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剛正不阿剛正篇一
1. ? 你若正直,不要怕人誹謗。
2. 赴湯蹈火:赴:奔向。
3. ? 友誼是一種責(zé)任。
4. ? 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
5. ? 喜歡炫耀與愛好正直,這兩者是很難結(jié)合在一個靈魂之內(nèi)的。
6. 雅俗之別——高雅和低俗的區(qū)別。
7. 不屈不撓:屈:彎曲,屈服;撓:彎曲。
8. 衰草連天——形容荒草遍地,極其凋敝的樣子。
9. ? 正直雖不是行善,卻是缺乏罪惡的證據(jù)。
10. 草長鶯飛——生機勃勃,萬物復(fù)蘇的景色。
11. ? 心如規(guī)矩,志如尺衡,平靜如正直如繩。
12. ? 孩童的動作,是清潔,是正直。
13. ? 誠實比一切智謀更好,而且它是智謀的基本條件。
14. ? 對自己的忠實,才不會對別人欺詐。
15. ? 信用既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
16. 不折不扣:折、扣:出售商品時,按定價減去的成數(shù)。
17. 膾炙人口:膾和炙都是人們愛吃的食物。
18. 因地制宜——因:依據(jù);制:制定;宜:適當(dāng)?shù)拇胧?/p>
19. ? 奴顏婢膝真乞丐。
20. ? 松柏本孤直,難為桃李顏。
21. 銷聲匿跡——銷:通“消”,消失;匿:隱藏;跡:蹤跡。
22. 微不足道——微:細(xì),??;足:值得;道:談起。
23. 不言而喻:言,說明;喻,了解,明白。
24. ? 以為人人都正直,那是愚蠢的;認(rèn)為根本沒有正直的人,尤其愚蠢。
25. ? 好人常直道,不順世間逆。
26. 道聽途說:道:道路;途:路途。
27. ? 做好人容易,做正直的人卻難。
28. ? 正直的人必須和正直的人為伍,因為誰是那樣剛強,能夠不受誘惑呢。
29. 班門弄斧:魯班,春秋時期魯國人,著名的木匠。
30. ? 隨時莫起趨時念,脫俗休存矯俗心。
31. 變本加厲:本:本來,原先;加:更加;厲:猛烈。
32. ? 聰明的人不聽阿諛的話,正真的人不干不磊落的事。
33. 破釜沉舟:比喻下定決心,絕不動搖退縮,要一干到底。
34. 日薄西山,氣息奄奄——?。罕平柨煲渖健?/p>
35. 千姿百態(tài):形容姿態(tài)多種多樣,各不相同。
36. ? 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必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
37. 絡(luò)繹不絕:形容行人車馬來來往往,接連不斷。
38. 心平氣和:心里安靜,態(tài)度溫和。
39. 流連忘返:玩樂時留戀不愿離開。
40. 斷壁殘垣:殘垣:倒了的短墻。
41. 各得其所:原指每個人都得到滿足。
42. 漫不經(jīng)心:漫:隨便。
43. 明察秋毫:眼光敏捷,連秋天鳥獸新生的細(xì)毛也能看得清楚。
44. ? 正直者順道而行,順理而言,公平無私,不為安肆志,不為危易行。
45. ? 正直難親,諂諛易合。
46. 可歌可泣:值得歌頌、贊美,使人感動流淚。
47. 風(fēng)調(diào)雨順:調(diào):調(diào)和。
48. ? 在很特殊的情況下,一個人才會成為圣人,但做一個正直的人卻是人生的正軌。盡管你們曾經(jīng)犯錯,曾經(jīng)迷惘,你們也應(yīng)當(dāng)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一個正直的人。
49. ? 正直的人,依信心而生活。
50. ? 學(xué)貴得師,亦貴得友。
51. 不約而同:不: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約:約定;同:相同。
52. 歷歷在目:指遠(yuǎn)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過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現(xiàn)在眼前。
53. 見異思遷:看見更加新奇的事物就改變原來的主意。
54. 門庭若市:門前和院里就像街上一樣熱鬧。
55. ? 做一個正直的人,就必須把靈魂的高尚與精神的明智結(jié)合起來。
56. 名列前茅:比喻名次排列在前面。
57. 觸景生情:受到眼前景物的觸動,引起聯(lián)想,產(chǎn)生某種感情。
58. ? 正直能教人胸懷坦蕩。
