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峰游記(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6-06 14:38:08
龜峰游記(3篇)
時間:2023-06-06 14:38:08     小編:admin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龜峰游記篇一

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媽媽去了江西省弋陽縣游玩,去了那里5a級景區(qū)—龜峰。

在經(jīng)過十個小時的漫長的旅行中,到了弋陽就直接找賓館睡了,為第二天的旅程積存力量。

第二天一早,我們吃過早飯,就和其他幾位隨行的幾位叔叔阿姨趕到龜峰,一進大門,就走在一條山陰道上,清鮮的山風從山谷里迎面撲來,使人覺得神清氣爽,全然沒有夏日的酷熱,走在這條山路上,心情也不由自主的放松下來,路旁的小鳥成了龜峰最有力的代言人,一路的在歡迎我們;知了成了樂團伴奏,發(fā)出清脆的鳴叫,以示友好;陽光在山林中不時的露出頭,與我們玩捉迷藏。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每一個人都綻放出最燦爛的笑容。

但是,好景不長,我們在爬山的時候,由于山區(qū)的陡峭,再加上那里的空氣異常濕熱,我們的衣服都濕透了,每一個人的臉上都閃爍著晶瑩透亮的汗水,汗珠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在臉上肆意的流淌,感覺十分難受。

走完棧道,我們開始爬駱駝峰,這樣就能看見龜峰的大部分景色,但是我們遲疑了一會兒,再開始爬,為什么呢?因為這條“路”,它類似于攀巖,是讓你手腳并用爬上去的,而且,只要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摔下來。還好我們一行人全部上來了,我看到了仿佛在仰望朋友的“單龜仰望”、看到了威風凜凜的獅子峰、看到了靜坐的老人峰......我不經(jīng)贊嘆中國的大好風光。

龜峰游記篇二

龜峰塔位于東江邊的龜峰山上。傳說神仙因同情終年為水所害的河源人,萌發(fā)了惻隱之心,在新豐江與東江匯合的地方放了一只大水龜,讓它變成一個山包,然后建一座塔以鎮(zhèn)水妖。故此山稱為龜峰山,塔名曰龜峰塔。建于南宋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是廣東省公歷年份可考的南宋早期樓閣式磚塔。

傳說從前河源人民年年為水患所害,苦不堪言。神仙云游于此,看到民不聊生,萌發(fā)了惻隱之心,遂在新豐江與東江的匯合處投下巨龜,化為龜峰山,上置龜峰塔,以鎮(zhèn)水妖。至此人民安居樂業(yè),歲歲平安。

龜峰塔始建于南宋紹興二年(公元一一三二年),屬佛塔,歷來被列為“河源八景”之首,又享有“東江第一塔”美譽,為廣東省首批公布重點保護文物之一。龜峰塔平面為六角形,第一層外邊長為四點八米,內(nèi)邊長為一點六米,墻體厚為三點三米,通高四十二點六米。塔正門向東,塔外觀為七層,內(nèi)為十四層,一明一暗,有如竹子,節(jié)節(jié)上升,層層收分。各層設(shè)有杉木樓板加鋪方磚,其中暗層有穿墻上下兩個門,四個佛龕。明層有一門上通另一層平臺和五個門孔通外邊平座欄桿,沿階梯盤旋而上,可達頂層。平塔屬青磚結(jié)構(gòu),平座和出檐均用隔層狗牙磚疊墊出挑,出檐較其它塔寬厚。平座設(shè)有木欄桿,每層六角均有角柱,柱間飾橫架欄額相連,為典型宋代仿木樓閣式磚塔。每層塔檐現(xiàn)改用灰色琉璃瓦,施瓦當?shù)嗡橇合聭覓煦~鐘。龜峰塔經(jīng)八百五十七年的風雨侵蝕,原塔頂已失,臺基被堆積塵土埋沒,塔檐與平座崩塌,瓦面無存,塔內(nèi)各層原有木樓板亦已毀壞殆盡。

