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jié)是我們進步的一個重要途徑,可以幫助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并提升自己。要寫一篇完美的總結(jié),我們需要對過去的經(jīng)歷進行全面的回顧。如果你需要寫一篇總結(jié),以下是一些經(jīng)典的范文供你參考。
偉人事跡的心得篇一
朱自清,原名自華,號秋實,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國近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1948年8月12日病逝于北平,年僅50歲。
我眼中的朱自清,是一個真正名副其實的大文豪。他在寫景一文《春》中寫道“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了”。一個“鉆’字,就表現(xiàn)出了春草沖破土層的擠勁。再加上“偷偷地”修飾生動的表現(xiàn)了春草的活力,把春給寫活了。又如《荷塘月色》中用了26個疊詞,如“田田”、“層層”寫荷葉的多、密、重疊相連,“曲曲折折’寫荷塘的輪廓、形態(tài)“淡淡”、“薄薄”寫云霧的輕靈、縹緲,‘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重重”寫荷塘四面樹叢的茂密,“翁翁郁郁”寫樹色的濃重。寫景文是最不好寫的,但是在朱自清先生的筆下,景物都栩栩如生地表現(xiàn)在讀者面前,這也正是我最敬佩朱自清先生的地方。
我眼中的朱自清先生,是一個重視時間的人,正如他在散文《匆匆》一文中所寫?!洞掖摇芬虼吮涣腥肴私贪媪昙壵Z文教材,讀了他的這一篇《匆匆》,老師要求學生們寫讀后感,無數(shù)的學生因為這一篇《匆匆》從而知道時間的重要性,從而珍惜時間。拜讀過他的《匆匆》的所有讀者,都能夠體會到朱自清先生那種重視時間的心情,他那種極度重視時間的心情正赤裸裸地表現(xiàn)在讀者面前,引人深思。
我眼中的朱自清先生,是一位重視親情的人。這一點從他所寫的抒情散文,也是他的代表作——《背影》可以看出來?!侗秤啊窡o論寫人、敘事、抒情都十分平實,但在平實中卻孕育著極為精巧的構(gòu)思?!侗秤啊氛侵熳郧逑壬c父親深厚父子之間的寫照?!侗秤啊冯m然只有一千五百字,卻歷久傳誦,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在學生心目中,“朱自清”三個字已經(jīng)與《背影》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體了。歷年來,只要是父親節(jié),讀者就能聯(lián)想到《背影》,從這一點上足以看出《背影》的影響之大,說明作者朱自清先生的成功之處,把親情描述得如此感人至深。
我眼中的朱自清先生,是一個有骨氣的愛國人士。我國偉大的領(lǐng)袖——毛澤東曾經(jīng)這樣評價朱自清先生:“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lǐng)美國的救濟糧”。我們應(yīng)當寫朱自清頌,他表現(xiàn)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睆拿珴蓶|這一句話中,朱自清先生有骨氣、愛國的優(yōu)秀品質(zhì)就足可見一斑了。
這就是我眼中的朱自清先生,一位真正的大文豪,在他的筆下,無論寫景散文還是抒情散文,總能感染讀者。無論是《匆匆》還是《背影》,總能給學生帶來無限力量。讀他的作品,文如其人,風華從樸素中來,幽默從忠厚中來,腆厚從平淡中來。這就是朱自清先生,他將永遠活在我們讀者心中。
