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對這個難題時,我們需要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理解。寫總結(jié)時要注意語言簡潔明了,條理清晰??偨Y(jié)可以讓我們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發(fā)現(xiàn)自身的潛力。
端午包粽子一年級篇一
端午來臨之前的幾天,我親手包了自己的“人生第一粽”,這可真是段有趣的體驗。
瞧,老師搬出了許多碗,里面盛滿了米和紅棗。當然材料中也少不了一大堆的箬葉。我們聞了聞,啊!那十里飄香的糯米味兒,立馬貫穿了全身。
“聽好啦,先把箬葉攤開,用左手往右手這么一卷。”老師一邊示范一邊說道,“看到了嗎,箬葉卷成一個漏斗狀。接著把糯米倒進去,摁一顆紅棗,再用糯米把紅棗蓋嚴實。然后一翻,把多余的角塞進去,最后用繩子綁起來?!?/p>
老師剛講解完,我們便迫不及待地動手開始做了。我照著老師的樣兒做出了一個下頭尖、上頭寬的“漏斗”,還調(diào)皮地用尖頭部分扎了扎自己的手掌。哎喲,這種感覺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鉆心的疼啊!
我把糯米倒進了“漏斗”里,它立馬變重了許多,就像灌了鉛一樣,然后再塞入一顆紅棗。這會兒,那鮮紅的棗子被白白的糯米包裹著,就像一顆璀璨的紅珍珠,顯得越發(fā)誘人了。
接著,我依樣畫葫蘆,把沉甸甸的小“漏斗”翻了過來。嘿,沒想到一次便成功了!我洋洋得意剛想炫耀,只聽“啪嗒、啪嗒”兩聲響,小糯米粒一顆又一顆從尖頭的縫隙中蹦了出來。
我灰心喪氣,又換了一張箬葉,按照同樣的步驟把糯米倒進去,再一翻。天哪,這次箬葉竟然破了!我的箬葉該不會被人動過手腳了吧?不行,還得再試一次,我心有不甘地想道。
第三次,當我小心翼翼地把“漏斗”翻過來的時候,懸著的那顆心終于放了下來。這次糯米沒有漏出來,箬葉也沒破,成功了!最后,用棉繩給粽子來個五花大綁,“人生第一粽”便完成了,此刻我的別提有多激動了!
“呲呲,呲呲……”高壓鍋不停作響,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粽香。此刻的我,身在教室,心卻早已飄向遠方。你們說,我的“人生第一粽”會不會在鍋里翻騰著?會不會拼命要把自己變得再熟一點?會不會想快點出鍋,好讓我這小主人嘗嘗鮮呢?哈哈,想到這兒,我的脖子更是伸得老長,口水也直往外淌!
端午包粽子一年級篇二
今天是端午節(jié),每一家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在這天,我不僅包了粽子,還領(lǐng)會了一個道理。
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設(shè)定的節(jié)日,為了不讓屈原的尸體被魚吃掉,人們會向河里扔粽子。
包粽子需要用新鮮的蘆葦葉,潔白的糯米,還有一些紅棗、葡萄干之類的配料。
我先等糯米等配料泡好之后,把它們從水中取出。我拿了一片大大的粽子葉,用左手捏著總也的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點力氣拉緊,上面松一點,輕輕一卷,卷好了一個如同碧玉一般的圓錐形粽葉。
接下來,我把一些糯米放入粽葉,可是我對用量的掌握不到位。有時把糯米倒得多,把粽葉給沖散開,有時又太少,才填滿了粽葉的三分之一。我只好用勺子,一勺一勺地把一點點的糯米放下,還在糯米中放下紅棗和葡萄干。就像在一片潔白的雪地里放下了一塊巨大的橙色瑪瑙和一塊紫色的玉。放入配料之后,我把粽葉合上。進入最后一道工序,那就是——捆繩!
我雙手把粽葉捏緊,用繩子在粽葉的尖兒附近纏了三圈,再系上一個小蝴蝶結(jié),大功告成!我掌握了技巧,有包了幾個粽子。
吃飯的時間到了,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在包粽子的過程中,我不僅掌握了包粽子的技巧,還領(lǐng)悟了一個道理:吃自己的飯,流自己的汗!
端午包粽子一年級篇三
今年的端午節(jié)又到了!
這一天,我和爺爺一起包粽子。我們首先把糯米泡在水里,然后把棗洗干凈,還準備好了幾片竹葉。
開始包粽子了,我們先把竹葉弄成三角形的,然后放上兩顆大棗,再放上糯米,把竹葉包起來,最后用皮筋捆結(jié)實。
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里煮了一會兒,粽子熟了,我們吃著自己包的粽子,真香?。?/p>
吃晚粽子,奶奶又給做了五絲線帶在手腕上。
我喜歡端午節(jié)!
我首先拿起一片粽葉,卷成一個漏斗形狀,把糯米倒進去,用線封好。好了,現(xiàn)在可以煮了。我小心翼翼地把粽子放進開水里,不一會兒,粽子出鍋了!我看著那熱騰騰的粽子,口水直流三千尺,馬上拿起一個,剝開粽葉,一口就吞下去了,真好吃啊!哈哈!因為是自己包的。
這樣的端午節(jié)真有意義!
