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月相教學設計(匯總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10 16:28:03
觀察月相教學設計(匯總19篇)
時間:2023-12-10 16:28:03     小編:FS文字使者

在繁忙的現(xiàn)代社會中,我們需要學會處理各種復雜的情況。通過總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為個人的成長找到突破口。借助下面這些總結案例,相信大家可以更好地掌握總結的要領和技巧。

觀察月相教學設計篇一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觀察物體例1與做一做,練習十六第1、第2、第3題。(教材第68、第70頁)

1、經(jīng)歷探究物體的形狀、位置關系和交換過程,體會到從不同角度觀察到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2、會辨認簡單物體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的形狀,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察能力。

3、憑借動手操作,發(fā)展空間觀念和合作意識。

會辨認簡單物體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的形狀,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察能力。

體會到從不同角度觀察到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寫上不同文明用語的大正方體,實物數(shù)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感知

1、教師拿出寫了文明詞語的正方體。

指名不同方向的學生說。(學生有的說“您好”,有的說“謝謝”,有的說“對不起”。

2、提出質疑:為什么他們向我們介紹得不一樣呢?誰說的正確的?你能說說他們分別是從那一面觀察嗎?(板書:前面 后面 側面)

教師指出:側面有兩個不同的方向,左面看到我們稱為左側面,右面看到的我們稱為右側面。

3、揭示課題:雖然是看到同一個正方體但是因為觀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每個面的文明詞也就不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談話引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初步感知、體驗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1、構建新知。

(1)本位觀察:

談話:(出示玩具熊貓)這是什么?

老師為每一組同學也準備了一只熊貓,請每個同學仔細觀察,你看到了這只熊貓的哪一面,是什么樣子?(出示從正面、左側面、右側面、背面拍攝的熊貓照片。)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和黑板上的哪張照片是一樣的?

生1:我從正面看,和第一幅圖是一樣的。

生2:我從右側面看,和第三幅圖是一樣的。

生3:我看到它的圓圓的尾巴,和第四幅圖是一樣的

生4:我從左側面看,和第二幅圖是一樣的。

(2)換位觀察:

生1:我現(xiàn)在看到的是側面,剛才看到是前面。

生2:我現(xiàn)在看到的是背面,剛才看到是側面。

質疑:為什么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和剛才不一樣呢?這是怎么回事?(學生討論,交流。)

生1:我們繞了一圈。

生2:我們繞了一圈,我們一大組的同學位置都改變了。

小結:對!原來我們換了座位,位置發(fā)生了變化,觀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熊貓的形狀也不一樣了。

(3)情感交流:

教師:看過之后,你都想對熊貓說些什么?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熊貓”,再交換位置,進行觀察,這樣的設計符合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充分體現(xiàn)《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的理念。

2、連一連(完成教材第68頁“做一做”)。

三、鞏固新知。

1、說一說。(完成教材“練習十六”的第1題)

小動物們用照相機幫大象拍照,(出示動物拍照圖)這四張照片分別是誰拍的呢?(指名學生說一說。)

2、連一連。(完成教材“練習十六”的第3題)

3、猜一猜。(完成教材“練習十六”的第2題)

學生填寫,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展學生的思維,還給學生一個開放的空間,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看到自己的成果,體驗到創(chuàng)新的樂趣,進一步激發(fā)了他們的探究意識。

四、課堂小結:

說一說,今天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學生積極發(fā)言。

觀察物體

側面 正面 后面

觀察月相教學設計篇二

教科書第41頁例5及相應的課堂活動。

1在實際觀察活動中,知道從不同的位置看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一樣的。

2會辨認從正面、側面和后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辨認從正面、側面和后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1教師準備。

數(shù)碼相機,布娃娃玩具等。

25個學生一組,一個學生坐中間,其他的四個學生圍坐在這個學生四周,選一個學生做組長。

一、引入課題。

出示從正面、背面和側面拍的老師的照片。學生辨認,學生肯定能認出正面或側面的老師照片,對背面的老師照片也許能辨認出來,也許不能辨認。如果學生能辨認,就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辨認出來的;如果不能辨認,就按以下的方案組織教學。

教師:其實,這張照片也是老師的照片,為什么都是老師的照片,有些照片小朋友認不出來呢?很簡單,老師是從不同的角度拍的照片,從不同的角度拍出來的照片是不一樣的,你們想知道它們哪些地方不一樣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

板書課題。

二、教學例5。

教師:什么叫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呢?我們來看看圖上的這些小朋友。

出示例5圖。

教師:誰能說一說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這些小朋友圍坐在四周給中間的一個小朋友畫像。

教師:這些小朋友圍坐在中間這個小朋友的四周,猜猜他們看到的中間這個小朋友是一樣的嗎?學生可能回答,看到的中間這個小朋友不一樣。

指導學生說自己看到的,教師適時作一些追問。如前面的學生說“我看到了他的臉、眼睛、鼻子和嘴”,教師馬上追問后面的學生“你能看到這個小朋友的臉、眼睛、鼻子和嘴嗎?”當?shù)玫椒穸ǖ拇饛秃?,教師再追問:“那么你看到了什么?”讓學生說出“我看到了他的后腦勺”。

學生交換后再次觀察,發(fā)現(xiàn)看到的樣子是不一樣的。

教師:我們再交換一下角色,讓中間這個小朋友來觀察一下,四周的小朋友選一個到中間去做被觀察的小朋友。

學生交換后再次觀察,直到每個小朋友都有感性經(jīng)驗為止。

教師:從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指導學生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是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小朋友的樣子不一樣。

教師:哪些不一樣?能向你的同桌描述一下你從正面、側面和后面看到的小朋友的樣子嗎?

學生描述時,可能描述不清楚。

教師:大家都感覺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小朋友不一樣,但總是說不清楚,怎么辦呢?這里我們帶有相機,我們在不同的位置把小朋友的樣子照下來就好看了。

教師從不同的角度給中間這個小朋友拍照,拍一張拷一張在電腦上演示出來,并注明在哪個位置照的。有相機的學生也可以和老師一起照。

讓學生看著屏幕上的照片說出“從前面照出小朋友的臉,從后面照出小朋友的后腦勺,從側面照出小朋友的半張臉?!?/p>

學生相互指。

教師:根據(jù)我們剛才觀察的經(jīng)驗,你能判斷下面哪幅畫是前面這個小朋友畫的?哪幅是側面這個小朋友畫的?哪幅是后面這個小朋友畫的?把這些小朋友和他們畫的畫線連起來。

學生連線后,抽一個小朋友的作業(yè)在。

上展示,并且讓這個學生說一說自己這樣連線的理由,全班集體訂正。

三、鞏固練習。

教師:請同學們翻開書第41頁,這兒有一個課堂活動。大家能看懂這個活動的要求嗎?請小組長組織你們小組按這個課堂活動的要求進行活動。

小組長組織學生按圖上的要求進行活動,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學生匯報自己看到的結果。

教師:對了,和我們剛才觀察的結果一樣,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布娃娃的樣子是不一樣的,從正面看到布娃娃的臉,從后面看到布娃娃的后腦勺,從側面看到布娃娃的半張臉。

出示第44頁第6題玩具火車頭圖。

每個小組討論。

引導學生回答第一幅圖是從前面拍攝的,因為能看到火車玩具的正面;第二幅圖是從后面拍攝的,因為看到的是火車玩具的后面,第三幅圖是從側面拍攝的,因為看到的是火車玩具的側面。

教師:從中同學們發(fā)現(xiàn)什么?

指導學生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是:看到物體的哪一面,就是在物體的哪一面拍攝的。

教師:對,只有在物體的前面才能拍攝到物體的正面,也只有在物體的側面才能拍攝到物體的側面,也只有在物體的后面才能拍攝到物體的后面。

四、課堂小結。

教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些什么?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問題?說出來大家?guī)湍憬鉀Q。

五、課后作業(yè)。

觀察月相教學設計篇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活動,體驗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從一個位置觀察物體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

2、知道物體的正面、側面、上面,能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的過程,通過實物體驗,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最多只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觀察興趣,使學生帶著積極的情感去觀察。

重難點: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的過程,通過實物體驗,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

教學準備:每個小組一個長方體紙箱,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你們喜歡動物嗎?說說你喜歡的動物是什么?

