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數(shù)學二年級上買衣服教案文案范文(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13 11:51:08
北師大版數(shù)學二年級上買衣服教案文案范文(16篇)
時間:2023-12-13 11:51:08     小編:雅蕊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合理安排教學內(nèi)容和步驟,提高教學效果。教案需要與教學實際相結(jié)合,靈活運用,以適應(yīng)不同教學場合和教學環(huán)境。在編寫教案時,可以參考教材內(nèi)容、教研活動和教學方法等多方面的資料和信息。

北師大版數(shù)學二年級上買衣服教案文案篇一

1能熟練地運用連加和連減等有關(guān)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運用估算,探索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可以順利運算。

1靈活運用連加連減等有關(guān)知識,結(jié)合具體情境,解決問題。

2運用所學的知識,靈活解決生活中實際的問題。

教學準備:草稿紙

一.你學到了什么

這一欄目,目的在于讓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與整理,這一活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更好地掌握有關(guān)的知識。這兩副畫是對學生學過知識的一個提示,左圖是有關(guān)認識圖形的知識,右表可以利用呈現(xiàn)的數(shù)據(jù)練習加減法。教師可以通過這幅圖,引導(dǎo)學生自己說一說想到了什么,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加以解決。

二.我的成長足跡

這一欄目,目的在于讓學生回顧在學習過程中的體會與進步,體現(xiàn)了全日制義務(wù)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提倡的學生成長記錄的方法,是學生自我評估的一種方式。教科書中提出了三個方面的問題,比整理與復(fù)習(一)提高了一步。學生可以展示最滿意的一次作品,可以組織學生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展示和交流,并適當加以指導(dǎo)。

三.練一練

1.第1題

練習萬以內(nèi)的加減法。學生可以列豎式計算,要求學生計算正確,在速度上不要提過高的要求。

2.第2題

教材通過“五一”旅游的情境,提出了三個問題,不僅復(fù)習了萬以內(nèi)數(shù)的感受和培養(yǎng)了學生的估計意識。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出其他的數(shù)學問題,并試著解決,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第3題

復(fù)習認識圖形的內(nèi)容,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

北師大版數(shù)學二年級上買衣服教案文案篇二

1.通過“買鮮花”的問題情境引導(dǎo)學生體會,一個算式里既有加減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減法。

2.能正確掌握既有加減法又有除法的算式的計算順序,并能熟練計算。

探索“先除法,后加減”的運算順序,體會到數(shù)學與實際的密切聯(lián)系。

掛圖,課件課時

安排1

一、展示情景

教師出示情景圖,引導(dǎo)學生觀察。

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花店里的花可真多呀!你從圖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導(dǎo)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及時肯定。

二、嘗試、對話

1、說一說。

教師引導(dǎo)學生觀察情景圖,根據(jù)你知道的信息,可以提出哪些問題?

(1)學生獨立思考,提出問題并在小組里交流。

(2)學生自由在班級里交流。

(3)教師根據(jù)匯報內(nèi)容有選擇地進行板書。

2、算一算。

通過算一算,掌握方法。

(1)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教師放手,學生先獨立解答,在小組合作交流,最后指名板書匯報。

引導(dǎo)學生觀察綜合算式,你是怎么計算的,有什么規(guī)律?

同桌互相說說:在一個算式里有減法又有除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一個算式里有減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減法。)

引導(dǎo)邊看圖邊思考,為什么在一個算式里有減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減法?

(因為必須先算1支康乃馨多少元,要先算24÷8=3,才能算出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1)賣1支菊花和1支百合花,共花多少元?

學生獨立解答后教師引導(dǎo)學生觀察綜合算式,你是怎么計算的,有什么規(guī)律?

同桌互相說說:在一個算式里有加法又有除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一個算式里有加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引導(dǎo)學生邊看圖邊思考,為什么在一個算式里有加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因為必須先算賣1支菊花多少元,要先算8÷4=2,才能算出1支菊花和1支百合花共花多少元?)

三、解釋應(yīng)用

1、完成試一試的第1題。

(1)說一說每道題的運算順序。

(2)獨立計算。

(3)議一議:在一個算式里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2.完成練一練的第1題和第2題。

3.完成練習二的第2題和第3題。

北師大版數(shù)學二年級上買衣服教案文案篇三

《有多少張貼畫》是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第一課。這課通過創(chuàng)設(shè)“有多少張貼畫”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chǔ)上,利用遷移,主動編6的乘法口訣,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信心。

二、學情分析。

1、9句口訣中已學過了前5句口訣,在學習2到5的口訣時他們都提前背了所有的乘法口訣。并會用口訣解決簡單的問題。也對編口訣有一定的經(jīng)驗。

2、學生不會用已學過的口訣來記憶新知。

三、教學目標。

依據(jù)《新課標》和對教材的理解,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幾點:

1.知識與技能:經(jīng)歷編制6的乘法口訣的過程,在探索規(guī)律的基礎(chǔ)上理解口訣的意義。

2.過程和方法:能用6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并能解決簡單實際的問題。

3.情感態(tài)度目標:學會用類推的方法來學習新知識,體驗從已有的知識來探索新知識的方法。從而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四、教學重點。

編制、記憶6的乘法口訣,并能結(jié)合口訣解決問題。

五、教學難點。

口訣中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學會在已知的信息中尋求方法。

五、課前準備。

課件,乘法算式卡片。

六、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趣引入。

同學們,你們能估計這有多少張青蛙圖片呢?