偉人事跡的心得篇二
有一次,魯班奉命建造一座宮殿,工程規(guī)模浩大,工期卻要求很短,而且干到中途,木料又用完了。所有的人都不得不停下來,趕去采木料。魯班也親自起早貪黑地帶領(lǐng)徒弟們一邊上山砍木頭,一邊加緊施工,生怕耽誤了工期。魯班在用斧子砍樹時,覺得又費力,速度又慢,斧子用不了多久就鈍了,還要去磨,能不能造出一種工具來代替斧子呢?這個想法一向縈繞在魯班的心頭。
有一天,他去山上砍木料,山路很陡,他用力抓住兩邊的雜草,吃力地向前行進。當他松開手時,一片茅草葉從他的手指間輕輕滑過,帶來一陣劇痛,他仔細一看,手上留下了一條口子,鮮血正從傷口中滲出。
一片又輕又軟的小草葉,竟能把手指劃破!魯班留意地摘下那片茅草葉,仔細地觀看,發(fā)此刻葉子的邊緣有一排又細又尖的細齒。他試著用葉子在斧柄上拉過,葉子軟軟地歪到一邊了,可還是在斧柄上留下了一條印跡,這給了魯班以啟發(fā)。他興奮得轉(zhuǎn)身就向山下跑,也顧不得身邊的雜草,深一腳、淺一腳地趕回了工地。他找來了一把竹片,把它削薄,又在它的邊緣削刮,在上邊刻出一個個的“牙齒”,用這些齒在木料上來回地拉,果然拉出了一條深深的溝。但只用了幾下,竹片上的齒就被磨平了。
他想,如果用比竹片更堅韌的鐵片來做這些齒,不就能把木頭很輕易地弄斷了嗎!于是魯班拿著這些竹片來找鐵匠,讓鐵匠照著竹片的樣貌打造出幾根帶齒的鐵片來。他又給這些鐵片裝上了木制的柄,于是鋸子就這樣產(chǎn)生了。工匠們用鋸子伐木頭,又快,又省力。魯班和他的徒弟們很快就把木料湊齊,宮殿也如期完工了。
兩千多年過去了,鋸子在工匠們的手中一代代流傳至今,即使是現(xiàn)代化的電鋸,也沒有脫離開魯班發(fā)明的鋸子的基本原理。
偉人事跡的心得篇三
貝爾,就是發(fā)明電話的人。他1847年生于英國,年輕時跟父親從事聾啞人的教學工作,曾想制造一種讓聾啞人用眼睛看到聲音的機器。
1873年,成為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的貝爾,開始研究在同一線路上傳送許多電報的裝置――多工電報,并萌發(fā)了利用電流把人的說話聲傳向遠方的念頭,使遠隔千山萬水的人能如同應(yīng)對面的交談。于是,貝爾開始了電話的研究。
那是1875年6月2日,貝爾和他的'助手華生分別在兩個房間里試驗多工電報機,一個偶然發(fā)生的事故啟發(fā)了貝爾。華生房間里的電報機上有一個彈簧粘到磁鐵上了,華生拉開彈簧時,彈簧發(fā)生了振動。與此同時,貝爾驚奇地發(fā)現(xiàn)自己房間里電報機上的彈簧顫動起來,還發(fā)出了聲音,是電流把振動從一個房間傳到另一個房間。貝爾的思路頓時大開,他由此想到:如果人對著一塊鐵片說話,聲音將引起鐵片振動;若在鐵片后面放上一塊電磁鐵的話,鐵片的振動勢必在電磁鐵線圈中產(chǎn)生時大時小的電流。這個波動電流沿電線傳向遠處,遠處的類似裝置上不就會發(fā)生同樣的振動,發(fā)出同樣的聲音嗎?這樣聲音就沿電線傳到遠方去了。這不就是夢寐以求的電話嗎!
貝爾和華生按新的設(shè)想制成了電話機。在一次實驗中,一滴硫酸濺到貝爾的腿上,疼得他直叫喊:“華生先生,我需要你,請到我那里來!”這句話由電話機經(jīng)電線傳到華生的耳朵里,電話成功了!1876年3月7日,貝爾成為電話發(fā)明的專利人。
貝爾一生獲得過18種專利,與他人合作獲得12種專利。他設(shè)想將電話線埋入地下,或懸架在空中,用它連接到住宅、鄉(xiāng)村、工廠……這樣,任何地方都能直接通電話。這天,貝爾的設(shè)想早已成為現(xiàn)實。
偉人事跡的心得篇四
屈原,一個可與日月爭輝的人,一個為國為民的英雄,也是一部悲壯的史詩!
