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談禮貌議論文篇一
1、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的品讀,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用語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更加美好。
2、教育學生從小學會以禮待人,養(yǎng)成使用禮貌用語的習慣。
3、初步認識說理文章的結構方式,寫作方法。
4、理解文中的古訓、俗語,積累關于禮貌的名言警句,嘗試自己寫名言。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的品讀,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用語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更加美好。
2、教育學生從小學會以禮待人,養(yǎng)成使用禮貌用語的習慣。
3、初步認識說理文章的結構方式,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字入手,營造學習氣氛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9課《談禮貌》
2、指名讀題。
3、誰為用“談”字組詞:“談話”、“談論”“閑談”
4、今天,我們在課堂上就要談課文,你可以與老師談,與同桌談,與大家談。談出你的觀點,談出你的精彩,行嗎?
二、學習第一小節(jié),理解古訓明觀點。
1、現(xiàn)在我們就來看看古人是如何談論禮貌的?
2、自讀第一小節(jié),找出古人談論禮貌的觀點。(指名讀。出示“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師:誰來說說“君子、失色、失口”的意思。
(“君子”是有道德的人,“失色”是態(tài)度粗暴,“失口”是出言不遜。)
師:說得對,請你告訴大家,你是怎么想出來的?
師:你真聰明,聯(lián)系上下文自己弄懂這幾個詞的意思,值得我們學習。這是理解詞句的一個最常用的方法。
3、誰來用課文中的語言說說這句古訓的意思。
(實際上,這句古訓就是要求我們?——講禮貌。)
4、齊讀古訓。
5、所以說:禮貌待人,使用禮貌用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
板書:禮貌待人
優(yōu)良傳統(tǒng)
三、精讀第2—4小節(jié),領悟禮貌待人的好處。
(一)自讀課文,整體入手
1、瀏覽課文2—4小節(jié),看看作者用了哪幾個事例來談禮貌?
2、自讀交流。??? 問路? 乘車? 理發(fā)
板書:
問路(歷史)
乘車(身邊)
理發(fā)(名人)
(二)精讀故事,感悟禮貌
1、故事一
(1)課文用3個小故事來說明講禮貌的好處,我們先來談談第一個故事。
(2)誰來讀讀描寫牛皋問路的語句。
(3)指名讀
(4)在你眼前出現(xiàn)的是怎樣的牛皋?你從哪里體會到?(動作、神態(tài)??? 抓住關鍵詞語來談)
(5)如果你是那位老者,你會怎樣想?怎樣做?
(6)引讀:大家的感受與老者一樣,所以老人……
(7)演一演,再現(xiàn)當時的情景。
(8)那么,我們的民族英雄岳飛是如何做的呢?指名讀
(9)岳飛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談談理由。(相機指導朗讀)引讀:所以老人……
(10)表演:指名三人演,注意人物的動作、神情
(11)在老人面前,牛皋、岳飛得到了不同的待遇,正如俗話說的:“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
(12)(簡要說說語意。)
(13)小結,課文的說理方式。
(文章先講故事,再說道理。故事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來寫)
2、舉一反三(自讀自悟故事二、三)
(1)快速瀏覽課文的3、4小節(jié),看看它們的寫法是不是和第一個故事一樣?
(2)合作自讀故事二、三。
a、選擇一個故事和同桌或四人小組談論談論: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文中人物講禮貌的?故事要說明的是什么道理?可以一個說故事,一個講道理。
b、完在上述任務后,你們覺得不過癮的話可以演一演。
(3)交流
△故事二
a、在這個故事中你從哪里體會到人物講禮貌的?(同桌一個說一個補充)
b、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正因為二位禮貌待人,使用了禮貌語言,所以……,可見……。)(課件出示:禮貌待人可以在人與人之間架起一座理解的橋梁,減少相互間的矛盾。)
c、分角色讀一讀。
d、設想一下,如果二人都不講禮貌那么情景會怎樣?哪兩位同學來即興表演一下。
(你們合作的真精彩,希望同學們接下來也能談出你們的精彩,好嗎?)
△故事三
a、誰來講一講下一個故事?(指名讀)
b、朱師傅為何深感不安?
c、周總理是如何做的?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說說理由。
d、朱師傅從原來的深感不安到深受感動,你從這個故事中又明白了什么?能用自己的話來講嗎?
e、引讀:可見……(課件出示:文雅、和氣、寬容的語言,不但溝通了人們的心靈,而且反映出一個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養(yǎng)。)
四、回歸中心,明白道理
(三個小故事在我們合作談論中學完了。他們都是講一個故事說明一個道理。那么整篇文章要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文的最后一個小節(jié)。)
1、齊讀第5小節(jié)
2、其實作者就是要我們做到(出示:“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這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才會更和諧,社會才會更加美好。
板書:和諧? 美好
五、自創(chuàng)名言,升華主題
1、除了書上這些古訓、俗語外,古今中外還有許多人對禮貌有著經(jīng)典的談論,他們的精妙的語言成了名言,相信大家收集了不少,誰來交流一下?
2、談論到現(xiàn)在,你肯定對禮貌有著很深的感悟,你心中肯定也有精妙的一句話,請你寫出來,讓它成為你的名言。
3、寫名言交流。
六、總結寫法
1、依據(jù)板書,小結整篇文章的寫作方式。
(三個故事,先是講故事,后說道理;整篇文章總說道理,故事舉例,最后再強調(diào)講禮貌的重要性,這就是“總分總”的寫作方法。)
七、作業(yè)
在我們身邊肯定有不少講禮貌的故事,希本周五我們就來舉行一個“講禮貌好處多”的主題隊會,請大家在會上交流交流身邊的講禮貌故事,在班中形成一股講禮貌的風氣。我希望到時能成為你們的嘉賓。
【板書設計】
19? 談禮貌
禮貌待人???????? 問路(歷史)
乘車(身邊)???????? 和諧、美好
優(yōu)良傳統(tǒng)???????? 理發(fā)(名人)
總??????????????? 分???????????????? 總
附: 課件內(nèi)容
1、“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2、禮貌待人,使用禮貌用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
3、牛皋:他在馬上吼道:“呔,老頭兒!爺問你,小校場往哪去?”
岳飛:先離鐙下馬,然后上前施禮:“請問老丈,方才可曾見一個騎黑馬的?他往哪條路上去了?”
