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散文集摘抄和感悟(優(yōu)質(zhì)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18 10:44:03
朱自清的散文集摘抄和感悟(優(yōu)質(zhì)14篇)
時間:2023-12-18 10:44:03     小編:字海

心中有不少心得感悟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感悟,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感悟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黻P于學習心得感悟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朱自清的散文集摘抄和感悟篇一

1、教育者須對于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徒對于他的上帝一樣……我斥責那班以教育為手段的人!我勸勉那班以教育為功利的人!我愿我們都努力,努力做到那以教育為信仰的人。

2、因為人生有限,我們?nèi)裟芤挂褂羞@樣清楚的夢,則過了一日,足抵兩日,過了五十歲,足抵一百歲;如此便宜的事,真是落得的。至于夢中的“苦樂”,則照我素人的見解,畢竟是“夢中的”苦樂,不必斤斤計較的`。

3、這年頭人們行樂的機會越過越多,不在乎等到逢年過節(jié);所以年情節(jié)景一回回地淡下去,像從前那樣熱狂地期待著,熱狂地受用著的事情,怕只在老年人的回憶,小孩子的想象中存在著罷了。

5、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shù)樹上的蟬聲和水里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6、在歐亞兩洲的交界處,有一段路頗有些中國意境,綿延不斷的青山與悠然流著的河水,在幾里路中只隨意曲了幾曲。山高而峻,不見多少峰巒,如削成的一座大圍屏。車在山下沿著河走;河岸也是高峻,水像突然掉下去似的。從山頂?shù)胶用妫钦R齊的兩疊;除曲了那幾曲外,這幾里路中都是整齊的。整齊雖已是西方的好處,但那高深卻還近乎中國的山水詩或山水畫。河中見一狹狹的小舟,一個人坐著緩緩地劃槳,那船和人都灰暗的顏色;這才真是中國畫了。

7、北來以后,不知怎樣,夜夜有夢,而且不一其夢。但我究竟是新升格的,夢盡管做,卻做不著一個清清楚楚的夢!成夜地亂夢顛倒,醒來不知所云,恍然若失。最難堪的是每早將醒未醒之際,殘夢依人,膩膩不去;忽然雙眼一睜,如墜深谷,萬象寂然——只有一角日光在墻上癡癡地等著!我此時決不起來,必凝神細想,欲追回夢中滋味于萬一;但照例是想不出,只惘惘然茫茫然似乎懷念著些什么而已。雖然如此,有一點是知道的:夢中的天地是自由的,任你徜徉,任你翱翔;一睜眼卻就給密密的麻繩綁上了,就大大地不同了!

8、東風里,掠過我臉邊,星呀星的細雨,是春天的絨毛呢。

10、只剩飄飄的清風,只剩悠悠的遠鐘。眼底是靡人間了,耳根是靡人間了。

11、區(qū)區(qū)一衣帶水,卻分開了兩般人。但輪到藝術,兩岸可是各有勝場,我們不妨說整個兒巴黎是一座藝術城。從前人說“六朝”賣菜傭都有煙水氣,巴黎人誰身上大概都長著一兩根雅骨吧。你瞧公園里,大街上,有的是噴水,有的是雕像,博物院處處是,展覽會常常開;他們幾乎像呼吸空氣一樣呼吸著藝術氣,自然而然就雅起來了。

12、一張小小的圓臉,如正開的桃李花;臉上并沒有笑,卻隱隱地含著春日的光輝,像花房里充了蜜一般。

13、這邊沿岸一帶,相間地栽著桃樹和柳樹,春來當有一番熱鬧的夢。

15、一個在歐洲沒住過夏天的中國人,在初夏的時候,上北國的荷蘭去,他簡直覺得是新秋的樣子。淡淡的天色,寂寂的田野,火車走著,像沒人理會一般。無盡頭處偶爾看見一架半架風車,動也不動的,像向天揸開的鐵手。

16、學習文學而懶于記誦是不成的,特別是詩。一個高中文科的學生,與其囫圇吞棗或走馬觀花地讀十部詩集,不如仔仔細細地背誦三百首詩。

17、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盒進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的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子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朱自清的散文集摘抄和感悟篇二

天地間從容恬淡的尤物,應該是流水了。

有人說風是大道的使者,萬物變化的開端,是機智輕盈的精靈,固然不錯。但是,它倏忽而來,倏忽而去,飄來的時候沒有征兆,溜去得也不漏痕跡,不能不說失之小氣。流水則不然,來也悠悠,去也悠悠,走自己應該走的路,鎮(zhèn)靜自然,走過了就不回頭;節(jié)操自守,不會肆意旁溢;外柔內(nèi)剛,決不屈服于區(qū)區(qū)擋道之物;態(tài)度從容,不縮手縮腳,前后連綿不斷,然后征服于千里。

有人會說流水是薄情之物,這的確有些偏激,那是因為一句詩人偶爾的牢騷,說什么落花有意,流水無情,試想如果見到落花的親近,就四處留情,豈非踐踏真情的花心浪子?紅紅白白的花兒滴落在水面,流水托著它們緩緩淌過,撫慰傷痕,洗滌灰塵,還它一個清純本色,細語呢喃,親近卻不褻瀆,有情有義的極致,也莫過如此了!

