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的數學教案文案(實用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14 15:55:13
初一的數學教案文案(實用17篇)
時間:2023-12-14 15:55:13     小編:GZ才子

教案的編寫需要注重教學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要編寫一份完美的教案,首先需要充分了解教學內容和學生背景。教案是教學成功的重要保障,期望您通過教案的使用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初一的數學教案文案篇一

2.用“射線”能不能表示有理數?為什么?

3.你認為把“射線”做怎樣的改動,才能用來表示有理數呢?

待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這就是我們本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內容――數軸.

與溫度計類似,我們也可以在一條直線上畫出刻度,標上讀數,用直線上的點表示正數、負數和零.具體方法如下(邊說邊畫):

提問:我們能不能用這條直線表示任何有理數?(可列舉幾個數)

在此基礎上,給出數軸的定義,即規(guī)定了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

通過上述提問,向學生指出:數軸的三要素――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缺一不可.

例1畫一個數軸,并在數軸上畫出表示下列各數的點:

例2指出數軸上a,b,c,d,e各點分別表示什么數.

課堂練習

示出來.

2.說出下面數軸上a,b,c,d,o,m各點表示什么數?

1.在下面數軸上:

(1)分別指出表示-2,3,-4,0,1各數的點.

(2)a,h,d,e,o各點分別表示什么數?

2.在下面數軸上,a,b,c,d各點分別表示什么數?

3.下列各小題先分別畫出數軸,然后在數軸上畫出表示大括號內的一組數的點:

(1){-5,2,-1,-3,0}; (2){-4,2.5,-1.5,3.5};

初一的數學教案文案篇二

一、學習與導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通過師生、生生合作學習,促進交流,激發(fā)興趣。

二、學程與導程活動:

a、準備活動:

1、師生游戲“唱反調”:我們知道在小學學過的0以外的數前面加上負號“-”的數就是負數?,F在我說一個正數,你們給它添上“-”號說出來,我如果說一個負數,你們反過來說出對應的正數。+3、+1、-1/2、-18.4、0.75,學生很快說出-3、-1、1/2、18.4、-0.175。

2、上述“唱反調”的兩個數3與-3,1與-1,-1/2與1/2……,在數軸上對應的點的位置如何?可建議生擇兩組在數軸上表示以后作答(在原點兩側到原點的`距離相等,真可謂從原點背道而馳“唱反調”)。

提問:數軸上與原點距離是4的點有幾個?這些點表示的數是多少?

歸納:設a是一個正數,數軸上與原點距離是a的點有兩個,分別在原點左右表示-a和a,我們說這兩點關于原點對稱。

b、學習概念:

1、像3和-3,1和-1,-1/2和1/2這樣,只有負號不同的兩個數給它一個什么樣的關系名稱合適呢?生:互為相反數,師:很好,我們把上述只有負號不同的兩個數叫做互為相反數(oppositenumber)。也就是說3的相反數是-3,-3的相反數是3??梢姡合喾磾凳浅蓪Τ霈F的,不能單獨存在。

一般地,a和-a互為相反數?!?a”可讀成“a的相反數”。

2、在數軸上看,表示相反數的兩個點和原點有什么關系?(關于原點對稱)。

3、從上述意義上看,你看如何規(guī)定0的相反數更為合理?

商討得:0的相反數仍是0,即0的相反數等于它本身。

c、應用舉例:

1、兩人一組,一人任說一個有理數,請同伴說出它的相反數。

2、如果a=-a,那么表示數a的點在數軸上的什么位置?a=?(a=0)。

3、在正數前面添上“-”號,就得到這個數的相反數,同樣地,在任意一個數前面添上“-”號,新的數就表示原數的相反數,如:-(+5)=-5,-(-5)=5,-0=0。

4、化簡下列各數p124練習,你愿意繼續(xù)嘗試化簡下列各式嗎?

+(-2/3),-(-2/3),-(+2/3),+(+2/3)。

你能試著總結規(guī)律嗎?(括號內外同號結果為正,括號內外異號結果為負)。

5、若a=-5,則-a=;若-x=7,則x=。

三、筆記與板書提綱:

課題應用舉例中的2。

活動引例應用舉例中的4(學生練習)。

概念。

四、練習與拓展選題:

1、教科書p18/3;。

2、如圖是正方形紙盒的側面展示圖,請你在正方形內分別填上6個不同的數,使折成正方體后相對的面上的兩個數互為相反數(寫出滿足條件的一種情形即可)。

初一的數學教案文案篇三

1.理解垂線、垂線段的概念,會用三角尺或量角器過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

2.掌握點到直線的距離的概念,并會度量點到直線的距離。

3.掌握垂線的性質,并會利用所學知識進行簡單的推理。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垂線的定義及性質。

2.教學難點:垂線的畫法。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提問:

1、敘述鄰補角及對頂角的定義。

2、對頂角有怎樣的性質。

二.新課:

引言:

前面我們復習了兩條相交直線所成的角,如果兩條直線相交成特殊角直角時,這兩條直線有怎樣特殊的位置關系呢?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這方面的實例呢?下面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一)垂線的定義。

當兩條直線相交的四個角中,有一個角是直角時,就說這兩條直線是互相垂直的,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它們的交點叫做垂足。

如圖,直線ab、cd互相垂直,記作,垂足為o。

請同學舉出日常生活中,兩條直線互相垂直的實例。

注意:

1、如遇到線段與線段、線段與射線、射線與射線、線段或射線與直線垂直,特指它們所在的直線互相垂直。

2、掌握如下的推理過程:(如上圖)。

反之,

(二)垂線的畫法。

探究:

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畫已知直線l的垂線,這樣的垂線能畫出幾條?