今天上午,我和爸爸一起回橋頭,和奶奶一起包粽子。
到了那兒,奶奶已經(jīng)在包粽子了。我看了下材料,有糯米、箬葉、雞蛋、豬肉……桶里已經(jīng)有十幾個粽子了。我也學著奶奶這樣做。將兩葉箬葉折成漏斗形,抓一把糯米放上去,之后放一些小米、綠豆、雞蛋、豬肉。再放一把糯米。最后,用棕繩扎緊。大功告成,現(xiàn)在,我和奶奶一起去爐前,把粽子放進大鍋里,煮了3個小時,粽子終于熟了。我們一起吃粽子,我吃的特別香。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在奶奶家纏著奶奶教我包粽子,奶奶說包了粽子給誰吃???我說最大的給奶奶吃,奶奶一邊笑一邊說:“好吧那我就教你吧?!?/p>
我認真的看著奶奶怎么包,應(yīng)該注意什么,自己也親自嘗試了好多回,總算包好了一個,奶奶看著我滿頭大汗笑著說你看看簡單的事情自己做起來并不簡單,只有多問還有多實踐才能做好,我連忙點頭說是的。
我喜歡端午節(jié),因為端午節(jié)可以吃粽子,粽子香噴噴的、甜絲絲的,真香!真好吃!
粽子是用糯米、大棗和粽葉做成的。有一次,媽媽包粽子,我也很想包,我就問媽媽:“媽媽,我可以包嗎?”媽媽說:“可以呀!”我高興地跳起來。粽子做好了,我把粽子遞給奶奶吃,奶奶吃了說:“太好吃了,太香了。”我也樂得笑了。
媽媽說:“你長大了,懂事了?!蔽倚睦锔鼧烽_了花!
端午包粽子一年級篇四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到爺爺奶奶家包粽子。
首先,將青青的箬竹葉握成漏斗狀。然后往這個漏斗里面裝米。第三步,把米戳個洞,往里面裝餡兒。第四步,把多余的箬竹葉合起來,握緊。第五步,把剩余部分一折一卷。最后,用嘴咬住繩子,繞一圈、兩圈、三圈、四圈。這樣就大功告成啦!
吃著香噴噴的粽子,感覺真好。
第二天爺爺帶我去他的菜地。
爺爺菜地里的東西真多呀!有:紅紅的番茄、紫紫的茄子、綠綠的豆莢、黃黃的玉米、長長的黃瓜、粗粗的葫蘆,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三棵又大又高的桃樹,樹上結(jié)著拳頭大小的套子,我想等到七月,這些桃子會變得粉紅粉紅的,咬一口,肯定很鮮美。我還摘了一個。
我們把這些菜扛著、抱著、拿著,帶回了家。
到了家,我們把這些菜燒了吃,吃了一口,感覺勞動的滋味真好。
公眾號:育才螢火蟲中隊。
端午包粽子一年級篇五
晚上,我們一家人去江邊看風景??粗粗?,又想起當年屈原投江時的情景。我就問奶奶:“為什么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呢?”奶奶笑著說:“是為了不要讓魚吃屈原的尸體,人們就把粽子拋入江中給魚吃?!薄芭?,那為什么要賽龍舟呢?”我的問題仿佛總也問不完似的?!耙驗槿藗円ふ仪氖w。”奶奶講完后輕輕地撫摩著我的頭。我突然覺得我現(xiàn)在的生活好幸福。生活在和平年代,我們應(yīng)該好好珍惜才對。
是啊,其實共建一個和諧的家園,并不是那么難的事。只要我們遠離硝煙,遠離戰(zhàn)爭,全世界人們攜起手來,留下那茂密繁盛的叢林,珍惜那蔚藍無際的大海,保護每一寸空間,使明天的山更青,水更清,天更藍,那我們一定會建造出一個美麗、和諧、溫馨的家園!
精選范文:學習如何包粽子。
包粽子親子活動方案。
幼兒園包粽子親子活動方案。
端午包粽子一年級篇六
又是一年端午到,看到媽媽在廚房里忙著包粽子的身影,我心里癢癢的,也想去試一試。跑進dao廚房,眼前一亮,哇!包粽子的材料可真豐富,有五花肉、糯米、紅豆、花生、蜜棗……看得我眼花繚亂。
我搬來凳子,在媽媽身邊坐下,默記著包粽子的步驟:先把三到四片粽葉卷成一個喇叭形,放入少許糯米和紅豆,然后根據(jù)個人口味加入蜜棗或豬肉,最后用早已撕好的棕葉條把粽子較大的一頭捆扎好。
我一邊默念方法,一邊學著包起粽子來。前面的程序倒不是很難,最后一步可成了攔路虎。我左手握著粽子的半成品,右手拿著棕葉條,剛想做一個纏繞的.動作,沒想到左手一下就松了,糯米和餡兒撒了一地。媽媽趕緊安慰我:“萬事開頭難,慢慢學就會了。”接著,她特意放慢了捆扎的動作,一邊纏繞一邊交代要領(lǐng):“把粽子攥緊點,捆綁時得用點勁。這樣才不會撒,煮的時候也不會散開?!痹趮寢尩闹更c下,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好一個粽子。轉(zhuǎn)眼看看媽媽,居然已經(jīng)包了一盤。我不著急,慢慢學,一會兒,基本能趕上媽媽的節(jié)奏了。真可謂“熟能生巧”!