59. ? 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拋棄他。
60. ? 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
61. 變幻莫測:幻:變化;變幻:不規(guī)則地改變;測:捉摸;莫測:無法推測。
62. 月明風(fēng)清——月光明朗,清風(fēng)微動。
63. ? 為人善良和正直才是最光榮。
64. 恰如其分:說話或做事正合分寸。
65. 家喻戶曉:家家戶戶都清楚知道。
66. 長途跋涉——跋涉:翻山越嶺、趟水過河。
67. 剛正不阿:剛:剛直;正:正直;不阿:不逢迎。
68. ? 以正勝邪,以直勝曲。
69. ? 對一個正直的人來說,流言是起不了作用的。
70. 漠不關(guān)心:形容對人對事態(tài)度冷淡,一點也不關(guān)心。
71. ? 青春呀,永遠(yuǎn)是夸姣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屬于這些永遠(yuǎn)力爭上游的人,永遠(yuǎn)忘我勞動的人,永遠(yuǎn)謙虛的人。
72. ? 堅信別人誠實,是本人正直的一個有力證據(jù)。
73. 轉(zhuǎn)彎抹角——抹角:挨著墻角繞走。
74. ? 做一個圣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個正直的人,那卻是為人的正軌,你們盡管在歧路徘徊,失足,犯錯誤,但是總應(yīng)當(dāng)做個正直的人。
75. ? 一個人心術(shù)要正,行為要端,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76. ? 做一個圣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個正直的人,那卻是為人的正軌。
77. 駭人聽聞:指人聽了某些東西非常驚訝害怕,多指對社會上發(fā)生的不良風(fēng)氣感到害怕。
78. ? 汝若全德,必忠必直;汝若全行,必方必正。終身如此,可謂君子。
79. ? 志毋虛邪,行必正直。
80. 不屑置辯:屑:值得;置辯:辯論,申辯。
81. 巧妙絕倫——巧妙:(方法或技術(shù))靈巧高明,超乎尋常;絕:沒有。
82. 厚此薄彼:重視或優(yōu)待一方,輕視或冷淡另一方。
83. ? 失足,你可以馬上恢復(fù)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
84. 豁然開朗:原形容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寬闊明亮的樣子,現(xiàn)比喻對于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物,突然間開闊了思路,明白了其中的奧秘。
85. 力挽狂瀾:比喻盡力挽回危險的局勢。
86. ? 正直但無知識是軟弱的,也是無用的;有知識但不正直是危險的,也是可怕的。
87. 濫竽充數(shù):比喻無本領(lǐng)的冒充有本領(lǐng),次貨冒充好貨。
88. 變化多端——形容變化極多。
89. 各行其是:行,指做、辦;是,對的。
90. ? 一個正直的人在無論什么地方應(yīng)該知道自重。
91. ? 正直是最好的策略。
92. 井然有序:井然:整齊不亂的樣子。
93. 雞犬相聞:雞鳴狗吠的聲音都能聽到, 指人煙稠密 。
94. 百看不厭:對喜歡的人、事物等看多少遍都不厭倦,比喻非常喜歡。
95. 無動于衷——衷,內(nèi)心;動,觸動。
96. ? 正直無私,揚眉吐氣,我不怕人,人皆敬我,就是天堂快樂之境,此為將之根本。
97. ? 改造自己,總比禁止別人來得難。
98. ? 友誼是靈魂的結(jié)合,這個結(jié)合是可以離異的,這是兩個敏感,正直的人之間心照不宣的契約。
99. ? 你如果要避免永遠(yuǎn)的刑罰,就必須走正直而狹窄的路。
100. 相安無事——相:互相;安:安穩(wěn)。
101. 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不可動搖。
102. 今非昔比:現(xiàn)在不是過去能比得上的。
103. 搬弄是非:搬弄:挑撥。
104. ?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106. ? 對人以誠信,人不欺我;對事以誠信,事無不成。
107. ? 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則何物不正?