流水與潭水又有所不同,潭水可能會是韜晦內(nèi)斂的俊逸隱者,但是因為蟄伏不動,無可避免地失去了水之為水舒卷自如的靈氣,生命得以繼續(xù)完全依賴上天的垂憐,從它誕生,就決定了自己的結局,那是無可奈何的干涸。湖水就更不足稱道了,它盤踞得高高在上,洋洋得意,一旦時日方便,或者蟻穴滋生,堤岸潰敗,便張揚不可一世,泛濫成災! 另外,最惹人憐愛的要數(shù)小河流水了,幽谷之下,汩汩然曲曲折折地淌著,雖然不厚實,但是清澈可人。我曾經(jīng)留意過,傍晚時分,水鳥掠過水面,盤旋而上,背負西天彩霞消逝在天邊,彩霞下面的溪水,猶如撒了一層金粉,波光粼粼,偶爾還有魚兒躍出水面,引起了我的興致,不等我一探究竟,它卻又潛入水底!

-------------------朱自清《女人》

我又想到杭州那一晚上。他突然來看我了。他說和p游了三日,明早就要到上海去。他原是山東人;這回來上海,是要上美國去的。我問起哥侖比亞大學的《心理學,哲學,與科學方法》雜志,我知道那是有名的雜志。但他說里面往往一年沒有一篇好文章,沒有什么意思。他說近來各心理學家在英國開了一個會,有幾個人的話有味。他又用鉛筆隨便的在桌上一本簿子的后面,寫了《哲學的科學》一個書名與其出版處,說是新書,可以看看。他說要走了。我送他到旅館里。見他床上攤著一本《人生與地理》,隨便拿過來翻著。他說這本小書很著名,很好的。我們在暈黃的電燈光下,默然相對了一會,又問答了幾句簡單的話;我就走了。直到現(xiàn)在,還不曾見過他。

他到美國去后,初時還寫了些文字,后來就沒有了。他的名字,在一般人心里,已如遠處的云煙了。我倒還記著他。兩三年以后,才又在《文學日報》上見到他一篇詩,是寫一種清趣的。我只念過他這一篇詩。他的小說我卻念過不少;最使我不能忘記的是那篇《雨夜》,是寫北京人力車夫的生活的。w是學科學的人,應該很冷靜,但他的小說卻又很熱很熱的。

這就是w了。

-------------朱自清《飄零》

家里人似乎都不甚愛花;父親只在領我們上街時,偶然和我們到“花房”里去過一兩回。但我們住過一所房子,有一座小花園,是房東家的。那里有樹,有花架(大約是紫藤花架之類),但我當時還小,不知道那些花木的名字;只記得爬在墻上的是薔薇而已。園中還有一座太湖石堆成的洞門;現(xiàn)在想來,似乎也還好的。在那時由一個頑皮的少年仆人領了我去,卻只知道跑來跑去捉蝴蝶;有時掐下幾朵花,也只是隨意挼弄著,隨意丟棄了。至于領略花的趣味,那是以后的事:夏天的早晨,我們那地方有鄉(xiāng)下的姑娘在各處街巷,沿門叫著,“賣梔子花來?!睏d子花不是什么高品,但我喜歡那白而暈黃的顏色和那肥肥的個兒,正和那些賣花的姑娘有著相似的韻味。梔子花的香,濃而不烈,清而不淡,也是我樂意的。

我這樣便愛起花來了。也許有人會問,“你愛的不是花吧?”這個我自己其實也已不大弄得清楚,只好存而不論了。

---------------朱自清《看花》

在北京住了兩年多了,一切平平常常地過去。要說福氣,這也是福氣了。因為平平常常,正像“糊涂”一樣“難得”,特別是在“這年頭”。但不知怎的,總不時想著在那兒過了五六年轉徙無常的生活的南方。轉徙無常,誠然算不得好日子;但要說到人生味,怕倒比平平常常時候容易深切地感著?,F(xiàn)在終日看見一樣的臉板板的天,灰蓬蓬的地;大柳高槐,只是大柳高槐而已。于是木木然,心上什么也沒有;有的只是自己,自己的家。我想著我的渺小,有些戰(zhàn)栗起來;清福究竟也不容易享的。