媽媽看到我包的粽子,笑著說:“你包的怎么像個三角形?不過還是蠻漂亮的,有創(chuàng)意!”我一看,還真是,媽媽包的是一個個圓錐形的粽子,有模有樣的。
該煮粽子了,媽媽往鍋里放了一些水,然后放入一個金屬架子,把粽子一層一層壘上去。一個小時后,粽子出鍋了,一股濃郁的粽葉香撲鼻而來,聞著就想吃。我搶先嘗了一個,哇!好燙!我只好一小口一小口地吃,這樣反而更能品味到粽子的清香了。
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聞著濃濃的粽香,真是妙不可言!
端午包粽子一年級篇七
今天是端午節(jié),媽媽答應(yīng)教我做粽子,媽媽說:“做粽子要有耐心!”我說:“快點教我吧,我都等不急了!”媽媽說:“先把糯米和紅豆放在水里浸泡8——10個小時,同時也把粽葉放進水里,等把糯米和紅豆泡好了,用粽葉把糯米和紅豆包成三角形,用白線纏好扎著。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可怎么也做不好,媽媽耐心的手把手教我,好不容易做成了第一個,還是個丑八怪,可是我不放棄,一直耐心的學,終于做的和媽媽做的一樣漂亮啦,我很開心!然后把做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煮一個小時,就這樣香甜的粽子就做好了。
今天我們舉行了包粽子活動,比賽開始了,我們先把粽葉弄成圓錐形,把米放進去,最后再把米用粽葉裹起來,用繩子綁好,一個粽子就完成了。包粽子的過程中,我們遇到的困難是粽葉太硬了,于是我們就把粽葉拼命往里塞,才取得了成功。比賽結(jié)束后,我看見大家包的粽子各不相同。我們分5個組,我在第四組,我們一共包了8個粽子,包得最多的是第三組,一共11個,獲得了本次比賽的冠軍。
我今天過得很開心。
昨天回家過端午節(jié)包粽子系花線。我和王柯睿一起去買東西吃,回來一家人正在包粽子。柯睿哥哥也開始包了。他雖然包的不好看,但是包的很認真,可是我沒有興趣包,在一旁看著。過了好長時間粽子才煮好。我吃了一個粽子好香好甜??!
端午節(jié)到了。我們一家人在包粽子,材料也很充足,有花生、有綠豆、有紅棗、還有一些江米和粽葉。開始包粽子了,其實包粽子很簡單,先把粽葉窩成一個漏斗形狀,放一些江米,幾?;ㄉ?、綠豆和一個紅棗,最頂上再放一些米,然后澆些水,媽媽說這樣棕子可以更實在一些,水漏完之后就可以包起來了。我們包了很多粽子,粽子熟了以后沾著糖吃軟軟的甜甜的很好吃,真開心呀。
今天是端午節(jié),唐馨雨來我家和我一起包粽子,我和唐馨雨先把花生和姜米還有綠豆在水里浸泡兩到三個小時,然后把綠豆,花生,姜米混合在一起,我們拿起箬葉開始做了起來,開始我不會做,然后越做越煩,還是不會做,我想:“這該死的粽子,怎么那么煩人哪!”媽媽教我包了粽子我越做越感興趣,最后米沒了,我還想做,我吃著我自己做的粽子,心里甜滋滋的,因為有苦才有甜嘛!
今天是端午節(jié),中午我們吃了買的粽子,也想親手包一下粽子。我們先在電腦上查查怎樣包粽子和需要的材料,還有要煮多長時間。大概知道了怎么包粽子以后,我和媽媽買材料包粽子。
到了超市,我們先找到賣江米的地方,買了大約2千克的江米。找到賣粽葉的地方,買了3包粽葉。又去到賣豆沙的地方買了一袋500克的豆沙。
回到家,按照查到的方法把江米和粽葉洗干凈后浸泡在水里。24小時以后就可以包了。
端午包粽子一年級篇八
端午節(jié)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一天,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活動,我與老媽也準備在家里包粽子。
一大早,我們便來到了集市上,挑選粽子葉,經(jīng)過仔細挑選,我們買的是一種又寬又長的葉子,因為對于我們新手來說,這種葉子毋庸質(zhì)疑是最好包的。回到家里,我們把做粽子的材料一一準備好,有糯米、黃桃、蜜棗、葡萄干、豆沙,還有洗干凈的粽子葉。老媽先給我做了幾個示范,輕松幾下就包好了,看起來應(yīng)該是非常簡單的,我很有信心。
終于該我大顯身手了,可是葉子好像不聽我的話,怎么也卷不成漏斗形,急得我滿頭大汗,老媽看我急得不成樣子,就幫我把葉子卷成漏斗形,我拿著大勺子,把糯米、黃桃、蜜棗、葡萄干都放到了漏斗形的粽子葉里,老媽告訴我,用粽子葉上端的葉子緊緊的蓋住這個“漏斗”,多出來的葉子,要兩邊一折、再一扭,就把這個“漏斗”完全封閉了,咦!有點像粽子了,最后,還要用繩子把這個粽子進行“五花大綁”,防止它“漏餡”!經(jīng)過我這“能工巧匠”的精工細作,我的粽子做好了,但“面目全非”,看起來有點像包子!包了幾個以后,我慢慢的熟練了,粽子的樣子也比以前好看多了。
我好佩服我自己啊!雖然我做的“包子”形狀不好看,但因為是我自己做的,所以,我感覺美味可口!