4、“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
5、故事二:正因為二位禮貌待人,使用了禮貌語言,所以……,可見……。
禮貌待人可以在人與人之間架起一座理解的橋梁,減少相互間的矛盾。
6、故事三:朱師傅深感不安——深受感動
文雅、和氣、寬容的語言,不但溝通了人們的心靈,而且反映出一個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養(yǎng)。
7、名言:
尊敬別人就是尊敬自己。
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三月寒。
禮貌是博愛的花朵。
禮貌是人生習慣的第一件大事。
禮貌周全不花錢,卻比什么都值錢。
講禮貌不會失去什么,卻能得到一切。
真正的禮貌就是克已,就是千方百計地
使周圍的人都像自己一樣平心靜氣。
談禮貌議論文篇二
19 談禮貌(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能禮待人,使用禮貌習慣。
2、體會作者是如何寫好三件事說明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好處。
3、初步感知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是如何寫好三件事說明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好處。
個性化處理教材:
從“寫”的角度學習課文,體會如何寫好事情,初步感知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法,讀寫結合,學寫一件事,注意表達方法 。
教學時間:2007、5、24上午第3節(jié)。
教學過程:
一、讀一讀、背一背
有關“禮貌”的名言
二、復習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文的開頭作者由古訓引出話題,即提出論點。齊讀§1。
2、課文的結尾總結全文,即總結論點,照應開篇,點明中心。齊讀§5。
3、課文的中間部分列舉了三個典型事例來論證自己的論點,說明了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好處。這三個事例,既有(古人),又有(今人),既有(大人),
又有(小孩),既有(普通人)又有(偉人),富有代表性;同時,所舉事例又緊緊圍繞“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這一中心,注意從不同側面說明問題,當(自己有求于人時),(無意中做了對不起別人的事時),(別人無意中傷害自己時)應該怎么說怎么做。課文從不同角度為我們?nèi)绾味Y貌待人提供了范例。
3、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重點來學習作者是如何寫好這三件事,從而說明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好處。
三、學習課文
1、自由地讀一讀課文中的三個事例。
2、學習第1個事例。
(1)分角色朗讀。
(2)默讀,思考:作者如何寫好第一個事例的?
(課文列舉了正反兩個事例,形成鮮明的對比,不同的表現(xiàn)導致相反的結果,可見禮貌的重要。對牛皋、岳飛的語言、動作進行了具體的描寫,分別表現(xiàn)了牛皋的傲慢無禮、語言粗俗,岳飛的誠懇、彬彬有禮。)
(3)圈劃出描寫人物語言、動作的重點詞,體會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好處。
(4)理解“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的意思。
3、學習第2個事例
(1)自由地讀一讀。
(2)思考:作者如何寫好這個事例的?
(3)圈劃出描寫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的重點詞,體會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好處。
4、學習第3個事例
(1)默讀、思考:作者如何寫好這個事例的?
(2)指名讀周總理的話,圈劃出重點詞,體會周總理是如何待人的。
5、默讀這三個事例,體會這三個事例在結構上有什么相似之處。
(1)都是先講事例,然后進行說理,這樣更好地說明禮貌待人的好處。
(2)這三段的最后說理能否調(diào)換?為什么?
6、總結
這三個事例的選取非常合適,具有很強的說服力,而且每個事例又和隨后的議論相應,有助于作者借助它們說明自己的觀點。因此,我們在寫說理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選取合適的事例,并進行恰當?shù)恼f理,從而很好地論證了自己的觀點。
四、讀寫結合
課堂小練筆
選擇一個能說明禮貌待人好處的事例,先說一說,再寫下來。寫的時候要注意對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的描寫,要緊密結合事例進行恰當?shù)恼f理。
(1)? 生寫。
(2)? 交流、評議。
五、總結課文。
中國是禮儀之邦,《三字經(jīng)》中講到:“親師友,習禮儀,香九齡,能溫席。”希望同學們從小學會禮貌待人、養(yǎng)成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讓我們的校園、我們的家庭、我們的社會到處盛開著文明之花、禮儀之花。同時,也希望你們學了這一課,能從中悟出議論文的寫作方法。
六、課外作業(yè)
上網(wǎng)點擊
你想知道更多有關“禮貌”的故事、諺語、格言嗎?請點擊關鍵詞:講禮貌
課外閱讀
讀一讀我們以前學過的課文《說勤奮》,再次感悟一下議論文的寫作特點,試著寫一篇小小的議論文,如:《談誠信》等。
板書:
19、談禮貌
話題: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 傳統(tǒng)
1、牛皋和岳飛問路??????????????? 神態(tài)
例證? 2、一個小學生向女青年道歉??????? 動作
3、周總理理發(fā)的事??????????????? 語言
(事例?? +?? 說理)
(具體)??? (恰當)
結論:學會禮貌待人,恰當?shù)厥褂枚Y貌語言???
更加和諧??? 更加美好
談禮貌議論文篇三
寫作角度
1、禮貌應以真誠為基石,不能虛情假意。
2、禮貌善待別人,同時贏得別人尊重。
3、禮貌是自我克制的表現(xiàn)。
4、禮貌的巨大力量高于金錢與暴力。
5、禮貌須逐漸訓練。
6、禮貌有助于社會空氣的凈化。
7、禮貌反映著一個的教養(yǎng)和文明程度。
8、有理還要有禮。
名言
1、敬人者,人恒敬之;愛人者,人恒愛之?!献?/p>
2、將不可驕,驕則失禮,失禮則人離,人離則眾叛?!T葛亮
3、禮貌是有教養(yǎng)的人的第二個太陽?!绽死?/p>
4、禮貌經(jīng)??梢蕴娲罡哔F的情感。——梅里美
5、禮貌像只氣墊,里面什么也沒有,卻能奇妙地減少顛簸?!s翰遜
6、沒有禮貌的人,就像沒有窗戶的房屋?!S吾爾族諺語
7、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抖Y記》
8、博學于文,約之以禮?!鬃?/p>
9、國尚禮則國昌,家尚禮則家大,身有禮則身修,心有禮則心泰?!?顏 元
10、彬彬有禮的風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現(xiàn)?!?愛迪生
11、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地養(yǎng)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英.洛克
12、懷著善意的人,是不難于表達他對人的禮貌的?!?盧梭
13、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孟德斯
14、禮貌周全不花錢,卻比什么都值錢。——西班牙.塞萬提斯
15、有兩種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禮貌。——德.歌德
16、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禮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學識都重要?!? 赫爾岑
17、人無禮不立,事無禮不成,國無禮不寧?!髑?/p>
18、禮,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左丘明
19、美德是塊寶石?!?約翰·洛克
20、有禮貌不一定顯得有智慧,無禮貌卻常常顯得很愚蠢?!?蘭道
事例
微笑的力量
