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那么該如何才能夠寫好一篇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的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平凡的世界》的讀后感600字篇一
我們無法想象出生活在黃土地上少平一家。但是是什么讓他們生存下去的呢?為了生存,為了讓少平和蘭香有學上,為了給少安找媳婦,為了養(yǎng)活老人。
小說著重寫了少平,這是一位不甘于貧窮的卻有著深刻追求的人。從書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是如何上高中讀書的努力,回家種田的辛苦,建窖燒磚的使命,到后來出去打工挖煤,再到礦山,他從不放棄,但他從未叫一聲苦累。他不是神,他也有放棄的時候,但是是什么讓他堅持下去的呢?是他內心的奮斗的力量支撐著他,他平凡的世界是不平凡的。
其中還穿插了各種復雜曲折的愛情故事:少平與曉霞的愛情悲劇,少安與潤葉的愛戀,潤葉對向前的責任,金波對蒙古姑娘的愛情等。這些愛情的背后,是痛苦與無奈,讓人感到現(xiàn)實的差異。
愛情是現(xiàn)實的。少安為什么不選擇潤葉呢?不是不喜歡而是少安現(xiàn)實,他選擇了平凡而又樸實的生活,雖然不浪漫,但卻踏實溫暖;少平雨天曉霞的愛情,雖浪漫但不現(xiàn)實,所以,他們的愛情從一開始就注定了悲劇的結局。最讓我感動的是潤葉和向前的愛情經(jīng)歷:潤葉因得不到少安的愛情卻陰差陽錯的和向前完了婚,因婚后不和,兩地分離,但當向前因得不到潤葉的愛而酗酒出車禍鋸腿時,潤葉終于醒悟了,不在無動于衷了,毅然負起了妻子的責任去醫(yī)院照顧起了向前,他們的愛情也就開始了。向前雖然沒了一條腿,但卻獲得了愛情,這就讓我們怎么不感到欽佩呢?
人與人的命運從不相同!但《平凡的世界》讓你認識到:盡管世界是這樣的不公,可只要你不屈不撓、艱苦奮斗、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終能獲得成功。
生活像流水一樣,有時是那樣的平直,有時又是那樣的曲折。
讀《平凡的世界》,讓我讀出生活的千滋百味,讓我們讀懂了珍惜。
《平凡的世界》的讀后感600字篇二
會從書里看盡別人一生的故事,也在精神上走了好幾生的路。這是我高中時代讀完的一部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我個人對這部書的評價非常高,因為它是我讀完后第一次強烈地感受到了文字帶給人的力量,震撼著我的心靈,讓我懂得何為珍貴的東西。正是因為這本書對我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以至于讀完后時隔這么多年仍然想要借此機會分享它。
《平凡的世界》描寫了中國西北農村的歷史變化過程,刻畫了主人公面對困境艱苦奮斗的精神,那種吃苦耐勞的精神和意志深深感染了我,對于生活在一個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夢想和挫折同在的21世紀的我來說,是一次靈魂的洗禮,讓我少了許多迷茫,多了幾分面對人生苦難的勇氣。
自幼懂事的孫少安,他13歲時因為無錢讀書而退學,但是他回到雙水村后沒有消沉墮落,而是用勤勞的雙手支撐起久經(jīng)風雨的家。他18歲的時候,憑借著“精明強悍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被推選為生產(chǎn)隊長,成為雙水村的“能人”。也正是在他的庇護下,弟弟妹妹才能得以完成學業(yè),姐姐一家才能勉強度日。他為了這個爛包的家,放棄了心愛的潤葉,他成為了孫家的頂梁柱,正是因為有了這個頂梁柱,孫家才有了后來的好光景。