108. 車水馬龍:車像流水,馬像游龍。
109. ? 直氣茍有存,死亦何所妨。
110. 稱心如意:稱:符合;稱心:符合心愿。
111. ? 立身既質(zhì)直,出語無諂諛。保我不鑒壁,信君方得珠。
112. ? 即使那些行為并不坦白正直的人也會承認(rèn)坦白正直地待人是人性的光榮,而真假相混則有如金銀幣中雜以合金一樣,也許可以使那金銀用起來方便一點,但是把它們的品質(zhì)卻弄賤了。
113. 束手無策——束:約束,捆綁。
114. 當(dāng)之無愧:當(dāng):承當(dāng)。
115. 栩栩如生:形容藝術(shù)形象逼真生動,像活的一樣。
116. ? 生命是以時間為單位,浪費別人的時間等于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等于慢性自殺。
117. 心悅誠服:由衷地高興,真心地佩服。
118. ? 正直是為人最良之品性,且為處世之最良法,與人交接,一以正直為本旨。正直二字,實為信用之基。
119. ? 但立直標(biāo),終無曲影。
120. 買櫝還珠:櫝:木匣;珠:珍珠。
121. ? 正像太陽會從烏云中探出頭來一樣,布衣粗服,可以格外顯出一個人的正直。
122. ?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123. 記憶猶新:過去的事,至今印象還非常清楚,就像剛才發(fā)生的一樣。
124. 流離失所:流離:轉(zhuǎn)徒離散。
剛正不阿剛正篇二
魏徵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家里很窮,但他卻喜歡讀書,掌握了廣博的知識,后來又出家當(dāng)過道士。隋朝末年農(nóng)民起義風(fēng)起云涌,他先后參加李密瓦崗軍和竇建德起義軍,李建成被殺后,他又因直言敢諫,受到唐太宗的重用。
唐太宗常把魏徵召進(jìn)宮內(nèi),叫他提些意見。李世民有不對的地方,魏徵能夠當(dāng)面批評,甚至?xí)锰铺谝粫r下不了臺。
有一次,唐太宗根據(jù)右仆射(掌管奏章文書的官員)封德彝的建議,決定十八歲以上身體強壯還沒有服役過的男子都要去當(dāng)兵。但魏徵不同意。因為按照當(dāng)時的規(guī)定,皇帝的敕令,要由諫議大夫簽名才能生效。
唐太宗問他:“你不同意這樣做,有什么理由?”
唐太宗非常生氣,大聲指責(zé)道:“你太固執(zhí)己見!”
唐太宗這才幡然醒悟,收回了命令。
有時候,李世民還會和魏徵一起討論一些問題。
魏徵回答道:“能夠多聽聽各方面意見的帝王,通常比較明智;一意孤行、只聽單方面的意見的帝王,難免就會昏庸?!薄凹媛爠t明,偏聽則暗”的成語就是這樣來的。
唐太宗贊許地說:“你講得真好啊!”
唐太宗聽了這番話,馬上取消了冊封。
魏徵能在初唐的政治舞臺上發(fā)揮一點作用,確實是與唐太宗聞過則喜、從諫如流的氣度分不開的。
唐太宗時能夠大膽進(jìn)諫的大臣,還有一位馬周。馬周原來只是守衛(wèi)玄武門的中郎將常何的客人。公元631年(貞觀五年),李世民下令百官上書談?wù)摮檬?。常何是個武將,不懂政治,感到談不出什么,為此很犯愁。馬周知道了,馬上動筆為他寫了二十多條關(guān)于政治得失的意見,讓他去交差。李世民讀了以后,覺得條條都切中要害。他很奇怪,常何這一介武夫怎么變得這樣有政治頭腦了,就找他來面談。常何一向老實,他坦白地告訴李世民上書的內(nèi)容都是馬周寫的。李世民馬上召見馬周,一番談話,對他十分賞識,不久便任命他為監(jiān)察御史。
