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具有觀點鮮明,內容具有鼓動性的特點。在社會發(fā)展不斷提速的今天,需要使用演講稿的事情愈發(fā)增多。好的演講稿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演講稿以下是我?guī)痛蠹艺淼难葜v稿模板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拖延癥演講稿三分鐘篇一
在不斷被分心的社會大劇場里,辛辣奇突如電影般刷刷掠過,人們抓不住時間的尾巴,卻總想讓時間慢下來。于是大堆的拖延癥患者隨著變化的浪潮探露出頭,意在享受生活的本真和美好。但我認為,關于拖延癥患者的自嘲,只是為自己又懶又平庸的狀態(tài)做的自我美化。
叔本華說:“人要么庸俗,要么孤獨?!迸c多人為之拍案叫絕,以眾人皆醉我獨醒之態(tài),將“庸俗”二字的標簽,貼在群體之上,仿佛只有自己才是真正在生活的人。然而,這其中又有多少人是真正孤獨的呢?只怕大部分和著調的人,既孤獨又庸俗。他們也許渴望進入更好的圈子而不得,他們也許不會交際,他們羨慕好的生活,有欲望,卻以此為托詞,為自己的不得意縫制遮羞布。
以自嘲患有“拖延癥”來抵擋社會發(fā)展的洪流卻也不失為一個辦法,守著自己的四方空間,我們理解。這是弱勢群體對其自身的一種保護狀態(tài),算是對那種以成功為得地的一些急躁社會氛圍的撥亂反正。
主觀上的終止焦慮,真的可以一勞永逸地讓焦慮消失嗎?
廢柴狀態(tài)的擁簇者們以傅園慧的拖延狀態(tài)作為行事標榜,但他們或許從未了解傅園慧因已使出了“洪荒之力”才可以在賽后擺手說著“不在意成績”。而那些實打實的“癌癥患者”,只能癱在床上,連擺手的力氣都沒有。美國詩人艾米莉狄金森說:“我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拖延綜合征”的患者因從未體驗過不拖延的高效性和有序性而習慣地平庸下去。“陽光已使我的荒涼成為更新的荒涼”她在后面說道。持續(xù)性的拖延,會讓習慣上的錯誤態(tài)度變成無藥可醫(yī)的病癥,且在極度更新的社會中,若固執(zhí)地拖延,在不久的將來,恐怕也只得落得個被世界拋棄的下場。
人生可以有放松,但絕不可以放縱??ǚ蚩ㄔ裕康碾m有但無路可尋,我們稱之為路的,無非是躊躇。“拖延癥”只是人生道路上一塊頑固的絆腳石,實質上他無法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但決定性在于你是否愿意戰(zhàn)勝自己的懶散心理,在追尋目標時,不要因為周圍的荒蕪,忘記拓荒時的初心。
拖延癥演講稿三分鐘篇二
曾經(jīng)有一位叫做錢鶴灘的學者寫過這樣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睆哪骋环矫鎭砜?,拖延癥無疑壓制了一個人的執(zhí)行力。本來無關緊要的事,日積月累下來就做不完了。說到這里,我想做個小調查。各位同學認為自己有拖延癥的,請舉一下手。那請問,這些舉手的同學,你們是否認為拖延癥阻礙了你們的計劃,壓制了你們的執(zhí)行力。
其實,根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拖延癥大多來自一定的時間限制。假如一件不大不小的事,給你10天去完成,幾乎絕大多數(shù)人都會無意識選擇拖延,因為大家都認為,這件事既然無足輕重,一定很容易就辦到,等期限快到的時候再去做也不遲。結果到了第八天,第九天甚至第十天你才去做這件事,本來慢慢做可以非常漂亮并且輕松的完成任務,卻因為拖沓導致任務完成倉促,虎頭蛇尾。甚至需要外力的幫助去草草解決。
我自己本身是一個拖延癥十分嚴重的人。我相信班里有很多同學都和我有著相同的困擾。一到放假的時候,之前明明做好了許多的計劃,計劃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在這個時間段做什么,我要幾點起床之類的雜事??梢坏綄嵭械臅r候,就變成了:現(xiàn)在才幾點幾點,我還可以再多睡一會。今天是放假第一天,要不就給自己放松一天吧。這個時間段應該用來休息啊,還是待會再做吧。這樣的情況下,結果往往是,哪怕坐在地上發(fā)呆一整天,也不愿意去執(zhí)行原本的計劃。更多的情況是,假如今晚數(shù)理化政史地六科作業(yè),肯定有一部分同學這么想:政史地可以直接抄答案,我先寫這些吧,數(shù)理化我要留著好好做??蓪嶋H的情景是,我抄完了政史地作業(yè),看向鐘的時候發(fā)現(xiàn),啊,都這么晚了,算了,數(shù)理化明天再做吧。到了第二天早上,原本計劃好哪怕作業(yè)不交也要認真寫完,可實際上,在倉促的交作業(yè)熱潮中,不聽話的手還是伸向了答案,抄完之后,陷入了深深地自我譴責中。