端午包粽子一年級篇九
農(nóng)歷五月初五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我期盼以久的端午節(jié)向我走來。端午節(jié)這天我們不僅能吃到各種美味的粽子,還能聞到棕葉飄散的股股淡淡的清香,讓人心情無比舒暢。
現(xiàn)在,家家戶戶都準備好粽葉和糯米,為端午節(jié)提前準備好粽子。當然我們家也不例外。奶奶一大早就出門買來一大把粽葉,去包美味的粽子。我手也癢癢的,也想學學包粽子。奶奶說:“好呀,你先看我怎么包的”。奶奶先把粽葉放在水里泡泡,然后放進鍋里稍煮一下,說:“這樣棕葉就軟下來了,最后把它們浸在冷水里就可以包粽子了”,我認真地看著。
奶奶選了幾片整齊的粽葉,把一片片葉子依次排放在手上,卷成漏斗狀,用勺子輕輕地將米滔進去,不一會兒,一個美麗的粽子就從奶奶手中誕生了。那個動作是多么地嫻熟。
奶奶拿來一片粽葉,叫我也來試一試,我可興奮了,這可是我第一次學包粽子呀!我下決心一定要包好。我學著奶奶的樣子做,可我要包粽葉時,粽葉卻像一個頑皮的孩子,里面的米全露了出來,我著急了。
奶奶說:“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呀?!甭犃四棠痰脑?,我認真地把粽葉拿起來,記住每個要點,專心致志地包著,奶奶也拿來粽葉,邊做示范,邊教我包,終于,我的第一個粽子包好了,我歡呼起來,奶奶也在旁邊為我感到高興。
美味可口的粽子出鍋了,一股股粽葉的清香撲鼻而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蜜棗粽子吃了起來。“啊!好甜呀!”一種甜甜的味道流在心田,讓我記住了這個十分有意義的端午節(jié)。
端午包粽子一年級篇十
我還是孩子時候練過包粽子了,這么多年來,早些年是我婆包辦了每年的這個事兒,后來去世后又由我母親做,粽子一直是我最喜歡食物,每年我們家都要自制兩種口味的,甜味的芝麻粽子和咸味的蠟肉粽,配上咸鴨蛋,雄黃酒外搽,一些時令蔬菜,門口掛上一種叫“石菖蒲”生植物,家家水缸里放“石菖蒲根”就是我童年對端午的全部記憶了。
小時候,學著大人的樣子做“煤灰粽子”玩,做好了婆有口頭或一塊“花果糖”的獎勵,這樣就有了初步的“技術(shù)”了。但是這些只是游戲,沒有真正完整地做過一次粽子就度過了我的童年。
母親是粽子就更加受到全家歡迎了,肉粽子嘛有鹽有味,我們是只管吃不動手包,那真是舒服啊,后臺我成家后也沒有“機會”每年母親包好后送到我家里,也不去外面市場買,擔心參假及衛(wèi)生問題。
再后來父母去了北方,我們就沒有依賴的了,開始試試自己動手,嘿嘿樣式嘛還是沿襲我們當?shù)啬欠N尖角粽子,做不來以前母親做的“大頭粽”,前天妻子買好了材料,她不會,只好我動手了,做出來的效果自然沒有商品那樣美觀,但是那種成就感就夠得意一陣的了,還專門給兒子留了點在極凍室里。
端午包粽子一年級篇十一
端午節(jié)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tǒng)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jù)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堿,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堿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jié)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xiàn)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xiàn)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于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xiàn)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后來又出現(xiàn)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xiàn)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六月的天空是湛藍深遠的,六月的小伙伴是活潑開朗的,六月是炎熱的。端五節(jié)坐著龍舟,脖子上掛著香包,頭上扎著艾葉辮子,吃著香噴噴的粽子,向我們駛來。
端午節(jié)的前夕,媽媽就開始包粽子了。吃粽子可是端午節(jié)習俗里不可缺少的。它的味道可佳了,讓人吃了還想吃。媽媽包的粽子可是天堂美食,跟商店里買的沒什么兩樣。新鮮的粽葉,大盆用醬油調(diào)好的糯米,還有香噴噴的肉餡都準備好了,就要開始包粽子了。媽媽先把粽葉折成漏斗形,抓了一些糯米均勻地鋪在底下,然后夾了一塊肉餡,放在中間。接著又鋪上一層糯米。疊上粽葉的尾巴,把粽葉的頭折成尖角。最后,把繩子扎好,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包好了。我見媽媽麻利地包粽子,我的手也癢癢的,想試一試。別看我說說簡單,做起來難多了。我包的粽子一會兒“喂”得太多了,糯米都從粽葉縫里“逃”出來;一會兒“喂”太少了,還沒“吃”飽;一會兒粽葉被我折得亂七八糟的,粽子包得奇形怪狀……我灰心喪氣,干脆不干了。媽媽見了,鼓舞我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不要氣餒,我們一步步來,總有一次會成功。”聽了媽媽的話,我的心情好多了。在媽媽的指導和自己的努力下,接二連三地包出了一個個有模有樣的粽子。
媽媽把粽子放進鍋里煮,一股香噴噴的味道鉆進我的鼻孔,我饞得直流口水。媽媽拿出一個粽子,解開繩子我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吃著自己親手包得粽子,我明白了:做事要一步一步來,不要急,越急越做不好事,就像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今天,我很開心,為什么呢?因為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們可要吃粽子啦,不過,那可愛的粽子是怎么包的呢?我還不會,所以,今天我要學習包粽子了。是不是很興奮呢?如果你也想學,就跟著我一起來吧!
