月球上山峰的高和礦產(chǎn)的多以及礦產(chǎn)的珍稀等)。

自己再讀課文,回憶課文介紹月球的內(nèi)容。

三、聽課文錄音,學習生字。

聽課文錄音,找出生字新詞。

自學生字,并匯報自學結(jié)果。

難讀的字:述、穴、穆。

難寫的字:穆、穴等。

同桌互讀,找出對方讀錯的地方。

點名讀—全班讀。

學生自己練習,再點名介紹,有說得不好不對的地方請其他學生更正。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請一名學生讀,其他學生說說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

點名回答(主要介紹月球的本質(zhì)屬性及它的名字)。

有什么問題嗎?有問題的請其他學生解答。

讀這一自然段。

五、布置作業(yè)。

抄寫有關(guān)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

復習生字新詞。

回憶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誰能用第三人稱介紹月球。

二、學習第2——7自然段。

請學生選一個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自己去學習,弄清這個自然段的問題,到時候請你給大家介紹這個自然段。

教師隨機進行學習各自然段。

抓住“約、達、近”等詞,引導學生比較句子,體會課文用詞的準確。

(1)月球與地球之間的平均距離約為384000公里。

月球與地球之間的平均距離為384000公里。

(2)最高的山峰達9000米,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

最高的山峰9000米,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

(3)人們發(fā)現(xiàn)這兒有近60種礦產(chǎn)。

人們發(fā)現(xiàn)這兒有60種礦產(chǎn)。

抓住“因而”一詞,體會詞語的作用(因而是一個連詞,表示結(jié)果)理解句子前后的關(guān)系,體會課文遣詞造句的嚴密性。

用“,因而”的句式,回答課后練習第3題中的問題。

三、請學生說說自己對月球還知道什么?有問題的可以同學交流,進行解答。

四、布置作業(yè)。

完成課堂作業(yè)本中的作業(yè)。

月球的自述的教學設(shè)計篇六

二、自主學習。

教師指導學生相互質(zhì)疑并共同探討,深入體會。

1、宇航員登月到返航經(jīng)歷多長時間?宇航員是怎樣生活的?

2、宇航員登月后做哪些事?人類登月有什么意義?

3、課文在表達上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請舉例說明。

二、合作探究。

對以上的問題,小組研討并在教師指導下達成共識:

1、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來回歷經(jīng)76萬千米,歷時95個小時。失重狀態(tài)下吃飯和睡覺很有趣和特別。

2、宇航員登月球采集月壤和月巖樣品,拍攝了許多照片?!鞍⒉_”登月計劃成功,使人類的夢想變成了現(xiàn)實,人類開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F(xiàn)代科學技術(shù)已達到向外層空間發(fā)展的水平。這既是人類巨大的飛躍,也是人類邁出的第一步。

3、語言方面:恰當?shù)拿枋觥⒂脭?shù)字說明、敘述中有議論。

三、拓展延伸,聯(lián)想和想象。

啟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看插圖,引導想象。

1、科學家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巖石呢?

2、假如你駕駛宇宙飛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會做些什么?展開想象,寫一篇小短文。題目為《我駕飛船登月》。

板書設(shè)計:

12月球之旅。

返回地球。

月球的自述的教學設(shè)計篇七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掌握“夜幕、降臨、懸掛、曾經(jīng)、奧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計、年齡、神秘、探索”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況,以及課文提到的和月球相關(guān)的未解之謎。

3、培養(yǎng)學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問題的能力。

4、積累一些與月亮有關(guān)的詩句。

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圍繞月球收集資料,可以是月球的知識,可以是與月亮有關(guān)的故事傳說,也可以是和月亮有關(guān)月亮的詩句。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茫茫太空,有著不可計數(shù)的星球,這節(jié)課我們就走進我們的近鄰——月球。板書課題。

2、在小組內(nèi)交流關(guān)于月球的知識。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自由輕聲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做個記號,可向你的學習伙伴請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小組長帶領(lǐng)大家認讀要認的生字。