生:54張。

師:你是用什么方法估計的呢?

生:一排一排的數(shù),一共有9個6,用乘法口訣算的。

師:非常好,下面我們一起來探究是不是有54張貼畫吧!

設(shè)計意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有興趣繼續(xù)學下去。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說一說,試一試。

生:一橫排一橫排的數(shù)。

師:好,我們一排一排地數(shù)一數(shù),好嗎?(課件出示一排粘貼畫)一排有幾個?

生:一排6個。

師:1排是幾個6,列乘法算式,說出對應(yīng)的乘法口訣。(板書)。

1×6=6一六得六。

2排是幾個6,列乘法算式,說出對應(yīng)的乘法口訣。(板書)。

2×6=12二六十二。

3排是幾個6,列乘法算式,說出對應(yīng)的乘法口訣。(板書)。

3×6=18三六十二八。

4排是幾個6,列乘法算式,說出對應(yīng)的乘法口訣。(板書)。

4×6=24四六二十四。

5排是幾個6,列乘法算式,說出對應(yīng)的乘法口訣。(板書)。

5×6=30五六三十。

師:同學們,你們看這幾句口訣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這五句口訣在學2-5的口訣時學過了。

設(shè)計意圖:讓他們很快的聯(lián)想之前學習的口訣并應(yīng)用到今天所學的內(nèi)容中。

師:真棒!那你們知道下一句口訣怎么寫嗎?

生:知道,一共有六排,每排有六張貼畫,一共有36張貼畫。

師:很好!你們能說出相應(yīng)的算式和口訣嗎?

生:能,6×6=36六六三十六。(板書)。

師:假如老師忘了六六三十六這句口訣怎么辦呢?你有什么方法幫老師記住這句口訣呢?

生:只要記住五六三十,在它的上面多加一個六就是六六三十六了。

設(shè)計意圖:前面幾句口訣都學過,讓他們知道是幾個幾相加,在原來的基礎(chǔ)上多加一個六就可以,對后面找規(guī)律做鋪墊。

師:恩,同學們真不錯。那你們能編出后面的口訣嗎?(依次偏出后幾句口訣并板書)。

同學們很棒,通過我們大家的合作把口訣編完了,那你們知道我們今天學的是什么呢?

生:6的乘法口訣(板書)。

師:真棒!請大家齊讀口訣。

2、找規(guī)律。

生1:每道算式都有6。

生2:一個乘數(shù)依次增加1,積依次增加6。

生3:都是六個六個的相加。

生4:積小于10口訣中都有“得”。

師:真棒!老師用一句話來總結(jié)這幾個同學說的規(guī)律,就是一個乘數(shù)是6不變,另一個乘數(shù)依次增加1,積依次增加6,積小于10都加得。

設(shè)計意圖:讓他們自己找出規(guī)律,是能更好的讓他們牢記口訣。假如忘記了其中以句口訣,記得規(guī)律就能偏出后面的口訣。

3、記憶口訣。

小組之間記憶口訣五分鐘。

師:時間到,請同桌的兩位同學互相提問,一個說口訣的上半句一個說口訣的下半句。(對口令)。

全班一起背誦6的乘法口訣。

設(shè)計意圖:提高他們的積極性,通過對口令加深口訣在他們心中的映象。

三、鞏固應(yīng)用小游戲。

1、師:大家記住6的乘法口訣了嗎?

生:記住了。

師:真的嗎,你們能接受老師的考驗嗎?

生:能!

游戲1:把乘法算式補充完整。(拿出做好的乘法算式卡片)。

游戲2:“找朋友”。幾位同學拿乘積,另一些同學拿著算式卡片去找他們的“好朋友”。

設(shè)計意圖:通過這兩個游戲讓學生更牢固的記住6的乘法口訣,把課堂氣氛退到點。

2、出示課件中的練習題。

設(shè)計意圖:記住6的乘法口訣后,會用口訣解決問題。

四、課堂總結(jié)。

師:哪位同學能說說我們今天學習了什么?

