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研室發(fā)言 教研交流發(fā)言(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31 10:16:52
2023年教研室發(fā)言 教研交流發(fā)言(5篇)
時間:2023-03-31 10:16:52     小編:zdfb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教研室發(fā)言 教研交流發(fā)言篇一

沒有創(chuàng)新就沒有出路,因為我們是在走別人未曾走過的路。

“品質化”是根本、是基礎;信息化是平臺、是手段;“國際化”、是方向、是氣候。我們所說的“品質”是什么?其實就是區(qū)委提出的“品牌、品質、品位”發(fā)展理念在我們教育系統的一個具體化。

“軟實力”提升,我們要在教育信息技術運用方面積極嘗試,勇于創(chuàng)新,加快推進教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工作的深度融合,促進教與學方式的變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以全國“一師一優(yōu)課、一課一名師”活動為平臺,在去年,在學校提供的錄播室里,我校教師積極參加錄課活動,微課展示活動,在學點教研和賽課活動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班班通,校信通,米學網的使用為我們的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豐盈了課堂形式。

“多彩教育”實踐研究成果亮相首屆中國教育創(chuàng)新成果公益博覽會,再次在全國教育舞臺上唱響了“二七教育”好聲音,建新街小學扎實開展電子書包試點工作,外國語小學的兩名學生作為全省優(yōu)秀學生代表,參加紐約國際模擬聯合國大會,長江東路小學積極引進ib國際教育理念,包括我校在內的8所學校被命名為河南省科技體育傳統項目學校,一系列活動成果讓我有一種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世界的感受。我們不能“迷迷瞪瞪上山,稀里糊涂過河”。

作為一線教師,和學生、家長打交道時間長了,總要有一套自己的“辦法”去統籌和協調班級工作,而作為單位的員工我們要常存大局之念,堅持局部利益服從大局利益,時時刻刻充滿正能量,要想正事,真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理清工作思路,務實創(chuàng)新。作為職業(yè)生涯中的個人,要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標,緊緊圍繞“三課一評”扎實和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水平,敢為人先,充分起到教研組長的帶頭示范作用,另外,帶領本組教師幾級參與各級各類賽課活動。教學工作是繁瑣的,如何有條不紊干出成績值得思考。去年參加的三次定向越野比賽場景歷歷在目,參賽隊多了,冠軍不好爭了,別人為什么能得冠軍?我們欠缺的是什么?有沒有好的方法突破瓶頸?

要想做成事,先找對方向。創(chuàng)新是這個時代的標志,教育觀念的更新更是必然。記得在鄭州教育網上有一篇這樣的報道,“創(chuàng)客教育”已然走進了學校,學生體驗3d打印機,繪制自己的作品并物化,“互聯網+”等等新興的名詞提醒我已經out了,信息化時代的教師應該是與時俱進的時代弄潮兒,當科技已經不專屬于科學家,我們的教育在腳踏實地的同時更應多一分“潮”味兒。當然,勿忘根本,課堂是最好的陣地。

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希望我依然有一顆“愛”的心,愛自己,愛學生,愛教育事業(yè)。

最后,借用一句話與大家共勉——縱使困頓難行,亦當砥礪奮進!

教研室發(fā)言 教研交流發(fā)言篇二

尊敬的各位專家、各位老師:

大家上午好!

我是望江縣新橋中心學校金進良,我們學校若按“割地劃片”劃分,屬于偏遠的農村學校,參加這次教研會要感謝各級領導的關心和照顧,給了我這次學習的機會,所以我是來學習的,在這里談不上評課,只有自己的一些聽課感悟向大家作一個匯報。

這兩天一共學習了三節(jié)課,可以說是經歷了一次次頭腦風暴,很受啟發(fā),受益匪淺。第一節(jié)課汪老師從回顧、總結與中點有關的基本圖形入手,利用基本圖形幫助學生尋求通則通法,為學生減輕了負擔,也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積累了經驗。問題的設計循循善誘,由易到難,有梯度,第一題是直接呈現出基本圖形,第二、三題通過添加輔助線構造一個基本圖形,第4題會出現多個基本圖形的構造,教會學生從萬千變化的圖形中尋求共性的方法。