生:小貓,小狗…。

師:淘氣,笑笑也喜歡動物,今年暑假他倆帶著機靈狗去動物園玩了,在動物園見過這樣一頭大象。(課件出示)淘氣說:“大象長著長長的鼻子,兩只耳朵像蒲扇”。笑笑說:“大象是兩根柱子頂個門,門上有條擺來擺去的長鞭”。機靈狗說:“大象是四根柱子上有一座墻壁”。(課件演示他們看到的圖像)。

師提問:他們看到的是同一頭大象,為什么他們的說法卻不一樣呢?

預設學生可能說到:

生1:因為觀察時站的位置不一樣,所以看到的樣子也就不一樣。

生2:因為他們站的方向不同,所以看到的形狀就不同。

生3:因為他們觀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結果也不一樣。

師:你們真是會觀察的孩子,同一頭大象,由于他們站的位置不同,出現(xiàn)了看到的樣子不一樣的這種情況。

(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1、體驗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師:首先來觀察桌子上的長方體,請看觀察的要求:

(1)坐姿要端正,眼睛只能直直的看。

(2)不能亂動長方體。

(3)觀察完后和你組內(nèi)的小朋友說說你看到長方體的面是什么形狀?

(4)說完后心里記住你剛才看到的形狀。

小組同學觀察長方體,師行間巡視。

師:現(xiàn)在咱們換個位置來觀察,每個人按順時針方向移動一個位置,還是按上面的要求繼續(xù)觀察。

師引導以以小組做示范怎樣移動位置,然后其他小組在移動。

生觀察。

師提問:哪個同學來說說你兩次觀察到的面分別是什么形狀?

生1、兩次都是長方形。

生2、一次看到是長方形,一次看到是正方形。

師:大家觀察到形狀出現(xiàn)了這樣的兩種情況。一種是兩次觀察的結果一樣,一種是不一樣。也可以說可能是相同的,可能是不同的。

師:現(xiàn)在咱們再換個位置來觀察,又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結果呢?

生匯報:也是出現(xiàn)了兩種情況。

繼續(xù)體驗:

師:大家觀察長方體,觀察到的結果出現(xiàn)了這樣兩種情況,現(xiàn)在咱們來觀察講桌。是不是還是出現(xiàn)這樣的兩種情況呢?找同學上臺觀察,并說說自己觀察到的結果。

師:在不同位置上觀察物體,結果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小組討論討論。

小組匯報:可能這樣說:

在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有時相同,有時不同。

師:有時相同,有時不同,用數(shù)學語言可以說成是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

課件出示: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師:現(xiàn)在來判斷,在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這個結論正確嗎?

生:不正確,應該說成是可能是不同的。

過渡:剛才大家通過親自觀察、討論,得出了這樣有價值的結論,老師真為你們高興。

2、體驗在同一個位置,最多只能看到三個面。

師:現(xiàn)在大家來猜一猜,在一個位置觀察物體,最多能看到物體的幾個面?

生猜:可能出現(xiàn)1個,2個、3個、4個…。

接下來繼續(xù)用你們的火眼晶晶觀察眼前的長方體,驗證一下誰的猜測是正確的?請看這次觀察的要求:

(1)坐姿要端正,眼睛只能直直的看。

(2)把你看到不同顏色的面記在心里。

找同學匯報:

生:1個。

生:2個。

如果學生看不到三個面,

讓學生站在桌子的四個角處觀察。然后讓學生坐會原位。

通過大家親眼觀察,證實了猜幾個面是正確的。

生:猜3個面得正確。

師:通過剛才的觀察又能得出怎樣一個結論呢?

生:在同一個位置觀察,最多只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

過渡:老師把你們最多能看到的三個面畫在了大屏幕上,大家試著給這三個面取個名字。

3、認一認,正面、側面、和上面。

生嘗試取名??赡苋椋呵懊?、左面、右面、上面。

師:前面也可以教正面,左面和右面用數(shù)學語言歸納為側面。

4、指一指,正面、側面、和上面。

師誰來上臺指一指手指一指講桌的正面、側面、上面。

讓學生換不同的位置指一指。

師提問:為什么同樣一個長方體,正面,和側面一會在這一會在那?

生:因為觀察時站的位置不一樣。

師:看來正面,側面,上面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位置的變化而變化。一般是根據(jù)觀察人的位置而定,觀察者的前面是正面,左右兩邊是側面。

(三)應用新知。

生:愿意。

課件出示:

課堂小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生:我知道了站在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物體的形狀可能不同。

生:在同一個位置觀察物體,最多只能看到物體的3個面。

生:我認識了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觀察月相教學設計篇四

(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12—13頁的內(nèi)容。

1、培養(yǎng)學生初步觀察物體的能力;

2、通過觀察實物,使學生初步體會到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并會進行分辨;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1、培養(yǎng)學生初步觀察物體的能力。

2、體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看到的形狀不同,并能正確辨認。

茶壺、汽車模型、課件。

課件演示《盲人摸象》的故事,導入新課。

1、觀察汽車模型,并和小組同學說說你看到什么部位,是什么樣的。

先讓學生獨立觀察后在小組中討論交流,并說出怎樣判斷他們看到的是第幾幅。

除了從側面、后面觀察物體之外,還可以從什么位置觀察呢。

1、猜一猜:課件演示物體,學生說說是什么物體,從什么位置觀察的。

2、觀察小組中帶來的玩具,說出自己觀察到的,然后交換位置觀察。

3、小組活動:觀察桌面上的茶壺,從不同位置觀察的同學用動作表示出看到的茶壺的形狀。

放一熱水瓶于教室正中,學生圍坐于四周,將自己所看到的熱水瓶的形狀畫出來。

板書:

正面?zhèn)让妗?/p>

上面下面。

觀察月相教學設計篇五

:北師大版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77頁“搭一搭”

(1)能正確辨認從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的形狀,并畫出草圖。(2)能根據(jù)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立體圖形,進一步體會從三個方面觀察就可以確定立體圖形的形狀,能根據(jù)給定的兩個方向觀察到的平面圖形的形狀,確定搭成這個立體圖形所需要的正方體的數(shù)量范圍。

如何引導學生進行空間圖形的平面和立體想象找出被遮擋住的小立方塊。

【小立方體(學生用),大立方體(教師用),比賽記錄紙(每小組一張)。

教學前準備:(學生每四人一組)。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說明

一、從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觀察立體

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的形狀。

1、創(chuàng)設“比賽”情景一開展比賽,激發(fā)學生

(1)觀察由5個小正方體搭成的立體圖形的形狀學習興趣。

(規(guī)則,無遮擋)

(2)想一想,從正面看是什么形狀,從側面、從比較簡單的無遮擋實

上面看呢?又是什么形狀?物入手,發(fā)現(xiàn)實物與觀察到的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

(3)畫一畫

(生單獨畫出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

和想象的立體圖形)創(chuàng)設生與生交流環(huán)境

(4)同組同學交流對比,討論修改后完成比賽記再到師與生交流環(huán)境

錄紙項目一。最終實現(xiàn)交流互動。

(5)各組代表上臺投影展示本組比賽作品。

(6)師:你們畫出的從三個不同方向看到的圖形充分體現(xiàn)學生個性,

與看到的立體圖形符合嗎?說說理由。強調(diào)學生的主體地位。

生:

(7)師:這個立體圖形是個長方體,從正面看和

從上面看或從側面看都沒有被遮擋小立方體,所以

就比較直觀,容易觀察和想象其不同方向的形狀。

2、創(chuàng)設“比賽”情景二

(1)變換成以下的形狀,從不同方向再觀察,

想象它的形狀,并畫出來。

(2)畫一畫從比較簡單的無遮擋實

(生單獨畫出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物觀察進入到有遮擋的

和想象的立體圖形)實物觀察,培養(yǎng)學生空

(3)同組同學交流對比,討論修改后完成比賽記間想象能力。由淺及深

錄紙項目二由直觀到抽象,很符合

(4)各組代表上臺投影展示本組比賽作品。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觀察月相教學設計篇六

1、學生有能夠相互溝通,小組協(xié)作能力。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動手實踐能力。

2、通過自己動手造一張紙,親身體驗紙張的來之不易,養(yǎng)成了節(jié)約用紙的習慣。

3、學生了解古代與現(xiàn)代造紙工藝,產(chǎn)生對祖國璀璨歷史文化的濃厚興趣,有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紙巾、玻璃杯、清水、攪拌棒、棉布、毛巾(或舊報紙),每組1份。學生查找古代造紙工藝(或現(xiàn)代造紙工藝)的資料。