3、開火車讀詞語。

三、再讀課文,展示朗讀。

1、學生大聲朗讀讀課文,說說課文中提到的未解開的月球之謎和已解開的月球之謎。

2、找出你最想讀的段落,讀給小組的同學聽,讓你的學習伙伴也對它感興趣。

3、小組合作,展示朗讀,相機正音。

四、書寫生字。

1、出示生字:

登上?任何?撒在?水藻。

一旦?一項?估計?年齡,

哪個字容易寫錯,你能給大家提個醒嗎?(交流)。

2、認真抄寫生字詞語。

五、拋磚引玉,課外積累。

1、我國古代有許多和月亮有關(guān)的詩句,我們來讀一讀!

出示課后的四句古詩,學生練讀、展示讀、嘗試背誦。

2、你還能找到和月亮有關(guān)的詩句嗎?抄寫在積累本上并把它們背會吧!

第二課時。

一、開門見山,導入新課。

二、在情境中感受月球的魅力。

師生交流。

對呀,“遐想”就像我們剛才一樣浮想連翩,想得很多、很遠、很美。

3、既然是“美好的遐想”,那你想怎樣讀好第一自然段呢?指名讀、齊讀。

4、在第一自然段,你還想積累哪些詞語呢?(交流)請你認真地把你喜歡的詞語抄寫在積累本上,注意這些生字的寫法。(出示生字:幕、臨、懸、曾、奧、努)。

三、自主讀書,感受月球的神秘。

1、為了探索月球的奧秘,人類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美國宇航局經(jīng)過八年的艱苦努力,連續(xù)發(fā)射了10艘不載人的阿波羅飛船后,終于在1969年7月20日第一次把人類送上了月球。(出圖)這就是當年宇航員阿姆斯特郎剛剛踏上月球土地上的那只腳,他感慨萬千地說:“這一步對一個人來說是一小步,對人類來說是一大步?!?/p>

2、現(xiàn)在我們也來登上月球,探索月球的奧秘。認真讀讀課文,把你感興趣的地方多讀幾遍。

3、我們來交流交流,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教師順勢引導:了解月面景色;了解月球之謎,指導朗讀。)。

4、我們把目光聚集在這里:(出示句子)。

科學家往往是從一個事實中提出了一個疑問再進行探索。你能發(fā)現(xiàn)在這個句子中,科學家是從什么事實中提出一個什么問題嗎?(指名說)。

5、我們能提出自己的問題嗎?四人小組先交流資料,再提出一個你們最感興趣的問題用水彩筆寫在這張紙條上。

6、上臺交流并貼到黑板上。

7、小結(jié):看到你們提出這么多問題,我由衷地祝賀你們,因為科學從這里開始。(板書:?)月球留給我們的是無窮的疑問,無窮的思考,無窮的探索。(板書:……)對神秘的月球,人類還將繼續(xù)探索下去。

四、情境寫話。

1、2003年10月16日,是個舉國歡慶的日子,楊利偉乘坐的神舟五號成功返航,標志著我們航天事業(yè)的巨大勝利。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中國人也將登上月球!假如你就是中國登月第一人,當你打開艙門,你會看到什么?想說什么?心情怎樣?放飛你的想象,把你想說的寫下來吧!

2、指名交流,教師評價。

3、小結(jié):老師衷心地祝愿大家能夠夢想成真,真正揭開月球那神秘的面紗!

五、課堂總結(jié)。

在今天的探月之旅就要結(jié)束的時候,我要送給大家一個小禮物。你們看,月亮還有那么多美稱呢!我們來美美地讀上一遍。如果你在其他地方見到這些名字,可不要忘記,它們指的都是月亮?。?/p>

教后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逐步培養(yǎng)學生探索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提高閱讀質(zhì)量。”因此,我在教學本課時,一是要引導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二是要抓住“謎”字,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的能力。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這節(jié)課以“月球之謎”為“支點”,在學生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走出課堂,廣泛搜集資料,了解月球之謎,感受月亮文化,不僅拓寬了學生的閱讀視野,提高了學生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而且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探求科學奧秘的情趣,這將有助于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

