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楊善洲的故事先進事跡選編(五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15 09:45:16
2023年楊善洲的故事先進事跡選編(五篇)
時間:2023-04-15 09:45:16     小編:zdfb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楊善洲的故事先進事跡選編篇一

--記保山市人大代表、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

1988年3月,61歲的楊善洲從保山地委書記的崗位上退休,婉拒了時任省委書記普朝柱勸其搬至昆明安度晚年的邀請,執(zhí)意選擇回到家鄉(xiāng)施甸縣種樹。20多年過去了,曾經(jīng)山禿水枯的大亮山完全變了模樣:森林郁郁蔥蔥,溪流四季不斷;林下山珍遍地,枝頭鶯鳴燕歌……

一位地委書記,為何退休后選擇到異常艱苦的地方去種樹?植樹造林20余年,他都遇到了哪些困難和挑戰(zhàn)?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撐著他讓夕陽人生散發(fā)出炫目的光彩?

“給鄉(xiāng)親的承諾總得兌現(xiàn)” “擔任地委領導期間,有鄉(xiāng)親不止一次找上門,讓我為家鄉(xiāng)辦點事情。我是保山地區(qū)的書記,哪能光想著自己的家鄉(xiāng),但畢竟心里過意不去呀,是家鄉(xiāng)養(yǎng)育了我。于是我就向他們承諾,等退休后,一定幫家鄉(xiāng)辦點實事?!标P于種樹,年逾八旬的楊善洲這樣解釋。

為了實現(xiàn)“幫家鄉(xiāng)辦點實事”的承諾,楊善洲把目光鎖定在施甸縣城東南44公里處的大亮山。楊善洲的家鄉(xiāng)就在大亮山腳下的姚關鎮(zhèn)陡坡村,兒時,母親常帶他到山上挖野菜、草藥等到集市上賣。原來這里林木參天,當年大煉鋼鐵時大量砍伐樹木,后來當?shù)刎毨мr(nóng)民又大規(guī)模毀林開荒,原本翠綠的大亮山變得山禿水枯,生態(tài)遭到嚴重破壞,周邊十幾個村寨陷入了“一人種一畝,三畝吃不飽”的困難境地?!霸龠@么下去,子孫后代的日子可怎么過?”楊善洲憂心忡忡。

退休前,楊善洲到大亮山實地考察,家鄉(xiāng)的人聽說他要回來種樹就勸他:“你到別處去種吧,這地方連野櫻桃樹和杞木樹都不長?!比欢€是來了,他以普通大山之子的身份帶著一顆赤子之心回來了。退休當天,楊善洲背起鋪蓋,趕到了離大亮山最近的黃泥溝。翌日,大亮山國社聯(lián)營林場正式掛牌成立,那天,他們?nèi)颂赳R馱把糧食、行李搬到離公路14公里遠的打水桿坪子,臨時搭建了一個簡易棚安營扎寨。深夜,狂風四起,棚子被掀翻,傾盆大雨又不期而至,幾個人只好鉆到馬鞍下,躲過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就這樣,楊善洲帶著縣里抽調(diào)的幾個同志開始了艱苦創(chuàng)業(yè)。

很多年之后,人們都還記得楊善洲初上大亮山時的情景。那時他住在用樹杈搭起的窩棚里,腳上穿著草鞋,儼然是一個放牧的老人。后來,得益于省里的資金支持,林場終于蓋了一排簡易的油毛氈房,楊善洲和工人們在里面一住就是近10年。10年后,當他們用磚瓦平房取代油毛氈房時,破敗不堪的油毛氈房已被四周的綠蔭所掩蓋。1999年11月,手提砍刀給樹修枝時,楊善洲不幸踩著青苔滑倒,左腿粉碎性骨折,但半年后他又執(zhí)意爬上了大亮山。從此,他再也離不開拐杖了。

2009年4月,楊善洲把自己用20年時間辛苦創(chuàng)辦的大亮山林場的經(jīng)營管理權,正式無償移交給施甸縣林業(yè)局。有人算過一筆賬:大亮山林場共占地7.2萬畝,其中5.8萬畝華山松中有3萬畝已郁閉成林,按1畝地種200棵樹,一棵樹按最低價30元計算,大亮山林場的活立木蓄積量價值已經(jīng)超過3億元。

這就是一位老地委書記幫家鄉(xiāng)辦的實事?!皼]錢買苗木,只好去街上撿果核” 在楊善洲最早種樹的山坡上,我們看到了一些造型優(yōu)美的大樹,很像巨型盆景?!芭杈耙悄荛L這么大就好了。”我和當?shù)匦麄鞑康耐鹃_玩笑說?!八隳阏f對了,這些樹還真是盆景移栽過來的?!彼麄儜?。???我驚訝地張大了嘴巴。

要把大亮山變成林海,需要大量的樹苗,可沒有資金去哪弄樹苗呢?楊善洲可謂絞盡了腦汁。很長一段時間里,他每天和林工們帶上工具,到處尋找樹苗。樹苗太缺了,以至于他不得不把平時種下的幾十盆盆景也全部移種到大亮山上。這些原來擺放在家里的雪松、白梅、銀杏,從此在山上盡情地汲取雨露和養(yǎng)分,自由自在地生長,如今這些庭院花木都已經(jīng)成為挺拔的大樹,成為裝點大亮山的一抹別致的色彩。

最讓人震撼的還不是這些巨型盆景,而是20年前楊善洲從街上撿回來的果核,如今已經(jīng)成長為一大片繁茂的樹林。

“當時沒錢買苗木,怎么辦呢,只好去街上撿果核?!敝糁照日驹诖罅辽缴献畛醴N樹的地方,楊善洲指著一大片林子說。在資金極其短缺的創(chuàng)業(yè)之初,撿果核育苗栽種成為楊善洲破解苗木困局的主要途徑。每次回到城里,他就到馬路上撿別人隨意扔掉的果核,然后放到家里用麻袋裝好,積少成多后便用馬馱到山上。

原地委書記到大街上撿別人扔掉的果核,這在當時成為轟動保山地區(qū)的新聞??墒菞钌浦薏辉诤?,林場資金緊,省一個是一個。“可你是地委書記啊,在大街上撿別人吃剩的果核,大家會怎么想?”有人開導他?!澳鞘撬麄兊氖?,不花錢就能弄到種子,我覺得沒有什么不好?!彼f。

一次在街上撿果核時,楊善洲不小心撞到了一個小伙子的自行車上,小伙子大發(fā)雷霆,沖著老人破口大罵。旁邊有人趕緊過來把小伙子拉到一邊,告訴他那位老人就是原來的地委書記。小伙子頓時傻了,他怎么都不會想到這個毫不起眼的在他看來甚至有些卑微的老人會當過那么大的官。楊善洲卻絲毫不理會旁邊發(fā)生的一切,依然低著頭自顧自地撿他的果核。每年的端陽花市是保山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果核最多的季節(jié)。每每這個時候,楊善洲就會發(fā)動全場林工,一起到街上去撿果核。如今一個個小小的果核,都已在歲月輪回中演變成為一棵棵枝繁葉茂的果樹。

“正是因為有老書記帶著干,我們才能在那么艱苦的環(huán)境中一步步挺了過來?!绷謭龅墓と苏f。

20多年前,初上大亮山的楊善洲頭發(fā)只是灰黑,如今卻已滿頭飄雪……

“黨員的身份永不退休” 大亮山林場帶給當?shù)厝罕姷暮锰庪S著時間推移逐漸顯現(xiàn)和顯著起來。

創(chuàng)辦林場之初,省林業(yè)廳、財政廳給大亮山林場撥付了100多萬元,對楊善洲造林之舉給予支持。當時,需要用錢的地方實在太多,慎重考慮后,楊善洲用這筆錢在大亮山修了一條18公里的林區(qū)公路,架起了5公里長的高壓線,蓋了一排簡易的油毛氈房,并擠出7萬元為附近的四平寨通了電。通路、通電為植樹造林奠定了基礎,也大大推動了當?shù)厝罕姲l(fā)展生產(chǎn)、改善生活。

大亮山林場最顯著的社會效益表現(xiàn)在有效解決了當?shù)厝罕姷娜诵箫嬎y題。場長董繼軍告訴我們:“林場現(xiàn)在承擔著3個鄉(xiāng)鎮(zhèn)11個村委會70個村民小組2.5萬人的飲水供給任務和兩個糖廠的蔗區(qū)灌溉任務。” 我們來到了距離大亮山林場20多公里的陡坡村大柳水自然村,楊善洲就出生在這里。“新中國成立前,因為飲水太困難,這里的村民婚喪嫁娶,用水都要納入人情簿子?!崩蠒浾f??墒?,走家串戶后,我實在難以相信這個地方曾經(jīng)飲水困難到那種程度,我們看到的情況是,各家各戶都通了自來水管,擰開開關就有清泉汩汩流出。

大亮山林場采取的是“國社合作”營運模式,即由村社集體為單位出林地,由國家進行植樹造林,產(chǎn)生的經(jīng)濟利潤按一定比例雙方分成。“這些年,大亮山林場都只是進行撫育型間伐,帶給當?shù)乩习傩盏慕?jīng)濟效益不是很明顯。2006年到2008年,林場共支付給村集體4萬多元的分紅?!倍^軍說。2006年,林場建起了一所木材加工廠,加工撫育間伐的林材。到2008年3年間,林場共支付給當?shù)卮迕耖g伐林木、加工林材的勞務費超過了36萬元。

不久前,施甸縣政府用大亮山林場做抵押,貸款1.7億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其中1億元已經(jīng)支付到位。

發(fā)端于大亮山林場的植樹造林熱情還波及到了更廣的范圍:“這些年,感覺整個施甸縣的植樹造林熱情都在上漲?!贝┬性诹趾V?,縣委宣傳部的同志感慨地說。我們從林業(yè)部門了解到這樣一組數(shù)據(jù):1988年施甸縣的森林覆蓋率為17.1%,2009年提高到了44.8%。

