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消費維護權益熱線電話篇一
12315消費維權聯絡站 “五進”工作是工商部門延伸監(jiān)管網絡、拓展維權職能、提升維權效能、服務經濟發(fā)展的戰(zhàn)略舉措。魏都工商分局在貫徹落實省、市局“五進”工作措施,推進消費維權“五進”工作和接待消費者投訴,強化消費維權投訴、聯絡站規(guī)范化建設過程中,發(fā)現消費維權工作主要存在投訴難、普法難、啟動難、調解處理難的問題。破解這些問題,從而保證消費維權“五進”工作措施的落實,保障12315消費維權站建設和運行,成為當前12315消費維權站“五進”工作的關鍵。一是破解“投訴難”。
農村消費者維權意識淡薄、維權知識匱乏是制約農村維權工作的主要瓶頸,事小、事雜、投訴渠道狹窄、額外的維權成本(時間、路程、通訊等)是影響農民自覺維權的客觀因素。在啟動12315維權聯絡站進農村的過程中,推動農村維權工作的深入開展,必須樹立“農民利益無小事”的認識,關鍵在于農村維權渠道的暢通,多角度降低農民消費者的維權成本,實現維權“零距離”。為此,一是加大投入抓基礎。以“建設一個站點、方便一方群眾”為總的工作思路,大力實施維權聯絡站“村村通”工程,堅持立足自身,擠出有限經費,用于維權聯絡站的建設,統一制作制度牌、印發(fā)宣傳登記資料,建立了與區(qū)市局12315縱向網絡鏈接的,縣局、工商所、基層維權聯絡站統一指揮調度體系,為農民維權
提供便利的硬件條件。二是按照“抓試點、樹品牌、強示范”的工作方針,選取基層維權聯絡站建設較好的街鎮(zhèn),通過現場會交流、典型示范的形式,比差距、學經驗,將好的工作經驗和做法在全縣推廣,促進了橫向維權網絡布局的形成。三是在全面鋪開的基礎上,將已建的農村消費維權聯絡站的規(guī)范和完善工作納入目標管理,責任到所、分解到人,采取逐戶上門督導等方式,幫助維權聯絡站建立完整的工作制度、責任制度和考評制度,要求普遍建立政策法規(guī)宣傳欄、消費警示欄、維權公示欄,為老百姓的依法維權提供直觀的宣傳平臺。
二是破解“普法難”。
維權工作的一個重點是預防。12315維權聯絡站能否發(fā)揮應有的作用,既取決于維權人員的政治素質、政策水平、業(yè)務能力是否與維權實際相適應,更取決于消費者的自我保護能力和意識。一是啟動消費教育學校模式,做好“專題性宣傳”。借助消費教育學校這一平臺,聯合相關職能部門,采取下鄉(xiāng)鎮(zhèn)、進社區(qū)開辦教育學校的形式,發(fā)揮消協理事單位專業(yè)優(yōu)勢,開展《消法》等法律、法規(guī)、消費者投訴渠道及程序的宣傳,傳授辨假識假知識,幫助消費者識破“消費陷阱”,增強消費者的自我保護能力。二是發(fā)揮聯絡站聯系基層優(yōu)勢,做好“普及性宣傳”。利用維權聯絡站扎根基層的地理優(yōu)勢,通過制作宣傳牌、橫幅、發(fā)放宣傳材料和維權手冊的形式,開展送法到鄉(xiāng)村、進社區(qū)等活動,向轄
區(qū)內的群眾和管理對象宣傳工商法規(guī),提高消費者的維權法律意識,將商品選購使用保管常識和維權途徑系統地予以明示,提高消費者的維權常識。并通過宣傳牌公示典型維權案例,使群眾從案件中獲取經驗教訓,預防類似事件再度發(fā)生。三是以提高維權工作人員能力為重點,做好“針對性宣傳”。針對聯絡站維權工作人員業(yè)務不專、職責不明、運轉不靈的問題,制定專門培訓計劃,分批次、按地域組織基層維權站工作人員的業(yè)務技能培訓,定向培訓聯絡站工作人員,促進維權站維權能力的全面提高。三是破解“啟動難”。
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保障不足、經費限制是制約農村維權聯絡站運行的客觀現實。營造協作維權格局,既需要工商部門充分履行維權職能,也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為此,一是要主動向地方政府匯報,爭取政府支持,促進“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工商牽頭”維權格局的形成。二是要廣泛發(fā)動,引導企業(yè)參與,拓寬企業(yè)參與維權的渠道,發(fā)揮企業(yè)自身的優(yōu)勢。三是積極作為,深入履職,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制定工作方案。四是破解“調處難”。