亂世。
詩
一首離騷,讓天下人知道了帝王權(quán)貴的丑陋;一闕天問,喚醒了天下人沉睡的良知;一曲九歌,傳唱了世間一切可傳唱之事。他的詩詞,沒有李白的灑脫,沒有李清照的婉約,沒有辛棄疾的豪放,但正是他那脫俗的詩詞,讓人領(lǐng)略到了語言的精妙?!办罕稳召鈹橙粼?,矢交墜兮土爭先?!蔽曳路鸶惺艿缴泶?zhàn)甲手拿武器的戰(zhàn)士,抖落厚重的征塵,把戰(zhàn)友的頭顱擱置頸項的慘烈。這是屈原在悲歌,在祈禱。
愛國英雄。
他,懷著報國的理想,帶著滿腹經(jīng)綸來到政治舞臺。這是英雄展示自己的'舞臺。他勵精圖治,大整朝綱,然而,正是他的正直,給他帶來了災禍:蒙受小人禍害,被兩次流放,親友相繼被迫害……但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才造就了這么一位舉世無雙的英雄。
結(jié)局。
然而,他也是人,即使他有卓越的貢獻,脫俗的才華,還是擺脫不了世俗的結(jié)局:他走到汨羅河邊,望著那滔滔的江水,“舉世渾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蒼涼的聲音刺破了黑夜,彌漫在風雨中。萬聲寂靜,星光早已隱藏起來。夜,更加幽寂;風,更加放肆;雨,更加張狂。屈原抱著一塊石頭,縱身跳到水里?!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聲音,在大地上空,久久盤旋。
這難道就是英雄的結(jié)局。
偉人事跡的心得篇五
他12歲隨親戚到美國讀書,之后邊工作邊讀書。他以前做過18份工作,賣過菜刀,賣過汽車,當過餐廳服務(wù)員……在他20歲的時候,他的存款還是零。
一次,他在看車展時,一輛奔馳s600令他艷羨不已,他站在車子旁邊,讓太太給他拍了一張照片,并把這張照片釘在墻上。
之后,他經(jīng)商不斷走向成功。他的助理向他討教成功的經(jīng)驗時,他說:“你要成功的話,就給自己貼個夢想板?!闭f著他從一個牛紙袋里拿出那張自己和奔馳s600的合影,照片上有被釘過的小孔。他之后說,以前一向覺得它實在太貴,不敢想,不敢買,之后,就把它釘在夢想板上,天天看,并朝這個目標奮斗,最終夢想實現(xiàn)了。
他說,一向把夢想貼在自己的房間里,實現(xiàn)一個,收起來一個,放到抽屜里。從小目標到大目標,最后他所定的目標基本上都實現(xiàn)了,此刻他成功了,身價已數(shù)億。他的著作,他的錄音,他的課程資料都被人瘋狂地收藏。他就是當今華人中最著名的'成功學專家陳安之先生。在奮力打拼的道路上,你不妨把自己的夢想貼出來,經(jīng)常激勵自己努力拼搏。當一個人的夢想,思想和行為完全一致的時候,往往會產(chǎn)生極大的力量。
偉人事跡的心得篇六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痹凇稘O父》中,屈原這樣向漁父也向我們解釋著他被無情流放的原因。此時他已顛沛流離多時,身心潦倒不堪,卻仍然驕傲地訴說著自己的“清”、“醒”。
他難道還不明白正是自己孤行到底的“清醒”把他推向了潦倒的邊緣嗎?他當然知道!面對漁父的善告,他再次激昂憤慨地大呼:安能身之察察而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實際上,這是堅守理想的他在告誡疲憊不堪的自己,在鼓勵幾近崩潰的自己!
這不能不讓人以之動容??!屈原,他的一生都在為實現(xiàn)“美政”的理想奔走呼喊,即使遭人排擠,即使被貶流放,即使失意一生,也不改初衷。
偉人事跡的心得篇七
隨著智育的發(fā)展,瓦特對客觀存在的一些事物都發(fā)生了濃厚的興趣,產(chǎn)生了好奇和鉆研之心。這為他以后發(fā)明蒸汽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chǔ)。
在瓦特的故鄉(xiāng)--格林諾克的小鎮(zhèn)于上,家家戶戶都是生火燒水做飯。對這種司空見慣的事,有誰留過心呢?瓦特就留了心。有淮他在廚房里看祖母做飯。灶上坐著一壺開水。開水在沸騰。壺蓋啪啪啪地作響,不停地往上跳動。瓦特觀察好半天,感到很奇怪,猜不透這是什么緣故,就問祖母說什么玩藝使壺蓋跳動呢"。
祖母回答說:"水開了,就這樣。"。
瓦特沒有滿足,又追問:"為什么水開了壺蓋就跳動?是什么東西推動它嗎?"。
可能是祖母太忙了,沒有功夫答對他,便不耐煩地說:"不明白。小孩子刨根問底地問這些有什么意思呢。"。
瓦特在他祖母那里不但沒有找到答案,反而受到了冤枉的批評,心里很不舒服,可他并不灰心。