在擔任大亮山林場義務承包人的20年間,楊善洲接受的唯一報酬是:每月70元的伙食補助,1996年,隨著物價上漲,林場將補助標準提高到了100元。2009年底,保山市委、市政府為楊善洲頒發(fā)特別貢獻獎,并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今年5月,楊善洲將其中的10萬元捐給了保山一中,6萬元捐給了林場和附近的村子搞建設。

“我只是在盡一名黨員的職責,只要活著,我就有義務和責任幫群眾辦實事?!睏钌浦拚f,“實在干不動了,只好把林場交還給國家,但這不是說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還是要接著幫老百姓辦,共產(chǎn)黨員的身份永不退休”。

楊善洲的故事先進事跡選編篇二

楊善洲先進事跡

2010年春天,已持續(xù)半年的干旱讓云南很多地方群眾的飲水變得異常困難,施甸縣大亮山附近群眾家里的水管卻依然有清甜的泉水流出,他們的水源地正是大亮山林場。近些年,隨著大亮山植被狀況明顯改善,山林的水源涵養(yǎng)功效得以很好發(fā)揮,附近村委會架起水管,將泉水從林場引到村里,通到各家各戶,村民再也不用為吃水犯愁。受曠日持久的干旱影響,水管里的流水較之以往細小了很多,但足以讓附近的村民心滿意足,也讓他們對楊善洲的功勞更加念念不忘:“多虧了老書記啊,要不是他,不知道現(xiàn)在會是什么樣子。”

1988年3朝柱勸其搬至昆明安度晚年的邀請,執(zhí)意選擇回到家鄉(xiāng)施甸縣種樹。經(jīng)山禿水枯的大亮山完全變了模樣:森林郁郁蔥蔥,溪流四季不斷;林下山珍遍地,枝頭鶯鳴燕歌……

一位地委書記,為何退休后選擇到異常艱苦的地方去種樹?植樹造林遇到了哪些困難和挑戰(zhàn)?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撐著他讓夕陽人生散發(fā)出炫目的光彩?

“給鄉(xiāng)親的承諾總得兌現(xiàn)

“擔任地委領導期間,有鄉(xiāng)親不止一次找上門,讓我為家鄉(xiāng)辦點事情。我是保山地區(qū)的書記,哪能光想著自己的家鄉(xiāng),但畢竟心里過意不去呀,是家鄉(xiāng)養(yǎng)育了我。于是我就向他們承諾,等退休后,一定幫家鄉(xiāng)辦點實事。

為了實現(xiàn)“大亮山。楊善洲的家鄉(xiāng)就在大亮山腳下的姚關鎮(zhèn)陡坡村,草藥等到集市上賣。原來這里林木參天,當年大煉鋼鐵時大量砍伐樹木,后來當?shù)刎毨мr(nóng)民又大規(guī)模毀林開荒,原本翠綠的大亮山變得山禿水枯,生態(tài)遭到嚴重破壞,周邊十幾個村寨陷入了“一人種一畝,三畝吃不飽么過?”楊善洲憂心忡忡。

退休前,楊善洲到大亮山實地考察,家鄉(xiāng)的人聽說他要回來種樹就勸他:去種吧,這地方連野櫻桃樹和杞木樹都不長。身份帶著一顆赤子之心回來了。退休當天,楊善洲背起鋪蓋,趕到了離大亮山最近的黃泥溝。翌日,大亮山國社聯(lián)營林場正式掛牌成立,那天,他們?nèi)颂赳R馱把糧食、行李搬到離公路14公里遠的打水桿坪子,臨時搭建了一個簡易棚安營扎寨。深夜,狂風四起,棚子被掀翻,傾盆大雨又不期而至,幾個人只好鉆到馬鞍下,躲過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就這樣,楊善洲帶著縣里抽調(diào)的幾個同志開始了艱苦創(chuàng)業(yè)。

很多年之后,棚里,腳上穿著草鞋,儼然是一個放牧的老人。后來,得益于省里的資金支持,林場終于蓋了一排簡易的油毛氈房,楊善洲和工人們在里面一住就是近磚瓦平房取代油毛氈房時,破敗不堪的油毛氈房已被四周的綠蔭所掩蓋。手提砍刀給樹修枝時,楊善洲不幸踩著青苔滑倒,左腿粉碎性骨折,但半年后他又執(zhí)意爬上了大亮山。從此,他再也離不開拐杖了。

2009年4無償移交給施甸縣林業(yè)局。有人算過一筆賬:大亮山林場共占地華山松中有3萬畝已郁閉成林,按山林場的活立木蓄積量價值已經(jīng)超過

這就是一位老地委書記幫家鄉(xiāng)辦的實事。

“沒錢買苗木,只好去街上撿果核 61

”關于種樹,年逾八旬的楊善洲這樣解釋?!钡某兄Z,楊善洲把目光鎖定在施甸縣城東南兒時,”的困難境地?!霸龠@么下去,子孫后代的日子可怎”然而,他還是來了,他以普通大山之子的

20年時間辛苦創(chuàng)辦的大亮山林場的經(jīng)營管理權,正式1畝地種200棵樹,一棵樹按最低價3億元。

20多年過去了,曾20余年,他都44“年。10年后,當他們用1999年7.2萬畝,其中30元計算,大亮

11月,5.8萬畝月,歲的楊善洲從保山地委書記的崗位上退休,婉拒了時任省委書記普”幫家鄉(xiāng)辦點實事公里處的母親常帶他到山上挖野菜、你到別處人們都還記得楊善洲初上大亮山時的情景。那時他住在用樹杈搭起的窩10月,楊善洲把自己用

在楊善洲最早種樹的山坡上,我們看到了一些造型優(yōu)美的大樹,很像巨型盆景。“盆景要是能長這么大就好了?!蔽液彤?shù)匦麄鞑康耐鹃_玩笑說?!八隳阏f對了,這些樹還真是盆景移栽過來的?!彼麄儜?。???我驚訝地張大了嘴巴。

要把大亮山變成林海,需要大量的樹苗,可沒有資金去哪弄樹苗呢?楊善洲可謂絞盡了腦汁。很長一段時間里,他每天和林工們帶上工具,到處尋找樹苗。樹苗太缺了,以至于他不得不把平時種下的幾十盆盆景也全部移種到大亮山上。這些原來擺放在家里的雪松、白梅、銀杏,從此在山上盡情地汲取雨露和養(yǎng)分,自由自在地生長,如今這些庭院花木都已經(jīng)成為挺拔的大樹,成為裝點大亮山的一抹別致的色彩。

最讓人震撼的還不是這些巨型盆景,而是20年前楊善洲從街上撿回來的果核,如今已經(jīng)成長為一大片繁茂的樹林。

“當時沒錢買苗木,怎么辦呢,只好去街上撿果核。的地方,楊善洲指著一大片林子說。在資金極其短缺的創(chuàng)業(yè)之初,撿果核育苗栽種成為楊善洲破解苗木困局的主要途徑。每次回到城里,他就到馬路上撿別人隨意扔掉的果核,然后放到家里用麻袋裝好,積少成多后便用馬馱到山上。

原地委書記到大街上撿別人扔掉的果核,善洲不在乎,林場資金緊,省一個是一個。果核,大家會怎么想?”有人開導他。什么不好?!彼f。

一次在街上撿果核時,楊善洲不小心撞到了一個小伙子的自行車上,沖著老人破口大罵。旁邊有人趕緊過來把小伙子拉到一邊,委書記。小伙子頓時傻了,他怎么都不會想到這個毫不起眼的在他看來甚至有些卑微的老人會當過那么大的官。楊善洲卻絲毫不理會旁邊發(fā)生的一切,果核。每年的端陽花市是保山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果核最多的季節(jié)。每每這個時候,楊善洲就會發(fā)動全場林工,一起到街上去撿果核。如今一個個小小的果核,都已在歲月輪回中演變成為一棵棵枝繁葉茂的果樹。

“正是因為有老書記帶著干,我們才能在那么艱苦的環(huán)境中一步步挺了過來。工人說。

20多年前,初上大亮山的楊善洲頭發(fā)只是灰黑,如今卻已滿頭飄雪

“黨員的身份永不退休”

大亮山林場帶給當?shù)厝罕姷暮锰庪S著時間推移逐漸顯現(xiàn)和顯著起來。

創(chuàng)辦林場之初,省林業(yè)廳、財政廳給大亮山林場撥付了舉給予支持。當時,需要用錢的地方實在太多,慎重考慮后,楊善洲用這筆錢在大亮山修了一條18公里的林區(qū)公路,架起了出7萬元為附近的四平寨通了電。通路、通電為植樹造林奠定了基礎,也大大推動了當?shù)厝罕姲l(fā)展生產(chǎn)、改善生活。

大亮山林場最顯著的社會效益表現(xiàn)在有效解決了當?shù)厝罕姷娜诵箫嬎y題。軍告訴我們:“林場現(xiàn)在承擔著務和兩個糖廠的蔗區(qū)灌溉任務。

我們來到了距離大亮山林場“新中國成立前,因為飲水太困難,這里的村民婚喪嫁娶,用水都要納入人情簿子。記說。可是,走家串戶后,我實在難以相信這個地方曾經(jīng)飲水困難到那種程度,我們看到的情況是,各家各戶都通了自來水管,擰開開關就有清泉汩汩流出。

大亮山林場采取的是“國社合作植樹造林,產(chǎn)生的經(jīng)濟利潤按一定比例雙方分成。型間伐,帶給當?shù)乩习傩盏慕?jīng)濟效益不是很明顯。

53個鄉(xiāng)鎮(zhèn)”

