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是一種文字表達方式,通過細致入微的描述來展現(xiàn)事物的外貌、特征、動態(tài)等。學會借鑒和欣賞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從中吸取經(jīng)驗和教訓,不斷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掌握一些優(yōu)秀的總結(jié)范例可以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
愛迪生發(fā)明燈篇一
世界聞名的“發(fā)明大王”愛迪生一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小學,不恥下問的習慣被人們認為他是低能兒,而他的學問是靠母親的教導和自修得來的。他的成功,大部分應(yīng)該歸功于母親自小對他的諒解與耐心的教導。
愛迪生從小就對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歡親自去試驗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為止。長大以后,他就根據(jù)自己這方面的興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發(fā)明的工作。他在新澤西州建立了一個實驗室,一生共發(fā)明了電燈、電報機、留聲機、電影機、磁力析礦機、壓碎機等等總計兩千余種東西。愛迪生的強烈研究精神,使他對改進人類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早在1821年,英國的科學家戴維和法拉第就發(fā)明了一種叫電弧燈的電燈。這種電燈用炭棒作燈絲。它雖然能發(fā)出亮光,但是光線刺眼,耗電量大,壽命也不長,很不實用。因此,愛迪生就暗下決心:“電弧燈不實用,我一定要發(fā)明一種燈光柔和的電燈,讓千家萬戶都用得上?!?/p>
他的實驗開始著手于燈絲的材料:用傳統(tǒng)的炭條作燈絲,一通電燈絲就斷了。用釕、鉻等金屬作燈絲,通電后,亮了片刻就被燒斷。用白金絲作燈絲,效果也不理想。就這樣,愛迪生試驗了1600多種材料。一次次的試驗,一次次的失敗,很多專家都認為電燈的前途黯淡。英國一些著名專家甚至譏諷愛迪生的研究是“毫無意義的”。一些記者也報道:“愛迪生的理想已成泡影。”愛迪生面對失敗,面對所有人的冷嘲熱諷,愛迪生沒有退卻。他明白,失敗乃成功之母,每一次的失敗,意味著又向成功走近了一步。
1879年10月,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愛迪生的老朋友麥肯基來看望他。愛迪生望著麥肯基說話時一晃一晃的長胡須,突然眼睛一亮,說:“胡子,先生,我要用您的胡子?!丙溈匣粝乱痪^交給愛迪生。愛迪生滿懷信心地挑選了幾根粗胡子,進行炭化處理,然后裝在燈泡里??闪钊诉z憾的是,試驗結(jié)果也不理想?!澳蔷陀梦业念^發(fā)試試看,沒準還行?!丙溈匣f。這句話深深的觸動了愛迪生,但他明白,頭發(fā)與胡須性質(zhì)一樣,于是沒有采納老人的意見。愛迪生走身,準備為這位慈祥的老人送行。他下意思地幫老人拉平身上穿的棉線外套。突然,他又喊道:“棉線,為什么不試棉線呢?”
麥肯基毫不猶豫地解開外套,撕下一片棉線織成的布,遞給愛迪生。愛迪生把棉線放在在u形密閉坩堝里,用高溫處理。愛迪生用鑷子夾住炭化棉線。準備將它裝在燈泡內(nèi)??捎捎谔炕蘧€又細又脆,加上愛迪生過于緊張,拿鑷子的手微微顫抖,因此棉線被夾斷了。最后,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愛迪生才把一根炭化棉線裝進了燈泡。此時,夜幕正在降臨,愛迪生的助手把燈泡里的空氣抽走,并將燈泡安在燈座上,一切工作就緒,大家靜靜地等待著結(jié)果。接通電源,燈泡發(fā)出金黃色的光輝,把整個實驗室照得通亮。13個月的艱苦奮斗,試用了6000多種材料,試驗了7000多次,終于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但是,這燈究竟會亮多久呢?1小時,2小時,3小時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這盞電燈足足亮了45小時,燈絲才被燒斷。這是人類第一盞有實用價值的電燈。后來1879年10月21這一天被人們定為電燈發(fā)明日,標志著可使用電燈的誕生。
愛迪生發(fā)明燈篇二
1878年9月,愛迪生開始研究電燈,但由于愛迪生經(jīng)濟問題不得不尋找經(jīng)濟資助,于是成立一家股份公司,以便為實驗帶給經(jīng)濟資助,不久洛雷找到了幾個股東,他們愿意出錢資助愛迪生研究電燈。但愛迪生屢屢失敗,很快用完了五萬美元用完了,一部分股東的信念開始搖動,愛迪生苦苦勸誘,股東們決定再拿五萬美元資助愛迪生。
1879年10月21日,電燈研制成功,他為此試用了接近1600種材料進行試驗,連續(xù)用了45個小時之后這盞電燈的燈絲才被燒斷,這是人類第一盞有廣泛實用價值的電燈,這種電燈有“高阻力白熾燈”、“碳化棉絲燈”多種名稱,用碳化棉絲制成。
1880年,愛迪生派遣助手和專家們在世界各地尋找適用的竹子,有六千種左右,其中日本竹子所制碳絲最為實用,可持續(xù)點亮一千多個小時,到達了耐用的目的.,這種燈稱之為“碳化竹絲燈”。
1881年,在巴黎世博會上,愛迪生展出一臺重27噸、可供1200只電燈照明的發(fā)電設(shè)備。
1883年,愛迪生在一次電燈試驗中觀察到在燈泡內(nèi)另行封入一根銅線,認為能夠阻止碳絲蒸發(fā),延長燈泡壽命,經(jīng)過反復試驗,碳絲雖然蒸發(fā)如故,但他卻從這次失敗中發(fā)現(xiàn)碳絲加熱后,銅線上竟有微弱的電流透過,之后這種現(xiàn)象被稱之為“愛迪生效應(yīng)”,1904年英國物理學家弗萊明根據(jù)“愛迪生效應(yīng)”發(fā)明了電子管。
愛迪生這時心中已有數(shù)。他根據(jù)棉紗的性質(zhì),決定從植物纖維這方面去尋找新的材料。
于是,馬拉松式的試驗又開始了。凡是植物方面的材料,只要能找到,愛迪生都做了試驗,甚至連馬的鬃,人的頭發(fā)和胡子都拿來當燈絲試驗。最后,愛迪生選取竹這種植物。他在試驗之前,先取出一片竹子,用顯微鏡一看,高興得跳了起來。于是,把炭化后的竹絲裝進玻璃泡,通上電后,這種竹絲燈泡竟連續(xù)不斷地亮了1200個小時!
這下,愛迪生最后松了口氣,助手們紛紛向他祝賀,可他又認真地說道:“世界各地有很多竹子,其結(jié)構(gòu)不盡相同,我們應(yīng)認真挑選一下!”
