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一單元語文天地教學設計(熱門2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12 12:09:15
2023年第一單元語文天地教學設計(熱門20篇)
時間:2023-12-12 12:09:15     小編:雁落霞

比喻是一種修辭手法,將兩個或多個不同的事物進行類比,以便更好地表達某種意義。完美的總結(jié)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和時間來對過去的經(jīng)歷進行梳理和反思??偨Y(jié)范文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新穎的觀點和見解,讓我們的總結(jié)更有新意。

第一單元語文天地教學設計篇一

教學目標:

1、完成“比一比,組成詞語”。

2、完成“開卷有益”。

3、完成“找一找描寫顏色的詞語”。

4、完成“讀一讀、背一背”。

教學重難點:

1、完成“自讀課文”。

2、完成“積累描寫顏色的詞語”。

3、完成“同音字組詞”。

4、完成“讀背古詩”。

教學準備:小黑板。

課型:綜合實踐課。

教學方法:討論、小組合作式。

教學步驟:

—、導入新課:

二、新課:

1、完成“開卷有益”。

(自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指名說說:自己讀了課文知道了什么?

(3)分角色讀課文。

(4)齊讀課文。

2、完成“找一找描寫顏色的詞語”。

(積累描寫顏色的詞語)。

(1)學生自由填寫。

紅黃()黑()。

()()()。

綠()藍()白()。

()()()。

(2)指名上臺填寫,指名評價。

3、完成“比一比,組成詞語”。

(同音字組詞)。

(1)出示兩組字,學生認讀。

保()近()壯()反()。

寶()進()狀()返()。

(2)學生自由組詞。

(3)指名組詞。

(3)指名上臺填寫。

4、完成“讀一讀、背一背”。

(讀背古詩)。

(1)學生自由讀兩首古詩。

(2)指名起立讀。

(3)出示掛圖,學生邊聽老師朗誦,邊觀察圖上畫了什么?

(4)指名說說。

(5)齊讀古詩。

(6)試背古詩。

(7)齊背古詩。

三、布置作業(yè):

第一單元語文天地教學設計篇二

教學目標:

1、學習“日積月累”。

2、圍繞紀念日開展實踐活動。

3、學習“開卷有益”中的兩篇文章。

4、學習“金鑰匙”,完成習作。

教學重點:

學習“開卷有益”中的兩篇文章。

教學難點:

通過重點語句,體會作者表達的中心。

課前準備:多媒體電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我的摘錄筆記。

1、觀察書中的例子。

2、總結(jié)例子中的特點。

3、思考:為什么摘錄中的句子加了省略號,省略了什么?

4、你積累詞句的途徑是什么?

5、理解詞語的意思。

二、初顯身手。

1、實踐活動的步驟。

2、具體要求。

3、各項工作指導。

4、撰寫紀念日實踐活動的體會。

三、教師小結(jié)。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一篇課文。

1、自讀短文,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2、勾畫出冼星??炭嗲髮W的.詞句。并在旁邊寫出體會。

3、交流體會。

4、教師點撥。(他遇到了哪些艱難險阻?)。

5、拓展練習。

6、他是如何創(chuàng)作《風》的?

7、你想對他說什么?

二、學習《登上地球之巔》。

1、地球之巔指的是哪里?你對它有了解嗎?

2、讀課文找出文中是怎樣介紹它的?

3、讀讀能突出它特點的句子,讀出你的理解。

4、登山隊員是靠什么力量登上地球之巔的?

三、金鑰匙。

幻燈出示:習作可以當時修改,也可以過一段時間再拿出來修改,可能會發(fā)現(xiàn)不少新問題。

四、課堂小結(jié)。

板書設計:

冼星海和他的《風》。

自強、自立、自理、字律。

登上《地球之巔》。

不謂艱難、團結(jié)協(xié)作、頑強拼搏。

第一單元語文天地教學設計篇三

1、朗讀課文。

2、口語交際“改掉壞習慣”。

3、學改錯字。

重點:

1、口語交際。

2、改錯字。

難點:

1、口語交際。

2、改錯字。

(一)朗讀課文《不懂就問》、《字典大樓》。

1、自由讀課文。

2、小組同學一起讀課文。

(二)改掉壞習慣。

出示圖:1、同學發(fā)言時,我老是插話,這是不好的習慣。

2、我愛挑食,我想請媽媽提醒我改正。

3、我要改掉寫字時咬鉛筆桿的習慣。

小組一起討論怎樣改這些壞習慣。

全班交流。

說一說自己有哪些不好的習慣,打算怎樣去改。

(三)出示“金鑰匙”:學改錯字。

我有一個好習慣。我用一個小本子,把自己寫的錯別字改正,記下來,經(jīng)常翻看。

這又是一個學習生字的好方法。

學生交流自己記生字的好方法,怎樣改錯字。

第一單元語文天地教學設計篇四

教學目標:1、繼續(xù)學習積累詞語的方法,暢談保護眼睛的重要性和方法。2、學習《誰的眼睛最好》,懂得眼睛的作用,體會到要珍惜、愛護眼睛。3、完成習作。教學重點:通過積累、閱讀、習作,體會眼睛的重要性,關愛盲人,珍惜自己的眼睛。教學難點:體會眼睛的重要性,關愛盲人,珍惜自己的眼睛。課前準備:多媒體電教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一、復習鞏固第一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二、學習《誰的眼睛最好》1、認真讀短文,勾畫出文中介紹了哪些動物的眼睛?它們各有什么特點?2、核對答案,分角色朗讀。3、辦一期有關眼睛的手抄報。三、初顯身手1、調(diào)查周圍能幫助盲人的設施。2、創(chuàng)設情景,感受眼睛的重要性。3、你此時有什么感受和想法?四、金鑰匙。五、課堂小結(jié)。

第三課時一、習作1、選題*眼鏡的故事*的眼睛*怎樣保護眼睛*想象作文:假如我有一雙火眼金睛2、審題注意:1、體裁不限。2、無論選哪題都要做到表述清楚,內(nèi)容具體。二、學生習作。

板書設計:習作把背景介紹清楚有助于讀者深入理解你的習作內(nèi)容。

第一單元語文天地教學設計篇五

《太陽》是人教版教材第八冊中的一篇常識性文章,介紹了太陽遠,大,熱的特點和人類與太陽的密切關系.由于運用了數(shù)字說明,舉例說明,比較說明,比喻說明等方法,因此文章通俗易懂,有較強的說服力.