20多公里的陡坡村大柳水自然村,”營運模式,即由村社集體為單位出林地,由國家進行

這在當時成為轟動保山地區(qū)的新聞?!翱赡闶堑匚瘯洶?,在大街上撿別人吃剩的個村委會70個村民小組“這些年,大亮山林場都只是進行撫育20062

可是楊小伙子大發(fā)雷霆,依然低著頭自顧自地撿他的”林場的……

多萬元,對楊善洲造林之場長董繼2.5萬人的飲水供給任楊善洲就出生在這里?!崩蠒?/p>

2008年,林場共支付給村集

”拄著拐杖站在大亮山上最初種樹那是他們的事,不花錢就能弄到種子,我覺得沒有告訴他那位老人就是原來的地100公里長的高壓線,蓋了一排簡易的油毛氈房,并擠11年到體4萬多元的分紅?!倍^軍說。2006年,林場建起了一所木材加工廠,加工撫育間伐的林材。到2008年3年間,林場共支付給當?shù)卮迕耖g伐林木、加工林材的勞務費超過了36萬元。

不久前,施甸縣政府用大亮山林場做抵押,貸款1.7億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其中1億元已經(jīng)支付到位。

發(fā)端于大亮山林場的植樹造林熱情還波及到了更廣的范圍:“這些年,感覺整個施甸縣的植樹造林熱情都在上漲?!贝┬性诹趾V校h委宣傳部的同志感慨地說。我們從林業(yè)部門了解到這樣一組數(shù)據(jù):1988年施甸縣的森林覆蓋率為17.1%,2009年提高到了44.8%。

在擔任大亮山林場義務承包人的20年間,楊善洲接受的唯一報酬是:每月70元的伙食補助,1996年,隨著物價上漲,林場將補助標準提高到了100元。2009年底,保山市委、市政府為楊善洲頒發(fā)特別貢獻獎,并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今年5月,楊善洲將其中的10萬元捐給了保山一中,6萬元捐給了林場和附近的村子搞建設。

“我只是在盡一名黨員的職責,只要活著,我就有義務和責任幫群眾辦實事?!睏钌浦拚f,“實在干不動了,只好把林場交還給國家,但這不是說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還是要接著幫老百姓辦,共產(chǎn)黨員的身份永不退休”。

窮盡一生書寫為民情

——記保山市人大代表、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下)

云南日報記者 程三娟

采訪期間,記者聽說了一件事:楊善洲自1950年把妻子迎娶進門以后,一心撲在工作上的他就再也沒有時間去過妻子家。上世紀70年代末的一天,他的岳母到姚關去趕街,看到一輛汽車從街上過時聽人提到了女婿的名字,老人想上去和久未見面的女婿打個招呼,可一晃車子就直奔鄉(xiāng)下去了。直到臨終前,老人都沒再見過自己的女婿楊善洲……

到底是怎樣一個人會“無情”和忘我到這種地步?從1955年任施甸區(qū)區(qū)委書記到1988年從保山地委書記崗位上退休,30多年的時間,他都在忙些什么?

與楊善洲謀面是在他的家中。老人穿著一件灰色的舊卡基布中山裝,坐在一張棗紅色的老式木沙發(fā)上。那一刻,讓人感覺像是穿越時空,回到那久遠的年代……

“每次下鄉(xiāng),他都把鋤頭帶在身邊”

1965年的一天,一個頭戴竹葉帽、腳穿草鞋的中年人出現(xiàn)在施甸縣某人民公社,打聽公社領導在哪里。接待的同志一看來了個老農(nóng),而領導正準備接待縣委書記,就隨口打發(fā)說領導不在。來人一聽沒作聲,轉(zhuǎn)身就去村子里面轉(zhuǎn)悠了。過了約定好的時間,公社領導仍然沒見到縣委書記,仔細一打聽才知道是接待員把縣委書記當成老農(nóng)給打發(fā)走了。這位縣委書記就是楊善洲。

做過9年石匠、工農(nóng)干部出身的楊善洲,當了保山地委書記,依然保持著淳樸的農(nóng)民本色。他臉色黝黑,雙手老繭,和農(nóng)民一起鋤田、栽秧,走家串戶體察農(nóng)民的困苦,給受冤屈的人主持公道,自掏腰包給困難戶力所能及的幫助,下鄉(xiāng)不給農(nóng)民添負擔,從來都自掏飯錢……

“每次下鄉(xiāng),他都把鋤頭帶在身邊?!苯o楊善洲擔任秘書11年,祝正光印象最深的就是楊善洲時常和農(nóng)民群眾一起下地干活?!澳菚r他有一半的時間都在基層,每天天不亮,我們就出了地委大門,天黑之后才回來。地委開會都在晚上?!弊U庹f,“書記一直認為,與農(nóng)民 群眾一起勞動是了解基層、了解農(nóng)民疾苦很重要的方式,和農(nóng)民在一起了解到的情況最真實?!?/p>

1980年10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同志到保山考察。總書記提前抵達,地 委的同志迅速到板橋公社去通知地委書記楊善洲,到了公社才發(fā)現(xiàn),他正在田里頭和農(nóng)民一起插秧,褲腿挽到了膝蓋上,貓著腰只顧忙碌,聽到工作人員的喊聲,他才回過神來,趕緊拔腿往回跑。“楊書記是換了衣服才去見胡耀邦總書記的,可他和農(nóng)民一起插秧的事還是傳到了總書記的耳朵里。總書記感嘆說像楊善洲這么樸實的地委書記還真不多見。”祝正光說。

在楊善洲眼中,人民的事馬虎不得。1988年,當時駐板橋漢莊的地委工作組接到板橋鎮(zhèn)宗家山村楊春蘭老人的申訴。老人去賣豬,半路上被人截住,一口咬定是老人偷了他的豬,并扯著老人來到了地委工作組要求主持公道。工作組負責處理此事的人輕信了對方的話,責令楊春蘭立即將豬送還給對方,并罰款80元。老人含冤叫屈告到了工作組。楊善洲得知此事后,馬上責成工作組與地委信訪辦公室的干部進行調(diào)查核實,并要求將處理結果報告他本人。經(jīng)過認真核查,事情很快真相大白,原來楊春蘭所賣的豬是別人偷了轉(zhuǎn)賣給他的,他自己毫不知情。不管什么時候,都不能馬虎行事,不能傷了群眾的心。春蘭道歉,并賠還所收的罰款。

“老書記12歲失去父親,陪著母親艱難度日,從小就深深地體味到身為一個農(nóng)民的諸多難處。因此他處處從農(nóng)民的角度去理解農(nóng)民,從農(nóng)民的角度去思考怎樣民的角度去思考怎樣在楊善洲身邊工作過

“別人不理解我,你還不理解我?我真的沒錢

我們來到了施甸縣大柳水自然村楊善洲的老家。圍的院落,沒有什么特別之處。我們最先看到的是他的老伴。在丈夫為了事業(yè)和理想顧不了家60多年的歲月里,這位叫張玉珍的老人默默地擔起了家庭的全部責任。

楊老家現(xiàn)已是四世同堂,他的大女兒、孫子、重孫和老伴一起生活。攢夠錢新建蓋了房子,一家人的日子過得平凡而融洽。但是,在楊善洲常年顧不得回家的歲月里,這家人曾經(jīng)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

1975年夏天,家里的房子因年久失修,每逢下雨便到處漏雨,全家老小實在無法在屋里居住。張玉珍沒辦法,楊善洲聽了,久久無語,掏出身上僅有的買幾個瓦盆接一下漏雨,暫時艱苦一下。她告訴孩子們:你們的父親確實沒辦法,他很窮,我們以后再也不能去給他添麻煩了,家里的日子我們先湊合著過吧。

1995年,楊善洲已經(jīng)退休并回到大亮山種樹。出于楊善洲進城給林場辦事住宿方便的考慮,全家想方設法借了子。房子是蓋起來了,但這還賬?楊善洲東拼西湊拿出了了擺手:“別人不理解我,你還不理解我?我真的沒錢!好又一次含著淚水回到老家,把剛剛蓋起還沒來得及住的房子賣了。

楊善洲的大女兒楊會菊向我們講述了另一件更讓人心酸的事。忽然高燒昏迷,奶奶和媽媽急得頂著暴雨爬山路連夜趕往施甸縣城。山路崎嶇不平,路過一個山崖的時候,奶奶因走路慌亂而失腳,身子往山崖下傾倒,母親急忙伸手去拉奶奶,不料由于失去重心,近花甲的楊會菊含著淚水,輕輕地撫摸著母親的手說:

楊善洲的小女兒楊會芹回憶說:父親趕回家來送藥。母親對我說,這是你爸爸,趕快叫啊,我卻害怕地躲開了。

楊善洲退休后,組織上安排他到昆明安度晚年,一家人欣喜萬分,以為終于可以與在 ?為官?,這使他與父老鄉(xiāng)親始終保持著一種水乳交融的緊密聯(lián)系。8年的保山日報記者蘇加祥這樣解讀這位專程跑去找楊善洲,553人一起掉下了山崖,掛在了一蓬枯藤上我們處理的任何小事都可能是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

叫他無論如何想辦法拿點錢給家里修房子。30元錢交給妻子說:”張玉珍接過9600元,“你一輩子就攢了這么點錢?“我8歲時,第一次見到了父親。當時因為奶奶病重,4

”30”“父親不容易,我媽更不容易?。?為民?,并從農(nóng)””的地委書記。較之于周

2008年,孫子30元錢回去,……勉強蓋起了一間房”老伴問。楊善洲擺

3歲那年,一天深夜” ”