生1:6的乘法口訣。

生2:怎樣記住六六三十六,只要在五六的基礎(chǔ)上多加一個6就可以了。

生3:6的乘法算式每道算式都有6。

生4:一個乘數(shù)依次增加1,積依次增加6。都是六個六個的相加。

生5:積小于10口訣中都有“得”。

師:大家說的非常好,我們在學習6的乘法中,發(fā)現(xiàn)了口訣的許多特點,還找到了乘數(shù)和積變化的規(guī)律。還學會用口訣解決問題。今天的課就上到這了,同學們下課后把口訣熟記哦!

設(shè)計意圖:通過總結(jié),使他們對口訣進一步的記憶加深并對以后學習7-9的口訣做鋪墊。

教學反思:

《有多少張貼畫》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內(nèi)容,是在學生學習了2至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chǔ)上進行學習的,學生對編制乘法口訣具有了一定的經(jīng)驗和能力,因此,在這堂課中,我精心構(gòu)建口訣教學,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可?。?/p>

1、我為學生提供輕松、和詣的學習氛圍。

2、本節(jié)課教學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讓學生自主探索,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體驗成功的愉悅。

3、課中我設(shè)計了兩個游戲,練習的形式豐富多樣,體現(xiàn)一定的趣味性,進一步加強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當然本節(jié)課,也還有一些地方需要改進。如課中,在編口訣時不應(yīng)該讓學生一起說,應(yīng)該點學生起來說,避免后進生跟不上節(jié)奏。另外,對學生的評價激勵不夠,應(yīng)加強獎勵機制,更好地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板書設(shè)計。

6的乘法口訣。

1×6=6一六得六。

2×6=12二六十二。

3×6=18三六十六。

4×6=24四六二十四。

5×6=30五六三十。

6×6=36六六三十六。

6×7=42六七四十二。

6×8=48六八四十八。

6×9=56六九五十六。

北師大版數(shù)學二年級上買衣服教案文案篇四

學習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認識較大面值的人民幣;。

2、通過購物等活動,體驗生活之中處處有數(shù)學;。

3、在具體的購物情境中進行簡單的計算,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學習重難點:

重點:在具體情境中認識較大面值的人民幣。

難點:在具體的購物情境中進行簡單的計算,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教師:大面額真幣、主題圖。

學生:貨幣學具。

預(yù)習任務(wù):

預(yù)習數(shù)學書12、13頁的內(nèi)容。

2、在家中認一認面值是100元、50元、20元、10元的人民幣。

合作探究:

一、組織活動。(復(fù)習小面額的人民幣)。

1、“我說你拿”(教師說幣值,學生拿相應(yīng)的小面額的人民幣。)。

2“我說你擺”(如:擺7角錢、擺9角錢。)。

二、認識大額人民幣。

我們怎樣才能買到這些漂亮衣服呢?

昨天,我們認識了一些人民幣,用它們來付錢,可以嗎?

4、我們該怎么付錢呢?你見過大額人民幣嗎?

(認識最新版的10元至100元不同面值的人民幣模型。)。

誰有好辦法把他們記住?(數(shù)字、顏色、圖案,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

三、買衣服。

1、媽媽買一件短袖上衣,可以怎么樣付錢?

師:如果笑笑的媽媽買一件短袖的上衣,可以怎么付錢呢?用你手中的人民幣樣張擺一擺,然后說一說。

學生在小組內(nèi)用人民幣樣張談?wù)摳跺X的方式,教師巡視,了解不同的付錢方式后,組織交流匯報。

3、請你再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并嘗試解答。

提出不同問題后,可以當場引導(dǎo)學生回答;有難度的就在小組內(nèi)探究解決,或給予適當?shù)奶崾尽?/p>

拓展提升:

大家每人挑選一件你最喜歡的衣服,看清它的價格,想一想你怎樣付錢呢?

大家?guī)退胍幌?,還有別的拿法嗎?

達標反饋:

收獲展示:

1、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2、我們愛護人民幣。

北師大版數(shù)學二年級上買衣服教案文案篇五

設(shè)計思路:

教材分析:

學生分析:

學習目標:

1、學會看簡單的路線圖,鞏固看圖辨認方向知識.。

2、滲透尊敬老人的傳統(tǒng)美德教育.。

3、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方法:

觀察法、合作討論交流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主題圖.。

教學重點:

學會看簡單的路線圖.。

教學難點:

理解幾組比喻句,感受大風刮過海面的景象.。

教學過程:

一、學習新知(出示“看望老人”路線圖)。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提出問題、滲透美德教育.。

2、幫助學生觀察,引導(dǎo)學生看懂圖意.。

3、學生獨立完成填一填.。

4、全班討論交流,(實物投影儀出示填一填).。

讓學生充分討論交流,說說自己的想法.。

三個小朋友說:尊敬老人是我們應(yīng)該做的,這是每個公民應(yīng)有的美德.。

5、4人小組合作討論完成“說一說”.。

先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

在集體反饋中,師引導(dǎo)學生把話說完整,把意思表達清楚.。

二、練一練。

1、(1)讀題、看圖,了解圖意.。

(2)獨立完成再集體交流.。

交流時說一說你是怎樣確定“游樂場”位置的方法.。

要求:說的時候必須使用方位詞.。

如:由誰家向()走()米,再向()走()米.。

算一算,誰家離寶物最近?