所以,綜上所述,拖延癥帶來的負面作用更多的表現(xiàn)在給自己帶來壓力,負罪感,效率低下,還有人們對你不能完成任務的不良評價。而且,在這樣的負面作用下,往往會產(chǎn)生惡性循環(huán),導致進一步的拖延行為。
通常情況下,人做選擇依循兩個原則:或者是追求快樂,或者是逃避痛苦。你覺得上學無趣,所以會遲到,但是你跟喜歡的人約會就不遲到;老師來檢查,你就不會遲到,老師一不來,你就昨天晚上忘了訂鬧鈴,或者鬧鐘沒有響。對于你不想做的事情,你有排山倒海的理由拖延它;對于你事關重大的事情,沒有困難創(chuàng)造困難你也在所不辭。
當然,有時拖延癥也有積極地一面。一件事情拖著拖著,我們干脆就不做了。這也是拖延癥的價值:通過它,來區(qū)別事情的重要性。我常常覺得,有的時候我們是自動選擇了“拖延”這樣一個方式,以來激活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我現(xiàn)在就制定好復習計劃,可實際上,我到了考試前一天才開始背書。但往往這種抱佛腳的行為卻出奇的有效,所以我認為,我不怎么努力不怎么拼命也可以做的和那些努力的人差不多。雖然知道這種想法不正確,我的知識也沒有努力的'人鞏固,可我還是忠于這種想法,這就是拖延癥。
對于拖延癥來說,最糟糕的,是在拖延的時候,憧憬忙碌的狀態(tài),在忙碌的時候,去悔恨當初自己的拖延。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的皮爾斯·斯蒂爾教授曾提出了一個著名的“拖延公式“u=ev/id,戰(zhàn)拖=信心x價值/沖動x回報延遲。
是否拖延,其實本質上來講,就是你愿意付出的代價,和你的獲得之間,你做一個選擇。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拖延癥演講稿三分鐘篇三
敬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拖延癥是指自我調節(jié)失敗,在能夠預料后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后推遲的一種行為。
相信大家在平時生活中都有這樣的體驗:下周要月考,英語單詞還沒有背熟,但還是不能翻開英語書好好地背單詞,總想著“還有一個禮拜”、早著呢;或者語文要看的古文字詞義還沒記牢,明明手上沒有什么事,寧可翻開小說看幾眼,或者拿起手機玩一會兒游戲,都不愿意翻開課本。總要拖到最后幾天、甚至最后一天才翻開書,嘴里念叨著“來不及了來不及了”、一邊后悔為什么沒有提前復習。這樣臨時抱佛腳、很有可能被佛一腳踢開??荚嚱Y束之后,痛定思痛、下定決心,下次考試一定要好好復習;然后呢?然后下一次還是被拖延癥扯斷了后腿。如此循環(huán)、周而復始。
對于這樣的事我深有體會。就比如這次演講,在半個月前我就開始想講什么,但是總想著這周是男生講,有一個周末的.時間來準備,沒有關系;或者就算這周是女生講,但是輪不到我,還有時間。就這樣一直拖拖拖,直到昨天我才決定,用自己血淋淋的教訓,作為今天演講的話題。
我們都知道拖延癥有多么嚴重的后果,那有什么解決的方法呢?一位心理學家尼爾·菲奧里有一本書叫《戰(zhàn)勝拖拉》,書中提到這樣一個方法,叫“逆向日程表”法。簡單來說,就是從最終完成任務的那個日期算起,往前推,到哪一天該完成哪一階段,一直逆推到當下。這樣就不會沒有緊迫感;同樣,一個巨大的任務被分割成小部分,看起來也會輕松一些、人的畏難心理也會減輕。
還有一種方法被叫做“番茄工作法”,這個方法來源于一個番茄計時器,這個計時器每30分鐘會報一次時。實驗者在這30分鐘內分配休息和工作的時間,每30分鐘被稱為一個“番茄時間”。經(jīng)過很多次實驗后,人們發(fā)現(xiàn),25分鐘工作和5分鐘休息是比較合理、容易被人接受的;也可以讓人專心工作、不被誘惑分散注意力。
那到現(xiàn)在,我的演講也基本結束了。希望可以給大家、同樣也是給自己一些克服拖延癥的好的建議;也希望下次輪到我演講時,別再準備得如此倉促。謝謝。
拖延癥演講稿三分鐘篇四