“事后,工作組專門派人當面向楊“農(nóng)民式這是一個普通的農(nóng)家小院,“你先拿這元錢,含著淚水回到了老家

萬多元錢在施甸縣城的附近買了一塊地,萬元的債怎么還?張玉珍專門找到楊善洲:能不能湊點錢還看著老伴無奈的神色,張玉珍只她……回憶起昔日的艱難,年外忙了幾十年的父親共享天倫之樂了,不曾料想,他卻一頭扎進了家鄉(xiāng)的荒山……

“不行!我沒這個權力”

一個老地委書記的妻子和家人怎么會在農(nóng)村?從大柳水村出來后,這個疑問一直在我心頭縈繞。

“是老書記自己不讓辦?農(nóng)轉(zhuǎn)非??!笔煜で闆r的人解釋。1964年,楊善洲擔任施甸縣委書記時,組織上提出把他愛人轉(zhuǎn)為城鎮(zhèn)戶口,他謝絕了;1978年,上級組織部門有個通知,地、師級干部,家在農(nóng)村的妻子、母親、不滿16歲的子女可以轉(zhuǎn)為城市戶口。當時,楊善洲家除大女兒外,都符合進城的條件。當組織部門將他家“農(nóng)轉(zhuǎn)非農(nóng)業(yè)人口”的報告打上去時,他堅決要求撤銷報告。他說:“身為領導干部,我應該帶個好頭。我相信我們的農(nóng)村能建設好,我們?nèi)叶紭芬夂?億農(nóng)民同甘共苦建設家鄉(xiāng)。”

自己常年不在家,政策允許范圍內(nèi)的照顧也不給家人享受,不勝數(shù)。

1982年盛夏的一天,保山地區(qū)中專生招考張榜處,有個在榜上尋找了無數(shù)遍,還是沒有看到自己的名字。頭說:“別難過,明年再考。憐巴巴地問。楊善洲緊鎖眉頭,嚴肅地看著女兒:

1986年,姚關鄉(xiāng)的一位副鄉(xiāng)長在楊善洲家看到老書記的老伴和女兒們正在吃包谷飯,得知老書記家里的糧食不夠吃只好用包谷摻在飯里時,給老書記家里拉去了兩袋救 上呢,接濟要接濟比我們更困難的家庭。故事至今仍在當?shù)厝罕娭袕V為流傳。

隆陽區(qū)芒寬鄉(xiāng)現(xiàn)在是保山市有名的小粒咖啡之鄉(xiāng),全鄉(xiāng)的咖啡連片種植面積超過萬畝??稍?0年前,這里的咖啡樹只是零零星星??Х确N植產(chǎn)業(yè)的長足發(fā)展是在楊善洲走進芒寬田間地頭,鼓勵群眾大力發(fā)展咖啡種植之后發(fā)生的。江壩的芒寬公社。他聽說新光大隊有位叫朱自祥的社員,種植咖啡成了出名的冒尖戶,曾因種咖啡挨過批斗,便想讓朱自祥帶頭發(fā)展咖啡種植。楊善洲踏進朱自祥的家園,摸著咖啡樹說:“過去,我也沒頂住

朱自祥一顆懸著的心落了地。楊善洲又說:人均300多元,再加上其他經(jīng)濟收入,已提前達到了小康水平啦!好啊,你這個典型應該快快推廣。”就在那一年,全國咖啡生產(chǎn)會議現(xiàn)場會在芒寬新光大隊召開。從此,咖啡種植在芒寬得以迅速發(fā)展。

“不管什么時候,都不能脫離群眾,都不能損害人民的利益,要多為老百姓辦實事。這位84歲的老黨員說。

老驥伏櫪抒壯志——記艾田社區(qū)黨總支書記黃德府“社區(qū)支書就是好,是咱社區(qū)好領導,心中裝著咱百姓,傾力把社區(qū)建設好,活著的楊善洲找到了??”。這是艾田社區(qū)業(yè)余文藝演出隊一段快板說詞,更是老百姓對今年已73歲高齡的總支書記黃德府由衷的贊美。

一、帶頭示范,亮出奉獻精神黃德府,年輕時曾是一名拖木板車的運輸工人,黨委書記、鹽井鎮(zhèn)黨委書記、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局局長,”他叫家里人將送來的糧食退了回去。這一類的

……我看這咖啡樹是搖錢樹。

楊善洲做過的類似事情數(shù)18歲的姑娘眼睛睜得大大的楊善洲過來拍拍自己小女兒楊會芹的肩“不行!我沒這個權力。這位副鄉(xiāng)長流淚了,“好多人家連包谷飯都吃不1980年“你家6口人,光是咖啡這一項收入就是

經(jīng)黨組織培養(yǎng)先后擔任過本縣艾田鄉(xiāng)2001年12月退休。”女兒可”

當即讓鄉(xiāng)民政月,楊善洲到了潞”

2006年6月,艾田撤

”“爸爸,要是明年還考不上你能給我安排個工作嗎?濟糧。楊善洲知道后,批評了他:10?左?的妖風 艾田社區(qū)黨旗紅鄉(xiāng)并鎮(zhèn)建社區(qū),他不顧家人和親友反對,毅然“出山”擔任社區(qū)黨總支書記。官兒當小了、事兒整多了,但為了“在有生之年多跟老百姓做些事情,回報黨恩”,他始終堅持一心一意為群眾、全心全力謀發(fā)展、聚精會神建社區(qū),真正做到“退而不休、努力工作、艱苦奮斗、奉獻到底”。

長期以來,黃德府總是不顧病傷、不辭苦累、長期奔忙、日夜操勞,總是以身作則、親歷親為、盡職盡責、嘔心瀝血。黃德府當上“村官”不久,鹽津連續(xù)發(fā)生“7.22”“8.25”“8.29”三次破壞性地震,艾田社區(qū)受災不小。在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工作中,哪里有災情、哪里有困難、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更有他比做自己的事情更深切的關心。為積極改善群眾生產(chǎn)生活條件,他多方爭取項目和資金支持,帶頭風餐露宿在工地、督工指導在現(xiàn)場。經(jīng)過100天的日夜奮戰(zhàn),97戶受災群眾提前搬入新居。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不分哪家與何人,只要生活有難關、生產(chǎn)有困難,他總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竭盡所能給予幫助。很多時候,如果沒有以黃德府為首的兩委干部拉上一把,一些困難群眾就可能邁不過那道坎,就可能因災致貧、因病致困,甚至妻離子散。當村官近沒用過一分任職工資,現(xiàn)已累計達事業(yè)建設。2009年年底,他獲得“云南省社會道德模范”表彰,硬是從出2500多元作了“困難群眾團拜金”??在一樁樁、一件件實事中,他都不怕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虧,完全一心為民、無私奉獻,一直感動著社區(qū)群眾,也感動著各級領導干部和其他無數(shù)的人。在奮斗的一生中,無論在職時還是退休后擔任社區(qū)“班長”勵很多很多。其中,老黃最感到光榮與驕傲的是“全國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范”、市縣“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贊成不贊成才是我最看重的標準。“楊善洲”。

二、強基固本,筑牢戰(zhàn)斗堡壘黃德府當過多年的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深知“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的道理。剛?cè)紊鐓^(qū)支書時,社區(qū)14個村民小組只有散的現(xiàn)象?!斑@是絕對不可能干好事情的。德府經(jīng)過廣泛調(diào)研和反復思考,確定了“筑牢堡壘、壯大隊伍、亮出身份、凝聚人心”的黨建思路,并積極行動起來,切實履行黨總支書記的職責。筑牢堡壘,必須壯大隊伍強基。為此,黃德府始終高度重視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yǎng)和黨員發(fā)展,并堅持將村(居)民小組長、致富能手、大中專畢業(yè)生和務工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人員發(fā)展為黨員。經(jīng)過黃德府長期不懈的努力,以前農(nóng)村群眾不愿入黨的現(xiàn)象徹底改變了,年鎮(zhèn)黨委給艾田社區(qū)8社區(qū)先后發(fā)展黨員56名、其中22名是致富能手、務工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人員,年齡由5年前的45歲降到后新建4個黨支部,有效擴大黨的工作和黨組織覆蓋面。筑牢堡壘,必須提升打造固本。為此,黃德府著力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在縣、鎮(zhèn)的支持下,他堅持兩委班子成員專兼職結合,由的后備干部隊伍庫。他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堅持每周召開兩委班子會、每月召開黨員大會、每季度召開組織生活會和上一次黨課,專家”到社區(qū)授課培訓,著力提高黨員干部隊伍的綜合素質(zhì)、服務群眾的能力和開展工作的效率。他堅持民主集中制,嚴格推行村務公開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認真落實重大事項集體討論制度、財務管理制度、工作考核評價制度。他積極爭取資金對原艾田鄉(xiāng)政府辦公樓進行改造利用,積極打造活動場所,并把它建設成為議事決策、便民服務、黨員活

4。不過老黃說:

3個黨支部共39歲。與此同時,黃德府堅持在條件成熟的村(居)民小組先“金杯銀杯,還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群眾滿52”他在開初的總支班子會上嚴肅指出。于是,黃85144名增至6,黃德府獲得的表彰與獎”人們都說他就是艾田社區(qū)的社區(qū)兩委和各支部也存在懶、18名青年積極申請參加。全面消除“黨員空白村

7名,并積極建立了知識化、年青化5年,他從3000元獎金中拿“云南省道德模(居)民小組”農(nóng)村軟、2010?!巴寥f多元的工資存折全由文書掌管用于扶貧濟困和公益、名黨員,名積極分子的培訓指標,結果有五年來,培養(yǎng)入黨積極分子名,名村(居)民小組長均為黨員,黨員平均并經(jīng)常請黨校教師、科研人員、動、文體活動中心,大力增強其服務功能。他主動要求鎮(zhèn)黨委在社區(qū)設立農(nóng)民服務代辦點,并形成社區(qū)黨組織牽頭、社區(qū)黨員參與、社會服務機構運作的服務工作格局,并積極實施“一幫十”黨員結對幫扶工程,為困難農(nóng)戶送政策、送科技、送信息、送農(nóng)用物資,積極協(xié)調(diào)產(chǎn)業(yè)扶持,開展農(nóng)村實用技術、“陽光工程”等教育培訓,大大增強了社區(qū)群眾致富奔小康的能力。