馬周沒有辜負(fù)李世民對他的期望,經(jīng)常進(jìn)諫,向李世民提出了一些建設(shè)性的建議。他要李世民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xùn),要了解民間的疾苦,愛護(hù)百姓;他要李世民不要太寵愛子女,沒有必要每年加賜金銀珍寶,因為奢侈只會害了子女;他要李世民以人為本,真正讓百姓滿意,就得選拔德才具備的好官。對馬周提出的這些建議,李世民都認(rèn)真聽取,并加以推行。
魏徵、馬周等人還提醒李世民,隋末因為濫刑暴政而迅速滅亡。李世民因此非常重視立法安民,要求有關(guān)部門融合前朝立法、司法經(jīng)驗,制定了《貞觀律》,使封建禮教法律觀成熟完善起來,為稍后制定《唐律》打下了基礎(chǔ)。
連州,地處五嶺南北交通要沖。自唐以后,很多朝廷貶官都被貶此地。韓愈之前有王俊、王仲舒,之后有劉禹錫、楊敬之、蔣防、盧肇。這些貶官都是進(jìn)士、狀元,滿腹經(jīng)綸,飽讀《詩》、《書》,肚子里裝滿了儒家學(xué)說的精華,他們在連州開學(xué)館,興農(nóng)業(yè)、倡導(dǎo)文明,開啟民智,推動了連州文化的發(fā)展。“數(shù)間茅屋閑臨水,一盞秋燈夜讀書”,是刺史劉禹錫和他的學(xué)生們教學(xué)活動的寫照。
咸通十一年,梗直為相的劉瞻在昏庸的懿宗皇帝(李崔)面前,為無故受牽連的300余名百姓喊冤,主演了令世人敬佩不已的“劉瞻上疏”。
事情由懿宗的愛女同昌公主的病逝而起。
痛失愛女,懿宗哀痛不已??粗鴮檺鄣墓珏蘖藗€死去活來,忙得宮女御醫(yī)又是送姜湯,又是送參湯給愛妃安神,懿宗心刀剜掌心般地疼。
在悲痛中失去理智的懿宗認(rèn)為公主的死是醫(yī)官們不用心所至,下令將韓宗劭等20多名皇家醫(yī)官全部誅殺,并將20多個醫(yī)官的父族、母族、妻族、老老少少300余人,全部抓來,囚禁在首都監(jiān)獄。時任同平章事(實質(zhì)為宰相)的劉瞻召見負(fù)責(zé)諍諫的官員,命他們上疏勸阻,看到正在火頭上的懿宗,以及平日他任用小人,聽信讒言的做派,諫官們都生怕一言不慎,掉了腦袋。
面對著唯唯諾諾的同僚,想到日間諫官們對懿宗皇帝不勤政事,獨斷專橫的恐慌。劉瞻深知,諫議懿宗的重任就落在自己身上了。于是,就出現(xiàn)了開頭的一幕。
他在給懿宗疏文中強調(diào):“人的壽命長短,都是上天注定。昨天,公主患病,皇上仁慈的圣心,深為關(guān)懷,韓宗劭等診斷的時候,只求早日痊愈,所以使用各種醫(yī)術(shù),并不是沒有全神貫注。想不到禍福先定,難以轉(zhuǎn)移,竟發(fā)生意外失誤。追究他們的動機,應(yīng)說是可憐可哀!而今,男女老幼300余人,身戴腳鐐手銬等械具,囚禁牢獄,民心驚恐,輿論沸騰,嘆息之聲,盈滿道路。為什么使我們通達(dá)明理的君主,蒙受被認(rèn)為是性情兇惡的誹謗?只因陛下久居平安之地,想不到人生艱難,一時間怒不可遏,忽略了事理上的缺失。恭請稍稍收回神圣的憂慮,把他們從寬釋放!”懿宗看到奏章,大不高興。隨后,劉瞻又跟京兆尹溫璋,在懿宗面前竭力勸阻,懿宗暴跳如雷,大聲吼叫,把他們吆喝出去。
懿宗立即罷了劉瞻的相位,以檢校刑部尚書同平章事出為江陵尹,充荊南節(jié)度使。
一日,劉瞻退朝回府第,路過集市,面前一閃而過的身影讓他感到眼熟,是鄰居小牽,這小子怎么走得這樣急?他趕緊跟在后面,看他到那里。只見小牽一直走進(jìn)祥盛當(dāng)鋪,雞爪似的手拿著一支發(fā)簪,求當(dāng)鋪老板隨便給點銀子,給爹爹買藥。
劉瞻細(xì)細(xì)訊問小牽,發(fā)簪是誰給他的,小牽告訴他,是娘親叫他來當(dāng)鋪,當(dāng)了銀子給爹爹治病。他知道,小牽爹爹患的是肺病,整天咳嗽不止。一支發(fā)簪當(dāng)來的銀子,能頂什么事情呢?他把小牽帶回家,叫老伴盛一碗稀飯,給小牽吃了,再拿出碎銀,叮囑小牽交給娘親,給爹爹抓藥。