這節(jié)課,我還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比如說,隨手積累的習慣、邊讀邊想象的習慣、敢于質(zhì)疑的習慣、樂于寫作的習慣等。我相信,這些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會讓人終生受益。

月球的自述的教學設(shè)計篇八

《月球之謎》是新課程標準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的一篇科普性的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蘊含了豐富的科學知識,可讀性強,趣味性強。學生通過對這么主題活動的探究,進一步了解有關(guān)月球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以及積極探索的精神。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網(wǎng)絡自主學習,認識月球,了解月球,討論月球未解之謎。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教師準備:主題網(wǎng)站、月光奏鳴曲、春江花月夜

學生準備:學習網(wǎng)站、幻想畫、神話傳說、概念圖作品、

月亮自古以來,就與人們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它尤其受詩人們的鐘愛。那皎潔的月光,富有變化的月形,激起了詩人們多少懷念與感慨,同學們知道哪些關(guān)于月亮的詩歌?(師生背誦有關(guān)月亮的詩詞)

月亮在詩人們的描繪下是如此的美好,課前大家針對自己不同的特長和興趣分小組展開的對月球的探索,現(xiàn)在就來看看我們的成果。(分別展示概念圖、詩詞網(wǎng)站、幻想畫和神話傳說)我真為大家的聰明智慧所嘆服!

1、自讀課文

現(xiàn)在就讓我們登上月球,去看看那是個怎樣的世界!打開課本大聲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由輕聲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或詞語做個記號,可以向你的學習伙伴請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檢查自學:

(1)認讀生詞:

課件出示帶生字的詞語,學生在小組內(nèi)認讀。

重點識記生字:懸、奧、努、估

指導識記、理解詞語“懸掛”“奧秘”“努力”“估計”,引導學生聯(lián)系課文理解詞語的意思。(學生能解釋的請學生解釋,不能解釋的,指導學生邊學課文邊理解)

開放點:關(guān)于生字詞你還預習了哪些內(nèi)容?

游戲:猜一猜

從學生的描述中猜測他講的是哪個詞語。

(2)指名讀,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介紹了什么?

1. 梳理問題:對于課文內(nèi)容你能提出哪些有探討價值的問題?

2、預設(shè):小組選擇感興趣的“月球之謎”進行探究性學習。

(1)我們最感興趣的月球之謎是( );

(2)我們要找到相關(guān)的段落讀一讀;

(3)讓我們合作劃出重點詞句;

(4)你所選擇的月球之謎是否已解開?

3. 預設(shè)生成:

各小組匯報學習成果,可結(jié)合課外搜集到的有關(guān)資料進行匯報。

教師相機指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并鼓勵學生積累。

3.指導朗讀:

(1)找出你最想讀的段落讀給小組里的同學聽,讓你的學習伙伴也對它感興趣。

(2)指名朗讀,生傾聽、評價

(3)再讀、練讀

4、質(zhì)疑、小結(jié):還有什么疑惑?(自主答疑、解疑)

人類選擇走出地球,那么第一站就自然而然的選擇了離我們最近的“未知”土地——月球??赡茉S多年后回首人類登月的歷史,我們會覺得我們現(xiàn)在所取得的成績很微薄,但是對人類進步卻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正如一位踏上月球的人所講:“雖然這只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讓我們一起登入主題網(wǎng)站,看看月球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世界?請?zhí)貏e關(guān)注人們探索月球之謎的歷程。

1、選讀喜歡的自然段(全班接力讀)

2、今日話題:假如3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準備去做什么?

