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一政治必修2教案(優(yōu)秀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07 16:58:26
最新高一政治必修2教案(優(yōu)秀5篇)
時間:2023-04-07 16:58:26     小編:zdfb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yōu)質的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高一政治必修2教案篇一

二、研討主題:新授課中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運用

三、課堂評價:

1.學生參與度:由于學生已在前一天晚上對本課的自主探究學案做了預習,因此學生課堂參與度較高。

2.問題設計:設計編排合理,在課本基礎上對梯度思考有所改進,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有所提高。

3.教師引導:新課導入自然順暢,但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缺乏向縱深發(fā)展。

4.課堂對話:教師富有親和力,注重師生互動,課堂氣氛融洽。

5.知識落實:梯度思考回答問題合理,正確性高。注重知識的落實與鞏固。學生記憶較快。

6.總體評價:從教學過程來看,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較好,識記熟練,探究問題的意識較強,但學生探究時的問題引導有偏離主題的現象。

四、課后反思

1.成功之處:教學設計符合學生的實際,通過情景導入,課堂自然順暢,學生鞏固落實較好。最后知識體系構建符合本課的主旨。

2.個人特色:自主學案編排合理,導入自然。教學設計符合學生實際,課堂互動效果好。

3.存在問題:課堂注重教師與學生的交流,雖有探究意識,但學生小組在探究中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在探究過程中,探究任務沒有想縱深發(fā)展,不能很好地體現難點突破。

4.對研討主題的反思

在課堂上進行探究,事先一定要學生自主預習,課堂上留給學生足夠的探究時間,引導學生討論的時候,必須要有重點,有針對性。

高一政治必修2教案篇二

一、教學目標

1.了解社會主義稅收的實質。

2.懂得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3.了解違反稅法的四種主要現象。

4.能夠準確區(qū)分各種違反稅法現象的能力。

5.牢固樹立納稅光榮的信念,自覺遵守稅法,依法誠信納稅。

6.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監(jiān)督國家對稅收的征管和使用,同偷稅、欠稅、騙稅和抗稅等違反稅法的行為作斗爭。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難點】

偷稅、欠稅、騙稅和抗稅的認識和區(qū)分

三、教學方法

小組討論法、案例分析法、分析歸納法

四、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設置情境導入。出示關于普通人依法納稅的案例,提出問題,引發(fā)同學們思考,然后引入新課《依法納稅是公民的義務》。

導入實錄:同學們,上課之前,老師要給大家播放一個感人的故事,講的是年邁的張大爺,仍然不忘依法納稅的故事。故事看完了,大家想一想,張大爺為什么說“公民依法納稅,利國利民”呢?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講授

1.稅收的性質

過渡:同學們可以結合課本第一段的內容,思考這個問題,一會請同學們發(fā)表見解。

學生閱讀課本,認真總結,發(fā)表見解。

教師點撥:我國的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國家的興旺發(fā)達、繁榮富強與每個公民息息相關。國家各項職能的實現,必須以社會各界繳納的稅收作為物質基礎。因此我國稅收的性質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國家有了收入,才能為公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因此,公民在享受國家提供的各種服務的同時,必須自覺誠信納稅,這是公民的基本義務,也是公民愛國的具體表現。

2.違反稅法的行為

過渡:我們知道了納稅是每個公民的義務,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存在著各種違反稅法的行為,下面我們來看一看一下的四個案例,同學們現在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討論,注意思考:他們分別屬于那種違反稅法的現象?違反稅法的后果是什么?