這幾天似乎有些異樣。像一葉扁舟在無邊的大海上,像一個獵人在無盡的森林里。走路,說話,都要費很大的力氣;還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說是一團火。似乎在掙扎著,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沒有明白。“一部《十七史》,從何處說起,”正可借來作近日的我的注腳。昨天忽然有人提起《我的南方》的詩。這是兩年前初到北京,在一個村店里,喝了兩杯“蓮花白”以后,信筆涂出來的。于今想起那情景,似乎有些渺茫;至于詩中所說的,那更是遙遙乎遠哉了,但是事情是這樣湊巧:今天吃了午飯,偶然抽一本舊雜志來消遣,卻翻著了三年前給s的一封信。信里說著臺州,在上海,杭州,寧波之南的臺。這真是“我的南方”了。我正苦于想不出,這卻指引我一條路,雖然只是“一條”路而已。

---------------朱自清《一封信》

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jīng)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載自《匆匆》

這時我們都有了不足之感,而我的更其濃厚。我們卻只不愿回去,于是只能由懊悔而悵惘了。船里便滿載著悵惘了。直到利涉橋下,微微嘈雜的人聲,才使我豁然一驚;那光景卻又不同。右岸的河房里,都大開了窗戶,里面亮著晃晃的電燈,電燈的光射到水上,蜿蜒曲折,閃閃不息,正如跳舞著的仙女的臂膊。我們的船已在她的臂膊里了;如睡在搖籃里一樣,倦了的我們便又入夢了。那電燈下的人物,只覺像螞蟻一般,更不去縈念。這是最后的夢;可惜是最短的夢!黑暗重復落在我們面前,我們看見傍岸的空船上一星兩星的,枯燥無力又搖搖不定的燈光。我們的夢醒了,我們知道就要上岸了;我們心里充滿了幻滅的情思。

--載自《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朱自清的散文集摘抄和感悟篇三

張曉風,中國當代著名散文家,畢業(yè)于臺灣東吳大學,教授國學及文學創(chuàng)作40余年。獲中國文藝協(xié)會散文創(chuàng)作榮譽文藝獎章,為享譽華人世界的古典文學學者、散文家、戲劇家和評論家。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你還沒有愛過》《這杯咖啡的溫度剛好》《星星都已經(jīng)到齊了》《送你一個字》《玉想》等,戲劇《武陵人》《和氏璧》等,作品曾獲中山文藝散文獎、吳三連文學獎等多種獎項。

1、距離能縮近兩人的心,也能割斷兩人的情。

2、愛一個人就是在撥通電話時忽然不知道要說什么,才知道原來只是想聽聽那熟悉的聲音,原來真正想撥通的,只是心底的一根弦。

3、人生的棧道上,我是個趕路人。

4、要我去丟掉一樣東西,我實在丟不下手。

5、我喜、我悲、我貪戀、我舍棄。

6、影響我作品最大的兩部書是論語和圣經(jīng)。

7、有人問作家張曉風:我們怎樣才可以愛一個人而不受傷?張曉風說:“受傷,這種事是有的——但是你要保持一個完完整整不受傷的自己做什么用呢?”

8、如果我們不能相愛,至少我們可以相容;如果我們不能互相諒解,至少我們可以互相理解。

9、愛的真正義詞不是恨,而是麻木。

10、生命是一項隨時可以中止的契約,愛情在最醇美的時候,卻可以跨越生死。

11、對一個人,恨并非最殘忍的行徑,淡漠才是最具殺傷力的武器。

12、生命如雨,看似美麗,但更多的時候,你得忍受那些寒冷和潮濕,那些無奈與寂寞,并且以晴天的幻想度日。

13、既然青春是一場“無論做什么都覺得浪擲”的憾意,何不反過來想想,那么,也幾乎等于“無論誠懇地做了什么都不必言悔”。

14、日子是美麗輝亮的,我愛的是日子的本身;如果日子是黯淡難熬的,我感激的是:‘我竟有那么完好的健康能以承受這一切。

15、水,永遠是第一張書箋。

17、有沒有一種山水是可以和我輾轉相互注稱的?有沒有一種山水是可以和我相互印證的。

18、鼻子下面就是路。

19、樹在,山在,大地在,歲月在,我在,你還要怎樣更好的世界?

20、愿我的生命也是這樣的,沒有大多絢麗的春花、沒有太多飄浮夏云、沒有喧嘩、沒有旋轉的五彩,只有一片安靜純樸的白色,只有成熟生命的深沉與嚴肅,只有夢,像一樣紅楓那樣熱切殷實的夢。

22、我原來就是這樣的角色。要緊的是,讓我們有一個熱鬧的戲臺,演著美好的戲劇,讓我們的這一季,充滿發(fā)亮的記憶。

23、母子一場,只能看做一把借來的琴弦,能彈多久,便彈多久,但借來的歲月畢竟是有其歸還期限的。

24、天地也無非是風雨中的一座驛亭,人生也無非是種種羈心絆意的事和情,能題詩在壁總是好的!