包粽子還要看材料,如果你想包出好吃的粽子,就得用上好的粽葉,優(yōu)質(zhì)的糯米,以及新鮮的肉餡。今天,我很開心,為什么呢?因為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們可要吃粽子啦,不過,那可愛的粽子是怎么包的呢?我還不會,所以,今天我要學習包粽子了。是不是很興奮呢?如果你也想學,就跟著我一起來吧!
包粽子還要看材料,如果你想包出好吃的粽子,就得用上好的粽葉,優(yōu)質(zhì)的糯米,以及新鮮的肉餡。將糯米洗凈,泡3小時備用;把豬肉切成長約4公分,寬2公分的長條;香菇泡軟后,去蒂切成條狀;再將豬肉、香菇以醬油、五香粉、鹽、糖等調(diào)味料腌2小時。洗凈粽葉及粽繩,取2張粽葉,在三分之一處折成漏斗狀,在漏斗中舀入一半糯米,放入豬肉、香菇、咸蛋黃等餡料,再加上糯米填滿,接著將多余的粽葉折回蓋住漏斗包裹好,用繩子在粽腰處扎緊打結(jié),做好后放入鍋中,以水蓋過粽子,用中火煮2小時,熟透了便可食用。
哦,我學會了包粽子。我真開心!
端午節(jié)到了,我家正忙著包粽子呢。
今天,天剛蒙蒙亮,我們都起床了。媽媽讓外婆做餡,讓小姨洗粽葉,讓我發(fā)粽葉和繩子,她做粽子。至于“大名鼎鼎”的“大廚”老爸嘛,就負責煮粽子。
外婆先用玻璃瓶碾碎事先泡好的綠豆,加上水和一些調(diào)味料,就做成了一盆香味四益的綠豆餡。外婆又把一些煮熟的糯米放進另外一個盆里。最后,她拿出一些豬肉,放進一個小碟子里。只聽一陣“嘩嘩”的水聲,小姨也把粽葉洗好了。我把兩片粽葉和一條繩子遞給媽媽。只見媽媽熟練地把一片粽葉折成斗型,再把兩勺糯米、一勺綠豆和幾片豬肉放進粽葉里,再在上面壓上一片粽葉,然后把多余粽葉向內(nèi)折,最后綁上一條繩子,一個粽子就做好了。就這樣,一個、兩個……一共做了四十多個。老爸接過粽子,把它們裝在兩個壓力鍋里,在把壓力鍋都放在煤氣爐上。他一會兒看看這鍋,一會兒看看那鍋,忙得不亦樂乎。過了二十分鐘,粽子煮好了。廚房里充滿了粽香。
我拿了一個粽子,去了葉,便狼吞虎咽了起來,沒到一秒鐘就吃完了。
自己家包的粽子就是好吃,我明年還要吃。
又到了端午節(jié)。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想起端午節(jié)的粽子。
端午節(jié)前幾天,媽媽就從市場上買來包粽子的粽葉、糯米、綠豆等,到端午節(jié)那天,就把它們拿出來,用水浸濕,洗干凈,然后開始包粽子。她拿起一些粽葉,疊成開列一排,隨后一層糯米、一層綠豆、一粒豬肉,最后加上一層糯米把綠豆和豬肉包在中間,再把疊好的粽葉,壓緊,按平,折疊,最后用線捆住,就這樣一個粽子在她們的手上包好了。
粽子包完后,她就把粽子放進鍋里,加上合適的水,讓它蒸煮。大約煮到兩個小時吧,廚房里飄散出一股粽子的清香,深深地聞一口,沁透心脾。這時,饞嘴的我就迫不及待地讓媽媽從鍋里抓起一條粽子,不管它炙熱燙手,就解開線團,送進嘴里,用牙齒咬一口,滾燙的粽子,有時弄得我牙齒根,舌頭嘴上頓時起滿了大大小小的泡泡,盡管這樣我還是不肯吐出來,味道好極啦。
聽大人們說,端午節(jié)這天有一個古老的故事。據(jù)史料記載,春秋時期楚國的大詩人屈原因仗義直言遭革職放逐。眼見國破家亡,百姓流離失所,屈原是有心報國而無力回天,憤然之下,于五月初五,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傳說屈原死后,百姓紛紛擁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的還拿出食物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因此,在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等的風俗,以此來紀念屈原。時過境遷,人事物非,可端午節(jié)一直流傳至今,成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和文化。
端午包粽子一年級篇十二
端午節(jié)快到了!今天老師很開心,教了我們包粽子,材料有:蘆葦葉、糯米、線。另外我喜歡吃甜的,所以我包的餡兒是白糖。
首先把蘆葦葉和糯米洗干凈,拿起蘆葦葉放到切菜板上鋪平,將它折起卷成一個圓錐形,之后舀起糯米倒進剛才卷好的蘆葦葉里,再將多余出來的蘆葦葉從左邊按到右邊,從右邊壓到左邊,最后再從前邊蓋到后邊,然后用線繞三圈裹起來系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可是現(xiàn)在的粽子還不能吃,那怎么辦呢?答案是將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關(guān)上蓋子,點火煮!但是煮粽子要20分鐘,那么就讓我們等待吧!“呼”,漫長的20分鐘終于過去了,現(xiàn)在我們揭開鍋蓋熄火,戴上手套伸進鍋里拿起一個粽子放到盤子里,端起盤子擺在桌子上,拿起剪刀剪開線,拉掉線丟進垃圾桶,剖開蘆葦葉用筷子夾住粽子,就可以吃了,小心燙哦!