連續(xù)幾天,每當做飯時,他就蹲在火爐旁邊細心地觀察著。起初,壺蓋很安穩(wěn),隔了一會兒,水要開了,發(fā)出嘩嘩的響聲。摹地,壺里的水蒸汽冒出來,推動壺蓋跳動了。蒸汽不住地往上冒,壺蓋也不停地跳動著,好象里邊藏著個魔術(shù)師,在變戲法似的。瓦特高興了,幾乎叫出聲來,他把壺蓋揭開蓋上,蓋上又揭開,反復驗證。他還把杯子、調(diào)羹遮在水蒸汽噴出的地方。瓦特最后弄清楚了,是水蒸汽推動壺蓋跳動,這水蒸汽的力量還真不小呢。
就在瓦特興高采烈,歡喜若狂的時候,祖母又開腔了:"你這孩子,不知好歹,水壺有什么好玩的,快給我走開!"她漫不經(jīng)心地說。
一七六九年,瓦特把蒸汽機改成為發(fā)動力較大的單動式發(fā)動機。之后又經(jīng)過多次研究,于一七八二年,完成了新的蒸汽機的試制工作。機器上有了聯(lián)動裝置,把單式改為旋轉(zhuǎn)運動,完善的蒸汽機發(fā)明成功了。
由于蒸汽機的發(fā)明,加之英國當時煤鐵工業(yè)發(fā)達,所以英國就成為世界上最早利用蒸汽推動鐵制"海輪"的國家。十九世紀,開始海上運輸改革,一些國家進入了所謂的"汽船時代"。從此,船只就行駛在茫茫無際的海洋上了。隨之而來,煤礦、工廠、火車也全應(yīng)用了蒸汽機。體力勞動解放了,經(jīng)濟發(fā)展了。這不能不說是蒸汽機發(fā)明的成果。當然也是蒸汽機的發(fā)明家瓦特的功勞。因此,瓦特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瓦特的一生充滿著艱苦和斗爭,他走過的道路是多么坎坷不平啊。他在艱苦和坎坷中為人類造了福,為人類前進,開辟了新的里程。瓦特十分重視學習和實踐。學習,豐富了他的智慧;實踐,結(jié)出了豐碩的成果。
偉人事跡的心得篇八
愛迪生是美國著名的科學家和發(fā)明家,因為他有電燈、留聲機、電影和蓄電池等一千多種發(fā)明成果,所以人們稱他為“發(fā)明大王”、“魔術(shù)師”。
愛迪生最大的功績是發(fā)明了電燈,然而在他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中,最引起當時社會震驚的,莫過于留聲機了。在1877年秋天,愛迪生發(fā)明的留聲機轟動了整個紐約,各家報館的新聞記者,像潮水般地涌來報道這一特大新聞。這一發(fā)明一經(jīng)傳出,激起當時社會急速而巨大的狂熱達數(shù)月之久,鐵路特開專車前去參觀,許多人開始不相信這個發(fā)明,疑心他是先在里面藏了個什么會說話的東西騙人的,有個教堂的主教用最高速度對著收音盤背誦《圣經(jīng)》中的一串專門名詞,當這些名詞一字不漏的從機器中重復出來時,人們才相信這東西確實不是虛假的,并且齊聲稱奇,報紙把留聲機稱之為19世紀的奇跡。
然而,愛迪生這項著名的發(fā)明構(gòu)思,卻是幸福的偶然性促成的。
一次,愛迪生一人在靜靜的實驗室里研究改善在紙帶上打印符號的電報機。這時,電報機內(nèi)的一種單調(diào)的聲音吸引了他。在試圖排除這種聲音時,愛迪生出乎意料地發(fā)現(xiàn),這是紙帶在小軸的壓力下發(fā)出的聲音。在改變小軸的壓力時,聲調(diào)的高度也隨之變化。這就使他產(chǎn)生了一個念頭:借助運動載體上深度不同的溝道來記錄和回收聲音。
無獨有偶,愛迪生在另一次試驗電話的時候,發(fā)現(xiàn)傳話筒里的膜板,隨話聲而震動。他找了一根針,豎立在膜板上,用手輕輕按著上端,然后對膜板講話。實驗證明,聲音愈高,顫動愈快;聲音低,顫動就慢。這個發(fā)現(xiàn),更奠定了他發(fā)明留聲機的決心。
幾天后,愛迪生就畫出了草圖,并立即和助手干起來。留聲機的主要部件,是一個金屬圓筒,圓筒邊上刻有螺旋槽紋,把它按在一根長軸上,長軸一頭裝著曲柄,搖動曲柄,圓筒就會相應(yīng)地轉(zhuǎn)動。此外,還有兩根金屬小管,管的一頭裝有一塊中心有鈍頭針尖的膜板。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改造,世界上第一臺留聲機誕生了。愛迪生回憶說:“我大聲說完一句話,機器就回放我的聲音。我一生從未這樣驚奇過。”
偉人事跡的心得篇九
1997年,著名天文學家泰森博士在看完《泰坦尼克號》之后,特意給他去信,指出在影片結(jié)尾,男女主角生離死別之時,女主角rose抬起淚眼,仰望星空,看到的背景是錯的。當時,為了體現(xiàn)主人公悲涼的心境,天空中展示的是一片陰云包裹之下的慘淡星光。泰森博士經(jīng)過仔細考察,給出的答案是:1912年4月15日凌晨4∶20左右,泰克尼克號沉沒位置的海域,夜空很晴朗,沒有云,也沒有月亮,天上亮晶晶一片,還能看到北斗七星。
卡梅隆收到泰森博士的糾錯信之后,一度很為難。糾錯吧,片子已經(jīng)在世界各地公映了,沒必要將所有拷貝收回來重新制作,但影片內(nèi)容牽涉到真實歷史,這個“穿幫”境頭,委實又有些錯得離譜,與自己的執(zhí)導風格也不相符。不過,卡梅隆畢竟是卡梅隆,不久后,他誠懇地向泰森請教,并且弄到了一張當時的準確星空圖。十五年之后,當3d版《泰坦尼克號》上映之前,卡梅隆特意向媒體公布了這一細節(jié),并且向大家表示:這將是一部完美的影片,觀眾除了可以充分享受身臨其境的3d效果,還能看到修正后的美麗夜空,重溫真實的歷史,彌補當年的遺憾。這條消息經(jīng)過無數(shù)傳媒轉(zhuǎn)載,很快成為熱門話題。