25、我們所有的人,都拖延著不去生活,老是夢想著天邊一座奇妙的珠瑰園,卻偏偏不去欣賞今天就開放在我們窗口的玫瑰。

26、你們的姐姐雖然離開家,到一個遙遠的陌生地去求學,但她從來沒有讓目光下垂過,讓腳步頹唐過,她從來不沮喪,也不灰心,你們都該學她,把眼睛向前看,向好無比遠大的前程望去。

27、我希望每一個人都盡自己的力,不管他的才分如何,上天并沒有劃定一批人,準許他們可以單憑才氣而成功。

29、生命,何嘗不是一樣的呢?所有的垂死者幾乎都戀棧生命,但我們真正深愛的,是生命中的什么呢?如果生命是一甕酒,我們愛的不是那百分之幾的酒精成分,而是那若隱若現(xiàn)的芬芳。如果生命是花,我們愛的不是那嬌紅艷紫,而是那和風麗日的深情的舒放。如果生命是月球,我們愛的不是那些冷硬的巖石,而是在靜夜里那正緩緩流下來的溫柔的白絲練。如果生命是玉,我們愛的不是它的估價表,而是那暖暖柔光中所透露的訊息。

30、在生命高潮的波峰,享受它;在生命低潮的波谷,享受它;享受生命,使得我感到自己的幸運;忍受生命,使得我了解自己的韌度。兩者皆令我喜悅不盡。

32、真英雄何所遇?他遇到的是全身的傷痕、是孤單的長途、以及愈來愈真切的渺小感?!?/p>

33、你在我們眼中永遠杰出,你可以貧窮、可以失敗、甚至可以潦倒。詩詩,如果我們驕傲,是為你本身而驕傲,不是為你的健康美麗或者聰明。你是人,不是我們培養(yǎng)的灌木,我們決不會把你修剪成某種形態(tài)來使別人稱贊我們的園藝天才。

34、當有一天,生命的潮水退盡,當死亡的冷鋒自指端寒起,他的手仍是我最愿握住的,人世間最后的余溫。

35、青春太好,好到你無論怎么過都覺得浪擲,回頭一看,都要生悔。

36、“物理學家可以說,給我一個支點,一根杠桿,我就可以把地球舉起來。而我說,給我一個解釋,我就可以再相信一次人世,我就可以接納歷史,我就可以又義無顧地擁抱這荒涼的城市?!?/p>

37、一桿簡單的雨荷,可繪出多少形象之外的美善。一片亭亭靑葉,支撐了多少世紀的傲骨。倘有荷在池,倘有荷在心,則長長的雨季何患。

38、不快樂常常是外人給的,快樂卻是你自己找的。如果是你總是自己惹自己不高興,或者常常讓自己為小事兒糾結,那只能證明,你還是把自己當外人兒,對自己還是不夠好。就這一點,誰也救不了你。

39、好的感情,不是只有走到最后的那種。只要回憶起來,沒有覺得自己當初瞎了眼,也沒有老死不相往來的憤怒憎恨,哪怕沒有感激,但無怨無悔,就都值得。

更多

朱自清的散文集摘抄和感悟篇四

家里人似乎都不甚愛花;父親只在領我們上街時,偶然和我們到“花房”里去過一兩回。但我們住過一所房子,有一座小花園,是房東家的。那里有樹,有花架(大約是紫藤花架之類),但我當時還小,不知道那些花木的名字;只記得爬在墻上的是薔薇而已。園中還有一座太湖石堆成的洞門;現(xiàn)在想來,似乎也還好的。在那時由一個頑皮的少年仆人領了我去,卻只知道跑來跑去捉蝴蝶;有時掐下幾朵花,也只是隨意挼弄著,隨意丟棄了。至于領略花的趣味,那是以后的事:夏天的早晨,我們那地方有鄉(xiāng)下的姑娘在各處街巷,沿門叫著,“賣梔子花來。”梔子花不是什么高品,但我喜歡那白而暈黃的顏色和那肥肥的個兒,正和那些賣花的姑娘有著相似的韻味。梔子花的香,濃而不烈,清而不淡,也是我樂意的。

我這樣便愛起花來了。也許有人會問,“你愛的不是花吧?”這個我自己其實也已不大弄得清楚,只好存而不論了。

---------------朱自清《看花》

朱自清的散文集摘抄和感悟篇五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墻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jīng)聽不見了;妻在屋里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xiàn)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恢辉谛÷芬慌?,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shù)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里可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蕩著小船,唱著艷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jié),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jié)。梁元帝《采蓮賦》里說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蕩舟心許;鷁首徐回,兼?zhèn)饔鸨?;欋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

可見當時嬉游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xiàn)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于是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朱自清散文集好詞好句

2、洗手的時分,日子從水盆里過來;吃飯的時分,日子從飯碗里過來;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來。

3、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響,也沒有影子。

4、作者把自己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時間匆匆而去的抽象化為“如輕煙”“如薄霧”,比喻共同,聯(lián)想新奇。輕煙、薄霧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縱即逝。

5、那電燈下的人物,只覺像螞蟻一般,更不去縈念。這是最后的夢;可惜是最短的夢!黑暗重復落在我們面前,我們看見傍岸的空船上一星兩星的,枯燥無力又搖搖不定的燈光。我們的夢醒了,我們知道就要上岸了;我們心里充滿了幻滅的情思。

7、他的從容,他的沉默,他的獨斷獨行,他的一去不回頭,都是力的表現(xiàn),都是強者適者的表現(xiàn)。決不婆婆媽媽的,決不粘粘搭搭的,一針見血,一刀兩斷,這正是白種人之所以為白種人。我真是一個矛盾的人。無論如何,我們最要緊的還是看看自己,看看自己的孩子!誰也是上帝之驕子;這和昔日的王侯將相一樣,是沒有種的!