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好了,我要拿去給爸爸媽媽分享了。
端午包粽子一年級篇十三
端午節(jié)即將來臨了,粽子也隨著端午節(jié)來臨的腳步進入各家各戶,粽子是美味的,尤其是那種清純的味道,我就非常喜歡吃,但媽媽不會包,往年都是少買幾個嘗嘗鮮,不過那根本不足于解我的饞,今年媽媽見我像個饞蟲一樣于是就提議我們自己也試著包一回。而且這要比買便宜得多,于是這個建議于是就馬上被采納了,幾天前媽媽便買來了材料。
今天下午我們便準備開工了,但畢竟是第一次包我們心里還是直發(fā)慌的,我們先照著買的粽子的樣子觀察了一遍,然后便開始動工了,首先我們將粽子葉一片一片的排好,還要讓它有一點重疊,這樣就可以保證不會漏米了,然后再將排好的葉子卷折一下使其底部象一個圓錐形來盛放米,但是決不能有縫隙,否則米會露出來的,接下來將米放進去再包起來,放米雖不難,但包米就不那么容易了,本來放好的葉子再一換手就散了,而且底部就會漏出一個大洞,于是我們就兩人一起對付一個粽子,媽媽拿著,我就慢慢的一點一點的用葉子把米包起來,看著馬上就包好的粽子也許是因為太高興啦,我和媽媽一不小心“嘩啦”一聲,然后低頭一看,米撒了一地……終于第一個粽子在我和媽媽的努力下“安全”的誕生了,這才發(fā)現(xiàn)外行的媽媽竟然忘了買系粽子的那種葉子,只得用細細的線來代替了,唉,吃個粽子真難??!足足一下午的時間我們就包了一小盆了。
嘗著自己做的粽子就是不一樣,比買的好吃多了!
端午節(jié),我來學習包粽子。你不要小看這一顆顆粽子,原來包起來并不簡單。首先要學會選葉子,色澤好的青綠色葉子煮出來一陣清香,另外要看葉子的大小,如果夠大,兩張葉子就可以包了,如果比較小,得要三張,然后就是學習包的手法了。
端午包粽子一年級篇十四
“賣粽子,賣粽子呢!又香又甜的粽子,有紅豆餡的、綠豆餡、肉餡,應(yīng)有盡有。”隨著叫賣聲只見一個大媽在小區(qū)門口擺上了地攤,聞著那又香又甜的粽子,我忍不住買了兩個吃吃。咦好甜啊,怎么會這么甜呢?這么甜的粽子怎么做出來的呢?我也要去試一試!
回到家后我要爸爸媽媽去買包粽子的材料,有糯米、粽葉、肉餡、繩子??粗兆拥囊曨l,按照上面的包法,我試著包了幾個。第一次包的時候因為下面有漏洞所以糯米全灑在地上了,我想:"應(yīng)該不能有漏洞吧。"第二次沒有漏洞可是一提就松了,我又想:"繩子也要系緊?。。⑽也粩鄧L試,不斷從中提取錯誤,我終于包出一個較好的粽子了,后面的越做越好。在爸爸和媽媽的幫助下我們一起包了一大鍋粽子,接下來就是給一大鍋粽子上水,現(xiàn)在開始煮粽子了。又過了兩三個小時,我再次聞到了那股熟悉的氣味,粽子終于煮熟了。
我迫不及待的剝開一個咬上一口嗯,自己做的粽子就是不一樣!
端午包粽子一年級篇十五
我到外公家玩。當我做完作業(yè)后,只看到媽媽正在包粽子。我對媽媽請求:“我可以一起包粽子嗎?“媽媽笑笑說:“你先看我怎么包的,然后你再試試看?!庇谑俏议_始仔細地觀察媽媽包粽子。
媽媽首先把四片粽葉疊成寬約5厘米,將一段和中心重疊,就像一個小漏斗,然后裝上肉和米。把剩下的一段與小漏斗重疊起來,在露出的一個小洞里填上米,把粽子里塞結(jié)實。最后用一根針把粽葉的小一段穿到背面拉緊,這樣一個好吃的粽子就完成了。
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包粽子,這樣以后就可以幫媽媽的忙了。
我們先把昨天晚上泡的糯米拿出來,再把蘆葦葉放在鍋里煮3個小時左右拿出來,再去超市買蜜棗和花生,然后就開始包粽子了。
首先拿起蘆葦葉把它卷成一個圓錐型,不要把葉子用完,然后我們往里面放一點糯米,再把蜜棗放進去再放一點糯米,再把花生放進去,把口填滿把邊上的粽子葉扣上去,用線或葉子把粽子包上再系上。經(jīng)過這番忙活后我們的粽子就成型了,像一個三角形。注意:一定要系緊不能太松,太松的話會在煮粽子的時候松開,整鍋粽子就會變成一鍋糯米湯了,千萬不要像我學,包得那么松,變成了一鍋粥。
接下來就是最關(guān)鍵的時候了,我們包好的粽子要下鍋了。煮的時候先開大火煮滾了以后用小火煮,煮2~3個小時就可以出鍋了。如果喜歡吃肉的可以用上面的方法再做肉的一樣很好吃。
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現(xiàn)在粽子成了我們的傳統(tǒng)食品,現(xiàn)在我仿佛又聞到了陣陣飄來的粽子的香味,聽到奶奶喊:“吃粽子了……”
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是有很多講究的。包粽子,粽葉有要求,新鮮的竹葉;碧綠碧綠的;散發(fā)著淡淡的清香。如果用干的竹葉包出的粽子煮熟后就沒有竹葉的清香。
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準備到位,潔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里,飽滿的紅豆,花生仁,都早已泡好,或是切好的五花肉塊,都早已用作料淹制好。勤勞的女主人正用靈巧的雙手左折右疊,再用繩子層層纏繞,很快一個精致的粽子便誕生了。煮熟了揭開鍋,屋里頓時都彌漫著竹葉和粽子的香氣。
除了吃粽子,雞蛋也是少不了的。這兩種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只看看就是享受了,肉紅色的橢圓的雞蛋,碧綠的不規(guī)則形狀的粽子,從顏色的搭配到形狀的組合,都煞是好看。熏,在端午節(jié)這天把艾蒿掛在門楣上。掛香包,鮮艷的布料做成各種形狀的飾物,里面放上香料。每年媽媽都要幫我買上一個掛在胸前。
又要端午節(jié)了,粽子也懶得包了,吃不了幾個,干嘛哪么費勁,買幾個就好了嘛。可是,在種種過程里藏著的細心,樂趣,難道是用錢可以買到的嗎?在能親自做的時候,不要買了吧,因為一個簡單的“買”字,讓我們失去了多少美好的東西??!
