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的同學小學生三年級(三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5-25 22:46:30
最新我的同學小學生三年級(三篇)
時間:2023-05-25 22:46:30     小編:文友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同學小學生三年級篇一

身為三班的數(shù)學課代表,他一到學校,第一件事就是收作業(yè)。先把要收的作業(yè)布置給每個數(shù)學組長。等組長把作業(yè)收過來,他就十分忙碌了:誰沒交,先登記下來,然后再一本一本的數(shù)清楚。如此繁瑣的事情,他一般在10分鐘內(nèi)做完,這點令我刮目相看。小學我也是數(shù)學課代表,但收作業(yè)總要很久。他如此認真,怪不得學習比我好。

球場上,他不慌不忙的,不知道的人總要生氣,但他要出手,一定讓你大吃一驚。

班級球賽,在別人看起來沒什么,但我們都很認真。一次班級球賽上,我們都很努力,但他卻懶洋洋的,沒有他我們打不起來。眼看落后了十幾分,我們心里也很著急,干著急沒用,只能靠他了。他終出手,認真起來,連拿下8分,我心里想,有救了。打著打著,不知不覺的我們就反超了。打完了,我們贏了,簇擁而上,他卻沒反應,跟沒他事一樣。

人無完人,他也是有點缺點的:比如說有人摸他臉摸的他的書什么的,他就會和你“拼命”。

我們班的53號是出了名的“手癢”。一次,53號的“小手癢”認為跟他關系還不錯,就壯了壯膽去摸他的臉,沒想到他一轉身差點把他推倒在地,并警告他,不要再弄他。嚇得他連滾帶爬的跑走了。這給了我一個下馬威,我平時也會這樣,嚇了我一身冷汗。

他,工作上比我認真盡責;學習上比我優(yōu)異;球場上比我厲害……

我的同學小學生三年級篇二

別看鄒蔡暢胖乎乎的樣子,其實她有許多優(yōu)點,只是你沒看出來。

說起看書,那肯定有她的份,她的書柜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書,有《兒童文學》、《一千零一夜》、《綠野仙蹤》……鄒蔡暢如果得到一本十分好看的書,她會全神貫注地看,忘了吃飯,忘了所有的事情。她也因看書鬧了不少笑話呢。

鄒蔡暢在家里可乖了,她能幫媽媽做家務,減輕父母的負擔。鄒蔡暢會做的家務可多了:有掃地、洗菜、切食物、洗碗……

要說鄒蔡暢的特長,那就是畫畫了。無論是國畫還是水彩畫,她都會畫。她家的一面墻上貼滿了

她畫的國畫,有各種花類,有食物,還有各種農(nóng)作物。

鄒蔡暢還很樂于助人,有的同學題目做不出,請她幫忙輔導,她總是很熱心地幫助他。如果有同學想請她一起去干什么事,就算她自己有事也會答應。

鄒蔡暢是個快樂的人,她的臉上常常掛著甜美的笑容。就算遇到不順心的事,也能一笑而過,但

有時十分生氣或十分難過時,就會找個人訴苦,這樣心里會好受一些。

鄒蔡暢是個活潑的小姑娘,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她快樂的身影。她活潑,所以她可愛;她愛笑,所以她美麗。

鄒蔡暢勇敢、誠實,她的優(yōu)點數(shù)不勝數(shù)。她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活潑可愛的人,一個快樂的人,一個沒有煩惱的人……

我的同學小學生三年級篇三

她是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但是她不會驕傲,如果不會的題目不恥下問的請教比她學習成績差的同學請教。

她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她的小巧的鼻子懸在眼睛下面;她的櫻桃小嘴能說會道,說起道理來滔滔不絕,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總是對答如流;她的瓜子臉小巧玲瓏討人喜愛,她每天總是笑瞇瞇的看著每一個人;可是——她的頭發(fā)有些亂。

就比如說:她愛幫助別人,就比如說吧:有些同學老是上課不聽講,但是她每次一聽到老師叫她幫那些不認真聽講的人復習,并沒有不高興還很開心,笑瞇瞇的過去問他們有什么不懂的,并且耐心的講解,但是有些他們一直聽不懂的她也不會不高興而是舉了個例子給他們聽,直到他們聽懂了為止,她把別人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困難,把同學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

她還很熱愛班集體,就比如說吧:就拿掃地這件事來說吧,她總是一絲不茍的,每次都是星期五的值日,她總是一個縫隙也不會放過,一點灰塵也不放過,連地上有一小片紙屑也逃不過她的火眼金睛。

她總是認認真真地完成老師交給她的每一份工作,而她的身上也有雷鋒的團結守紀的大雁精神。

而她總是認定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yè)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她總是相信青春啊,永遠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屬于這些永遠力爭上游的人,永遠忘我勞動的人,永遠謙虛的人。她總是認為世界上最光榮的事——勞動。世界上最體面的人——勞動者。

你們猜她是誰呢?她就是我們班的班長——曾紫琳。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302300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