“叮鈴鈴”上課鈴響了,語文期末模擬練習也拉開了序幕。
試卷從前桌傳了下來,我像是接住了一個燙手的山芋!我認真地閱讀著試卷,發(fā)覺前面部分并不是很難??勺魑闹卑盐覈樍艘惶@可是命題作文啊。我悄悄地思索著,盼望能想出一點什么作文的靈感來?!拔叶昧耸裁?”作文要求里的一句話。我想了很長一段時間,不知不覺考試時間已經(jīng)開頭了。我還在這里鋪張?zhí)鄷r間,于是我先寫好了班級姓名,學號。
從前面開頭做了一題,比較滿足,順當完成。第二題也還好,我一路過關,斬六將,始終攻到了是閱讀題??梢豢吹介喿x的習題我可就傻眼了?!罢埬阍u價一下文中的人物是個怎樣的人?”這可是我最弱項的題目,我一下子就卡住了,可是我記住假如遇到無法解決的題目就跳過,他先做會做的題目,然后再來漸漸解決它。于是我接著往下做,可就在這時,我就是前面的題目有點不大對頭,我又往前檢查了一遍,發(fā)覺是有一個錯了,我抓緊改掉,再看看其他有沒有錯其他并沒有錯,我又不放心就認真來回掃了好幾遍才放心。才安心的放過試卷。
別人寫到哪兒了,這可把我嚇了一跳,人家都把格子寫完了,我連動都還沒動。我真想說,我的磨嘰神功,可把我害慘了。
我抓緊起筆開頭寫,也不管會不會,也不管好賴,一想到句子就往上抄??晌覍懥藳]多久,老師就說:“同學們這次考試還有二非常鐘可以做,請認真檢查。”“媽呀,二非常鐘,可我才寫了三行啊!我抓緊寫……我?guī)缀跏荏@得要跳起來了。但是我的`筆似乎越越來越重,仿佛跟金箍棒一樣,我的手吃力地在紙上滑動。我寫字的速度也越來越慢,越來越慢,這只筆似乎涂了502,一動也不動。我心里這個焦急呀,似乎屁股都著了火一樣,可是越孤獨越急越慢極了,后來就再也想不出來了。就在這時靈光在我腦海中閃過。發(fā)覺有一本書,正好能拿來用。我抓緊……我努力回想書的內容,并依據(jù)依據(jù)書上的故事進行改編擴充。然后,把書上一百字的內容擴充成了五百字。也就在這時下課的鈴聲響起,我匆忙地檢查了一遍,長吁了一口氣,把試卷交了上去。哎呀,剛才真是嚇死我了,要不是我讀書讀的多,那可就真卡殼了,假如作文沒寫完,那么那可就頂多只有六非常了。直到放學以后,我還是心有余悸!
哎呀,我的拖延癥啊!你什么時候能離我遠去?
拖延癥演講稿三分鐘篇五
每次吃完飯,看著僅有的一個臟碗,心想,下次再洗吧。下次復下次,買的新碗已全部用完。看著灶臺上摞著的一大堆泛了白毛的碗,我一臉發(fā)愁,以前還總嫌一個碗也洗,廢水費工夫,現(xiàn)在我卻后悔了,自己弄的亂攤子只能由自己來收拾。碗堆了那么多,我花了一個整個晚上的時間才洗完,實在累的不行。
躺在床上休息時,我又開始了以往多次無效果的埋怨:我為什么這么懶?干什么事都愛拖延,別說渴望成為什么成功人士了,竟然幾個碗也洗不好。打開微信和qq,大家所發(fā)的動態(tài)中也不乏許多公開責備自己懶惰,愛拖延的情況。我們常常只在思想中進行激烈的斗爭,可是在形體上卻總是無動于衷。其實解決這些毛病的關鍵就在于一個詞——行動。
古人曰:“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若坐待明日,萬事成蹉跎?!蓖涎酉赐?,最終得到的只是一大摞長白毛的碗;拖延作業(yè),最后“贏得”的是老師的批評與父母的“雙打”;拖延人生,我們將無所事事,一事無成!“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wǎng)”,只有走出舒適區(qū),行動起來,我們才能鑄就所向往的輝煌。人生亦是如此,我們應該明白,空想是一無所有的源頭,實干才是翹起夢想的杠桿,沒有人愿意自甘墮落,天上也不會掉下餡餅,如果想要真正的改變現(xiàn)狀,那么請行動起來吧。
想要行動,應做到以下三點:一,不怕困難,這種無畏的精神正是我們所應該去學習的,要知道,一個連洗碗都怕累的人不可能做出大事。二,不能拖延。狄更斯說:“永遠不要把你今天可以完成的事留到明天做,拖延是偷光陰的賊,抓住它吧!”要做貧僧,不畏艱難,用行動游歷九州四海;莫做富僧,安于現(xiàn)狀,拖延而徘徊不前。三,不停止奮斗。當今時代飛速發(fā)展,豈會等待停滯的少數(shù)人?請永葆奮斗之心,用行動踏出屬于自己的光明未來!
愛默生說:“一心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行動起來的人,整個世界都會給他讓路?!鼻嗄昱笥褌?,行動是連接理想與現(xiàn)實的橋梁,行動起來吧!不怕困難,不去拖延,不止奮斗。行動起來,我們定能書寫人生的華章!
