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編寫需要根據(jù)不同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調(diào)整和改進。在設計教案時,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效果。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
語文園地第課時教案篇一
1、發(fā)現(xiàn)漢字結構特點。
2、發(fā)現(xiàn)多音字、形同音不同的特點。
3、積累詞組。
4、學會填標點。
5、朗讀兒歌。
6、口語交際。
7、才藝展示。
重點、難點。
1、引導同學發(fā)現(xiàn)多音字、形同音不同的特點。
2、感受情境,填寫標點。
3、通過口語交際培養(yǎng)同學獻愛心的思想與行動。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愛的奉獻》的歌曲磁帶,畫面。
課時劃分:
四課時。
第一課時。
一、識別字形。
1、出示生字,同學拼讀,朗讀詞語。
2、教師引導:大致理解詞義。
3、同學仿照例子寫一寫。
4、教師擂臺讀。
5、同學結合此特點想想還有哪些熟字是這種構字特點。
6、匯報小組討論結果。
7、教師出示生字,同學分一分。
二、俺會填。
1、同學讀句子,并拼讀要填寫的字。
2、同學填寫教師指正。
3、引導同學說說:多音字的特點。
4、說說哪些是多音字?
5、教師小結。
三、課堂回顧:
1、同學朗讀生字詞,說說特點。
2、朗讀句子,舉例。
第二課時。
一、讀讀記記。
1、先自讀詞語,找出不認知的字。
2、理解詞語,引導同學多想多說。
3、小組讀,全班讀。
二、俺會填。
1、同學試讀句子,體會語氣。
2、請同學讀,大家指正。
3、請同學說還有哪些表達可以用問號。
4、請同學說說還有哪些表達可以用感嘆號。
5、同桌之間試用問的語氣和感嘆的語氣對話。
三、俺會讀。
1、結合字音,同學自讀。
2、分組朗讀短文。
3、同學們理解:藤和瓜為什么很好?
4、看圖朗讀。
5、想象情景朗讀。
6、看課文插圖朗讀。邊讀邊扮演。
7、教師與同學一起讀。
8、同學們說一小段話,交流評比。
9、教師引導,學了短文后的想法。
第三課時。
一、游戲?qū)?,深入感受?/p>
1、讓同學扮演盲人,然后讓他們說說看不見有多么不方便。
2、讓同學扮演殘疾人,讓他們說說生活是多么痛苦。
3、小組討論,俺們和殘疾人相比有哪些優(yōu)勢。
4、匯報結果,教師總結。
二、想想說說。
1、談談自身在路上會看見有哪些殘疾人,有哪些行動的不便。
2、出示圖片,想想假如你看見了,會怎么做?
3、教師引導指正,大家評論。
4、殘疾人還會遇到哪些困難,你會怎樣協(xié)助他們?
三、實際演練。
讓一位同學扮演盲人過馬路,另一位同學給他協(xié)助,把說的和做的扮演出來。
四、提出建議。
第四課時。
一、歌曲跟唱。
1、播放歌曲《愛的奉獻》,同學跟唱。
2、同學感受歌曲意境。
二、認讀歌詞。
1、教師出示歌詞。
2、同學試著讀一讀,教師指正。
三、展示日記。
1、同學朗讀自身的日記。
2、大家評一評日記寫的好不好。
四、意境升華。
1、合唱歌曲,談談你的感想。
2、俺們在生活中、學習中該怎樣做,舉例說說。
語文園地第課時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能有條理地說說自己在金秋時節(jié)做的覺得最快樂、印象最深的、最感興趣的事。
2、能把自己的快樂心情表達清楚,最好能使聽的人受到感染。
設計理念:
1、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
2、全員參與,逐步提高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
3、引導學生自主進行評價。
教學重點:
能把自己的快樂心情表達清楚。
教學準備:
1、教師搜集秋天里學校、班級開展各項活動的剪影。
2、音樂律動《摘果子》。
教學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感。
學生涌躍發(fā)言,教師一一板書,并將剪影一一張貼。(如:放風箏、秋游、野炊……)。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和交際的欲望。】。
2、明確話題:秋天里,你們快樂嗎?這節(jié)課,讓我們一起述說一番秋天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好嗎?(板書課題:秋天的快樂)。
二、拓展思路,展開話題。
1、秋天里,除了在學校,你在其他地方還做過哪些快樂的事?
教師引導,并補充,適時張貼一些圖片。
板書:摘果子、挖泥鰍、捉魚、采集樹葉、捕蝴蝶、賞菊花、抓蟋蟀……。
2、教師示范說。
要求學生認真傾聽,然后評價老師說的怎么樣,有哪些值得學習的地方,或有哪些需要補充提問等。
3、學生評價老師的說話。
教師相機板書:
說:(1)聲音宏亮;
(2)事情完整通順;
(3)有感情,說出了自己的快樂;
(4)生動有趣,運用了好詞好句。
4、教師評價學生。
聽:(1)認真傾聽;
(2)能及時補充、提問。
三、合作交流,生生互動。
1、老師說完了,現(xiàn)在輪到你們了,按老師剛才提出的“說、聽”的要求,也來說說在秋天里感到最快樂的事。
2、分組交流。(播放《摘果子》的`旋律)。
(1)按不同的興趣,自由組合成小組,輪流講述。
(2)按評價要求評出代表參加課堂展示。
3、全班交流,講評結合。
現(xiàn)在,將你的快樂與全班同學分享一下吧!
4、師生評選“最佳口才獎”和“最佳傾聽獎”。
5、學習小結,指導實踐。
小結學生交際的情況(以肯定為主),同時也指出一些可能存在的不足,以指導學生生活實踐。
四、總結談話,延伸擴展。
秋天是甜蜜的,我們每個同學都從她美麗與成熟中品嘗到一份豐收和喜悅,并在腦海中留下了一幅幅美好快樂的圖畫。請同學們課后把自己心中的秋天畫下來吧!
第二、三課時習作教學。
教學目標:
1、能按一定的順序,把畫面的內(nèi)容寫清楚。
2、靈活運用平時積累的好詞好句。
3、再次感受秋天的美好。
設計理念:
1、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興趣,使學生樂于表達。
2、鼓勵學生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表達方式,豐富自己的表達。
3、重視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教學重點難點:
抓住秋天的特點,把畫面描述完整、清楚。
教學方法:
引導、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
ppt課件:將本單元課文中及口語交際中的幾幅插圖制成幻燈片,配上輕音樂循環(huán)播放。
教學過程:
一、畫秋天。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小朋友,秋天里不僅有美麗的風景,還有可愛的小動物,我們在秋天里盡情地玩耍,享受游戲的快樂。這么美好的秋天,想不想將她留住?老師教你們一個好辦法,快快拿起你手中的畫筆,留住你心中美好的秋天吧!
2、播放課件,讓學生邊聽邊畫。
教師巡視,指導并發(fā)現(xiàn)有創(chuàng)意的圖畫。
【優(yōu)美的畫面和柔和的音樂激發(fā)學生的想象空間,拓展習作思路。】。
二、說秋天。
1、小朋友們畫得真美,你能把你心中的秋天說給大家聽聽嗎?
小組交流,怎么想的就怎么說。
2、集體交流。
(1)誰愿意到講臺上來展示下自己的風采?