12315維權聯絡站的建設和運行,既是加強12315行政執(zhí)法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工商部門履行職能的“民心工程”,還是工商部門立足自身發(fā)展的“維權品牌”??茖W地謀劃
工商事業(yè),必須把維權聯絡站的建設和運行納入整個12315行政執(zhí)法體系中,發(fā)揮12315行政執(zhí)法體系的“相對集中受理、分工協作辦理、應急指揮調度、信息匯總分析、進行消費提示”功能,做到對市場違法違規(guī)行為獲取信息快、分析研究快、判斷決策快、行動出擊快、查辦處置快,以維權促執(zhí)法,以執(zhí)法保障維權效果的最大化。
一是加強上下信息協作,解決維權積案,促進社會和諧。建立縣局與聯絡站之間的信息共享制度,對因各種原因長期未解決的維權積案,由工商部門將受理的基本信息就近分轉到當事人所在地的聯絡站,綜合運用聯絡站的人脈優(yōu)勢和工商部門的行政調解優(yōu)勢,共同參與調解,確保投訴無積壓。
二是加強橫向信息互動,強化應急處置,切實維護民生。加強聯絡站之間的橫向協作交流,對涉及農民切身利益的種子、農藥、化肥等群體性投訴,聯絡站在受理后,在將相關信息向工商部門備案的同時,利用分局建立的通訊平臺,通知各聯絡站主動了解所轄區(qū)域是否存在類似情況,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三是加強逆向信息反饋,建立案件轉換機制,打造“群防群治”社會監(jiān)督體系。健全聯絡站投訴信息反饋制度,對超出自身調解職能外的案例和信息,及時向12315指揮中心反饋,通過案件轉辦程序轉化為案件。
消費維權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重要職責,是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民生,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要求。充分發(fā)揮12315農村維權聯絡站的作用,真正把消費維權聯絡站打造成反映民情的窗口、維護民意的平臺、保障民生的陣地,工商行政管理才能獲得人民群眾的真心支持,才能實現總局的各項戰(zhàn)略目標
消費維護權益熱線電話篇二
12315耗費維權聯絡站 “五進”作業(yè)是工商有些延伸監(jiān)管網絡、拓寬維權功用、提升維權效能、效力經濟打開的戰(zhàn)略行為。魏都工商分局在貫徹履行省、市局“五進”作業(yè)辦法,推動耗費維權“五進”作業(yè)和款待耗費者投訴,強化耗費維權投訴、聯絡站規(guī)范化締造過程中,發(fā)現耗費維權作業(yè)首要存在投訴難、普法難、建議難、調解處置難的問題。破解這些問題,然后包管耗費維權“五進”作業(yè)辦法的履行,包管12315耗費維權站締造和作業(yè),成為其時12315耗費維權站“五進”作業(yè)的要害。一是破解“投訴難”。
村莊耗費者維權曉得冷漠、維權常識缺少是制約村莊維權作業(yè)的首要瓶頸,事小、事雜、投訴辦法狹窄、額外的維權本錢(時辰、旅程、通訊等)是影響農民盲目維權的客觀因素。在建議12315維權聯絡站進村莊的過程中,推動村莊維權作業(yè)的深化打開,有必要建立“農民利益無小事”的曉得,要害在于村莊維權辦法的疏通,多角度降低農民耗費者的維權本錢,完結維權“零間隔”。為此,一是加大投入抓基礎。以“締造一個站點、便利一方群眾”為總的作業(yè)思路,大力實施維權聯絡站“村村通”工程,堅持安身自身,擠出有限經費,用于維權聯絡站的締造,共同制作原則牌、印發(fā)宣傳掛號資料,建立了與區(qū)市局12315縱向網絡鏈接的,縣局、工商所、底層維權聯絡站共同指揮調度體系,為農民維權供應便利的硬件條件。二是按照“抓試點、樹品牌、強演示”的作業(yè)政策,挑選底層維權聯絡站締造較好的街鎮(zhèn),顛末現場會交
