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歷史中國境內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教案 中國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教案教學反思通用(三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07 13:30:13
2023年歷史中國境內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教案 中國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教案教學反思通用(三篇)
時間:2023-04-07 13:30:13     小編:zdfb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歷史中國境內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教案 中國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教案教學反思篇一

展示我國遠古人類遺址地圖

問:我國遠古人類遺址多嗎?

都有哪些遺址?

分布有什么特點嗎?

那我們先來看我國境內最早的遠古人類——元謀人。請同學們根據問題尋找答案:

1. 地點:

2. 年代:

3. 技能:

4. 地位/意義:

二、北京人

我們再來看看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古人類代表,北京人。

1921年周口店遺址被發(fā)現, 1927年,人類學家根據北京人遺址中發(fā)現的一枚下臼齒,給北京人定名為“中國猿人北京種”,俗稱“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 。你們猜測發(fā)現一顆臼齒對研究北京人有哪些作用?

裴文中(1904—1982),河北省灤縣人。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古生物學家。1929年12月,他發(fā)現了北京人第一個完整頭蓋骨,同年又發(fā)現用火遺跡。

發(fā)現頭蓋骨就可以復原出北京人的相貌,我們一起來比一比復原之后的猿,北京人和現代人樣貌的區(qū)別?(提示:從前額、眉脊骨、顴骨、鼻骨、嘴部、下頦幾處比較)

補充:

他們的身高平均為157厘米,上肢與現代人相似,下肢的腿骨略長,能夠直立行走。

(展示工具以及生活環(huán)境圖片)

展示使用火的圖片

1、以上三幅圖分別反映北京人時期火有什么功能?

2、簡要說明學會用火有什么意義呢?

活動:根據圖片設想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

通過對北京人的研究,可以發(fā)現早期猿人向現代人類演進和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為人類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證據。

三、山頂洞人

想一想,山頂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進步?

再次證明人類進化而來。

練一練

主要分布在黃河和長江沿岸。

1. 地點:云南省元謀縣

2. 年代:約170萬年

3. 技能:會制造工具和知道使用天然火

4. 地位/意義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

學生自主發(fā)揮。(估計年代,比較與猿牙齒的區(qū)別等等)

北京人:前額低平,眉脊較粗, 顴骨突起,鼻骨扁平,嘴部前伸,沒有下巴。

結論:

體形特征:北京人還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七年級上冊歷史教案 | 七年級上冊歷史教學計劃

七年級上冊歷史教案 | 七年級上冊歷史教學計劃

歷史中國境內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教案 中國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教案教學反思篇二

教學目標:

1、識記我國主要的遠古居民元謀人、北京人生產生活情況、距今年代以及氏族生活的特點等。

2、通過探究山頂洞人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進步等問題,體驗獨立思考和歸納比較的過程。

3、認識中國是人類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類遺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激發(fā)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學習重點和難點:

北京人基本概況;所講內容距今久遠,只有依據考古發(fā)掘成果進行科學推;故事激趣,導入新課,解讀學習目標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生成問題

歌曲《大中國》中唱到“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家里盤著兩條龍,是長江與黃河”。長江和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長江和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在這里誕生了我國最早的人類——元謀人和北京人,你想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嗎?

二、自學互研生成新知

知識模塊一我國境內的早期人類

自主閱讀課本p2內容,完成第1題。

1.簡述元謀人的生活狀況。

(1)生活年代:距今約170萬年。(2)生活地點:云南省元謀縣。

(3)生活狀況:會制作工具和知道用火。

(4)歷史地位: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的古人類。

知識模塊二北京人的發(fā)現

自主閱讀課本p3內容,完成第2題。

2.簡述北京人的生活狀況。

(1)生活年代:距今約70~20萬年。(2)生活地點: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上。(3)使用天然火。(4)靠狩獵、采集為生。

知識模塊三北京人的特征

自主閱讀課本p4~5內容,完成第3~4題。

3.簡述北京人的特征。

(1)北京人的頭骨、前額低平、眉脊較粗、顴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腦容量比現代人小。