說到這里,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教在場的專家和老師,在二輪復習時,特別是分析、講解一些復雜問題時如何兼顧“面向全體”。第二節(jié)課陳老師用親切、風趣、陽光的語言不急不緩地組織學生建立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足見陳老師較強的課堂駕馭能力和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在教學中關注課堂的生成和問題的變式,即使最后的變式不夠嚴密,但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加深了學生對實際問題的理解,尊重學生對生活實際的體驗。

第三節(jié)課聶老師的“一線三等角”實際上也是尋求幾何問題中的通則通法,復雜問題中尋找基本圖形,編了“打油詩”,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加深了學生的印象,聶老師這節(jié)課例題、習題設計很有梯度,容量很大,雖然如此,但聶老師還不缺完整規(guī)范的板書,學生的板演,這也是我們復習時需要關注的問題,我們不光是要讓學生會想、會做還要會寫。

以上是我的一些膚淺的聽課感想,不妥之處,敬請大家批評指正。

謝謝!

教研室發(fā)言 教研交流發(fā)言篇三

說起幼兒園的教研工作,也許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幼兒園就是看孩子,吃好,玩好,別出事就行了,幼兒園搞什么教研?幾年前我從小學來幼兒園之前,也有過這樣的想法,但走進幼兒園之后,我才知道,幼兒教育沒那么簡單,幼兒園需要研究的課題實在太多。

下面我簡要向大家匯報一下我園的教學教研工作,請大家批評指正。我的匯報包括三方面內容:

營造兩種氛圍,促進兩個轉變

抓好兩支隊伍,實現兩個提升

強化教研管理,做到四個堅持

從xx年開始,我園開展“創(chuàng)建學習型園所,爭做學習型教師,爭做學習型家庭”活動,我們把這項活動簡稱為“創(chuàng)建活動”,每年創(chuàng)建活動都有計劃,有總結,有記錄,有展示,有評比。

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讀一本教育專著,在每周五全體教師例會上做一次五分鐘好書推薦展示。同時,在教師閱覽室開辟好書推薦展板,展示教師的好書推薦稿。我園不斷改善教師圖書室和閱覽室的環(huán)境,每年增加上千冊的專業(yè)書籍,為教師訂閱了大量幼教期刊,供老師借閱。為了不斷提高家長的科學育兒水平,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我園還開設了親子書屋,為家長購置了上千冊家庭教育類書籍,并且訂購了大量的家教期刊,供家長無償借閱。每學期組織家長好書推薦展評活動。為幼兒購買了幾千冊繪本等幼兒圖書,每天下午五點后親子書屋就會座無虛席,親子共讀的熱情加快了創(chuàng)建學習型園所的步伐。

每年我園都有計劃的組織教師分批分期到北京、上海等教育發(fā)達地區(qū)學習參觀培訓,并充分利用暑期北戴河的全國幼教培訓資源,引導教師向專家學習,向同行學習。同時重視利用本地資源,認真研究我市其他省級示范園的優(yōu)勢項目,虛心向姐妹園學習,做到知己知彼,取長補短。

xx年,我園制定了學習型教師、學習型家庭評選辦法,每學期進行評選,給予一定的獎勵,努力營造學習氛圍,促進教師向學習型教師轉變,促進幼兒家庭向學習型家庭轉變,從而推進學習型園所的創(chuàng)建。

專家引領、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是教研活動的三種有效途徑,我園充分利用這三種途徑,積極探索園本化的教研模式。

每年我園都會結合園本教研主題,在寒暑假期間邀請市教育局幼教教研員來園作專題培訓,如“社會領域教育目標的解讀”、“備課說課的技巧”、“區(qū)域活動的組織策略”、“如何開展有效的教研活動”、“戶外體育活動的組織”等主題。每周邀請教研員來園參加一次教研活動,充分發(fā)揮專家引領的作用,為園所進行教學診斷,提出改進建議,及時幫助教師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困惑。

