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儒家思想的論文(實用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14 04:39:58
孔子儒家思想的論文(實用13篇)
時間:2023-12-14 04:39:58     小編:琉璃

5.總結是對經(jīng)驗和教訓進行歸納和分析的方式寫總結時要注意圍繞主題進行論述,避免畫蛇添足,將重點放在核心內(nèi)容上。以下是一些經(jīng)驗豐富的人士分享的總結經(jīng)驗,可以從中獲取一些靈感和建議。

孔子儒家思想的論文篇一

《論語·衛(wèi)靈公》中記載,孔子的學生子貢問了老師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老師以商量的口氣對他說:“其恕乎!”什么叫“恕”呢?孔子又用八個字解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币簿褪钦f,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推己及人,將心比心,不要強人所難,不要給別人造成傷害。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要學會寬容。

寬容在我國傳統(tǒng)的倫理道德觀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為人處事的重要原則。

古人尚能如此,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xiàn)代社會,我們更需要調(diào)整自己心態(tài),調(diào)整好與他人的關系,學會寬容。

《北京日報》曾刊登過這樣一件事:一位小伙子在公共汽車上吐了一口痰,女售票員讓他擦掉。小伙子感到很難堪,不去擦。女售票員給了他個臺階下,自己用紙把痰擦掉了。事后小伙子很后悔,他給報社寫了一封信,表示向這位售票員道歉。這件事啟示我們:“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三分風平浪靜?!钡美硪沧屓?,寬容的感化作用常比劍拔弩張作用要恒久得多。如果她不這么做,而是硬逼小伙子去擦掉,結果不難想象。

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真正做到寬容談何容易!有很多時候,他會為一絲一毫的事情而斤斤計較,耿耿于懷。事情已經(jīng)過去了,而他還是老在那想,這么可惡的事情我怎么可能原諒它呢?然后就是在不斷的自我咀嚼中,不斷的從中受到傷害,難以自拔!有時甚至要發(fā)誓“報仇”!哎,仔細想想,何必呢?讓自己整天活在過去的種種痛苦和仇恨中,這樣的生活是多么悲哀!

那么,怎樣才能學會寬容呢?

首先,寬容需要溝通。當自己與他人發(fā)生矛盾或誤會時,要主動與對方交談,認真傾聽對方的訴說。這樣,才能溝通彼此的思想,從而消除誤會和隔閡。

其次,寬容需要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要想。積極地換位思考,更多地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我們就更容易寬容別人。

再次,寬容需要忘卻??酥菩缘膶捜?,不是真正的寬容,它不能祛除感情傷口上的膿水,醫(yī)治感情上的創(chuàng)傷。只有那種不記、不究的寬容,才是真正的大境界。

什么叫“半部《論語》治天下”?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于丹認為:《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有時候一兩個字,就夠我們用一輩子了?!捌渌『酰 薄鸵粋€“恕”字,教給我們?nèi)绾卧诂F(xiàn)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人生坐標;就一個“恕”字,就是我們自己的一幅健康的心電圖,是這個世界的一張美好的通行證。

讓我們學會去寬容別人吧!該放下時且放下,人與人能寬容相處,我們的生活將更加美好。

孔子儒家思想的論文篇二

李逵,綽號黑旋風,“在梁山好漢中排名第二十位,為三十六天罡中的‘天殺星’他面貌丑陋,但正直善良,是梁山好漢中性格鮮明,頗受讀者喜愛的英雄?!盵2]被金圣嘆稱贊為“人中之寶”,他對封建統(tǒng)治者最具有反抗精神,對梁山眾弟兄愛得深切,對奸臣賊子恨之入骨。他耿直、講信義,在救柴進一事中,說“我打死了殷天錫,卻叫柴大官人吃官司,我如何不要救他”,金圣嘆在《讀第五才子書法》稱贊他的品德說“《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是他好批語?!盵1]2宋江做主梁山后,一門心思要招安,小說第七十一回寫到,宋江借賞菊吟詩,表露招安心意,“黑旋風便睜圓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鳥安!’只一腳,把桌子踢起,攧作粉碎?!盵1]611然而,招安之后,當他知道宋江給他酒里下了毒時仍然無怨無悔,只是流淚說:“罷!罷!罷!生時服侍哥哥,死了也是哥哥部下一個小鬼!”由此,我們更可以看出李逵對宋江的忠心耿耿,儒家提倡的“忠義”躍然紙上。

除此之外,李逾、三阮、公孫勝、雷橫等也都是有名的孝子;而武松則是“悌”的典型代表。由于無道昏君和奸臣賊子的逼迫,他們不得已而上梁山,于是就有了“犯上作亂”的罪名。

三、從出世之人看小說中的儒家思想。

在《水滸傳》小說中,除朝廷和梁山英雄之外,儒家積極入世的倫理思想?yún)s在和尚、道士及神仙這些出世之人身上也不同程度的表現(xiàn)了出來。在歷史上,宋徽宗作為一個皇帝,但卻奉道極虔,做出了許多的荒.唐事情,并且他還自稱“道君皇帝”,《水滸傳》作者也反其道而行,讓佛道之徒及長老仙師卻往往成為身著袈裟道服的儒者,讓人耳目一新。

小說開頭便寫“張?zhí)鞄熎砣廖烈摺保m然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是它已經(jīng)充分證明,努力給人民解除苦難、以天下為己任的還有道教教主;花和尚魯智深和行者武松都積極入世,當不當和尚都力求奮發(fā)有為,以剛健為本,并非消極避世而皈依佛門,五臺山智真長老盡管曾以封建正統(tǒng)思想約束魯達的積極入世,但總體來說,他還是給以支持的;公孫勝和他的師父羅真人,保著宋江一直到破遼勝利之后,才功成身退,在小說前七十一回中,他們披著道袍,但信奉和實踐的卻是以天下為己任、極積入世的儒家思想;玄女娘娘清靜而有為,但是她身靜而心并不靜,可以說,她也是個出世而又關心國家大事的神仙,她曾囑托宋江要“替天行道”,并且授予他三卷天書,要他為國為民盡心盡力,在攻打遼國的危亡之際,她又給宋江托夢,授予其破敵之法,才使他得以徹底戰(zhàn)勝遼國。作家通過一個又一個佛道人物的描寫,從側面清楚地顯示出儒家“自強不息”的倫理思想,激人奮進,讓人心潮澎湃。

四、從婦女形象看小說中的儒家思想。

經(jīng)歷中國幾千年漫長的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男主女從”的基本觀念在儒家思想與倫理道德觀念緊密結合的過程中基本形成了。作為那個時代的文人,作者根本不可能擺脫這些束縛而超然存在,傳統(tǒng)儒家思想中婦女必須遵守“三綱五?!?、“三從四德”,服從男人意志的要求自然而然的會被體現(xiàn)出來。

如:作品中的正面婦女形象三位女英雄,顧大嫂是做“人肉饅頭”的,而孫二娘曾經(jīng)賣“蒙汗藥”酒,都是謀財害命之徒,“一丈青”扈三娘低首伏心地由宋江主持,嫁給了自己并不喜歡的王矮虎,只是為了說明宋江的恪守信義。這些女性在她們的丈夫在沙場一一戰(zhàn)死之后,除顧大嫂僥幸存活外,其余都隨夫戰(zhàn)死沙場,其實,三位女英雄的命運,顯然受著夫權思想的主導,是“夫為妻綱”的封建倫理道德觀對作者的束縛。

潘金蓮、閻婆惜、潘巧云都是身處社會底層的城市婦女,在這些封建正統(tǒng)思想的主導下,作者把她們描寫成了不守婦道,寡廉鮮恥的淫婦,她們的被殺甚至是維護道德、替天行道的必然結果,但是仔細分析三位女性,她們的放蕩是與她們不幸的婚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在小說中,潘金蓮受到的毒害最深,竟至于演變成為淫婦和殺人兇手,她是封建禮教的受害者。她的悲劇雖然也是出于年輕女子本身對于美好愛情的渴望和追求才釀成大禍,但是,地主大戶的殘酷報復是她不幸的直接根源。

閻婆只因為得了一口棺材和十兩銀子的救濟而“無可報答”,就用女兒閻婆惜與“只愛學使槍棒,于女色上不十分要緊”的宋江“做個親眷來往”,宋江因為門不當,戶不對,既沒有把閻婆惜平等看待,又沒有給她愛情,作者是根據(jù)封建禮教中“男尊女卑”、“三綱五?!钡乃枷雭硖幚矶岁P系的。作為生活在下層社會的一個婦女,張文遠的出現(xiàn)激起了她對美好愛情的強烈渴望,以至于行為偏激,最終導致理想和追求變得畸形,可以說,廉價的買賣是她不幸的來源。

