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白洋淀一日游日記300字(四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5-07 11:30:03
2023年白洋淀一日游日記300字(四篇)
時間:2023-05-07 11:30:03     小編:zxfb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白洋淀一日游日記300字篇一

冉莊地道戰(zhàn)>觀后感

(一)提起《地道戰(zhàn)》或許40歲左右的人都能想起幼時看電影的情景。那時是露天影院,正面有人看,反面有人看;一部片子可以一遍又一遍反復看。這幾乎是那個年代留給人們最難忘的記憶。

《地道戰(zhàn)》是當時看得最多的一部電影,因而戲中每一幕場景及那些鮮活的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時還小,但總想到地道中去看一看,感受一下那種埋伏下神兵千千萬的氛圍。

中國記協(xié)主辦的全國百世開利杯乒乓球賽在河北保定舉行,賽事之余,我自費參觀了冉莊地道戰(zhàn)遺址,實現(xiàn)了我當年的青春夢想。

走進長長的地道里,一股熱血在胸中奔騰。這不僅因為在這長長的地道里拍攝過鼓舞一代人成長的《地道戰(zhàn)》、《烈火金鋼》、《敵后武工隊》、《平原游擊隊》等戰(zhàn)斗影片,而是因為這一段歷史,是在日軍侵入華北之后,我軍運用毛澤東同志《論持久戰(zhàn)》的戰(zhàn)略思想堅持敵后抗戰(zhàn)所譜寫的不朽篇章。

冉莊地道戰(zhàn)遺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南30公里處的清苑縣冉莊。1961年3月4日,冉莊地道戰(zhàn)遺址被國家定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里,有聶榮臻元帥題寫的冉莊紀念館館名,有楊成武將軍為展廳題寫的牌匾。1995年1月26日,江澤民總書記為基地題寫了牌匾。1997年6月,這里被中宣部列為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從1950年至今,這里每年都要接待數(shù)以萬計國內參觀者。

地道戰(zhàn)遺址,至今仍保留著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的環(huán)境風貌。村前那棵老槐樹上仍掛著當年老忠叔敲響的大鐘;水井地道口、地道內陷井、馬槽地道口和碾子、高房工事等,都如當年與日本鬼子斗爭時的情形一模一樣。整個舊址保護區(qū)面積為30萬平方米,重點保護區(qū)為2萬平方米。冉莊地道網除單口洞、雙口洞、多口洞之外,還有一條雙向地道,這條通道內,有兩扇可以活動的門,能將地道關閉。通道兩端,有翻板陷井,敵人到了這里,就如同進了囚籠。地道內的防御設施____翻眼、卡口,是冉莊人聰明才智的又一體現(xiàn)。翻眼,不但可以用來防毒氣,而且還可以居高臨下攻擊敵人,來一個打一個。卡口,除用來防御敵人放毒氣或放水,民兵還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把口堵上,迅速地將地道隔開。

在參觀的3000多米的地道內,最令人駐足流連的是地下兵工廠。黑暗狹小的擺道內,當年的民兵鍛造打制大刀、長矛及地雷、手榴彈等武器近萬枚(件)。正是因為有了地下兵工廠,冉莊民兵才能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中配合武工隊、野戰(zhàn)軍對敵作戰(zhàn)157次,殲敵2100余名。為祖國的解放事業(yè)作出卓越的貢獻。冉莊地道戰(zhàn)紀念館,保存有不少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值得人們緬懷和珍視。

(二)今天我跟老師們和作家譚旭東一起參觀了冉莊地道戰(zhàn)遺址,我的感觸非常大。

進了那個地方,我本以為要直接下地道,結果到了一個博物館。還沒等我想清楚是怎么回事,就被解說員精彩的講解吸引了。我本來就對歷史感興趣,這次又聽了這么精彩的演說,好像那段歷史被重演了。這是我>記事以來第二次來抗日戰(zhàn)爭博物館——第一次喜歡上了去博物館。我覺得抗日戰(zhàn)爭博物館在時時刻刻提醒我們不要忘記國恥。

在那里,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一個用木頭做的大炮,他是一個挖空內部的木頭,外面用鐵絲固定,還有一個小孔用來點火。

??!以前的人們真的很聰明!