[教學目標]:

認識本課13個生字,能夠讀準字音,正確書寫.

流利,正確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了解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

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太陽的有關知識,初步認識人類與太陽的密切關系,激發(fā)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讀懂課文,了解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系,體會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了解太陽的有關知識是教學的難點.

[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的內(nèi)容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易激發(fā)閱讀的興趣,學生能抓住文章的主要部分認真閱讀,綜合運用學過的閱讀方法邊讀邊思考,有問題盡量自己解決,在交流與討論中相互啟發(fā).

[教具準備]:

考慮到說明文比較枯燥,缺乏情趣,因此開課伊始用一段動畫片設疑激趣.

播放一段與課文內(nèi)容一致的有關太陽的錄像,創(chuàng)設語言表達的情境.

準備一段悠揚的樂曲,指導學生配樂朗讀,為平實的語言注入美的元素.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欢蝿赢嬈?一起看一看吧.(播放課件——后羿射日.)

教師解說:傳說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曬得地面寸草不生,人們熱得實在受不了了,就找來一個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個,只留下一個,地面才不那么熱了.

2,這個故事叫——后羿射日(學生齊答).

日就是太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太陽》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

4,后羿射日只是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說,讓我們回到現(xiàn)實中想一想,后羿能不能射下太陽 (學生簡單回答不能)

5,小結(jié):要想把原因講得清清楚楚,我們就得好好讀讀課文.

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自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出示生詞,先自己讀,再指名讀.

3,質(zhì)疑:詞語光會讀不行,還應該讀懂意思,不懂的提出來.

(學生質(zhì)疑,互相解答,教師注意總結(jié)理解詞義的方法.

紅色的字是這一課的生字,同學們再仔細看一看,哪個字你想給大家提個醒

齊讀詞語.

三,再讀課文,了解特點:

1,小結(jié):生字學得不錯,大家一讀課文有收獲.(指黑板)這個問題還沒解決呢——后羿為什么射不下太陽.請大家默讀課文,拿起筆,找到有關答案隨手畫下來,為了便于大家隨手圈畫,我建議你們把書平放在桌子上.(教師巡視)

2,(幾分鐘之后)我發(fā)現(xiàn)這一會兒功夫,同學們的書上就出現(xiàn)了不少的直線,曲線,看來大家再讀書很有收獲.說一說你找到的'理由吧.

(此環(huán)節(jié)讓實際是讓學生說太陽的三個特點,如果學生一下子說出三個理由,可以直接板書大,熱,遠,再一個個原因結(jié)合課文說具體.)

學生交流:

遠——(如果學生只說太陽離地球很遠,所以射不下太陽,教師要引導學生結(jié)合課文中的句子把太陽離我們到底有多遠說清楚.)

(1)課件出示相關段落.

(2)指名朗讀,評一評,他哪兒讀得好 (突出表示數(shù)字的詞語.)

(3) 你教大家一招:為什么要這樣讀 (引導學生體會用數(shù)字進行說明的好處.)

(4)小結(jié):這位同學真會讀書,他抓住了一億五千萬兩千五百年這些具體的數(shù)字,讀懂了太陽的遠,而作者也正是用這些具體的數(shù)字,把太陽離我們到底有多遠說得清清楚楚.用上他教的方法,誰再來讀一讀這段話.

(5)指名讀.

第一單元語文天地教學設計篇六

教學內(nèi)容:語文天地里的g、h、i。

教學目的:能正確抄寫帶鼻韻母的詞語音節(jié);復習心字底和豎心旁的字,并填寫偏旁表;練習積累近義詞并造句。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1.拼讀音節(jié)。

2.注意:聲調(diào)標在ng上。

3.抄寫。

二.看一看,填一填。

心:(感)(愿)()()。

豎心旁:()()()()。

1.學生自己填寫。

2.填寫偏旁表。

偏旁表示的意思例字。

三.讀一讀,選一個詞造句。

馬上連忙立刻趕快。

1.學生選一個詞語造句。如:上課鈴聲響了,我立刻走進教室。

2.填空:上課鈴聲一響,我()走進教室,坐在座位上。老師一進門,全班同學()站起來。跟老師互相問好,我們()坐下,開始了緊張愉快的學習。

3.總結(jié):多處需要表示使用動作急迫時,可以使用近義詞避免詞匯貧乏。

四.課堂總結(jié):這節(ji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學會了嗎?

看一看,填一填。

心:(感)(愿)()()。

豎心旁:()()()()。

教學內(nèi)容:語文天地的j、k、l、m。

教學目的:朗讀《你別問這是為什么》,體會作者的感情;聽故事《買火柴的小女孩》激發(fā)學生的同情心、愛心;口語交際《我很想有一個……》,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通過金鑰匙學習,使學生初步了解助詞。

教具準備: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看誰寫的多。

心:

豎心旁:

2.用“立刻”造句。

二。聽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

1.認真聽故事。

2.簡介安徒生:丹麥偉大的童話作家。

3.聽了故事后,你想為買小火柴的小女孩做些什么?

三.聽了《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同學們都想為賣火柴的小女孩做點什么,下面我們看一看劉倩倩小同學他想做些什么?學生自讀課文《你別問這是為什么》。

1.注意指導學生感情朗讀。

2.讀后討論:劉倩倩小朋友準備把蛋糕、棉衣、歌片送給誰?