3、小兔送信。

(1)說出小兔給每個小動物送信的路線,說時要用準方位詞.。

(2)根據(jù)自己設(shè)定的路線求出結(jié)果,注意小兔不能斜穿.。

(3)全班討論:小兔有幾條送信線路?哪條最近?

4、說一說自己放學回家的路線.。

三、全課總結(jié)。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略)。

北師大版數(shù)學二年級上買衣服教案文案篇六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件”“具”兩個生字,認識一個偏旁——禿寶蓋。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誦詩歌。

過程與方法。

讀中識字,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我”在病床上的感受。

教學準備:

字卡、學生喜歡的一兩件玩具。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被子的大地”的含義。

一、談話引入新課。

二、熟讀課文,在讀文中初步識字。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認真傾聽每一個字的讀音。

2、學生自由朗讀,標出小節(jié)序號,圈出文中生字。

3、試著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文章中的主人公生病了,他把被子看成了大地:被褥能鋪成山林,鉛制的兵丁在上面行軍;床單就像海洋,艦隊在上面行駛;枕頭可以疊成高山??他是快樂的被子大地的主人。)。

三、學習第一小節(jié),認識、書寫兩個生字“件、具”。

1、(第一句中的“只好”要讀出無可奈何的語氣)(出示一件件玩具)指讀,齊讀出示生字卡片,讀生字“件”“具”。

2、指導(dǎo)書寫“件”、“具”。

(1)引導(dǎo)觀察“件”:左右結(jié)構(gòu),左窄右寬。具:上半部分不要寫得過寬,具里面有三橫,橫與橫之間的距離要分均勻。

(2)學生練習書寫。

四、作業(yè)。

1、玩心愛的玩具。

2、朗讀課文。

板書設(shè)計:

一件玩具被子大地山上。

山谷平原喜愛被子大地。

北師大版數(shù)學二年級上買衣服教案文案篇七

贈劉景文(宋)代詩人(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1、這首詩寫的是秋季的景色。2、這首詩表示顏色的詞有:橙黃、橘綠。

山行(唐)代詩人(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1、這首詩的題目是《山行》。2、這首詩寫的是秋季的景色。3、這首詩主要描寫了:寒山、石徑、白云、人家、楓林等景物。

《回鄉(xiāng)偶書》唐代詩人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贈汪倫》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1、這首詩中寫到(汪倫)為(李白)送行。

2、這首詩中描寫汪倫和李白友誼深厚的句子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寫話要求:

1、審清題意。

2、寫清楚寫話四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做了什么事)。

3、開頭空兩格,標點符號獨立占格。

4、把字寫工整,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

5、用準詞語,用上好詞好句,寫通句子。

二年級生語文知識點之近義詞。

斜—歪腳—足肥—胖降—落找—尋心驚肉跳—膽戰(zhàn)心驚絲毫未動—未動分毫。

祝愿—祝福茁壯—強壯召喚—呼喚囑咐—叮囑希望—盼望閃爍—閃耀。

希望—盼望襲擊—攻擊打擾—打攪暖和—溫和拜訪—訪問艷麗—鮮艷。

節(jié)省—節(jié)約美麗—漂亮快樂—歡樂時光—時間驚訝—驚奇親密—親切。

依然—依舊高明—高超喜歡—喜愛熱鬧—喧鬧開心—快樂舉行—進行。

涼爽—涼快廣大—廣闊永遠—永久消失—消滅饑荒—饑餓廣闊—寬闊。

飛翔—飛行奇怪—驚奇眨眼—瞬間聚集—聚攏根據(jù)—依據(jù)誠實—老實。

未來—將來稱贊—贊揚發(fā)現(xiàn)—發(fā)覺趕緊—抓緊快樂—高興解落—降落。

波紋—波浪顫動—顫抖顫動—抖動破碎—破裂珍珠—珍寶財富—財寶。

鋒利—銳利傷心—難過高興—快樂連忙—趕忙攔住—擋住極小—微小。

漂浮—漂移平時—平常奔跑—奔馳溫和—溫順災(zāi)害—災(zāi)難幫助—關(guān)心。

溫和—親切無數(shù)—很多愿意—同意立刻—連忙如果—假如仔細—認真。

傳說—傳奇目錄—名目招聘—聘請潔凈—干凈特殊—特別聆聽—傾聽。

領(lǐng)袖—首領(lǐng)盼望—希望費力—費勁使勁—用勁救護—搶救挑選—選擇。

本事—本領(lǐng)煩惱—苦惱究竟—畢竟拼命—舍命浪費—白費干凈—潔凈。

錄取—錄用聊天—談天盼望—希望耽誤—耽擱敞開—放開躲藏—隱藏。

膽量—膽識飛快—飛速比賽—競賽害怕—可怕親愛—友愛保護—愛護。

謝謝—感謝清楚—清晰漸漸—慢慢面頰—臉蛋脖子—頸項歌唱—唱歌。

尋找—查找拾起—撿起辦法—方法告別—離別準備—預(yù)備潔白—雪白。

美麗—秀麗出發(fā)—動身觀察—觀看很多—許多賓客—來賓安寧—安靜。

逃竄—逃跑突然—忽然寬闊寬敞熱鬧—吵鬧住所—住宅閃現(xiàn)—出現(xiàn)。

寺廟—寺院臥室—臥房流動—流淌連忙—趕忙忽然—突然好似—好像。

連忙—急忙正要—剛要浮上—浮現(xiàn)遼闊—寬闊昂首—仰頭眼力—視力。

故鄉(xiāng)—家鄉(xiāng)本事—本領(lǐng)勸告—勸說依賴—依靠何必—為必憑著—靠著。

機靈—機智奔走—奔跑秘密—隱秘專心—用心—聞名奇怪—驚奇。

發(fā)現(xiàn)—發(fā)明好象—仿佛有趣—有味憤怒—氣憤堅定—堅決仍舊—照舊。

二年級學生語文學習好的方法。

1、留心觀察的習慣。

同學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觀察周圍的一景一物,一人一事;隨時隨地將生活中富有意義的東西盡收眼底。平時要注意觀察生活,從表面上微不足道的現(xiàn)象中,從人們熟視無睹見怪不怪的現(xiàn)象中,提取出我們作文的素材。

2、勤于修改的習慣。

作文是寫出來的,好的作文卻是改出來的。要養(yǎng)成勤于修改的習慣這是寫作中的重要一環(huán);修改自己的作文要從譴詞造句、標點修飾、選材段落、主題提煉等方面認真地進行,精益求精,使作文成為佳作。

3、思索感悟的習慣。

“學而不思則罔”。學與思,學與悟是不能分開的。學與思只有緊密結(jié)合起來,才會學有所成。懷疑是思維的火種,思維是閱讀能力的核心,而閱讀能力高低是一個人語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

北師大版數(shù)學二年級上買衣服教案文案篇八

教學目標:

鞏固除法的含義,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稱。為后面學習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打基礎(chǔ)。

教學過程:

一、完成教科書第16頁練習三第6題。

先讓學生獨立寫出除法算式,然后再全班講評。

1、6除以3等于2。6÷3=2(復(fù)習除法的讀法)。

2、被除數(shù)是12,除數(shù)是3,商是4。(復(fù)習除法的各部分名稱)。

3、把20個餃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20÷5=4(復(fù)習把一個數(shù)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4、28串葡萄,每4串一份,分成了7份。28÷4=7(復(fù)習把二個數(shù)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二、完成完成教科書第16頁練習三第8題。

看圖寫算式。呈現(xiàn)給學生實物圖,請學生寫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練習時,先借助畫面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再讓學生根據(jù)實物圖寫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后,讓學生展示自己寫出的算式,說一說每個算式表示的意思,使乘法、除法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自然滲透。

三、完成教科書第17頁練習四第9題。

和同桌一起完成,一邊平均分一邊寫算式。

四、完成教科書第22頁練習四第10題。

要學生自己獨立完成,然后全班搶答,然后思考怎樣才能填得又對又快。

北師大版數(shù)學二年級上買衣服教案文案篇九

教學內(nèi)容:

第一單元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乘法表示的意義,從情境圖中提出有關(guān)乘法的數(shù)學問題,列出乘法算式進行計算,從而進一步地體會乘法的簡單應(yīng)用。

2.在具體的情境中,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與人合作交流的意識與能力。

養(yǎng)成教育訓(xùn)練點:

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

教學重點:

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乘法所表示的意義,能夠列出乘法算式進行計算,體會乘法的簡單應(yīng)用。

教學難點:

理解乘法表示的意義。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活動一。

1.創(chuàng)設(shè)情景:在美麗的地球上,有很多可愛的小動物與我們朝夕相處。瞧!它們來了!(多媒體演示:各種小動物慢慢走來。)。

2.選出自己最喜歡的小動物,講一講關(guān)于它,你在畫面上看到些什么。

3.獨立思考:提出關(guān)于數(shù)學方面的問題。(教師個別輔導(dǎo))。

組內(nèi)交流。

在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問題,并請人或自己解決,再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全班交流:將你們組里的問題告訴大家,引導(dǎo)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乘法問題上。

教師板書個別問題,并以學生的姓名命名,激發(fā)興趣。

4.討論:小兔子一共有幾個蘿卜?