8、過來的日子如輕煙,被和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

9、等到燈火明時,陰陰的變?yōu)槌脸亮耍瑚龅乃?,像夢一?那偶然閃爍著的光芒,就是夢的眼睛了。

10、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

11、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旳,有羞澀地打著朵兒旳;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12、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襯著藍蔚的天,頗像荒江野渡光景;那邊呢,郁叢叢的,陰森森的,又似乎藏著無邊的黑暗:令人幾乎不信那是繁華的秦淮河了。但是河中眩暈著的燈光,縱橫著的畫舫,悠揚著的笛韻,夾著那吱吱的胡琴聲,終于使我們認識綠如茵陳酒的秦淮水了。

13、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

14、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

15、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事也交了卸,,真是禍不單行的日子,我從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父親奔喪回家。

16、我向來總覺得孩子應該是世界的,不應該是一種,一國,一鄉(xiāng),一家的。我因此不能容忍中國的孩子叫西洋人為“洋鬼子”。但這個十來歲的白種的孩子,竟已被撳入人種與國家的兩種定型里了。他已懂得憑著人種的優(yōu)勢和國家的強力,伸著臉襲擊我了。這一次襲擊實是許多次襲擊的小影,他的臉上便縮印著一部中國的外交史。他之來上海,或無多日,或已長久,耳濡目染,他的父親,親長,先生,父執(zhí),乃至同國,同種,都以驕傲踐踏對付中國人;而他的讀物也推波助瀾,將中國編排得一無是處,以長他自己的威風。

17、到徐州見著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18、作者把自己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時間匆匆而去的抽象化為“如輕煙”“如薄霧”,比喻共同,聯(lián)想新奇。輕煙、薄霧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縱即逝。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光陰的流逝。

朱自清的散文集摘抄和感悟篇六

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謀生,獨力支持,做了許多大事。那知老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發(fā)之于外;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他待我漸漸不同往日。但最近兩年的不見,他終于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我北來后,他寫了一信給我,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蔽易x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載自《背影》

朱自清的散文集摘抄和感悟篇七

40、世上很多事,只有當事人最清楚,有些人是為了關心,有些人是為了自己,有些人是為了八卦。如果可以,那就祝福,如果無關,那便做好自己。

41、我所認為最深沉的愛:莫過于分開以后,我將自己活成了你的樣子!

42、先過好自己的日子,把自己變得更好,才能讓相同頻率的人看到;即使將就,也要讓自己擁有過得更好的資本。

43、我們活在世界上,不是為了求人們原諒。別人要誤會,讓他誤會好了,何必在乎?假凡有人看不清楚事實,那純粹是該人的損失,與我無關。別人看輕我,不要緊。一個人只需看重自己即可。

44、自由,并非一個羅曼蒂克式的詞,她意味著痛苦、磨難、掙扎,但是要這自由,選擇怎樣的自由,決定了成為怎樣的人,贏得怎樣的愛情與人生。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黃金時代,只因人皆有自由之心。

45、只有在有起伏的道路,你才能看到更多的風景。你不努力,永遠不會有人對你公平,只有你努力了,有了資源,有了話語權以后,你才可能為自己爭取公平的機會。

46、給我一個角落,那將是我的天地。沒有歡聲,沒有話語,可是我喜歡這樣的靜寂。在我的角落里,我做著最真實的自己。不用擔心我會孤寂,我隨心所欲,忙著我的愛好興趣,充實自己,這是我最快樂的事情。

47、時間從來不回答,生命從來不喧嘩。一段流年,一場花事。

48、人生沒有假設,當下即是全部。背不動的,放下了;傷不起的,看淡了;想不通的,不想了;恨不過的,撫平了。人生,就是一個修煉的過程,何必用這一顆不平的心,作踐了自己,傷害了歲月。生活中,不妨養(yǎng)成“能有,很好;沒有,也沒關系”的習慣,便能轉苦為樂。活著,就是一種修行。

49、有時候,失望到一定程度后,反而會開出一朵花來,那朵花的名字叫,無所謂。

50、當你失去一個你愛的人,如果能迎來一個能讀懂你的人,你就是幸運的。失去一段感情,你感覺心痛,當你心痛過后,你才會發(fā)現(xiàn),你失去的只是你心中的依賴,當你學會孤獨的堅強,一切又會再次美好起來。珍惜那個讀懂你的人,好好去疼愛她,這就是紙醉金迷時代最佳的愛情。