【鼓勵學生大膽表達,愛護他們的熱情、沖動和愿望。】。
教師給予肯定、鼓勵。
如:“蘋果把樹枝都壓彎了,你擠我碰,爭著要人們?nèi)フ?!”這位同學真聰明,能靈活運用課文中的好詞好句。(板書:用上平時積累的好詞好句)。
“紅紅的柿子像一個個紅燈籠。”比喻句用得真好。(板書:比喻)。
“小青蛙大聲說:‘我不累,我要在冬天到來之前把洞挖好?!毕胂笳尕S富。(板書:擬人)。
(2)點將。(將巡視中物色好的幾幅畫的作者請上講臺)。
特色一:景物層次分明。
指導按照一定的順序說。(板書:景物按一定的順序)。
特色二:有小動物的活動。
指導可以寫秋天里小動物。(板書:動物)。
特色三:有人物活動。
指導可以寫秋天里的人物活動。(板書:人物)。
(3)教師小結。
【教師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有機指導學生,使學生明確目標,拓展思路?!?。
三、寫秋天。
1、習作導入:這么美的畫,還應配上優(yōu)美的解說詞才行。把你們剛才所說的,再綜合老師提出的要求把這美好的秋天寫下來吧!
2、開始習作。
學生根據(jù)要求,結合自己的畫開始進行寫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評秋天。
1、同桌交流。
一人讀,一人聽,讓同桌細心聽,自己在讀的時候也能覺察到寫得不好的地方,并互相提出意見。
2、修改。
3、全班展示、評價。
語文園地第課時教案篇三
理解古詩《回鄉(xiāng)偶書》,背誦默寫這首詩。
理解并背誦這首古詩,感受我國詩歌的魅力,培養(yǎng)熱愛詩歌的樂趣。
一、初讀詩歌,了解內(nèi)容。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由讀詩,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3、指名讀,強調(diào)讀準生字讀音。
4、理解古詩大意。
5、學生交流。
6、指導誦讀、表演。
二、理解詩意,情感升華。
1、“少小離家老大回”,五十年了,詩人邁著蹣跚的步履回到了家鄉(xiāng),看著親切的鄉(xiāng)鄰,聽著熟悉的鄉(xiāng)音,這位86歲的老人心潮澎湃,寫下了一首《回鄉(xiāng)偶書》。
2、指名試讀,自由讀,齊讀。
三、品讀詩句,感悟詩情。
1、由圖切入,感知詩人形象。
(1)瞧,這個人就是賀知章,說一說,他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結合詞語“老大”“鬢毛衰”理解詩人形象。
a、鬢毛衰。
觀圖討論:同學們,仔細地觀察觀察,你從哪里看出賀知章很老了?
理解“鬢毛”:耳朵兩邊的頭發(fā)我們稱之為鬢毛。學習“鬢”。
比較:看看賀知章的鬢毛,再看看摸摸我們自己的鬢毛,你覺得有什么區(qū)別嗎?
理解“鬢毛衰”:耳朵旁邊的頭發(fā)又白又稀少我們可以稱作鬢毛衰。
指導朗讀: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b、老大。
還有哪個詞也說明賀知章很老了呢?猜一猜,他可能有多少歲了?
資料補充:據(jù)說賀知章10歲的時候就跟隨父親離開家鄉(xiāng)去長安求學了,長大后,還在洛陽當官,一直到83歲才回到家鄉(xiāng),這一別就是70年啊。
指導朗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2、探尋回鄉(xiāng)原因,讀懂愛鄉(xiāng)感情。
(1)賀知章這么老了,為什么要回到家鄉(xiāng)呢?
(2)根據(jù)回答創(chuàng)設情境。
播放課件,師深情介紹:因為這里有他的家,有他的親人,還有他兒時的伙伴,他們曾經(jīng)在這里一起捉迷藏,一起跳繩,一起做各種各樣的游戲,多快樂啊???,家鄉(xiāng)的橋,家鄉(xiāng)的路,家鄉(xiāng)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親切,這里給他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回憶。所以,即使老了,年紀大了,即使路途遙遠,詩人還是要回到這里,因為,他深深地愛著這片土地。
(3)指導朗讀: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讀出詩人熱愛家鄉(xiāng)的那份情誼。
3、了解詩人回鄉(xiāng)遇到的事情,體會回鄉(xiāng)復雜的心情。
(1)賀知章在回鄉(xiāng)的路上遇見了誰?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3)深入理解,體會賀知章回鄉(xiāng)的心情。
引讀一:走啊走,快到了,終于來到我日思夜想的家了,你的心情如何?請你高興、激動地讀一讀吧。
引讀二:終于到家了,可惜爸爸媽媽都不在了,親人也沒有了,此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請你傷心地讀一讀。
引讀三:走吧,去看看你的小伙伴,可惜,他。
們有的搬家了,有的不認識你了,請你失落地讀一讀吧。
(4)小結:看來,賀知章回鄉(xiāng)的心情是十分復雜的,你理解他了嗎?
(5)背一背《回鄉(xiāng)偶書》。
四、拓展延伸。
1、故鄉(xiāng),是每個人心里的一盞燈,這盞燈,亮在賀知章的心里,也亮在無數(shù)游子的心里。從古至今,正是這盞燈,給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不朽的詩篇。
2、齊誦《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泊船瓜洲》。
回鄉(xiāng)偶書思鄉(xiāng)之情。
《回鄉(xiāng)偶書》是唐代詩人賀知章在老年回到家鄉(xiāng)后,感到時光飛逝而寫下的一首古詩,表達了詩人對家鄉(xiāng)的熱愛。教學伊始,以孩子的自讀自悟為主,教師適時點撥。同時,利用表演,讓詩中那鮮明生動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尋味的情感,深深地印刻在學生的腦海里,教學效果良好。
語文園地第課時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1.認讀生字,知道生字的兩種基本結構: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了解利用太陽辨別方向的方法。
教學重點:
1.知道生字的兩種基本結構: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
2.正確、流利朗讀兒歌,會辨別方向。
學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詞語卡片。(教師)。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老師知道你們很愛學習。今天,老師帶大家再到語文園地里玩一玩,想去嗎?這個園地的名字叫“語文園地六”,這個園地里有很多知識呢,咱們趕緊去旅游吧。
二、我會認。
1.課件出示課本第90頁:連一連。
2.小朋友們,大樹上有很多字果果,你們會摘哪一個?
3.指名認讀生字。
4.小朋友們,我們都長著一雙火眼金睛,找一找,看看這些生字是怎樣組成的?
5.學生分小組討論每個生字的組成。
6.找規(guī)律,看看哪些生字組成結構相同。
三、找一找,分一分。
1.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哪些字果果組成結構相同?
2.分組討論,不對的地方其它同學幫忙。
3.老師手里有兩個小籃子,你能把結構相同的字果果放到一個籃子里嗎?
4.指名學生上臺摘果果。師相機點撥指正,或其它學生幫忙。
四、師總結,了解兩種生字結構。
1.剛才同學們的表現(xiàn)很棒。是呀,生字寶寶的構成有幾種結構,一種是上下結構,一種是左右結構。今后,我們還要學習漢字的其它結構。
2.生完成書上連線題,小組合作評價。
3.全班交流。
五、讀一讀,背一背。
1.多媒體課件出示兒歌,請同桌之間一起借助拼音把兒歌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比一比哪些小朋友會作得最好!(自由讀兒歌)。
2.指名同桌讀兒歌。其他同學認真聽并訂正。
3.多種方式練讀:指名讀,同桌互讀,邊評邊讀,組內(nèi)讀,男女生賽讀齊讀。
4.指導學生用動作識記。
(1)師在前面黑板的上方畫一個太陽,在后面黑板中部畫一個太陽。
(2)將學生分成兩組:一組面向前面黑板上的太陽,把它當作早晨升起的太陽;一組面向后面黑板上的太陽,把它當作傍晚時的太陽。
5.學生練習指方向。
6.派代表匯報結果。
7.拓展。
(1)小女孩早晨起來面向東方上學去,你還能判斷出其他三個方向嗎?
