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房屋申請書 房屋拆舊建新申請書(模板1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6 09:00:06
新建房屋申請書 房屋拆舊建新申請書(模板10篇)
時間:2023-12-06 09:00:06     小編:XY字客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建房屋申請書篇一

縣人民政府:

臺江民中退休老教師楊秀玉、李廣惠、張?zhí)旌频仁衄F居住于臺江一中操場西側的住房是上紀世70年代所修建,至今近40年之久。該樓系磚混結構,共兩層。由于修建年代久,加上當時修建用的是干打壘、水泥磚及砂土等劣質建筑材料,致使現在樓房內外墻嚴重變形,房頂破爛腐朽,構成了重大的安全隱患。為教師生命財產安全,也為改善教師住宅條件,我們12戶已與凱里市地杰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達成危房改造協議。按協議規(guī)定,開發(fā)商對本樓進行拆舊建新。即拆多少補多少,俗稱拆一補一,超出面積以每平方米1000元的'價格補給開發(fā)商。我們認為這是一項民心工程,為此特向縣人民政府申請,請縣人民政府予以批準為謝!

特此申請

此致

敬禮!

申請人:xx

20xx年x月xx日

新建房屋申請書篇二

尊敬的各級領導:

申請人:,男,現年53歲,現住竹溪縣城關鎮(zhèn)觀音閣村二組,務農,家庭人口4人。

我家原有土木結構3間,計68m2,現已是危房,不能居住,現申請在原址拆舊建新須占我家后面承包地132m2,敬請各級領導批示恩準為謝!

申請人:

二oxx年三月

縣人民政府:

臺江民中退休老教師、李、張等十二戶現居住于臺江一中操場西側的住房是上紀世70年代所修建,至今近40年之久。該樓系磚混結構,共兩層。由于修建年代久,加上當時修建用的是干打壘、水泥磚及砂土等劣質建筑材料,致使現在樓房內外墻嚴重變形,房頂破爛腐朽,構成了重大的安全隱患。為教師生命財產安全,也為改善教師住宅條件,我們12戶已與凱里市地杰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達成危房改造協議。按協議規(guī)定,開發(fā)商對本樓進行拆舊建新。即拆多少補多少,俗稱拆一補一,超出面積以每平方米1000元的價格補給開發(fā)商。我們認為這是一項民心工程,為此特向縣人民政府申請,請縣人民政府予以批準為謝!

特此申請

臺江一中操場兩側住戶(簽名):

20xx年1月25日

縣人民政府:

我家房子建于六零年代的泥土房!現如今已破爛不堪,但迫于我家沒有多余的地皮建新房,只能向政府提交拆舊建新申請!可是多年前政府說過馬路要闊建,不允許我家拆建,導致于我家現在還住在危房里,日日擔驚受怕!

為了家人能住的踏實安心,還懇請領導批準。

此致

敬禮

xxx

年月日

新建房屋申請書篇三

縣人民政府:

我家房子建于六零年代的泥土房!現如今已破爛不堪,但迫于我家沒有多余的地皮建新房,只能向政府提交拆舊建新申請!可是多年前政府說過馬路要闊建,不允許我家拆建,導致于我家現在還住在危房里,日日擔驚受怕!

為了家人能住的`踏實安心,還懇請領導批準。

此致

敬禮!

xxx

20xx年xx月xx日

新建房屋申請書篇四

柞水縣住房建設局:

柞水縣信訪局:

茲有申請人張,男,漢族,城鎮(zhèn)居民,住縣城中街民樂小區(qū)。

因前次給你們遞交的“拆舊翻新建房申請”直今沒有批復,我們都十分著急,房子實在是太需要馬上改造了,所以不得已再次向你們遞交申請,鄭重陳述一下急需翻新的事由:

房屋是八十年代修建的,由于當時的資金困難,防震意識淡薄,導致結構及其的不合理:首先是各層都沒有打圈梁,樓板直接架在磚墻上,上下水都在外面,電線路也是明路,也已老化,造成各處都有隱患,一直現在多處出現裂縫,房頂漏水,一到冬季水管凍裂沒有水吃,線路老化已發(fā)生多次斷電失火等情況,房屋已成危房,如遇到什么情況,馬上就倒塌的可能,綜上所述絕不是駭人聽聞而是事實,它嚴重的威協著我們全家的生命安全和財產的損失。

我們家共有10口人,都住在一個樓上,父母已年過花甲,身體也不好,父親是眼睛殘疾人,原是農民都沒有工作,我們兄弟二人也沒有工作,也沒有什么其它經濟來源,各有兩個孩子,都已上學一年,需要很多錢開支,生活十分艱難,根本沒有能力修復房子,不修吧人住著心里不踏實,不住吧又沒有其它房子住。

各位領導請將我們申請閱讀一下,根據我們現在的實際情況,

懇請各位在萬忙之中抽出一點時間到我家查看一下,以解決我們的實際問題。

特此申請

此致!