端午節(jié)的風俗有很多,比如包粽子、插艾葉等。我家做的事就是這兩件事的其中之一,當然是包粽子呀!
媽媽說過要想把粽子包好,必須做好準備工作,比如:粽葉、糯米、葡萄干、蜜棗、絲線,準備好了之后,可別忘記洗手哦!要不然雪白的糯米就變成了黑米。
我好奇的問:“我不會包那怎么辦呀?”別著急我來做個示范,媽媽回答說。說完媽媽就做起了示范,先把粽葉卷成漏斗型,再把糯米和葡萄干放入卷好了的粽葉里,接著再把它包好,再系好繩就可以了。
端午包粽子一年級篇十六
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是再幸福不過了,從小到大都是吃著香噴噴的米飯長大的。上個世紀80年代初,大部分人吃的還都是番薯絲,男同胞大多是家里的主要勞動力,所以他們的碗里都要加點白米飯。那時候,家里的老老少少多么盼望端午節(jié)的到來呀1因為端午節(jié)一到,孩子們就可以吃到用白花花的糯米做成的粽子了!在孩子的眼里,粽子似乎是最好吃的東西了。
端午節(jié)到來的前一天,小孩子就隨同大人去山上采摘新鮮的粽葉。這摘粽葉可是有點講究的,要摘綠油油的、寬寬的,沒有一點兒損壞才行。摘完帶回家之后就得拿來剪刀,干凈利落地把粽葉的“頭”全剪掉。接著再把粽葉浸在熱水里,十分鐘后,用手梢微搓洗一下,便可以一張一張地撈上來了。一切準備就緒后,就開始包粽子了。包粽子是有講究的,首先把粽葉卷成漏斗一樣,倒進一勺用堿水浸過的糯米,茌手掌中使勁地抖實,然后用余出來的粽葉一蓋一折,再用嫩竹絲綁緊,一只粽子就包好了。第二個步驟,就可以把粽子放到鍋里煮了,但必須要有人守在灶旁掌握著火候。等到鍋里冒出帶著竹葉清新的氣味,粽子就煮得差不多了。打開鍋蓋,用手捏捏粽子的軟硬度,要是很有彈性的話,那粽子就可以拿出鍋了。因為粽子本身沒加配料,所以人們吃粽子的時候,往往會用白糖蘸著吃。吃粽子是人們過端午節(jié)最開心的事了。
現(xiàn)在可不比以前,粽子的花樣大大增多了,有牛肉粽子、香腸粽子,還有紅豆粽子……可有些人卻覺得這些粽子還不及以前的粽子。
現(xiàn)在的端午節(jié),內(nèi)容更加豐富了劃龍舟、舞龍燈成了端午節(jié)必不可少的活動。
小朋友們成群結(jié)隊地上街去玩,穿新衣、玩彩球,好一片繁榮的景象。
端午包粽子一年級篇十七
今年的端午節(jié)又到了!
這一天,我和爺爺一起包粽子。我們首先把糯米泡在水里,然后把棗洗干凈,還準備好了幾片竹葉。開始包粽子了,我們先把竹葉弄成三角形的,然后放上兩顆大棗,再放上糯米,把竹葉包起來,最后用皮筋捆結(jié)實。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里煮了一會兒,粽子熟了,我們吃著自己包的粽子,真香啊!吃晚粽子,奶奶又給做了五絲線帶在手腕上。
我喜歡端午節(jié)!