(2)傍晚放學,面向太陽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8.總結: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利用太陽辨方向的兒歌。并了解利用辨方向的方法,希望大家以后了解更多的辨別方向的方法。
六、總結收獲。
誰能向大家說一說這節(jié)課有哪些收獲呢?
教學反思:
“讀一讀,背一背”的環(huán)節(jié)設計以讀為主,熟讀成誦。讓學生在讀中感悟,了解利用太陽辨別方向的方法。通過動作鞏固方法,在情境中靈活運用方法。做到學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在課堂活動過程中感悟知識的生成,發(fā)展與變化,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敢于實踐,善于發(fā)現(xiàn)的科學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
語文園地第課時教案篇五
小朋友,春天來了,燕子也從南方飛回來了。你看,它還來到了我們教室里。想跟我們小朋友好好來講講它這一路飛來看到的美景呢!
二、我會讀。
1、出示詞語卡片:春暖花開,……。
2、讀,自由讀。小朋友們能讀出它們嗎?遇到不會的字請看看拼音,再有不會的可以請教邊上的小朋友。
3、來,都會讀了嗎?讓我們來檢查一下,看看哪個小朋友最能干!
4、好,讓我們請個老師帶著我們讀吧。請一個學生。男孩女孩分別當老師。
6、小朋友們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這些詞都是有關春天的詞語,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春天的詞語?
三、我會寫。
1、請每個小朋友拼讀,注意讀準每個字的字音。自由讀。檢查。
2、拼讀。對了嗎?
3、那我們能不能把這句話寫出來呢?
4、提醒: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每個字是由哪些筆畫組成的。在田字格的位置是怎么樣的。舉例:范寫:就好像這個“春”字,我們就應該想到,春有哪幾筆組成。在田字格中間的位置。
5、小朋友們,你們書上也有這句話。請你們把它寫在書上,好嗎?
6、學生自由練寫。評議。寫得真漂亮。你看這里還有一個小句號。說明一句話說完了。下次小朋友自己寫的時候也可以用上它。
7、小朋友,你看,春燕送了你們一句話,小朋友們能不能也回送春燕一句話呢?告訴春燕,春天來了,你身邊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四、課間操《嘀哩嘀哩》。
小朋友送給春燕那么多美麗的句子,春燕高興極了,開心地唱起歌來??纯?,我們會唱嗎?播放《小燕子》。其實,春天來了,還有許多地方都悄悄發(fā)生了變化,你聽,這里有幾個小朋友在找春天呢!他們找到春天了嗎?那我們小朋友也跟著他們一起去找找吧!你看,那里有一朵花,這里有一棵小草,讓我們一起帶上我們的小眼睛,挎上我們的小花籃,讓我們一起去找找吧!
五、讀讀背背。
說說,你都看到了什么?
你們看,春燕還寫了一段話呢,我們一起來讀讀吧。都寫了什么?原來這里是春燕的故鄉(xiāng)。
1、自由讀。借助拼音讀準每個字的字音。你看,他都已經(jīng)讀完第二遍了。真好。送他一棵小草。
2、抽讀。請一個小朋友來讀。(評價:他能把每個字都讀準了。真了不起)。
3、同桌讀。誰能像他一樣把這段話的每個字都讀準,讀順?讀給你的同桌聽聽?
4、指導感情朗讀。誰能美美的來讀讀?讓我們大家看見一個美美的春天?豐收的秋天?(自己練一練)。
5、比一比,誰讀得好?我好像聽到有的小朋友連口水都快流下來了。
7、抽背。齊背。
六、結語:小朋友,春燕今天帶我們看了計多美麗的春天的景色,真謝謝它,其實,如果我們小朋友愛觀察,你隨時都可以發(fā)現(xiàn),春天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跟春燕說再見吧!
語文園地第課時教案篇六
1、口語交際:
培養(yǎng)同學發(fā)明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并注意聽聽同學的發(fā)明發(fā)明,互相交流。交流時做到態(tài)度自然、大方,表達流利,內(nèi)容比較空虛。
2、習作練習:
寫一篇想象作文,寫出自身想象的奇特和合理。做到既清楚又明白,內(nèi)容有新鮮感,培養(yǎng)同學寫作的良好習慣。
3、自主發(fā)現(xiàn):
能主動發(fā)現(xiàn)多音字,引導同學從音、形、義上加以區(qū)分。
4、日積月累:
讀讀背背有關天氣的諺語,讀讀認認關于調(diào)料的字、詞語。
5、拓展延伸:
通過寬帶網(wǎng)了解科學技術的身手,也可以到圖書館上網(wǎng)等收集更多的資料作成剪報。
【教學重難點】。
1、口語交際。
2、習作練習。
【課前準備】。
收集自身準備的科技新聞。
【教學課時】。
4課時。
口語交際俺想發(fā)明的機器人。
1、激趣導入:
機器人還能幫俺們干什么?展開想象把你想象發(fā)明的機器人告訴同學,并注意聽聽其他同學的發(fā)明。假如對誰的發(fā)明感興趣,可以和他一起研討。
2、小組交流:
前后兩方的同學組成四人小組,相互交流自身的想象,一起分享發(fā)明發(fā)明的快樂,研討機器人的身手。交流時可以互相問答,互相補充,互相評價。
3、全班交流:
每組優(yōu)秀出介紹得好的大家都感興趣的到班上進行交流,一起研討,進行評價。
4、小結延伸:
同學們的發(fā)明真神奇,真美妙!看來只要俺們在生活中留心觀察,用心考慮,勤于動手,善于動腦,就能有所發(fā)明,有所收獲!
不過,想真正發(fā)明你們想象中的機器人,必需掌握豐富的科學知識。希望你們努力學習,掌握科學知識、科學技能,長大后讓想象成為實際。
語文園地第課時教案篇七
1.通過學習量詞短語,認識“輛、匹、冊、支、鉛、棵、架”7個漢字,體會量詞在生活中的使用。
2.進一步鞏固26個字母大小寫的區(qū)分,能熟練地對應大寫字母與小寫字母。
3.拓展相同部首的漢字,并比較相同部件在不同結構漢字中的寫法。
4.在其他課本中識字,拓展學生的識字渠道。
5.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古詩《春曉》,大致理解詩意。
6.通過“和大人一起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豐富課外閱讀量,理解陽光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過程與方法。
1.圖片、錄音和視頻結合。
2.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相結合,老師適當點撥。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培養(yǎng)愛閱讀、愛積累的好習慣。
2.積累古詩,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美好。
重點難點。
1.通過量詞學習,積累新字新詞,學會在生活中運用。
2.進一步鞏固26個字母大小寫的區(qū)分,能熟練地對應大寫字母與小寫字母。
教學難點。
1.積累古詩,培養(yǎng)閱讀和積累古詩的習慣,感受春天的美好。
2.體會生活的美好,培養(yǎng)熱愛生活的情感。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識字加油站。
1.點讀、齊讀,借助拼音,把字詞讀正確。同桌之間你讀我聽,我讀你聽。老師個別指導。
(1)朗讀指導:“輛”的聲母是邊音,“冊”是平舌音,“支”是翹舌音。
(2)書寫指導:“匹”第一筆是橫,第二筆是撇。寫的時候要注意筆順。
“冊”上面的部分不能連寫在一起。
“架”是上下結構的字,寫的時候注意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2.想一想:這些詞語我們平時說過嗎?