經(jīng)過黃德府的用心建設和“積極經(jīng)營”,社區(qū)兩委班子的“懶、軟、散”現(xiàn)象早已成為歷史,而今是一個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特別能工作的團隊,在廣大群眾中樹立了極高的威信,在社區(qū)各項事業(yè)的全面建設中發(fā)揮了堅強的堡壘作用,并多次受到市縣表彰。2009年,艾田社區(qū)黨總支被國家民政部評為“先進社區(qū)”。當前,黃德府為書記的黨總支堅持以深入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為契機,把“五好五帶頭”具體化,積極培養(yǎng)越來越多的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并努力把社區(qū)黨總支創(chuàng)建為省級先進基層黨組織。

三、狠抓發(fā)展,推進小康進程艾田社區(qū)是一個農(nóng)村社區(qū),轄農(nóng)業(yè)人口1477人。成立之初,幾乎沒有像樣的經(jīng)濟產(chǎn)業(yè),年人均純收入不到均有糧不足230公斤,貧困面較大;公路不暢、信息閉塞、飲水困難,基礎條件很差;集鎮(zhèn)街面破爛不堪,臟亂差現(xiàn)象尤為突出;社會治安較差,黨群干群關系惡化。為此,作為社區(qū)“班長”的黃德府十分揪心,同時也讓他更加堅定“千道理、萬道理,全面發(fā)展才是硬道理”的工作信念。于是,他以身作則、帶頭示范,帶領兩委干部亮出“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虧”的奉獻精神,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及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堅持真抓實干、一心為民、全力發(fā)展社區(qū)各項事業(yè)。幾年來,黃德府先后爭取各項資金基礎設施建設,帶領社區(qū)干部群眾辦好了原艾田鄉(xiāng)幾屆黨委政府都沒有辦成的安裝閉路電視、修筑村組公路、修建耕作道、硬化集鎮(zhèn)街道、亮化集鎮(zhèn)房屋、架設人行便橋、開鑿水渠、消除杈杈房、解決飲水困難等德府全心全力投入從未停止,群眾生產(chǎn)生活條件因此得到大大改善?!耙越?jīng)濟建設為中心”是黃德府堅定不移的工作路線。任職以來,他帶領兩委干部和社區(qū)群眾始終堅持以科學發(fā)展為主題,程為契機,大力發(fā)展生豬規(guī)模養(yǎng)殖、油菜規(guī)模種植和烏骨雞、佛手瓜、魔芋、中藥材、李子園等特色產(chǎn)業(yè)。如今,社區(qū)人均純收入已達年均增長20%以上;糧食生產(chǎn)實現(xiàn)了以上。與此同時,黃德府堅持加強集鎮(zhèn)綜合治理,全面發(fā)展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計生、社保等社會事業(yè),大力創(chuàng)建文明和諧社區(qū),使社會長期和諧穩(wěn)定,五年來無一件越級上訪案件、重特大安全生產(chǎn)事故和治安刑事案件發(fā)生。當前,黃德府正團結帶領黨員干部和群眾,繼續(xù)亮出奉獻精神,發(fā)揚艱苦創(chuàng)業(yè)、真抓實干作風,開局起步“十二五”姜、1000畝雜交竹、“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更快發(fā)展、服務功能更加完善、基礎設施更加夯實、社區(qū)環(huán)境更加整潔、社會治安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更加幸?!逼呤畮讱q的人啦,圖個啥?黃德府辦公室掛著的自創(chuàng)對聯(lián)便是最好的解讀:國爭榮國不富強羞作人民公仆;執(zhí)政為民與民分憂民不興盛恥為國家主人。社區(qū)黨總支書記黃德府同志的真實寫照。

1個居民小組13個村民小組,有

680多萬元,組織籌措資金14件惠及民生的實事。一直以來,工程從未間斷,黃以群眾增收為目標,4800元(高于全縣平均水平近100%良種化,人均有糧達,著力實施“1000畝李子園、10000只烏骨雞、人均增收1000元”“六個一”發(fā)展工程,向著實現(xiàn)社區(qū)發(fā)展目標努力奮斗,7

459100多萬元,大力加強

308公斤,年均增長畝佛手瓜、2094人,其中2300元,人2000元)1000“立黨為公為”這也是艾田,6%

戶以實施生物多樣性省級樣板工1000畝生大力推進全面小康建設進程。

楊善洲的故事先進事跡選編篇三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

“一輩子”丈量出的“為民”分量

楊善洲這一輩子都在干一件事:造福百姓。卻同時伴隨著他人的兩個懷疑:“身為地委書記,不為自己和家人謀一點私利,真有這樣的好干部嗎”、“老家伙退休以后想撈一把,幾萬畝森林成材以后,一年可以分紅幾萬元”。

83年的生命歷程見證,他捧著一顆心來,把人們心中的懷疑變成了由衷的敬佩,把百姓貧瘠的家園抹成了紅火的日子;他不帶半根草去,用忠誠信守了一個本色黨員的精神高地,用執(zhí)著演繹了一個為民干部的樸素傳奇。

“我們奮斗一輩子,不就是為了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有一個幸福的家園嗎?!”楊善洲的這句心里話,正是他堅守一輩子的理由,也是他奮斗一輩子的寫照。

前半輩子他在其位,手中有權,權只為老百姓所用。當女兒求情“要是明年還考不上,你能給我安排個工作嗎?”他回答“不行!我沒這個權力?!碑斢H戚求情“大哥,你現(xiàn)在說話辦事都管用,把我愛人和小海從鄉(xiāng)下調(diào)進城里吧??”他回答“我手中是有權力,但它是黨和人民的,只能老老實實用來辦公事!”楊善洲不徇私情、不謀私利,深刻地表明,只有首先關好“私”門,才能開好“公”門,老百姓也才會相信為官者會秉公用權、為民辦事。

前半輩子他謀其政,腳踏實地,利只為老百姓所謀?!澳銈冞@里山是荒著的,地是閑著的,人的肚子是餓著的,袋子里是空著的!我沒盡到責任??我們要去幫助父老兄妹鏟除貧窮的根子??”他頂個草帽,穿雙草鞋,隨身帶著鋤頭、鐮刀等各種農(nóng)具,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收稻就收稻,哪塊地里的草長高了就鋤兩把?!芭c群眾一起勞動,了解到的基層情況最真實。”在他的帶領下,貧窮落后面貌改變,百姓生活日見殷實,深山大溝成了全國聞名的“滇西糧倉”。這生動地表明,只有與百姓同心共命、深入基層實際、尋求謀利之策,才能真正造福百姓。

后半輩子他退休,生有余熱,情獨牽大亮山綠化。面對大亮山的荒涼,他堅信只有栽樹扶貧,不然永遠也富不起來。面對“這地方連野櫻桃樹和杞木樹都不長”,他堅信整個大亮山都會披上綠裝。他白手起家,撿果核做樹種,摔成骨折也要拄著拐棍進山。22載過去,5.6萬畝人工造林、1.6萬畝雜木林、700多畝茶葉、50畝堅果、100畝山核桃,奠定讓百姓致富之源。楊善洲退休后的抉擇表明,夕陽無限好,晚霞別樣紅,黨員永遠沒有退休的時候。

后半輩子他奉獻,兩袖清風,福獨讓老百姓盡享。大亮山成林,涌出了山泉,吃水不愁了。林場通了山間大路,山民跑運輸、走山貨。百姓靠山吃山,日子漸富了。在生命走向終點的前一年,他自感真的老了,把價值數(shù)億的林場經(jīng)營管理權無償交給國家。他說:“這筆財富從一開始就是國家和群眾的,我只是代表他們在植樹造林。實在干不動了,我只能物歸原主?!彼粌H信守了承諾,實現(xiàn)了澤披后世的夢想,更詮釋了一個共產(chǎn)黨人的品格與情懷。

為民造福,他這一輩子就干了這么一件事,展示的是一個優(yōu)秀黨員干部無悔而大寫的人生。他這一輩子的堅守,更為廣大黨員干部如何忠于黨的事業(yè)、如何全心全意為群眾謀利益提供了價值標桿和行為參照。在各行業(yè)領域里,在各工作崗位上,有千千萬萬個楊善洲,民必富,國必興。

楊善洲的故事先進事跡選編篇四

觀看學習楊善洲先進事跡錄像心得體會

廊坊市時代廣場管理處彭志民

3月7日下午,市建設局組織觀看楊善洲同志先進事跡錄像。通過學習全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楊善洲同志的先進事跡,我感觸頗深。楊善洲留給我們的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作為一名基層干部,我認為最需要學習的是楊善洲同志的崇高品質(zhì)和奉獻精神,在工作中嚴于律己,做好表率。

1988年4月,楊善洲同志從地委書記的崗位上退下來后,扎根施甸大亮山艱苦創(chuàng)業(yè),義務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積達5.6萬畝的林場,并將林場無償移交國家。楊善洲同志曾先后被評為省、市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全國老干部先進個人、全國老有所為先進個人,被授予“全國十大綠化標兵提名獎”、“環(huán)境保護杰出貢獻獎”、“中華環(huán)境獎提名獎”等榮譽稱號。