拖延癥演講稿三分鐘篇六
各位家長:
大家好,我是六年級九班英語老師xxx,很高興借這一平臺和大家就孩子們的英語學習情況做一下交流。英語難學是大家公認的,但我不這么認為。你們想一想,孩子們呱呱墜地時,沒有語言,沒有意識,僅憑他們執(zhí)著的對知識的渴望度和超強的模仿能力,孩子們現(xiàn)在能言善辯,夸夸其談。學英語亦是如此,學不好不是孩子笨,也不要認為孩子笨,在我的眼中沒有笨孩子,只有不學習的孩子,只有不會學的孩子。還有關鍵的一點,僅憑在學校里的幾節(jié)英語課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孩子們在家里、在課后多加練習,熟能生巧嘛。希望各位家長給予配合,關注一下孩子們在家里的學習表現(xiàn),即使您不會英語,您也可以借助您豐富的漢語知識來幫助您的孩子把英語學好的。孩子在做作業(yè)的時候,您可以陪在他的.身邊,孩子進行英語對話練習缺少同伴時,您可以客串一下角色,不會英語不是您忽視孩子學習的借口。
有一位家長的做法我覺非常不錯,現(xiàn)在和大家分享一下。具體做法是這樣的:明天孩子要聽寫單詞,家長在家里陪孩子復習,復習了一段時間后要檢測一下,家長讀漢語,孩子寫英語單詞,完后,家長拿出書來,一個字母一個字母的比照著詞匯表去看。過后這位家長說,誰叫咱不會英語呢?不會就得比人家會的多付出些,為了孩子這是應該的。樸實的表達道出了家長對子女的那份期望,希望各位家長向這位家長學習學習,也可以自己發(fā)明寫更加切合實際的辦法,幫助孩子把英語學好。
歡迎各位家長同志們常和我聯(lián)系,我會盡我的微薄之力和您一道助孩子們一把,讓他們在以后的英語學習之路上更加輕松些,也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您的孩子會用一口流利的英語和您打招呼。
拖延癥演講稿三分鐘篇七
敬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小驍,幫老媽拿本書!”“哦!”我一邊回答一邊繼續(xù)看書;“小驍,到樓下取個快遞!”“知道了,馬上去!”媽媽要求做的事,我從來都是滿口答應。不過……只有老媽知道,我這嘴皮子功夫真的厲害,其實從來沒有行動。這個暑假,老媽決定對我采取措施了。
一天午后,媽媽把我叫到跟前,一改往日的“河東獅吼”,一本正經(jīng)地跟我說:你——嚴重“拖延癥”患者,今日給你開一劑處方“隔離觀察,自我反省,綜合診治,終結病患”!看老媽的架勢,還真不是說著玩的,我只能乖乖服從。
暑假已經(jīng)過半,老師發(fā)了群信息要檢查作業(yè),可我的作文一篇都未完成,每天都想著怎么蒙混過關??墒沁@回,老師要點名了。我決定立刻動筆完成一篇習作??烧簧衔邕^去了,我還只寫了個題目。正想動筆,又覺得無從下手。不知不覺已經(jīng)到了午飯時間,本子上依然只有一行字。這時,我心中的正義天使和邪惡小人開始戰(zhàn)斗了。
正:“朱宇驍,你還愣著干什么,快點寫呀,沒幾天就要開學了,再不寫你真的要挨批了!”
邪:“早呢,還有二十多天才開學呢,最近有太多熱門劇,錯過了暑假你就不能追了。別寫了,別寫了!”
這么一想,我有點動搖了,一只手不由自主地拿起電視遙控器。
“停停停,你在做什么?電視不僅傷眼睛,還浪費時間,如果你寫不完作文,就等著被那個名醫(yī)收去治療吧!”正義天使急了。
我的手又縮了回去,被老媽“綜合整治”,那種感覺可不好過呀!“不看電視,堅決不看!”斗爭了許久,我終于重新拿起了筆。
為了能夠徹底治愈我的“拖延癥”,“名醫(yī)”老媽始終在默默關注我,并不斷提醒我:做事之前,必須確立目標,設好時間節(jié)點,再分步落實。只要嚴格遵守“今日事,今日畢”的原則,再嚴重的“拖延癥”都可以徹底治療!
拖延癥演講稿三分鐘篇八
拖延癥是指在能夠預料后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后推遲的一種行為。拖延時間是世界上最省力的事情,但后果不堪設想。一起來看看ted拖延癥演講稿5篇,歡迎查閱!