2、經過直線l上一點a畫l的垂線,這樣的垂線能畫出幾條?

3、經過直線l外一點b畫l的垂線,這樣的垂線能畫出幾條?

畫法:

讓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與已知直線重合,沿直線左右移動三角板,使其另一條直角邊經過已知點,沿此直角邊畫直線,則這條直線就是已知直線的垂線。

注意:如過一點畫射線或線段的垂線,是指畫它們所在直線的垂線,垂足有時在延長線上。

(三)垂線的性質。

經過一點(已知直線上或直線外),能畫出已知直線的一條垂線,并且只能畫出一條垂線,即:

性質1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練習:教材第7頁。

探究:

如圖,連接直線l外一點p與直線l上各點o,

a,b,c,……,其中(我們稱po為點p到直線。

l的垂線段)。比較線段po、pa、pb、pc……的長短,這些線段中,哪一條最短?

性質2連接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

簡單說成:垂線段最短。

(四)點到直線的距離。

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線段的長度,叫做點到直線的距離。

如上圖,po的長度叫做點p到直線l的距離。

初一的數學教案文案篇四

感恩節(jié)到了,首先我要感謝生我養(yǎng)我的爸爸媽媽,再要感謝教我培養(yǎng)我的老師。

今后我要用實際行動來感謝你對我的培養(yǎng),古人說得好: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滴水之恩,當勇泉相報。成績只能代表過去,我要努力學習,使自己的棋藝不繼提高,虛心向棋友學習,總結經驗,改掉自己的不足之處,學習別人高超的棋藝及別人的優(yōu)點,將來獲得更好的成績來回報我的恩師。決不會讓恩師失望。

初一級語文周記范文五:陽光暖暖的周末。

陽光灑滿大地,路邊的小草、小花爭著享受暖暖的陽光。一陣微風吹過,梧桐花展開了所有的花瓣,整棵梧桐樹變得像一位仙人,在微微地向我招手。我和爸爸走在路上。

草叢中襯著一棵柳樹,那枝條排的非常整齊,似長三千尺的“行云瀑布”。路旁的小河邊,我看到了一位正在釣魚的爺爺。只見爺爺先熟練地拋出魚竿,耐心的等待著……突然,爺爺的魚竿動啦一下,立刻又熟練地收出魚竿,釣了一條大魚。爺爺笑瞇瞇地向他的同伴展示著。

“額”?腳下怎么粘粘的?我低頭一看,粘糊糊的。“呀”!黏住了。一滴油滴在了我的褲子上。啊!原來是樹滴的油呀。我第一次知道樹會出“汗”。

樂高機器人中心到了,一位阿姨出來迎接我們。我是來上體驗課的。一進屋,映入眼簾的是許許多多的拼裝玩具,有飛機、有機器人、還有我最喜歡的制作。

從樂高出來后,我和爸爸來到南湖公園,目的是親眼目睹一下這個時候的盛開的杜鵑花。杜鵑花的花瓣如紙一樣薄,花瓣上還閃爍著晶瑩的點兒。花中的花蕊像蠟燭一樣,聞一聞它的香氣,準會讓人迷上。沒想到,這平凡的花兒在陽光下是那么耀眼。

不知不覺,夕陽已經染紅了那杜鵑花的枝葉,我和爸爸不得不戀戀不舍地回家了。

初一的數學教案文案篇五

初一年級的學生,從思想還是行為上都已經開始走向成熟且有所叛逆的階段,抓好這個年齡的工作,就必須要有很好的耐心和很正確的班主任工作計劃。新的學期,我還將擔任初一(5)班班主任,全班41人。我的班主任工作力求從小事入手,從細小處要成績,從細微處教做人,我的初一班主任工作計劃有以下幾項:

一、在班級管理中,充分發(fā)揮班級干部的作用,用制度說話,為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而努力。

1、實行獎罰制度,加強紀律約束。

對遲到、上課紀律不好的學生,因其不能保證正常的上課秩序,實行義務打掃教室衛(wèi)生,同時對月全勤,學期全勤同學予以獎勵。

2、保證提供一個安靜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

由班長到值周班干到普通學生,及時反饋班級紀律情況,保證自習課的正常進行。

3、保證提供一個清潔整齊的生活環(huán)境。

由值周班干,帶領本組值日生,責任到人進行每天的值日工作,對不負責的值日生,罰重新值日。

二、學習生活中,保持昂揚向上的心態(tài)。

1、密切關注學生思想動向。

人有智力高潮低潮時,情緒也同樣,所以要密切關注學生思想,對出現消極悲觀的思想學生及時做工作,始終保持樂觀進取的心態(tài),對班級整體出現思想波動現象,要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做好心理調整工作。

2、確立目標。

了解學生的階段學習情況,同時讓學生確立下次的目標,通過實現目標,完成目標情況與未完成情況比較,找差距、找原因,以取得進步。

三、注重養(yǎng)成教育,盡力幫助解決學生實際困難。

1、做到生活有節(jié)奏,有規(guī)律。

督促學生做好計劃,合理安排學習時間,處理好閑暇時間,并且形成生活規(guī)律,跟上節(jié)奏,不要過快,也不要過慢,在一張一弛中調整狀態(tài),以最佳的身心投入學習生活。

