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家訪情況小結篇一
為順利開展了“百千萬”家訪活動,我校制訂了詳細的活動方案,制定了《家訪守則》,成立由校長任組長的家訪活動領導小組,由教務處、少先隊大隊輔導員為組員,及時掌握并收集老師家訪活動的信息。按照班級在村中分區(qū)、分片的特點,組織教師分片進行家訪活動。要求每位教師要全覆蓋走訪學生家庭。家訪前各班班主任,對本班學生都作了具體分析,事先確定了家訪對象和內(nèi)容,及時做好記錄。教師的家訪開展情況,將與教師的年度考核掛鉤。讓每一位教師充分認識到家訪意義和重要性。本期我校教師共走訪了260多戶學生家庭。
二、以訪促教,換位思考
每位教師在家訪時,要做到不指責家長和學生,不要搞成“告狀會”;要與家長一起分析學生的優(yōu)缺點以及成敗的原因,共同尋找解決的辦法,明確學生今后發(fā)展的方向。家訪時,教師要注意和家長、學生之間和諧、禮貌的交流和溝通。教師們用自己的耐心、真心,換取家長對教師、學校的信心。
三、有的放矢,關愛無限
重點家訪“學困生”、“貧困生”“問題生”。每個學期學校對各班的情況都進行摸底排查,確定每位教師必須家訪的對象。教師們放棄雙休時間,對他們挨家挨戶地進行家訪。每到一家,老師們都詳細地向家長詢問了家庭情況、身體狀況、了解生活狀況,學習情況等具體情況,鼓勵他們樹立信心。本次活動中,廖敏老師為四年級貧困生學生譚彩英買了一雙鞋及四套衣服,其他中層領導和老師也給本班的貧困生送去了關愛和溫暖。同時,學校還派代表慰問了全體離退休老教師,給他們送去祝福,給他們送去慰問品。此次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為學校樹立了良好的形象,贏得了良好的信譽。
四、深入分析,認真總結
家訪活動給我們教師上了很好的一課。在家訪時的交談中,老師們深深體會到家長的期盼,深感責任重大,對今后的工作絲毫不敢松懈。學校要求教師做好家訪記錄,認真撰寫家訪日記。教師每家訪一次,都要填好《家訪手記》,寫心得,寫體會。對家訪中出現(xiàn)的問題分門別類地加以梳理,并在日常工作中逐步解決。
學校和社會之間架起了一座友誼之橋、溝通之橋、信任之橋。我們將一如既往地開展好“百千萬”家訪活動,用愛心彰顯崇高師德,傳遞人間真情。
教師家訪情況小結篇二
教育工作,不是老師一個人的力量能夠獨立應對、獨立完成、獨立解決的。
這次“課外訪萬家”活動,如同一場久旱逢甘霖的及時雨,播撒在家校兩地。在校園的大力支持下,在家長的用心響應下,我邁進了這群與我朝夕相處的孩子們的家,進一步地走進了他們的心靈。
一、傾情家訪:強烈的愿望呼喚我
雖然與學生接觸有近兩年的時間,但對學生的家庭還不夠熟悉,為了更好地了解他們,家訪就顯得尤為重要。想到那里,一種力量、一份職責、一股動力,彌漫在我的周圍,心中有個強烈的愿望在呼喚我——傾情家訪!
教師作為職業(yè)人,工作量很大,教學任務繁重;作為社會人,又有許多家務瑣事,將兩者安排妥當已經(jīng)不容易,還要在休息時間去完成家訪工作的確是對我們教師的一項考驗。在加上學生家長大多白天空上班,晚上才回家,太早太晚去家訪都不太適宜,這樣我就將家訪最佳時間定在雙休日或者是下班后5:30—8:00。但我是“沙市一中人”,是戰(zhàn)斗在教育第一線的忠實的實踐者,也是愛心的傳播者。“沙市一中人”開展“課外訪萬家”,我得大膽開步!
1、請你畫出由校園出發(fā)到你家的最新最近最清晰的地圖。并寫出簡潔的“家庭地圖線路說明”,要有小創(chuàng)意。
2、對自己在沙市一中近兩年的學習做一個自我解剖。
3、你的困惑是什么?
4、家庭對你的學習,生活,成長,請做一個評價。
5、你想對你的爸爸媽媽說什么?