接濟窮困的鄰居,劉瞻的老伴總是一次一次地往外掏錢。居家過日子,總要捏緊自個的荷包,一家老少整天就著米粒熬成的清淡湯水過日子,一天,小兒子嚷嚷著肚子餓,要娘親做米飯吃。做娘親的只好將就著,做稠一點的稀飯盛到兒子的飯碗。她和劉瞻就只有用咸菜送稀飯湯水。
在人們的眼中,身為朝廷命官,有豪宅,有厚祿是理所當(dāng)然的事情,接受百姓出于感激而貢獻(xiàn)的禮物,合情也合理。可劉瞻并不這樣想,對四方百姓的獻(xiàn)饋,一一婉拒,他節(jié)儉清廉的美德,朝野稱頌。當(dāng)聽到他因為同昌公主的死,出面力諫懿宗而獲罪,被罷相出鎮(zhèn)荊南時,官民一片惋惜之聲,一時“正人吞聲而扼腕,百姓掩淚于道途”。
翰林學(xué)士承旨鄭畋奉懿宗的旨意,草擬罷免劉瞻相位的詔書,覺得很為難,他在罷黜劉瞻宰相詔書草稿上寫道:“(劉瞻)居住的幾畝田地,仍然不是自己的產(chǎn)業(yè);拒絕四面八方的賄賂,最害怕別人知道”……和韋保衡勾結(jié)欺瞞皇上,有心排斥劉瞻的路巖看見詔書,對鄭畋的做法很不滿意,獰笑道:“你不是罷黜他當(dāng)宰相,而是推薦他當(dāng)宰相!”在路巖和韋保衡這伙人的淫威下,凡是和他們意見不一致的,都一一被貶。
改道回京
劉瞻總是與路巖、韋保衡意見相左,因此總受到莫名的打擊。說起路巖、韋保衡劣跡,老百姓疼恨得咬牙切齒。路巖憑出色的馬屁功夫,36歲便就升到了丞相的高位,掌握著相印。為相8年,懿宗只知道吃喝玩樂和禮仙拜佛,政事都交他掌管。因此,他做壞事的膽子就越變越大。結(jié)黨營私、貪贓枉法、陷害忠良,果真的壞事做絕。自從韋保衡當(dāng)上駙馬爺那時起,他有心巴結(jié)權(quán)貴,很快,兩人就混在一起,利用懿宗疼愛同昌公主的關(guān)系,狼狽為奸,瞧著誰不順眼,就極力打擊排斥。劉瞻向來愛勸諫懿宗勤于朝中事,這,就無意中得罪了這兩個亂臣賊子。借公主的死,兩人要置劉瞻于死地。共同上疏指控劉瞻與皇家醫(yī)官秘密勾結(jié),誤用毒藥,毒死同昌公主,致使劉瞻一貶再貶,令百姓為之惋惜。
有道是:多行不義比自斃!元和十四年七月,懿宗駕崩,僖宗立,韋保衡一伙終于失寵。韋被貶為賀州刺史,再貶崖州澄邁令,路巖為新州刺史,復(fù)長流譫州,賜死。
素來以剛正清廉立言立身的劉瞻,最終得到重用,先后任康(今廣東德慶縣)、虢(今河南靈寶縣)二州刺史。劉瞻任兩地刺史期間,以出色的執(zhí)政能力和務(wù)實為民態(tài)度,贏得了百姓的愛戴,僖宗欽佩他的才華以及為社稷為百姓的胸懷,將他招回京城,委任他為刑部尚書。
劉瞻要回京城了!這喜訊長了翅膀一樣在京城的老百姓當(dāng)中傳送著。咱們要以最隆重的形式,歡迎這位為民辦事的好官員回來!京城長安東西兩市,居民們早就派人悄悄地探聽劉瞻回朝的具體日子,謀劃著一場盛大的慶?;顒樱瑲g迎劉瞻重新登上相位。于是,大批居民自發(fā)地組織起來,依照貧富比例收錢,他們在長安街兩頭搭起牌樓,秧歌隊、旱船隊,獅舞、龍舞、雜耍隊、嗩吶隊都依照安排,在街頭靜候。他們要在護(hù)送劉瞻回京的衛(wèi)隊經(jīng)過的時候,用熱烈的鞭炮聲,載歌載舞,迎接他的歸來。
時值正午,不見劉瞻的衛(wèi)隊出現(xiàn);轉(zhuǎn)眼申時又過了,大街仍然沒有劉瞻的身影。馬隊街兩頭來回奔跑,互相詢問:是不是太大意,看花眼了?這時,遠(yuǎn)遠(yuǎn)跑來了一匹馬,馬上的士兵,一一隊街頭的民眾說:大家不用等了,劉丞相有緊要事,改日回京城。
原來,劉瞻聽到民眾街頭迎接他的消息,變更回京城的日期,改走其他小路回京城。