龜峰塔外觀為七層,內(nèi)為十四層,屬磚仿樓閣式塔。塔呈六角型,底邊長為5米,內(nèi)空心,塔底壁厚為3米,有穿壁磚級直上各層樓板,繞塔外平層座逐級可登上頂層。修復前,塔頂已毀,殘高為32米。龜峰塔修復前,塔身基本完好,未見有傾斜與裂縫。原塔為黃泥砂漿砌結(jié),磚有青、紅兩種,尺寸不一,規(guī)格有30余種。塔頂臺基已被堆積土埋沒,東北角有兩棵大葉飛榕。 從首層塔身梁枋洞孔分析和塔基挖掘考證,原應(yīng)有副階存在,即首層六角均有3米左右的木梁斗拱瓦面。塔身每層遞減,各層均有菱角牙磚疊澀挑出的檐口與平座,因年久失修,修復前的塔檐與平座,已有不少崩塌脫落,特別是二層東南角尤為嚴重。各層瓦面無存并遍生雜草飛榕,塔身內(nèi)腔原有的木樓板,亦已毀盡無存。

民間流傳有“龍川塔無影,河源塔無頂”的傳說。其實,龜峰塔原是有頂?shù)模湟唬汉釉此o頂只不過是一百多年來的事。因為《河源縣志》記載:“咸豐二年壬子(公元1852年)龜峰塔崩第一級”。這里所指的第一級,其實就是塔頂。估計塔頂從此后就未有復原,現(xiàn)塔頂所堆積的較少青磚,可能是后來臨時用大鐵鍋封頂時而砌的。其二:修復前塔身內(nèi)腔第六層保存有一條40×40厘米的硬質(zhì)托梁,這是龜峰塔原有塔頂?shù)膶嵨镆罁?jù),現(xiàn)在恢復塔頂也照原用這條托梁。其三:據(jù)專家考證,凡宋代磚砌的密檐式樓閣塔都是有頂?shù)摹?/p>

一九八九年河源建市后,在省有關(guān)部門的支持下,龜峰塔獲立項修復。修復工程嚴格遵守“修舊復舊”,“不改變文物原貌”的原則。該塔在民間有“河源塔無頂”的傳說,但據(jù)有關(guān)專家考證,龜峰塔原有塔頂,只是因為“咸豐二年壬子,龜峰塔崩第一級”(見《河源縣志》)所造成的。縣志所記的“崩第一級”即是原來的塔頂。且修復前在塔腔第六層發(fā)現(xiàn)的一條大橫梁,就是建塔時用來承托塔頂?shù)膶嵨镆娮C。從首層塔身外面的梁枋洞孔分析和塔基周圍出土的柱礎(chǔ)石可以證實,該塔原有副階存在,即首層六角伸出四米木梁塔檐,俗稱“塔裙”,這次按宋式復原。在維修復原過程中,先后發(fā)現(xiàn)幾塊紀年磚。其中一塊上刻“紹興二年壬子十一月二十九日磚”;另一塊上刻“萬歷三十年修”。這兩塊銘文磚不但解開了該塔始建實際年代的千古之謎,而且還證實了明代萬歷年間重修過一次的史實。修復后的龜峰塔更顯得莊嚴雄偉,瑰麗拔秀。登上該塔憑欄四眺,新老市區(qū)一覽無遺?,F(xiàn)已開放為旅游區(qū),吸引著大量中外游客。

鑒于龜峰塔歷史悠久,塔式典型,為東江著名古跡,有較好的歷史、藝術(shù)和科學價值。重修龜峰塔對保護文物和發(fā)揮古塔的旅游參觀作用,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都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作用。1962年7月廣東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20xx年05月25日,龜峰塔作為宋代古建筑,被國務(wù)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龜峰游記篇三

地處贛東北,信江中游的弋陽,是人民英雄方志敏和南宋愛國詩人謝疊山的故鄉(xiāng)。弋陽不但人杰,而且地靈山水美。這里的人文和自然景觀眾多,有人民英雄方志敏和南宋愛國詩人謝疊山的故居和紀念館;有江南四大古書院之一的疊山書院;有遍布全縣的古戲臺;有中華第一佛洞喃巖寺;有舉世無雙的天然臥佛;有規(guī)模宏大的寺廟北山寺;有丹霞標本之美譽的龜峰。龜峰的景物很特別,她形象逼真,峰石千姿百態(tài)。整個景區(qū)酷似一只碩大無比的不老神龜。她集自然精華,納人文風采,是一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和國家森林公園。