終于到了地道口。要下地道了!我緊跟在前面幾位同學的后面,隊伍的前面。一開始我不覺得地道有多么可怕,于是滿懷希望地鉆進去了……

這時你可能會問:地道里的感受怎么樣?我要告訴你:那里如果不點燈,就黑咕隆咚的,里面什么也看不清;如果把這地道縮小成螞蟻洞那么小,那么這可要比螞蟻洞還要復雜100倍;而且里面很潮濕,有一股地下室的味道。

注意,孩子們,這個地道是由原來的地道經過修改改造后才對游客開放的。原來的只有地道的一半。聽了這番說明,我深深地感受到那時的人們的艱辛。

是啊,那時的人們?yōu)榱松?,挖通了這條地道。我們只是走了其中一條線路,就走了20分鐘左右,那么再加上其他線路,就會……

我在這次參觀中深刻地感受到,從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開始直到1945年8月15日的抗日戰(zhàn)爭勝利,我們才終于擁有了和平的生活。

五年級:李若源

(三)在看電影《地道戰(zhàn)》的時候,小鬼子被八路軍和村民們打得落花流水、哇哇大叫的狼狽樣,逗得我捧腹大笑。真想自己也鉆到地道里親身體驗一下,暑假里,我的這個愿望實現(xiàn)了,爸爸媽媽帶我去參觀了保定冉莊的地道戰(zhàn)遺址。

走近地道,我們仿佛走進了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那里保留著當時的街道、房屋、墻院,地道的入口在一間屋子里,地道里面很窄,很暗,爸爸要彎著腰走才行。走了一段,就有一個當年制造地雷的兵工廠。兵工廠的上方是用木頭搭的頂、磚砌的墻壁,一些工具已經銹漬斑斑,井口邊有幾顆當時的地雷。再往前走,腳下蓋了一塊木板,那是為了防止敵人進來,設下的陷井。繼續(xù)前進,又見到一個u字型通道,是防毒氣用的。

從地道里出來,遠遠就望見了《地道戰(zhàn)》里的老槐樹和大鐵鐘,一種親切感油然而生。我還穿著當年小八路的衣服照了相,樣子帥極了。

在老槐樹旁邊的一個房子里,地道口有在炕上的、鍋臺上的,連院子里的馬槽下面也是地道口,真是讓我大開了眼界。

在返回的途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做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應該珍惜今天,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明天。

白洋淀一日游日記300字篇二

游白洋淀、冉莊地道戰(zhàn)有感

我們首先到達白洋淀的文化苑參觀了雁翎隊紀念館、小兵張嘎展覽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并親身體驗了白洋淀地區(qū)人民獨特的生產和生活習俗。

雁翎隊紀念館館名由曾率部馳騁冀中戰(zhàn)場的開國上將呂正操時親筆題寫,其時呂正操將軍已99歲高齡。館內展示了全面抗戰(zhàn)的爆發(fā)與冀中抗日根據(jù)地的建立、侵華日軍在白洋淀的暴行、雁翎隊與水上游擊戰(zhàn)、端崗樓拔據(jù)點、懲處漢奸為民除害、喜迎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繼承革命傳統(tǒng)弘揚雁翎精神等18個抗日愛國主題,生動再現(xiàn)了聞名中外的白洋淀雁翎隊。隨著“雁翎隊”英雄事跡的傳頌和以白洋淀軍民抗日為題材的小說《新兒女英雄傳》、《荷花淀》、電影《小兵張嘎》的發(fā)行和放映,白洋淀已馳名中外。

小兵張嘎展覽館,展現(xiàn)了以趙波同志為原型,為核心的一系列白洋淀人民抗擊日偽的英雄事跡,栩栩如生的塑像仿佛把我們拉回到硝煙彌漫的白洋淀,沒有革命先烈拋撒熱血的犧牲,就沒有今天美麗、富饒的白洋淀。

下午,我們來到了冉莊地道戰(zhàn)進行參觀,通過實物教材和文獻記錄,使我們充分了解到地道戰(zhàn)精神:

它是一種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面對日本帝國主義滅絕人性的殘酷掃蕩,清苑人民沒有被強敵屈服,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以頑強的毅力,以無堅不摧的勇氣,擦干眼淚,挺直脊梁,前赴后繼,英勇抗擊,保衛(wèi)了自己的家園,捍衛(wèi)了民族的尊嚴。

它是一種機智靈活、勇于挑戰(zhàn)、敢為天下先的創(chuàng)新精神。在敵強我弱又是在開闊平原作戰(zhàn)的極為不利形勢下,沒有盲目應對、固守陳規(guī)、更沒有束手無策、無所適從,而是充分發(fā)揮聰明才智,把握自身優(yōu)勢,由地上轉為地下,由明轉暗,避實就虛,機動作戰(zhàn),以少勝多、以弱勝強,體現(xiàn)了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的英雄氣概,創(chuàng)造了戰(zhàn)爭史上的奇觀。