宰相裴但逝世后,劉瞻受僖宗重任,任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最初,劉瞻被貶南方,宰相劉鄴,向韋保衡、路巖靠攏,聯(lián)合陷害劉瞻?,F(xiàn)在,劉瞻回京再任宰相,劉鄴內(nèi)心升起恐懼。秋天,劉鄴在全國鹽鐵專賣暨運輸總監(jiān)署,設(shè)席宴請劉瞻,劉瞻回家后生病。
因為劉鄴的宴請,劉瞻這一病,就再沒有康復(fù),直至去世。當(dāng)時的人都認(rèn)為劉鄴用毒藥將他毒死。
劉瞻的死,給后人一個迷。但他以高尚的道德操守、清白的為官之道,贏得了世人的景仰與推崇,流芳千古,值得連州人乃至廣東人引為驕傲。
剛正不阿剛正篇三
好劇是不會被埋沒的?!度耸篱g》播到十幾集的時候筆者寫了一個評論,當(dāng)時愛奇藝上該劇的熱度維持在6000多,不算亮眼。隨著劇情推進(jìn),口碑發(fā)酵,它的熱度已經(jīng)突破9500;云合數(shù)據(jù)顯示,該劇有效播放量的市場占有率突破30%,也就是如今在長視頻上看劇的,三個人里就有一個人是在看《人世間》。朋友圈里從父輩到同齡人,時不時有人會發(fā)表一下追劇感言。
《人世間》海報
《人世間》收視口碑雙豐收
不過,《人世間》占據(jù)主導(dǎo)地位的,是周秉昆所代表的東北平民階層的故事,以此來凸顯作品的主題——“好人文化”。小說作者梁曉聲曾如此形容“好人”,“根植于內(nèi)心的修養(yǎng),無須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他人著想的善良”。周秉昆、鄭娟正是好人的代表。
雷佳音 飾 周秉昆
殷桃 飾 鄭娟
按理說,好人好報。但《人世間》好人的境遇,卻讓觀眾看得太憋屈了——劇中的好人太苦了。
實在太苦了
整部劇播到現(xiàn)在,也就周秉昆拿到編制、買了房子那幾集帶有一點亮色,其余時候周秉昆與鄭娟夫妻就是在應(yīng)對層出不窮的苦難。
“好人受難”是文藝創(chuàng)作的一個重要母題,不過《人世間》里的受難,并非西方美學(xué)意義上的“悲劇”。真正意義上的悲劇,人物的悲慘命運雖讓人恐懼,但憐憫稀釋了恐懼,并且人物對抗命運的神性火花,能夠激起我們的“崇高感”,讓我們感受到人性的不服、不屈、不妥協(xié)與不可戰(zhàn)勝。換言之,正因為有了主人公的不屈“反抗”,才讓觀眾肅然起敬,哪怕結(jié)局失敗了,仍然捍衛(wèi)了人的尊嚴(yán)。
《人世間》里的好人們,對于命運給予的一切不公與災(zāi)難,更多是接納的態(tài)度。這就是劇中一再出現(xiàn)的周秉昆說的那句話,“覺得苦嗎,自己嚼嚼咽了”。
周秉昆的生存哲學(xué)
從小說到劇集,有些苦實在是擋不住,因為它們來自于“意外”。雖然無論是小說還是劇集,《人世間》都比傳統(tǒng)的苦情戲高級很多,卻也不得不說,它里頭確實有太多苦情戲的元素。
《人世間》里,筆者一直不明白:為什么周楠非得中槍死了呢?周秉昆為什么就意外地把駱士賓給打死了?這些情節(jié)完全取決于小說家與編劇的自由創(chuàng)作,而非邏輯發(fā)展的必然。
當(dāng)天災(zāi)人禍密集地發(fā)生在好人身上,不可避免地,它就有苦情戲的“俗套”,主要作用是煽情。
周楠為什么被寫“死”了?并沒有非如此不可的理由。
當(dāng)然,《人世間》絕非那類爛俗的苦情戲??嗲閼驇缀醵紩小昂萌恕獕娜恕钡亩獙α?,好人“高大全”的同時,壞人也臉譜化了,他們只是給好人制造阻礙的工具人?!度耸篱g》里沒有臉譜化的“壞人”,但有一點卻與苦情戲一致:好人總是一再忍耐、一再退讓。