助手深為愛迪生精益求精的科學態(tài)度所感動,紛紛自告奮勇到各地去考察。經(jīng)過比較,在日本出產(chǎn)的一種竹子最為適宜,便超多從日本進口這種竹子。與此同時,愛迪生又開設(shè)電廠,架設(shè)電線。過了不久,美國人民便用上這種價廉物美,經(jīng)久耐用的竹絲燈泡。
竹絲燈用了好多年。直到1906年,愛迪生又改用鎢絲來做,使燈泡的質(zhì)量又得到提高,一向沿用到這天。
愛迪生發(fā)明燈篇三
暑假的一天晚上,我在明亮的電燈下一口氣讀完了《愛迪生發(fā)明電燈的故事》,雖然我沒有見到過愛迪生,但看著電燈,我的眼前便浮現(xiàn)出了他的身影。
愛迪生是一位偉大的發(fā)明家。19世紀前,人們用油燈或蠟燭等來照明,一到晚上,世界就變得黑暗了。愛迪生暗下決心:“我要發(fā)明一種晚上也能亮的東西。”
愛迪生發(fā)明電燈的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困難。最大的困難就是找到一種適合的燈絲。愛迪生用了許多材料進行實驗,都失敗了,可他沒有灰心。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愛迪生每天工作十八、九個小時,餓了他就吃餅干,困了就頭枕兩、三本書,躺在實驗用的桌子下面睡覺。正是這種堅持不懈,不屈不撓的精神,三年后愛迪生把試驗室的芭蕉扇的竹絲撕成細絲,炭化后做成一根燈絲。這便是愛迪生最早發(fā)明的熱電燈——竹絲電燈。
人們常說:“天才,不過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和百分之九十九滴汗水。”科學家的每項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都是他們心血和汗水換來的。我也暗下決心在今后的學習中,我要有恒心,有鉆勁,長大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愛迪生發(fā)明燈篇四
在電燈問世以前,人們普遍使用的照明工具是煤油燈或煤氣燈。這種燈不僅有濃烈的黑煙和刺鼻的臭味,要經(jīng)常添加燃料很不方便,最糟糕的是容易引起火災(zāi),因此很多科學家都想發(fā)明既安全又方便的燈。
1879年10月21日,一位美國發(fā)明家通過長期的反復試驗,終于點燃了世界上第一盞有實用價值的電燈。他,就是被后人贊譽為“發(fā)明大王”的愛迪生。
愛迪生誕生于美國俄亥俄州的米蘭鎮(zhèn),他一生只在學校里念過三個月的書,但他勤奮好學,勤于思考,16歲便發(fā)明了每小時拍發(fā)一個信號的自動電報機。后來又接連發(fā)明了第一架實用打字機、自動電話機和留聲機等。1878年9月,愛迪生決定向電力照明這個堡壘發(fā)起進攻。
愛迪生把一小截炭絲裝在玻璃泡里,當電流把炭絲燒到白熱化的程度時,便會由熱而發(fā)光——這就是白熱燈發(fā)光的原理??蓜傄煌姛艟蜏缌耍驗樘拷z燒斷了?!斑@是什么原因呢?”愛迪生想,“也許因為玻璃泡里有空氣,空氣中的氧使炭絲燒斷了!”于是他盡可能地把玻璃泡里的空氣抽掉,造成真空。一通電,果然燈沒有馬上熄掉,8分鐘后炭絲還是燒斷了。于是愛迪生知道:第一,真空狀態(tài)對白熱燈非常重要;第二,找到耐熱的燈絲是關(guān)鍵。
實驗工作陷入了低谷,愛迪生非常苦惱。一個寒冷的冬天,愛迪生在爐火旁閑坐,看著熾烈的炭火,愛迪生感到渾身燥熱,順手把脖子上的圍巾扯下,看到用棉紗織成的圍脖,愛迪生腦海突然想:對!棉紗的纖維比木材的好,能不能用這個?他急忙從圍巾上扯下一根棉紗,在爐火上烤成了焦炭,再小心地裝進玻璃泡里,燈炮的壽命一下子延長到45小時!這個消息轟動了整個世界。大家紛紛向愛迪生祝賀,可愛迪生卻說:“不行,我希望它能亮1000個小時,最好是16000個小時!”
愛迪生根據(jù)棉紗的性質(zhì),決定從植物纖維這方面去尋找新的材料。于是,馬拉松式的試驗又開始了。凡是植物方面的材料,只要能找到,愛迪生都做了試驗,甚至連馬的鬃,人的頭發(fā)和胡子都拿來當燈絲試驗。最后,愛迪生選擇竹子這種植物。竹絲裝進玻璃泡,燈泡竟連續(xù)不斷地亮了1200個小時!過了不久,美國人民便用上了這種價廉物美,經(jīng)久耐用的竹絲燈泡。直到1906年,愛迪生又改用鎢絲來使燈泡的質(zhì)量進一步得到提高,鎢絲燈泡一直沿用到今天。
1979年,美國舉行了長達一年之久的紀念活動,來紀念愛迪生發(fā)明電燈一百周年。
愛迪生發(fā)明燈篇五
早在18,英國的科學家戴維和法拉第就發(fā)明了一種叫電弧燈的電燈.這種電燈用炭棒作燈絲,雖然能發(fā)出亮光,但光線刺眼,壽命短.
于是,愛迪生開始試驗作為燈絲的材料,愛迪生以極大的`毅力和耐心,試驗了1600多種材料,用炭條、白金絲,還有釕、鉻等金屬作燈絲,都以失敗而告終.面對失敗,面對有些人的冷嘲熱諷,愛迪生沒有退卻.經(jīng)過13個月的艱苦奮斗,愛迪生試用了6000多種材料,試驗了7000多次,終于發(fā)現(xiàn)可以用棉線做燈絲,足足亮了45小時燈絲才被燒斷.這是人類第一盞有實用價值的電燈.這一天——1879年10月21日,被人們定為電燈發(fā)明日.愛迪生經(jīng)進一步試驗發(fā)現(xiàn)用竹絲作燈絲效果很好,燈絲耐用,燈泡可亮1200個小時.此后,電燈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
后來,人們便一直使用這種用竹絲作燈絲的燈泡.幾十年后,又對它進行了改進,即用鎢絲作燈絲,并在燈泡內(nèi)充入惰性氣體氮或氬.
這樣,燈泡的壽命又延長了許多.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就是這種燈泡.
愛迪生發(fā)明燈篇六
愛迪生在一八七七年開始了改革弧光燈的試驗,提出了要搞分電流,變弧光燈為白光燈。這項試驗要達到滿意的程度。必須找到一種能燃燒到白熱的物質(zhì)做燈絲,這種燈絲要經(jīng)住熱度在二千度一千小時以上的燃燒。同時用法要簡單,能經(jīng)受日常使用的擊碰,價格要低廉,還要使一個燈的明和滅不影響另外任何一個燈的明和滅,保持每個燈的相對獨立性為了選擇這種做燈。這在當時是極大膽的設(shè)想,需要下極大的功夫去探索,去試驗。絲用的物質(zhì),愛迪生先是用炭化物質(zhì)做試驗,失敗后又以金屬鉑與銥高熔點合金做燈絲試驗,還做過上質(zhì)礦石和礦苗共一千六百種不同的試驗,結(jié)果都失敗了。但這時他和他的助手們已取得了很大進展,已知道白熱燈絲必須密封在一個高度真空玻璃球內(nèi),而不易溶掉的道理。這樣,他的試驗又回到炭質(zhì)燈絲上來了。他晝夜不息地用到了一八八0年的上半年,愛迪生的白熱燈試驗仍無結(jié)果。有一天,他把試驗室里的一把芭蕉扇邊上縛著一條竹絲撕成細絲,全副精力在炭化上下功夫,僅植物類的炭化試驗就達六千多種。他的試驗筆記簿多達二百多本,共計四萬余頁,先后經(jīng)過三年的時間。他每天工作十八、九個小時。每天清早三、四點的時候,他才頭枕兩、三本書,躺在實驗用的桌子下面睡覺。有時他一天在凳子上睡三、四次,每次只半小時。
到了一八八0年的上半年,愛迪生的白熱燈試驗仍無結(jié)果,就連他的助手也灰心了。有一天,他把試驗室里的一把芭蕉扇邊上縛著一條竹絲撕成細絲,經(jīng)炭化后做成一根燈絲,結(jié)果這一次比以前做的種種試驗都優(yōu)異,這便是愛迪生最早發(fā)明的白熱電燈--竹絲電燈。這種竹絲電燈繼續(xù)了好多年。直到一九0八年發(fā)明用鎢做燈絲后才代替它。愛迪生在這以后開始研制的堿性蓄電池,困難很大,他的鉆研精神,更是十分驚人。這種蓄電池是用來供給原動力的。他和一個精選的助手苦心孤詣地研究了近十年的時間,經(jīng)歷了許許多多的艱辛與失敗,一會兒他以為走到目的地了,但一會兒又知道錯了。但愛迪生從來沒有動搖過,而再重新開始。大約經(jīng)過五萬次的試驗,寫成試驗筆記一百五十多本,方才達到目的.