(1)這些詞語在生活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我們把這樣的詞語叫作數(shù)量詞。
(2)明確“量詞”的含義,學會運用。
量詞是表示人、事物或動作的單位的詞,如“尺、斤、個、支、只”等。量詞經(jīng)常和數(shù)詞一起用,如一個人、一輛車、一匹馬等。
3.看一看: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量詞運用中的不同。
明確:我們發(fā)現(xiàn),車、馬、書、鉛筆、樹、飛機等事物前所使用的量詞都不一樣。
4.說一說: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練習說話,達到正確運用量詞的目的。
示例:一個人、一臺電視、一把茶壺、一扇門、一塊黑板、一把椅子、一碗飯、一個文具盒、一塊橡皮。
二、字詞句運用。
1.找一找,連一連。
(1)背一背:引導學生復習背誦字母表的內(nèi)容,點名背誦,按順序背誦,鞏固大寫字母表。
(2)讀一讀:點名學生讀或是齊讀,分組讀,把題目中上排和下排的大小寫字母讀正確。
(3)連一連:讓學生自主學習,試著自己先連一連??纯聪屡诺男懽帜概c上排的哪個大寫字母是對應的,然后連起來。老師在這一過程中適當指導。
(4)看一看:對照大寫字母表檢查是否連正確了,不正確的要馬上改正。
明確:n-nr-rd-dt-ta-ab-bg-gh-he-eq-q。
2.讀一讀,想一想。
(1)讀一讀:點名讀生字,引導學生把這些生字都讀準確。
(2)看一看:觀察左右兩組生字,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或是特點。
明確:左邊一組字都含有“日”,“星、早”兩個字中的“日”在上面,“明”字中的“日”在左邊,而“陽”字中的“日”在右邊??梢?,“日”這個字和其他偏旁部首或字組成生字時,可以在字的上邊、左邊、右邊。右邊的一組字都含有“寸”,可見,“寸”和不同的偏旁可以組成不同的生字,意思也不一樣。
3.說一說:引導學生多說幾個帶有“日”和“寸”的生字,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
示例:日--晨、暖、晴、旺、易、旦、春、顯,寸--付、討、忖、射、尋、導、奪、封。
語文園地第課時教案篇八
知識與能力。
1、通過學習量詞短語,認識“輛、匹、冊、支、鉛、棵、架”7個漢字,體會量詞在生活中的使用。
2、進一步鞏固26個字母大小寫的區(qū)分,能熟練地對應大寫字母與小寫字母。
3、拓展相同部首的漢字,并比較相同部件在不同結構漢字中的寫法。
4、在其他課本中識字,拓展學生的識字渠道。
5、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古詩《春曉》,大致理解詩意。
6、通過“和大人一起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豐富課外閱讀量,理解陽光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過程與方法。
1、圖片、錄音和視頻結合。
2、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相結合,老師適當點撥。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培養(yǎng)愛閱讀、愛積累的好習慣。
2、積累古詩,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美好。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通過量詞學習,積累新字新詞,學會在生活中運用。
2、進一步鞏固26個字母大小寫的區(qū)分,能熟練地對應大寫字母與小寫字母。
教學難點。
1、積累古詩,培養(yǎng)閱讀和積累古詩的習慣,感受春天的美好。
2、體會生活的美好,培養(yǎng)熱愛生活的'情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識字加油站。
1、點讀、齊讀,借助拼音,把字詞讀正確。同桌之間你讀我聽,我讀你聽。老師個別指導。
(1)朗讀指導:“輛”的聲母是邊音,“冊”是平舌音,“支”是翹舌音。
(2)書寫指導:“匹”第一筆是橫,第二筆是撇。寫的時候要注意筆順。
“冊”上面的部分不能連寫在一起。
“架”是上下結構的字,寫的時候注意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2、想一想:這些詞語我們平時說過嗎?
(1)這些詞語在生活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我們把這樣的詞語叫作數(shù)量詞。
(2)明確“量詞”的含義,學會運用。
量詞是表示人、事物或動作的單位的詞,如“尺、斤、個、支、只”等。量詞經(jīng)常和數(shù)詞一起用,如一個人、一輛車、一匹馬等。
3、看一看: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量詞運用中的不同。
明確:我們發(fā)現(xiàn),車、馬、書、鉛筆、樹、飛機等事物前所使用的量詞都不一樣。
4、說一說: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練習說話,達到正確運用量詞的目的。
示例:一個人、一臺電視、一把茶壺、一扇門、一塊黑板、一把椅子、一碗飯、一個文具盒、一塊橡皮。
二、字詞句運用。
1、找一找,連一連。
(1)背一背:引導學生復習背誦字母表的內(nèi)容,點名背誦,按順序背誦,鞏固大寫字母表。
(2)讀一讀:點名學生讀或是齊讀,分組讀,把題目中上排和下排的大小寫字母讀正確。
(3)連一連:讓學生自主學習,試著自己先連一連。看看下排的小寫字母與上排的哪個大寫字母是對應的,然后連起來。老師在這一過程中適當指導。
(4)看一看:對照大寫字母表檢查是否連正確了,不正確的要馬上改正。
明確:n-nr-rd-dt-ta-ab-bg-gh-he-eq-q。
2、讀一讀,想一想。
(1)讀一讀:點名讀生字,引導學生把這些生字都讀準確。
(2)看一看:觀察左右兩組生字,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或是特點。
明確:左邊一組字都含有“日”,“星、早”兩個字中的“日”在上面,“明”字中的“日”在左邊,而“陽”字中的“日”在右邊??梢姡叭铡边@個字和其他偏旁部首或字組成生字時,可以在字的上邊、左邊、右邊。右邊的一組字都含有“寸”,可見,“寸”和不同的偏旁可以組成不同的生字,意思也不一樣。
3、說一說:引導學生多說幾個帶有“日”和“寸”的生字,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
示例:日--晨、暖、晴、旺、易、旦、春、顯,寸--付、討、忖、射、尋、導、奪、封。
語文園地第課時教案篇九
一、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阮恒無私奉獻的品格。2、說出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3、學會本課11個生字,掌握“孤兒院、休克、輸血、顫抖、迫在眉睫、草墊、擦拭、嗚咽、抽泣、竭力、輕柔”等詞語。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二、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是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的復雜心情;繼續(xù)練習抓住課文主要內(nèi)容。其中,前者還是教學難點。三、課時:2課時四、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第一課時基本教法:指導學生用自己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和合作交流方法讀懂重點語句,進而讀懂課文;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過程一、名言導入,揭示課題1、導語:我們中國有句古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意思是說,有朋友自遠方來,難道不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課文,寫的就是朋友間的故事。2、揭示課題:20、她是我的朋友二、檢查預習效果,教學生字1、檢查朗讀課前老師要求大家讀讀課文,現(xiàn)在就請兩個組的同學用開火車的形式讀。一個同學讀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認真聽,字音都讀準了嗎?(注意正音)2、教學生字這一課共有11個生字,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把它記住(重點指導讀準“輸”、“試”的讀音)。3、再讀課文三、引導學生交流初步的閱讀感受,并質(zhì)疑問難。1、請同學們再看看課文,想一想,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么?(要點:知道小女孩傷勢嚴重,要馬上輸血。知道了小男孩為小女孩輸血。)2、小女孩傷勢嚴重,輸血迫在眉睫,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3、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想想還有什么疑問,把你最想知道的問題提出來。(主要問題:小男孩在獻血時,心里怎么想?)(板:內(nèi)心活動)四、探究小男孩獻血時的內(nèi)心活動1、要想知道小男孩獻血時心里是怎樣想的,就要從小男孩獻血過程中神態(tài)、動作入手。(板:神態(tài)、動作)預習時,同學們已經(jīng)把有關描寫小男孩動作、神態(tài)的句子畫了出來,現(xiàn)在同桌交流一下,看看找的是不是一樣。2、我們要從小男孩的神態(tài)、動作去想象他的內(nèi)心,思考?練習2的句子可以幫我們的忙。出示課件1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來,然后又舉起來。