楊善洲同志一生愛國愛黨,無私奉獻,事跡感人。楊善洲同志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共產(chǎn)黨員認真學習。一是要學習楊善洲同志忠以報國、堅守信念的精神。楊善洲同志退休后放棄省城的舒適條件,帶領家人和群眾扎根荒山、植樹造林,把全部精力傾注到山區(qū)的治理和發(fā)展,把整個身心獻給山區(qū)人民,懷著對黨的忠誠,對家鄉(xiāng)和人民群眾的熱愛,勇于奉獻,不求回報。我們要繼續(xù)發(fā)揚楊善洲同志這種忠以報國,堅守信念的執(zhí)著精神,把祖國和人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忠于祖國、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事業(yè),自覺把為民服務,為國奉獻作為自己的人生追求。二是要學習楊善洲勤以自強、恪盡職守的敬業(yè)精神。楊善洲曾經(jīng)是地委書記,為官30余載,把全部心血和熱情投入到為人民群眾辦實事上,受人尊重,退休之后又放棄舒適的晚年生活,用生命的余熱把家鄉(xiāng)的荒山變得山清水秀,多次被授予全國“綠化標兵提名獎”、“環(huán)境保護杰出貢獻獎”等,無論為官還是做事,不圖名、不求利、不謀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我們要堅持貫徹楊善洲勤以自強,恪盡職守的奉獻精神,倡導忘我工作,無私奉獻,顧全大局的工作作風,堅決抵御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等腐朽思想的侵蝕,堅持做好本職工作,兢兢業(yè)業(yè)工作,踏踏實實干事。三要學習楊善洲儉以養(yǎng)德,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楊善洲甘于清貧,一生清正廉潔、生活簡樸,從不以職務之便為家人和親友謀取任何私利。他深居簡出,以苦為樂,無怨無悔,無私奉獻。他常對家里人說:過日子,吃處有個鍋,睡處有個“窩”就行。他把價值3億元的林場無償移交給施甸縣政府,縣里要獎勵他10萬元,他堅決不要。市委、市政府獎勵他20萬元,他又把大部分作為捐資助學等捐獻了出去。我們要不斷加強學習楊善洲儉以養(yǎng)德、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自覺把個人理想與人民的利益聯(lián)系在一起,甘于清貧,樂于奉獻,守得住清貧,耐得住

寂寞。四是要學習楊善洲誠以修身,一心為民的探索精神?!俺P逓檎隆⒊K钾澯Α⒊崖杉褐摹笔菍γ總€黨員干部的要求。楊善洲同志擔任保山地委領導20多年,退休后植樹造林20多年,始終堅持群眾利益高于一切,殫精竭慮地為群眾辦事,無愧于“公仆”稱號。我們要持之以恒學習楊善洲誠以修身,一心為民的探索精神,始終牢記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一切為了群眾,致力為群眾更好地服務,甘做人民公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事業(yè)中去,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

通過學習楊善洲同志先進事跡,向楊善洲同志學習,以楊善洲同志為榜樣,時時刻刻對照,鞭策自己,從每一個小細節(jié)做起,加強內(nèi)心自省,營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利益觀,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tài),更加扎實的工作作風,力爭在以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崗位上做出新的貢獻。

2014年3月10日

楊善洲的故事先進事跡選編篇五

楊善洲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發(fā)言摘編

(2011年2月28日)青山作證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縣大亮山林場原場長自學洪

1988年3月1日,縣里通知我到林業(yè)局報到。林業(yè)局的領導說:“楊善洲老書記退休了,省里安排他到昆明休息,但是他婉言謝絕了,要回我們老家施甸種樹?,F(xiàn)在抽調(diào)你們17個同志,和老書記一起上山籌辦大亮山林場?!睆哪菚r起,我和老書記一起工作和生活了22年。

我清楚地記得,1988年3月8日,老書記帶著我們,雇了18匹馬,馱著帳篷、工具、糧食、鍋碗瓢盆,登上了“半年雨水半年霜”的大亮山,開始了他 22年的造林生涯。在張家大坪子,他把群眾代表找來,召開現(xiàn)場大會,宣布成立“施甸縣大亮山國社聯(lián)營林場”。在大會上,老書記說:“辦大亮山林場,是我多年的愿望,過去我當?shù)匚瘯?,沒時間來種樹,現(xiàn)在,我退休了,有時間了,我就和大家一道上山種樹,綠化我們的家園。”

那天晚上,我們搭起帳篷,擠在里面休息。當天夜里,大亮山就給了我們一個下馬威:半夜,突然“呼呼”的刮起了狂風,一下子就把帳篷掀翻了。我們趕緊跳起來,這時,狂風裹著黃沙,吹得我們眼睛睜不開,腳也站不穩(wěn),遠處還傳來“嗷嗷”的野狗嚎叫聲。等我們安頓下來,天就亮了,炊事員準備做早飯,這才發(fā)現(xiàn)鍋不見了,我們四處尋找,終于在山谷里找到了被風吹跑的鍋,鍋里全是沙子。面對惡劣的環(huán)境,老書記堅定地說:“等到山綠了,風沙就會越來越小。栽下一棵樹,山就會綠一小塊,栽下幾棵樹,就會綠一片。我就不信這山綠不起來?!?/p>

要把大亮山變成林海,需要大量的樹苗,老書記四處奔波采購苗木。有一次,老書記打聽到龍陵縣有樹苗,就急急忙忙地帶人趕到了那里,可是樹苗已經(jīng)賣完了;打聽到昌寧縣可能有,他馬上又趕到昌 1 寧,樹苗買好后,天色已晚,他又連夜趕回了施甸,這一趟來回有300多公里。我們以為老書記太累了,會在施甸縣城休息一晚,第二天才會上山。沒想到他竟然趕著馬幫,連夜把樹苗馱運上山。凌晨3點多鐘,當林場職工看到滿身泥水的老書記時,都驚呆了。老書記卻輕松地對大家說:“天亮就可以栽樹了,這樹苗多耽擱一天,就會影響成活率?!?/p>

除了種樹,老書記又帶領大家種茶。種下的茶苗長勢喜人,但不久卻發(fā)生了一場嚴重的鼠患,老鼠把將近400畝的茶苗啃死了,職工們非常心疼。老書記鼓勵大家說:“茶苗毀了可以重新種,人的精神不能垮。”然而鼠害在短時間內(nèi)無法根治,看到大家泄氣的樣子,老書記說,種不成茶葉,我們就種松樹。然而,華山松種下去之后,又被一種叫做“飛機草”的野草侵害?!帮w機草”和小樹苗爭奪養(yǎng)分,很快就能把小樹苗困死。這一次,受災面積達到了5000畝。面對大家失望的樣子,老書記說,你們看,只要小樹苗長到50公分以上,根深了,葉壯了,飛機草就搶不過樹苗了。我們種下十棵樹,哪怕只能活一棵,也是一個勝利。只要我們堅持下去,今年活一棵,明年活一棵,后年又活一棵,總有一天,我們會讓大亮山都長滿大樹。

1999年11月,老書記在給樹木修枝時,踩著青苔,不幸滑倒,左腿摔成粉碎性骨折。幾天后,我去醫(yī)院看望時,他迫不及待地問:“小自,快給我講講山里的情況?!蔽抑v完林場的情況后,他拉著我的手,難過地說:“唉,我恐怕再也上不了山了。”半年后,老書記出院了,又回到了他熱愛的大亮山,只是手里比以前多了一根拐杖。

經(jīng)過20多年的奮斗,林場如今已人工造林5.6萬畝,有的樹直徑已經(jīng)達到了40公分,建起了茶園700多畝。當年老書記帶著我們撿來的果核,已經(jīng)長成了一棵棵枝繁葉茂的果樹,那300多畝果園,桃子、李子、桂圓、芒果,碩果累累,香飄十里,成了大亮山林場最美麗的一道風景。

2010年8月,老書記舊病復發(fā)住進了醫(yī)院,我聞訊立即上山采了兩個松果和兩個木瓜,趕到醫(yī)院去看他。老書記不停地撫摸著從大亮山采來的松果和木瓜,對我說:“我一定要活下去,我還要回到大亮山上去種樹!”

我陪著老書記度過了他最后的50多個日子。臨終前,老書記用微弱的聲音交代:“你們一定要繼續(xù)種樹,一定要管好林子;一定要把林場的收益按比例分給群眾,不能讓群眾吃虧?!?/p>

2010年10月10日下午3時08分,老書記永遠地離開了我們。當我們?yōu)樗羶袅松眢w,穿好衣服,把一面鮮紅的黨旗覆蓋到他身上時,我禁不住老淚縱橫。

青山可以作證,老書記已經(jīng)化做了大亮山上的一棵青松,永遠站在山頂,凝視著家鄉(xiāng)的山山水水,守望著大亮山下的父老鄉(xiāng)親!