收集描寫月亮的詩句、篇章

月球的自述的教學設(shè)計篇九

教材簡析:

北師大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七冊第二單元《飛向月球》一課。這是一篇記敘性的科普課文。它完整地記敘了宇航員第一次飛向月球并登上月球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月球很有開發(fā)價值,激發(fā)人們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全文共7個自然段。課文以“飛向月球”為重點,首先交代宇航員離開地球的時間和方法,接著寫了宇宙飛船脫離地球引力產(chǎn)生“失重”現(xiàn)象后宇航員們工作、吃飯和休息時的情形,最后寫飛船接近月球,兩名宇航員乘登月艙在月球上著陸。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詞,閱讀理解課文。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朗讀能力、閱讀能力及搜集資料的能力。

3.激發(fā)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同學們,在晚上,你有沒有抬頭看看晴朗的夜空中都有什么?

你知道月球上都有什么嗎?

在1969年7月16日,阿姆斯特朗等三名宇航員乘坐著“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開始了奔月的'旅行,這是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用喜歡的方法來解決生字。

2.小組讀生詞。

3.開火車檢查生詞。

4.再讀課文。

對課文的哪一部分內(nèi)容最感興趣?

1.課文的哪一方面的內(nèi)容是你最感興趣的?

(師概括板書:飛船生活、太空美景、月球之謎)。

2.學習2—3段。

(1)第幾段寫了在宇宙飛船上的生活?

自讀2、3自然段,用橫線畫出描寫飛船生活的句子,小組中交流。

(2)師生交流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

(3)課件演示飛船上的生活。

(4)指導美讀。師生共同評價。

(5)學生配樂朗誦,其他學生閉眼想象。

3.學習第4段。

(1)指名讀第4段。

你覺得太空的景色怎么樣?

(2)課件演示月亮和地球圖片。

(3)指導美讀。

4.學習5—7段。

(1)師對課件口述登月過程。

(2)第7段。

學生自讀課文。

強調(diào)容易讀錯的詞語。

學生齊讀。

只要你有信心,肯努力,也許不久的將來,中國人也會飛向月球!

了解關(guān)于太空的知識。

月球的自述的教學設(shè)計篇十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況和課文提到的有關(guān)月球的未解之謎。

2.培養(yǎng)學生依據(jù)獲取的信息提出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問題的能力。

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生字、新詞,結(jié)合課文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利用資料交流、古詩句積累和想像等手段,引導學生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1. 有關(guān)《月球之謎》的課件。

2. 學生搜集有關(guān)月球的資料。

3. 搜集古詩詞中描寫月亮的名句。

一、導入新課,初步感知月球的魅力

2、仰望這皎潔的明月,讀著這些美好的稱呼,會讓我們想起哪些美麗的傳說呢?(嫦娥奔月、吳剛伐桂……)

3、、明月讓人引發(fā)的遐想實在是太多了,讓我們再好好地讀一讀這句話。出示句子: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ɡ首x句子,理解詞語“遐想”)

4、不但同學們愛遐想,古代詩人遙望這皎潔的月亮,也激起無窮的想象。李白就曾經(jīng)寫道: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在李白眼里,明月就是白玉盤,明月就是瑤臺鏡。李白還寫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他借明月來抒發(fā)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后來,李白又把明月當作自己的好朋友: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誰來說說跟月亮有關(guān)的詩詞?(讓學生暢所欲言后,誦讀課后詩句。)你看,一輪明月承載了我們多少美好的遐想,又留下了多少千古傳誦的不朽詩篇哪!

5、古往今來,人們仰望天上的一輪明月,總會激起無窮的疑問!的確,月球?qū)τ谖覀儊碚f是一個神秘的星球,它還有很多謎值得我們?nèi)ヌ剿鳌=裉炀妥屛覀兒妥髡咭黄饋硖剿鳌虑蛑i。(板書課題)故意寫錯:謎寫成迷,從課題,你知道課文是寫什么的嗎?(月亮的未解之謎……)齊讀 把重音放在“謎”上。

三、認識月球表面的景象。

1. 月球是不是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呢?他到底藏著多少秘密???經(jīng)過人類不斷探索,直到1969年7月20日,兩名美國宇航員首次登上月球,(隨機出示:宇航員首次登月的圖片)發(fā)現(xiàn)了更多的月球之謎。今天就讓我們和宇航員一起來探索——月球之謎。