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說:“微笑是一種奇怪的電波,它會使別人在不 知不覺中同意你?!痹谝淮问⒋蟮难鐣?,一個平是對卡耐基很有意見的商人在背地里大肆 抨擊卡耐基,當卡耐基站在人叢中聽他高談闊論時,他還不知道,這使得宴會主人尷尬,而卡耐基卻安祥地站著,臉上掛著微笑,等到那抨擊他的人發(fā)現(xiàn)他時,感到非常難堪,正想從 人叢中鉆出去??突哪樕先匀欢阎θ?,走上前去親熱地跟他握手,好象完全沒聽見他 說自己壞話似的。后來此人成了卡耐基的好朋友。
楊時程門立雪
楊時40歲時事業(yè)有一定成就,但還是好學不倦,與一起拜程頤 為師深造。一日楊時和游酢去老師求教,見程頤閉著眼睛睡著了,便恭恭敬敬地站在門外等 候。程頤一覺醒來,見楊時和游酢滿身披雪侍立著,忙招呼進屋。此時,地上的積雪已一 尺多深。
社交聚談九忌
社交場合,朋友聚首暢談,是人生的快樂,但有些“忌諱”請注意 :話題太高,曲高則和寡;矯揉造作,過分咬文嚼字,易被誤解為賣弄;格調(diào)低下,無所裨 益;口頭禪,要避免;自我中吹噓,索然無味;喋喋不休,惹人厭煩;談掃興事,不如忘卻 ,尋求愉悅和舒坦;尖酸刻薄,令人敬而遠之;言人之短,會失去朋友。
微笑的力量
心理學家亞德洛,一次在美國中部一所大學演講,那些學生本來存心 想跟他過不去,但看到他臉上的笑容時,心里便產(chǎn)生了好感。等到他演講完畢,全場響起熱 烈的掌聲。一個學生塞給人他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亞德洛先生,你的微笑把我們征服了 ?!?/p>
禮貌訓練學校
日本興辦了一種新的學?!Y貌訓練學校許多公司把他們的新雇 員,尤其是年輕女職員派到禮貌訓練學校學習如何對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敬語,如何接受名 片,以及保持優(yōu)雅的坐姿,還教導如何禮貌歡送客人。擔任這些禮貌課程是教師是日本航空 公司的53退役空中小姐。
陳景潤尊師愛校
著名數(shù)學家陳景陳景回廈門大學參加60周年校慶,向歡迎的人們 說的第一名話是:“我非常高興回到母校,我常常懷念老師?!北蝗俗u為“懂得人的價值” 的著名經(jīng)濟學家、廈門大學老校長王亞南,曾經(jīng)給予陳景潤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幫助。陳景潤 重返母校,首先拜訪這位老校長。校慶的第三天,陳景潤又出現(xiàn)在向“哥德巴赫想”進軍的 啟蒙老師李文清教授家中,陳景潤非常尊重和感激他。他還把最新以表的數(shù)學論文敬送李教 授審閱,并在論文扉頁上工工整整寫了以下的字:“非常感謝老師的長期指導和培養(yǎng)——您 的學生陳景潤”。陳景潤還拜訪了方德植教授,方教授望著成就斐然而有禮貌的學生,心里 暖暖的。
禮貌禮貌是博愛的花朵。不講禮貌的人談不上有博愛思想。
禮貌不用花錢,卻能贏得一切。
禮貌和教養(yǎng)對于裝飾人類或其他一切優(yōu)良品質(zhì)和天資,都是必不可少的。
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
談禮貌議論文篇四
課
題
19、談禮貌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
學
目
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
4、初步感知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法。嘗試從生活中選擇事例,并結合事例說說禮貌待人的好處。
第一課時
教
學
目
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
重
難
點
從三個事例和隨后的議論中,體會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
教
學
過
程
初?????????????????? 備
復???? 備
一、創(chuàng)設情景,漫談禮貌。
1、板書“禮貌”,談談你對“禮貌”的認識。
(板書過程中相機指導“貌”的書寫)
2、大家談了對禮貌的看法,我們課本上也“談”了,
(板書:談)讓我們一起來看談了什么,怎么談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遇到生字讀讀生字表上的拼音,讀準字音;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把它讀流利。
2、再讀課文,把課文讀的通順、流利。
3、默讀課文,看看課文為我們講了哪幾個故事,讀完后,再想想,關于“禮貌”你又有了什么新的認識?
4、讀課文新詞、難句。
咳嗽 糾紛 態(tài)度粗暴 出言不遜 彬彬有禮
安慰 師傅 減少矛盾 思想情操 文化修養(yǎng)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
5、點名檢查自讀情況,師生評點,隨機糾正讀錯的字音,指導讀通重點句子,讀好人物對話。
教
學
過
程
初??? ???????????????備
復???? 備
三、理清課文的段落層次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由古訓引出禮貌待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第二部分(第二到四自然段)用三個事例說明禮貌待人的好處。
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學會禮貌待人的重要意義。
四、朗讀課文
五、生字教學
1、學生自讀生字,說說哪些字不易寫好,哪些地方書寫時應注意。
2、范寫重點生字,邊寫邊講述注意點。
3、學生描紅、臨寫。
作業(yè)
設計
一、看拼音寫詞語。
二、組詞。
雅(????? )?????? 慰(????? )???? 刮(?????? )?? 嫌(????? )
稚(???? )??????? 蔚(???? )????? 亂(?????? )?? 謙(????? )
三、擴句。
1、小王表演節(jié)目。
2、他喜歡養(yǎng)花。
3、老師講述任務。
教學
反思
課
題
19、談禮貌
第二課時
教
學
目
標
1、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
2、初步感知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法。嘗試從生活中選擇事例,并結合事例說說禮貌待人的好處。
重難點
1、從三個事例和隨后的議論中,體會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
2、初步感知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法
教
學
過
程
初?????????????????? 備
復???? 備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請你回憶一下,課文圍繞著“禮貌”講了哪幾個故事?
二、精讀感悟故事一
1、是?。≈袊莻€禮儀之邦,早在《說岳前傳》中就記載了岳飛禮貌待人的故事。打開書本,自己讀讀課文第二小節(jié)。
2、同學們,大聲地朗讀有助于表達你的感情,而默讀更有助于思考。請你拿起手中的筆,默讀第二節(jié),抓住人物說話時的神情、語氣,看看故事中的人物給你怎樣的印象,圈圈畫畫。
3、? 學生自學??? 4、交流
(1)抓“吼”“呔”“老頭兒”“爺”體會牛皋的傲慢無理,指導朗讀牛皋的話;(介紹牛皋,生性豪放,不拘小節(jié),是岳飛的結拜兄弟)加上動作表演,讀讀看(教師示范)
(2)假如你就是當時的老人,你會怎么想?
(3)引讀(大家的感受和老人一樣):所以老人—
(1)與牛皋相比較,你有什么感受?(抓住“離鐙下馬”“上前施禮”“請”“老丈”)
(2)讀好岳飛的話
三、精讀感悟故事二
1、同學們,(這個只是課文中舉的一個事例,你看,他先講一個小小的故事,最后講講自己的感受。故事雖短,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F(xiàn)在,請與你的同桌合作學習第二個故事,也用上同樣的方法。讀讀課文,你印象深刻的詞語、句子下面圈圈畫話,談談你們的感受!
2、學生同桌間合作學習3、交流
出示句子“女青年回過------”
“連忙”說明了什么?;重點指導朗讀、評價小朋友道歉的話“對不起,把您的裙子弄臟了。”(象不象小朋友的道歉?)
教
學
過
程
初?????????????????? 備
復???? 備
(1)面對小朋友如此真誠的道歉,女青年會怎么想呢?她是怎么做的?(抓住“微笑”的好處)
(2)出示作者的感受,你又明白了什么呢?
(3)是?。模ò鍟盒∨笥训狼福┻@個故事,我們看出要想人與人之間相處更加和諧,禮貌待人必不可少??!