(2)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腳分工明顯。

(3)生活狀況:使用打制石器,過群體生活,會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種,火的使用增強了人們適應自然的能力,是人類進化上的里程碑。

歷史中國境內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教案 中國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教案教學反思篇三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元謀人的生存年代、發(fā)現地點和發(fā)現的歷史意義。

(2)知道北京人的生存年代、發(fā)現地點、體質特征、發(fā)現的意義以及他們的生產、生活狀況。

(3)知道化石是研究人類起源的主要證據和了解我國境內其他古人類遺址。

2.過程與方法

(1)識讀《中國境內主要古人類遺址分布圖》等圖,掌握識圖的基本方法,培養(yǎng)從圖片中提取有效歷史信息的能力。

(2)思考“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對于我們研究早期人類有什么作用?”,培養(yǎng)查閱歷史資料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認識到中國是人類的發(fā)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激發(fā)學生的歷史興趣,培養(yǎng)珍視人類文化遺產的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北京人。

難點:理解北京人生產、生活狀況。

[教學設計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學習三塊內容,我國境內的早期人類、北京人的發(fā)現、北京人的特征。第一部分內容與第二、三部分內容是包含關系,我國境內的早期人類包括了北京人;第二和第三部分遞進關系,先介紹北京人的發(fā)現,再闡述北京人的特征和發(fā)現北京人的意義。

我國目前已發(fā)現舊石器古人類遺跡三四百處,遍布全國大多數省市。事實證明,我國是世界上發(fā)現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是人類的發(fā)源地之一。我國境內已確認的最早的人類是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左右。我國早期人類遺址中最著名的就是北京人遺址。北京人的發(fā)現內容豐富,大量的遺骨、石器和用火遺跡,證明遠古確有直立人存在,為“從猿到人”的偉大學說提供了有力證據。

2.學情分析

(請按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補充)

3.教學方法

閱讀講解法、識圖分析法、討論歸納法、聯系對比法。

[教學準備]1

教師:多媒體課件、投影儀、圖片等。

學生:自學教材。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s 教師活動e 學生活動6 設計意圖b

導入新課h 展示女媧摶土造人、亞當與上帝、古猿人的圖片,問題:

1.人類是怎么產生的?

2.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是誰?x 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來回答問題。r 通過設問,引發(fā)學生思考,激發(fā)求知欲,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探究新知

(授新課)g 1.我國最早的人類g

展示《元謀人復原圖》《元謀人使用石器圖》《元謀人勞動復原圖》”,提出問題。

(1)元謀人生活在哪里?

(2)元謀人的體質有哪些特征?

(3)元謀人懂得哪些技術?

(4)人和動物的根本區(qū)別是什么?

觀察并搶答:

(1)云南元謀縣。

(2)牙齒碩大、粗壯,唇面比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復雜。

(3)制造工具和使用火。

(4)會不會制造工具。

培養(yǎng)學生從史料中獲取有效歷史信息的能力。

2.北京人

(1)北京人的發(fā)現

活動與探究

假如你是導游,你將如何向游客介紹北京人的發(fā)現?

動腦筋

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對于我們研究早期人類有什么作用?(展示化石的圖片)

(2)北京人的特征

展示《北京人復原頭像》《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圖》《北京人狩獵場景想象圖》,分組并讓學生討論回答問題:

①同學們互相觀察一下,你們和北京人頭部復原像有什么不同?

②展示《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圖》,提出問題:北京人制造的石器有什么用途?

③根據《北京人狩獵場景想象圖》,講述北京人勞動的情景。

④討論北京人過群居生活的原因。

⑤火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火對北京人生活有什么作用?

⑥北京人的發(fā)現有什么歷史意義?

3.動動手:今天我們學習元謀人、北京人的基礎知識,現在我們把元謀人、北京人的生活地方、生活的年代標識在《我國遠古人類主要遺址的分布》,播放《我國遠古人類主要遺址的分布》的動畫。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40449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