這就是卡梅隆,利用“穿幫”,不僅巧妙地修正了瑕疵,更秀了一把他一絲不茍的認真態(tài)度,還為3d版《泰坦尼克號》的上映,打了一個絕妙的廣告。
偉人事跡的心得篇十
1976年1月8日九時五十七分,這是一個令中華民族永遠都無法遺忘的時刻,無論是過去,現(xiàn)在還是將來,這都將是一個沉痛的日子,為中國人民服務(wù)鞠躬盡瘁而貢獻了全部一切的周恩來總理,已經(jīng)太累、太累了,他永遠的離開了深深愛著他的人民。
當時的聯(lián)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站出來,在聯(lián)合國大廈門前的臺階上發(fā)表了一次極短的演講,總共不過一分鐘。他說:“為了悼念周恩來,聯(lián)合國下半旗,這是我決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她的金銀財寶多得不計其數(shù),她使用的人民幣多得我們數(shù)不過來??墒撬闹芸偫頉]有一分錢存款!二是中國有10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周總理沒有一個孩子。你們?nèi)魏螄业脑?,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條,在他逝世之日,總部將照樣為他降半旗?!闭f完,他轉(zhuǎn)身就走,廣場上外交官各個啞口無言,隨后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在周總理的一生中,似乎從來都沒有自己。只有他必須為之不懈奮斗的事業(yè),這是責任,是義務(wù)。雖然我們并沒有與這樣的偉人生活在同一個時代,雖然,我們無法感受到在那樣的烽火歲月中的驚心動魄,無法體味到那樣的艱苦掙扎,但我們又是如此的幸運,我們能夠享受到由先輩們用血的代價換來的安定生活,可以從回憶中去接近那高尚、完美的靈魂。
一代偉人周恩來在自己45歲生日之際寫下了著名的《我的修養(yǎng)要則》:
一、加緊學習,抓住中心,寧精勿雜,寧專勿多;。
二、努力工作,要有計劃,有重點,有條理;。
四、要與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確的思想意識作原則上堅決的斗爭;。
五、適當?shù)匕l(fā)揚自己的長處,具體地糾正自己的短處;。
六、永遠不與群眾隔離,向群眾學習,并幫助他們。過集體生活,注意調(diào)研,遵守紀律;。
七、健全自己身體,保持合理的規(guī)律生活,這是自我修養(yǎng)的物質(zhì)基礎(chǔ)。
偉人事跡的心得篇十一
您生于貧苦農(nóng)民家里,卻為了人民革命多次才終于在辛亥革命時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華民國。您做到了常人所不能及的事情,您是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國國民黨創(chuàng)始人,三民主義的倡導者。您還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資產(chǎn)階級政黨-中國同盟會。您領(lǐng)導的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您推翻了中國20xx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使人民獲得了民主和自由。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墒悄⒉幌褚酝慕y(tǒng)治者一樣驕傲自滿,反而卻總是為人民著想。
有一次,您身穿便服,到參議院出席一個重要會議。然而,大門前執(zhí)勤的衛(wèi)兵,見您衣著簡單,便攔住您,并厲聲叫道:“今天有重要會議,只有大總統(tǒng)和議員們才能進去,你這個大膽的人要進去干什么?快走!快走!”否則,大總統(tǒng)看見了會動怒,一定會懲罰你的'!”您聽罷,不禁笑了,反問道,“你怎么知道大總統(tǒng)會生氣的?”一邊說著,一邊出示了自己的證件。衛(wèi)兵一看證件,才知道這個普通著裝的人竟是大總統(tǒng)。驚恐之下,衛(wèi)兵撲倒在地,連連請罪。您卻原諒了他,不嚴厲懲罰他。