端午包粽子一年級篇十八
今天一大早,媽媽就從冰箱里拿出粽葉以及糯米、蜜棗、臘肉,籌備包一些粽子,為日漸臨近的端午節(jié)做籌備。
媽媽第一將粽葉洗清潔,并將其分成每兩個一組后,放進一個大鍋里煮了一會兒,我不解,媽媽笑著回答道:“把粽葉煮一煮,不僅可以給粽葉消毒,還可以讓粽葉更具有韌性,一會兒包糯米的時候才更好包。”我認真的點了點頭。緊接著,媽媽又將糯米放進電飯煲里燙煮一下,不一會兒,媽媽就揭開電飯煲的蓋子,用筷子在糯米上捅了幾下,并翻看了下糯米再蓋上蓋子,這樣反復了幾次后,就將糯米盛了出來??吹轿艺驹谂赃?,媽媽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慢條斯理的講解說:“由于糯米比大米粘性大,燙煮一下,可以讓糯米吃起來更香糯,但燙煮的時間不可以長,一小會兒就行?!甭牭竭@些,我心中不禁感嘆:“原來包粽子還有這么多的講究?!彪S后,媽媽又找來幾條長長的繩子就籌備開始包粽子了。
粽子的賣相好壞還要看這最后一步包的功夫。假如十分熟練的人,包出來的粽子應(yīng)該是棱角分明,不滴不漏的。于是的,我搬著小凳子坐在了媽媽的身邊看。只見媽媽從盆子里拿出兩片粽葉,并列疊在一起,一只手稍向下握住粽葉的底部,另一只手則捏著中間靠上一點,而后兩只手同時相對一卷,卷成了一個圓錐形,像是漏斗樣的,握緊后,再將糯米塞進“粽葉漏斗”里壓緊,中間還放入了蜜棗或者臘肉。最后將粽葉的剩余部分折下蓋在糯米上,用白色粗線將粽口繞圈扎緊,就這樣,一個完美的粽子就包好了。媽媽還邊包邊告訴我:“放糯米或其他東西時,不可以放得太滿,不然封口就會很困難。在封口時,可以在糯米上撒點水,這樣能使粽子包的愈加緊實,不簡單露餡兒?!?/p>
我呢,最喜愛吃的是白粽子,就是純糯米的,里面不加入任何其他的東西,煮熟后,沾著白糖吃,又香又甜,又軟又黏,真是人間奇葩美味。于是,我按著媽媽的告訴我的辦法,自身學著包了幾個白粽子,雖然樣子有點歪七扭八,但我心里還是滿快樂的!
今年的端午,我學到了如何包粽子,也品嘗到了我們的勞動果實。在聞到粽葉芬芳的同時,更領(lǐng)會到自身勞動后的香甜。
端午包粽子一年級篇十九
今天,看到粽子一個又一個的從媽媽的手中包起來。我心里癢癢的,我也要包個玩玩。媽媽說:“說難也不難,說易不易,選兩三片粽葉,放進米和餡,將粽葉將它裹緊就行了”。哦,原來這樣一來就行了。
我按照老媽的“指示”一步步地做,可它們到了我的手里,就如同綿羊變獅子。第一個才放米,米像眼淚似的落個不停。卷成漏斗形的粽葉下面有洞,沒有裹緊,不行!重來!第二個正以為不錯呢,沒想到用力過大粽葉斷了。第三個再重來我的心情山坡一直跌到谷底,準備放棄了??蓯鄣仙鸀榱苏业胶线m的電燈泡線,做了成千上萬個實驗,都沒有成功,他仍然在不斷地尋找。對,我不能放棄再重做……我的粽子雖然做的像一個餓壞了的娃娃,終于包成一個有棱有角的粽子。我好棒?。〕藙僮窊?,我繼續(xù)再包,棕子越包越好,從丑陋的`灰姑娘變成了漂亮的公主。
在這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里,通過包粽子我明白了:眼看十遍,不如手做一遍。原來實踐這么重要!
端午包粽子一年級篇二十
昨天下午,我和媽媽、姐姐一起包粽子。
原料都已經(jīng)提前泡了一晚上,現(xiàn)在就開始吧。
媽媽可是包粽子的老手了,只見微微發(fā)黃的粽葉到了她手里就像施過魔法一樣,一眨眼就變成了一個精致的“小漏斗”,媽媽再將白花花的糯米、紅溜溜的花生和甜蜜蜜的蜜棗裝在那泛黃的粽葉里,“小漏斗”像充了氣似的“胖”了起來,媽媽再用白線將這個似方非方,似圓非圓的粽子綁起來,一個粽子就完工了。
再看看我的“杰作”吧!那真叫慘不忍睹,一會兒有米跑出來了,一會兒線開了,媽媽見了哭笑不得,只得叫我過去玩。我只能戀戀不舍地放下手中的“粽子”,過去玩了。
終于包完了,我一看。媽媽包得餡挺多,就是長得不好看,像個丑八怪,姐姐包得有角有棱,就是太扁了,像個難民。媽媽笑著說:“在家里嘛,吃得好,吃得多才算事,好看不頂用呀!”我和姐姐都笑起來。
粽子煮熟了,我嘗了一個自己包的,可真甜。我喜歡上了包粽子。
端午包粽子一年級篇二十一
我們準備的材料有蘆葦葉、糯米、線,我喜歡吃棗、白糖口味的。
首先,洗蘆葦葉,洗干凈后拿起來放在手上,鋪平,折起來,卷一卷,舀幾勺糯米放進卷成圓錐形的蘆葦葉里,把左邊的葉子往右壓,把右邊的葉子按到左邊,再把上邊的'葉子往下蓋,用線裹繞在粽子上。這樣就包好粽子啦!
接下來是煮粽子,先把粽子放進鍋里再點火,大約要等30分鐘。然后熄火,打開鍋蓋,拿起筷子夾一個粽子起來,放在鼻子邊聞一聞,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我非常高興。
今天,我包的粽子,是我的第一次嘗試,我下次還想包粽子。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9625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