ted拖延癥演講稿1
昨天,破天荒的拿出自己上次踏過泥洼坑的鞋子洗了起來。是那么的可憐,又是那么的罪有應得。
明明已經(jīng)不是七八歲的孩子,卻還是免不了不小心的時候。現(xiàn)在想想也覺得很氣,所以當時回家,根本就沒有想要洗。出門遇上臺風,買了雨傘也沒有什么用,回到家一身濕透就算了,還在離家不遠的地方,因為天色有些黑,根本沒注意,就不幸地踏入泥坑,論誰都會覺得倒霉吧。那天回家后,就脫了身上的衣服,洗了熱水澡,還把白運動鞋,給收了起來。當然,當時已經(jīng)不是白色運動鞋了,而是泥色運動鞋。
所以,一直都沒有拿出來洗。今天,收拾床底的時候,忽然想起來。才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忘了那么久。于是,終于把鞋子放入水里,拿起自己的小鞋刷,開始洗涮涮了。過程和往日一樣,費力不討好,消耗了不少的時間。不過,因為每次洗鞋都是這樣討厭,所以我也算有些習慣了。自然,也是沒有什么抱怨的洗完了。
然而,沒有放過我的是。在我收拾鞋盒子的時候,發(fā)現(xiàn)我的另一雙白色球鞋,還沒有洗。是前幾天我出門弄臟的,因為剛下過雨,所以地面潮濕,在外表和朋友說說笑笑,所以回家就覺得明天再洗。結果,自然是說一時,忘記一陣子。于是,我又只好拿著這雙鞋子去洗涮涮。因為已經(jīng)洗過一雙,所以洗第二雙讓我覺得更加不悅了。好在是球鞋,好洗。但是,喜歡白色的我,鞋子也常常買白色,對于污漬總是過度計較。于是,就把自己吃力的勁給用上了,才收拾完畢。好在洗完之后就可以休息吃飯,不然,我又不知道要抱怨多久了。
可是現(xiàn)在想想,不都是自己太懶惰了,才會有這樣的后果嘛。明明最開始的自己,就是把不喜歡的事情先做掉,然后再去做別的事情,結果現(xiàn)在,越來越會拖延了。不是玩手機,就是做些有的沒的,根本就沒有做什么正經(jīng)事過。的確,很多不想做的事情,越放只會變成,遺忘的事情。最后在一個不湊巧的時間,才會終于感到有些不好意思,不情不愿的去做。既然這樣,何不像從前一樣,小心一點,注意一點,盡量不要被其他的事情耽誤,好好盤算天氣和穿著,也不要拖延放置討厭的事情,盡快去做。
有些事情,拖延還可以解決,可是有些時候,你一但有了這樣的心思,就會變得麻煩了。從前看過一句話,“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去做,你的余生都不夠用”。古話不是也說嘛“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彼裕灰o自己理由浪費時間。
ted拖延癥演講稿2
今天,我想和大家來說一說在現(xiàn)代社會中,十分普遍的一種“絕癥”——拖延癥。
拖延癥是指自我調節(jié)失敗,在能夠預料后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后推遲的一種行為。
相信大家在平時生活中都有這樣的體驗:下周要月考,英語單詞還沒有背熟,但還是不能翻開英語書好好地背單詞,總想著“還有一個禮拜”、早著呢;或者語文要看的古文字詞義還沒記牢,明明手上沒有什么事,寧可翻開小說看幾眼,或者拿起手機玩一會兒游戲,都不愿意翻開課本??傄系阶詈髱滋?、甚至最后一天才翻開書,嘴里念叨著“來不及了來不及了”、一邊后悔為什么沒有提前復習。這樣臨時抱佛腳、很有可能被佛一腳踢開??荚嚱Y束之后,痛定思痛、下定決心,下次考試一定要好好復習;然后呢?然后下一次還是被拖延癥扯斷了后腿。如此循環(huán)、周而復始。
對于這樣的事我深有體會。就比如這次演講,在半個月前我就開始想講什么,但是總想著這周是男生講,有一個周末的時間來準備,沒有關系;或者就算這周是女生講,但是輪不到我,還有時間。就這樣一直拖拖拖,直到昨天我才決定,用自己血淋淋的教訓,作為今天演講的話題。
我們都知道拖延癥有多么嚴重的后果,那有什么解決的方法呢?一位心理學家尼爾·菲奧里有一本書叫《戰(zhàn)勝拖拉》,書中提到這樣一個方法,叫“逆向日程表”法。簡單來說,就是從最終完成任務的那個日期算起,往前推,到哪一天該完成哪一階段,一直逆推到當下。這樣就不會沒有緊迫感;同樣,一個巨大的任務被分割成小部分,看起來也會輕松一些、人的畏難心理也會減輕。
還有一種方法被叫做“番茄工作法”,這個方法來源于一個番茄計時器,這個計時器每30分鐘會報一次時。實驗者在這30分鐘內分配休息和工作的時間,每30分鐘被稱為一個“番茄時間”。經(jīng)過很多次實驗后,人們發(fā)現(xiàn),25分鐘工作和5分鐘休息是比較合理、容易被人接受的;也可以讓人專心工作、不被誘惑分散注意力。
那到現(xiàn)在,我的演講也基本結束了。希望可以給大家、同樣也是給自己一些克服拖延癥的好的建議;也希望下次輪到我演講時,別再準備得如此倉促。謝謝。
ted拖延癥演講稿3