結合本園實際情況,采取教研活動下移的策略,加強同伴互助交流,扎實開展有效地園本教研活動,重點抓好集體備課和小課題研究活動,努力構建園本教研文化。

由于幼兒園的課程綜合性強,活動性強,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差異較大,教師對教材的處理空間也比較大,如果沒有有效地教研,就很難成就有效的教學。我園結合自身實際采用了“四備”“三關”的集體備課模式?!八膫洹笔牵阂粋浠顒诱?;二備目標確立;三備設計思路;四備詳細教案?!叭P”是指:第一關是教研組把關;第二關是教務處把關;第三關是教研員把關。

幼兒園每個年級每學期一般有六個主題。每個主題大約有30~40個活動內容。主題目標包括了五大領域的目標(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每個主題大約有三周的教學時間(15節(jié)課)。備課時首先需要分析教材,把三十幾個活動重新整合,劃分為四大部分,即集體教育活動、生活教育活動、戶外體育活動和區(qū)域活動。再將三十幾個活動的目標進行整合,然后備教學設計思路,最后備出詳案。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備課的“四備”。每個主題都要經過至少四次教研活動才能完成集體備課,而且每次備課都要經過“三關”。

第一關是教研組把關;例如:主備教師把活動整合備完后,需提交教研組研討,修改后教研組做好記錄,教研組長簽字提交教務處。第二關是教務處把關;教務處主任與教研組交換意見后,做好記錄簽字。第三關是教研員把關;每周我們都會邀請市教研所幼教教研員李素英、鄭世麗兩位教師來園指導。研討交流后進入下一備課環(huán)節(jié)。在集體備課的反復交流研討中,在教育思想的碰撞中,錘煉了教師的教育智慧,營造了濃郁的教研氛圍。我常常會看到下班后(七點、八點、九點、十點)教研組的教研活動還在進行中。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被她們研究的態(tài)度和敬業(yè)的精神所打動;每當這個時候,我對她們的敬意就會油然而生。我覺得教研中的她們是最美的。學期末,我們會把這些園本教研成果編輯成冊,放在教師圖書室,供教師參考。

在加強集體備課的同時,我園也十分重視對小課題的研究。有些小課題是我們在階段性教研計劃中預設的,有些小課題是在教學實踐中隨時生成的。例如:小班的“如何減輕幼兒入園焦慮情緒的研究”就是我們這幾年一直研究的預設課題。每年六月份我們都會組織小班教師召開專題研討會。特別是這兩年我們研究了一系列應對模式。從家庭教育講座內容的選擇,到親子游戲活動的設計;從調查問卷到環(huán)境的`熟悉;從孩子特征的了解,到引導策略的準備,我們都進行了充分細致的研究。實踐證明,只要參加過我們組織的入園適應活動的幼兒在入園后均沒有過度的憂慮情緒。

也許對于我們來說,這是小課題,但是對于孩子和家長來講這卻是個大課題。我也一直認為只要是對孩子的發(fā)展有好處的研究就是最有價值的研究。只要是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益的課題就是我們的大課題。我想作為幼教工作者就應該善于把小課題做大,而不是把大課題做小。

有些課題是在教學工作中隨時發(fā)現的問題,我們就把問題當成課題進行研究。例如:上學期末,我們發(fā)現在戶外體育活動中普遍存在運動密度不達標的現象。于是我們就將這一問題作為我們本學期的一個研究專題。八月底我們先組織教師培訓,然后組織教師研討。分析問題的成因,探索解決的辦法。上學期我也組織參加了很多小課題的研討活動。例如:如何創(chuàng)設班級主題墻;幼兒園自然角的建設研討;提高園訊通的有效性的研討;研究一日生活中等待時間的有效利用;充分發(fā)揮自制玩教具在提高教學質量上的作用等等。

每周五的教師例會上有十分鐘的主題論壇活動。每學期一個主題,每周一名主講人,結合本學期的教研主題,談思想,談做法,談經驗,談教訓,暢所欲言。上學期是以“區(qū)域活動材料的投放與組織策略的研究”為主題,開學前我們先組織全員培訓,每周安排一名教師主講,談自己學習的體會,談自己對區(qū)域活動的理解,談本班的具體做法。本學期大家談的主題是“如何促進幼兒的個性化發(fā)展”,要求教師采用教育案例的形式,講述自己真實的教育故事。