流、典型演示的辦法,比間隔、學閱歷,將好的作業(yè)閱歷和做法在全縣推廣,推動了橫向維權網絡方案的構成。三是在全面鋪開的基礎上,將已建的村莊耗費維權聯絡站的規(guī)范和完善作業(yè)歸入方針處置,責任到所、分解到人,采用逐戶上門督導等辦法,幫忙維權聯絡站建立無缺的作業(yè)原則、責任原則和考評原則,需要廣泛建立政策法規(guī)宣傳欄、耗費警示欄、維權公示欄,為老百姓的依法維權供應直觀的宣傳平臺。
二是破解“普法難”。
維權作業(yè)的一個關鍵是避免。12315維權聯絡站能否發(fā)揚應有的作用,既取決于維權人員的政治素質、政策水平、業(yè)務才華能否與維權理論相適應,更取決于耗費者的自我維護才華和曉得。一是建議耗費教導學校辦法,做好“專題性宣傳”。憑仗耗費教導學校這一平臺,聯合相關功用有些,采用下鄉(xiāng)鎮(zhèn)、進社區(qū)開辦教導學校的辦法,發(fā)揚消協理事單位專業(yè)優(yōu)勢,打開《消法》等法則、法規(guī)、耗費者投訴辦法及次序的宣傳,教授辨假識假常識,幫忙耗費者識破“耗費騙局”,增強耗費者的自我維護才華。二是發(fā)揚聯絡站聯絡底層優(yōu)勢,做好“普及性宣傳”。運用維權聯絡站扎基礎層的地輿優(yōu)勢,顛末制作宣傳牌、橫幅、發(fā)放宣傳資料和維權手冊的辦法,打開送法到村莊、進社區(qū)等活動,向轄區(qū)內的群眾和處置方針宣傳工商法規(guī),前進耗費者的維權法則曉得,將商品選購運用保管常識和維權辦法體系地予以明示,前進耗費者的維權常識。并顛末宣傳牌公示典型維權案例,使群眾從
案件中獲取閱歷經驗,避免類似作業(yè)再度發(fā)生。三是以前進維權作業(yè)人員才華為關鍵,做好“對準性宣傳”。對準聯絡站維權作業(yè)人員業(yè)務不專、責任不明、作業(yè)不靈的問題,擬定專門練習方案,分批次、按地域組織底層維權站作業(yè)人員的業(yè)務技能練習,三是破解“建議難”。
維護耗費者合法權益是全社會一同的責任,包管缺少、經費束縛是制約村莊維權聯絡站作業(yè)的客觀現實。營建協作維權格局,既需要工商有些充分實施維權功用,也需要全社會一同參與。為此,一是要主動向地方政府陳述,搶奪政府支撐,推動“政府主導、有些協作、工商牽頭”維權格局的構成。二是要廣泛建議,引導公司參與,拓寬公司參與維權的辦法,發(fā)揚公司自身的優(yōu)勢。三是活潑作為,深化履職,在深化調研的基礎上,擬定作業(yè)方案。四是破解“調處難”。
12315維權聯絡站的締造和作業(yè),既是加強12315行政法令體系締造的重要組成有些,又是工商有些實施功用的“民心工程”,仍是工商有些安身自身打開的“維權品牌”??茖W地策劃工商作業(yè),有必要把維權聯絡站的締造和作業(yè)歸入整個12315行政法令體系中,發(fā)揚12315行政法令體系的“相對會合受理、分工協作處置、應急指揮調度、信息匯總分析、進行耗費提示”功用,做到對商場違法違規(guī)行為獲取信息快、分析研討快、分辨抉擇方案快、行為反擊快、查辦處置快,以維權促法令,以法令包管維權作用的最大化。
一是加強上下信息協作,處置維權積案,推動社會諧和。建立縣局與聯絡站之間的信息同享原則,對因各種緣由長時間未處置的維權積案,由工商有些將受理的根本信息就近分轉到當事人所在地的聯絡站,概括運用聯絡站的人脈優(yōu)勢和工商有些的行政二是加強橫向信息互動,強化應急處置,實在維護民生。加強聯絡站之間的橫向協作交流,對觸及農民切身利益的種子、農藥、化肥等群體性投訴,聯絡站在受理后,在將相關信息向工商有些備案的一同,運用分局建立的通訊平臺,通知各聯絡站主動曉得所轄區(qū)域能否存在類似情況,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置。三是加強逆向信息反響,建立案件轉換機制,打造“群防群治”社會監(jiān)督體系。健全聯絡站投訴信息反響原則,對超出自身調解功用外的案例和信息,及時向12315指揮中心反響,顛末案件轉辦次序轉化為案件。