四、精讀感悟故事三
1、同學們,我們普通人的生活中需要禮貌,偉人也是這樣的。讀讀“周總理慰民”的故事,還是用上剛才的方法,這一次自己學,相信你的收獲更大!
2、學生自學????? 3、交流
(1)重點指導朗讀、評價總理安慰朱師傅的話。感受總理語言的文雅、和氣、寬容。你覺得他是個怎樣的人?
(2)看插圖,周總理說話時的神情是怎樣的?(用上文雅、和氣的語氣讀)
(3)是啊!
五、回歸中心,明白道理。
1、三個小故事,我們都學了。它們都是講同一個道理,要講“禮貌”(指著板書)可是,你看課文在這三個例子的選擇上,有什么特點嗎?
2、學生思考,討論????? 3、交流
4、同學們,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中國很多古訓中就包含了這層意思。出示:
“君子不失色于人, 不失口于人”
學完了課文,你再來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5、把你搜集到的有關禮貌待人的話語與大家交流
板書:生活更美好
六、總結課文
同學們,中國是個禮儀之邦。讓我們發(fā)揚禮貌待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短短的一句話中竟包含了三個“您”,多么尊敬他啊?。?/p>
(例子從古到今,有普通人,也有偉人的,從多個側面來說明在生活中要講“禮貌”,使人心服口服)
作業(yè)
設計
四、讀寫結合,活學活用。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板書:省略號)同學們,請你選擇一個能說明禮貌待人好處的事例,寫下來!
友情提醒:先寫一寫這個小故事,再說說自己的感想,你的道理會更加讓人心服口服哦!
教學
反思
三個事例的寫法是一樣的,在教學這三個事例時,我把重點放在第一事例上。因為學生最感興趣的是這個,而這個事例也是最能講點出語文的味道來的。其他兩個事例,我由“扶”到“放”,讓學生開展合作學習、自學,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談禮貌議論文篇五
教學要求: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東的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任何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以禮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第一課時
導入??
揭示課題
初讀課文
給課文標上序號。
輕聲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順句子和課文。
理解詞語。
古訓? 矛盾? 咳嗽? 粗暴? 糾紛? 安慰? 情操? 修養(yǎng)
文雅
學生自學。
教師巡視,實施指導。
檢查自學。
第二課時
檢查復習
細讀課文
指名讀第1節(jié)。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什么意思?
這一自然段先引用古訓,目的是引出一個什么樣的話題。
這一自然段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
齊讀。
指名讀第2節(jié)。
《說岳全傳》是一部小說。牛皋是其中的一個人物
這一段中,牛皋問路時態(tài)度怎樣?言語怎樣?結果怎樣?
岳飛是怎樣做的呢?
齊讀。
指名讀第3節(jié)。
這一段講了那兩個人?
他們再下公共汽車時發(fā)生了什么事?
女青年的態(tài)度怎么樣?小學生呢?
結果如何?
作者從這件事上體會到了什么?
齊讀。
指名讀第4、5節(jié)。
朱師傅給周總理刮臉是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從這件事上體會到了什么?
齊讀。
總結課文
板書設計?:
不失色? 態(tài)度 彬彬有禮
古訓?? 君子? 不失口? 說話? 使用禮貌語言
1 馬上吼道 :“呔,爺問你?!?討人嫌
下馬施禮? :“請問”?????? 人心暖
禮
貌?? 優(yōu)良傳統(tǒng)? 2 連忙抬腳 “對不起”??? 避免糾紛
微笑著說? “沒關系”?? 架起橋梁
待????????????????????????????????? 文雅? 和氣? 寬容
人???????????? 3 安慰 “不能怪您”? 溝通心靈?
反映情操和修養(yǎng)
談禮貌議論文篇六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
重難點??? 從三個事例和隨后的議論中,體會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漫談禮貌。
1、板書“禮貌”,談談你對“禮貌”的認識。
(板書過程中相機指導“貌”的書寫)
2、大家談了對禮貌的看法,我們課本上也“談”了,
(板書:談)讓我們一起來看談了什么,怎么談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遇到生字讀讀生字表上的拼音,讀準字音;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把它讀流利。
2、再讀課文,把課文讀的通順、流利。
3、默讀課文,看看課文為我們講了哪幾個故事,讀完后,再想想,關于“禮貌”你又有了什么新的認識?
4、讀課文新詞、難句。
咳嗽 糾紛 態(tài)度粗暴 出言不遜 彬彬有禮
安慰 師傅 減少矛盾 思想情操 文化修養(yǎng)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
5、點名檢查自讀情況,師生評點,隨機糾正讀錯的字音,指導讀通重點句子,讀好人物對話。
三、理清課文的段落層次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由古訓引出禮貌待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第二部分(第二到四自然段)用三個事例說明禮貌待人的好處。
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學會禮貌待人的重要意義。
四、朗讀課文
五、生字教學
1、學生自讀生字,說說哪些字不易寫好,哪些地方書寫時應注意。
2、范寫重點生字,邊寫邊講述注意點。
3、學生描紅、臨寫。
六、作業(yè)
1、看拼音寫詞語。
2、組詞。
雅(????? )?????? 慰(????? )???? 刮(?????? )?? 嫌(????? )
稚(???? )??????? 蔚(???? )????? 亂(?????? )?? 謙(????? )
3、擴句。
1、小王表演節(jié)目。
2、他喜歡養(yǎng)花。
3、老師講述任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
2、初步感知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法。嘗試從生活中選擇事例,并結合事例說說禮貌待人的好處。
重難點:
1、從三個事例和隨后的議論中,體會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
2、初步感知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請你回憶一下,課文圍繞著“禮貌”講了哪幾個故事?
二、精讀感悟故事一
1、是?。≈袊莻€禮儀之邦,早在《說岳前傳》中就記載了岳飛禮貌待人的故事。打開書本,自己讀讀課文第二小節(jié)。
2、同學們,大聲地朗讀有助于表達你的感情,而默讀更有助于思考。請你拿起手中的筆,默讀第二節(jié),抓住人物說話時的神情、語氣,看看故事中的人物給你怎樣的印象,圈圈畫畫。
3、? 學生自學??? 4、交流
牛皋
(1)抓“吼”“呔”“老頭兒”“爺”體會牛皋的傲慢無理,指導朗讀牛皋的話;(介紹牛皋,生性豪放,不拘小節(jié),是岳飛的結拜兄弟)加上動作表演,讀讀看(教師示范)
(2)假如你就是當時的老人,你會怎么想?
(3)引讀(大家的感受和老人一樣):所以老人—
岳飛
(1)與牛皋相比較,你有什么感受?(抓住“離鐙下馬”“上前施禮”“請”“老丈”)
(2)讀好岳飛的話
三、精讀感悟故事二
1、同學們,(板書:岳飛問路)這個只是課文中舉的一個事例,你看,他先講一個小小的故事,最后講講自己的感受。故事雖短,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F(xiàn)在,請與你的同桌合作學習第二個故事,也用上同樣的方法。讀讀課文,你印象深刻的詞語、句子下面圈圈畫話,談談你們的感受!