眾所周知,托馬斯·愛迪生是一.位偉大的發(fā)明家,他一生總共獲得1093項發(fā)明專利,是實行專利制度以來獲得個人專利最多的人。他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加百分之一的靈感”成為激勵人們勤奮努力的座右銘。可以說,愛迪生的貢獻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生活。在他眾多的發(fā)明中,愛迪生認為電燈最重要,但他最鐘愛的是留聲機。下面是電燈發(fā)明的過程:燈是人類征服黑夜的一大發(fā)明。19世紀以前,人們一般用油燈、蠟燭等來照明。在電燈問世以前,人們普遍使用的照明工具是煤油燈或煤氣燈。這雖已沖破黑夜,但仍未能把人類從黑夜的限制中徹底解放出來。只有發(fā)電機的誕生,才使人類能用各色各樣的電燈使世界大放光明,把黑夜變?yōu)榘讜儯瑪U大了人類活動的范圍,贏得更多時間為社會創(chuàng)造財富。
愛迪生是一個異常勤奮的人,喜歡做各種實驗,制作出許多巧妙機械。他對電器特別感興趣,自從法拉第發(fā)明電機后,愛迪生就決心制造電燈,為人類帶來光明。
愛迪生發(fā)明的這種炭絲電燈與以往的電弧燈相比,無疑顯得實用多了。它的出現(xiàn),標志著人類使用電燈的歷史正式開始。然而,這種炭絲電燈亮度不理想,燈絲的制作方法比較復雜,使用的壽命也不是很長。因此,世界各國的科學家都在致力于白熾燈的改進。
在炭絲電燈誕生30年后的1909年,美國通用電器公司的庫里基發(fā)明了以鎢絲做燈絲的電燈泡。這種電燈與炭絲電燈相比,又前進了一步,但由于通電后鎢絲極易變脆,因此它的使用壽命也受到影響。
愛迪生發(fā)明燈篇七
世界聞名的“發(fā)明大王”愛迪生一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小學,不恥下問的習慣被人們認為他是低能兒,而他的學問是靠母親的教導和自修得來的。他的成功,大部分應(yīng)該歸功于母親自小對他的諒解與耐心的教導。
愛迪生從小就對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歡親自去試驗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為止。長大以后,他就根據(jù)自己這方面的興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發(fā)明的工作。他在新澤西州建立了一個實驗室,一生共發(fā)明了電燈、電報機、留聲機、電影機、磁力析礦機、壓碎機等等總計兩千余種東西。愛迪生的強烈研究精神,使他對改進人類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貢獻?,F(xiàn)在我為大家講一下愛迪生發(fā)明電燈的趣事!早在1821年,英國的科學家戴維和法拉第就發(fā)明了一種叫電弧燈的電燈。這種電燈用炭棒作燈絲。它雖然能發(fā)出亮光,但是光線刺眼,耗電量大,壽命也不長,很不實用。因此,愛迪生就暗下決心:“電弧燈不實用,我一定要發(fā)明一種燈光柔和的電燈,讓千家萬戶都用得上?!?/p>
他的實驗開始著手于燈絲的材料:用傳統(tǒng)的炭條作燈絲,一通電燈絲就斷了。用釕、鉻等金屬作燈絲,通電后,亮了片刻就被燒斷。用白金絲作燈絲,效果也不理想。就這樣,愛迪生試驗了1600多種材料。一次次的試驗,一次次的失敗,很多專家都認為電燈的前途黯淡。英國一些著名專家甚至譏諷愛迪生的研究是“毫無意義的”。一些記者也報道:“愛迪生的理想已成泡影?!睈鄣仙鎸κ。鎸λ腥说睦涑盁嶂S,愛迪生沒有退卻。他明白,失敗乃成功之母,每一次的失敗,意味著又向成功走近了一步。
1879年10月,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愛迪生的老朋友麥肯基來看望他。愛迪生望著麥肯基說話時一晃一晃的長胡須,突然眼睛一亮,說:“胡子,先生,我要用您的胡子。”麥肯基剪下一綹交給愛迪生。愛迪生滿懷信心地挑選了幾根粗胡子,進行炭化處理,然后裝在燈泡里。可令人遺憾的是,試驗結(jié)果也不理想?!澳蔷陀梦业念^發(fā)試試看,沒準還行?!丙溈匣f。這句話深深的觸動了愛迪生,但他明白,頭發(fā)與胡須性質(zhì)一樣,于是沒有采納老人的意見。愛迪生走身,準備為這位慈祥的老人送行。他下意思地幫老人拉平身上穿的棉線外套。突然,他又喊道:“棉線,為什么不試棉線呢?”
麥肯基毫不猶豫地解開外套,撕下一片棉線織成的布,遞給愛迪生。愛迪生把棉線放在在u形密閉坩堝里,用高溫處理。愛迪生用鑷子夾住炭化棉線。準備將它裝在燈泡內(nèi)??捎捎谔炕蘧€又細又脆,加上愛迪生過于緊張,拿鑷子的手微微顫抖,因此棉線被夾斷了。最后,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愛迪生才把一根炭化棉線裝進了燈泡。此時,夜幕正在降臨,愛迪生的助手把燈泡里的空氣抽走,并將燈泡安在燈座上,一切工作就緒,大家靜靜地等待著結(jié)果。接通電源,燈泡發(fā)出金黃色的光輝,把整個實驗室照得通亮。13個月的艱苦奮斗,試用了6000多種材料,試驗了7000多次,終于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但是,這燈究竟會亮多久呢?1小時,2小時,3小時??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這盞電燈足足亮了45小時,燈絲才被燒斷。這是人類第一盞有實用價值的電燈。后來1879年10月21這一天被人們定為電燈發(fā)明日,標志著可使用電燈的誕生。
雖然這樣,愛迪生并沒有滿足,他沒有陶醉于成功的喜悅之中,而是給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45小時,還是太短了,必須把它的壽命延長到幾百小時,甚至幾千小時”。
有一天,天氣悶熱,他順手取來桌面上的竹扇面,一邊扇著,一邊考慮著問題?!耙苍S千篇竹絲炭化后效果更好?!睈鄣仙喼笔且姷绞裁礀|西都想試一試。試驗結(jié)果表明,用竹絲作燈絲效果很好,燈絲耐用,燈泡可亮1200小時。經(jīng)過進一步試驗,愛迪生發(fā)現(xiàn)用炭化后的日本竹絲作燈絲效果最好。于是,他開始大批量生產(chǎn)電燈。他把生產(chǎn)的第一批燈泡安裝在“佳內(nèi)特號”考察船上,以便考察人員有更多的工作時間。此后,電燈開始進行尋常百姓家。
后來,人們便一直使用這種用竹絲作燈絲的燈泡。幾十年后,又對它進行了改進,即用鎢絲作燈絲,并在燈泡內(nèi)充入隋性氣體氮或氬。這樣,燈泡的壽命又延長了許多。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這是這種燈泡。
在愛迪生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過程當中,愛迪生常對助手說:“浪費,最大的浪費莫過于浪費時間了,人生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p>
一天,愛迪生在實驗室里工作,他遞給助手一個沒上燈口的空玻璃燈泡,說:“你量量燈泡的容量。”他又低頭工作了。過了好半天,他問:“容量多少?”他沒聽見回答,轉(zhuǎn)頭看見助手正拿著軟尺在測量燈泡的周長、斜度,并拿了測得的數(shù)字伏在桌上計算。他便說:“時間,時間,怎么費那么多的時間呢?”愛迪生走過來,拿起那個空燈泡,向里面斟滿了水,交給助手,說:“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馬上告訴我它的容量?!敝至⒖套x出了數(shù)字。
愛迪生說:“這是多么容易的測量方法啊,它又準確,又節(jié)省時間,你怎么想不到呢?還去算,那豈不是白白地浪費時間嗎?”