耗費維權是工商行政處置機關的重要責任,是堅持以人為本、注重民生,完結好、維護好、打開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根本需要。充分發(fā)揚12315村莊維權聯絡站的作用,實在把耗費維權聯絡站打造成反映民意的窗口、維護民意的平臺、包管民生的陣地,工商行政處置才華獲得人民群眾的誠意支撐,才華完結總局的各項戰(zhàn)略方針
文章由維權網 http:///整理發(fā)表
消費維護權益熱線電話篇三
遭遇消費糾紛時的五種維權方式
日常生活離不開消費,消費糾紛也就不可避免。有些人遭遇消費糾紛通常采取“一吵二鬧三砸打”等過激行為強行解決。結果有時不僅維權不能,甚至還違法犯罪。其實,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guī)定,消費者遭遇消費糾紛,可以通過以下五種方式解決。
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與生產者、經營者發(fā)生糾紛,雙方以互諒互讓、交換意見,共同協商解決爭議。這種方式對一般性的糾紛尤為可行。只要雙方有誠意平等協商,糾紛可以盡快得到解決,消費者受到的損害也能夠得到及時賠償。
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向經營者所在地的消費者協會投訴。消費者協會將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及公認的商業(yè)道德進行調解,調解結果由雙方自愿接受和執(zhí)行。消費者協會的服務一般是免費的,消費者不僅不需要耗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且也不會增加額外的負擔。
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消費者可以按照有關行政管理機關的職權,對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分別向工商、物價、技術監(jiān)督、商檢、醫(yī)藥、衛(wèi)生、食品監(jiān)督等機關請求處理。由于有關行政管理機關在各自的相應領域里擁有執(zhí)法權,并可以采取一些強制措施,因而通過申訴的方式,消費者可以較快地得到滿意的處理結果,受到侵害的合法權益一般也可以得到滿意的補償。
根據仲裁協議申請仲裁
這種情況一般是以大批量商品的買賣為前提的,購買方與經銷方在合同中簽訂了仲裁條款,或事后達成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進行仲裁,仲裁機構受理了
當事人的仲裁申請后,在查清事實,分清責任的基礎上先進行調解,促使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調解未達成協議的,仲裁機構依法作出裁決,并制作裁決書。裁決書具有法律效力,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
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時,特別是消費者的人身和重大財產受到侵害時,可徑直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因不服行政處罰決定而向人民法院起訴。在一般情況下,消費者應當向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司法審判具有權威性、強制性,是解決各種爭議的最后手段。消費者為求公正解決爭議,可依法行使訴權。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時,要妥善保存發(fā)票及相關的購物憑證,以便在自己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維權有據可依。(王益華 單國勝)
消費者“維權難”:“難”在何處?