它是一種干群一致、協(xié)同奮戰(zhàn)、合力攻堅的團結精神。堅持依靠和發(fā)動最廣大人民群眾,用保家衛(wèi)國的共同目標,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群眾,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全民皆兵、全民參戰(zhàn),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使侵略者陷入人民戰(zhàn)爭的汪洋大海。

此次活動使大家對白洋淀人民和冉莊人民的抗日英雄事跡和不屈的精神有了感性認識,倍加珍惜今天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提高了大家對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認識,增強了大家的工作責任心和使命感。

2011-4-18

白洋淀一日游日記300字篇三

參觀冉莊地道戰(zhàn)有感

5月民進××市委組織全體會員和積極分子到抗日戰(zhàn)爭革命根據(jù)地——冉莊地道戰(zhàn)遺址參觀學習,深入開展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接受革命傳統(tǒng)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堅持走中國特色政治發(fā)展道路學習教育活動。大家先后參觀了冉莊地道戰(zhàn)陳列館、冉莊抗日軍事指揮所,并在講解員的引領下到地道感受當年抗日軍民浴血奮戰(zhàn)的英勇事跡。據(jù)陳列館講解員介紹,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中,冉莊民兵利用地道優(yōu)勢,配合武工隊、八路軍對敵作戰(zhàn)157次,殲敵2100人,曾榮獲“地道戰(zhàn)模范村”稱號,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作出了卓越貢獻,為此聶榮臻、楊成武、呂正操等老一輩共產黨給予了高度評價。大家興高采烈,學習了黨的歷史,重溫了黨的光榮傳統(tǒng),過了一次十分有意義的組織生活。

這是我第一次來冉莊地道戰(zhàn),這次活動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國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為了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無數(shù)的革命先烈獻出了寶貴的生命?,F(xiàn)在我們正開展的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就是要求我們年輕會員繼承和發(fā)揚民主黨派老一代革命家長期與中國共產黨團結合作形成的政治信念,優(yōu)良傳統(tǒng)和高尚風范,增強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推動新世紀新階段統(tǒng)一戰(zhàn)線和多黨合作事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為此,我們年輕會員應該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具體要做到三個“始終堅持”:

一、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政治發(fā)展道路,這是學習的根本。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規(guī)定著我國民主政治建設和政治制度發(fā)展的方向,是一個帶根本性的問題。始終堅持這條發(fā)展道路,是本會長期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患難與共形成的最基本、最廣泛、最深刻的共識,也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面臨的共同任務。中國政黨制度的顯著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多黨派參政。各民主黨派是與中國共產黨團結合作的親密友黨和參政黨,各民主黨派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xié)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guī)的制定和執(zhí)行。中國的國情和國家性質決定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多黨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的政治優(yōu)勢在于:既能實現(xiàn)廣泛的民主參與,集中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的智慧,促進執(zhí)政黨和各級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又能實現(xiàn)集中統(tǒng)一,統(tǒng)籌兼顧各方面群眾的利益要求;既能避免一黨執(zhí)政缺乏監(jiān)督的弊端,又可避免多黨紛爭、互相傾軋造成的政治混亂和社會不安定團結。

二、始終堅持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是學習的關鍵。

要充分認識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緊密團結在中國共產黨周圍,自覺維護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地位,自覺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建言獻策、分憂解難。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動搖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信念,始終不渝地與共產黨同心同德、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在中國人民追求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生活幸福的長期斗爭和實踐中逐步形成的,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程向世人昭示: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找到了一條實現(xiàn)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確道路,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找到了一條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現(xiàn)代化國家的正確道路。

實踐充分證明,在中國,是中國共產黨把廣大人民團結起來,使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斷得到充分的發(fā)揮,為實現(xiàn)共同利益、共同事業(yè)、共同理想和中國更美好的未來,同心同德地共同奮斗。

三、始終堅持弘揚老一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高尚風范,這是學習的重點。

學習是推動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基礎,面對新形勢、新階段的全新事業(yè),我們要將老一代民進領導人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堅持愛國主義、堅持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參政為民、堅持發(fā)揮特色、堅持與時俱進的五項準則,以及民主、團結、創(chuàng)新、奉獻四種精神這些寶貴財富繼承下來,并不斷發(fā)揚光大,還要不斷從工作和實踐中賦予優(yōu)良傳統(tǒng)新的時代內涵,體現(xiàn)新的時代精神,使民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得以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努力將民進建成一支適應時代要求的參政黨隊伍,實現(xiàn)歷史和時代賦予的神圣使命。

通過參觀學習,我感到新時代新形勢要求下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我要以實實在在地行動,為國家的建設和發(fā)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為祖國的強大和進步增磚添瓦。