四.口語交際。

1.小力很想有一個文具盒,但她的儲蓄罐里錢不夠。她該怎么做?請你幫她想想辦法。

2.學生自己先想一想,在交流。

3.以《我很想有一個……》為題,在練習本上寫下自己的愿望,寫下自己打算如何做。

五.初步了解助詞。

讀金鑰匙的一段話,不認得字互教互認。

第一單元語文天地教學設計篇七

1、讀一讀自己從課文中摘抄下來的好詞佳句。

2、說一說自己在閱讀中還收集到了哪些課外詞句,比較難以理解的要為同學們加以講解。

二、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你一定有了解到不少名人名言吧,互相讀一讀談談自己的理解: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溪,無以成江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進一步理解心存大志也要從小事做起班級交流,并進行板書根據(jù)同學的交流,在自己的摘錄本上進行補充。

三、讀開卷有益。

自己讀文章,說說你從中受到的啟發(fā)。交流你最近讀過的好書或者好的文章,說說內(nèi)容,談談感想,把它推薦給你的好朋友讀一讀。

第一單元語文天地教學設計篇八

做游戲讀生字:該、階、石、刻、名、字、臺。

二、新授:

1、描一描,寫一寫。

(該刻留畫)讓學生說說這幾個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在寫的時候應該注意點什么?

2、學生描寫,教師巡視。

3、拼一拼,抄一抄。

這一部分有五組音節(jié),注意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拼讀,在抄寫時注意各音節(jié)在拼音格中所占的位置。

4、照樣子說句子。

高興快樂溫暖

美麗珍貴

這部分的練習主要是同意詞練習,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說出意思相近的詞。

5、填一填。

____________的桃花

____________的桑葉

____________的小草

____________的紀念

____________的柳枝

____________的作業(yè)

做這部分的練習時,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來填寫。

6、比一比。

刻該作昨摘滴

讓學生說說這六個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這道題由于平時上課有過這樣的練習,所以可以放手讓學生在小組中練習。

第二課時

一、導課:

同學們,你們都去過公園嗎?你們都見過哪些小動物或植物?請同學說說。

二、看圖請同學說說圖上都畫有什么?

1、分組討論,說說我們應該怎樣愛護公園里的動植物?

2、分組討論,根據(jù)圖上的畫面,請同學說說我們應該在木板上寫句什么話?

3、教師點評。

4、放錄音聽故事《大皮鞋的故事》。

把故事《大皮鞋的故事》回家講給爸爸媽媽聽。

第三課時

古詩《鳥》

一、請同學背誦學過或會背的古詩。

二、出示投影儀看圖讓學生初步感受古詩大意。

1、聽古詩《鳥》的錄音。

2、看書讓學生自己讀古詩,把不認識的字畫出來,小組討論。

正音:群、性命、一般、勸、莫、巢中。

3、做游戲:用字拼古詩,看哪一個小組拼的快。

4、全班讀古詩,注意有感情朗讀。分組讀,男、女生分讀。

5、請同學背誦古詩。

6、出示投影片:他(搬)來一塊石頭。讓學生猜猜這個字讀什么?小組討論。

7、教師講評。

背誦古詩《鳥》

第一單元語文天地教學設計篇九

教學要求:

1、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積累詞句的能力。

2、閱讀《一朵小花》,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3、鍛煉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意識。

4、鍛煉學生積累生活素材的能力。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同音字組詞。

參考答案:

練(練習)(訓練)。

煉(鍛煉)(煉鋼)。

及(及時)(及格)。

極(積極)(極品)。

映(反映)(倒映)。

應(反應)(應急)。

二、抄寫詞語。

注意指道學生看一個詞寫一個詞,對于難寫的詞不妨多看幾眼。

三、學習名言警句。

可先說說每句話的意思,然后再抄寫,注意抄寫的方法。

四、排列句子的順序。

步驟:

(1)把每一句讀一讀,再想想每句說的是什么。

(2)再仔細想想這幾句話說的是什么,按照一定的順序,先說什么,后說什么。

(3)按這個順序重新排列。

答案:(3)(1)(4)(2)(5)。

五、讀背古詩。

《江雪》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柳宗元。著首詩形象的描寫了大雪中棲鳥不非,行人絕跡,孤舟獨釣的'景象.詩文前兩句“千山鳥非絕,萬徑人蹤滅?!睕]有直接寫江,也沒有直接寫雪,而是從天上無飛鳥,地上無行人來暗示天寒地凍,出色的描繪了雪景。詩的難點在三四句,直接寫到了江中的雪景,點名了題目,并呈現(xiàn)出這樣一幅畫面:在大雪紛飛的江面上,一葉孤舟,一位漁翁,披著蓑衣,戴著斗笠,獨自在喊另的江心垂釣。

第二課時。

一、自讀課文。

1在學習《不愿長大的小姑娘》后,指導學生自讀。

2讀后可讓學生概括,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口語交流,介紹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

1把事情的六要素交代清楚,即: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2圍繞中心詞來說,如:這件事為什么是滿意(傷心想做)的?

三、習作。

在口語交流的基礎上進行寫作,重點指導怎樣把事情的經(jīng)過寫具體??梢灾缹W生寫出阻擊的動作,語言及心理活動,尤其是遇到了那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

第三課時。

一、初顯身手。

二、搜集資料。

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如:上網(wǎng)到圖書館等。

三、金鑰匙。

學習查字典的方法要*學生在實踐中掌握。教師可先帶領學回憶查字典的方法。這里的難點是怎樣決定選那種解釋,舉例事實說明使學明白:如果一個詞語有幾解釋,就要聯(lián)系上文,決定選那種解釋。

四、自檢。

指導學生從習作中早出錯別字,養(yǎng)成認真的習慣??梢怨膭钔瑢W互相幫助查找,也可以在過去一段后,自己在翻看,既能發(fā)現(xiàn)一些需要修改的地方,也可以回顧學習的進步,只觀的感受自己的成長。

第一單元語文天地教學設計篇十

1、比較幾組基本字和合體字。

2、積累“一、不、”的詞語。

3、學習逗號和句號。

4、積累描寫動詞的詞語。

練習法、朗讀法。

討論法、練習法。

兩課時。

一、讀一讀,比一比。

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以使他們真正獲得聲旁表聲的“感性認識”,而不是接受教師傳受的知識。

二、填一填,選一個詞語造句。

組織學生口語練習的游戲,讓學生體會重音變化引起所表達的意思的變化,不必讓學生說出其中的規(guī)律。

三、照樣子說一說。

四、學習逗號和句號。

1、讓學生體會句號和逗號不一樣。

2、說說為什么用逗號或句號?

