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京申奧成功宣傳片優(yōu)秀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6-06 14:31:03
最新北京申奧成功宣傳片優(yōu)秀
時間:2023-06-06 14:31:03     小編:zdfb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北京申奧成功宣傳片篇一

中國“泳軍”12日獨攬4金,再次在殘奧泳池里掀起浪潮。至此,里約殘奧會賽程過半,中國游泳運動員一共收獲20金20銀12銅,金牌與獎牌數(shù)均遙遙領(lǐng)先。

本屆殘奧會,游泳項目是中國軍團名副其實的奪金大戶,在中國團目前獲得的50枚金牌中四成來自該項目。倫敦殘奧會上,中國游泳隊奪得了創(chuàng)紀錄的24枚金牌。不出意外,本屆有望繼續(xù)取得突破。

中國殘奧游泳隊教練張鴻鵠告訴記者,中國運動員在后半程游泳比賽中還將參加49個項目,其中有10多個具備沖金實力,這屆殘奧會的游泳金牌數(shù)量很有可能突破30枚。

12日,第一次參加殘奧會的中國18歲小將張麗,在女子50米自由泳s5級比賽中為中國奪得第20枚游泳金牌,這也是她本屆賽會第三次站上最高領(lǐng)獎臺,另外兩塊金牌是分別在200米自由泳s5級和混合4×50米自由泳接力中奪得的。

以張麗為代表的新手脫穎而出,是里約殘奧會中國游泳項目的最大亮點。除了張麗,首次登上奧運舞臺的彭秋萍拿到兩塊金牌,成姣也在女子150米個人混合泳中摘金。另外,兩名“00后”選手徐佳玲、陳懿也都在奧運比賽中嶄露頭角,獲得了獎牌。

游泳選手在殘奧賽場大放異彩的背后,是政府在游泳項目基礎(chǔ)設(shè)施上的不斷投入以及殘疾人游泳運動訓練科學化、專業(yè)化水平的大幅提升。張鴻鵠表示,現(xiàn)在國家對殘疾人游泳運動的投入越來越多,各?。▍^(qū)市)基本都有完整的隊伍,國內(nèi)賽事增多推動項目發(fā)展,參與人數(shù)逐漸增加。

里約殘奧會游泳比賽從9月8日至17日舉行,總共產(chǎn)生152枚金牌。

北京申奧成功宣傳片篇二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jīng)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記事作文北京申奧成功范文_學生作文大全,歡迎閱讀與收藏。

2008年,那是一個多么令人期待,多么讓人盼望,多么使人興奮的時候呀,因為在2008年,那神圣的奧運圣火將我國美麗的首都――北京點燃,它象征著光明,象征著友誼,象征著團結(jié)。這使我不禁想起了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那激動人心的時刻。

那天晚上,我在溫州的外婆家,我清楚地記得,那天的溫州,夜空猶如愛琴海般碧藍,星星也如黃水晶般的晶瑩。在這么美的夜里,總會特別使人睡意朦朧,可那天,我卻格外地興奮,一點兒睡意也沒有,寸步不離地守在電視機旁,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電視屏幕。

北京申奧成功宣傳片篇三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集中體現(xiàn)了奧林匹克精神的實質(zhì)和普遍價值觀——團結(jié)、友誼、進步、和諧、參與和夢想,表達了全世界在奧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人類美好未來的共同愿望。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集中體現(xiàn)了奧林匹克精神的實質(zhì)和普遍價值觀——團結(jié)、友誼、進步、和諧、參與和夢想,表達了全世界在奧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人類美好未來的共同愿望。盡管人類膚色不同、語言不同、種族不同,但我們共同分享奧林匹克的魅力與歡樂,共同追求著人類和平的理想,我們同屬一個世界,我們擁有同樣的希望和夢想。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深刻反映了北京奧運會的核心理念,體現(xiàn)了作為“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三大理念的核心和靈魂的人文奧運所蘊含的和諧的價值觀。建設(shè)和諧社會、實現(xiàn)和諧發(fā)展是我們的夢想和追求?!疤烊撕弦弧?,“和為貴”是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對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關(guān)系的理想與追求。我們相信,和平進步、和諧發(fā)展、和睦相處、合作共贏、和美生活是全世界的共同理想。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文簡意深,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口號表達了北京人民和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共有美好家園,同享文明成果,攜手共創(chuàng)未來的崇高理想;表達了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正在大步走向現(xiàn)代化的偉大民族致力于和平發(fā)展,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堅定信念;表達了13億中國人民為建立一個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貢獻的心聲。

英文口號“oneworldonedream”句法結(jié)構(gòu)具有鮮明特色。兩個“one”形成優(yōu)美的排比,“world”和“dream”前后呼應,整句口號簡潔、響亮,寓意深遠,既易記上口,又便于傳播。 中文口號“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中將“one”用“同一”表達,使“全人類同屬一個世界,全人類共同追求美好夢想”的主題更加突出。