2、加強家庭與學校的溝通,了解學生生活實際。

了解學生生活實際,學習環(huán)境好壞,有無生活困難,適時幫他們解除后顧之憂,全心投入學習生活當中。

初一的數學教案文案篇六

掌握去分母解方程的方法,體會到轉化的思想。對于求解較復雜的方程,注意培養(yǎng)學生自覺反思求解的'過程和自覺檢驗方程的解是否正確的良好習慣。

1、重點:掌握去分母解方程的方法。

2、難點:求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去分母時,有時要添括號。

一、復習提問。

1.去括號和添括號法則。

2.求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二、新授。

例1:解方程(見課本)。

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驟?

一般要通過去分母,去括號,移項,合并同類項,未知數的系數化為1等步驟,把一個一元一次方程“轉化”成x=a的形式。解題時,要靈活運用這些步驟。

補充例:解方程(x+15)=-(x-7)。

三、鞏固練習。

教科書第10頁,練習1、2。

四、小結。

1.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驟?

2.掌握移項要變號,去分母時,方程兩邊每一項都要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切勿漏乘不含有分母的項,另外分數線有兩層意義,一方面它是除號,另一方面它又代表著括號,所以在去分母時,應該將分子用括號括上。

五、作業(yè)。

教科書第13頁習題6.2,2第2題。

初一的數學教案文案篇七

1.通過七巧板的制作,拼擺等活動,進一步豐富對平行,垂直及角等有關內容的認識,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2.能用適當的圖形和語言表示自己的思考結果。

本堂內容的重點是七巧板的制作和拼擺,難點是拼圖所要表現的幾何圖形,對已學過的平行,垂直及角等有關內容的有機聯(lián)系和語言表達。

引導活動討論

引導:意在教師講解七巧板的歷史,七巧板制作的方法。

活動:人人參與制作七巧板,拼擺七巧板的圖案。

討論:對自己所拼擺的圖形與同伴交流,與全班同學交流(利用多媒體工具)與老師進行交流。

啟發(fā)式教學

先用多媒體顯示各種已拼擺好的動物,交通工具,植物等等然后介紹它是由怎樣的一副拼板拼擺而成的(不一定要七巧板)。緊接著就介紹七巧板的歷史,制作方法,讓學生制作一副七巧板,并涂上不同的顏色。

利用所做的七巧板拼出兩個不同的圖案,并與同伴交流,與全班同學交流,與老師交流。

(1) 你的拼圖用了什么形狀的板?你想表現什么?

(2) 在你的拼出的圖案中,指出三組互相平行或垂直的線段,并將它們間的關系表示出來。

(3) 在你拼出的圖案中,找出一個銳角、一個直角、一個鈍角,并將它們表示出來,它們分別是多少度。

通過學生的展示,教師作適時的評價,樹立榜樣,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

介紹老師制作的3副游戲板,并用多媒體顯示十幾種的拼擺圖案,通過生動有趣的圖案,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欲望,提出你還有材料嗎?有信心憑自己的智慧制作一副游戲板嗎?意在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想象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可由附近的同學四人小組制作完成)。

由四人小組制作的游戲板,拼擺二個不同圖案,利用多媒體,展示給全體同學,用語言表示拼圖所表現的內容,與所學的知識的聯(lián)系,呈現平行,垂直及角的有關知識。

通過制作七巧板及游戲板進一步學會了畫平行線段、垂線段、找線段中點的方法,通過拼擺豐富了對平行、垂直及角等有關內容的認識,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提高了空間觀念和觀察、分析、概括表達的能力。

利用20cm20cm的硬紙板做一副游戲板,利用它拼出5個自己喜歡的圖案,并把它畫下來,布置教室的環(huán)境。

(一)知識回顧 (三)例題解析 (五)課堂小結

(二)觀察發(fā)現 (四)課堂練習 練習設計

初一的數學教案文案篇八

2.掌握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

3.通過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體會建模思想.

教學重點建立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方法.

教學難點建立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方法.

學情分析1、在前面已學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夠簡單的運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

學法指導自學互幫導學法。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效果預測(可能出現的問題)補救措施修改意見。

問題1:之前我們通過列方程解應用問題的過程中,大致包含哪些步驟?

1.審:審題,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系;。

2.設:設適當的未知數,并表示未知量;。

3.列:根據題目中的數量關系列方程;。

4.解:解這個方程;。

5.答:檢驗并答話.

二、應用與探究。

問題2:應用回顧的步驟解決以下問題.

三、課堂練習。

四、小結與歸納。

問題4: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過程有幾個步驟?分別是什么?