助手的臉紅了。
愛迪生喃喃地說:“人生太短暫了,太短暫了,要節(jié)省時間,多做事情啊!”通過這件小事,我們不僅看到了愛迪生的睿智,更多的是看到了愛迪生惜時間如生命思想,這也是為什么愛迪生能夠吧所有精力集中在試驗上的原因之一吧!
愛迪生在為我們創(chuàng)造出那么多的新型發(fā)明的同時也教會了我們許許多多的的人生道理。
眾所周知,愛迪生未成名之前的生活并不富裕。一次,他的老朋友在街上遇見他,關(guān)心地說:“看你身上這件大衣破得不象樣了,你應(yīng)該換一件新的。”“用得著嗎?在紐約沒人認識我。”愛迪生毫不在乎地回答。
幾年過去了,愛迪生成了大發(fā)明家。有一天,愛迪生又在紐約街頭碰上了那個朋友。“哎呀”,那位朋友驚叫起來,“你怎么還穿這件破大衣呀?這回,你無論如何要換一件新的了!”“用得著嗎?這兒已經(jīng)是人人都認識我了。”愛迪生仍然毫不在乎地回答。
表面上的光鮮靚麗永遠比不上踏踏實實的做好手上的事情。愛迪生的一生是偉大的一生,不是因為他的著裝華麗,而是因為他的成就卓越。電燈的發(fā)明知識他眾多發(fā)明中的一點,但它帶來的影響卻是無可比擬。
小組成員:彭爽張孝斌。
何松胡訓亮。
愛迪生發(fā)明燈篇八
在電燈問世以前,人們普遍使用的照明工具是煤油燈或煤氣燈。這種燈因燃燒煤油或煤氣,因此,有濃烈的黑煙和刺鼻的臭味,并且要經(jīng)常添加燃料,擦洗燈罩,因而很不方便。更嚴重的是,這種燈很容易引起火災(zāi),釀成大禍。多少年來,很多科學家想盡辦法,想發(fā)明一種既安全又方便的電燈。
早在1821年,英國的科學家戴維和法拉第就發(fā)明了一種叫電弧燈的電燈。這種電燈用炭棒作燈絲。它雖然能發(fā)出亮光,但是光線刺眼,耗電量大,壽命也不長,因此很不實用。
“電弧燈不實用,我一定要發(fā)明一種燈光柔和的電燈,讓千家萬戶都用得上。”愛迪生暗下決心。
這一天終于來到了。1879年10月21日,一位美國發(fā)明家通過長期的反復試驗,終于點燃了世界上第一盞有實用價值的電燈。從此,這位發(fā)明家的名字,就象他發(fā)明的電燈一樣,走入了千家萬戶。他,就是被后人贊譽為“發(fā)明大王”的愛迪生。
1847年2月11日,愛迪生誕生于美國俄亥俄州的米蘭鎮(zhèn)。他一生只在學校里念過三個月的書,但他勤奮好學,勤于思考,其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電燈、留聲機、電影攝影機等1000多種成果,為人類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愛迪生12歲時,便沉迷于科學實驗之中,經(jīng)過自己孜孜不倦地自學和實驗,16歲那年,便發(fā)明了每小時拍發(fā)一個信號的自動電報機。后來,又接連發(fā)明了自動數(shù)票機,第一架實用打字機、二重與四重電報機,自動電話機和留聲機等。有了這些發(fā)明成果的愛迪生并不滿足,1878年9月,愛迪生決定向電力照明這個堡壘發(fā)起進攻。他翻閱了大量的有關(guān)電力照明的書籍,決心制造出價錢便宜,經(jīng)久耐用,而且安全方便的電燈。
他從白熱燈著手試驗。把一小截耐熱的東西裝在玻璃泡里,當電流把它燒到白熱化的程度時,便由熱而發(fā)光。他首先想到炭,于是就把一小截炭絲裝進玻璃泡里,剛一通電可馬上就斷裂了。
“這是什么原因呢?”愛迪生拿起斷成兩段的炭絲,再看看玻璃泡,過了許久,才忽然想起,“噢,也許因為這里面有空氣,空氣中的氧又幫助炭絲燃燒,致使它馬上斷掉!”于是他用自己手制的抽氣機,盡可能地把玻璃泡里的空氣抽掉。一通電,果然沒有馬上熄掉。但8分鐘后,燈還是滅了。
可不管怎么說,愛迪生終于發(fā)現(xiàn):真空狀態(tài)時白熱燈顯得非常重要,關(guān)鍵是炭絲,問題的癥結(jié)就在這里。
那么應(yīng)選擇什么樣的耐熱材料好呢?
愛迪生左思右想,熔點最高,耐熱性較強要算白金啦!于是,愛迪生和他的助手們,用白金試了好幾次,可這種熔點較高的白金,雖然使電燈發(fā)光時間延長了好多,但不時要自動熄掉再自動發(fā)光,仍然很不理想。
愛迪生并不氣餒,繼續(xù)著自己的試驗工作。他先后試用了鋇、鈦、錮等各種稀有金屬,效果都不很理想。
過了一段時間,愛迪生對前邊的實驗工作做了一個總結(jié),把自己所能想到的各種耐熱材料全部寫下來,總共有1600種之多。
實驗工作陷入了低谷,愛迪生非??鄲?,一個寒冷的冬天,愛迪生在爐火旁閑坐,看著熾烈的炭火,口中不禁自言自語道:“炭炭……”
可用木炭做的炭條已經(jīng)試過,該怎么辦呢?愛迪生感到渾身燥熱,順手把脖子上的圍巾扯下,看到這用棉紗織成的圍脖,愛迪生腦海突然萌發(fā)了一個念頭:
對!棉紗的纖維比木材的好,能不能用這種材料?