宣傳口號 | 社區(qū)口號 | 學??谔?| 企業(yè)口號 | 醫(yī)院口號

宣傳口號 | 社區(qū)口號 | 學??谔?| 企業(yè)口號 | 醫(yī)院口號

北京申奧成功宣傳片篇四

2022年2月4日,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我國首都北京,正式開幕。冬奧,是一個舞臺,展現(xiàn)著力量、意志、技巧和自然的美,挑戰(zhàn)生理上的極限。在國家體育場中,我們見識到了中國設(shè)計之美――五彩絢麗的燈光、開闊的場地,宏偉的建筑,還有來自五湖四海的運動員和觀眾,讓我們覺得無比振奮人心。

今年冬奧會的會徽更是比往屆多了些創(chuàng)意,乍一看是個擁有中國書法技巧,且時藝術(shù)形態(tài)的“冬”字,將厚重的文化底蘊與國際化的現(xiàn)代風格融為一體,從而呈現(xiàn)出了新時代中國的新形象、新夢想,傳遞出新時代中國為辦好北京冬奧會,圓冬奧之夢,實現(xiàn)“三億人推動冰雪運動”目標做出的杰出貢獻。

開幕式開始,先是各國運動員入場。來自100多個國家的運動員們,面帶微笑、熱情洋溢地走上臺,陸續(xù)落座。在這些國家中,我們中國的隊伍可謂浩浩蕩蕩――387人,歷史新高,其中有第四次參加奧運會的老選手,也有17歲第一次參加的熱血青年。

伴隨著一首激情高亢的?歌唱祖國?,中國隊隊員們穿著大紅色的外套,隊首舉著鮮艷的五星紅旗步入了會場,氣勢宏大。這一刻,我作為一個中國人,心潮澎湃。

今年的冬奧會,反映了我國的科技發(fā)展之極速?!拔瀛h(huán)破冰”最令我印象深刻,利用升降臺和輪軸制作成的科技作品。工人在采訪中提到:最忙的時候是場地里十臺吊車,時間一定得掐好,不能有一點拖沓和延誤,體現(xiàn)了中國工人深種心中的“工匠精神”。開幕會中,看到五環(huán)破冰這一幕時,我震驚得瞪大了眼,這是一個“魔術(shù)”,一個注入了工匠汗水與付出的“魔術(shù)”,而魔術(shù)中的“破冰”寓意著打破隔閡、互相走近,大家融為一體。

冬奧會,讓大家離健康、奧林匹克精神,更近一步。冬奧會,圓體育強國之夢,推動世界冰雪運動發(fā)展,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做出新貢獻的不懈努力和美好追求。冬奧會,促進了中西文化交流溝通和世界和平、增強了我國的民族自信,進一步振奮了民族精神,向世界展現(xiàn)了中華的實力和精神風貌。

作為青少年,我們可能不會像運動員們在賽場上拿金牌,但是,我們也有自己的責任。他們在賽場上堅定的眼神,感動的淚水,激勵著我們一次又一次突破自我。我們可以努力爭取學習上的金牌,獲得屬于自己的榮譽;在生活中,學習運動員們的頑強拼搏、不懈斗爭、熱心善良、不到最后一刻永不放棄的精神,向著夢想不斷進發(fā)!

又下雪了,我坐在電視機前,望著窗外紛紛揚揚的雪花出了神……

北京申奧成功宣傳片篇五

新華社北京6月26日電(記者汪涌、高鵬)26日,隨著“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口號的誕生,北京申奧口號“新北京、新奧運”也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光榮“退休”。

20xx年2月1日,在北京20xx年奧運會申辦委員會召開第二次全體委員會時,通過表決的方式確定了北京20xx年申奧口號為:“新北京、新奧運”(英文為newbeijing,greatolympics)。

參與了北京申奧全過程的國際奧委會委員、北京奧組委顧問何振梁,對這個申奧口號充滿了感情。他回顧了這一口號對于申奧成功的作用時說,“新北京、新奧運”這一口號的特點主要是向世界充分表達了北京對于申辦奧運會的信心和能力,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過去長期閉關(guān)鎖國后世界對中國認識上存在的誤區(qū),顯示了改革開放后綜合國力大大增強的中國,對于舉辦奧運會的`決心。申奧口號的作用,通過20xx年7月13日的成功申辦而圓滿達到。申奧口號在其中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現(xiàn)在已圓滿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何振梁分析說,雅典奧運會結(jié)束后,北京奧運會的籌備工作全面展開,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國、聚焦北京。隨著北京20xx年奧運會舉辦日子越來越近,“新北京、新奧運”這一申奧口號繼續(xù)使用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

他說,現(xiàn)在公布的北京奧運會的口號將主辦國、主辦城市真誠邀請全世界20xx年前來北京參加這一盛會的熱情準確地傳遞出來,還展示了東方文化和奧林匹克精神結(jié)合后和諧發(fā)展、共同追求美好未來的理念。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645787.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