每年的幾個主要節(jié)日一過,一些承擔市場監(jiān)管責任的執(zhí)法部門就忙不迭地向社會公布:今年x節(jié)期間,消費者投訴比上年同期下降百分之xx……這樣一來,好像市場經濟行為越來越規(guī)范了,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現象也越來越少了。其實不然。之所以出現“消費者投訴比上年同期下降百分之xx……”的現象,一是許許多多的消費者在投訴時,被幾個承擔市場監(jiān)管責任的執(zhí)法部門,以“這事不歸我們管”為由推來推去,而不是主動承擔責任出面認真受理。消費者在投訴過程中,就讓一些不負責任的執(zhí)法部門“扼殺”了;二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甚至是嚴重侵害時,一些執(zhí)法部門在利益驅使下,往往站在強勢的生產者或經營者一邊,想盡辦法為生產者或經營者開脫。而作為弱勢的消費者,在執(zhí)法部門肆無忌憚地為生產者或經營者 “說話”的情況下,不得不忍氣吞聲撤回投訴或接受不平等“調解”,使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投訴”這個詞已經麻木,對到某些執(zhí)法部門解決問題不抱任何希望。
造成消費者“維權難”的三大要害是:舉證難、鑒定難、索賠難。
舉證難:設在消費者面前的“擋道石”
不少執(zhí)法部門在接受消費者投訴后,有些證據要求消費者提供,實屬為難消費者。這是因為,相當多的大型商場(專業(yè)市場、連鎖店、專賣店、廠家直銷店)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時,消費者交款后大多數不給出具標準含稅發(fā)票,消費者拿到手的基本都是手工開具的“收據”或“白票”(內部小票),上面沒有任何實質性內容。還有一些特殊行業(yè)、壟斷行業(yè),將其格式會同、霸王條款印在自制的票據上,強迫消費者接受其所謂的“規(guī)矩”,這種市場環(huán)境,消費者受害后如何舉證?還有,不少大型商場(專業(yè)市場、連鎖店、專賣店、廠家直銷店),動不動就被有關執(zhí)法部門或社會團體授予 “放心”、“誠信”、“信得過”牌匾,這些生產者或經營者同有關執(zhí)法部門或社會團體結成了“利益共同體”。在“放心”、“誠信”、“信得過”等“大旗”的掩護下,這些有恃無恐的生產者或經營者,在經營中經常實施價格欺詐、消費欺詐,甚至是設“陷阱”坑害消費者,承擔市場監(jiān)管責任的執(zhí)法部門該管時不管,該查時不查,卻讓消費者去投訴、舉證,消費者如何舉證?鑒定難:設在消費者面前的“攔路虎”
說到“鑒定難”,消費者更是苦不堪言。遇到產品質量問題,發(fā)生爭議的,得由消費者先出錢去有關檢驗機構去檢驗。有一年在 “3〃15”投訴現場,有一位消費者拿著800多元的“問題藥”讓執(zhí)法部門處理,執(zhí)法部門要求消費者先到檢驗機構去檢驗,而檢驗這800多元的“問題藥”,消費者就得先掏上千元的檢驗費用,消費者只能自認倒霉。一家所謂“中外合資”企業(yè)生產的推拉門,安裝到消費者家中后發(fā)出刺鼻的嗆味,嗆得消費者不能居住。消費者以涉嫌使用劣質材料為由到市質監(jiān)局“96315”投訴,市質監(jiān)部門稱無法檢測而不予受理;消費者到省質監(jiān)部門去投訴,省質監(jiān)部門也稱找不到相應的國家標準而無法處理。如此“鑒定難”,消費者投訴有什么用?