作為潘巧云的丈夫,楊雄愛的只是弄槍舞棒,從來都不善對她噓寒問暖,并且楊雄一個月內(nèi)有二十幾天不在家,她實際上只是家庭的擺設而已,而潘巧云與后來出家的裴如海是青梅竹馬,潘的紅杏出墻也實屬必然。與此同時,楊雄、石秀殺婦,手段竟然如此殘忍,作品中對于婦女的這些態(tài)度明顯的是受儒家封建禮教的影響。

要之,《水滸傳》的成書受到封建正統(tǒng)思想的深刻影響,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在其中保留了較多的儒家思想的痕跡,作者甚至將其滲透到了全書的主導思想當中,無論是從作品中描寫到的朝廷、梁山好漢、出世之人還是婦女形象,無不滲透著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并且在小說中被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孔子儒家思想的論文篇三

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zhuǎn)型時期,由計劃經(jīng)濟向市場經(jīng)濟轉(zhuǎn)變,由人治向法治轉(zhuǎn)變,由傳統(tǒng)文化向現(xiàn)代文化轉(zhuǎn)變,加上中外文化和價值觀的碰撞,是一個既充滿生機活力又充滿矛盾的時代。以下是“孔子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論文”,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黨中央提出要建立和諧社會,就是要用恰當?shù)姆椒ń鉀Q諸多矛盾。當今世界局勢正在向多極化發(fā)展,不同國家、不同民族有各自的生活習慣、文化傳統(tǒng)和政治制度,在國際交往中,應該堅持“和而不同”的原則,既要尋找共同話語,維護世界和平;又要尊重各國的傳統(tǒng),保持各國的特色。斯人雖遠逝,其道冠古今??鬃幼鳛橹袊幕妮x煌符號,是當之無愧的。孔子的文章道德是中國和世界寶貴的精神財富。

孔子敏而好學,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勤于向人請教,不到30歲,就掌握了豐富的文化知識,力圖改變春秋末期禮崩樂壞局面。面對動蕩混亂的社會現(xiàn)實,他的救世思想在魯國行不通,到齊國也碰壁。他周游列國,遭到不少隱士的嘲笑,累累如喪家之狗。在陳蔡等小國,挨餓受凍,面有菜色。晚年回到魯國,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獻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孔子思想雖然也受到其他各家的沖擊,但并沒有消亡,一直存在發(fā)展壯大著??鬃优c其弟子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派在當時諸子百家中就是主要的一家,但所走過的道路是坎坷不平的,有過匡被圍之難,有微服過宋之險,有陳蔡絕糧之苦等等。他的學派不但沒有解體反而在百家爭鳴過程中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勢力越來越大,到了戰(zhàn)國時代,成了影響最大的學派。

雖然秦國不用儒家用法家,用武力統(tǒng)一天下,建立了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專制主義的封建王朝秦朝,然而,這個貌似強大的王朝,焚書坑儒,造成二世而亡的結局。賈誼把秦的成敗經(jīng)驗概括為一句話: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劉邦馬上得天下,宣稱居馬上得之,安事詩書!陸賈反駁: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劉邦聽后立即改變態(tài)度,明白武力攻天下,而仁義守天下。漢武帝接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口號,從此,儒家成為歷代封建王朝的正統(tǒng)思想孔子也成為亙古一人的大圣人。唐玄宗時被尊為文宣王,宋真宗時尊為玄圣文宣王,金章宗時尊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時尊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順治時尊為大成至圣文宣先師古代幾千年的封建王朝中,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歷史地位一直沒有動搖過。

孔子道德思想的基本精神,就是提倡人與人之間相處時要互相克制諒解妥協(xié)和互相關懷親善支持照顧,以達到互利互惠的目的。這種精神不僅在歷史上曾起過重大作用,就是在當今世界上,也是需要的。社會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今天,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論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階級與階級,集團與集團,黨派與黨派它們之間都會有一些矛盾但是如何對待這些矛盾,卻有不同的態(tài)度和方式采取哪一種方式解決問題,這要根據(jù)不同的時間地點條件而定。只強調(diào)妥協(xié)友好的一面,自然是不對的,但是把人與人之間只看成是爭斗對立的關系,只靠武力解決問題的,顯然是不對的。謙讓妥協(xié)、諒解友好更是常用的一種基本方式孔子提倡中庸,實行和,并不是沒有原則,為和而和,還需要以禮節(jié)之,就是要以一定的規(guī)章制度來制約其實行,使其做到恰到好處。孔子還提出和而不同的要求,說明和不是模棱兩可的和稀泥,更不是同流合污,而是在一定的原則指導下和善地來處理問題。

我們不但可以用和而不同來處理一般人際關系,而且可以用和而不同來處理國際問題。我國最早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來處理國際間的爭端,今天又提出以鄰為伴以鄰為善等等,都是對和而不同的創(chuàng)造應用孔子重視家庭倫理觀念,建立長幼尊卑秩序,把孝作為做人根本他把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作為他一生追求的總目標。尊老敬長是一種值得各個時代重視的有普遍意義的品德,不僅是因為晚輩為了報答長輩的養(yǎng)育之恩,更主要的是,老人不論在生產(chǎn)斗爭和社會閱歷方面都有豐富的經(jīng)驗,這些經(jīng)驗對晚輩來說,是極為寶貴的。歧視和虐待老人,不僅使生產(chǎn)和社會工作受到損失,而且會使道德淪喪,社會混亂,甚至能形成社會危機??鬃拥乃枷胫v究仁愛,重視倫常,提倡和諧,強調(diào)秩序,追求安定如今,和平發(fā)展成為世界主流,中國向社會主義強國目標奮斗時,我們最需要的是和平秩序穩(wěn)定社會和睦民族團結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不斷加速,社會階層的分化逐漸加劇,階層對立人際關系緊張的狀況也不斷加深,需要通過包括道德教育在內(nèi)的各種手段的綜合使用來調(diào)節(jié)人際關系,穩(wěn)定社會秩序。當社會上還存在爾虞我詐背信棄約的現(xiàn)象時,孔子思想的信廉剛直等道德,就有延續(xù)存在的價值。同時,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各種道德規(guī)范都是在歷史上產(chǎn)生的。

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它也會變化和消亡,孔子提倡的久喪厚葬父母在不遠游三年勿改于父之道等等,這些繁冗愚孝的行為觀念應該揚棄。但是,當某些道德規(guī)范所依據(jù)的社會因素還存在,它還能對社會發(fā)生作用時,這些道德規(guī)范也就不會消亡。我們今天重新認識孔子,并不是要掀起尊孔儒學的新潮流,而是更加理性認識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象征的孔子思想的精髓,更好地指導我們現(xiàn)實世界。把崇高的道德信念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去,使孔子的倫理教導和人文關懷真正化為推進社會文明進步的力量。這樣,孔子繼承和改造傳統(tǒng)的努力才能得以實現(xiàn)。

孔子儒家思想的論文篇四

泱泱古國,悠悠華夏,五千年的歷史軌跡,五千年的文化傳承,經(jīng)歷了五千年的風霜雨雪,仍沒有將這千年文化埋沒,更沒有將這千年文化的先驅(qū)遺忘,他就是先秦時偉大的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孔子。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諸侯紛爭,禮崩樂壞,天下無道,出現(xiàn)嚴重的道德危機。孔子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笨鬃訕O力主張進行道德教育和倫理建設,克己復禮,實現(xiàn)和諧的社會生活?!叭省笔强鬃铀枷氲暮诵?,《論語》中有105處談到“仁”,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如何做人的思想??鬃拥摹叭省敝饕獜娬{(diào)自身的修身養(yǎng)性和對他人的愛。他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克己復禮曰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顯然,克己和復禮是不可分割的:既要嚴格修身,又要以道德規(guī)范和倫理原則正確處理與他人的關系。這一切,主要是因為孔子把“仁”理解為“愛人”?!皭廴恕币浴坝H親”為基礎,即從愛自己的雙親出發(fā)??鬃诱f:“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笨鬃铀枷胧枪缴鐣娜績?nèi)涵,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源于官,施于民,政仁而后民善。