申請人:張

二0xx年二月二十日

新建房屋申請書篇五

鄉(xiāng)政府:

臺江的民中退休老教師楊xx、李xx、張xx等十二戶現居住于臺江一中操場西側的住房是上紀世70年代所修建,至今近40年之久。該樓系磚混結構,共兩層。

由于修建年代久,加上當時修建用的是干打壘、水泥磚及砂土等劣質建筑材料,致使現在樓房內外墻嚴重變形,房頂破爛腐朽,構成了重大的安全隱患。為教師生命財產安全,也為改善教師住宅條件,我們12戶已與xx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達成危房改造協議。

按協議規(guī)定,開發(fā)商對本樓進行拆舊建新。即拆多少補多少,俗稱拆一補一,超出面積以每平方米1000元的價格補給開發(fā)商。我們認為這是一項民心工程,為此特向縣人民政府申請,請x鄉(xiāng)政府予以批準為謝!

特此申請!

申請人:

20xx年xx月xx日

新建房屋申請書篇六

尊敬的板橋社區(qū)村委會:

本人楊璐,系隆陽區(qū)板橋鎮(zhèn)板橋社區(qū)東村居民,由于下列幾個原因,本人申請拆舊新建住房。

一、本人原住的房屋,是公元18xx年修建的簡陋土木結構房屋,距今已有160多年的歷史,雖經過多次整修,但仍經不住風雨的侵蝕,現多處開裂,部分已出現坍塌,屬于危房,若再居住人已經十分的危險,因而建新房非常有必要。

二、現居住的房屋屬于二層土木結構的房屋,但由于開裂、坍塌等,能居住的僅有幾間,由于要住人,還要堆放糧食、雜物等,顯得十分擁擠。為了改善現有的住房狀況,我們特向各貴單位申請拆除原有舊房屋,再建新房。

三、我們建房的方案是:拆除現有的住房,在老房的基礎新建房屋,以滿足家庭的居住。請有關部門審核批準。

特此申請

此致

敬禮!

xuexila

20xx年x月x日

新建房屋申請書篇七

尊敬的板橋社區(qū)村委會:

本人楊璐,系隆陽區(qū)板橋鎮(zhèn)板橋社區(qū)東村居民,由于下列幾個原因,本人申請拆舊新建住房。

一、本人原住的房屋,是公元1855年修建的簡陋土木結構房屋,距今已有160多年的歷史,雖經過多次整修,但仍經不住風雨的侵蝕,現多處開裂,部分已出現坍塌,屬于危房,若再居住人已經十分的危險,因而建新房非常有必要。

二、現居住的房屋屬于二層土木結構的房屋,但由于開裂、坍塌等,能居住的僅有幾間,由于要住人,還要堆放糧食、雜物等,顯得十分擁擠。為了改善現有的住房狀況,我們特向各貴單位申請拆除原有舊房屋,再建新房。

三、我們建房的方案是:拆除現有的住房,在老房的`基礎新建房屋,以滿足家庭的居住。請有關部門審核批準。

特此申請。

申請人:

20xx年xx月xx日

新建房屋申請書篇八

內良鄉(xiāng)人民政府:

我是內良鄉(xiāng)村xx小組的村民xxx,因現居住的土坯房破舊,需要拆舊建新,特提出土坯房改造的申請。

本人保證:如果申請成功,將嚴格按照鄉(xiāng)黨委政府的要求,選址按照村莊規(guī)劃要求,選用《贛南蘇區(qū)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新戶型設計圖集》推介的新戶型圖;新建房屋占地面積不超過90㎡,層高三層以內;在規(guī)定時間內準時開工,20xx年12月底前準時竣工(墻體粉刷、通水電、門窗安裝)并入住,同時將過渡性的土坯房拆除;施工過程中由自己全程監(jiān)督施工質量,并承擔全部安全責任;如果未按時按要求完成,本人自愿放棄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補助款。

此致

敬禮!

xuexila

20xx年x月x日

p副標題e

新建房屋申請書篇九

內良鄉(xiāng)人民政府:

我是內良鄉(xiāng)村小組的村民,因現居住的土坯房破舊,需要拆舊建新,特提出土坯房改造的申請。

本人保證:如果申請成功,將嚴格按照鄉(xiāng)黨委政府的要求,選址按照村莊規(guī)劃要求,選用《贛南蘇區(qū)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新戶型設計圖集》推介的新戶型圖;新建房屋占地面積不超過90㎡,層高三層以內;在規(guī)定時間內準時開工,20xx年12月底前準時竣工(墻體粉刷、通水電、門窗安裝)并入住,同時將過渡性的土坯房拆除;施工過程中由自己全程監(jiān)督施工質量,并承擔全部安全責任;如果未按時按要求完成,本人自愿放棄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補助款。

此致

敬禮!

20xx年x月x日

新建房屋申請書篇十

農村危房改造領導小組:

本人是xx鎮(zhèn)xx村后屋組人,名叫宋心江,現家有人口5人,居住在一間面積只有六七十平方米的土墻結構舊危房內,建房時間系解放前,由于年久失修,將面臨倒塌的可能,一家五人在此房中安居,難于得到生命保障,加上生活十分困難,靠種田打雜為生,無經濟來改造維修房屋,因此申請向農村危房改造領導小組申請把我家危房列入改造計劃內。

望危房改造領導小組酌請考慮為感!

此致

敬禮!

申請人:xx

20xx年xx月xx日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758652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