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經(jīng)典名人故事5000字 經(jīng)典名人故事50字左右(四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10 06:31:44
2023年經(jīng)典名人故事5000字 經(jīng)典名人故事50字左右(四篇)
時間:2023-04-10 06:31:44     小編:zdfb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經(jīng)典名人故事5000字 經(jīng)典名人故事50字左右篇一

“太陽光是最好的光源,肥皂泡是最理想的薄面,太陽光照到上面,它為什么會變得五顏六色呢?”牛頓的腦子里翻江倒海了。他提著一桶肥皂水走到院子里,吹起了肥皂泡。你看,他那兩只眼睛直盯著飄來飄去的肥皂泡,一個泡破了,接著又吹一個,從太陽一出來他就吹,一吹就是幾個小時。鄰居家的小孩子從樓窗上伸出頭來,沖他叫:“瘋老頭!你一只腳沒穿襪子!”鄰居家的老太太搖著頭:“老小,老小,老了倒成了孩子!”

后來人們知道了這瘋老頭就是英國皇家學會的研究員,他吹肥皂泡是在研究學問,不禁對他肅然起敬了。

牛頓的這種軼事豈止三件,它說明牛頓酷愛科學,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科學。正是因為牛頓有這種為科學獻身的奮斗精神,他才能總結出牛頓三定律,對人類的進步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牛頓病逝以后,英國政府在他的墓碑上鐫刻了墓志銘,最后一段是:讓人類歡呼/曾經(jīng)存在過這樣偉大的/一位人類之光 有道是: “自然和自然規(guī)律隱藏在黑暗中,上帝說,讓牛頓來,一切都明亮了?!?或者說: “道法自然,久藏玄冥。天降牛頓,萬物生明?!?/p>

經(jīng)典名人故事5000字 經(jīng)典名人故事50字左右篇二

東漢末年,七歲的華佗到一位姓蔡的醫(yī)生家里去拜師學藝。見過師傅之后,華佗規(guī)規(guī)矩矩地坐在那里靜聽老師的吩咐。

蔡醫(yī)生技術精湛,前來拜師的人很多。蔡醫(yī)生想收一個聰明的孩子為徒弟,決定先考考他們。

他把華佗叫到跟前,指著家門前的一棵桑樹提了一個問題:“你瞧,這棵桑樹最高的枝條上的葉子,人夠不著,怎么才能采下桑葉?”

“那就用梯子唄!”

“我家沒有梯子!”

“那我就爬上去采!”

“不!你能夠想出別的辦法嗎?”華佗找來一根繩子,在繩子上系了一塊小石頭,然后將它往最高的樹枝上拋。繩子將那根樹枝拉了下來,華佗一伸手就把桑葉采下來了。

“好,很好!”蔡醫(yī)生高興地點點頭說。

過了一會兒,他們看見院子里有兩只山羊在打架。幾個孩子去拉,結果都沒有拉開。

“你能讓那兩只羊不再打架了嗎?”

華佗圍著桑樹轉(zhuǎn)了一圈,拔了一把鮮嫩的綠草。他把草送到山羊面前。這時,山羊的肚子也餓了,見了草就顧不上打架了。

“你真是一個聰明的孩子,我很高興當你的老師!”

后來,華佗成了一代神醫(yī)。

凡事善于開動腦筋,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若是知難而退,只會使自己變的更加平庸。

經(jīng)典名人故事5000字 經(jīng)典名人故事50字左右篇三

有一天,大仲馬的一位好友前來拜訪他,見他正獨自坐在書桌前,雙手撫摸著稿紙,低聲抽泣著。朋友就坐在一旁的沙發(fā)上等,可等了好長一段時間,還不見他的情緒有所好轉(zhuǎn),就決定去勸勸自己的朋友。他拍了拍大仲馬的肩膀,關心地問:“親愛的,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令你如此傷心?”

大仲馬回頭一看,見是好友來了,便把事情的原委說了一遍。原來,大仲馬正在創(chuàng)作《三個火槍手》,最后由于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需要,其中的一個火槍手非死不可。可大仲馬非常喜歡這個人物,想試圖改變這個人物的命運,然而卻無法做到。他一想到自己喜歡的英雄任務將被自己的筆殺死,而自己對此又無能為力時,就不由得傷心至極,流下了眼淚。

他的朋友聽了他的訴說后,笑著對大仲馬說:“我的朋友,你可知道我已來了多久了……”

這時大仲馬的一位仆人剛好從門口經(jīng)過,聽了這話也笑了,說道:“先生,您不過來了45分鐘,而主人卻已經(jīng)哭了好幾個小時啦!”

小仲馬是大仲馬的兒子,大仲馬是當時很著名的作家,在文學領域聲望很高。小仲馬也喜歡文學,但他頻頻投稿都沒有被采納、都沒有成功過,大仲馬得知這一情況,就建議小仲馬每次投稿的時候都注明“我是大仲馬的兒子”,但小仲馬拒絕了,他想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后來,他終于創(chuàng)作出了世界聞名的《茶花女》。

經(jīng)典名人故事5000字 經(jīng)典名人故事50字左右篇四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縣人,我國近代人民教育家。1914年畢業(yè)于金陵大學,后赴美留學。1917年回國后推行平民教育,認為“教育是共和國的保障”,并把畢生精力投入到了教育中。

陶行知在擔任一所學校校長時,一次,他看到學生王友用泥塊砸同學,當即制止,讓他放學后到校長室。

陶行知來到校長室,王友已等在門口準備挨訓了。沒想到陶行知卻給了他一顆糖,并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很準時,我卻遲到了。”王友驚疑地瞪大了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顆糖對王友說:“這第二顆糖也是獎給你的,因為我不讓你再打人時,你立即就停止了。”

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顆糖:“我調(diào)查過了,你砸的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不遵守游戲規(guī)則,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壞人作斗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啊!”王友感動極了,哭著說:“陶校長,你打我兩下吧!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是自己的同學……”

行知這時笑了,馬上掏出第四顆糖:因為你正確地認識錯誤,我再獎勵你一顆糖……我的糖分完了,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p>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541799.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