3、教師講解。

1、認生字。

2、使學生知道習慣有好壞之分。

3、朗讀。

二、說說你準備改掉自己的哪些壞習慣。

三、改錯字。

讓學生說說你平時是怎樣對待自己的錯別字的。

第一單元語文天地教學設計篇十一

2、體會神話故事充滿想象的特點。

教具準備課件

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一個傳說中的人物盤古,初讀了課文。今天,老師要考考大家,咱們來聽寫幾個詞語。

1、聽寫詞語:

渾濁劈開肌膚血液茂盛祖宗

教師集體訂正。

2、誰能把課文的主要意思說一說:

盤古將黑暗的天地分開,創(chuàng)造了美麗的宇宙。

3、課文哪一段告訴了我們這個信息?

(1)先自己讀,然后齊讀,讀出偉大的盤古。

(2)說說對盤古的印象。

(3)讀最后一段。

(一)出示詞語:

混沌一片黑乎乎輕而清

重而濁緩緩上升慢慢下降

1、指名讀。

2、找找這些詞語在課文的什么地方?是用來寫什么的?

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學生自讀課文,指名讀句子。

2、這混沌一片的世界是怎樣的呢?指名說,句式: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沌一片。

第一單元語文天地教學設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寫摘錄筆記和閱讀名句格言等學習積累詞句的方法。

2、通過暢所欲言、開卷有益等環(huán)節(jié)練習使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體會農(nóng)民的勞動對我們的生活有著重大的意義,農(nóng)民的勤勞品質(zhì)值得我們學習。對農(nóng)民要關心、尊重、敬佩、不要歧視。

3、通過習作練習,體會“有耕耘,就會有收獲”的含義,分享成功的喜悅。

課前準備:

活頁卡課件。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三年級時,我們摘抄了文章中用得好的詞語,但只這樣還不夠,本學期,我們還要進行摘抄的練習,而且還要學會摘抄優(yōu)美的句子,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板書:寫摘錄筆記)。

二、討論班級上學期進行幾次摘錄筆記的體會。

三、提醒學生注意:

在課外閱讀中作摘錄筆記要把題目、作者、書名和日期寫下來,以備查閱。

四、出示活頁卡。

1、問:上面摘錄了哪些內(nèi)容?為什么要摘錄這些詞句?

2、齊讀摘錄的詞句。

3、指讀里面的句子,請查資料的學生講講這幾句話的意思。

五、在自己的摘錄筆記中,找出自己喜歡的詞句讀一讀。

六、讀一讀。

1自由讀一讀。

2教師簡單介紹諺語、古詩文的意思。

3采用多種形式朗讀讀、背誦。

七、師小結(jié)。

第二課時。

一、導入。

每個人都有自己美好的童年回憶。今天,我們一起跟隨作者到它的童年時光中去看看她的收獲。(板書:柚子樹下)。

二、自讀課文。

1用自己的話說說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么。

2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劃上記號。

三、交流自讀情況。

四、在自由讀課文,出示課件思考題:

1再讀課文第三部分,劃出描寫心理變化的句子。

2說說我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和由根子一起去水塘里劃盆采菱?

3在水塘里采菱時,發(fā)生了生么事,我的心理先后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4此時,我又怎樣的收獲?

5當我把木盆劃到柚子樹時,回合由根子說什么?做什么?

五、齊讀。

六、小練筆:

當我把木盆劃到柚子樹時,回合由根子說什么?做什么?,注意把自己的想象寫進去。

七、作業(yè):有感情地的'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導入:

本單元的主題是收獲,其實就是勞動,是對勞動和農(nóng)民的尊敬。農(nóng)民伯伯的勤勞品質(zhì)值得我們學習。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描寫農(nóng)民的詩。

(板書課題:一個農(nóng)民,在田邊走著……)。

二、自讀課文,出示學習要求:

1、讀準字音。

2、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文中的空白地方。

3、劃出不理解的地方或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朗讀,注意正音。

2、交流自己讀懂了什么,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四、指導有感情的朗讀,品位其中的感情,體會老人的普通、平凡。

五、寫一篇讀書筆記,談談自己的感受。

六、作業(yè):

1、從課外閱讀中摘抄優(yōu)美的詞句。

2、做“小記者”去采訪身邊的農(nóng)民,為下節(jié)課做準備。

第四課時。

一、談話導入。

通過本單元《拾穗》、《一個老農(nóng),在田邊走著……》我們知道農(nóng)民的普通、平反,但農(nóng)民的勞動對我們的生活有著重大的意義,農(nóng)民的吃苦、耐勞等優(yōu)秀品質(zhì)值得我們學習,我們的生活與農(nóng)民的辛勤勞動是分不開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他們。

二、小組交流課前采訪或觀察到的身邊的農(nóng)民。

三、全班開展交流。

教師要適時評點,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四、筆下生花。

1、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所圍繞的主題是什么?(收獲)今天,我們習作的題目有三個,大家從中任選一個。

2、四人一組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說自己想寫的內(nèi)容。

4、教師點評。

5、學生思考習作思路。

6、引導確定習作的主題。

7、學生開始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第一單元語文天地教學設計篇十三

1、讀一讀第一行詞,想想這些詞有什么特點?(都有一個樹字)。

2、讀一讀第二行詞,這些詞和句子有什么特點?(都有幸福這個詞。)。

3、我們學的許多字都可以組成詞,幾個詞一起可以組成句子。

1、讀書上的句子。

2、出示句子:老師愛我,同學愛我,我也愛-------。

(1)說出橫線上應填的內(nèi)容。

(2)老師和同學怎么愛我,我又是怎么愛老師和同學的?