探究一:王某承包了一家服裝廠,由于種種原因,企業(yè)產品銷售不暢,產品積壓十分嚴重,資金周轉困難,工人工資不能按時發(fā)放。王某經過苦思冥想,想出一條“妙計”,他采取銷售收入不記賬,把銷售收入當作集資款入賬,不納稅,用這部分資金作為企業(yè)的流動資金。后經舉報,檢察院一舉破案,王某被提到公訴。雖然沒有把錢塞進自己的腰包,但他的行為已經違反稅法。

探究二:某電子元件廠廠長劉某以貨貸被騙為由,應繳稅款遲遲不交,稅務工作人員多次催繳,劉某卻從銀行轉走大筆資金,仍以無錢為由拒不繳納稅款。司法機關對劉某依法拘留。拘留期間,該廠繳清了全部稅款和罰款。

探究三:某市五金電線廠等5家企業(yè)與當地稅務部門相互勾結,在短短的4個月內,開出227份,總金額1.92億元的空頭發(fā)票和45份假已稅證明。國家根據有關稅收政策,返還退稅款1218萬多元。此案已告破。

探究四:陳某是一家國有企業(yè)的經理。2006年,該廠應繳稅715萬元,但他拖拖拉拉地只交了16萬元。2007年6月,稅務機關在催繳未果之后,依法將該廠庫存款扣押。陳某不僅不配合稅務工作,反而帶人阻攔,煽動不明真相的職工圍攻、辱罵,非法拘禁稅務人員。2007年10月7日,當地人民法院以抗稅罪處以陳某有期徒刑1年,并處以罰金50萬元。

學生探究,小組討論回答。

教師歸納:

1.偷稅:指納稅人有意違反稅法規(guī)定,用欺騙、隱瞞等方式不繳或少繳應繳稅款的行為。材料一中的王某就是用了欺騙、隱瞞的方式偷稅的。偷稅的手段還有很多,例如:偽造、銷毀、涂改賬本和票據,隱瞞經營利潤等。

2.欠稅:材料二中劉某從銀行轉走大筆資金,以無錢為由拖欠稅款就屬于欠稅。

欠稅就是納稅人超過稅務機關核定的納稅期限,沒有按時繳納而拖欠稅款的行為。應稅項目的納稅期限是1-15天,但超過5天還未繳納稅款;或者納稅期限是30天,但超過7天還未繳納稅款,就屬于欠稅行為。

3.騙稅

材料三種五金電線廠的行為是騙稅行為。騙稅是指納稅人用欺騙手段獲得國家稅收優(yōu)惠的行為。

4.抗稅

材料四中陳某不僅欠稅,而且?guī)俗钄r、圍攻、辱罵、非法拘禁稅務人員的行為屬于抗稅行為。所謂抗稅,即納稅人以暴力、威脅等手段,拒不繳納稅款的行為。

環(huán)節(jié)三:鞏固提高

過渡:以上的四種違法稅法現象,在現實生活中仍然存在,針對這些現象,稅務機關在追繳稅款的同時,要加收滯納金甚至并處罰款,觸犯刑法的還要由司法部門追究其刑事責任。因此,一方面,公民應當履行義務自覺納稅,另一方面,公民還要行使權利,樹立納稅人意識。包括:

1.增強對國家公職人員及公共權力監(jiān)督意識

2.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積極關注國家對稅收的征管和使用

3.對貪污和浪費國家資財的行為進行批評和檢舉,以維護人民和國家的利益

環(huán)節(jié)四:小結作業(yè)

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學習了依法納稅的有關知識,知道了依法納稅的必要性,各種違法行為的表現和應受到的法律制裁。這對于我們在經濟生活中正確地理解國家稅收政策,認識我國稅收的性質和意義,增強依法納稅意識,自覺抵制違法行為等將有重大指導作用。同學們,在走上社會之后,希望大家能夠承擔義務,自覺誠信納稅,做一個守法公民。

作業(yè):聯系日常生產、生活中正反兩方面的稅收實例,討論應如何認識和對待依法納稅、誠信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是愛國的具體表現這一論題,并以小論文的形式表述自己的觀點。

高一政治必修2教案篇三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識記貨幣的本質和基本職能,價格、紙幣、常用的信用工具、外匯和匯率的含義。

(2)理解物物交換的困難和貨幣產生的必然性。

(3)初步運用所學知識,聯系現實生活中人們對貨幣的看法,說明應當如何正確對待金錢。

(4)運用初步掌握的信用工具的知識,聯系實際談談信用工具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作用。