生命的承諾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縣姚關鎮(zhèn)黨委副書記吳連章

楊善洲老書記植樹造林的大亮山,大部分位于我們姚關鎮(zhèn)。當初,老書記要到大亮山栽樹,鄉(xiāng)親們都勸他,那地方風吹石頭跑,栽樹根本不可能??衫蠒浾f: “以前,鄉(xiāng)親們不止一次地來找我,讓我多為家鄉(xiāng)做一些貢獻。我承諾過,就一定要兌現(xiàn)!只要我們有決心,就一定能把樹種下去,而且一定能種活。”

當時,大亮山周邊十幾個村寨缺樹、缺水、缺糧、缺電、缺錢,村民的生活處于“一人種三畝,三畝不夠吃”的困難境地。缺水的問題特別突出,村民要到十里外去找水,然后人背馬馱地運回來。一盆水,早上洗臉,晚上洗腳,最后還要澆菜、喂豬。村里哪一家遇上紅白喜事,做客的人不僅要送禮,而且還要提上一桶水,掛在禮單上,而主人不但要建一個“禮簿”,還要建一個“水簿”。當別人家請客的時候,不但要還禮,特別是要足額歸還“水賬”。

20多年來,老書記帶領大家,憑著愚公移山的精神,硬是把光禿禿的大亮山變成了望不到邊的綠海。松樹長高了,果樹成林了,植被明顯改善了,斷水多年的溪谷又有了泉水。老書記還帶領群眾架起水管,將泉水引進村里,通到各家各戶,村民再也不用為吃水犯愁。大亮山林場還承擔著3個鄉(xiāng)鎮(zhèn)11個村委會70個村民小組,共計2.5萬人的飲水供給任務和3萬多畝甘蔗的灌溉任務。

鄉(xiāng)親們最真切地體會到老書記造林帶來的好處,是在去年的大旱當中。2010年春夏,云南省大部分地區(qū)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長達半年的持續(xù)干旱使群眾種不上地,喝不上水。但就在大亮山周邊的村子,群眾家里的水管卻依然流著甘甜的泉水,群眾情不自禁地說:“多虧了老書記啊,要不是他,真不知道這樣的大旱我們怎么熬過?!?/p>

老書記在創(chuàng)辦林場的同時,還想方設法為周邊的老百姓解決實際困難。首先是修路,雷打樹村委會的8個自然村土質(zhì)肥沃,盛產(chǎn)生態(tài)蔬菜,青菜、蘿卜、卷心菜等都是出了名的,但長久以來,由于交通不便,只能靠人挑馬馱走幾十里山路去出售,運不出去的蔬菜只能爛在地里!老書記跑省上、跑市里,千方百計籌集資金,又發(fā)動群眾投工投勞,修路需要一筆勘測費,為了節(jié)省這筆開支,他買來水準儀自己勘測。老書記帶著鏨子和手錘,和大家一起選石頭,一起砌石頭路,一干就是一整天。有時,大家去吃午飯了,他還在埋頭選石頭。18公里彈石路,就在老書記的帶領下,朝著大亮山的邊邊角角延伸。

通電,也是老百姓多年的希望。老書記親自帶人到保山買來電線和設備,又和大家一起勘察線路,架桿拉線,幾個月后,電架通了,芭蕉林村成了大亮山方圓幾十里第一個通上電的村子,村民們從街上買回來的燈泡終于亮起來了!電接通的那天,興奮的村民們自發(fā)籌錢宰了一只羊,敲鑼打鼓地送到了林場。那天晚上,林場職工和村民們聯(lián)歡,到處都是歡樂的笑聲,村民們笑啊、樂啊、跳啊,感謝老書記給他們送來了光明。

大亮山林場的發(fā)展,更是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擺田村綠廠子村民小組原先是一個很窮的地方,老書記就把林場間伐剩余物交由村里去賣,用賣的錢買來了電線和電桿為村子接通了電,村民們從電視上學到了很多科技知識,并運用到玉米、水稻、烤煙、茶葉生產(chǎn)上,從此,家家修新房,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22年來,林區(qū)群眾人均所得糧食從原來的100公斤,提高到500多公斤。2006年,林場建起了一所木材加工廠,加工間伐的林材。到現(xiàn)在,林場支付給當?shù)卮迕耖g伐林木、加工林材的勞務費超過36萬元。

2010年8月老書記住院治療,每天都有群眾自發(fā)地到醫(yī)院看望他。中秋節(jié)那天,四五十個姚關老家的農(nóng)民,專門從100多公里外趕到保山,帶著家鄉(xiāng)的土特產(chǎn)和親手做的月餅送給老書記。60公里外施甸縣的群眾來了,40公里外潞江壩的老百姓來了,保山城里的親朋好友也來了,為了不影響治療,醫(yī)院只允許派幾個代表進去,可其他人卻一直圍在病房外,久久不愿走開,期盼老書記早日康復。

大亮山的人民群眾永遠不會忘記:楊善洲對家鄉(xiāng)人民許下的承諾,已經(jīng)用他晚年22個春秋的艱苦奮斗,兌現(xiàn)給了父老鄉(xiāng)親。

父親這棵樹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縣姚關鎮(zhèn)小學教師楊惠蘭

我是楊善洲的二女兒。記得上小學時,有一天,老師教給我一首好聽的兒歌:“爸爸是一棵大樹,媽媽是一棵大樹。我們是快樂的小鳥,在兩棵大樹間飛來飛去?!被氐郊遥冶辰o姐姐聽,背著,背著,姐妹倆就哭了。

為什么哭呢?因為我們很少見到當時擔任保山地委副書記的爸爸。我是3歲多的時候才第一次見到爸爸,媽媽讓我叫“爸爸”,我卻害怕得直往媽媽身后躲。不光是為我們姐妹哭,也為媽媽哭。爸爸 5 長年在外,媽媽成了家里的頂梁柱。糧食不夠吃,她就上山找來野菜充饑;我和妹妹沒有錢上學,她清晨上山摘野果,夜晚熬夜編糞箕、扎掃把,挑到街上去賣,一分一分地湊學費……

慢慢長大了,有人對我說:“你爸是地委書記,靠著這棵大樹,你們一家有享不完的福?!逼鋵嵨抑?,爸爸這棵樹,根本靠不上。不但靠不上,他還經(jīng)?!白柚埂焙眯娜藢寢尯臀覀兘忝玫膸椭?。那時候,我感到的不僅僅是委屈,甚至有些怨恨他。

1970年,我媽媽生我妹妹,家里缺糧,一家人靠野菜摻雜糧度日。有一天,鄉(xiāng)民政干部經(jīng)過我家,看到這種情況,就送來了30斤救濟大米和30斤糧票。后來爸爸知道了,責怪我媽說:“我是黨的干部,我們不要占公家的一點便宜,領導的家屬決不能搞特殊!這大米和糧票要攢了還給公家!”差不多過了半年,我媽媽硬是東拼西湊,才還清了這筆糧款。媽媽說:“他就是這樣一個人,公家歸公家,個人歸個人,我曉得他的性格,我可以少吃點,只是娃娃們餓著可憐啊……”

更讓我們姐妹不能理解的是,爸爸擔任保山地委書記的時候,按當時的政策,媽媽和我們姐妹都可以“農(nóng)轉(zhuǎn)非”。爸爸身邊的工作人員填好申請表后,向他報告,他卻把申請表要了過去,鎖進了抽屜里。一個地委書記,老伴和三個孩子竟然在老家當農(nóng)民,說起來恐怕誰都不會相信,可爸爸就是這樣做的。

爸爸去世后,在整理他的文稿時,我們讀到了多年來埋藏在他心里的對家庭的歉疚:“我出來工作,家庭是很困難的,家有老母親、老伴兒,后來又有3個娃娃,就靠老伴兒在家養(yǎng)老供小,我根本沒有時間照顧家庭……我對家庭欠債很多……我從地委書記的位臵上退下來,回到大亮山種樹,除了想為家鄉(xiāng)的群眾做點實事,就是想離家近一點,每個月都爭取回家看看。”

爸爸其實是個很有感情的人,無論是對群眾,還是對自己的家人。6 我讀初二的時候,爸爸把我接到保山讀書。在保山,每個月爸爸給我買好飯菜票,還給我6塊錢的零花錢。有一次,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枕頭下多了一把梳子,后來才得知是爸爸給我放的,細心的父親知道女兒已經(jīng)到了愛美的年齡。還有一次,學校放假,爸爸特意回施甸老家來接我,因為擔心趕不上客車,爸爸帶著我早上四五點鐘就起來走小路。結婚時,爸爸沒有給我買過什么,后來我有了孩子,爸爸來看我,發(fā)現(xiàn)一家人的衣服亂七八糟地塞在一個大紙箱子里,就給了我100塊錢,讓我去做個衣柜。

在爸爸的內(nèi)心深處,他覺得這一輩子,歉疚最多的,就是媽媽。1996年我媽媽因膽結石住院16天,2005年因肺氣腫住院13天,兩次住院,爸爸都從大亮山趕下來,一直守在媽媽身邊。他每天都會早早地買好早點帶給媽媽,守到夜里很晚才回去,每次吃飯,他都要親自端到媽媽的床前。然而他生病了,卻不要媽媽去看他,陪他。就在爸爸最后一次生病住院時,媽媽到醫(yī)院去看望他。爸爸一看見媽媽就說:“你怎么來了?你暈車,以后別來了,我不會有事的。”媽媽說:

“我來看你一眼,你好了就回去?!眿寢屧卺t(yī)院守了爸爸三天,這三天,不管如何疼痛,爸爸都強忍著不出聲,那是因為他不想讓媽媽擔心。

意識到自己的日子不多了,爸爸在狀態(tài)稍好的時候,反復向我們交代:“我這輩子最對不起的人是你們的母親。市里獎給我20萬,我捐了10萬給保山一中,6萬給了林場,專門留了4萬元給你們的母親,你們要好好用,讓你們的母親安享晚年,她這一輩子不容易。”彌留之際,他掙扎著叮囑我們,要把一部分骨灰埋葬在老家的后山上,將來陪伴媽媽。

對懷念父親的人民群眾來說,爸爸走了;對媽媽和我們姐妹來說,爸爸終于可以回家了。如今,只要我想到爸爸,浮現(xiàn)在眼前的,就是矗立在他埋骨之地的那棵參天大樹。爸爸就是那棵大樹,他張開雙臂,7 為老百姓遮風擋雨了一輩子。

公仆本色

云南省保山市政協(xié)提案委員會原主任段興華

楊善洲同志擔任保山地委書記的時候,我是保山地委辦公室秘書科的干部,跟隨在老書記身邊工作了12年,直到他退休。這些年,雖然不在他身邊,但我常常會不由自主地想起他帶著我下鄉(xiāng)與農(nóng)民同吃同住同勞動,進行調(diào)查研究、解決群眾溫飽,關心群眾疾苦的點點滴滴。