51、人這一輩子,遇到最難跨越的山,并非是外面的哪座山峰,而是內(nèi)心里隨時打翻的五味瓶。

53、漂亮和美麗是兩回事。一雙眼睛可以不漂亮,但眼神可以美麗。一副不夠標志的面容可以有可愛的神態(tài),一副不完美的身材可以有好看的儀態(tài)和舉止。這都在于一個靈魂的豐富和坦蕩?;蛟S美化靈魂有不少途徑,但我想,閱讀是其中易走的,不昂貴的,不須求助他人的捷徑。

54、我不想在自己最好的時候遇見你,讓我們在彼此最壞最丑最糟的時候相遇,然后我們再一起慢慢變成最好;這樣的話,有朝一日我變得不那么好,你也不會太驚訝;這樣的話,如果歲月不解風情,使你變得又壞又丑又糟時,我也會無所謂地笑一笑,繼續(xù)抱著你。

55、最好的人,像孩子一樣,真誠。像夕陽一樣,溫暖。像天空一樣,寧靜。

56、應該心無牽掛的活在這一刻。沒有必須做的事,也無事不可做,沒有想玩的,也沒有不可玩的。遠離一切是非,才可以不論發(fā)生什么,或什么都沒有發(fā)生,皆無所謂,故亦無煩惱。只有這種超越的境界,才是發(fā)生什么都不能影響的。

57、歲月不是童話,經(jīng)歷才是人生。

朱自清的散文集摘抄和感悟篇八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載自《荷塘月色》

朱自清的散文集摘抄和感悟篇九

回家變賣典質(zhì),父親還了虧空;又借錢辦了喪事。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慘淡,一半為了喪事,一半為了父親賦閑。喪事完畢,父親要到南京謀事,我也要回到北京念書,我們便同行。

到南京時,有朋友約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須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車北去。父親因為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叫旅館里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但他終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貼;頗躊躇了一會。其實我那年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是沒有甚么要緊的了。他躊躇了一會,終于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我兩三回勸他不必去;他只說,“不要緊,他們?nèi)ゲ缓茫 ?/p>

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朱自清的散文集摘抄和感悟篇十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春天的腳步近。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眼。山朗潤起來,水長起來,太陽的臉紅起來。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一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綿一軟一軟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ɡ飵е鹞叮]眼,樹上仿佛已經(jīng)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一摸一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一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一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在嘹亮地響。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蓜e惱,看,像牛一毛一,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子卻綠得發(fā)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鄉(xiāng)下去,小路上,石橋邊,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還有地里工作的農(nóng)夫,披著蓑,戴著笠的。他們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天上風箏漸漸多,地上孩子也多。城里鄉(xiāng)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他們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計在于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他領著我們上前去。

朱自清的散文集摘抄和感悟篇十一

有自己才有別人,也有別人才有自己。人人都懂這個道理,可是許多人不能行這個道理。本來自己以外都是別人,可是有相干的,有不相干的??梢哉f是“我的”那些,如我的父母妻子,我的朋友等,是相干的別人,其余的是不相干的別人。相干的別人和自己合成家族親友;不相干的別人和自己合成社會國家。自己也許愿意只顧自己,但是自己和別人是相對的存在,離開別人就無所謂自己,所以他得顧到家族親友,而社會國家更要他顧到那些不相干的別人。所以“自了漢”不是好漢,“自顧自”不是好話,“自私自利”,“不顧別人死活”,“只知有己,不知有人”的,更都不是好人。所以孔子之道只是個忠恕:忠是己之所欲,以施于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是一件事的兩面,所以說“一以貫之”??鬃又溃皇墙倘藶閯e人著想。

可是儒家有“親親之殺”的話,為別人著想也有個層次。家族第一,親戚第二,朋友第三,不相干的別人挨邊兒。幾千年來顧家族是義務,顧別人多多少少只是義氣;義務是分內(nèi),義氣是分外。可是義務似乎太重了,別人壓住了自己。這才來了五四時代。這是個自我解放的時代,個人從家族的壓迫下掙出來,開始獨立在社會上。于是乎自己第一,高于一切,對于別人,幾乎什么義務也沒有了似的。可是又都要改造社會,改造國家,甚至于改造世界,說這些是自己的責任。雖然是責任,卻是無限的責任,愛盡不盡,愛盡多少盡多少;反正社會國家世界都可以只是些抽象名詞,不像一家老小在張著嘴等著你。所以自己顧自己,在實際上第一,兼顧社會國家世界,在名義上第一。這算是義務。顧到別人,無論相干的不相干的,都只是義氣,而且是客氣。這些解放了的,以及生得晚沒有趕上那種壓迫的人,既然自己高于一切,別人自當不在眼下,而居然顧到別人,自當算是客氣。其實在這些天子驕子各自的眼里,別人都似乎為自己活著,都得來供養(yǎng)自己才是道理?!拔覑畚摇背蔀轱L氣,處處為自己著想,說是“真”;為別人著想倒說是“假”,是“虛偽”??墒沁@兒“假”倒有些可愛,“真”倒有些可怕似的。