6、老師到你家去家訪,你有何感想?這樣,我根據(jù)這份第一手原始的資料,選出最急需家訪最可能取得效果的學生作為家訪對象。在校園的支持下,家長的期盼中踏上了我的家訪之路。
二、真情家訪:心靈的碰撞感動我
案例1:生他,養(yǎng)他,更要教育他
張同學,17歲的陽光男孩。
該生的家長沒有固定的職業(yè),兩口子在三板橋開了一個門面,所以我把家訪地點定在他們的門店里。門面里擺滿了大米和油,我走近的時候,張同學的爸爸正一邊抽著煙,一邊在隔壁的門面看別人斗地主,見我過來,張爸連忙跑回門面,我們的家訪便正式開始了。
“張同學此刻的學習狀況,你們明白嗎?”
“孩子平時跟誰多一點?”
“網(wǎng)吧里不安全,……”
談話還在繼續(xù),我的情緒卻越來越沉重??吹剿麄兟燥@滄桑和無奈的眼神,我明白,要轉化好這個學生,主要努力還得靠我,但也要他們用心配合呀。
張同學的家庭教育存在問題。首先是家長對待孩子成長中出現(xiàn)的問題,基本上只能以責罵代替教育或者干脆聽之任之,而且應對孩子的現(xiàn)狀,張爸張媽的態(tài)度不夠用心,抱怨和無奈多了一點,探索和嘗試少了一點。而張同學的奶奶對于孫子無原則的愛,恰恰給我們的教育增設了一道無形的坎。
張同學的校園教育同樣存在問題。初中時代的他,上網(wǎng)成癮,班主任老師采用的方式是停課一周,而不是深度挖掘上網(wǎng)成癮的原因,處理簡單。而我,作為張同學的現(xiàn)任班主任,批評比較多,幫忙比較少。張同學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究其根源,是因為他對學習提不起興趣,從學習中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悅,作為老師,我就應多理解他,多幫忙他,幫忙他培養(yǎng)學習興趣,幫忙他答疑解惑,從而讓他收獲到進步的喜悅。最為關鍵的是,我就應對他的轉化充滿信心,而不是在一種或兩種方法嘗試無效之后便失去耐心,或許,第三種方法便是有效的方法了。我覺得自己就應立刻做點什么,否則,我辜負的不僅僅僅僅是一個花季男孩,同時還有男孩身后那些或清澈或混濁的期盼的目光。
案例2:孤獨的孩子,殘缺的家
張同學,17歲的花季少女,卻是全班最不受歡迎的同學。
自私孤立是同學們對她的評價,她不愿意跟同學們交往,同學們跟她打交道,也總會被她誤解為惡意的攻擊,古怪的脾氣透射出嚴重的心理問題。她剛進入班級時,十分自閉,甚至有自殘的行為。這兩年,在對她的教育上我花了超多的精力,看到了務必的進步,但應對高三的學習壓力,她的心理上又出現(xiàn)了反復。在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后,11月7日下午4點,我隨同方倩老師,學工處領導魏繼主任、熊浩主任前往她的家。
她的家在沙隆達廣場附近,我們到的時候她的奶奶早已在廣場等,廣場上的風很大,奶奶迎著風大步向我們走來,那股熱情真讓我們感動。我們走進小巷,拐了三個彎,走到一棟90年代的舊房子前,又隨著奶奶爬上7樓,才走進一個四十平方的小房子里。這一路上,奶奶向我們介紹,張同學的父母離異,父親是沉默寡言,沒有多少文化的工人,母親在外地打工。她就一向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奶奶78歲,爺爺也已經(jīng)80歲了,祖孫三人就一向住在這個四十平米的一個房子里。奶奶一邊爬著7樓,一邊跟我們講述著,言談中透露著無奈和驕傲,她為能撫養(yǎng)這個孫女感到驕傲,又為沒能更好地教育這個孫女感到無奈??粗棠痰纳碛埃覀兊男挠行┏林?。
經(jīng)過一番交談,我發(fā)此刻張同學奶奶的眼中,張同學是一個乖巧懂事可憐的好孩子,雖然她成績不太理想,但這都是外部原因造成的,張同學是受害者,張同學的父母、同學都傷害著她。從這些話語中,我們讀到最典型的爺爺奶奶心態(tài),自己家的小孩是最好的,是沒有錯的,即使看起來有錯,也務必是別人讓她犯錯,爺爺奶奶是她的最可-的保護者。這本身沒有錯,當爺爺奶奶的愛也無法幫她抵住現(xiàn)實的殘酷時,她就失去了對環(huán)境理性的決定,走向孤獨自閉。
三、幸福家訪:滿滿的收獲提升我
家訪后,我有一種油然而生的幸福感,一股從未有過的巨大的職責感和使命感澎湃而至。話語間情感的流露,交談中思緒的碰撞,那方心靈棲居地,那份真實的觸動,對教育擔當?shù)谋菊嫠伎荚诜此寂c行動中構成。校園領導的支持和指導,校園同行的交流和學習,學生家長的信任和期盼,讓我在這次家訪中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提升。
在家訪中聽其言,看其家,辨其神與貌,問其因與果,明其心聲,多贊揚,多宣傳教育大勢,笑駁其謬理,和風細雨,娓娓道來。把孩子的優(yōu)點一一放大,給家長定心丸,激起家長孩子期望之火,同時用孩子的優(yōu)點來照家長的不足,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感化教育。這是我的家訪方法。家訪需要反復抓、抓反復,需要先變化家長,后溝通教育學生,給學生自信、期望和熱情,這是我對家訪的認識。家訪不是一個班主任的工作,班主任要善于溝通校園、社會、家庭的有效信息,只有善于整合多方面的優(yōu)勢力量,才能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這是我在家訪活動中的收獲。
幾個月前,在全省的“課外訪萬家”活動剛剛開始時,我給自己鼓勁,喊出“百分百家訪”的口號。如今,我的家訪經(jīng)歷告訴我,我會將家訪發(fā)展成我的教育教學的常態(tài),去收獲更多的幸福。
教師家訪情況小結篇三
一、統(tǒng)一思想,明確家訪的主要任務