在孔子之前"仁"并不是一個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核心范疇,在先秦思想中出現(xiàn)的最多的是"禮"。但是到了孔子這里,"仁"便有了新的意蘊和極其重要的地位??鬃邮窃谖找酝?仁"的觀點的基礎上,進而完善成為"仁"學體系。孔子的"仁"主要體現(xiàn)為倫理道德規(guī)范和政治統(tǒng)治理念兩方面:"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即志士仁人,不因貪生怕死而損害仁德,要勇于犧牲來成全仁德,從中可以看出,孔子把"仁"看作是一種倫理道德規(guī)范,并且希望其成為人們恪守的準則;"仁"對社會統(tǒng)治思想影響同樣久遠,孔子曾提出"為政以仁"的政治論點,他認為統(tǒng)治者應該懷有仁愛之心,要"以德治國、以禮治人",孔子也希望能夠從"仁"出發(fā),實現(xiàn)統(tǒng)治者對人民的一種"仁德"的統(tǒng)治,而并非以暴力手段去鎮(zhèn)壓和管制民眾。他認為施行"仁政德治"的君王更能夠爭取民心,安定統(tǒng)治??鬃拥?仁政德治"思想也是孔子留給后人的重大啟示。此外,孔子主張任何人都應該有一種為"仁"的愿望,他鼓勵人們?nèi)プ非筮@種境界,把"仁"看成是"君子"需要孜孜不倦去達到的境界。在孔子的思想中"君子"是一般人都應該追求達到的境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認為"仁"就是"愛人",愛自己、愛家人、愛所有的人。從孔子的"仁"的思想中體現(xiàn)出了他對社會民眾的關注,對于人民的愛護。可以看出,孔子對"仁"思想的重視,也表明了"仁"的思想和學說是整個孔子思想體系的價值核心。它對于其他的如"禮"、"樂"等思想均處于統(tǒng)攝地位。

此外,孔子的清貧自守、憂道不憂貧、責己寬人、重義輕利思想,對抵制當代利己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價值觀有著重要意義。

曾幾何時,它成為了人們心中的“神人”,穿越歷史的長河,孔子的形象,儒家的思想,何時衰落過,何時沉寂過??v使秦始皇以焚書坑儒,又怎樣呢?孔子、儒家的思想,還是不流傳千年,至今又如何呢,它已不僅是中國的孔子,儒家?,F(xiàn)世界各國,哪里少了他的影子和他的思想。曾聽過這樣的一則新聞,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縣彌陽中學有組織的安排學生去拜孔子像,這能說明什么呢?走過千年,孔子在人們眼中,已被神話。這又是為什么呢。

你又是否記得這句耳熟能詳?shù)脑挕叭朔鞘ベt,孰能無過”?如果你換個角度說這句話,你會得到什么效果,因為古人曾千年不變的稱孔子為“圣賢”。也說明孔子在世人眼中是最完美的。并且孔子能在那個人人心中只有自己的自私腐朽的時代,能以自己鋒芒的語言去鞭笞封建傳統(tǒng)思想提出“仁”“人人平等”的思想去與人相處,提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的先進思想,并努力的去發(fā)揚自己的優(yōu)良品質(zhì)。善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等,超越時代步伐的思想,無不讓人折服。所以他的名字被后人傳唱,讓后人仰望。

可是孔子真的無過嗎?他只是有包容萬千的胸心罷了。然而他又是一位“至人”。因為他不以自我為中心,善于采納他人的建議,孜孜不倦,執(zhí)著的以一種大無畏勇于擔當?shù)木?,用一生的時間去游說各國,宣揚自己的思想,即使身陷蔡、陳兩國之交,差點送命,但還不改其意志,仍游說各國,并且當楚狂接輿對他萬般嘲諷時,他也不曾為此而懊惱,并且他還以自己的高尚品質(zhì)長存,他雖一身才華,有一腔抱負,他也不因功利而“害仁”。所以他大聲吶喊:“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并且他注重與學生的關系,不以老師的身份高高在上,而是以“當仁,不讓于師”的標準與學生和諧平等共處。

借莊子之言,他便是一位“至人”“神人”“圣人”,因為他勇于擔當孜孜不倦,所以歷史選擇了他,他也因此成就了自己,成為了我國先秦時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以自己獨特的存在方式,給當時的社會,以至當今社會散發(fā)出無限的光芒,以“圣人”的形象給人以無窮的力量。讓人仰望這位大“圣人”。

孔子儒家思想的論文篇五

一個是中國的圣者,一個是西方的智者,孔子和蘇格拉底均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們的思想影響了東西方文化教育的走向。雖然他們擁有很多相似的教育思想?yún)s有著更多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認識,分析和比較這兩位偉大教育家的教育體系,對我們今天的教育工作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孔子;蘇格拉底;教育體系;比較。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和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是東西方歷史上兩位博學多識、思想深邃的學者。他們的哲學思想和教育思想在全世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影響著整個東西方文明。直到今天,他們的教育思想仍然滲透在我們的教育理論中,指導著我們的教育實踐??鬃优c蘇格拉底在不同時代,不過社會下提出的如“有教無類”,“啟發(fā)教學”,“因材施教”等教育理論都存在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但由于兩人相隔近一個世紀,社會環(huán)境、文化傳統(tǒng)互不相同,個人生活經(jīng)歷也不盡一致,他們的教育方法各具特色,特別是在教學方式和教師地位這兩點上。本文通過分析比較孔子與蘇格拉底兩位偉大教育家教育體系的異同,更深入地了解東西方教育的共性和差異,并從中得出有益的啟示,以推動當今教育事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

在孔子以前的中國,學在官府,官師合一,學習文化知識是官府及其子弟的特權。到了春秋時期,文化下移,下層平民希望獲得受教育的權利。孔子順應歷史發(fā)展潮流,三十歲時便開始創(chuàng)辦私學,實行“有教無類”(《論語·衛(wèi)靈公》)的辦學方針。意為無論地域,無論民族,無論等級,只要是樂于接受教誨的人,孔子都積極地教育他。《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和其他有關的史料記載的幾十個學生,據(jù)考證,有貴族家庭出身的南宮敬叔、貧賤家庭出身的子路、顏淵和商人出身的子貢等。其中貧賤出身的占大多數(shù),這是“有教無類”的一個重要方面。孔子“有教無類”的思想,是教育對象上的一次革命,對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和學術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起著促進作用,也為華夏民族的先進文化的傳播和各族間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礎。后來,孔子周游列國14年,行蹤不定,此時,他的私學沒有固定的校舍,弟子們追隨他,輾轉(zhuǎn)游動,形成了僅有學校之實的游動式教學社團。因此,孔子施教因時因地因人而異,故教無定所,教無定時,教無定規(guī)。孔子的學生來自各諸侯國,其中有富豪子弟,但大多數(shù)為微賤之士,凡有求學之志者,只要“潔己以進”,孔子就一視同仁,不拘一格,兼收并納??鬃拥恼勗捠浇虒W十分重視教育對象的個性差異,注重點撥時機??鬃诱J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引導學生而不牽著鼻子走,鼓勵學生而不強迫他們,啟發(fā)學生思考而不把答案點破,讓他們自己悟出。正是因為孔子的這些思想,所以在孔子的三千弟子中,成名者就有七十二人。

古代希臘的學校大約出現(xiàn)在公元前七世紀前后,比中國晚了至少1000多年。在蘇格拉底時代,初等教育是體操和音樂學校,初等學校以上是純軍事操練性質(zhì)的體育館。蘇格拉底是第一個從雅典人中出身的教育家,是一位不收酬金義務教育家?!逗喢鞑涣蓄嵃倏迫珪返?卷第521頁載:“他認為政治學的任務就是‘關心所有同一城邦人民的靈魂,使他們達到盡可能的完善?!鄙Z芬回憶說:“他接待了許多希望聽他講學的人,其中有本國公眾,也有外國人,但他從來沒有因為講學而向任何人索取過報酬,而是以其豐富的學識,毫不吝惜地向所有的人施教(吳永泉,1984)?!碑敃r的希臘沒有多少文化典籍,學習者無書可讀,無典可依,只能通過聆聽演講、辯論以獲取知識。巧的是,蘇格拉底的教育活動也是教無定所,教無定規(guī)。公共場所、市場、店鋪、私宅、餐桌都是他進行教育活動的地點,或作公開演講,或個別交談,或進行辯論。色諾芬記述道:“蘇格拉底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公共場所,他在早晨總往那里去散步并進行體育鍛煉;當市場上人多起來的時候,總可以看到他在那里;他常作演講,凡喜歡的人都可自由地聽(吳永泉,1984)”。蘇格拉底的門徒中有富豪子弟、貧寒之士、手工業(yè)者。他自稱:“我愿同樣回答富人和窮人提出的問題,任何人只要愿意和我談話和回答我的問題,我都樂于奉陪(余靈靈、羅林平,1988)”。蘇格拉底一生桃李滿天下,產(chǎn)生了很多歷史上有影響力的哲人、大師,如影響深遠的哲學家、思想家柏拉圖,著名的修辭學家、教育家伊索克拉底,墨加拉學派創(chuàng)始人歐幾里德,犬儒學派創(chuàng)始人安提西尼,杰出的歷史學家色諾芬,昔勒尼學派創(chuàng)始人阿里斯提普等等。