他急忙從圍巾上扯下一根棉紗,在爐火上烤了好長時間,棉紗變成了焦焦的炭。他小心地把這根炭絲裝進玻璃泡里,一試驗,效果果然很好。
愛迪生非常高興,緊接又制造很多棉紗做成的炭絲,連續(xù)進行了多次試驗。燈炮的壽命一下子延長13個小時,后來又達到45小時。
這個消息一傳開,轟動了整個世界。使英國倫敦的煤氣股票價格狂跌,煤氣行也出現(xiàn)一片混亂。人們預感到,點燃煤氣燈即將成為歷史,未來將是電光的時代。
大家紛紛向愛迪生祝賀,可愛迪生卻無絲毫高興的樣子,搖頭說道:“不行,還得找其它材料!”
“怎么,亮了45個小時還不行?”助手吃驚地問道。“不行!我希望它能亮1000個小時,最好是16000個小時!”愛迪生答道。
大家知道,亮1000多個小時固然很好,可去找什么材料合適呢?
愛迪生這時心中已有數(shù)。他根據(jù)棉紗的性質(zhì),決定從植物纖維這方面去尋找新的材料。
于是,馬拉松式的試驗又開始了。凡是植物方面的材料,只要能找到,愛迪生都做了試驗,甚至連馬的鬃,人的頭發(fā)和胡子都拿來當燈絲試驗。最后,愛迪生選擇竹這種植物。他在試驗之前,先取出一片竹子,用顯微鏡一看,高興得跳了起來。于是,把炭化后的竹絲裝進玻璃泡,通上電后,這種竹絲燈泡竟連續(xù)不斷地亮了1200個小時!
這下,愛迪生終于松了口氣,助手們紛紛向他祝賀,可他又認真地說道:“世界各地有很多竹子,其結(jié)構(gòu)不盡相同,我們應(yīng)認真挑選一下!”
助手深為愛迪生精益求精的科學態(tài)度所感動,紛紛自告奮勇到各地去考察。經(jīng)過比較,在日本出產(chǎn)的一種竹子最為合適,便大量從日本進口這種竹子。與此同時,愛迪生又開設(shè)電廠,架設(shè)電線。過了不久,美國人民便用上這種價廉物美,經(jīng)久耐用的竹絲燈泡。
竹絲燈用了好多年。直到1906年,愛迪生又改用鎢絲來做,使燈泡的質(zhì)量又得到提高,一直沿用到今天。
當人們點亮電燈時,每每會想到這位偉大的發(fā)明家,是他,給黑暗帶來無窮無盡的光明。1979年,美國花費了幾百萬美元,舉行長達一年之久的紀念活動,來紀念愛迪生發(fā)明電燈的xx周年。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于美國俄亥俄州米蘭鎮(zhèn),逝世于美國新澤西州西奧蘭治。發(fā)明家、企業(yè)家。
愛迪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利用大量生產(chǎn)原則和電氣工程研究的實驗室來進行從事發(fā)明專利而對世界產(chǎn)生重大深遠影響的人。他發(fā)明的留聲機、電影攝影機、電燈對世界有極大影響。他一生的發(fā)明共有兩千多項,擁有專利一千多項。愛迪生被美國的權(quán)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9名。
愛迪生發(fā)明燈篇九
愛迪生說:“這是多么容易的測量方法啊,它又準確,又節(jié)省時間,你怎么想不到呢?還去算,那豈不是白白地浪費時間嗎?”
助手的臉紅了。
愛迪生喃喃地說:“人生太短暫了,太短暫了,要節(jié)省時間,多做事情啊!”通過這件小事,我們不僅看到了愛迪生的睿智,更多的是看到了愛迪生惜時間如生命思想,這也是為什么愛迪生能夠吧所有精力集中在試驗上的原因之一吧!
愛迪生在為我們創(chuàng)造出那么多的新型發(fā)明的同時也教會了我們許許多多的的人生道理。
眾所周知,愛迪生未成名之前的生活并不富裕。一次,他的老朋友在街上遇見他,關(guān)心地說:“看你身上這件大衣破得不象樣了,你應(yīng)該換一件新的。”“用得著嗎?在紐約沒人認識我?!睈鄣仙敛辉诤醯鼗卮稹啄赀^去了,愛迪生成了大發(fā)明家。有一天,愛迪生又在紐約街頭碰上了那個朋友?!鞍パ健?,那位朋友驚叫起來,“你怎么還穿這件破大衣呀?這回,你無論如何要換一件新的了!”“用得著嗎?這兒已經(jīng)是人人都認識我了。”愛迪生仍然毫不在乎地回答。
世界聞名的“發(fā)明大王”愛迪生一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小學,不恥下問的習慣被人們認為他是低能兒,而他的學問是靠母親的教導和自修得來的。他的成功,大部分應(yīng)該歸功于母親自小對他的諒解與耐心的教導。
愛迪生從小就對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歡親自去試驗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為止。長大以后,他就根據(jù)自己這方面的興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發(fā)明的工作。他在新澤西州建立了一個實驗室,一生共發(fā)明了電燈、電報機、留聲機、電影機、磁力析礦機、壓碎機等等總計兩千余種東西。愛迪生的強烈研究精神,使他對改進人類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早在1821年,英國的科學家戴維和法拉第就發(fā)明了一種叫電弧燈的電燈。這種電燈用炭棒作燈絲。它雖然能發(fā)出亮光,但是光線刺眼,耗電量大,壽命也不長,很不實用。因此,愛迪生就暗下決心:“電弧燈不實用,我一定要發(fā)明一種燈光柔和的電燈,讓千家萬戶都用得上?!?/p>
他的實驗開始著手于燈絲的材料:用傳統(tǒng)的炭條作燈絲,一通電燈絲就斷了。用釕、鉻等金屬作燈絲,通電后,亮了片刻就被燒斷。用白金絲作燈絲,效果也不理想。就這樣,愛迪生試驗了1600多種材料。一次次的試驗,一次次的失敗,很多專家都認為電燈的前途黯淡。英國一些著名專家甚至譏諷愛迪生的研究是“毫無意義的”。一些記者也報道:“愛迪生的理想已成泡影?!睈鄣仙鎸κ?,面對所有人的冷嘲熱諷,愛迪生沒有退卻。他明白,失敗乃成功之母,每一次的失敗,意味著又向成功走近了一步。
1879年10月,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愛迪生的老朋友麥肯基來看望他。愛迪生望著麥肯基說話時一晃一晃的長胡須,突然眼睛一亮,說:“胡子,先生,我要用您的胡子?!丙溈匣粝乱痪^交給愛迪生。愛迪生滿懷信心地挑選了幾根粗胡子,進行炭化處理,然后裝在燈泡里??闪钊诉z憾的是,試驗結(jié)果也不理想?!澳蔷陀梦业念^發(fā)試試看,沒準還行?!丙溈匣f。這句話深深的觸動了愛迪生,但他明白,頭發(fā)與胡須性質(zhì)一樣,于是沒有采納老人的意見。愛迪生走身,準備為這位慈祥的老人送行。他下意思地幫老人拉平身上穿的棉線外套。突然,他又喊道:“棉線,為什么不試棉線呢?”