五、課后作業(yè)。

教科書第106頁習題3.4第2、3、7題;1、教師利用復習提問的方式導入,幫助學生掌握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步驟。

2、教師展示例題,并巡視學生獨立完成情況,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

3、教師展示練習題,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并巡視。

4、教師通過提問,讓學生進行歸納小結。1、學生回憶并獨立回答。

2、學生先觀看課件,先獨立思考,再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3、學生先觀看課件并解決問題。

4、學生自主歸納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

不能解決問題。

教師展示解答過程。

初一的數學教案文案篇九

1、通過對生活中各種事件的概率的判斷,歸納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隨機事件的特點,并根據這些特點對有關事件做出準確的判斷;(重點)。

2、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難點)。

一、情境導入。

二、合作探究。

探究點一: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隨機事件。

【類型一】必然事件。

一個不透明的袋子中裝有5個黑球和3個白球,這些球的大小、質地完全相同,隨機從袋子中摸出4個球,則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a、摸出的4個球中至少有一個是白球。

b、摸出的4個球中至少有一個是黑球。

c、摸出的4個球中至少有兩個是黑球。

d、摸出的4個球中至少有兩個是白球。

變式訓練:見《學練優(yōu)》本課時練習“課堂達標訓練”第1題。

【類型二】不可能事件。

下列事件中不可能發(fā)生的是()。

a、打開電視機,中央一臺正在播放新聞。

b、我們班的同學將來會有人當選為勞動模范。

c、在空氣中,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音的傳播速度快。

d、太陽從西邊升起。

解析:“太陽從西邊升起”這個事件一定不會發(fā)生,所以它是一個不可能事件、故選d、

變式訓練:見《學練優(yōu)》本課時練習“課堂達標訓練”第2題。

【類型三】隨機事件。

變式訓練:見《學練優(yōu)》本課時練習“課堂達標訓練”第6題。

探究點二:隨機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

擲一枚均勻的骰子,前5次朝上的點數恰好是1~5,則第6次朝上的點數()。

a、一定是6。

b、是6的可能性大于是1~5中的任意一個數的可能性。

c、一定不是6。

d、是6的可能性等于是1~5中的任意一個數的可能性。

變式訓練:見《學練優(yōu)》本課時練習“課堂達標訓練”第11題。

三、板書設計。

1、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隨機事件。

必然事件:一定會發(fā)生的事件;

不可能事件:一定不會發(fā)生的'事件;

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統(tǒng)稱為確定事件;

隨機事件:無法事先確定一次試驗中會不會發(fā)生的事件、

2、隨機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

教學過程中,結合生活實際,對身邊事件發(fā)生的情況作出判斷,通過實測理解掌握定義,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

一、選擇題(共15個小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隨機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50%。

b、確定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1。

c、為了了解岳陽5萬名學生中考數學成績,可以從中抽取10名學生作為樣本。

d、確定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0或1。

答案:d。

分析:本題考察對多個知識點的理解,關鍵是認真對照各知識點內容、

一、選擇——基礎知識運用。

1、不透明的袋子中裝有形狀、大小、質地完全相同的6個球,其中4個黑球、2個白球,從袋子中一次摸出3個球,下列事件是不可能事件的是()。

a、摸出的是3個白球。

b、摸出的是3個黑球。

c、摸出的是2個白球、1個黑球。

d、摸出的是2個黑球、1個白球。

2、在1,3,5,7,9中任取出兩個數,組成一個奇數的兩位數,這一事件是()。

a、不確定事件b、不可能事件。

c、可能性大的事件d、必然事件。

3、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a、打開電視機正在播放廣告。

b、投擲一枚質地均勻的硬幣100次,正面向上的次數為50次。

c、任意一個一元二次方程都有實數根。

d、在平面上任意畫一個三角形,其內角和是180°。

初一的數學教案文案篇十

立足教材,注重基礎。

近年來中考數學有許多新題型,但所占分值比例較大的仍然是傳統(tǒng)的基本問題,多數試題源于教材。試題的構成是在教材中的例題、習題的基礎上通過類比,加工改造,加強條件或減弱條件,延伸或擴展而成的。因此,復習要立足于教材,在備戰(zhàn)中考的過程中,首先應以教材為藍本,重視“雙基”訓練,要讓學生掌握典型例題、習題的解決套路,能夠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注意知識體系構建,讓各種概念、公理、定理、公式、常用結論及解題方法和技巧等,都能在學生的頭腦中清晰地再現,扎扎實實地從教材做起,夯實基礎,充分認識基礎知識在解題中的指導作用。

創(chuàng)設情境,提升能力。

幾年來,全國不少地方的試題都不再局限于對知識本身的考查,而是重在創(chuàng)設一個新穎的情境,考查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靈活應用知識去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要善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要注意引導學生深層次地參與學習過程,重視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在觀察、實驗的活動中,通過比較、分析、歸納、類比、抽象等思維過程,完成知識的猜想和證明,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學到創(chuàng)新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貼近生活,學會運用。

數學知識來源于實際生活,繼而為生產、生活服務。在教學中,要注意發(fā)掘學生身邊與數學相關的事情,如銀行商標圖案、騎自行車反映出來的函數圖象、測量電視塔的高度、投寄平信應付的郵費、購買商品如何省錢等,以增強學生用數學的意識。同時還要注意它們與教材中有關內容的類比。要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到學以致用,學用相長。

傳授方法,加強理解。

考查數學思想方法是考查學生能力的必由之路。在中考復習中,應有意識有目的地適時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有效地利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要注意讓學生針對具體題目作總結,以體會其中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近年中考數學試題,很多試題都是以圖象、圖表為背景呈現在學生面前的,這方面的試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這類題目一般是通過閱讀材料,觀察圖象,整理信息,抽象出數學問題,并用數學語言抽象成數學模型,進而得到解決的。正確解決這類題目的前提是正確理解題意。因此,在中考復習中,我們還要重視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

初一的數學教案文案篇十一

一、知識結構。

二、重點、難點分析。

本節(jié)教學的重點是利用公式(x+a)(x+b)=x2+(a+b)x+ab熟練地計算.難點是理解并掌握公式.本節(jié)內容是進一步學習乘法公式及后續(xù)知識的基礎.