為別人著想其實也只是從自己推到別人,或?qū)⒆约寒斪鲃e人,和為自己著想并無根本的差異。不過推己及人,設身處地,確需要相當?shù)拿銖姡幌瘛拔覑畚摇蹦菢映鲇谧匀?。所謂“假”和“真”大概是這種意思。這種“真”未必就好,這種“假”也未必就是不好。讀小說看戲,往往會為書中人戲中人捏一把汗,掉眼淚,所謂替古人擔憂。這也是推己及人,設身處地;可是因為人和地只在書中戲中,并非實有,沒有利害可計較,失去相干的和不相干的那分別,所以“推”“設”起來,也覺自然而然。作小說的演戲的就不能如此,得觀察,揣摩,體貼別人的口氣,身份,心理,才能達到“逼真”的地步。特別是演戲,若不能忘記自己,那非糟不可。這個得勉強自己,訓練自己;訓練越好,越“逼真”,越美,越能感染讀者和觀眾。如果“真”是“自然”,小說的讀者,戲劇的觀眾那樣為別人著想,似乎不能說是“假”。小說的作者,戲劇的演員的觀察,揣摩,體貼,似乎“假”,可是他們能以達到“逼真”的地步,所求的還是“真”。在文藝里為別人著想是“真”,在實生活里卻說是“假”,“虛偽”,似乎是利害的計較使然;利害的計較是骨子,“真”,“假”,“虛偽”只是好看的門面罷了。計較利害過了分,真是像法朗士說的“關閉在自己的牢獄里”;老那么關閉著,非死不可。這些人幸而還能讀小說看戲,該仔細吟味,從那里學習學習怎樣為別人著想。

五四以來,集團生活發(fā)展。這個那個集團和家族一樣是具體的,不像社會國家有時可以只是些抽象名詞。集團生活將原不相干的別人變成相干的別人,要求你也訓練你顧到別人,至少是那廣大的相干的別人。集團的約束力似乎一直在增強中,自己不得不為別人著想。那自己第一,自己高于一切的信念似乎漸漸低下頭去了??墒莵砹丝箲?zhàn)的大時代??箲?zhàn)的力量無疑的出于二十年來集團生活的發(fā)展??墒强箲?zhàn)以來,集團生活發(fā)展的太快了,這兒那兒不免有多少還不能夠得著均衡的地方。個人就又出了頭,自己就又可以高于一切;現(xiàn)在卻不說什么“真”和“假”了,只憑著神圣的抗戰(zhàn)的名字做那些自私自利的事,名義上是顧別人,實際上只顧自己。自己高于一切,自己的集團或機關也就高于一切;自己肥,自己機關肥,別人瘦,別人機關瘦,樂自己的,管不著!——瘦癟了,餓死了,活該!相信最后的勝利到來的時候,別人總會壓下那些猖獗的卑污的自己的。這些年自己實在太猖獗了,總盼望壓下它的頭去。自然,一個勁兒顧別人也不一定好。仗義忘身,急人之急,確是英雄好漢,但是難得見。常見的不是敷衍妥協(xié)的鄉(xiāng)愿,就是卑屈甚至諂媚的可憐蟲,這些人只是將自己丟進了垃圾堆里!可是,有人說得好,人生是個比例問題。目下自己正在張牙舞爪的,且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先來多想想別人罷!

朱自清的散文集摘抄和感悟篇十二

幽僻蒼茫獨處群居彌望點綴

妙處羞澀裊娜風致宛然波痕

朗照參差斑駁脈脈青霧蕩著

蓊蓊郁郁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田田

沒精打采隱隱約約陰森森婷婷

1、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

2、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3、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4、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5、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6、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

7、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8、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

9、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

朱自清的散文集摘抄和感悟篇十三

買書也是我的嗜好,和抽煙一樣。但這兩件事我其實都不在行,尤其是買書。在北平這地方,像我那樣買,像我買的那些書,說出來真寒塵死人;不過本文所要說的既非訣竅,也算不得經(jīng)驗,只是些小小的故事,想來也無妨的。

在家鄉(xiāng)中學時候,家里每月給零用一元。大部分都報效了一家廣益書局,取回些雜志及新書。那老板姓張,有點兒抽肩膀,老是捧著水煙袋;可是人好,我們不覺得他有市儈氣。他肯給我們這班孩子記帳。每到節(jié)下,我總欠他一元多錢。他催得并不怎么緊;向家里商量商量,先還個一元也就成了。那時候最愛讀的一本《佛學易解》(賈豐臻著,中華書局印行)就是從張手里買的。那時候不買舊書,因為家里有。只有一回,不知哪兒來檢《文心雕龍》的名字,急著想看,便去舊書鋪訪求:有一家拿出一部廣州套版的,要一元錢,買不起;后來另買到一部,書品也還好,紙墨差些,卻只花了小洋三角。這部書還在,兩三年前給換上了磁青紙的皮兒,卻顯得配不上。