每次看到別人的人生時,就會反思自己的人生。自己亦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娃,從小家境并不富裕??墒俏覅s未能像少安那樣體諒家人的艱辛,也未能像少安那樣成為父母的驕傲,更未能像少安那樣能為父母抗起一片天。我反思自己以前的種種任性,不僅不曾好好體諒家庭為父母著想,反而稍有不如意不順心就跟父母頂嘴,跟姐姐們吵鬧。唯一讓自己欣慰的是珍惜了讀書的機會,沒有因為貪玩厭學而早早步入社會。在這個競爭激烈、百舸爭流的紛繁復雜的時代,我們也有屬于我們自己的苦難要面對,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路要走,都有所要面臨的壓力。好好讀書,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是這個時代要立足所必不可少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更加體諒和愛護自己的父母,正是因為父輩的勤勞才有了如今的好生活,我們要懷感恩之心,為從小長大的家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溫暖父母,讓操勞了一輩子的父母能有個幸福的晚年。
自立自強的孫少平,他的吃苦耐勞給我留下了很大的感觸。從求學時吃最差的黑面饃饃與丙菜到為去外面闖蕩忍受身體上的勞累艱辛。他身上涌現(xiàn)出的不懼坎坷的毅力和韌勁給了我很大的啟迪。我覺得當代的年輕人也應當如此,盡管我們的生活條件優(yōu)越了,但我們同樣需要這樣的精神品質。吃苦耐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要繼承發(fā)揚,具備這樣的品質,才能直面人生路上的荊棘,才能面對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才能見到彩虹。
我佩服少平堅韌的意志,但我更敬佩他酷愛讀書的精神。陪他一起度過的艱苦歲月里,是書本給予他的精神食糧。不管是在讀高中的環(huán)境里,讀后感還是去黃原攬工干活的時候,亦或是到大牙灣煤礦當工人的時候,他依然堅持讀書,書籍成為了他最好的伴侶。讀書讓他打開了全新的世界,更讓他擁有了自己的“小世界”。他生活在那個溫飽都成問題的年代,都想盡辦法讀書。而生活于現(xiàn)代的我們,讀書的途徑多又方便,我們應該感到特別幸運,更應該多讀書,讀好書來充實自己,開闊視野,驅走浮躁,還內心一片寧靜。
“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難,苦難就會給人帶來崇高感。”通過這兩兄弟的生活經(jīng)歷,我明白了一個人最難戰(zhàn)勝的就是自我,如果超越了自我的束縛,克服人類最懦弱的本性,那么自卑也能變成堅強。逆境曾讓許多人意志消沉,喪失自己的理想,可是人的一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我們應該學會用另一種眼光去理解??嚯y的哲學就是如果生活需要我忍受痛苦,我一定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無論在什么位置,無論多么貧寒,只要一顆火熱的心在,只要能熱愛生活,我就一定能戰(zhàn)勝苦難。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心靈史,給予我溫暖和力量。人生的每一步都在成長,都在進步。世界是由我們這些平凡的人撐起來的,只要我們擁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執(zhí)著的追求與渴望,學會在逆境中歷練心智,在自卑中尋找堅強、戰(zhàn)勝自我,找一個奮進的理由讓自己去追求美好的生活。平凡的我們依然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不平凡的世界。世界也會因你而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的讀后感600字篇三
早就看到過這樣的言論:路遙最感到驕傲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因為他的文學天賦有限,從而使得小說都有著過重的意識形態(tài),現(xiàn)實有余、變化不足,守舊有余、創(chuàng)新不足,勵志有余、揭批不足。 到底是不是怎樣呢?