然后再次運用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的法則,得到:

3.在進行兩個多項式相乘、直接寫出結果時,注意不要“漏項”.檢查的辦法是:兩個多項式相乘,在沒有合并同類項之前,積的項數應是這兩個多基同甘共苦的積.如積的項數應是,即六項:

當然,如有同類項則應合并,得出最簡結果.

4.運用多項式乘法法則時,必須做到不重不漏,為此,相乘時,要按一定的順序進行.例如,,可先用第一個多項式中的第一項“”分別與第二個多項式的每一項相乘,再用第一個多項式中的第二項“”分別與第二個多項式的每一項相乘,然后把所得的積相加,即.

5.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仍得多項式.在合并同類項之前,積的項數應該等于兩個多項式的項數之積.

6.注意確定積中每一項的符號,多項式中每一項都包含它前面的符號,“同號得正,異號得負”.

教學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積的項數應是,即四項當然,如有同類項,則應合并同類項,得出最簡結果.

(2)要不失時機地指出:多項式是單項式的和,每一項都包括前面的符號,在計算時一定要注意確定積中各項的符號.

(3)例2的第(1)小題是乘法的平方差公式,例2的第(2)小題是兩數和的完全平方公式.實際上任何乘法公式都是直接用多項式乘法計算出來的.然后,我們把這種特殊形式的乘法連同它的結果作為公式.這里只是為后面學習乘法公式作準備,不必提它們是乘法公式,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當然,在講解這個1題時,要講清它們在合并同類項前的項數.

(4)例3是另一種形式的多項式的乘法,要講清楚兩個因式的特點,積與兩個因式的關系.總之,要講清楚這種特殊形式的兩個多項式相乘的規(guī)律,使學生在計算這種類型的題目時,能夠迅速地求得結果.如對于練習第1題中的等等,能夠直接寫出結果.

初一的數學教案文案篇十二

一、知識結構。

二、重點、難點分析。

本節(jié)教學的重點是掌握公式的結構特征及正確運用公式.難點是公式推導的理解及字母的廣泛含義.平方差公式是進一步學習完全平方公式、進行相關代數運算與變形的重要知識基礎.

1.平方差公式是由多項式乘法直接計算得出的:

與一般式多項式的乘法一樣,積的項數是多項式項數的積,即四項.合并同類項后僅得兩項.

2.這一公式的結構特征:左邊是兩個二項式相乘,這兩個二項式中有一項完全相同,另一項互為相反數;右邊是乘式中兩項的平方差,即相同項的平方與相反項的平方差.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具體的數(正數和負數),也可以表示單項式或多項式等代數式.

只要符合公式的結構特征,就可運用這一公式.例如。

在運用公式的過程中,有時需要變形,例如,變形為,兩個數就可以看清楚了.

3.關于平方差公式的特征,在學習時應注意:

(1)左邊是兩個二項式相乘,并且這兩上二項式中有一項完全相同,另一項互為相反數.

(2)右邊是乘式中兩項的平方差(相同項的平方減去相反項的平方).

(3)公式中的和可以是具體數,也可以是單項式或多項式.

(4)對于形如兩數和與這兩數差相乘,就可以運用上述公式來計算.

1.可以將“兩個二項式相乘,積可能有幾項”的問題作為課題引入,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在兩個二項式相乘其積可能為四項、三項、兩項中找出積為兩項的特征,上升到一定的理論認識,加以實踐檢驗,從而培養(yǎng)學生觀察、概括的能力.

(a+b)(a-b)=a2+ab-ab-b2=a2-b2.

這樣得出平方差公式,并且把這類乘法的實質講清楚了.

(1+2x)(1-2x)=12-(2x)2=1-4x2。

(a+b)(a-b)=a2-b2.

這樣,學生就能正確應用公式進行計算,不容易出差錯.

另外,在計算中不一定用一種模式刻板地應用公式,可以結合以前學過的運算法則,經過變形后靈活應用公式,培養(yǎng)學生解題的靈活性.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平方差公式,并會用公式進行計算;。

2.注意培養(yǎng)學生分析、綜合和抽象、概括以及運算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平方差公式的應用.

難點:用公式的結構特征判斷題目能否使用公式.

一、師生共同研究平方差公式。

我們已經學過了多項式的乘法,兩個二項式相乘,在合并同類項前應該有幾項?合并同類項以后,積可能會是三項嗎?積可能是二項嗎?請舉出例子.

讓學生動腦、動筆進行探討,并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

(當乘式是兩個數之和以及這兩個數之差相乘時,積是二項式.這是因為具備這樣特點的兩個二項式相乘,積的四項中,會出現互為相反數的兩項,合并這兩項的結果為零,于是就剩下兩項了.而它們的積等于乘式中這兩個數的平方差)。

繼而指出,在多項式的乘法中,對于某些特殊形式的多項式相乘,我們把它寫成公式,并加以熟記,以便遇到類似形式的多項式相乘時就可以直接運用公式進行計算.以后經常遇到(a+b)(a-b)這種乘法,所以把(a+b)(a-b)=a2-b2作為公式,叫做乘法的平方差公式.