(阮恒舉手時為什么“顫抖”?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先指名讀重點句,再問課文提了什么問題。3、請同學們再把這個句子讀一讀,一邊讀一邊模仿阮恒的動作,想象阮恒的內(nèi)心,他舉手時為什么“顫抖”?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讓學生在讀句和動作的模仿中體會到:阮恒心里很害怕,舉手時才會發(fā)抖,才會把手放下,但一想到如果沒有馬上獻血,小女孩就會死去,所以又把手舉起來。聯(lián)系《爬天都峰》理解猶豫的心情。(板書:舉放舉猶豫)4、指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阮恒的心情。(1)指名讀。(2)老師范讀。老師也來讀一讀這個句子,大家比一比,想一想,老師為什么要這樣讀。你們自己再把句子讀一讀,體會小男孩害怕、猶豫的.心情。(3)再指名讀。(4)從同學的朗讀中,老師仿佛看到了小男孩輸血前的害怕、猶豫,卻又不乏勇敢,全班一起把這個句子有感情地朗讀一遍。(三)重點句2、3、41、終于有個孩子愿意為小女孩輸血了,他就是阮恒,輸血前,他害怕過、猶豫過,但是仍然數(shù)他最勇敢,只有他愿意為小女孩獻血。在輸血過程中,他又是怎么想的?請同學們分小組學習,一組討論一個重點句,先提問題,再想答案。等會兒,每組一個同學在班上匯報。2、小組討論。3、重點句2(1)課件2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臉?!疤蹎??阮恒?”醫(yī)生問道。阮恒搖搖頭。(2)哪個小組匯報一下,剛才你們提了什么問題?找到什么答案?(問題:阮恒為什么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發(fā)抖?為什么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臉?)(板:啜泣、捂)(答案要點:阮恒心里越來越害怕,所以他突然啜泣一下,而且全身發(fā)抖;他想掩飾自己的害怕,所以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臉。)(板:害怕、掩飾)(3)小結。血就從阮恒的身上抽出來了,此時,他心里越來越害怕,越來越痛苦,但是為了救那個小女孩,他卻在掩飾自己的這種害怕和痛苦,多么可愛可敬的小男孩??!4、重點句3(1)出示課件3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醫(yī)生又問是不是針剌疼了他,他又搖了搖了頭。(2)哪個小組來說一說?(問題:阮恒過了一會兒,為什么又哭了?為什么又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板:嗚咽、掩蓋)(答案要點:阮恒心里越來越害怕,越痛苦,所以又哭了。他不想影響給小女孩輸血,所以又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板:更害怕、又掩飾)5、重點句4(1)出示課件4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xù)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2)哪個組要匯報?(問題:他那不時的啜泣為什么變成持續(xù)不斷的低聲哭泣?為什么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答案要點:阮恒心里更害怕,更痛苦,所以總是不停地哭,但是他仍然在想救小女孩,所以竭力制止抽泣,掩飾自己的害怕。)(板:非常害怕、竭力掩飾)6、小結。阮恒在獻血的過程中,從啜泣一下,到又開始嗚咽,到持續(xù)不斷的低聲哭泣,說明什么?他一次又一次地掩飾自己的害怕,又說明什么?7、感情朗讀。(1)出示課件5請同學們看屏幕,仔細觀察小男孩的神情、動作,想象他可能在想些什么,然后把這幾個重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2)誰來讀給大家聽,把自己認為讀得最好地方讀出來。五、人物評價阮恒在獻血的過程有過害怕,甚至是非常害怕,你認為他可愛嗎?說說你們的看法。六、布置作業(yè)回去把課文讀熟,也可以把課文中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第二課時內(nèi)容要點:思考?練習第3題和第1題。練習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有感情朗讀課文。指導寫字。基本教法:理解課文用引導想象法;概括主要內(nèi)容用連接問題答案法;寫字指導用重點部位指導法。附:板書20、她是我的朋友神情動作內(nèi)心活動舉放舉猶豫啜泣捂害怕掩飾嗚咽掩蓋更害怕又掩飾哭泣咬非常害怕竭力掩飾。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語文園地第課時教案篇十
1.認識本課12個要求會認的字,讀準字音,了解字義。會寫本課的7個生字,做到工整美觀,結構合理,能夠運用所學漢字組詞,造句。
2.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成熟的水果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會直接從樹上落下來。
3.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教學《咕咚》,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識字。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感知兔子沒有經(jīng)過自己的驗證就被所謂的“咕咚”嚇到了的故事,領悟盲目跟從的后果。
4.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實事求是的精神。
運用多種方法識記12個會認字,7個會寫字。
掌握遇事要勇于探索、追求事實的原則。
1.多媒體課件。
2.字卡、詞語卡片。
2課時。
第一課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隨文識字,理解字詞大意。
3.知道什么是“咕咚”。
一、導入新課。
1.教師通過講關于牛頓的“蘋果落地”的故事,引出新課。
2.教師也可以通過其他手段引出本課內(nèi)容,如:先講“咕咚”這個故事,讓大家初步有個印象,再講課文內(nèi)容。
二、初讀課文內(nèi)容。
1.教師泛讀,學生聽朗讀技巧并了解課文的大致內(nèi)容。
2.提出自讀要求,讓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自讀課文,并對照生字表,在課文中圈出本課生字詞,并朗讀熟練。
3.檢查自讀情況,可以展開賽讀,教師指導學生讀錯的字音和句子,初步讓學生了解朗讀課文的技巧。
4.齊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三、運用多種方法識字教學。
1.教師重點指導讀準下面幾個字的讀音:“熟”是翹舌音,“咚、命、領”是后鼻音?!耙啊笔钦w認讀音節(jié)的字。
2.本課生字較少,識記時,可以發(fā)揮小組互助學習的優(yōu)勢,讓學生根據(jù)偏旁、結合字義記憶字形?!皣槨笔切温曌郑梢砸龑W生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識記。
3.本課要求會寫的字,“象”和“家”是形近字?!把颉笔仟汅w字,寫的時候注意整體結構,要美觀,注意寫字姿勢。
4.可以用下面的方法鞏固識字。
(1)同學之間相互考考生字是否認識。
(2)游戲鞏固:從“我會認”和“我會寫”的生字中,選擇幾個,分組進行組詞比賽,哪組組詞多,哪組獲勝。
四、理解課文。
1.初讀課文,了解什么是“咕咚”。一個成熟的木瓜從樹上掉進湖里發(fā)出的聲音。
2.課下熟讀課文內(nèi)容,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課件)。
五、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小朋友們初步掌握了《咕咚》這篇課文的內(nèi)容,認識了一些新字,新詞,初步了解了“咕咚”其實是一個成熟的木瓜從樹上掉進湖里發(fā)出的聲音。
20咕咚。
咕咚--聲音。
木瓜掉進湖里發(fā)出的聲音。
語文園地第課時教案篇十一
課題語文園地一。
教學目的、運用方法認字、寫字。
2、積累詞匯、詩歌。
3、口語交際。
4、展示作品。
5、通過認、讀、說、寫,做識字、積詞、交際,完成作業(yè)。
教材分析重點運用方法認字、寫字。
難點進行口語交際。
教具生字卡片、學生收集的字詞資料等。批注。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我的發(fā)現(xiàn)。
這一項安排了兩組漢字,每組的前一個字都是學過的熟字,后一個字都是要學習的生字,而后一個字都是前一個字表示讀音的部分。教學時應引導學生辨一辨,從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利用形聲字聲旁識字的方法。在“我會讀”中應采用多種形式進行鞏固,記住生字。在“我會寫”中引導學生寫出帶有“木、月、艸、宀”偏旁的字,從中加以鞏固和運用識字方法。
過程:
我會認。
1、學生看拼音讀字、讀詞,在詞語中認讀生字。
2、辯字形,讓學生自己去找出每組中兩個字的異同。
3、組詞語,區(qū)別每組兩個字的意思。
4、書中的學習小伙伴是用什么方法學會生字的呢?你能幫她告訴大家嗎?(形聲字聲旁識字的方法或熟字減一減的方法。)。
5、出示“我會認”中生字,讀準字音。重點指導:翹舌音“支”,后鼻韻“龍”。
6、擴詞練習。引導學生采取多種方式擴詞。
7、改變語境,在不同語境中鞏固生字。
出示下列詞語,學生認讀。
交朋友交通支招一支筆九龍坡龍頭巨龍龍舟。
要求請求凡人凡是平凡利用利益有利。
我會寫:
1、出示四組字引導學生認讀。
2、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每組字的相同點?;貞浺幌虏渴啄咀峙?、月字旁、草字頭代表的意思。
3、書中的學習小伙伴還能寫出幾個這樣的字,你也能嗎?