2、學生同桌間合作學習3、交流
小朋友????????? 出示句子“女青年回過------”
“連忙”說明了什么?;重點指導朗讀、評價小朋友道歉的話“對不起,把您的裙子弄臟了。”(象不象小朋友的道歉?)???????? 女青年
(1)面對小朋友如此真誠的道歉,女青年會怎么想呢?她是怎么做的?(抓住“微笑”的好處)
(2)出示作者的感受,你又明白了什么呢?
(3)是??!從(板書:小朋友道歉)這個故事,我們看出要想人與人之間相處更加和諧,禮貌待人必不可少??!
四、精讀感悟故事三
1、同學們,我們普通人的生活中需要禮貌,偉人也是這樣的。讀讀“周總理慰民”的故事,還是用上剛才的方法,這一次自己學,相信你的收獲更大!
2、學生自學????? 3、交流
周總理
(1)重點指導朗讀、評價總理安慰朱師傅的話。感受總理語言的文雅、和氣、寬容。你覺得他是個怎樣的人?
(2)看插圖,周總理說話時的神情是怎樣的?(用上文雅、和氣的語氣讀)
(3)是?。?/p>
五、回歸中心,明白道理。
1、三個小故事,我們都學了。它們都是講同一個道理,要講“禮貌”(指著板書)可是,你看課文在這三個例子的選擇上,有什么特點嗎?
2、學生思考,討論????? 3、交流
4、同學們,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中國很多古訓中就包含了這層意思。出示:
“君子不失色于人, 不失口于人”
學完了課文,你再來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5、把你搜集到的有關禮貌待人的話語與大家交流
板書:生活更美好
六、總結課文
同學們,中國是個禮儀之邦。讓我們發(fā)揚禮貌待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七、作業(yè)
設計??????
1、讀寫結合,活學活用。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板書:省略號)同學們,請你選擇一個能說明禮貌待人好處的事例,寫下來!
2、友情提醒:先寫一寫這個小故事,再說說自己的感想,你的道理會更加讓人心服口服!
板書:
19 談禮貌
君子不失色于人, 不失口于人
談禮貌議論文篇七
1、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能禮待人,使用禮貌習慣。
通過理解課文,讓學生懂得從小養(yǎng)成以禮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不失色 態(tài)度彬彬有禮 關
禮 古訓 君子 不失口 說話使用禮貌語言 系
馬上吼道“呔,爺問你”討人嫌 更
貌 ① 和
下馬施禮 “請問” 人心暖 諧
待 連忙抬腳 “對不起”
② 生
人 優(yōu)良傳統(tǒng) 微笑著說“沒關系” 活
文雅和氣 寬容 更
③ 安慰 “不能怪你” 美
溝通心靈 反映情操和修養(yǎng) 好
課內(nèi):1、組詞
2、補完詞語
3、造句
課外:抄寫詞語朗讀課文;
教學要求:
1、學習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理清段落。
一、揭示課題
1、板書:30、談禮貌
2、學習“貌”,指名組詞
3、指名說說常用的禮貌用語有哪些?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邊讀邊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提醒學生注意:“嫌、盾、訓、遜”是前鼻音;
“嗽”是平舌音
“?!闭n文中讀“jiao”
2、說說下列詞語意思
古訓矛盾咳嗽粗暴糾紛
安慰情操修養(yǎng)文雅
3、指名分段讀課文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道理
2、學生交流
3、齊讀課文
五、指導寫字
1、指導
2、學生用鋼筆描紅生字
六、布置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教學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借語言材料,懂得禮貌待人的好處。
一、檢查復習
1、指名讀詞語
2、指名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
1、學習第1自然段
(1)由讀第1自然段,想想你讀懂了些什么?
(2)學生交流,師板書:君子不失色不失口
(3)重點理解:“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彬彬有禮,粗暴,出言不遜”
(4)師小結:從對古訓的解釋中可以知道:要做到待人彬彬有禮,就要注意自己的態(tài)度和言語。(板書:態(tài)度、言語、彬彬有禮)
(5)這一自然段先引用古訓,目的是要引出一個什么話題,找找課文中哪句話回答了這個問題。(板書:使用禮貌語言,優(yōu)良傳統(tǒng))
(6)想想這一自然段該用什么語氣讀?(莊重的語氣)
(7)齊讀第1自然段
2、學習第2—4自然段
師:同學們,從學習第1自然段中知道禮貌待人包括了態(tài)度有禮貌和說話有禮貌兩個方面,現(xiàn)在看第2—4自然段寫的三個例子中,哪些語句是寫人的態(tài)度,哪些語句是寫人的語言的。
(1)學生自讀,圍繞要求同桌討論。
(2)交流
a、生交流第一個例子:(牛皋問路岳飛問路)
根據(jù)生交流,師板書:馬上施禮“呔,爺問你”
下馬施禮“請問”
b、師:作者用哪句話來概括了這兩種情況的?請大聲齊讀:出示句子:“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板書:人心暖討人嫌)
c、小結并指導朗讀第2自然段(牛皋表現(xiàn),用否定語氣;岳飛表現(xiàn),用贊美的語氣)
d、齊讀第2自然段
繼續(xù)交流(第2個例子)
a、師根據(jù)學生交流,后板書:連忙抬起腳“對不起”
微笑著說“沒關系”
b、齊讀最后一句板書:避免糾紛
架起橋梁
c、指導朗讀:(讀出平和、高興的語氣)
d、齊讀第3自然段
交流第3個例子。
a、學生交流,師板書:文雅和氣寬容
安慰,不能怪你
溝通心靈反映情操和修養(yǎng)
b、指導朗讀
c、齊讀第4自然段
(3)練習(出示填空題)
牛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岳飛先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朋友________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女青年______________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周總理__________他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見要寫禮貌待人,就要把具體的態(tài)度和語言結合起來寫,這樣才能寫得生動感人。
(5)小結:課文2—4自然段分別舉了古人和今人,普通人和偉人的三個事例來說明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重要,這是我們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3、學習第五自然段
(1)指名讀,想想每句話告訴了我們什么?
(2)理解“交往”
(3)齊讀第2句話(理解“恰當?shù)亍?、“和諧”)
(4)這一自然段在課文中起什么作用?
(5)指導朗讀
(6)齊讀第5自然段
(7)小結,板書:關系更和諧,生活更美好
三、作業(yè)?
1、課后練習4
2、熟讀課文,搜集生活中禮貌待人的事例。
教學要求:
1、說說句子的意思。
2、從生活中選擇一個事例,說說禮貌待人的好處。
一、檢查復習
1、指名說說課后練習4中的句子的意思。
2、齊讀課文
二、總結課文
三、說話練習
1、交流上堂課布置的作業(yè)?
從生活中選擇一個事例,說說禮貌待人的好處。
2、練習
(1)先同桌二人互相講講
(2)指名上臺講
(3)表揚優(yōu)秀生
四、作業(yè)?