孔子和蘇格拉底相似的教育理論的歷史意義遠遠超出了教育本身的價值,它不僅擴大了文化知識的傳播面、推動了文化的發(fā)展,而且為東西方文化發(fā)展中諸子并起、百家爭鳴準備了條件,使教育的社會功能發(fā)生重大變化。

蘇格拉底在與弟子進行談話中,往往從對方所熟知的具體事物和現(xiàn)象開始,進行反諷、暗示等進而求得結論。他通過獨特而辛辣的諷刺式詰問等方法,使對方覺悟到自身觀點的矛盾,激發(fā)對方追求真理的熱忱,喚起“求知的強烈欲望”。他在談話中注重學生理性認識的深入,人格品質(zhì)的完善,談話的內(nèi)容大都與正義、善德、虛偽等有關。而孔子更注重追求一種寬松、自由的談話環(huán)境,給學生一定的思維空間。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孔子讓每一個學生自由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并不加以限制,當曾皙感到猶豫時,孔子鼓勵說:“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彼云渌季S過程是一種發(fā)散性的。

孔子的為師之道認為師者是在學生因而不得之時予之所求,是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圣者。學生以獲取師者的知識為求學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師為賢、師為圣,故應敬之、尊之。這對營造中華尊師敬賢的倫理文化特性,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古希臘的蘇格拉底,他的為師之道,更多地表現(xiàn)在他的“助產(chǎn)術”觀點之中,他的母親是個接生婆,他由母親的職業(yè)受到啟發(fā),認為為師的職業(yè)與接生婆的職業(yè)具有同質(zhì)性,因而倡導“助產(chǎn)術”的理念。蘇格拉底提問的方式,通過討論實現(xiàn)對事物的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普遍,一步步逐漸深入,最后得出認識,生下自己孕育的真理的兒子。如此而形成的觀點,非為外在強加于學生的,而是由對手、學生自己思辨而形成的,固而從為師的方面而言,少了盛氣凌人的意象,從而使對手、學生在追求知識、尋求真理的過程中形成自覺主動的參與意識,培養(yǎng)了其探索精神。與之相比,孔子的“教師權威”對于發(fā)掘?qū)W生的心智,引導學生形成主動、自覺的探索精神是有阻礙的,并易于形成盲目的個人崇拜心理。而蘇格拉底的觀點則與現(xiàn)今提倡的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不謀而合。

孔子和蘇格拉底兩位偉大的教育家根據(jù)各自不同的教育認識形成了自己的教育體系,用自己的方式推動了人類的發(fā)展。研究兩位教育家的的教育體系在重視教育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可以給我們的教學提供有益的啟示和諸多的借鑒。希望我們能更好地弘揚東西文化的相同之處,借鑒、吸納東西方不同的營養(yǎng),以利現(xiàn)代教育的持續(xù)發(fā)展,促進全人類建立一個美好協(xié)調(diào)的大家庭。

[1]色諾芬著,吳永泉譯.回憶蘇格拉底[m].商務印書館,1984,(9).

[2]柏拉圖著,余靈靈,羅林平譯.蘇格拉底的最后日子——柏拉圖對話集[m].三聯(lián)書店,1988,(3).

[3]匡亞明.孔子評傳[m].齊魯書社,1985.

[4]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編.西方哲學原著選讀[m].商務印書館,1983.

[5]馬振鐸.孔子的哲學思想——仁·人道[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孔子儒家思想的論文篇六

韓寒說過孔子象哈姆雷特一樣難以說清楚,確實有同感,心里的孔子總是那么模糊,那么矛盾,想說一說我怎么看孔子。

象我周圍的這樣的人很多,他們并不知道哲學是什么,卻相信孔子是個哲學家。

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科學,那么什么是世界觀呢?其實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就是你認為人該怎樣活著,為什么要那樣活著的原因。不同哲學提供了不同的人生該怎樣活著的答案,也闡述為什么要那樣活著的理由。該怎樣活著就要涉及到人與自然的根本問題。從這個方面講,我認為老子的《道德經(jīng)》回答了人與自然的關系,他提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要順應自然,要無為,所以老子是個哲學家。但是,孔子的《論語》根本沒有談及人與自然的關系的本質(zhì)論題,更沒有回答人生是什么?《論語》只是提及人該怎么與人相處,所以我認為孔子充其量是個人際關系學家。

其次,我認為孔子的理論違背了人類最基本的人人平等的思想??鬃由诖呵飸?zhàn)國戰(zhàn)亂年代,他提出的仁愛,反對戰(zhàn)爭史對的。但是,他又用禮把人分成各個等級,這是他犯的本質(zhì)錯誤,所以基于禮這個基礎的孔子的儒家思想其實已經(jīng)在違背了人類的基本道德思想了,甚至可以說他的思想是反人類的??鬃拥乃枷胧悄敲吹?矛盾,那么的反人類,那么的混亂,那么的不本質(zhì),卻依然有那么的人去維護他,不是因為他的理論,因為維護他的人并不知道他的理論是什么,只因為他是孔子!

最后,我認為我們對任何人,任何理論,要尊重,但不要崇拜。尊重是基于人與人是平等的,而一旦崇拜,我們就已經(jīng)背離了人人平等這個基本思想!

孔子儒家思想的論文篇七

摘要:儒家提出“與天地參”的人道論,要求人們遵循自然規(guī)律,與自然相和諧,認為自然界是互相聯(lián)系、互相作用的有機整體,并且提出“仁民愛物”的生態(tài)倫理觀和“以時禁發(fā)”的合理利用與開發(fā)自然資源的思想,充分反映出儒家具有豐富的生態(tài)思想。

關鍵詞:儒家;生態(tài)思想;生態(tài)倫理。

儒家重人道,但是,儒家所講的人道不是以人類為中心,而是與天道相統(tǒng)一的。所以,儒家又重視天,重視自然,重視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強調(diào)人的發(fā)展與自然的和諧,因而包含了豐富的生態(tài)思想。本文著重論述儒家的生態(tài)思想,以期對今天建立新的生態(tài)觀有所啟迪。

1“與天地參”的人道論。

先秦的道家講“天人合一”。老子的《道德經(jīng)》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钡兰业摹疤烊撕弦弧弊罱K合于自然之道。儒家也講“天人合一”,其出發(fā)點在于人,為了人,但是,人又是天地之中的人,必須遵循天地自然規(guī)律,與自然相互和諧,這就是“與天地參”。

《禮記》中的《中庸》為戰(zhàn)國初儒家思孟學派的重要著作,其中說道:“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梢再澨斓刂?,則可以與天地參矣?!边@段論述旨在闡釋天地自然萬物之本性與人之本性的一致,表述了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這里所謂的“贊天地之化育”,就是要依照自然規(guī)律以助天地之變化;至于“與天地參”,朱熹注曰:“與天地參,謂與天地并立為三也?!盵1]也就是說,人遵循天地自然規(guī)律則可以與天地和諧并立,這就是“與天地參”;“參”,即為天、地、人三者并立和諧?!吨杏埂愤€說:“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上律天時,下襲水土。”這里的“律天時、襲水土”,就是遵循天地自然規(guī)律,以達到“天人合一”,也就是“與天地參”。

儒家“與天地參”的思想在戰(zhàn)國末期的荀子那里有了進一步的說明?!盾髯?天論》說:“不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謂天職。如是者,雖深,其人不加慮焉;雖大,不加能焉;雖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謂不與天爭職。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夫是之謂能參?!痹谲髯涌磥?,自然界變化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人不可將自己的主觀意志和愿望強加于自然界,但是,人可以按照自然規(guī)律而“有其治”,這就是“能參”,也就是天、地、人三者各行其職,和諧共處。