我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那就是世界上最苦的'水果是什么?答案是“當初如果”。雖然這只是一個腦筋急轉彎,但這是一個大家都感同身受的問題,因為幾乎每個人都不同程度患有一種病,叫做拖延癥。拖延癥的定義自然不用多說,大家患病那么久,應該接觸過各種不同的病發(fā)癥狀。
但是也不要因為拖延癥而對生活失去信心,因為每個人都是在有選擇地拖延。比如你會在一個無聊的會議上遲到,卻不會在跟男神女神的約會上遲到;對于你不想做的事情,你有排山倒海的理由拖延它,事關重要的事情,刻意創(chuàng)造困難你也在所不辭。還有的時候一件事情拖著拖著,我們就干脆不做了。其實這也不錯,你能夠通過它,來區(qū)別事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自己本身是一個拖延癥十分嚴重的人。我相信班里有很多同學都和我有著相同的困擾。一到放假的時候,之前明明做好了許多的計劃,計劃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在這個時間段做什么,我要幾點起床之類的雜事??梢坏綄嵭械臅r候,就變成了:現(xiàn)在才幾點幾點,我還可以再多睡一會。今天是放假第一天,要不就給自己放松一天吧。這個時間段應該用來休息啊,還是待會再做吧。這樣的情況下,結果往往是,哪怕坐在地上發(fā)呆一整天,也不愿意去執(zhí)行原本的計劃。
在表面上看來,拖延的時候我們完全沒有做和任務相關的事情,我們刷朋友圈吃零食聊天,忙里偷閑中,潛意識里必定會不時地想起還沒完成的事情,這種焦慮感會讓我們慢慢開始計劃起來,哪怕只是不靠譜的一些設想,也是行動前的蓄力過程,至少在你開始做的時候不會毫無頭緒。
更令人開心的是,拖延有時候會帶來價值。
而且,拖延還能帶來創(chuàng)造力!很多作家會常常拖了一周沒有寫稿,卻在最后期限突然引發(fā)頭腦風暴或是靈感爆棚。廣告圈里面也有句話說,牛逼的創(chuàng)意,都在最后一秒出現(xiàn)的。
聽到這里,大家大概已經(jīng)開始原諒自己的拖延癥了,那么,我只能說你們真的是資深拖延癥愛好者。如果沒有強大的頭腦風暴和整理信息的能力,那還是著手開始治療吧。
畢竟很多人都愛說,當初如果早點準備,我一定能做的更好。其實你已經(jīng)盡了你所有的努力,你耗費了大量精力在逃避和焦慮上面,也花費了大量精力在截止前不久的行動力爆棚。無論怎樣,是你自己選擇,要現(xiàn)在的結果。
有些人覺得,我沒有拖延癥啊,我一直都在做和工作相關的事情,這類人有一種情況也很可怕。他會先花十分鐘挑一支最想用的筆,然后思考寫在哪個位置比較好看,最后慢慢地把一天的計劃列出清單,結果根本沒有按清單去做,這種看似強迫癥的行為就是標準的花式拖延時間。
拖延癥是害怕完成一件事,是不知道什么時候該結束一件事,是不知道如何完成這件事。其實根本不需要考慮太多,我們熟知的電影《阿甘正傳》中,阿甘看到一個目標就走過去了,別人卻是看見目標先訂一個作戰(zhàn)計劃,然后匍匐前進,往左閃,往右躲,再弄個掩體折騰了半天最后哪兒也沒到達。對于拖延癥來說,最糟糕的,是在拖延的時候,憧憬忙碌的狀態(tài),在忙碌的時候,去悔恨當初自己的拖延。
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的皮爾斯·斯蒂爾教授曾提出了一個著名的“拖延公式”是否拖延,其實本質上來講,就是你愿意付出的代價,和你的獲得之間,你做一個選擇。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ted拖延癥演講稿4
馬爾頓說,拖延的最能損壞和降低人們做事的努力。我覺得這句話說得很對,拖延幾乎成了我們每一個人的惡習,心理學家說,到了50還能改掉一樁壞習慣就是奇跡。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叫《拖延惡習》,文章主要講了:作者從小就有拖延的惡習,而且,為了拖延還差點失業(yè)??墒蔷驮谒?0歲的時候,卻改掉了這種要命的惡習。
以前,爸爸媽媽叫我做一些事情,我都會說,等一下在去做,每次聽到這句話,爸爸就會嚴厲的批評我,說,如果你以后在工作上,也對領導說一句,等一下再去做的話,那么你就會失業(yè)。于是,我只好不耐煩的去做事了。
可讀了這篇文章以后,我才覺得爸爸說的是對的,不管做什么事情說就要馬上去做,不能拖延。
記得有一年放寒假。老師布置的作業(yè)特別少。我心里想:作業(yè)這么少不如明天在做??傻搅说诙欤矣窒朐谕系矫魈煸僮???煲险n了,我才想起我的作業(yè),于是我趕緊補?,F(xiàn)在放假我都記住那次教訓,早早的就把作業(yè)寫完。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蔽乙欢ㄒ牡暨@惡習,不能讓他成為人人的笑柄。
ted拖延癥演講稿5
學校最具有特色的沖鋒號在凌晨6點10分準時響起,也不知學校怎么想的,會把沖鋒號當做起床鈴聲。
