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民間借貸返還訴狀匯總(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04 20:03:06
2023年民間借貸返還訴狀匯總(5篇)
時間:2023-04-04 20:03:06     小編:zdfb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民間借貸返還訴狀篇一

下文提供的民事起訴狀范文中會把起訴狀的格式清楚的展示出來,讀者可以參考。這里簡要說明民事起訴狀的基本格式。民事起訴狀主要有三個部分組成。

1.原告、被告的基本身份信息。

要清楚雙方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住址等。

2.訴訟請求。

訴訟請求是民事起訴狀中最核心的內(nèi)容,因為法院的審理的核心就是原告的訴訟請求,訴訟請求書寫不當,案件是無法立案的。

3.事實與理由。

寫清楚讓法院支持訴訟請求的基本事實,以及法律依據(jù)。

二、民事起訴狀的寫作關鍵要點

寫民事起訴狀時,要注意一下兩個關鍵要點。

1.訴訟請求要準確清楚。

上文已經(jīng)提到,法院審理案件的核心就是原告的訴訟請求。任何一個民事案件的判決結果只有三種可能性:(1)法院支持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2)法院支持原告的部分訴訟請求;(3)法院駁回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由此可見,案件的審理的歸宿點就在于要不要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寫訴訟請求的時候要分清楚原告被告之間的法律關系,只有理清了法律關系,才能準確的表述訴訟請求。例如借款的案件,原告的訴訟請求通常為:請求判令被告某某向原告償還借款本金10萬元及利息(利息以10萬元為本金按年利率,從2020年1月1日起計算至實際償還之日止,利息暫計為萬元。)

民間借貸返還訴狀篇二

1、判令被告立即向原告償還人民幣204000元。

2、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被告xx于2014年4月23日被告因生產(chǎn)經(jīng)營所需向原告xxx借款人民幣204000元,并出具了借條一張,后經(jīng)原告多次催討,被告均以種種理由推拖不還,截至至今被告xx分文未還。

原告認為,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雙方已形成事實上的民間借貸關系,被告xx作為債務人,有義務向債權人償還債款。 綜上所述,上述被告的行為已侵犯原告的財產(chǎn)權益,給原告造成了經(jīng)濟損失。為維護原告的合法財產(chǎn)權益,特根據(jù)《_民事訴訟法》第108條規(guī)定,向貴院提起訴訟,請依法判決如訴訟請求!

具狀人:

民間借貸返還訴狀篇三

上 訴 人(原審被告):朱xx,女,漢族,出生日期:略,身份證地址:略,身份證號碼:略

代 理 人:李xx,廣東xx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劉xx,男,漢族,出生日期:略,身份證地址:略,身份證號碼:略

上訴人因與被上訴人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新干縣人民法院作出的(20xx)干民初字第××××號民事判決,現(xiàn)提起上訴。

1、撤銷新干縣人民法院作出的(20xx)干民初字第××××號民事判決,駁回被上訴人的一審全部訴訟請求;

2、本案一、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

上訴人認為,一審判決在認定事實與適用法律方面均存在錯誤,導致作出不公判決,嚴重損害了上訴人的合法權益。

一、被上訴人一審提交的轉賬憑證的真實性無法確認,更無法證明系被上訴人給上訴人轉賬的事實

一審中,被上訴人提交的唯一證據(jù)就是江西省農(nóng)村信用社的轉存回單,上面沒有銀行蓋章,也沒有顯示轉存人是誰,更沒有明確該款項的性質(zhì)或者用途,因此上訴人對該轉存回單的真實性不予認可。事實上,上訴人并不記得自己有收到該筆款項。并且,該回單上也不能證明系被上訴人轉給上訴人的款項,因此被上訴人不具備向上訴人主張權利的主體資格。

二、上訴人在一審中并未確認相關轉存回單就是被上訴人支付的貨款

在一審庭審中,上訴人并未確認上述轉存回單就是被上訴人支付的貨款,只是說有這種可能,因為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只存在買賣合同關系,被上訴人為上訴人銷售水泥,除此之外,雙方根本不存在其他經(jīng)濟關系。因此,如果說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存在經(jīng)濟關系的話,那只有買賣合同關系了。所以,上訴人在庭審時指出,如果案涉款項的確是被上訴人轉給上訴人的話,那么該款就應該是被上訴人支付給上訴人的貨款,并不是說一定就是貨款,但絕對不會是被上訴人給上訴人的借款。一審法庭據(jù)此將該回單是否屬于借款的舉證責任轉嫁到上訴人身上是輕率的。