儒家的“與天地參”在《易傳》那里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形成了天、地、人三者統(tǒng)一的“三才之道”?!兑讉鳌肥菓?zhàn)國末期儒家對《易經(jīng)》的詮釋。《易傳?乾?文言》說:“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薄兑讉?系辭上傳》說:“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闭J為圣人所要做的一切就是要與天地、日月、四時“合”,與天地萬物和諧一致。《易傳?系辭下傳》還在詮釋《易經(jīng)》卦象的六爻時說:“《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彼^“三才”,就是天、地、人;在卦象的六爻中,上兩爻為天道,下兩爻為地道,中間兩爻為人道;“三才之道”就是天、地、人的和諧統(tǒng)一?!兑讉?說卦傳》還進一步說:“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易傳》認為,在《易經(jīng)》卦象的中,天道的陰與陽、地道的柔與剛和人道的仁與義都統(tǒng)一于六爻的卦象之中,天道、地道與人道是相互統(tǒng)一的。

2陰陽五行的結構論。

先秦的陰陽家講陰陽五行,儒家也講陰陽五行??鬃拥牡茏釉釉?jīng)在與學生討論天圓地方的宇宙結構問題時,提出天地自然的陰陽五行結構。據(jù)《大戴禮記?曾子天圓》所載,曾子說:“參嘗聞之夫子曰: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曰幽而圓曰明。明者,吐氣者也,是故外景;幽者,含氣者也,是故內(nèi)景。故火、日外景而金、水內(nèi)景;吐氣者施而含氣者化。是以陽施而陰化也。陽之精氣曰神,陰之精氣曰靈;神靈者,品物之本也?!庩栔畾飧鞅M其所則靜矣,偏則風,俱則雷,交則電,亂則霧,和則雨。陽氣勝則散為雨露,陰氣勝則凝為霜雪。陽之專氣為雹,陰之專氣為霰,霰雹者,一氣之化也。……圣人立五體以為民望,制五衰以別親疏,和五聲之樂以導民氣,合五味之調(diào)已察民情,正五色之位成五谷之名,序五牲之先后貴賤?!?/p>

孔子之后的思孟學派較為明確地講陰陽五行。荀子在所撰《荀子?非十二子》中曾指責子思、孟軻“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關于思孟講陰陽五行,郭沫若先生還有過詳盡的論證。[2]當今學者李學勤先生也認為,思孟在《五行》中所言“五行”仁、義、禮、智、圣,與金、木、水、火、土“五行”相聯(lián)系。[3]漢代大儒鄭玄在注《禮記?中庸》所謂“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時說:“天命,謂天所命生人者也,是謂性命,木神則仁,金神則義,火神則禮,水神則信,土神則知?!盵4]在鄭玄看來,儒家的仁、義、禮、智、信與金、木、水、火、土“五行”是密切相關的。

值得注意的是,儒家講陰陽五行與陰陽家有一定的關系?!稘h書?藝文志》在論及陰陽家時說:“陰陽家者流,蓋出于羲、和之官,敬順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此其所長也?!比欢寮医?jīng)典《尚書?堯典》中也有“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的說法。這兩段敘述如出一轍,很能說明《堯典》與陰陽家的密切關系。而且,《堯典》中的其它部分還明顯有五行說的跡象,其中講到五典、五端、五禮、五玉、五器、五品、五教、五刑、五服、五流、五宅等等。雖然《堯典》沒有直接講金、木、水、火、土“五行”,但是,與《堯典》同屬《尚書》的《洪范》則是闡釋古代五行說的重要文獻?!逗榉丁氛f:“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边@段論述幾乎成了古代五行說的經(jīng)典表述。關于《堯典》和《洪范》,郭沫若先生認為,它們都是戰(zhàn)國時的儒者所依托,并且就是思孟這一派人。[5]無論《堯典》和《洪范》最初是否屬于思孟學派的作品,但畢竟在后來成為重要的儒家經(jīng)典之一,可見儒家與五行說的密切關系。

最能反映儒家陰陽五行自然觀的,當屬《禮記?月令》?!对铝睢份^為完整地建構了儒家的陰陽五行自然觀。在《月令》中,按照五行,有相應的五季、五日、五帝、五神、五蟲、五音、五數(shù)、五味、五臭、五祀、五祭、五居、五色、五食、五德等等,并且一一相互對應,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框架??梢哉砹斜砣缦拢?/p>

《禮記?月令》的陰陽五行說。

日帝神蟲音數(shù)味臭祀祭居色食德。

春甲乙太皡句芒鱗角八酸羶戶脾青陽青麥與羊木。

夏丙丁炎帝祝融羽徵七苦焦灶肺明堂赤菽與雞火。

中央戊己黃帝后土倮宮五甘香中霤心大廟黃稷與牛土。

秋庚辛少皡蓐收毛商九辛腥門肝總章白麻與犬金。

冬壬癸顓頊玄冥介羽六咸朽行腎玄堂黑黍與彘水。

儒家的陰陽五行說在漢代儒家董仲舒那里得到進一步的完善。董仲舒所撰的《春秋繁露》中有許多篇章論及陰陽五行說?!洞呵锓甭?官制象天》說:“天有十端,十端而止已。天為一端,地為一端,陰為一端,陽為一端,火為一端,金為一端,木為一端,水為一端,土為一端,人為一端,凡十端而畢,天之數(shù)也?!倍偈嬲J為,宇宙的基本要素有“十端”,自然之物是從十端而來,歸附于十端。在這基礎上,他提出了系統(tǒng)的陰陽五行說?!洞呵锓甭?五行相生》說:“天地之氣,合而為一,分為陰陽,判為四時,列為五行。行者,行也,其行不同,故謂之五行。五行者,五官也,比相生而間相勝也?!痹诙偈婵磥?,首先是天地之氣的結合進而分出陰陽。其次是陰陽交互運行形成四時?!洞呵锓甭?陰陽出入上下》說:“春,出陽而入陰;秋,出陰而入陽;夏,右陽而左陰;冬,右陰而左陽”;陰陽“相遇北方,合而為一,謂之曰至”,為冬至;“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陰陽“相遇南方,合而為一,謂之曰至”,為夏至;“陽在正西,陰在正東,謂之秋分,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此外,董仲舒還進一步提出五行與四時相配?!洞呵锓甭?五行順逆》說:“木者,春”;“火者,夏”;“土者,夏中”;“金者,秋”;“水者,冬”?!洞呵锓甭?五行相生》還提出五行“比相生”,即按照木、火、土、金、水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春秋繁露?五行相勝》提出五行“間相勝”,即金勝木,水勝火,木勝土,火勝金,土勝水。

中國古代的陰陽五行說體現(xiàn)了自然界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的思想,而儒家對于這一思想的形成和發(fā)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董仲舒的陰陽五行體系,實際上成為后來陰陽五行說進一步發(fā)展的重要基礎。

3“仁民愛物”的倫理學。

儒家思想以“仁”為核心,然而,“仁”除了講“愛人”,還要進一步推廣出去,講“愛物”?!墩撜Z?述而》講孔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睹献?盡心上》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倍偈嫠洞呵锓甭?仁義法》也說:“質(zhì)于愛民以下,至于鳥獸昆蟲莫不愛,不愛,奚足謂仁!”張載則進一步講“民吾同胞,物吾與也”[6]。

因此,儒家的“仁”也包括愛自然、愛動物植物?!洞蟠鞫Y記?衛(wèi)將軍文子》記孔子說:“開蟄不殺當天道也,方長不折則恕也,恕當仁也?!薄洞蟠鞫Y記?易本命》則說:“帝王好壞巢破卵,則鳳凰不翔焉;好竭水搏魚,則蛟龍不出焉;好刳胎殺夭,則麒麟不來焉;好填溪塞谷,則神龜不出焉?!?/p>