周秉昆、鄭娟之所以總在吃苦,除了意外的不幸外,更多是因為他們太好了,太能忍耐,以至于“好”成為他們的責(zé)任與義務(wù),別人可以無條件地要求他們做出犧牲。
劇中兩場戲非常典型。它揭示的是家人——最親密的家人,對于周秉昆、鄭娟的無意“壓榨”。
周楠與周蓉的女兒馮玥相戀了。從法律關(guān)系上看,他倆是表兄妹,不能戀愛。但我們也知道,周楠與周家并無血緣關(guān)系,周楠是鄭娟被駱士賓強奸后有的孩子。如果周家人同意了周楠與馮玥的戀情,也就意味著鄭娟那一段夢魘般的記憶要公之于眾,周秉昆也要被人背后指指點點——當(dāng)初鄭娟懷孕時跟他在一起,他就沒少被人風(fēng)言風(fēng)語。
因為馮玥一直就是鄭娟帶大的,周蓉對馮玥有愧疚,想彌補馮玥,所以她支持馮玥與周楠的愛情。除了私心以外,也是因為她思想比較開明,畢竟她年輕時也曾為愛奔赴貴州,她支持女兒為自己而活。周蓉的自我始終帶有一點“自私”。
周蓉說這話,實在太自私了
鄭娟說:“孩子們的一生是一生,我們的一生就不是一生了?”
道德綁架
后面的劇情我們都知道了:周秉昆和鄭娟,還是同意周楠與馮玥在一起了。的確,從戀愛自由的角度看,父輩是沒有權(quán)利阻止子女們的自由戀愛,問題是周蓉的理由不是這個,而是:周秉昆、鄭娟“心里面沒有自己”,這一回他們不能有任何私心,也必須為家人為孩子犧牲,否則就是“自私任性”。
秉昆啊,你哥你姐咋沒這么想?
所以,當(dāng)周秉義、周蓉的日子越來越好時,周秉昆的日子肉眼可見地越來越差。大家都覺得理所當(dāng)然,周秉昆是“好人”嘛,只要哥哥姐姐好就是真的好。
另一場很典型的戲是,周父暈倒后,已經(jīng)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周秉義和周蓉都從外地趕了回來。到家后,除了擔(dān)心父親外,他倆的第一反應(yīng)出奇的一致:責(zé)怪周秉昆沒有照顧好爸爸。
周蓉“理直氣壯”
周父說了公道話
周父說的不過是最簡單的常識:爸媽是三個人的,平時都是周秉昆在照料,哥哥姐姐幾乎就沒盡到什么贍養(yǎng)責(zé)任,怎么好意思怪周秉昆?還記得周母是因為周蓉才陷入昏迷狀態(tài),當(dāng)時周秉義周秉昆并沒有因此怪周蓉,好像她自私任性所以就應(yīng)該被原諒。就因為周秉昆是大好人,是老好人,他就必須全身心為家庭付出,必須照顧好三個人的爸媽,哪怕爸爸暈倒了周秉昆第一時間送醫(yī)了,周秉義周蓉還是不分青紅皂白怪周秉昆。
這里的“善者優(yōu)勝”,類似于我們常說的“好人好報”。可在《人世間》里,坦白講,筆者沒有看到“好人好報”,沒有看到“善者優(yōu)勝”。那些更自我、更自私的人,往往過得更好;好人雖然有道德上的榮耀,卻承受了太多的苦難和代價。是的,這個時代需要好人,文藝作品創(chuàng)作需要理想主義和人道主義。但這不意味著好人就是“成全別人、犧牲自己”,不意味著好人就是“任勞任怨、逆來順受”;我們期待的“好人”,是在堅守真善美的同時,也可以追求自我、成全自己,也敢于不平則鳴、反抗不公。
苦么,不要都嚼嚼咽了,那是苦情戲的自我感動。不必吃的苦,反抗并吐掉,別人該吃的苦,讓他們自個吃去,替人著想不意味著他們就不用負(fù)責(zé)任了。好人好報,好人更應(yīng)該過好生活,這是觀眾更期待的“好人文化”。
本期資深編輯 邢潭剛正不阿剛正篇四
海瑞(1514—1587)字汝賢,自號剛峰,回族,瓊山(海口)人,明代著名政治家。他一生居官清廉,剛直不阿,清廉正直,深得民眾的尊敬與愛戴。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海瑞剛正不阿的歷史典故,希望你們會喜歡!