到北平來上學入了哲學系,還是喜歡找佛學書看。那時候佛經(jīng)流通處在西城臥佛寺街鷲峰寺。在街口下了車,一直走,快到城根兒了,才看見那個寺。那是個陰沉沉的秋天下午,街上只有我一個人。到寺里買了《因明入正理論疏》、《百法明門論疏》、《翻譯名義集》等。這股傻勁兒回味起來頗有意思;正像那回從天壇出來,挨著城根,獨自個兒,探險似地穿過許多沒人走的堿地去訪陶然亭一樣。在畢業(yè)的那年,到琉璃廠華洋書莊去,看見新版韋伯斯特大字典,定價才十四元。可是十四元并不容易找。想來想去,只好硬了心腸將結婚時候父親給做的一件紫毛(貓皮)水獺領大氅親手拿著,走到后門一家當鋪里去,說當十四元錢。柜上人似乎沒有什么留難就答應了。這件大氅是布面子,土式樣,領子小而毛雜——原是用了兩副“馬蹄袖”拼湊起來的。父親給做這件衣服,可很費了點張羅。拿去當?shù)臅r候,也躊躇了一下,卻終于舍不得那本字典。想著將來準贖出來就是了。想不到竟不能贖出來,這是直到現(xiàn)在翻那本字典時常引為遺憾的。

重來北平之后,有一年忽然想搜集一些杜詩。一家小書鋪叫文雅堂的給找了不少,都不算貴;那伙計是個麻子,一臉笑,是鋪子里少掌柜的。鋪子靠他父親支持,并沒有什么好書,去年他父親死了,他本人不大內(nèi)行,讓伙計吃了,現(xiàn)在長遠不來了,他不知怎么樣。說起杜詩,有一回,一家書鋪送來高麗本《杜律分韻》,兩本書,索價三百元。書極不相干而索價如此之高,荒謬之至,況且書面上原購者明明寫著“以銀二兩得之”。第二天另一家送來一樣的書,只要二元錢,我立刻買下。北平的書價,離奇有如此者。

舊歷正月里廠甸的書攤值得看;有些人天天巡禮去。我住的遠,每年只去一個下午——上午攤兒少。土地祠內(nèi)外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地來往。也買過些零碎東西;其中有一本是《倫敦竹枝詞》,花了三毛錢。買來以后,恰好《論語》要稿子,選抄了些寄去,加上一點說明,居然得著五元稿費。這是僅有的一次,買的書賺了錢。

在倫敦的時候,從寓所出來,走過近旁小街。有一家小書店門口擺著一架舊書。上前去徘徊了一下,看見一本《牛津書話選》,燙花布面,裝訂不馬虎,四百多面,本子也不小,準有七八成新,才一先令六便士,那時合中國一元三毛錢,比東安市場舊洋書還賤些。這選本節(jié)錄許多名家詩文,說到書的各方面的;性質(zhì)有點像葉德輝氏《書林清話》,但不像《清話》有系統(tǒng);他們旨趣原是兩樣的。因為買這本書,結識了那掌柜的;他以后給我找了不少便宜的舊書。有一種書,他找不到舊的;便和我說,他們批購新書按七五扣,他愿意少賺一扣,按九扣賣給我。我沒有要他這么辦,但是很感謝他的好意。

朱自清的散文集摘抄和感悟篇十四

我第二次到仙巖的時候,我驚詫于梅雨潭的綠了。梅雨潭是一個瀑布潭。仙巖有三個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邊,便聽見嘩嘩嘩嘩的聲音;抬起頭,鑲在兩條濕濕的黑邊兒里的,一帶白而發(fā)亮的水便呈現(xiàn)于眼前了。我們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對著那條瀑布;坐在亭邊,不必仰頭,便可見它的全體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這個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巖石上,上下都空空兒的;仿佛一只蒼鷹展著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個環(huán)兒擁著;人如在井底了。這是一個秋季的薄陰的天氣。微微的云在我們頂上流著;巖面與草叢都從潤濕中透出幾分油油的綠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響了。那瀑布從上面沖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幾綹;不復是一幅整齊而平滑的布。巖上有許多棱角;瀑流經(jīng)過時,作急劇的撞擊,便飛花碎玉般亂濺著了。那濺著的水花,晶瑩而多芒;遠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紛紛落著。據(jù)說,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覺得像楊花,格外確切些。輕風起來時,點點隨風飄散,那更是楊花了。這時偶然有幾點送入我們溫暖的懷里,便倏的鉆了進去,再也尋它不著。

我第二次到仙巖的時候,我不禁驚詫于梅雨潭的綠了。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9706635.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