小組合作人員:每組6~8人。組長1名,負責領導組員進行科學實驗和探究性研究。

副組長1名,負責本小組紀律。

一、整個教學過程

1、引入。

古代的造紙工藝(學生以小組匯報交流的形式進行交流)。

學生通過課前查閱有關資料,了解到古代的造紙過程,可以通過小組交流的形式進行資料共享,同時每組派出一個組員到講臺前,閱讀他們小組收集到的資料,全班進行資料共享。

2、授課。

資料共享完成后,引出本節(jié)課的重點。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討論。學生通過對比古代造紙工藝(或現(xiàn)代造紙工藝),可能會聯(lián)想到自己造紙的過程。(給學生一定的想像空間)

教師給予一定評價。

引入書上的造紙過程,教師進行簡單的步驟講解,學生自己動手“造紙”,教師巡回指導。

實驗完畢后,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造的紙怎么樣了,能不能在上面寫上自己的名字。

學生的回答是否定的,可能有一些組造的“紙”很糟糕,不能揭下來。

小組交流討論匯報,各小組組長向全班匯報制造“紙”的過程。(自己認為最成功的地方,還需要改進的地方)

小組互相交流,改進造紙“工藝”,制造出自己滿意的“紙”(薄、厚、均勻的紙)。

教師提出節(jié)約用紙的倡議。

(建議:造一張紙的主要目的是要讓學生在造紙的過程中體驗紙的來之不易,所以教師的教學活動就要圍繞這個目標進行開展。教師在教學的引入中要讓學生交流造紙的材料,再引領學生親身經(jīng)歷制造紙的探究活動中。教師的設計意圖要明確。)

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現(xiàn)在化的造紙廠也這樣造“紙”嗎?引入現(xiàn)代造紙廠的資料(或作為一項課外作業(yè),學生自己查找資料)。

二、學生學習活動過程的追蹤記錄

收集保存學生的作品:制作的“紙”。

觀察月相教學設計篇七

1、通過觀察活動,體驗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從一個位置觀察物體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

2、知道物體的正面、側面、上面,能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的過程,通過實物體驗,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最多只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觀察興趣,使學生帶著積極的情感去觀察。

重難點: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的過程,通過實物體驗,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

每個小組一個長方體紙箱,多媒體課件。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你們喜歡動物嗎?說說你喜歡的動物是什么?

生:小貓,小狗…

師:淘氣,笑笑也喜歡動物,今年暑假他倆帶著機靈狗去動物園玩了,在動物園見過這樣一頭大象。(課件出示)淘氣說:“大象長著長長的鼻子,兩只耳朵像蒲扇”。笑笑說:“大象是兩根柱子頂個門,門上有條擺來擺去的長鞭”。機靈狗說:“大象是四根柱子上有一座墻壁”。(課件演示他們看到的圖像)

師提問:他們看到的是同一頭大象,為什么他們的說法卻不一樣呢?

預設學生可能說到:

生1:因為觀察時站的位置不一樣,所以看到的樣子也就不一樣。

生2:因為他們站的方向不同,所以看到的形狀就不同。

生3:因為他們觀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結果也不一樣。

師:你們真是會觀察的孩子,同一頭大象,由于他們站的位置不同,出現(xiàn)了看到的樣子不一樣的這種情況。

(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1、體驗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師:首先來觀察桌子上的長方體,請看觀察的要求:

(1)坐姿要端正,眼睛只能直直的看。

(2)不能亂動長方體。

(3)觀察完后和你組內(nèi)的小朋友說說你看到長方體的面是什么形狀?

(4)說完后心里記住你剛才看到的形狀。

小組同學觀察長方體,師行間巡視。

師:現(xiàn)在咱們換個位置來觀察,每個人按順時針方向移動一個位置,還是按上面的要求繼續(xù)觀察。

師引導以以小組做示范怎樣移動位置,然后其他小組在移動。

生觀察

師提問:哪個同學來說說你兩次觀察到的面分別是什么形狀?

生1、兩次都是長方形。

生2、一次看到是長方形,一次看到是正方形。

師:大家觀察到形狀出現(xiàn)了這樣的兩種情況。一種是兩次觀察的結果一樣,一種是不一樣。也可以說可能是相同的,可能是不同的。

師:現(xiàn)在咱們再換個位置來觀察,又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結果呢?

生匯報:也是出現(xiàn)了兩種情況。

繼續(xù)體驗:

師:大家觀察長方體,觀察到的結果出現(xiàn)了這樣兩種情況,現(xiàn)在咱們來觀察講桌。是不是還是出現(xiàn)這樣的兩種情況呢?找同學上臺觀察,并說說自己觀察到的結果。

師:在不同位置上觀察物體,結果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小組討論討論

小組匯報:可能這樣說:

在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有時相同,有時不同。

師:有時相同,有時不同,用數(shù)學語言可以說成是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

課件出示: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師:現(xiàn)在來判斷,在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這個結論正確嗎?

生:不正確,應該說成是可能是不同的。

過渡:剛才大家通過親自觀察、討論,得出了這樣有價值的結論,老師真為你們高興。

2、體驗在同一個位置,最多只能看到三個面。

師:現(xiàn)在大家來猜一猜,在一個位置觀察物體,最多能看到物體的幾個面?

生猜:可能出現(xiàn)1個,2個、3個、4個…

接下來繼續(xù)用你們的火眼晶晶觀察眼前的長方體,驗證一下誰的猜測是正確的?請看這次觀察的要求:

(1)坐姿要端正,眼睛只能直直的看。

(2)把你看到不同顏色的面記在心里。

找同學匯報:

生:1個。

生:2個。

如果學生看不到三個面,

讓學生站在桌子的四個角處觀察。然后讓學生坐會原位。

通過大家親眼觀察,證實了猜幾個面是正確的。

生:猜3個面得正確。

師:通過剛才的觀察又能得出怎樣一個結論呢?

生:在同一個位置觀察,最多只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

過渡:老師把你們最多能看到的三個面畫在了大屏幕上,大家試著給這三個面取個名字。

3、認一認,正面、側面、和上面

生嘗試取名。可能取為:前面、左面、右面、上面。

師:前面也可以教正面,左面和右面用數(shù)學語言歸納為側面。

4、指一指,正面、側面、和上面。

師誰來上臺指一指手指一指講桌的正面、側面、上面。

讓學生換不同的位置指一指。

師提問:為什么同樣一個長方體,正面,和側面一會在這一會在那?

生:因為觀察時站的位置不一樣。

師:看來正面,側面,上面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位置的變化而變化。一般是根據(jù)觀察人的位置而定,觀察者的前面是正面,左右兩邊是側面。

(三)應用新知

生:愿意。

課件出示:

課堂小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生:我知道了站在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物體的形狀可能不同。

生:在同一個位置觀察物體,最多只能看到物體的3個面。

生:我認識了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觀察月相教學設計篇八

1.通過觀察、比較,初步體會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合作交流的意識。

體驗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物體的樣子是不同的。

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形狀。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師(談話激趣):小朋友們,你們拍過照片嗎?老師給我們班的一位同學拍了幾張照片,你們想看嗎?(課件顯示女孩的背面照片,通過觀察學生發(fā)現(xiàn):從背面不能確定是誰)

師:從背面看很難確定是誰,我們讓她轉過來看看。(課件顯示女孩的側面照片,學生發(fā)現(xiàn):從側面也不能確定是誰)

師:如果只看一眼立刻就知道她是誰,應該從哪面拍呢?(生:正面)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她的正面,你們要立刻告訴我她的名字,好嗎?