我翻了身,把被子裹得更嚴實了,我在起床和不起床之間糾結,然后再告訴自己再睡一下下,等下一定要起床,整個宿舍樓在鈴響的那刻顯得格外嘈雜,我最終還是沒能起床就在被窩里,然后暗自希望主任今天沒來,雖然這機率與在游戲中打極品裝備一樣全靠人品,機率幾乎為零。
有人說賴床是“拖延癥”的初始癥,“拖延癥”,簡單點說就是懶,懶到了一定的境界,而且心里有一個無比堅定的信念,不死的心,誰也不能阻止我拖稿,拖工資,拖后腿,至于拖后腿嘛,說得難聽點,引用別人的一句話,班級又不是狗,分什么前腿后腿的。
最不爽的就是所到別人說我拖后腿了,雖然這是事實,“拖延癥”的主要特征就是習慣把今年的事拖到明年,今天的事拖到明天這一刻的事拖到下一刻,這輩子的事拖到下輩子,有沒有下輩子,這事兒就無從可知了,我同桌就是一位深受此癥毒害的患者,他會花上一節(jié)晚自修的時間,給自己訂下冠冕堂皇的大綱計劃,下定了決心明天開始一定完成,哪怕教室倒了,哪怕校長辦公室倒了,哪怕學校被墮天使,黑月鐵騎給推了,也不能阻止,當天晚上同桌計劃得心血來潮,滿面紅光,我在旁邊打擊他,讓他別寫什么計劃大綱了,浪費時間又不實用,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他本著一個無比堅定的信念,不理我,第二天,他是堅持了一個上午,安分地得很,下午就開始癥狀出現(xiàn)了,然后他的“拖延癥”又顯露出來了,就這樣,日復一日,估計現(xiàn)在那張被用來寫大綱的紙在哪個角落也不知道了。
也就是這樣,我們錯過了很多,錯過了讀書的最好光陰,錯過了自己喜歡的女孩兒。
問女生借書看,無一不是驚異地告訴我這是言情,我當時就特郁了,怎么,男生就不可以看言情么。
正是從言情中,我了解到不少苦逼的情感故事,一對悲催的男女,互有好感,但是一直拖延下去,最終年華逝去,終成陌路,這一直是悲劇言情的主打劇情,如此劇情在電影界里也久經(jīng)不衰,如《情書》再到最近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其中都是男女之間有種種莫名的情愫,最終因為種種原因而一拖再拖,錯過,我也一直相信在沈佳宜心中,對柯景騰是有好感的,只是時間沒有允許她說出來。
說到底就是“拖延癥”害人害已,正是因為拖,男的女的把時間拖沒了,然后我就會一個人在臆想,如果我不拖的話,我是不是就不會錯過,是不是就不會錯過讀書的光陰,不會錯過自己喜歡的女孩兒,是不是現(xiàn)在就會魚和熊掌兼得,當然了,一切都是在臆想之中,也只是臆想而已。
我前桌的同桌,常侃調“曾經(jīng)有一份感情放在我的面前,我沒有去珍惜”。覺得和我很像哎,唯一不同的就是曾經(jīng)從來就沒有一份感情放在我的面前,雖然我一直信奉某人說的一句話,“高中,大學不談,還指望大學畢業(yè)后憑空蹦出一個要才有才,要貌有貌的女孩?!蔽覛w根結底,還是因為“拖延癥”害的。
每次放學,羨慕嫉妒恨地看著別人摟著女孩從自己身邊走過,同樣是人,差距咋這樣大呢,他們一點也不體諒我這個單身的雄性生物,回頭想想自己,學習差得只能拖后腿。
唉,明天一定痛改前非,佛曰:大徹大悟,至于今天,還是先洗洗臉睡了吧。
拖延癥演講稿三分鐘篇九
開場:同學們好,老師好。相信絕大多數(shù)同學都聽說過這樣一個新名詞——拖延癥。顧名思義,所謂拖延癥,就是指事事都會無意識的拖延。也許本來做好了詳細的計劃,一到實行的時候,就想著,再等一會 ,等一小會。等著等著,這件事就那么過去了。
曾經(jīng)有一位叫做錢鶴灘的學者寫過這樣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睆哪骋环矫鎭砜?,拖延癥無疑壓制了一個人的執(zhí)行力。本來無關緊要的事,日積月累下來就做不完了。說到這里,我想做個小調查。各位同學認為自己有拖延癥的,請舉一下手。那請問,這些舉手的同學,你們是否認為拖延癥阻礙了你們的計劃,壓制了你們的執(zhí)行力。
其實,根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拖延癥大多來自一定的時間限制。假如一件不大不小的事,給你10天去完成,幾乎絕大多數(shù)人都會無意識選擇拖延,因為大家都認為,這件事既然無足輕重,一定很容易就辦到,等期限快到的時候再去做也不遲。結果到了第八天,第九天甚至第十天你才去做這件事,本來慢慢做可以非常漂亮并且輕松的完成任務,卻因為拖沓導致任務完成倉促,虎頭蛇尾。甚至需要外力的幫助去草草解決。