一系列有效教研活動的開展,不僅營造了園本教研文化氛圍,從而也促進了經驗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的轉變。

(一)加強年輕教師培養(yǎng),提升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

這幾年,我園陸續(xù)聘用了十幾名年輕教師。她們剛剛幼師畢業(yè),缺少實踐經驗,但她們有活力,敢創(chuàng)新,因此這幾年培養(yǎng)年輕教師就成為我園的又一研究課題。

幾年來,我園不斷完善青藍幫教方案,努力探索適合本園的培養(yǎng)模式,充分發(fā)揮指導教師的帶動作用,為年輕教師搭建展示平臺。加強管理,大膽啟用,為她們的快速成長推波助瀾。朱海悅老師和王婷婷老師在全國自制玩教具評比中分獲一等獎和三等獎。

(二)加強骨干教師培養(yǎng),提升骨干教師的影響力

幾年前,面對本園少名師,缺骨干的現狀,我們提出“加強骨干教師培養(yǎng),打造我區(qū)幼教名師”的口號。我們選擇最具發(fā)展?jié)撡|的六名教師擔任教研組長。首先,為她們創(chuàng)造更多的外出培訓學習的機會,開闊視野。其次為她們搭建更多的展示平臺,強化練兵,體驗成功。在教學資源的配備上也給予適當傾斜,為他們優(yōu)先配備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等教學設備。目前這六名組長已成為我園的業(yè)務骨干,有兩名市級骨干教師。去年有四名教研組長在全國比賽中獲得一、二、三等獎。其中有兩名教師在省幼兒教師綜合素質大賽中分獲一、二等獎。今年有兩名組長在全市觀摩活動中作觀摩課(全市共11節(jié)觀摩課)。

作為園長,為了加強教研管理,推進有效教研,我一直努力做到四個堅持。

我們常說,管理也是一種服務,管理者應樹立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服務的理念。不僅要做好教師的后勤部長,還要成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引領者、護航者。切實為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服務,為教師搭建幸福的職業(yè)生活。

由于缺少系統的幼教專業(yè)學習,我始終把教師當成我的老師。發(fā)現問題我會和她們請教,和她們探討。幾年來,從教師身上我學到了很多幼教專業(yè)知識。

我一直堅持參加園里和教研組組織的教研活動。上學期共參加了五十多次集體備課,聽課評課和專題研討等教研活動。

對于幼兒園的管理者來說,只有走進教學一線,走進教師的教學生活,走進孩子的一日生活,才能走進教研管理,從而走出有效的教研管理之路。

總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珍視傳統,立足實際,汲取在座兄弟學校的教育思想精華,追求適宜幼兒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教育,開展有效教研,打造精品幼教。發(fā)言不妥之處懇請大家批評指正。

教研室發(fā)言 教研交流發(fā)言篇四

教研組是落實學校教學工作計劃、開展教學研究、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基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有力于調動組內老師參與教研組活動的積極性,更有利于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在新的學期,我們高年級語文教研組準備從以下幾方面來扎實開展教研活動。

常聽有的老師這樣說:“搞教研,我哪里有時間,新課都教不完呢?”還有的老師說:“我們這些教書匠能研出名堂來,還要那些專家干嘛?”其實,這些教師是為了教研而教研,把教研當作展示的窗口,當作作秀的手段,平時沒有認真發(fā)現現實教育中的問題,而是熱衷于搞大課題。我們現在提倡“問題教研”。加深老師們對教研的正確認識,理解教研是要發(fā)揮我們的群體智慧,去研究我們所面對的共同問題,在交流中產生更多解決問題的策略,而并非空洞地、不著邊際的談一些大理論、大框架。同時提倡“務實教研”,使老師們認識到我們一線教師的“教研”,應該是一種“草根”式的教研,是要“研以致用”,而并非要研究出多么高深的理論成果,根本不需要走過場,哪怕大家在平時的閑談中也可以進行教研。