白洋淀一日游日記300字篇四

游冉莊地道戰(zhàn)有感

對于冉莊地道戰(zhàn)的“傳說”我已經早有耳聞,冉莊地道戰(zhàn)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的一處重要戰(zhàn)爭要地。冉莊地道戰(zhàn)是冉莊人民與日寇艱苦卓絕斗爭的一個偉大創(chuàng)舉。我對那里充滿了好奇,為什么“區(qū)區(qū)”的地道就可以吧鬼子嚇的魂不守舍?為什么這些地下通道讓我們在綜合實力不行的情況下去的大勝?為什么~?帶著種種疑問,在陽光明媚的周末我早早的乘車來到了享有很高聲譽的冉莊地道戰(zhàn)。

在去之前我就做了大量的準備,了解了冉莊地道戰(zhàn)遺址相關史料。冉莊始建于隋唐,至宋代時,傳說楊業(yè)之子楊延昭部將在村北河畔荒原筑營戍守,冉莊因此而一度繁榮,初具小鎮(zhèn)規(guī)模,故冉莊素有唐村宋鎮(zhèn)之說。街上兩棵老槐樹,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冉莊地道戰(zhàn)遺址,1956年被河北省政府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59年8月建冉莊地道戰(zhàn)紀念館,1961年3月4日,被定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8月,被列為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5年1月26日,被共青團中央確定為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1997年6月,被中宣部列為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之一,2003年9月,被河北省政府、省軍區(qū)命名為第一批省級國防教育基地。2005年被列為全國百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之

一、全國12個“重點紅色旅游區(qū)”和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之一;2009年11月,被國家國防教育辦公室定為全國首批國防教育示范基地,2010年被團省委、省少工委評為河北省少先隊實踐教育基地。

很快我們就到了冉莊地道戰(zhàn)的遺址,我們先后參觀了冉莊地道戰(zhàn)陳列館、冉莊村公所、冉莊抗日軍事指揮所和星羅棋布的掩體工事,并在講解員的引領下,下到地道感受當年抗日軍民浴血奮戰(zhàn)的英勇事跡。滿懷著無比好奇的心情,我們走進了冉莊的地道,地道四通八達,我完全不是道哪是哪,在講解員的講解下,冉莊地道一般寬0.7至0.8米,高約1至1.5米,上距地面2米多。地道以十字街為中心,順延東、西、南、北大街挖成4條干線地道,再由干線延伸出20多條支線,直通村外和周邊幾個村,最后挖成戶戶相通、村村相通、四通八達、上下呼應,長達16公里的地道網。地道內各種地下設施設計也十分巧妙,共有23種,256處之多,如地下指揮部、儲糧室、兵工廠、雙層地道等。

離開地道,我們來到了一個院子里,我在院子里合影留念,為這次活動增添了色彩,走進紀念館,紀念館布展風格以莊重、樸實、體現(xiàn)特色為重點,以“抗戰(zhàn)奇觀,地下長城”為主題,以冀中平原地道的形成、發(fā)展、完善及在抗日斗爭中發(fā)揮的特殊作用為主線,以冉莊地道戰(zhàn)為重點,向人們展示了冀中地道戰(zhàn)波瀾壯闊的斗爭史,頌揚了中國人民眾志成城、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展覽采用現(xiàn)代設計語言與寫實造景相結合的手法,充分展示冉莊地道戰(zhàn)的創(chuàng)建、構造特點和戰(zhàn)術戰(zhàn)法。同時,展廳內珍藏著寶貴的革命文物500多件,并充實了大量的照片、圖表、雕塑、繪畫創(chuàng)作。

在游走中我不時地想起,“地道戰(zhàn)嘿地道戰(zhàn),埋伏下神兵千百萬,嘿埋伏下神兵千百萬……”《地道戰(zhàn)》歌曲,唱出了抗日軍民奮勇殺敵的堅強決心,唱出了我們時刻銘記歷史的責任,一時豪氣沖天。我深深地感覺到冉莊人民的偉大,中華人民的偉大!冉莊,是中華人民的堅強勇敢,團結一致的縮影。彰顯了了中華人民的智慧!地道戰(zhàn),它是智慧的結晶,勝利的法寶,為中華大地的獨立自主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是使中華民族歷盡滄桑而不衰敗經磨礪而更強的精神體現(xiàn)。他們留下的不僅僅是偉大的貢獻,更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革命精神。作為大學生的我,認識到想要為中華民族的做出貢獻,就要時刻的努力拼搏。熱愛祖國,熱愛和諧,為了中華輝煌的明天而奉獻青春,奉獻我們的力量!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831445.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