初一的數學教案文案篇十三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與實際操作中,感知角的基本特等特征。

2、利用角的特征來發(fā)現角、畫角、創(chuàng)造角。

3、在小組合作中養(yǎng)成傾聽的習慣,培養(yǎng)口頭發(fā)達的能力。

教學重點:

1、認識角。

2、從直觀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圖形和正確的畫角。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引入新課:

在黑板上寫上星級小組,同學們看這是什么?(拿出一個五角星),喜歡這個嗎?那怎樣的小朋友可以得到五角星呢?今天我們要開展星級小組的評比,看看哪個小組能獲得今天的星級小組,有信心嗎?(生:有)同學們都有信心,每個組加上一個五角星,現在是幾星級了?下面張老師先請同學們看一段動畫片,可要看仔細了。

課件播放引入。

師:屏幕上哪些圖形我們已經學過了,它們分別叫什么?

生1:這些圖形分別是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

師:這是什么圖形呢?(課件出示角)。

生回答:這個圖形是角。

師:看來同學們都知道它叫角,我們今天就來認識角。(板書:角的初步認識)。

生1:操場上有老師、老爺爺、小朋友。

師:你發(fā)現了角嗎?哪些地方有角,誰來指一指?(課件演示)。

生1:老師手中的三角板上有角。

生2:老爺爺手中的剪刀上有角。

生3:鐘面上有角、小朋友們做操時兩手之間形成了角、球場上有角……。

師:剛才第三組的同學發(fā)言特別積極,第一組和第四組的同學聽得特別認識,給他們分別獎勵一個一角星,現在是幾星級了?還是一星級的不要灰心,因為還有機會。

師:在我們的校園里有角,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的周圍,在許多物體上面都有角。

二、觀察實踐、探究新知:

1、感知角。

師:下面我們繼續(xù)學習。拿出三角板,看看上面有幾個角?互相指一指,看誰指得好。

請一個學生拿三角板到前面指給同學們看。師:大家看好了,看他指的是否和大家的一樣?(生指)。

師:同意的給他鼓鼓掌。請同學們照樣指一指角。

生:尖尖的、直直的。(師板書)。

師:下面請同學們在自己的身邊找一找,哪些地方有角?

生1:黑板的周圍有角。

生2:數學書的封面上有角。

生3:教室的墻角邊上有角。

師:大家找得很好,老師這兒有幾幅圖,看誰能找出角,把它指出來?(課件出示剪刀圖)。

生1:指剪刀頭。(同意嗎?)生:不同意。誰來說說不同意的理由。

生2:有一條邊是彎彎的,不能算。

師:回答得很好,給第二個小組加上一個五角星。

生3:指剪刀把上突出的部分。(這個是角嗎?不是)。

師:到底這個角藏在哪里呢?

生4:指剪刀張開的部分。(課件顯示找正確了)。

師:大家一起來做運動,描一描角。

師:這個角找得好辛苦呀!下面來看看這個。(課件顯示插一根吸管的可樂罐)生指吸管上的角。

師:你也找對了,對的給自己鼓勵一下??纯寸娒嫔希鍪镜谌鶊D:一個鐘面。生指分針和時針的夾角。

2、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

師:很好,我們一下子就找到了三個角?,F在我們把這些角的外衣脫掉,來仔細看看。(課件顯示三個角,逐漸隱去外形)。

師:指第一個角,這個點叫什么?(生:起點。頂點、點)師板書(頂點)這兩條呢?(生:邊)師板書(邊)。

師:請同學們指出第二個角和第三個角的頂點和2條邊,看你指的是否和大家的一樣。

小結: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一個頂點、2條邊)。

師:角爺爺過生日,設宴請客,客人都是角家庭的成員,瞧(課件出示)這些圖形都說自己是角,趕來參加宴會,請你用孫悟空般的火眼金睛幫角爺爺判斷下面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的請露出你的笑臉,不是的用哭臉表示。逐個判斷:1、兩條邊沒有連上離得較遠;2、正確的;3、一邊是曲線的;4、兩條邊沒連上;5、正確的。(學生逐個說明理由)。

師:剛才大家表現得很出色,每個小組再加一個五角星。

3、折角、做角。

生活動:自己用圓片折角、摸角,說說它的頂點和邊,選擇個別學生折的角貼在黑板上。

師:你們學得他們折的角怎么樣?(同學們互相評價)。

生活動:用小紙條做角、玩角,然后小組討論、匯報。

生:它們是為了誰大誰小而吵的,后來通過比較,它們都是一樣大的,它們又成了好朋友。

師: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角的大小與它的邊的長短沒有關系,而是跟角的兩邊分開的程度有關,角的兩邊叉開的越大,角就越大,兩邊叉開得越小,角就越小。

師:這個同學回答得非常好,給他們小組加一個五角星。誰能像他這樣說說。同桌互相說一說。

4、畫角。

師:你們真厲害,解決了那么多問題,那你能不能把角畫出來呢?

學生活動:畫角,師巡視,指導。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你是怎樣畫角的?

生:先畫……,再畫……。

師小結:先畫一個頂點,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線,就畫成了一個角。

三、歸納提高:

師:通過剛才的研究,說一說你有什么收獲?