木字旁:樹、林、枝、楓、樣、楊、梅、柳。
月字旁:明、肚、臉、膽、腿、腳、腦。
草字頭:草、花、藍、苗、蘋、苦、荷。
寶蓋頭:寶、它、安、完、家、定。
第二課時。
過程:
我會讀:
1、學生分小組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朗讀,后全班進行讀詞訓練。
2、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造句。
3、交流詞語的記憶方法,引導學生自己找出記住詞語的好方法,全班交流,互相促進。
讀讀背背:
1、教師示范讀。
2、輕聲讀兒歌,不認識的字,看看音節(jié)多讀幾遍。
3、引導學生品讀,比一比誰讀得有味道。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兒歌。
2、拓展。
將收集的秋天的兒歌讀給同學聽或自己寫一寫兒歌展示給同學。
(朗讀時需注意:輕聲:莊稼高粱葡萄一聲:黃澄澄紅彤彤)。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
這次口語交際是進行秋游的前期準備,主要是討論去哪,要做些什么,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議。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做事要有一定的計劃性,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學生想說的熱情,能說清自己的計劃和理由,并能用商量的口吻與別人交流。在交際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取長補短的好品質(zhì)。
交際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學生搜集的有關景點或秋游路線的資料。
組織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走進秋天。
2、小組匯報,組內(nèi)討論。
引導學生出示自己課前搜集的有關景點或秋游的路線資料,結合資料向小組的伙伴說說自己的打算,其他人要進行評價。
小組討論誰的計劃好,達成共識,進行補充完善本組的秋游計劃。
3、全班交流,統(tǒng)一計劃。
各組陳述本組的計劃和理由,進行評價,引導學生用商量的語氣進行討論,集中大家的意見,確定秋天計劃。
4、討論具體事宜。
引導學生討論秋天的前期準備工作和秋游的分工。
5、總結評議,提出建議。
教師總結秋天的計劃研究情況,引導學生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建議。
第四課時。
展示臺。
這次展示臺是在本組教學開始就引導學生平時進行動手、動腦,創(chuàng)作關于秋天的作品,積累自己的學習成果。展示的內(nèi)容是學生自制的書簽、賀卡、圖畫、詩歌等都是有關秋天的,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成果的平臺,可讓學生盡情享受學習的快樂。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開展“我眼中的秋天”活動:布置一個展示角或課上展出并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自我表現(xiàn)的意識。
過程:
一、出示一些簡易的手工作品:
1、看、欣賞、評。
2、導語:
這些作品都是用卡紙、樹葉、花、塑料瓶殼做成的,今天我們就來制作自己喜愛的作品。
二、動手做作品:
可以寫、畫、剪、貼等。
三、展示作品,評作品。讓孩子的作品成為本月墻報的主角。
四、作業(yè):運用方法認字、寫字。教學時應引導學生辨一辨,從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這部分是由“我會讀”和“讀讀背背”組成?!拔視x”是本組教材中所學生字的復現(xiàn),幫助學生加以鞏固?!白x讀背背”是一首表現(xiàn)秋天豐收景象的兒歌,與“我會讀”共同起到促進學生對語言積累的作用。
布置作業(yè)為自己的作品寫幾句話。
板書設計語文園地一。
我的發(fā)現(xiàn)。
郊--交(立交橋)球--求(要求)。
枝--支(一支歌)帆--凡(平凡)。
籠--龍(龍燈)梨--利(順利)熟字去偏旁,成為新字。
我會寫:植橘橙_______脖胳膊_______。
蒼菊著_______字宜察_______。
我會讀:娃娃胳膊光盤名片旅游團山峰巨石楓樹菊花風景區(qū)翠鳥甲魚高粱橘子降落傘。
勤勞觀察認識尤其奇形怪狀。
課后小結通過語文園地的學習,系統(tǒng)地復習了本單元所學的知識。我嘗試著讓孩子自己去發(fā)現(xiàn)識字的規(guī)律,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很快就能找到規(guī)律。為了讓他們學會運用,我讓孩子們,把規(guī)律放到實際生活中所遇到過的字,這么一來,學生的識字興趣不僅被調(diào)動起來,而且有利于孩子將來的識字,通過這次的訓練,達到較理想的效果。
語文園地第課時教案篇十二
1、引導學生探索與發(fā)現(xiàn)中學會識字,體驗發(fā)現(xiàn)的快樂。
2、在認、讀、說中學會識字、交際、體現(xiàn)才藝。
引導學生探索與發(fā)現(xiàn)中學會識字,體驗發(fā)現(xiàn)的快樂。
2課時。
一、識字加油站。
1、去野外觀察大自然你會準備什么?
2、根據(jù)老師的提示認讀生字、學習生字。
3、抄寫生字。
二、字詞句運用。
1、體會每組詞的不同意思,選一組演一演。(小組合作,匯報交流)。
2、讀一讀,用加點的詞語說說你的日常生活。
三、寫一寫。
1、教師指導書寫。
一、日積月累。
1、學習古詩《梅花》。
(1)領讀古詩。
(2)學習古詩的`意思。
(3)背誦古詩。
2、我愛閱讀。
(1)自己讀詩歌,畫出不會讀的字。
(2)同桌讀給對方聽。
(3)說說這首詩歌主要寫了那兩件事物。
二、快樂讀書吧。
語文園地第課時教案篇十三
第三課時
1.教師播放教書先生正在教孩子讀古詩《詠鵝》的動畫視頻,會讀的同學可以跟著視頻一起誦讀。
2.學生自由練讀古詩,要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教老師和同學。
3.小組交流學習情況,互相糾正字音,反復練讀,直到全組同學都會朗讀為止。
4.教師播放教書先生讀古詩的視頻動畫,組織學生模仿教書先生的節(jié)奏和語調(diào)練習誦讀。
6.課件播放《詠鵝》畫面,學生一邊欣賞,一邊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
7.齊聲誦讀,背誦古詩。
二、共同閱讀,作業(yè)拓展
1.引言:下課了,漢字王國的小孩子們在一邊拍手一邊讀兒歌呢!