三、被上訴人應該提供證據(jù)以證明借貸關系而非僅僅是轉賬事實的存在,一審法庭在舉證責任分配方面嚴重不公

退言之,就算轉存回單就是被上訴人給上訴人所轉的款,但是根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和諸多判例,光有轉賬憑證根本不能證明借款事實的存在?!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條規(guī)定,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訴時,應當提供借據(jù)、收據(jù)、欠條等債權憑證以及其他能夠證明借貸法律關系存在的證據(jù)。該條明確要求出借人應該提供能夠證明借貸法律關系(注:而非僅僅是轉賬事實)存在的證據(jù)。具體到本案,既然被上訴人說是借款,就應該提供借條或者其他相關證據(jù),以證明借貸關系的存在,但其只是提供了轉賬事實的證據(jù)且真實性存疑,故其訴請不應得到法庭支持??闪钊速M解的是,一審法庭卻將是否借款事實的舉證責任強加于上訴人,這顯然極不公平。

打個比方,甲借了乙的錢并給乙打了借條,后以轉賬形式將借款還給了乙,乙隨即將借條還給了甲。不久,甲卻憑打款憑證起訴乙,要求乙償還該借款。這時,如果法院非要讓乙提供證明上述轉賬系甲償還其借款的證據(jù),否則就確認借款事實成立,豈不荒謬?

其次,即便被上訴人的轉存回單是支付上訴人的貨款,上訴人也很難提供相應證據(jù),因為雙方的交易行為有很多筆,時間跨度也較大,上訴人記不清被上訴人支付的到底是哪一筆。更重要的是,上訴人早已經(jīng)不在原公司做了,原公司現(xiàn)在被上訴人朋友危xx手里,相關賬冊及合同資料上訴人很難獲取。

四、三萬四千八百元的借款金額也不符合生活常理

從生活常理角度分析,即便是借錢,上訴人也不可能向被上訴人借款34800元,如果是三萬五萬的相對整數(shù)還說得過去,因此,被上訴人稱相關款項系借款的說法明顯悖于常理,很難讓人信服。

綜上,一審判決在事實認定及法律適用方面均存在錯誤,舉證責任的分配嚴重不公,懇請二審法院依法查清事實,并公正裁判!

上訴:

20xx年xx月xx日

民間借貸返還訴狀篇四

借款訴狀書是有范本的,你只要按照范本去寫就可以。

民間借貸起訴狀范本

民間借貸中的借貸人如果到期不還錢的話,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借貸人還錢。那么,民間借貸起訴狀怎么寫呢?要注意哪些問題呢?我為您介紹。

民間借貸起訴狀范本

民間借貸糾紛民事起訴狀

原告:歐xx,男,漢族,19xx年xx月xx日出生,xx縣xx鎮(zhèn)xx村xx組村民,身份證號碼xx,電話:xx。

被告:歐xx,男,漢族,19xx年xx月xx日出生,xx縣xx鎮(zhèn)xx村xx組村民,身份證號碼xx,電話:xx。

案由:民間借貸糾紛。

訴訟請求:

1、依法判令被告立即償還原告借款本金x萬元及利息(注:利息計算至債務全部清償日止?,F(xiàn)暫從20xx年x月計算至起訴之日即20xx年x月、按月一分五計息、共xxxx元整);

2、由被告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事實與理由:

原、被告雙方系同村村民。20xx年xx月xx日,被告因需資金周轉,向原告提出借款。原告出于幫忙之心,拿出自己全部的積蓄x萬元和向他人借的x萬元共x萬元整一起借給被告,被告出具了借條一張。借條載明:借現(xiàn)金x萬元,借期x個月,月利息一分五,逾期利息八分。后被告共支付給了原告x個月的利息。截止同年x月份,被告分三次償還了原告借款本金x萬元。此后被告既未向原告支付利息,也未償還借款本金。原告多次要求被告清償借款本金及利息,但均未果,被告現(xiàn)在還躲避原告。

原告認為,合法的借貸關系應受法律保護,債務應當清償。被告躲避原告、拒不償還借款的行為不僅違背誠信、構成違約,也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權益。

綜上,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特具狀訴至貴院,誠望判如所請。

xx縣法院

具狀人(簽字):xxx

20xx年xx月xx日

民間借貸案件起訴狀書寫及訴訟中應當注意的問題

一、證明當事人訴訟主體資格的證據(jù)

1、當事人為自然人的,應提交其身份證明資料,如身份證或戶口本等。

2、當事人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提交主體登記資料,如工商營業(yè)執(zhí)照副本或由工商登記機關出具的工商登記清單、社團法人登記證等。并提交機構代碼證,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復印件。

民間借貸返還訴狀篇五

原告:xxx

住址:xxx

法定代表人:xxx

被告:xxx

法定代表人:xxx

住址:xxx

一、依法判決被告支付欠款元整。

二、依法判決被告支付自xx年3月5日至今的欠款利息共計

三、本案全部訴訟費用、保全費用由被告承擔。

為此,根據(jù)《_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guī)定,請求貴院依法確認雙方債權關系,判令被告履行還款義務,支付所欠款項和欠款利息。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274440.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