生自由說說,然后全班交流。

生:我們認識了一個新的圖形――角。

生:我知道一個角有個尖尖的頂點還有兩條直直的邊。

生:我知道了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我們還學會了畫角的方法。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下面我們用學到的知識來解決幾個問題:下面的圖形中各有幾個角,請你把它找出來,說給同桌聽聽。(練習八第2題。)。

四、質疑交流:

學生自由質疑、交流。

五、布置課外作業(yè),下課。

《角的初步認識》一課,為學生提供了觀察、操作等主動參與的機會。使每位同學都有平等的機會在小組中討論,自由發(fā)言,認真地傾聽,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改正自己的缺點,給學生獲得了更多的自我表現的機會,充分展示每個學生的才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使學生注意力持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傾聽習慣,使傾聽變成了一種積極主動的行為。

初一的數學教案文案篇十四

2.通過結合生活實際的活動,在學習新知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興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圖,生活中含有角的物體。

師:“你看到了什么?誰能說一說?”

師:“如果請你們再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這些物體,你又能發(fā)現什么?”

師:“是嗎?讓我們來看一看。”

師:“果然如此!你觀察得真仔細?!?/p>

“生活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角。通過以往的學習,你已經知道了哪些關角的知識?同桌互相說一說。”

貼上課題“角”,學生交流后回答:略。

師:“僅僅知道這些,你們就滿足了嗎?”

“那你們還想知道哪些有關角的知識呢?“。

師:“看到同學們這么虛心好學,老師真的是非常高興。好吧,那今天我們就繼續(xù)學習有關角的知識?!?/p>

二、新課教學。

師:“請大家拿出四張卡片,用水彩筆和尺出畫四個不同大小的角。每張卡片畫一個。比一比誰畫的又好又快!”

學生在卡片上畫角。

師:“請組長將大家畫的角收集起來,平鋪在桌面上。比一比哪一組動作最快!”

師:“下面我們要給這些角分分類。在分類之前,老師要說幾點要求:1.每人先要認真的觀察這些角。2.為了提高我們小組合作學習的效度,分類前組長一定要帶領大家展開充分的討論,確定分法后再分。3.分好后,每組選一名發(fā)言人,準備向大家匯報分類的情況。”

小組合作學習,給角分類。教師巡視,做好記錄。

師:“哪一組愿意匯報?”

小組匯報,匯報時請其用三角尺驗證。貼出直角。

師:“你們認為他們分的怎么樣?”

師:“你能給比直角小的角起一個名字嗎?”

學生起名。

師:“在數學上,我們把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銳角?!?/p>

貼上“銳角”。(鈍角同上。)。

師:“對于這些,你們還有什么想問的問題嗎?”

學生提問。

師:“通過對角的'分類,我們知道了角可以分成直角、銳角和鈍角等幾種?!?/p>

貼上“的分類”。

三、鞏固練習。

師:“請組長將這些角分還給大家。同學們可以在角的旁邊寫上角的名稱?!?/p>

學生寫角的名稱。

師:“寫好的人互相說一說你剛才都畫了哪些角。”

學生互說,教師指名說。

師:“如果老師給你一些角,你能分辨出是哪種角嗎?請大家拿出練習紙,按要求填空。”

請一名學生在實物投影上寫。集體訂正。

師:“讓我們回到生活中的物體?!?/p>

點擊,回到生活中的物體。

師:“你能用剛才所學的知識,說一說這些角都是什么角嗎?”

師:“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有這些角?”

師:“第五個任務需要大家合作完成,大家把三角尺湊在一起試著拼一拼?!?/p>

學生合作拼。

師:“能拼成什么角?你愿意上來拼一拼嗎?”

學生在黑板上用學具拼。

師:“這個角是由幾個什么角拼成的?還有其他的拼法嗎?”

四、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又知道哪些有關角的知識?”

初一的數學教案文案篇十五

1.進一步熟練掌握有理數加法的法則。

2.掌握有理數加法的運算律,并能運用加法運算律簡化運算。

啟發(fā)引導式教學,能夠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體會研究數學的一些基本方法。

1.培養(yǎng)學生的分類與歸納能力。

2.強化學生的數形結合思想。

3.提高學生的自學以及理解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加法運算律的靈活運用,解決實際問題。

能運用加法運算律簡化運算,加法在實際中的應用。

采取啟發(fā)式教學法及情感教學,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索。用大量的實例讓學生得出規(guī)律。

1.復習有理數的加法法則:

(1)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并把絕對值相加。

(2)異號兩數相加,絕對值相等時和為0;絕對值不等時,取絕對值較大的數的符號,并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

(3)一個數同0相加,仍得這個數。

2.口算:7+(-5)(-5)+(-4)(-10)+0(-8)+8。

(一)情境引入,提出問題:

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交流、歸納,自主得出有理數加法的運算律。

1.敘述有理數的加法法則.

2.小學學過的加法的運算律是不是也可以擴充到有理數范圍?

3.計算下列各組數的值,并觀察尋找規(guī)律。

(1)(-7)+(-5)(-5)+(-7)。

(2)[8+(-5)]+(-4)8+[(-5)+(-4)]。

(3)[(-7)+(-10)]+(-11);(-7)+[(-10)+(-11)]。

結論:在有理數運算中,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仍然成立。

(二)活動探究,猜想結論:

交換律——兩個有理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用代數式表示:a+b=b+a。

運算律式子中的字母a、b表示任意的一個有理數,可以是正數,也可以是負數或者零.