3.自由讀《小兔子乖乖》,遇到不會的字可以圈起來,問問老師,再多讀幾次。
4.指名朗讀,糾正字音。
6.分角色朗讀。
7.討論:如果你遇到和小兔子一樣的情況,你怎么做呢?
8.布置作業(yè):回家和父母一起分角色表演這首小兒歌。
課后練習
1、分角色朗讀。
2、.討論:如果你遇到和小兔子一樣的情況,你怎么做呢?
3、.布置作業(yè):回家和父母一起分角色表演這首小兒歌。
語文園地第課時教案篇十四
1、會認5個生字,大致理解與“目”有關的詞語的意思。
2、辨析“陸續(xù)、連續(xù)、繼續(xù)”的用法,并從中任選一個寫一句話。
3、能分類整理購物清單,體會分類列清單的好處。
重點:會認5個生字,大致理解與“目”有關的詞語的意思。
難點:辨析“陸續(xù)、連續(xù)、繼續(xù)”的用法,并從中任選一個寫一句話。
1、課件出示“眨、瞪、瞅、眶、睹”五個生字,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些字的共同點。(都帶有“目”)。
2、學生指認生字。
3、和同桌互認生字。
4、出示文中的“扇面”,請學生讀出“扇面”上的字。
5、課件出示詞語。
眨眼眼眶怒目圓睜。
目瞪口呆耳聞目睹。
6、做一做這些詞語的動作,順勢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
(一)辨析“陸續(xù)、連續(xù)、繼續(xù)”的用法,并從中任選一個寫一句話。
1、自讀句子,思考:加點的詞語可以互相調(diào)換嗎?
2、學生交流。
3、教師總結:這三個詞語都帶有“續(xù)”,但是意思卻有區(qū)別?!瓣懤m(xù)”表示前后相繼,時斷時續(xù)做某事的情形;“連續(xù)”表示一個接一個做某事的情形;“繼續(xù)”表示一件事做了一會兒停一停、接著往下做的情形。我軍的傷員是時斷時續(xù)地抬下來;白求恩大夫在手術臺旁,一個接一個地救治傷員,工作了六十九個小時;他低下頭,不間斷地幫我把扣子釘好。如果調(diào)換詞語,就不能準確地表達句子的意思和人物的品質(zhì),所以不能調(diào)換。
4、學生從這三個詞語中任選一個寫一句話。
5、全班交流寫的句子,教師相機指導。
(二)整理購物清單。
1、小組內(nèi)讀一讀這些詞語,注意讀準確。
2、指名學生讀。
3、指名學生分類。
零食:餅干。
水果:橙子。
菜:鯽魚。
面類食品:速凍餃子、饅頭。
生活用品:毛毯、牙刷、菜板、充電器、枕頭、垃圾桶、棉拖鞋、沐浴液、衣架。
分類要做到既方便又不會遺漏。
在這個語文園地的教學中,我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把較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去思考、探討、交流,靈活運用掌握到的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能力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語文園地第課時教案篇十五
1、學寫7個生字,認識2個生字。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nèi)容,學會欣賞自己的優(yōu)點。
學習生字,學寫生字,朗讀課文。學習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學會欣賞自己的優(yōu)點。
了解課文內(nèi)容,學會欣賞自己的優(yōu)點。
2課時。
一、導入新課:
這是一個神奇的瓶子,只要對它說出心愿,就能想變什么變什么。小老鼠想變成什么呢?
齊讀課題,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準生字。
1、老師讀課文,同學們注意聽,看看老師把字音讀準沒有。老師讀完后,請你將課文讀準確。看看誰能將字音讀得最準。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2、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注意將字音讀準。
3、小組內(nèi)認認課文中的生字,在組長的帶領下讀課文。比一比誰的字音讀得最準。
4、全班集中反饋。
(1)、教師帶讀生字。
(2)、小組長帶領小組成員讀生字。
(3)、開火車讀生字。
(4)、指名讀生字。
(5)、全班一起讀生字。
(6)、教師重點指導個別字音。
如:“瓶”、“想”、“被”、“累”,注意“瓶”、“想”是后鼻音,“累”是邊音。
三、再讀課文,注意將課文讀準確。
1、自己再讀讀課文,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將課文讀得很正確,很流利了。
2、以組為單位讀課文,過會兒全班進行比賽。
3、全班比賽讀課文,看看哪一組讀得好。
4、全班齊讀課文。
四、感受課文進行體會。
1、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在小組內(nèi)互相說一說。
3、全班交流,學習句子。
(1)、小老鼠覺得做老鼠不快活,它想變成別的`東西。
(2)、小老鼠想變成什么?
(3)、小老鼠最后還是不想變了。
五、指導寫生字。
1、出示生字:“瓶”、“想”、“被”、“累”。
2、觀察生字,說說要注意什么地方。
3、教師重點指導“被”,注意“被”的偏旁是“衣”字旁。
4、教師進行范寫。
5、學生觀察后臨寫,并給這幾個生字組詞。
6、教師巡視指導、點評。
六、課堂作業(yè)。
1、每個生字各寫五個,并組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復習導入。
1、復習生字。
(1)、游戲“變變變”。在游戲中復習生字,進行激趣。
(2)、開火車復習生字,并給生字口頭組詞。
(3)、齊讀生字。
(4)、全班齊讀生字。
(1)、全班分小節(jié)讀課文。
(2)、指名代表小組讀課文。
(3)、全班齊讀課文。
二、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整”、“惡”、“糟”。
2、觀察生字,說說要注意什么地方。
3、教師重點指導“整”,注意“整”的筆畫較復雜。
4、教師進行范寫。
5、學生觀察后臨寫,并給這幾個生字組詞。
6、教師巡視指導、點評。
三、課外拓展。
1、分小組試著完整地講述《變成什么好》這個故事。
2、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在全班進行故事擂臺。
3、評出擂主、獎勵獎章。
4、小老鼠變了半天最后還是覺得自己好,如果是你,你會想變成什么呢?
5、指名說自己想變成什么,并說說原因。
6、自己有什么優(yōu)點,你發(fā)現(xiàn)了嗎?
五、課堂作業(yè)。
把自己的優(yōu)點寫下來。
語文園地第課時教案篇十六
凝聚 惡作劇
奇妙無比 不拘一格 年過花甲
從下面的建議中選擇一項,進行,語交際和習作。
請你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員.你可以把自己當成一種植物或一種動物,也可以當成一種自然現(xiàn)象;想想它們在大自然中是怎樣生活或變化的,想象它們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井融入自己的感受寫下來。然后和同學交流,可以說自己寫的內(nèi)容,也可以講自己本次習作的體會。
音響世界真是太豐富、太迷人了。雷聲、風聲,動物的叫聲,人的說話聲、笑聲、腳步聲,物體的撞擊聲、摩擦聲選取生活中的幾種音響,或者仔細聽一段音響的錄音.展開想象,把想別的、感受到的講給同學聽.然后寫下來。
暑期生活真是豐富多彩。你可能游覽了風景名勝,可能參加了有意義的活動,也可能幫父母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你是不是有什么收獲想和大家分享呢,先譴一說.再寫一寫.注意寫出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小林:
我發(fā)現(xiàn)這一組課文中.有兒篇充分運用了聯(lián)想和想象,表達上很有特點。同樣是描寫大自然,《山中訪友》《山雨》跟我們以前學過的《觀潮》《雅魯藏布大峽谷》《桂林山水》子很不一樣。
小東:
對?!恫菹x的村落》在這一方面也很突出。讀這樣的課文、我覺得自己好像是大自然的一員,在跟大自然對話。我也想同作者那樣、去融入大自然感受一下。
小林:
我在課外閱讀中也讀到過這樣的文章我們來交流一下學習的體會和收獲吧!