課后同學間相互講講禮貌待人的事例。
談禮貌議論文篇八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感知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法,嘗試從生活中選擇事例,并結合事例說說禮貌待人的好處。
一、復習導入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文的開頭作者由古訓引出這樣一個話題,齊讀§1。也就是提出論點。
2、課文的結尾總結全文,即總結論點,照應開篇,點明中心。讓我們一起重溫一下齊讀§5。
3、為了論證自己的這一觀點,作者選取了三個富有代表性的事例來說明了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好處的。哪三個事例呢?
4、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重點來學習作者是如何寫好這三件事,從而說明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好處。
二、精讀2——4小節(jié)
1、現(xiàn)在讓我們來看看《說岳全傳》上問路的故事。牛皋是怎樣問路的,,結果如何。岳飛又是怎樣問路的。請同學們自由讀讀課文第二節(jié),邊讀邊批注。
a、牛皋是怎樣問路的,指名讀。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齊讀。讀了這句話,你覺得牛皋是怎樣的一個人?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動作、語言)
誰能把他的傲慢無禮和粗俗讀出來。指名讀。讓我們學著他的樣子一起來讀一讀。
我們從牛皋的動作、語言體會到了牛皋是一個傲慢無禮、語言粗俗的人。如果你是老者,你會怎么想怎么做?
是的老者和同學們所想的一樣:生讀“老人不但沒有——冒失鬼”
b岳飛問到路了嗎?為什么?從哪里看出岳飛是一個有禮的人?
現(xiàn)在,我們來比較一下岳飛和牛皋同樣是問路,為什么結果卻不相同呢?
2、牛皋的無禮,使老人對他非常討厭。岳飛的有禮,使老人耐心地給他指路,兩人不同的表現(xiàn),不同的結果。而這兩種情況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p>
3、現(xiàn)在,我們在一起來讀讀這段課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寫好第一個事例的。
{先舉例,后議論。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來寫}
4、請同學們快速瀏覽3——4小節(jié),看看他們的寫法是不是和第一個 故事一樣?
(先舉例,后議論。)
5、接下來老師要請同學們自己默讀課文3——4小節(jié)乘車和理發(fā)這兩個故事,也像剛才一樣,看看他們發(fā)生了什么事,各自有什么態(tài)度,結果怎樣,體會到了什么?
6、交流:發(fā)生了什么事?
a.他們各自有什么樣的態(tài)度,說了什么?結果怎樣?
小朋友的態(tài)度是,連忙抬起腳,說:對不起;???? 女青年的態(tài)度是微笑著,說沒關系,結果:一場紛爭避免了。
b.你從中體會以了什么?
c.
7、大家的回答都很好,看來,禮貌待人可以在人與人之間架起一座理解的橋梁,減少相互間的矛盾。
8、現(xiàn)在我們來看理發(fā)這件事中,兩個人的表現(xiàn),朱:為什么會從原來的深感不安到后來的“深愛感動”?? 自談周總理的話。
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說說理由 。? (尊重、安慰)寬容
9、可見,文雅、和氣、寬容的語言,不但….修改。{生讀}
三、總結寫法。
1、請同學把畫出的每個事例的議論部分讀一讀,思考這些議論部分能不能任意跟隨在每個事例之后。(有針對性地議論)
2、所選事例有什么代表性:(打擾別人時要有禮貌? 自己做錯了事要有禮貌? 別人做錯了事要有禮貌)(古人? 今人? 偉人? 凡人? )
四、課文差不多學完了,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整篇課文,看看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表明自己的觀點的呢?文章一開始由古訓引出觀點——齊讀? 接下來,作者又選取了三個典型事例,進一步從正反兩方面誰了自己的觀點——生讀,最后總結了自己的觀點——生讀
(板書:觀點? 舉例?? 總結)
2、整篇文章 ,作者的觀點鮮明,所造的事例富有代表性,很恰當,很充分。
3、今天,我們也要來學著作者通過舉例來說明觀點的方法寫一段話。
請同學們圍繞這一觀點,也用一個典型的整合來說明它。昨天,老師已經(jīng)請同學們了解、收集了一些、使用禮貌語言的人物,請你們選擇一個人物的事例寫下來,寫例子要注意語言要簡潔,
4、學生寫,老師巡回指導?!?/p>
5、交流。
6、最后,讓我們再來談談作者的觀點,將我們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銘記于心。
板書:
觀點??? 禮貌待人??? 使用禮貌用語?? 優(yōu)良傳統(tǒng)
舉例?????? 問路?????????????? 先舉例、后議論
乘車?????????????? 有針對性地議論
理發(fā)?????????????? 所造事例有代表性
談禮貌議論文篇九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進一步了解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式。
3.懂得禮貌待人,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學生從小學會以禮待人,養(yǎng)成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教學重點】
1.進一步了解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法。
2.懂得禮貌待人能使人與人之間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學生從小學會以禮待人,養(yǎng)成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了解體裁。
1.同學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禮儀之邦,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20課,談禮貌。(板書課題)
2.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它和四年級課文,《說勤奮》很相似,它們都是說明性文章。那么《談禮貌》這篇課文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
二、理解古訓,感知方法。
1.理解古訓意思。
(1)作者一開頭就引用了一句古訓。
教師板書: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2)用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古訓,想一想,文中的哪一句話解釋了古訓的意思?(有道德的人應該彬彬有禮,不能態(tài)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遜。)
(3)結合這一句話中,請你說說“失色”“失口”“不失色”“不失口”的意思。
失色:態(tài)度粗暴。
失口:出言不遜。
2.介紹古訓,了解表達方法。
同學們,古訓是古代流傳下來的經(jīng)過人們長期驗證得出的正確道理。作者引用古訓就更能有力地說明禮貌待人的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3.齊讀第1自然段,記住這句古訓。
三、品讀故事,體會寫法。
(一)學習問路。
1.課文用了哪三個小故事來說明禮貌待人的好處?請默讀課文第2—4自然段,嘗試用簡潔的語句或小標題的方法來概括故事內(nèi)容。(學生交流,教師相機板書:問路??? 踩裙?? 理發(fā))
2.自由讀第2自然段,比較牛皋和岳飛問路時不同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和語氣,通過你的朗讀表現(xiàn)出來。
3.你聽出牛皋和岳飛問路時有什么不同表現(xiàn)?牛皋怎樣?岳飛怎樣?
牛皋:粗暴無禮?? 出言不遜?? 目中無人
岳飛:謙遜有禮?? 禮貌待人?? 尊重他人
4.你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牛皋問路沒有禮貌?你又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岳飛問路有禮貌的?
牛皋問路:坐在馬上? 吼? 呔? 稱自己爺? 稱老人老頭兒
岳飛問路:先離蹬下馬??? 上前施禮????? 稱老人老丈
5.小組三個人合作角色表演,體會老人在牛皋、岳飛問路時的不同感受。
想一想:如果你就是那位老者,當牛皋和岳飛向你問路時,你心里分別是什么感受?(生氣討厭;開心、溫暖)
6.同學們,同樣是問路,為什么得到的結果截然不同呢?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話來回答嗎?(禮到人心暖,無理討人嫌)
7.聯(lián)系故事內(nèi)容,用自己怕話說說你對“禮到人心暖,無理討人嫌”這句話的理解。
(如果你待人有禮貌,別人感到很溫暖;如果你待人沒有禮貌,別人就會很討厭你。)
8.小結:禮貌是對人的一種尊重,是一種謙遜。在講這個故事的時候,作者運用了正反舉例的方法,對比鮮明,說服力強,讓我們更加明白禮貌待人的好處。
(二)學習踩裙。
1.指名讀第二小故事,其他同學邊聽邊想:禮貌待人有什么好處?