教研是在一定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如果缺少先進理念的引領,就可能導致低水平的重復,甚至平庸化。所以,除了鼓勵教師多讀書之外,組長可采用以下兩種較實際的引領方式:一是從著名刊物或互聯網上收集專家、名師的教學課例、教育思想和錄像資料,和組內教師共同學習,這樣雖沒法當面得到專家指導,但也不失為獲得專業(yè)支持的一種好方法。二是邀請本地區(qū)的“名師”指導語文組的工作,如聽課評課,指導課題研究等等。

新課程理念提倡合作,不僅是指學生的學習方式,還應是教師的教研方式。發(fā)揮團隊精神,發(fā)揮每個教師的特長,互相取長補短,群策群力,增強教師之間的合作關系,使每個教師的個人優(yōu)勢被整合為集體的智慧。

具體做法是這樣的:教研組每人主備一至兩個單元,就這個單元的內容進行細致、深入地備課。每周教研組活動時,按單元由負責主備的老師先講解自己所備單元的整體思考和每課的重難點、教學設計以及教具準備等,其他老師邊聽邊做詳細的記錄,然后全組老師共同商議,制定出一份比較完善的教案。接下來就是個性修改,每位老師根據個人教學風格及本班學情,對集體備課教案進行再創(chuàng)造,使之成為一份適合個人特色和本班教學的個性化的教案。最后,在集中教研組集體智慧與使用本人個性化教學策略后,效果如何,要及時反思,做好后記,交流總結得失。

我覺得讓每位老師集中精力備好一至兩個單元的課,提高了每位老師的備課質量,也減輕了老師的負擔,節(jié)省了時間,讓每位老師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了教研組“群研智慧”,做到了資源共享。

授課、說課、聽課、評課是學校教研的常規(guī)工作,也是學校的日常教研工作。但是很多時候我們聽完一節(jié)課,教研往往只停留在淺層次的上課、聽課、評課、經驗總結方面,始終是“就課論課”的形式,而沒有指向教學實踐中的具體問題,每一次的教研也沒有一個明確的主題,這樣的教研猶如缺乏靈魂的軀殼,顯得蒼白無力。我們的集體評課要求以一個個鮮活的課堂教學范例為載體,通過對課例的點評和分析,共同提煉出老師們平日教學中的問題和困惑,再合作設計突破的方案并從教學實踐中得到驗證,從而提升教研質量。

具體做法是這樣的:我們高語組每學期召開一至兩次的校級教學研討活動,可以與課例大教研活動合并,為老師們集體評課提供了平臺。然后組織由下至上的集體評課,即先由各教研組交流評議,再以宣講或“沙龍”等形式組織全體語文老師集中評課,為老師們集體評課創(chuàng)設對話、民主的研討氛圍。

另外,在集體評課的過程中,要求人人參與,都要發(fā)表自己對本節(jié)課的看法。相信集體評課定能聚合老師們的視野,提出并解決了共同關注的教學問題,幫助老師找到了教學研究的方向。有人說:“教師之間的廣泛交流是提高教學能力最有效的方式”。老師們在具有濃厚研究氛圍的集體討論中時常迸發(fā)出教學靈感,還有的從交流中受到啟發(fā),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就加快了老師教研能力提升的速度。另外,每一次集體評課就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溝通、分享,會促使老師們用開放的心態(tài)彼此發(fā)現、彼此欣賞、彼此接納,促進了教師間的團結。

間周進行一次專題討論,組長安排本組教師輪流做中心發(fā)言人,中心發(fā)言人要提前設計好本次教研活動的主題,要求主題有針對性,能夠解決教學的實際問題。大小話題不限,必須是值得探討的,否則失去意義。

首先由中心發(fā)言人把自己的問題及對問題的想法向大家說明,然后大家輪流發(fā)表自己對這一問題的想法,最后形成具體有效的教學思想,這是集體智慧的展現。并且由中心發(fā)言人記錄,最后整理成文作為教學成果展現。

