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計算機教案 三年級計算機教案(優(yōu)質(zhì)三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29 21:01:11
中職計算機教案 三年級計算機教案(優(yōu)質(zhì)三篇)
時間:2023-03-29 21:01:11     小編:zdfb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職計算機教案 三年級計算機教案篇一

清點人數(shù),安定課堂秩序 二、復習舊課

1、計算機的五大部件 2、計算機系統(tǒng) 三、講授新課

(一)進位計數(shù)制的基本概念

1.進位計數(shù)制(計數(shù)制)

將數(shù)字符號按序排列成數(shù)位,并遵照某種低位到高位的進位方式計數(shù)來表示數(shù)值的方法。 2.十進制

十進制是最常使用的一種計數(shù)制,規(guī)則是“逢十進一”

基數(shù):每個數(shù)位所能使用的符號個數(shù),稱為基數(shù)?;鶖?shù)為10的計數(shù)制稱為進進制。 位權:每個數(shù)位上1代表的確定數(shù)值稱為位權。十進制中數(shù)字1在個位上表示1(100),在十位上表示10(101),在百位上則表示100(102) 一個十進制數(shù)表示:

如:1234可展開為:1*103+2*102+3*101+4*100

254.87可展開為:2*102+5*101+4*100+8*10-1+7*10-2 3.二進制

基數(shù)為2的計數(shù)制就稱為二進制 基數(shù):2 位權:2n

(二)數(shù)制間的轉換 1.二進制的優(yōu)點 技術實現(xiàn)簡單 簡化運算規(guī)則 適合邏輯運算 易于進行轉換 2.各種進制的后綴

b:二進制 d:十進制 h:十六進制 o:八進制 3.將二進制數(shù)轉換成對應的十進制數(shù)

1101b=1*23+1*22+0*21+1*20=8+4+1=13d1011.01b=1*23+1*21+1*20+1*2-2=8+2+1+0.25=11.25d 4.將十進制轉換成對應的二進制 例:將11d轉換為二進制

11/2=5余1最低位 5/2=2 余1 2/2=1 余0

1/2=0 余1最高位 11d=1011b

對整數(shù)部分用“除2取余”法,即將整數(shù)部分反復用2除,直到商為0,再將余數(shù)依次排列,先得出的在低位,后得出的在高位。

例:求0.625的二進制數(shù)

0.625*2=1.25 取整1 最高位 0.25*2=0.5取整0

0.5*2=1.0 取整1 最低位 小數(shù)為0,轉換結束

先取整數(shù)在高位排列,則0.625d=0.101b例:將58.5d轉換為二進制數(shù)①先求整數(shù)部分:“除2取余” 58/2=29 余0 最低位 29/2=14 余1 14/2=7 余0 7/2=3余1 3/2=1余1

中職計算機教案 三年級計算機教案篇二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理解課文內(nèi)容,初步了解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的關系,感悟計算機技術飛速發(fā)展的趨勢。

3 培養(yǎng)學生閱讀科普作品的能力。

說明電腦與多媒體的關系。

通過閱讀,培養(yǎng)學生閱讀科普作品的能力。

—課時

收集有關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的資料。

有人說“學會英語和電腦,是進入21世紀的通行證”

新世紀已經(jīng)到來了,你了解電子計算機嗎?你知道多媒體嗎?

讓我們來學習課文〈〈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

1.練習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在文中注明,哪些內(nèi)容是你原來就知道的,哪些內(nèi)容是通過學習可本知道的。

3.把你感興趣或不懂的地方提出來。

1。提示:有些專用詞語找出來,先讀順口。

1)課文介紹了有關電子計算機的哪些知識?

2)什么是多媒體?

3)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之間有著這樣的關系?

2。小組討論,交流。

1)四人小組討論

2)練習說話:電子計算機之所以被稱作“電腦”是因為-----

3)什么是媒體?什么是多媒體?你能不能舉例說明?(填空)

4)哪一段集中寫電腦和多媒體的關系?

指名朗讀這一段,邊聽邊思考:電腦和多媒體有什么樣的關系呢?

(電腦是多媒體信息處理系統(tǒng)的“司令部”)

5)學習課文第五自然段。

教師介紹引入:

其實現(xiàn)在很多電腦就裝備了多媒體系統(tǒng),我們就稱它為多媒體電腦。

根據(jù)你得了解,能說說多媒體電腦的功能嗎?

1。十年,二十年之后的電子計算機會“神”到什么程度?

2。將來你想發(fā)明這樣的計算機。

1。快速瀏覽課文,看看課文可以分成幾部分?為什么這樣分?