1、了解所訪學生家庭情況。進行家訪前,首先對所訪學生家庭情況進行盡可能深入的了解。因為,家庭情況直接影響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教師只有對學生家庭的具體情況做全面了解,才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針對性。
2、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的表現(xiàn),多報喜,少報憂。向家長介紹學校開展的主要教育活動,在學校與家庭間形成有效溝通。
3、與家長共同研究,明確要求,統(tǒng)一思想,找出學生內(nèi)心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加深對學生的了解,在未來的教育中有的放矢。
4、向家長提出建議,為其實施家庭教育提供幫助指導,必要時還要向家長介紹一些心理學、教育學的基本知識,并共同商量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二、通過切實開展工作,家訪成果顯著
1、通過本次家訪,全面了解了受訪學生及其家庭,為在未來教育工作中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通過家訪,我們與學生家長之間建立起溝通渠道,第一時間了解家長的想法,解除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
3、以家訪為平臺,以學生和家長為渠道,我們對學校進行全面宣傳,擴大了學校知名度和美譽度。
4、通過家訪,廣泛聽取社會對學校教育教學的意見和建議,并及時反饋。
三、家訪體會
1、良好的家庭教育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文化程度高的家長對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學習生活上的指導。這些家長的孩子往往從小就已經(jīng)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文化程度不高但為處世有原則的家長,他們對孩子學習上的指導雖有欠缺,但會以言傳身教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這類孩子通常為人不錯,心地善良,只要在學習方法上多加以指導,一般會有較大的進步。還有少數(shù)家長,本身文化程度低,對自己的子女又過于溺愛。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脾氣也越來越大,這些家庭往往已出現(xiàn)“不會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希望通過學校教育來改變孩子。
2、學生在校表現(xiàn)與在家的表現(xiàn)通常都有較大的差異。絕大部分學生在學校里各方面表現(xiàn)都良好,但在家里卻仿佛變成了另一個人一樣。放假后,不學習,不寫作業(yè),整天看電視、錄像,整宿上網(wǎng),什么家務都不干。這些學生既不關心家事,更對國事天下事漠不關心,這對學生綜合素質(zhì)與能力的培養(yǎng)非常不利,直接導致其課外知識極度欠缺,動手實踐能力相對較差,必將影響其未來的發(fā)展。
3、家長對學校和老師普遍抱著較高的期望和要求。
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參與;家訪則是這一系統(tǒng)工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是做好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過近段時間的家訪,我們得到了許多收獲,并決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xù)有目的、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家訪工作,為實現(xiàn)學校的跨越式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家訪主要是指班主任通過上門走訪、電話或書信等手段,與學生家長取得聯(lián)系,共同溝通和探討學生教育問題的方式。搞好家訪工作,是班主任掌握學生情況,進行家庭與學校雙向管理,開展班級各項工作,提高教育質(zhì)量的重要保證。
教師家訪情況小結篇四
對象:佳妮
時間:九月份
家訪資料
原因:佳妮小朋友近段時間經(jīng)常和蘇琦棟小朋友呆在一齊,本來很乖的他變的得上課不專心聽講,午睡時兩個人湊在一齊講悄悄話。思考到她爸爸媽媽工作較忙,我們就電話聯(lián)系了她的媽媽。
老師:朱佳妮的媽媽,你好!近段時間,你家朱佳妮小朋友經(jīng)常同蘇琦棟小朋友在一齊玩,無論干什么,她們兩人總喜歡粘在一齊,此刻,朱佳妮小朋友上課時比以前少認真了許多,總是乘我們老師不注意偷偷地同蘇琦棟講話,午睡時也是如此。
家長:
(媽媽)老師,你好!我們最近比較忙,感謝你們與我們及時溝通讓我們了解了他在學校的狀況,我們會與他溝通了解狀況,同時我們也會進行適當?shù)慕逃?/p>
效果
透過這次的電訪及我們對佳妮小朋友的家訪,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佳妮小朋友在上課時能認真聽講,午睡方面也有了必須的改善,此刻朱佳妮小朋又成為了原先班上那個聰明、活潑的孩子。
教師家訪情況小結篇五
一、統(tǒng)一思想,明確家訪的主要任務