2.想:假如小朋友沒有連忙抬起腳,說對不起,女青年也不接受小朋友的道歉,那可能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呢?(可能會吵起來)
3.小結:是呀,一句“對不起”,一句“沒關系”,雙方都使用了禮貌語言,就避免了一場可能發(fā)生的糾紛。所以說禮貌待人可以在人與人之間架起一座理解的橋梁,減少相互間的矛盾。
(三)學習理發(fā)。
生活中的平凡小事讓我們感受到了禮貌待人的好處,偉人身上的故事更讓人感動。自由讀第三個小故事,說說你最感動的一個細節(jié)是什么?從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樣的周總理?
1.學生讀文,品味細節(jié),了解人物特點。
(1)他稱朱師傅是您,可以看出這是位平等待人,和藹可親的總理。
(2)他一連用了三個您,可以看出這是一位尊重他人、熱愛百姓的總理。
(3)從“這不能怪您,怪我咳嗽沒有向您打招呼”可以看出這是一位體貼人心,和氣寬容的總理。
(4)從“還幸虧您刀子躲得快哩!”可以看出這是一位幽默風趣,善解人意的總理。
2.感情朗讀總理的話。
3.小結:從這個感人的故事中,說明了“文雅、和氣、寬容”的語言不但溝通了人們的心靈,而且反映出了一個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養(yǎng)。
四、升華主題,暢談收獲。
1.總結交流:禮貌待人到底有什么好處?(社會和諧、生活美好)
2.升華主題: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不但懂得了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而且還懂得了禮貌待人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一種理解,一種寬容,一種謙虛,更是一種胸懷,一種修養(yǎng)。但愿我們每個生在生活中都能養(yǎng)成禮貌待人的好習慣,都能做到“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讓社會生活更加“和諧美好”。
3.暢談收獲: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哪些收獲?
五、板書設計:???????????????? 談禮貌
君子不失色于人?????? 不失口于人
問路????? 踩裙?????? 理發(fā)
(關系和諧???????? 生活美好)
六、課堂作業(yè)設計:
必做題目:
1。比一比,再組詞。
(剛性作業(yè))? 謙(?????? )?? 博(?????? )?? 皆(?????? )?? 丘(??????? )
嫌(?????? )??? 傅(?????? )?? 諧(?????? )?? 岳(??????? )
2.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意思是:????????????????????
(2)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 意思是:???????????????????
選做題目:
(彈性作業(yè)) 小練筆
生活中還有好多禮貌待人的故事,請你選擇一個能說明禮貌待人好處的事例,學著本課先敘事再加評論的方法寫下來,與同學們交流。發(fā)表議論時也可以用上一些有關禮貌的經(jīng)典語句。
談禮貌議論文篇十
作者:佚名????轉(zhuǎn)貼自:轉(zhuǎn)載????點擊數(shù):126
《談禮貌》一文綜合性學習自學成才動的“情感之旅”
1.設疑導入。上課了,教師跨進教室直接宣布上課,有意省略“師生問好”這一課堂程序,引發(fā)學生的疑問。教師卻“平淡”地表示:同學們,我們以往每天上課前都要“師生問好”,如此周而復始,太繁瑣了,從今以后就省略了吧。
2.激發(fā)討論。針對上述問題引發(fā)師生之間不同意見,教師順勢撩動學生進一步探索的欲望:教師(反方),禮貌乃生活瑣事,區(qū)區(qū)小事,何足掛齒?學生(正方),中國五千年燦爛文明,我們以“禮儀之邦”為榮。
3.揭示課題。教師順勢引導:簡單的思辯,揭示深刻的主題。經(jīng)濟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期待文明的復興,讓我們一起“走進中國禮儀文化”。
評析 《談禮貌》一文是一篇說理性的文章,文章通俗易懂,其道理學生早已耳熟能詳。為此,教師必須深入地挖掘文章的內(nèi)涵,找出課文學習的生長點,使課文內(nèi)容與學生的“已知”(即中國是“禮儀之邦”)產(chǎn)生碰撞。這樣,以學生的疑問為重要切入口,大膽向外延伸和拓展,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推動學生的探究向縱深發(fā)展。此時的境界可以說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p>
1.研讀課文,思考:你了解中國禮儀文化嗎?你準備從哪些方面了解它?
2.請你選擇你的合作伙伴進行研究,以下同學們討論出的選題供大家參考:(1)中國禮儀的起源;(2)中國禮儀的分類(相見禮、婚禮、喪禮、祭禮等);(3)中國禮儀的演變;(4)中國古代至“禮”名言;(5)中國古代禮儀故事......
3.制定研究計劃。
評析 中國的禮儀文化范圍廣泛,教師應該從實際出發(fā),讓學生自由組成若干研究小組,教師可以協(xié)助學生調(diào)整研究的角度,將相關問題或分類或合并,按一定的順序確定幾個研究課題。接著,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制定簡單的研究計劃,教會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研究,使“心動”付之于行動。如安排研究時間表,分析、利用、創(chuàng)造研究的條件,預測研究成果等。此時學生參與實踐欲望強烈得如:“問長纓、何時入手,縛將戎主?”
1.學生分小組進行研究(教師關注某些“弱勢群體”,可以是其中某小組一員。)
2.交流研究進展,共享研究資料,吐納研究經(jīng)驗,排解研究困惑.