2.師(揭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從不同的方位觀察物體。(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設計意圖:觀察物體是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必要基礎,對于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課始讓學生在猜測中初步感知背面、側面、正面等不同的方位詞,在學生興致勃勃的參與中,自然地把學生帶到新知識的學習中去。

二、合作探究,學會觀察

1.確定自己的位置。

(1)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可愛的機器貓來和大家一起學習,你們歡迎嗎?可是機器貓說了,小朋友們的手不能碰、不能摸,要靜靜地、仔細地觀察。(學生按要求四人一組圍著機器貓坐正)

(2)師:請坐在機器貓前面的同學舉起手,請坐在機器貓后面的同學點點頭,請坐在機器貓左面的同學揮揮手,請坐在機器貓右面的同學鼓鼓掌。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觀察,并通過不同的方式互動,意在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提高他們的學習注意力。

2.明確要求,觀察一個面。

(1)學生獨立觀察后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師指名坐在不同位置的學生匯報交流,在交流的同時,有的學生忍不住扭過頭去看其他學生觀察的那幾個面)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學生通過觀察機器貓的一個面并進行交流,初步感受到從不同的面觀察機器貓是不一樣的。由于低年級學生的好奇心強,忍不住想看看其他人觀察的那幾個面,自然過渡到了下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3.小組合作,觀察四個面。(觀察機器貓的前、后、左、右四個面)

師: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只能看到機器貓的一個面,如果不影響他人觀察,自己又能從不同的幾個面觀察,該怎么辦呢?(學生建議可以讓小組內(nèi)的同學互相換位置觀察)

師:下面就請組內(nèi)的同學互相商量換位置進行觀察,可以多換幾次,爭取把4個面都看到,并把它每個面的樣子記在心里。

(1)小組活動。(教師巡視時指導學生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換座位)

(2)全班交流。

師:每個小朋友都在前、后、左、右四個位置仔細觀察了機器貓,現(xiàn)在老師要考考小朋友們。(課件依次顯示機器貓的四個面,最后四個面同時固定在一個畫面上)

師:這幾照片分別是從機器貓的哪面拍到的呢?(先給學生時間思考,再組織全班交流)

師:通過剛才的觀察,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先互相說一說,接著全班交流,在交流中達成共識: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機器貓的樣子也是不同的)

師(小結):觀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物體的樣子也是不同的。只有把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樣子綜合起來,才能形成對這個物體的全面認識。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還充裕的時間和空間給學生,把課堂變成學生自主地、全方位地交流與合作的“群言堂”。在合作交流中,學生不僅體會到了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部位是不同的,而且能很好地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樣子。此時的課堂呈現(xiàn)一片生機勃勃、有條不紊的學習場面,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思考、主動發(fā)現(xiàn)。學生不僅體會到了觀察物體的方法,而且在小組活動中學會了思考、學會了商量,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合作的意識。

三、鞏固運用,深化提高

1.試一試。

(1)觀察玩具恐龍(課本第67頁例1)。

先指名學生說一說三位小朋友分別在恐龍的什么位置,再交流三幅圖分別是誰看到的。

(2)觀察數(shù)學書(課本第67頁“做一做”)。

先讓學生獨立練習,然后組織全班交流。

2.想一想。

(1)課件出示三名學生觀察茶壺的場景,接著逐一出示茶壺圖片,讓學生思考分別是誰看到的。(先獨立思考、組內(nèi)交流,再組織全班交流)

(2)課件逐一出示茶壺的底面和上面的圖片,讓學生想一想是從哪面觀察到的。

(先讓學生猜想,再拿出茶壺讓學生觀察,驗證猜想是否正確)

3.用一用。

(1)課件依次出示從生活中拍到的具有代表性物體不同的幾個面,讓學生判斷拍的是哪個面,并適時滲透思想教育。(如通過觀察運動員在奧運會上奮勇拼搏的側面照片和高舉五星紅旗的正面照片,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等等)

(2)拓展延伸。(讓學生到生活中去尋找一些物體,仔細觀察并和組內(nèi)的同學交流)

設計意圖:在層層深入的練習中,學生不僅體會到了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樣子是不同的,而且能很好地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形狀。最后的拓展延伸,意在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延伸到課后,實現(xiàn)課堂內(nèi)外的有效統(tǒng)一。

觀察月相教學設計篇九

教科書第41頁例5及相應的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在實際觀察活動中,知道從不同的位置看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一樣的。

2會辨認從正面、側面和后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辨認從正面、側面和后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數(shù)碼相機,布娃娃玩具等。

25個學生一組,一個學生坐中間,其他的四個學生圍坐在這個學生四周,選一個學生做組長。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出示從正面、背面和側面拍的老師的照片。學生辨認,學生肯定能認出正面或側面的老師照片,對背面的老師照片也許能辨認出來,也許不能辨認。如果學生能辨認,就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辨認出來的;如果不能辨認,就按以下的方案組織教學。

教師:其實,這張照片也是老師的照片,為什么都是老師的照片,有些照片小朋友認不出來呢?很簡單,老師是從不同的角度拍的照片,從不同的角度拍出來的照片是不一樣的,你們想知道它們哪些地方不一樣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

板書課題。

二、教學例5。

教師:什么叫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呢?我們來看看圖上的這些小朋友。

出示例5圖。

教師:誰能說一說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這些小朋友圍坐在四周給中間的一個小朋友畫像。

教師:這些小朋友圍坐在中間這個小朋友的四周,猜猜他們看到的中間這個小朋友是一樣的嗎?學生可能回答,看到的中間這個小朋友不一樣。

指導學生說自己看到的,教師適時作一些追問。如前面的學生說“我看到了他的臉、眼睛、鼻子和嘴”,教師馬上追問后面的學生“你能看到這個小朋友的臉、眼睛、鼻子和嘴嗎?”當?shù)玫椒穸ǖ拇饛秃?,教師再追問:“那么你看到了什么?”讓學生說出“我看到了他的后腦勺”。

學生交換后再次觀察,發(fā)現(xiàn)看到的樣子是不一樣的。

教師:我們再交換一下角色,讓中間這個小朋友來觀察一下,四周的小朋友選一個到中間去做被觀察的小朋友。

學生交換后再次觀察,直到每個小朋友都有感性經(jīng)驗為止。

教師:從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指導學生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是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小朋友的樣子不一樣。

教師:哪些不一樣?能向你的同桌描述一下你從正面、側面和后面看到的小朋友的樣子嗎?

學生描述時,可能描述不清楚。

教師:大家都感覺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小朋友不一樣,但總是說不清楚,怎么辦呢?這里我們帶有相機,我們在不同的位置把小朋友的樣子照下來就好看了。

教師從不同的角度給中間這個小朋友拍照,拍一張拷一張在電腦上演示出來,并注明在哪個位置照的。有相機的學生也可以和老師一起照。

讓學生看著屏幕上的照片說出“從前面照出小朋友的臉,從后面照出小朋友的后腦勺,從側面照出小朋友的半張臉?!?/p>

學生相互指。

教師:根據(jù)我們剛才觀察的經(jīng)驗,你能判斷下面哪幅畫是前面這個小朋友畫的?哪幅是側面這個小朋友畫的?哪幅是后面這個小朋友畫的?把這些小朋友和他們畫的畫線連起來。

學生連線后,抽一個小朋友的作業(yè)在。

上展示,并且讓這個學生說一說自己這樣連線的理由,全班集體訂正。

三、鞏固練習。

教師:請同學們翻開書第41頁,這兒有一個課堂活動。大家能看懂這個活動的要求嗎?請小組長組織你們小組按這個課堂活動的要求進行活動。

小組長組織學生按圖上的要求進行活動,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學生匯報自己看到的結果。

教師:對了,和我們剛才觀察的結果一樣,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布娃娃的樣子是不一樣的,從正面看到布娃娃的臉,從后面看到布娃娃的后腦勺,從側面看到布娃娃的半張臉。

出示第44頁第6題玩具火車頭圖。

每個小組討論。

引導學生回答第一幅圖是從前面拍攝的,因為能看到火車玩具的正面;第二幅圖是從后面拍攝的,因為看到的是火車玩具的后面,第三幅圖是從側面拍攝的,因為看到的是火車玩具的側面。

教師:從中同學們發(fā)現(xiàn)什么?