我卻不是這樣。有一次,我去找組長背書,他說不用背??墒堑诙炖蠋焼柶饋頃r,他卻說我們都不肯背。我十分氣憤,一下課就和他吵起來。一連吵了好幾天,最終媽媽勸說了一下午我才消了氣??吹侥@樣做,我由衷地佩服您。
現(xiàn)在,由于您推翻了封建王朝,我們再也不用飽受列強的凌辱。再也不用簽訂喪國條約,列強也不敢欺負我們。而且中國的科技比清朝發(fā)展很多,不會像清朝一樣很落后。中國也漸漸強大了起來。要不是您,我們現(xiàn)在還在封建王朝昏暗的統(tǒng)治下,見不到光明。
您的光輝業(yè)績永遠照耀著我們,我們永遠懷念您。
偉人事跡的心得篇十二
4、人的價值是由自己決定的。――盧梭。
6、人間沒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沒有永恒的冬天。――艾青。
9、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愛迪生。
11、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華羅庚。
12、學習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魯迅。
13、形成天才的決定因素應(yīng)該是勤奮。――郭沫若。
14、燧石受到的敲打越厲害,發(fā)出的光就越燦爛。――盧梭。
15、天才出于勤奮。――高爾基。
16、聰明出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華羅庚。
17、在命運的顛沛中,最可以看出人們的氣節(jié)。――莎士比亞。
18、人生就像奕棋,一步失誤,全盤皆輸。――弗洛伊德。
19、生活的道路一旦選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決不回頭。――左拉。
20、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狄德羅。
21、冬天已經(jīng)到來,春天還會遠嗎?――雪萊。
22、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臧克家。
23、努力學習,勤奮工作,讓青春更加光彩。――王光美。
26、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莊周。
27、疼痛的強度,同自然賦于人類的意志和剛度成正比。――武者小路實篤。
28、誰要是游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永遠是一個奴隸。――歌德。
29、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能力。――卡萊爾。
31、人生最終的價值在于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亞里士多德。
32、天才就是最強有力的牛,他們一刻不停地一天工作十八小時。――勒南。
35、只有剛強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戰(zhàn)斗的人,才能取得勝利。――歌德。
37、人才進行工作,而天才則進行創(chuàng)造。――舒曼。
38、勤勞遠比黃金可貴。――薩迪。
39、從不為艱難歲月哀嘆,從不為自己命運悲傷的人,的確是偉人。――塞內(nèi)加。
40、如果我堅持什么,就是用大-炮也不能打-倒我。――巴浦洛夫。
41、希望是附麗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魯迅。
42、開創(chuàng)偉大事業(yè)的是天才,完成偉大事業(yè)的是辛苦。
43、無論何人,若是失去耐心,就是失去靈魂。――培根。
44、天才不是別的,而是辛勞和勤奮。――比豐。
45、人生有兩出悲?。阂皇侨f念俱灰,另一是躊躇滿志。――蕭伯納。
46、自己活著,就是為了使別人活得更美好。――雷鋒。
47、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
48、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文天祥。
49、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魯迅。
51、過去屬于死神,未來屬于你自己。――雪萊。
偉人事跡的心得篇十三