麥肯基毫不猶豫地解開外套,撕下一片棉線織成的布,遞給愛迪生。愛迪生把棉線放在在u形密閉坩堝里,用高溫處理。愛迪生用鑷子夾住炭化棉線。準備將它裝在燈泡內(nèi)??捎捎谔炕蘧€又細又脆,加上愛迪生過于緊張,拿鑷子的手微微顫抖,因此棉線被夾斷了。最后,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愛迪生才把一根炭化棉線裝進了燈泡。此時,夜幕正在降臨,愛迪生的助手把燈泡里的空氣抽走,并將燈泡安在燈座上,一切工作就緒,大家靜靜地等待著結(jié)果。接通電源,燈泡發(fā)出金黃色的光輝,把整個實驗室照得通亮。13個月的艱苦奮斗,試用了6000多種材料,試驗了7000多次,終于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但是,這燈究竟會亮多久呢?1小時,2小時,3小時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這盞電燈足足亮了45小時,燈絲才被燒斷。這是人類第一盞有實用價值的電燈。后來1879年10月21這一天被人們定為電燈發(fā)明日,標志著可使用電燈的誕生。
雖然這樣,愛迪生并沒有滿足,他沒有陶醉于成功的喜悅之中,而是給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45小時,還是太短了,必須把它的壽命延長到幾百小時,甚至幾千小時”。
有一天,天氣悶熱,他順手取來桌面上的竹扇面,一邊扇著,一邊考慮著問題。“也許千篇竹絲炭化后效果更好?!睈鄣仙喼笔且姷绞裁礀|西都想試一試。試驗結(jié)果表明,用竹絲作燈絲效果很好,燈絲耐用,燈泡可亮1200小時。經(jīng)過進一步試驗,愛迪生發(fā)現(xiàn)用炭化后的日本竹絲作燈絲效果最好。于是,他開始大批量生產(chǎn)電燈。他把生產(chǎn)的第一批燈泡安裝在“佳內(nèi)特號”考察船上,以便考察人員有更多的工作時間。此后,電燈開始進行尋常百姓家。
后來,人們便一直使用這種用竹絲作燈絲的燈泡。幾十年后,又對它進行了改進,即用鎢絲作燈絲,并在燈泡內(nèi)充入隋性氣體氮或氬。這樣,燈泡的壽命又延長了許多。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這是這種燈泡。在愛迪生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過程當中,愛迪生常對助手說:“浪費,最大的浪費莫過于浪費時間了,人生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
愛迪生發(fā)明燈篇十
愛迪生。
從小就對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歡親自去試驗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為止。這個發(fā)明家有什么樣的故事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愛迪生發(fā)明家的故事,希望對你有用!
愛迪生從小就喜歡用他那與眾不同的大腦袋思考一連串的問題。他看到鐵匠將鐵在熊熊的烈火中燒紅,然后錘打成各式各樣的工具時,就晃著大腦袋提出一個又一個問題:火是什么東西?火為什么會燃燒?火為什么這么熱?鐵在火中被燒之后為什么會發(fā)紅?鐵紅了為什么就軟了?回到家,小愛迪生在自家的木棚里開始了他最初的實驗。他抱來干草,并將其點燃,他想弄明白火究竟是什么。然而,小愛迪生的第一次實驗就引來了一場火災(zāi),將家中的木棚燒掉了。
“
人生。
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用極少的。
時間。
辦更多的事情?!?/p>
“浪費,最大的浪費莫過于浪費時間了?!睈鄣仙χ终f?!叭松虝毫?,要多想辦法,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p>
一天,愛迪生在實驗室里工作,他遞給助手一個沒上燈口的梨形的空玻璃燈泡,說:“你量量燈泡的容量?!彼值皖^工作了。
過了好半天,他問:“容量多少?”他沒聽見回答,轉(zhuǎn)頭看見助手拿著軟尺在測量燈泡的周長、斜度,并拿了測得的數(shù)字伏在桌上計算。由于燈泡是梨形的,不是規(guī)則的現(xiàn)狀。所以,計算燈泡的周長、斜度都十分的困難。他說:“時間,時間,怎么費那么多的時間呢?”愛迪生走過來,拿起那個空燈泡,向里面斟滿了水,交給助手,說:“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馬上告訴我它的容量。助手立刻讀出了數(shù)字。
愛迪生說:“這是多么容易的測量方法啊,它又準確,又節(jié)省時間,你怎么想不到呢?還去算,那豈不是白白地浪費時間嗎?”
助手的臉紅了。
愛迪生喃喃地說:“人生太短暫了,太短暫了,要節(jié)省時間,多做事情啊!”
愛迪生未成名前是個窮工人。一次,他的老朋友在街上遇見他,關(guān)心地說:“看你身上這件大衣破得不象樣了,你應(yīng)該換一件新的。”
“用得著嗎?在紐約沒人認識我?!睈鄣仙敛辉诤醯鼗卮?。
有一天,愛迪生又在紐約街頭碰上了那個朋友。“哎呀”,那位朋友驚叫起來,“你怎么還穿這件破大衣呀?這回,你無論如何要換一件新的了!”
“用得著嗎?這兒已經(jīng)是人人都認識我了?!睈鄣仙匀缓敛辉诤醯鼗卮?。
一個大雪天的夜晚,愛迪生的媽媽突然生病了,爸爸急忙找來醫(yī)生。醫(yī)生說:“你媽媽得了急性闌尾炎,需要開刀做手術(shù)”。那時候只有油燈沒有電燈,油燈的光線很暗,一不小心就會開錯刀。愛迪生突然想起一個好辦法,他把家里所有的油燈全都端了出來,再把一面鏡子放在油燈的后面,讓醫(yī)生順利的做完了手術(shù)。醫(yī)生說:“孩子,你是用你的智慧和聰明救了你的媽媽?!睈鄣仙鴭寢尩氖终f:“媽媽,我要制造一個晚上的太陽?!?/p>
母親。
得了闌尾炎。由于他家境貧困,母親就請求醫(yī)生在家里做手術(shù)。醫(yī)生同意了,但房里光線太暗,醫(yī)生看不清。愛迪生靈機一動。他通過鏡子的反射,把光線聚集到一起,房間立刻亮了,他的母親也得救了!
愛迪生為了搞實驗,往往連續(xù)幾天不出實驗室,不睡覺。實在累得不行了,就用書當枕頭在實驗桌上打個盹。有一天,他的朋友開他得玩笑說:“怪不得愛迪生懂得那么多得發(fā)明,原來他連睡覺都在吸收書里的營養(yǎng)?!?/p>
有一次,到了吃飯的時候,仍不見愛迪生回來,父母親很焦急,四下尋找,直到傍晚才在場院邊的草棚里發(fā)現(xiàn)了他。父親見他一動不動地趴在放了好些雞蛋的草堆里,就非常奇怪地問:“你這是干什么?”小愛迪生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在孵小雞呀!”原來,他看到母雞會孵小雞,覺得很奇怪,總想自己也試一試。當時,父親又好氣又好笑地將他拉起來,告訴他,人是孵不出小雞來的。在回家的路上,他還迷惑不解地問,“為什么母雞能孵小雞,我就不能呢?”