指導學生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是:看到物體的哪一面,就是在物體的哪一面拍攝的。

教師:對,只有在物體的前面才能拍攝到物體的正面,也只有在物體的側面才能拍攝到物體的側面,也只有在物體的后面才能拍攝到物體的后面。

四、課堂小結。

教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些什么?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問題?說出來大家?guī)湍憬鉀Q。

五、課后作業(yè)。

觀察月相教學設計篇十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67頁。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觀察實物,使學生初步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培養(yǎng)學生空間相象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

2.經(jīng)歷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形狀的活動,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3.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教學重點:在實際的觀察活動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教學難點:正確辨認從不同側面(左側面、右側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

每個小組:四本語文讀本(或別的書)、娃娃、從四個不同角度拍攝的四本《語文讀本》的照片、從四個不同角度拍攝的娃娃的照片; 教師:楊桃、從上面拍攝的四本《語文讀本》的照片、從四個不同角度拍攝的學生照片、若干從不同角度拍攝的生活物品照片。

一、激趣導入:同學們認識老師手上的這個水果嗎?對,楊桃。今天老師就要給大家講一個畫楊桃的故事。畫楊桃的故事:一天,美術老師帶來了楊桃讓大家仔細觀察之后把它畫下來,淘氣也畫了一張。同學們看了都笑話他說:這哪是楊桃啊,分明是顆五角星??!老師走過去看了看,不但沒有批評淘氣,還表揚他觀察很仔細,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從楊桃的兩端去觀察,楊桃看起來就像個五角星)楊桃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看到的情況不一樣,那其他物體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看到的情況是不是也不一樣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觀察物體。

二、探究體驗1.活動一:觀察物體找圖片(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看到的情景有時不一樣)。

(1)觀察找照片:在每個小組的桌上都擺了四本語文讀本和一些照片,四位同學坐在不同的位置,請從你的位置仔細觀察,然后把你觀察到的圖像從這些圖片中找出來,放到自己的面前。

(4)請小組長把書和照片收到抽屜里。

2.活動二:根據(jù)照片,判斷拍照角度。

(3)給小動物拍完照片,他們又被門外的小卡車給吸引住了。 三個人從三個不同的角度觀察卡車,這輛卡車在他們?nèi)齻€人的眼里是什么樣的呢?請你與下面對應的圖片連一連。書70頁,完成第一題。 投影訂正后收起書。

3.鞏固練習

(2)換角度觀察:你想從其他的角度去觀察一下娃娃嗎?那我們來個找座位的游戲,請小組長將這四張照片合起來洗一洗,正面朝上隨意的發(fā)給每人一張,然后請大家根據(jù)組長發(fā)的照片找到正確的位置坐下來。三點要注意:1. 娃娃不能移動; 2. 不能看照片背面的數(shù)字提示;3. 找好了手放膝蓋坐好。看看哪一組找的又快又好。 訂正:每個同學是不是找對觀察角度了呢?我們可以這樣檢驗,如果你坐的位置和照片背面的數(shù)字是一樣的就說明你們找對了。翻過來看看吧。四個人全找對了的小組請舉手。

(3)轉娃娃換座位:小娃娃朝一個方向坐累了,請小組長幫幫忙,幫娃娃換個方向,讓他們面向××,現(xiàn)在小娃娃轉方向了,同學們看看自己手上的照片,在觀察一下娃娃,你還能坐在原地不動嗎?想想你該坐在哪?請根據(jù)照片找到相應的座位。 說說你的座位怎么變化了? 還原座位,小組長收起照片和娃娃。

三、鞏固拓展

(2)同學們真聰明,說到大象,汪老師再給同學們講一個摸大象的故事: 從前,有五個盲人,從來沒有見過大象,不知道大象長的什么樣,他們就決定去摸摸大象。第一個人摸到了鼻子,他說:“大象像一條彎彎的管子。”第二個人摸到了尾巴,他說:“大象像個細細的棍子?!钡谌齻€人摸到了身體,他說:“大象像一堵墻?!钡谒膫€人摸到了腿,他說:“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同學們,同樣一頭大象,為什么四個人的說法都不一樣呢?其實把這四個人說的綜合起來才是大象的真正樣子。看來我們在觀察物體時應該從多個角度、全方位的觀察,觀察的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細節(jié),才能比較準確。

觀察月相教學設計篇十一

教學內(nèi)容:

觀看物體——正面、側面和上面(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五冊第86頁的例題,第87頁的“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實際觀看,比較,初步認識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能精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看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并體會站在不同地位觀看長方體或正方體形狀的物體,最多只能同時看到三個面。

2、使學生在觀看辨認、想象等活動中,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3、培養(yǎng)學生觀看物體的興趣,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學習的感情和態(tài)度。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教學難點:

使學生體會站在不同地位觀看長方體或正方體形狀的物體,最多只能同時看到三個面。

德育滲透點:

對學生進行要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幷讓他們知道那些是可回收垃圾,那些是不可回收垃圾。

教學準備:

長方體正方體模型教具和學具,講桌實物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喜歡旅游嗎?(喜歡)假期爸爸媽媽都帶你去過什么地方?(學生自由答)你們真幸福,那么你們?nèi)ミ^方正王國嗎?(沒有)想不想去?(想)今天老師就帶你們?nèi)⒂^參觀方正王國。不過,我們?nèi)ブ耙葴蕚錅蕚洌私饬私馕矬w的正面?zhèn)让嫔厦?。(出示課題——正面?zhèn)让嫔厦妫?/p>

二、觀看實物。

1、觀看講桌,認識正面、側面和上面。

(一)認識正面、側面和上面。

問題:你能指出講桌的正面、側面和上面嗎?(學生舉手發(fā)言)。

師小結:講桌的正面就是前面,側面就是左面和右面,上面就是教師放東西的地方。

同學們準備好了嗎?那我們出發(fā),不一會來到了方正王國的生活大廳,看見方方、正正、飛飛在爭論,出示課本87頁第一題圖(學生舉手回答)。

(二)理解觀察位置不同,看到物體的面就不同。

(a)現(xiàn)在唐老師隨便指一個面,你能很快判斷出它是箱子的哪個面嗎?這回咱們不舉手,搶答!

師從xx一小借來的。

(c)請聽第二題:誰知道我是從xx一小的哪個班借來的?

你們怎么不舉手啦,剛才不是很積極嗎?

沒錯,這個箱子的確是我從xx一小的六(2)班借來的。

小結: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物體的面的個數(shù)往往是不同的,長方形、正方形形狀的物品,最多只能同時看到三個面。

2、觀看插圖,體會在不同地位觀看所看到的面可能是不一樣的。

{出示插圖}一位小朋友和老師在觀看圖書柜,看看青菜老師有什么問題:

你能指出圖書柜的正面、側面和上面嗎?

小結:生活中有些物體的正面、側面是人們商定俗成的,比如剛才觀看的圖書柜,冰箱,我們把它們有門的一面稱為正面;而像長方體、正方體這樣的數(shù)學模型,沒有特別的標識,通常把我們正對著的那個面稱做正面。

三、動手操作。

1、老師指引:你能看到長方體的幾個面?是哪幾個面?分別是什么顏色的?{老師出示長方體模型}下面請大家坐直了觀看這個長方體,說說你看到了這個長方體的幾個面,是哪幾個面?分別是什么顏色的?可以坐著回答。站起來呢,你看到的面還一樣嗎?為什么所觀看到的面不同呢?因為觀看的地位不同,所看到的面也可能是不同的。

反饋:說說在什么地位只能看到長方體的一個面?什么地位能同時看。

到兩個面?什么地位能同時看到三個面?誰愿意上來演示給大家看。

啟發(fā)思考:為什么最多只能看到長方體的三個面?

指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每兩個面都是相對的,看到了上面也就看不到下面,看到了左面也就看不到右面,看到了正面,也就看不到背面,所以最多只能同時看到三個面。

四、鞏固練習,拓展新知。

1、想想做做第4題。

出示插圖:這是個什么物體。它的正面是個什么圖形?它的側面和上面呢?

反饋:正方體的六個面都是正方形。

2、想想做做第5題。

(1)出示插圖,請觀看,這是由兩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拼成的長方體。

請你猜猜從它的正面,側面和上面看,看到的是下面的哪一個圖形?請兩個小組合作,把你們的正方體拼在一塊,看看你們的猜測是否精確。師示范拼,并展示。

(2)出示插圖二,現(xiàn)在我把兩個正方體這樣拼在一起,能說出從正面、側面和上面看到的圖形嗎?然后請猜猜它是干什么用的?(是呀,它就是一個垃圾箱,一個是放可回收垃圾,另一個是放不可回收垃圾的。那你們知道那些是可回收垃圾,那些不可回收垃圾?學生舉手回答)。

3、延伸。

五、全課總結。

今天的旅游愉快嗎?你有什么收獲?對自己的表現(xiàn)滿意嗎?