3、仿照前兩組句子,說說后兩組句子可以填什么內(nèi)容。(學生自由發(fā)揮,體現(xiàn)課堂的開放性。)。

1、讀詞語。

2、樹林是誰的家?(小鳥)把它們連起來,讀一讀。

3、照樣子,完成后面的練習。

4、全班交流。(答案可以多選。比如學??梢允俏覀兊募?,也可以是小學生的家。)。

1、出示家,指名讀。

2、你能用家組什么詞?組得越多越好。

3、出示蝸牛圖,把學生組的詞盡可能寫在蝸牛上。

1、認識詞語:爸爸、媽媽、我、爺爺、奶奶、哥哥、妹妹等。

2、連線。

3、小組互相說,家里都有誰?每個人長什么樣?

4、展示。

1、丁丁向我們介紹了他的家,誰愿意介紹一下自己的家?

2、出示小黑板。(題目)。

3、同桌互相說一說。

4、指名到前面說給大家聽。

1、談話導入。

3、指導朗讀,采取各種形式讀。

4、小結(jié):你們喜歡丁丁嗎?喜歡他什么?你想為小鳥做點什么?

1、老師帶讀詞語。

2、說一說自己的爸爸媽媽是做什么工作的。

3、認識自己的爸爸的職業(yè)。

4、我們的爸爸媽媽是普通的勞動者,要為他們感到驕傲。

1、指導看圖:丁丁的家里都有誰?他們在做什么?

2、丁丁有話想和大家說,我們一起來聽聽。(老師范讀)。

3、回家把丁丁說的話說給爸爸媽媽聽聽,請他們和你一起讀書,好嗎?

第一單元語文天地教學設計篇十四

1、學習摘錄筆記,積累帶“手”的成語。

2、實踐初顯身手,閱讀〈〈手指〉〉,體會手指的用途。

3、習作。

通過積累,了解更多關于手的知識。

學會審題、會分析作文題。

多媒體電教

第一課時

1、出示書中的例子。

2、交流你這一單元的摘錄筆記。

3、指導學生在筆記中加入適當?shù)牟鍒D。

1、觀察一下成語的特點。

2、你理解他們中的那些詞?

3、選你理解的詞語造句。

4、你還知道哪些帶“手”字的成語。

1、分小組,選擇一種有趣的游戲。

2、合作完成游戲,另選一個有條理地記錄下游戲的過程。

3、組員共同思考,用簡單的、準確的詞語概括每一步。

第二課時

1、畫出自己喜歡的詞句,記下不懂得問題,做簡單的歸納概括,這些都是做批注筆記。

2、回憶這一單元此方法的運用過程。

1、讀文,用批注的方法自學。

2、交流學習體會。

3、朗讀好詞佳句。

4、這篇短文讓你懂得了什么?

要求:以短文為依據(jù),進行再創(chuàng)造,形式不限。

五、收集更多有關手的資料。

第三課時

*———的手

*想象作文:五指兄弟

題目一:

1、可補的題目范圍很多。

2、思路。

題目二:

想象兄弟之間會發(fā)生什么事?這件事的經(jīng)過是什么?這件事讓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

注意:想象要合理,要蘊涵一定的道理。

板書設計:

———的手

選定題目——描述手的特點——選擇事例加以說明——總結(jié)手的特點

想象作文:五指兄弟

想象兄弟之間會發(fā)生什么事?這件事的經(jīng)過是什么?這件事讓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

第一單元語文天地教學設計篇十五

學習日積月累、初顯身手。

學習開卷有益,明確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

練習習作。

進行字詞、句子的積累。

懂得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

講授法

小組合作交流法

觀察詞語的特點。

摘錄的方法二:可按不同的類型積累。

根據(jù)不同的類型積累詞語

初顯身手。

小組合作玩游戲“傳口令”。

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思考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依照規(guī)則重新做游戲,繼續(xù)修改規(guī)則中的不足。

感悟規(guī)則的好處。

根據(jù)課題提出問題。

什么事諾言?誰說的諾言?說了什么諾言?

分角色讀對話。

按照要求做摘錄筆記。

交流筆記。

拓展練習。

實踐作業(yè):編排課本劇。

為你喜歡的游戲?qū)懸?guī)則和玩法說明。

考察我們的校園生活,你覺得那些地方需要建立規(guī)則?和同學們討論,制定規(guī)則。

學生交流,并進行習作。

注意:(1)觀察游戲的過程。

(2)介紹時,語言要簡潔,敘述要清楚。

(3)寫后,思考有無遺漏。

【習作要求】

國有國法,家有家法,有了規(guī)則,遵守規(guī)則,人們才能和諧有序的生活,選擇以下一種情況寫一寫。

在規(guī)則面前,我……

為你喜歡的游戲?qū)懲娣ㄕf明和游戲規(guī)則。

本單元的學習中圍繞的主題是什么?(規(guī)則),今天,我們習作的題目是寫規(guī)則。

指導構(gòu)思,四人小組交流自己的體會,全班討論。

教師點評。

學生思考習作思路。

學生開始習作。

修改習作。

謄抄習作。

第一單元語文天地教學設計篇十六

3、學習“開卷有益”,練習“筆下生花”。

1、積累一定數(shù)量的字詞和句子。

2、背誦古詩。

小黑板。

練習法。

小組合作交流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課。

同學們,通過我們學習了“民族”你對民族深情是不是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你能來說說嗎?

你們可真棒,又學到了那么多知識!讓我們再來重溫一下這部分知識吧!

二、我的摘錄筆記。

1、討論交流學習摘錄筆記的體會。

2、齊讀摘錄的詞句。

三、體會句子的感情。

1、從課文中找出摘錄筆記中的句子讀一讀。

2、聯(lián)系上下文,小組討論句子表達的感情。

四、讀一讀。

1、學生自由讀文中的諺語,說說諺語的意思。

2、小組合作掃清文字障礙。

3、簡介這兩個民族,你還知道其他民族的諺語嗎?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二、讀一讀,背一背。

1、范讀古詩。

2、小組內(nèi)練讀古詩。

3、指名讀古詩,要讀通順、流利。

4、交流古詩意思。

5、試背古詩。

三、自讀課文《做客喀什》。

1、默讀全文。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采用學到的各種方法。在小組里讀一讀自己畫出來的詞語,比一比誰讀得多、誰讀得正確。

2、說說你都讀懂了什么?