路遙始終關注著國家和人們生活的變化或者說改變,作家的使命感促使他如實的反應這些變化?!镀椒驳氖澜纭芬?975年至1985年中國廣闊的社會背景,描寫了一幅當代農村生活的全景圖。確切地說是描寫了生活在黃土高原上的以孫、田、金三家為代表的人民的生活在這十年之間所發(fā)生的變化。
路遙一生最佩服的作家是《創(chuàng)業(yè)史》的作者柳青,二人在寫作題材上乃至藝術追求上都有很大的相似之處。跟柳青一樣,他的創(chuàng)作心理始終纏繞著沉重的鄉(xiāng)土情結,他始終深情地關注著土地上的農民的生存狀態(tài),正如他自己所說:“我對中國農村的狀況和農民命運的關注尤為深切。”
當我捧起《平凡的世界》的時候,我就在想,讀《平凡的世界》到底讀什么?《平凡的世界》不平凡,正如《小城無故事》,此處題目所取反意。眾所周知,人一生無非與衣、食、住、行打交道,《平凡的世界》中活著的這些人無非如此。想到這里,我當初對能否閱讀下去產(chǎn)生了疑慮。
但當我讀到第二部,讀到孫少平只身來到黃原攬工,經(jīng)過一番折騰并嘗到生活的辛酸,半年之后,在秋天一個細雨菲菲的下午,在黃原城市的電影院門口遇到田曉霞的時候,那一刻,我終于知道讀《平凡的世界》應當閱讀什么了。
對,《平凡的世界》從寫成之日到今天20年過去了,最為值得閱讀的只有愛情,《平凡的世界》中能夠不朽的也只能是愛情。至于那些發(fā)生在土地上的變化都已經(jīng)屬于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仍會不斷地變化著,唯有愛情永恒。
如果仔細閱讀過路遙的小長篇小說《人生》和中篇小說《在困難的日子里》、《黃葉在秋風中飄落》及短篇小說《杏樹下》,就一定會發(fā)現(xiàn),在某種不是很高的程度上,路遙算是一個寫愛情的高手。我們甚至可以從他的這些作品當中推測出來,其實在不同小說中的女主人公形象都來自一個生活原型。
特別是《在困難的日子里》的吳亞玲和《人生》中的劉巧珍乃至《平凡的世界》中的田小霞。三個人物三個不同的名字,但有幾點都是相同的。首先,這三個人物都是領導家的孩子(其中劉巧珍的父親是大隊書記,吳亞玲的父親是縣武裝部部長,至于田小霞的父親,官是越做越大,開始出場我們知道他是縣革委會副主任,縣上的二把手,后來升為地委二把手——行署專員,緊接著升為地委書記,在小說結束的時候他已經(jīng)是省委副書記兼省所在市市長),家庭地位遠遠高于男主人公。
其次,這三個人都非常高尚,思想也非常之前衛(wèi),同時總是年齡比男主人公小但卻比男主人公成熟(《在困難的日子里》男主人公我叫“馬健強”,《人生》男主人公高加林,《平凡的世界》中叫孫少平)。
再次,這位同一個原型演變出來的女子,最終總是沒有和男主人公走到一起。《在困難的日子里》沒有寫結局,《人生》中劉巧珍一氣之下嫁了人,《平凡的世界》中的田小霞被洪水沖走了。其實這不難理解,雖然到目前為止,我沒有讀過關于路遙的任何只言片語,但我們很容易推測,田曉霞的結局應當就是路遙心目中的“她”即路遙用心良苦將其放到每一部作品當中的小仙女。
《平凡的世界》的讀后感600字篇四
偉大的生命,不論以何種形式,都將會在宇宙間永存。我們這個小小的星球上的人類,也將繁衍和發(fā)展,知道遙運的未來,可是生命對于我們來說又是那么短暫,不論是誰,總有一天都會走向自己人生的終點。死亡,這是偉大和平凡的人的最終歸宿。
初讀路遙先生的平凡的世界,內心就被黃土高原的蒼涼與厚重所深深震撼。路遙先生筆下的黃土大地,是與喧囂的繁華鬧市截然不同的一個世界。那里充滿了粗獷與豪邁的氣息。養(yǎng)育著一代又一代樸素而又勤勞的炎黃兒女。書中講述了雙水村的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勞耕作的情景,雖貧窮落后,他們卻不卑不亢,苦并快樂著,給人一種頭頂青天,腳踏黃土的踏實感。這種樸素與純真深深地感染了我。
全書主要圍繞主人公孫少平一家生活的變化,雙水村的變遷,以及孫少平孫少安兄弟為理想不斷奮斗的歷程來展開。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孫少平,這個默默承受人生苦難卻從不放棄的鐵骨錚錚的有志青年。雖貧苦,卻不自卑,雖潦倒,卻從沒停止追逐夢想的步伐。因為他不甘淪為命運的玩偶,他的青春理想也激勵著他到外面闖蕩世界。典型的西北好漢,在沉重的生活壓力下尋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塑造了一個在平凡的世界里卻不平凡的形象。