由于愛迪生對許多事情感興趣,他經(jīng)常碰到危險。一次,他到儲存麥子的房子里,不小心一頭栽到麥囤里,麥子埋住了腦袋,動也不能動了。他差一點死去,幸虧被人及時發(fā)現(xiàn),抓住愛迪生的腳把他拉了出來。還有一次,他掉進水里,結(jié)果像落湯雞一樣被人拉了上來。他自己也受驚不小。他4歲那年,想看看籬笆上野蜂窩里有什么奧秘,就用一根樹枝去捅,臉被野蜂蜇得紅腫,幾乎連眼睛都睜不開了。
愛迪生發(fā)明燈篇十一
國外有許多的偉人:愛因斯坦﹑牛頓﹑瓦特……但我卻崇拜另一位——托馬斯·愛迪生,他是一位舉世聞名的美國電學家和發(fā)明家,被譽為“世界發(fā)明大王”。他一生發(fā)明了許許多多的對我們有用的東西如:留聲機、電燈、電話、電報、電影……我今天來介紹愛迪生發(fā)明電燈的故事。
在電燈問世以前,人們普遍使用的照明工具是煤油燈或煤氣燈。這種燈因燃燒煤油或煤氣,因此,有濃烈的黑煙和刺鼻的臭味,并且要經(jīng)常添加燃料,擦洗燈罩,因而很不方便。更嚴重的是,這種燈很容易引起火災(zāi),釀成大禍多少年來,很多科學家想盡辦法,想發(fā)明一種既安全又方便的電燈。1878年愛迪生宣稱要解決電照明的問題。愛迪生經(jīng)數(shù)千次的挫折發(fā)明高阻力白熾燈。改良發(fā)電機。設(shè)計電流新分布法,電路的調(diào)準和計算法。發(fā)明電燈座和開關(guān)。發(fā)明磁力析礦法。12月21日《紐約快報》報道了愛迪生的白熾電燈。12月25日對來自紐約市的3000名參觀者在門羅公園作公開電燈表演。愛迪生成功了。
看了這個故事我懂得了我們要從小學會細心觀察,觀察能積累知識擴寬視野,增長智慧。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觀察對于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在這里,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我們愛科學,人人都努力!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愛迪生發(fā)明燈篇十二
世界聞名的“發(fā)明大王”
愛迪生。
一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小學,不恥下問的習慣被人們認為他是低能兒,而他的學問是靠母親的教導和自修得來的。他的。
成功。
大部分應(yīng)該歸功于母親自小對他的諒解與耐心的教導。
愛迪生從小就對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歡親自去試驗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為止。長大以后,他就根據(jù)自己這方面的興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發(fā)明的工作。他在新澤西州建立了一個實驗室,一生共發(fā)明了電燈、電報機、留聲機、電影機、磁力析礦機、壓碎機等等總計兩千余種東西。愛迪生的強烈研究精神,使他對改進人類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早在1821年,英國的科學家戴維和法拉第就發(fā)明了一種叫電弧燈的電燈。這種電燈用炭棒作燈絲。它雖然能發(fā)出亮光,但是光線刺眼,耗電量大,壽命也不長,很不實用。因此,愛迪生就暗下決心:“電弧燈不實用,我一定要發(fā)明一種燈光柔和的電燈,讓千家萬戶都用得上?!?/p>
他的實驗開始著手于燈絲的材料:用傳統(tǒng)的炭條作燈絲,一通電燈絲就斷了。用釕、鉻等金屬作燈絲,通電后,亮了片刻就被燒斷。用白金絲作燈絲,效果也不理想。就這樣,愛迪生試驗了1600多種材料。一次次的試驗,一次次的失敗,很多專家都認為電燈的前途黯淡。英國一些專家甚至譏諷愛迪生的研究是“毫無意義的”。一些記者也報道:“愛迪生的理想已成泡影?!睈鄣仙鎸κ?,面對所有人的冷嘲熱諷,愛迪生沒有退卻。他明白,失敗乃成功之母,每一次的失敗,意味著又向成功走近了一步。
1879年10月,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愛迪生的老朋友麥肯基來看望他。愛迪生望著麥肯基說話時一晃一晃的長胡須,突然眼睛一亮,說:“胡子,先生,我要用您的胡子?!丙溈匣粝乱痪^交給愛迪生。愛迪生滿懷信心地挑選了幾根粗胡子,進行炭化處理,然后裝在燈泡里??闪钊诉z憾的是,試驗結(jié)果也不理想?!澳蔷陀梦业念^發(fā)試試看,沒準還行?!丙溈匣f。這句話深深的觸動了愛迪生,但他明白,頭發(fā)與胡須性質(zhì)一樣,于是沒有采納老人的意見。愛迪生走身,準備為這位慈祥的老人送行。他下意思地幫老人拉平身上穿的棉線外套。突然,他又喊道:“棉線,為什么不試棉線呢?”
麥肯基毫不猶豫地解開外套,撕下一片棉線織成的布,遞給愛迪生。愛迪生把棉線放在在u形密閉坩堝里,用高溫處理。愛迪生用鑷子夾住炭化棉線。準備將它裝在燈泡內(nèi)??捎捎谔炕蘧€又細又脆,加上愛迪生過于緊張,拿鑷子的手微微顫抖,因此棉線被夾斷了。最后,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愛迪生才把一根炭化棉線裝進了燈泡。此時,夜幕正在降臨,愛迪生的助手把燈泡里的空氣抽走,并將燈泡安在燈座上,一切工作就緒,大家靜靜地等待著結(jié)果。接通電源,燈泡發(fā)出金黃色的光輝,把整個實驗室照得通亮。13個月的艱苦奮斗,試用了6000多種材料,試驗了7000多次,終于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但是,這燈究竟會亮多久呢?1小時,2小時,3小時??。
時間。
一分一秒的過去,這盞電燈足足亮了45小時,燈絲才被燒斷。這是人類第一盞有實用價值的電燈。后來1879年10月21這一天被人們定為電燈發(fā)明日,標志著可使用電燈的誕生。
雖然這樣,愛迪生并沒有滿足,他沒有陶醉于成功的喜悅之中,而是給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45小時,還是太短了,必須把它的壽命延長到幾百小時,甚至幾千小時”。
有一天,天氣悶熱,他順手取來桌面上的竹扇面,一邊扇著,一邊考慮著問題?!耙苍S千篇竹絲炭化后效果更好。”愛迪生簡直是見到什么東西都想試一試。試驗結(jié)果表明,用竹絲作燈絲效果很好,燈絲耐用,燈泡可亮1200小時。經(jīng)過進一步試驗,愛迪生發(fā)現(xiàn)用炭化后的日本竹絲作燈絲效果。于是,他開始大批量生產(chǎn)電燈。他把生產(chǎn)的第一批燈泡安裝在“佳內(nèi)特號”考察船上,以便考察人員有更多的工作時間。此后,電燈開始進行尋常百姓家。
人生。
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p>
一天,愛迪生在實驗室里工作,他遞給助手一個沒上燈口的空玻璃燈泡,說:“你量量燈泡的容量?!彼值皖^工作了。過了好半天,他問:“容量多少?”他沒聽見回答,轉(zhuǎn)頭看見助手正拿著軟尺在測量燈泡的周長、斜度,并拿了測得的數(shù)字伏在桌上計算。他便說:“時間,時間,怎么費那么多的時間呢?”愛迪生走過來,拿起那個空燈泡,向里面斟滿了水,交給助手,說:“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馬上告訴我它的容量。”助手立刻讀出了數(shù)字。
愛迪生說:“這是多么容易的測量方法啊,它又準確,又節(jié)省時間,你怎么想不到呢?還去算,那豈不是白白地浪費時間嗎?”
助手的臉紅了。
愛迪生喃喃地說:“人生太短暫了,太短暫了,要節(jié)省時間,多做事情啊!”通過這件小事,我們不僅看到了愛迪生的睿智,更多的是看到了愛迪生惜時間如。
生命。
思想,這也是為什么愛迪生能夠吧所有精力集中在試驗上的原因之一吧!