學生可能出現(xiàn)加、乘兩種方法,讓學生再次感受乘法運算的簡便性,并回憶乘法各部分的名稱。

質(zhì)疑:算式3×4=12(根)中,3是從哪里來的?4表示什么?12呢?

5.“連一連”

(1)由學生獨立完成,有問題的可與同桌或老師商量。

(2)提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1:“6+3”沒有吃到水果。

生2:桃子表示3個6,松果表示6個3,但都可以與3×6,6×3連起來。

生3:桃子和松果同樣多。

活動二。

1.“說一說”:學生以看圖講故事的方式理解圖意,再試說算式。討論: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1:四幅圖都可以用2×3或3×2來表示。

生2:有的表示2個3,有的表示3個2,還有的既表示3個2,又表示2個3。

師:對!它們都可以用2×3來表示。

2.“擺一擺,說一說”:先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實物,再出示算式。

(1)討論:3×2表示幾個幾?動手擺出兩種擺法。

(2)由“小老師”出題,其他同學動手擺一擺,并與同伴說一說。

3.“接力賽”

(1)出示“練一練”第一題的兩個畫面。

(2)小組接力完成:一個說圖意,一個列算式。

一個說還可以怎樣寫,一個評價是否可以得到“智多星”。

活動三。

1.出示超市中商品亂放的場面,提問:這樣的地方你們喜歡嗎?該怎么辦?

2.學生口述,多媒體演示。

3.以小組為單位,幫售貨員阿姨清點貨物。

4.交流評價:老師這里有一張貨物清單,看一看,你們點的對嗎?

活動四。

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與同伴說一說??梢砸龑?dǎo)學生從身邊熟悉的事情說起,如:。

每件衣服用5個扣子,4件衣服用幾個扣子?

學生每提出一個問題就列出算式并計算結(jié)果,此題可以在同桌之間進行,互相提問題并檢驗對方的計算結(jié)果。

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后,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給這節(jié)課起名字。

板書設(shè)計:

動物聚會。

一共有多少個胡蘿卜?3×4=12(個)或4×3=12(個)。

一共拿了多少個松果?3×6=18(個)或6×3=18(個)。

一共有多少個桃子?3×6=18(個)或6×3=18(個)。

一共有幾只小鳥?3×3=9(只)。

北師大版數(shù)學二年級上買衣服教案文案篇十

數(shù)一數(shù)與乘法一、乘法的意義:乘法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的簡便運算。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及讀法。a×b=c讀作a乘b等于c。三、運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求幾個幾相加是多少或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第四單元圖形的變化。

一、軸對稱圖形:一個圖形對折后,折痕兩邊的部分能夠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二、平移:物體或圖形沿著直線運動的現(xiàn)象叫平移。三、旋轉(zhuǎn):物體或圖形繞著一個軸或一個點進行圓周運動的現(xiàn)象叫旋轉(zhuǎn)。

北師大版數(shù)學二年級上買衣服教案文案篇十一

教學目標:

1、學寫7個生字,認識2個生字。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nèi)容,學會欣賞自己的優(yōu)點。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學寫生字,朗讀課文。學習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學會欣賞自己的優(yōu)點。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內(nèi)容,學會欣賞自己的優(yōu)點。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dǎo)入新課:

這是一個神奇的瓶子,只要對它說出心愿,就能想變什么變什么。小老鼠想變成什么呢?

齊讀課題,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準生字。

1、老師讀課文,同學們注意聽,看看老師把字音讀準沒有。老師讀完后,請你將課文讀準確??纯凑l能將字音讀得最準。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2、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注意將字音讀準。

3、小組內(nèi)認認課文中的生字,在組長的帶領(lǐng)下讀課文。比一比誰的字音讀得最準。

4、全班集中反饋。

(1)、教師帶讀生字。

(2)、小組長帶領(lǐng)小組成員讀生字。

(3)、開火車讀生字。

(4)、指名讀生字。

(5)、全班一起讀生字。

(6)、教師重點指導(dǎo)個別字音。

如:“瓶”、“想”、“被”、“累”,注意“瓶”、“想”是后鼻音,“累”是邊音。

三、再讀課文,注意將課文讀準確。

1、自己再讀讀課文,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將課文讀得很正確,很流利了。

2、以組為單位讀課文,過會兒全班進行比賽。

3、全班比賽讀課文,看看哪一組讀得好。

4、全班齊讀課文。

四、感受課文進行體會。

1、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在小組內(nèi)互相說一說。

3、全班交流,學習句子。

(1)、小老鼠覺得做老鼠不快活,它想變成別的東西。

(2)、小老鼠想變成什么?