第一次跟楊書記下鄉(xiāng),他就對我說:“在我身邊工作要苦得起、累得起。”10多年里,我跟著楊書記,走遍了保山地區(qū)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一次,我隨他去龍陵縣木城鄉(xiāng)調(diào)研,那個鄉(xiāng)地處中緬邊境,離保山差不多300公里,當時又不通公路,他帶領我們繞道芒市,徒步前往木城。我的腳都磨起了泡,幾次想停下來,看到楊書記一點休息的意思都沒有,我也就不敢提休息的事,只能跟著他一直走下去。一路走,一路了解農(nóng)民群眾的困難和要求。花了四天時間,我們才到達鄉(xiāng)政府,隨后又徒步三天,跑遍了周圍幾個鄉(xiāng)。根據(jù)這次調(diào)研了解到的情況,十幾天后,楊書記主持召開會議,制定了改變邊境貧困鄉(xiāng)村面貌的實施方案。

楊書記擔任保山地委書記時期,促進糧食生產(chǎn),穩(wěn)定農(nóng)業(yè),解決群眾吃飯問題,是他花費心思最多的事情。“我們是黨的干部,如果老百姓餓肚子,我們就失職了?!睏顣浗?jīng)常這樣對我們說。

1978年,大年三十的晚上,楊書記叫上我跟他一起去板橋,給技術員畢景亮等同志拜年,當時,畢景亮同志他們正在板橋搞“京國92”雜交水稻試驗。楊書記給農(nóng)業(yè)技術人員拜年,這不是第一次了,但畢景亮同志仍然非常激動,他拉著楊書記的手說:“楊書記,您每次到外地出差,看到良種都要帶回來,讓我們搞試驗,有點空就來跟 8 我們一起插秧、除草、施肥、搞試驗,大年三十還想得起來看我們,真是謝謝您了?!睏顣浶呛堑卣f:“謝哪樣謝?我要謝謝你們?。∧銈兊墓ぷ鞲珊昧?,老百姓的吃飯問題解決了,保山的大事就解決了一半啦!”通過多年的努力,保山壩、施甸壩的水稻單產(chǎn)歷史性地跨越了500公斤大關,農(nóng)科技術員都由衷贊嘆:“老書記真是咱們保山糧食生產(chǎn)的總農(nóng)藝師!”

在糧食豐產(chǎn)豐收后,楊書記又開始思考如何讓農(nóng)民群眾生活得更好一些。他帶領群眾大力發(fā)展茶葉、甘蔗和其它經(jīng)濟作物。1980年10月,楊書記來到潞江壩的芒寬公社。他聽說新光大隊有個叫朱自祥的社員種植咖啡成了出名的“冒尖戶”,楊書記跨進朱自祥的家,摸著咖啡樹對他說:“你家6口人,光是咖啡這一項收入就差不多2000元,好啊,你這個典型我們要馬上推廣?!笨吹綏顣浄攀肿屓罕姼愣喾N經(jīng)營,有同志勸他,“還是慢慢來,搞四平八穩(wěn)的事不會吃虧,書記的位子才坐得穩(wěn)。”楊書記回答:“群眾思變,群眾思富,我們還能再拖后腿嗎?如果想什么吃虧、烏紗帽之類的事情,就決不是共產(chǎn)黨的干部!”

1985年5月,我隨楊書記到龍陵縣出差,縣委在食堂招待我們吃飯,飯后我去結賬,縣委書記說:“這頓飯我請了?!痹谖覀兎祷乇I酵局校瑮顣浲蝗粏枺骸盎锸迟M結了嗎?”我說:“縣委邱書記說他請”。楊書記生氣地喊:“停車!”他掏出30元錢遞給我,叫我回去結賬。我只好下了車,站在路邊,好不容易攔了一輛車,回到龍陵,付了飯錢,又坐客車回到保山。我找到楊書記,向他報告伙食費已經(jīng)結了,我說:“伙食費結了6元5角,但來去兩百多公里,車費就花了 20多元,真不劃算?!睏顣浾Z重心長地說:“賬不能這樣算!我們下鄉(xiāng),吃完了擦擦嘴巴就走,剩下的賬誰去付?最后還不是攤到老百姓身上!”

擔任地委書記的時候,因為楊善洲同志大力發(fā)展農(nóng)業(yè),和老百姓 9 一起種田種地,著力解決群眾的溫飽問題,群眾編了一首民謠:“家鄉(xiāng)有個小石匠,參加土改入了黨,頭戴竹葉帽,身穿中山裝,穿起草鞋搞農(nóng)業(yè),開渠引水當龍王。一身泥一身汗,大官兒不當,當什么?當種田郎?!?/p>

楊書記退休后,帶領群眾把荒山變成了林海。群眾感激他為子孫后代造福的大恩大德,又編了一首民謠:“家鄉(xiāng)有個小石匠,當官退休福不享,栽樹二十年,荒山披綠裝,造福子孫千萬代,為民服務永不忘。活到老干到老,大富翁不當,當什么?當共產(chǎn)黨!”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當我聽到這首新的民謠時,我的眼睛又一次濕潤了。老百姓這樸素的心聲,表達出的正是楊書記一輩子都沒有改變過的公仆本色。

一個永不退休的共產(chǎn)黨員

云南省保山市電視臺記者藍天

2009年底,我接到臺里的通知,拍攝一期關于楊善洲老書記的電視訪談節(jié)目。此前,我多次采訪過老書記,聽到了許多關于他的故事。

1982年,土地承包工作完成以后,時任保山地委書記的楊善洲帶著司機趙從德到施甸縣了解情況。到了保場公社后,他對司機說:“小趙,我要到處看一看,你等著我,如果到天黑不見我回來,你自己去找吃住。”說完他就下了車,取出車后廂的大竹葉帽扣在頭上,朝地委在保場的樣板田走去。小趙守著車等到天黑,還是不見楊書記的身影,就把車開到施甸縣城,在招待所住了一夜。第二天,小趙又開著車回到楊書記第一天下車的地方。眼看太陽偏西,又是一整天過去,還是不見楊書記。上個世紀80年代初,電話不普及,沒有傳呼,更沒有手機,小趙有些急了,找到了保場樣板田,在那里遇到了一個老人,趕緊問他:“大爹,你見著一個戴大竹葉帽,穿黃膠鞋的人嗎?” 10 老人說:“哦,是不是說話還帶著姚關口音?”小趙連忙說:“他是地委書記啊!你見他去了哪里?”老人說:“唉,這么大的官啊,看不出來嘛!怪不得他問了我家的生活過得怎么樣,又打聽了一些村里的情況,卷了支草煙就走了?!?/p>

直到第三天,小趙才在木老元公社接著楊書記。在這三天里,楊書記究竟走了多少里崎嶇山路,走訪了多少戶人家,了解了多少民生疾苦,掌握了多少農(nóng)民的生產(chǎn)生活情況,只有楊書記自己知道。

當年,楊善洲剛開始上山種樹的時候,還有人嘀嘀咕咕,認為他就是想退休以后撈一把,幾萬畝森林成材后,一年可以分紅幾萬元。20年后,楊善洲老書記兌現(xiàn)承諾,把大亮山林場的管理權全部移交給施甸縣林業(yè)局,他自己分文不取??h里決定獎勵他10萬元,他也堅決不要。

坦率地說,作為一個年齡比老書記小了50多歲,和他隔著兩個時代的年輕人,我雖然對這些故事深信不疑,但我仍然不能理解,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才能做出這樣的事?

面對面采訪老書記的那天,我心想,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多問他幾個問題。可是沒想到,他一見面就跟我說:我今天就講四個問題,講完了我就走。坐下后,沒等我問他,就一二三四總共三分鐘倒背如流說完了植樹造林的好處!看他著急要走,我趕緊提問:“我聽說您家里人借錢在施甸修了房子,您卻沒有錢還債,最后只好把新房子賣了。您辛辛苦苦幾十年,還住在舊房子里,心里不委屈么?”他脫口就說:“老是說二三十年前的事情,你到我家去看看嘛!我們家現(xiàn)在寬敞得很!”老書記的家我去過,三間瓦房加起來也就80多個平方米!我們?nèi)ゲ稍L,攝像機都擺不開。我就反問他:“那也不怎樣,跟別人比,還是差得老遠。”他急了,大聲地說:“我是共產(chǎn)黨員,哪能光想著自己?把自己的家搞得富麗堂皇,群眾卻過著艱難的日子,我們能心安嗎?”

那天,我的最后一個問題是:“老書記,您種的樹,還有10多年才能成材,那個時候您已經(jīng)90多歲了,您怎么享受???”我的話音剛落,他就毫不遲疑地說:“你這個姑娘呀,怎么會這樣說。我那個時候已經(jīng)到火化場去了,咋個會得享受!別人享受了嘛!本來就是給別人享受,我享受不了有什么關系?我們的子孫后代得實惠了嘛!”他的回答把我這個年輕人給鎮(zhèn)住了!我知道,他說出的,就是他一輩子做人做官的原則和信念:一切為了群眾得實惠,人民的利益比天大!

訪談節(jié)目如期播出,老書記再一次感動了保山人民。從我采訪到的一個個小故事,到我面對面地跟他交談,答案在我的心里不斷地修正,不斷地清晰——

他是一個永不退休的共產(chǎn)黨員!他貧窮,他粗茶淡飯,衣著簡陋,一生沒有任何積蓄;他富有,他兩袖清風,表里如一,雪中送炭出手大方!他固執(zhí),他執(zhí)著造林,心無旁騖,老牛拉車不回頭;他豁達,他淡泊名利,安貧樂道,草帽挨烏紗,平凡鑄偉大!對于家人的不理解,他說“忠孝難兩全,家國難兼顧”;對于人們的不理解,他說“只要生命不結束,服務人民不停止!”

楊善洲用為民服務的思想、行動和成效,詮釋了共產(chǎn)黨員“創(chuàng)先爭優(yōu)”的永恒主題。他以他的品質(zhì)、他的精神激勵著我們,去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一個真正的共產(chǎn)黨人!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2631080.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