曹操在官渡之戰(zhàn)前各方面均處于劣勢地位。一天,聽說袁紹的謀士許攸來訪,他竟顧不得衣服,打著赤腳慌忙出門迎接,對許攸十分尊重。許攸被曹操的誠心感動,用心為曹操出謀劃策,幫了曹操大忙。然而,曹操也吃過不講禮節(jié)的虧。當他志得意滿、一帆風順時,西川的張松前來獻圖,曹操當時態(tài)度傲慢,給張松留下了“輕賢慢士”的壞印象。張松臨時改變主意,把本來要獻給曹操的西川地圖,轉(zhuǎn)而獻給了劉備。這對曹操來說,不能不算一大損失。
分析:曹操的故事,說明了以禮待人的重要性。不管對方是誰,都應(yīng)以禮對待,這是對對方的尊重。只有你對待別人有禮、別人才會還同樣的禮貌。
適用話題:禮貌、人才、幫忙。
偉人事跡的心得篇十四
01老子:治大國若烹小鮮。
02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03孫子: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04司馬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05霍去?。盒倥礈纾我约覟??
06諸葛亮:鞠躬盡力,死而后已。
07李世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08魏征: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09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11岳飛: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怕死,天下定矣。
12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3孫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偉人事跡的心得篇十五
為了我的.寒假過的更加充實,放假當天,我就跟媽媽一起去了書店,買了一本《名人故事》。那些歷史中的名人志士,總是能夠引起我無限的遐想。讀完這本書后,最吸引我的名人故事是——善于納諫的李世民。
李世民手下有一個大臣叫做魏徽,他常把自己的意見毫無顧忌的向唐太宗陳述,所以有時難免會戳到唐太宗的痛處。有一次,唐太宗正在后宮把玩一只鷂鷹,遠遠看見魏徽走來,趕緊把鷂鷹藏在懷里,沒想到魏徽剛走,鷂鷹就被捂死了。沒多久,唐太宗終于忍受不了這種情緒,于是每當見到魏徽時,就立馬走開,并對長孫皇后說:“總有一天,我要殺死那個人!”
長孫皇后是一位飽讀詩書的智慧女性,她什么也沒有說,而是換上了一套莊重的衣服,跪拜在李世民面前說到:“如果帝王身邊只剩下阿諛奉承的臣子,那么這個帝王一定不是一個賢明圣主,如今皇上身邊有魏徽這樣的人,皇上應(yīng)該感到高興才對啊!”唐太宗恍然大悟,從此以后,唐太宗更加鼓勵身邊的人大膽進言。至此往后,國家國盛昌隆,百姓安居樂業(yè),而唐太宗也成為了歷史上著名的一代明君。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偉人事跡的心得篇十六
1854年,英、俄在克里米亞開戰(zhàn),南丁格爾親自奔赴前線。她替?zhèn)麊T清洗、清毒、包扎、按時換藥、改善伙食,還經(jīng)常跪在地上擦洗地板,洗滌傷員帶血的衣褲。每一天晚上她都要提一盞燈,在4公里的巡診線上,挨個查看病情,給傷員唱歌,送去安撫和愛心,從無間斷。為此,她經(jīng)常每一天工作20小時以上,累得頭掉光仍然堅持不懈。由于她的努力,傷員的死亡率從60%降為0·3%。之后,直到英、俄停戰(zhàn),最后一名士兵離開戰(zhàn)場,她才回到家園。英國人民為她立起了手持油燈的巨型銅像,“提燈女郎”南丁格爾被稱為“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女人”正是她對醫(yī)護工作的盡心盡職,才改變了整個世界對護士的看法。
分析:南丁格爾奉獻出了自己的時間與愛心,從而改變了整個世界對護士的看法。由此可見,個人的力量并不微小,關(guān)鍵看你愿意付出多少。
適用話題:奉獻、堅持、敬業(yè)。
偉人事跡的心得篇十七
1958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數(shù)學力學系,1984年晉升為教授,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5年加入九三學社,2002年2月1日獲得200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shù)獎,陳嘉庚科學獎獲得者。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7916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