今天我們在旅途中一起認識了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知道了從不同的地位觀看物體,所看到的面可能是不一樣的。還知道了觀看長方體和正方體形狀的物體時,最多能同時看到三個面。同時也知道了那些是可回收垃圾,那些不可回收垃圾?唐老師對你們今天的表現(xiàn)很滿意,也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出門。謝謝大家??!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觀察月相教學設計篇十二

本節(jié)課在課前我做了很多準備,可以說是很盡心去做這事。但是我認為還有這樣一些不足:

1、剪月相環(huán)節(jié)完全可以放到課上去做,因為學生可以看黑板上沒有哪個月相就剪哪個,比較靈活,不會耽誤過多時間。

2、學生分組討論少,因為學生表現(xiàn)比較沉默,我一時忘記讓學生討論月相的成因環(huán)節(jié)。

3、在這之前觀察月亮時應該激勵孩子,讓他們滿懷興趣,因為“興趣是觀察的基點”。這點是受沈特級點撥而豁然開朗。沈特級是從十五開始讓學生觀察月亮的,而曾寶俊老師他們是從農(nóng)歷28開始看月亮的,角度不同,但是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值得我學習。做什么事都要多動腦筋。

觀察月相教學設計篇十三

1.使學生了解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的物體的樣子是不一樣的,知道要全面的了解物體的特征需要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

2.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和全面觀察物體的興趣和熱情。

教具學具:小企鵝,茶壺,練習卡,電腦課件等。

四人一組,圍桌而坐

師:這兒有一張照片,猜猜看,他是誰?

電腦出示一張一個人背面的照片,教師又出示這個人側面的照片,一部分學生會猜到,此時教師又出示這個人的正面照片,學生為自己的正確猜測叫好。

師:請你用一句話來描述老師。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大家都喜歡拍照片嗎?

2.老師課前拍了兩張照片,請大家看一看。出示教室的前后兩張照片,讓大家觀察。

師: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探討研究的內(nèi)容:從不同的方位觀察物體。

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二、探究學習,感知體驗。

(一)觀察小企鵝。

1.師:現(xiàn)在請小組長把塑料帶里的小企鵝拿出來,像老師一樣。下面我們就從不同的位置來觀察觀察這只小企鵝,好嗎?好,請小組長將放在桌子的中間,將小老鼠的頭朝前。放好了嗎?請小朋友們圍坐在一起。(出示圖)我們也像他們這樣來觀察觀察我們的小企鵝。

2.師:你現(xiàn)在看到的小企鵝是什么樣子呢?小企鵝頭在哪一邊?(稍停)閉上眼睛想一想,再睜開眼睛看一看。

3.投影出示企鵝圖片,匯報觀察結果。 電腦逐個出示企鵝的另外三面,分別請看到這三面的同學起立(對起立并判斷正確的同學加以贊揚)。

4.換位觀察。師:你們想知道其他同學看到的企鵝是什么樣子的嗎?下面我們就來交換位置再觀察。(讓學生順時針逐個交換位置觀察)請同學逐個說出你觀察到的企鵝是投影片上的幾號水壺,其他同學做裁判,看他說得對不對。

小結:觀察物體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物體的形狀自然也不同。

三、組織活動,內(nèi)化新知。

1、師:。

那就用我們所學的知識和小企鵝一起闖關吧!

你們敢和我比一比嗎?

第一關:師:出示課本67頁圖(小恐龍)

同學們觀察,三位小朋友看到的恐龍照片。用自己的話描述。

你們真聰明!下面我們接著比好嗎?

答題卡先做,學生先說,在電腦對答案

第二關:

拿出水壺放在講臺上請四位同學說一說你看到的是茶壺的哪一面

電腦出示情景圖(操作完了,回答課件出示的問題)下面學生回答。

你們真棒,還敢比嗎?

第三關

第四關:

猜一猜

1. 電腦出示一張三輪車背面的照片,請你猜一猜這是幾個輪子的汽車。 2. 電腦出示一張三輪車正面的照片,讓大家觀察。

(原來是三個輪子的汽車)

師:你為什么看到正面照片時,才敢下結論?

四、談收獲,總結

師:看來,我們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這位車的樣子也就不同,觀察物體要全面。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物體,所看到的情況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時候要注意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物體、理解物體、感受物體,這樣對物體的認識才會更加全面。

五、請你欣賞:

生活中一些美的照片(只要大家認真觀察,生活很美麗)

整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有以下幾個特點。

1.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取新知。本節(jié)課安排猜物體觀察小企鵝觀察茶壺等活動,讓學生進行觀察、想象、猜測和推理的探究活動。教師組織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每個活動,使所有的學生都真正地、實實在在地進行觀察和操作。讓學生用實物去擺放,使學生感受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yǎng)能力。只有在活動的過程中,學生才能真正經(jīng)歷觀察、猜測、分析和推理等過程,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才能得到培養(yǎng)和鍛煉,空間觀念才能得到發(fā)展。本節(jié)課的每一個活動,我都精心設計,課中以小企鵝為主線,創(chuàng)設了承載知識重難點、適合學生心理年齡的教學情境,組織了一個個生動有趣、吸引學生的活動,調(diào)動了全體學生參與到破案的活動中,課中每個學生在動手、體驗和思考中,在與同伴合作、交流、探究中,掌握了知識,啟迪了智慧,發(fā)展了能力。

3.讓學生感受學習數(shù)學的價值。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本節(jié)課不僅僅賦予學生數(shù)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取到一些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體會到數(shù)學的價值,體會到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作用。用生活中從不同方向拍到的美麗照片結尾,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的美。

觀察月相教學設計篇十四

一、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學過的觀察物體的知識。

生:從上下左右前后觀察小汽車,發(fā)現(xiàn)從不同角度觀察到的小汽車,看到的形狀都是不同的,并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

生舉出生活中發(fā)現(xiàn)的類似現(xiàn)象。

二、引導學生搭建立體圖形。

學生拿出正方體積木,積極動手進行搭建。

2?、給學生示范書中的搭建過程,邊操作邊講解。

認真觀察老師的搭建過程,發(fā)現(xiàn)問題可及時提問。

學生認真配合,聽清要求的內(nèi)容,爭取搭建出正確的立體圖形。

4?、對搭建有困難的同學進行指導,搭好的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

學生多多進行練習,搭出幾種不同的立體圖形,做到搭得又快又準確。

三、引導學生觀察搭建好的立體圖形。

樣觀察呢?

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如正面上面等。

3?、師提問:通過剛才的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實事求是地回答,鼓勵個性化語言。

反思: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本節(jié)課充分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能夠按要求搭建立體圖形;辨認從不同角度觀察到的立體會用上下左右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通過搭建立體圖形,建立空間觀念及空間想象能力。

學生在學習中,表現(xiàn)出了強烈參與欲,學的積極主動,動手能力大大提高。實踐證明,學生興趣越濃,學習質量越高。因此,在教學中,盡量創(chuàng)造生動活潑、輕松愉快的課堂環(huán)境和氣氛,讓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學、增強了教學效果。

觀察月相教學設計篇十五

月相變化學生已經(jīng)知道了哪些知識?在先前的學習中,學生對月球以及月球的運動又有哪些知識儲備?在日常生活中,學生看到過月亮是有圓缺變化的,能夠知道農(nóng)歷十五是滿月。在上一節(jié)課學習中也了解了月球是自身不會發(fā)光的,我們所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陽光;月球在繞著地球逆時針運行等。

本課主要是讓學生認識到月相是變化的,變化是又規(guī)律性的。學生根據(jù)生活中的記憶,畫出月相的變化,再通過小組以及全班的交流比較,初步了解月相變化的規(guī)律。模擬月相變化的實驗,讓學生初步認識月相變化跟月球不發(fā)光有關,跟太陽照射有關,跟月球在圍繞地球公轉有關,同時通過模擬實驗,對原先的月相變化規(guī)律進行一次檢驗。

對月相變化的規(guī)律的認識,要讓學生真正形成,僅僅靠記憶畫和模擬實驗只能算是“紙上談兵”,真實的記錄是最具有說服力的,這對發(fā)展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和方法是有利的。促進學生開展課后觀察活動,一方面要對學生的課后觀察活動進行指導,讓學生明了做什么,怎么做。另一方面,在課堂中留下爭議的問題,需要學生用事實去確定。

科學概念:

1、月相在一個月的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形狀。

2、月相變化是月球圍繞地球公轉過程中形成的,變化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過程與方法:

2、根據(jù)已有的現(xiàn)象進行簡單的邏輯推理而做出假設,同時能在小組學習中收集整理別人的觀點,并且根據(jù)一定的事實對自己的假設進行調(diào)整。

3、初步學習利用模型來解釋自然現(xiàn)象。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堅持記錄的習慣。

2、初步形成觀察月相的興趣。

月由缺到圓,亮面在右側;下半月由圓到缺,亮面在左側。

要求學生持續(xù)一個月進行觀察,在觀察過程中詳細記錄月相的形狀和相應的農(nóng)歷時間。

上半月月相繪制圖、模擬實驗記錄圖、模擬月球的黑白球等。

1、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引入,引出月相話題。(圓缺變化)。

2、出示月相的若干個照片,使學生了解圓缺變化中看到的亮的部分是月球反射太陽光的結果。

3、學生畫一個印象中的月相。

4、提問:所畫的這些月相都真實出現(xiàn)過嗎?