資料交流包括?押
歷史的:從中國禮儀的起源到禮學專著“三禮”--《周禮》《儀禮》《禮記》;
民俗的:禮儀的演變,跪禮、揖禮、拜禮和官禮、賓主禮、卑幼見尊長禮等;
教育的(蒙學):“親師友,學禮儀,香九齡,能溫席”(三字經(jīng));
文學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戲劇表演的:文中的三個故事,選擇你最喜歡的試著改編成課本劇進行表演;(也可以課外搜集的)
音樂的:《禮貌歌》等等。
評析 在探究向縱深推進的過程中,學生會遇到一個個挫折,生成一個個新的問題,從而產(chǎn)生一個個新的需要。教師此時處在輔導地位,而貫穿綜合性學習活動始終的是問題解決過程,是教師促使學生持續(xù)付出努力的激勵和刺激,這樣讓學生不斷感到自我能力的實現(xiàn),并不斷迸發(fā)自主、創(chuàng)造的火花,這也是綜合性學習最有魅力之處。可以肯定,在這種情境下,許多學生此時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1.交流研究成果。
a.舉辦主題演講b.進行禮儀知識競賽c.表演自編的課本劇d.匯編“中國禮儀小知識手冊”e.展示自編的手抄報……
2.暢談研究體會。
3.設計新的“師生問好”方案。
評析 在共享和交流的過程中也要體現(xiàn)探究性學習的特點,不作絕對評價,提供學習成果展示的舞臺,尊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豐富的個性的體驗。把關注的重點放在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體驗上,了解他們感悟了什么,程度怎樣;體會到了什么,程度怎樣。也可以讓學生寫研究日記,敞開心扉,真實地記載研究的甜酸苦辣,從反思中,從共享中,從交流中,使學生品德與人格進一步完善,學習方法和探究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學生會通過這一系列的實踐活動真切地體會到“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p>
(作者單位分別是:江蘇省金壇市實驗小學江蘇省常州市鐘樓區(qū)教研室)
談禮貌議論文篇十一
19《談禮貌》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談禮貌》是一篇說理性質(zhì)的文章,告訴我們"學會禮貌待人,恰當?shù)厥褂枚Y貌語言,就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這樣一個道理。
為了說明這個道理,課文舉了三個典型事例。第一個事例來自小說《說岳全傳》,用牛皋和岳飛問路時的不同的態(tài)度和語言,說明"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第二個例子來自于生活,用小朋友踩了女青年的長裙主動道歉的事,說明"禮貌待人可以在人與人之間架起一座理解的橋梁";第三個例子來自一個偉人小故事,用周總理安慰理發(fā)師的事,說明"文雅、和氣、寬容的語言,不但溝通了人們的心靈,而且反映出一個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養(yǎng)"。
這三個事例的選取非常合適,具有很強的說服力。而且每個事例又和隨后的議論相應,有助于作者借助它們說明自己的觀點。
從單元編排內(nèi)容來看,該單元安排的是人與人之間和諧的親情和人際關系的文章。前面三篇課文都是記敘了濃濃的親情美,19課《談禮貌》則上升到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美的說理性文章。讓學生在小學階段初步接觸到簡單明了的說理性文章,為后面的議論文學習提供了發(fā)展。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
4、初步感知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法。嘗試從生活中選擇事例,并結合事例說說禮貌待人的好處。
課前準備:
收集關于禮貌待人的名言和事例。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略)
一、創(chuàng)設情景,漫談禮貌。
1、板書“禮貌”,談談你對“禮貌”的認識。
(板書過程中相機指導“貌”的書寫)
2、大家談了對禮貌的看法,我們課本上也“談”了,(板書:談)讓我們一起來看談了什么,怎么談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遇到生字讀讀生字表上的拼音,讀準字音;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把它讀流利。
2、再讀課文,把課文讀的通順、流利。
3、默讀課文,看看課文為我們講了哪幾個故事,讀完后,再想想,關于“禮貌”你又有了什么新的認識?
4、讀課文新詞、難句。
咳嗽 糾紛 態(tài)度粗暴 出言不遜 彬彬有禮
安慰 師傅 減少矛盾 思想情操 文化修養(yǎng)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
5、點名檢查自讀情況,師生評點,隨機糾正讀錯的字音,指導讀通重點句子,讀好人物對話。
三、書寫生字。
1、學生自讀生字,說說哪些字不易寫好,哪些地方書寫時應注意。
2、范寫重點生字,邊寫邊講述注意點。
3、學生描紅、臨寫。
四、布置作業(yè)。
第 二 課 時
一、聽寫詞句,溫習鞏固。
1、聽寫詞語。
彬彬有禮 岳飛暖人心 “冒失鬼”討人嫌
避免糾紛 減少矛盾 安慰師傅
2、師巡回了解學生聽寫情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重點字詞的點撥、反饋。
(如:慰、嫌的書寫指導以及“師傅”和“師父”的書寫區(qū)別)
二、自讀課文,整體入手。
(看看課文圍繞著“禮貌”講了哪幾個故事?)
三、精讀故事,領悟禮貌。
(一)精讀感悟故事一。
1、整體讀。
(課文用三個小故事來進一步說明講禮貌的好處。我們先來讀讀《說岳全傳》中的一個故事。)
2、知故事:指導對話朗讀,理解重點詞句。
(1)抓“吼”指導朗讀牛皋的話。
(2)評價:眼前看見了怎樣的牛皋?這時候你心里的感受是什么?
(3)引讀:所以老人—
(4)同法讀評岳飛的言行。
3、明道理。
(1)通過岳飛和牛皋的不同表現(xiàn),聯(lián)系我校校本課程《弟子規(guī)》進
行誦讀。(這正如《弟子規(guī)》所說的:)
(2)古人有訓,大家也感受到了。這正如俗語所說:“禮到人心暖,
無禮討人嫌”(相機理解“俗語”)
4、小結課文用事例來說理的表達方式。
(先講故事,后說道理。)
(二)舉一反三,讀悟故事二、故事三。
(我們繼續(xù)往下讀,看看下面的兩個故事講了怎樣的故事?告訴了我們怎樣的道理?)
1、精讀感悟故事二。
(1)整體讀。
(2) 知故事:
重點指導朗讀、評價小朋友道歉的話“對不起,把您的裙子弄臟了?!保ㄏ蟛幌笮∨笥训牡狼??)
(3) 明道理:
小朋友用他的行動和語言取得了女青年的原諒,這是因為小朋
友做到了—(禮貌待人)。引讀:因為禮貌待人所以、;所以說禮貌待人可以、。
2、精讀感悟故事三。
(1)整體讀。
(2)知故事:重點指導朗讀、評價總理安慰朱師傅的話。感受總理
語言的文雅、和氣、寬容。
(3)明道理。
(4)質(zhì)疑解疑。結合生活例子理解“思想情操、文化修養(yǎng)”。
3、總結感受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式。
(先講故事,后說道理。)
四、回歸中心,明白道理。
(三個小故事,我們都學完了。它們都是講一個故事,說明一個道理.三個小故事綜合起來說明了什么道理?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1、齊讀第一、五自然段。
2、交流中心句: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板書:禮貌待人 優(yōu)良傳統(tǒng))為了說明這個道理,作者用了一句古訓:(齊讀)
君子不失色于人, 不失口于人。
3、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古訓的意思。
4、理解禮貌待人的作用。(板書:和諧美好)
5、依據(jù)板書,背誦第一、五自然段,把道理記在腦子里。
五、師生互動,交流“禮貌”。
(古今中外流傳著許多關于禮貌的名言、古訓、俗語、格言,讓我們一起來交流大家收集到的名言、古訓、俗語、格言。還可以用一兩句話說說你對禮貌的感受。)
1、學生生交流古今中外關于禮貌的古訓、名言、俗語、格言或自己的感受。
2、教師出示自己收集到的古訓、名言等。
禮貌是人類共處的金鑰匙。 作者: 松蘇內(nèi)吉
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地養(yǎng)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 作者: 約翰?洛克
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 作者: 孟德斯鳩
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貴的東西。 作者: 岡察爾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歌德)
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禮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學識都重要。(赫爾岑)
六、讀寫結合,活學活用。
寫一個與課文禮貌故事結構相似,關于禮貌待人一個禮貌小故事,一個禮貌小道理的小練筆。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222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