然而,儒家對待具體的自然事物,不是簡單的不殺生。《禮記?祭義》記載說:“曾子曰:樹木以時伐焉,禽獸以時殺焉。夫子曰:斷一樹,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薄抖Y記?王制》又說:“暴天物。天子不合圍,諸侯不掩群。天子殺則下大綏,諸侯殺則下小綏,大夫殺則止佐車,佐車止則百姓田獵。獺祭魚然后虞人入澤梁,豺祭獸然后田獵,鳩化為鷹然后設罻羅,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昆蟲未蟄不以火田,不麛,不卵,不殺胎,不殀夭,不覆巢?!币簿褪钦f,要根據(jù)動植物的自然生長規(guī)律進行砍伐和田獵?!抖Y記?月令》中也有較多類似的記載,比如:“(孟春之月)祀山林川澤,犧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殺孩蟲、胎夭飛鳥,毋麛毋卵”;“(仲春之月)毋竭川澤,毋漉陂池,毋焚山林”;“(季春之月)田獵置罘羅網(wǎng)畢翳餧獸之藥,毋出九門”;“(孟夏之月)毋起土功,毋發(fā)大眾,毋伐大樹”;“(季夏之月)入山行木,毋有斬伐”。

儒家根據(jù)動植物的自然生長規(guī)律進行砍伐和田獵的思想,從倫理學的角度看,是對儒家“仁”的思想的推廣;同時,從發(fā)展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的角度看,體現(xiàn)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生態(tài)觀。

4“以時禁發(fā)”的生態(tài)觀。

儒家講道德,但不是不講經(jīng)濟。據(jù)《論語?子路》中記述,孔子到衛(wèi)國,“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庇直热?,據(jù)《論語?顏淵》記述,“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憋@然,要“富之”,要“足食”,在當時就是要發(fā)展農(nóng)業(yè)。據(jù)《論語?學而》所載,孔子還說:“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本褪且蟀傩瞻凑辙r(nóng)時進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孟子對于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有較多的論述。據(jù)《孟子?梁惠王上》所載,孟子曾經(jīng)對梁惠王說:“不違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边@里的“數(shù)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時入山林”,要求合理地開發(fā)利用自然資源,實現(xiàn)農(nóng)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荀子的生態(tài)思想也十分特出,尤其是在如何開發(fā)和利用自然資源的問題上,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觀點。

荀子對自然資源以及人對自然資源的開發(fā)持較為樂觀的態(tài)度。他在《荀子?富國》中曾經(jīng)說過:“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則畝數(shù)盆,一歲而再獲之。然后瓜桃棗李一本數(shù)以盆鼓;然后葷菜百疏以澤量;然后六畜禽獸一而剸車;黿鼉魚鱉鰍鳣以時別,一而成群;然后飛鳥、鳧雁若煙海;然后昆蟲萬物生其間,可以相食養(yǎng)者不可勝數(shù)也。夫天地之生萬物也,固有余,足以食人矣;麻葛繭絲、鳥獸之羽毛齒革也,固有余,足以衣人矣。”荀子認為,天地之間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足以食人”、“足以衣人”。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荀子認為,只有通過“善治”,也就是要運用科技知識對自然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才能實現(xiàn)豐衣足食的狀況。至于如何“善治”,《荀子?王制》說:“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黿鼉魚鱉鰍鳣孕別之時,罔罟毒藥不入澤,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谷不絕,而百姓有余食也。汙池淵沼川澤,謹其時禁,故魚鱉優(yōu)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斬伐養(yǎng)長不失其時,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還認為,有了豐富的自然資源,還必須合理的開發(fā)、利用和保護,這就是“山林澤梁以時禁發(fā)”。這里的“發(fā)”,就是開發(fā)利用;“禁”,就是保護;“以時禁發(fā)”,就是要根據(jù)自然規(guī)律,把自然資源的開發(fā)利用與保護緊密結合起來。這樣才能使自然資源“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使百姓“有余食”、“有余用”、“有余材”。

為此,荀子提出要設立專門負責管理自然資源開發(fā)的官員,他在《荀子?王制》中說:“修火憲,養(yǎng)山林藪澤草木魚鱉百索,以時禁發(fā),使國家足用而財物不屈,虞師之事也?!避髯又鲝垙膰艺矫媲袑嵄WC“以時禁發(fā)”,這在當時是很有見地的。

由此可見,儒家要求人們遵循自然規(guī)律,強調(diào)人“與天地參”,與自然相和諧,認為自然界是互相聯(lián)系、互相作用的有機整體,并且提出“仁民愛物”的生態(tài)倫理觀和“以時禁發(fā)”的合理利用與開發(fā)自然資源的思想,都充分反映了儒家具有豐富的生態(tài)思想。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儒家的這些思想對于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庸章句[m].上海:上海書店,1987.20.

[2][5]郭沫若.十批判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117—119.

[3]李學勤.帛書五行與尚書洪范[j].學術月刊,1986(11).

[4][漢]鄭玄.禮記注疏?中庸[m].十三經(jīng)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

[6][宋]張載.正蒙?乾稱篇[a].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1978.62.

孔子儒家思想的論文篇八

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學說為后世影響深遠,被尊奉為“至圣先師”??鬃拥乃枷肜砟钜约八麑θ松?、教育和治理的見解,給我們今天的社會仍然提供了許多啟示和借鑒。在我看來,孔子的一些心得體會給了我們很多值得思考的問題。

首先,孔子強調(diào)了修養(yǎng)與教育的重要性??鬃又鲝埿奚睚R家治國平天下,他認為一個人首先要學會自我修養(yǎng)和自我反省,要保持良好的品德和道德,從而成為一個有價值的個體。他指出,“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边@句話告訴我們,人生不同階段需要有不同的修養(yǎng)和戒律。另外,孔子非常重視教育的力量,他認為“教學相長”,并且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即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能力差異而靈活變通。這些觀點對于我們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長來說,仍然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其次,孔子對于孝道的強調(diào)令人深思??鬃诱J為孝是尊敬父母的最高道德準則,他說:“無憂者不孝”,即父母無憂則為孝子??鬃诱J為,尊敬父母是一個人品德修養(yǎng)的基礎,也是一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義務。他曾經(jīng)說過,“凡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在現(xiàn)代社會中,快節(jié)奏和競爭壓力的增加,使得人們對家人和親人的關心和關懷有所減少。我們需要通過學習孔子的思想,重新認識到尊敬和關心家人的重要性,真正體現(xiàn)出孝道的精神。

此外,孔子對于社會治理的思考也值得我們深思??鬃诱J為,一個良好的社會需要有明確的道德規(guī)范和合理的法治制度,同時還需要有賢能的領導者來正確引導和決策。他提出了“君子與小人”的區(qū)分,主張君子應該具備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能力,以領導和影響社會。他曾經(jīng)說過,“知者樂水,仁者樂山”,這句話告訴我們,真正的領導者應該以人民的利益為己任,通過正直和善良的行為來影響他人?,F(xiàn)代社會中,我們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zhàn)越來越復雜,我們需要通過借鑒孔子的思想,找到正確的社會治理方法。

最后,孔子對于實踐的強調(diào)也非常重要??鬃訌娬{(diào)“學而時習之”,即學習之后要注重實踐和應用。他強調(diào)實踐和行動是學習的最終目的,只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達到全面發(fā)展的目標。他沒有沉溺于虛偽的權威和空洞的理論,而是注重實際問題的解決和社會問題的改善。這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告訴我們要注重實踐和行動,不斷地將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總而言之,孔子對于人生、教育和治理的心得體會給了我們很多深刻的思考。通過學習和借鑒孔子的思想,我們可以更好地面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和挑戰(zhàn),提高自我修養(yǎng),加強親情等家庭關系的培養(yǎng),提升社會領導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實踐和行動??鬃拥男牡皿w會不僅僅是古代思想的遺產(chǎn),而是對于我們今天生活的重要指導。希望我們能夠?qū)W以致用,使孔子的思想得以發(fā)揚光大。

孔子儒家思想的論文篇九

對周禮的信心,源于對夏禮,商禮更深層的了解?!翱思簭投Y,立大丈夫志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孔子的至理格言。“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那么,什么是“為仁”呢?孔子曰:克己,復禮,為仁。朝于斯,夕于斯,孔子盡可以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但是,珍饈羅前,何以下咽?的確,根植于心的性情只仁,是需要鍛煉的,猶如一塊璞玉,即使蘊涵上好的玉質(zhì),未經(jīng)開發(fā)之前,還不能說是純善純美的藝術品。孔子以為,“為仁者,齊家治國平天下”,即要統(tǒng)治者施行仁政,道德之治。德治和法治,前者唯上,暴行虐施,只能“毀家滅國亂天下”。再說“君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孔子以為“剛毅,木訥,近仁”是核定君子品行的準則。君子,就要文質(zhì)彬彬,盡善盡美。

人是一根葦草,脆弱的草,但是一根有思想的草。文人迂腐而可愛,靈魂的孔子成了國寶,昭示著文化的不朽。進則從政,兼及天下;退則歸隱,獨善其身??鬃右苍噲D從政,情系蒼生。然而,他流離輾轉(zhuǎn),總也“報國無門”。晚年的孔子私人辦學,撰寫術書,其著作也使瀚海書林,梅香千古!