(給每一部分加上一個合適的小標題)

2。電子計算機那么神奇,但作者介紹卻淺顯易懂,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用很多我們熟知的事物來舉例說明,這是一種很有用的說明方法,我們應該學習吸收。

根據(jù)你的想象,寫一寫十年,二十年后的電子計算機。

電子計算機→介紹電腦的誕生和初期用途

與 計算機會越來越“神”

多 媒 體→展示當今電腦的多媒體用途

中職計算機教案 三年級計算機教案篇三

教學內(nèi)容選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的《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20xx年4月版)中信息技術部分的選修模塊1“算法與程序設計”第一章的第一課“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學時數(shù)為1課時(45分鐘)?!镀胀ǜ咧屑夹g課程標準》建議“算法與程序設計”模塊在高中二年級第一學期或以后開設。

根據(jù)20xx年4月版《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的闡述,“算法與程序設計”是普通高中信息技術的選修模塊之1,它的前導課程是信息技術的必修模塊“信息技術基礎”。學生在“信息技術基礎”模塊里已經(jīng)學習了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掌握了啟動程序、窗口操作和文字編輯等基礎知識。學生可以利用上述的基礎知識,用于本節(jié)課的啟動visual basic程序設計環(huán)境,輸入程序代碼,運行程序等操作。本節(jié)課“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是“算法與程序設計”模塊的第一節(jié)課,上好這節(jié)課是使學生能否學好“算法與程序設計”這一模塊的關鍵。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理解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序和調(diào)試程序等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認識其在算法與程序設計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也是后續(xù)課程如模塊化程序設計、各種算法設計等課程的基礎。

與本節(jié)課相聯(lián)系的舊知識是計算機的基本操作中鼠標、鍵盤操作,啟動、關閉程序,窗口、菜單操作和文字編輯等基礎知識,還有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步驟等知識。

知識性目標:

1、讓學生了解算法、窮舉法、程序設計語言、編寫程序和調(diào)試程序等概念。

2、讓學生知道對現(xiàn)實問題的自然語言的描述,特別是類似程序設計語言的自然語言描述。

3、讓學生理解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序、調(diào)試程序這一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基本步驟,認識其在算法與程序設計中的作用。

技能性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舊知識的`規(guī)律、方法和步驟,并把它運用到新知識中去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調(diào)試程序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討論、觀摩、交流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情感性目標:

通過“韓信點兵”這個富有生動情節(jié)的實例和探究、講授、觀摩、交流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體驗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

本節(jié)的重點用計算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的分析問題、設計算法、和上機調(diào)試程序等步驟。用計算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的分析問題、設計算法也是本節(jié)的難點。

1、可以進行屏幕廣播的多媒體電腦室。

2、教師自行設計制作的課件。

3、印刷《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學活動表(見附1)。

讓學生在人工解題中發(fā)現(xiàn)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等步驟,并把它應用到用計算機解決問題中去,這是構建主義中知識遷移的方法。本節(jié)課還采用了探究、講授、觀摩、交流、閱讀材料等多種教學活動的有機結合的方法。

(一)引入

教師:“在科技發(fā)達的今天,我們到處都可以看到計算機的蹤影,感受到計算機給學習、生活帶來的方便。然而,在驚嘆計算機的神奇和享受的歡樂的時候,你是否了解計算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有沒有思考過其中的奧妙呢?下面我們先看一個古典的問題:”

學生觀看約1分鐘的電視劇《漢劉邦》片斷,內(nèi)容大致如下:

“韓信是我國西漢初著名的軍事家,劉邦得天下,軍事上全依靠他。韓信點兵,多多益善,不僅如此,還能經(jīng)常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在與楚軍決戰(zhàn)時韓信指揮諸侯聯(lián)軍,在垓下十面埋伏,擊敗楚軍,楚霸王項羽因此自殺。”

片斷結束時屏幕出現(xiàn)“韓信點兵”問題:“相傳漢高祖劉邦問大將軍韓信統(tǒng)御兵士多少,韓信答說,每3人一列余1人、5人一列余2人、7人一列余4人、13人一列余6人……。劉邦茫然而不知其數(shù)。你呢?”

(二)問題

教師:“下面我們先助劉邦解決一個簡單的問題?!?/p>

展示題目:

“韓信點兵”問題1:求整除3余1、整除5余2、整除7余4的最小自然數(shù)。

(三)探究

把全班分成16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的同學一起探究、討論問題。利用已學過的數(shù)學知識找出題目已知什么求什么、明確已知和未知之間的關系和寫出求解問題的解題步驟。并填寫《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學活動表中的“探究問題記錄表”。如下:

探究問題記錄表分析問題(找出已知和未知、列出已知和未知之間的關系)寫出解題步驟結果

給5分鐘學生討論,教師在這過程中到各學習小組中,引導個別學習小組分析問題、寫出解題步驟。

教師提問2~3個同學,從中逐漸引導出類似如下的分析問題和解題步驟,并給出算法的概念。

分析問題(找出已知和未知、列出已知和未知之間的關系)寫出解題步驟

設所求的數(shù)為x,則x應滿足:

x整除3余1x整除5余2x整除7余4

1、令x為1。

2、如果x整除3余1,x整除5余2,

x整除7余4,這就是題目要求的數(shù),則記下這個x。

3、令x為x+1(為算下一個作準備)。

4、如果算出,則結束;否則跳轉2。

5、寫出答案。

教師解釋第3步“另x為x+1”并指出它與數(shù)學中的區(qū)別,并從上面的解題步驟中總結出窮舉的算法。

教師:“剛才有些同學把題目解出來了,答案是67,韓信作為大將軍,統(tǒng)率士兵當然不止67人,下面我們來解決一個數(shù)據(jù)量稍大的問題。”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953445.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