龜峰的知名度不如龍虎山、三清山和武夷山高。也許是開發(fā)的晚,抑或宣傳不夠的原因造成的。我未游覽龜峰之前,老實說我是不知道弋陽有這么一處奇特、美麗、迷人的風景名勝的。游了之后,才知道龜峰奇特、美麗、迷人之處比龍虎山、三清山和武夷山有過之而不及。

在外甥女的鼓動和陪同下,我懷著半信半疑的心情去了。從江西有色金屬冶煉總廠驅(qū)車,二十分鐘車程就到了龜峰。下的車來,我立刻被眼前風景所吸引。這里的風景與別處的風景確實不同,不但美麗、迷人,而且非常奇特。奇特在山、石和由山、石、湖等地形所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上。這些山、石都是由丹霞地貌造成的。一座座丹霞山,一塊塊丹霞石,像一只只大小不一,神態(tài)各異的龜。有的如靜靜臥在草叢的龜;有的如正在爬行的龜;有的如伸長脖子覓食的龜;有的如腦袋探出水面的龜……由于幾千萬年前巖漿噴發(fā)時造成和長期經(jīng)風雨侵蝕在表層留下的溝溝坎坎,好似龜殼上的花紋,更增加了這些山、石如龜?shù)纳袼?。整個景區(qū)猶如龜?shù)氖澜纾屓朔Q奇、叫絕,使人好奇、一睹為快。

幾十平方公里的景區(qū)很大,游覽的線路有多條。我們沿著左面的線路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口大湖,水平如鏡。山、石、樹、橋、亭、人倒映在碧綠的湖水中,構(gòu)成了一幅美麗的山水圖畫。走在湖上的三孔橋上,頓時給我一種如入仙境的感覺。過了橋,行走二三十米,便是一窟長長的山洞,穿山而過。洞不但長,而且闊。兩旁置有石凳石桌,供人歇息、娛樂之用。洞內(nèi)沒有照明設(shè)施,光線不暗也不明。洞外的氣溫忽高忽低,洞內(nèi)沒有空調(diào)設(shè)施,氣溫不熱也不冷,好一處洞天福地。

走出長長的山洞,展現(xiàn)在眼前的是一口長形的湖,一波碧水中水鳥、游魚嬉戲。湖面上建有亭、榭、廊供游人游玩、休息。再往左走,穿過一片樹林,跨過一道山梁,就進入到神奇的四聲谷。四聲谷周圍高山聳立,峭壁遍布,藤蘿倒掛。整個山谷好似一只碩大的木桶。站在任何一處,只要叫一聲,立刻就有接連四聲回音。叫聲越大回音越大,叫聲越小回音越小。回音是聲波碰到阻礙物后,聲波返回而產(chǎn)生的一種物理現(xiàn)象。一聲回音很多見,四聲回音就很罕見了。龜峰的回音有四聲,且聲音略帶顫音而清亮。

我們不滿足于對四聲谷中風景的游賞,又局限于一個下午的時間太短,不能從容地游覽整個景區(qū),只好登高遠望,想用少的時間把眾多的龜峰美景盡收眼底。于是,沿著茂林修竹之中的一條蜿蜒曲折的石板小路往一座山上爬。越往上爬,坡越陡,路越仄,氣越喘,心越興奮和激動起來。經(jīng)過半小時的努力,勝利登上了一座山的頂峰。立刻有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受和氣概。極目遠眺,藍天之下,群山連綿,山色如黛。收眼近看,山石如龜,松挺巖崖,古木參天,翠竹峭拔,山花爛漫,幽澗清流,鳥鳴其間,好一派人間仙境。怪不得電視連續(xù)劇《西游記》中的許多場景,都是從這里取景的,原來是有她的特別之處。

游目騁懷,讓我陶醉在這奇特、美麗、迷人的山水之中,瞬間忘記了榮辱得失,悲苦煩惱。我多么想永遠就陶醉在這山水之中多好哇!可春天日短,太陽很快落進了西邊的群山,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我們不得不趕快下山。一路上峰回路轉(zhuǎn),我們穿山洞,過石縫,蹬石梯,跨溪流。一路上美景不斷,讓我目不暇接,叫我無不感嘆和感謝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奇力量,造就出這一方奇特、美麗、迷人的人間仙境來。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089089.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