落紅不是無情物?;鞔耗喔o花。(糞自珍)
造物無言卻有情,每于寒盡覺春生。(張維屏)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劉方平)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李 白)
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陳與義)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 稹)
妙答一字詩
清朝嘉慶年間,在百姓中流傳著一段佳話。
一帆一槳一漁舟,
一位漁翁一釣鉤。
一俯一仲一場笑,
一江明月一江秋。
船上的人聽了無不叫好,艄公便掉轉(zhuǎn)船頭,將陳沆迎上了小船。
語文園地第課時教案篇十七
這是一項啟發(fā)學生觀察和想象、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訓練,同時也是為了讓學生初步感知語言中的比喻。題目中共列出了八種事物的圖案,雖然排列上沒有什么規(guī)律,但都是在形狀上有相似之處的事物。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事物之間的相似特點,在自主探究中學習積累語言,進一步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過程:
1、觀察圖畫,引導發(fā)現(xiàn)。圖上畫的是什么?這些事物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2、根據(jù)提示,創(chuàng)生想象。請你把伙伴泡泡里的話補充完整(我發(fā)現(xiàn)燕子的尾巴像剪刀)還能換一種說法嗎?(剪刀像燕子的尾巴)。
你還能用這樣的方法說說其他的事物嗎?組內(nèi)互相交流觀察所得。
3、聯(lián)系經(jīng)驗,拓展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你還發(fā)現(xiàn)哪些事物之間非常相似?學生大膽想象,自由表達。(如眉毛像彎彎的月牙兒,河水像一面鏡子等)。
這次活動安排了“讀讀認認”“讀讀背背”“我會說”三項內(nèi)容。旨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積累和運用語言的能力?!白x讀認認”重點引導學生利用掌握的識字方法(熟字加偏旁),自讀自認生字新詞;通過組詞等練習分辨每組兩個字在形、義方面的不同之處?!白x讀背背”是積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春聯(lián)。這四副春聯(lián)用詞凝練、生動,想象奇特優(yōu)美,句式對仗工整,讀起來朗朗上口。教學時要采取多種形式讓學生在品讀吟誦中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拔視f”是通過練習描寫景物特點的形容詞與描寫景物名詞的搭配,讓學生積累和練習運用語言。
讀讀認認。
1、讀:讀讀下面的字詞,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都是用熟字加偏旁組成的新字)。
2、記:你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學生互相交流識字方法。
3、說:給每組的兩個字分別組詞,然后再用喜歡的詞語說一句或幾句話。
讀讀背背。
1、讀讀。學生自己讀對聯(lián),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教師示范對聯(lián)的讀法,學生感悟吟誦的語氣。(注意讀的節(jié)奏稍慢,上聯(lián)和下聯(lián)節(jié)奏要相同,以顯示其對應關系。上聯(lián)一般要吟得低緩一些,下聯(lián)一般要誦得高而平。如,楊柳/綠/千里,春風/暖/萬家。)學生模仿讀、對讀、齊讀、想象讀。
2、背誦。學生用適合自己的方法背誦對聯(lián)。
3、展示。學生互相交流課外搜集的描寫春天的詩句。
我會說。
1、說說。讀讀橫線后面的詞語,說說橫線上應該填什么?
2、評評。在組內(nèi)說自己填的內(nèi)容,其他同學評評。教師要啟發(fā)學生說出不同的詞語,只要搭配準確就要給予鼓勵和表揚。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從學過的課文中找出一些這樣的短語,讀讀寫寫。
3、練練。害羞的()()的眼睛()的筍芽兒。
()的嗓音()的世界嫩綠的()。
本次交際活動的話題是《春天里的發(fā)現(xiàn)》。雖然話題跟一年級下冊第一組口語交際《春天在哪里》相似,但本次交際的角度和表達的程度要求有很大不同。本次訓練要求學生在過去感知春天的基礎上細心觀察,展開想象,突出對春天一些現(xiàn)象的“新發(fā)現(xiàn)”,而且還要在說的基礎上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寫下來,激發(fā)學生初次寫話的興趣,培養(yǎng)想象能力和思維的條理性,提高熱愛大自然的審美情趣。
本次口語交際練習可以和本組各課的“實踐活動”結合進行,也可以與下面的“展示臺”和“寬帶網(wǎng)”結合起來進行,把搜集的資料和將要展示的作品作為口語交際的憑借,也可以把口語交際和寫話的成果作為展示的內(nèi)容。具體形式教師可根據(jù)班級實際情況自由選擇。
1、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或整理以前有關春天的資料(文字、圖片等)。
2、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
1、播放歌曲《小鳥小鳥》,聽后說說你都聽到了什么?
2、在春天里你又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呢?學生結合搜集的相關資料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
要求:
(1)可以從植物、動物、天氣變化及人們的活動等方面入手。
(2)發(fā)現(xiàn)要“新”,盡量與眾不同。
3、全班交流匯報“新發(fā)現(xiàn)”,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條理盡可能多的說出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或者專注于某一種事物,把它說具體。如對小草的發(fā)現(xiàn)可以從開始探出頭來說到長出嫩綠的小尖葉,從“草色遙看近卻無”說到綠草如茵的景象。鼓勵學生大膽把自己的聯(lián)想結合自己的發(fā)現(xiàn)說出來。
4、全班交流,師生共同評議,評選“最具慧眼”獎。
5、把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整理一下寫出來,教師適當提醒學生先想想寫話的順序再動筆。然后全班交流,師生共同分享寫話的快樂。
本次活動主要展示和交流本組語文實踐活動的成果。教師要根據(jù)教材中學習伙伴的提示,拓展交流和展示的形式,為學生搭建廣闊的平臺,讓他們充分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1、結合本組語文實踐活動的成果,根據(jù)學習伙伴的提示,教師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學習成果。
(搜集描寫春天的詞句,展示寫有關春天內(nèi)容的書法作品,還可以唱唱有關春天的歌曲,創(chuàng)編贊美春天的舞蹈,畫一幅春天的圖畫……)。
2、小組內(nèi)交流,大家互相分享學習的收獲。
3、班級交流展示,評選“最佳創(chuàng)意”獎和“最佳才藝”獎。
這是本冊語文園地新開辟的一個欄目,這個網(wǎng)名新穎有趣,富有時代氣息,旨在拓展學生學習時空,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同時它也是本組學習的進一步拓展與延伸,主要引導學生從各種途徑(包括親自觀察、利用圖書、電腦網(wǎng)絡等)搜集與學習內(nèi)容相關的.信息,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
過程:
1、把自己搜集的有關“市花”的資料在小組內(nèi)進行交流。(除了教材所舉的例子,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主交流其他城市的“市花”資料)。
2、學有余力的學生還可以交流某種“市花”的來歷,或者交流“市樹”的有關資料。
3、根據(jù)學生交流的信息資料,師生共同評選最佳作品出一期墻報。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7655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