大家看見了什么?(學生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象后,齊讀課文相關(guān)段落: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月球是一片荒漠。)

(2)為什么說月球是一片“荒漠”?(月球上滿是塵土、巖石和環(huán)形山,沒有水,沒有任何生命,這就叫做“荒漠”。)

四、了解有關(guān)月球的未解之謎。

1.過渡:月球的表面如此奇異,難怪人們會產(chǎn)生這么多疑問。實際上,就是科學家們,對月球也有許多未解之謎。請自學課文第3至8自然段,看看課文給我們介紹了哪些有關(guān)月球的未解之謎。

2.有條理地說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謎。

(1)月球的塵土是否有殺菌本領(lǐng)?

(2)為什么把不同的植物在月球塵土里生長情況不同?

(3)月球的年齡比地球大嗎?

(4)月球的火山活動是否比地球早?

你能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費解”是什么意思嗎?(不好理解,很難理解。)

3.指導朗讀第3至6自然段,重點指導讀出疑問的語氣。

這些都是科學家到達月球后發(fā)現(xiàn)的什么?。浚ò鍟??謎。)這些謎很多科學家都沒有研究出來。

四、交流搜集的資料,了解更多的月球之謎。

1、那關(guān)于月球的未解之謎就只有這么多了嗎?

2、那省略號用在這里,有什么不一樣呢?

3、那現(xiàn)在我們不用省略號,讓你把省略的內(nèi)容寫說來或說出來,你會怎樣寫?

五、總結(jié)升化,延伸,鼓勵探索

1、月球之謎還有很多很多,月球留給我們的是無窮的疑問,人類將(板書:繼續(xù)探索)。齊讀最后一段:對神秘的月球,人類還將繼續(xù)探索下去。

2、我們對月球之謎的短暫探索和研究就到這里了,但是我們的學習還可以繼續(xù)下去。課外,我們還可以把目光投向浩瀚的宇宙,探索更多的星球之謎。

六、作業(yè)(選做2題)

1、閱讀有關(guān)月球的書籍。登陸《月亮網(wǎng)站》或者《天文探索》,查閱你所最關(guān)注的問題。

2、你將來長大了希望上月球研究些什么知識?請寫下來。

3、搜集摘錄描寫月亮的詩句。

月球的自述的教學設(shè)計篇十一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況,以及課文提到的和月球有關(guān)的未解之謎。

2、培養(yǎng)學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了解月球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文中寫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謎?

教學難點:利用資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導學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與奧秘,同時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激趣導入。

二、自主探究,讀文感悟。

(一)感悟月球的奇異。

1、俗話說得好“百聞不如一見”,想到月亮上看一看嗎?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隧道,來到1969年7月16日。

(出示課件演示師敘述)。

讓我們跟隨阿姆斯特朗的目光,向月球望去,你看到了什么?

2、請大家找一找課文的哪一個自然段介紹了月球的景色?

3、哪位宇航員來給我們匯報匯報你第一眼看到的景色?月球的景色能不能用一個詞概括?這是什么樣的景色呢?板書:奇異。

4、月球上的景色奇異在哪兒呢?你為什么覺得奇異?

5、月球上的景色還奇異在哪兒呢?怎么就覺得奇異了呢?

6、師述:在月球上我們能感受到黑夜,又同時能感受陽光,還能感受到那里沒有一點生機。月球上的一切,真是“十分奇異”!(指著板書引導學生說)你能把這種感受送入朗讀中,用聲音表達出來嗎?有感情的讀一讀,練一練吧。

7`就要和月球說再見了,讓我們拍些照片帶回地球,讓他們也感受月球景色的奇異吧。

邊出示課件邊敘述讓學生再次感受月球的奇異。

8讓我們把這奇異的景色告訴地球上的人們吧。(齊讀)。

宇航員們把月球上的塵土和巖石帶回了地球作進一步的實驗和研究。請同學們小聲讀一讀3、4、5、6段,邊讀邊想科學家做了哪些實驗?(全班交流)。

1、老師把對塵土的研究還設(shè)計了一張表格,我們來比一比,看誰填的又快又好?

