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八年級物理教案(人教版四篇(優(yōu)質(zhì))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11 22:40:21
2023年八年級物理教案(人教版四篇(優(yōu)質(zhì))
時間:2023-04-11 22:40:21     小編:zdfb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yōu)質(zhì)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八年級物理教案(人教版篇一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液體壓強規(guī)律,學會用壓強計測量壓強

2、知道液體壓強的規(guī)律在生活中的應(yīng)用實例

3、在探究液體壓強規(guī)律的過程中,練習使用類比法 教學設(shè)想 重點:初步認識液體壓強規(guī)律

難點:知道液體壓強的規(guī)律

教法: 教學準備 玻璃管,橡皮膜,液體壓強計,水, 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 引入:固體對接觸面有壓強,那么液體有壓強嗎?

例:杯子對桌面有壓強,杯子里的水對杯底和杯壁是否有壓強?

演示實驗:

圖10-9(a) 玻璃管底部橡皮膜鼓起,

圖10-9(b)手指會受到力的作用

得出:液體對容器底部和側(cè)壁有壓強。

思考:液體內(nèi)部有壓強嗎?

例:學生舉例:(1)人在水里,感覺胸悶

(2)圖10-9(c)

(3)

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具體證明

探究影響液體內(nèi)部壓強大小的因素

認識壓強計的結(jié)構(gòu)

用手指輕壓金屬盒的橡皮膜,u形管兩側(cè)的液面發(fā)生什么變化?

如何來體現(xiàn)壓強計是怎樣顯示壓強大小的?

使用說明,橡皮膜沒有受到壓強時,u型管兩側(cè)的液面相平。橡皮膜受到壓強時u型管兩側(cè)的液面出現(xiàn)高度差,受到的壓強越大時,高度差越大。

設(shè)計實驗:

將金屬盒放入水,u型管兩側(cè)的液面有高度差,說明:液體內(nèi)部有壓強

(1)將金屬盒放入水,使橡皮膜向著中各個方向,觀察到u型管兩側(cè)的液面都 (沒有出現(xiàn)、出現(xiàn))高度差。

說明:液體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都 壓強。(有、沒有)

(2)增加金屬盒在水中的深度,觀察到u型管兩側(cè)的液面高度差變 。(大、?。?/p>

說明:液體內(nèi)部壓強與深度 ,(有關(guān)、無關(guān)),且隨深度的增加而 。(增大、減?。?/p>

(3)把金屬盒固定在水中某一深度不變,改變橡皮膜的方向,觀察到u型管兩側(cè)的液面高度差 ,(變、不變)

說明:在液體內(nèi)同一深度處,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 。(相等、不等)

(4)把金屬盒放在不同液體的相同深度處,觀察到u型管兩側(cè)的液面的高度差 (相同、不同)

說明:液體內(nèi)部壓強與液體的密度 ,(有關(guān)、無關(guān)),在不同液體的同一深度處,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 。(越大、越?。?/p>

總結(jié):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特點:

(1)液體內(nèi)部向 方向都有壓強。在液體的同一深度處,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 。(相等、不等)

(2)液體內(nèi)部壓強大小只與 、 有關(guān),深度越深壓強越 ,在不同液體的同一深度處,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 。

八年級物理教案(人教版篇二

【功率】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功率的公式。

(2)知道功率的單位。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實例的分析,討論、歸納,提高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與價值觀

通過對實例的分析,培養(yǎng)學生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1)功率的概念,物理意義。

(2)能用公式p=wt 解答相關(guān)的問題。

2、 難點:理解功率實際上是表示能量轉(zhuǎn)化快慢的物理量。

(三)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引入

1、 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什么?

2、 說出功的公式和單位。

3、什么叫電功率?它的公式、單位是什么?

二、新課教學

問題:在施工現(xiàn)場,有一堆磚,需要搬到正在修建的樓房上去,我們可以采用幾種方法搬上去呢?

多種方法:人分批搬上去;用滑輪組分批搬上去;用起重機一次吊上去。

這幾種方法,做功哪個多?

有什么區(qū)別?

這幾種方法所做的功是一樣多的,可花的時間不同。我們說他們做功的快慢是不同的。就是說,物體做功時有快有慢。為了描述物體做功的快慢,我們引入了一個新的物理量,叫功率。

1、 在物理學中用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單位時間內(nèi)所做的功叫做功率。用p表示功率。

分析,用比值定義法。

p=wt

p——功率 w——功 t——時間

2、 功率的單位:j/s,即瓦特,簡稱瓦,用符號w表示。

其它功率單位:1kw=103w

注:分清表示物理量中w與表示單位中w的含義。

八年級物理教案(人教版篇三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參照物的概念

●知道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2、過程與方法

●體驗物體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認識運動是宇宙中的普遍現(xiàn)象,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建立辨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教學重難點

1、重點:什么是機械運動以及在研究機械運動時要選擇參照物

2、難點: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因為選擇不同的參照物,物體運動情況是可以不同的。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讓學生閱讀課本序言,讓他們有個印象:運動同樣具有豐富的科學知識,學好運動的科學,能夠深入了解體育,還能深入了解自然。

(二)講授新課

1、機械運動

讓學生討論課本圖11.1—1所示的運動以及相類似的運動。讓學生討論日常生活中有關(guān)運動的現(xiàn)象。

針對學生的討論,提出如下問題:

①你從座位走到黑板前,這一過程中,你的什么發(fā)生了變化?