3、全班進行朗讀,分小組朗讀,自己喜歡怎樣讀就怎樣讀。

4、讓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詞語,并抄寫在自己的摘抄本上。

四、暢所欲言。

1、聊一聊各個民族。

2、介紹少數(shù)民族的節(jié)日、習俗或活動。

五、金鑰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習作要求。

三、全班交流,說說自己想寫的內(nèi)容。

四、學生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五、修改習作。

六、作業(yè)。

1、完成習作。

2、背誦兩句諺語。

第一單元語文天地教學設計篇十七

一、詞語加油站。

1、出示本組的詞語,檢查學生掌握的情況。

2、學生思考本組詞語中,有疑惑的詞語,提出疑問。

3、學生幫助同學們提出來的疑問。遇到大家都有的困惑,師出示圖片并解釋。

4、通過填詞語的方式,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及靈活運用。

二、走進畫中,引出主題。

1、學生欣賞秋天的圖片,用詞語表達下你對秋天的感受。

3、學生有情地讀出秋天色彩的句段。

4、引導學生聞到秋天的氣味,發(fā)現(xiàn)動植物們在秋天忙些什么?

三、聆聽秋天美妙的聲音。

1、引導學生聽一聽秋天的聲音,它的聲音是一曲豐收的歌,是一首歡快的歌。

2、我們都聽到了誰的聲音?引出學生對風箏的憧憬與希望。找到孩子們快樂的歌聲。

3、秋天就是一個音樂廳,還有誰在彈奏與歌唱。引導學生找一找秋天的聲音。

四、傾聽學生演奏秋天的樂章。

1、小組合作,朗讀詩歌《聽聽,秋的聲音》。

2、配樂,學生展現(xiàn)朗讀。

五、總結(jié):本組我們看到了秋天帶給我們繽紛的色彩,聽見了她美妙的聲音,分享了她帶給我們的歡樂。讓我們一起拿起手中的筆描繪出我們心中的秋天。

第一單元語文天地教學設計篇十八

【單元目標概說】。

本單元是一組抒寫愛國思鄉(xiāng)之情的詩歌:艾青對祖國至死不渝的愛的表白,余光中憑海臨風悵望大陸的孤寂身影;戴望舒的深沉撫摸,舒婷的激情歌唱;萊蒙托夫漫步在渾厚而寬廣的俄羅斯大地,休斯沉浸在悠長的歷史河流里……這些蘊涵著詩人深沉熾烈情感的詩歌,曾經(jīng)感動了無數(shù)讀者。宜從朗讀人手,反復品味、積累詩中名句,讓深沉熱烈的愛國情懷隨著經(jīng)典名句走進學生心靈。

詩兩首。

創(chuàng)意說明:朗讀是含英咀華,把經(jīng)典“化”入個人身心的過程。課堂上,教師示范朗讀,把自己對作品精華處的理解和感受“讀”給學生聽,同時指導學生讀。這是“美讀”,更是“讀美”。

教學步驟:

一、教讀,學習朗讀技巧。

.遍朗讀,教朗讀節(jié)奏、重音。

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第二遍朗讀,教連讀,即朗讀時句斷而氣流不斷,讀得流暢起伏,如下面這四句: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一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一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第三遍朗讀,確定詩句的感情基調(diào),做到以情帶聲。

.第四遍朗讀,讀出情感的層次。層,詩的一、二句,男領;第二層,詩的三、四、五、六句,男合;最后兩句是全詩的最強音,男領一遍,全班齊讀一遍。

二、品讀,體會詩的意蘊。

.探究詩中意象的含義。

提示:1938年,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正踐踏著我們中國的土地,在這國難當頭的時刻,詩人艾青用筆發(fā)出了戰(zhàn)斗的呼聲?!巴恋亍笔钦谠馐苋湛芷哿璧膰恋膶懻眨昂恿鳌本褪悄情L期郁積在人民心中的悲憤,“風”象征著人民心中對侵略者暴行的憤怒,“黎明”預示著人民為之奮斗獻身的獨立自由的曙光。

.評說詩中“鳥”的形象。

用“這是一只___________________的鳥”句式說話。

這是一只歌唱得喉嚨嘶啞的鳥。這是一只在炮火連天的危急時刻仍奮力歌唱的鳥。

這是一只為人民抗擊侵略的斗爭精神而歌唱的鳥。

這是一只和祖國生死相依、對祖國忠貞不渝的鳥。

播放瞿弦和的配樂朗誦《我愛這土地》,靜靜聆聽,體會節(jié)奏、重音等朗讀技巧及情感把握。

四、演讀,歌唱愛的赤誠。

五、過渡,傾聽余光中的《鄉(xiāng)愁》。

.我讀——學生自己試讀,自主劃分朗讀節(jié)奏,確定朗讀重音。

.我賞——品析詩歌的意象、結(jié)構(gòu)。

.我創(chuàng)——播放《鄉(xiāng)愁四韻》前兩節(jié)錄音,要求學生續(xù)寫后兩節(jié)。我用殘損的手掌。

創(chuàng)意說明:從“朗讀”切入,之后,“個性解讀”一“多角評析”一“自主鏈接”,分層推進,由發(fā)現(xiàn)詩的美,到評價詩的美,學生能力呈螺旋式上升。

教學步驟:一、充分朗讀。

.遍,教師教讀,讀出詩的節(jié)奏和重音。

我/用殘損的手掌。

摸索/這廣大的土地:

……。

.第二遍,師生合讀,讀出詩的層次。

.第三遍,配樂朗讀,讀出詩的感情色彩。

描寫淪陷區(qū)的一節(jié),讀得凄楚憂憤;描寫解放區(qū)的一節(jié),讀得明朗溫馨。

二、個性感受。

.選擇感受最深的句子,從所見、所聽、所聞、所感等多種角度來描述自己的感受。

如:“我觸到荇藻和水的微涼”:我把手伸進水中,河水冰涼冰涼。昔日那錦幛似的鮮花,在炮火中枝殘葉敗;那嫩柳枝發(fā)散出來的清香。被濃濃的血腥味籠罩。水中的荇藻啊,好似掛在我心頭的挽幛!“長白山的雪峰冷到徹骨”:祖國的長白山上,雪峰兀立,寒氣徹骨,似一把把利劍,刺痛著我的心!因為我看到侵略者的鐵蹄正在我的祖國肆意踐踏!“嶺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嶺南,這四季如春的地方,聞不到花香,聽不到鳥語,滿山都是荒涼,滿眼都是廢墟,聽到的只有百姓那愁苦的哀嘆、那憤怒的呼喊。

.學生交流。

三、多角評析”說_________________自選角度,評析。用“我發(fā)現(xiàn)話。學生發(fā)言可能有:

.我發(fā)現(xiàn)在構(gòu)思上用了“一線串珠”的手法,即用“手掌的感受”這一線索將全詩貫穿起來,所以描寫的對象雖多,但一點也不覺得蕪雜。

.我發(fā)現(xiàn)語言上很有特點。詩人選用了積極的、暖色調(diào)的詞語來描寫解放區(qū),而用消極的、冷色調(diào)的詞語來描寫淪陷區(qū),很好地表達了情感。

四、自主鏈接。

請你根據(jù)自己的積累,為本課學習資料庫添加相關內(nèi)容。點撥:添加的內(nèi)容可以有——。

創(chuàng)意說明:課文新鮮活潑、意義雋永的意象,流動凝重的畫面,給讀者以視聽的美好享受。因此,教學這首詩可立足于“賞”,設計豐富精美的活動,讓學生美美享受一次詩歌大餐。

教學步驟:

一、進入朗誦天地,聆聽名家朗誦。

.遍聽,初步感受全詩。

.第二遍聽,畫出朗讀節(jié)奏和重音。

.第三遍聽,輕聲跟讀。

二、來到學術報告廳,品析詩歌意象。

.個性選讀。

之二:“熏黑的礦燈”與“蝸行摸索”顯示出祖國前進步伐的艱辛與緩慢;

之三:“干癟的稻穗”與“失修的路基”顯示出祖國的貧瘠與破敗。

.妙手續(xù)寫。

根據(jù)詩意,從下面詩句中選擇一句續(xù)寫,使之與原詩和諧一致。

如:我是干癟的稻穗,滋養(yǎng)你被勞作壓彎的身軀。

可提出如下問題探討:

.我來當導演——對“祖國啊”一句的朗讀進行指導。

節(jié),“把纖繩深深勒進你的肩膊”,詩人感到祖**親是那樣疼痛難忍,禁不住發(fā)出“——祖國啊!”的深沉呼喚。多么沉重,多么痛苦!語調(diào)應緩慢低沉。讀“——祖國啊!”時,要痛苦沉重而有壓抑感。

.我來當演員——自選形式,進行朗讀競賽。

配樂讀。

多人演讀。

模仿性朗讀。

.我來當評委——評選出自己最欣賞的朗讀,并作五十字左右的口頭點評。

.師生共讀,結(jié)束全課。、外國詩兩首。

創(chuàng)意說明:無論是萊蒙托夫筆下的俄羅斯大地還是休斯的河流,都距學生遙遠而陌生。因此,本設計擬利用多種形式的課中活動來增進學生的情感體驗,更好地理解詩意。

教學步驟:

一、學習萊蒙托夫《祖國》。

.朗讀全詩,初步感受。

.續(xù)寫詩句,體驗情感。

祖國啊,我愛你那野火冒起的輕煙,因為它們在我的眼里恰似一支優(yōu)美的小夜曲,是那樣美妙動人!祖國啊,我愛你那小山上閃著微光的白樺,它們正像依偎在一起的情侶,親密無間,堅貞不渝。

.改寫詩句,歌唱祖國.。

詩歌的第二節(jié)和第三節(jié)以分號為限,可分為五小節(jié),任選一節(jié)改寫成散文,必須用進下列詞語:

溫馨寧靜質(zhì)樸簡單美不勝收刻骨銘心。

如第四小節(jié),可以改寫為:

.了解背景2.體驗情感。

用“詩人談河流,就是談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話。

詩人談河流,就是在談黑人的歷史。

詩人談河流,就是在談自己這令人自豪的種族。

詩人談河流,就是在談黑人在深重苦難下創(chuàng)造歷史的偉大。

四、比較兩首詩寫作的不同點。

兩首詩一從空間著筆,描寫俄羅斯大地的夜色及夜色中人們的活動;一從時間人手,追溯黑人悠久的歷史。

兩首詩一把對祖國始終不渝的愛蘊含在對景物的描寫之中;二通過“河流”這一意象來表明對自己歷史的自豪。

五、分組朗讀,結(jié)束全。

第一單元語文天地教學設計篇十九

1、完成“比一比,組成詞語”。

2、完成“開卷有益”。

3、完成“找一找描寫顏色的詞語”。

4、完成“讀一讀、背一背”。

1、完成“自讀課文”。

2、完成“積累描寫顏色的詞語”。

3、完成“同音字組詞”。

4、完成“讀背古詩”。

教學準備:小黑板。

課型:綜合實踐課。

教學方法:討論、小組合作式。

—、導入新課:

二、新課:

1、完成“開卷有益”。

(自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指名說說:自己讀了課文知道了什么?

(3)分角色讀課文。

(4)齊讀課文。

2、完成“找一找描寫顏色的詞語”。

(積累描寫顏色的詞語)。

(1)學生自由填寫。

紅()黃()黑()。

()()()。

綠()藍()白()。

()()()。

(2)指名上臺填寫,指名評價。

3、完成“比一比,組成詞語”。

(同音字組詞)。

(1)出示兩組字,學生認讀。

保()近()壯()反()。

寶()進()狀()返()。

(2)學生自由組詞。

(3)指名組詞。

(3)指名上臺填寫。

4、完成“讀一讀、背一背”。

(讀背古詩)。

(1)學生自由讀兩首古詩。

(2)指名起立讀。

(3)出示掛圖,學生邊聽老師朗誦,邊觀察圖上畫了什么?