(1)生邊讀邊填。

(2)生上前介紹。

a、細菌“一下子”“都”死在了月球塵土里,你們有什么疑惑嗎?

評價:為什么?……再問一次,這次要把你的疑惑大聲地問出來?

很奇怪,是嗎?是不是難以理解?

看,細菌在月球塵土里,一下子都死了,難道……?(引讀)。

b、繼續(xù),下面誰來說說第二個實驗怎么做呢?

指名——好,你能再大聲地清楚地說一遍嗎?

評價:真不錯,說得比第一次好多了。

再請個小科學家來說說。

指名——口齒真清楚。

你們能根據(jù)這個實驗中驚人的發(fā)現(xiàn),來說說自己的疑問嗎?

2、看到這一連串實驗結(jié)果你們有什么感受?

課件出示:這一連串的實驗結(jié)果是多么令人費解啊!

指導朗讀。

3、你還想把什么放進月球塵土里進行研究?學生大膽想象。

4、科學家對巖石的研究結(jié)果是什么?

誰比她說得更清楚?月球的年齡研究出來了嗎?(強調(diào):估計)。

從“估計”我們知道月球的年齡有可能比地球年齡大,也有可能小,還有可能是一樣的。難怪,我們會提出這樣的疑問:難道?……(引讀)。

5、面對這一個個月球之謎,你感覺怎么樣?

課文里有一個詞語正好表達了這個意思,是哪個詞語呢?(令人費解)。

你能帶著這種令人費解的感受來讀讀這句話嗎?

出示課件:這一連串的實驗結(jié)果是多么令人費解啊!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出示課件:省略號。

三、總結(jié)升華。

1、通過剛剛的學習,相信大家對月球一定有了新的認識,新的感受。引出并板書神秘。

2月球的疑惑可真多,面對這些疑惑,我們該怎么辦?板書:探索。

3、我們國家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對月球的探索。出示課件:嫦娥登月。

4、今天老師還為這篇課文編了首詩呢。出示課件。

四、發(fā)散思維,拓展練習。

1、快樂閱讀:閱讀有關(guān)月球的書籍。如《美麗月球》、《月球探險》等。

2、趣味搜集:搜集有關(guān)月球的知識,舉辦《月球之謎》新聞發(fā)布會。

3、盡情暢想:20年過去了,我當上了宇航員。這一次我終于登上月球了……。

月球的自述的教學設(shè)計篇十二

1、運用已有識字方法自主認記8個生字,理解掌握“遐想、估計、水藻”等詞語。

2、通過文本細讀、尋謎說謎,了解月球基本情況,了解和月球相關(guān)的未解之謎。

3、在根據(jù)材料提問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重點:了解月球是個什么樣的世界,文中寫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謎。

難點:利用文本及收集的資料、古詩句等,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同時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課件、學生查找關(guān)于月球的資料。

1、出示月亮圖:同學們,這是——月亮??吹皆铝?,你想到了什么?

2、這月亮帶給你們的遐想真多。有人還寫了這樣一句話,你們讀讀:夜幕降臨,一輪明月便會懸掛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

3、指名讀句子。齊讀。

4、出示月球圖,揭題。

1、通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課文給你留下了什么?

3、歸納小結(jié)。引:課文究竟向我們講述了哪些謎?

1、默讀課文2—8小節(jié),看誰找到的“月球之謎”最多。

2、反饋“月球之謎”:

把細菌撒在從月球帶回來的塵土上,細菌一下子都死了,難道這些塵土有殺菌的本領(lǐng)嗎?

把玉米種在月球的塵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長沒有明顯不同??墒牵逡坏┓胚M月球塵土,水藻就長得特別鮮嫩青綠。

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卻灑滿燦爛的陽光。月球上滿是塵土、巖石和環(huán)形山,沒有水,沒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3、深入點撥交流:

板塊一:品讀直接提疑的句子。

(1)找出直接提疑的句子:

把細菌撒在從月球帶回來的塵土上,細菌一下子都死了,難道這些塵土有殺菌的本領(lǐng)嗎?