②有一輛汽車停在路邊和在路上行使有什么不同?

③說天上飛的飛機是運動的,你根據(jù)什么?

引導學生從討論和回答中得出:

(1)機械運動:物體位置的改變。(板書)

提出問題:

①圖中的那些物體是否在做機械運動?

②我們周圍的樹木,房屋以及教室里的桌椅是運動的嗎?

討論得出:整個銀河系、喜馬拉雅山、獵豹都在做機械運動,而樹木、房屋以及桌椅也都跟地球自轉(zhuǎn),同時繞太陽公轉(zhuǎn),它們也在做機械運動??梢?,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運動。

2、參照物

播放一部分選擇不同參照物所產(chǎn)生不同感覺的教學vcd。使學生回憶類似的場景,然后提問:“為什么乘客會產(chǎn)生這樣的錯覺?”組織學生討論,初步明確乘客判斷運動和靜止所選的標準不同以后,會產(chǎn)生不同的判斷。

學生活動:把課本放在桌上,課本上放一把尺子,推動課本使課本沿桌面運動。讓學生討論回答:

①選取課本作標準,尺子和課本是運動還是靜止?

②選擇課本作標準,尺子和課桌是運動還是靜止?

③選擇尺子作標準,課桌和課本是運動還是靜止?

得出參照物的概念:

參照物:描述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要看是以哪個物體做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

3、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一起描述圖11.1—3卡車的運動情況:選取地面做參照物,卡車是運動的;

選取收割機做參照物,卡車是靜止的。從而得出:

在討論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時,要看以哪個物體做標準,選擇的標準不同,它的運動情況就可能不同。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描述圖11.1—4的各種情形物體的運動狀況。

(三)課堂小結(jié)

1、什么是機械運動?

2、什么是參照物?為什么要選參照物?

3、什么是勻速直線運動?

(四)作業(yè)與思考

1、課本第22頁的“動手動腦學物理”

2、同步測試相應(yīng)的練習。

(五)教學后記:

八年級物理教案(人教版篇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

●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

2、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科學與藝術(shù)結(jié)合所帶來的美感

教學重、難點分析

1、重點:速度的計算

2、難點:速度單位以及單位換算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場面描述:我校的100米決賽正在進行,小明勇奪冠軍,同學都羨慕地說,他跑得真快!而在5000米的長跑競賽中,運動健將小馬一舉奪得冠軍,同學們佩服地說:小馬跑得真快!

引導學生從事例中提出問題:怎樣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

(二)講授新課

1、速度

組織學生討論所提出的問題。學生從小明跑得真快的事例中討論得出:運動員運動的路程相同,比較哪個運動員先到達終點就是哪個運動快。

得出:“通過相等的路程,用的時間短的運動得快?!?/p>

提問:小李步行,而媽媽騎自行車,大家同時從家里出發(fā),怎么判斷他們運動的快慢?

學生討論得出:誰在前邊誰就運動得快。

“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走的路程多的運動得快”

提問:怎樣比較小明和小馬誰運動得快呢?

啟發(fā)學生回答:可以計算出相同路程所用的時間短就是運動快或者計算出相同時間運動的路程長也是運動快的。

表示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大小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

v=s/t

單位:m/s或者是km/h

例題:書本23頁

指導學生學會單位換算

練習:20m/s=54km/h=

例題:書本24頁

指導學生學會熟練掌握公式的變形。

2、勻速直線運動

指導學生觀察圖11.2—2。讓他們提出不同之處。從而引出勻速直線運動的含義:物體沿著直線快慢不變的運動。

變速運動:物體運動快慢是變化的運動。

讓學生列舉一些生活中物體做變速運動的例子(汽車開動時,汽車剎車時,足球在草地滾動時等等)

平均速度:v=s/t這樣算出的速度上該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三)課堂小結(jié)

1、怎樣表示運動的快慢?

2、速度是怎樣計算的?

3、速度的單位怎樣進行換算?

4、什么是勻速直線運動,那么變速運動呢?

(四)作業(yè)

1、書本26頁第一、四題

2、完成相應(yīng)的同步測試

(五)教學后記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606449.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