2.能力目標

(1)通過梳理貨幣產生的歷史,剖析貨幣產生的必然性,培養(yǎng)學生的比較、歸納能力。

(2)通過從具體生活現象分析貨幣的本質和職能,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過對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現象分析,培養(yǎng)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運用基本原理分析現實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理解貨幣的本質和作用,使學生逐步形成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的商品貨幣觀念,理性看待金錢的力量,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二、教學內容和課時安排

教學內容:第一課神奇的貨幣

課時安排:3~4課時

知識結構: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貨幣的本質及其基本職能;紙幣。

教學難點:貨幣的本質;紙幣和貨幣的區(qū)別;外匯和匯率。

四、教學設計

情景導入

學生活動

教學內容

設計意圖

高一政治必修2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本課是全書的起始課和理論基礎。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懂得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價值論,了解商品、貨幣、價值規(guī)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識,為學習和理解鄧小平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特別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打下理論基礎,也為以后各課的學習作好知識上的準備。

具體要求

知識要求

識記以下知識:

商品經濟的基本含義、存在條件和類型。

貨幣的職能。

人民幣的主幣和輔幣;世界上一些主要國家和地區(qū)所使用的紙幣名稱。

理解以下知識:

商品的含義;商品與物品、商品與勞動產品的區(qū)別和聯系。

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tǒng)一體。

個別勞動時間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區(qū)別。商品的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生產率成反比。

價格、商品流通、紙幣、通貨膨脹的含義。

價值規(guī)律的基本內容、表現形式、在商品經濟中的作用。

初步運用所學知識分析以下問題;

結合現實中人們對貨幣的不同看法,從貨幣的起源和本質說明正確認識貨幣的作用。

用價值規(guī)律的有關知識,分析說明商品生產者必須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

能力要求

教學過程中著重培養(yǎng)學生由具體到抽象、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抽象思維能力;由已知判斷合乎規(guī)律地推出未知新判斷的邏輯思維、推理能力;運用基本理論,分析現實生活中的經濟現象以及黨的經濟政策的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思想覺悟要求

通過教學,使學生樹立優(yōu)勝劣汰的競爭意識、時間觀念、效率觀念,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同時,在商品經濟的大潮中正確認識和對待貨幣的作用,破除“金錢萬能論”。

高一政治必修2教案篇五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二課第四框題的教學內容。監(jiān)督權是我國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權利之一,正確行使民主監(jiān)督權也是我國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徑,本節(jié)課主要學習民主監(jiān)督權利的具體內容,進行民主監(jiān)督的渠道、意義,使學生正確行使監(jiān)督權。本節(jié)課是第一單元的落腳點,同時又為后面學習“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做好必要的鋪墊,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本節(jié)課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高一學生有一定的學習基礎,學生思維活躍、理解能力較強,因此本課應根據學生的特點,采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在合作學習中發(fā)展、在交流中獲得新知、在思辨中作出正確的選擇,從而樹立正確參與民主監(jiān)督,共同守望公共家園。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公民監(jiān)督權的內容;明確公民行使民主監(jiān)督權利的途徑和方式;理解公民行使監(jiān)督權的意義;懂得公民要負責任的行使民主監(jiān)督權利。

2、能力目標

能結合自身生活經驗,對民主監(jiān)督的途徑和方式進行歸納;對進行民主監(jiān)督的行為能進行正確的分析,作出正確的選擇;注重聯系生活實際,提高參與政治生活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民主監(jiān)督的意義,珍惜自己享有的權利,增強主人翁責任感;

加強法制觀念,養(yǎng)成依法行使政治權利的行為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公民行使民主監(jiān)督權利的方式、行使民主監(jiān)督權利的意義

2、教學難點:正確行使民主監(jiān)督的權利

五、教法學法

1、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小組探究學習法、啟發(fā)式教學法

2、學習方法: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探究學習法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41764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