我自己本身是一個拖延癥十分嚴重的人。我相信班里有很多同學都和我有著相同的困擾。一到放假的時候,之前明明做好了許多的計劃,計劃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在這個時間段做什么,我要幾點起床之類的雜事??梢坏綄嵭械臅r候,就變成了:現(xiàn)在才幾點幾點,我還可以再多睡一會。今天是放假第一天,要不就給自己放松一天吧。這個時間段應該用來休息啊,還是待會再做吧。這樣的情況下,結果往往是,哪怕坐在地上發(fā)呆一整天,也不愿意去執(zhí)行原本的計劃。更多的情況是,假如今晚數(shù)理化政史地六科作業(yè),肯定有一部分同學這么想:政史地可以直接抄答案,我先寫這些吧,數(shù)理化我要留著好好做??蓪嶋H的情景是,我抄完了政史地作業(yè),看向鐘的時候發(fā)現(xiàn),啊,都這么晚了,算了,數(shù)理化明天再做吧。到了第二天早上,原本計劃好哪怕作業(yè)不交也要認真寫完,可實際上,在倉促的交作業(yè)熱潮中,不聽話的手還是伸向了答案,抄完之后,陷入了深深地自我譴責中。
所以,綜上所述,拖延癥帶來的負面作用更多的表現(xiàn)在給自己帶來壓力,負罪感,效率低下,還有人們對你不能完成任務的不良評價。而且,在這樣的負面作用下,往往會產(chǎn)生惡性循環(huán),導致進一步的拖延行為。
通常情況下,人做選擇依循兩個原則:或者是追求快樂,或者是逃避痛苦。你覺得上學無趣,所以會遲到,但是你跟喜歡的人約會就不遲到;老師來檢查,你就不會遲到,老師一不來,你就昨天晚上忘了訂鬧鈴,或者鬧鐘沒有響。對于你不想做的事情,你有排山倒海的理由拖延它;對于你事關重大的事情,沒有困難創(chuàng)造困難你也在所不辭。
當然,有時拖延癥也有積極地一面。一件事情拖著拖著,我們干脆就不做了。這也是拖延癥的價值:通過它,來區(qū)別事情的重要性。我常常覺得,有的時候我們是自動選擇了“拖延”這樣一個方式,以來激活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我現(xiàn)在就制定好復習計劃,可實際上,我到了考試前一天才開始背書。但往往這種抱佛腳的行為卻出奇的有效,所以我認為,我不怎么努力不怎么拼命也可以做的和那些努力的人差不多。雖然知道這種想法不正確,我的知識也沒有努力的人鞏固,可我還是忠于這種想法,這就是拖延癥。
對于拖延癥來說,最糟糕的,是在拖延的時候,憧憬忙碌的狀態(tài),在忙碌的時候,去悔恨當初自己的拖延。 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的皮爾斯·斯蒂爾教授曾提出了一個著名的“拖延公式“u=ev/id,戰(zhàn)拖=信心*價值/沖動*回報延遲。
是否拖延,其實本質上來講,就是你愿意付出的代價,和你的獲得之間,你做一個選擇。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拖延癥演講稿三分鐘篇十
拖延癥是指自我調節(jié)失敗,在能夠預料后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后推遲的一種行為。
相信大家在平時生活中都有這樣的體驗:下周要月考,英語單詞還沒有背熟,但還是不能翻開英語書好好地背單詞,總想著“還有一個禮拜”、早著呢;或者語文要看的古文字詞義還沒記牢,明明手上沒有什么事,寧可翻開小說看幾眼,或者拿起手機玩一會兒游戲,都不愿意翻開課本??傄系阶詈髱滋?、甚至最后一天才翻開書,嘴里念叨著“來不及了來不及了”、一邊后悔為什么沒有提前復習。這樣臨時抱佛腳、很有可能被佛一腳踢開??荚嚱Y束之后,痛定思痛、下定決心,下次考試一定要好好復習;然后呢?然后下一次還是被拖延癥扯斷了后腿。如此循環(huán)、周而復始。
對于這樣的事我深有體會。就比如這次演講,在半個月前我就開始想講什么,但是總想著這周是男生講,有一個周末的時間來準備,沒有關系;或者就算這周是女生講,但是輪不到我,還有時間。就這樣一直拖拖拖,直到昨天我才決定,用自己血淋淋的教訓,作為今天演講的話題。
我們都知道拖延癥有多么嚴重的后果,那有什么解決的方法呢?一位心理學家尼爾·菲奧里有一本書叫《戰(zhàn)勝拖拉》,書中提到這樣一個方法,叫“逆向日程表”法。簡單來說,就是從最終完成任務的那個日期算起,往前推,到哪一天該完成哪一階段,一直逆推到當下。這樣就不會沒有緊迫感;同樣,一個巨大的任務被分割成小部分,看起來也會輕松一些、人的畏難心理也會減輕。
還有一種方法被叫做“番茄工作法”,這個方法來源于一個番茄計時器,這個計時器每30分鐘會報一次時。實驗者在這30分鐘內分配休息和工作的時間,每30分鐘被稱為一個“番茄時間”。經(jīng)過很多次實驗后,人們發(fā)現(xiàn),25分鐘工作和5分鐘休息是比較合理、容易被人接受的;也可以讓人專心工作、不被誘惑分散注意力。
那到現(xiàn)在,我的演講也基本結束了。希望可以給大家、同樣也是給自己一些克服拖延癥的好的建議;也希望下次輪到我演講時,別再準備得如此倉促。謝謝。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9709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