孔子思想,恩惠千古,澤被后世,被稱為“萬事師表”。古語說:“半部《論語》治天下”。漢朝以來歷朝歷代都把儒學作為治世經(jīng)傳,極為推崇。伏爾泰,西方文藝復興的大師,如此的崇拜孔子,以至二十年如一日的始終懸掛孔子的畫像。他認為,孔子訓導的儒生講求氣節(jié)、尊嚴、坐懷不亂,道德永比巴黎人來得清爽。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說:孔子不僅是中國的,他是世界的。從全球意義上來說,孔子的價值觀念超越國界,超越時代;屬于過去,也鑒照今天和未來。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北齊書·文苑傳序》:“圣達立言!化成天下,人文也?!睅滋烨?,北大教授張頤武說“一個姚明,一個章子怡,比一萬本孔子都有效果”。我以為,章子怡只不過是現(xiàn)代流行的一個符號,至多百年而已,而孔子則是永不過時的“萬事師表”。當然,章子怡的走紅,使西方更了解中國人,中國藝術,然而,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豈是一個、一百個、一萬個章子怡所能代表的。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圣人之風,山高水長。圣人的精神、思想是無人可及的。

回眸歷史滄桑,掩卷長思,蕩氣回腸。孔圣人的形象,如日月昭昭,如星辰離離,躍然紙上。顏淵嘆之“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借著圣人的光芒,我再一次擦亮我的眼睛!

孔子儒家思想的論文篇十

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教育思想對中國乃至世界教育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將探討我對孔子的研究,并結合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來闡述孔子心得體會。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鬃又鲝垺叭省?,他認為仁是人類最高的道德境界,是教育的核心內(nèi)容。在孔子看來,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人們具備高尚品德和道德修養(yǎng)的人才,而這正是仁所體現(xiàn)的??鬃舆€主張“教學相長”,他認為教師不僅需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則,做好榜樣,以此影響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這種以德育人的教育思想,對于現(xiàn)代教育依然具有深刻的啟示和價值。

其次,我在實踐中親身體會到了孔子教育思想的價值。作為一名教師,我深深認同孔子“教學相長”的理念。我發(fā)現(xiàn),通過自己的言行和榜樣作用,我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我曾經(jīng)在班級中組織過一次班級活動,我以身作則地積極參與,展示出了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在活動過程中,我不僅是學生們的老師,還扮演起他們的朋友和引領者的角色,與他們一起進行游戲和互動。這種親近的關系讓學生們感到放松和舒適,他們更樂意向我展示他們的才能和想法。通過這次活動,我發(fā)現(xiàn)學生們的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激發(fā),他們展示出了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和互相幫助的精神,這讓我深深感受到了孔子所強調(diào)的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的重要性。

然后,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僅對于學生的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同時對于教師的自身修養(yǎng)也能夠帶來巨大的改變。在教育過程中,我時刻保持著敬畏之心,不斷修煉自己。我相信只有自己有了一定的道德修養(yǎng)和高尚的品德,才能夠?qū)W生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在整個教育的過程中,我時刻自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讓我明白,要想教育學生,首先要從自己做起。只有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素質(zhì),才能更好地教育下一代。

最后,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僅對于學校教育有著重要的啟示,對于家庭教育也同樣重要。在現(xiàn)代社會,家庭教育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我堅信孔子的教育思想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教育我們的孩子。在我家庭教育中,我注重培養(yǎng)孩子們的道德品質(zhì)和家庭觀念,通過親身榜樣的力量,引發(fā)孩子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力。我也盡量讓孩子多進行集體活動和家庭活動,鼓勵他們與他人的交流和合作,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團隊合作精神。這樣的做法不僅有助于孩子們的成長,也有助于他們以后走向社會和接受社會教育。

總之,孔子的教育思想在現(xiàn)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學習和實踐,我們能夠更好地領會這些思想,進而應用于教育實踐和家庭教育中。只有我們不斷努力,改進自己,我們才能夠更好地教育下一代,讓他們成為有道德情感和高尚品德的人才。

孔子儒家思想的論文篇十一

第一段:引言(200字)。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對中國文化和教育的影響至今仍然深遠。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人際關系、教育和政治理念上。本文將以孔子的心得體會為主題,探討他對人際關系的看法以及如何將這些原則應用于教育和政治領域。

第二段:孔子的人際關系理念(200字)。

孔子強調(diào)了尊重、誠實和家庭的重要性。他認為,人們應該尊重并保持親密的關系,這樣才能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此外,孔子還認為,誠實是一個人品格的基礎,只有誠實才能建立起真實的人際關系??鬃拥募彝ビ^念也在他的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強調(diào)家庭的和諧和親密關系對于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

第三段:將孔子的人際關系理念應用于教育領域(250字)。

孔子的人際關系理念對于教育領域有著重要的啟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應該教育孩子尊重和理解他人,并積極培養(yǎng)他們的誠實和包容心??鬃诱J為,只有在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中長大,孩子們才能獲得全面的教育,更好地適應社會。在學校教育中,孔子主張師生之間相互尊重、平等交流。他的名言“不患寡而患不均”,告訴我們在教育中應該注重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每個人的特長和潛力。

第四段:將孔子的人際關系理念應用于政治領域(250字)。

孔子的人際關系理念同樣可以應用于政治領域??鬃又鲝埦鲬鹬匕傩?,并以身作則。他強調(diào)執(zhí)行公正的政策,并依法治國。他認為通過這樣的方式,君主可以贏得人民的尊重和支持。在現(xiàn)代政治領域中,孔子的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政府官員應尊重人民的需求和權益,并秉持公正和誠信的原則來管理國家事務。這樣一來,政府和人民之間的關系就能更加和諧,社會也能實現(xiàn)長期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

第五段:總結(250字)。

孔子的心得體會對于人際關系、教育和政治領域都具有深遠的影響。他的理念強調(diào)了尊重、誠實和家庭的重要性。將他的原則應用于教育和政治領域,可以幫助我們創(chuàng)造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培養(yǎng)誠實、謙虛和包容的人才,以及構建公正和穩(wěn)定的政治體系。因此,我們應該將孔子的心得體會作為指導,不僅在個人生活中,也在社會實踐中,秉持這些原則,以促進社會進步和福祉。

孔子儒家思想的論文篇十二

摘要:孝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從家庭內(nèi)部的孝和上升到國家層面的孝兩個角度辯證的分析孔子“孝”的思想,有助于人們對“孝”價值觀的正確理解和認識,反思當今社會存在的深層問題,辯證的發(fā)展與繼承孝道觀。

近幾年來殺親案頻繁發(fā)生,河南唐河一婦女親手殺害公婆和一雙兒女,北京大興區(qū)李磊手刃一家六口骨肉至親,最為人震驚的是未成年人高煒晟雇傭幫兇殺害父親和長姐一案……殺親案的背后隱藏著深刻的社會問題,我們不禁反思中國的“孝”到哪里去了?不妨從孔子那里汲取營養(yǎng)吧。

一、孔子思想中“小家”之孝。

錢穆先生曾稱中國文化是“孝”的文化,在《論語》中“孝”字共出現(xiàn)19次??鬃尤龤q喪父,十七歲喪母,孝敬父母的時間不長,但是非??粗亍靶ⅰ保熬觿毡?,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孔子認為孝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孔子核心思想“仁”的基礎?!稘h禮記》上講“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yǎng)”,“孝”的有三個層次,最重要的是尊重父母、兄弟,其次是不使父母受辱,最次一等的是養(yǎng)活父母,給予物質(zhì)上的關懷。

(一)能養(yǎng)。

能養(yǎng)是“孝”的最低層次的要求,《禮記坊記》講“小人皆能養(yǎng)其親,君子不敬何以辨?!薄稙檎分兄v到,“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連犬馬都可以得到飼養(yǎng),更不必說在物質(zhì)上贍養(yǎng)父母,但是對待父母,還有更高的要求,《孝經(jīng)紀孝行章》中說“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yǎng)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后能事親?!毙⒆邮谭罡改赣H,平日在家就盡恭敬的`孝心,食衣起居,都要多方面注意,不可怠慢;奉養(yǎng)父母就使他們快樂,時常露出和悅的臉色,使父母感到心安;父母生病時要以最憂慮的心情照料父母,面面俱到,事事親力親為;父母過世時要用最哀痛的心情置辦喪禮、料理后事;舉行祭祀時,以最嚴肅的態(tài)度來追念父母,哀悼父母。