1、提問:這些月相的出現(xiàn)是否存在一定的先后持續(xù)?

2、每生畫一組農(nóng)歷上半月的月相圖。

3、在小組中先討論交流:所畫的月相規(guī)律是否都一樣?有哪些不同之處?

4、全班交流,達成對月相規(guī)律的初步共識。

(由缺到圓,亮面的方向、位置,初七八后明暗交界處是凸還是凹)。

5、討論:農(nóng)歷下半月的月相規(guī)律。

6、小結:指出學生對月相規(guī)律還存在的不同意見,并指明這些月相是大家憑平時的印象得出的結果,并不是對月相進行觀察記錄的結果。

1、學生帶著以下三組問題自學書本“模擬月相變化”p49大標題開始到p50第一自然段。

(1)用什么模擬月球、地球上觀察月相的人?還要模擬什么?

(2)月球是如何運動的?

(3)進行模擬月球運動的同學在進行“運動”時要注意哪些?

2、討論交流上述三組問題,重點強調(diào)“模擬月球運動的同學進行‘運行’時要注意什么”。

3、分小組內(nèi)進行月相模擬活動,觀察者記錄觀察到的“月相”。

4、根據(jù)模擬實驗的記錄結果,重新認識月相變化的規(guī)律,糾正前面所畫月相規(guī)律圖中存在的問題。

5、小結:月相模擬實驗不能等同真實的月相。

1、在課堂內(nèi)我們無法觀察到真實的月相,只有記錄下真實的月相才最具有說服力。

2、引導學生確定觀察月相的時間,清晨或傍晚觀察月相。

3、思考討論:觀察月相,主要觀察記錄月相的哪些內(nèi)容?

4、引導學生了解月相的記錄內(nèi)容:月相的形狀、亮面的朝向、月相的位置、月相的農(nóng)歷時間、以及觀察時的具體時刻等。

5、說說在觀察過程中,可能會有哪些問題或困難。

觀察月相教學設計篇十六

《觀察物體》是本冊第五單元的內(nèi)容。《觀察物體》是"空間和圖形"領域的教學內(nèi)容,要求學生從不同方位觀察簡單的物體。初步把立體圖形與其視圖聯(lián)系起來。教材以學生觀察恐龍玩具這一學生熟悉的事例入手,讓學生體會到不同位置對同一物體進行觀察會得到不同的結果,體會不同結果和不同位置之間的對應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第一層次:在不違背教材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的情境激發(fā)興趣的原則下,將玩具恐龍換成了玩具小狗,接著從前后左右四個位置對同一物體進行觀察,了解物體的正面,背面,側面,并簡單滲透左,右側面。

通過本位觀察和換位觀察,使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體會到不同位置對同一物體進行觀察,看到的物體形狀是不同的。初步體會不同結果和不同位置之間的對應關系。接著出現(xiàn)一些生活中的觀察物體的現(xiàn)象:如觀察恐龍,書本,汽車;進一步觀察并驗證,不同結果和不同位置之間的對應關系。

第二層次:出現(xiàn)觀察茶壺圖。增加了從物體上面和下面觀察得到的影像,使觀察提高一個層次。

第三層次:出現(xiàn)正方體組合,將對物體的觀察引向對幾何形體的`觀察,完成從具體到抽象的過渡,進一步提升空間觀念。

這樣的安排,從簡易到難,逐步發(fā)展,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為依托,逐步引導學生的空間想像,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

1、通過實際的觀察,比較,初步體會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情感。

體驗到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物體形狀是不同的。

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形狀。

課件,小狗玩具,茶壺,圖片,邊長為10厘米的正方體。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猜一猜:你能知道他是誰嗎?(課件依次出示男孩背面圖,繼而出示側面—正面圖)。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正面背面?zhèn)让妗?/p>

從背面觀察很難確定是誰,從側面看到正面就知道是誰了。

2,你知道老師是站在小朋友的那邊拍出這些照片的嗎。

3,揭題: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樣子就不同,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探討研究的內(nèi)容:從不同的方位觀察物體。

二,實物探究,從四個方位觀察小狗。

1,確定方位:

(1)師:今天老師請了小狗朋友來和我們一起學習。大家喜歡它嗎?

(3)反饋:告訴大家你在小狗的哪一邊是幾號位置?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前面后面左面右面。

2,本位觀察。

學生活動。

3,換位觀察,觀察小狗的前,后,左,右(側)四個面。

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只能看到小狗的一個面,想不想看到小狗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呢?我們來換個位置觀察。

(1)換位置觀察:請1號座位的同學到2號座位,2號座位的同學到3號座位,依次換位。準備好,輕輕的換?,F(xiàn)在這個位置看到的和前一次看到的一樣嗎?你現(xiàn)在看到了小狗的什么,請把它記在心里。繼續(xù)換位置觀察。

(2)每個小朋友都在前后左右四個位置仔細觀察了小狗,現(xiàn)在老師要靠考考小朋友了。拿出作業(yè)紙,請你把在幾號位置看到哪幅圖的小狗連線。如果忘記了,可以離開座位走動觀察;做好了,也可以再走出座位按四個位置再對一遍。

觀察月相教學設計篇十七

1、月相在一個月的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形狀。

2、月相變化是月球圍繞地球公轉過程中形成的,變化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農(nóng)歷上半月由缺到圓,農(nóng)歷下半月由圓到缺。

2、根據(jù)已有的現(xiàn)象進行簡單的邏輯推理而做出假設,同時能在小組學習中收集整理別人的觀點,并且根據(jù)一定的事實對自己的假設進行調(diào)整。

3、初步學習利用模型來解釋自然現(xiàn)象。

1、初步意識到宇宙是一個變化的系統(tǒng)。

2、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識。

月相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形狀;月相的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

在模擬的過程中認識月相變化的本質。

圓紙片,剪刀,膠水,半明半暗(半黑半白)的球。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月相話題:

猜謎游戲: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把鐮刀。

答:月亮(月球)。

提問:從這則謎語里你得到了月亮的哪些信息?

預設:學生回答月亮的圓缺變化和位置變化。

2、講解:月亮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形狀叫做月相。

二、認識月相并給月相排序。

1、出示幾種不同的月相,認識一些月相的名稱。

2、學生能說出娥眉月與殘月,上弦月與下弦月,上凸月與下凸月的區(qū)別。

3、小組(6人一小組)里每位學生在圓紙片上畫一個月相(要求6位同學畫的各不相同),并剪下來。

4、在小組中討論,自己剪出的月相大致是農(nóng)歷什么時候的?

5、6個同學把剪下來的月相按照自己的猜想進行時間先后的排列,并貼到黑色卡紙上。

6、黑板上展示每個小組的月相排列,全班討論并交流:哪些大家覺得可能正確?說說原因。

1、設疑:月相的變化是月球的形狀在變化嗎?是伴隨著月球的什么運動發(fā)生變化的?