相互聽課,評課,交流教案、教學經驗,專題研討,這些應是教研活動中的一些常規(guī)做法,通過聽課,相互提高,通過評課,取長補短;通過交流,探索創(chuàng)新。在教研活動中,我們要經常性地組織這樣的活動,提高競爭意識,培養(yǎng)事業(yè)心和責任感,特別是向一些“名師“學習,可以啟發(fā)我們探索教育發(fā)展的路子。追求創(chuàng)新的方向,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由表及里,引發(fā)我們內心深處的科研興趣。

教研室發(fā)言 教研交流發(fā)言篇五

為了解語文教學質量,發(fā)現、分析并逐步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明確、調整今后的教學方向,使本校語文教學質量能穩(wěn)步提高,現對相關的低段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和成功之處分析如下:

1、注重基礎

各年級的語文試卷面向全體學生,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考查,分析各題目,題型基本出自于課本或練習類型,著重檢測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

例如:低年級重視漢語拼音拼讀、漢字書寫、組詞、詞組搭配等方面的檢測,中年級在一二年級的基礎上加重了句子、閱讀方面的題量。

2、加強了閱讀和習作能力的訓練。

試卷中閱讀和習作始終占據主要地位,占分率分別為30%。閱讀題目一般分課內和課外兩種類型,課內閱讀以課文內容填空為主,僅以考查學生積累文中優(yōu)美詞句的情況。課外閱讀提供短文。習作題目一般分為兩種類型:低段采用看圖作文的方式,檢測學生對圖意的把握、表達語句的完整性;中段采用提示作文的方式,幾句話引導學生確定題材,明確要求,檢測學生敘事、狀物、寫人等能力。

3、靈活型較強。

從各個年級的試卷分析,本次考試重視學生在平時語言方面的積累,學生必須既要全面掌握所學知識又要做到靈活運用。試卷是全、新、活。

基礎知識教學比較扎實。一是注重生字生詞的正確書寫和辨析。二是注重平時對各種題型的訓練。三是注重背誦積累方面的訓練。

1、大多數教師重視了基礎知識的訓練,但閱讀、作文仍存在許多問題。學生的閱讀能力較差,語言積累不豐富。可能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界限劃分不明。老師包辦的可能過多,學生失去了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另外,教師師對教材的重點課文沒有帶領學生細心的品味和咀嚼,導致學生學生相應的語言訓練丟失了。

2、作文題,從學生作文來看,以寫事的居多,能寫出使自己感動的某件事。但能寫出自己在某個場景中的感動,或面對某種景色所受的感動非常少,可見學生思路還不夠開闊。事情敘述還清楚,但能寫出自己的感受的不多。對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學生還未真正掌握。

1、要繼續(xù)重視識字和積累

本次考試中,識字和積累部分得分率最高,說明學生掌握得最好。因此必須繼續(xù)重視識字和積累,注重“雙基”的訓練,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2、進一步關注學生學習習慣和能力的培養(yǎng):朗讀,寫字,說話。

3、要立足于課堂培養(yǎng)閱讀能力。

閱讀部分歷來失分嚴重,本次考試也不例外。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必須立足課堂,立足課本。精讀課的教學,老師要根據教材特點指點學習方法;略讀課的教學,老師要更放手,讓學生運用精讀課學到的方法自主學習。要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閱讀能力。

4、作文寫作能力的提高。

教學要在文從字順上下功夫,即要按一定的順序寫,圍繞一個意思寫,句子沒有明顯的毛病。重點還是要能表達自己的感受。注意加強學生的課內、課外閱讀相結合,要求學生多讀書,提高自學能力及習作水平。

5、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是課堂上要引導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思維狀態(tài),二是課外學生能主動讀書、主動積累,完成作業(yè)和擴展學習。

6、注重方法的指導

在今后的閱讀教學中,要注重讀、悟、用、說、寫等方法的指導,要重視學生范文語言的吸收和內化,逐步形成能力,使學生逐步具備舉一反三的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

7、縮短差距

加強本組集體備課的力度,把每次集體備課真正落到實處,努力縮短班級之間的差距。

8、加強培優(yōu)補差工作

反思是為了發(fā)現問題、找出問題以便更好的超越自己,“人心齊,泰山移”,我們相信在本學期有限的時間里,我們的成績將會有更大的飛躍。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2026336.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