1、了解所訪學生家庭情況。進行家訪前,我們首先對所訪學生家庭情況進行盡可能深入的了解。因為,家庭情況直接影響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教師只有對學生家庭的具體情況做全面了解,才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針對性。
2、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的表現(xiàn),多報喜,少報憂。向家長介紹學校開展的主要教育活動,在學校與家庭間形成有效溝通。
3、與家長共同研究,明確要求,統(tǒng)一思想,找出學生內(nèi)心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加深對學生的了解,在未來的教育中有的放矢。
4、向家長提出建議,為其實施家庭教育提供幫助指導,必要時還要向家長介紹一些心理學、教育學的基本知識,并共同商量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二、通過切實開展工作,家訪成果顯著
1、通過本次家訪,我們?nèi)媪私饬耸茉L學生及其家庭,為在未來教育工作中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通過家訪,我們與學生家長之間建立起溝通渠道,第一時間了解家長的想法,解除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
3、以家訪為平臺,以學生和家長為渠道,我們對學校進行全面宣傳,擴大了學校知名度和美譽度。
4、通過家訪,廣泛聽取社會對我校教育教學的意見和建議,并及時反饋。
三、家訪體會
1、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文化程度高的家長對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學習生活上的指導。這些家長的孩子往往從小就已經(jīng)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
文化程度不高但為處世有原則的家長,他們對孩子學習上的指導雖有欠缺,但會以言傳身教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這類孩子通常為人不錯,心地善良,只要在學習方法上多加以指導,一般會有較大的進步。
還有少數(shù)家長,本身文化程度低,對自己的子女又過于溺愛。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脾氣也越來越大,這些家庭往往已出現(xiàn)“不會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希望通過學校教育來改變孩子。
2、學生在校表現(xiàn)與在家的表現(xiàn)通常都有較大的差異。
絕大部分學生在學校里各方面表現(xiàn)都良好,但在家里卻仿佛變成了另一個人一樣。放假后,不學習,不寫作業(yè),整天看電視、上網(wǎng),什么家務都不干,動手實踐能力相對較差,必將影響其未來的發(fā)展。
3、家長對學校和老師普遍抱著較高的期望和要求。
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參與;家訪則是這一系統(tǒng)工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是做好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過一段時間的家訪,我們得到了許多收獲,并決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xù)有目的、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家訪工作,為實現(xiàn)學校的跨越式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師家訪情況小結篇六
在市教育局的領導和統(tǒng)一部署下,20__—20__學年度寒假期間,我校積極組織教師開展家訪活動。通過大力宣傳和領導帶頭,廣大老師積極踴躍參加,開創(chuàng)了家校合力育人的新局面。
一、具體做法
(一)建章立制,加強組織保障。學校成立了校長掛帥的“萬名教師訪萬家”活動領導小組,政教處、教務處等相關處室指定專人積極協(xié)調(diào),確保整個家訪活動有序進行,落到實處。同時建立教師家訪考評機制,對教師、班主任的家訪活動明確了要求,并納入了年度考評。對認真完成并且取得良好效果的教師、班主任在評優(yōu)評先中給予優(yōu)先。
(二)大力宣傳,進行輿論動員。學校多次召開班子會議進行研究,召開黨員會議、全校教職工會議大力進行宣傳動員。校長和分管領導多次就開展家訪活動的意義進行了深入闡述和具體布置。學校要堅持辦學理念,就必須要求老師用實際行動去深入了解學生、去感染學生和家長,努力形成家校合力的局面,切實增強教育的效果。通過不同場合的會議宣傳,使廣大教師深刻認識到家訪活動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教書育人的責任,是對學生的一份愛,也是增強教育效果、獲得學生尊重和家長信任的重要手段。
(三)領導帶頭,堅持以身作則。活動期間,校領導堅持以身作則,用自身的實際行動來給教師作榜樣。各年級分管校領導和年級組長均帶領老師積極開展家訪。領導干部的帶頭,廣大教師進一步增強了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并且是帶著問題和任務去家訪,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領導的以身作則,促進了良好家訪氛圍的形成。