(4)指名說說。

(5)齊讀古詩。

(6)試背古詩。

(7)齊背古詩。

三、布置作業(yè):

四、板書設計:

1、開卷有益。

2、找一找描寫顏色的詞語。

3、比一比,組成詞語。

4、讀一讀、背一背。

1、完成“說說顏色在生活中的作用”。

2、完成“金鑰匙”。

3、完成“用紅、黃、藍三種顏色調(diào)一調(diào),畫一幅秋天的景色圖,并圍繞秋天的色彩寫一段話”。

1、完成“口語表達”。

2、完成“金鑰匙,理解詞語”。

3、完成“習作”。

教學準備:小黑板、掛圖、顏料。

課型:綜合實踐課。

教學方法:討論、小組合作式。

—、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到“語文天地”去學習。

二、新課:

1、完成“金鑰匙”。

(金鑰匙,理解詞語)。

(1)小黑板出示:金鑰匙。

(2)說說自己還用聯(lián)想的方法,理解過哪些詞語。

2、成“說說顏色在生活中的作用”。

(口語表達)。

(1)出示3幅圖,學生聯(lián)想,說說這些顏色在生活中有什么特殊作用?

(2)學生自由說說其它顏色。

(3)指名說說。

3、完成“用紅、黃、藍三種顏色調(diào)一調(diào),畫一幅秋天的景色圖,并圍繞秋天的色彩寫一段話”。

(習作)。

(1)用顏料紅黃藍三色,來調(diào)一調(diào)。

(2)畫一幅秋天的景色圖。

(3)自由圍繞秋天的色彩寫一段話。

(4)指名說說自己寫的一段話。

三、布置作業(yè):

四、板書設計:

1、金鑰匙。

2、說說顏色在生活中的作用。

3、用紅、黃、藍三種顏色調(diào)一調(diào),畫一幅秋天的景色圖,并圍繞秋天的色彩寫一段話。

第一單元語文天地教學設計篇二十

1、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教育。

2、通過讀地圖、調(diào)查訪問、收集資料、游藝活動等教學手段,使學生透過地名,了解歷史文化知識,學會整理資料、提取信息、撰寫調(diào)查報告,體會其中的文化。

3、在收集、介紹地名的過程中,用自己獲得的識字方法自覺識字。

掌握有關地名的知識,學會整理信息,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難點:通過讀地圖、調(diào)查訪問、收集資料、游藝活動等教學手段,使學生透過地名,了解歷史文化知識,學會整理資料、提取信息、撰寫調(diào)查報告,體會其中的文化。

小組合作交流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發(fā)現(xiàn)地名的學問可真不少!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開一個地名游藝會。

按照自己的興趣,小組合作編排游戲,并定好游戲的規(guī)則。

可以按照以下的形式。

二、猜城市名,編地名謎語。

三、找一找詩里的地名。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泗水:河名,在山東省。

古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黃鶴樓:今在江蘇揚州市城西。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天門:在安徽。楚江:在安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白帝:今四川。江陵:今湖北。

四、搶答,說地名。

說出三條以城市命名的路。

說出三個用少數(shù)民族命名的城市。

說出帶“陽”字的三個城市名。

說出帶“?!弊值娜齻€城市名。

五、填成語,組地名。

至高無底撈月語重心暖花開金石為。

官許愿難能可春白雪人才濟征北戰(zhàn)。

五湖四誅筆伐一步登津有味。

查找資料,介紹一個地名的來歷。

將地名串成相聲或描述生活經(jīng)歷的文章。

學生進行游戲活動。

六、布置作業(yè)。

預習“開卷有益”。

課時目標:

通過觀察圖畫和理解課文,了解趵突泉泉水的特點,激發(fā)愛美情趣。

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

滲透園藝文化,拓展思維,更具體形象地感受小泉的美。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簡介趵突泉和作者。

板書課題。

“趵突”是跳躍突起的意思。

投影(觀察)。

使學生對趵突泉有個整體的初步的了解。

同學們看,這就是歷史悠久、聞名于世的山東濟南的趵突泉。

簡介趵突泉。

二、自由朗讀,思考。

讀了課文,你們覺得趵突泉怎樣?

學習課文。

第1自然段。

齊讀本段。

“名勝”一詞在這里怎樣理解?

這一段在文中起怎樣的'作用?(引起下文)。

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趵突泉的?請同學們默讀2、3、4自然段。(趵突泉的溪水、大泉的樣子、小泉的樣子。)。

出示投影片,圖文對照地進行描述。

講讀第2自然段。

什么樣的水叫活水?

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到怎樣的一溪活水?“清淺”“鮮潔”是什么意思?

作者抓住泉水活、清淺、鮮潔這三個特點,寫出趵突泉的水很美。

講讀第3自然段。

指名朗讀本段,這一段哪一句是中心句?

下面寫什么?先講什么?再講什么?

讀出寫泉池的句子。

讀出寫泉水的句子。

作者抓住泉水的什么特點來寫的?畫出有關的詞語。

…作者是怎樣寫自己的感受和聯(lián)想的?請用——畫出來。

(3)講讀第4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以下問題。

指名朗讀本段。

“池邊還有數(shù)不清的小泉眼”。這是一句什么句式?

這一自然段描寫了幾種形態(tài)的小泉?

這幾種小泉的特點是什么?

…這篇課文從哪幾個方面描寫了小泉眼的美麗有趣?

略讀《秦皇島的來歷》。

三、自由讀。

(1)用自己的方法解決不認識的字的讀音。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么?

(2)指名讀,檢查學生的讀音。

從這篇文章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四、金鑰匙。

學生讀一讀文中的話,說一說你的理解。

討論交流怎樣有效準確地查找資料。

五、自檢。

回憶自己是如何做摘錄筆記的。

針對“自檢”中的欄目,對照一下自己哪些做到了,哪些沒做到。

說一說以后應該怎樣做?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8967901.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