愛迪生在為我們創(chuàng)造出那么多的新型發(fā)明的同時也教會了我們許許多多的的人生道理。
眾所周知,愛迪生未成名之前的生活并不富裕。一次,他的老朋友在街上遇見他,關(guān)心地說:“看你身上這件大衣破得不象樣了,你應(yīng)該換一件新的?!薄坝玫弥鴨?在紐約沒人認識我?!睈鄣仙敛辉诤醯鼗卮?。幾年過去了,愛迪生成了大發(fā)明家。有一天,愛迪生又在紐約街頭碰上了那個朋友?!鞍パ健?,那位朋友驚叫起來,“你怎么還穿這件破大衣呀?這回,你無論如何要換一件新的了!”“用得著嗎?這兒已經(jīng)是人人都認識我了?!睈鄣仙匀缓敛辉诤醯鼗卮?。
表面上的光鮮靚麗永遠比不上踏踏實實的做好手上的事情。愛迪生的一生是偉大的一生,不是因為他的著裝華麗,而是因為他的成就卓越。電燈的發(fā)明知識他眾多發(fā)明中的一點,但它帶來的影響卻是無可比擬。
愛迪生發(fā)明燈篇十三
1878年9月,愛迪生開始研究電燈,但由于愛迪生經(jīng)濟問題不得不尋找經(jīng)濟資助,于是成立一家股份公司,以便為實驗帶給經(jīng)濟資助,不久洛雷找到了幾個股東,他們愿意出錢資助愛迪生研究電燈。但愛迪生屢屢失敗,很快用完了五萬美元用完了,一部分股東的信念開始搖動,愛迪生苦苦勸誘,股東們決定再拿五萬美元資助愛迪生。
1879年10月21日,電燈研制成功,他為此試用了接近1600種材料進行試驗,連續(xù)用了45個小時之后這盞電燈的燈絲才被燒斷,這是人類第一盞有廣泛實用價值的電燈,這種電燈有“高阻力白熾燈”、“碳化棉絲燈”多種名稱,用碳化棉絲制成。
1880年,愛迪生派遣助手和專家們在世界各地尋找適用的竹子,有六千種左右,其中日本竹子所制碳絲最為實用,可持續(xù)點亮一千多個小時,到達了耐用的目的,這種燈稱之為“碳化竹絲燈”。
1881年,在巴黎世博會上,愛迪生展出一臺重27噸、可供1200只電燈照明的發(fā)電設(shè)備。
1883年,愛迪生在一次電燈試驗中觀察到在燈泡內(nèi)另行封入一根銅線,認為能夠阻止碳絲蒸發(fā),延長燈泡壽命,經(jīng)過反復試驗,碳絲雖然蒸發(fā)如故,但他卻從這次失敗中發(fā)現(xiàn)碳絲加熱后,銅線上竟有微弱的電流透過,之后這種現(xiàn)象被稱之為“愛迪生效應(yīng)”,19英國物理學家弗萊明根據(jù)“愛迪生效應(yīng)”發(fā)明了電子管。
愛迪生這時心中已有數(shù)。他根據(jù)棉紗的性質(zhì),決定從植物纖維這方面去尋找新的材料。
于是,馬拉松式的試驗又開始了。凡是植物方面的材料,只要能找到,愛迪生都做了試驗,甚至連馬的鬃,人的頭發(fā)和胡子都拿來當燈絲試驗。最后,愛迪生選取竹這種植物。他在試驗之前,先取出一片竹子,用顯微鏡一看,高興得跳了起來。于是,把炭化后的竹絲裝進玻璃泡,通上電后,這種竹絲燈泡竟連續(xù)不斷地亮了1200個小時!
這下,愛迪生最后松了口氣,助手們紛紛向他祝賀,可他又認真地說道:“世界各地有很多竹子,其結(jié)構(gòu)不盡相同,我們應(yīng)認真挑選一下!”
助手深為愛迪生精益求精的科學態(tài)度所感動,紛紛自告奮勇到各地去考察。經(jīng)過比較,在日本出產(chǎn)的一種竹子最為適宜,便超多從日本進口這種竹子。與此同時,愛迪生又開設(shè)電廠,架設(shè)電線。過了不久,美國人民便用上這種價廉物美,經(jīng)久耐用的竹絲燈泡。
竹絲燈用了好多年。直到19,愛迪生又改用鎢絲來做,使燈泡的質(zhì)量又得到提高,一向沿用到這天。
愛迪生發(fā)明燈篇十四
達六千多種。他的試驗筆記簿多達二百多本,共計四萬余頁,先后經(jīng)過三年的時間。他每天工作十八、九個小時。每天清早三、四點的時候,他才頭枕兩、三本書,躺在實驗用的桌子下面睡覺。有時他一天在凳子上睡三、四次,每次只半小時。
開始。大約經(jīng)過五萬次的試驗,寫成試驗筆記一百五十多本,方才達到目的。
眾所周知,托馬斯·愛迪生是一。位偉大的發(fā)明家,他一生總共獲得1093項發(fā)明專利,是實行專利制度以來獲得個人專利最多的人。他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加百分之一的靈感”成為激勵人們勤奮努力的座右銘??梢哉f,愛迪生的貢獻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生活。在他眾多的發(fā)明中,愛迪生認為電燈最重要,但他最鐘愛的是留聲機。下面是電燈發(fā)明的過程:燈是人類征服黑夜的一大發(fā)明。19世紀以前,人們一般用油燈、蠟燭等來照明。在電燈問世以前,人們普遍使用的照明工具是煤油燈或煤氣燈。這雖已沖破黑夜,但仍未能把人類從黑夜的限制中徹底解放出來。只有發(fā)電機的誕生,才使人類能用各色各樣的電燈使世界大放光明,把黑夜變?yōu)榘讜?,擴大了人類活動的范圍,贏得更多時間為社會創(chuàng)造財富。
19世紀初,英國一位化學家制成世界上第一盞弧光燈。但這種光線太強,只能安裝。
在街道或廣場上,普通家庭無法使用。無數(shù)科學家為此絞盡腦汁,想制造一種價廉物美、經(jīng)久耐用的家用電燈的這一天終于來到了。1879年10月21日,一位美國發(fā)明家通過長期的反復試驗,終于點燃了世界上第一盞有實用價值的電燈。從此,這位發(fā)明家的名字,就象他發(fā)明的電燈一樣,走入了千家萬戶。他,就是被后人贊譽為“發(fā)明大王”的愛迪生。
愛迪生是一個異常勤奮的人,喜歡做各種實驗,制作出許多巧妙機械。他對電器特別感興趣,自從法拉第發(fā)明電機后,愛迪生就決心制造電燈,為人類帶來光明。
在地洛帕克街燈火通明。最后,愛迪生把炭化后的竹絲裝進玻璃泡,通上電后,這種竹絲燈泡竟連續(xù)不斷地亮了1200個小時!愛迪生發(fā)明的這種炭絲電燈與以往的電弧燈相比,無疑顯得實用多了。它的出現(xiàn),標志著人類使用電燈的歷史正式開始。然而,這種炭絲電燈亮度不理想,燈絲的制作方法比較復雜,使用的壽命也不是很長。因此,世界各國的科學家都在致力于白熾燈的改進。
在炭絲電燈誕生30年后的1909年,美國通用電器公司的庫里基發(fā)明了以鎢絲做燈絲的電燈泡。這種電燈與炭絲電燈相比,又前進了一步,但由于通電后鎢絲極易變脆,因此它的使用壽命也受到影響。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7766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