索賠難:設在消費者面前的“火焰山”
《產品質量法》明確規(guī)定:消費者購買商品后出現問題時,實行“經營者先行負責制”,即“誰銷售誰負責,有問題不能往廠家推”;消費者要求經營者賠償,則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九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的標準來實行。這也就是說,消費者向有關部門投訴,除討回應有的公道外,依法還應該得到雙倍的賠償。但廣大消費者反映:說時容易做時難,難就難在如何“索賠”。消費者在大型家電賣場或專賣店,買上正牌手機,使用不久卻頻頻出現故障,連修幾次不能“治愈”,確屬產品質量問題,消費者為此大傷腦筋并付出誤工費、交通費、通訊費等,理應得到雙倍賠償,但“誰給做主”?“賠償多少”?卻難以得到解決。一些消費者在某些大型裝飾建材城或家電商場,被大品牌廠家或代理商欺詐,依照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應該得到雙倍賠償,但實際上根本辦不到。這是因為,“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之“欺詐”性質,執(zhí)法部門一般不給認定,即便是經營者以樣品冒充新品、以翻修機冒充正品機、以貼牌貨冒充原裝貨……甚至由于經營者的原因引發(fā)消費事故,把消費者騙得 “哭都哭不出來”,但由于執(zhí)法部門不給定性“欺詐”,消費者除打官司外,很難得到合理的賠償。
舉證難、鑒定難、索賠難,耗上時間生上氣,再加上投訴程序多、投訴成本高,幾次三番,就把消費者折騰得“沒脾氣了”,消費者也就不去較真、不去投訴了。所以,“消費者投訴比上年同期下降百分之xx……”的現象,就成為某些負有市場監(jiān)管責任的執(zhí)法部門推卸責任的理由。(記者 溫玉星)消費者出游別忘維權
在出游前,旅游者首先應該辯清自己的所選擇的旅行社是否正規(guī)。
一家正規(guī)的旅行社應持有旅游行政管理部門頒發(fā)的《旅行社經營許可證》、《旅行社質量保證金繳納證書》,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fā)的《營業(yè)執(zhí)照》。沒有上述三份文件的,即為非法經營,旅游者萬萬不可跟他們走。另外,參加出境游的旅游者還應該看旅行社是否具備出境游經營資格。
其次,旅游者應與旅行社簽訂旅游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協議書的內容包括行程時間、交通工具的檔次、住宿條件、餐館標準、游覽項目、付費方
式等,一旦出現問題,有關部門將據此作出處理決定。所以旅游者應注意審查協議書各項條款,如對一些條款有異議,可與旅行社協商修改。
第三,旅游者交費后,應向旅行社索要正式發(fā)票。旅游者還應要求旅行社為自己辦理境外旅游保險。在出游前,旅游者如對旅行社的資格、服務質量、信譽等把握不清,可打該所電話號碼65157490咨詢。
在游玩過程中,一旦出現問題,旅游者應注意保全證據,以便返回后投訴。如問題嚴重,譬如旅行社“甩團”,旅游者可以及時找不尋旅游行政管理部門尋求幫助。旅游歸來后,旅游者如要投訴,須寫好投訴書,親自到旅行社質量監(jiān)督管理所填寫投訴登記表。投訴電話65130828.投訴有效期為從知道自己權益受到侵害起三個月內。
旅游者在權益受到損害時,也應保持理智,不可沖動。以前曾發(fā)生旅行社承諾讓旅游者乘坐臥鋪,但因交通運力緊張,結果只買到硬座票。理智的旅游者回來后向有關部門投訴,獲得了賠償。但有的旅游者卻干脆滯留不歸,自己住進賓館,并要求旅行社承擔一切費用。實際上,我國民法通則早有規(guī)定:當一方違約使另一方受損,另一方應及時采取措施,防止損失擴大。這些旅游者的行為,完全是無理的。
來自: 法易網(責任編輯:王慶富)
消費者協會有哪些職能
(1)向消費者提供消費信息和咨詢服務;
(2)參與有關行政部門對商品和服務的監(jiān)督、檢查;
(3)就有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向有關行政部門反映、查詢,提出建議;
(4)受理消費者的投訴,并對投訴事項進行調查、調解;
(5)投訴事項涉及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的,可以提請鑒定部門鑒定,鑒定部門應當告知鑒定結論;
(6)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支持受損害的消費者提起訴訟;
(7)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評。消費者組織不得從事商品經營和營利性服務,不得以牟利為目的向社會推薦商品和服務。
(責任編輯:王慶富)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631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