(四)黨員垂范,發(fā)揮先鋒作用。黨員是學校的先進分子,要在各方面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廣大黨員教師、干部也深刻認識到自己的肩負的責任,在家訪活動中,比普通老師更踴躍,更注重工作的實際效果,更注意創(chuàng)新形式,更注重工作的反思,是工作中的排頭兵,在廣大教師中切實發(fā)揮了先鋒模范作用。
二、主要經(jīng)驗
通過家訪活動的實踐與反思,我們認為在以下三個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一定的特色。
(一)切實突出重點。寒假時間緊,學生多,如果面面俱到,不僅做不到,強行去做,容易浮于表面,事倍功半。在開展家訪之前,由年級組、班主任研究制定一份家訪名單表,包括單親子女家庭、學習困難家庭、心理和學業(yè)有重大變化的學生家庭。由班主任或本班任課老師前往家訪,了解情況,加強溝通。我們深深感到:在我們家訪中,學生明顯體會到了一種被關心、被關愛的溫暖,家長也感受到了老師的真誠,給老師又多了一份信任與理解。
(二)不斷創(chuàng)新形式。主要是借助于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科技便捷,老師們充分利用電話、電腦、微信等進行家訪,既節(jié)省了時間,又提高了效率、擴大了家訪工作的整體覆蓋面。
(三)完善考評機制。我們將教師的家訪納入到一個明確的考評機制,一是教師明確知道自己的家訪是職責所在、工作所需;二是推動教師家訪活動開展,通過考評制度的推進,使家訪工作變被動為主動;三是獎勤罰懶、獎優(yōu)罰劣,進一步調(diào)動廣大教師、班主任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變成一種校園文化。目前,考評機制也正在探索完善中,我們也努力爭取教師的支持和理解,使大家真正認識到家訪對平常的教育教學的重要意義,使大家都能積極主動投入。
三、工作成效
(一)轉變了教師只關注教學、不關注育人的偏見理念。過去一些老師只關心上好自己的課,對學生的身心成長不管不問,這是根本不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及其成長環(huán)境,最終導致會影響教學效果。這只是教書,并沒有盡到育人的責任。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要育人就必須要對學生有全方面的了解。家訪則是老師了解學生的最直觀的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方式。通過家訪,老師的觀念開始逐漸轉變,并逐漸體會到育人的意義。
(二)強化了教師隊伍的主體意識、責任意識和敬業(yè)意識。對于許多老師來說,他以前感覺自己不是班主任,覺得有些事情可以不做,比如家訪。通過這次家訪活動,他們也開始逐步意識到,一切與教育有關的事情,自己都是責無旁貸,從而強化了主體意識、責任意識和敬業(yè)意識。對班主任來說,則是進一步明確了自身肩負的職責。對黨員來說,則使認識到黨員要時時事事以身作則,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
(三)增進了家校之間的了解和互信。好的教育一定是家校合力促成的。要讓家長對學校、老師有更好的印象、更深的了解,家訪,走進學生的家庭做一場面對面的溝通,無疑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過這次寒假家訪,家長對學校的辦學理念、教育教學方式更加理解和信任,同時對家長來說,也更進一步地認識到家校合力育人的重要意義。
四、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這次活動學校教師大都積極參加了家訪,但也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有待于今后改進。
(一)寒假時間短,又正是中國人傳統(tǒng)的春節(jié)假期。有時候我們的老師希望去家訪,但是家長已經(jīng)帶學生出去旅游或者走親訪友,有時候家長有時間而我們的教師又有其他事,客觀因素導致個別家庭沒有能夠家訪到。今后要做好與家長的溝通協(xié)調(diào),避免時間上沖突。
(二)個別科任老師的偏見認識問題。個別老師仍然存在偏見的觀念,認為家訪就是班主任的工作,與科任老師無關。非要去,也是一個形式,做做樣子,應付學校檢查,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個別老師的這種偏見觀念需要今后進一步的宣傳教育來轉變。
(三)上傳家訪手記平臺操作不熟練。當時由于對操作平臺不熟練,造成大部分老師上傳有關材料不成功。
下一步我們將一如既往按照市教育局統(tǒng)一部署,高度重視家訪工作,并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家校溝通互動,進一步強化教師隊伍的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隊伍的奉獻精神和綜合素質(zhì),以實際行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踐行以人為本、立德樹人的辦學理念。同時加強對老師上傳手記平臺培訓。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007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