(二)弗辱。

孔子所說的“孝”還包括“幾諫”和“弗辱”兩方面的要求,“幾諫”指的是婉轉(zhuǎn)的勸諫,“弗辱”指的是不因自己的德行讓父母受辱,“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保ā独锶省罚?,侍奉父母,遇到父母有不對的時候,要委婉的勸說,倘若自己的想法父母沒有接納,仍舊恭敬地對待父母,不冒犯他們,不讓父母感到難堪,不令父母蒙受恥辱,自己內(nèi)心憂愁但是并不怨恨。另外,《孝經(jīng)?諫諍章》中講:“父有爭子,則身不陷于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于父;臣不可以不爭于君?!睘樽优?,不管父母的見解是否符合時宜,若只顧一味的聽而不加勸誡,就會陷父母于不仁不義之中。由此可見,孔子對待孝的態(tài)度十分鮮明,他反對一味盲從,反對愚忠愚孝?!墩撜Z》中還有這樣的記載:“孝哉閔子騫!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币馑际钦f閔子騫真是孝順??!別人對于父母兄弟對他的夸獎沒有異議。

(三)尊親。

首先,“尊親”在《論語》中體現(xiàn)為真誠對待父母,不讓父母擔憂,卻時刻惦念父母?!案改钢?,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憂。”(《里仁》父母的年齡生日,兒女都應該謹記在心,一方面為父母高壽而高興,另一方面又因為父母高壽而恐慌擔心;“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保ā稙檎罚└改竷H僅為子女的疾病而發(fā)愁,不要讓父母為其他事情操心、擔憂。其次,尊親應該和顏悅色,深愛至親。“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為政》)也說明子女在父母面前經(jīng)常有愉悅的臉色,是很困難的,究其原因是子女沒有對父母真正的深愛,深愛才會尊重,尊重才會和氣,和氣才會孝順,“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保ā抖Y記祭義》)。最后,尊親體現(xiàn)在持之以恒的繼承優(yōu)秀德行,“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父親在世時,可以觀察他的志向,父親去世后,要觀察他的行為,若他能長期繼承了父親合理的、優(yōu)秀的行為志向,那也是尊親的一方面,是孝的體現(xiàn)??鬃釉谶@里強調(diào),子女所繼承的一定是來自于父母親合理的、優(yōu)良的部分,而不是隨意地、不假分辨地全盤接受,全盤吸收。這是對后來人認為孔子的孝是愚孝的有力反撥。

二、孔子思想中“國家”之孝。

行孝是為政的特殊形式。在孔子看來,為政不一定要做官,行孝也是為政。孝順父母,有愛兄弟,把這種風氣影響到政治上,也算是參與政治了;同時,上至君王下至百姓,能以身作則孝敬父母尊重兄長,推己及人愛護其他人,無疑有利于社會和諧。

(一)忠孝相通。

孝是仁的主要內(nèi)容,在家是孝,上升到國家則體現(xiàn)為“忠”,《孝經(jīng)》講“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薄对羽B(yǎng)老》講“孝子善事君,悌弟善事長。君子一孝一悌,可謂知終矣?!薄胺蛭┬⒄撸刭F本于忠?!毙⑹侵业钠瘘c,忠是孝的起點,把對父母的“孝”轉(zhuǎn)化為對國家的“忠”,把對家的責任感轉(zhuǎn)移對國的責任感,這是儒家孝道觀的一大特點。如何才能“忠”,君臣如同父子,“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愛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婦聽,禮也?!保ā蹲髠髡压辍罚盀槿司谌?。為人臣,止于敬,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大學》)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朝堂之上,君王、臣子各司其職,退居家中,父親、兒子各盡其責;君王就要做君王該做的事情,體恤人民,臣民才會上行下效,做好本職工作,對君王盡忠,這體現(xiàn)了孔子“孝”思想的“雙向?qū)Φ鹊牡滦性瓌t”。

(二)推己及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個人在家孝敬父母、尊重兄長,推己及人也愛別人的父母、尊重別人的兄長,如果人人都這么做,那么整個社會就會形成良好的秩序,人人都具有良好的道德責任,《孟子》云:“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薄秾W而》中提到,“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睙o論是否在父母身邊,都寡言少語,誠實講信用,廣泛的愛護其他人,并且親近有仁德的人。每個人都從自我做起,仁者愛人,“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愛而友,弟敬而順?!保ā蹲髠髡压辍罚┠敲?,我們的小家會更加和諧,國家更加安定有序。

三、“孝”的反思。

孔子“孝”的思想以及后世儒學對“孝”的發(fā)展與繼承,不可避免的存在陳舊的思想,不適用當今社會,因此,我們應該批判的繼承孔子“孝”的思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十八大人大代表剛提出要“繼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孔子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其正確的思想和價值觀還應為我們所用。關注空巢老人,善待老人,維護家庭和諧;加強自身道德修養(yǎng),“泛愛眾”,在全社會倡導愛老敬老的良好風尚,維護社會穩(wěn)定,讓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在世界的大舞臺上繼續(xù)綻放光彩,讓它成為民族團結、國家興旺發(fā)達的精神動力和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不竭的動力支持,傳播正能量,實現(xiàn)中國夢。

參考文獻:

[1]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

[2]左丘明,《左傳》,上海古籍出版社。

[3]生、陳美蘭,《禮記孝經(jīng)》,中華書局。

[4]王文錦,《大學中庸譯注》,中華書局。

孔子儒家思想的論文篇十三

對周禮的信心,源于對夏禮,商禮更深層的了解。“克己復禮,立大丈夫志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孔子的至理格言?!盀槿省保强鬃铀枷氲暮诵?。那么,什么是“為仁”呢?孔子曰:克己,復禮,為仁。朝于斯,夕于斯,孔子盡可以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但是,珍饈羅前,何以下咽?的確,根植于心的性情只仁,是需要鍛煉的,猶如一塊璞玉,即使蘊涵上好的玉質(zhì),未經(jīng)開發(fā)之前,還不能說是純善純美的藝術品??鬃右詾?,“為仁者,齊家治國平天下”,即要統(tǒng)治者施行仁政,道德之治。德治和法治,前者唯上,暴行虐施,只能“毀家滅國亂天下”。再說“君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鬃右詾椤皠傄?,木訥,近仁”是核定君子品行的準則。君子,就要文質(zhì)彬彬,盡善盡美。

人是一根葦草,脆弱的草,但是一根有思想的草。文人迂腐而可愛,靈魂的孔子成了國寶,昭示著文化的不朽。進則從政,兼及天下;退則歸隱,獨善其身??鬃右苍噲D從政,情系蒼生。然而,他流離輾轉(zhuǎn),總也“報國無門”。晚年的孔子私人辦學,撰寫術書,其著作也使瀚海書林,梅香千古!

孔子思想,恩惠千古,澤被后世,被稱為“萬事師表”。古語說:“半部《論語》治天下”。漢朝以來歷朝歷代都把儒學作為治世經(jīng)傳,極為推崇。伏爾泰,西方文藝復興的大師,如此的崇拜孔子,以至二十年如一日的始終懸掛孔子的畫像。他認為,孔子訓導的儒生講求氣節(jié)、尊嚴、坐懷不亂,道德永比巴黎人來得清爽。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說:孔子不僅是中國的,他是世界的。從全球意義上來說,孔子的價值觀念超越國界,超越時代;屬于過去,也鑒照今天和未來。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侗饼R書·文苑傳序》:“圣達立言!化成天下,人文也?!睅滋烨?,北大教授張頤武說“一個姚明,一個章子怡,比一萬本孔子都有效果”。我以為,章子怡只不過是現(xiàn)代流行的一個符號,至多百年而已,而孔子則是永不過時的“萬事師表”。當然,章子怡的走紅,使西方更了解中國人,中國藝術,然而,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豈是一個、一百個、一萬個章子怡所能代表的。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圣人之風,山高水長。圣人的精神、思想是無人可及的。

回眸歷史滄桑,掩卷長思,蕩氣回腸??资ト说男蜗?,如日月昭昭,如星辰離離,躍然紙上。顏淵嘆之“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苯柚ト说墓饷?,我再一次擦亮我的眼睛!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933728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