(3)、小老鼠最后還是不想變了。

五、指導(dǎo)寫生字。

1、出示生字:“瓶”、“想”、“被”、“累”。

2、觀察生字,說說要注意什么地方。

3、教師重點指導(dǎo)“被”,注意“被”的偏旁是“衣”字旁。

4、教師進行范寫。

5、學生觀察后臨寫,并給這幾個生字組詞。

6、教師巡視指導(dǎo)、點評。

六、課堂作業(yè)。

1、每個生字各寫五個,并組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導(dǎo)入。

1、復(fù)習生字。

(1)、游戲“變變變”。在游戲中復(fù)習生字,進行激趣。

(2)、開火車復(fù)習生字,并給生字口頭組詞。

(3)、齊讀生字。

(4)、全班齊讀生字。

2、復(fù)習課文。

(1)、全班分小節(jié)讀課文。

(2)、指名代表小組讀課文。

(3)、全班齊讀課文。

二、指導(dǎo)寫字。

1、出示生字:“整”、“惡”、“糟”。

2、觀察生字,說說要注意什么地方。

3、教師重點指導(dǎo)“整”,注意“整”的筆畫較復(fù)雜。

4、教師進行范寫。

5、學生觀察后臨寫,并給這幾個生字組詞。

6、教師巡視指導(dǎo)、點評。

三、課外拓展。

1、分小組試著完整地講述《變成什么好》這個故事。

2、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在全班進行故事擂臺。

3、評出擂主、獎勵獎?wù)隆?/p>

4、小老鼠變了半天最后還是覺得自己好,如果是你,你會想變成什么呢?

5、指名說自己想變成什么,并說說原因。

6、自己有什么優(yōu)點,你發(fā)現(xiàn)了嗎?

五、課堂作業(yè)。

把自己的優(yōu)點寫下來。

北師大版數(shù)學二年級上買衣服教案文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以米、厘米為單位正確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體驗1米到底有多長,并會估計物體的長度。

2、在活動中體驗測量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體會米的含義,知道厘米、米之間的關(guān)系,知道米和厘米之間的進率。

教具準備:新鉛筆、米尺、數(shù)學課本、文具盒、1米多長的繩子。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

1、師生利用課前共同準備的直尺、三角板、等工具測量小組中各物品的長度。

2、指導(dǎo)學生同桌合作,用不同的測量工具測量繩子的長度。

學生在測量的過程中會隨機比較、選擇用哪些測量工具比較合適。(主要是直尺或米尺)。

3、用米尺測量課桌的長度。

二、體驗探究。

1、認識米,知道1米有多長。

2、讓學生以組為單位,直觀體驗1米有多長。

3、學生在觀察、交流過程中認識米與厘米之間的關(guān)系。

歸納:100厘米=1米,1米=100厘米,1m=100cm。

4、讓學生聯(lián)系身邊的事物,找出幾種長度是1米的物品。

三、實踐應(yīng)用。

1、1米大約等于幾枝鉛筆的長度?

2、學生自主量一量教室中比較大的物體的長度(或高度)。教師要與學生共同完成測量活動。

3、出示書中5頁練習題。

4、課外小作業(yè):讓學生回家測量家中物體的長度。

北師大版數(shù)學二年級上買衣服教案文案篇十三

根據(jù)同學口述:每堆有5個松果,在表格中板書。

堆數(shù)1松果的個數(shù)5那么兩堆松果呢?

你是怎么算的?

你們能繼續(xù)將這個表格填完嗎?同桌兩個同學互相說一說。

匯報,填表。

從這張表格中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5的乘法口訣的編寫。

你能把松果的個數(shù)用乘法算式計算出來嗎?

板書:1個5是5,1×5=5或5×1=5。

2個5是10,2×5=10或5×2=10。

接下去寫,你們會嗎?請你們在本子上接著往下寫,指名板演。

集體訂正。

齊讀所寫的算式。

有誰知道10×4的積是多少?獨立計算,小組交流。

根據(jù)這些乘法算式,你還能算哪些乘法題?

大家所說的這些算式都是根據(jù)黑板上這9個算式推算出來的,讓我們再來觀察一下這些算式,它們都含有一個乘數(shù)5,為了方便我們應(yīng)用,我們將這些算式改編成一句句的口訣,我來說一句:一五得五。

你能試著說下去嗎?小組說一說并分組把它寫出來。

強調(diào)幾個編寫要注意的問題。

齊讀5的乘法口訣。

給3分鐘記憶口訣。

你是怎樣記口訣的?有什么好的方法?

3.尋找生活中5的乘法口??

生活中和5的乘法口訣有關(guān)系的事情還有很多,老師把它們編成兒歌,你們想聽嗎?

一個小組5個人,兩個小組10個人,三個小組15個人,四個小組20個人……。

你還能編出其它的兒歌嗎?