在同一個式子中,同一個字母表示同一個數.

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用代數式表示:(a+b)+c=a+(b+c)。

這里a、b、c表示任意三個有理數.

(三)驗證結論:

例1計算16+(-25)+24+(-32)。

(引導學生發(fā)現,在本例中,把正數與負數分別結合在一起再相加,計算就比較簡便)。

解:16+(-25)+24+(-32)。

=[16+24]+[(-25)+(-32)](加法結合律)。

=40+(-57)(同號相加法則)。

=-17(異號相加法則)。

例2計算:31+(-28)+28+69。

(引導學生發(fā)現,在本例中,把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相加得0,計算比較簡便)。

解:31+(-28)+28+69。

=31+69+[(-28)+28]。

=100+0。

=100。

3.若兩個有理數的和為負數,那么這兩個有理數()。

a.一定都是負數b.一正一負,且負數的絕對值大。

c.一個為零,另一個為負數d.至少有一個是負數。

4.兩個有理數的和()。

a.一定大于其中的一個加數。

b.一定小于其中的一個加數。

c.和的大小由兩個加數的符號而定。

d.和的大小由兩個加數的符號與絕對值而定。

5.如果a,b是有理數,那么下列各式中成立的是()。

a.如果a0,b0,那么a+b0。

b.如果a0,b0,那么a+b0。

c.如果a0,b0,那么a+b0。

d.如果a0,b0,且|a||b|,那么a+b0。

7.張大伯共有7塊麥田,今年的收成與去年相比(增產為正,減產為負)情況如下(單位:kg):+320,-170,-320,+130,+150,+40,-150.則今年小麥的總產量與去年相比()。

a.增產20kgb.減產20kgc.增長120kgd.持平。

初一的數學教案文案篇十六

2.學習如何找出實際問題中的已知數和未知數,并分析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列出方程;。

3.通過具體的例子感受一些常用的相等關系式.

【對話探索設計】。

〖探索1〗。

(1)某校前年購買計算機x臺,去年購買的數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購買的數量又是去年的2倍,去年購買的計算機的數量是________;今年購買的計算機的數量是________;三年總共購買的數量是_________.

解:設前年購買計算機x臺,那么,。

設計(1)是讓學生感受列代數式是列方程的基礎.

去年購買的計算機的數量是________;。

今年購買的計算機的數量是________;。

根據關系:三年共購買計算機140臺(關系式:前年購買量+去年購買量+今年購買量=140臺),列得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并得________________.

系數化為1得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歸納:總量等于各部分量的和是一個基本的相等關系.

〖探索2〗。

(1)把一些書分給某班學生閱讀,如果每人分3本,則剩余20本,若這個班級有x名學生,則這些書有_______本.

(2)把一些書分給某班學生閱讀,如果每人分4本,則還缺20本,若這個班級有x名學生,則這些書有_______本.

解:設這個班級有x名學生,。

根據第一關系,這批書共_________________本;。

根據第二關系,這批書共_________________本;。

這批書的總數是個定值,表示它的兩個不同的式子應該相等.

熟悉這些關系有助于列方程.

根據這一相等關系列得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一想,怎樣解這個方程?

歸納:表示同一個量的兩個不同的式子相等,這也是我們列方程經常用到的相等關系.

〖練習〗。

1.(1)同樣大的實驗田,噴灌的用水量是漫灌的25%,若漫灌要用水x噸,則改用噴灌只需_________噸.

解:設第二塊地(漫灌)用水x噸,。

第一塊地(噴灌)用水________噸.

根據關系:兩塊地共用水300噸,可列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得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業(yè)〗。

p79.練習,p84.1,6。

〖補充作業(yè)〗。

1.按要求列出方程:。

(1)x的1.2倍等于36;(2)y的四分之一比y的2倍大24.

2.某廠去年的產量是前年的2倍還多150噸,若去年的產量是950噸,求前年的產量.

根據去年的產量是950噸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

解得___________.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一的數學教案文案篇十七

借助“線段圖”分析復雜的行程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從而建立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發(fā)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體會方程模型的作用。

重點、難點。

1.重點: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決有關行程問題。

2.難點:間接設未知數。

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和方法是什么?

2.行程問題中的基本數量關系是什么?

路程=速度×時間速度=路程/時間。

畫“線段圖”分析,若直接設元,設小張家到火車站的路程為x千米。

1.坐公共汽車行了多少路程?乘的士行了多少路程?

2.乘公共汽車用了多少時間,乘出租車用了多少時間?

3.如果都乘公共汽車到火車站要多少時間?

4,等量關系是什么?

如果設乘公共汽車行了x千米,則出租車行駛了2x千米。小張家到火車站的路程為3x千米,那么也可列出方程。

可設公共汽車從小張家到火車站要x小時。

設未知數的方法不同,所列方程的.復雜程度一般也不同,因此在設未知數時要有所選擇。

教科書第17頁練習1、2。

有關行程問題的應用題常見的一個數量關系:路程=速度×時間,以及由此導出的其他關系。如何選擇設未知數使方程較為簡單呢?關鍵是找出較簡捷地反映題目全部含義的等量關系,根據這個等量關系確定怎樣設未知數。

教科書習題6.3.2,第1至5題。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951656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