他的家是貧困的,卻是溫馨的,他的愛情是遺憾的,卻是甜蜜的。即使最后為了救人而毀容,也不能動搖他那顆年輕的,與命運抗爭的心。另一位重要人物孫少安,從小就背負著家庭重任的他,用肩膀為家庭撐起了一片天,并且?guī)ьI雙水村民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其中的艱辛與困苦難以想象,但他以勇氣與勤勞渡過了難關,這種吃苦耐勞的精神實在可敬。
品讀這本書,我對生活與苦難有了更深的認識,由衷的敬佩孫少平兄弟那種自強不息的精神。那個平凡的世界卻孕育出了這樣不平凡的人,這讓我想到了一句話,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即不平凡,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即不簡單。
反思當今社會那些好吃懶做的年輕人,實在是慚愧。官二代,富二代,啃老族,這些人實在令人痛心。一些人遇到一點困難就自暴自棄,輕視生命,絲毫經(jīng)不起生活的小小考驗,典型的溫室里的花朵,實在可悲。因此我們應該學習那種自立自強,奮斗進取的精神,做一個有價值的人。最后,以路遙先生的一句話來結束: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無休止的奮斗,只有認定了目標,在奮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
《平凡的世界》的讀后感600字篇五
著名作家路遙的小說《平凡的世界》,我不知讀了多少遍,每一次閱讀都有一種心靈上的震撼。這部小說譜寫了一曲不屈不撓、蕩氣回腸、充滿活力的生命贊歌,向人們揭示著人生自強與自信、奮斗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告訴人們苦難與挫折只是個軀殼,真正廣闊的生活意義在于對生活所持有的生生不息的虔誠與熱情中所體現(xiàn)的堅強信念——“相信自己”。
少平和少安兩兄弟同為黃土地的兒子,在平凡的世界里,他們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探索著自己的人生。他們相信自己的雙手可以改變命運,并在一次次苦難中得到錘煉與升華。從一個個平凡的故事中,也給我們引發(fā)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們怎么對待生活,怎樣去生活,和我們對生活的態(tài)度和思考……
苦難的確是一種不幸,它會帶給我們物質上的損失或身體上的傷害,甚至精神上的打擊,但換一角度思考,苦難也是對我們的身體、精神的鍛煉和磨礪。只要我們有信心去面對它,戰(zhàn)勝它,它就會轉變成我們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苦難確實是一筆財富,它不時地讓我們捫心自問:“在拼搏中追求的,不單單是結果,還有奮斗的歷程?!薄吧囊饬x在于你能創(chuàng)造這過程的美好與精彩,生命的價值在于你能夠鎮(zhèn)靜而又激動地欣賞這過程的美麗與悲壯?!?/p>
我們在感嘆《平凡的世界》苦難的同時,從書中字里行間流淌出濃濃的愛意,對土地、對父老鄉(xiāng)親的那份深厚情意。少安與潤葉的愛情,少平與曉霞的愛情,潤生與紅梅的愛情,少平與金秀的愛情等等,書中使用最頻繁的一個詞語是:親愛的。
親愛的大地,親愛的雙水村,親愛的父親,親愛的朋友……總之,所有人世間的真情都在這里一一展現(xiàn)。也正是這些濃濃的愛,像巨大的力量,支撐著深受苦難的人們自強不息,不斷前行。
在我們周圍,父母千里之外的一個電話、成功時朋友的一聲祝賀、失落時愛人的一句安慰,讓我們把這些愛的片斷品嘗、珍藏,不僅作為美好的回憶,更是作為內心的一份寶藏。這親情、友情、愛情一起織成了一張溫暖人心的愛網(wǎng),時時刻刻給我們溫情與力量。因為有愛,世界才變得美麗。
《平凡的世界》,永遠珍藏于心中的盛典,她讓我懂得:面對生活的苦難,只要能夠不屈不撓、艱苦奮斗、勇往直前,終能獲得最后的成功。
讓我懂得珍惜和感恩,懂得“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斗!只有選定目標并在奮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859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