(2)找出提出疑問的詞語。

(3)練讀句子,給謎取名。隨機教學“估計”,點出說明方法。

(4)發(fā)現(xiàn)更多可以提出疑問的詞語,為下面教學作鋪墊。

板塊二:品讀間接存疑的句子。

(1)出示句子:

把玉米種在月球的塵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長沒有明顯不同??墒?,水藻一旦放進月球塵土,水藻就長得特別鮮嫩青綠。

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卻灑滿燦爛的陽光。月球上滿是塵土、巖石、和環(huán)形山,沒有水,沒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2)默讀,用“難道”或“為什么”“怎么”的形式提出隱藏著的謎。

(3)小結(jié):月球之謎“令人費解”!

總結(jié)提問方法,利用資料袋及自己查找到的資料,學習有根有據(jù)地提出更多的“月球之謎”。

月球的自述的教學設(shè)計篇十三

知識與技能: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收集月球的有關(guān)資料,能就資料進行交流并提出問題,培養(yǎng)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以及就掌握的材料提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利用資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感受月亮的神秘與奧秘。

利用資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導學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與奧秘,同時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教師:課件、月球的相關(guān)資料。

學生:收集月球的相關(guān)資料,收集古詩詞中描寫月亮的名句。

第二課時

一 復習導入。

課件出示生字詞,指名認讀

二 創(chuàng)設(shè)情境,

1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探索月球之謎吧!

2昨天,我們望著高高懸掛在夜空的月亮談了許多美好的遐想,有嫦娥奔月、玉兔搗藥……請大家讀讀第一自然段,把我們的思緒再次帶到那無限的遐想中去吧?。ㄕn件出示,)

二、品讀課文、引導探究。

1、出示課件,認識月球。

月球是從哪兒來的?上面有些什么東西?它跟地球一樣嗎?人們多想登上月球去解開心中的迷惑呀。1969年7月20日,美國“阿波羅號”首次登上了月球,大家想不想登上月球去看看呢?讓我們隨“阿波羅號”登上月球去看看吧。(課件出示:月球的概況)

看這就是月球,和你想象中的月球一樣嗎?

2、扎實訓練、指導朗讀。(學習第二自然段。)

(1)想一想:自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這是一個什么世界?

(2)談一談:生介紹月球上的景色,師引導學生概括月球上的景色。

(4)說一說:語言文字地訓練(用“沒有……沒有……”說話)

(5)比一比:男女生賽讀。(評價)

(6)讀一讀:指導朗讀(引導學生想象畫面朗讀。)。

3、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導探究(學習第3——7自然段)

交流匯報:

(1)月球上的塵土有殺菌的本領(lǐng)嗎?

(2)為什么不同植物種進月球塵土里生長得不一樣?

(3)月球的年齡比地球大嗎?

(4)、齊讀月球之謎

4、引導學生理解……的含義。交流匯報:

三、合作學習、拓展延伸。

月球留給我們的謎還有很多很多。有一雙發(fā)現(xiàn)的眼睛就有一個科學的成果。有你們這些出色的探月者,人類移居月球建立月球村的設(shè)想一定能早日實現(xiàn)。

1、合作:小組合作,探究問題(根據(jù)收集的資料及老師提供的資料)

2、交流:交流探究結(jié)果

3、小結(jié):同學們月球是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寶庫。地球上的人多么希望能探索這些能源去造福人類,神秘的月球在向我們召喚,讓我們用課文的最后一句話結(jié)束今天這節(jié)課吧!

四、總結(jié)升華、作業(yè)布置。

我們可以把自己搜集的資料辦成一張月球之謎的小報。可以自己獨立完成,也可以自由組合完成。

板書設(shè)計

22、月球之謎

景色奇異

月球之謎 令人費解 探索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7438749.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