(預設:月球是一個不發(fā)光、不透明的球體,我們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陽的光。月相實際上就是人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月亮在繞地球做公轉,公轉的周期大致為一個月。)。

3、進行模擬實驗:

(1)小組里其中5位同學圍圈而坐,背靠圓心,圍成一個小圓。每一個同學的所坐的位置表示月亮在公轉時候的一個對應位置:這里規(guī)定,1號同學坐的正前方面向黑板,既對應的是農(nóng)歷三十和初一(看不到月亮);2號同學正前方為月亮在初三初四時的位置(看到的月相為娥眉月),3號同學坐的位置為農(nóng)歷十一十二的位置(看到上凸月),4號同學前面為農(nóng)歷十五十六(看到滿月),5號同學為二十二和二十三(看到下弦月)。

(2)把教室里的黑板模擬成太陽,用半黑半白的球當作月球,其中黑的部分表示暗面,白的部分表示亮面;一位同學把“月球”舉在空中,使“陽光”照到“月球”上,圍繞著圓圈逆時針走一圈,5位同學把經(jīng)過自己正前方的月相畫到圓紙片上。

(3)每位同學將畫好的月相剪下來,并按照順序依次貼到黑色卡紙上。

(模擬實驗成功的關鍵在于:用來模擬月球的半明半暗的球體,它的明亮一面始終向著“太陽”。)。

4、看黑板上每個小組的月相變化圖,提問:通過模擬月相變化的實驗,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5、學生思考回答。

6、小結:月相是變化的,變化是有規(guī)律性的。農(nóng)歷上半月由缺到圓,下半月再由圓到缺。

(其他的說法也正確:1、月相的變化經(jīng)歷新月——上弦月——圓月——下弦月——殘月的過程。2、上半月,人們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積逐漸變大,直到滿月,亮面在右側;下半月,人們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積逐漸變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側。)。

7、對比一下,我們前面排序時所貼的月相,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

8、對于我們得出的月相變化規(guī)律,你還有什么問題嗎?有沒有哪些地方是不妥的?

四、課外拓展:

(答:張三最有可能是罪犯。因為春節(jié)是正月初一,根本沒有月亮,可張三說他借著月光看到李四進商店偷東西,是在撒謊,因此,他最有可能是罪犯。)。

2、課外觀察:每天下午放學后的傍晚時分和上午上學前的清晨時分進行觀察,并記錄白天天空中的月相。

觀察月相教學設計篇十八

4、學會如何看待事物的眼光。(此目標由“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時看到所有的面”挖掘出來的。)

一、講故事引入課題

1、講盲人摸象故事

2、師:他們說的都不對,這個典故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

4、以問題形式讓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目標

師:你已經(jīng)知道了關于觀察物體的哪些知識?還想知道什么?

二、新課(習得階段)

(一)看

1、例子1——看模型-----比較大的長方體模型

(1)小組活動

師:口述要求------在你的位置不動觀察你能看到幾個面?(老師準備各側面形狀問學生:從下面看是什么形狀?從側面和上面看呢?)

(2)啟示::

2、看一個立體圖形(準備三個立體圖形:正方體、圓柱體、球體,課前發(fā)給小組)

從不同角度觀察三個立體圖形,看看觀察到的是什么形狀?

3、看兩個立體圖形(例2)讓學生看書回答(先試后導)

4、練習八3題

5、請兩個一組現(xiàn)場找物體也可以到外面找,從不同角度去觀察,并把觀察到的結果和同學交流(找一個或兩體物體都行)

(二)想

猜一猜游戲:老師出示實物一部分,讓學生猜可能是什么物體?(為例2下面做一做打基礎,例2下面的做一做比例2難?!案鶕?jù)從一個方向看到的圖形,判斷是哪兩個物體”)要比“給出兩個物體,辨認從某一個方向看到的圖形”所要求的空間想像力和思維能力更高。

師:這個游戲讓我們知道:不能只根據(jù)一個方向看到的形狀,就確定是什么立體圖形,只有把從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狀進行綜合,才能下結論。剛才我們說:不僅是學數(shù)學,數(shù)學中還隱藏很多有價值的東西要我們?nèi)テ?,那從猜想中又能品出點什么呢?看事物或看人不能只看一方面就下結論,要多角度看再下結論。人們在評論一個人、一部電視劇或一種社會現(xiàn)象,往往因為只看到局部而下結論,便造成了片面性。要避免這種現(xiàn)象,唯一的辦法是多觀察,多了解,不要輕易下結論。如一個學生成績不好就說不是好學生?還要看其方面----體育、唱歌、熱心、遵守紀律。從多方面了解才是公平(做人做事)

(三)找

1、例2下面做一做(小組合作方式:先自己想;和同伴說;用什么方法能想出盡可能多的結論;記錄共有幾種;想的多的小組或有創(chuàng)意的小組每人一個獎品。可把學具發(fā)給學生,借助學具去找可能是哪兩個物體。)

2、總結:用分類討論的方法不但想的多而且還不漏不重。

3、出示幾個平面圖(讓學生應用分類討論方法找),想可能是哪兩個物體?

三、欣賞

1、出示古詩----題西林壁

2、配樂朗讀

不同角度看不同的景象(準備兩個圖)

3、看書回顧講的內(nèi)容,不明白的可以提出來問老師或同學。

四、對照反思訓練單進行反思

反思訓練單:

1、我知道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了嗎?

3、我能由兩個平面圖形推想出可能是哪兩個物體嗎?我學會分類討論的方法了嗎?

4、我學得快樂嗎?我收獲數(shù)學之外更有價值的東西了嗎?

觀察月相教學設計篇十九

1.通過觀察活動,體驗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不一樣,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

2.知道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能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3.積極主動參與觀察活動,發(fā)展空間觀念。

本課為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觀察物體”的第一課時。本節(jié)所要觀察的是長方體形狀的物體。在第一冊學過“位置與順序”,已經(jīng)知道長方體有前后、上下、左右6個面;在第二冊的“觀察物體”中,對“從不同的方向觀察物體,所看到形狀不一樣”也有所體驗。在這個認知基礎上,本節(jié)課要在觀察長方體的活動中,體驗最多只能看到它的3個面,發(fā)展空間觀念,同時,會辨認長方體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為今后從正面、側面和上面三個方向觀察物體打基礎。

片段一

師:今天我們來觀察物體,你們猜一猜要觀察什么物體呢?

(有的學生說電視機,有的學生說房子,還有一位學生說外星人。全班同學笑了,課堂氣氛輕松活躍。)

片段二

師:下面我們分五個小組活動,請第一小組先到前面來觀察這張講臺。

(學生安靜下來)你們各自選擇一個位置觀察,再交換位置觀察,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師指導這個小組學生變換觀察的角度,進行有序的觀察,為其他小組的觀察活動起示范作用。)

第三小組上來觀察時,班上最調(diào)皮的陽志江同學繞過桌子的側面,一下子就鉆進了講臺下層的格欄里躺下了。

師:你在干什么呀?

陽:老師您瞧,我在觀察講臺桌的下面。我躺在里面,只看見桌子的下面,其他面都看不見了。

(我贊許地對他點點頭,學生觀察的興致更高了。)

師:剛才同學們從不同角度觀察了講臺,先在小組內(nèi)交流。

師:哪一個小組先匯報?請說一說你們是站在哪個位置觀察的,看到了什么?

(孩子們的小手舉得高高的,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生1:我們小組的同學站在這里看(他指了指講臺桌的左側,一位同學插嘴說:這是旁邊。另一位學生又說:這是側面。)

師:你們認為哪種說法好?

生1:我認為左側面好,因為桌子有兩個側面。站在講臺桌的左側,我看到了講臺桌的左側面和上面,桌子的上面有粉筆盒。

師:喔,看到了兩個面。

生2:我們組的同學站在講臺桌的前面,也看到了講桌的兩個面:上面和前面。

生3:站在講臺桌的一角觀察,可以看到三個面:上面、側面和前面。我們組的結論是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講臺桌的形狀也就不一樣。

師:你們小組真能干,同學們還有補充的嗎?

生4:我們組看到的講臺桌的形狀和生1是一樣的,不過,我站在這邊,

(指了指講臺的右側,又想了想。)就是右側面。

師:你們觀察得真仔細,還有不同的嗎?

生2:我們組有的同學是蹲著看的,蹲在前面就看到前面一個面,蹲在側面就看到側面一個面。我們的結論是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講臺桌的面的個數(shù)也不一樣。

生3:我們組的同學還趴在桌上,只看到上面一個面。我們覺得最少可以看到一個面,最多看到三個面。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8496086.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