北師大版數(shù)學二年級上買衣服教案文案篇十四

前天,媽媽帶我去買衣服。因為我的表舅要結(jié)婚了,媽媽要把我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做客。

我們走進購物廣場,到了5樓。琳瑯滿目的衣服看的我眼花繚亂。我說:“媽媽我們在這里看看吧,再到那里看看吧!”媽媽說:“你到底要去哪里?你都快把我弄暈了。我到哪里,你就到哪里。知道了嗎?”我垂頭喪氣的說:“知道了,你到哪里,我就到哪里?”我想:我又不是你的跟屁蟲,老是跟著你。無聊死了。哼!

我一臉埋怨的跟著她,媽媽又到了一個柜臺。媽媽說:“這個衣服好不好看呀?”我說:“不好看。媽媽你能不能讓我選幾件衣服看一看。一直你看,我一點自由都沒有。”媽媽說:“好好,只有你有理,我沒有理,我斗不過你那張嘴?!蔽倚α恕N姨袅艘患仙纳弦?,試了試,讓媽媽給我提提意見,媽媽說:“這件衣服的顏色太深了,不適合你。”我又選了一件粉紅色的半袖,胸前有一些英語字母,還有一個穿這粉紅色上衣,棕色小皮鞋的小孩子,這件衣服還有兩個半圓形的小口袋,我拿著這件衣服愛不釋手,特別喜歡,我說:“媽媽買下它吧!我很喜歡它。”媽媽讓我試了試,覺得挺適合我,媽媽說:“好的,今天你來做主就買它?!薄皨寢屇闾昧恕保腋吲d得說。我們付了錢,高高興興地帶著新衣服回到了家。我讓爸爸看我的新衣服,爸爸以為是媽媽買的?!安皇牵裉焓俏易鲋?,是我自己挑選的”。我自豪地說。爸爸說:“你真棒,會給自己挑衣服了,學習如果也能像買衣服一樣主動,爸爸媽媽會更喜歡你”。我有些慚愧,心想我一定會努力的,做一個爸爸媽媽的好孩子,不信你們看我的表現(xiàn)吧!

北師大版數(shù)學二年級上買衣服教案文案篇十五

知識與技能:會用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圖形設(shè)計圖案。

過程與方法:欣賞用基本圖形構(gòu)成的美麗圖案。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創(chuàng)新意識和審美能力。

欣賞用基本圖形構(gòu)成的美麗圖案,會用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圖形設(shè)計圖案。

會用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圖形設(shè)計圖案。

圖片

練習法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學過哪些圖形?

(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圓形等)

你知道怎么辨別這些圖形嗎?指名回答出圖形的特征。

二、新課

(一)欣賞圖案

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幅美麗的圖案,請同學們欣賞欣賞。

1、教師出示第一幅圖,學生欣賞一分鐘。

問:這幅圖像什么?

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

這些圖形是怎樣組合的?有什么規(guī)律?

這幅圖案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2、接著出示第二幅圖,學生欣賞一分鐘。

問:這幅圖像什么?

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

這些圖形是怎樣組合的?有什么規(guī)律?

這幅圖案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3、接著出示第三、四、五幅圖,學生分別予以欣賞并分析。

4、教師小節(jié)。

這些圖案都是由我們以前學過的圖形所組成的',是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排列的,配上豐富的色彩組成了一幅幅美麗的圖案,由此看出,圖形也是很美的。

(二)、設(shè)計圖案

1、剛才我們欣賞了幾幅美麗的圖案,那你們想自己來設(shè)計嗎?下面我們就來自己設(shè)計。

在設(shè)計之前先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圖形,什么顏色,怎樣來組合,可以仿照著老師的圖案來設(shè)計,有自己獨特設(shè)計方法的當然更好。

想好之后再動手來畫。

我們要看看誰設(shè)計出來的圖案最美麗、和諧,最獨特,與眾不同。

2、學生自己設(shè)計圖案。

3、展示學生的作品,并予以評價。

三、小節(jié)、評價。

今天同學們的表現(xiàn)都很好,設(shè)計出了這么多美麗的圖案,下課之后我們可以互相欣賞一下。

作業(yè)設(shè)計;隨堂練習

板書設(shè)計:欣賞與設(shè)計

教學反思

北師大版數(shù)學二年級上買衣服教案文案篇十六

一、談話導(dǎo)入課題。

二、出示要求:

(1)把幾十粒黃豆泡在水中,一天后將水倒掉,蓋上一塊濕布。

(2)待黃豆發(fā)芽后,選擇一顆豆芽測量長度并記錄。

(3)填入下表,并制成統(tǒng)計圖。

三、布置任務(wù)。

1自己參與實驗的全過程,有問題可以及時向老師或家長請教。

2我們一周后,看看你的統(tǒng)計圖。

可以與同伴說一說,從這個圖中你看到了哪些變化?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9155282.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