在嚴(yán)嵩掌權(quán)的日子里,別說是嚴(yán)家父子,就是他們手下的同黨,也沒有一個不是依官仗勢,作威作福的。上至朝廷大臣,下至地方官吏,誰都讓他們幾分。
可是在浙江淳安縣里,有一個小小知縣,卻能夠秉公辦事,對嚴(yán)嵩下面同黨,一點不講情面。他的名字叫海瑞。
海瑞是廣東瓊山人。他從小死了父親,靠母親撫養(yǎng)長大,家里生活十分貧苦。二十多歲他中了舉人后,做過縣里的學(xué)堂教諭,教育學(xué)生十分嚴(yán)格認(rèn)真。不久,上司把他調(diào)到浙江淳安做知縣。過去,縣里的官吏審理案件,大多是接受賄賂,胡亂定案的。海瑞到了淳安,認(rèn)真審理積案。不管什么疑難案件,到了海瑞手里,都一件件調(diào)查得水落石出,從不冤枉好人。當(dāng)?shù)匕傩斩挤Q他是“青天”。
海瑞的頂頭上司浙江總督胡宗憲,是嚴(yán)嵩的同黨,仗著他有后臺,到處敲榨勒索,誰敢不順?biāo)?,就該誰倒霉。
有一次,胡宗憲的兒子帶了一大批隨從經(jīng)過淳安,住在縣里的官驛里。要是換了別的縣份,官吏見到總督大人的公子,奉承都來不及??墒窃诖景部h,海瑞立下一條規(guī)矩,不管大官貴戚,一律按普通客人招待。
胡宗憲的兒子,平時養(yǎng)尊處優(yōu)慣了,看到驛吏送上來的飯菜,認(rèn)為是有意怠慢他,氣得掀了飯桌子,喝令隨從,把驛吏捆綁起來,倒吊在梁上。
驛里的差役趕快報告海瑞。海瑞知道胡公子招搖過境,本來已經(jīng)感到厭煩;現(xiàn)在竟吊打起驛吏來,就覺得非管不可了。
說著,他立刻帶了一大批差役趕到驛館,把胡宗憲兒子和他的隨從統(tǒng)統(tǒng)抓了起來,帶回縣衙審訊。一開始,那個胡公子仗著父親的官勢,暴跳如雷,但海瑞一口咬定他是假冒公子,還說要把他重辦,他才泄了氣。海瑞又從他的行裝里,搜出幾千兩銀子,統(tǒng)統(tǒng)沒收充公,還把他狠狠教訓(xùn)一頓,攆出縣境。
等胡公子回到杭州向他父親哭訴的時候,海瑞的報告也已經(jīng)送到巡撫衙門,說有人冒充公子,非法吊打驛吏。胡宗憲明知道他兒子吃了大虧,但是海瑞信里沒牽連到他,如果把這件事聲張起來,反而失了自己的體面,就只好打落門牙往肚子里咽了。
過了不久,又有一個京里派出的御史鄢懋卿(鄢音yān,懋音mào)被派到浙江視察。鄢懋卿是嚴(yán)嵩的干兒子,敲榨勒索的手段更狠。他到一個地方,地方官吏要是不“孝敬”他一筆大錢,他是不肯放過的。各地官吏聽到鄢懋卿要來視察的消息,都犯了愁。但是鄢懋卿偏又要裝出一副奉公守法的樣子,他通知各地,說他向來喜歡簡單樸素,不愛奉迎。
鄢懋卿看到這封信揭了他的底,直惱得咬牙切齒。但是他早聽說海瑞是個鐵面無私的硬漢,又知道胡宗憲的兒子剛在淳安吃過大虧,有點害怕,就臨時改變主意,繞過淳安,到別處去了。
為了這件事,鄢懋卿對海瑞懷恨在心,后來,指使他的同黨在明世宗面前狠狠告了海瑞一狀,海瑞終于被撤了淳安知縣的職務(wù)。
到嚴(yán)嵩倒了臺,鄢懋卿也被充軍到外地,海瑞恢復(fù)了官職,后來又被調(diào)到京城。
海瑞把這道奏章送上去以后,自己估計會觸犯明世宗,可能保不住性命?;丶业穆飞?,順道買了一口棺材。他的妻子和兒子看到全嚇呆了。海瑞把這件事告訴了親人們,并且把他死后的事一件件交代好,把家里的仆人也都打發(fā)走了,準(zhǔn)備隨時被捕處死。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674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